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歷史博物館里有什麼
館藏文物:
西安自古帝王都,歷史上先後有周、秦、漢、唐等十三個封建王朝在此建都,地上地下文物非常豐富。形成了陝西獨特的歷史文化風貌。陝西歷史博物館建成後,集中珍藏陝西地區出土的珍貴文物37萬余件 五祀衛鼎
。比較典型的藏品有以下八大類:青銅器[/titl已登錄0品時代止秦漢。種類有禮器、樂器、兵器、車馬器、生活用品和生產工具典型的商多ur/urrl]師l]史料價值很型較為典型的有先周鳳柱受、西周牛尊、它較、戰國鳥蓋部壺和漢彩繪雁魚燈等。
唐代墓葬壁畫
400多幅,畫面面積1000多平方米。是1952年至1989年先後從陝西關中地區25座唐墓里揭取的。墓主均系唐代三品以上的皇親國戚和朝廷重臣。畫面內容有四神、儀衛、建築、狩獵、生活及唐與四鄰的友好來往等。是反映唐代社會的重要形象資料。 與陝西省地圖輪廓暗合的秦跪射俑
歷代陶俑
已注冊的有2000多件。藏品時代包括秦、漢、北朝、隋、唐和宋、元、明、清。質地有陶、彩繪陶、釉陶和三彩。藝術形象有甲士侍衛西域胡人,以及天王、鎮墓駝等t]歷代itle2] 已000[u文化原始url]釉陶、唐三彩、古玻璃、琉璃、唐秘色瓷和宋耀窯青瓷等。器物種類包、文等。[2]title2] 已注冊的有1000多件。藏品時代上起兩周秦漢,下至唐宋明清。器物種類有陶制的瓦、瓦當、磚、昭尾、水道和石刻建材,以及金屬建築構件。 竹節熏爐
漢唐銅鏡
已注冊的有800多件。造形多樣,圖案精美。有些祥語句。[t金title2] 銀的銅器。已注冊0多件。其中如、春秋土的金啄木鳥、漢/url]、金爐和1[家村唐代l]出土的塞金獸首瑪瑙杯、八棱樂位金杯、鎏金舞馬銜杯紋銀壺、赤金走龍等,均屬舉世罕見的精品。
歷代貨幣
已注冊的有10000多件。未清理造冊(即不包括在總藏品數之內)的尚有50000多枚和近7000公斤。種類繁多,有西周貝幣、戰國刀幣、秦半兩、西漢金、王五株、王莽時的各種貨幣、唐金銀幣以及稀有的古代外幣。 除上述八大類外,還有字畫、版本、經卷、織物、骨器、木器、漆器、鐵器、石器、印章、封泥,以及近現代文物和民俗民族文物。
國寶級文物:
1、西周早期【(方輿)左右偏旁yu鼎】通高77,口徑56.5厘米。1972年陝西眉縣楊家村出土。 目前暫存庫房,沒有在展線上展覽。 2、西周中期【五祀衛鼎】通高36.3,口徑34.3厘米。1975年岐山縣董家村出土。 在一樓西周展覽大廳中段。 3、西周晚期【多友鼎】通高51.5厘米,口徑50厘米。1980年陝西長安縣下泉村出土。 在一樓西周展覽大廳中段。 4、西漢【皇後玉璽】高2,邊長2.8厘米,重33克。1968年陝西咸陽市韓家灣鄉狼家溝出土。 在二樓西漢展覽大廳前段。 5、西漢【鎏金竹節熏香爐】通高58,口徑9,底徑13.3厘米。1981年陝西興平縣豆馬村出土。 在二樓西漢展覽大廳前段。 6、唐【舞馬銜杯紋銀壺】高14.3厘米。1970年西安市何家村出土。 在二樓隋唐展覽大廳中段。 7、唐【闕樓.儀仗圖】高28O,寬280厘米。1971年陝西乾縣懿德太子墓出土 8、唐【宮女圖】高176,寬196.5厘米。1960年陝西乾縣唐永泰公主墓出土。 9、唐【馬球圖】高229,寬688厘米。1971年陝西乾縣章懷太子墓出土。 10、唐【狩獵出行圖】高100-200,全長890厘米。1971年陝西乾縣李賢墓出土。 11。唐【禮賓圖】1971年陝西乾縣章懷太子墓出土。 以上五組18幅壁畫均保存密封庫房中,在二樓隋唐展覽大廳內均有其復製品供遊客欣賞。 12、13、唐【鴛鴦蓮瓣紋金碗(兩件)】 高5.5厘米,口徑13.7厘米,足徑6.7厘米。1970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 在二樓隋唐展覽大廳中段。 14、唐【鑲金獸首瑪瑙杯】長15.5,口徑5.9厘米。1970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
