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美國20世紀歷史事件

美國20世紀歷史事件

發布時間:2021-03-02 14:07:38

1. 美國歷史重大事件

1、獨立戰爭

美國獨立戰爭(英語:American Revolutionary War,1775年—1783年),或稱美國革命戰爭,是大英帝國和其北美十三州殖民地的革命者,以及幾個歐洲強國之間的一場戰爭。

這場戰爭是始於為了對抗英國的經濟政策,但後來卻因為法國加入戰爭對抗英國,而使戰爭的范圍遠遠超過英屬北美之外。

由於英國一直以來對殖民地進行剝削,對北美殖民地經濟的發展起到嚴重阻礙作用,為了對抗英國的經濟政策,北美人民奮起抗爭。

始於1775年4月的萊剋星頓槍聲,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通過了由托馬斯·傑斐遜執筆起草的《獨立宣言》,宣告了美國的誕生。

2、南北戰爭

南北戰爭(American Civil War,即美國內戰),是美國歷史上唯一一次內戰,參戰雙方為北方美利堅合眾國和南方的美利堅聯盟國。

戰爭以南方聯盟炮擊薩姆特要塞為起點 ,最終以北方聯邦勝利告終。戰爭之初,北方為了維護國家統一而戰,後來,演變為一場消滅奴隸制的革命戰爭。

南北戰爭是工業革命後的第一次大規模戰爭,在此期間確立了戰術、戰略思想、戰地醫療等現代戰爭的標准。參戰的350萬人中絕大多數為志願兵。

戰爭造成75萬士兵死亡,40萬士兵傷殘,相關協會估計陣亡人數可能更多,不明數量的平民也遭到波及。

南北戰爭給當時的歐羅巴觀察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卡爾·馬克思說,南北戰爭代表了軍事史上絕無僅有的大戰爭。南北戰爭具有極偉大的、世界歷史性的、進步的和革命的意義。

3、西進運動

西進運動(Westward Movement)是指美國東部居民向西部地區遷移的運動, 始於18世紀末,終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

但是,隨著西進運動的進行,大批印第安人遭到屠殺,倖存者被強行趕到更為荒涼的「保留地」。印第安人被迫遷徙之路也被稱為印第安人的「血淚之路」。

處於萌芽狀態的美洲文明被毀滅,印第安人作為人類幾大人種之一,整體上被基本滅絕。

美國獨立後掀起了長達一個世紀的西進運動,西進過程中,大批移民出於不同的原因遷往西部,客觀上緩和了資產階級內部矛盾,擴大了國內市場,破壞了自由州與蓄奴州的平衡,為南北戰爭的勝利打下基礎。

西進運動是美國拓寬疆土,吞並土地的一種侵略行為,它開發了如今的美國西部地區,消滅了眾多印第安文明,當時西部的土地都是印第安部落的。

有一幫先驅者向西部探索,並和印第安部落建立了良好的關系,一直行進到太平洋,就是現在墨西哥一帶。後來大量人包括政府和軍隊湧入西部,通過劫掠、誘導、欺騙、屠殺印第安人,並開發西部地區。

4、工業革命

19世紀初期, 美國開始工業化, 而內戰之後, 則步入成熟階段。 在從內戰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不到50年時間內, 美國從一個農村化的共和國變成了城市化的國家。

機器代替了手工,產品大量增加。 全國性的鐵道網, 增進了貨品流通。 應大眾的需要, 許多新發明應市了。 銀行業提供貸款, 促成工商業經營的擴大。

故從1890到1917年的近30年間被稱為所謂"進步時期",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1917年,美國終於被捲入大戰漩渦中, 並且在世界上嘗試扮演新的角色。

5、第二次世界大戰

1939年9月德國進攻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羅斯福於1941年3月簽署《租借法案》,向與德意日作戰的國家提供物資。

