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整理羅馬帝國時期的歷史事件

整理羅馬帝國時期的歷史事件

發布時間:2021-03-02 03:16:53

『壹』 簡述羅馬帝國的歷史演變

公元前抄2世紀,羅馬成為地中海霸主襲。到公元1世紀前後擴張成為橫跨歐亞非、稱霸地中海的龐大羅馬帝國。到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西羅馬帝國亡於476年;而東羅馬帝國(即拜占庭帝國)則在1453年被奧斯曼帝國所滅,它與秦漢時期的中國一樣,是古代世界強大的帝國之一。——常識歷史篇。

『貳』 羅馬歷史上有些什麼重大事件主要人物

這個問題涉及到羅馬帝國的形成以及分裂還有衰落,重要的人物有圖利烏斯,等等,有關解釋如下:
一、羅馬帝國歷史簡介:

古羅馬指從公元前9世紀初在義大利半島(即亞平寧半島)中部興起的文明,歷羅馬王政時代。公元前510年羅馬建立了共和國,逐步征服了義大利半島。公元前3世紀至前2世紀,羅馬為爭奪地中海霸權,掠奪資源與奴隸,同地中海西部強國迦太基進行了三次戰爭,史稱布匿戰爭。
公元前2世紀,羅馬成為地中海霸主。到公元1世紀前後擴張成為橫跨歐亞非、稱霸地中海的龐大羅馬帝國。到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西羅馬帝國亡於476年;而東羅馬帝國(即拜占廷帝國)則在1453年被奧斯曼帝國所滅,它與秦漢時期的的中國一樣,是古代世界強大的帝國之一。
安東尼王朝皇帝圖拉真(公元98年-117年)在位時,羅馬帝國版圖達到最大,經濟空前繁榮,西起西班牙、不列顛,東到幼發拉底河上游、南自非洲北部,北達萊茵河與多瑙河一帶,地中海成為帝國的內海。
二、結合相關的歷史時期說明羅馬帝國歷史上的重要人物:
1、簡述(王政-共和)
根據傳說,當特洛伊城遭到希臘人進攻的時候(約為公元前1300-1190年),維納斯女神的兒子埃涅阿斯及其追隨者逃出來,沿北非西行穿過迦太基,來到古義大利。當時的義大利有拉丁姆,國王拉丁奴斯進行統治。埃涅阿斯擊敗圖爾奴斯,建立王國(阿爾巴)。後來其子孫羅穆路斯建立羅馬,成為第一任國王。
2、圖魯斯·赫斯提里烏斯時期
在圖魯斯·赫斯提里烏斯的時代,羅馬和毗連的城鎮阿爾巴(Alba)經常打仗,使得老百姓飽受困苦。托里斯·奧斯蒂呂斯和阿爾巴的國王Mettius Fuffetius下決心要停止斗爭,但是為了決定哪個城市的國王得到最高地位,Mettius Fuffetius提出了這樣一個辦法:讓幾個士兵搏鬥,哪個城市的士兵獲得勝利,那個城市的國王將成為最高君主。
恰好,羅馬和阿爾巴兩個地方各有一對三胞胎,而且羅馬的三胞胎(他們被名為"Horatii")和阿爾巴的三胞胎印象羅馬 ("Curiatii")同時出生。因此,托里斯和Mettius選了這兩對三胞胎作為各自城市的代表。
比賽開始不久,兩個Horatii已經死了,倖存的那個Horatius幸虧沒有受傷,而Curiatii兄弟一個也沒有死但各個受不同程度的傷。倖存的Horatius裝作逃亡,Curiatii兄弟中了他的計追趕他,但因為他們受不同的傷,有的跑得快,有的跑得慢,他們無法同時趕上Horatius。因此Horatius不必一對三和他們斗,他分開和每一個打仗,把他們逐一殺掉。
這樣,羅馬獲得了勝利,圖魯斯·赫斯提里烏斯也成為阿爾巴的君主。
3、塞爾維烏斯·圖利烏斯時期
公元前578年到公元前534年是塞爾維烏斯·圖利烏斯統治時期,此間,塞爾維烏斯·圖利烏斯推行改革,改革內容包括:
將能服兵役的公民按財產劃分為5個等級,每個等級提供數目不等的軍事百人隊,共計193個百人隊。創立百人隊大會,取代了庫里亞大會的宣戰、選舉、審判權力。193個百人隊,每隊有一票表決權。把氏族部落按地區劃分為4個。塞爾維烏斯·圖利烏斯的改革完成了古羅馬由氏族制向國家的過渡。
4、盧修斯·塔克文時期
傲王盧修斯·塔克文·蘇佩布是塞爾維烏斯·圖利烏斯的女婿,但卻率士兵沖入王宮殺死了塞爾維烏斯·圖利烏斯,自己當上了王,也是最後一位王。盧修斯·塔克文·蘇佩布當政後,暴虐無道,公元前510年被羅馬平民驅逐出羅馬,為首的人是盧修斯·朱尼厄斯·布魯特斯,塞爾維烏斯·圖利烏斯的兒子。
羅馬人民決定不再需要王,而是選出兩名最初稱行政長官(Praetores),後改名執政官,任期一年。第一任執政官是盧修斯·朱尼厄斯·布魯特斯和盧修斯·塔克文·柯拉汀。公元前509年建立起由羅馬貴族掌權的羅馬共和國。
5、王政時期
傳說公元前754年-753年,古代羅馬人羅慕洛斯在台伯河畔建羅馬城,開創了王政時代。先後有7個王,氏族部落組織尚完整存在,統治階層包括王、元老院、庫里亞會議(羅馬稱胞族為庫里亞,每10個氏族組成一個胞族,後為百人隊會議取代)。後來又出現貴族與平民之分。
在王政時代,國王掌握絕對的權力。他是大立法官、軍隊的首領、大祭祀長,其權力僅僅受到來自元老院和公民大會的遏制。元老院就是元老議會,由不同部族首腦組成。按照憲法和傳統習俗,元老院有權通過或否決國王的任命以及判定國王的立法和訴訟。公民大會由羅馬的全體男性公民構成,按照親緣關系分成30組;它授予君主行使權力,而這一點由元老院最後正式批准。
