㈠ 西方史學史怎麼學
史學史是歷史學的一個分支學科。 「歷史」一詞在社會發展過程中形成自身不 同的含義。在古希臘,人們把親眼所見記錄下來的便稱作「歷史」 ,意即記載的事 實。而在當代, 「歷史」無疑具有兩種含義:一種含義是指確實發生過的社會發展 過程;另一種含義是指人們對歷史現象的認識和研究。如希羅多德的《歷史》並 不是希波戰爭本身,它不過是希羅多德對這場戰爭的看法和記錄。確切地說,這 種歷史應該用「歷史學」一詞來表達。一般的歷史學家把認識過去作為自己的研 究對象,而史學史研究工作者則把歷史學本身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換言之,史 學史要研究歷史學家在認識過去時所做的努力及其研究成就。
所謂西方史學,就是西方史學產生、發展的歷史過程。西方歷史學的萌芽、 壯大和所取得的各種成就都屬於它的研究范圍。根據這個定義,可以把西方史學 史的研究對象分為三類:
1、歷史研究的主體——歷史學家;
2、歷史研究的成果——歷史著作;
3、歷史學的社會地位。
上述三個方面是西方史學史的研究核心內容,但僅僅局限於這些問題並不能 真正揭示西方史學的發展脈絡。為了更好地理解西方史學史,還不得不涉及到一 些與西方史學史有關的問題。 首先,歷史學是時代的產物,歷史學家及其思想觀念必然受到時代氛圍、社 會思潮和個人因素的影響,所以,史學史研究必須同對社會的研究結合起來。
㈡ 西方社會學產生的歷史背景和科學條件
西方社會學產生的歷史背景和科學條件
社會學產生於十九世紀三十年代,法國社會學、哲學家孔德,在《實證哲學教程》第四卷中第一次提出了社會學這個新名詞以及建立這門新學科的大體設想。社會學作為一門獨立 的社會科學是從孔德開始的。 ①歷史背景(時代條件):十九世紀上半葉,是資本主義的上升時期,也是其弊端開始暴露的時期。生產力的發展、帶來整個社會的急劇變化,資本主義發展中產物的許多新的社會矛盾、階級矛盾和社會問題。人們急切尋求一門綜合性的社會科學來對這一變化進行科學解釋. ②科學條件:當時自然科學取得了重大成果,特別是物理學的發展給立志研究社會運行規律的社會思想家以深刻啟示,能否用自然科學的方法來研究社會的運行規律。所以說社會學從產生開始受到自然科學方法論的影響。社會學作為一門專門研究社會發展的科學,其產生的思想資料主要來自於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 歷代思想家在其哲學、倫理和政治觀點中包含的社會思想。西方社會學創始人孔德不僅受到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霍布斯等人的影響,而且還直接從孟德斯鳩關於歷 史和社會現象的決定論和孔多塞關於人類理性進步的必要階段論中,引出了他關於人類認識、關於政治形式以及關於社會的各個三階段論。
第二, 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經濟學、法國空想社會主義是整個馬克思主義的三大來源。
第三, 自然學科所取得的成就及其研究方法也為社會學的產生奠定了一定的理論基礎。
第四, 從17世紀在英國發源至19世紀的早期社會調查和定量分析為社會學提供了研究方法和研究材料.
㈢ 西方史學界關於世界近代史起源
世界近代史是資本主義萌芽、基本定型的歷史。 以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為開端,到1917年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結束,是資本主義產生和發展,並逐步形成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和向帝國主義過渡的歷史。整個世界近代史有三條線索:一是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發展;二是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斗爭;三是亞、非、拉美人民反對殖民壓迫。從時間和內容上,可將其分為早期資產階級革命、工業資本主義和壟斷資本主義三個時期。
1500年說。目前史學界大部分學者都持這種觀點,他們認為,世界近代史就是一部資本主義在西方上升、發展、向全世界擴張並由之在全世界產生巨大影響的歷史,而導致資本主義在西方上升、發展的一系列變化、一系列事件,幾乎都與地理大發現息息相關,特別是地理大發現直接誘發了商業革命和西歐國家的海外殖民擴張,對西歐資本主義工業化起了最有力的催化作用;資本主義在西方上升發展的歷史,也是世界從地區隔絕走向統一整體的歷史,而正是隨著地理大發現,西方國家的海外殖民,以及世界市場的形成,過去各國、各民族之間的相對隔絕狀態才逐漸被打破,整個世界在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才逐步形成為密切聯系的、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的一體;世界歷史近代與古代的分期斷限,應該以有世界意義的重大經濟形態變化為主要依據。1500年前後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如地理大發現、文藝復興、宗教改革等,導致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從而引起了遍及世界各地區的社會經濟的重大變化。因此,以1500年作為世界近代史的上限,是合乎歷史唯物主義原則的。
中外史學界關於「世界近代史內涵」的解釋,為何不同?
