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高中歷史課堂教學內容應該如何取捨
教學內容的取捨直接影響教學體系的構架、教學流程的規劃和教學效率的提高。高中歷史教學內容豐富,體系繁雜,如果教師不能根據自身特點和學生的學情科學地取捨教學內容,就會陷入泛泛而談、無所深入的誤區,會弱化學生歷史學習的感悟,甚至會由於自己的一知半解而誤導學生。因此,教師在教學內容的選取上應該體現歷史學科特點,有針對性的篩選內容。
人教版選修4《中外歷史人物評說》涵蓋了政治家、思想家、革命家和科學家等眾多人物,這對歷史教師提出了挑戰:教師不僅要掌握政治家的生平、還要理解思想家的思想,也要知道革命家的背景,更為痛苦的是還要粗略知道科學家的科學成就。如果說對政治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的講述還帶有濃厚的歷史色彩,那麼,對科學家的講述應該如何把握呢?牛頓以及愛因斯坦的科學成就如此艱深難懂,非學科專業教師幾乎只能照貓畫虎——讓文科專業的歷史教師面對這些內容實在有點勉為其難,那麼這樣的教學內容應該如何取捨呢?是不懂裝懂,平均用力,還是科學取捨,駕輕就熟呢?本文就以「近代科學之父牛頓」一課為例,談談教學內容的取捨問題,希望對廣大教師有所啟發。
一、教學內容取捨的基本准則
從歷史學科的視角評述科學人物,應該是高中歷史課堂教學取捨的基本准則。作為中學歷史教師,應該有準確的定位:我們不是全才,很難通俗易懂地解讀牛頓的三大定律;也不太可能准確地闡釋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學說。但是,我們可以讓學生站在歷史人物評說的角度來了解科學家在歷史發展進程中所起的作用,從他們的嘉言懿行中汲取歷史智慧和人生經驗。
浙江省普通高中《學科教學指導意見》對近代科學之父牛頓的教學要求是:理解牛頓的成長歷程,簡述他的主要科學成就,如建立經典物理學理論體系,發明反射望遠鏡等,感受牛頓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勤奮的探索精神。
但在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兩個內容取捨上的偏差:一是用較大的力氣,繪聲繪色地講述牛頓的成長過程。對於高中學生來說,有關牛頓的生平事跡幾乎已到耳熟能詳的地步,如此花費筆墨,如何挖掘高中生的認知思維呢?二是教師往往把教學重心放在科學成就的解讀上。一節課中重點梳理牛頓在數學、光學、力學等方面的成就。甚至有教師還力圖讓學生理解萬有引力定律:任何兩個質點之間存在著相互吸引的力量,其大小和他們的質量的乘積成正比,並和它們的距離平方成反比,希望同學們記住萬有引力定律的公式。
F=GM1·M2/R2
無可否認,學習科學家的事跡,我們必須了解他們的成就,但如果把它作為教學的最基本內容就淡化了歷史的學科功能,且給任課教師設置了無法逾越的障礙——上述的原理教師能講清嗎?學生能理解嗎?如果在教學中教師越講越糊塗,學生越聽越害怕,這對教學效率的提升是否有利呢?
因此,沒有適宜的教學內容,所有的教學將失去意義。縱觀人類社會發展史,領域眾多,門類繁雜,如果一位歷史教師想把自己定位為無所不通的全才,想把人類歷史上的數學家、科學家,甚至醫學家和農學家等成就都講述給學生,這是不可能,也是沒有必要的。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只要我們從歷史學科特點出發,挖掘歷史學科的教育功能,避重就輕,對教學的內容進行篩選,選擇適宜的教學內容,同樣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學內容取捨上適當的「留白」與「示弱」,給對科學成就感興趣的學生留下探究的空間,不也是很好的教學設計嗎?當然,教學內容的取捨,離不開教師的眼光、學養及其對學科的理解和把握,也只有具備這些素養,教師在教學取捨的過程中所做的才會更有效。
二、教學內容取捨的基本思路
盛群力教授在《現代教學設計論》一書中指出:(教學的有效性)「應該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教學的效果,通常以學生的成績水準作為判斷的依據。二是教學的效率,以效果與學生的學習時間及教學的代價相比較而得出判斷。三是教學的吸引力,一般以學生對繼續學習的傾向性作出判斷,反映學生的學習意願、動機、毅力等方面的態度情感」。
教學內容的取捨,首先應立足於提高教學的吸引力。我們可以設想: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講述的內容繁雜、深奧,呈現的知識艱深難懂,教學怎麼可能有吸引力呢?如果在教學中突出學科的思維特點,讓學生在對這些科學家的學習過程中,體會科學技術的發展對人類文明的推動作用;了解科學家長於思考、善於實踐、不畏艱辛、知難而上的精神,感悟生產力是人類「全部歷史的基礎」這一科學命題,教學的吸引力肯定會大大提高。在講述牛頓的內容時,我們必須發揮自己的學科特長,避開繁難、深奧內容講述,重點突破以下教學內容。
1挖掘社會環境的決定因素
科學技術的發達程度,總體上受到時代背景、社會與生產需要的制約。牛頓雖被譽為「近代科學的開創者」「近代科學體系的奠基人」,但他所取得的任何成就離不開他所生活的社會環境,這部分內容應該是歷史學科的知識,也是體現教師學科素養的內容,應該重點加以突破。由於教材中對這部分內容很少述及,因此,教師應當充實、完善,適當延伸拓展,激發學生對新舊知識的聯系。
