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
《高中歷史新課程標准(2015年)》提出的歷史學科六大核心素養:()時空觀念:對事物與特定時間及空間的聯系進行觀察、分析的觀念。(2)史料實證:對獲取的史料進行辨析,並運用可信史料努力重現歷史真實的態度與方法。(3)歷史理解:將對史事的敘述提升為理解其意義的理性認識和情感取向。(4)歷史解釋:以史料為依據,以歷史理解為基礎,對歷史事物進行理性分析和客觀評判的態度與能力。(5)歷史價值觀:對歷史的事實判斷與價值判斷的辯證統一,是從對歷史真實和歷史意義的追求中凝練出來的價值取向。
歷史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生在學習歷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歷史學科特徵的思維品質和關鍵能力,是歷史知識、能力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綜合表現,主要包括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理解、歷史解釋和歷史價值觀。
素養1:時空觀念
時空觀念是指對事物與特定時間及空間的聯系進行觀察、分析的觀念。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夠知道特定的史事是與特定的時間和空間相聯系的;能夠知道分割歷史時間與空間的多種方式,並能運用這些方式敘述過去;能夠按照時間順序和空間要素,建構歷史事件、人物、現象之間的相互關聯;能夠在不同的時空框架下理解歷史上的變化與延續、統一與多樣、局部與整體,並據此對史事作出合理解釋;在認識現實社會時,能夠將認識的對象置於具體的時空條件下進行考察。
素養2:史料實證
史料實證是指通過嚴格的檢驗獲取可信史料,並據此努力重現歷史真實的態度與方法。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夠知道史料是認識歷史的唯一橋梁,了解史料的多種類型,掌握搜集史料的途徑與方法;能夠通過對史料的辨析和對史料作者意圖的認知,判斷史料的真偽和價值,並在此過程中體會實證精神;能夠從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為重構歷史的可靠證據,並據此提出自己的歷史認識;能夠以實證精神處理歷史與現實問題。
素養3:歷史理解
歷史理解是指將對史事的敘述提升為理解其意義的情感取向和理性認識。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夠努力理解各種歷史敘述及其語境的含義;能夠對歷史具有同情理解的態度,即依據可靠史料設身處地認識具體的史事,對歷史境況形成合理的想像,更好地感悟和理解歷史上的各種事物;能夠理解歷史敘述與歷史事實之間的差異;能夠在同情理解的基礎上盡可能實事求是地建構自己的歷史敘述;在對歷史和現實的認識中,能夠體現出尊重和理解他人、客觀處理問題的態度。
素養4:歷史解釋
歷史解釋是指以史料為依據,以歷史理解為基礎,對歷史事物進行理性分析和客觀評判的能力。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夠區分歷史敘述中的史實與解釋,知道歷史解釋可以不同形式出現在歷史敘述中,並能對各種歷史解釋加以理解和評析;能夠客觀論述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歷史現象,有理有據地表達自己的看法;能夠認識歷史解釋的重要性,學會從歷史表象中發現問題,對歷史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作出解釋;面對現實社會與生活中的問題,能夠以全面、客觀、辯證、發展的眼光加以看待和評判。
素養5:歷史價值觀
歷史價值觀是對歷史的事實判斷與價值判斷的辯證統一,是從人文研究的真、善、美追求中凝練出來的價值取向。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夠理解對歷史的價值判斷是以史實為基礎的,但又是依據一定的價值觀對史實做出的主觀評判;能夠認識到分辨歷史上的真偽、善惡、進步與倒退,以及公平、正義與否,是學習歷史的重要目的;能夠將對歷史的認識延伸到對自身成長和現實社會的認識上,能夠從歷史中獲取有益的養料,從實踐的層面體現歷史的價值。
核心素養的教學意義及其培育 余文森
核心素養是最關鍵、最重要、不可缺的素養。就一門學科而言,核心素養的內涵包括核心知識、核心能力、核心品質,但不是它們的簡單相加。任何一門學科的目標定位和教學活動都要從素養的高度來進行。價值引領、思維啟迪、品格塑造是學校和教師的三大核心任務。
一、核心素養的教學意義
任何學科知識就其結構而言,都可以分為表層結構(表層意義)和深層結構(深層意義)。表層意義就是語言文字元號所直接表述的學科內容(概念、命題、理論)(內涵和意義),深層意義是蘊含在學科知識內容和意義之中或背後的精神、價值、方法論、生活意義(文化意義)。表層結構和意義的存在方式是顯性的、邏輯的(系統的)、主線的。深層結構和意義的存在方式則是隱性的、滲透的(分散的)、暗線的。但它是學生素養形成和發展的根本(決定性的東西)。
任何學科的教學都不是僅僅為了獲得學科的若干知識、技能和能力,而是要同時指向人的精神、思想情感、思維方式、生活方式和價值觀的生成與提升。學科教學要有文化意義、思維意義、價值意義,即人的意義!
