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歷史重現、再創輝煌。是什麼意思啊
歷史重現 : 就是現在發生的事在歷史上有相同或者類似的情況出現。
再創輝煌 : 再次取得耀眼的成就。
B. 中國近代重大歷史事件有哪些
1、鴉片戰爭開始和結束的標志:①1840年6月,英軍艦隊駛進廣東海面,封鎖珠江口,標志著鴉片戰爭的開始。②年8月,英軍駛抵南京下關江面,清政府屈膝求和,標志著鴉片戰爭結束。
2、鴉片戰爭標志著中國近代史的開端。鴉片戰爭引起了中國社會性質、社會主要矛盾和中國人民革命任務的變化。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成為各種社會矛盾中的主要矛盾;中國人民開始擔負起反對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和本國封建統治的雙重革命任務。中國從此進入了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鴉片戰爭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
3、《上海租地章程》的公布是中國境內第一塊租界出現的標志。
4、第二次鴉片戰爭標志著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這是因為:中國在政治上喪失了大片領土和主權;中外反動勢力開始勾結;在經濟上,外國侵略勢力擴張到沿海各省並伸入到內地。
5、有關太平天國運動的六個標志:①1851年初,洪秀全在廣西省桂平縣金田村宣布起義,標志著太平天國運動的開始。②1851年的永安建制,標志著太平天國初步建立了政權。③1853年春,太平軍佔領南京,把南京改名為天京,定為都城,標志著太平天國正式建立了與清王朝對峙的政權。④西征和東征的勝利,標志著太平天國在軍事上達到了全盛時期。⑤天京變亂標志著太平天國由盛轉衰,軍事上由戰略進攻轉入戰略防禦。⑥1864年,天京陷落,標志著太平天國運動的失敗。
6、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戰爭中的慘敗,標志著標榜「自強」、「求富」的洋務運動的破產。
7、1895年《馬關條約》的簽訂,標志著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大大程度加深了。因為《馬關條約》的內容反映了帝國主義資本輸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外國資本主義對中國的侵略從此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1.美國「門戶開放」政策的提出標志著美國侵略中國的新階段和帝國主義宰割中國的同盟的形成。因為該政策在承認各國在華「勢力范圍」內既得利益的前提下,要求「機會均等」、「利益均沾」,它得到了西方列強不同程度地贊同,使得列強在中國空前激烈的爭奪,暫時取得了表面上的一致。
2.1895年康有為領導的「公車上書」,標志著維新思想發展成為愛國救亡的政治運動。
4.1901年《辛丑條約》的簽訂標志著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以慈禧太後為首的清政府已經徹底變成了「洋人的朝廷」、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統治秩序最終確立。
5.資產階級革命派形成的標志: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的傳播和革命團體的建立。20世紀初,隨著民主革命思想的傳播和革命形勢的發展,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等革命團體相繼建立,為後來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興起奠定了階級基礎和組織基礎。
6.中國同盟會的成立標志著中國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從此以後,中國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有了統一的領袖、統一的綱領和統一的組織領導。
7.1912年3月,袁世凱在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標志著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被袁世凱竊取,同時又標志著北洋軍閥統治的建立。
8.五四運動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因為五四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徹底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中國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台,並在運動後期發揮了主力軍的作用。五四運動比辛亥革命有更廣泛的群眾基礎。五四運動屬於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一部分。
C. 歷史還能重現嗎
歷史事件不會重現的,但是歷史的模式都是一樣的,特別是China
D. 如何理解歷史永遠是現實的翻版,而現實則是歷史的再現
指人類社會歷史,它是記載和解釋一系列人類活動進程的歷史事件的一回門學科,多數時候答也是對當下時代的映射。如果僅僅只是總結和映射,那麼,歷史作為一個存在,就應該消失。歷史的問題在於不斷發現真的過去,在於用材料說話,讓人如何在現實中可能成為可以討論的問題。
E. 歷史重現
這樣的情況我也有很多次,而且經常做夢還會夢到一些要發生的事情,回雖然不是完全相似,但也是答大部分類似。我想應該是人的潛意識吧!就像人的第六感一樣。也許是咱們都比較敏感吧,呵呵。生活過的再充實一些,每天不要想太多,不經常多愁善感,調理好作息時間,正常飲食,有個健康的身體最重要。我想這問題醫學不一定解釋得了,可能要再心理學方面找答案了。
F. 關於歷史重現的成語
一的意思、重現的成語 。含有 重、現 的成語。 常用成語分類: 描寫春天的成語內 描寫夏天的成語 描寫秋天容的成語 描寫冬天的成語 描寫山水的成語..
