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白酒在中國歷史上到底是何時出現的
最早出現在唐代,在唐代文獻中,燒酒、蒸酒之名已有出現。李肇(公元806年)寫的《國史補》中的:「酒則有劍南之燒春」(唐代普遍稱酒為「春」);雍陶(公元834年)詩雲:「自到成都燒酒熱,不思身更入長安。」可見在唐代,燒酒之名已廣泛流傳了。
白酒在酒類當中是一大類,而且品種繁多。在一大類中,還能分若干類別,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按照原料分類:
1、糧食酒。如:高粱酒、玉米酒、大米酒等。
2、瓜干酒(有的地區稱紅薯酒、白薯酒)。
3、代用原料酒。如:粉渣酒、豆腐渣酒、高粱糠酒、米糠酒等。
二、按照使用酒麴分類:
1、大麴酒:是以大麴做糖化發酵劑生產出來的酒,大麴又分為中溫曲、高溫曲和超高溫曲。
2、小曲酒:是以小曲做糖化發酵劑生產出來的酒,主要的原料有:稻米。
3、麩曲酒:是以麥麩做培養基接種的純種麴黴做糖化劑,用純種酵母為發酵劑生產出的酒。
白酒有害成分
1、雜醇油
雜醇油是酒的芳香成分之一,但含量過高,對人們有毒害作用,它的中毒和麻醉作用比乙醇強,能使神經系統充血,使人頭痛,其毒性隨分子量增大而加劇。雜醇油在體內的氧化速度比乙醇慢,在機體內停留時間較長。
2、醛類
酒中醛類是分子大小相應的醇的氧化物,也是白酒發酵過程中產生的。低沸點的醛類有甲醛、乙醛等,高沸點的醛類有糠醛、丁醛、戊醛、己醛等。醛類的毒性大於醇類,其中毒性較大的是甲醛,毒性比甲醇大30倍左右,是一種原生質毒物,能使蛋白質凝固,10克甲醛可使人致死。
3、甲醇
果膠質多的原料來釀制白酒,酒中會含有多量的甲醇,甲醇對人體的毒性作用較大,4—10克即可引起嚴重中毒。尤其是甲醇的氧化物甲酸和甲醛,毒性更大於甲醇,甲酸的毒性比甲醇大6倍,而甲醛的毒性比甲醇大30倍。
㈡ 中國的白酒歷史到底有多久
中國白酒的發展歷史
唐代
在唐代文獻中,燒酒、蒸酒之名已有出現。李肇(公元806年)寫的《國史補》中的:「酒則有劍南之燒春」(唐代普遍稱酒為「春」);雍陶(公元834年)詩雲:「自到成都燒酒熱,不思身更入長安。」可見在唐代,燒酒之名已廣泛流傳了。
田錫寫的《曲本草》中說:「暹羅酒以燒酒復燒二次,入珍貴異香,其壇每個以檀香十數斤的煙熏令如漆,然後入酒,臘封,埋土中二三年絕去燒氣,取出用之。
元代
元代中國與西亞和東南亞交通方便,在文化和技術等方面多有交流。有人認為「阿刺古」酒是蒸餾酒,遠從印度傳入。還有人說:「燒酒原名『阿刺奇』,元時征西歐,曾途經阿刺伯,將酒法傳入中國。」章穆寫的《飲食辨》中說:「燒酒,又名火酒、『阿刺古』。『阿刺古』番語也。」現有人查明「阿刺古」、「阿刺吉」、「阿刺奇」皆為譯音,是指用棕櫚汗和稻米釀造的一種蒸餾酒,在元代曾一度傳入中國。
明代葯物學家李時珍(1518—1593年)在《本草綱目》中所寫:「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其法用濃酒和糟入甑,蒸令氣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敗之酒皆可蒸燒。近時惟以糯米或黍或秫或大麥蒸熟,和曲釀瓮中十日,以甑蒸好,其清如水,味極濃烈,蓋酒露也。」
現代吳德鐸先生則認為撰寫<<飲膳正要>>的作者忽思慧(蒙古族人)當時是用蒙文的譯音寫成「阿剌吉」,而並未使用舊有的漢文名(燒酒)。故不應看成是外來語。忽思慧並沒有將「阿刺吉」看作是從外國傳入的。
至於燒酒從元代傳入的可信度如何,曾縱野先生認為「 在元時一度傳入中國可能是事實,從西亞和東南亞傳入都有可能,因其新奇而為人們所注意也是可以理解的。」(曾縱野:我國白酒起源的探討(<<黑龍江釀酒>>,1978年))明代時稱白酒為火酒。
明代
1998年8月,在成都市錦江畔以外發現的明朝初年的水井街坊遺址,這是我國迄今發現連續生產白酒長達800年的酒坊實證。中國有著世界上獨創的釀酒技術。
日本東京大學名譽教授坂口謹一郎曾說中國創造酒麴,利用黴菌釀酒,並推廣到東亞,其重要性可與中國的四大發明媲美。白酒是用酒麴釀制而成的,為中華民族的特產飲料,又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蒸餾酒,通稱烈性酒,成為全球酒類飲料產銷大國,對中國政治、經濟、文化和外交等領域發揮著積極作用。
清代
白酒是清朝發揚光大,逐漸替代「杜康」的朝代,絕大多數的蒸餾酒名牌都創始於清朝。
㈢ 白酒的發展歷史