6、古羅馬城建立
羅馬城市建立的日期並不確定,傳統認為是在公元前753年 。這已經廣泛地為考古發現所證實,盡管可能此前已經有一部分人早就居住在那裡。
傳統上,羅馬人把羅馬城的建立歸功於英雄羅穆盧斯。他和他的孿生兄弟瑞摩斯是英雄埃涅阿斯的後代。埃涅阿斯是希臘女神阿芙洛狄忒(羅馬神話中稱維納斯)的兒子,他在希臘人佔領特洛伊城之後來到義大利。
羅馬歷史學家提圖斯·李維這樣描述這個神話故事:這對孿生兄弟的祖父是努米托,他是羅馬東南部阿爾班山區阿爾巴國的國王。國王邪惡的兄弟阿穆利烏斯將國王驅逐出境,還讓國王唯一的女兒雷婭·西爾維婭做貞女以阻止她生兒育女(貞女是不準生育的),以防止國王的子孫報仇。但是雷婭·西爾維婭違背了他的約束,與戰神馬耳斯相愛並生下了一對雙胞胎。當這對雙胞胎被遺棄在台伯河畔時,一隻母狼哺育了他們,後來又被一位牧羊人發現,他的妻子將他們撫養大。長大後,這對孿生兄弟成為了綠林首領。在瑞摩斯被俘、帶給國王阿穆利烏斯後,羅慕洛斯帶領手下救出了他,並殺死了阿穆利烏斯。此時,孿生兄弟身世大白,他們的外祖父努米托恢復了王位。兄弟倆離開外祖父,在被牧羊人發現的地方創建了自己的城市。在決定誰來做城市的主宰時,神諭告訴他們要由看到的預示成功的飛鳥來決定。瑞摩斯站在阿文廷山上看到了6隻禿鷲,羅慕洛斯站在巴拉丁山上看到了12隻禿鷲。後者的數字更幸運,但瑞摩斯是最先看到徵兆的人。結果兄弟間發生了爭吵,羅慕洛斯最終殺死瑞摩斯,成為新城的國王。他統治了很長時期,死後被接納到諸神中,成為受人尊敬的戰神奎里納斯。
7、共和時期
公元前5世紀至前3世紀初,平民與貴族的斗爭告一段落,義大利半島基本統一。百人隊會議從貴族中選出兩名執政官行使最高行政權力,為期1年;管理國家的主要機構為元老院、高級長官及公民大會,負責保護平民的權力不受貴族侵犯。這也標志著羅馬法的誕生。前326年,取消了債務奴隸制。
羅馬剛建國時,還是一個小國家。自公元前5世紀初開始,先後戰勝拉丁同盟中的一些城市和伊特拉斯坎人等近鄰,又征服了義大利半島南部的土著和希臘人的城邦,成為地中海西部的大國。羅馬又發動了3次布匿戰爭,在前146年征服了迦太基並使之成為羅馬的一個行省。前215年-前168年發動3次馬其頓戰爭,征服西班牙、馬其頓並控制了整個希臘。又通過羅馬-敘利亞戰爭和外交手段征服了敘利亞等東方土地。
這一時期經濟發展迅速,但是也激化了社會矛盾。由於大庄園制的形成,奴隸勞動的廣泛使用,義大利的農業、工商業和高利貸業興盛,奴隸制經濟得到巨大發展;破產農民大批淪為遊民,使羅馬社會矛盾激化。前2世紀30年代~前1世紀30年代,交織進行。如在前133年至前123年期間發生了格拉古兄弟改革。
前107年,在民主派支持下,馬略(Gaius Marius)當選為執政官並開始實行軍事改革。他推行募兵制,使大批無地或少地公民湧入軍隊。
前90年,為了爭取羅馬公民權,義大利人起義,史稱同盟者戰爭。
前82年,貴族派支持的蘇拉率軍佔領羅馬。
前60年,蓋烏斯·尤里烏斯·凱撒、馬庫斯·李錫尼·克拉蘇和龐培·馬格努斯秘密締結條約,共同對抗元老院,史稱前三頭同盟。
前53年,克拉蘇在遠征帕提亞的卡萊戰役中全軍覆沒,本人也陣亡,三巨頭只剩兩人。此期間,凱撒在高盧征戰,收獲頗豐,名譽和地位都急劇上升,引起龐培的嫉妒和警覺。龐培遂聯合元老院,共同對抗凱撒。
前48年,尤利烏斯·愷撒在法薩盧斯戰役中擊敗龐培,龐培逃往埃及後被殺。凱撒被宣布為終身獨裁官,集軍政大權於一身。他厲行改革,但因獨裁統治而招致政敵仇視,於前44年3月15日遭貴族派陰謀分子刺殺。凱撒死後,羅馬內戰又起。前43年,安東尼、雷必達、屋大維公開結盟,獲得統治國家5年的合法權力,史稱後三頭同盟。
隨後屋大維將另外兩人打敗,於前27年元老院授與屋大維"奧古斯都"的尊號,建立元首制。共和國宣告滅亡,羅馬進入帝國時代。
8、帝國時期
奧古斯都創建的政治制度,史稱元首制,其實就是共和名義的帝制。
奧古斯都死後,其養子提比略繼位,從此開創了皇位繼承製。從前27年開始到192年這一時期被稱為前期帝國時期,包括3個王朝:克勞狄王朝、弗拉維王朝和安東尼王朝。這一時期社會相對穩定。安東尼王朝皇帝圖拉真(98年-117年)在位時,帝國版圖達到最大:西起西班牙、不列顛,東到幼發拉底河上游、南自非洲北部,北達萊茵河與多瑙河一帶,地中海成為帝國的內海。經濟空前繁榮。公元1世紀中葉基督教興起,公元2世紀、3世紀迅速傳播。
在西羅馬帝國,經濟不斷出現危機,人口減少,田地荒蕪,城鄉蕭條,統治亦日益減弱。410年,西哥特人一度佔領羅馬。452年,匈奴王阿提拉進兵義大利。455年,汪達爾人襲擊義大利,再陷羅馬城。先後建立起西哥特王國、汪達爾-阿蘭王國、勃艮第王國和東哥特王國等蠻族國家。476年9月,日耳曼人入侵,其雇傭兵首領奧多亞克廢黜最後一位君主羅慕盧斯·奧古斯圖盧斯,西羅馬帝國宣告滅亡。
東羅馬帝國一直延續至1453年,為奧斯曼帝國所滅。

