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的大跨越就是實現什麼
是為了實現中國夢
❷ 近代以來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經歷了哪些艱辛探索
建立中國共產黨,這是開天闢地的大事變,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開辟了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歷史新紀元,推進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華民族迎來了實現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之所以是近代以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里程碑,是因為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使得人民真正當家作主,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為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
近代以來的中華民族發展史充分證明,沒有人民當家作主的人民共和國、沒有社會主義基本制度,中華民族只能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的壓迫下苦苦掙扎,有了人民當家作主的共和國、有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中國人民就真正成了命運的主人,中華民族就奠定了實現偉大復興的堅實基礎。
(2)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在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基礎上,黨的十九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的奮斗目標,要求全黨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又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
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同時,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各個環節,各個方面協調發展,就能更好推動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
❸ 用(歷史事實)說明一部中國(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國人民不斷探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
17、一部中國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國人民的革命史,就是一部中華民族抵抗侵略的抗版爭史,就是一部權中華民族打倒帝國主義以實現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義以實現人民富強的斗爭史。以下出現在近代史中的不平等條約,沒有涉及到割地的是
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
答案D
❹ 如何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我們的責任,就是要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接過歷史的接力棒,繼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使中華民族更加堅強有力地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二、提高黨的領導水平
面對改革發展穩定的艱巨繁重任務,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一定要按照中央要求,牢記「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積極進取,奮發有為,做出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
三、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開放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繁重的事業,必須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幹下去。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朝著黨的十八大指引的改革開放方向奮勇前進。
四、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在充分肯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基本面是健康的前提下,我們決不能低估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所面臨的風險和挑戰,主要是世界經濟低速增長態勢仍將延續,總需求不足和產能相對過剩的矛盾有所上升,企業生產經營成本上升和創新能力不足的問題並存,經濟發展和資源環境的矛盾有所加劇。
五、建設法治中國
1982年12月4日,五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我國現行憲法公布施行至今已經30年了。今天,我們在這里隆重集會,紀念這一具有重大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的事件,就是要保證憲法全面有效實施、推動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
六、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經濟建設是黨的中心工作,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集中精力把經濟建設搞上去、把人民生活搞上去。只要國內外大勢沒有發生根本變化,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就不能也不應該改變。
七、推進社會事業和社會管理改革發展
革命老區和老區人民為中國革命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黨和人民永遠不會忘記。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總體上發生很大變化。同時,由於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還有為數不少的困難群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特別是在貧困地區。
八、建設生態文明
要加強宣傳教育、創新活動形式,引導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加義務植樹,不斷提高義務植樹盡責率,依法嚴格保護森林,增強義務植樹效果,把義務植樹深入持久開展下去,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斷創造更好的生態條件。
九、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
要深入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學習黨關於新形勢下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牢固確立科學發展觀在國防和軍隊建設中的指導地位,深刻把握新形勢下國防和軍隊建設的特點規律。要認真總結胡主席領導國防和軍隊建設創造的寶貴經驗,把胡主席確定的軍隊建設的大政方針和各項戰略決策落到實處。
十、豐富 「一國兩制」實踐和推進祖國統一
中共十八大提出的關於港澳工作的大政方針,同中央長期以來對港澳工作的方針政策是一脈相承的。關鍵是要全面准確理解和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切實尊重和維護基本法權威。
十一、走和平發展道路
我們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加強戰略思維,增強戰略定力,更好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堅持開放的發展、合作的發展、共贏的發展,通過爭取和平國際環境發展自己,又以自身發展維護和促進世界和平,不斷提高我國綜合國力,不斷讓廣大人民群眾享受到和平發展帶來的利益,不斷夯實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物質基礎和社會基礎。
十二、推動構建新型大國關系
俄羅斯是中國的友好鄰邦。這次訪問俄羅斯,是我擔任中國國家主席後第一次出訪,是這次出訪的第一站,也是時隔3年再次來到你們美麗富饒的國家。昨天,我同普京總統舉行了富有成果的會談,並共同出席了俄羅斯中國旅遊年開幕式。
十三、做好周邊外交工作
