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初中歷史學科出現的問題

初中歷史學科出現的問題

發布時間:2021-03-02 15:30:01

『壹』 怎樣解決學生不重視歷史學科的問題

發揮學科特點,重視以史為鑒 淺談歷史學科中學生學習方式轉變的初步研究 一、問題的提出和研究目的。 「未來的文盲不在是一個不識字的人,而是一個沒有學會學習的人」學會學習是一個生存和發展的基本要求。在新課改的推進與實施中,學生學習方式轉變已成為時代的需要,課改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必然環節。歷史教學必須注重學生學習方式轉變,打破傳統的「教師機械講,學生被動聽」的模式,建立學生主動學習、積極參與的現代教學方式。但是大部分歷史教師仍習慣於「滿堂灌」「一言堂」,習慣於讓學生死記條條硬背框框,歷史學科的改革力度不大。就我校的初中歷史教學實際情況看,「課上畫條條,課下背條條,考後全忘掉」的現象依然存在,學生學的死,記得苦,簡答題死記硬背,機械呆板,課堂氣氛沉悶,學生興趣低落,參與課堂學習少。為改變這種狀況,我們進行了歷史教學學生學習方式轉變的子課題研究實驗。在教學中貫徹「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活動為主角」,用歷史故事、歷史活動、等活動,吸引學生的積極參與到課堂中。在教學中打破了舊有以「接受性」、「結論性」「填鴨式」為特點的教學活動方式,提倡讓學生在「探究」、「發現」和「討論」中主動學習、自我教育,注重在教學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掌握科學的學法,在活動中體驗學習的快樂,在活動中獲得主動的發展,掌握歷史知識,形成歷史技能歷史觀念,學會分析歷史現象。 二、研究方法和步驟。 1、明確現狀,尋求突破。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盡可能深入地了解每個孩子的精神世界,這是教師和校長的首條金科玉律」。熟悉、理解、自己的教育對象。才能在活動中激發創造性和求知慾。實驗前,我們進行了學生學情調查問卷和學生評教調查問卷,分析學生對歷史課的學習態度與學習中的困惑,學習歷史的方法習慣等。認真鑽研充實理論,領會課改的精神,學習課標的要求,進行洗腦工程,轉換教師角色,深刻領會課程標准,研究商討教學對策,達成共識,制定了子課題研究計劃,明確了研究的目的、方法、手段和要求。在實驗中為確保實驗的順利進行,保證課題的成功。我們集中備課,相互聽課,互相評課。經常與學生交談,聽取學生對歷史學習的看法,在與學生交流中發展,在共同交流中學習。發現問題及時記錄,及時反饋,及時研究對策,注意靈活解決教學中發生的突發事件。 2、實驗內容:注重將傳統學習方式與現代學習方式兩種不同的方式進行對比對照實驗。「被動學」與「主動學」「灌輸」與「導學」 「精講精析」與「滿堂灌輸」「照本宣科」與「學生創造」進行對照,分析不同方式的不同效果。現在每個年級六個班。兩個班以教師講為主,四個班以學生學為主,兩種學習方式同步並存。進而觀察研究不同方式下的學生的態度、興趣熱情、效果等不同,,以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平時成長記錄、考試成績、綜合素質評估等,分析學生的成長變化,研究學生學習方式轉變的步驟、方法、必然性及對教師備課、上課、教材處理的要求,明確學生學習效果與學習方式的關系,從而更好的指導教學。 三、具體操作要求與實踐 1) 指導方針:在教學中結合歷史學科特點,落實現代學習方式的主要特徵:主動性、獨立性、獨特性、體驗性、問題性。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大膽活動,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與合作能力。 2) 課題實施目標:力求通過學生學習方式轉變的落實,使學生喜歡歷史,願意學習歷史,產生濃厚興趣,能扎扎實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歷史知識扎實牢固,基本技能得到強化。學生積極性得到發揮,會評判歷史事件,能分析歷史現象,從歷史人物、事件得到有益的啟發,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個性、意志、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獲得升華提高,達到「以史為鑒,學史明智」的良好效果。 3) 課堂要求: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抓好師生互動,重視學生創造性的發揮,宣揚「我參與、我快樂」「我學習、我成長」「我研究、我進步」「歷史課堂我主宰,我的歷史我掌握」「今天的拼搏,明天的瀟灑」的學習氣氛。注重教師角色與學生角色的轉變,注重教學中學生活動的設計,強調學生的主動學、會學,促進學生的主體參與。把學生學習方式轉變,作為教學中的側重點;把課堂學習變成學生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不斷生成、張揚、發展、提升的過程;使學習過程變成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 四、重點研究落實三種學習方式: 1] 自主學習方式。新課程理論注重宏揚人的自主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方式和自學能力,自主學習是相對於「被動學習」「機械學習」「他主學習」而言。即「我要學」「我能學」「我會學」簡而言之,就是強調學生自己的自主學習。即強調自主確定學習內容、根據自己的實際自學,制定學習進度;自我選擇學習方法;自我調控學習內容;自我反饋學習效果。如何抓好自主學習?第一,教學中我們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全員參與,激發和維持學習動機,使學生保持濃厚的探究興趣,保持旺盛的探索力。第二,提供學習的機會,相信學生,充分發揮自主權,學習目標讓學生提,學習方法讓學生選,測試習題讓學生出,充分發揮學生自主權,調動學生自身的積極性。把時間和空間真正還給學生,向學生講明思考的方向,給學生以自主探索的時間,開動腦筋,主動學習。第三、真正落實,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學習自主學習以學生的主動參與為前提,沒有學生的主動參與,就沒有自主學習的學習過程。特別是在新授課中,我們經常運用這種學習方式,發揮學生自身優勢,激發學生動機,鼓勵他們過關斬將,鼓勵他們勇於質疑,善於釋疑。通過自學發現出現的問題,產生的疑問,從而為教師精講精析作好鋪墊,為學生的團體合作共同闖關,作好准備。營造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環境,讓學生真正成為活動的主體,學習的主人,自覺動腦,動口、動手、參與學習,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真正作到「書寫自己的歷史,創造燦爛的明天」。當然教師要做好助手、幫手,當好引路人,為學生鋪路搭橋,督促學生,不讓一個學生掉隊。 2]合作學習方式。