元代中國與西亞和東南亞交通方便,在文化和技術等方面多有交流。有人認為「阿刺古」酒是蒸餾酒,遠從印度傳入。還有人說:「燒酒原名『阿刺奇』,元時征西歐,曾途經阿刺伯,將酒法傳入中國。」章穆寫的《飲食辨》中說:「燒酒,又名火酒、『阿刺古』。『阿刺古』番語也。」現有人查明「阿刺古」、「阿刺吉」、「阿刺奇」皆為譯音,是指用棕櫚汗和稻米釀造的一種蒸餾酒,在元代曾一度傳入中國。
明代葯物學家李時珍(1518—1593年)在《本草綱目》中所寫:「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其法用濃酒和糟入甑,蒸令氣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敗之酒皆可蒸燒。近時惟以糯米或黍或秫或大麥蒸熟,和曲釀瓮中十日,以甑蒸好,其清如水,味極濃烈,蓋酒露也。」
現代吳德鐸先生則認為撰寫<<飲膳正要>>的作者忽思慧(蒙古族人)當時是用蒙文的譯音寫成「阿剌吉」,而並未使用舊有的漢文名(燒酒)。故不應看成是外來語。忽思慧並沒有將「阿刺吉」看作是從外國傳入的。
至於燒酒從元代傳入的可信度如何,曾縱野先生認為「 在元時一度傳入中國可能是事實,從西亞和東南亞傳入都有可能,因其新奇而為人們所注意也是可以理解的。」(曾縱野:我國白酒起源的探討(<<黑龍江釀酒>>,1978年))明代時稱白酒為火酒。 白酒是清朝發揚光大,逐漸替代「杜康」的朝代,絕大多數的蒸餾酒名牌都創始於清朝。
㈣ 酒的歷史有哪些
中國是世界最早的釀酒國家之一,釀酒歷史十分悠久。那麼,我國的酒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人們從古到今愛飲酒,關於酒也就有著種種傳說。
一.酒的起源
在古代,往往將釀酒的起源歸於某某人的發明,把這些人說成是釀酒的祖宗。關於酒的起源,古書有幾種不同的說法:
儀狄釀酒
《戰國策》、《世本》等書均記載夏禹的儀狄發明了酒。公元前二世紀史書《呂氏春秋》雲:「儀狄作酒」。漢代劉向編輯的《戰國策》則進一步說明:「昔者,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禹飲而甘之,曰:『後世必有飲酒而之國者。'遂疏儀狄而絕旨酒(禹乃夏朝帝王)」。
釀酒始於黃帝時期
另一種傳說則表明在黃帝時代人們就已開始釀酒。漢代成書的《 黃帝內經· 素問》中記載了黃帝與歧伯討論釀酒的情景,《黃帝內經》中還提到一種古老的酒---醴酪,即用動物的乳汁釀成的甜酒。黃帝是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很多發明創造都出現在黃帝時期。《黃帝內經》一書實乃後人託名黃帝之作,其可信度尚待考證。
杜康造酒
杜康造酒,流傳較廣,傳說認為釀酒始於夏朝時代的杜康。《事物紀原》則有「杜康造酒」之說;東漢《說文解字》 中解釋「酒」字的條目中有:「杜康作秫酒」。《世本》也有同樣的說法。但杜康究竟是什麼時代的人,連古人都難以搞清。宋朝人高承在《事物紀原》中也說:「不知杜康何世人,而古今多言其始造酒也」。也許杜康是一位釀酒的大師,也許他是用高梁釀酒的創始人。杜康釀酒的遺址也很多:伊川、汝陽及白水縣,且至今都在生產杜康酒。
二.最原始的酒
最原始的酒應該是含糖水果自然發酵而成。也有人稱之為帶酒味的水果,而不稱其為釀酒。
有文字記載的最古老的酒是游牧時代用獸乳釀造的酒(自然發酵)。有的書稱之為第一代人工飲料酒。據說至今內蒙、西藏等地少數民族地區仍有釀造乳酒的習慣。
三.穀物釀酒
我們現在所說的酒,一般都是指穀物釀酒。
當人類社會進入農業社會後,穀物逐漸多起來,但由於當時的保管方法所限,穀物難免發芽生霉,這時只要水分適當,就有可能進行發酵。經不斷的模仿和摸索,穀物釀酒就「出世」了(可能在7000年前)。漢朝淮南王劉安《淮南子》:「清釀之美,始於耒耜」即穀物釀酒起源幾乎是和農業同時開始的。
山東泰安「大汶口文化」遺址中發現有陶制酒器,距今至少四、五千年。這一發現表明:我國的釀酒業起碼在五千年前就開始了。
四.酒麴
最初的穀物釀酒是用發芽生霉的穀物作曲。在原始社會時,穀物因保藏不當,受潮後會發霉或發芽, 發霉或發芽的穀物就可以發酵成酒。因此,這些發霉或發芽的穀物就是最原始的酒麴,也是發酵原料。可能在一段時期內,發霉的穀物和發芽的穀物是不加區別的,於是,在遠古便有了兩種都可以用來釀酒的東西。發霉的穀物稱為曲,發芽的穀物稱為櫱。到了農耕時代的中晚期,人們不斷試制,終於制出了人工曲,曲櫱分家。
「古來曲造酒,櫱造醴,後世厭醴味薄,遂致失傳,則並櫱法亦亡」(中國的「啤酒」從此未能發展下來)