牛頓的生活時代是1643至1727年,稍有歷史知識的學生都應該看出,他出生時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已經爆發,他去世前後,法國啟蒙運動風起雲涌。可以說,牛頓就是在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這兩次思想解放潮流的推動下,提出了對自然世界的新認識。同時,他的科學思想又影響了啟蒙運動,啟蒙思想家們倡導的科學與民主,強調科學與理性,無一不滲透著牛頓的科學思想。正像啟蒙運動時期英國詩人亞歷山大·蒲伯所說:「自然界和自然規律隱藏在黑暗中,上帝說,讓牛頓出生吧,於是,一切都成為光明。」 牛頓的科學發現植根於17~18世紀早期歐洲社會大動盪和劇烈社會變革的社會背景,以及思想和科學大發展的歷史潮流之中。
首先,當時資本主義經濟有了飛速發展,尤其是地理大發現以及英國國內工商業的發展,使人們對天文學、潮汐規律以及機械原理、流體力學諸多科學領域都投入了更多的興趣與精力。這樣的時代環境必然會影響牛頓的科學研究,他的反射式望遠鏡就是為消除折射式望遠鏡的色差而發明的。
其次,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造成的思想解放和觀念啟蒙,帶來了歐洲精神文化的空前繁榮,自然科學獲得新的生命並蓬勃成長。中世紀的神學認為:上帝創造了世界萬物,並主宰著世間的一切。所有動物、植物,各物種自上帝創造他們那一天起,就不曾改變過。而新興的資產階級提倡艱苦奮斗,強調自由平等,不墨守陳規。可以說,經過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運動的洗禮,科學得以從神學的奴僕和教廷的禁錮中解放出來。正是在這樣的時代環境中,使牛頓形成了尊重知識,不迷信權威,勇於批判地接受和提出新觀點和新理念。
再次,非常的時代造就了非常的科學家群體。科學的大發展,涌現出了許多優秀的科學家,使牛頓能夠從其他科學家身上汲取豐富的養料。牛頓自己也說,他的成就是因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大學里,牛頓就已經了解到哥白尼、伽利略和開普勒在天文學方面的研究成果,他相信開普勒提出的行星按一定軌道運行的理論。在此基礎上,牛頓進一步思考,行星為什麼會這樣運動?最終牛頓得出萬有引力定理。牛頓所採用的「歸納一演繹」方法也是建立在伽利略、培根等科學家的研究基礎上,他是第一個充分使用這種方法的人。所以牛頓把前人都看作自己的朋友,但又不盲目地迷信前人,而是不斷發展、創新,因此牛頓說「我更好的朋友是真理」。
這樣的知識梳理,能讓學生建構起選修課與必修課內容的聯系,又能挖掘歷史學科的深刻哲理,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2突出科學成就的歷史貢獻
作為傑出的科學家,牛頓的科學成就是豐碩的。恩格斯在《英國狀況——十八世紀》中曾經這樣概括:
牛頓由於發明了萬有引力定律而創立了科學的天文學,由於進行了光的分解而創立了科學的光學,由於創立了二項式定理和無限理論而創立了科學的數學,由於認識了力的本性而創立了科學的力學。
其基本成就可用下表呈現:
上面的表格,清晰地呈現出牛頓的主要科學成就,對文科生來說,掌握這些內容基本足夠。但部分教師為了突出牛頓的科學成就,把很多精力花在萬有引力概念的解讀、三大定律原理的闡釋上,這不僅給歷史教師的教學帶來了沉重的知識負擔,也給學生的學習套上了繁難、深奧的枷鎖,學生想深進不去,想淺不放心。筆者認為,從歷史的高度解讀牛頓的科學成才是我們學習《歷史人物評說》這一模塊的本意,否則,就會陷入無所適從的學習盲區。
(1)講清《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的歷史地位
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是牛頓的代表作,這本書至今已發行了不止100版,它的譯本幾乎涵蓋了世界上的每一種文字。英國科學家亞·沃爾夫在《十六、十七世紀科學、技術和哲學史》一書中如此描繪:
牛頓的《原理》公認是科學史上的最偉大的著作。在對當代和後代思想的影響上,無疑沒有什麼別的傑作可以同《原理》相媲美。二百多年來,它一直是全部天文學和宇宙學思想的基礎……無怪乎牛頓力學的非凡成功甚至給諸如心理學、經濟學和社會學等各個不同領域的工作者也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以致他們試圖在解決各種問題時以力學或准力學為楷模。
可見,《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的歷史地位在於,它不僅使世人對宇宙的認識有了革命性的轉變,對科學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更重要的是這本書還打開了工業革命的大門。歷史學習的關鍵在於幫助學生構建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系,由於學生很難將工業革命和牛頓的科學成就結合起來,如果通過本課教學,能讓學生明確:牛頓除了解決潮汐如何產生、彗星如何劃越天空等困惑人類的古老問題之外,還引入了較新的觀念,為力學和動力學的研究奠定了基礎。在其後的一個世紀內,人類的文明演變進入到一個嶄新的軌道。正是牛頓的科學成就,將人類從黑暗中,從對大自然的奇想中,拉向科技時代,拉向工業革命的輝煌。這種具有歷史味、學科情的解讀,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2)明確牛頓科學思想的歷史價值
高中學生在學習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時,一直會有這樣的困惑,同樣作為思想啟蒙運動,啟蒙運動同文藝復興相比有何進步?為什麼說理性主義是人文主義發展到一個新階段的產物?怎麼理解愛因斯坦對牛頓的評價:「只有把他的一生看做為永恆真理而斗爭的舞台上之一幕才能理解他」。如果在教學中能引導學生分析牛頓科學成就的歷史價值,就能對理解這些問題有很大的幫助。