合作學習方式是相對於「個體學習」而言,「指導小組或團隊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如合作討論歷史問題,小組調查歷史現象,團隊競賽歷史游戲、歷史謎語、合作製作(仿製文物、科技成就表、歷史年代圖表、)合作扮演(歷史短劇)演講比賽等。合作學習方式要求教師合理分組、明確任務、把握時機,規范學生操作、加強指導、注重評價。具體為,創設歷史情景,誘發合作願望。鼓勵進取,「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激發學生的進取心,激勵他們努力克服困難。沒有明確的目的,合作的願望,學生的合作,分組往往會流於形式,為此凡需要合作的學習時候,我們都創設相應情景,來誘發學生參與,如人教版《中國歷史》七年級下,第一課學習是,我們通過展示運河圖片,創設運河今景,激發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於是決定進行小組合作,共同探究大運河開通的背景條件前因後果等。總之在教學中要因勢利導,引導學生相互交流合作,剖析歷史現象,分析歷史事件。對於歷史人物的評價,歷史事件的感受是學生最感興趣的話題,引導學生暢談想法,學生往往願意參與,「話越說越透,理越辯越明」 在教學實踐中,不以某個現成結論束縛學生思維的發展,允許學生自由發表意見、觀點「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甚至寬容學生某些認識上的錯誤,從而調動其思維積極性,並進行疏導、調適。比如在講「隋煬帝與大運河」時,讓學生自由發表對隋煬帝的看法。大家暢所欲言,有些學生根據所學指出:「隋煬帝雖然殘暴奢侈,生活腐化等 ,然而不能因此抹殺他在開鑿大運河中的貢獻。」「罪在當代,功在千秋」。以一個初中學生,能夠持著不是全盤否定的態度去看待這些歷史人物,評價歷史事件,實屬可貴。比如在七年級我們開展了隋朝大運河是好事還是壞事?隋煬帝和朱元璋是不是一個壞皇帝?如何評價武則天?顫淵之盟該如何評價?等辯論會,開展歷史辯論台,通過提前布置分工,學生分組搜集資料,展開交流,在辯論中大現身手,以理服人,因事明理,令聽者茅塞頓開。我們依據教材的要求,引導學生全員參與,使學生明確了歷史知識的前因後果,擴大了自己的知識面,了解了歷史的事實,加深了對知識的系統化掌握、專題化理解。通過學習如新疆、西藏、台灣自古就是中國的領土等知識,形成了維護祖國統一為榮,分裂祖國為恥的榮辱觀,進行了愛國主義教育。合作學習方式特別適合於復習課、練習課等,通過分組學習,達到知識的系統化、結構化、靈活化,熟練化。在相互的討論中,互相啟發,分組介紹本朝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發展變化,重新回到歷史的天空中,去了解當時的歷史。活動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板報、手抄報、小組表演的形式,展示小組的發現,表演歷史劇學生影響深刻。復習課的快節奏在分組學習中得到體現。 3]探究學習方式。歷史學科的探究學習方式是指,學生選擇和確定與歷史有關的主題,自主的搜集整理和運用歷史資料去分析和解決問題,作出合乎邏輯的解釋從而獲得新知識、發展能力,提升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學習方式,包括:選定和確定問題;搜集和處理資料,推導結論,表述結論等。選擇探究學習的內容不能盲目隨意,要依據教材內容,滿足學生學習的需要,引起探究的慾望,聯系現實拉近歷史與學生生活的距離,引導學生掌握探究的要領:質疑,發問、聯系、求解、領悟、核實、驗證。在教學中,讓學生敢於沖破教科書及教師講授的狹小范圍,鼓勵他們在教材基礎上 大量閱讀有關課外知識進行補充、延伸如七年級下冊我們重點組織學生探究了下列問題:唐宋元明清時期發生在聊城歷史的事件,如永濟渠的開鑿,肖城遺址,會通河;聊城與運河的興衰等,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歷史,調查研究,讓學生暢談認識收獲,展示收集的資料,交流探究成果從而關注歷史,學習歷史。在歷史活動課中,探究性學習方式也非常重要如,活動三,製作歷史示意圖。學生明確問題後,分組後根據要求進行個人、小組探究,然後將探究的成果,共同研究,交流提高、集思廣益,互相修改後以小組匯報的形式,展示給全體同學,壁報、手抄報等,豐富多樣,充分顯示了學生自身的發展,說明對歷史知識的掌握的程度是非常熟練的,靈活的,。通過活動,他們不但鞏固了知識,而且培養了合作意識,學會了探究的本領。復習階段引導總結,前後聯系,如分析漢代的絲綢之路、唐代「海內存知己」、宋元海外交往廣,明朝鄭和下西洋、清朝的「閉關鎖國」的對經濟社會的影響,對當代社會改革的啟示。分析開放富強。鎖國落後的影響。聯系社會熱點分析社會發展,激發學生的社會意識、發展意識、進取意識。不但理解歷史事實,而且學會分析事件原因。 五、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對教師的要求。 要勇於轉變教育觀念,用新的理念來指導新的教育教學實踐,特別應明確歷史教學的任務不僅是學生記住一些歷史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歷史的方法,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得到發展,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及時更新知識儲備,時代的變革,教材的改變需要教師自覺擴充知識面,掌握新信息,及時在時代的發展中改變。自覺提高指導學生的能力,只有掌握較強課堂組織力,靈活駕馭課堂,全方位指導,營造學習氣氛。 六、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的展望 我們在指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進行了初步的探索,取得了良好效果:第一,調動了學生主體參與水平積極性。從學生團體看,實驗班中96%選擇喜歡歷史學科,上課時爭相發言達到85%以上;從學生個體看,個別整體水平較差的學生在學習方式的轉變中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一片樂土, 恢復了在歷史學習中的信心;小組合作成果顯著,小組間團結協作,爭先恐後。第二,增強了學生創新實踐能力。不論其觀點是否正確,經過自己的思考而形成的見解正是創新本質的體現。對歷史事件、人物、現象都能發表自己獨到的見解。第三,有利於歷史學科中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還處於初步階段,仍然需要我們在教學中繼續探索,繼續研究。以其更大程度的解放學生,真正作到學史明智的目的。 修改 教師要熱愛學生,親其師,信其道,「愛為師德之體,無愛便無教育」「知其心症,對症下葯」關心成長、關心未來,「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關心困難學生,注重情感交流,溝通,建立新的生活交接源,進而克服困難,戰勝痛苦,形成新的生活。關心理解學生,愛默生認為「成功教育的秘訣在於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一視同仁,尊重情感,控制情緒。「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貳』 初中歷史學不好怎麼辦

