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七年級下冊歷史弟一單元知識總結

七年級下冊歷史弟一單元知識總結

發布時間:2021-03-02 19:45:01

⑴ 七年下歷史第一單元總結(詳細)

七年級歷史(下)學習資料

第一單元 繁榮與開放的社會
階段特徵:隋唐時期,國家統一,疆域遼闊,經濟繁榮,國力強盛,民族和睦,外交頻繁,文化發達,是我國封建社會的一個繁榮發展時期,被稱為隋唐盛世。

7年級下冊 第1課 繁盛一時的隋朝

考點:大運河的開通及作用 七下P4 能力要求:識記理解
一、隋朝的建立、統一和滅亡
1、隋的建立:581年,楊堅(隋文帝)奪取北周政權,建立隋朝,定都長安。
2、隋的統一:
時間:589年,隋朝滅陳,統一南北。
隋實現重新統一的原因:①長期的分裂和戰亂,人民渴望統一;②北方:經過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縮小,為南北統一創造了條件;南方:江南經濟的發展,南北人民要求結束分裂局面,加強雙方的經濟交流。③隋朝勵精圖治,國力強盛;陳朝統治腐敗,力量衰弱。
意義:結束了西晉末年以來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對峙局面,開創隋唐時期三百二十餘年的「大一統」局面,為經濟文化的繁榮發展奠定了基礎。
3、隋的滅亡:暴政引起農民起義,公元618年,隋煬帝在江都被部將殺死,隋朝滅亡。
二、隋朝經濟的繁榮——「開皇之治」
1、表現:人口激增,墾田擴大、糧倉豐實。
2、原因:①國家統一,社會安定;②隋文帝勵精圖治,發展生產;③統治者提倡節儉。
3、隋文帝在位時期,國家統一、安定,人民負擔較輕,經濟繁榮發展,史稱隋文帝的統治為「開皇之治」。
三、大運河的開通
1、目的:為了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王朝對全國的統治。
2、開通原因:①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裡,國家治理得比較好,出現了經濟繁榮的景象,這就使隋煬帝開通大運河具備了經濟實力。②隋朝國家統一,使隋煬帝有徵發幾百萬人的可能性。③有前代開鑿的幾段古運河為基礎。
3、時間、人物:隋煬帝從605年起,開通了一條縱貫南北的大運河。
4、中心、起始點: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餘杭。
5、長度及地位:全長兩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
6、四個組成部分(自北向南):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
7、連接五條河流(自北向南):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
8、流通七省區:(略)
9、開通的作用:有利於維護國家統一和中央集權,大大促進了我國南北經濟的交流。
★★.動腦筋2 答:這句話的意思是,國家水上運輸糧食全靠運河。
中國古代在沒有鐵路、汽車等交通工具的條件下,陸路運輸糧食只能利用車、馬、靠人力、畜力運行,運量小,速度慢,費用大。而水運糧食比起陸運,運量大,速度快,費用小。
★★.比一比答案:①今天的運河不經過洛陽②今天的運河北段已不通航,現正在逐步修通
★★.思考與判斷答案:①總的來說是好事,但只用一個「好」字或一個「壞」字來評論大運河的作用太簡單了。②他們看問題的角度不同,說的都有一定道理,但都不夠全面。不過,說是好事的,還是看到了問題的主要方面。③大運河開通後成為南北交通的大動脈,大大促進了我國南北經濟的交流,也有利於國家的統一。但當時為開鑿大運河,的確是過度役使了民力,給勞動人民帶來了沉重的徭役負擔。
★★.隋朝在我國歷史上最重要的貢獻是什麼?
答:隋朝在我國歷史上的貢獻很多,如統一南北,創立科舉制等,但其中最重要的貢獻是開鑿貫通南北的大運河,因而大大促進了南北經濟的發展,對後世影響深遠。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汴水》胡曾「千里長河一旦開,亡隋波浪九天來。錦帆未落干戈起,惆悵龍舟更不回。」
材料二《汴河懷古》皮日休「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
請思考:①你能將這兩首詩翻譯成現代文嗎?

②這兩首詩的作者都是唐朝人,他們對大運河作了兩種完全不同的評價,你同意誰的觀點?為什麼?答:同意皮日休的觀點:胡曾詩認識到大運河的開鑿加重人民負擔,成為隋亡的重要原因,皮日休對大運河開鑿的評價是比較客觀的.
③隋的滅亡與大運河是否有聯系?答:隋大運河對歷史的發展起了什麼樣的作用?有聯系,開鑿大運河增加了當時人民的負擔。大運河開鑿後起到了加強南北聯系,鞏固國家統一的積極作用。
★★.唐代詩人胡曾在《汴水》詩中寫到:「千里長河一旦開,亡隋波浪九天來。」胡曾認為開運河導致了隋朝的滅亡。你認為胡曾說的正確嗎?你是如何看待大運河帶來的影響的?
答:胡曾的說法不全面,但有一定的道理。隋朝開鑿大運河動用了大量的勞動力,從而引發農民起義,這是導致隋朝滅亡的一個重要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隋煬帝如果一心為民,懸崖勒馬,不巡遊江都、大興土木、三征高麗,隋朝還不至於走向滅亡。我認為隋朝開鑿大運河,盡管有消極的一面,但總的看來,其積極作用還不小:溝通了南北交通,促進了運河沿線經濟和商業城鎮的發展,對鞏固統一有積極作用,對後世更是帶來深遠的積極影響。
【】閱讀下列材料
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唐)皮日休《汴河懷古》
請回答:
(1) 材料中的「此河」是指哪一條河?
大運河。
(2) 你同意作者的觀點嗎?
同意(或不完全同意)。
(3)你認為隋煬帝修運河這一歷史事件是好事還是壞事?請說明理由。
我們應從正反兩方面來看待大運河的開通。大運河的開通,大大促進了我國南北的經濟交流,成為南北交通的大動脈,對後世產生了深遠
影響。從這個角度看,大運河是隋朝留給後人的珍貴財富,它的開通是件值得稱道的好事。但是隋煬帝為了開通大運河,征發了幾百萬民工,使無數人家破人亡,給農業生產帶來了嚴重破壞,從這個角度看,大運河的開通對隋朝百姓來說是個噩夢。
【】材料一 「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皮日休《汴河懷古》
材料二 「千里長河一旦開,亡隋波浪九天來。錦帆未落干戈起,惆悵龍舟更不回。」——胡 曾
(1) 材料中的「長河」是指什麼河流?
隋朝大運河
(2) 這條河以哪兒為中心?南北分別到什麼地方?分為哪幾段?溝通了哪些水系?
大運河以洛阻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餘杭。 自北向。南分為永濟渠、通濟渠、邗溝和江南河四段。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 •
(3) 兩首詩對此河的評價如何?
都認為這條河勞民傷財,是隋亡的主要原因。但第一首詩也承認了大運河在經濟方面給人民和社會帶來了益處。
★ ★.秦隋朝的共同點:
A.秦、隋朝結束了長期分裂割據的政治局面,建立了大一統的國家。
B.秦、隋朝的各項制度,對後來的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C.秦、隋朝不惜民力,連年大興土木,勞師遠征。
D.秦、隋朝歷二世而亡。
選擇題
【】「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中「河」的中心就是現在的
A.北京 B.杭州 C.洛陽 D.南京
[參考答案]C [08連雲港中考]第28題
【】古人評論隋朝大運河說:「天下轉漕,仰此一渠。」指的是隋朝大運河的主要功能為
A.灌溉 B.泄洪 C.運輸 D.飲水
[參考答案]C[08鹽城中考]第5題
【】隋朝是我國歷史上一個繼往開來的朝代,它的建立者是
A 楊堅 B 李世民 C 武則天 D 朱元璋
[參考答案]A [08重慶畢業]第1題
(2008•浙江台州)10.中國古代史上實現從長期分裂走向統一的朝代有:B
①秦朝 ②隋朝 ③唐朝 ④元朝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⑵ 人教七年級歷史下冊第一單元復習

第一課:繁盛一時的隋朝
1.記住隋文帝建立隋朝的時間與都城。
2.記住統一時間。版
3.隋煬帝開通運河權的目的:為了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王朝對全國的統一。
4.開鑿運河時間:605年。(重點)
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餘杭,全長2000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重點)
5。意義:促進了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重點)
6.運河分為永濟渠,通濟渠,江南河,邗溝。連接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河流。(重點)

⑶ 麻煩各位幫忙找一下七年級下冊歷史書第一單元的知識點總結好嗎非常感謝!