『叄』 古代羅馬帝國興亡史時間軸

羅馬帝國(公元抄前27年—公元395年;西羅馬帝國,公元395年—公元476年;東羅馬帝國,公元395年—公元1204年,公元1261年—公元1453年),正式名稱為元老院與羅馬人民,中國史書稱為大秦、拂菻,是古羅馬文明的一個階段。

羅馬的擴張使羅馬超出了一個城邦的概念,成為一個帝國。公元前27年,元老院授予蓋烏斯·屋大維「奧古斯都」稱號,羅馬共和國由此進入帝國時代。

(3)整理羅馬帝國時期的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古羅馬對西方文明最重要的貢獻之一就是其完備的法律體系,包括市民法(僅適用於羅馬公民)、自然法(適用於所有人)和國家關系法(用於調節羅馬人與其它民族之間的關系)。

從公元二至六世紀,《羅馬法》經歷了一個不斷補充和完善的過程,至公元534年在東羅馬帝國國王查士丁尼的主持下編撰完成並頒布施行,後人稱之為《民法大全》又被稱為《法的階梯》。該法典對西方文明的影響被認為僅次於《聖經》,其基本思想和原則已融入西方乃至世界各國的法律中。

『肆』 羅馬的詳細歷史

1、王政時代:羅馬建城、地理位置公元前8世紀中葉,古代羅馬人在義大利半島中部拉丁姆平原上的台波河下遊河畔建立了羅馬城。孕育了古代羅馬文明。

2、共和時代:公元前509年,羅馬廢除了「王政」,改行共和制度,開始了近500年的羅馬共和國時期。

從公元前3世紀中葉起,羅馬共和國開始向海外擴張。通過布匿戰爭、馬其頓戰爭和敘利亞戰爭,羅馬人確立了在地中海地區的霸權。

3、帝國時代:共和到帝國公元前30年,繼凱撒之後崛起的軍事強人屋大維戰勝了政敵,結束了羅馬數十年的內戰,奪取了國家最高權力。公元前27年,他被元老院授予「奧古斯都」稱號,羅馬歷史也就以此為標志進入了帝國時代。

到公元2世紀初,羅馬人的統治疆域達到了最大規模:東迄幼發拉底河、西抵不列顛、北達多瑙河、南至北非,形成為一個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環地中海大帝國。

4、危機與分裂:公元395年,在危機的沖擊下羅馬帝國分裂為兩大部分:以君士坦丁堡為都城的「東羅馬帝國」和以羅馬城為都城的「西羅馬帝國」。

5、西羅馬滅亡:公元4世紀開始,下層民眾和奴隸的反抗運動此起彼伏,日耳曼人乘虛而入,頻繁侵擾,沖擊著帝國的統治基礎。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的末代皇帝被廢黜。這一事件是西羅馬帝國滅亡的標志,也是歐洲古代歷史終結的標志。

6、東羅馬滅亡:1453年5月29日,經過兩年的包圍,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穆罕默德二世攻克君士坦丁堡,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戰死。東羅馬滅亡。

(4)整理羅馬帝國時期的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羅馬共和國的擴張使羅馬超出了一個城邦的概念,成為一個環地中海的多民族、多宗教、多語言、多文化大國。公元前27年,元老院授予蓋烏斯·屋大維「奧古斯都」稱號,羅馬共和國由此進入帝國時代。

圖拉真在位時(98年-117年),羅馬帝國達到極盛,經濟空前繁榮,疆域也達到最大:西起西班牙、高盧與不列顛,東到幼發拉底河上游,南至非洲北部,北達萊茵河與多瑙河一帶,地中海成為帝國的內海,全盛時期控制了大約5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世界古代史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君主制國家之一。

395年,狄奧多西一世將帝國分給兩個兒子,從此羅馬帝國一分為二,實行永久分治。

410年,日耳曼的西哥特人在領袖阿拉里克率領下,進入義大利,圍攻羅馬城,在城內奴隸的配合下打開城門,掠奪而去,此後在西羅馬帝國境內建立西哥特王國。

476年,羅馬雇傭兵領袖日耳曼人奧多亞克廢黜西羅馬最後一個皇帝,西羅馬遂告滅亡。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歐洲進入了近一千年的中世紀。

