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歷史學科問題教學案例

歷史學科問題教學案例

發布時間:2021-03-02 04:50:04

㈠ 歷史案例分析怎麼寫

初一歷史教學案例分析一則
hmmar 發表於 2006-12-22 7:46:00

初一歷史教學案例分析
課題:第20課 《北方民族大融合》

教學內容:本課內容在教材第114-117頁,具體教學內容包括北魏孝文帝促進民族融合的措施。

教學目標:

(一) 知識與能力

1、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比較系統地了解南北朝時期我國民族大融合的基本史實,包括自十六國以來北方地區民族融合的趨勢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史實,為學生進一步了解我國古代歷史上民族融合的進程和中華民族形成的歷史過程奠定基礎。

2、培養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和民族平等原則來理解、思考歷史上的民族關系問題的初步能力,理清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

(二) 過程與方法

1、 充分利用地圖等教學資源,加深學生的直觀印象。

2、 先由學生閱讀、理解教材,概括孝文帝的主要改革措施。教師選擇項目進行補充講述,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3、 思考和討論「孝文帝改革措施的歷史必然性」。

(三)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在民族問題上的正確觀念,使學生認識到民族間的經濟、文化交流是我國歷史上的民族關系的重要內容,也是實現民族融合的前提條件。

教學重點與難點

1、 重點: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2、 難點:正確認識民族大融合的含義。

教學突破

1、 教學突破: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是北方民族大融合趨勢長期發展的必然結果。

2、 難點突破:民族融合不是漢化、民族同化。

板書設計

第20課 北方民族大融合

一、北方的統一和民族的融合

1、 北魏統一黃河流域

2、 黃河流域民族大融合

3、 影響

二、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

三、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教學分析:

導入:本課採用懸念導入法導入新課,目的在於設置懸念,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教師設問:兩個同姓的人碰面,常常會說「五百年前是一家」,事實果真如此嗎?學生對這個問題產生極大的興趣,有各種各樣的答案出現。這時候教師再舉例說明,解開學生心中的疑惑。

舉例如下:以「元」姓為例,據考證,其來源有四,上古商朝時,有位大夫叫元銑,他的子孫便以元為姓;改自拓拔姓,南北朝,北魏魏帝族本姓拓拔,至孝文帝更為元氏;改自玄姓,北宋時,因為趙匡胤的父親叫玄朗,就下令天下凡姓玄的都改成元姓;《魏書·官氏志》記載,「後魏紇骨氏、是雲氏均改為元氏。」學生這個時候可以明白,同一姓氏的由來是多種多樣的,同姓的人在五百年前不見得是一家。學生可能會因為了解到這個知識而有一種滿足感,學習興趣增加。

這個時候,教師再追問:「請你想一想,上文介紹的元姓的來源之二和來源之四,體現了中國古代歷史發展的一個什麼重要特點?」學生這個時候可以思考,但回答這個問題有難度,教師必須給予適當的提示,指導學生分析的思路。如:從元姓的來源可以看到,元姓有一部分是由少數民族的姓氏更改而來,這實際上反映了中國古代歷史上少數民族與漢族之間融合的現象,體現了中國古代歷史發展中民族融合的特點。

這時教師適時地引出課題。「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自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中國這個多民族的國家不斷發展,民族不斷融合,每個民族在自身民族發展的同時,又促進中華民族大家庭的發展。」公元3世紀到6世紀,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這一歷史時期的特徵表現為社會分裂,政權分立,同時這一時期又是民族融合的高峰時期。

新課講解:

本課的內容層次比較分明,基本上可以按照鮮卑族的歷史發展線索來安排教學。教師把它分成三個部分分別講述,第一部分講述鮮卑族建立政權、統一北方;第二部分講述北魏政權傳到孝文帝手裡時,遷都到了洛陽;第三部分講述孝文帝遷都後,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板書)一、北方的統一和民族的融合

這一部分要講清幾個問題,首先要介紹鮮卑族的起源與發展。這里教師引用了一首鮮卑族的民歌:「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現牛羊。」學生們可以從這首民歌中感受鮮卑族,這支北方游牧民族豪放雄渾的風格。

教師接著可以簡單介紹一下鮮卑族的概況。再提問,鮮卑族曾建立政權,一度十分強大,你們知道他們在何時統一了黃河流域嗎?這時候可以示意學生閱讀課本,回答問題。其次這部分要介紹黃河流域統一前後少數民族的分布情況。教師這時可以提醒學生回憶前一課的內容,黃河流域生活著許多少數民族,鮮卑、匈奴、羌、羯、氐等,教師提問:「這些少數民族進入中原以後,對於中原民族的生產或生活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呢?」學生在閱讀課文後可以回答,教師再進行總結,服裝、飲食、傢具、農業生產技術等方面,少數民族和中原民族相互學習,相互影響,民族融合已經成為趨勢。如果時間允許,教師可以在總結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插入一些趣味性的講解。