二相傳在兩千年前,燕國壽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論長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經常無緣無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飯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見什麼學什麼,學一樣丟一樣,雖然花樣翻新,卻始終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該是什麼模樣。
家裡的人勸他改一改這個毛病,他認為是家裡人管得太多。親戚、鄰居們說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聽不進去。日久天長,他竟懷疑自己該不該這樣走路,越看越覺得自己走路的姿勢太笨、太丑了。
G. 再現歷史故事的什麼
10月中旬的甘肅敦煌正是仲秋,樹葉的顏色是濃得化不來的黃,與漫天黃沙連成一片。
趙曦住在莫高山莊。她的房間里到處都是關於敦煌的書,連衛生間也不能除外。在此之前,她一直想著要到敦煌來,可一直沒能如願。
直到2006年9月,她決定加入9集電視紀錄片《敦煌》劇組擔任最後兩集的編導。
最近兩個月,趙曦已經數次來到敦煌了。而這次,和攝影楊明陽、錄音陳樂、攝影助理鄭鑫、助理編導張華一起來到敦煌,第九集——《敦煌研究院》正式開拍了。
這也是整部紀錄片最先正式開拍的部分。
最難講故事部分
清晨7點的戈壁灘上,氣溫不過3、4度,太陽沒有露出頭來,狼的足跡還很新鮮,趙曦他們卻已經在戈壁上架好了攝像機。幾個人裹著秋衣冷得快僵硬了。趙曦一邊不停跳腳,一邊深深懊惱沒有帶上阻擋寒冷的厚帽子,發誓下次一定要帶來。
這是他們第二次來拍攝日出。其實不光日出,在這幾天里,日落他們也拍了好幾次。雖然這些可能這在整集中只會出現一兩個鏡頭。
「昨天位置不夠好,我們想拍的是太陽正好在山頂初升的鏡頭。」楊明陽縮著身子緊緊盯著東方,說。
拍完日出,吃好早飯,他們一上午的工作就是拍攝敦煌研究院研究員高鵬在洞窟中工作的情形了。
「最後一集可以說是整部紀錄片最難講故事的部分了,」趙曦說,「主要是講述新時期敦煌研究院為保護莫高窟、窟內壁畫藝術而做的工作。向觀眾描述一個現代的敦煌,同時,告訴人們敦煌依舊神秘的地方。」
她需要大量的細節來講述這些保護敦煌的人們的故事,而高鵬則正是這故事中的一位。
高鵬帶著兩個助理和復原臨摹的畫卷和他們會合,205號洞窟的大門為他們敞開。
205窟是一個盛唐時代(705~786年)的洞窟,是目前莫高窟損壞情況最嚴重的洞窟之一。在其西南牆面上的壁畫由於遠離洞口,通風條件差,加上壁畫附著的岩面受崖體地下水滲透影響,長期處於陰濕環境,壁畫變色嚴重,畫面呈現一片棕黑色色調。高鵬正在進行的第205窟臨摹,是與敦煌研究院保護研究所合作進行的項目。
由保護研究所根據他們的研究成果提供色彩依據,高鵬正在進行復原性臨摹。
進到洞窟里,趙曦他們來不及感慨,立刻開始布局。畫板再次豎立在這個已經存世一千多年的洞窟里,高鵬小心翼翼的展開畫紙,這是他將近3年的工作成果。而他們則要將澤3年濃縮成為10多分鍾放到片子里,再現高鵬復原性臨摹的整個過程。
「再現」正是《敦煌》這部紀錄片的靈魂,他們要將發生在敦煌的歷史長河中的人物的故事再現在現在的電視屏幕上:「我們將全面講述這里2100來發生的故事。」
整整一上午的拍攝終於結束,高鵬走出洞窟,壁畫上赫然刻著的「大清正x旗左營xxx」之類的字樣再次讓他嘆了一口氣。
「誰也不知道這些字到底是什麼時候被人刻上去的……」對著西北的燦爛陽光,高鵬說,「將來205號窟可以開放的時候,和其他洞窟一樣,壁畫前都會豎立起玻璃隔板,防止遊客破壞。」
此時,楊明陽他們正在收拾器材,他們要跟著高鵬繼續講述他臨摹壁畫的故事。
「不光是臨摹,還有復原、保護、『數字敦煌』……這一集里要講的真的是很多。」趙曦說。
我要做8個人的故事
楊明陽也參與過曾引起轟動的另外一部電視紀錄片《故宮》的拍攝。對他來說,所有的鏡頭只服從一個原則——漂亮。
「拍《故宮》的時候可比現在辛苦多了。」楊明陽說,「那時候我們一天只有對遊客開放前後一點時間可以拍。」
有這樣感覺的應該不止楊明陽一個人,因為製作《敦煌》的團隊其實也就是《故宮》的原班人馬,總導演還是周兵。
「2004年,我們新聞評論部正好要做一個《敦煌再發現》的大型直播節目。當時我正在趕排《故宮》,沒有時間,因此拍了一組人去做了。」周兵說,「後來我突然想到,為什麼不拍一部關於敦煌的紀錄片呢?」
周兵是蘭州人,敦煌在他心目中是從小就開始的一個夢。他總共去過4次敦煌,可第一次的印象還深刻的留在他的記憶中。
「那時候就是好奇,去了一看,特荒涼。」周兵說,「唐代的敦煌就像現在的上海,各種文化、宗教、民族……都在那裡,融合在一起。」
所以,他要拍一部講述敦煌故事的紀錄片。