對於中外史學家,關於世界近代史的內涵闡釋,各有不同,但是仔細把握梳理,無非兩類,一類是發展中國家史學界的論述「世界近代史就是西方資本主義產生、發展、擴張和給世界帶來影響的歷史」;一類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史學界的論述「是歐洲國家快速發展,社會進步,給人類帶來的巨大推動作用,世界近代史就是歐洲的歷史,以歐洲為核心」。為什麼會有這樣兩類解釋呢?我認為歷史學科是帶有一定的意識形態色彩的社會學科,有一定的階級性;還有狹隘的民族觀、國家至上感在作怪,倡導本民族的優越感、國家歷史優越性至上的理念;此外,當今國際社會經濟政治發展水平的不平衡性,以及在國際舞台的影響力,文化的軟實力等也無形中再起一定作用;中外史學家觀察問題的角度、研究問題的方法,歷史學術活動與本國政治的關系都會造成對世界近代史的不同說明。
總之,我認為只有堅持歷史唯物主義原理,站在人類社會的歷史高度,實事求是的去解釋說明,才能科學合理的界定世界近代史的涵義。因此,我堅持認為「世界近代史就是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產生、發展、擴張的歷史,是將全球納入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歷史,造成東方從屬於與西方。。。的歷史,今天東方的落後,西方國家在近代史上的痕跡是不容抹掉的歷史。
㈣ 西方古典史學傳統與特點
導言:西方史學理論的發展及演變概貌
西方史學源遠流長、恢弘博大,在其發展的過程中,經歷了幾次大的歷史性的轉折和變遷。
第一次轉折:西方史學的創立。發生在公元前的古希臘時代。歷史與神話分離,產生了體現人本主義精神的古典史學。
第二次轉折:產生於公元前五世紀前後。西方史學從古典史學的人本主義轉向基督教的神學史觀。
第三次轉折:開始於西方的文藝復興運動。西方史學從基督教的神學史觀轉向資產階級史學的人文主義史觀。
第四次轉折:發生在十九世紀與二十世紀之交。史學理論的演變更為激盪復雜,產生了與傳統史學相對峙的新史學思潮。
第五次轉折:發端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前後,標志著當代西方史學的形成。
第一節:古典史學(公元前的古希臘時代)
1、希羅多德與「社會文化史」傳統的開創。
人本意識、世界史眼光和存真存疑的批判原則,奠定了西方傳統史學的優良傳統。
2、修昔底德與「政治軍事史」傳統的確立。
將人類歷史獨立於天神之外的歷史觀念,成為西方建立科學的歷史學的基礎。
3、古典史學思想的發展特徵:
(1)倒退的、循環的歷史觀念。
(2)人本主義思想。
(3)「世界主義」思想。
(4)尚未取得相對獨立的學科地位。
第二節:基督教史學(公元5世紀——14世紀的黑暗時代)
基督教史學理論的價值:
1、系統提出了歷史「統一性」和世界史的觀念。
2、形成了比較系統的「歷史直進觀」和「歷史進步論」。
3、提出善惡沖突推動歷史進步的「歷史動力觀」。
3、創立體現歷史線形發展的公元紀年法。
代表人物:奧古斯丁、攸西比厄斯。
第三節:近代資產階級史學(14世紀——19世紀末)
一、人文主義史學(文藝復興時期14——17世紀)
人文主義史學理論的特徵:
(1)恢復古典史學的人文主義精神。
(2)重新強調歷史的垂訓意義。
(3)重視歷史敘述的體例。
重要流派:「修辭學派」、「博學派」。
二、理性主義史學(啟蒙時代17世紀——18世紀末)
理性主義史學理論的特徵:
(1)強調人類的理性是歷史發展的動力。
(2)主張探索歷史的發展規律,以理性的眼光來審視歷史和評判歷史。
(3)提倡突破狹隘的政治軍事史,注意廣義上的社會文化史。
(4)提出系統的歷史進步理論。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伏爾泰《論世界各國的民族精神、禮儀和風俗習慣》、孔多塞《人類精神進步史綱》、康德《從世界主義者角度看世界歷史觀念》、維柯《新科學》
三、浪漫主義史學與歷史主義(十九世紀)
浪漫主義史學理論的特徵:
(1)強調歷史的連續性和繼承性。
(2)關注歷史發展的個性和獨特性。
(3)提倡用情感來取代理性,反對用抽象的理性原則來概括歷史。
(4)注重偉大人物和政治斗爭在歷史發展中的地位。
歷史主義是浪漫主義史學的一個最重要內容。歷史主義的鮮明特徵:
(1)人類歷史是有機發展的過程,有著不可割斷的歷史連續性。
(2)對歷史現象要以同情的、理解的態度加以研究,進行歷史的分析,具體了解個歷史時期的特點,承認它們存在的合理性。
(3)世界歷史具有多樣性和復雜性,不能用一般性的世界歷史模式代替各民族具體的歷史研究。
維柯的《新科學》開創了世界歷史主義。
赫爾德的「文化的歷史主義」。
蘭克與「政治的歷史主義」。
四、歷史哲學 (十八世紀以後)
所謂的「歷史哲學」,即是對歷史進行哲學的思考。指的是人們對於歷史不應該只以堆積史實為能事,還應該達到一種哲學的或理論的了解。
近現代的歷史哲學一詞,專指西方唯心主義的歷史哲學。唯物主義的歷史哲學則一般通稱為歷史唯物主義,也就是馬克思主義關於人類社會發展的普遍規律的科學。
在唯心主義方面,歷史哲學一詞的涵義和內容,也隨著科學觀念和哲學觀念的變化而經歷長期不斷的演變,其演變的趨勢是從思辯的走向分析的。大體上,前者要回答的問題是:歷史演變的規律或規劃是什麼?而後者要回答的問題是:歷史知識或理解的性質是什麼?