16、唐【三彩載樂駝】通高58厘米。高24.2,口徑12.4,足徑14.3厘米。1959年西安市西郊牛堡村唐墓出土。 原件在庫房,其仿製品在二樓隋唐展覽大廳後段。 17、北宋【青釉提梁倒注瓷壺】高18.3,腹徑14.3厘米。1968年陝西彬縣出土, 在二樓宋元明清展覽大廳中段。 18、宋【黑釉油滴碗】高8.5,口徑30,底徑10.6厘米。陝西渭南出土。 在二樓宋元明清展覽大廳後段。
2. 山東東營境內有哪些名勝古跡
黃河水體紀念碑地址:東營市東城東風湖南岸東營孤東海堤橋地址:東營區回東營市歷史博答物館地址:廣饒縣月河路中段北首孫武祠廣饒縣城西北隅廣饒南宋大殿廣饒縣城西北 隅利津縣長清齊長城地址:孝里鎮廣里村勝利黃河大橋東營墾利城東北側孤東海堤黃河入海口北側渤海灣沿岸廣饒關帝廟廣饒城西山東東營境內有哪些名勝古跡?
3. 東營市歷史博物館的文化交流
2000年以來東營市歷史博物館進行學術交流的部分紀錄:
2000年10月29日,中央黨史文獻《開端》攝制組前來拍攝《共產黨宣言》專題片。
2001年2月15日,中央電視台《使命》專題片劇組到館拍攝館藏最早中譯本《共產黨宣言》。
2001年3月23日,中央電視台「東方時空」欄目組到館拍攝館藏最早中文譯本《共產黨宣言》。
2001年4月2日,聘請山東大學美術考古系教授劉鳳君為本館顧問,並為其頒發聘書。
2001年5月12日-15日,為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80周年,央視《焦點訪談》欄目來館精心錄制《共產黨宣言》專題片。
2001年5月15日,蘇州市孫武子研究會會長管正與專家學者一行10多人來博物館研討孫武故里等事宜。
2001年6月26日,本館派人參加了山東省文化廳文物局在濟南南郊賓館俱樂部召開的「廣饒傅家遺址發現中國最早的開顱術」新聞發布會。
2001年6月28日,本館在縣賓館召開《廣饒縣傅家遺址發現中國最早的開顱術實例》新聞發布會。
2001年7月7日,省文化廳副廳長謝治秀來考察博物館。
2002年10月10日、11日,縣委副書記李培義、館長張萬春及縣政協文史委主任趙金炎赴濟南參加由山東省人文自然遺產保護與開發促進會、北京大學國際MBA、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和魯能集團共同舉辦的「二十一世紀《孫子兵法》應用國際講壇」(2002)會議,並以廣饒縣孫子研究中心、山東大王集團的名義向大會致賀詞。
2003年6月18日-21日,館領導到長清博物館、徐州博物館、南京博物館考察布展情況,並與山東省博物館、南京百會裝飾公司確定布展隊伍。
2003年6月23日,本館確定到長清博物館送去修復青銅器11件,後又送去小件青銅器17件同時修復。
2003年6月24日,青州博物館來我館製作張郭造像佛頭,於10月初安裝完畢。
2003年6月27日,湖北隨州博物館來館協定編鍾、編磬復制意見。於9月29日送至展廳並給予安裝。
2003年10月15日,本館新館隆重開館。全國政協港澳台僑辦副主任張道成,省文化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邢玉斗,東營市委副書記、勝利油田黨組副書記聶紹光,市人大副主任劉玉良,市政協副主席關美華,勝利油田管理局服務中心主任王德明,省文物管理處延長由少平,呂劇藝術專家代表李岱江,山東大學教授於海廣、任相宏,省、市、縣文博單位多位領導及市、縣直部門領導,各鄉鎮、辦事處領導前來祝賀。張道成、邢玉斗、聶紹光、劉玉良、關美華、李岱江、王德明、田振玉、徐春福為開館剪綵。