最後要向學生解釋「民族融合」這個詞語。民族融合指的是幾個民族在共同的經濟基礎上和思想基礎上互相影響,形成一個從來沒有的新民族,歷史上的民族融合指的是民族間的自然同化。許多個民族,互相學習、互相影響、互相滲透,在地域、血緣、習俗等各方面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種局面。考慮到學生的接受層次,這里的講解點到即止,不必刻意強求理解。

(板書)二、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

北魏政權建立後,定都在平城,後來孝文帝把都城遷到了洛陽。這部分內容的講述可以在學生閱讀課文的基礎上,設問:「為什麼要遷都?」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從課文中尋找答案。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總結為兩個方面:平城的氣候環境和地理位置。在總結時還可以聯系前後文內容,如前文講到民族融合,這也應該是遷都的原因之一;接著可以聯系下文,遷都後,孝文帝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這部分內容比較簡單,可以簡略講解。但如果時間允許,可以在這里設置問題,讓學生們緊張的神經鬆弛一下。如:「為什麼有一些鮮卑貴族反對遷都?」學生們可能會從貴族的個人利益的角度提出觀點,也可能從遷都困難的角度出發提出自己的設想,教師不必下結論。 過渡到下部分內容,可以利用總結遷都的影響。孝文帝的遷都,使洛陽獲得了發展和繁榮,也為孝文帝進一步實行改革創造了條件。

(板書)三、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這部分內容是本課的重點,由老師的講解為主,也穿插了一些趣味性的故事,幫助學生理解改革措施的內容和影響,讓學生加深記憶。首先可以讓學生閱讀課文,然後總結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有哪些,可以歸幾類。

在講解改革措施的內容時,穿插故事以便加深記憶。

例1、有一次,公元494年,有一位皇帝在洛陽街頭看見一位鮮卑族的婦女仍穿著「夾領小袖」的鮮卑服裝,很生氣,責備洛陽城的任城王,說他行令不力,督察不嚴。皇帝還讓史官把這件事記載下來。

例2、自孝文帝以後,北魏皇帝死後的謚號多採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原因是什麼?

例3、史書《資治通鑒》中有這樣一段話:魏王發布詔令,認為「北方人稱土為拓,稱後為跋。魏朝的祖先是黃帝的後代,以土德而稱帝,所以姓拓拔。土,乃黃中之色,萬物之元,所以應該改姓為元。」同學們,你姓什麼,你知道你姓氏的來源嗎?這些故事不僅可以幫助內容的講解,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更積極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課堂小結:

本課內容以問題形式結束。教師提問,在我們今天56個民族中,沒有鮮卑族了,有人認為這是由於當年北魏孝文帝實行改革,實行漢化政策,使得鮮卑拓拔部消失,所以孝文帝的改革不值得肯定。你同意這個觀點嗎?如果學生意見有差別,有條件可以組織辯論,如何看待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方案一:辯論。

設計如下:

正方觀點:北魏孝文帝是對中華民族的融合有重大貢獻的皇帝。

反方觀點:北魏孝文帝是鮮卑拓拔民族的罪人。

方案二:問題。

提示如下:評價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應該看其是否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是否有利於社會的進步。孝文帝的改革加速了北方少數民族封建化的過程,促進了北方民族大融合,鮮卑族匯入了更先進的以漢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這個整體中,有利於社會的進步,所以應該加以肯定。