思辯的歷史哲學——重要探討整個人類歷史的特徵、意義模式和規律等。是試圖在一大堆貌似雜亂無章的歷史事實的背後,尋求出理性的原則、規律和意義來。(前面所述各派大體上都屬於思辯的歷史哲學。)
思辯的歷史哲學特別關注的問題:
(1)歷史運動的模式。認為人類歷史是不斷進步的。
(2)歷史發展的動力。看法不一,或認為是人的理性,或認為是復雜的人性,或認為是英雄人物。
(3)歷史進程的目的和意義。認為歷史發展有明確的目的和終極意義。
代表人物:維柯、伏爾泰、赫爾德、康德、黑格爾,以及斯賓格勒和湯因比的文化形態史觀。
分析的歷史哲學——著重闡釋歷史學研究本身特有的性質、方法、價值或作用。其出發點是:要理解歷史事實,首先就要分析和理解歷史知識的性質。歷史哲學的任務應該應該就是(或者至少、首先而且主要的就是)對歷史的假設、前提、思想方法和性質進行反思。
分析的歷史哲學關注的問題,更多的是歷史認識是什麼,而不再是歷史本身是什麼;更多的則是人們是怎樣在認識歷史的運動的,而不再是歷史自身是怎樣運動的。對於分析的歷史哲學來說,更重要得多的問題已經不再是對歷史本身的探討和解釋,而是對歷史學的探討和解釋。
代表人物:布萊德雷、狄爾泰、克羅齊、柯林武德、波普爾等。
四、實證主義史學(十九世紀後半期)
實證主義史學理論的特徵:
(1)主張依照自然科學的模式建設歷史學,力圖使史學成為像自然科學那樣追尋「一般法則」的科學。
(2)努力探索歷史發展的規律性。反對歷史研究的「個體論」傾向。
第四節:當代西方史學(20世紀以來)
一、當代西方史學形成的特徵:
1、從傳統的「敘述型」轉向「分析型」。即用「問題史學」代替「敘事史學」。
2、從研究「顯要人物」(精英人物)的活動為中心,而轉向研究普通人和「社會底層的力量。
3、從狹隘的政治軍事史轉向探求社會歷史的「總體」與「結構」。
4、從個人在故紙堆中扒梳史料的手工業方法轉為運用現代自然科學的最新技術。
5、堅持史學研究採取跨學科的方法,借鑒和吸收其他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方法來研究歷史。
二、當代西方史學的發展脈絡、主要流派及其理論:
(一)「新史學」的開端
法國卡爾。蘭普勒特最早提出「新史學」這一口號;法國亨利。貝爾創辦《歷史綜合評論》;美國魯濱遜與「新史學派」的建立。
(二)法國年鑒學派(三個發展階段)
1、創建階段(1929——1945年)。代表人物是費弗爾和布洛赫。這一階段奠定了年鑒學派的基本理論:
(1) 反對傳統史學迷信史學和史料的傾向。
(2) 提倡「總體史學」。即強調歷史研究的對象包含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3) 反對歷史研究以精英人物為中心,大力倡導「從下往上看的史學」,主張著重研究下層的普通大眾的歷史。
(4) 主張史學要按科學的程序提出問題,回答問題,用「問題史學」代替「敘事史學」。
(5) 堅持史學研究採取跨學科的方法,借鑒和吸收其他學科的方法來研究歷史。
2、第二發展階段(1945——1968年)
是年鑒學派「制度化」和深化階段。代表人物為布羅代爾(1902——1985)。
布羅代爾理論代表作:《歷史和社會科學:長時段》、《菲力普二世時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
布羅代爾的基本思想是「三段論」(歷史時間的理論):認為歷史時間可以分為相互聯系的長時段、中時段和短時段,分別表述三個不同層次的歷史運動,而其中的長時段歷史也就是結構史,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個階段,對人類社會的發展起長期的決定性的作用。只有藉助於長時段歷史觀,才能夠更深刻地把握和理解人類生活的全貌。
3、第三發展階段(1968年以後)
打出「新史學」的旗號,從此被稱為「年鑒——新史學派」。代表人物是勒高夫、諾拉、夏蒂埃、勒韋爾。
年鑒——新史學派著重研究的理論、方法和領域:
(1)繼承了長時段理論,著重研究各種結構和變化緩慢但長期起作用的事物。認為只有通過長時段才能把握和認識推動歷史前進的潛在力量。研究領域是歷史人類學和精神狀態史。
(2)重視歷史認識論和史學方法論。
(3) 進一步拓寬歷史研究的領域,更潛心於細小的課題。
(4)重新強調政治的作用,承認事件的重要意義。
(三)當代西方馬克思主義史學
即英國馬克思主義史學。代表人物有多布、希爾頓、希爾、霍布斯鮑姆、湯普森。
英國馬克思主義史學家的共同性與理論特徵:
(1)熟悉馬恩著作,信仰馬克思主義,運用馬克思主義的方法從事歷史研究。但對歷史唯物主義有自己獨立的理解和解釋,並有所修正。
(2)發揚了英國經驗主義的史學傳統,強調對歷史特殊性的認識,堅持歷史學是研究歷史事實發展過程的科學。
(3)強調研究下層人民的歷史。
(4)注重總體史研究。
(四)當代西方比較史學
西方比較史學的研究著作大致上歸納為四類:
(1)「各文明體系的比較」研究。即如斯賓格勒、索羅金和湯因比那樣的宏觀比較。
(2)「主要是對文明的某種中心題目進行比較研究,如比較宗教式國家與社會的關系。」大都是一些比較具體的歷史現象的比較。
(3)通過比較而「研究歷史過程」,「它們涉及的范圍非常廣泛,從『可選擇的生產方式』的比較研究到一個單獨的行業實現工業化的速度和程度的比較;從革命這個永遠受歡迎的題目的比較研究到限定仍很明確的過程的比較研究(例如現代教育制度的普及)。著重歷史比較尤其與經濟學、社會學或人類學的某些學派有密切的聯系」。
(4)「機構的比較」。如教會、黨派、銀行之類的組織和機構的比較。
比較史學的特點:它不像寫作通史或斷代史的歷史學家那樣在連續敘述人類的發展中尋找歷史的意義,也不像歷史哲學家那樣在尋求全面的總體模式中獲取歷史的意義,而是從整個人類歷史中一直在撞擊著人類的那些永恆的問題中尋找歷史的意義。為此,比較史學按照某種規范和范疇,從人類歷史中挑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對象,側重探討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及某種情況下的特殊規律,亦即尋求歷史發展的普遍性與特殊性,以闡明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及其異同。