核心素養的培育需要良好的教育。遺憾的是,在我們中小學,經常可以看到有些學生學科知識掌握得很熟練很牢固,解題能力也很強,但是你跟他相處,馬上就會感受到他身上缺了什麼東西,這東西就是素養!學科教學要努力把學生培養成為知識豐富、思維深刻、人性善良、品格正直、心靈自由的人。
二、學校教育要重點培養學生三大核心素養
我們把閱讀能力、思考能力和表達能力看成學生的三大核心能力,我們也把正確的價值觀、科學(先進)的思維方式和優秀(良好)的品格(品性)看成是學生的三大核心素養。
價值觀是一個人心靈的風向標(管「心」的)。一個人首先應該對什麼是有價值的,什麼是有意義的、好的、對的,什麼東西是值得追求的、堅守的、效仿的,有正確的基本的認識和判斷,這是為人之根本(是人的觀念系統的「根目錄」,其他觀念都是「子目錄」),學校教育若不在這上面紮根,就會迷失方向,人的素養就會有根本的缺陷。
思維方式是一個人腦力勞動(認識活動)的武器(媒介)(管「腦」的)。它是由思維方向、思維品質、思維方法和思維能力等構成的綜合體。科學的思維方式決定一個人腦力勞動的水平和質量。學校教育教學不能只在知識點和能力點、知識和能力的細節上做文章,而是要在引導和啟迪學生學會正確的思維上下功夫。
品格是一個人的行為(廣義)表現和為人形象(管「行」的)。它是一個人素養的直接反映。價值觀和思維方式是內隱的,那麼品格則是外顯的。一個人言行粗俗、舉止不端、品性不良,缺乏基本的禮貌、禮節、涵養、教養,其他一切又有什麼意義呢?「若失品格,一切皆失。」這三大核心素養是學生整體素養的三根支柱,缺失會造成人的素養大廈的坍塌。
學校教育教學要不遺餘力地培養學生的三大核心素養。價值引領、思維啟迪、品格塑造是學校和教師的三大核心任務。
(一)價值引領(正確價值觀的培養)
價值引領的目的是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從學校教育的角度講,價值觀是關於如何做人做事的觀念、准則、規范,它是一個人信念、信仰、理想的基石(內核),決定一個人的精神品性。教師要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價值引領,必須做好以下三點。
第一,要對價值觀有較全面的認識。從價值指向的范圍來看,我們可將價值分為:
(1)人類基本價值,即為全人類所普遍認可和提倡的價值,如人道關懷、同情感恩、自由平等、公平正義、尊重自然、尊重生命等,雖然不同國家在意識形態、政治理念、社會觀念上有著較大差異,但在倫理價值、行為價值特別是善惡區分上卻有基本的共識,有著一定的同一性,從而形成人類的基本價值。
(2)中華民族優秀傳統價值,它是中華民族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所積淀下來的積極的、健康的並被全民族共同認可的基本價值原則,如愛國、孝親、仁愛、勤奮、禮讓謙遜、恪守誠信等。
(3)現代社會價值,它是與當代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的價值觀,如個體獨立與自主、社會公正與平等、經濟市場化等。教師要充分理解各類價值的內涵和意義,並在這個基礎上形成和構建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理解、價值准則,這樣才能以鮮明的價值追求和價值立場引領學生、啟發學生,幫助學生逐步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
第二,要著力提高自身的價值判斷能力。在價值多元和社會實踐日趨復雜的今天,要引領學生做出理性的、正當的、合適的價值選擇和判斷,不是一件容易完成的事。教育教學中如果缺乏理性的觀照,缺乏價值判斷的基本能力,價值引領可能淪為一種盲從,失去正確方向,甚至陷入「非價值」或「反價值」的誤區。
所以,教師要全面正確地理解各種價值並擁有價值判斷能力。教師本人對做人、做事推崇什麼樣的價值觀都外顯或內隱地傳遞著價值,影響著學生價值觀的形成。
價值引領從「正面」的角度講,就是價值引導,直接引導學生接受社會認可的主流價值觀;從「側面」的角度講,就是價值澄清,即對學生不正確、片面的價值觀進行澄清。
第三,要結合學科教學有機地進行價值引領。學校里的各門學科知識都是學生建立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的基礎,不同學科中蘊含著具體豐富、不盡相同的價值內容及形態。學科教學內容按照蘊含價值目標的程度可分為三大類:「一是含有顯性價值目標的教學內容,即教材通過文字材料直接體現出價值目標,比如高中語文《包身工》一文,該內容直接體現出的是反抗壓迫,維護與熱愛正義的價值觀。二是內隱價值目標的教學內容,這類內容主要反映客觀事實和規律,似乎不含價值因素,但在反映客觀現實、揭示客觀規律的過程中同樣蘊含著價值目標,這就要求教師善於發現教學內容背後的價值因素,把教學內容中內隱的價值因素挖掘出來,形成價值目標。比如,進行生物學《遺傳病》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以給學生描述病人患病時生理上的痛苦以及他們心靈上遭受到的折磨,從而引發學生的同情心,並培養學生的愛心。還有一類教學內容,本身並未隱含價值目標,對這一類內容的教授,如果教師具有價值教育的意識與能力,可以通過師生交往、教學組織形式等方式,在行動中達成價值目標。」