㈡ 歷史與社會教學案例分析

沒分析

㈢ 如何教會學生自主學習初中歷史教學案例

為了完成歷史教學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去自主學習、養成主動學習的能力和習慣,是實現歷史教學任務的一個關鍵所在。教師在課堂教學要培養的是學生的好奇性、想像性,敢於冒險、敢於向困難和權威挑戰的心理意識、能力和素質。有了這種意識,學生就會不滿足已知,樂於、敢於探索求知,以求得最佳;有了這種能力和素質,學生就能夠主動學習、自主探索新知識。為了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我認為要從以下幾點來加強。
一、要精心設計自主探索學習提綱。
這個自主探索提綱,既要體現教學目標又要有血有肉、層次分明,引人入勝,到達知識的彼岸。自主提綱的設計要依據「疑」,因為,「疑」為思之始。問題是思維的起點,問題是創新的先聲,同所有問題提出一樣,自主提綱的提出前提也是「疑」。例如我在講授七年級歷史下冊第七課《重大發明與科技創新》這一課時,主要就是通過自主學習提綱,讓學生自主來進行學習的。首先設計學習提綱:1、同學們都知道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造紙術我們已經學習過了,那其他幾項發明像印刷術、火葯又是怎樣發明的呢?2、雕版印刷術的原理是怎樣的?請同學們根據課文的介紹,進行復述,並模擬雕版印刷的製作和印刷過程。3、火葯何時開始用於軍事上?想一想古代用於軍事上的「火箭」與現在航天發射的火箭有何異同?4、哪座橋是我國,也是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單孔大石橋?它的設計巧妙在哪裡?
通過設計這樣的學習提綱,使學生的認知結構呈現出接受史實——理解史論——掌握歷史方法的梯次變化,然後,引導學生在寬松的思維氛圍中,自主思索,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加深多歷史知識的理解、把握,實現認知的重組和思維創新。再就是從「疑「入手,還能激活學生潛在的歷史學習需求,在有疑、追疑、思疑、釋疑的心理追求過程中,激發起主動學習、主動探索、主動創造的學習動力。
需要注意的是所設計的自主探究問題,一要適度,即問題的設置要緊扣教學的重點難點、關鍵點,做到難易適中,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讓學生「跳一跳就能摘桃子」。二是多角度,引導學生多角度、多途徑、多方面分析領會教材,選擇最佳切入點,使設置的問題既新穎又富有啟發性。三是要有梯度,即要具有層次性、梯度性、啟發性和探索性,不能是一問一答的簡易交流,也不能是按部就班的程序作業,而要是有易到難,有小到大,由簡到繁,由具體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步步推進,逐漸接近問題的本質,把學生的思維一步一個台階地引向求知的新高度。第四,探究問題的設置,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能力,避免產生畏懼情緒,以維持學生思維的活躍性,確保學生思維和知識的正向遷移;同時提出與選擇問題時,要注重思維含量,問題要有思考價值。
二、認真聆聽、仔細觀察
即要認真聆聽學生的發言、仔細觀察學生的學習過程,爭取深入了解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和思維的發展,並及時給予點撥引導,直到他們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同時不斷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在教師的引導下共同討論解決問題,從而進一步向既定教學目標邁進。比如,在學生學習「趙州橋」時,對它的設計方案為什麼要是「扁弧形拱」的形式。為什麼這種形式能增加橋的穩定性和承重能力?這里涉及到物理學科方面的知識,初一年級的學生還沒用學習物理課程,不能進行實質性的理解,於是,在課堂上我用一根直木條,將兩端固定,讓學生向上放物體,然後在將這根木條彎曲成弧形,再向上放物體,將兩種情況進行比較,看看那一根木條的上面承載的東西多,也就是重量大。在進一步解釋涉及到的力學方面的道理。
在學生自主做和學的過程中,還要讓學生積極發言,為學生提供機會,讓他們發表對歷史事物的見解和認識,要全神貫注地傾聽學生的發言,臨機處置,發現學生發言中有好的創意,就予以贊揚,發現錯誤就加以啟發、引導、糾正。教師還要發現學生的言下之意、弦外之音,即發現學生發言背後的思想和思維方法,以此引導學生學會怎樣思考歷史問題、怎樣學習歷史,使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教學過程不僅是傳授知識的過程,還要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這種主動性表現在學習上是一種字句行為,是一種內在的對知識需要的行為表現。在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主動性上,我主要從以下方面來做的。