第一單元 繁榮與開放的社會------隋唐

(581年------907年)

政治、經濟
民族關系
對外關系
科技文化

制度完善、經濟繁盛
開明
開放
輝煌燦爛

第1課

繁盛一時的隋朝

第2課 「貞觀之治」

第3課 開元盛世

第4課 科舉制的創立

第5課

「和同為一家」

第6課

對外友好往來

第7、8課

輝煌燦爛的隋唐文化

一、政治、經濟

1、 隋唐概況

朝代
建立
滅亡
都城
開國君主
重要帝王

隋朝
581年

589年滅陳統一
618年
長安
隋文帝楊堅
隋煬帝楊廣

唐朝
618年
907年
長安
唐高祖李淵
唐太宗李世民

武則天

唐玄宗李隆基

2、 治世比較

治世
皇帝
治國思想
措施
表現

「開皇之治」

隋文帝

提倡節儉

以身作則
勵精圖治

改革制度

發展生產

注重吏治
國家統一安定

人口增加

人民負擔較輕

社會經濟繁榮

「貞觀之治」

唐太宗

人民力量偉大,不可過分壓榨
重視生產、輕徭薄賦

戒奢從簡、節制慾望

合並州縣、革除弊政

任用賢才、虛心納諫

房玄齡、杜如晦

(「房謀杜斷」)、魏徵
政治比較清明

經濟發展較快

國力逐步加強

武則天 「政啟開元,治宏貞觀」或有「貞觀遺風」

「開元之治」

唐玄宗

任用賢臣(姚崇、宋璟)

重視地方吏治

崇尚節約
政局為之一新

社會經濟繁榮

(見下表)

農業
手工業
商業及城市建設

興修大型水利工程

水稻育秧移植栽培

引進蔬菜新品種

飲茶之風盛行

「茶神」 陸羽 《茶經》

曲轅犁

筒車(灌溉工具)

抗旱治蝗

絲織業發達

陶瓷業發達

越窯青瓷

邢窯白瓷

唐三彩
大都市:

長安、洛陽、揚州、成都

長安城宏偉富麗、街道整齊、樹木成行、市坊(市是商業區,坊是住宅區)分開、人口百萬、邊疆各族和各國人士雲集,商業繁盛。既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國際性的大都市。

3、 隋朝大運河

時間
目的
規模
地位
積極作用
消極作用

605年

隋煬帝
遊玩江都

加強交通

鞏固統治
「三點四段五河六省」

2500公里

「永通邗江」
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
成為南北交通的大動脈,促進了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對我國以後經濟的發展有重大意義。
加重人民負擔,加速隋朝的滅亡。

4、 科舉制

誕生
完善
影響

隋文帝 分科考試

隋煬帝 正式設置進士科
唐太宗 擴充國學規模

增加考試的人數

武則天 首創殿試、武舉

唐玄宗 進士科重視考詩賦
改善用人制度

促進教育發展

促進文藝發展

二、民族關系

較為開明的民族政策

民族
今民族
生活區域
傑出首領
與唐關系
代表建築

突厥

阿爾泰山一帶
頡利可汗
戰爭、設置機構

唐太宗 天可汗

安西、北庭都護府

吐蕃
藏族
青藏高原一帶

(西部)

松贊干布

尺帶珠丹
和親

唐太宗嫁文成公主

唐中宗嫁金城公主
布達拉宮

大昭寺

回紇

回鶻
維吾爾族
色楞格河流域

(西北)
骨力裴羅
唐玄宗冊封懷仁可汗

靺鞨
滿族
松花江、黑龍江流域(東北)
大祚榮
唐玄宗冊封渤海郡王
渤海石燈塔

六詔

南詔
白族

彝族
雲南蒼山洱海一帶(西南)
皮羅閣
唐玄宗冊封雲南王
千尋塔

漢唐和親比較表

朝代
少數民族
事件
意義

漢朝
匈奴
昭君出塞

唐朝
吐蕃
文成公主入藏

金城公主入藏

唐朝處理民族關系的方式

1、 戰爭

2、 設行政機構

3、 冊封

4、 加強經濟文化交流

5、和親

三、對外關系

全面開放政策,鼓勵外貿,聲望很高,廣泛交流,兼容並蓄

主要的對外友好往來城市:長安、洛陽、廣州、揚州

日本
新羅 朝鮮半島
天竺 印度半島

遣唐使(學習唐朝政治制度、文字、建築、錢幣、習俗等)

鑒真東渡 唐招提寺
崔致遠

物產進口第一

朝鮮音樂傳入
玄奘西遊

《大唐西域記》

人物
目的地
目的
見證
影響

鑒真
日本
弘揚佛法,傳播唐朝文化
唐招提寺

促進中外經濟文化交流

玄奘
天竺
求取佛教精義
《大唐西域記》

四、科技文化

領域
代表人物或成就
代表作或藝術特點
評價或地位

建築藝術
趙州橋

隋朝 李春
科學性與藝術性的完美結合
世界現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橋

唐長安城

大明宮含元殿
規劃整齊

氣勢宏偉,富麗堂皇
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雕版印刷術

《金剛經》
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醫學
孫思邈
《千金方》
「葯王」

詩歌藝術
李白
豪邁奔放,清新飄逸
「詩仙」

杜甫
氣魄雄渾,沉鬱悲愴
「詩聖」

白居易
直白如話,通俗易懂
「詩魔」

書法藝術
歐陽詢 「歐體」
方圓兼濟,嚴謹勻稱

《九成宮碑》

顏真卿 「顏體」
雄渾敦厚

《顏氏家廟碑》

《多寶塔碑》
「顏筋柳骨」

柳公權 「柳體」
方折峻麗,骨力勁健

《玄秘塔碑》

繪畫藝術
展子虔
《游春圖》 山水畫

閻立本
《步輦圖》 人物故事畫

《歷代帝王像》

吳道子
《送子天王圖》 寫意畫
「畫聖」

石窟藝術
甘肅敦煌莫高窟
壁畫、彩塑、佛經、文書
世界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

樂舞藝術

《秦王破陣樂》唐太宗

《霓裳羽衣曲》唐玄宗

《胡旋舞》 西域

劍器舞 公孫大娘
盛世特色

補充:

1、思考:聯系南北朝歷史的特點,隋朝為什麼能實現重新統一?

①長期的分裂和戰亂,人民渴望統一

②北方:經過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縮小,為南北統一創造了條件;

南方:江南經濟的發展,南北人民要求結束分裂加強雙方的經濟交流。

③隋朝勵精圖治,國力強盛。陳朝統治腐敗,力量衰弱。

2、為什麼歷史上稱武則天的統治為「政啟開元,治宏貞觀」?

武則天當政期間,繼續實行唐太宗發展農業生產、選拔賢才的政策,使唐朝社會經濟進一步發展,國力不斷增強。為開元盛世開辟了道路。

3、為什麼唐朝與世界各國保持頻繁的友好往來?

①唐朝的強盛、繁榮、先進,對世界各國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②唐朝比較開放的政策和比過去發達的對外交通,給唐朝與各國友好往來提供了條件。

4、科舉考試的作用:

①便於在全社會范圍內選撥人才,擴大了中央政權的社會基礎;

②讀書人可以自由報考,人才不斷更新,增強了國家機構的活力和辦事效率。

5、隋唐時期,我國取得的居世界領先地位的科技成就哪些?

①隋朝李春設計並主持修建的趙州橋,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橋。

②唐都長安規劃整齊,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③我國在世界上最早發明印刷術。唐朝的《金剛經》是世界上現存最早、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⑷ 七年級下冊歷史第一單元知識總結,誰有越全越好

第1課 繁盛一時的隋朝
一、南北重歸統一
1、隋朝的建立
時間:581年 建立者:隋文帝楊堅 都城:長安
2、隋朝的統一
時間:589年
思考:聯系南北朝歷史的特點,想想為什麼在經歷了魏晉南北朝的大分裂後,隋朝能實現重新統一?
①長期的分裂和戰亂,人民渴望統一
②北方:經過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縮小,為南北統一創造了條件。
南方:江南經濟的發展,南北人民要求結束分裂局面,加強雙方的經濟交流;
③隋朝勵精圖治,國力強盛。陳朝統治腐敗,力量衰弱。
二、「開皇之治」
隋文帝的統治措施:
①改革制度 ②發展生產 ③注重吏治
隋文帝在位時期,國家統一、安定,人民負擔較輕,經濟繁榮發展,史稱隋文帝的統治為「開皇之治」。
三、隋朝大運河
1、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餘杭,全長四五千里。
2、開鑿的目的:①遊玩江都; ②加強南北交通; ③鞏固隋朝對全國的統治。
3、意義:大大促進了南北的經濟交流。
第2課 「貞觀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時間:618年 開國皇帝:唐高祖李淵 都城:長安
二、貞觀之治
1、注重總結歷史經驗教訓,重視人民群眾的力量;
2、注重發展生產,減輕人民負擔;
3、崇尚節儉;
4、任用賢才、虛心納諫。
唐太宗時期,政治比較清明,經濟發展較快,出現繁榮景象,國力逐步強盛。歷史上稱當時的統治為「貞觀之治」。
三、女皇帝武則天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為什麼歷史上稱武則天的統治為「政啟開元,治宏貞觀」?
武則天當政期間,繼續實行唐太宗發展農業生產、選拔賢才的政策,使唐朝社會經濟進一步發展,國力不斷增強。為開元盛世開辟了道路。
第3課 開元盛世
一、開元之治
唐玄宗勵精圖治的表現:
(1)任用賢才(姚崇) (2)重視吏治 (3)崇尚節儉
二、盛世經濟的繁榮
1、農業
(1)農耕技術的發展:育秧移植栽培
(2)茶葉生產的發展
唐朝出現了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作者陸羽被後人稱為「茶神」。
(3)農業工具的改進:曲轅犁、筒車
2、手工業
(1)絲織業
(2)陶瓷業:越窯青瓷、邢窯白瓷、唐三彩
3、商業
(1)著名的大都市:長安、洛陽、揚州、成都
(2)長安城
①城市布局:
宮殿、衙署、坊、市分置,宮殿區位於全城北部中央;全城呈東西對稱分布;全城街道整齊,樹木成行。
②人口:百萬人
③邊疆各族和各國人士雲集,商業繁盛。
唐都長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國際性的大都市。
唐玄宗統治前期(開元年間),政治清明,經濟空前繁榮,倉庫充實,人口明顯增加,唐朝進入全盛時期,歷史上稱為「開元盛世」。
第4課 科舉制的創立
一、魏晉以來,官員大多從高門權貴的子弟中選拔。
二、科舉制的誕生與完善
人物
貢獻
隋文帝
開始用分科考試的方法選拔官員
誕生階段
隋煬帝
正式設置進士科,科舉制正式誕生
唐太宗
擴充國學的規模,增加考試的人數
完善階段
武則天
增設殿試、武舉
唐玄宗
豐富考試的內容:詩賦成為進士科主要的考試內容。
三、科舉制的影響
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識的讀書人有機會進入各級政府任職。
2、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
3、促進了文學藝術的發展。
第5課 「和同為一家「
一、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
1、吐蕃的風俗習慣
①生活的地區:青藏高原一帶。
②生產:游牧為業,有的以農耕為生。
③崇尚戰功,以戰死為榮。
2、文成公主入吐蕃
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和親有什麼意義?
①維護了和平,增強了友誼
②密切了雙方經濟文化交流
3、金城公主入吐蕃
二、唐朝周邊的少數民族
民族
活動地區
與唐朝的關系
今何族的祖先
吐番
西北
和同為一家:松贊干布與文成公主,尺帶珠丹與金城公主通婚。
藏族
回紇
西北
唐玄宗封骨力裴羅為「懷仁可汗」。
維吾爾族
靺鞨
東北
唐玄宗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車書本一家」。
滿族
南詔
西南
唐玄宗封皮羅閣為「雲南王」。
彝族白族
第6課 對外友好往來
一、對外友好往來
主要的對外友好往來城市:長安、洛陽、廣州、揚州。
二、唐朝與日本的友好往來
1、遣唐使
2、鑒真東渡
3、唐朝文化對日本的影響:政治制度、文字、建築、錢幣、習俗等。
二、唐朝與新羅的友好往來
新羅物產居唐朝進口的首位;朝鮮的音樂傳入中國,豐富了中國的文化。
三、玄奘西遊
為什麼唐朝與世界各國保持頻繁的友好往來?
1、唐朝的強盛、繁榮、先進,對世界各國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2、唐朝比較開放的政策和比過去發達的對外交通,給唐朝與各國友好往來提供了條件。
第7、8課 輝煌燦爛的隋唐文化
一、高超的建築水平
1、趙州橋
設計者:隋朝李春
趙州橋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橋。
2、唐長安城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二、雕版印刷術的發明
1、隋唐時期,已發明雕版印刷術
2、《金剛經》
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刻印刷品。
三、光耀千古的詩壇
詩人
代表作
特點
李白
《早發白帝城》《蜀道難》
豪邁奔放,想像豐富。
詩仙
杜甫
「三吏」「三別」
反映社會現實。
詩聖
白居易
《秦中吟》《新樂府》
通俗易懂,反映社會現實。
四、燦爛奪目的書法和繪畫
1、書法
書體
書法家
代表作
顏體
顏真卿
《多寶塔碑》
柳體
柳宗元
《玄秘塔碑》
2、繪畫
閻立本
《步輦圖》
吳道子
《送子天王圖》
畫聖
五、藝術寶庫莫高窟
世界上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
六、盛大歡騰的樂舞
著名的歌舞大麴有歌頌唐太宗的《秦王破陣樂》、唐玄宗參與編創的《霓裳羽衣曲》。

