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解放戰爭中共中央曾主動撤離延安,為什麼
1948年4月22日
解放軍收復延安
1948年4月22日,新華社陝北電,人民解放軍光復民主聖地延安
B. 1945年到1949年之間國民黨和共產黨發生了哪些歷史事件
1、重慶談判
重慶談判,是抗日戰爭勝利之際,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兩黨就中國未來的發展前途、建設大計在重慶進行的一次歷史性會談。從1945年8月29日至10月10日,經過43天談判,國共雙方達成《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
2、轉戰陝北
1947年3月18日晚,在國民黨軍進攻延安已清晰可聞的槍炮聲中,毛澤東、周恩來依依不捨地告別了居住了十年的延安,開始了轉戰陝北的偉大歷程。
臨行前,毛澤東對前來送行的西北野戰兵團的領導幹部們說:"我軍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於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我們要以一個延安換取全中國。" 3月19日上午,西北野戰兵團主動放棄延安。當天下午,國民黨軍胡宗南部進入延安,"佔領"了一座空城。
3、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
挺進大別山是1947年6月,在解放戰爭中,人民解放軍劉鄧大軍向國民黨統治地區大別山實施進攻的戰略性行動。
4、三大戰役
三大戰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同國民黨軍隊進行的戰略決戰,包括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三場戰略性戰役。
1948年,解放軍攻克擁有10萬重兵、工事堅固的山東省會城市濟南。斃傷國民黨軍22423人,俘王耀武以下61873人。石家莊戰役是人民解放軍攻克敵人重點設防的大城市的開始,而濟南戰役揭開了戰略決戰的序幕。
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歷時142天,共爭取起義、投誠、接受和平改編與殲滅國民黨正規軍144個師,非正規軍29個師,合計共154萬餘人。國民黨賴以維持其反動統治的主要軍事力量基本上被消滅。三大戰役的勝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勝利的基礎。
5、渡江戰役
渡江戰役是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第三野戰軍和第四野戰軍一部,在長江中下游強渡長江,對國民黨軍湯恩伯、白崇禧兩集團進行的戰略性進攻戰役。
C. 解放戰爭時期,當毛主席和黨中央作出撤離延安的決定時,許多指戰員一下子轉不過彎來:延安,等於我們的首
毛澤東在談到放棄延安的戰略部署時曾說:守地失人,則人地皆失;失回地存人,則人地皆存。解答放軍以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為主要作戰目標,而不以保存主要城市為主。在敵我力量相差懸殊的情況下,「失地存人」,俘虜他的兵員,繳獲他的裝,消滅他的有生力量,來壯大自己,才是正確的方法。現在暫時放棄延安,讓敵人背上這個包袱,使自己打起仗來更主動、更靈活,這樣就能大量消滅敵人,到了一定的時機再進行反攻,延安就會重新回到我們的手中。 |
D. 延安重大歷史事件
延安重大歷史事件如下:
1、紅軍長徵到達延安
1935年10月,中央紅軍經過二萬五千里長征,到達西北革命根據地。從此,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黨中央在這里戰斗和生活了13年。延安和陝甘寧邊區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領導中心、解放戰爭的總後方、萬眾矚目的革命聖地——西北革命根據地。
2、瓦窯堡會議
瓦窯堡會議是指1935年12月17日,中共中央在陝北子長縣瓦窯堡召開的一次重要的政治局擴大會議。出席會議的有毛澤東、張聞天、周恩來、劉少奇、秦邦憲、鄧發、何克全、李維漢、張浩(林育英)、楊尚昆、王稼祥、彭德懷、郭洪濤等十餘人。