1、明確學習歷史的目的、意義,使學生明白為何要學習歷史、學有何用。歷史的教學的第一步就是讓學生理解學習歷史的重要性,明確學習的目的和意義,已引起學生的足夠重視。在初一年級新生入學後的第一堂課上,我讓學生思考的第一個問題是:什麼是歷史,讓學生說說自己的理解和認識,然後,我從人類個體、人類社會、哲學等方面介紹了學習歷史的目的與意義。在日常的教學中,我更是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來講,如在學習文化知識內容時,就聯系語文課中學生學過的文學作品,使學生明白,要想去真正理解文學作品的真諦,離不開對當時的歷史背景的了解,同樣音樂、美術等方面的作品,也只有結合作者所處的歷史環境、個人經歷才能深入地理解各個藝術作品的思想內涵,像《清明上河圖》就是北宋都城卞京的繁榮景象,它的產生就是那個時代環境下藝術發展的結果。再就是,我還常根據時事熱點進行啟發誘導,因為時事熱點不僅為公眾關注,學生也極感興趣,把握一定的時事熱點,結合歷史知識向學生展示學習的意義,讓學生理解時事熱點的產生總有其歷史的必然性,總是同某些歷史事件相聯系,以次通過分析時事熱點的因果關系來激發學生的興趣。2、用愛感化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學不只是「授業、解惑」,還必須投入情感,其實教學過程本身就是情感交流的過程,作為教師要熱愛學生,有愛去教育感化學生、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學生才會喜歡老師、尊重老師,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在這一方面我是這做的:一是避免採用引起學生反感的做法,如上課過於嚴肅,對待學生不公平,責罵、挖苦甚至體罰學生,採用高壓手段逼學生學習。這樣其結果只能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和進取性。二是充分尊重和信任學生,各學生應有的人格尊嚴。三是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讓每一位學生充當課堂教學的主角,對每一次進步都給予及時地肯定和鼓勵,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中的困難。
四、指導歷史學習和讀書方法。
在學習中學生是主體,是課堂教學的主角,但教師的「主導」地位和作用,必須得到充分的發揮,這種「導」的作用的一個重要體現就是指導學習方法。就是教師要從歷史教學的規律出發,及時告訴學生各種歷史知識的學習方法,就是要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教師要授人以「漁」,而不是授人以「魚」,學生要獲得的是點石成金的手指,而不是變成金子的石頭。
學生的自學能力的關鍵是要有良好的閱讀能力,因此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首先要指導常用的讀書方法。在教學中我是從以下幾點來指導學生閱讀教科書的。(1)讀目錄:目錄是全書縮影和提綱,是一根「鏈條」,抓住這根「鏈條」就能掌握全書的主要內容、總體結構和基本體系。(2)讀課文:閱讀教科書是中學生學習歷史的基本途徑。在閱讀課文時,一是要讓學生注意課文內的歷史名詞和概念、歷史時間,二是要學生把課文中每段的段落大意概括出來,三是進一步指導學生編寫讀書題目的提綱、某個題目的提綱、整篇課文的提綱。另外還可利用教科書的天頭地角、字里行間寫些批註。(3)讀地圖、插圖:新歷史教科書中有大量的地圖和插圖,。地圖是通過簡明的符號,顯示歷史顯現發生的空間位置,有助於形成學生正確的空間概念。插圖包括人物畫像、人物活動、歷史文物、名勝古跡等,它們生動地、具體地補充和說明教科書的重點內容。讀圖,首先要識圖,即識別地圖的類別,揭示歷史現象的本質,還要把課文和地圖有機結合起來、聯系起來,便於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課文。應做到有圖必讀,有圖必識,有圖必析,以加強形象感。(4)讀年表:歷時年表示形成時間觀念的重要工具,它的特點是系統連貫,概括全面,簡潔明了,要點突出。認真閱讀歷史年表有助於歷史知識的田裡化和系統化,有助於理解歷史事件之間的因果關系,從歷史現象的相互聯繫上記憶歷史年代,掌握歷史知識。
總之,在歷史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教師的「引導」是關鍵,從某種意義上說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教師要走出傳統的「講授」歷史的模式,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為出發點和目標,從滿足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徵和需求出發,來組織實施教學過程,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