2003年10月29日-11月12日,本館21人分批赴西安考察博物館管理。
2004年2月28日,本館工作人員到鄒城、兗州、曲阜博物館參觀考察。
2004年3月1日,省館借編鍾到韓國展出,時間為2個月。
2004年3月25日,協助齊魯電視台魏穎導演拍攝呂劇專題片。
2004年4月14日,協助山東省電視台王樂賓、曹麗華拍攝呂劇專題片。
2004年5月17日,本館工作人員到北京參加「全國博物館及相關產品和技術博覽會」,並到北京市石刻藝術博物館查看了我館丟失的張郭造像佛頭。
2004年6月15日,本館工作人員到北京石刻館再次論證張郭造像佛頭真假。在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金申先生的陪同下,與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館長高景春接頭,並確定按程序辦理請回手續。
2004年6月27日,省文化廳倪國聖、郭建芬帶領古建築臨淄研究生班來館考察關帝廟大殿。
2004年7月17日,中央電視台在省考古研究所的陪同下,來館拍攝古遺址及新館專題片。
2004年11月17日,本館領導到南京博物院、西安師范大學聯系《共產黨宣言》脫酸保護事宜。最終確定由南京博物院除酸保護。
2004年11月20、21日,本館與中科院青島海洋生物研究所合作舉辦海洋生物標本展,並獲成功。
2005年2月19日,《呂劇起源問題辨析》作者孫向忠(濱州師范學院紀檢書記)和其同事李繼華(呂劇愛好者)來館研討呂劇事宜。
2005年3月25日,本館兩位同志到濟南參加山東省孫子研究會舉辦的《孫子兵學年鑒》首發式。
2005年3月31日—4月3日,本館部分人員到鄭州參加全國文物展覽會。參觀考察了河南博物院,解州關帝廟,又到山西平遙古城參觀考察。
2005年4月25日,本館工作人員到蘇州徵集孫武資料。
2005年5月4日,本館工作人員到臨沂銀雀山博物館徵集孫武資料。
2005年5月21—22日,本館與山東科技大合作舉辦《走進科學》科普展。
2005年6月17日,省文物處副處長王玉波、考古所王守功、張振國到東營區劉集村察看商周遺址。
2005年6月22日,本館工作人員到青州博物館、臨淄歷史博物館和桓台縣汪漁洋紀念館徵集有關古台丘的資料。
2005年6月24日,本館工作人員到山東省圖書館查閱明嘉靖《山東通志》中有關對柏寢台的記載。
2005年8月31日,本館工作人員去濟南參加山東孫子研究會組織的「抗日戰爭與孫子兵法」學術報告會。
2005年9月7日,本館全程組織孫子文化論壇。山東軍區原副司令員少將張明友、中國軍事科學院少將博士生導師於汝波、博士生導師劉慶等專家參加了會議。
2005年11月8日,濟陽縣文體局局長艾剛率團來館參觀我館建設及布展情況,雙方交流了意見。
2006年2月19日,日本美秀(MIHO)美術館片山寬明來我館考察「佛造像文物展」。
2006年3月15日,張萬春應山東省孫子研究會的邀請,到香港參加「孫子國際研討會暨香港古兵器博物館開館儀式」。
2006年6月16日,本館工作人員到濟南參加全國文博會。
2006年9月9日, 央視鑒寶專家組來我館舉辦鑒寶活動,時間一天。著名專家有李宗揚、單國強、李知晏。
2006年10月23日—25日,本館工作人員到安徽省太和縣倪邱鎮收集漢代御史大夫倪寬資料。
2007年3月17-18日,央視鑒寶欄目文物鑒定專家李知宴、唐恩鵬、潘深亮來博物館鑒定文物。?