(二)思維啟迪(科學思維方式的培養)
從認識論的角度分析,可以把思維方式看作人的認識定勢和認識運行模式的總和;從個體的角度分析,思維方式是個體思維層次(深度)、結構(類型)、方向(思路)的綜合表現,是一個人認知素質的核心。美國教育學家克羅韋爾指出:「教育面臨的最大挑戰,不是技術,不是資源,不是責任感,而是……去發現新的思維方法。」
生命是一種開放性、生成性的存在,人的思維也應該具有開放性、生成性的特點。這是人的能力不斷發展的內在機制。思維一旦模式化、格式化,就不可能有創新,能力發展也就停止了。
學校和教師要將學生科學思維方式的培養提升到奠基學生能力基礎、關乎學生人生長遠發展的高度來認識。當前,要從以下兩個維度著力:第一,從客觀性、科學性的角度講,要注重科學精神和客觀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即培養學生學會用事實、實證、邏輯、推理和論證進行思維的能力。以《論語》中的「勿意、勿必、勿固、勿我」要求自己。「勿意」是指做事不能憑空猜測主觀臆斷,一切以事實為依據。「勿必」是指對事物不能絕對肯定或否定,要有辯證思維。「勿固」就是不能拘泥固執。「勿我」就是不要自以為是。第二是從主觀性、主體性的角度講,要注重學生批判精神和質疑能力的培養,即培養學生獨立、獨特、個性、新穎的思維和想像能力。
從教學的角度講,第一,要積極倡導原生態的教學(學習)。要從根本上改變我們以知識授受為任務和以「記—練—考」為特徵的教學方式、模式,這種教學幾乎把思維都剪輯和閹割了,學生沒有多少再思維的意義和含量。要把原生態的核心性的學習還給學生,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直接面對原生態的問題情境和文本本身,從而有更多自己原生態的思維介入。「例如,語文需要直接的讀和想,而不是進行語言分析、搞字詞句篇的拆零研究,前者才是人的語文素養形成的基本過程。」
第二,要積極倡導有高階思維的深度教學。沒有高水平的思維參與和投入,知識學習就永遠只能停留在符號知識(表層結構)的學習上,而不能深入知識內涵(深層結構),獲得知識的價值和意義,進而使知識和思維能力獲得良性循環的發展。思維水平的發展主要包括思維能力的提高、思維品質的提升和科學思維態度的養成。實施深度教學,是實現知識教學的豐富價值、使學生知識學習與思維能力實現同步發展的必經之路。深度教學是指「超越表層的符號教學,由符號教學走向邏輯教學和意義教學的統一」。也就是說,教師要引導學生超越表層的符號知識學習,進入知識的邏輯形式和意義領域,將符號學習提升為深層意義的獲得,使學生學會思維、學會做人。
第三,要注重原生態的問題。一是根據提問概念的性質不同,提問可以分為「生活提問」和「邏輯提問」。前者主要是以現實的生活實踐為基礎,後者則以抽象的邏輯思維為主要方式。我們知道,教科書知識本身和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的知識是有根本區別的。教科書的編寫主要遵循學科知識體系邏輯,它是從現實生活中抽離出來並加以概括的,更多偏向於「邏輯提問」。從學生的知識學習任務來看,需要將學科知識還原並運用於學生的現實生活世界,而不是僅僅學習孤立、靜止的學科知識內容。二是原始問題與課本習題。原始問題是指對自然界及社會生活、生產中客觀存在、能夠反映科學概念、規律本質且未被加工的科學現象和事實的描述。而課本習題則是把科學現象和事實經過一定程度抽象後加工出來的練習作業。
(三)品格塑造(優秀、良好品格的培養)
有一名記者采訪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問:「您在哪所大學學到了您認為最重要的東西?」那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平靜地回答:「在幼兒園。」記者接著問:「您在幼兒園學到了什麼呢?」諾貝爾獎獲得者說:「學到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飯前便後要洗手;要誠實,不撒謊;打擾了別人要道歉;做錯了事要改正;大自然很美,要仔細觀察大自然。我一直是按幼兒園老師教的去做的。」這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的答記者問告訴我們:一是良好的品行和習慣是一個人事業成功的基本條件,二是小時候受到的教育對人的終身發展作用非常大。我認為,這兩點是學校和家庭教育特別要重視的問題。孩子品格形成的關鍵期在少兒時期,少兒時期忽視甚至放棄對孩子的品格教育,必然給孩子留下隱患甚至危險。