㈣ 關於歷史個性化教學的案例

怎樣寫好教學案例呢?擬從三個方面談點個人的認識與體會。 一、教學案例的主題 我們寫作教學案例的目的,是為了揭示一種理念,明白一個道理,理解一個概念,學到一些策略。因而,教學案例也要有主題。所謂主題,就是教學事例所表達的基本思想,它直接關繫到教學案例的成敗與價值。一般而言,主題是教學事例本身所具有的,它提供的豐富信息,不同的人會有不會的解讀。主題的確立,是作者對教學事例中蘊含的新理念與新策略提煉的結果。由此可見教學事例本身的價值,決定教學案例的生命。從這點來講,事例的選取極其重要。為此,我們要從眾多的反思日記中,篩選採用那些大家關注的熱點與焦點的問題,蘊含有新理念與新策略的、耐人尋味的事例,提煉出正確、集中、鮮明、深刻的主題。值得注意的是,每個事例只能有一個主題,盡管它反映的信息是多方面的,但也不能有多個主題。 二、教學案例的類型 確立了主題後,就要進行定型的思考。定型,即在寫作前確定選用哪種類型的教學案例。余文森教授說:「關於某一節課或某一教學片斷的具體反思,使之成為一份具體的教學案例(可稱之為「教學敘事」)。可見,按教學案例的篇幅與內容,可分為片斷/單一型教例、課時/綜合型教例。 片斷/單一型教例,一般是一事一例。表現為內容單一,主題集中,篇幅短小,能小中見大,短中見巧(其中有片斷/對比型)。課時/綜合型教例,一般是由選取一節課中的各具特點的幾個亮點,分別寫成幾個相對獨立的教學片斷與評析而組成的。反映了一節課不同環節不同的教學內容與策略,內容豐富,方法多樣,綜合性強,篇幅較長。 定型,要依據事例的數量與性質而定,不能生拼硬湊。如果事例是一個典型的教學片斷,就可思考寫成片斷/單一型教例;如果事例是一節精彩的課,就可思考選取具有應用、借鑒、探討的某幾個環節或亮點,寫成課時/綜合型教例。 三、教學案例的形式 教學案例的內容是多樣的。形式為內容服務。其形式也應是多樣的。然而,形式的多樣化,也有其共同的表現形式,可以說「形式無定規,大體有常規。」教學案例的表現形式,一般由標題、背景、敘事、評析四個要素組成。從發表的教學案例看,普遍都有醒目的標題。正文,有的用黑體字標出背景、敘事(或標為案例、或標為片斷)、評析三個部分;有的直接行文敘事,只用黑體字標出評析;有的用黑體字標出案例(或片斷)、評析,背景放在敘事前交待。 1.標題 標題是教學案例的眼睛,是對教學案例內容或主題的揭示。一個好的標題,常常會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能引起人們閱讀的興趣,並對教學案例內容或主題有個基本的了解。標題有單一式和復合式兩類。單一式標題,只有一句話或一個短語,表達一種理念,做出一個判斷,體現一種策略,說明一個道理,概括一種情景,提出一個問題,點明一個內容。如《在讀中感悟》《「長方體的認識」教學案例》。復合式標題,除正標題(主要的標題)外,還有個副標題——對正標題的內容加以說明、補充或限制。如《尊重個性 自主探究》——《畫楊桃》教學片斷及評析、《在合作交流中體驗成功》——「平形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教學案例等。 2.背景 教學案例總是在一定環境條件下產生的。為了讓讀者更好地理解教學案例的主題,要簡潔、准確地向讀者交代、說明教學案例是在什麼背景情況下發生的。主要介紹教學內容:教材版本、學制、學科、冊數及課題。如人教版六年制小學數學第九冊《平形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前提條件:案例是在已經教學了什麼的情況下進行的。有的還介紹准備情況:是有準備的公開課、參賽課,還是平時的「家常課」。教師情況:是骨幹教師還是一般教師。班級情況:是實驗班還是普通班。學生情況:學生學習該課有什麼優勢或問題。有的還可點明主題:說明什麼人執教了什麼,體現了什麼特點,介紹給同行共享;敘述已獲某一教改成果,或以提問的方式,指明某人某課教學可供探討或借鑒。總之,除前兩點要交代外,其餘各點要看理解主題的需要或寫作目的而定,無關緊要的,堅決省略。 3.敘事 這是教學案例的主體部分,主要是描述事例發生、發展的過程。核心是把事情的來龍去脈清楚,把一段教學情節:學生在教師引領下,怎樣在對話互動中發現、提出問題,思考、交流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寫具體,尤其是與主題有關的細節、執教者怎麼想的、即時效果——學生的情緒反應與教師內心的感受,要進行實實在在的描述,成為教學實踐的真實再現。要注意的是,既要實事求是,又要圍繞主題,恰當取捨。不搞有聞必錄,盡量精簡那些與主題關系不大的內容。同時,要求敘事的語言力求朴實、簡練,篇幅力求簡短。 4.評析 評析的主要任務,是對敘事(案例)反映的主題內容進行理性的解讀,評論其利弊得失,分析其價值意義以揭示其內在規律,給人以啟示。評析要從事實本身出發,實事求是,說清道理,不要脫離實際地空發議論;評析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言之有據,言之有理。 要做到上述兩點要求,評析的操作要堅持以事論理,以理析事,事理交融,總結規律。其思路是:用先進的教學思想,審視師生互動,解決問題的發展脈絡,捕捉師生具有創造性的典型行為,評析何處成功,哪兒閃亮,體現了怎樣的教師觀、學生觀、教學觀、目標觀、資源觀,為什麼它是成功的、閃亮的,把教師的教學行為,提升到「說清其理論依據」的層面上,進而提煉出具有普遍意義的新理念、新策略。 評析的方式,一般放在案例的敘事之後評析;也有的邊敘事邊評說,用括弧或其它字體顯示;也有的既有邊敘邊評,又有總評。

閱讀全文

與歷史學科問題教學案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