8月14日,羅斯福與英國首相丘吉爾發表《大西洋憲章》,9月24日蘇聯政府聲明同意其基本原則,接著召開莫斯科三國會議,奠定了美英蘇戰時合作的基礎。

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次日,美英對日宣戰。英美在開始時接連敗退。1942年5月,美軍在中途島海戰中擊退日軍。同年底至次年初,美國在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中擊敗日軍,美軍由守勢轉為攻勢,太平洋戰爭出現轉折。

1942年1月1日,美、英、蘇、中等26個國家簽署《聯合國家宣言》。8月英美聯軍在北非登陸。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使歐洲反法西斯戰爭的局勢發生根本性變化。

同年7月,美英軍隊在西西里島登陸。9月在義大利南部登陸。10月義大利投降。

1943年 11月,羅斯福、丘吉爾、斯大林舉行德黑蘭會議。1944年6月,英美等國的聯軍在法國諾曼底登陸,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1945年4月12日,羅斯福逝世,杜魯門繼任總統。

5月,德國宣布無條件投降。7月,美英蘇三國首腦舉行波茨坦會議,美英就處理德國、波蘭等問題與蘇聯達成協議。美英中發表了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

美蘇就蘇軍對日作戰取得了一致意見。8月6日,美軍在廣島投下第一顆原子彈;8月8日蘇聯宣布對日作戰,9日美軍又在長崎投下第二顆原子彈,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杜魯門任命麥克阿瑟為盟國駐日最高統帥,美軍進駐日本,實現了由美國獨家控制日本的局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美國

2. 20世紀美國歷史上有什麼大事件,有哪些運動,影響了美國的文化

從1910年到1970年,美國曾出現了兩次大規模的黑人人口遷徙運動,這兩次大遷徙,無版論是對美國黑人還權是對美國整個社會都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被美國史學界稱為「發生在美國黑人歷史中繼解放之後最重要的事件」①、「美國黑人生活歷程中的分水嶺De。由於這兩次大遷徙,美國黑人人口在地理分布上發生了兩個顯著變化。其一是黑人人口由南部向美國其他地區——北部和西部——遷徙,到1970年,南部黑人人口已由本世紀初佔全國黑人總人口的90%降至53%;其二是黑人由基本上生活在農村轉變為絕大多數黑人生活在美國各大城市中。到1970年時,81.3%的黑人人口為城市居民。⑧

3. 美國20世紀歷史大事主要有

參加八國聯軍侵華,加入一戰,羅斯福新政,1929年資本主義經濟危機,41年加入二戰,太平版洋戰爭,四五年占權領日本,爆炸原子彈,1950年參加朝鮮戰爭,越南戰爭,古巴導彈危機,肯尼迪遇刺,1969年登月,1991年海灣戰爭,79年與中國建交

4. 美國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發生了什麼經濟歷史事件,其主要內容是

經濟歷史事件:美國經濟增長出現了一個被西方經濟學家稱之為「黃金時代」的時期。

主要內容: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經過「黃金時代」的發展,從1961年的5233億美元到1971年的10634億美元。

杜魯門和艾森豪威爾政府注重以解決就業問題來促進生產和消費,並保持財政預算平衡。肯尼迪和約翰遜政府分別提出「新邊疆」和「偉大社會」施政綱領,把大規模赤字財政最為經常性政策,以降低失業率、促進經濟增長和減少貧困。

從20世紀60年代起美國經濟便開始逐步被金融寡頭所掌控,美國由此走向衰退,從一個奮發向上的國家,變成靠剪「外國羊毛」而剝削別國為生。

(4)美國20世紀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的頭二十多年,美國經濟雖然發展了,位於世界各大國之首,但其國內民眾普遍不滿,被統稱為「進步主義運動」的各種民眾運動風起雲涌。它們的目標多種多樣:實現食品安全、爭取工人權益、要求婦女平等地位、反對腐敗等等。

從1919年春開始,美國物價飛速上漲。與戰前比,1920年上升了105%。通貨膨脹與其他因素一起帶來了嚴重的罷工浪潮。

在強大的社會運動的推動下,美國政府把改革放到自己工作的首位。美國政府採取的最主要改革措施是實現稅收改革和落實反托拉斯法。美國司法部一直不遺餘力地起訴壟斷企業。最大的成果是1911年美國最高法院下令解散龐大的石油和煙草壟斷企業。