有專家指出,衡量一個人是否是「受過教育的人」的根本標准,不在知識,而在美德,除了各種良好的行為習慣,還包括那些更具有道德意味的品德,如仁慈、公正、誠實、寬容、講信用等。
從廣義的角度講,品格可分為:行為習慣、個性修養、道德品質(風范)三大組成部分。品格突出一個「品」字,一定要把學生培養成有品質、有品位的人,這才是「受過教育的人」的形象。「謝謝你、對不起、請原諒」應該成為每個學生常說的話語;「誠信、寬容、感恩」應該成為每個學生常懷的意識。
多年的教育實踐已經證明張揚個性的必要性,但決不能忽略對孩子的公德教育,必須從小培養孩子禮讓仁和、合作共進的為人智慧。值得強調的是,品格只能由品格來塑造,人格只能由人格來培養,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必須先做到。教師的勞動有特殊性,在引導學生認識周圍世界的同時,自己也作為周圍世界的一個重要成分(活的形象)出現在學生面前,參與到學生的認識過程之中。這是因為教學不僅是知識的輸出,也是教師內心世界的展現,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自然流露的思想、品德、風貌、學識、才能、作風、言談舉止、待人接物無不潛移默化地影響、感染和熏陶學生的心靈。學生有向師性,從幼兒園兒童到大學生都有模仿教師的傾向。所以,無論教師是否意識到,事實上教師的言談行為、為人處世的態度都被學生視為榜樣,被學生竭力模仿。
總之,素養導向的教學要求教師:首先要具有積極的生命情態,是心地善良、有情有愛、充滿生命活力的人,對社會肩擔道義,對工作愛崗敬業,對生活樂觀向上,對困難愈挫愈勇,對他人團結合作,對自我勤奮進取。其次要具有強烈的育人情懷。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教書是途徑、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是根本。
⑵ 高中歷史教學中如何落實學科素養
覺得最主要的抄還是要一點課外知識的學習,這一方面的話才能夠增加自己的學科素養,要不然的話如果沒有足夠多的知識積累,那麼就很難夠提高自己的學科素養,畢竟這種東西都是靠積累的,只有長時間的看長時間的去背的話,才能夠了解的更多,才能夠融會貫通。
⑶ 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包含哪些具體內容
歷史素養的基本要素包括歷史知識、歷史思維能力、歷史意識和價值觀。
1、歷史思維版能力是用以權再認識和再現歷史事實,解釋和理解歷史現象,把握歷史發展進程,分析和評價歷史客體的一種素養。
2、歷史意識和價值觀是人們在歷史認知基礎上凝聚、升華而成的經驗性心理、思維、觀念和精神狀態。
3、歷史知識是發現問題、思考社會和人生的基礎。
(3)歷史學科素養在教學目標中怎麼體現擴展閱讀:
歷史素養的好處:
1、有利於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和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歷史教育把育人、立人作為基本目標。
2、有利於激發青少年對自己民族、國家、文化的認同感、自豪感和責任感。歷史是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礎和精神家園。歷史素養體現著民族精神和國家意識。
3、有利於形成開放意識和世界意識。歷史縱貫古今,橫聯中外,中囊網路,包含著豐富的人類文明成果。歷史素養的養成,能夠認識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基本趨勢及人類文化的多樣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國、各民族的文化傳統,汲取人類創造的優秀文明成果,認識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主題,追尋歷史演進的規律,形成面向世界的視野和意識。
⑷ 如何在歷史教學中體現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而歷史學科在這方面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1.開發智能。如果學生能夠擁有豐富的歷史知識,那麼他們就有能力以古鑒今,同時也可以提高他們對於社會的洞察能力和判斷能力。以鄧小平同志為例,他正是基於對中國國情的深刻分析和總結反思建國後的歷史,才能提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理論。平凡的人也是如此。在不同的崗位上,日積月累的歷史知識對於學習,工作和生活都有重要作用。