⑸ 初一歷史下冊第一單元復習提綱

七年級歷史下冊復習提綱
七年級歷史下冊復習提綱
一、知識要點

1、581年,楊堅(隋文帝)奪取北周政權,建立隋朝,定都長安。
2、589年,隋朝滅掉陳統一南北。
3、隋煬帝從605年起,開通了一條縱貫南北的大運河。
4、隋朝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餘杭全長兩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
5、隋朝大運河分為四段: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溝通五大水系: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
6、618年,隋煬帝在江都被部將殺死,隋朝滅亡。
7、618年,李淵在太原起兵反隋進入長安建立唐朝。
8、我國歷史上唯一女皇帝是武則天,她晚年稱帝,改國號為周。
9、唐太宗重視發展生產,減輕農民的賦稅勞役;注重任用賢才和虛心納諫。他任命富於謀略的房玄齡和善斷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

人稱「房謀杜斷」。重用敢於直言的魏徵為著名的諫臣
10、唐太宗統治時期,政治比較清明,經濟發展較快,國力逐步加強。歷史上稱當時的統治為「貞觀之治」。
11、唐朝出現了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作者陸羽被後人稱為「茶神」。
12、由武則天提拔,被唐玄宗任命為宰相的名臣是姚崇。
13、陶瓷業在唐朝有重要發展,越窯青瓷、邢窯白瓷和唐三彩最為有名。唐三彩是世界工藝的珍品。
14、唐朝時期,全國的大都市有長安、洛陽、揚州、和成都。
15、長安城內分為坊和市,坊是居民區,市為繁榮的商業區。
16、長安既是當時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國際性的大都市。
17、唐玄宗統治時期進入全盛時期,歷史上稱為「開元盛世」。
18、用分科考試的方法來選拔官員,始於隋文帝時。隋煬帝時正式設置進士科,按考試成績選拔人才。
19、唐朝科舉制度常設的考試科目很多,以進士和明經兩最為重要。
20、唐朝時期完善科舉制度人物是唐太宗、唐玄宗和武則天。
21、科舉制度在我國封建社會延續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廢除。
22、唐朝時唐太宗和武則天,政府在今新疆地區先後設立了管轄西域的最高行政和軍事機構。
23、7世紀前期,吐蕃傑出的贊普松贊干布統一青藏高原,定都邏些。
24、唐朝時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密切了唐蕃經濟文化交流,增進了漢藏之間的友好關系。
25、8世紀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至此,吐蕃和唐朝已經成為「和同為一家」了。
26、8世紀中前唐玄宗封回紇首領為懷仁可汗,玄宗封靺鞨(mohe)首領為渤海郡王。玄宗封南詔首領為雲南王。
27、隋唐對外交往比較活躍,與亞洲以至非洲、歐洲的一些國家,都有往來。
28、唐朝時中國與天竺交往頻繁,最傑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他專心翻譯佛經,還寫成《大唐西域記》。
29、玄宗時,鑒真應日本僧人邀請,東渡日本,至第六次才成功。唐朝長安是當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30、許多新羅商人來到中國經商,新羅特產居唐朝進口首位。
31、隋朝傑出工匠李春設計並主持建造的趙州橋,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橋。
32、唐朝印製的《金剛經》,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33、唐朝傑出的醫學家孫思邈,畢生心血寫成《千金方》,被後世尊稱為「葯王」
34、石窟藝術在隋唐時期大為發展,最著名的是坐落在今天甘肅西部的敦煌莫高窟。
35、10世紀初,契丹首領阿保機,統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國,都城在上京。
36、11世紀前期,黨項首領元昊稱大夏國皇帝,都城在興慶,史稱西夏。
37、12世紀初期,女真的傑出首領阿骨打起兵抗遼,在會寧稱帝建立金,後遷都燕京,改為中都。
38、960年後周大將趙匡胤在陳橋驛發動兵變,建立宋朝定都東京,史稱北宋。
39、宋遼議和,遼撤兵,宋給遼歲幣,史稱澶淵之盟。此後遼宋之間保持了長時間的和平局面。
40、1127年趙構登上皇位,定都臨安,史稱南宋。
41、南宋抗金名將岳飛在堰城大敗金軍,收復許多失地。
42、宋朝的造船業居世界首位。東南沿海的廣州、泉州等地,都有發達的造船業。
43、唐朝時從越南引進的優良品種占城稻,很快在江南地區推廣。水稻在宋朝躍居糧食產量首位,主要產地在南方。棉花的種植,由

兩廣、福建擴展到長江流域。茶樹的栽培在江南的丘陵地區。
44、北宋時蜀地絲織品「號為寇天下」。江浙的絲綢產量高,朝廷用的絲綢,有很多來自江浙。
45、南宋時,江南地區已成為我國制瓷業重心。浙江哥窯燒制的冰裂紋瓷器,給人以別致的美感。北宋興起的景德鎮,後來發展成為

著名的瓷都。
46、南宋時最大的商業都市是臨安,它的繁榮程度遠遠超過北宋時的開封。
47、宋朝的海外貿易超過前代成為當時世界上從事海外貿易的重要國家,廣州、泉州是聞名世界的大商港。
48、元朝政府鼓勵海外貿易,在主要港口設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49、北宋前期,四川地區出現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紙幣的產生,有利於商業發展。
50、北宋初年,普通百姓只能穿黑白兩色的衣服。由於士大夫的提倡,婦女纏足的陋習。
51、北宋的肉食中以羊為多;南宋吃魚多。宋代時,北方以麵食為主,南方以稻米為主。
52、今天的傳統節日,像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在宋代都有了。宋代稱春節為元旦,最為重視。
53、1206年,蒙古貴族召開大會,推舉鐵木真為大汗,尊稱他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國。
54、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元,1272年定都大都。1276年元軍佔領臨安,南宋滅亡。
55、元朝大都既是政治中心又是聞名世界的商業大都市。義大利旅行家馬克可•波羅的著作《馬克可。波羅行紀》。描述了大都的繁

華景象。
56、元朝為對全國實行有效的統治,元世祖在中央設中書省,地方設行中書省,簡稱「行省」。元政府在中央設宣政院,加強對西藏

的管轄,西藏成為元朝正式的行政區;還加強對琉球的管轄。
57、北宋時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它大大促進了文化的傳播,15世紀歐洲才出現活字印刷,比我國晚約四百年。
58、指南針是我國人民的偉大發明,早在戰國時期,人們製成「司南」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儀器。北宋時,製成了指南針,並開始

用於航海事業。南宋時海外貿易發達,指南針廣泛用於航海。
59、火葯是我國古代煉丹家發明的,唐朝末年,火葯開始用於軍事上、宋元時期,火葯武器廣泛用於戰爭,主要有突火槍、火箭、火