美國政府不斷地改善行政機構,增加制度供給,加強對市場的監督。地方政府則進行市政管理改革。從建立委員會制到實行市政經理制,既減少腐敗也提高專業管理水平。

1944年7月1日,在美國新罕布希州布雷頓森林召開的國際會議簽訂了《布雷頓森林協定》。它通過建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奠定了以美元為中心的世界貨幣體系,通過建立國際復興開發銀行(世界銀行的前身)為美國支持它國經濟建設,實際上也是促進本國生產創造了條件。

關貿總協定和布雷頓森林協定奠定了美國的世界經濟霸權。

5. 美國20世紀60到70年代 歷史,有什麼大事件

豬灣事件,古巴導彈危機,肯尼迪總統遇刺,越南戰爭,阿波羅登月,馬丁路德金遇刺,中美建交,這些是最大的事兒了

6. 美國歷史有哪些大事件

殖民時期以前(1607以前) 在兩萬多年前,有一批來自亞洲的流浪者,經由北美到中南美洲,這些人就是印第安人的祖先。當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時,居住在美洲的印第安人,約有2,000萬,其中有大約100萬人住在現在的加拿大和美國中北部, 其餘絕大部分住在現在的墨西哥和美國南部。大約1萬年前,又有另一批亞洲人, 移居到北美北部,這是後來的愛斯基摩人。而最早到美洲的白種人大概是維京人,他們是一群喜好冒險的捕漁人,有人認為他們在1,000年前,曾到過北美東海岸。 殖民時期(1607-1753) 1607年,一個約一百人的殖民團體, 在乞沙比克海灘建立了詹姆士鎮,這是英國在北美所建的第一個永久性殖民地,在以後150年中,陸續涌來了許多的殖民者,定居於沿岸地區,其中大部分來自英國,也有一部分來自法國、德國、荷蘭、愛爾蘭和其他國家。18世紀中葉,13個英國殖民地逐漸形成,他們在英國的最高主權下有各自的政府和議會。這13個殖民區因氣候和地理環境的差異,造成了各地經濟形態、政治制度與觀念上的差別。 獨立運動(1754-1783) 18世紀中葉,英國在美洲的殖民地與英國之間, 已有了裂痕。殖民地的擴張, 使他們產生某種自覺,自覺到英國的迫害, 而萌生獨立的念頭。1774年, 來自12州的代表,聚集在費城, 召開所謂第一次大陸會議,希望能尋出一條合理的途徑, 與英國和平解決問題,然而英王卻堅持殖民地必須無條件臣服於英王, 並接受處分。1775年, 在麻州點燃戰火,5月, 召開第二次大陸會議,堅定了戰爭與獨立的決心, 並發表有名的獨立宣言,提出充分的理由來打這場仗, 這也是最後致勝的要素。1781年, 美軍贏得決定性的勝利,1783年, 美英簽定巴黎條約,結束了獨立戰爭。 組成新政府(1784-1819) 革命的成功,使美國人民有了以立法形式表達他們政治觀念的機會。 1787年,在費城舉行聯邦會議, 會中華盛頓被推為主席,他們採取一項原則, 即中央的權力是一般性的,但必須有審慎的規定和說明, 同時,他們也接受一項事實, 那就是全國性政府必須有稅收、鑄造貨幣、調整商業、宣戰及締結條約的權力。此外, 為了防止中央權力過大,而採取孟德斯鳩的均權政治學說,即政府中設置三個平等合作與制衡的部門, 即立法、行政、司法三種權力相互調和, 制衡而不使任何一權占控制地位。 向西擴張(1820-1849) 19世紀初期, 數以千計的人,越過阿帕拉契山, 向西移動,有些開拓者, 移居到美國的邊界,甚至深入屬於墨西哥的領地、以及介於阿拉斯加與加利福尼亞的俄勒岡。 開拓者勇敢、勤奮地向西尋求更好的生活。 南北沖突(1850-1869) 引起內戰的原因, 不單是經濟上、政治上、軍事上的問題,還包括了思想上的沖突。 內戰暴露了美國的弱點。對這個國家的存在, 作了一番考驗。