2.陶冶情操。在中學歷史課本中,囊括了很多歷史上的傑出人物。人物高尚的道德形象,能夠使學生從中陶冶健康,美好的情操。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氣節;張學良為老翁拾鞋的謙卑;屈原的愛國情操的可歌可泣;祖逖聞雞起舞的堅忍不拔;文成公主入藏的大義;紅軍長征的勇氣。這一個個光輝的形象,無不讓我們敬仰。通過歷史教學,能使學生在內心建立善、惡、美、丑的反差形象,從而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道德是非標准,促進學生健康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
三、應試教育如何向素質教育轉變
要成功的使應試教育轉變為素質教育,教學方法的變革尤為重要。
1.改進課堂教學。在素質教育的要求下,歷史教學的課堂應改變傳統的以傳授和識記歷史知識為主的教學模式,集中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轉變以教師為中心的師生關系,使學生處於教學的中心。不要過分重視學習的結果,而應該重視過程。同時,不要一味強調教師傳授知識的方法,也要重視教與學的結合,尤其注意學生的學習方法。
而學生識記知識的活動也應該向創造運用知識的環節轉變,變封閉式的教學組織形式為開放式的教學形式。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2.突破現有的考試結構。應試教育雖然以考試作為衡量教學的主要手段,但考試並不是沒有益處的。否定應試教育並不是否定考試。但我們確實不應該把考試成績作為評判教學的唯一標准。為了避免考試造成的消極影響,在素質教育中有必要逐漸淡化考試。首先要盡量減少考試次數,增加一些經常性的練習;其次在考試之前不要增加學生的思想負擔,盡量不搞「題海戰術」;最後應對學生的考試、練習和課堂討論進行綜合評定,衡量學生成績。
3.開展多種課外活動。歷史學科所能開展的課外活動十分豐富,如觀看歷史影片,開展讀書活動,參觀歷史博物館,舉辦歷史知識競賽等等。這些課外活動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學生活動之後,教師可以知道學生整理資料,寫出體會,最後進行交流評比。通過這樣的活動,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豐富學生的歷史知識,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如今,世界各國為了增強綜合國力,都更加關注教育改革和國民素質的提高,我國也不例外。目前,我國正處於社會變遷的歷史轉折時期,培養和塑造適合時代要求的一代新人十分迫切。素質教育的對象雖然是青年學生,但教師本身也需要提高自身整體素質。新時代要求歷史教師為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作出努力和探索。但其中最根本的是要轉變觀念,確立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教育新思路。
⑸ 高中歷史如何進行學科素養教學
培養高中學生歷史學科素養的途徑和方法
1.以本為本,扎實掌握和熟練運用教材基礎知識。目前高中歷史教材雖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但作為教學的第一手材料、學生獲取知識的直接來源,素材形式多樣,信息量較大。學生學科素養的培養首先要緊扣課本,用好課本,扎實落實基礎知識,布點連線,縱貫橫聯,立體構建起充實豐滿、有血有肉的知識體系,從而使學生達到對基本歷史知識扎實掌握和熟練運用的目的。
2.課堂教學是平台。課堂教學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陣地,也是培養學生歷史學科素養的基本平台。這就要求課堂教學優化結構,整合各種資源,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尤其要將傳統的知識傳授變為學生歷史學科素養的培養,針對性地實施教學,自覺地培養和提高學生歷史學科素養,包括基本知識傳授、學科思維、觀點、方法與能力的培養。
3.過程與方法是關鍵。歷史學科素養的培養,過程與方法是關鍵,這也是目前高考考查的重點目標。對老師而言,即怎樣實施歷史學科素養的培養,這就要求老師有科學的計劃、引領、點撥。對學生而言,即重在體驗歷史學科素養培養的過程,掌握科學方法,總結一般性規律。
4.強化訓練是途徑。歷史學科素養的培養主要通過練習實現,既包括課堂練習,又包括課外練習。在課堂練習中,老師可根據教學內容,通過講授、談話、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討論、辯論、題目檢測等形式開展。課外練習有針對性地設計問題,通過學生開展閱讀、調查、撰寫歷史小論文等形式的活動實施。這就要求師生共同搜集資料,進行科學整合,針對性地、科學地設計為不同形式的題目強化訓練,實現對學生歷史學科素養的培養。
