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評價一件歷史事件到

評價一件歷史事件到

發布時間:2021-03-02 05:47:05

㈠ 如何客觀地評價歷史事件

  1. 任何歷史事件都有動機和效果。如果我們評價人就應該看動機,評價事件就應該看效果。內動機再好,效果太差也不值容得表揚

  2. 效果一般都有正反兩面。必須全部考慮到。社會一般分成很多階層,對每個階層的影響都要考慮到。這樣才能全面地理清事件的正反效果

  3. 效果到底是正面的多還是反面的多,一定要結合當時的社會環境看,不能帶入今天的環境,或者泛泛地說。例如60年之前的中國,只要有助於集中資源發展工業的就是好的。70年之後,只要有助於優化資源配置的就是好的。因此同樣的政策在這兩個不同階段,評價可能完全不同。

  4. 最後,一定要從長遠的社會發展角度來評價。一切關注個別人遭遇,甚至某個人群遭遇的觀點都是片面的。一切關注社會短期效果的觀點也是片面的。社會發展以某些人為代價,或者以某一代人為代價,都是正常和合理的。

㈡ 如何正確評價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

一、評價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的基本原則
(1)必須運用客觀、公正而合理的基本原則。
評價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時,必須堅持用實踐的標准。
實踐是檢驗任何真理的也是評價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的唯一標准。
有的歷史人物的活動的主觀動機雖然是好的,但是實踐效果不一定好。
有的雖然主觀動機不好,但是客觀效果卻是誰也意想不到的,可能也能促進人類歷史的不斷發展和進步。
要確定歷史人物在歷史上的作用,必須堅持用生產力的標准。
衡量一個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的基本標准,主要是看這一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是否順應了歷史發展潮流或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是推動了還是阻礙了生產力發展及人類社會的進步,這就是確定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的歷史作用的最基本的標准。
促進的就是進步的,反之就是落後的,甚至是反動的。
為此,在評價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時,應當先將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置於特定的歷史環境中進行評價,都要把其放在一定的歷史范圍內(或特定的歷史階段)進行考察和評價。
首先要確定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所生活的時代背景。
如果脫離了時代,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在評價任何一個 歷史人物時,都應當尋找該歷史人物個人活動與當時社會歷史條件之間的內在聯系。
(2)必須運用全面的原則。
評價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時,應把所有人物的所有活動或歷史事件集中起來,進行全面的綜合分析和評價。
絕對不能只根據某一人物的某一件事,進行片面的或局部的分析和斷定。
(3)必須運用「史論結合」的原則。
「史論結合法」是評價歷史問題最常用的也是最基本的一種評價方法。
評價時應當有史又有論,而且史實要典型,要有較強的說服力;
結論要客觀、公正、合理、准確而精練。
二、評價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的基本方法
(2)應當堅持以「階級角度」來衡量,要確定歷史人物的階級屬性。
任何一個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都是一定社會的一定階級的利益的代表,為本階級服務,充分體現了本階級的一些階級利益。
應當准確地確定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的階級屬性。
綜上所述,在評價任何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時,都必須堅持以上所提出的一些基本原則、基本方法和基本標准。
只有這樣,才能對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進行全面而准確的評價,從而才能夠得出正確的科學的歷史結論。