經過了這次考驗, 美國才步向一個中央集權化之現代國家的坦途。南北之間, 為奴隸問題而起爭執,南方在全國政治上的主要方針, 就在保護和擴大"棉花與奴隸"制度所代表的利益;而北部各州,主要是製造業、商業和 金融的中心,這些生產無需依賴奴隸, 這種經濟上和政治上的沖突都是由來已久的。1860年代初期, 11個南方的州脫離聯邦,另組政府, 北方則表示,為了統一將不惜付出任何代價。 1861年,內戰爆發了, 這場美國人面對面的流血戰,打了四年, 南方遭到嚴重的破壞,而且留下深深的傷痕。 1865年,北方戰勝了, 這項勝利不但顯示美國恢復統一,而且, 從此全國各地不再施行奴隸制度。 工業化與改革(1870-1929) 19世紀初期, 美國開始工業化,而內戰之後, 則步入成熟階段。在從內戰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不到50年時間內, 她從一個農村化的共和國變成了城市化的國家。機器代替了手工,產品大量增加。 全國性的鐵道網,增進了貨品流通。 應大眾的需要,許多新發明應市了。 銀行業提供貸款,促成工商業經營的擴大。 故從1890到1917年的近30年間被稱為所謂"進步時期",1914 年,世界大戰爆發, 1917年,美國終於被捲入大戰漩渦中,並且在世界上嘗試扮演新的角色。 第二次世界大戰(1930-1959) 經濟大恐慌,影響的不只是美國, 世界各國都受到它的打擊,經濟大恐慌, 使上百萬的工人失業,大批的農人被迫放棄耕地, 工廠商店關門,銀行倒閉,一片蕭條。 1932年,羅斯福當選總統, 他主張政府應拿出行動來結束經濟大恐慌,新政府雖然解決了許多的困難, 但美國的經濟還是要到二次大戰,才蘇醒起來。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蘇兩國, 關系日趨惡化,分別在軍事、政治、經濟、宣傳各方面, 加緊准備,一如戰時, 這種狀態,被稱為「冷戰」。 70年代中期, 經濟一度復甦,但到70年代未期, 又出現通貨膨脹。1976年, 美國建國200周年,全國舉行各項慶祝活動。1981年4月12日, 美國成功地發射「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將人類又帶入另一個太空新紀元。 1985年,里根連任總統, 在日新月異的人類發展史中,美國將展開新的一頁。 1964年—1980年的美國歷史 主要條目:第一次石油危機和第二次石油危機 美國和蘇聯的冷戰至這段時期仍未停止。其間美國和蘇聯展開了一連串的太空競賽,蘇聯 1969年,美國太空人在月球上豎起國旗
派出了世界首個太空人加加林上太空,而美國則派太空人首次登陸月球。 七十年代越南爆發戰爭,北越與南越開戰,美國為阻止蘇聯和共產勢力擴張,毅然介入越戰。其間美軍傷亡人數不斷增加,最終北越統一了越南,美國的企圖未能實現。 1973年10月以色列與中東一系列國家關系惡化,觸發中東戰爭。石油輸出國組織為了打擊對手的以色列,及支持以色列的國家,宣布石油禁運,暫停出口,造成油價上漲。原油價格曾從1973年的每桶不到3美元漲到超過13美元,1974年美國還要派發汽油定量配給票。這就是第一次石油危機。原油價格暴漲,引起了包括美國在內的發達國家經濟衰退,據估計,美國GDP增長在這段期間就下降了4.7%。 過了數年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而後伊朗和伊拉克開戰,原油日產量銳減,國際油市價格飆升,每桶原油的價格從14美元漲到了35美元。第二次石油危機也引起了西方工業國的經濟衰退,據估計,美國GDP大概下降了3%。