(五)當代西方心理史學
心理史學是歷史學與心理學的嫁接而產生的一門新學科,它藉助與運用心理學的理論與方法,來探索人類過去的種種行為,進而更全面與更深刻地闡明人類歷史發展的客觀進程。
心理史學分為精神分析的心理史學和非精神分析的心理史學。
精神分析的心理史學 ——是用精神分析法和歷史學相結合的方法來研究個體和群體的生活,其理論的一般特徵:(代表人物是埃里克森、李夫頓和克胡特)
(1) 以新精神分析學說作為理論基礎。即堅持弗洛伊德古典精神分析學說的原則,強調潛意識的驅力和先天潛能的主導作用。同時強調自我的的自主性,認為自我具有自己的能量來源,強調文化和社會因素(主要是家庭環境、養育方式)對人格的重大影響。
(2) 反映了一種「心理決定論」的歷史觀。即用歷史人物的心理特徵解釋一切行為。
(3) 模式歸納。即習慣套用心理學模式的歸納,缺乏因果解釋的科學研究(有些原理根本無法驗證)。
非精神分析的心理史學 ——反映了當代西方心理史學的變化趨勢:(代表人物溫斯坦、普拉特、埃爾金斯、阿瑟爾、霍弗、拉森)
(1)由「心理因素決定論」向「外在環境決定論」轉變。
(2)方法論的突破。即不再僅僅是將心理學理論作為解釋歷史現象的史學方法,而把歷史上的心理現象本身作為研究對象。也就是說,不再局限於從心理學角度解釋個人和群體的歷史行為,而是把歷史上的個人和群體心理的發生、發展、演變的原因,及其對社會歷史進程的影響作為研究對象。(研究對象的變化,使心理史學不知不覺變成了歷史心理學和心態史學了)。
(3)社會學對心理史學的滲透。強調不是心理驅力決定外在現實,而是外在現實決定心理狀態。()行為主義心理學在心理史學的應用。強調了人的行為完全是環境決定的,即便是那些看起來像是本能的行為實際上也是對外部世界的反應。
(4)認知心理學在心理史學中的應用。強調了人的認知模式會影響和決定人們的心理和行為。
(六)當代西方計量史學
計量史學也就是把數學方法特別是數理統計方法運用於歷史研究的一套方法。
當代西方計量史學的特徵:
(1)運用電子計算機。它的使用,使系統收集、利用史料及進行統計分析成為可能,並向研究者提供了處理大量情報資料和分析多變數現象的能力。
(2)進行統計分析。但不是指以往史學研究中那種描述性的統計,而是一種高級的推理統計學和多變數解析領域的分析,對此非用電子計算機不可。
(3)製作數學模式。借用社會科學尤其是經濟學中的理論模式,以數理形式來表現歷史文化現象。
(七)文化形態史觀
文化形態史觀是當代西方思辯的歷史哲學的主要代表。其代表人物是斯賓格勒(著作《西方的沒落》)和湯因比(著作《歷史哲學》)。
其主要理論特徵:是用「幼年、青年、成年、老年」(斯賓格勒)或「起源、生長、衰落、解體」(湯因比)四大階段的生命周期來概括人類歷史或文化的全部過程及其一般模式。
強調兩點:
第一:所謂的歷史就是文化或文明。這一結論旨在肯定,文化或文明才是人類歷史的真正載體,而歷史的意義即寓於作為人類歷史之基本現象的文化或文明之中。因此認為,歷史哲學與史學研究所應闡釋的主要對象既不是純粹的精神觀念,也不是表層的政治、經濟現象,而是作為一種歷史整體的文化或文明。
第二、所有的文化或文明都是具有同等價值、屬於同一時代的。這個結論的重點在強調,各種文化形態或文明社會原本就是自成一體、各有根據的,而決無孰優孰劣或孰高孰低之分。確信歷史哲學與史學研究所面對的世界歷史指的是整體,而不是某個選定的部分。因此,理應放棄狹隘的歐洲文化中心論和偏頗的民族主權國家觀,轉向一種整體性的、深層次的文化形態或文明社會比較研究。
參考書目:
《西方史學史》,張廣智主著 ,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1月版。
《當代西方史學理論》,何兆武陳啟能主編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6年9月版。
《西方新史學評述》,龐卓恆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10月版。
㈤ 西方社會學產生與發展的歷史大致是怎樣的
西方社會學會學產生於十九世紀三十年代。自誕生以來,西方社會學理論又經歷了出生——成長——成熟——分化——多元化的發展過程。
(一)西方社會學的產生。 十九世紀上半葉,是資本主義的上升時期,也是其弊端開始暴露的時期。生產力的發展、帶來整個社會的急劇變化,資本主義發展中產物的許多新的社會矛盾、階級矛盾和社會問題。人們急切尋求一門綜合性的社會科學來對這一變化進行科學解釋。十九世紀三十年代,法國社會學、哲學家孔德,出於對於資本主義社會的批判和分析,在《實證哲學教程》第四卷中第一次提出了社會學這個新名詞以及建立這門新學科的大體設想。社會學,作為一門獨立的社會科學是從孔德開始的。
(二)西方社會學的發展。自孔德以來,西方社會學理論經歷了出生——成長——成熟——分化——多元化的發展過程。一部西方社會學理論史就是它從歷史哲學、社會哲學和其他早期社會理論中脫胎出來並且不斷完整化、系統化、科學化的進程。全面考察近150 年來西方社會學理論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基本特徵,這一歷史過程可分為,一是古典社會理論,即創立與奠基階段;二是近代社會學理論,即成熟與分化階段;三是現代社會學理論,即多元化發展階段等三個時期。
經過多個時期發展,西方社會學在理論和經驗研究的方法上,已由過去傳統的定性分析方式,逐漸轉變為利用現代數理統計方法和電子計算機等先進技術手段的定量的、模型化的分析方式,建立成為一種以自然科學為模式,以邏輯演繹為特徵,真正科學化的、涵蓋微觀—宏觀領域的、統一的理論體系。
㈥ 西方史學理論發展的階段
第一次轉復折:西方史學的創制立.發生在公元前的古希臘時代.歷史與神話分離,產生了體現人本主義精神的古典史學.
第二次轉折:產生於公元前五世紀前後.西方史學從古典史學的人本主義轉向基督教的神學史觀.
第三次轉折:開始於西方的文藝復興運動.西方史學從基督教的神學史觀轉向資產階級史學的人文主義史觀.
第四次轉折:發生在十九世紀與二十世紀之交.史學理論的演變更為激盪復雜,產生了與傳統史學相對峙的新史學思潮.
第五次轉折:發端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前後,標志著當代西方史學的形成.