啟蒙運動的特點是破除迷信和神秘主義,張揚科學(時稱自然哲學或簡稱哲學),把人們從恐懼、愚昧和各種各樣的思想禁錮與精神枷鎖中解放出來。科學和理性是啟蒙運動的兩個主要思想主題,並在啟蒙運動中廣遠流播,深入人心,科學的理性和實證精神成為那個時代的精神氣質乃至社會風尚,這個時期也因此被稱為「理性時代」。而牛頓把地球上物體的運動和天體的運動概括到同一個理論中,形成以實驗為基礎、以數學為表達形式的經典力學體系。該體系從兩個方面給人類以偉大的啟示:
其一,「宇宙萬物的發展是有規律的,是由低級向高級不斷發展的……這種自然規律是完全可以認識的……人類社會也有支配其發展進步的永恆法則」,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伏爾泰提出:「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從永恆的規律,而有一個小動物,五尺來高,卻可以不把這些定律放在眼中,完全任意地為所欲為,那就太奇怪了」。掌握了牛頓的科學思想,我們就不難理解伏爾泰的思想主張。
其二,「人們在認識自然規律的進程中不需要上帝,只需要理性……人們只要像自然科學那樣運用理性主義的方法,同樣可以揭示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規律」,這種理性主義的思想不僅在科學中彰顯威力,而且重塑了人們的思維方式,正如艾賽亞·柏林曾說:「牛頓思想的沖擊是巨大的;無論對它們的理解正確與否,啟蒙運動的整個綱領,尤其是法國,是有意識地以牛頓的原理和方法為基礎的,同時,它從他那驚人的成果中獲得了信心並由此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可見,牛頓在物理學、數學、天文學等領域作出的傑出貢獻,確立了相關學科的科學體系和科學的研究與思維方法,為心理學、經濟學和社會學等學科樹立了楷模。19世紀達爾文創立了生物進化論學說,他提出了「適者生存」「優勝劣汰」等進化論觀點,進一步說明「造物主」即神根本沒有存在的必要,將「發展」「變化」等觀念引入了科學領域,使人類在思想上發生了飛躍。 為了批判宗教、政治和形而上學,法國啟蒙運動把牛頓的方法移植到人文社會領域。啟蒙運動的思想家們受到牛頓成就的巨大鼓舞,用牛頓提供的武器——理性——去破解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過程。因此,科學與啟蒙運動可謂一枝並蒂蓮:啟蒙運動催促了近代科學的誕生和興旺,科學壯大了啟蒙運動的聲勢和力量,並且使啟蒙運動更加深入人心,煥發出持久的生命力。有學者指出:「科學促使法國啟蒙運動洋溢著崇尚理性、確信社會進步的樂觀主義精神。傑出的科學成果及其廣泛應用,推動著生產技術的進步。這使啟蒙思想家們深信:人只要從屈服於神轉而面向自然、征服自然,就能從愚昧和迷信中解放出來,獲得巨大力量,推動社會前進。科學的本質就是啟蒙,啟蒙必須依靠科學。科學能揭示『自然之光』,也能點燃『理性之光』,引導人們從黑暗走向光明。」
要想讓學生感悟歷史、形成觀點,首先就要讓學生形成理性的學習思維與意識。上面的教材挖掘與處理,能幫助學生深入地理解歷史學科的內涵,體會歷史學科的神韻,真正把握歷史人物的時代特徵。
3凸顯科學人物的人格魅力
歷史人物的評價最怕的是千篇一律的介紹與完美無瑕的贊美。作為近代科學之父,牛頓的生平事跡如蘋果的故事、吃雞的故事,雞蛋與手錶同煮等都已成典故,高中的教學如何突破這些認知上的條條框框呢?如何凸顯科學家的人格魅力呢?這也是本課教學應該加以突破的。
(1)科學成就的取得關鍵在方法
作為傑出的科學家,牛頓的勤奮與刻苦毋庸置疑,但他最傑出之處,應該是方法的引領。可以說,正是科學的方法,引領著他走向傑出,奠定了他的科學成就。愛因斯坦在1927年紀念牛頓逝世200周年時寫道:
我覺得有必要在這樣的時刻來紀念這位傑出的天才,在它以前和以後都還沒有人像他那樣決定著西方的思想、研究和實踐的方向。他不僅作為某些關鍵性的方法的發明者來說是傑出的,而且他在善於運用他那時的經驗材料上也是獨特的,同時還對於史學和物理學的詳細證明方法有驚人的創造才能。由於這些理由,他應當受到我們最深摯的尊敬。
中世紀時,靠推理得出結論的研究方法十分盛行。到文藝復興時代,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自製望遠鏡觀察天體,發現了許多以前無法用肉眼看到的星體,為科學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他注重實驗和實踐,創立了實驗和論證相結合的研究方法,被視為近代實驗科學的奠基人。培根則提出了唯物主義的科學研究方法。牛頓就是在前人方法的基礎上從事科學研究的。牛頓的研究方法被後人總結為「歸納一演繹」法,他在實驗中得出結論後,還要在進一步的實驗中證明自己所得出結論的正確性,這是近代的科學研究方法,牛頓是第一個充分使用這種方法的人。正因為牛頓將這種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勤奮的探索精神相結合,使他做出了科學史上的偉大發現,並為近代科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2)科學人物的評價重點在真實
評價歷史人物,一怕假大空,二怕高大全。如果我們把孔子擺上「聖人」的祭壇,反而會削弱他人性的光輝。而要讓學生形成理性的思維,就應該擺脫這種機械的認識,我們應該讓學生全面地理解牛頓。