2007年3月31日,本館與山東農業大學共同舉辦《「走近科學」爬行動物及標本展》,歷時2天。?
2007年4月5日,經省文物研究所佟佩華介紹,北京大學博士研究生燕生東到廣饒縣考察古代制鹽研究課題。
2007年5月13-14日,中央電視台《探索與發現》欄目組彭山導演在市委宣傳部杜金華副部長的陪同下到我館拍攝古文化專題。
2007年5月19-28日,本館人員陪同北京大學燕生東博士在東北塢、牛圈、南河崖、王署埠、唐頭營進行鹽業考古調查。?
2007年6月20日,省博物館按照省委要求,為慶「七一」、迎接省委第九次黨代會召開,舉辦文物精品展,率山東衛視等電視台、大眾報社、齊魯晚報等7名記者來我館采訪《共產黨宣言》的由來。?
2007年10月23日,中央電視台「探索與發現」欄目聯系我館,協助拍攝關於東營古文化的專題節目。
2007年11月14日,本館人員陪同山東大學任向宏、王青兩位教授到廣北南河崖村調查鹽業遺存情況。
4. 有關於歷史博物館或文化教育展館的照片不三張謝謝
歷史博物館現在叫國家博物館,剛好拍了幾張。不知是不是樓主所需的。手機拍的,不怎麼好。
5. 「九·一八」歷史博物館的文物藏品
《滿洲事變寫真帖》:2010年9月16日,沈陽市民歐瑞鵬為該館捐贈了一本1931年出版版的《滿洲事變寫真權帖》。這本寫真帖中圖像清晰,每張圖片都附有註解。共收錄了日本人拍攝的日本侵略者入侵中國東北實況照片六十幅,從一個側面可以看到日本帝國主義入侵中國東北過程中,殘暴、猙獰的丑惡嘴臉,記錄著侵略者的罪惡行徑。 左秀海獄中書鑒:左秀海,在「九·一八」事變前後任丹東市(當時叫安東)鳳城縣職業中學校長兼農業實習所所長。1936年臘月,日寇發動了「安東教育事件」,至1937年春,共逮捕了各地愛國人士300餘人(絕大多數都是教育界人士)。並對這些愛國人士用盡了酷刑。左秀海就是其中被捕的一位。面對敵人的非法審問,左秀海挺刑不屈,厲色指責日本侵略者的罪行,在1937年舊歷正月二十二日,與其餘6位戰友被日寇殺害。這份書鑒就是左秀海在獄中寫下的。 日軍進攻北大營原版照片:2008年9月18日,在「九一八」事變爆發77周年之際,沈陽收藏家詹洪閣將在哈爾濱收集來的7張見證日本關東軍發動「九一八」事變、炮轟北大營、佔領沈陽城的珍貴原版老照片捐贈給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
6. 誰有陝西歷史博物館的展品圖片及講解詞(展品的),要對應的,分別是商、秦,漢,唐各一件展品。
去陝博大廳買一本,不就全有了。
7. 東營市歷史博物館的館藏精品
歷史文物是人類寶貴的社會遺產,是人類如何生存、如何發展過來的最可靠的和不可取代的證據。人類的勞動,是依美的規律來造型的,千萬件古代文明的物質遺存,就是美的一定程度的表現。它們內在具有的歷史、科學、藝術的價值,將隨著科學的發展、時代的進步而逐步充分地被認識、研究和利用。廣饒縣歷史悠久,地上地下保存著豐富的文物古跡。近年來,由於考古發掘和城鎮建設,出土了大量的文物,使館藏文物逐年增多。目前館藏文物數量已達近8000件。藏品主要有陶器、石器、銅器、瓷器、石刻、錢幣、書畫、文方四寶、工藝品等。其中許多文物彌足珍貴,有著很高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研究價值,例如陶器中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時期的陶鼓,是目前我國發現最早的一種敲擊樂器,是十分罕見的。