3、抗日軍政大學成立
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簡稱「抗大」,是在抗日戰爭時期,由中國共產黨創辦的培養軍事和政治幹部的學校。
其前身是「西北抗日紅軍大學 」,1937年初改為此名。1940年11月4日抗大總校進駐河北邢台縣漿水一帶,校部就設在前南峪村。1943年起,校長徐向前,兼任中央處理委員會主任、抗大總學習委員會書記。
4、陝甘寧邊區政府成立
1937年9月6日,陝甘寧邊區政府在延安正式宣布成立, 林伯渠任主席。邊區轄23個縣及神府特區,面積12.9萬平方公里,人口200萬。陝甘寧邊區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心,為奪取抗戰勝利和國家政權作出了巨大貢獻。1950年1月,陝甘寧邊區政府撤銷。
5、延安大學成立
延安大學(Yan』an University)簡稱「延大」,坐落於革命聖地延安,是毛澤東同志親自命名、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綜合性大學,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與陝西省人民政府共建。是「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陝西省屬重點大學、陝西省省屬高水平大學。
6、宜川戰役
宜川戰役也叫「築子街戰役」, 1948年2月29日 宜川戰役開始。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野戰軍經過新式整軍運動後,以主力五個縱隊轉入外線作戰。解放軍從四面向敵軍發起猛攻,激戰至3月1日,將敵近3萬人全部殲滅,斃敵整編第二十九軍軍長劉戡。3月3日,攻克宜川城。使西北野戰軍由內線反攻轉入外線反攻。
參考資料:網路-宜川戰役
E.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的延安
抗日前的延安: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延安曾經是黨中央的所在地,物質生活十分艱苦,住的是土窯洞,吃的是小米飯,穿的是粗布衣,點的是小油燈。尤其是1939年至1943年期間,日軍大舉「掃盪」,國民黨頑固派的軍事包圍和經濟封鎖,自然災害的侵襲,使解放區面臨著嚴重的困難局面。但是,全國人民把希望寄託在延安,各地進步青年紛紛奔向延安。當時延安的生活很艱苦,為什麼會有那麼大的吸引力呢?因為延安集中體現了中國人民的革命精神。
現在:延安有非常豐富的旅遊資源,在歷史古跡方面有國務院公布的全國重點保護單位--軒轅黃帝陵、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子長鍾山石窟等;在自然景觀方面有延安黃河壺口瀑布、全國最大的野生牡丹群和花木蘭故里萬花山等。
延安,是舉世聞名的中國革命聖地,在中國現代史上佔有極為重要的特殊位置,現存革命舊居140多處,如:中共中央軍委和八路軍總部所在地--王稼坪;中共中央舊址鳳凰山;以及寶塔山、棗園、楊家嶺等地。
延安的民間歌舞豐富多彩,著名的有陝北民歌、安塞腰鼓、上元轉九曲等,這些都為陝北農民喜聞樂見。
延安屬於暖溫帶,年平均氣溫為9.3oC,夏季的延安城是避暑度假的好地方,這里每天早晚和中午的溫差較大,你不妨准備幾件稍厚些的衣服。每年的7、8、9三個月是旅遊的最佳時間。
F. 解放戰爭中有那些重要事件
第一階段——戰略防禦(1946年6月—1947年6月) 1946年6月26日,停戰有效期剛過,國、共兩黨的軍隊在中原地區(湖北、河南交界)爆發了大規模的武裝沖突,長達三年多的全國內戰就此開始。國民黨軍隊仍稱國民革命軍,共產黨軍隊則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 這一時期被中國共產黨稱為戰略防禦時期。期間,國民黨依靠優勢兵力對共產黨解放區展開了全面進攻,但被解放軍挫敗。 共產黨方面並沒有擺出主力決戰的樣子,採用邊打邊撤的方針將軍隊轉移到山區以保存實力,主動撤出其中國民革命軍在劉峙、程潛的統率下,以20萬優勢兵力攻打共產黨中原解放區的核心宣化店,解放軍被迫開始全線撤退,將主力調往延安地區。史稱「中原突圍」。 