用曲釀酒是我國勞動人民的獨創。曲的出現,是我國古代發酵技術的最大發明;並給現代工業帶來了極其深遠的影響。有了曲,才由櫱糖化(乙醇很低)發展到邊糖化邊發酵的雙邊發酵(復式發酵)直到今天的釀酒工業。
據說直到十九世紀九十年代,法國人從我國酒麴中分離出糖代力強並能起酒代作用的黴菌用於酒精生產,才突破了西方釀酒糖化劑非用麥芽不可的狀況。另外,穀物制曲還是一種用固態培養物保存微生物的好辦法。有人認為,酒麴應與四大發明一起作為五大發明。
五.蒸餾酒的起源
我國的白酒,是世界著名六大蒸餾酒之一。以上所提到的酒,現在看來,都應屬黃酒之列,白酒,必須闖過蒸這一關。
關於蒸餾酒的起源,也有很多種說法。
1.蒸餾酒始創於元代
最早提出此觀點的是明代醫學家李時珍。他在《本草綱目》中寫道:"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其法用濃酒和糟,蒸令汽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壞之酒,皆可蒸燒"。
元代文獻中已有蒸餾酒及蒸餾器的記載。如《飲膳正要》,作於1331年。故十四世紀初,我國已有蒸餾酒。但是否自創於元代,史料中都沒有明確說明。
2.宋代已有蒸餾酒
宋代已有蒸餾器是支持這一觀點的最重要的依據之一。南宋張世南在《遊宦紀聞》卷五中記載了一例蒸餾器,用於蒸餾花露。宋代的《丹房須知》一書中還畫有當時蒸餾器的圖形。
宋代的文獻記載中,燒酒一詞出現得更為頻繁,而且據推測所說的燒酒是蒸餾燒酒。如宋代宋慈在《洗冤錄》卷四記載:"虺蝮傷人,……,令人口含米醋或燒酒,吮傷以吸撥其毒"。這里所指的燒酒,有人認為應是蒸餾燒酒。
充分的證據證明宋代已有類似今天的蒸餾器,75年河北出土了一套金世宗時代的銅制燒酒鍋,其構造、原理與我國傳統的蒸餾器很相象(據考證,鑄造年代不遲於1161年)。
蒸餾酒與釀造酒相比,在製造工藝上多了一道蒸餾工序,關健設備是蒸餾器。故蒸餾器的發明是蒸餾酒起源的前提條件,但蒸餾器的出現並不是蒸餾酒起源的絕對條件。因為蒸餾器不僅可用來蒸酒,也可用來蒸餾其它物質,如香料、水銀等。
3.唐代初創蒸餾酒
唐代是否有蒸餾燒酒,一直是人們所關注的焦點。 燒酒一詞首次是出現於唐代文獻中的。如白居易(772-846年)的「荔枝新熟雞冠色,燒酒初開琥珀香」。陶雍(唐大和大中年間人)的詩句"自到成都燒酒熟,不思身更入長安」。李肇在唐《國史補》中羅列的一些名酒中有「劍南之燒春」。因此現代一些人認為所提到的燒酒即是蒸餾的燒酒。但從唐代的《投荒雜錄》所記載的燒酒之法來看,則是一種加熱促進酒的陳熟的方法。如該書中記載道:「南方飲『既燒』,即實酒滿瓮,泥其上,以火燒方熟,不然不中飲」。顯然這不應是酒的蒸餾操作。在宋代《北山酒經》中這種操作又稱為「火迫酒」。故唐代已有蒸餾的燒酒還難以成立。
4.蒸餾酒起源於東漢
近年來,在上海博物館發現了東漢時期的青銅蒸餾器。該蒸餾器的年代, 經過青銅專家鑒定是東漢早期或中期的製品,用此蒸餾器作蒸餾實驗,蒸出了酒度為26.6-20.4。的蒸餾酒。而且在安徽滁洲黃泥鄉也出土了一件似乎一模一樣的青銅蒸餾器。東漢青銅蒸餾器的構造與金代蒸餾器的也有相似之處。 該蒸餾器分甑體和釜體兩部分。通高53.9cm。甑體內有儲存料液或固體酒醅的部分,並有凝露室。凝露室有管子介面,可使冷凝液流出蒸餾器外,在釜體上部有一入口,大約是隨時加料用的。
蒸餾酒起源於東漢的觀點,目前沒有被廣泛接受。因為僅靠用途不明的蒸餾器很難說明問題。另外東漢出土的眾多釀酒史料中都未找到任何蒸餾酒的蹤影,缺乏文字資料的佐證。
關於蒸餾酒的起源,現代國內外學者對這個問題仍在進行資料收集及研究工作。隨著考古資料的充實及對古代文獻資料的查詢,人們對蒸餾酒的起源的認識將逐步深化。因為這不僅涉及到酒的蒸餾,而且還涉及到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蒸餾器。
㈤ 關於酒的歷史故事集錦
關於酒的歷史故事集錦
商代晚期的帝王,多是淫暴之主,一味追求享受安樂。商代的貴族也多酗酒,據現代人分析推測,由於當時的盛酒器具和飲酒器具多為青銅器,其中含有錫,溶於酒中,使商朝的人飲後中毒,身體狀況日益下降。商末帝紂,卻是一個好色好酒的人,<<史記·殷本紀>>稱:"(紂)以酒為池,縣(懸)肉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間,為長夜之飲。"後人常用"酒池肉林"形容生活奢侈,縱欲無度。商紂的暴政, 加上酗酒,最終導致商代的滅亡。周代在商人的聚集地曾發布嚴歷的禁酒令。
以酒誤事誤國的例子在古代不可勝數,楚恭王與晉國的軍隊戰於鄢陵,楚國打了敗戰,楚恭王的眼睛也中了一箭,為准備下一次戰斗,召大司馬子反前來商量,子反卻喝醉了酒,無法前來。楚恭王只得對天長嘆,說"天敗我也"。將因酒誤了戰事的子反殺了。只得班師回朝。