㈦ 西方古典史學的特點是什麼
導言:西方史學理論的發展及演變概貌
西方史學源遠流長、恢弘博大,在其發展的過程中,經歷了幾次大的歷史性的轉折和變遷。
第一次轉折:西方史學的創立。發生在公元前的古希臘時代。歷史與神話分離,產生了體現人本主義精神的古典史學。
第二次轉折:產生於公元前五世紀前後。西方史學從古典史學的人本主義轉向基督教的神學史觀。
第三次轉折:開始於西方的文藝復興運動。西方史學從基督教的神學史觀轉向資產階級史學的人文主義史觀。
第四次轉折:發生在十九世紀與二十世紀之交。史學理論的演變更為激盪復雜,產生了與傳統史學相對峙的新史學思潮。
第五次轉折:發端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前後,標志著當代西方史學的形成。
第一節:古典史學(公元前的古希臘時代)
1、希羅多德與「社會文化史」傳統的開創。
人本意識、世界史眼光和存真存疑的批判原則,奠定了西方傳統史學的優良傳統。
2、修昔底德與「政治軍事史」傳統的確立。
將人類歷史獨立於天神之外的歷史觀念,成為西方建立科學的歷史學的基礎。
3、古典史學思想的發展特徵:
(1)倒退的、循環的歷史觀念。
(2)人本主義思想。
(3)「世界主義」思想。
(4)尚未取得相對獨立的學科地位。
第二節:基督教史學(公元5世紀——14世紀的黑暗時代)
基督教史學理論的價值:
1、系統提出了歷史「統一性」和世界史的觀念。
2、形成了比較系統的「歷史直進觀」和「歷史進步論」。
3、提出善惡沖突推動歷史進步的「歷史動力觀」。
3、創立體現歷史線形發展的公元紀年法。
代表人物:奧古斯丁、攸西比厄斯。
第三節:近代資產階級史學(14世紀——19世紀末)
一、人文主義史學(文藝復興時期14——17世紀)
人文主義史學理論的特徵:
(1)恢復古典史學的人文主義精神。
(2)重新強調歷史的垂訓意義。
(3)重視歷史敘述的體例。
重要流派:「修辭學派」、「博學派」。
二、理性主義史學(啟蒙時代17世紀——18世紀末)
理性主義史學理論的特徵:
(1)強調人類的理性是歷史發展的動力。
(2)主張探索歷史的發展規律,以理性的眼光來審視歷史和評判歷史。
(3)提倡突破狹隘的政治軍事史,注意廣義上的社會文化史。
(4)提出系統的歷史進步理論。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伏爾泰《論世界各國的民族精神、禮儀和風俗習慣》、孔多塞《人類精神進步史綱》、康德《從世界主義者角度看世界歷史觀念》、維柯《新科學》
三、浪漫主義史學與歷史主義(十九世紀)
浪漫主義史學理論的特徵:
(1)強調歷史的連續性和繼承性。
(2)關注歷史發展的個性和獨特性。
(3)提倡用情感來取代理性,反對用抽象的理性原則來概括歷史。
(4)注重偉大人物和政治斗爭在歷史發展中的地位。
歷史主義是浪漫主義史學的一個最重要內容。歷史主義的鮮明特徵:
(1)人類歷史是有機發展的過程,有著不可割斷的歷史連續性。
(2)對歷史現象要以同情的、理解的態度加以研究,進行歷史的分析,具體了解個歷史時期的特點,承認它們存在的合理性。
(3)世界歷史具有多樣性和復雜性,不能用一般性的世界歷史模式代替各民族具體的歷史研究。
維柯的《新科學》開創了世界歷史主義。
赫爾德的「文化的歷史主義」。
蘭克與「政治的歷史主義」。
四、歷史哲學 (十八世紀以後)
所謂的「歷史哲學」,即是對歷史進行哲學的思考。指的是人們對於歷史不應該只以堆積史實為能事,還應該達到一種哲學的或理論的了解。
近現代的歷史哲學一詞,專指西方唯心主義的歷史哲學。唯物主義的歷史哲學則一般通稱為歷史唯物主義,也就是馬克思主義關於人類社會發展的普遍規律的科學。
在唯心主義方面,歷史哲學一詞的涵義和內容,也隨著科學觀念和哲學觀念的變化而經歷長期不斷的演變,其演變的趨勢是從思辯的走向分析的。大體上,前者要回答的問題是:歷史演變的規律或規劃是什麼?而後者要回答的問題是:歷史知識或理解的性質是什麼?
思辯的歷史哲學——重要探討整個人類歷史的特徵、意義模式和規律等。是試圖在一大堆貌似雜亂無章的歷史事實的背後,尋求出理性的原則、規律和意義來。(前面所述各派大體上都屬於思辯的歷史哲學。)
思辯的歷史哲學特別關注的問題:
(1)歷史運動的模式。認為人類歷史是不斷進步的。
(2)歷史發展的動力。看法不一,或認為是人的理性,或認為是復雜的人性,或認為是英雄人物。
(3)歷史進程的目的和意義。認為歷史發展有明確的目的和終極意義。
代表人物:維柯、伏爾泰、赫爾德、康德、黑格爾,以及斯賓格勒和湯因比的文化形態史觀。
分析的歷史哲學——著重闡釋歷史學研究本身特有的性質、方法、價值或作用。其出發點是:要理解歷史事實,首先就要分析和理解歷史知識的性質。歷史哲學的任務應該應該就是(或者至少、首先而且主要的就是)對歷史的假設、前提、思想方法和性質進行反思。
分析的歷史哲學關注的問題,更多的是歷史認識是什麼,而不再是歷史本身是什麼;更多的則是人們是怎樣在認識歷史的運動的,而不再是歷史自身是怎樣運動的。對於分析的歷史哲學來說,更重要得多的問題已經不再是對歷史本身的探討和解釋,而是對歷史學的探討和解釋。
代表人物:布萊德雷、狄爾泰、克羅齊、柯林武德、波普爾等。
四、實證主義史學(十九世紀後半期)
實證主義史學理論的特徵:
(1)主張依照自然科學的模式建設歷史學,力圖使史學成為像自然科學那樣追尋「一般法則」的科學。
(2)努力探索歷史發展的規律性。反對歷史研究的「個體論」傾向。
第四節:當代西方史學(20世紀以來)
一、當代西方史學形成的特徵:
1、從傳統的「敘述型」轉向「分析型」。即用「問題史學」代替「敘事史學」。
2、從研究「顯要人物」(精英人物)的活動為中心,而轉向研究普通人和「社會底層的力量。
3、從狹隘的政治軍事史轉向探求社會歷史的「總體」與「結構」。
