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唐朝對外交流中的歷史事件

唐朝對外交流中的歷史事件

發布時間:2021-03-02 20:03:08

① 唐朝時期對外文化交流史上的兩件大事分別是什麼

正確來說是有復三件:【遣唐制使來華】隋唐時期,中日兩國交往頻繁。為密切兩國關系,學習唐朝先進的經濟文化,日本官方十多次派遣使節到唐朝訪問。跟隨遣唐使來華的,還有僧人、留學生等,最多的一次超過500人。遣唐使完成外交活動後即行回國,僧人和留學生則要在中國生活很長時間,有的甚至終身不歸。他們當中的不少人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貢獻。空海、阿倍仲麻呂和吉備真備是突出的代表,中日兩國的史書都記載了他們的事跡。【鑒真東渡】唐朝時,很多中國人為中日兩國人民的交流作出了貢獻。他們當中,最突出的是高僧鑒真。他不畏艱險,東渡日本,講授佛學理論,傳播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促進了日本佛學、醫學、建築和雕塑水平的提高,受到中日兩國人民和佛學界的尊敬。【玄奘西行】中國古代稱印度半島為天竺。天竺是佛教的發源地。唐朝貞觀年間,僧人玄奘從長安出發,穿過戈壁,翻越崇山峻嶺,長途跋涉,到天竺學習佛學,求取佛經。游學歸來,他又和弟子們把大量佛經譯成漢文。玄奘為中國和印度半島的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的貢獻。他是我國古代著名的高僧、旅行家和佛經翻譯家。

② 唐朝對外交往的例子有那些

1、吐蕃和親

641年,唐太宗派李道宗護送文成公主嫁入吐蕃,與贊普松贊干布結婚。其後還有金城公主下嫁贊普赤德祖贊,並結成聯盟。將唐朝的先進文化帶到了吐蕃。822年,唐蕃會盟,劃定了疆界,互不侵犯,唐蕃會盟碑還保存在拉薩的大昭寺。794年,唐朝與南詔在點蒼山會盟,雙方建立了良好的外交關系。

2、鑒真東渡

鑒真和尚應日本僧人之邀,曾經六次東渡回日,最後終於成功。他向日本帶去了佛經,促進了中國文化向日本的傳播以及佛教在日本的興盛。

3、留學生入國學

唐朝的中央學府是國學、太學,而在這里就學的學生並不限於高官子弟,還有各國的留學生,「高麗、百濟、新羅、高昌、吐蕃諸國酋長,亦遣子弟請入國學,於是國學之內,八千餘人,國學之盛,近古未有。唐代史書還記載新羅、渤海等國向唐廷請求中國書籍的故事。

4、薛延陀

貞觀前期,唐朝曾與薛延陀結盟,對付東突厥汗國。

5、玄奘西行

為探究佛教各派學說分歧,玄奘於貞觀元年一人西行五萬里,歷經艱辛到達印度佛教中心那爛陀寺取真經,前後十七年,遍學了當時大小乘各種學說。公元645年玄奘歸來一共帶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經論657部,並長期從事翻譯佛經的工作。

玄奘及其弟子翻譯出典75部(1335卷),譯典著作有《大般若經》《心經》《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等。《大唐西域記》十二卷,記述他西遊親身經歷的110個國家及傳聞的28個國家的山川、地邑、物產、習俗等。《西遊記》即以玄奘取經事跡為原型。

③ 唐代對外交流的重大歷史事件有哪些

唐朝和印度:唐僧,大唐西域記 唐朝和日本:鑒真東渡;日、韓來唐留學生,吉備真備等。

滿意請採納

④ 舉例漢朝、唐朝對外交往的史實

1、漢朝對外交往的史實
1)張騫出使西域;
2)西漢設置西域都護;
3)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版
4)大秦使臣權來漢。
2、唐朝對外交往的史實
1)遣唐使;鑒真東渡;玄奘西遊等;
2)文成公主入藏;
3)絲綢之路;
4)西北各部首領稱唐太宗為「天可汗」;
5)設安西都護府、北庭都護府。

①唐朝對外交往非常活躍,與唐朝往來的國家很多;②唐朝在當時世界上的影響力巨大, 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在當時的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望,對周邊國家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③唐朝政府鼓勵各國商人到中國貿易,允許他們在中國長期居住;④唐都長安是當時國際性大都市,長安城內到處可見來自世界各國的外交使節和常年聚居的外國客商。