炮等。
60、我國北宋時期的科學家沈括的科學成就有《夢溪筆談》、創制「十二氣歷」。我國元朝時的著名天文學家和水利專家郭守敬的科

學成就有《授時歷》測定一年為365.2425天,與現在公歷的公歷基本相同,但比現行公歷的確立早約三百年。
61、北宋的司馬光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史學家,他編寫《資治通鑒》是一部編年體的通史巨著,敘述了從戰國到五代的歷史。
62、北宋時期的山水畫家是郭熙;李公麟人稱「宋畫第一」;張擇端的作品《清明上河圖》;元代最著名的畫家是趙孟頫 的作品《

秋郊飲馬圖》被稱為「神品」
63、人稱「宋四家」指蘇軾、黃庭堅、米芾 (fU)、蔡襄。
64、1368年初,朱元璋以應天為都城,改稱南京稱帝建立明朝,他就是明太祖。
65、明朝的特務機構:朱元璋設立錦衣衛、朱棣設立東廠進行對臣民的監查、偵查。明政府規定科舉考試只許在四書五經范圍內命題

,答卷的文體必須分成八個部分稱為「八股文」。
66、北平的燕王朱棣,打出「靖難」旗號,起兵反對建文帝,稱帝。1421年遷都北京,以加強中央對北方的控制。
67、明朝前期明成祖(朱棣)在1405——1433年派鄭成功七次下西洋,最遠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他是我國也是世界歷史上的

偉大航海家。
68、元末明初明政府派戚繼光抵抗倭寇平息東南沿海的倭患。
69、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國廣東澳門的居住權。在1999年12月20日,回歸祖國懷抱。
70、明朝後期,女真的傑出首努爾哈赤統一了女真各部。1616年,努爾哈赤自立為汗,國號為金,史稱後金。遷都沈陽,後改稱盛京


71、皇太極繼承汗位改女真族名為滿洲。1636年在盛京稱帝,改國號「金」為清。1644年遷都北京,逐步建立起對全國的統治。
72、為了加強君主專制,雍正帝設立軍機處,議政王大臣會議名存實亡,乾隆帝時撤銷議政王大臣會議。軍機處的設立,標志著我國

封建君主集權的進一步強化。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造成了「文字獄」。
73、明朝後期(1624年),荷蘭殖民者侵佔了我國寶島台灣,1661年鄭成功率兵進入台灣,1662年初荷蘭殖民者被迫投降,台灣重新

回到祖國懷抱。鄭成功是我國歷史上的民族英雄。鄭成功在台灣設置府縣,加強管理,發展台灣的經濟。
74、1683年清軍進入台灣,1684年清朝設置台灣府,隸屬福建省。台灣府的設置,加強了台灣同祖國內地的聯系,鞏固了祖國的東南

海防。
75、17世紀中期,沙皇俄國勢力侵入我國黑龍江流域,在雅克薩和尼布楚修建城堡。康熙帝命令清軍水陸並進,擊斃侵略軍頭目托爾

布津。
76、1689年中俄雙方代表在尼布楚進行談判,經過平等協商簽訂了《尼布楚條約》。這個條約,從法律上肯定了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

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都是中國的領土。
77、順治帝接見西藏的佛教首領達賴五世賜予「達賴喇嘛」封號、康熙帝賜予另一個位西藏佛教首領為「班禪額爾德尼」的封號。
78、1727年,清朝開始設置駐藏大臣。駐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與達賴、班禪共同管理西藏事務。達賴和班禪的繼承,必須報請中央

政府批准。
79、乾隆帝時下令調兵討伐回部上層貴族小和卓與大和卓。清朝在新疆設置伊犁將軍,對整個新疆地區進行管轄、設置哨所,加強對

西北地區的管轄。
80、1771年初英勇的土爾扈特部,在傑出的首領渥巴錫的領導下,毅然踏上了回歸祖國的征途。清朝伊犁將軍和乾隆帝先後接見了渥

巴錫並妥善安置了土爾扈特部眾。土爾扈特部的回歸,為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譜寫了光輝的篇章。
81、清朝疆域:西跨蔥嶺——西北達巴爾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亞——東北至黑龍江以北的外興安嶺和庫頁島——東臨太平洋——東

南到台灣及其附屬島嶼釣魚島、赤尾嶼——南至南海諸嶼。清朝疆域成為亞洲最大的國家。
82、明代從外國引進的馬鈴薯、花生和向日葵等在不少地方推廣種植。
83、棉紡織業在明代已從南方推向北方,蘇州是明代的絲織業中心;景德鎮是全國的制瓷中心,暢銷海內外。
84、明清時期 ,商品經濟空前活躍。北京和南京是全國性的貿易城市。
85、明朝中期以後,蘇州、松江等地的紡織業中,出現了許多以生產商品為目的的機戶。他們開設機房,僱用機工進行生產,出現了

「機房出資,機工出力」的生產方式。機戶是早期的資本家,機工是早期的雇傭工人。他們之間這種僱傭與被僱傭的關系,是一種資

本主義性質的生產關系。
86、清初的40年,實行嚴厲的禁海政策。清朝統一台灣以後開放四個港口,作為對外通商口岸,後來下令只開廣州一處作為對外通商

口岸,關閉其它港口。
87、北京城由宮城、皇城和京城三個部分組成,以「萬歲山」作為全城的中心點。明長城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蜿蜓六千餘公里

,是世界上的一個奇跡。
88、明朝醫葯學家李時珍寫的一部總結性葯物學巨著《本草綱目》。明朝末年,傑出的科學家宋應星寫了一部《天工開物》總結農業

和手工業生產技術的著作。外國學者稱它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網路全書」、徐光啟關於農業生產的理論和科學方法還介紹歐洲的水

利技術的著作《農政全書》。
89、元末明初的《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是我國最早的一部長篇歷史小說。《水滸傳》的作者施耐庵,是我國第一部以農民起義

為題材的長篇小說。明朝中期的《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這是一部充滿浪漫主義氣息的長篇神話小說。清朝曹雪芹的《紅樓夢》是

我國古典小說的高峰。《紅樓夢》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在世界文學史上佔有重地位。
90、湯顯祖是明朝後期最負盛名的戲劇家,代表作《牡丹亭》。清朝中後期以微劇、漢調為基礎,融合吸收了其它劇種的一曲調和表

演方法,在19世紀中期初步形成一個新的劇種——京劇。
91、明朝書法家董其昌的作品兼有「顏骨趙姿」之美。明末畫家徐渭的作品《墨葡萄圖》、鄭板橋《蘭竹圖》、東洪綬《西廂記》畫

的插圖。

二、問答題

1、簡述宋朝與周邊少數民族的關系。
(1)、北宋時遼宋議和,訂立澶淵之盟。
(2) 宋與西夏連年交戰後議和,西夏向宋稱臣,宋給西夏歲幣。
(3)、南宋時,宋金議和,南宋向金稱臣,並給金歲幣。
2、簡述宋代南方經濟的發展情況。
(1)、南方農業有較大發展。水稻躍居宋朝糧食作物首位。棉花種植地推廣到長江流域。茶樹栽培也有很大發展。
(2)、南方手工業興旺。絲織業勝過北方。棉織業在南宋時已發展到東南沿海地區、;江南地區成為我國制瓷業重心;宋朝造船業

居當時世界首位。
(3)、南方手工業繁榮,有開封、杭州等商業都市,有廣州、泉州等外貿商港,是當時世界上從事海外貿易的重要國家。
3、宋太祖是如何加強中央集權的?
(1)宋太祖即位後,解除了石守信等大將的兵權。
(2)宋太祖將地方的政權、財權、軍權,收歸中央,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
4、鄭和下西洋的目的和歷史意義(作用)是什麼?
(1)、目的:為了加強和海外各國的聯系。
(2)、意義(作用):鄭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比歐洲航海家的遠航早半個多世紀,鄭和是我國也是世界歷史上偉大航

海家。鄭和的遠航,促進了中國和亞非各國的經濟交流,加強了我國和亞非各國的友好關系。
5、簡述《尼布楚條約》的簽訂的歷史意義。
《尼布楚條約》從法律上肯定了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都是中國領土。
6、隋唐時期,我國取得的居世界領先地位的科技成就哪些?
(1)、隋朝工匠李春設計並主持修建的趙州橋,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橋。
(2)、唐都長安規
劃整齊,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3)、我國在世界上最早發明印刷術
(4)、唐朝的《金剛經》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7、清朝前期對外實行什麼政策?清政府為什麼要實行這種政策?實行些政策造成的危害是什麼?
(1)、清朝前期實行的是閉關鎖國政策。
(2)、實行閉關鎖國政策的原因是:第一:清朝統治者推行「重本抑末」政策,壓抑、限制民間工商業的發展。第二:自給自足的

封建經濟佔主要地位,統治者認為天朝的物產豐盈,無須同外國互通無關。第三:清朝統治者擔心國家的領土主權受到外國侵犯,又

害怕外國商人和沿海人民往來會滋擾生事,威脅其統治。
(3)、閉關鎖國造成的危害是:使中國失去對外貿易的主動權,阻礙了手工業的進步和發展;清政府看不到世國界形勢發展變化,

不能同外國進行科學知識和生產技術交流,中國在世界上逐步落伍了。
8、簡要分析經濟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1)、南方戰亂較少,許多中原人南遷,帶去了先進的技術,增加了那裡的勞動人手
(2)、加上自然條件的優越性,江南地區的農業發展較快,逐漸超過北方。
9、明朝前期加強君主專權制的措施:
(1)、政治方面:①中央廢除丞相和中書省,由六部分理朝政;②地方廢除行中書省,設立三司;③設立錦衣衛、東廠等特務機構