『伍』 古代羅馬經歷了幾個歷史時期

1、王政時代:羅馬建城、地理位置公元前8世紀中葉,古代羅馬人在義大利半島中部拉丁姆平原上的台波河下遊河畔建立了羅馬城。孕育了古代羅馬文明。
2、共和時代:公元前509年,羅馬廢除了「王政」,改行共和制度,開始了近500年的羅馬共和國時期。
3、帝國時代:共和到帝國公元前30年,繼凱撒之後崛起的軍事強人屋大維戰勝了政敵,結束了羅馬數十年的內戰,奪取了國家最高權力。公元前27年,他被元老院授予「奧古斯都」稱號,羅馬歷史也就以此為標志進入了帝國時代。
4、危機與分裂:公元395年,在危機的沖擊下羅馬帝國分裂為兩大部分:以君士坦丁堡為都城的「東羅馬帝國」和以羅馬城為都城的「西羅馬帝國」。
5、西羅馬滅亡:公元4世紀開始,下層民眾和奴隸的反抗運動此起彼伏,日耳曼人乘虛而入,頻繁侵擾,沖擊著帝國的統治基礎。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的末代皇帝被廢黜。這一事件是西羅馬帝國滅亡的標志,也是歐洲古代歷史終結的標志。
6、東羅馬滅亡:1453年5月29日,經過兩年的包圍,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穆罕默德二世攻克君士坦丁堡,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戰死。東羅馬滅亡。
羅馬帝國是古羅馬繼羅馬建城的王政時代和羅馬共和國之後的延續。
羅馬帝國後期分裂為東西羅馬帝國。東羅馬帝國在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有殘存了1000年左右。

『陸』 古羅馬的重大歷史事件

1.羅慕路斯建城
2.三次布匿戰爭 徹底擊敗與之爭奪地中海統治權的迦太基
3.第一次三頭同盟 凱撒,龐培,克拉蘇結成政治同盟共同對付元老院
4.斯巴達克斯奴隸起義 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奴隸起義,加速了羅馬共和國的覆滅和帝國的形成(鎮壓這一起義使軍事將領有了擁兵自重的能力).
5.高盧戰爭 凱撒征服高盧,並打造了一支只知有凱撒不知有羅馬的近衛軍.
6.內戰 凱撒擊敗龐培,成為獨裁官,開了軍事將領向羅馬進軍取得獨裁先例(之前的馬略,蘇拉也做過,不過影響沒有那麼大)
7.後三頭同盟 凱撒被刺後親凱撒的三個實權派安東尼,屋大維(即後來的奧古斯都),李必達結成同盟,共同消滅反凱撒勢力.最後屋大維擊敗另兩位,自稱第一公民,成為實質上的羅馬國王.
8.條頓堡戰役 標志著日耳曼戰爭,這一最終摧毀羅馬的戰事的開始,該役羅馬最精銳的三個野戰軍團全軍覆沒,羅馬對日耳曼的戰略進攻態勢轉變為戰略防守.
9.猶太戰爭 羅馬鎮壓猶太人起義並燒毀耶路撒冷神廟,猶太人淪落四方(所以現在到處都有猶太人).
10.五賢帝時代 羅馬在一片兵晃馬亂之中獻有的出現了連續5位賢明的軍主,穩定了內政外交軍事,小小的中興了把.
11.東西羅馬分裂 狄奧多西大王死後將羅馬分為東西兩部分留給自己的兩個兒子,可惜的是兩個兒子都是傳說中白痴級別的人物.
12.羅馬城第一次被攻陷 阿拉里克大王率哥特人有史以來第一次攻陷了羅馬(很久以前高盧人也攻破過,不過最終剩餘的羅馬人聚集在一座小山上挺了下來),該行為激發了很多蠻族領袖的想像力(他們可能將這看做自己霸王的加冕儀式),很快羅馬就會被各色蠻族人洗劫了.
13.查士丁尼中興 羅馬又小小的中興了把,並再次合並,涌現出了像貝利撒留和納爾西斯這樣傑出的將領,不過大帝死後又再次分裂,並再沒有統一.
14.最後的羅馬人 羅馬軍事統帥埃提烏斯聯合羅馬人,西歌特人,以及其他所有能徵召的軍隊在沙隆平原與當時橫掃歐洲的上帝之鞭阿提拉麾下的胡人,東歌特人,阿蘭人和日耳曼聯軍展開會戰.這是古代史上最大規模的會戰,據稱超過100萬人參加,最終羅馬聯軍獲勝,阿提拉西進步伐被遏制.這也是羅馬和埃提烏斯取得的最後一場大戰役的勝利.攻高震主的埃提烏斯不久被國王殺害,而從此再沒有將領能保護羅馬,不出一代,西羅馬滅亡.
15.東羅馬滅亡 土耳其人用油包戰船繞路從背後攻陷了君士坦丁堡,東羅馬在句延殘喘數百年後滅亡了.
回想起來還是感到跌宕起伏,波瀾壯闊.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柒』 列舉羅馬歷史上的六件大事

古羅馬來指從公元前9世紀初在義大利自半島(即亞平寧半島)中部興起的文明,經歷羅馬王政時代。公元前510年羅馬建立了共和國,逐步征服了義大利半島。
公元前3世紀至前2世紀,羅馬為爭奪地中海霸權,掠奪資源與奴隸,同地中海西部強國迦太基進行了三次戰爭,史稱布匿戰爭。公元前2世紀,羅馬成為地中海霸主。到公元1世紀前後擴張成為橫跨歐亞非、稱霸地中海的龐大羅馬帝國。到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西羅馬帝國亡於476年;而東羅馬帝國(即拜占庭帝國)則在1453年被奧斯曼帝國所滅,它與秦漢時期的中國一樣,是古代世界強大的帝國之一。安東尼王朝皇帝圖拉真(公元98年-117年)在位時,羅馬帝國版圖達到最大,經濟空前繁榮,西起西班牙、不列顛,東到幼發拉底河上游、南自非洲北部,北達萊茵河與多瑙河一帶,地中海成為帝國的內海。

『捌』 羅馬的歷史(大事件)

