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共產黨重大歷史事件,共產黨的艱辛歷史
中國共產黨的創立
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形成
大革命的興起
北伐戰爭
大革命的失敗
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廣州起義
井岡山根據地的開辟
土地革命和反「圍剿」
東北抗日聯軍的斗爭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
抗日愛國民主浪潮
西安事變和平解決
第二次國共合作的實現
敵後抗日根據地的創建,
百團大戰
打退國民黨的反共高潮
延安整風和中共七大
重慶談判和政治協商會議
粉碎國民黨軍全面進攻
打破國民黨軍重點進攻
解放區的土地改革
千里躍進大別山
國統區人民的反抗斗爭
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
國民黨政權的覆滅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人民解放軍向全國進軍
新中國外交的開端
抗美援朝戰爭
土地改革運動
國民經濟的恢復
農業合作化運動
對私人工商業和個體手工業的改造
「一五」計劃和工業化建設
中共八大前後的探索
整風運動和反右派斗爭
「大躍進」運動
農村人民公社化運動
台灣海峽的炮戰
西藏平叛和民主改革
國民經濟的全面調整
中蘇關系的破裂
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工業學大慶運動
農業學大寨運動
「文化大革命」的發動
林彪集團的覆滅
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
鄧小平的全面整頓
中美關系的突破
「四五」運動與粉碎「四人幫」
真理標准問題大討論
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偉大轉折
大規模平反冤假錯案
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行
經濟特區的設立
中國和美國建交
審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
經濟體制改革的全面開展
中國同蘇聯關系正常化.
鄧小平南方談話與中共十四大
海峽兩岸關系的改善
香港回歸祖國
澳門回歸祖國
三峽工程的興建
上海浦東的開發開放
宏觀調控和「軟著陸」
扶貧開發
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走中國特色的精兵之路
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高舉鄧小習zN論偉大旗幟
九八抗洪
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
北京申辦年奧運會
中國加人世界貿易組織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確立「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導地位
抗擊「非典」
「神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
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
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⑵ 黨的幾個重大歷史事件
黨的一大 黨的二大 遵義會議 八七會議 古田會議 黨的七大 整風運動 減租減息 十一屆三中全會 十三大 十五大 十六大
⑶ 中國共產黨歷史上有哪些重大事件
1、南昌起義。八一南昌起義常簡稱南昌起義或者八一起義,指在1927年8月1日中共聯合國民黨左派,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揭開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和創建革命軍隊的序幕。
5、十一屆三中全會。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黨的十七大報告是在回顧總結新時期29年來改革開放偉大歷史進程時,開宗明義地作出這樣一個蘊涵廣闊歷史背景和深刻思想內容的精闢概括的。
⑷ 共產黨的歷史重大事件
1921年,中共一大召開,中國共產黨成立;
1922年,中共二大召開,制訂民主革命綱領版;
1923年,中共三大召開,決定與中權國國民黨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
1926年,與國民學共同進行北伐;
1927年,中共「八七會議」以漢口秘密召開,決定開展武裝斗爭,土地革命和根據地建設的策略;
1927年,中共尋找到一條「工農武裝割據」道路。
1934年到1936年,中共進行二萬五千里長征,將革命重心帖東南轉向西北;
1937年,中共與國民黨為了抗日,實現了第二次合作,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
1946年,又擔負起解放戰爭的任務。
1949年,建立新中國。
1952年,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任務
1956年,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
1966_1976,文化大革命
1976至今,社會主義新時期的建設。
⑸ (近代史中)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斗爭的重大歷史事件有哪些(至少三個)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
1948年11月----1949年1月淮海戰役
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
1964年原子彈爆炸成版功
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權團,文革結束
1978年底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 。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
⑹ 中國共產黨1921年至1978年重要歷史事件時間列表
1、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
2、1927年8月1日,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周恩來等人率領革命軍在南昌起義。
3、1927年10月,毛澤東率秋收起義的隊伍到達井岡山。
4、1928年上半年逐漸建立了以寧岡為中心的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這是中國共產黨創建的第一塊革命根據地。
5、1928年,朱德、陳毅率領南昌起義保存的隊伍和湘南的工農武裝到達井岡山,與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勝利會師,合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
6、中央紅軍主力長征 1934年10月,紅軍從江西瑞金等地出發,開始實施戰略大轉移。
7、遵義會議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義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它是中國共產黨從幼年的黨走上成熟的黨的標志。從此,中國革命就在毛澤東為代表的正確路線指引下走上勝利發展的道路。
8、發表《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八一宣言」) 1935年8月1日,中國共產黨駐共產國際代表團發表了「八一宣言」。
9、瓦窯堡會議 1935年12月,中國共產黨在陝北子長縣瓦窯堡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它總結了兩次國內革命戰爭的基本經驗,批評了「左」傾關門主義,解決了遵義會議沒有來得及解決的黨的政治策略問題,制定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路線,有力地推動了全國抗日民主運動的發展。
10、西安事變 1936年12月12日清晨,張學良、楊虎城在西安扣留了蔣介石。中國共產黨獲得了合法生存與喘息休整、壯大的機會,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人民的革命力量開辟了發展壯大的前景,確立了中國共產黨在中國社會發展中的領導地位和核心地位。
11、洛川會議 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陝北洛川縣馮家村召開擴大會議。確定了中國共產黨的基本任務和各項具體政策,為中國共產黨的發展和壯大指明了方向。