,加強對臣民的監督;④遷都北京,加強對北方的控制;⑤執行削藩政策。
(2)、文化方面:採取八股取士,從思想上控制知識分子。
四、列舉題:
1、列舉唐朝三位著名的詩人及代表作:
李白《蜀道難》 杜甫 「三吏」「三別」 白居易《新樂府》
2、列舉北宋時少數民族政權和都城:契丹,都城上京 黨項,都城興慶 金,都城會寧
3、列舉17世紀我國進行反侵略的歷史事件:
鄭成功收復台灣、戚繼光抗擊倭寇、第一次雅克薩自衛反擊戰、第二次雅克薩自衛反擊戰
4、列舉明朝三位著名的科學家及其著作:
李時珍《本草綱目》 宋應星《天工開物》 徐光啟《農政全書》
五、材料分析題:
1、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1)、這句話是誰說的? (2)、唐太宗對君與民的關系做何比喻?兩者關系怎麼樣?
唐太宗 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夠承載船行走,
也能夠把船掀翻。
(3)、他為何會產生這一認識?
因為他吸取了隋亡的教訓,從農民戰爭中認識到人民力量的強大。
(4)、為此,在他執政後,採取了哪些緩和君民關系的措施?
重視發展生產,減輕人民負擔;提倡節儉,革除弊政;重用人才,虛心納諫。
2、「機戶出資,機工出力」
(1)、「機戶」指什麼人?「機工」指什麼人?早期的資本家 早期的雇傭工人
(2)、「機戶」和「機工」之間是一種 什麼關系?
僱傭與被僱傭的關系,是資產階級生產關系性質。
(3)、材料中的現象出現在何時何地? 出現在明朝中期蘇州和松江一帶地區。
3、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產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
(1)、材料中的「天朝」和「外夷」分別指什麼? 天朝指清朝 外夷指外國
(2)、這句話是誰說的? 是乾隆帝說的
(3)、這段話反映了清朝統治者什麼思想? (4)、據此清朝採取了什麼對外政策?
重本抑末,壓制打擊工商業發展的保守思想。 採取了閉關鎖國的政策
三、補充材料
1.為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朝對全國的統治,隋煬帝開通一條縱貫南北的大運河。(「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大運

河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餘杭,全長四五千里。這是古代世界上最長的運河。
2.評價大運河的開鑿:大運河不僅成為南北政治、經濟、文化聯系的紐帶,也成為溝通亞洲內陸「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

的樞紐。同時運河的通航也促進了沿岸地區城鎮和工商業的發展。但隋煬帝濫用民力,也造成但是百姓的困苦。總的看來,大運河的

開鑿,是隋對中國歷史的重大貢獻。
3.618年李淵(唐高祖)建立唐朝,定都長安。
4. 「貞觀之治」形成的原因,什麼是「貞觀之治」怎麼評價唐太宗。
貞觀之治形成的原因:唐太宗在位期間,吸取隋亡的教訓,調整統治政策;恢復和發展生產,減輕農民的賦稅勞役;知人善任,虛心

納諫(魏徵);完善科舉制;注意加強與周邊少數民族的關系。
唐太宗的統治促成了國家政治清明,經濟發展,社會安定,民族和睦,國力增強的昇平景象,史稱「貞觀之治」。
唐太宗:是我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為大唐全盛時期的到來奠定了基礎。
5.唐太宗貞觀新政實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是什麼?
⑴改革賦役制度⑵沿襲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⑶修訂法令編撰了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備的法典《唐律疏議》⑷完善科舉制。
6.怎麼評價武則天?
重用酷吏、引用庶族打擊反對她的元老重臣、勛貴舊族;改《貞觀氏族志》為《姓史錄》;大力發展科舉制,不拘一格選人才,如姚

崇、宋璟、狄仁傑;注重減輕農民的負擔,統治期間人口明顯增長,邊疆得到鞏固和開拓,史稱「貞觀遺風」,為唐朝全省時期的到

來奠定了基礎。郭沫若稱她「政啟貞觀,治宏開元。」
7.什麼是「開元盛世」?
唐玄宗統治的前期,年號「開元」,政局穩定,經濟繁榮,被譽為「開元盛世」。
「開元盛世」形成的原因:⑴有貞觀之治和武則天統治的基礎⑵玄宗個人很有才能,他重用賢能,整頓吏治,對軍事制度、財政制度

、漕運制度等進行一系列改革,取得了顯著成效。
8.科舉制:隋創立,唐完善。定義即特點:科舉制是通過分科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強調以才能作為選官的標准。內容:科舉中常設

的主要科目有明經和進士。P.20
作用:實行科舉制,便於在全社會范圍內選拔人才,擴大了中央政權的社會基礎;讀書人可以自由報考,人才不斷更新,增強了國家

機構的活力和辦事效率。科舉制為士子創造了相對平等的競爭機會,激發了他們對前途的自信和熱情。
明清的科舉制改為考八股文,在很大程度上演變成為朝廷鉗制人們思想的工具。八股取士完全脫離現實生活,無法培養人的實際能力

,使科舉考試束縛了人們的思想和才智。
9.吐蕃:今天藏族的祖先。唐朝時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吐蕃的贊普—松贊干布,唐中宗把金城公主嫁給吐蕃的贊普-尺帶珠丹,

大大促進了吐蕃經濟文化的發展與進步,密切了漢藏兩族之間的交往。
10.遣唐使就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進行交流的使團,其中著名的有晁衡。P.32唐玄宗時,鑒真第六次東渡日本成功。對中日文化交

流做出了傑出的貢獻。P.33玄奘西去天竺取經,回國後口述見聞,由弟子整理成書《大唐西域記》p.34-36
11.唐朝對外交往頻繁的原因:唐代我國經濟繁榮,文化昌盛,是世界上的強盛國家;採取比較開放的對外政策;發達的海路交通。
12.趙州橋(平拱橋)是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單孔大石橋。設計者隋朝李春。
13.唐代影響最大、成就最高的詩人當推李白和杜甫。李白的詩的風格:雄奇飄逸,想像豐富,激昂奔放,富有浪漫主義精神。人稱

「詩仙」。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時期。的詩的風格:沉鬱頓挫,語言精煉細膩,感情真摯動人,富有現代主義精神。詩的內容多

位反映社會現實生活。後人稱他為「詩聖」,稱他的詩為「詩史」。代表作《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三吏」、「三別」。
第二單元 多元文化碰撞交融與社會經濟高度發展
14.1127年,北宋皇族趙構(宋高宗)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稱帝,後來定都臨安(今杭州),史稱南宋。南宋抗金英雄有岳飛等。

1141年,宋金和議:南宋對金稱臣,割讓部分土地,向金送交歲幣。至此形成宋金南北對峙局面。P.61
15.魏晉南北朝以來,全國經濟重心出現南移的趨勢。南宋時,南方
經濟發展完全超過了北方。經濟重心正式轉移到了南方。
16.成吉思汗的功績:完成蒙古統一大業,建立蒙古政權,創制蒙古文字,建立一支強大的軍隊。
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1272年定都大都。他仿效中原政治體制,建立行省制度。推行重農政策。
元代黃道婆在制棉工具和製造方法上作出了重大的技術革新。她的故鄉松江地區逐漸上升為江南棉紡織業中心。棉布逐漸取代絲麻成

為民眾普遍使用的衣被原料。
17.北宋司馬光編寫了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元雜劇和散曲合稱元曲。元雜劇作家重最負盛名的是關漢卿,代表

作《竇娥冤》。
第三單元 明清帝國的繁盛與近代前夜的危機
18.明清時期的專制統治延續了秦朝以來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並使皇權達到空前強化的程度。主要措施:⑴明朝廢除了宰相制

度,設廠衛特務機構,廷杖制度。⑵清朝增設了軍機處(雍正),並通過八股取士和文字獄的推行,加強了思想控制,也嚴重阻礙了

中國文化的發展。
19.明清抗擊外國侵略的英勇斗爭有:明朝戚繼光肅清了倭寇(日本)的騷擾;清初鄭成功從荷蘭殖民者手裡收復台灣;康熙率清軍

兩次出兵雅克薩打敗沙俄侵略軍,並簽署了《尼布楚條約》保衛了東北邊境。這些斗爭不僅維護了國家主權和民族權益,而且為經濟

的發展創造了和平穩定的環境。
1689年的《尼布楚條約》從法律上肯定了中國對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葉島的主權。
20.清初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的措施有:1690年康熙平定準噶爾部;18世紀中期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兄弟叛亂;在伊犁等地設

立將軍,在西北各地設立參贊大臣,使清朝中央加強對新疆等邊疆和少數民族地區的統治。清朝中央政府對達賴、班禪進行冊封;

1727年,清朝設立駐藏大臣同達賴、班禪共同管理西藏,加強了對西藏的管轄 。
21.外八廟和避暑山莊實際上起到了清朝第二政治中心的作用。
22.1368年,明朝建立,定都南京;1421年,明成祖遷都北京;1644年,清軍入關,順治帝遷都北京。
北京城的構造:有三重,由外往裡,依次是,京城、皇城和宮城(舊稱紫禁城現叫故宮)。
23.為了防範蒙古騎兵南下侵犯,明朝在歷代長城的基礎上修築了長城。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我們現在見到的長城就是明朝時

修築的。長城時促進北疆經濟開發的生命線和聯結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紐帶。
24.明代著名醫學家和葯物學家李時珍著成《本草綱目》,此書被譽為「東方醫學巨典」。宋應星著《天工開物》,此書被譽為「17

世紀中國科技的網路全書」。
25在明朝以敘事為主的通俗文學成為中國文學的主流。明清時期的四大名著有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明)、施耐庵的《水滸傳》(

明)、吳承恩的《西遊記》(明)和曹雪芹的《紅樓夢》(清)。《三國演義》是我國第一步長篇歷史小說,《紅樓夢》是中國古典

小說的顛峰。
23.1405年-1433年,明政府先後派鄭和七次下西洋。鄭和下西洋的目的主要是宣揚國威和到西洋「取寶」。評價:鄭和下西洋加強

了中國與亞非各國的友好往來和經濟交流,而且推動華僑移居南洋,促進了南洋地區社會經濟發展。P.128
24.清朝實施了閉關政策。主要表現在對貿易進行嚴格限制上。影響:清朝實施閉關政策有防禦西方殖民勢力的一面,但同時給中國

社會帶來了嚴重的惡果。它限制了我國對外貿易和航海事業的發展,

⑹ 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第一單元知識點

第1課 繁盛一時的隋朝

一、南北重歸統一

1、隋朝的建立

時間:581年 建立者:隋文帝楊堅 都城:長安

2、隋朝的統一

時間:589年

思考:聯系南北朝歷史的特點,想想為什麼在經歷了魏晉南北朝的大分裂後,隋朝能實現重新統一?