羅馬城市建立的日期並不確定,傳統認為是在公元前753年,這已經廣泛地為考古發現所證實,盡管可能此前已經有一部分人早就居住在那裡。傳統上,羅馬人把羅馬城的建立歸功於英雄羅穆盧斯。他和他的孿生兄弟瑞摩斯是英雄埃涅阿斯的後代。埃涅阿斯是希臘女神阿佛洛狄特(羅馬神話中稱維納斯)的兒子,他在希臘人佔領特洛伊城之後來到義大利。
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這里已有羅馬人居住。公元前753年4月21日建城,至今已有2700多年的悠久歷史。羅馬人驕傲地稱它為「永恆之城」。相傳羅馬的創建人羅幕路是母狼喂養大的,故羅馬的城徽圖案是母狼哺育嬰兒。羅馬城是羅馬帝國的發源地和首都。公元1-2世紀羅馬成為西方歷史上最大的帝國,羅馬城進入全盛時期。
在羅馬長達約2800年的歷史上,曾經歷了東、西羅馬的輝煌時期。1870年,義大利王國軍隊攻佔羅馬,義大利統一事業完成。1871年,義大利首都由佛羅倫薩遷回羅馬。
帝國簡介
羅馬帝國(公元前27年-476年)是一個古代羅馬的國家,在當時占據了整個地中海。通常把羅馬帝國分為前期帝國時期(前27年~192年)和後期帝國時期(193年~476年),也有人又從後期帝國中分出3世紀危機時期(193年~284年)。羅馬本來使用拉丁語,但隨著領土擴張至希臘、中東一帶,希臘語變成了主要語言。就連當時成書的新約聖經也
是用希臘語寫成。由於語言上的分歧,羅馬帝國在五世紀分裂成為東、西兩個帝國。羅馬帝國自建立以來,一直對外擴張,是一個具有侵略性的古代超級大國。
羅馬帝國的建立
羅馬帝國諸行省後三頭同盟瓦解後,屋大維、安東尼分掌羅馬的東西部,雙方矛盾日趨激烈。前31年9

屋大維
月,屋大維與安東尼和埃及女王克利奧帕特拉七世在希臘的亞克興會戰。在戰爭最激烈的時候,埃及女王認為安東尼獲勝無望,將自己的軍隊撤回埃及,安東尼也一起到了埃及。屋大維隨後入侵埃及,埃及女王和安東尼自殺,埃及也被羅馬佔領。前27年,屋大維一面表示卸除一切大權,恢復共和制;一面又裝作迫於元老院和公民的請求,接受與共和制度完全違背
的絕對權力,成為元首、元帥、最高的代行執政官、終身執政官、終身保民官、大祭祀長、首席元老等,並獲得了「奧古斯都」和「祖國之父」的稱號。屋大維的這場精彩的演出宣布了羅馬帝國的建立。
前期帝國時期
自屋大維在前27年建立元首制,羅馬帝國進入前期帝國時期。屋大維在位期間,對外征戰,將帝國版圖擴大到了多瑙河以北。屋大維的統治為隨後的百餘年帶來了很長一段時期的穩定局面,稱之為羅馬和平時期。 14年奧古斯都逝世,養子提比略繼位,開創了朱里亞·克勞狄王朝。到克勞狄一世(41年~54年在位)時,對外發動戰爭,攻佔了不列顛南部、日耳曼尼亞、敘利亞和非洲北部地區。到尼祿繼位(54年-68年在位),由於他統治殘暴,引起人民反抗,並導致了猶太戰爭。經過一些行省總督爭奪皇位的內戰,韋斯巴薌最後在69年建立了弗拉維王朝。弗拉維王朝經過提圖斯和圖密善兩位皇帝的統治,涅爾瓦於96年繼位,開創了安東尼王朝,這一時期也被稱為五賢帝時代。這五位皇帝謙虛,愛戴臣民,這段時期也是自奧古斯都之後羅馬帝國最強盛的時期。羅馬帝國的基礎設施,如:法律、道路交通、度量衡、貨幣制度都在這個年代得到統一,並通行全國。有文人將這個年代稱贊為「人類最幸福的年代」。
五賢帝時代權力交替方法非常平安。各個皇帝選擇其承繼人,然後收養他為義子,如此避免了權力交替前後的政治動亂。由於這些皇帝沒有血緣關系,五賢帝時代不能算為一個朝代。以下為五賢帝時代的五位皇帝。
96年-98年涅爾瓦
98年-117年圖拉真 (Trajan):在位時開拓疆土,在他死時帝國版圖達到最大極限。東到美索不達米亞,南至北非撒哈拉沙漠,西起不列顛,北至喀爾巴阡山脈和黑海北岸,地中海成為了帝國的內海。
117年-138年勇帝哈德良 (Hadrian)健全了帝國的官僚機構
138年-161年安東尼比約 (Antoninus Pius):此時羅馬帝國達到極盛。
161年-180年哲學家皇帝馬可·奧勒留 (Marcus Aurelius):此時帕提亞帝國屢犯邊疆,北方蠻族也乘虛而入。帝國的實力開始出現頹勢。
180年馬可·奧勒留被殺,由親生兒子康茂德 (Commos)繼位。181年康茂德被殺, 安東尼王朝告終。
後期帝國時期
181年 - 284年間,隨著叛亂事件增加,軍隊的力量不斷增強,從而威脅到皇帝的施政。50年內有26位