首先,他傑出但不完美。在牛頓生活的那個時代,中世紀神學的巨大陰影還未消退,科學家也會有局限性。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大千世界奧秘無窮,人們對它的認識也是相對的。作為近代科學的奠基者,牛頓晚年的表現卻是令人驚訝的。他轉而迷戀和鑽研宗教與神秘思想,寫下了大量的《聖經》評注和其他神學論文,他甚至認為,「上帝」是一個永恆、無限、絕對完美的主宰者。他竭力在天體力學中尋找所謂的「上帝」存在的「論據」,堅信行星有序地圍繞太陽運轉,是由於「上帝」的第一推動力。為了「駁斥」唯物論者和無神論者的「謬論」,他還並力圖表明「上帝存在」的各種論據。他曾說:「上帝統治萬物,我們是他的僕人而敬畏他、崇拜他。」一個近代科學的奠基者,一個「上帝」的敬畏者,我們眼中無法並存的「悖論」,就這樣可笑地共存在牛頓的思想中。那麼,我們是否會因此而摒棄牛頓的科學成就?是否會因此而貶低牛頓的為人?很明顯,真實地挖掘人性,恰恰說明了人的復雜性,恰恰體現歷史人物的時代特徵,它不僅不會影響對牛頓的總體評價,還能讓學生感悟到傑出的歷史人物也是「人」,從而更好地體會到歷史學習的魅力。
其次,成就偉大並非永恆。牛頓提出的物體機械運動的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構成了一個統一體系,把天上和地球上的物體運動概括在一起,成為近代科學形成的標志,這是人類認識史上對自然規律的第一次理論性概括和綜合。但是,牛頓的科學成就並非是永恆不變的。愛因斯坦提出狹義相對論以後,就改變了牛頓力學的時空觀念,揭露了物質和能量的相當性,促成了近代物理學領域的又一次偉大革命。當然,我們也應該讓學生明確,相對論的出現,並沒有削弱牛頓力學的光輝,因為愛因斯坦只是否定了牛頓的絕對時空論,從本質上修正了由狹隘經驗建立的時空論。但同時也發展了牛頓力學,牛頓力學只是相對論力學在低速運動狀態時的一個特例。而牛頓創造的概念至今仍指導著我們的物理學思想,牛頓提出的關於運動的三個定律,仍是整個力學的基礎。讓我們用羅素的話來表達對牛頓的敬意:
我相信卓越的個人對於創造歷史貢獻甚多,我認為,如果17世紀中100名最優秀的科學家在幼年時就死去的話,整個工業社會里的普通人的生活就會與現在的情況完全不同。「17世紀,尤其是伽利略、笛卡兒、萊布尼茨和牛頓,在對於我們理解自然方面,要比除了古希臘人之外的任何其他人,都做出了更突出的而又驚人的貢獻。確實是,當時數學物理學中所使用的某些概念,並不完全具有當時所賦給它們的那種有效性。並且確實是,最近物理學的進步往往需要與17世紀那些概念全然不同的新概念。事實上,它們的概念並不是通向自然界的一切奧秘的入門,但它們卻是通向自然界的許多奧秘的入門。
教學內容的取捨是實現教學有效性的關鍵一環,更是對教師教學素養的重大考驗。作為一個有經驗的歷史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立足教材知識,形成學科認識。而要實現這樣的教學目標,就需要教師科學地重組教學內容、合理地挖掘教學內涵、深入地選擇歷史細節。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走入歷史的深處,形成歷史感悟和能力。
❷ 學科整合的意義
⑴廣義課程整合
從廣義上講,課程整合是指將兩種、兩種以上的學科,融入到課程整體中內去,改變課程內容容和結構,變革整個課程體系,創立綜合性課程文化。 廣義課程整合:針對教育領域中各學科課程存在的割裂和對立問題,通過多種學科的知識互動、綜合能力培養,促進師生合作,實現以人為本的新型課程發展。課程整合涉及到課程結構、課程內容、課程資源以及課程實施等各個方面,從而促進課程整體的變革。 此課程整合,由於動靜比較大,學科教師和教研部門不能完成。應當由省市級以上的教育機構來負責組織、實施和推廣。
⑵狹義課程整合
從狹義上講,課程整合就是將兩種學科、兩種以上學科,融合在一堂課中進行教學。 狹義課程整合:對教師、學生、教學本身都提出了更高的綜合性要求。這種要求並非面向知識,而是強調把知識作為一種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學的各個層面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觀念和綜合實踐能力。 此課程整合,可以由區縣以上的教育機構來負責支持和積極推動,由教研部門和學科教師努力實施來完成。
❸ 如何實現信息技術與初中語文學科的整合
如何實現信息技術與初中語文學科的整合
以計算機和網路為核心的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正在越來越深刻地改變著我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學習方式,正在對教育產生著影響。語文教師應當從自己學科的角度來研究如何使用計算機幫助自己的教學,把計算機技術融入到語文學科教學中——就象使用黑板、粉筆、紙和筆一樣自然、流暢,這里是一個「揉合」的含義,這就是「課程整合」的核心。「課程整合」的教學模式是我國面向21世紀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的新視點,它的研究與實施為學生主體性、創造性的發揮創設了良好的基礎,使學校教育朝著自主的、有特色的課程教學方向發展。
所謂課程整合,就是要把各種信息技術手段完美、恰當地融合到課程中——就像在教學中使用黑板和粉筆一樣自然、流暢。要達到「課程整合」的目標,教師不僅要熟練掌握信息技術手段,准確理解信息技術內涵,更重要的是要深刻了解教育的本質,了解本學科教學的根本目的,了解教學中的難點重點所在,了解傳統教學的優點和局限性,有意識、有目的地實現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教學的整合,最終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更好地進行教學活動。那麼,如何實現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整合呢?