帝王因酒誤事有時也是好事,如齊桓公因為醉酒,將帽子丟了, 齊桓公為此事感到羞恥,於是三天都不上朝,恰逢糧荒,管仲只好自作主張,打開公家的糧倉,救濟災民。災民欣喜若狂,當時流傳的民謠說:(齊桓公)為什麼不再丟一次帽子啊!。
二 簞醪勞師
東周春秋時代,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戰敗後,為了實?quot;十年生聚,十年教訓 "的復國大略,下令鼓勵人民生育,並用酒作為生育的獎品:生丈夫,二壺酒,一犬; 生女子,二壺酒,一豚"。越王勾踐率兵伐吳,出師前, 越中父老獻美酒於勾踐,勾踐將酒倒在河的上流,與將士一起迎流共飲,士卒士氣大振,紹興現在還有" 投醪河"。
類似的歷史故事如<<酒譜>>所載,戰國時,秦穆公討伐晉國,來到河邊,秦穆公打算犒勞將士,以鼓舞將士,但酒醪卻僅有一鍾,有人說,即使只有一粒米,投入河中釀酒,(也可使大家分享),於是秦穆公將這一鍾酒倒入河中
㈥ 白酒的歷史淵源
1998年8月,在成都市錦江畔以外發現的明朝初年的水井街坊遺址,這是我國迄今發現連續生產白酒長達800年的酒坊實證。我國是制曲釀酒的發源地,有著世界上獨創的釀酒技術。日本東京大學名譽教授坂口謹一郎曾說中國創造酒麴,利用黴菌釀酒,並推廣到東亞,其重要性可與中國的四大發明媲美。白酒是用酒麴釀制而成的,為中華民族的特產飲料,又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蒸餾酒,通稱烈性酒,成為全球酒類飲料產銷大國,對中國政治、經濟、文化和外交等領域發揮著積極作用 據歷史記載,中國人在商朝時代已有飲酒的習慣,並以酒來祭神。在漢、唐以後,除了黃酒以外,各種白酒、葯酒、果酒的生產有了一定的發展。 第一種說法,起源於詔代,在唐代文獻中,燒酒、蒸酒之名已有出現。李肇(公元806年)寫的《國史補》中的:「酒則有劍南之燒春」(唐代普遍稱酒為「春」);雍陶(公元834年)詩雲:「自到成都燒酒熱,不思身更入長安。」可見在唐代,燒酒之名已廣泛流傳了。田錫寫的《曲本草》中說:「暹羅酒以燒酒復燒二次,入珍貴異香,其壇每個以檀香十數斤的煙熏令如漆,然後入酒,臘封,埋土中二三年絕去燒氣,取出用之。」趙希鵠寫的《調燮類編》中說:「燒酒醉不醒者,急用綠豆粉粉盪皮切片將筋撬開口,用冷水送粉片下喉即安」(卷二);他又說:「生薑不可與燒酒同用。飲白酒生韭令人增病。飲白酒忌諸甜物」(卷三)。 第二種說法,元代時(1271—1368年)由國外傳入。元時中國與西亞和東南亞交通方便,往來頻繁,在文化和技術等方面多有交流。有人認為「阿刺古」酒是蒸餾酒,遠從印度傳入。還有人說:「燒酒原名『阿刺奇』,元時征西歐,曾途經阿刺伯,將酒法傳入中國。」章穆寫的《飲食辨》中說:「燒酒,又名火酒、『阿刺古』。『阿刺古』番語也。」現有人查明「阿刺古」、「阿刺吉」、「阿刺奇」皆為譯音,是指用棕櫚汗和稻米釀造的一種蒸餾酒,在元代曾一度傳入中國。 第三種說法,是明代葯物學家李明珍(1518—1593年)在《本草綱目》中所寫:「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其法用濃酒和糟入甑,蒸令氣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敗之酒皆可蒸燒。近時惟以糯米或黍或秫或大麥蒸熟,和曲釀瓮中十日,以甑蒸好,其清如水,味極濃烈,蓋酒露也。」這段話,除說明我國燒酒創始於元代之外,還簡略記述了燒酒的釀造蒸餾方法,故人以為可信。
㈦ 白酒最早出現在什麼時候
出現於唐朝。
白酒的起源,具體的開始時間沒有定論,史料中並沒有對「白酒」的記載,白酒是新中國成立後才定下來的名字,但普遍認為始於唐朝,這多虧了那一群才華橫溢的詩人們。
《本草綱目》中記載釀造蒸餾酒,與釀造黃酒不同處,在於增加了關鍵的蒸餾工藝。 經過窖池發酵老熟的酒母,酒精度低,需要進一步蒸餾和冷凝,天鍋分上下兩層,下面裝酒母,上面裝冷水。在基座下燒柴火蒸煮酒母,含有酒精的氣體上升,遇到冷水冷卻,凝固成液體流出,這就成了蒸餾酒,俗稱「燒酒」。
㈧ 關於中國白酒的歷史
翻開歷史的畫卷,酒伴隨著人類,走過了悠悠的歲月,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西方都醞釀出了悠久燦爛的酒文化。