君士坦丁一世
軍人篡位,歷史將這些篡位者稱為「軍人皇帝」,也稱為
三十僭主。這一時期也被稱為3世紀危機時期。塞維魯王朝(181年~205年)滅亡後,政局混亂,在西方形成了包括高盧、西班牙和不列顛在內的高盧帝國(259年~273年) ,在東方產生了地處敘利亞和美索不達米亞之間的帕爾米拉帝國(262年~272年)。奴隸和隸農起義遍及義大利和行省。
公元284年,戴克里先(284年-305年在位)取得了帝國政權,最終把這個混亂局面收拾過來。他把皇帝的權力、以及整個帝國一分為四,分別由兩位正帝(奧古斯都)及兩位副帝(凱撒)共同治理,使羅馬帝國得到暫時的安定,稱之為多米那特製(也叫四帝共治制)。當時除了他以外,他把另一個正帝的位置給了馬克西米安,讓他統治帝國的西部,而自己則成為東部的正帝。其中最高的統治者是戴克里先。這也被認為是羅馬帝國分裂的淵源。另一方面,雖然他一人的成功,但對基督教的迫害失敗,使他死後再次引來混亂。
306年他的兒子君士坦丁一世做皇帝,重新統一帝國,廢除四帝共治制。雖然同樣強力執行專制,但卻選擇和基督教勢力妥協,並於西元313年公布米蘭敕令,將基督教定為國教;與此同時,將國都遷往東部拜占庭,並改國都名為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伊斯坦堡)。337年,君士坦丁一世死後,爭奪帝位的斗爭重新開始。 他的三個兒子和兩個侄子分治帝國。狄奧多西一世( 379年~395年在位)當政時一度恢復統一,但他死後,帝國分裂為兩部分:西羅馬帝國(首都羅馬)和東
帝國覆滅
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西羅馬帝國接連不斷發生人民起義和外族入侵。高盧的巴高達運動,北非的阿哥尼斯特運動動搖了帝國的政權。378年西哥特人大敗羅馬軍隊,410年攻佔羅馬城,418年在高盧西南部建立西哥特王國。汪達爾人於439年在北非建立汪達爾-阿蘭王國。匈奴人452年侵入義大利,在高盧東南部,457年出現了勃艮第王國。476年9月,日耳曼人僱傭軍長官奧多亞克廢黜最後一個西羅馬帝國皇帝羅慕盧斯·奧古斯圖盧斯,西羅馬帝國滅亡。東羅馬帝國於1453年為奧斯曼帝國所滅。

『玖』 用年代僅表示出古羅馬歷史上的重大事件

一、簡述古希臘時期的音樂形式? 古希臘是西方最早的文明古國,約從公元前 8 世紀城邦制開始,到公元前 4 世紀被馬其頓侵佔為止。從目 前僅有的一些歷史遺物、資料和考古發掘中,我們了解到古希臘時期是單聲部音樂時期,旋律的構成通常 是自然音或自然音與變化音(半音或小於半音)的混合。音樂常以詩與樂、舞與樂或詩舞樂「三位一體」 等綜合藝術形式出現。歌唱有時帶有伴奏,用字母記譜。音樂主要伴隨著以下幾種形式而出現: 1、伴隨著對神的祭祀儀式而出現:如古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節慶中,人們為了表達對居住在奧林匹斯山上的 天神宙斯的崇敬,伴隨著祭祀儀式,還舉行載歌載舞的音樂慶典。 2、伴隨著詩歌的吟誦而出現:如荷馬史詩《奧德賽》和《伊利亞特》。 3、伴隨著悲劇的表演而出現:如三大悲劇作家和他們的悲劇,埃斯庫羅斯的《被縛的普羅米修斯》、索福 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以及歐里庇得斯的《美狄亞》。 二、古希臘悲劇的含義、形式和代表作家? 1、含義:在古希臘的藝術中,悲劇(tragedy)是一種重要的藝術體裁。悲劇一詞在希臘文中為「山羊之 歌」的意思,與酒神相關。公元前 6 世紀左右,希臘人開始崇拜酒神狄俄尼索斯——一位象徵著放縱、狂 野、享受的神,悲劇的起源就是從對這位酒神的敬仰開始的。在為酒神舉行的慶典中,人們要唱酒神頌歌。 相傳在酒神身邊,有一位半人半羊的隨從,因此,在祭祀活動中,人們就會身披羊皮,戴著羊角和羊胡須, 扮成酒神的隨從載歌載舞。後來,這種祭祀活動逐步轉變為悲劇的演出,演員取代了祭司,敘述的故事也 逐漸從對酒神的贊美,擴展到古希臘其它神話題材。 2、形式:悲劇主要由詩歌、舞蹈、音樂三位一體的形式構成,其中音樂部分有合唱、獨唱,並由阿夫洛斯 管和基塔拉琴伴奏。悲劇演出通常包括開場白、進場曲、戲劇場面、退場四部分。 3、代表作家 (1) 埃斯庫羅斯(Aeschyios,約前 525~前 465),代表作品:《被縛的普羅米修斯》和《俄瑞斯忒亞》 等。 (2) 索福克勒斯(Sophokles,約前 497~前 406),代表作品:《俄狄浦斯王》和《安提戈涅》等。 (3)歐里庇得斯(Euripkdes,約前 484~前 406),代表作品:《美狄亞》和《特洛伊婦女》等 三、「和諧論」是由誰提出的?其主要觀點是什麼? 「和諧論」是由古希臘時期偉大的哲學家和數學家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約公元前 580~前 550 年) 提出的,他是第一個以理論的方式向人們解釋音樂現象的人。古希臘人崇尚宇宙,因此對天文關注較多, 畢達哥拉斯認為音樂和天體的運動存在相似性,並且提出了「和諧論」,這個理論對西方後來的音樂觀念 產生了重要影響,其主要觀點如下: 1、以弦長為基礎產生音階中的音程關系,當弦長比為 2:1 時,兩音的音程關系為八度;當弦長比為 4:3 時,兩音為四度關系;當弦長比為 3:2 時,兩音為五度關系。 2、只有四、五、八度才是和諧的音程,其餘的音程都是不和諧音程。 四、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等人的音樂思想表現在哪些方面? 在古希臘人的心目中,音樂具有教化功能,能凈化心靈、使人從善。 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曾在他的著作《理想國》和《法律篇》中提出,音樂的功能體現在社會教育方面, 它對人能起到道德規范的作用,而不是在享受或娛樂方面,要警惕不適度的音樂對人的「腐蝕」。亞里士 多德在其著作《政治學》第八章中也談到,音樂的道德作用和教育作用尤為重要,音樂的教育作用比它產 生的愉悅作用更重要。 在古希臘的理論家看來,音樂具有倫理價值的取向,這充分反映在他們對調式作用的認識上。他們認 為,不同的調式聯系著不同的情感。例如,多利亞調式可以使人安靜並具有力量;弗里幾亞調式則會使人 狂放,激發人的熱情;而副弗里幾亞調式容易使人喪失意志。但要注意,該時期對調式的評價並非由純粹 的審美體驗所得,而是有其特定的社會歷史文化背景的。
1