關於敦煌的內容,已經有很多電視節目或電影關注並拍攝過了。但是周兵認為他們一般都把記錄和敘述的重點放在莫高窟,而缺乏對整體的敦煌地區的全方位的拍攝。敦煌之所以重要,莫高窟之所以會在敦煌開鑿,與敦煌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它曾經在歷史上扮演過的重要角色是分不開的,發掘莫高窟的深刻文化內涵,離不開對整個敦煌的了解。
「我們將全面記錄敦煌2100年壯闊歷史,深入揭示敦煌的文化內涵。」周兵說,「從中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人的慾望和夢想是相似的。」
這個念頭一旦產生,周兵便著手開始進行了。他與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文博系副系主任郭長虹開始討論這部片子了,郭長虹作為總撰稿開始著手寫稿。同時,他也與敦煌研究院達成共識,合作開始。
「我想做8個人的夢想,有舞女、油畫家……敦煌的發現者、開拓者、破壞者、守護者等8組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8個人,8個夢想……」這是郭長虹的想法。
「我想這么干,以前道理講得太多了,我要講故事。其實莫高窟的壁畫不都是在講故事嗎?」周兵說。
三易其稿,真人再現
從2004年到2005年拍完《故宮》,再到2006年10月正式開機,周兵的想法沒有太大改變,但是稿子卻經歷了超過3次的修改。
「最後一集原本是沒有的,」趙曦說,「後來,我們覺得我們講了那麼多的故事,那麼敦煌的現在呢?沒有人知道敦煌的現在是什麼模樣。於是,我們補充了這一集。」
8集變成了9集,整個紀錄片的細節也發生了變化。
「最早是宏大敘事為主,細節不夠,故事的完整性不夠。改了幾稿之後,還是覺得故事比較散。」周兵說,「人的命運的變化要在一集裡面得到完整的體現。」
在改稿的過程中,《敦煌》的一些鏡頭的拍攝其實已經開始了。中間,周兵把小組派出去,在敦煌以及周邊地區拍攝一些空鏡頭,以及莫高窟的壁畫。除了趙曦負責8、9兩集之外,一集一個編導,包括金明哲、曲晨曦……8個編導分頭開始了准備工作。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張量化表,其中包括原始資料、懸念設計和創新部分。每一集的故事中不但包括目前有記載的人物以及故事,我們還要通過合理的想像,將其還原成為一個完整的故事。」趙曦說。
在《故宮》中成功運用的「真實再現」和「電腦還原」等製作手法,在《敦煌》中將繼續沿用。與《故宮》的「再現」不同的是,《故宮》側重歷史事件和文物不同,《敦煌》將聚焦人物。因此,其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是演員。作為中央電視台第一部真人出演的紀錄片,周兵需要演員來扮演《敦煌》的8個故事中的人物。
10月,演員的招募面試工作在新疆、蘭州、北京、北京等地開始了。
「我們需要大量的業余演員。主要是要形象、氣質、外形上相似,想像的差距不能太大。這部分比重比較大,也需要一些專業演員,但是不多。畢竟《敦煌》不是電視劇、電影。」周兵說。
這種用真人來演繹紀錄片的方式曾經還引起過一些爭議。
周兵的老師就曾經直接對周兵表示過自己的反對意見。可是,在國外這種通過表演來再現歷史的方式並不少見,因此,周兵還是堅持了這種方式。
在紀錄片還在構想期間,周兵與好朋友何勇、張楚提到了這部紀錄片。
「他們非常願意合作,我覺得他們的音樂非常適合。」周兵說,「我想要的音樂是歷史性的意味在其中。既有傳統的民間音樂,同時也有現代的因素,例如電子音樂。也就是比較情緒化的音樂。」
同時,周兵還打算與許巍合作,將他的那首《悠遠的天空》配上《敦煌》的畫面製作成MTV,這在紀錄片的製作上也是一個創舉。
一切已經准備妥當
「要說對《敦煌》沒有期待,那是不可能的。我還沒有開始期望多高的收視率,是否會超過《故宮》,但是,基本質量我是有信心的,不會差的不能看。」
《敦煌》的拍攝即將大規模的展開。
「當演員招募完成之後,我們將在甘肅省景泰縣進行實景拍攝。」趙曦說,「在景泰有一座「莫高窟」的翻版,我們的拍攝不應該對真正的莫高窟產生任何損壞。」
這部每集45分鍾的9集電視紀錄片將於2007年中正式在中央電視台播出。
H. 歷史重現在哪裡
切換到分時或K線頁面後,再點擊分析菜單下面的「歷史回憶」
I. 重現歷史 歷史的條目
從前你是你是條目來還是非常多的,你要從哪一條開始,力量就是從那個遠古時期還是上古時期,或者是中古時期,反正就是這個理起來呢還是挺多的,這個為博大精深的一個國家嘛。
J. 歷史會不會重現杯具會不會再發生
歷史一定會重演的,這是必然,因為人心沒有大的變化,古人如此,今人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