同時轉入山區的解放軍再度使用了在土地革命戰爭中的運動戰戰略,利用國民革命軍分散搜索的契機,集中2-6倍的兵力展開包圍進攻。這種方式成為人民解放軍的首要作戰策略。經過8個月的作戰,國民黨方面戰斗減員約71萬人,可用於一線作戰的兵力由1946年6月的117個旅,下降至85個旅。 第二階段——戰略反攻(1947年7月—1948年9月) 國民政府的8個月的全面進攻並沒有收到預想中的效果,解放軍主力依然存在。這樣國民政府便做出新的戰略方案:重點進攻陝北與山東共產黨根據地。 面對20餘萬國民革命軍,中共中央主動從延安撤退,1947年3月19日胡宗南進入空城,謊報大勝。同時解放軍開始在陝北高原進行游擊戰,運動戰,分別取得了在青化砭、羊馬河、沙家店等地的勝利,國民黨方面經過3個多月的「蘑菇戰」,即游動作戰,軍力、士氣下降嚴重,最終 解放戰爭
放棄了陝北高原的戰斗。 同時,山東的解放區遭到逾60萬國民革命軍的圍攻。由於國民革命軍採用了齊頭並進的戰術,將軍隊控制在一個范圍內,導致解放軍的游擊戰術無法奏效。但粟裕提出以山東解放軍主力決戰的方式粉碎圍攻的方式最終被採用。在孟良崮戰役中,號稱「王牌部隊」的國民革命軍整編74師全軍覆沒,師長張靈甫陣亡,國民革命軍全線撤退。由此,人民解放軍軍力上升至280萬人,裝備了重炮兵與工兵,基本具備了同國民革命軍決戰的實力。 另外,由於國民政府集中兵力進攻延安及山東解放區,導致後方兵力空虛,1947年6月,劉伯承、鄧小平率領大軍強渡黃河,千里挺進大別山,直接威脅國民政府的統治中心南京和武漢;陳毅、粟裕領導下的華東野戰軍挺進豫皖蘇;陳賡、謝富治兵團挺進豫西。三路大軍,互相策應,在黃河與長江之間的廣大地區形成了一個「品」字形的戰略態勢,這就牽制了南線國民黨軍一半以上的兵力,使中原地區由國軍進攻解放區的重要後方變成了解放軍奪取全國勝利的前進基地。這是一個對戰爭發展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勝利,它帶動了中國各個戰場的戰略進攻,整個戰爭格局從此發生根本的轉變。 1948年3月21日,延安重新回到了人民手裡。 第三階段——戰略決戰(1948年9月—1949年12月) 三大戰役:遼沈戰役(遼西會戰)、淮海戰役(徐蚌會戰)和平津戰役(平津會戰) 國民黨方面的作戰失敗,不但喪失大片控制的土地,國民革命軍損失了主力近150萬人,更有超過100萬的部隊與國民黨政府官員起義。林彪、羅榮桓領導的東北野戰軍,集中了53個師,70餘萬人,1948年9月12日發起遼沈戰役,歷時52天,先後佔領了錦州、長春、沈陽,共殲滅國民黨軍47萬餘人,傷亡6.9萬人,東北全境獲得解放。淮海戰役於11月6日發起,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經66天緊張艱苦的戰斗,以傷亡11萬餘人的代價,殲滅國民黨軍55.5萬人,使長江以北的華東、中原地區基本上獲得解放。平津戰役在11月29日發起,歷時64天,人民解放軍傷亡3.9萬人,國民黨軍隊52萬餘人被殲滅和改編,使華北地區除太原、大同、新鄉等少數據點及綏遠西部外,全部獲得解放。 1949年4月,以周恩來為首席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代表團同以張 解放戰爭
治中為首席代表的國民黨政府代表團在北平開始舉行談判(即所謂「劃江而治」),4月15日,中共代表團將《國內和平協定最後修正案》送交國民黨政府代表團。但是在南京的國民黨政府拒絕接受這個協定,談判宣告破裂。 1949年4月21日拂曉5時許,中國人民解放軍發起渡江戰役,在東起江陰、西至湖口(九江東北)的千里戰線上強渡長江,擊潰沿江防禦的國民黨軍,4月23日解放南京。接著各部隊展開猛烈追擊,先後佔領蘇南、浙東、閩北、贛東北廣大地區及杭州、南昌等地。5月17日解放武漢三鎮,5月27日攻佔全國經濟中心上海。6月2日解放崇明島。7月上旬解放軍向福建進軍,至10月下旬解放了除金門、馬祖等島嶼以外的福建全省。由於解放軍准備不充分,攻擊金門戰役失敗。 渡江戰役後,各野戰軍立即按照中央軍委的既定部署,分別向中南、西北、西南、東南地區進軍。1949年4月解放軍進軍中南,至9月上旬解放鄂西、湘北、贛西北、贛南廣大地區。5月解放軍進軍西北,5月20日解放西安,7月解放蘭州、西寧,9月解放寧夏。同月25、26日,新疆警備總司令陶峙岳及新疆省政府主席包爾漢通電起義,新疆和平解放,至此解放了西北全境,國民黨只剩下西南一隅之地。 