從這里可以看到,音樂美學問題(更確切地說是音樂社會學問題),我們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期,在 這里能找到西方音樂思想最早的答案。 五、何謂「四音音列」和「完整音列體系」,它們是由誰提出的? 「四音音列」是由公元前 4 世紀希臘著名音樂理論家阿里斯多塞諾斯(Aristoxenos,約公元前 354公元前 300)提出的。他所著的《和諧的要素》一書是古希臘音樂理論的重要文獻之一,其中核心的內容是 四音音列,有關旋律、音階、調式等理論都建立在這個四音音列的基礎之上。 四音音列是指由兩個音構成四度框架,另兩個音在這個框架內作不固定的靈活變動,從而形成的三種 不同形式的四音音列,它們是:自然音列、變化音列和微分音音列。 若干個四音音列可以構成一個完整的音列,阿里斯多塞諾斯提出了兩套完整體系:大完整音列體系 (great perfect system)和小完整音列體系(lesser perfect system)。 六、古希臘的「四音音列」音階形式是怎樣的? 古希臘人早在公元前 5 世紀左右就總結出四音音列音階體系和它們的變體形式,以當時古希臘幾個重 要部落的名字來命名,它們分別是:多里亞(Dorian)、弗里幾亞(Phrygian)、利底亞(Lydian),在 變體形式中以前綴 「hypo」表示「副」或者「下」的含義,以前綴 「mixo」表示「混合」的含義。 1、古希臘四音音列調式: 多里亞(Dorian): mi re do si 弗里幾亞(Phrygian): re do si la 利底亞(Lydian): do si la sol 混合利底亞(Mixolydian): si la sol fa 2、結合兩個相同性質(相同音程結構)的四音音列,便組成了一個八度音階(除混合利底亞外): 多里亞(Dorian): mi re do si - la sol fa mi 弗里幾亞(Phrygian): re do si la - sol fa mi re 利底亞(Lydian): do si la sol- fa mi re do 混合利底亞(Mixolydian): si la sol fa - mi re do si 3、把上述音階移位,便產生了四種變體: 下多里亞(Hypodorian): la sol fa mi - re do si la 下弗里幾亞(Hypophrygian): sol fa mi re - do si la sol 下利底亞(Hypolydian): fa mi re do - si la sol fa 下混合利底亞(Hypo-Mixo-Lydian): mi re do si - la sol fa mi 這里要說明兩點:一是古希臘的四音音列的音階形式,不同於我們現在的音階含義,它開始只是作為 一種符號來表示樂器的弦,或是演奏者按音的音位,後來在發展中才逐漸形成音階形式和調式理論。二是 「下混合利底亞」與「多里亞」結構完全相同。 七、古希臘時期主要樂器有哪些? 古希臘樂器主要有弦樂和管樂兩類,其中弦樂器的代表是里拉(lyre),管樂器的代表是阿夫洛斯管。 1、里拉:手指撥弦而發聲,最早由烏龜殼製成,有四根弦,後來在發展中形成很多樣式,弦也增多, 但以七弦為主,其中較重要的有基薩拉琴(kithara)。它們音色柔和,是為歌唱伴奏的樂器。里拉的使用 常常與頌揚阿波羅有關。 2、阿夫洛斯管(aulos):也稱豎笛,音色近似於現代雙簧管,由兩根管子組成,一長一短,各有數 孔,可以同時發兩個音。聲音有穿透力,洪亮堅硬,具有狂放野性的力量,是狂歡和悲劇中使用的樂器。 敬奉酒神時使用的就是這件樂器。 第二節 古羅馬音樂

八、為什麼說古羅馬是古希臘音樂財富的繼承者和發展者? 古羅馬包括三個時期:羅馬部落時期(前 753 年-前 509 年);羅馬共和國時期(前 509-前 27)以 及羅馬帝國時期(前 27-475 年)。但是,通常所講的古羅馬時期的音樂,是指公元前 146 年羅馬征服希臘, 文化中心西移到羅馬之後的音樂時期。 1、 說古羅馬是古希臘音樂財富的繼承者, 是因為古羅馬人崇尚武力, 貪圖物質享受, 在政治上有建樹, 他們征服了古希臘,同時也繼承了古希臘遺留下來的音樂傳統。 2、說古羅馬是古希臘音樂財富的發展者,是因為他們在繼承古希臘遺留下來的音樂傳統的同時,又發 展了一些音樂形式,主要表現在實用性與享樂性兩方面:
2