它的發現,為研究廣饒一帶在5000多年前古代社會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了豐富的可靠資料。大量的石質生產工具如石斧、石鐮、石刀、石鑿、方孔石器等器型的出現,反映了原始農業在人們經濟生活中占據了重要地位。玉器的製作,通過發掘傅家和五村遺址可知,在原始社會就已經流行,並且精巧奇絕,歷代長盛不衰。瓷器和漆器品種類型花樣翻新,雖然以實用器為最大宗,但代有新品,使人難以盡數。裝飾手法由簡入繁,刻、劃、印、貼、塑、雕、鏤等手法無所不有。至於釉上彩繪、釉下彩繪(以青花為代表),諸多彩釉以及諸種窯變到豐富的彩瓷更給人以花團錦簇的感受。金屬器品種繁多,有兵器、飲食器、酒器、銅鏡、鐵炮等。尤其是銅鏡,鑄制精良,形態美觀,圖紋華麗、生動,銘文豐富,是我們研究古代社會及裝飾藝術的寶貴資料。石雕造像作為佛教藝術,在廣饒一帶也是非常豐富的,尤其南北朝時期,「佛門盛世」,「大建圖宇,廣延僧眾」,三里一廟,五里一寺,寺院及民間雕造石佛像同全國一樣蔚然成風,故保存和出土了大量的佛教石造像,並有鮮明的世俗化風格和地域性特徵,且都裝飾華麗,雕工洗練細膩,體現了我國歷史上地域性石雕藝術的輝煌成就。館藏書畫主要是明清時代的作品,既有全國著名藝術大師的傑作,也有地方名人的書畫精品。這些作品或寫意深厚,或工整細致,或遒勁古樸,或瀟灑靈動,都各具特色。並達到了極高的境界。
歷史文物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廣饒一帶是中華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從廣饒傅家大汶口文化遺址中發現的中國最早的開顱手術,到廣饒五村大汶口文化遺址發現的陶鼓以及眾多的文物精品,足以說明在5000多年前廣饒的政治、經濟、文化都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8. 有沒有參觀博物館的圖片
9. 歷史博物館物品介紹
中國歷史博物館是中國國家歷史博物館。位於北京天安門廣場東側。中國歷史博物館的前身是北京歷史博物館。1912年籌建。1926年10月正式開館。1929年8月改名為中央研究院北平歷史博物館。1933年4月改為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北平歷史博物館。1945年 8月恢復中央博物院北平歷史博物館舊名。1949年10月改名為北京歷史博物館。1958年8月國家決定建立中國歷史博物館。1959年9月建成,1961年7月1日開放。 中國歷史博物館是國家重要的文物收藏機構,收藏文物共32萬多件,珍本圖書1000多種。其中有河南安陽出土的重達875千克的商代司母戊鼎,是已發現的最重、最大的青銅器、陝西眉縣出土的西周盂鼎,有銘文291字,記載了周康王賞賜貴族盂1709個奴隸的史實。北京房山出土的元代至順三年銅銃,是已發現的世界上最古的火炮。珍貴的古書畫有宋人《大駕鹵簿圖》卷、宋人摹梁元帝《職貢圖》卷、明代的《皇都積勝圖》卷和《南都繁會圖》卷、清代的乾隆《南巡圖》卷、《潞河督運圖》卷、《清朝禮器圖》冊、《鴻雪因緣圖》冊、《清代學者像傳》等。 「中國通史陳列」是該館的基本陳列。陳列從170萬年前的原始群時代起,至公元1840年止,按照社會發展分期,又按中國歷史朝代排列,分為原始社會部分、奴隸社會部分和封建社會部分,陳列面積8000平方米,陳列文物9000餘件。通過陳列,可以看出中國古代歷史比較全面的發展過程。 原始社會館陳列有元謀人、藍田人和北京人等材料。有10萬年前的丁村人階段的人類化石,還有2萬年前山頂洞人的頭骨化石、石器和骨針;1萬年前到6000年前的石鏃。