一、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形式的整合
即將信息技術無縫的融合到語文教學的每一個環節。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它在教育教學中的全面應用已成為現實,為探索新的教學模式、方法、手段提供了機會,給教育教學領域改革帶來了新的機遇。現代教育模式與傳統教育模式的根本區別,就是一個是以"教師教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另一個是"學生學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傳統教育是以教師傳授知識為指導思想,採取以"教師教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一個教師面對著全班不同智力、不同水平、不同要求的學生,按照同一進度、同一方法進行教學,即使教師希望對每一個學生進行適應其能力的個別教育,他也是很困難實現的,由於處在不利的學習環境中,不可能有效地提高學習效果。
現代教育是以學生主動建構為指導思想,採取以"學生學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教師通過適當的教學設計,使學習者可以按照自己的認知水平任意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方式以及各種工具。學習是學生主動參與完成的真正實現個別化的教學。如果學習中遇到了問題,可以通過協作學習,通過學生與教師或學生與學生,甚至與認知工具之間的交互得到解決。
當計算機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時,教育領域同樣面臨挑戰。信息技術對語文教育已不僅僅是單純的輔助教學的問題,教學方法和手段都將產生深刻的變化。《基礎教育改革綱要指出》加快推進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首先要實現觀念的轉變,一是把信息技術從學習對象轉變為學習工具,要把信息化作為提高教育質量的一個重要載體,信息技術的應用要和日常的教育教學結合起來,真正把信息技術運用到學習之中。二是要把信息技術作為輔助教學的手段轉變為學習的方式,發揮信息技術在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優勢。由於信息技術可以實現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多種媒體的展示功能,在教學方面,完全可以提供一個便於學生學習的理想教學環境,它必然會對教育、教學過程產生深刻的影響,而網路通信技術的日益成熟,教師可以有效地組織教學資源,學生能夠隨時利用網路環境進行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共享非常廣泛豐富的各種資源,而且能夠彼此協作、進行適應個別化的學習,同時進行網上交流。通過電子郵件或視頻、音頻、文字的會議系統,教師可快捷地與學生通信、交流。所以現代媒體對於教師解決各種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慾,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
二、信息技術與語文模式的整合
即將信息技術融入教學設計之中,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可在更高的層次上發揮自己的創造性,讓學生自主探索,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
在備課時,就要考慮怎樣將信息技術融入到整個教學計劃中,考慮怎樣指導學生參與學習,還要考慮怎樣把豐富的教學經驗、最佳的教學策略和信息技術結合起來,啟發學生在原有的語文知識的基礎上自己去探索。語文教學同其他學科相比,在利用多媒體技術方面,更具特殊意義。音頻、動畫、錄像和音樂等豐富多彩的媒體使原本單調變得更為生動有趣。過去的歷史在小小屏幕中再現,突破了課堂狹小天地,大大加深、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對鍵盤、滑鼠的觸擊更使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參與歷史的感受。視、聽、觸多感官相結合對學生觀察、想像、分析、推理能力的培養能產生極大的促進作用,因此,多媒體技術是中學語文教學最佳的教學手段。例如:《邊城》一課中,學生對湘西是怎樣的風情,邊城所展現的那種湘西小城的美究竟是怎樣的模樣,他們是不清楚的。教學中適時地播放根據《邊城》改編的片段,通過這樣一種情境的再現,他們彷彿置身於湘西小城風光當中,自然對小說描繪的情境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學生不僅記住了課文內容,理解了文字的作用。他們對於湘西小城的樣子,對於翠翠和儺送是怎樣的樣貌,他們都展開了豐富的想像,應該說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對提高學生創造性思維方面,多媒體技術也可以應用上去。如:《天凈沙 秋思》一課中,在音樂聲中讓學生閉上眼睛盡情想像,把腦海中聽到音樂想到夕陽西下的畫面畫出來,並且請學生自由發言聽到這個音樂,你腦海中浮現的是個什麼畫面。這對激發學生的想像,給了他們一個很大的空間。讓他們盡情地去發揮他們認為的夕陽西下的場面是什麼樣的。經過這樣的激發,學生腦海中夕陽西下就不是課文上面僅僅有的那個圖畫,可以有很多的場景。這樣的話,對他的視覺、聽覺等多方面的感覺都得到了訓練。學生的想像力和聯想力是無窮無盡的,學生的思維已經在多媒體的過程中得到了突出體現。因此,視、聽、觸多感覺結合的多媒體技術勢必成為中學語文教學的最佳手段。
三、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方法的整合
即通過計算機的強大功能讓學生的學習具有開放性、全球化;學習過程具有交互性;內容形式呈現多媒體化。
1.生動、具體的再現時代背景
在我們教學過程中,學生面臨的大多是文字。作為一種抽象的存在,對於我們初中生來說,肯定有一個接受程度上的難度。多媒體最大的作用就是將這些情境再現,能夠創設更好的情境,便於學生去理解和把握文字內容。
比如我們學習一些小說,尤其是年代久遠的小說,對它的時代背景卻不太清楚。《葯》那個年代是怎樣的學生可能不太清楚,如果這個時候能放一段影片,把他們那個時代的情景再現,學生可能對當時的歷史背景、當時的人物一下就領悟了。
2.設置動態教學,讓學生主動的探索突破難點
初中學生思維仍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但一些問題由於客觀的局限性只能言傳卻不能直觀。在教學過程中,經常會碰到一些難點的問題。這些問題我們往往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讓他們更深入、更快捷地去掌握它。如:《林黛玉進賈府》一課中,林黛玉進賈府的過程及路線,對於我們理解課文有著重要的作用。因為學生對於這個故事情節、絡線圖並不熟悉,而計算機的出現卻能解決這一問題,我們可以利用計算機設計動畫將靜態的想像變為動態的形象、直觀,我們可以利用動畫製作軟體FLASH、GIFANIMATOR、AUTHORWARE、3DMAX等設計出林黛玉的行走路線,將人們想像的東西變為實際的、模擬操作的東西,即將靜態的想像變為動態的觀察。在走的過程中,把人物關系基本上理清楚了,林黛玉的心態基本上理清楚了,難點也就突破了。從而變抽象為直觀,起到輔助教學的作用。加深了對知識的印象和理解,鞏固了知識,取得動感、美感、直觀、易學的效果。這是一般的教學媒體效果和計算機的效果無法相比的。