5.及時反饋,科學評價是動力。課堂及課外的練習都要求老師及時反饋、科學評價。只有這樣,老師才能把握實施過程的推進和目標的變化,也才能不斷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和成就感,從而穩步推進歷史學科素養培養的有效開展。
6.有效發揮老師主導、學生主體作用。學生歷史學科素養的培養是一項極其艱難復雜的工作,主題是學生的提高,主導整個過程的是老師。學生在思維、方法、能力諸方面尚有欠缺,這就要求老師充分發揮自身引導作用。
⑹ 如何教學中歷史核心素養
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具有歷史學科特徵不可或缺的、相對穩定的最必要及最關鍵的共同素養,其主要包括時空觀點、史料實證、歷史解釋、歷史理解和歷史價值五大方面。
1.時空觀點
歷史的時空觀點是指將所理解的歷史事實放置於具體的時空條件下觀察、分析的概念[1] 。掌握「時空」概念是學生學好歷史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培養學生思維水平的基本途徑。
2.史料實證
史料實證既是歷史學習與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解釋歷史和評判歷史的重要水平體現。在學習歷史過程中,教師要培養和發展學生使用史料實行實證的水平,教會學生如何搜集、辨別和使用各種歷史資料;教會學生使用相關史料形成新的問題視野,構建屬於自己的歷史敘述,從而培養學生「史由證來,論從史出」的證據意識。
歷史解釋是指以史料為依據,以歷史理解為基礎,對歷史事物實行理性分析和客觀評判的水平。培養和發展學生對歷史的解釋水平,就是要協助學生養成在歷史情境和當代背景下,思考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歷史現象的重要性,以客觀的態度評判人類社會和現實問題,進一步揭示歷史解釋的意義和價值,從而培養學生敘述歷史和形成歷史理解的水平。
歷史理解,是指從歷史的實際角度盡可能客觀、實事求是地看待和理解過去發生的事情 。教師要培養學生一種「了解之同情」的態度,一種博大的襟懷和一種豐富的想像力,以此引導學生設身處地理解和感悟歷史上發生的各類事情,在理解歷史中構建自己的歷史敘述,從而提升學生的思維水平,形成准確的歷史觀點。
5.歷史價值觀
歷史價值觀是對歷史事實判斷與價值判斷的辯證統一,是從人文研究的真、善、美的追求中凝練出來的價值取向。培養學生的歷史價值觀,就是要協助學生養成求真求實的意識和精神;從歷史發展進程中汲取有益的精神財富,養成積極、健康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理解中華文明的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形成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信念;使學生形成准確的國際理解意識,尊重和包容世界各國、各民族的文化傳統,形成面向世界的開放心態和胸懷。
⑺ 在歷史教學中如何落實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
歷史學科核心素養是指學生在學習歷史過程中所形成的相對穩定的、必備的、具內有歷史學科特徵容的思維品質和關鍵能力,是歷史知識、能力、方法及情感價值觀的有機構成與綜合反映,主要包括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理解、歷史解釋和歷史價值觀五大方面。
⑻ 怎樣在歷史教學中體現素質教育
一、應試教育中的問題
應試教育是以考試作為唯一手段的選拔淘汰性機制。在這種體制下,學生學習的優劣和教師教學水平的高低自然要以考試成績作為衡量標准。教師為了提高「教學水平」,往往會考什麼教什麼,甚至會怎麼考就怎麼教,考試中不涉及的內容在教學中體現也不深。這就會導致學生只學習考試的內容,而不能拓寬知識面,嚴重製約歷史學科發揮正常的教學功能。具體表現如下:
1.在發揮歷史學科功能方面。中學歷史教學要達到的三項教學任務包括傳授知識,教育思想和培養能力,但在實際教學中,後兩項功能已經被削弱。考試只能基本檢驗學生是否掌握本學科的知識,而教師自然也會在這種考試機制的導向下,偏重傳授知識而忽視其他內容,特別是愛國主義在歷史教育的體現不夠深入。