歷史是一個文科性質的學科,所以各位初中生在學習初中歷史時,做到以下幾點對學習成績有幫助:
1、初中歷史的學習在於閱讀、理解,記憶。需要初中生具備的基本技能是將掌握的知識點可以熟練運用。所以在學習時一定要提高學習效率。所以每個學生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學習,如某些某些學生更容易理解條理清晰的知識點,那麼在學習時就要將學習過的知識點進行整理。或者是自己學習時效率低那麼就要提高課堂上的學習效率。所以各位初中生一定要找到自己在學習上的特點,
2、初中生在學習初中歷史時需要掌握的另一個基本技能就是學會速度記憶。這是提高初中生學習效率的一種辦法。這樣初中生可在學習時舊件大部分的知識點進行記憶,大大縮短了課下的學習壓力。
3、初中生能否將學習過的初中歷史知識點進行整理是初中生能不能取得好成績的關鍵因素。初中生要把學習過的知識進行整合,方便記憶、復習。而且還要講新學習的知識點與以前所學過的知識點進行聯系。以增加這個知識點在自己腦海中的記憶。
4、做題是初中生學習任何任何一科都必不可少的,但是並不建議初中生使用題海戰術。做題在於質量而不在於數量。有些初中生在學習初中歷史時盲目的使用題海戰術,非但知識沒有學習明白,反而讓初中生自己將所學的知識點記混了,得不償失。所以初中生要把握好做題的數量,在做題中最重要的是學會反思、歸類和整理出相應的解題技巧。並且對自己的知識體系進行調整完善。