另外,信息技術的引入也讓教師在互動教學中向學生學習。教學深化改革和創新人才培養就是數字化學習的目標,教師通過改革又有了新的認識:師生之間不是老師倒學生裝的關系,而是老師的「大桶」與50個「小桶」連在一起形成的連通器。老師通過教學設計把知識之水送過去,激發學生去思、去想;學生又通過主動的探索與教師的知識交融。所以信息技術帶給這個平台一種互動開放的形式:給學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盡情發揮了自己的特長;給老師創設了無限研究的空間。
3.利用網路,創設開放的學習環境
網路環境下的教育,可以成為課堂教學的得力助手,校園網路的推廣,使得基於網路環境的課堂教學模式有了發展的前景,而且基於網路的課堂教學模式也有它很大的優勢。基於網路環境的教學設計,應了解基於網路環境下,教學資源具有信息資源開放性、跨越時空限制、傳遞系統是多媒體的、傳播媒介可多向交流等特點,就決定了網路環境下的學習過程的開放性、交流性,學習者對學習內容選擇的自主性和個性化,內容形式的多媒體化等,這些都要在教學中進行選擇和運用。比如:我們在校園網或教師的個人主頁上,延續課堂教學的內容要求學生「在生活中尋找答案」。許多學生興致勃勃地參加,圍繞選題,或個人或結合成學習小組,通過網路資源,查找有關資料。然後在老師的指導下,整理自己的成果,寫成小論文在網上發布。這樣學生的學變得更為主動。他們在交流研討中,不僅學習他人的研究成果,而且對自己所研究的成果有喜悅感,成就感,同時感受到與他人討論、探究的樂趣。所以,網路環境下開放的教學設計,學生學習環境的設計較靈活,能夠支持和幫助學習者達到他們的學習目標。
總之,教師和計算機在解決語文教學中的問題時都顯示了他們的實力,兩者既不能互相完全代替,也不能互相排斥,而是應用一種新的方法把他們結合起來,減少各自的不足,使兩者的優勢變得更加有效。
❹ 初中歷史學科如何進行教材的整合和取捨
初中歷史當然要以近代史和現代史為主,古代史是高考重點,單純的中考升學考試,應果斷放棄古代史部分。近現代史尤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復習,中考答題均是重中之重。
❺ 歷史課第一次鴉片戰爭,如何進行教材的整合和取捨的
1、背景:重點提「閉關鎖國政策、封建制度落後、清朝腐敗無能」。簡單談「英國工業革命」(背景部分不可佔用太多時間,學生課前預習要下工夫。你可出示圖片加深印象,主要在比對)
2、根本原因,必須講清根本原因在英國身上,誰是主語誰負責。(可作為最後堂測考的內容)
3、鴉片的危害:知識點結合後面自由閱讀卡,了解其流毒巨大,可簡單結合現在毒品危害。(可作為一道古今啟示類的討論題)
4、虎門硝煙:講清一是道光帝為何同意禁煙,二是林則徐禁煙措施與決心。三是民族英雄定位要強調。(也可作為一道討論題,和上面的討論題二選一。看你情況)
5、鴉片戰爭直接原因:帶過,但一定要強調發動戰爭者(堂測考內容,你也可放到和根本原因一起,如果那麼做,你還需要把客觀原因一並列出,並讓學生總結客觀原因,這個視時間而定)
6、戰爭過程:簡略提及,一要結合地圖,說清戰爭時間,並分前後兩個階段,二要談及雙方武器裝備與人數的巨大反差(上網查資料,出示圖片或電影資料,增加印象)三是要說到關天培是民族英雄。四是說出戰敗求和。
7、《南京條約》:全為重點,強調一是香港島,不是香港。二是2100萬銀元,不是銀兩。三是五口通商的具體地理位置。四是講清什麼是關稅主權。
8、意義及危害或影響:注意說清楚中近史開端是1840鴉片戰爭,不是1842《南京條約》,還有「開始淪為」要著重強調。
9、總結全課:線索清晰。背景——三大原因——戰爭——條約——意義。列為大括弧表格(教師製作,由學生完成)
10、堂測考5分鍾,3小題。
(全是自己打的字,做了7、8年教師。一點自己的拙劣心得,僅供參考,希望能幫上一點忙)
❻ 我想當中學歷史老師,考研應該選擇歷史學還是學科教育(歷史)
做歷史老師,應選擇歷史學科教育專業,但前提是必須持有教師資格回證。一般本科學歷最答高可以考取高中級別的教師資格證。
1.歷史學專業培養具有一定的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素養和系統的專業基本知識,有進一步培養潛能的史學專門人才,以及能在國家機關、文教事業、新聞出版、文博檔案及各類介事業單位從事實際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
2.該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歷史科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發展的基本史實及史學研究的基本訓練,具有從事專業工作所需的基本能力。
3.我國歷來有重視歷史教育的傳統。唐代史學家劉知幾指出:「史之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民)之要務,為國家之要道。」當代思想家任繼愈先生則認為「史學關繫到國家的存亡」,「是國家興亡之學,民族盛衰之學」,必須重視歷史學和歷史教育工作。
4.但近年來,中國的學校歷史教育出現了一些問題。國內的歷史教育工作者,應借鑒國外同行的經驗,不辱時代使命,振興中國歷史教育。
❼ 如何讓歷史課與社會實踐活動課有效的整合
「人人應該受到一種周全的教育,並且應該在學校裡面受到」,這是大教育家誇美紐斯在他的著作《大教學論》中講到的,學校裡面的教育主要途徑是課堂教教學,而「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這一觀點也是我們所認可的,但是,課堂教學仍然有它的局限性,課堂教學活動受到時間、空間、教材、教學任務等諸多因素的限制。這些限制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現代社會為教育提供條件的變化,也得到了相應的突破,如學生可以通過影視、報刊、網路、廣播等多種途徑來了解歷史知識,尤其是互聯網的出現,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了解、接觸到更全、更新的歷史知識,從而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拓展、延伸課堂教學時間、空間的條件,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在我校學生家庭中,98%以上的擁有VCD,擁有電腦的佔45%左右,其中能夠上網的佔35%左右,相信這一數字還將繼續擴大。
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在規定的時間、空間(如:教室)內完成教學任務,從而在很大程度上使教師和學生雙方都受到約束,使歷史教學的總任務不能很好的完成。