㈢ 怎麼對一個歷史事件進行評價

第一,要確定歷史人物的時代背景
(要考慮的主要因素有:歷史人物生活的時間、國家、時代特點以及他的活動所處的歷史環境等。)
第二,要確定歷史人物的階級屬性
(要求是不應停留在個人動機上面,而是要深入揭示其代表的階級利益以及特定的民族關系的環境。這實質是尋找個人活動與本階級的關系。)
第三,要確定歷史人物在歷史上的作用。
(主要看他是否順應了歷史發展潮流;是否推動或阻礙了生產力發展及人類社會進步。)
1、中國古代政治人物。主要圍繞他的政治主張和措施進行分析,看他對當時社會各方面產生了什麼影響。
一般可從四個方面來把握:對社會生產和科學文化發展的影響;對民族融合和民族團結的影響;對國家統一鞏固和發展的影響;對加強中外關系和國際交往的影響等。
2、中國古代農民起義領袖。主要看他所領導的起義:在打擊封建地主階級統治方面有何直接作用(推翻或瓦解其統治);有何間接作用(即在多大程度上迫使後來的統治者調整統治政策,從而改善農民的生產和生活條件,促使生產力的發展);在斗爭中提出的口號或綱領對提高農民革命斗爭水平有何作用。
3、中國古代少數民族領袖。主要看他的政治、經濟、文化措施和行動:對本地區、本民族發展進步有何作用;對民族團結和融合進步有何作用;對國家的統一鞏固有何作用。
4、中國近現代政治人物。主要看他的政治主張、措施或行動:對反對封建勢力,動搖其統治基礎有何作用;對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維護國家主權獨立有何作用;對西學的傳播發展有何作用;對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發展有何作用;對挽救民族危亡,探索強國富國之路有何作用。特別要注意他在上述幾個方面比他的前人有何進步,此點是確定近現代政治人物時應把握的總原則。
5、世界史中的政治人物。主要看他的政治主張、對外政策和行動:對本國家、本民族歷史發展進步有何作用;對本國人民和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人民交往有何作用;對人類社會和世界歷史的發展進步有何作用。
第四,要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依據歷史人物的主要事跡或活動對其做出應有的評價。在總結歸納歷史人物的活動時,可採用兩種方法:
1、「階段論」的方法,該法以時間順序為綱,結合歷史人物所處的歷史時代,把歷史人物的活動分成不同階段,逐段評價其功過是非。(如評價左宗棠、汪精衛等人)
2、「方面論」的方法。該法以人物活動的內在邏輯關系為順序,把它分解成幾個不同的方面來評價。(如對漢武帝就可把他的活動分成政治、經濟、軍事、思想、民族關系、對外關系等六個不同方面進行評價。 )
第五,要確定對歷史人物的評價性結論。對歷史人物,不僅要一分為二,還要有一個總結論,亦即對歷史人物做出定性判斷。
在具體評定時要注意兩點:
一是要從決定歷史人物歷史地位的最主要方面定性。(如南陽太守杜詩他的主要貢獻是水排的發明,因此,把他不能定性為地主階級政治家,而應確定為中國古代傑出的發明家。)
二是在對政治性人物定性時,一定要指明他的階級屬性。如孫中山是資產階級革命家。

㈣ 如何評價歷史事件

答題復思路:
1.產生的背景,分析其產制生的合理性。
2.造成什麼樣結果。
3.有何影響,一般分為好的與壞的,對本國和對國際的。

不是所有的歷史事件都完全具備以上三條,有時候可能只需要從以上三點的某幾個方面分析,視具體問題而定。

舉例:羅斯福新政
1.背景:胡弗自由放任政策加劇了美國的經濟危機,美國陷入經濟倒退、失業人數激增的困境,社會矛盾尖銳。
2.結果:美國率先從危急中恢復過來,經濟發展速度開始加快,失業人數下降,社會矛盾得以緩解。
3.影響:①幫助美國擺脫了危機,恢復和發展了生產力。②維護了美國的資本主義制度,避免美國走向法西斯專政道路。③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的新模式,為資本主義國家效仿,並催生了凱恩斯主義。④建立了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成為資本主義國家緩解社會矛盾的重要手段。⑤其一巨額財政赤字刺激經濟發展的方針為美國連年加劇的通貨膨脹和財政赤字播下了種子。⑥國家干預經濟使得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在20世紀70年代陷入「滯漲」階段,國家干預經濟的模式受到挑戰。

㈤ 評價一個歷史事件一般從哪幾個方面入手

評價來一個歷史事件一般從
1,社會背景自(好多事件在特定的背景下有意義,但是放在現代就沒有一點感覺)
2,影響(當時社會反響,還有後面的影響)
3,主要人物,為什麼這些人物會出現在這個事件中
4,和同時期的事情類別(表現意義)

㈥ 急!!急!!求一篇對一件近代歷史事件的評價的文章

基督教歷史人物小傳~近代篇~馬禮遜 (Robert Morrison公元-1834)