『叄』 初中歷史教學實施過程中要考慮哪些因素

課程改革以來,廣大歷史教師根據新理念、新課標組織教學,課堂教學呈現出可喜的變化.從形式上看,在45分鍾的課堂里常常是歡聲笑語、高潮迭起,似乎我們的歷史課堂已經走進了新課程的最佳狀態.但是,認真審視一下目前的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有些教師對新課程的理解是膚淺的,突出的表現是重現象不重本質、重形式不重實質,致使課堂中出現了虛假的「繁榮」.下面,是我對初中歷史新課程改革中課堂教學的一些粗淺認識,期望大家能提出更多寶貴的想法,以便在今後的歷史教學中共勉,為2009年即將進入新課程的高中課堂教學提供有益的借鑒.

一、實行新課程改革,是在繼承基礎上的改革,不是全盤否定傳統教學
新課程在推廣和實踐過程中,給人一種把傳統教學「推倒重來」的感覺,在處理新課改與傳統教學關系時,存在一種「全盤肯定」與「全盤否定」的思維傾向,應該引起重視.我認為應處理好新課改與傳統教學的兩個辯證關系:
一是繼承性和創新性的關系.與新課程要求相適應的教學改革不能脫離「歷史」,要在繼承優秀傳統基礎上進行改革.目前我們在新課程實驗中需要思考和梳理的是,經過長期實踐檢驗和證明的行之有效的優秀教學傳統思想和做法有哪些?傳統教學中有哪些思想和做法已遠遠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不能適應我國改革開放的新形勢對培養人才要求的實際?在推進新課程實驗進程中,我們要如何繼承和改進傳統的教學思想和做法?新課程要求教學實施與時俱進,改革、發展、創新.但發展什麼?目前哪些方面首先要發展?用什麼標准來檢驗教學實施改革、發展、創新的成敗呢?我認為要服務於每一位學生成人成才全面發展的大目標,改革教育教學的方方面面;圍繞提高教育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時代性、主動性,用課程新理念反思傳統教學中的不足,採用新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作為著力點.
二是理論前瞻性和現實操作性的關系.新課標理論的前瞻性與歷史現實環境局限的矛盾,是不容迴避的現實問題,也是廣大師生深入進行新課程研究實踐的主要障礙.在目前大環境下,我們不能空談觀念更新,而應該實事求是,結合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教育界的各種研究成果,融合新課程理念,踏踏實實研究歷史教學法,並自覺運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去,解決實際操作性的問題,我們在教學中,要在新理念指導下實踐,在實踐中總結反思,逐步把新理念轉化為個人教學行為習慣.