就教材而言,2001年上半年以前的初中歷史教材也從以下幾方面影響著歷史課堂教學: ⑴ 缺乏能夠反映歷史研究的最新動態的資料。2001年上半年的歷史教材從1992年秋開始普遍使用,到2001年上半年以前的這十年裡沒有多大的變化,中國現代史部分講到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的改革開放政策和堅持四項基本原則,而且理論較多。在新時期的社會主義建設成就中就只引用了1992年國民生產總值,對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的當代史卻涉及很少,這樣也就人為地拉遠了學生與時代之間的距離。 ⑵ 要求學生掌握的知識點偏多、偏難、材料少、結論多。2001年上半年修改以前的教材,要求學生掌握的知識點過多,對學生而言勢必會造成死記硬背的結果,減弱了學生對歷史學科學習的興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能是蜻蜓點水,面面俱到地講,學生被動接受,考前背,考後忘。教學活動也就無法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創新意識。⑶ 定位出現偏差,不符合初中學生現階段的認知水平,無法真正體現分層次教學。現代教育強調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教育觀念和教學思想,初中生一般12—14周歲之間,是未成年人,學生個體還存在差異,素質教育要求的是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現代公民必備的歷史知識和技能。2001年上半年以前的教材從知識點的把握和技能的培養都看不出這種分層次教學的內容,往往都是依賴於教師去精心設計出讓全體學生參與的教學活動,但是不能忘了教師也是以教材為本的。 ⑷ 不能夠充分體現出綜合門類學科的交叉。一個問題的提出和解決是需要多種相關學科的知識,這應在教材中得到體現並使學生認識到這一點,要使學生自覺地認識並應用所學到的知識,通過整理、應用來提出和解決問題。
而歷史實踐活動的開展,使教師、學生可以從以上課堂教學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在教師的有意指導下,學生可以多方面、多層次、積極主動的了解、接觸歷史知識。從而克服了師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諸多局限。從97年開始,在教學過程中我搞了部分實驗,讓學生搜集、整理了一些關於「文革」期間和改革開放以後家庭生活變化的資料,學生通過比較,了解了發生在自己周邊生活的變化,而得出「中國社會近二十年的變化,得益於中國的改革開放」這一結論。但這一試驗還處於一種較低層次的階段。2001年2月宣武區教委頒布的《初中畢業會考實施辦法》中歷史部分又明確規定了「階段性考試以社會實踐活動為主,考核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如撰寫調查報告、歷史小論文、觀後感、訪問記
❽ 如何進行歷史課堂教學設計
普通高中新課改的實施是新世紀我國基礎教育的一次重大改革,這是一個紛繁浩大的系統工程,也將是一個艱巨而長期的歷史過程。面對這次新課改澎湃大潮,我們這些身處教學第一線「弄潮兒」一方面感受到新課程全新理念的巨大壓力和挑戰,另一方面經過系統「師訓」和自身不斷地學習、實踐和反思,也深切體悟到無論是自身的教育理念、教學行為,還是學生的學習方式、「三維目標」落實等等都在悄然發生著新課程改革所期冀的積極可喜變化。
經過一學年的新課改課改學習和實踐,筆者體會最深的是課堂教學設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課堂教學設計是指在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學思想和教學理論指導下,對課堂教學所進行的設想和計劃,是對學生達成教學目標、表現出學業進步的條件和情境作出的精心教學籌劃,而不只是文本化的教案。課堂教學設計之所以必要和重要,是因為課堂教學是實施學校教育的基本途徑,而課堂教學設計作為課堂教學活動的實施方案,是實現預期教學目標的重要保證和前提條件。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因此可以說,符合新課程理念的課堂教學設計是關繫到新課程改革在實踐操作層面上成敗的關鍵所在。結合新課程理念和自身教學實踐,筆者認為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歷史課堂教學設計應該也是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側重:
第一,在教學目標設計上:嚴格依據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准》(實驗),依託《安徽省普通高中新課程歷史學科教學指導意見》,同時認真研究教材和學生情況,全面整合和落實「三維目標」。
《歷史課程標准》反映了國家意志,體現了國家對高中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歷史學習的基本要求,是高中歷史教學活動的依據和法規。教師只有通過新課程標準的學習,才能了解課程的性質、基本理念、設計思路、課程目標,以及課程的內容標准、教學建議和評估建議等。新課程目標是指本課程要達到的結果,是課程的出發點和歸宿,同時決定了課程的價值取向和目標定位,是新課程理念方面創新的主要標志之一。而《歷史學科教學指導意見》是結合我省高中階段教育實際情況,在研究相關文件、課程標准和教材基礎上,制定的本學科教學、學業評價、學生畢業及升學考試的基本依據。從課程教學目標設置上看,《歷史課程標准》和《歷史學科教學指導意見》是高度統一和關聯的,都明確提出了「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課程目標。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設計時,必須牢牢把握《歷史課程標准》和《歷史學科教學指導意見》這一「標」和「本」,唯有如此,新課程目標才能真正實現。
以高中歷史必修Ⅰ第七專題第二課《美國1787年憲法》為例,《歷史課程標准》確定的課程目標要求是「說出美國1787年憲法的主要內容和聯邦制的權力結構,比較美國總統制與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異同」;《歷史學科教學指導意見》目標(學習要求)是,「知道美國1787年憲法的主要內容、特點及其作用;知道聯邦制的權力結構;理解美國的總統制;比較美國共和制與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異同,感受1787年憲法中的「制約與平衡」原則這一人類政治智慧。」相比而言,《歷史學科教學指導意見》在課程目標上一方面嚴格遵循《歷史課程標准》,另一方面又對《歷史課程標准》目標進行了細化、擴充和升華,使新課程目標更加符合我省普通高中的教學實際。由於新課程特別關注和強調要改變傳統課程
「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通過教與學要求學生逐漸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並且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所以,在考量、設計此課教學目標時,我們應該「三管齊下」,適當向「過程與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傾斜。因此,在《美國1787年憲法》「三維目標」教學設計時,筆者就相對比較側重後二者,設計了通過採取學生分組合作討論方式,探討「美國聯邦政府在啟蒙思...想指導下並結合國情.........如何進行制度創新的.....(權力分立和制約平衡.........
)?」這一探究題,以此落實「過程與方法」目標;又設計了「英國議會制、美國總統制有何異同?中國封建君主制和英國議會制、美國總統制的根本區別是什麼?」這一比較題,以此來引導和啟發學生認識資本主義民主制度也是人類政治智慧的精華.........,民主政治也是多樣性和獨特性.......的,而且在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時也是可以借.鑒.