4、從個人在故紙堆中扒梳史料的手工業方法轉為運用現代自然科學的最新技術。
5、堅持史學研究採取跨學科的方法,借鑒和吸收其他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方法來研究歷史。
二、當代西方史學的發展脈絡、主要流派及其理論:
(一)「新史學」的開端
法國卡爾。蘭普勒特最早提出「新史學」這一口號;法國亨利。貝爾創辦《歷史綜合評論》;美國魯濱遜與「新史學派」的建立。
(二)法國年鑒學派(三個發展階段)
1、創建階段(1929——1945年)。代表人物是費弗爾和布洛赫。這一階段奠定了年鑒學派的基本理論:
(1) 反對傳統史學迷信史學和史料的傾向。
(2) 提倡「總體史學」。即強調歷史研究的對象包含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3) 反對歷史研究以精英人物為中心,大力倡導「從下往上看的史學」,主張著重研究下層的普通大眾的歷史。
(4) 主張史學要按科學的程序提出問題,回答問題,用「問題史學」代替「敘事史學」。
(5) 堅持史學研究採取跨學科的方法,借鑒和吸收其他學科的方法來研究歷史。
2、第二發展階段(1945——1968年)
是年鑒學派「制度化」和深化階段。代表人物為布羅代爾(1902——1985)。
布羅代爾理論代表作:《歷史和社會科學:長時段》、《菲力普二世時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
布羅代爾的基本思想是「三段論」(歷史時間的理論):認為歷史時間可以分為相互聯系的長時段、中時段和短時段,分別表述三個不同層次的歷史運動,而其中的長時段歷史也就是結構史,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個階段,對人類社會的發展起長期的決定性的作用。只有藉助於長時段歷史觀,才能夠更深刻地把握和理解人類生活的全貌。
3、第三發展階段(1968年以後)
打出「新史學」的旗號,從此被稱為「年鑒——新史學派」。代表人物是勒高夫、諾拉、夏蒂埃、勒韋爾。
年鑒——新史學派著重研究的理論、方法和領域:
(1)繼承了長時段理論,著重研究各種結構和變化緩慢但長期起作用的事物。認為只有通過長時段才能把握和認識推動歷史前進的潛在力量。研究領域是歷史人類學和精神狀態史。
(2)重視歷史認識論和史學方法論。
(3) 進一步拓寬歷史研究的領域,更潛心於細小的課題。
(4)重新強調政治的作用,承認事件的重要意義。
(三)當代西方馬克思主義史學
即英國馬克思主義史學。代表人物有多布、希爾頓、希爾、霍布斯鮑姆、湯普森。
英國馬克思主義史學家的共同性與理論特徵:
(1)熟悉馬恩著作,信仰馬克思主義,運用馬克思主義的方法從事歷史研究。但對歷史唯物主義有自己獨立的理解和解釋,並有所修正。
(2)發揚了英國經驗主義的史學傳統,強調對歷史特殊性的認識,堅持歷史學是研究歷史事實發展過程的科學。
(3)強調研究下層人民的歷史。
(4)注重總體史研究。
(四)當代西方比較史學
西方比較史學的研究著作大致上歸納為四類:
(1)「各文明體系的比較」研究。即如斯賓格勒、索羅金和湯因比那樣的宏觀比較。
(2)「主要是對文明的某種中心題目進行比較研究,如比較宗教式國家與社會的關系。」大都是一些比較具體的歷史現象的比較。
(3)通過比較而「研究歷史過程」,「它們涉及的范圍非常廣泛,從『可選擇的生產方式』的比較研究到一個單獨的行業實現工業化的速度和程度的比較;從革命這個永遠受歡迎的題目的比較研究到限定仍很明確的過程的比較研究(例如現代教育制度的普及)。著重歷史比較尤其與經濟學、社會學或人類學的某些學派有密切的聯系」。
(4)「機構的比較」。如教會、黨派、銀行之類的組織和機構的比較。
比較史學的特點:它不像寫作通史或斷代史的歷史學家那樣在連續敘述人類的發展中尋找歷史的意義,也不像歷史哲學家那樣在尋求全面的總體模式中獲取歷史的意義,而是從整個人類歷史中一直在撞擊著人類的那些永恆的問題中尋找歷史的意義。為此,比較史學按照某種規范和范疇,從人類歷史中挑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對象,側重探討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及某種情況下的特殊規律,亦即尋求歷史發展的普遍性與特殊性,以闡明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及其異同。
(五)當代西方心理史學
心理史學是歷史學與心理學的嫁接而產生的一門新學科,它藉助與運用心理學的理論與方法,來探索人類過去的種種行為,進而更全面與更深刻地闡明人類歷史發展的客觀進程。
心理史學分為精神分析的心理史學和非精神分析的心理史學。
精神分析的心理史學 ——是用精神分析法和歷史學相結合的方法來研究個體和群體的生活,其理論的一般特徵:(代表人物是埃里克森、李夫頓和克胡特)
(1) 以新精神分析學說作為理論基礎。即堅持弗洛伊德古典精神分析學說的原則,強調潛意識的驅力和先天潛能的主導作用。同時強調自我的的自主性,認為自我具有自己的能量來源,強調文化和社會因素(主要是家庭環境、養育方式)對人格的重大影響。
(2) 反映了一種「心理決定論」的歷史觀。即用歷史人物的心理特徵解釋一切行為。
(3) 模式歸納。即習慣套用心理學模式的歸納,缺乏因果解釋的科學研究(有些原理根本無法驗證)。
非精神分析的心理史學 ——反映了當代西方心理史學的變化趨勢:(代表人物溫斯坦、普拉特、埃爾金斯、阿瑟爾、霍弗、拉森)
(1)由「心理因素決定論」向「外在環境決定論」轉變。