⑤ 列舉唐朝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做出貢獻的歷史人物及其主要事跡。

鑒真六次東渡日本,除傳播佛教文化,還將唐朝的醫葯知識、建築藝術版、書法繪畫等介權紹到日本;唐朝高僧玄奘西遊天竺取經,寫成的《大唐西域記》成為研究中亞、印度半島以及我國新疆地區歷史和佛學的重要典籍。

⑥ 列舉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史實。

1、鑒真東渡來

唐朝時,自很多中國人為中日兩國人民的交流作出了貢獻。他們當中,最突出的是高僧鑒真。

他不畏艱險,東渡日本,講授佛學理論,傳播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促進了日本佛學、醫學、建築和雕塑水平的提高,受到中日人民和佛學界的尊敬。

2、玄奘西行

玄奘是唐代著名高僧,他西行5萬里,歷時17年,到印度取真經,並窮一生譯經1335卷,其足跡遍布印度,影響遠至日本、韓國以至全世界,其思想與精神如今已是中國、亞洲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財富。

(6)唐朝對外交流中的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唐朝經濟發達,社會、科技、文化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與世界許多國家的文化交流非常頻繁。

朝鮮、日本等附屬國派來許多留學生到長安、洛陽學習。唐朝同阿拉伯地區的友好往來,綠寶石、胡椒、伊斯蘭教等傳入中國。

從公元七世紀初至九世紀末約兩個半世紀里,日本為了學習中國文化,先後向唐朝派出十幾次遣唐使團。其次數之多、規模之大、時間之久、內容之豐富,可謂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舉。

遣唐使對推動日本社會的發展和促進中日友好交流做出了巨大貢獻,結出了豐碩的果實,成為中日文化交流的第一次高潮。

⑦ 唐朝陸上絲綢之路對外交往的歷史事件

唐朝,西北陸來上「絲綢之路」和海自上「絲綢之路」都相當繁榮。唐朝前期西北陸上「絲綢之路」達到鼎盛時期,設置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有效地保護了絲綢之路的暢通,路線也拓展至蔥嶺以西。唐朝時海上「絲綢之路」一直保持暢通,廣州是中國的第一大港,由廣州經南海、印度洋,到達波斯灣各國的航線,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遠洋航線。而且唐朝還在廣州設立市舶使管理對外貿易。
唐朝初年著名高僧玄奘就是從長安出發沿西北陸上「絲綢之路」到天竺取經的。玄奘為求得佛學的真諦,克服重重困難到天竺學習,十七年後返回唐朝專心翻譯經卷,保存了古代印度大量的珍貴典籍。他還將中國的音樂《秦王破陣樂》和《道德經》介紹給印度人民。他的西遊見聞《大唐西域記》,也成為研究古代中亞、印度半島等國的歷史、地理和中西交通的寶貴資料。而另一位唐朝著名高僧鑒真則是應日本僧人的邀請,從海上絲綢之路的東線六次東渡到達日本。他在日本十年,辛勤不懈地傳播唐朝文化,其精心設計的唐招提寺,式樣優美,保存至今,被日本視為藝術明珠。
由於安史之亂,唐朝走向衰落。西北陸上「絲綢之路」也從唐朝後期開始在中外交往中的地位逐漸為海上「絲綢之路」所取代。

⑧ 清列舉唐朝對外交往的三件大事

遣唐使抄來華】隋唐時期,中日兩國交往頻繁.為密切兩國關系,學習唐朝先進的經濟文化,日本官方十多次派遣使節到唐朝訪問.跟隨遣唐使來華的,還有僧人、留學生等,最多的一次超過500人.遣唐使完成外交活動後即行回國,僧人和留學生則要在中國生活很長時間,有的甚至終身不歸.他們當中的不少人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貢獻.空海、阿倍仲麻呂和吉備真備是突出的代表,中日兩國的史書都記載了他們的事跡.
【玄奘西行】中國古代稱印度半島為天竺.天竺是佛教的發源地.唐朝貞觀年間,僧人玄奘從長安出發,穿過戈壁,翻越崇山峻嶺,長途跋涉,到天竺學習佛學,求取佛經.游學歸來,他又和弟子們把大量佛經譯成漢文.玄奘為中國和印度半島的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的貢獻.他是我國古代著名的高僧、旅行家和佛經翻譯家.
【鑒真東渡】唐朝時,很多中國人為中日兩國人民的交流作出了貢獻.他們當中,最突出的是高僧鑒真.他不畏艱險,東渡日本,講授佛學理論,傳播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促進了日本佛學、醫學、建築和雕塑水平的提高,受到中日兩國人民和佛學界的尊敬.