做好周邊外交工作,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需要,要更加奮發有為地推進周邊外交,為我國發展爭取良好的周邊環境,使我國發展更多惠及周邊國家,實現共同發展。
十四、加強與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
非洲有句諺語:「河有源泉水才深。」中非友好交往源遠流長。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毛澤東、周恩來等新中國第一代領導人和非洲老一輩政治家共同開啟了中非關系新紀元。從那時起,中非人民在反殖反帝、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的斗爭中,在發展振興的道路上,相互支持、真誠合作,結下了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兄弟情誼。
十五、積極參與多邊事務
我們要堅定維護國際公平正義,維護世界和平穩定。當今世界並不安寧,各種全球性威脅和挑戰層出不窮。金磚國家都熱愛和平、珍視和平。實現世界持久和平,讓世界上每一個國家都有和平穩定的社會環境,讓每一個國家的人民都能安居樂業,是我們的共同願望。
十六、密切黨同人民群眾聯系
貫徹落實好中央要求,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貫徹好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作出的重大工作部署和要求,緊緊圍繞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切實加強全體黨員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把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作為切入點,著力解決突出問題。
十七、推進反腐倡廉建設
實現黨的十八大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把我們黨建設好。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是黨的建設的重大任務。為政清廉才能取信於民,秉公用權才能贏得人心。
❺ 如何理解近代以來中國歷史的主題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材料一: 近代中國歷史發展的路徑或者方向不是一成不變的。在一定歷史條件下,歷史可能循著某種路徑發展,歷史條件改變了,發展的路徑也可能改變,這就是歷史發展的轉折。洋務新政(洋務運動)的興起是近代中國歷史發展的一次重要轉折。它雖然沒有使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生產方式成為中國社會的主流,但卻為此後改良派、革命派成長提供了基礎。
——張海鵬《現代化的研究視角與近代中國現代化的歷史進程》
材料二: 中國近代史的發展呈現出由「沉淪」到「上升」的發展過程,中國社會走出了一條「U」字形路線。在近代中國歷史的前期,其基本特徵是「沉淪」;近代中國歷史的後期,其基本特徵是「上升」。在「沉淪」與「上升」中間有一個過渡期(1901年到1920年),就是「沉淪」的谷底、「上升」的起始時期。
——張海鵬《現代化的研究視角與近代中國現代化的歷史進程》
(1)結合洋務運動的內容簡要分析洋務運動是如何為改良派、革命派成長提供基礎的?(6分)
(2)試分別概述材料二中所說的「沉淪」和「上升」的含義。(8分)
(3)20世紀初期是中國由「沉淪」到「上升」的轉折時期,列舉這一時期體現「沉淪」「上升」的重大歷史事件各一例。結合所學知識,簡要分析1901到1920年間近代中國由「沉淪」,到「上升」的原因。(11分)
題型:綜合題難度:偏易來源:不詳
(1)提供基礎:洋務派創辦近代工業,引進西方生產方式和技術,誘導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為改良派、革命派成長提供了物質基礎和階級基礎;洋務派創辦近代教育,培養新式人才,翻譯西方書籍,沖擊了舊思想,為新思想的引進和傳播創造了條件。(6分)
(2)含義:沉淪:西方列強侵略,清王朝腐敗,中國社會日益淪為半殖民地社會。上升:中國人民通過不斷探索和斗爭,最終贏得了反帝反封建斗爭的勝利,建立了新中國,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當家作主,同時近代化進程不斷深入(6分)
(3)重大歷史事件:「沉淪」有《辛丑條約》的簽訂、袁世凱復辟帝制、巴黎和會外交上的失敗等;「上升」有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中國國民黨和中共的成立等(4分)。
經濟: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不斷發展,為社會的轉折提供了經濟基礎;政治:進一步壯大了中國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力量,為中國社會的轉折提供了階級基礎;(答政黨建立也可) 思想:資產階級民主思想和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等,為中國社會的轉折提供了思想基礎。(6分)
❻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任務是如何提出來的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習總書記2017年10月18日提出來的。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內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容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
2018年12月,習近平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說,建立中國共產黨、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推進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五四運動以來我國發生的三大歷史性事件,是近代以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三大里程碑。
(6)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歷史解讀
習近平指出,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找到了一條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革命道路,進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奮戰,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一九四九年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
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推進社會主義建設,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實現了中華民族由近代不斷衰落到根本扭轉命運、持續走向繁榮富強的偉大飛躍。
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破除阻礙國家和民族發展的一切思想和體制障礙,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使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
❼ 回顧中國近現代史,談談怎樣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
回顧中國近現代史,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歷程:建立中國共產黨、成立專中華人民共和國、推屬進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五四運動以來我國發生的三大歷史性事件,是近代以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三大里程碑。
每一個歷史時代都有自己的高峰,它既是時代的地標,也是通向未來的起點。建立中國共產黨、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推進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五四運動以來我國發生的三大歷史性事件,是近代以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三大里程碑。
(7)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改革開放40年,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迎來了從創立、發展到完善的偉大飛躍;中國人民迎來了從溫飽不足到小康富裕的偉大飛躍。
40年來,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創造的發展奇跡,無論是放在世界范圍橫向比較,還是置於歷史長河縱向觀察,都嘆為觀止,震古爍今!