①長期的分裂和戰亂,人民渴望統一

②北方:經過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縮小,為南北統一創造了條件。

南方:江南經濟的發展,南北人民要求結束分裂局面,加強雙方的經濟交流;

③隋朝勵精圖治,國力強盛。陳朝統治腐敗,力量衰弱。

二、「開皇之治」

隋文帝的統治措施:

①改革制度 ②發展生產 ③注重吏治

隋文帝在位時期,國家統一、安定,人民負擔較輕,經濟繁榮發展,史稱隋文帝的統治為「開皇之治」。

三、隋朝大運河

1、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餘杭,全長四五千里。

2、開鑿的目的:①遊玩江都; ②加強南北交通; ③鞏固隋朝對全國的統治。

3、意義:大大促進了南北的經濟交流。



第2課 「貞觀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時間:618年 開國皇帝:唐高祖李淵 都城:長安

二、貞觀之治

1、注重總結歷史經驗教訓,重視人民群眾的力量;

2、注重發展生產,減輕人民負擔;

3、崇尚節儉;

4、任用賢才、虛心納諫。

唐太宗時期,政治比較清明,經濟發展較快,出現繁榮景象,國力逐步強盛。歷史上稱當時的統治為「貞觀之治」。

三、女皇帝武則天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為什麼歷史上稱武則天的統治為「政啟開元,治宏貞觀」?

武則天當政期間,繼續實行唐太宗發展農業生產、選拔賢才的政策,使唐朝社會經濟進一步發展,國力不斷增強。為開元盛世開辟了道路。



第3課 開元盛世

一、開元之治

唐玄宗勵精圖治的表現:

(1)任用賢才(姚崇) (2)重視吏治 (3)崇尚節儉

二、盛世經濟的繁榮

1、農業

(1)農耕技術的發展:育秧移植栽培

(2)茶葉生產的發展

唐朝出現了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作者陸羽被後人稱為「茶神」。

(3)農業工具的改進:曲轅犁、筒車

2、手工業

(1)絲織業

(2)陶瓷業:越窯青瓷、邢窯白瓷、唐三彩

3、商業

(1)著名的大都市:長安、洛陽、揚州、成都

(2)長安城

①城市布局:

宮殿、衙署、坊、市分置,宮殿區位於全城北部中央;全城呈東西對稱分布;全城街道整齊,樹木成行。

②人口:百萬人

③邊疆各族和各國人士雲集,商業繁盛。

唐都長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國際性的大都市。



唐玄宗統治前期(開元年間),政治清明,經濟空前繁榮,倉庫充實,人口明顯增加,唐朝進入全盛時期,歷史上稱為「開元盛世」。



第4課 科舉制的創立

一、魏晉以來,官員大多從高門權貴的子弟中選拔。

二、科舉制的誕生與完善

人物
貢獻


隋文帝
開始用分科考試的方法選拔官員
誕生階段

隋煬帝
正式設置進士科,科舉制正式誕生

唐太宗
擴充國學的規模,增加考試的人數
完善階段

武則天
增設殿試、武舉

唐玄宗
豐富考試的內容:詩賦成為進士科主要的考試內容。

三、科舉制的影響

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識的讀書人有機會進入各級政府任職。

2、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

3、促進了文學藝術的發展。



第5課 「和同為一家「

一、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

1、吐蕃的風俗習慣

①生活的地區:青藏高原一帶。

②生產:游牧為業,有的以農耕為生。

③崇尚戰功,以戰死為榮。

2、文成公主入吐蕃

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和親有什麼意義?

①維護了和平,增強了友誼

②密切了雙方經濟文化交流

3、金城公主入吐蕃

二、唐朝周邊的少數民族

民族
活動地區
與唐朝的關系
今何族的祖先

吐番
西北
和同為一家:松贊干布與文成公主,尺帶珠丹與金城公主通婚。
藏族

回紇
西北
唐玄宗封骨力裴羅為「懷仁可汗」。
維吾爾族

靺鞨
東北
唐玄宗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車書本一家」。
滿族

南詔
西南
唐玄宗封皮羅閣為「雲南王」。
彝族白族



第6課 對外友好往來

一、對外友好往來

主要的對外友好往來城市:長安、洛陽、廣州、揚州。

二、唐朝與日本的友好往來

1、遣唐使

2、鑒真東渡

3、唐朝文化對日本的影響:政治制度、文字、建築、錢幣、習俗等。

二、唐朝與新羅的友好往來

新羅物產居唐朝進口的首位;朝鮮的音樂傳入中國,豐富了中國的文化。

三、玄奘西遊



為什麼唐朝與世界各國保持頻繁的友好往來?

1、唐朝的強盛、繁榮、先進,對世界各國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2、唐朝比較開放的政策和比過去發達的對外交通,給唐朝與各國友好往來提供了條件。



第7、8課 輝煌燦爛的隋唐文化

一、高超的建築水平

1、趙州橋

設計者:隋朝李春

趙州橋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橋。

2、唐長安城

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二、雕版印刷術的發明

1、隋唐時期,已發明雕版印刷術

2、《金剛經》

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刻印刷品。

三、光耀千古的詩壇

詩人
代表作
特點


李白
《早發白帝城》《蜀道難》
豪邁奔放,想像豐富。
詩仙

杜甫
「三吏」「三別」
反映社會現實。
詩聖

白居易
《秦中吟》《新樂府》
通俗易懂,反映社會現實。




四、燦爛奪目的書法和繪畫

1、書法

書體
書法家
代表作

顏體
顏真卿
《多寶塔碑》

柳體
柳宗元
《玄秘塔碑》



2、繪畫

閻立本
《步輦圖》


吳道子
《送子天王圖》
畫聖

五、藝術寶庫莫高窟

世界上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

六、盛大歡騰的樂舞

著名的歌舞大麴有歌頌唐太宗的《秦王破陣樂》、唐太宗參與編創的《霓裳羽衣曲》。

⑺ 七年級下冊歷史第一單元知識框架

第一單元 繁榮與開放的社會

第1課 繁盛一時的隋朝

一、隋朝的建立、統一和滅亡

1、隋的建立:581年,楊堅(隋文帝)奪取北周政權,建立隋朝,定都長安。

2、隋的統一:

時間:589年,隋朝滅陳,統一南北。

隋實現重新統一的原因:①長期的分裂和戰亂,人民渴望統一;②北方:經過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縮小,為南北統一創造了條件;南方:江南經濟的發展,南北人民要求結束分裂局面,加強雙方的經濟交流。③隋朝勵精圖治,國力強盛;陳朝統治腐敗,力量衰弱。

意義:結束了西晉末年以來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對峙局面,開創隋唐時期三百二十餘年的「大一統」局面,為經濟文化的繁榮發展奠定了基礎。

3、隋的滅亡:暴政引起農民起義,公元618年,隋煬帝在江都被部將殺死,隋朝滅亡。

二、隋朝經濟的繁榮——「開皇之治」

1、表現:人口激增,墾田擴大、糧倉豐實。

2、原因:①國家統一,社會安定;②隋文帝勵精圖治,發展生產;③統治者提倡節儉。

3、隋文帝在位時期,國家統一、安定,人民負擔較輕,經濟繁榮發展,史稱隋文帝的統治為「開皇之治」。

三、大運河的開通

1、目的:為了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王朝對全國的統治。

2、開通原因:①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裡,國家治理得比較好,出現了經濟繁榮的景象,這就使隋煬帝開通大運河具備了經濟實力。②隋朝國家統一,使隋煬帝有徵發幾百萬人的可能性。③有前代開鑿的幾段古運河為基礎。

3、時間、人物:隋煬帝從605年起,開通了一條縱貫南北的大運河。

4、中心、起始點: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餘杭。

5、長度及地位:全長兩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

6、四個組成部分(自北向南):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

7、連接五條河流(自北向南):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

8、流通七省區:(略)

9、開通的作用:有利於維護國家統一和中央集權,大大促進了我國南北經濟的交流。

第2課 「貞觀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618年,李淵建立唐朝,定都長安。李淵就是唐高祖。

思考:秦亡漢興,隋亡唐興,有什麼共同之處?