遠在十七世紀,曾有一位傳教士范禮安數度嘗試進入中國而告失敗,在他臨終前,遙望中國大陸發出沉痛的呼聲:「石頭啊!石頭啊!你幾時才為我主裂開呢?」
似乎「中國」這塊巨石,惟有用自我犧牲和屬靈智慧,才可把「它」搖撼。但誰能有如此勇氣呢?馬禮遜作到了!
馬禮遜於一七八二年誕生於英國北部的一個小鎮,幼年就聰穎超人,有極強的記憶力,曾於一夜間背下聖經中最長的一篇――詩篇一一九篇,並毫無錯誤。只可惜在青年時期所過的是一個荒唐的生活:酗酒、狂歡、放盪、污言穢語已習以為常。感謝神,使他不久便對這種生活厭了,十六歲的一天,他真正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和意義。
廿余歲的馬禮遜,忽然得到神的呼召:「去!向遠方的中國人傳福音。」這呼召簡直把他嚇一大跳,他說:「神啊!中國在哪裡?我對它一無所知,你怎麼會要我去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呢?」然而神的呼召是持續而堅定,毫無回轉之餘地。他只好立即開始前往中國的准備工作,首先須解決的是如何學習中文,他先禱告後才上街去,正好見到一位中國人迎面而來,他緊握那人之手,拜他為師,即刻開始了艱苦的中文學習,在完全沒有辭典,沒有任何語言學方法的協助下,實在極難,幾次想中途而廢,然而來自神的呼召與異象:「去!傳福音給中國人。」形成一片緊鑼密鼓,無法逃避,只好咬緊牙關,吞下淚水,對自己說:「為了神的呼召,為了向中國人傳福音的異象,無論有多大困難,我都要學會中文。」馬禮遜就是憑信靠神的心,去排除萬難,走上獻身為中國的道路。
在一八三四年以前,中英兩國的關系完全由東印度公司壟斷,為商業利益,東印度公司一向禁止宣教士搭船前往中國,更不準留居。馬禮遜惟有先乘船到美國,輾轉來到這塊陌生的土地,迎接他的不是熱烈的雙手,乃是東印度駐澳門代表的冷酷警告,加上天主教神父們的妒忌,連在澳門居住也極困難,但馬禮遜置之不理。
馬禮遜既踏上中國,便入鄉隨俗,穿著中國式的服裝,留長指甲,蓄著似「豬尾巴」的長辮子,吃中國飯菜。又因經濟困窘,租了一貨倉最下層的潮濕房間,空氣混濁,家徒四壁,就在此地為中國開展了偉大的事業。
要感動中國這塊巨石,馬氏不但面對孤單冷漠,還有被驅逐出境之危險,況且澳門神父也虎視眈眈,在重重壓力下,他只好加入東印度公司成為正式職員,使他沒有一點時間去傳福音;另方面,在英國的同胞對他的受聘並不諒解,認為他已放棄了宣教的使命。在此內外交迫下,不但他孤單痛苦的工作,更加上心靈熬煉,可是馬禮遜一點也沒有退縮,相反地,他是勇往直前。
本來在孤單的工作中,與瑪麗 . 莫頓結婚可以令他稍有安慰,但依照清廷的定例,他的新婚妻子必須留在澳門,而馬禮遜的公務亦使他一年中有半年要留住廣州。馬夫人身體很弱,再加上夫妻長期分離,使她心情抑鬱寡歡,更不幸的是他們的長子一生下來便告夭折,使他們的心情更加痛苦,因而馬夫人的身體越來越壞,只好帶著女兒返回英國。一別六年,後再於澳門全家團聚,使馬禮遜歡喜不已,只因公務纏身,不得不獨自返回廣州,不幸馬夫人在同年不堪病魔纏身,死於澳門,馬禮遜因而痛苦難言,豈料一年後他的摯友米憐亦離世回到天家,一連串的打擊,令馬禮遜悲痛莫名,他曾這樣說「......我親愛的瑪麗既死,現在又加上了米憐......我並不埋怨......只是為了剩下我一人而深感寂寞,但上帝曾經支持起我的軟弱......我希望將來我也死在我工作的地方。」他感情的豐富卻增加了他的痛苦,以致常不住的呼喊:「......我的勇氣與耐心,差不多已消喪殆盡了......這是一處極孤寂的場所,我希望到自由和可以享樂的地方....」他似乎已經軟弱、灰心、甚至略帶抱怨,然而終其一生他沒有退縮,反而在貨倉中完成了偉業。
雖然外國人購書懸為嚴禁,但為了多買一本書,多學一些中文字,甚至節衣縮食,多付幾倍的價錢亦在所不計,他孜孜不倦的研習中文,終於給他帶來了成果:「使徒行傳」、「路加福音」先後譯成中文,還有「真道回答」、「英華文法入門」、「中文法程」、中國第一本「華英字典」等,他更熱心於英國設立一東方語文學校,力主在牛津與劍橋大學內設立中文講座,又於馬剌甲設立了第一所英華書院,以培育中文人才。
當然,在成功的背後,必定有一番辛酸血淚,為了印刷聖經及這些書籍,一方面時刻面臨清廷深嚴禁令的威脅;另方面東印度公司因怕他這樣做會違反禁令、影響中英貿易的進行,而把他撤職;最大的不幸,並不是閉關自守的清廷或東印度公司的百般阻攔,而是一群白蟻――原來他叫人刻成的書板,因怕被人發現而藏之於屋隅,卻被白蟻蛀了大半,這無異是晴天霹靂,心中所受的打擊,真是無可言喻!
馬禮遜拼盡了他生命的全部,終於在一八三四年息下了世上的勞苦,他的遺體埋葬在澳門,誠如耶穌所說:「一粒麥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馬禮遜雖然死了,但是他的影響力卻直透歷史的層層帷幕。他自己曾說:「為完成這偉大的任務起見,我不怕長期工作,謝絕社交,持以耐心、毅力、鎮靜,及不偏激的判斷.....惟希望以正確的思想、恭敬的態度、戰戰兢兢、小心翼翼,而期得免誤傳上帝之聖言。」
是的!馬禮遜的確是一位把基督福音帶來中國的先鋒,他的英雄故事不是寫在沙塵滾滾的戰場上,而是寫在一塊充滿敵意、猜忌、與孤寂痛苦的土地上,以他生命的血淚播種,以至於開花結實累累,怪不得每當我們提到這位已逝世百多年的傳教士,都會肅然而生敬。