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站在歷史舞台的中央,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的領導者,是20世紀以來時代潮流大浪淘沙的結果,是人民選擇的結果。
❽ 鴉戰以來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例
鴉片戰爭後,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華民族被列強欺凌,先進的中國人開始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
首先奮起抗爭的地主階級的先進知識分子,如林則徐、魏源,他們疾呼「開眼看世界」,主張向西方學習先進的科學軍事技術,拋棄「天朝上國」的包袱,掀起「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新思潮。後來,地主階級的洋務派把林、魏的思想付諸實踐,掀起一場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由於洋務運動沒有否定阻礙中國社會發展的封建制度,因此,它的命運只能是失敗。地主階級救國救民的道路不可行。
然後,不屈不撓的中國人開始了新一輪的抗爭。這次領導救國救民斗爭的是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如康有為,梁啟超等領導維新變法,主張學習日本,在中國實現君主立憲。由於中國封建頑固勢力異常強大,這種嘗試失敗了;孫中山主張向美國法國學習,在中國推翻君主專制,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領導了辛亥革命,達到了初步目標。可是,由於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力量弱小,反動勢力勾結,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被封建軍閥竊取。
由此,地主階級之後,在中國實行資產階級民主制度的嘗試也失敗了。中國人陷入深深的困惑當中。
後來,陳獨秀等激進知識分子認識到中國思想文化是阻礙社會進步的罪魁禍首。於是,他領導了新文化運動,打出了「打倒孔家店」的旗幟,把西方的「民主」與「科學」作為挽救中國的最後一根稻草。
正在新文化運動轟轟烈烈進行當中,俄國十月革命的一聲炮響,傳到南方的中國,中國人民頓時受到啟發,找到了一條救國救民的道路。於是,先進的中國人開始在中國宣傳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後來與中國國情相結合,形成了毛澤東思想。在這一指導思想的領導下,中國人民終於贏得了民族獨立。
由上可知,中國人民選擇馬克思主義,選擇社會主義,是歷史的必然。
❾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三大歷史任務是什麼
推進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和促進共同發展這三大歷史任務,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一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推進社會主義的全面發展進步。黨的十八大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布局,由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 「四位一體」發展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這一總體布局的重大戰略調整,進一步明確了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歷史任務,就是要通過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二是實現祖國統一。中華民族是一個統一的大家庭,中華民族的領土和主權不容分割。沒有祖國的統一,就不會有完全意義上的民族復興。要貫徹「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和現階段發展兩岸關系、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八項主張,促進兩岸人員往來和經濟文化等領域的交流,切實做好台灣人民的工作,堅決反對和遏制「台獨」分裂勢力,努力維護台海地區的和平穩定,推進祖國統一大業。
三是推進和諧世界建設,維護世界和平,使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先進民族之林。當今世界,和平、發展、合作已成為時代的潮流。一個民族的興盛,一個國家的發展越來越離不開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我國要既通過爭取和平的國際環境來發展自己,又通過自己的發展來促進世界和平,在國際關系中弘揚平等互信、包容互鑒、合作共贏的精神,共同維護國際公平正義。同世界各國人民一道,加強團結,密切合作,攜手建立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