「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天地即愛酒,愛酒不愧天」,東方的詩仙李白這樣以不愧天為己任的去愛酒;這位斗酒詩百篇的嫡仙在酒給的靈感下,創作出了大量膾炙人口的詩歌。「沒有葡萄酒的日子就如同沒有陽光」,西方的葡萄酒之父巴斯德更是把葡萄酒比做賜予萬物生命的陽光,很難分出李白和巴斯德誰對酒更熱愛一些。對酒的喜愛雖然相同,但中西方文化之間的差異,卻造成了中國人和西方人欣賞酒的角度有所不同,也就延伸出中西方酒文化的種種不同。
一、酒種的不同。
中國的酒文化淵遠流長,雖然歷史最長的當屬黃酒,但最能代表中國酒的莫過於白酒了,從某種角度可以說中國的酒文化酒是白酒文化。因為在中國的諸多酒種中,她歷史悠久、工藝成熟、至今為止仍是世界上產量最大的蒸餾酒。中華文明產生在黃河流域,這里土壤肥沃、氣候溫和,很早成為農業大國,早在一萬多年前中國就與西亞、中美洲成為世界上最早的三個農業中心。中國五穀類糧食產量大、品種多,糧食在滿足了人們食用的功能,還有剩餘,這為糧食釀酒奠定了基礎。
而被稱為西方文明搖籃的希臘地處巴爾干半島,三面環海,境內遍布群山和島嶼,土壤相對貧瘠,屬於典型的地中海式氣候。不利於糧食作物的生長,谷類作物產量低,僅能滿足食用,很難有富餘的用來釀酒。而更喜歡沙礫土壤的葡萄,以其耐旱性和對地中海式氣候的適應性而在希臘廣泛種植,葡萄酒滿足了西方人對酒類的需求。
二、飲酒禮儀的不同。
從飲酒禮儀上來看,中西方的酒文化有大差異。仔細琢磨,可以發現這樣的一個規律,中國人飲酒重視的是人,要看和誰喝,要的是飲酒的氣氛;西方人飲酒重視的酒,要看喝什麼酒,要的是充分享受酒的美味。
中國的飲酒禮儀體現了對飲酒人的尊重。誰是主人,誰是客人,都有固定的座位,都有固定的敬酒次序。敬酒時要從主人開始敬,主人不敬完,別人是沒有資格敬的,如果亂了次序是要受罰的。而敬酒一定是從最尊貴的客人開始敬起,敬酒時酒杯要滿,表示的也是對被敬酒人的尊重。晚輩對長輩、下級對上級敬酒要主動敬酒,而且講究的是先干為敬。而行酒令、劃拳等飲酒禮儀,也是為了讓飲酒人喝的更盡興而應運而生的。顯然,中國酒文化深深的受中國尊卑長幼傳統倫理文化的影響,在飲酒過程中把對飲酒人的尊重擺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而西方人飲用葡萄酒的禮儀,則反應出對酒的尊重。品鑒葡萄酒要觀其色、聞其香、品其味,調動各種感官享受美酒。在品飲順序上,講究先喝白葡萄酒後喝紅葡萄酒、先品較淡的酒再品濃郁的酒、先飲年輕的酒在飲較長年份的酒,按照味覺規律的變化,逐漸深入地享受酒中風味的變化。而對葡萄酒器的選擇上,也是圍繞著如何讓拼飲者充分享受葡萄酒的要求來選擇的。讓香氣匯聚杯口的鬱金香型高腳杯、讓酒體充分舒展開的潷酒器、乃至為掌握葡萄酒溫度而為品飲專門設計的溫度計,無不體現出西方人對酒的尊重,他們的飲酒禮儀、飲酒文化都是為更好的欣賞美味而制定的。
三、飲酒的目的不同。
在中國,酒常常被當做一種工具。所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知心而寓之酒,人們更多的依靠飲酒而追求酒之外的東西。青梅煮酒是為了論證誰是英雄;杯莫停的將進酒,為的是與爾同消萬古愁;竹林里狂歌的七賢,為的是借酒避難。酒在中國人眼裡更多的是當作一種交際的工具,所以在中國的酒文化中缺乏對於酒本身進行科學而系統的理論分析和品評,更在意飲用他後帶來的美妙作用。
在西方,飲酒的目的往往很簡單,為了欣賞酒而飲酒,為了享受美酒而飲酒。當然,在西方葡萄酒也有交際的功能,但人們更多的是追求如何盡情的享受美酒的味道。
比較中西方酒文化,可以發現,酒文化之間的差異其實就是中西方思維方式的差異。中國人的大寫意式的發散思維;西方人則是工筆素描式的直線思維。
㈨ 酒的歷史
酒之起源
在中華民族悠久歷史的長河中,很多事物都走在世界的前列,酒也是一樣,有著它自身的光輝篇章。關於酒的起源,歷來眾說紛紜。不過,人們普遍認同的有猿猴造酒、儀狄造酒、杜康造酒三種。
1.1 猿猴造酒
猿猴以採集野果為生,且有善於藏果的特性。而在自然界中,果實的生長有著嚴格的季節性,故常要有所儲存。洪荒時代的古猿將一時吃不完的果實藏於岩洞、石窪中,久而久之,果實腐爛,那含有糖分的野果通過自然界的野生酵母菌自然發酵而生成酒精、酒漿,因而有了「猿猴善采一百花釀酒」、「嘗於石岩深處得猿酒」等傳說。
這在我國的許多典籍中都有記載。明代文人周旦光的(蓬攏夜話)、李嘩的(紫桃軒又綴)都提到黃山猿猴造酒的故事。李嘩寫道:
黃山多猿揉,春夏采雜花果於石窪中,醞釀成酒,香氣溢發,聞數百步。野樵深入者或得偷飲之,不可多,多即減酒痕,覺之,眾揉伺得人,必腸( ni8o)死之。
無獨有偶,清代文人李調元在《粵東筆記》、陸柞蕃在《粵西偶記》中都記敘過兩廣猿猴造酒的故事。李調元寫道:
瓊州(今海南島)多孩……嘗於石岩深處得猿酒,蓋猿以稻米雜百花所造,一石穴輒有五六升許,味最辣,然極難得。
陸柞蕃寫道:
粵西平樂等府山中多猿,善采百花釀酒。樵子入山,得其巢穴者,其酒多至數百石。飲之,香美異常,名曰猿酒。
猿猴不僅會「造酒」,而且還嗜酒。唐人李肇所撰《國史補》,對人類如何捕捉聰明伶俐的猿猴(即「猩猩」),有一段極精彩的記載:
猩猩者好酒與屐,人有取之者,置二物以誘之。猩猩始見,必大罵日:「誘我也!」乃絕走遠去,久而復來,稍稍相勸,俄頃俱醉,其足皆絆於屐.因遂獲之。 猿猴是十分機敏的動物,它們居於深山野林中,在垠岩林木間跳躍攀緣,出沒無常,很難活捉到它們。經過細致地觀察,人們發現並掌握了猿猴的一個致命弱點,那就是「好酒」。動畫片《猴子撈月亮》就生動地表現了這個過程。人們在猴子出沒的地方,擺幾缸香甜濃郁的美酒。猴子聞香而至,先是在酒缸前躊躇不前,接著便小心翼翼地用指蘸酒吮嘗。時間一久,沒有發現什麼可疑之處,終於經受不住香甜美酒的誘惑,開懷暢飲起來,直到酩ffJ大醉,乖乖地被人捉住。這種捕捉猿猴的方法並非我國獨有,東南亞一帶的群眾和非洲的土著民族捕捉猿猴或大猩猩,也都採用類似的方法。這說明猿猴是經常和酒聯系在一起的。
這些不同時代、不同作者的記載,起碼可以證明這樣的事實,即在猿猴的聚居處,多有類似「酒」的東西發現。至於這種類似「酒」的東西是怎樣產生的,是純屬生物學適應的本能性活動,還是猿猴有意識、有計劃的生產活動,那倒是值得研究的。要解釋這種現象,還得從酒的生成原理說起。
酒是一種發醉食品,是由一種叫酵母菌的微生物分解糖類產生的。酵母菌是一種分布極其廣泛的菌類,在廣交的大自然原野中,尤其在一些含搪分較高的水果中,這種酵母菌更容易繁衍滋長。含糖的水果是猿猴的重要食品。當成熟的野果墜落下來後,由於受到果皮上或空氣中酵母菌的作用而生成酒,是一種自然現象。日常生活中,在腐爛的水果攤位甚至垃圾堆附近,也能常常嗅到由於水果腐爛而散發出來的陣陣酒味兒。猿猴在水果成熟的季節,收貯大量水果於「石窪中」,堆積的水果受自然界中醉母菌的作用而發酵,在石窪中將「酒」的液體析出。這樣的結果,並未影響水果的食用,而且析出的液體—「酒」,還有一種特別的香味供享用。猿猴居然能在不自覺中「造」出酒,這是既合乎邏輯又合乎情理的事情。當然,拔猴從最初嘗到發酵的野果到「醞釀成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究竟漫長到多少年,那就是誰也無法說清楚的事情了。
通過考古發掘,在三四千年前的商代青銅器中已發現盛有酒。通過對我國原始文化遺址的發掘,可以更清楚地知道,無論是早期的仰韶文化,還是隨後的龍山文化和良沽文化時期,都發現了盛酒用的陶器,有的還十分精緻,在這同時還出土了釀酒用的酒缸。這說明遠在儀狄、杜康時代以前,我國已有了酒。而傳說中的造酒始祖儀狄或杜康,則可獸面墳躊商晚期可能是在前人的基礎上進一步改進了釀酒的工藝,提高了酒的醇度,使之更加甘美濃烈,從而使原始的釀酒,逐步演變成了人類有意識、有目的的釀造活動,更成了一種自覺的生產行為。
應該說,遠古時代的酒,是食品在大自然中經自然「酒化」而成的。眾所周知,酒必須是含有酒精的飲料。而食物中的糖分,像麥芽糖、葡萄糖等,經過自然界中酵母菌的發酵就會生成酒精。那些含有豐富糖分的野生果實,在酵母菌的作用下,通過自然發酵而產生酒精,也就成了「酒」。此種自然成酒的現象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是屢見不鮮的。南宋周密《癸辛雜識》專有談「梨酒」的條目,就是一個例證。
隨著人類社會從原始社會進人到農業杜會,人們的主要食物也變成了穀物,於是又出現了穀物酒。而在穀物酒的釀造中,因穀物不能直接與酵母菌發生作用而生成酒精,故穀物中的澱粉必須先經過水解,轉化成葡萄糖後再發酵成酒精,即是先糖化,後發酵,再酒化的過程。天長地久,大自然中野果、穀物的自然酒化現象,經過人們的長期觀察總結,終於使釀酒逐步變成了人類自覺、有意識的生產行為。
1.2 儀狄造酒
儀狄造酒是最通行的說法,一般認為始載於西漢劉向編輯的《戰國策》。其曰:
梁王魏嬰筋諸侯於苑台,酒酣,請魯君舉筋。魯君興,避席擇言日:「昔者,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禹飲而甘之。遂疏儀狄,絕旨酒。日:『後世必有以酒亡其國者』。齊桓公夜半不謙,易牙乃煎敖蟠炙,和調五味而進之,桓公食之而飽,至旦不覺。曰:『後世必有以味亡其國者』。晉文公得南之威,三日不聽朝,遂推南之威而遠之。曰:『後世必有以色亡其國者』。楚王登強台而望崩山,左江而右湖,以臨仿徨,其樂忘死,遂盟強台而弗登。曰:「後世必有以高台肢池亡其國者」。今主君之茸.儀狄之酒也;主君之味,易牙之調也;左白台而右間須,南威之美也;前夾林而後蘭台,強台之樂也。有一於此,足以亡其國。今主君兼此四者,可無戒與?」梁王稱善相屬。