7.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美國都發生什麼大事了

資本主義大蕭條。

1929年,發生了資本主義大蕭條,大蕭條影響的不只是美國,世界各國都受到牽連。經濟大恐慌使上百萬的工人失業,大批的農民被迫放棄耕地,工廠商店關門,銀行倒閉,一片蕭條。

二十年代的繁榮,主要歸因於自然資源充裕,工農業生產增長,技術進步,勞動生產率提高,消費擴大和對外貿易興旺。然而,許多美國人的貧困處境和國民經濟之存在某些薄弱環節,導致了大蕭條的爆發。盡管如此,直到二十年代末,大多數美國人還盲目樂觀地相信繁榮仍將繼續下去。

(7)美國20世紀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大蕭條的普遍影響導致了:

1、提高了政府對經濟的政策參與性,即凱恩斯主義;

2、以關稅的形式強化了經濟的民族主義;

3、激起了作為共產主義替代物的浪漫-極權主義政治運動(如德國納粹)。大蕭條相對於其他單一原因來說是最能夠解釋為什麼在1932年到1938年之間歐洲大陸和拉丁美洲各國政治逐漸右翼化。

4、使德國、義大利、日本為了擺脫大蕭條開始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與法西斯主義道路。

5、阿道夫·希特勒、貝尼托·墨索里尼、東條英機等獨裁者的崛起,間接造成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6、為蘇聯的工業發展提供了有利時期。

這場災難使中歐和東歐許多國家的制度破產了:導致了德國銀行家為了自保,而延期償還外債,進而也危及到了在德國有很大投資的英國銀行家。

資本的短缺,在所有的工業化國家中,都帶來了出口和國內消費的銳減:沒有市場必然使工廠關閉,貨物越少,貨物運輸也就越少,這必然會危害船運業和造船業。在所有國家中,經濟衰退的後果是大規模失業:美國1370萬,德國560萬,英國280萬(1932年的最大數據)。

大蕭條對拉丁美洲也有重大影響,使得在一個幾乎被歐美銀行家和商人企業家完全支配的地區失去了外資和商品出口。

8. 詳細介紹美國20世紀歷史

簡單介紹美國20世紀的歷史就是發財發達了 倆次世界大戰直接把老美養成了超級大國

9. 20世紀世界大事年表

1、1911年中國辛亥革命

1911年夏天,湘、鄂、粵、川等省爆發保路運動,運動在四川省尤其激烈。9月25日,榮縣獨立,成為全中國第一個脫離清王朝的政權。把保路運動推向高潮。

10月10日晚,新軍工程第八營的革命黨人打響了武昌起義的第一槍。漢陽、漢口的革命黨人分別於10月11日夜、10月12日攻佔漢陽和漢口。

起義軍掌控武漢三鎮後,湖北軍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舉為都督,改國號為中華民國。武昌起義勝利後短短兩個月內,湖南、廣東等十五個省紛紛宣布脫離清政府宣布獨立 。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國比較完全意義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給中國人民帶來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

2、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國家向其終極階段,即帝國主義過渡時產生的廣泛的不可調和矛盾、亞洲,非洲,拉丁美洲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強瓜分完畢。

新舊殖民主義矛盾激化、各帝國主義經濟發展不平衡,秩序劃分不對等的背景下,為重新瓜分世界和爭奪全球霸權而爆發的一場世界級帝國主義戰爭。

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人類帶來了深重災難,但在客觀上促進了科學技術的發展。在一戰中,各種新式武器如飛機、毒氣、坦克、遠程大炮相繼投入戰爭,是武器發展史的重要階段。

3、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7日,列寧和托洛茨基領導的布爾什維克武裝力量向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所在地聖彼得堡冬宮發起總攻,推翻了臨時政府,建立了蘇維埃政權。

蘇聯、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及組織普遍認為十月革命是經偉大革命導師列寧同志領導下的布爾什維克領導的武裝起義。

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二個無產階級政權和由馬克思主義政黨領導的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簡稱蘇俄。