㈦ 怎樣評價這一歷史事件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來史,這句話是意自大利歷史學家克羅齊在1917年提出來的,歷史決不是關於死亡的歷史,而是關於生活的歷史,是當代人用當代的眼光來看待、去挖掘古代歷史時間的精神,而不是一味的按照以前人對這一事件的解釋來看問題。 例如,1900年的義和團運動,在建國初期我們對其持充分肯定的態度,認為它是愛國之舉,但在世界已經全球化的今天,我們便不能這么看,因為義和團是在用一種極端落後的方式方法與思維去反對外國的侵略,盲目排斥外來任何事物,對外來先進事務、技術採取抵制、摧毀的方法,是逆時代潮流而動的,所以今天我們對其基本上要持否定態度了。 時代在變,我們看問題的角度也要變,這意味著我們也要用時代要求的眼光來看待歷史上與今天相關的歷史事件並能指導我們的行動。

㈧ 如何正確評價歷史事件

正確評價歷史事件要做到運用唯物主義歷史觀辯證分析,從古代的角度看古代歷史,要有邏輯思維。

1,運用唯物主義歷史觀辯證分析。沒有哲學思想的評價歷史那等於沒看書一樣,要有唯物主義,不是你說什麼就什麼,要不然變成唯心主義。所以要根據唯物主義歷史觀,客觀全面的分析歷史,不要有偏見和極端思想。

2,從古代的角度看古代歷史。而不是現在的發展眼光看古代歷史,古代殺人和現代殺人的性質和制度不一樣,沒有可比性,不能現代的法律道德價值觀來衡量古代歷史。古代沒有手機,現代有,這樣不可能對比的,看看那些狗血劇,穿越劇,不符合歷史。

(8)評價一件歷史事件到擴展閱讀:

歷史觀主要是研究「社會」和「人」這個兩個核心的要素。地理環境,人口以及生產方式構成社會運動的基礎物質要素,這些要素的有機統一就構成人類社會構成的基本生活條件。

社會與自然的可持續性、協調發展,地理環境和人口因素對人類社會發展的作用:第一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自然前提和必要條件;第二對人類社會的發展起加速或延緩的作用。

努力實現人類社會與自然的協調發展,社會發展是一個人類與自然協調發展的過程,社會發展必須合目的性和合規律性的統一,將發展科技與生產力與生態環境有機的統一起來,將人類社會的內在尺度和生態環境的外在尺度有機結合起來。

㈨ 正確評價歷史事件需要遵循怎樣的原則

客觀公正地評價歷史事件應遵循的主要標准和方法:
1 是否順應歷史發展潮流
2 是否推動生產力發展
3 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和願望
4 把歷史事件置於特定的歷史環境中加以評價,主觀目的和客觀作用分別評價
5 具體歷史事件具體分析
6 全面的觀點,辯證的一分為二的方法,看主流----比如歷史人物的功過(功大於過還是過大於功)