(2)方法論的突破。即不再僅僅是將心理學理論作為解釋歷史現象的史學方法,而把歷史上的心理現象本身作為研究對象。也就是說,不再局限於從心理學角度解釋個人和群體的歷史行為,而是把歷史上的個人和群體心理的發生、發展、演變的原因,及其對社會歷史進程的影響作為研究對象。(研究對象的變化,使心理史學不知不覺變成了歷史心理學和心態史學了)。
(3)社會學對心理史學的滲透。強調不是心理驅力決定外在現實,而是外在現實決定心理狀態。()行為主義心理學在心理史學的應用。強調了人的行為完全是環境決定的,即便是那些看起來像是本能的行為實際上也是對外部世界的反應。
(4)認知心理學在心理史學中的應用。強調了人的認知模式會影響和決定人們的心理和行為。
(六)當代西方計量史學
計量史學也就是把數學方法特別是數理統計方法運用於歷史研究的一套方法。
當代西方計量史學的特徵:
(1)運用電子計算機。它的使用,使系統收集、利用史料及進行統計分析成為可能,並向研究者提供了處理大量情報資料和分析多變數現象的能力。
(2)進行統計分析。但不是指以往史學研究中那種描述性的統計,而是一種高級的推理統計學和多變數解析領域的分析,對此非用電子計算機不可。
(3)製作數學模式。借用社會科學尤其是經濟學中的理論模式,以數理形式來表現歷史文化現象。
(七)文化形態史觀
文化形態史觀是當代西方思辯的歷史哲學的主要代表。其代表人物是斯賓格勒(著作《西方的沒落》)和湯因比(著作《歷史哲學》)。
其主要理論特徵:是用「幼年、青年、成年、老年」(斯賓格勒)或「起源、生長、衰落、解體」(湯因比)四大階段的生命周期來概括人類歷史或文化的全部過程及其一般模式。
強調兩點:
第一:所謂的歷史就是文化或文明。這一結論旨在肯定,文化或文明才是人類歷史的真正載體,而歷史的意義即寓於作為人類歷史之基本現象的文化或文明之中。因此認為,歷史哲學與史學研究所應闡釋的主要對象既不是純粹的精神觀念,也不是表層的政治、經濟現象,而是作為一種歷史整體的文化或文明。
第二、所有的文化或文明都是具有同等價值、屬於同一時代的。這個結論的重點在強調,各種文化形態或文明社會原本就是自成一體、各有根據的,而決無孰優孰劣或孰高孰低之分。確信歷史哲學與史學研究所面對的世界歷史指的是整體,而不是某個選定的部分。因此,理應放棄狹隘的歐洲文化中心論和偏頗的民族主權國家觀,轉向一種整體性的、深層次的文化形態或文明社會比較研究。
參考書目:
《西方史學史》,張廣智主著 ,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1月版。
《當代西方史學理論》,何兆武陳啟能主編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6年9月版。
《西方新史學評述》,龐卓恆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10月版。
㈧ 以實例說明西方古典史學形成了哪些對後世影響深遠的傳統
(一)、古希臘史學的概況
1、古典史學淵源——史詩
古希臘史詩:
《荷馬史詩》——《伊里亞特》 《奧德賽》
在處理方法上,史詩重視對失事物原因的追求;在寫作態度上,史詩對於希臘人的敵人持客觀態度,這種態度是史學產生的基本條件;在敘述對象上,史詩描述的是人事和人性。
2、古希臘史學的萌芽
古希臘哲學的發展,對於史學有巨大的影響。
赫拉克利特: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
普羅太戈拉斯:人是萬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
米利都學派:自然哲學,本原論。
形式:摒棄韻文,採用散文體;散文紀事家出現「史話家」
(二)、希羅多德與《歷史》
1、生平簡介 希羅多德(Herodotus, 前484—前425年)史學之父
2、《歷史》(《希波戰爭史》,九卷)內容:
公元前6—5世紀波斯帝國與希臘城邦之間的戰爭。全書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敘述了黑海北岸的西徐亞人、希臘城邦及波斯帝國的歷史、地理、民族和風俗習慣等,並記述了希波戰爭爆發的原因。
第二部分:主要記述希波戰爭的經過和結果
3、希羅多德對西方史學的貢獻
A、開創了新的歷史編撰體例——歷史敘述體
特點:靈活、紀事系統連續、敘事生動有趣歷史的真實性與藝術性結合
意義:西方歷史著作的通用體裁,為西方後世的歷史敘述體著作奠定了基礎。
B、史料取材廣泛,史料充實——充分利用各種文獻資料,史詩、檔案、碑銘、前輩著作。
(三)、修昔底德與《伯羅奔尼撒戰爭史》
1、生平簡介——修昔底德(Thucydides約前460—前396),出生於雅典貴族家庭,親自參加伯羅奔尼撒戰爭,戰爭結束後根據親身經歷撰寫《伯羅奔尼撒戰爭史》。
2、《伯羅奔尼撒戰爭》 共8卷
內容:記載伯羅奔尼撒戰爭對立雙方的正面軍事沖突,戰爭狀態進入「和平時期」的暗中較量以及同盟國之間的勾心鬥角,呈現出錯綜復雜的局面。
地位: 一部政治軍事史,代表著西方古典史學在古希臘時期的最高成就。
3、修昔底德的史學成就:
A、科學的史料處理原則
「如果那些想要清楚地了解過去所發生的時間和將來也會發生的類似的時間(因為人性總是人性)的人,認為我的書還有一點益處的話,那麼,我就心滿意足了。我的著作不只是想迎合群眾一時的嗜好,而是想垂諸永遠的。」
採取嚴肅的態度和求真的原則,注重收集史料,特
㈨ 中西方史學產生的不同途徑及其意義
歷史學作為一門人類自找反省的最基本學問,曾在許多國家和民族有過輝煌的經歷。其中,中國史學和以希臘、羅馬為文化源頭的西方史學,尤以源遠流長、根深葉茂稱絕於世。值此世紀之交全球學術聲息相通、百川匯海之際,回顧和比較兩者走過的不同道路,對於進一步認識本民族的史學傳統及其在現代史學建設中的地位,揚長去弊,以貢獻於世界學術,當不無裨益。