二、重視過程與情感目標,但不能忽視「知識」目標
歷史新課程從義務教育的基礎性、普及性、發展性的特點出發,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歷史知識.基本的歷史知識包含重要的歷史史實和基本歷史線索兩部分.一些老師在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達成的過程中,更多地關注了後兩者.對歷史教學任務的理解從課堂設計和教學過程上看,有一些教師忽略對具體知識的傳授,表現為在課堂上少講或不講新知識,或是上課一開始就提出問題讓學生討論.這樣一來,學生缺乏對歷史基礎知識的了解和掌握,缺乏歷史的具體感受,因而很難積極地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甚至很難展
開討論.教師這樣安排,可能是認為應當讓學生來建構新知識,或是認為講多了就會使學生處於被動的地位.但實際情況是,由於學生缺少必要的背景知識,教學的活動難以深入,使得學生和教師都處於尷尬的被動狀態.我們知道,歷史教學的任務包括很多方面,在新的課程標准中表述為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歷史教學的目標無論怎樣劃分,都是整體目標的具體體現,都不應該忽視某一個方面.而且,正是由於歷史本身所包含的豐富內涵,才使得歷史教育具有感染力和生命力.
知識是基礎,是依託,是載體,是學生發展的雙翅,學生只有在掌握基本的歷史線索和具體的歷史知識的同時,才能形成歷史學習的初步能力,才能真正學會學習,才會產生愛國主義情感、正義感、社會責任感以及正確的生活態度、做人態度和科學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學生不掌握必要的歷史知識,一切活動都難以展開,一切能力也都難以形成,思想、品德、情感、態度等方面的生成也會成為空泛之談.所以,現在要注意避免對教學目標整體把握上的失缺,要
全面和正確地理解歷史教學的任務.
第一,在知識傳授方面,一是在貫徹整體知識結構的教學方面,教師應注意從總體上把握教材的基本結構和發展脈絡,尤其還要重視對內容的深廣度作出恰如其分的規定,便於有的放矢地教學;二是要重視學生知識結構的轉化,即將教材的基本知識結構轉化為學生自己的認知結構和學習能力.
第二,在學生的智能培養方面,要想使智能培養真正達到素質教育的目標,應從進一步改進課堂教學入手,具體說:一是教師應留出更多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去閱讀教材、思考問題,並進行思辨的討論;二是教師講授的側重點應從歷史過程為中心轉向歷史發展的邏輯聯系為中心;三是歷史教學要聯系實際,要談古論今,發揮歷史的明理、鑒今、育人的作用.
第三,在思想教育方面,總體看在歷史課堂上落實不夠是個普遍現象,當然學科的思想教育的陣地作用也就遠未得到充分發揮.思想教育的內容籠統地講,在中國史教學中要著重突出愛國主義教育和民族自尊心及民族自豪感的培養;在世界史教學中主要是審美觀、世界觀和社會發展規律的教育.相比之下,中國史的思想教育要好於世界史部分.形成這種情況的原因,與應試教育有直接的關系,歷史教師應引以為戒,在今後的教學活動中予以重視和進一步地落實.

三、倡導教學形式多樣化,但不能丟棄教學重點歷史課程標准提倡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在課堂教學實施的過程中,為了給學生學習歷史營造一個興趣盎然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老師們積極探索多種教學形式,改變過去那種嚴格按照教學流程按部就班地進行教學的狀況,組織了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但是,有些活動作為一種教學形式只是一種點綴.例如,歷史劇是學生非常喜歡的形式,但是教師在設計這些活動、指導學生編演時沒有充分考慮要達到什麼目的、學生可以從中了解些什麼,有時候表演的過程中學生們嘻嘻哈哈,內容簡單、形式單一.表演過後就進入了下一個環節,至於劇中表現的主題思想是什麼就不得而知了,表演只是起到了活躍課堂氣氛的作用.
而對教學內容重點的把握,一堂課的時間有限,需要選定重點的內容,組織重點的活動,而重點活動是應該圍繞著重點內容來設計的.但現在有些教師在課堂上不是圍繞著重點內容展開教學,而是舍本求末,追逐形式,或是就一些枝節性的問題組織討論;或是對重點的內容輕描淡寫,把主要時間和精力放在其他的內容上.