秦亡漢興,隋亡唐興的相同點:①秦隋都是在完成統一後很快滅亡的。秦隋後期都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滅亡的原因都是統治者殘暴道,政治黑暗,濫用民力,經濟倒退,人民生活困苦,社會矛盾尖銳。②漢唐的興起都是統治者吸取前朝的教訓,都出現了繁榮的局面並且都成為影響當時世界的大國;漢唐兩朝初的統治者,都勤於政事,輕徭薄賦,發展生產,都整頓吏治,任用賢良。

二、「貞觀之治」

1、唐太宗採取的主要措施:①吸取隋亡歷史經驗教訓,重視人民群眾的力量。②重視發展生產,減輕農民的賦稅勞役。③崇尚節儉,節制享受慾望。④合並州縣,整頓吏治。⑤任用賢才、虛心納諫:「房謀杜斷」;魏徵為著名諫臣。⑥大興學校,發展科舉。

2、效果:唐太宗統治時期,政治比較清明,經濟發展較快,國力逐步加強。歷史上稱當時的統治為「貞觀之治。

3、評價:唐朝是我國歷史上少有的封建盛世。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為鑒的開明思想和政治遠見,在中國封建帝王中是罕見的。唐太宗採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於社會的發展,符合歷史發展的趨勢,促成了「貞觀之治」的出現。貞觀之治為唐朝進入鼎盛時期——「開元盛世」奠定了基礎。

比較漢武帝與唐太宗的歷史功績

項目
漢武帝
唐太宗

政治
實行推恩令,削弱諸侯國的勢力,加強中央集權;重視人才
吸取隋朝滅亡的教訓,勤於政事,虛心納諫;發展科舉

經濟
將鑄幣權和鹽鐵經營權收歸中央,親臨治理黃河,重視興修水利
重視發展生產,減輕農民的賦役和徭役

軍事
派衛青、霍去病反擊匈奴,奪取河套和河西走廊,使匈再無力與西漢對抗
在西域設置管轄西域的最高行政和軍事機構-安西都護府

思想文化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在長安興辦太學
重視人才培養,擴充國學規模,增加學員。

民族關系
兩次派張騫出使西域
把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促進唐蕃友好

中國古代出現治世的原因:①政策因素:農民戰爭的作用(農民起義迫使統治者調整統治政策)。②政治交往因素:民族間融合和中外交往的加強。③群眾作用:人民的辛勤勞動。④個體作用:傑出帝王將相的個人政治品質。

三、女皇武則天

1、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晚年稱帝,改國號為周。

2、武則天當政期間,繼續實行唐太宗發展農業生產、選拔賢才的政策,社會經濟進一步發展,國力不斷增強。人稱她的統治「政啟開元,治宏貞觀」。

第3課 「開元盛世」

一、「開元之治」

唐玄宗即位以後,「勵精為治」:①任用賢才(姚崇);②重視地方吏治;③注意節儉。這些改革措施,使得開元年間的政局為之一新,史稱「開元之治」。

二、盛世經濟的繁榮

1、農業方面:①興修大型水利工程。②農耕技術提高:水稻廣泛採用育秧移植。③茶葉生產的發展:唐朝出現了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作者陸羽被後人稱為「茶神」。飲茶之風開始在唐朝盛興。④生產工具的改進:出現新的農業工具——曲轅犁;創制新灌溉工具——筒車。

手工業方面:①絲織業:花色品種多,技術高超。②陶瓷業:越窯青瓷、邢窯白瓷、唐三彩(世界工藝的珍品)。

商業繁榮:①著名的大都市:長安、洛陽、揚州、成都。②長安城:城內分為坊和市,坊是居民宅區,市為繁榮的商業區。唐都長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國際性的大都市。

4、「開元盛世」:唐玄宗統治前期,政治清明,經濟空前繁榮,倉庫充實,人口明顯增加,唐朝進入了全盛時期,歷史上稱為「開元盛世」。

5、封建社會經濟繁榮和發展的共同原因:①繼承性因素:前朝經濟基礎的繼承。②社會環境因素(政治因素):社會安定。③政治因素:國家統一、政治清明。④經濟政策因素:統治者調整經濟政策,鼓勵發展生產。⑤經濟交往因素:民族間的經濟交流和中外交往的加強。⑥群眾作用:人民的辛勤勞動。⑦生產力(科技)因素:生產技術革新(生產工具是生產力中最為活躍的因素),水利的興修。

第4課 科舉制的創立

一、科舉制的誕生

1、隋文帝時,開始用分科考試的方法來選拔官員,以分科舉人取代了魏晉以來九品官人的制度。

思考:隋朝為什麼要採用科舉考試的辦法選拔官員?

師:科舉制創立前(魏晉以來),土族制度和九品中正制是做高官的基本條件。官員大多隻能從高門權貴中選拔,權貴子弟無論優劣都可以做官,許多有真才實學的人不能為朝廷和國家出力。官員的選拔權力集中在地方權貴手中,不利於中央集權。利用考試選拔官員。普通讀書人和貧窮人家的子弟可以自願報名參加官府的考試,這樣就擴大了選官范圍,選官權力也就牢牢控制在中央手中。

2、隋煬帝時,正式設置進士科,按考試成績選拔人才。我國科舉制度正式誕生

3、意義:從此門弟不高的讀書人,可以憑才學做官;選拔官吏的權力,從地方集中到朝廷。

二、科舉制的完善

1、唐朝科舉制度常設的考試科目很多,以進士和明經兩最為重要。唐朝時期完善科舉制度的關鍵人物是唐太宗、武則天和唐玄宗。

2、唐太宗:擴充國學的規模,擴建學舍,增加學員。

3、武則天:開創殿試和武舉。

4、唐玄宗:豐富考試的內容,詩賦成為進士科主要的考試內容。

人物
貢獻

隋文帝
開始用分科考試的方法選拔官員
誕生階段

隋煬帝
正式設置進士科,科舉制正式誕生

唐太宗
擴充國學的規模,增加考試的人數
完善階段

武則天
增設殿試、武舉

唐玄宗
豐富考試的內容:詩賦成為進士科主要的考試內容。

三、科舉制的影響

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識的讀書人有機會進入各級政府任職。

2、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士人用功讀書風氣盛行。

3、促進了文學藝術的發展,尤其因為進士科重視考詩賦,也大大有利於唐詩的繁榮。

4、科舉制度在我國封建社會延續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廢除。

第5課 「和同為一家」

唐朝時,唐太宗和武則天在今新疆地區先後設立了管轄西域的最高行政和軍事機構——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

一、西南——吐蕃(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

1、吐蕃人是今天藏族的祖先。

2、7世紀前期,吐蕃傑出的贊普松贊干布統一青藏高原,定都邏些。

3、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密切了唐蕃經濟文化交流,增進了漢藏之間的友好關系。

4、8世紀初,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贊普尺帶珠丹。至此,吐蕃和唐朝已經成為「和同為一家」了。

二、北方——回紇的勃興

1、回紇是今天維吾爾族的祖先。

2、8世紀中期,唐玄宗封回紇首領骨力裴羅為懷仁可汗。後來,回紇改名為「回鶻」。

三、東北——靺鞨(「車書本一家」)

1、7世紀末,粟末靺鞨部首領大祚榮統一了周圍各部,建立政權。

2、8世紀前期,唐玄宗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加授渤海都督。從此,粟末靺鞨政權以「渤海」為號。粟末靺鞨有「海東盛國」之稱。

3、唐朝管理東北邊疆的機構是渤海都督府和黑水都督府。

四、西南——蒼山洱海間的南詔

1、六詔居民是今天彝族和白族的祖先。

2、南詔首領皮羅閣統一六詔,唐玄宗封他為雲南王。

民族
活動地區
與唐朝的關系
今何族的祖先

吐番
西南
和同為一家:松贊干布與文成公主,尺帶珠丹與金城公主通婚。
藏族

回紇
西北
唐玄宗封骨力裴羅為「懷仁可汗」。
維吾爾族

靺鞨
東北
唐玄宗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
滿族

南詔
西南
唐玄宗封皮羅閣為「雲南王」。
彝族白族

民族
吐蕃
回紇
靺鞨
南詔

地理位置
青藏高原一帶
色楞河流域
東北松花江、黑龍江
雲南蒼山洱海

生活習俗
游牧、農耕、紡織和冶鐵水平高
崇尚勇敢、作風淳樸
驍勇強悍、能歌善舞
建築藝術高超

傑出首領
松贊干布
懷仁可汗
渤海郡王
雲南王

與唐關系
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和親
唐玄宗封其首領為懷仁可汗
唐玄宗封其首領為渤海郡王
唐玄宗封其首領為雲南王

第6課 對外友好往來

隋唐對外交往比較活躍,與亞洲以至非洲、歐洲的一些國家,都有往來。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望,各國人稱中國人為「唐人」。

一、唐與日本的關系——遣唐使和鑒真東渡

1、隋唐時,中日兩國交往密切。貞觀年間,日本有很多遣唐使、留學生和留學僧來唐學習。

2、遣唐使回國後很受重用,他們以唐朝的制度為模式,進行政治改革,還參照漢字創制了日本文字,在社會生活上至今都保留唐朝人的某些風尚。

3、唐朝赴日本的使節和僧人中,最有影響的是鑒真,曾六次東渡日本,在日本傳播唐朝文化。

二、唐與新羅的關系

1、方式:①派遣使節和大批留學生到唐朝學習;②新羅商人來中國經商,新羅物產居唐朝進口首位。

2、表現有:仿唐制建立政治制度、採用科舉制選官吏、引入了中國的醫學、天文、歷算等科技成就。

三、唐與天竺的關系——玄奘西遊

唐朝時中國與天竺交往頻繁,最傑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貞觀初年,他從長安出發,前往天竺。回國後,專心翻譯佛經,還寫成著名的《大唐西域記》。這部書是研究中亞、印度半島以及我國新疆地區歷史和佛學的重要典籍。

思考:根據所學知識,結合教材內容,說說唐朝時期對外交往的特點嗎?促使唐朝對外交往活躍的因素有什麼呢?今天的中國正處於改革開放,經濟迅速發展時期,唐朝的對外交往情況對我們有什麼啟示?