一、中國古代:官、私史學雙軌並馳
中西古代史學,曾在相互獨立的狀態中,歷經二千多年演變,形成了各自的傳統與範式,而其運行的機制,尤表現出明顯的差異。
春秋以後,中國史學的發展,即開始擺脫史官壟斷的格局,走上了官、私雙軌並舉之路,私家史學一時尤趨繁興。特別是孔門弟子,受孔子重視古代歷史文獻整理的影響,除注意記錄孔子本人言行外,對各諸侯國君與卿大夫的言論行動也頗有搜訪記載,如《禮記·檀弓》便記有晉獻公將殺世子申生及獻公之喪等事。初時這類私史多據史官記載稍加修訂或改編而成,如《春秋》、《左傳》、《國語》、《鐸氏微》之類。以後才漸出現了記載當代見聞或社會上流傳的史跡之風氣。這一方面是因社會變動日劇,上古三代的歷史陳案已難應時局之變,統治集團及知識階層都急需從當代史事中尋求切用的借鑒之故。如趙孝成王時,其相虞卿著《虞氏春秋》,「上秉春秋,下觀近勢·一以刺譏國家得失」。劉邦初建漢朝,為總結歷史經驗,以利統治,即令陸賈「試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夭下者何」[1]。陸賈遂作《楚漢春秋》。《戰國策》和《戰國縱橫家書》一類的史書,也是應戰國秦漢間一些知識分子為投身政治、學習游說和謀略需要而產生的。另一方面,這種情況也表明,私史的編著已不再局限於整理、復述舊史官記載,而是一種眼界更為開闊的歷史與現實研究。雖然從數量看,秦漢時私史尚不多,《漢書·藝文志》所載僅寥寥數種,但卻具有很大的活力。東漢末起,私史的數量、類別開始增多,除古代史、當代史外,還出現了不少有關制度、人物及地方史志著作。魏晉以後,此種趨勢更為明顯。
相比之下,官方史學則一度反處落後狀況。戰國以後,隨著新官僚體制的逐步確立,史官許可權日趨縮小並單純化,地位亦轉卑。秦漢時的太史令,主掌天時星歷、記注和圖籍資料,而非撰史。故司馬遷身為史官,自稱「文史星歷,近乎卜祝之間.固主上所戲弄,倡優畜之,流俗之所輕也。」[2]他之創編《史記》。原非太史令職內之事。從現在所知的西漢官修史看,除起居注外,尚有《漢著記》、《漢大年紀》、《漢帝年紀》等年代記[3]。這類書,大抵為記注加簡單編次而成,多停留在先秦諸侯國官方國史記載的水平上,有的近於起居注[4],因而史學價值並不高。及至東漢.官修國史方出現新的面貌。明帝時,命蘭台令史班固與陳宗、尹敏、孟異等撰《世祖〈光武帝〉本紀》與功臣、平林、新市、公孫述等列傳,載記二十八篇奏上,以後相沿為制,修成我國第一部官修紀傳體當代史《東觀漢記》。與此同時,還出現了由宮廷內侍記載帝王言行的《起居注》。惟其時編修國史,並無專官,但.「使名儒碩學,入直東觀,撰述國史,謂之著作東觀.皆以他官領焉。蓋有著作之任,而未有官員也。」[5]漢魏之際,始置著作郎之職,以掌資料采訪和國史編集。北朝時期,宮廷史官內部逐漸形成注記和撰述兩大分工,前者負責隨時記錄帝王及朝廷之事,作用在積累第一手史料;後者專事國史編纂.具有更積極的史學意義。唐代的史官,不但注記與撰述分途,史官與掌歷法的官員也開始明顯分途。史館除修紀傳體前代史和國史外,還據起居注、宰相時政記等資料定期編寫日歷、實錄《編年體國史長編》等。並建立了詳密的史料徵集制度,其「諸司應送史館事例」規定:政府各部門及地方官府須將相關事項如天象變異、自然災害、四裔民族關系、禮樂法令因革、州縣廢置、官員任免、地方政績、表彰節義、大臣亡故定溢、諸王朝戴等記錄。定期報送史館,「修入國史。如史官訪知事由堪入史者,雖不與前件色同(指事例中未明白開列之事).亦任直蝶索,承牌之處,即依狀勘,並限一月內報。」[6]可見,其時官方史學已在史實記錄、史料檔案的搜集保存、大型史書的編纂等方面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操作方法。以後各代。大抵皆沿用此制,或略加變通而已。
㈩ 為什麼西方史學產生於古希臘
希臘的地理環境對希臘文明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小塊的平原形成了希臘眾多小國寡民的城邦,城邦處於土壤相對肥沃的地方或交通便利的地方,因而吸引來更多的移民,成為該地區
的主要城市,許多小城邦就是這樣形成的,彼此較為隔絕,而又生機勃勃的發展者.
希臘平原少 土地貧瘠,糧食不能自給,決定了只有通過商業貿易才能維持生存與發展,用自己生的葡萄 酒和橄欖油換回糧食和其他生活用品,而對希臘來說,這種貿易只能是海外貿易,海岸線很長
海島密布,多良港,又為這種工商業航海貿易提供了最為便利的條件.商業航海貿易須以平等
交換為原則,商業貿易的發展要求自由的環境,以及顧及商業貿易者整體利益的政策,這一切
有助於古希臘人平等觀念的形成與民主政治的建立.
陽光,大海,和島嶼是上帝給希臘人的恩賜.在小國寡民城邦一旦由於人口的增加而無法負荷
時,希臘人就利用曲折的海岸,天然極佳的港口到海外建立殖民地,頻繁的航海貿易活動使希臘人練就了勇於開拓,善於求索的民族性格,這種冒風險的職業,同時也鍛煉了希臘人不畏強暴的精神,職業的流動性又使他們見多識廣,對自由的要求也更為強烈.
羅馬文明是希臘文明的繼續,羅馬地處地中海亞平寧半島,農業條件好於希臘,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羅馬人不斷地開疆拓土,隨著一系列征服擴張活動,羅馬將整個希臘都置於它的統治之下,建立了一個囊括整個地中海和不列顛在內的帝國.作為希臘文明的繼承者和一個環繞地 中海的帝國.羅馬文明基本保持了希臘文明的特點,具有更多的商品經濟成分和擁有議會的政治體制.
希臘半島是西方文明的發源地,希臘是西方文明的搖籃,羅馬是希臘文明的繼承者和西方世界的統治者,希臘和羅馬文明共同構成了古代西方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