2.在培養能力方面。根據歷史教學大綱的要求,在中學歷史教學中,要初步使學生掌握識記、理解、分析、綜合和應用等能力,這是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的深化過程。但在應試教育下,教師出於應付考試的目的,經常代替學生分析和歸納教學內容,甚至在試前幫助學生設計一些聯系實際應用的內容,包括答案在內。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3.在記憶方面。在歷史學習中,記憶是很重要的,尤其是重大的歷史事件和發展線索。但是,大部分學生只是機械記憶,而不能結合史實發展的客觀規律理解記憶。實際上,任何歷史事件的發展都不是偶然的,孤立地,都有其內在的邏輯性,是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因此,在歷史學習中,應避免機械記憶。然而在如今應試教育的要求下,我們人為地破壞和割裂了歷史發展的整體性,導致學生無法把握歷史事件的內在聯系,因而只能死記硬背。
綜上所述,由於應試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歷史教學的功能性,因而由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就十分迫切了。
二、歷史教學應作為素質教育的載體而存在
素質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而歷史學科在這方面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1.開發智能。如果學生能夠擁有豐富的歷史知識,那麼他們就有能力以古鑒今,同時也可以提高他們對於社會的洞察能力和判斷能力。以鄧小平同志為例,他正是基於對中國國情的深刻分析和總結反思建國後的歷史,才能提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理論。平凡的人也是如此。在不同的崗位上,日積月累的歷史知識對於學習,工作和生活都有重要作用。
2.陶冶情操。在中學歷史課本中,囊括了很多歷史上的傑出人物。人物高尚的道德形象,能夠使學生從中陶冶健康,美好的情操。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氣節;張學良為老翁拾鞋的謙卑;屈原的愛國情操的可歌可泣;祖逖聞雞起舞的堅忍不拔;文成公主入藏的大義;紅軍長征的勇氣。這一個個光輝的形象,無不讓我們敬仰。通過歷史教學,能使學生在內心建立善、惡、美、丑的反差形象,從而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道德是非標准,促進學生健康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
三、應試教育如何向素質教育轉變
要成功的使應試教育轉變為素質教育,教學方法的變革尤為重要。
1.改進課堂教學。在素質教育的要求下,歷史教學的課堂應改變傳統的以傳授和識記歷史知識為主的教學模式,集中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轉變以教師為中心的師生關系,使學生處於教學的中心。不要過分重視學習的結果,而應該重視過程。同時,不要一味強調教師傳授知識的方法,也要重視教與學的結合,尤其注意學生的學習方法。
而學生識記知識的活動也應該向創造運用知識的環節轉變,變封閉式的教學組織形式為開放式的教學形式。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2.突破現有的考試結構。應試教育雖然以考試作為衡量教學的主要手段,但考試並不是沒有益處的。否定應試教育並不是否定考試。但我們確實不應該把考試成績作為評判教學的唯一標准。為了避免考試造成的消極影響,在素質教育中有必要逐漸淡化考試。首先要盡量減少考試次數,增加一些經常性的練習;其次在考試之前不要增加學生的思想負擔,盡量不搞「題海戰術」;最後應對學生的考試、練習和課堂討論進行綜合評定,衡量學生成績。
3.開展多種課外活動。歷史學科所能開展的課外活動十分豐富,如觀看歷史影片,開展讀書活動,參觀歷史博物館,舉辦歷史知識競賽等等。這些課外活動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學生活動之後,教師可以知道學生整理資料,寫出體會,最後進行交流評比。通過這樣的活動,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豐富學生的歷史知識,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如今,世界各國為了增強綜合國力,都更加關注教育改革和國民素質的提高,我國也不例外。目前,我國正處於社會變遷的歷史轉折時期,培養和塑造適合時代要求的一代新人十分迫切。素質教育的對象雖然是青年學生,但教師本身也需要提高自身整體素質。新時代要求歷史教師為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作出努力和探索。但其中最根本的是要轉變觀念,確立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教育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