4、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三個法西斯軸心國和匈牙利王國、羅馬尼亞王國、保加利亞王國等仆從國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

戰爭范圍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5萬多億美元付諸東流,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世界戰爭。

5、1958歐洲共同體建立

歐洲共同體是包括歐洲煤鋼聯營、歐洲原子能聯營和歐洲經濟共同體(共同市場),其中以歐洲經濟共同體最為重要。1950年5月,法國外長羅貝爾·舒曼建議把法國和西德的煤鋼生產置於一個「超國家」機構領導之下。

1951年4月18日,法國、聯邦德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六國根據「舒曼計劃」在巴黎簽訂《歐洲煤鋼聯營條約》,決定建立煤鋼的共同市場。

1952年7月25日該條約生效。1957年3月25日,六國又在羅馬簽訂了建立歐洲經濟共同體條約和建立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條約(統稱羅馬條約)。條約於1958年1月1日生效。

6、1961年蘇聯宇航員加加林太空飛行成功

1961年4月12日莫斯科時間上午9時07分,加加林乘坐東方1號宇宙飛船從拜科努爾發射場起航,在最大高度為301公里的軌道上繞地球一周。

歷時1小時48分鍾,於上午10時55分安全返回,降落在薩拉托夫州斯梅洛夫卡村地區,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載人宇宙飛行,實現了人類進入太空的願望。

7、1989年亞太經濟合作組織建立

亞太經合作組織誕生於全球冷戰結束的年代。20世紀80年代末,隨著冷戰的結束,國際形勢日趨緩和,經濟全球化、貿易投資自由化和區域集團化的趨勢漸成為潮流。同時,亞洲地區在世界經濟中的比重也明顯上升。

該組織為推動區域貿易投資自由化,加強成員間經濟技術合作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亞太區內各地區之間促進經濟成長、合作、貿易、投資的論壇。

8、1999年北約轟炸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

在南聯盟南部的科索沃地區,阿爾巴尼亞族人同塞爾維亞警察之間的暴力流血沖突事件不斷升級。阿爾巴尼亞族是科索沃地區的主要民族,長期以來尋求讓科索沃從南聯盟獨立。

這場沖突本是南聯盟國內的民族矛盾,但卻被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描繪成了一場人權危機,並以此為借口,在沒有得到聯合國安理會授權的情況下開始了對南聯盟的空襲。

戰爭期間,北約向990個目標發射2300枚導彈、投擲14000枚包括貧鈾彈和集束炸彈在內的炸彈。超過2000名平民喪生,其中包括88名兒童,數千人受傷。超過20萬塞爾維亞人被迫撤離科索沃。

(9)美國20世紀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20世紀的殖民主義發展到極致,卻在1960年代後迅速瓦解。而上世紀廣布歐洲的民族主義風潮傳到亞洲、非洲與大洋洲,卻意外導致恐怖主義在全球盛行,尤其透過網路等信息媒體,造成全球性的恐慌,並使下個世紀初蒙上恐懼的陰影。而知識爆炸使更多人能接受知識,並質疑與檢討各學科的發展和研究。

在藝術上,以美國為發源地的大眾文化成為最為人所知的事物。尤其透過電視、廣播和電影,幾乎全球各地或多或少都受到其影響,甚至視其為「進步」「便利」和「文明」的象徵。但另一方面,各地的在地文化也利用這些科技媒體宣揚散播於本國或鄰近地區,這種現象尤以日本與法國最為明顯。

10. 美國20世紀大事年表

1901 年10 月24 日 伊士漫·柯達公司在新澤西成立。

1903 年12 月17 日 萊特兄弟改良的飛機「飛行者1 號」在美國北卡州的一個海灘上作了4 次成功的起飛。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以1 架有動力裝置的飛機遠離地面。