骨鏃和陶制、石制的網墜;黃河流域西安半坡遺址出土的粟粒,長江流域餘姚河姆渡遺址出土的稻粒,以及石鐮和石鏟、陶器、玉器等。奴隸社會館陳列有青銅工具和青銅禮器和商代原始瓷尊等。封建社會館陳列有秦始皇統一文字、統一貨幣和統一度量衡的有關文物和鐵制生產工具等。陳列品中還有許多典籍、契約、地圖、畫像、手札等,介紹了中國歷史上許多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的經歷和成就。 中國歷史博物館還舉辦各種臨時展覽,每年觀眾超過百萬人次。「中國古代文明展覽」曾赴義大利、南斯拉夫展出,「中國古代科學技術展」曾赴日本展出。 該館出版有《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中國歷史博物館》、《簡明中國歷史圖冊》、《中國古代史常識(專題部分)》、《中國歷史教學參考掛圖》(歷史地圖)、《中國近代史參考圖錄》等書著、圖錄。
記得採納啊
10. 東營的歷史誰知道
東營市是萬里黃河入海的地方,是共和國最年輕的城市。南部廣饒縣(齊國樂安)是古代大軍事家兵聖孫武的故里,東營區牛庄鎮時家村是呂劇的發源地,東營市歷史博物館(廣饒)存有最早的中譯本《共產黨宣言》。北部是黃河沖積的新生淤地——黃河三角洲。這里是中國第二大油田——勝利油田駐地,是濟軍基地,是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駐地。這里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還有豐富的海洋資源。南部歷史悠久,北部資源豐富。這里有亞洲最大的地上人工湖——天鵝湖,山東省最大的城市公園——東營清風湖公園。南部的廣饒縣是全國第一個村村通柏油路的縣,是第一批村村通電話的縣,是第一批村村通公交車的縣,是第一批村村通自來水的縣,也是東營市第一個進入全國百強縣的縣。
東營市位於山東省北部黃河三角洲地區,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的入海口,在東營市墾利縣注入渤海。東營市地理位置為北緯36°55′~38°10′,東經118°07 ′~119°10′。東、北臨渤海,西與濱州市毗鄰,南與淄博市、濰坊市接壤。南北最大縱距123公里,東西最大橫距74公里,總面積7923平方公里。
東營市是適應石油工業發展於1983年10月建立的省轄地級市。
「東營」原是廣饒縣辛店公社的一個村名。1964年3月,華北石油勘探會戰總指揮部部址設在東營村,對外稱「九二三廠」。東營成為華北石油勘探會戰基地。為支援和配合石油開發會戰,1965年3月,中共山東省委和惠民地委決定在此設立縣級工作機構——中共惠民地區東營工作委員會和東營辦事處,東營始以行政區域名稱出現,但無行政轄區,只組建和統轄部分為油田服務的商貿、服務、金融、郵電等行業。1967年2月,東營工委和東營辦事處機構並入墾利縣。1971年12月,重新恢復東營工委和辦事處機構。隨著石油工業的開發和地方經濟建設發展,東營地區漸具城市規模。1982年11月10日,國務院以[82]國函字249號文批准設立地級東營市,劃定市區范圍,並將惠民地區的墾利、利津兩縣劃歸東營市領導。1983年8月30日,國務院又以[83]國函字175號文批准將惠民地區的廣饒縣劃歸東營市管轄。1983年10月15日,東營市舉行成立大會,市人民政府正式掛牌辦公
我就知道這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