(1)實用性:由於征戰的需要,軍樂得到了發展。在軍樂中,大音量的銅管樂器使用得很普遍,如大 號(tuba)等。在一些大排場的表演中,樂隊甚至會達到百餘件管樂器編制。 (2)享樂性:古羅馬人在觀看角斗時,常常用一種水壓風琴(hydraulis)作伴奏,它是最早的管風 琴,音量大,可增加角斗氣氛。 九、古羅馬時期基督教音樂的簡況? 基督教產生於中東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境內。在古羅馬最初以秘密的方式進行傳教,公元 313 年羅馬皇 帝頒布了《米蘭赦令》,從此基督教成為合法宗教,在羅馬和米蘭迅速發展壯大起來。 隨著基督教的發展,教堂中的精髓——贊美詩和聖歌,對人們的觀念產生了影響,基督教要求人們以 一種虔誠、肅穆的方式敬仰他們的主——耶穌,因而世俗的娛樂性音樂遭到排斥,古時隆重的節日、慶典、 婚慶中的音樂也逐漸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凝重、庄嚴、肅穆的宗教音樂形式成為了主體。當時的音樂在許 多方面繼承了猶太教以及敘利亞等東方宗教音樂的特徵。 476 年古羅馬滅亡後,基督教文化被繼承下來,我們可以從中世紀文明中看到,人們對彼岸幸福的憧憬 在聖詠中得以繼續,始於古羅馬時期的基督教音樂在這個時期得到了蓬勃發展,它為後世西方音樂文化的 繁榮奠定了基礎。 十、古希臘、古羅馬音樂對西方音樂的貢獻體現在哪些方面? 1、古希臘音樂是孕育西方音樂的源頭。 2、古希臘藝術中所提倡的「三位一體」的綜合藝術形式(如「悲劇」),為後世歌劇、舞劇等綜合藝 術品的產生發展提供了藍本。 3、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等人的音樂思想奠定了音樂美學發展的基礎。 4、古希臘時期創立的音樂理論成為後世音樂發展的基礎,西方音樂的主體正是在「和諧論」的影響下 發展的。這一時期創立的各種調式成為中世紀教會音樂調式的前身。 5、公元 313 年羅馬皇帝頒布 「米蘭赦令」,使基督教成為合法宗教,從此西方基督教音樂文化拉開 了歷史的帷幕,西方音樂也開始了漫長的發展道路。

第二章 中世紀音樂復習題
主要內容:教會音樂的發展、復調音樂的興起、世俗音樂的產生、中世紀的樂器、器樂和「新藝術」時期。 復習提示:由於基督教取得了合法地位,教會音樂在中世紀時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其中最重要的內容就 是格里高利聖詠,可以說中世紀音樂是圍繞著格里高利聖詠的產生、裝飾、擴展而發展的。因此,在這一 章節的復習過程中,讀者應理清思路,抓住線索,同時要注意前後兼顧,融會貫通。如能整理出符合自己思 維習慣的線索,復習效果更佳。 第一節 教會音樂的發展

一、發展初期的天主教音樂有哪些? 發展初期的教會音樂在各地都有相當的獨立性,所使用的語言、禮儀也不盡相同。聖歌部分主要有以 下五種: 1、拜占庭聖詠(Byzantine chant):約公元 390 年後成為一個重要的音樂派別,全盛期大約是六世紀 至九世紀,音樂上常用聖詠形式。它對各種平歌都有影響,後來成為希臘正教的音樂。 2、安布羅斯聖詠(Ambrosian chant):因米蘭主教安布羅斯而得名,其旋律和歌詞與格里高利聖歌相 似,在風格上可分為音節式、紐姆式和花唱式。 3、法國聖詠(Gullican chant):它產生於 5 世紀的法國,至 7 世紀達到盛期,8 世紀時查理曼大帝引 進格里高利聖詠後開始衰落,沒有繼續發展。 4、摩差拉比聖詠(Mozarabic chant):約於 6 世紀開始,是西班牙本土的聖歌。8 世紀時,西班牙禮儀 開始傾向羅馬禮儀。1805 年西班牙正式決定以羅馬禮儀取代傳統性禮儀,這種聖歌便消失了。 5、塞爾特聖詠(Celtic chant):曾在愛爾蘭、不列顛等地盛行,由於愛爾蘭修道院的修士們愛好旅 行,使歌曲不易保存,它於 7 世紀左右消失。
3

『拾』 羅馬興衰大事年表9個事件

歷史階段
時間
羅馬社會發展
羅馬法系發展
王政時代
公元前8世紀中葉—
公元前509年
公元前8世紀中葉

羅馬建城

共和時代
公元前509年

公元前27年
公元前509年
廢除王政改行共和
征服了義大利半島

公元前451

公元前450年

古羅馬第一部成文法典——十二銅表法產生
公民法不斷發展
公元前4世紀開始

萬民法逐漸形成
公元前3世紀中葉起

內部—開始向海外擴張並最終確立了在地中海地區的霸權:布匿戰爭、馬其頓戰爭和敘利亞戰爭。
外部—共和制度難以應對,開始推行高度集權化的軍事強人政治,最終走向帝國

帝國時代
公元前27年

公元476年
共和到帝國
公元前30年

公元前27年
軍事強人屋大維被授予「奧古斯都」稱號,羅馬進入帝國時代。

從奧古斯都皇帝(屋大維)開始,羅馬帝國的統治者都非常重視對國家法律的整理和研究,推動了羅馬法的編纂。

繁榮和發展
公元前27年

公元3世紀
內部:政治上的統一和穩定,經濟上的繁榮和發展,文化的昌盛和發達,城市的涌現和繁榮
外部:到公元2世紀初,羅馬人的統治疆域達到了最大規模。

危機與分裂
公元3世紀
公元3世紀危機

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分裂

公元212年,公民法與萬民法統一
衰落與滅亡
公元4世紀
公元4世紀開始,內部—下層民眾和奴隸的反抗運動此起彼伏,外部—日耳曼人乘虛而入,頻繁侵擾,沖擊著帝國的統治基礎。
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的末代皇帝被廢黜。西羅馬帝國滅亡。歐洲古代歷史終結

閱讀全文

與整理羅馬帝國時期的歷史事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