1904 年9 月1 日 24 歲的海倫·凱勒克服生理障礙,光榮地自馬薩諸塞州拉德克利夫學院畢業。

1906 年5 月15 日 美國最高法院判決標准石油公司違反「反托拉斯法」,勒令其解散托拉斯組織。

1908 年10 月1 日 福特汽車公司正式發售T 型車。

1910 年8 月27 日 愛迪生展示了他的最新發明:有聲電影。

1911 年2 月17 日 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所出產的高級轎車卡迪拉克率先裝置電力啟動馬達。

1913 年10 月 福特汽車公司開創裝配線生產法。

1914 年1 月 舞台劇經理暨劇作家塞西爾·戴米勒在加州好萊塢開辟影城。

1915 年3 月3 日 導演大衛·格里菲斯拍攝的有史以來第一部大型故事片《一個國家的誕生》首映。

1916 年8 月31 日 福特汽車公司第一輛新型廉價旅行車出廠,售價250 美元,馬車時代接近尾聲。

1917 年4 月 美國國會通過的對德宣戰案經威爾遜總統簽署後生效,美國正式參加歐戰。

1919 年12 月24 日 洛克菲勒捐款1 億美元以供慈善用途,這是截至當時為止世界上最大一筆慈善捐款。

1920 年1 月17 日 美國憲法第十八號修正案——禁酒法案——生效,結果,美國黑社會在私酒利潤的滋養下變得空前繁榮。

1922 年2 月5 日 《讀者文摘》創刊號問世,第一篇文章是《如何保持年輕的心態》。

1925 年8 月8 日 4 萬多名三K 黨人在華盛頓舉行第一屆全國大會大型活動。

1926 年3 月16 日 美國克拉克大學教授羅伯特·格達特發明用液體燃料推動的火箭發射成功,開啟了人類飛行太空之路。

1927 年5 月21 日 查爾斯·林白首度完成由紐約到巴黎單人駕駛飛機的不著陸飛行, 用時超過33 小時,距離5792 公里。

1928 年11 月18 日 美國沃特·迪斯尼製片公司的卡通影片《蒸汽船威利》在紐約首 映,該片主角米老鼠成為著名明星。

1929 年10 月25 日 紐約證券交易所出現前所未有的股價狂跌引發世界性經濟恐慌。

1930 年12 月12 日 辛克萊·劉易斯成為美國第一個獲諾貝爾文學獎的小說家,他在19 26 年曾經拒領普立策獎。

1931 年5 月1 日 紐約帝國大廈落成,樓高373.5 米,共86 層。

1932 年11 月8 日 富蘭克林·羅斯福以2019.3 萬張選票當選第32 屆總統。

1933 年6 月16 日 美國歷史上最重要的一項議案--國家工業復興法案--通過生效。

1934 年5 月23 日 橫行美國西南部的雌雄大盜邦尼·派克和克萊·巴羅被擊斃,他倆的故事後來被拍為電影《我倆沒有明天》。

1937 年3 月7 日 底特律的通用汽車公司承認了由汽車工人組成的工業組織委員會,使美國的工會運動首次在汽車工業中紮下根基。

1938 年7 月15 日 美國家財萬貫的飛行員霍華德·休斯創造了環球飛行的新紀錄。用時3 天19 時17 分,行程23852 公里。

1939 年6 月28 日 泛美航空公司獨家經營直飛歐美的大西洋航線。

1941 年12 月7 日 日軍偷襲珍珠港,8 日 美國對日宣戰。

1944 年6 月6 日 艾森豪威爾任總司令的盟軍在法國諾曼底登陸。

1945 年8 月6 日~9 日 美軍在廣島和長崎投下了兩顆原子彈。

1946 年2 月15 日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舉行世界第一部電子數字計算機的完成儀式。

1948 年12 月 阿爾弗雷·金西出版了那份著名的報告——《人類男性性行為》。

1949 年3 月18 日 美國與西歐國家宣布成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1950 年6 月30 日 美國投入朝鮮戰爭,麥克阿瑟任美軍派駐南朝鮮部隊的最高指揮官。