特點:①對外交往比較活躍,與亞洲乃至非洲、歐洲的一些國家都有往來。②唐政府鼓勵各國商人到中國貿易,允許他們長期居住。③長安、洛陽、廣州、揚州等地都有頻繁的外貿活動。④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望,各國稱中國人為「唐人」。

因素:①國家安定統一;②經濟文化繁榮;③對外開放政策;④對外交通發達。

啟示:第一,必須有穩定的政治局面,堅持對外開放的政策。第二,提高自身素質,努力發展經濟文化。第三,學習唐朝海納百川的博大胸懷,在傳播先進文化的同時,要善於吸取其精華,為己所用。

第7、8課 輝煌的隋唐文化

一、科學技術

1、建築:

特點:規模宏大,氣魄雄偉,整齊而不呆板,華美而不纖巧。

代表:①隋朝李春設計並主持建造的趙州橋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橋。七百多年後,歐洲人才建成類似的橋。②唐都長安是當時世界最大的城市(大明宮含元殿)。

2、印刷術:①我國在世界上最早發明印刷術,印刷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②隋唐時期,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經、日歷和詩歌等。③唐朝印刷的《金剛經》,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3、醫學:「葯王」孫思邈《千金方》。

二、文學:詩歌

1、唐朝是我國詩歌創作的黃金時期,流傳至今的有兩千多位詩人的近五萬首詩歌。

2、代表詩人:

①李白(盛唐)——「詩仙」(《早發白帝城》、《蜀道難》)

②杜甫(盛-衰)——「詩聖」「詩史」(「三吏」「三別」)

③白居易(中唐)——《秦中吟》《新樂府》,詩歌反映現實。

三、書法:「顏筋柳骨」

1、顏真卿:創立雄渾敦厚的新書體,稱「顏體」,是繼王羲之之後我國書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書法家,代表作為《顏氏家廟碑》《多寶塔碑》。顏真卿。

2、柳公權:博採眾長,別出新意,成「柳體」,其字方折峻麗,骨力勁健。代表作為《玄秘塔碑》。

四、繪畫

1、(唐朝)閻立本:擅長人物畫,代表作為《歷代帝王圖》《步輦圖》。

2、(唐朝)吳道子:「畫聖」,開後世寫意畫先河,代表作《天王送子圖》。

五、藝術寶庫

代表:甘肅敦煌莫高窟(大部分隋唐開鑿,壁畫和彩色塑像,堪稱世界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

六、盛大歡騰的樂舞

1、唐初:《秦王破陣樂》

2、盛唐:《霓裳羽衣曲》

以上內容用表格可簡化歸納為:

一、科技方面

類別
朝代
設計者
成就

建築
隋朝
李春
趙州橋是世界上現存的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橋

雕版印刷術
唐朝

《金剛經》是世界上現存的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二、文學方面(詩歌)

代表人物
生活時期
代表著作
詩歌特點
人稱

李白
盛唐時期
《早發白帝城》《蜀道難》
即豪邁奔放,又清新飄逸,而且想像豐富,意境奇妙,語言輕快。
「詩仙」

杜甫
由盛轉衰
「三吏」、「三別」
或氣魄雄渾,或沉鬱悲愴,語言精練凝重
「詩聖」

白居易
唐朝中期
《秦中吟》《新樂府》
現實主義,諷喻社會,同情人民。詩歌直白如話,通俗易懂

三、書法、繪畫和石窟藝術

類別
代表人物
著作
成就

書法
顏真卿
《顏氏家廟碑》
創立了新書體「顏體」,是繼王羲之後,我國書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書法家

柳公權
《玄秘塔碑》
自成「柳體」

繪畫
閻立本
《步輦圖》《歷代帝王像》
擅長人物故事畫

吳道子
《送子天王圖》
開後世寫意畫先河,被稱為「畫聖」

石窟藝術

甘肅西部的莫高窟,是世界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

可以來這: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250f630100dvfm.html

⑻ 七年級下冊歷史每個單元的知識結構圖

金榜學案上有。

⑼ 急求七年級下冊的歷史第一單元總結。 最好是圖表式的。

第1課 繁盛一時的隋朝

一、南北重歸統一

1、隋朝的建立

時間:581年 建立者:隋文帝楊堅 都城:長安

2、隋朝的統一

時間:589年

思考:聯系南北朝歷史的特點,想想為什麼在經歷了魏晉南北朝的大分裂後,隋朝能實現重新統一?

①長期的分裂和戰亂,人民渴望統一

②北方:經過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縮小,為南北統一創造了條件。

南方:江南經濟的發展,南北人民要求結束分裂局面,加強雙方的經濟交流;

③隋朝勵精圖治,國力強盛。陳朝統治腐敗,力量衰弱。

二、「開皇之治」

隋文帝的統治措施:

①改革制度 ②發展生產 ③注重吏治

隋文帝在位時期,國家統一、安定,人民負擔較輕,經濟繁榮發展,史稱隋文帝的統治為「開皇之治」。

三、隋朝大運河

1、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餘杭,全長四五千里。

2、開鑿的目的:①遊玩江都; ②加強南北交通; ③鞏固隋朝對全國的統治。

3、意義:大大促進了南北的經濟交流。

第2課 「貞觀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時間:618年 開國皇帝:唐高祖李淵 都城:長安

二、貞觀之治

1、注重總結歷史經驗教訓,重視人民群眾的力量;

2、注重發展生產,減輕人民負擔;

3、崇尚節儉;

4、任用賢才、虛心納諫。

唐太宗時期,政治比較清明,經濟發展較快,出現繁榮景象,國力逐步強盛。歷史上稱當時的統治為「貞觀之治」。

三、女皇帝武則天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為什麼歷史上稱武則天的統治為「政啟開元,治宏貞觀」?

武則天當政期間,繼續實行唐太宗發展農業生產、選拔賢才的政策,使唐朝社會經濟進一步發展,國力不斷增強。為開元盛世開辟了道路。

第3課 開元盛世

一、開元之治

唐玄宗勵精圖治的表現:

(1)任用賢才(姚崇) (2)重視吏治 (3)崇尚節儉

二、盛世經濟的繁榮

1、農業

(1)農耕技術的發展:育秧移植栽培

(2)茶葉生產的發展

唐朝出現了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作者陸羽被後人稱為「茶神」。

(3)農業工具的改進:曲轅犁、筒車

2、手工業

(1)絲織業

(2)陶瓷業:越窯青瓷、邢窯白瓷、唐三彩

3、商業

(1)著名的大都市:長安、洛陽、揚州、成都

(2)長安城

①城市布局:

宮殿、衙署、坊、市分置,宮殿區位於全城北部中央;全城呈東西對稱分布;全城街道整齊,樹木成行。

②人口:百萬人

③邊疆各族和各國人士雲集,商業繁盛。

唐都長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國際性的大都市。

唐玄宗統治前期(開元年間),政治清明,經濟空前繁榮,倉庫充實,人口明顯增加,唐朝進入全盛時期,歷史上稱為「開元盛世」。

第4課 科舉制的創立

一、魏晉以來,官員大多從高門權貴的子弟中選拔。

二、科舉制的誕生與完善

人物
貢獻

隋文帝
開始用分科考試的方法選拔官員
誕生階段

隋煬帝
正式設置進士科,科舉制正式誕生

唐太宗
擴充國學的規模,增加考試的人數
完善階段

武則天
增設殿試、武舉

唐玄宗
豐富考試的內容:詩賦成為進士科主要的考試內容。

三、科舉制的影響

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識的讀書人有機會進入各級政府任職。

2、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

3、促進了文學藝術的發展。

第5課 「和同為一家「

一、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

1、吐蕃的風俗習慣

①生活的地區:青藏高原一帶。

②生產:游牧為業,有的以農耕為生。

③崇尚戰功,以戰死為榮。

2、文成公主入吐蕃

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和親有什麼意義?

①維護了和平,增強了友誼

②密切了雙方經濟文化交流

3、金城公主入吐蕃

二、唐朝周邊的少數民族

民族
活動地區
與唐朝的關系
今何族的祖先

吐番
西北
和同為一家:松贊干布與文成公主,尺帶珠丹與金城公主通婚。
藏族

回紇
西北
唐玄宗封骨力裴羅為「懷仁可汗」。
維吾爾族

靺鞨
東北
唐玄宗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車書本一家」。
滿族

南詔
西南
唐玄宗封皮羅閣為「雲南王」。
彝族白族

第6課 對外友好往來

一、對外友好往來

主要的對外友好往來城市:長安、洛陽、廣州、揚州。

二、唐朝與日本的友好往來

1、遣唐使

2、鑒真東渡

3、唐朝文化對日本的影響:政治制度、文字、建築、錢幣、習俗等。

二、唐朝與新羅的友好往來

新羅物產居唐朝進口的首位;朝鮮的音樂傳入中國,豐富了中國的文化。

三、玄奘西遊

為什麼唐朝與世界各國保持頻繁的友好往來?

1、唐朝的強盛、繁榮、先進,對世界各國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2、唐朝比較開放的政策和比過去發達的對外交通,給唐朝與各國友好往來提供了條件。

第7、8課 輝煌燦爛的隋唐文化

一、高超的建築水平

1、趙州橋

設計者:隋朝李春

趙州橋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橋。

2、唐長安城

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二、雕版印刷術的發明

1、隋唐時期,已發明雕版印刷術

2、《金剛經》

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刻印刷品。

三、光耀千古的詩壇

詩人
代表作
特點

李白
《早發白帝城》《蜀道難》
豪邁奔放,想像豐富。
詩仙

杜甫
「三吏」「三別」
反映社會現實。
詩聖

白居易
《秦中吟》《新樂府》
通俗易懂,反映社會現實。

四、燦爛奪目的書法和繪畫

1、書法

書體
書法家
代表作

顏體
顏真卿
《多寶塔碑》

柳體
柳宗元
《玄秘塔碑》

2、繪畫

閻立本
《步輦圖》

吳道子
《送子天王圖》
畫聖

五、藝術寶庫莫高窟

世界上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

六、盛大歡騰的樂舞

著名的歌舞大麴有歌頌唐太宗的《秦王破陣樂》、唐太宗參與編創的《霓裳羽衣曲》。

閱讀全文

與七年級下冊歷史弟一單元知識總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