1949年1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第四野戰軍先後攻克湖北.湖南和廣西,劉伯承鄧小平率第二野戰軍、林彪羅榮桓率第四野戰軍一部由鄂西和湘西分路出發,突破國民黨川鄂湘防線,佔領秀山、西陽、彭水等地,賀龍也率第一野戰軍翻越秦嶺,乘勝追擊,殲滅敵宋希濂兵團、促使羅廣文,陳克非兵團起義。30日蔣介石匆忙逃往成都,當日重慶解放。 1949年11月初,雲南省主席盧漢和西康省主席劉文輝在雲南通電起義,劉伯承鄧小平率第二野戰軍迅速攻佔邛崍和雅安,在成都的國民黨精銳部隊外逃的道路被全部封鎖。 此時蔣介石仍想死守成都,作為反攻大陸的基地,而當時國民黨手中的大城市也只有成都和宜賓了,宜賓是成都的最後一道屏障,中共地下黨郭汝瑰時任第22兵團司令兼第72軍軍長 解放戰爭
,專門負責宜賓防務。 1949年11月末,郭汝瑰主動找到解放軍要求起義,12月11日長江重鎮宜賓和平解放。而前一天,也就是12月10日,蔣介石倉惶逃離成都,前往台北。隨後第二野戰軍進至大邑,新津。胡宗南也逃離成都,成都市區在沒有遭到破壞的情況下開始談判,12月30日,賀龍率第一野戰軍和平解放成都,1950年2月20日解放軍進駐昆明,並相繼解放四川、貴州、雲南、西康等省。 至此,解放戰爭的大規模作戰行動結束。中國大陸幾乎全部解放。中國國民黨僅能掌控中國東南沿海島嶼(台灣、金門、馬祖、烏丘、東引、海南島、舟山群島、一江山島、大陳島、萬山群島)及西南(雲南、廣西、四川)部分山區,國共內戰大勢底定。 第四階段——戰略追殲(1949年12月—1955年2月) 隨著國共內戰大勢底定,大規模的軍事會戰已經不可能再出現,戰爭的規模趨於中小型。 西南地區部分,由於中國國民黨在中國大陸西南方殘余的軍事力量很難再有所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自進入成都後,便繼續一路追擊這些已經無法大規模組織戰斗的軍隊。西南的國民黨93師無法跟大規模的解放軍作戰,一路往邊界撤退,最後國民黨93師退到泰緬邊境的三不管地帶(泰緬金三角),在當地形成一股特殊的勢力。1954年,因緬甸政府向聯合國提出抗議,國民黨政府開始逐步將這批部隊及眷屬遷往台灣安置,而在泰國北部的部隊,仍然有相當數量的人不願離開,表示要從這里打回大陸去,最後因為協助泰國政府平定山區共黨叛亂,獲得泰國國籍,在泰國得以合法永久居留與生活。 解放戰爭
在東南沿海作戰方面,由於中國共產黨以陸軍為主,缺乏足夠的海空軍專業部隊與武器裝備,在訓練上如登陸戰等方面經驗亦不足,1949年攻打登步島與金門島相繼失敗後,一時之間不敢貿然作戰,而國民黨雖然在陸軍戰斗方面損失慘重,但在海空軍整體仍優於共產黨,甚至還能派遣空軍對上海進行轟炸或突襲福建沿海島嶼。不過隨著國民黨部隊主力集中駐守台灣,與台灣距離較遠的沿海島嶼讓解放軍有了機會,1950年,解放軍在先後解放海南島、萬山群島與舟山群島。後因朝鮮戰爭爆發,軍事重心北移,因此在東南沿海的作戰暫緩。而朝鮮戰爭期間,國民黨曾多次嘗試突擊東南沿海島嶼,如南日島戰役、東山島戰役等,但皆以撤退告終。朝鮮戰爭結束後,解放軍在1954年對一江山島發動作戰並對金門炮擊,不久解放軍攻佔了一江山島,視一江山島為屏障的大陳島也不保,最後國民黨決定主動撤離大陳島,1955年2月,解放軍取得大陳島,至此雙方的勢力范圍都再無變動。
編輯本段解放時間表
·哈爾濱 1946-4-28 ·長沙 1949-8-4 ·石家莊 1947-11-12 ·福州 1949-8-17 ·濟南 1948-9-24 ·蘭州 1949-8-26 ·長春 1948-10-21 ·西寧 1949-9-5 ·鄭州 1948-10-22 ·歸綏 1949-9-19 ·沈陽 1948-11-2 ·銀川 1949-9-23 ·天津 1949-1-14 ·迪化 1949-9-25 ·合肥 1949-1-21 ·廣州 1949-10-14 ·北平 1949-1-31 ·貴陽 1949-11-14 ·南京 1949-4-23 ·重慶 1949-11-30 ·太原 1949-4-24 ·南寧 1949-12-4 ·杭州 1949-5-3 ·昆明 1949-12-9 ·武漢 1949-5-16 ·成都 1949-12-27 ·西安 1949-5-20 ·海口 1950-5-1 ·南昌 1949-5-22 ·拉薩 1951-10-16 ·上海 1949-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