1951 年5 月 美國在氫彈發展方面取得突破。

1953 年3 月 匹茲堡大學的喬納斯·沙克宣布小兒麻痹疫苗試驗成功。

1954 年1 月 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潛艇「鸚鵡螺號」下水服役。

1955 年7 月18 日 耗資1700 萬美元的迪斯尼樂園建成。

1956 年9 月9 日 艾維斯·普里斯萊的演出引起社會爭議。

1957 年6 月2 日 2000 名美國科學家由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保林發起呼籲要求停止核武器試驗。

1958 年2 月1 日 美國成功發射「探險家1 號」人造衛星進入地球軌道。

1959 年5 月 美國太空署首次將兩只猴子送入太空,揭開載人太空飛行的序幕。

1960 年7 月2 日 美國U 2 偵察機被蘇聯擊落。

1961 年4 月 中央情報局策劃支持的豬玀灣入侵事件失敗。

1962 年10 月 古巴導彈危機解除。

1963 年11 月22 日 總統約翰·肯尼迪在達拉斯遇刺身亡,成為歷史上第4 位被暗殺的美國總統。

1964 年8 月2 日 發生東京灣事件,美軍直接捲入越戰。

1965 年11 月 一名32 歲男子在五角大樓門口為反越戰而自焚。

1966 年4 月26 日 美國醫生貝克利首次移植人工心臟。

1968 年4 月和6 月 馬丁·路德·金和羅伯特·肯尼迪分別遇刺身亡。

1969 年7 月21 日 人類登陸月球成功,阿姆斯特朗邁出了「人類的一大步」。

1970 年5 月4 日 報道美軍屠殺350 多名無辜平民的「美萊村屠殺事件」的自由記者赫 爾希獲提名角逐普利策獎。

1971 年11 月美國「水手9 號」探測器率先飛抵火星。

1972 年2 月 尼克松總統訪問中國。

1973 年1 月27 日 越南停戰協議正式生效,3 月,美軍完全從越南撤出。

1974 年8 月8 日 總統尼克松在因「水門事件」面臨彈劾的壓力下宣布辭職。

1975 年10 月1 日 阿里蟬連第13 次世界重量級拳擊賽冠軍。

1976 年3 月31 日 新澤西州最高法院裁決一起安樂死案件,在美國引起長期爭議。

1977 年9 月7 日 美國與巴拿馬簽署條約,解決巴拿馬運河歸屬權問題。

1978 年11 月18 日 「人民聖殿教」的900 多名教徒在南美熱帶叢林中集體自殺。

1979 年3 月28 日 美賓夕法尼亞的一座核電廠發生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核事故,20 萬居民撤離。

1980 年4 月25 日 營救在伊朗被綁架人質的行動失敗。

1981 年4 月12 日 哥倫比亞號太空梭首航。

1982 年1 月8 日 通過兩件反托拉斯訴訟案,IBM 公司得以保全,但美國電話電報公司被肢解。

1983 年3 月23 日 里根總統在電視演說中提出星球大戰計劃。

1984 年8 月 洛杉磯奧運會成為有史以來首次完全由私人資金資助的奧運會。

1985 年9 月31 日 美國以導彈摧毀衛星的首次試驗獲得成功。

1986 年1 月13 日 「挑戰者」號太空梭升空74 秒爆炸,7 名宇航員喪生。

1987 年7 月7 日 諾斯中校就利用美國伊朗軍售款援助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裝一案出席聽 證會(伊朗門事件)。

1988 年12 月21 日 泛美航空公司的一架客機在英國洛克比發生大空難,機上258 人全 部喪生。

1989 年12 月20 日 美國出兵捉拿諾列加。

1990 年 美國啟動「人類基因組」工程。

1991 年 海灣戰爭爆發,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把伊拉克軍隊從科威特領土上趕走。

1993 年 「網景公司」的網路瀏覽器軟體問世。

1997 年 「深藍」計算機戰勝卡斯帕羅夫。

1998 年 「偉哥」發售

1999 年 喬丹退役,他從事的是美國國內賽事,卻被視為全世界最偉大的運動員。

閱讀全文

與美國20世紀歷史事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