『肆』 初中歷史學科命題需要注意的幾個方面

初中歷史學科命題圍繞以下四個方面命題:
一、課程標准
二、中考考回點
三、突出史觀
四、核心素答養
注意幾點:
1.通過知識的考查進行價值觀的引領。也就是要有「題魂」;
2.答題要從歷史和歷史學的角度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而不是從語文作文立意的角度得出的結論;

『伍』 初中歷史史料運用應注意哪些問題

史料教學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廣為應用的時間還不長,一線教師對史料教學的目的理解還不夠深刻,教師在使用方法上還不夠嫻熟,因而還存在著不少問題,其中,最為突出的問題是史料運用未能達到預期目的,出現有效性偏低甚至無效的現象。具體表現有三個方面:1、史料運用只是招牌,學生未能從中獲取任何史學方法和歷史學科能力;2、史料堆砌,與主要歷史知識關聯不緊密;3、史料有誤,給予學生錯誤信息,構建了錯誤的歷史情景。細分析這些現象出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 史料運用不充分


在學習中,「論從史出」大致有以下步驟:研讀史料,辨析史料,提取信息,論從史出。初中歷史教學中史料運用也應遵循這幾步進行,某一步不到位即會導致史料運用不充分。不充分的具體表現為:引導學生研讀不到位,導致學生對史料理解不透,也就談不上辨析史料的可信度,更談不上提取有效信息,史論或問題的結論也只能由教師得出,這樣的情況致使史料運用成了招牌,走形式而已,學生無法從中獲取《課標》中所要求的「搜集史料」、「提取信息」、「解決問題」、「交流成果」等歷史學科能力。
2、 史料失真失准
史料從內容上分為直接史料和間接史料兩大類,從表現形式上分為文字、實物、口碑三大類。因為史學研究是依據史料進行的,因而史料的真實性和可信度是至關重要的,所以,史學研究首選的是直接史料,間接史料運用則要多方印證。
現代信息技術為查找歷史資料提供了便捷,也帶來了弊端。網路上所提供的史料多為轉手的間接史料,其真實性和准確性都需要考證,但一線歷史教師受時間和閱讀面的限制,對網路上查到的史料不進行考證而直接使用,時常會發生史料有誤的現象。此外,別人論文或資料中轉引的史料也應考證,多次轉引容易出現訛傳現象。一旦史料有誤,給予學生的信息以及學生據此建構的歷史情景和歷史知識也就出現差錯了。
另外,課堂教學中常出現引用電影和電視劇片斷的現象,常常有失妥當。目前歷史題材的電視劇很多,走「戲說」路線的絕不能成為歷史課堂的教學資料,即使非「戲說」類也很難成為真實可信的史料,比如七年級下冊教材引用了電影《鴉片戰爭》中虎門銷煙的場面圖,此場景就算是根據文字材料再現,也很難做到絕對准確,所以給予電影圖片不如給予文字史料讓學生自己建構歷史情景更為妥當。電影和電視劇,只有在將來研究傳媒史或生活文化史時才能成為可信的真實史料。
三、提高史料運用的有效性
1、 合理選用史料
(1)充分合理使用教科書上的史料
滬版新編歷史教材與舊教材相比更重視史料,且以直接史料為多,間接史料也多經過史學家的考證,可信度較高。史料的種類也很多:文字史料、圖片史料、圖表史料等等,非常豐富。這些史料基本上是圍繞教材的重點和難點選取的,和正文內容相互補充,具有情景性、典型性、深刻性和啟發性。在教學中應重視運用,細致地指導學生閱讀和理解材料,必然能加深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有助於學生形成「證據」與「史實」之間的邏輯意識,更能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增強歷史知識的真實感。
(2)適當補充史料
教材中的史料受篇幅的限制是有限的,教師在教學中可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需要適當補充課外史料。補充的史料應遵循幾個原則:一、史料應確保真實可信;二、史料與教學重點難點應緊密關聯;三、史料的長短應適宜;四、史料的難易度應符合學生的認識水平。在補充史料的同時,根據歷史知識與史料本身特質、學生的認識水平,提出相應層次的問題,引導學生分析史料,解決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提取信息」、「解決問題」、「交流成果」的學科能力。
在補充史料時,如需學生自己查找搜集史料,教師最好要先行瀏覽一遍,因為史料太廣,學生還沒有能力甄別史料的真偽,教師應給與一定的指導。
2、 加強對運用學生史料的指導

閱讀全文

與初中歷史學科出現的問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