這是一段魯共公姬奮對魏惠王魏嬰的勸諫。當時魏國強盛,魯、宋、衛、韓國君來朝。魏王在苑台(注本多作范台,又名「繁台」,遺跡在今開封)宴請各國諸侯。酒興正濃的時候,主人向客人敬酒。魯共公站起身,離開自己的坐席,正色道:「從前,舜的女兒儀狄擅長釀酒,酒味醇美。儀狄把酒獻給了禹,禹喝了之後也覺得味道醇美。但因此就疏遠了儀狄,戒絕了美酒,並且說道:『後代一定有因為美酒而使國家滅亡的。』齊桓公有一天夜裡覺得肚子餓,想吃東西。易牙就煎熬燒烤,做出美味可口的菜餚給他送上,齊植公吃得很飽,一覺睡到天亮還不醒,醒了以後說:『後代一定有因貪美味而使國家滅亡的。』晉文公得到了美女南之威,三天沒有上朝理政,於是就把南之威打發走了,說道:『後代一定有因為貪戀美色而使國家滅亡的。』楚靈王登上強台遠望崩山,左邊是長江,右邊是大湖,登臨徘徊,唯覺山水之樂而忘記人之將死,於是發誓不再遊山玩水。後來他說:『後代一定有因為修高台、山坡、美池,而致使國家滅亡的。』現在您酒杯里盛的好似儀狄釀的美酒;桌上放的是易牙烹調出來的美味佳餚;您左邊的白台,右邊的間須,都是南之威一樣的美女;您前邊有夾林,後邊有蘭台,都是強台一樣的處所。這四者中佔有一種,就足以使國家滅亡,可是現在您兼而有之,能不警戒嗎?」魏王聽後,連連稱贊諫言非常之好。
值得注愈的是,這里既是對酒之創始者的最早記述,又是對酒之誘惑力及禁酒行為的最早記述。酒,這種神奇的液體,讓人類永遠自相矛盾。
另外,秦漢間人輯錄古代帝王公卿譜系的(世本)對此也有記載。該書原本已佚,現存清人輯佚本。該書的記載也並不可靠,其中說:「儀狄始作酒醒,變五味;少康作林酒。」此後,三國蜀漢學者誰周所著《古史考》也說:「古有酸酪,禹時儀狄作酒。」
大禹是中國聖賢系列中領先的幾位人物之一以治黃河水患聞名。照說他工作那麼辛苦,三過家門而不人,臣下關懷,發明點新鮮飲料慰勞解乏,也是獻「忠心」一種具體而微的方式,後世領導尤為體諒理解。當然,大禹也非木石,「嘗之而美」,可見孟夫子的「口之於味,有同嗜焉」,也算是「後見之明」吧。但問題就出在,他喝著好了,卻沒有對發明人加以表揚獎勵,反而疏遠了他(她)。推測起來,不外乎是造酒耗糜糧食,而在「上三代」生產力水平低下的時期,大禹關心的是老百姓的溫飽問題。酒「嘗之而美」,則容易導致「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群起而效尤。一旦用乘法計算起來,所靡費的食糧就不得了。加之喝上了癮可以亂性,行事理政,就與「賢明」與否無幹了。所以後來夏商周三代的嗜酒之君,就成了「昏君」、「暴君」的象徵。如夏萊造「酒池可以運船,糟堤可以望十里」,如商封「為酒池,回船糟丘,而牛飲者三千餘人為輩」(《史記·殷本紀》注),造「肉林」以資「長夜之飲」,「令男女裸而相逐其間,是為醉樂」(《論衡·語增》),都是造反者「弔民伐罪」時義正詞嚴的好題目。
儀狄這個名字,好像是一個女人的。儀,古文同「娥」,所以傳說中後界的妃子嫦娥,古稱「常儀」,儀狄翻譯成現代語言,就是狄姑娘或狄女士。這點古人是清楚的,因此東漢文人、建安七子之一的王架作過一篇《酒賦》,開頭兩句就說「帝女儀狄,旨酒是獻」,點出了她的性別。
古書上關於酒的記載,矛盾之處很多。舊題西漢時孔子八世孫孔鰍著的(孔叢子)(這本書也是後人編輯先代遺文而成的,不很靠得住)記有戰國時趙國平原君趙勝勸酒的故事:
平原君好士.食客嘗數千人。孔子之玄孫子高穿自魯適趙,平原君與飲,強之酒,曰:「昔有遺諺:『堯舜千鍾,孔子百艦,子路喳噴,尚飲十植』,古之聖賢無不能飲,吾子何辭?"子高曰:「穿聞賢聖以道德兼人,未聞以飲。」平原君曰:「即如先生言,則此言何生?"子高曰:「生於嗜酒者。蓋其勸勵采戲之辭,非實然也。」平原君欣然曰:「吾弗戲子,無所聞此雅官也。」
帝堯和帝舜都是大禹以前的人,比儀狄還要早,可見儀狄之前就有酒了。至於最晚編成於西漢初年的《神農本草》已經載有酒的性味,如果相信此說,那麼遠在傳說中的神農氏時代就己經有酒了。用糧食釀酒是件程序、工藝都很復雜的事,單憑個人力量是難以完成的。儀狄再有能耐,首先發明造酒,似不大可能。如果說,作為一位善釀美酒的匠人、大師,或是監督釀酒的官員,總結了前人的經驗,完善了釀造方法,終於釀出質地優良的酒醛,這還是可能的。郭沫若提出「相傳禹臣儀狄開始造酒,這是指比原始社會時代的酒更甘美濃烈的旨酒」,這種說法似乎更可信。
1.3 杜康造酒