歷史評價的基本原則
歷史評價,是指用辯證、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對歷史事件、人物、觀點等進行分析、評判,作出正確的、符合客觀規律的論斷。在評價歷史時一定要注意以下三個原則:
一、堅持一個標准。生產力是歷史發展的終極動力,是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評價歷史現象最根本的標准。在歷史上,凡是促進生產力和人類社會發展的人和事都是進步的,反之,則是消極的落後的。
二、運用兩個觀點。一方面要用歷史的觀點,把歷史事件、人物、觀點放到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進行考查、評論,不能以我們現在的眼光去苛求古人;另一方面,要用辯證的觀點,全面的、一分為二的去考查、分析評價對象,講清評價對象的積極性和消極性、進步性和落後性。
三、注意一個方法。「論從史出」、「史論結合」 是學習、研究歷史的基本原則和方法。評價歷史不能空穴來風,不能主觀臆斷,所有的結論都要來源於事實,堅持「不惟書、不惟上、不惟師」的精神,才能得出公正、客觀、合理的結論。

◆歷史評價的基本層面
1.性質:指歷史事件、歷史現象所具有的特性
2.實質:事件、現象反映的根本性問題(即本質)-------透過現象看本質 3.消極作用:從危害/局限/不足等角度思考 4.積極作用:通常又稱之為意義

◆歷史評價的基本方法
歷史人物評價:
(1)定性評價即整體評價;---康梁是資產階級維新派,孫中山是資產階級革命家,
毛澤東是無產階級革命家。
(2)定量評價,即以史實說明。
(3)一分為二和看主流相結合。
歷史事件或現象評價:
(1)根據要求放到特定的歷史環境中進行評價。
(2)需要結合背景、特點、作用、影響等等,看評價角度。

歷史評價的原則
一般而言,歷史評價首先應該恪守求真的原則,即該評價應客觀如實,應符合對該人該事的總體描述。為達到這個目的,歷史主義地看問題,即發展變化地看問題、設身處地地看問題是必需的。以此為前提,歷史評價總體上說有歷史評價尺度和道德評價尺度。
歷史評價或評價上的歷史尺度,指的是把所評人或事放在較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看其是否符合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和大趨勢,重在考察其較深遠的影響和意義;道德評價或評價上的道德尺度,指的是用一般善惡標准來衡量所評人或事。比如德意日法西斯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從道德尺度出發,它使數以百萬計的人死於非命,經濟遭到巨大破壞,顯然是一件壞事;從歷史尺度出發,它破壞和平,逆歷史潮流而動,致使歷史發展出現停頓甚至倒退,因此應給予它否定性的歷史評價。但是,評價上的歷史尺度和道德尺度也會出現矛盾,如秦修長城和隋修運河,都造成數以十萬計的人民死亡,並成為大起義的導火線,道德評價是不好的;但前者有利於國家疆域的穩定、農業生活有了保證,後者則成為溝通南北的經濟命脈、文化傳播的重要通道,故於歷史評價是好的。在此種情況下,我們雖應把上述兩方面都一一指出,但二者間應尤重歷史的評價,因為歷史的評價是較為長期的、比較客觀的,而道德尺度是因時因地而變的、主觀性較強的。

㈩ 你認為評價歷史事件的標準是什麼

我認為有兩個基本標准:
1、生產力標准。看該事件是否有利於生產力的發展,促進就是進步;反之,就是反動。如英國的「圈地運動」,因為它促進了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所以就應該肯定,法國大革命中雅各賓派的「分期十年付款分配農村土地」,形成小土地所有制不利於資本主義農業機械化,給後來法國工業革命的開展帶來不利影響,也使法國國內市場受到限制;限價法令一再堅持,又違背了資本主義的自由貿易原則,所有這些違背了「生產關系的調整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的原理,所以,從長遠來說是弊大於利。
2、實踐的標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只有將歷史事件置於實踐中,看其是否經得起實踐的考驗。評價英法兩國的政體選擇時,傳統史學有一個錯誤觀點,說英國最終實行君主立憲制是保守,不徹底,而法國大革命最終選擇了民主共和,是早期資產階級革命中最徹底的革命。但後來的歷史,或者說後來的實踐證明,剛好相反:英國政局長期穩定,最先進行工業革命,成為世界上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一直跑在法國前面;相反,法國卻長期政局動盪,經濟發展常常被中斷。所以,當今史學界對當時革命後英法兩國的政體選擇,比較一致地認為英國的選擇才是最佳的(事實上當初在革命時期,英國就曾經選擇過共和制,結果出現了克倫威爾的獨裁和高級將領的爭權奪利)。歷史已經證明,英國不適宜選擇共和制,只有適合自己的國情的選擇才是最好的,這種認識和評價歷史的觀點和方法就是實踐的標准。

閱讀全文

與評價一件歷史事件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