12、平型關大捷 1937年9月25日,日軍精銳部隊板垣師團一部進入平型關,八路軍發起攻擊,取得了抗戰以來殲滅戰的第一個勝利。提高了中國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為八路軍在華北創建抗日根據地,開展敵後游擊戰爭創造了有利條件,奠定了廣泛的群眾基礎。
13、《論持久戰》發表 1938年5月,毛澤東寫的《論持久戰》系統闡明了黨的抗日持久戰方針。它不僅在國內成為指導抗日戰爭的科學的軍事理論,而且在世界軍事學術史上也有極高的學術價值。
14、百團大戰 1940年8月20日至12月5日,八路軍出動百餘個團,沉重打擊了日軍。百團大戰的勝利沉重打擊了日軍的「囚籠政策」,鞏固了華北抗日根據地;策應了正面戰場作戰,抑制了國民黨頑固派的投降逆流;
15、皖南事變 1941年1月4日,皖南新四軍軍部直屬部隊到達皖南涇縣茂林地區時,遭到國民黨突襲。中國共產黨的堅定立場和維護抗戰大局的態度,贏得了多方面同情,擴大了群眾影響,提高了政治地位。
16、大生產運動 1942年底,中共中央開展了大規模的生產運動。 歷史意義:生產運動起到了支持長期抗戰,戰勝困難,渡過難關,繼續堅持長期抗日的目的;緩解了軍民供需的重大矛盾,打破了國民黨頑固派的封鎖和扼殺中國共產黨革命力量的企圖。
17、延安整風運動 1942年春,延安整風運動開始。延安整風徹底揭露、批判和清算了黨內歷次「左」右傾錯誤,特別是王明「左」傾錯誤在黨內的惡劣影響,使全黨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水平得到了進一步提高。
18、通過《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 1945年4月20日,中共六屆七中全會通過了《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
19、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延安舉行。
20、1949年10月1日下午3時,在首都北京天安門,進行開國大典。毛澤東主席庄嚴向世界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21、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任務基本完成,中國進入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歷史時期。
22、1950年10月至1953年,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進行抗美援朝戰爭。
23、1952年,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得到鞏固,國民經濟得到迅速恢復和發展,在此基礎上,
24、1953——1956年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是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建立的標志。
25、1955年周恩來出席亞非國家首腦萬隆會議,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和促進世界和平的十項原則,展示了新中國的風采與和平外交政策。
26、1958年,中國共產黨制定了「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
27、1958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關於在農村建立人民公社問題的決議》。
28、1964年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29、1967年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
30、1970年我國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衛星。
31、1971年10月,在第26屆聯合國大會上,中國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從此中國作為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登上政治舞台。
32、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在上海簽署《中美聯合公報》,這是中美關系史的一件大事。
33、1973年著名專家袁隆平培育成功一種莖稈粗壯、穗大粒多、米質優良、適應性廣的釉型雜交水稻。
34、1978年12月,中美雙方發表《建交公報》。
⑺ 中國共產黨發展中的重大歷史事件有哪些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遵義會議、七屆二中全會、十一屆三中全會、還有瓦窯堡會議等等。
1、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於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法租界貝勒路樹德里3號(後稱望志路106號,現改興業路76號)和浙江嘉興南湖召開。出席大會的各地代表共13人。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鑒於當時黨員人數少、地方組織尚不健全,決定暫不成立中央委員會,先建立三人組成的中央局,並選舉陳獨秀任書記,張國燾為組織主任,李達為宣傳主任。黨的第一個中央機關由此產生。
2、遵義會議
遵義會議是指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貴州遵義召開的獨立自主地解決中國革命問題的一次極其重要的擴大會議。是在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和長征初期嚴重受挫的情況下,為了糾正博古、王明、李德等人「左」傾領導在軍事指揮上的錯誤而召開的。
這次會議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解決自己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方面問題的會議。這次會議,在極端危急的歷史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在中國共產黨和紅軍的歷史上,是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3、七屆二中全會
中國共產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中國共產黨七屆二中全會、中共七屆二中全會)於1949年3月5日—13日在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舉行,出席這次全會的有中央委員34人,候補中央委員19人;
列席會議的11人,由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任弼時組成的主席團主持了此次會議。七屆二中全會是解放戰爭時期中共召開的唯一的一次中央全會,會議做出的各項政策規定,不僅對迎接中國革命的勝利,而且對新中國的建設有重大作用。
4、十一屆三中全會
1978年12月18日-22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
出席會議的中央委員169人,候補中央委員112人。會議由時任中共中央主席華國鋒主持。全會的中心議題是根據鄧小平同志的指示討論把全黨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
5、瓦窯堡會議
瓦窯堡會議是指1935年12月17日,中共中央在陝北子長縣瓦窯堡召開的一次重要的政治局擴大會議。出席會議的有毛澤東、張聞天、周恩來、劉少奇、秦邦憲、鄧發、何克全、李維漢、張浩(林育英)、楊尚昆、王稼祥、彭德懷、郭洪濤等十餘人。
這次會議,是在中日民族矛盾日益加深,大規模的抗日民主運動重新高漲的形勢下,為制定正確的政治路線和革命策略而召開的。會議分析了華北事變後國內階級關系的新變化,討論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國防政府和抗日聯軍等問題,批判了黨內長期存在著的「左」傾關門主義,制定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方針。
⑻ 建黨到建國中的重大歷史事件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1921年7月23日
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
北伐戰爭
南昌起義1927年8月1日版
秋收起義(1927年9月9日)
井岡權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
遵義會議:(1935年在遵義召開)
紅軍的長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