另一種說法是杜康造酒,這種說法除了一些文人這樣說以外,在民間特別流行,原因是舊時代的訓蒙讀本、唱本、寶卷、勸善書之類大都是這樣說的。杜康造酒的說法主要由於曹操的樂府詩《短歌行》提到「何以解優,惟有杜康」而流行。在這里,杜康是酒的代名詞,因此人們把姓杜名康的這個人當作了釀酒的祖師。現代還有不少注釋這首詩的人把杜康往釋為最早釀酒者。
河南省洛陽市汝陽縣有杜康溝、杜康泉、杜康河和杜康墓、杜康廟,當地流傳著杜康造酒的傳說。據說杜康是黃帝手下的一位大臣。當時,經過神農氏嘗百草、辨五穀,人們開始耕地種糧食。杜康受命管理生產和保存糧食,很負責任。由於土地肥沃,風調雨順,連年豐收,糧食越打越多,但是由於沒有倉庫和科學的保管方法,豐收的糧食堆在山洞裡,時間一長,全都因潮濕而霉壞了。黃帝知道這件事後,非常生氣,令杜康專職負責糧食保管,如有霉壞,從重處罰。杜康由一個負責糧食生產的大臣一下子降為糧庫保管,心裡十分難過。但他又想到螺祖、風後、倉領等臣,都有所發明創造,立下大功。螺祖發明繅絲紡織,風後發明指南車,倉領發明文字。唯獨自己沒有什麼功勞,還犯了罪。想到這里,他的怒氣全消了,並且暗自下決心:非把糧食保管這件事做好不可。
此後,杜康在森林裡發現了一片開闊地,周圍有幾棵大樹枯死了,只剩下粗大的樹干,里邊已空了。杜康靈機一動,他想,如果把糧食裝在樹洞里,也許就不會霉壞了。於是,他把樹林里凡是枯死的大樹,都一一進行了掏空處理。不幾天,就把打下的糧食全部裝進樹洞里了。誰知,兩年以後,裝在樹洞里的糧食,經過風吹、日曬、雨淋,慢慢地發酵了。一天,杜康上山查看糧食時,突然發現一棵裝有糧食的枯樹周圍躺著幾只山羊、野豬和兔子。開始他以為這些野獸都是死的,走近一看,發現它們還活著,似乎都在睡大覺。杜康一時弄不清是啥原因,還在納悶,一頭野豬醒了過來。它一見來人,馬上竄進樹林去了。緊接著,山羊、兔子也一隻只醒來逃走了。杜康上山時沒帶弓箭,所以也沒有追趕。他正准備往回走,又發現兩只山羊在裝著糧食的樹洞跟前低頭用舌頭舔著什麼。杜康連忙躲到一棵大樹背後觀察,只見兩只山羊舔了一會兒,就搖搖晃晃起來,走不遠就躺倒在地上了。杜康飛快地跑過去把兩只山羊捆起來。然後才詳細察看山羊剛才用舌頭舔過的地方。不看則罷,一看可把杜康嚇了一跳。原來裝糧食的樹洞,已裂開一條縫子,裡面的水不斷往外滲出,山羊、野豬和兔子就是舔了這種水才倒在地上的。杜康用鼻子聞了一下,滲出來的水特別清香,自己不由得也嘗了一口。味道雖然有些辛辣,但卻特別醇美。他越嘗越想嘗,最後一連喝了幾口。這一喝不要緊,霎時,只覺得天旋地轉,剛向前走了兩步,便身不由己地倒在地上昏昏沉沉地睡著了。
醒來後,杜康將樹洞里滲出來的這種味道濃香的水盛了半罐.去找黃帝。黃帝聽完報告,仔細品嘗了杜康帶來的味道濃香的水,立刻與大臣們商議此事。大臣們一致認為這是糧食中的一種元氣,並非毒水。黃帝沒有責備杜康,命他繼續觀察,仔細琢磨其中的道理。又命倉mi給這種香味很濃的水取個名字。倉領隨口道:「此水味香而醇,飲而得神。」說完便造了一個「酒」字。黃帝和大臣們都認為這個名字取得好。
但是,稍有點古文化知識的人都知道,杜這個姓是周朝才有的。《通志·氏族》載:「杜氏,亦曰唐杜氏,祁姓,帝堯之後,建國於劉,為陶唐氏,裔孫劉累以能擾龍事孔甲,故在夏為御龍氏,在商為9韋氏,在周為唐杜氏。成王滅唐,而封叔虞,乃遷唐氏於杜,是為杜伯。……」陶唐氏,可能是做陶的;御龍氏,據說是養龍的;系韋氏,看來是養豬的,9即豬。周武王滅封建立周王朝,此時唐杜氏仍為一個獨立的小國。武王之子成王把弟弟封在唐,於是把唐杜國取消,唐杜氏遷走。周宣王時,唐杜氏後代做官,稱杜伯,為周宣王所誅,子孫逃亡至晉國,才以封地杜為姓。因此。如果存在杜康這樣一個人,應該是春秋時代人,最早不會在周朝以前。而確鑿的歷史記載,在周以前老早就有酒了,例如有名的夏萊王和殷封王,古書上都說他們有酒池糟丘;而甲骨文、金文里也已經有了「酒」字。
研究酒的學者認為,杜康可能是周秦間一個著名的釀酒家。一提起杜康,人們就知道是講酒。寫過《酒譜》一書的宋朝人竇革就是這樣推論的。這個推斷大致可信。假使今天有一個詩人寫道:「何以解憂,惟有茅台。」人們也會懂得是借酒消愁之意,絕不可以也不會把茅台當作酒的發明地或發明人。而在儀狄或杜康造酒說中,人們認為酒是大禹時代的儀狄和周代的杜康所造,故有「儀狄始作酒醪」、「少康作林酒」之說。
有傳說稱:杜康常把吃不完的剩飯倒在中空的桑樹洞中,日久樹洞中便散發出一股濃郁的芬芳香味來,杜康由此受到啟發,根據此原理釀出了酒。西晉江統《酒浩》就此寫道:
酒之所興,肇自上皇;或雲儀狄,一日杜康。有飯不委之空桑,積郁成味,久蓄氣芳,本出於此,不由奇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