⑨ 唐朝對外開放與交流的盛況的史實(歷史書上所有的)

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七下P21)
吐蕃是今天藏族的祖先。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吐蕃版的贊普—松贊干權布,密切了唐蕃經濟文化交流,增強了漢藏兩族的友好關系。

以遣唐使、鑒真東渡、玄奘西行等史實為例,說明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發展。
1、遣唐使:(七下P27)就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進行交流的使團,他們全方位學習中國,使唐文化對日本的生產、生活和社會發展產生深遠影響。其中著名的有晁衡(日本名字叫阿倍仲麻呂)。
2、真東鑒渡:(七下P28)唐玄宗時,鑒真第六次東渡日本成功。對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3、玄奘西行:(七下P29)唐太宗時,玄奘西去天竺取經,回國後整理成書《大唐西域記》。這部書,成為研究中亞、印度半島以及我國新疆地區歷史和佛學的重要典籍。

⑩ 1、什麼是遣唐使 2、列舉唐朝時中外文化交流的歷史事件

來唐朝交流學習留學做官等外國使者

7世紀,新羅統一朝鮮半島,結束長期分裂局面,唐與新羅形成冊封與朝貢關系,崔致遠12歲入唐,18歲進士及第,28歲離開唐回到韓國,被韓國學界尊為「漢文學鼻祖」,因此牌位被供奉在韓國成均館大成殿內
日本最古老的佛教寺院――奈良飛鳥寺,如今是考古發掘現場,645年,一場政治變革發生在這里,結束了大豪族壟斷政權,開始了大化改新,中央集權,以唐朝律令制度為藍本,大化也是日本天皇模仿中國建立的第一個年號
663年9月,日本水軍救助被唐朝與新羅聯軍擊敗的百濟舊部,在朝鮮半島中部白江口遭遇唐水軍,日軍800艘戰艦4萬人對唐軍170艘戰艦7千人,以日本損失400艘戰船近萬人而告終,在感受唐朝強大後,日本加快學習唐朝腳步
奈良平城京歷史博物館譴唐使船模型,整個唐朝時期,日本共派出19批譴唐使學習唐朝方方面面

中國書法藝術在唐朝達到高峰,創立日本佛教真言宗的空海大師長期在中國留學,跟著韓方明學習書法,終得顏體真傳
日本現在的文字是在漢字基礎上省略或簡化創造而來的,起初日本將漢字稱作真名,日本字母為假名,從唐留學歸國的空海大師、吉備真備等人對假名創制傳播有很大影響
空海大師在長安學習密法,後在日本大阪不遠處高野山創立佛教真言宗,如今高野山成為日本最神聖的佛教場所

應日本天皇與佛教之邀,743年,律宗高僧鑒真先後五次試圖東渡日本,因種種原因失敗,第五次航行中不幸雙目失明
753年,66歲鑒真第六次渡日,在日本弘揚佛法10年,地位極高,被尊為「過海大師」

唐玄宗時期,年輕的新羅王族金地藏放棄安逸生活,乘船涉海來到中國,到處遊方,看準了池州九華山,入山修行,住在岩洞,過著清苦的禪修生活,去世後民間留下很多關於他的神奇傳說

除了日本和新羅,與唐朝交流的還有南亞、東南亞、非洲等地,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廣州港是唐對外貿易最大港口,每年外國商船有四千餘艘在這里停靠
671年,唐高僧義凈從廣州出發,沿著海上絲綢之路去印度求法,在印度周遊佛教聖跡,在印度那爛陀寺學習十年,685年從海道東歸,在南海滯留十年,於695年回到洛陽,在南海期間寫下了兩部巨著《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記述了從貞觀十五年(641年)往後40多年裡57位僧人到南海、印度游歷求法的事跡,;另一部是《南海寄歸內法傳》,現藏於法國國立圖書館,主要記述印度與南海地區佛教社會生活和發展狀況

在義凈之前,通過陸上絲綢之路,去印度求法的高僧玄奘法師,629年,玄奘從長安出發,歷經艱難抵達天竺,游學天竺各地,16年後回到長安,撰有《大唐西域記》,是研究中亞印度歷史地理重要資料

與唐朝對外交流中的歷史事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
© Arrange www.junshiz.cn 2020-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