的,從而來落實「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總之,教師在具體制定三維目標時,這三維目標可以分別制定,但在具體運用實現過程中卻是互相交融滲透、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當然,三維目標在具體課中分布和地位也是不同的,有的課教育性比較強,有的課知識性強些,但不管什麼課,教師對「過程與方法」方面教學設計時一定要切實關注和重視,「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則盡可能挖掘和升華
第二:在教學內容設計上:完整、准確地優化教學內容,通過問題化設計突出教學重點和難點。
所謂教學內容,具體可以分為課程內容、教材內容、課堂教學內容等。《歷史課程標准》教學內容是指為實現課程目標,根據一定的原則所選擇的學科知識;新課程教材內容是指依據一定的原則,將課程內容組織在教材中的學科知識;課堂教學內容:即課程資源,指的是為實現教學目標,依據課程和教材,並結合各種實際傳授給學生的各種知識(信息)。三者內容也是高度辯證統一的,其中新課程教材內容就是根據歷史新課程標准內容要求而編制的,其呈現出觀點新、材料新、結構新、內容新、要求高等特點。但是由於新教材教學內容是採取模塊、專題形式,而每個模塊、專題又是各成體系的。如必修Ⅰ政治模塊「專題的排列採用了先中國後世界、先古代後現代,遵循著對學生而言先易後難、由遠及近的方式,並不完全是事物發生、發展的自然時序」,因此在時序性上沒有邏輯而「混亂」的,給人「形散」感覺。如何做到教學內容的「形散而神不散」,提高教學效率的高效性,那就必須在教學內容設計時要對各模塊、專題內容進行完整准確地把握,並且加以優化,使其主題化、集約化(抓重點,大膽取捨)、結構化、層次化等等。
譬如,高中歷史必修Ⅰ是以中國和世界歷史中政治與制度發展的典型史實為主要內容的模塊,制度創新是貫穿始終的一條主線。在必修I 教學設計時,筆者就對必修I的知識體系重新加以梳理,重構三條主線來進行教學:主線一: 政治制度史(中國、西方) ,下轄四個主題,即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史(專題1 )、古希臘羅馬政治制度(專題6)、近代西方代議制度(專題7)、科學社會主義和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專題8);主線二: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史和現代中國政治制度,下轄三個主題,即近代中國維護國家主權的斗爭(專題2)、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專題3 )、現代中國政治制度(專題4 );主線三: 現代中國外交史與世界多極化趨勢,下轄二個主題,即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專題5)、當今世界的多極化趨勢(專
題9)。通過對必修Ⅰ政治模塊知識結構優化設計和教學,其主題就更明確,重點更突出,結構更清晰,層次更分明,實踐也證明更有利於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
再如在處理模塊與模塊之間關系時,有些教學內容也是可以加以優化的,如必修Ⅰ的「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和必修Ⅱ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 專題單元、必修Ⅰ的「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與必修Ⅱ的「當今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趨勢」 專題單元、必修Ⅰ的「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與必修Ⅲ 「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 專題單元等,由於這些專題之間內在聯系密切,筆者在教學設計時,往往能從其相互聯系的特點出發,適當地相互參照、統籌兼顧,整合相關內容進行教學,教學效果則更加顯著,學生更容易全面掌握和理解課程內容,從而提高了學習有效性。
而涉及到專題之下的具體課時,則要在對教學內容完整准確釐清、把握基礎上,進一步明確教學重點和難點,並且加以改造設計成一個個可以解決的問題,使教學重點和難點的問題化,即通過問題來解決重點和難點,這是筆者在教學內容設計時的一種經常性處理辦法。
比如,《近代中國民族工業的興起》一課時,中國近代民族工業艱難發展的深層原因既是重點又是難點。如何突破這一重點和難點,筆者曾設計了這樣二個問題:「1895—1918年時期和1870--1894年時期相比,民族資本主義發展有哪些有利條件?」;「試從資本、技術、人才、市場等方面分析19世紀末20世紀初我國重工業發展不利條件和輕工業發展的相對有利條件。據此你認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有何主要特徵?」。從課堂問題的討論和解決過程來看,這二個問題是有利於學生來突破本課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的。當然,在設計教學問題時,一定注意科學性、挑戰性、開放性、思考性、層次性、引導性。
第三,在教學形式設計上,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師教學方式科學化、合理化、多樣化;
「教育的終極目標是培養人,因此,我們的中心是如何處理學校中最基本的關系——老師與學生的關系。」新課程改革的目標之一,就是要教師必須改變舊有的過於單一、被動的教學方式,建立和形成能夠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把接受式學習與研究性學習、體驗性學習、探究性學習和實踐性學習密切地結合起來,以促進學生的創造性和個性的完善發展。因此,教師在教學形式設計時,一方面必須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學,另一方面教師必須科學化、合理化、多樣化地選擇教學方式,因地制宜地教。
在教學形式設計時,對學生無論採取什麼學習方式,對教師無論採用何種教學方式,都必須做一項基礎性工作,那就是進行「學情分析」。科學、客觀的學情分析是新課程背景下教學設計的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依據,是突出學生主體教學的前提。如筆者在為嘉興市歷史學科基地准備必修Ⅱ《發展的亞太》教學設計時,是這樣分析學情的:「本課主要涉及東盟、北美自由貿易區和亞太經濟合作組織三大經濟區域合作組織,由於學生缺乏世界現代史知識體系和相關的政治學科知識,給本課教學帶來一定難度。同時學生們身處當代區域經濟集團化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浪潮之中,而且已經學過必修Ⅰ的第九專題《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更重要的是中國在改革開放後、特別是在加入WTO後積極地參與和融合到這一潮流之中,加之經過一段時間的新課程學習,學生的歷史理解、分析、概括、比較能力有所提高,為本課的自主學習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在此學情分析基礎之上,在教學設計時就能因人而宜、有的放矢。
一般來說,筆者在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時,大都採取這樣的學習(教學)流程:即「提出問題(主題分析)——在課本或新情境中發現——從身邊的歷史中發現—— 拓展研究」。在上述必修Ⅱ《發展的亞太》筆者教學設計中設計的探究題(「2004年1月1日,由墨西哥、美國和加拿大3國簽署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生效已整整10周年。根據以上材料你認為墨西哥(發展中國家)加入區域經濟集團的利弊得失有哪些?中國加入WTO組織已有五年多的今天是否也有這些利弊得失?舉例說明。」),也大致能夠反映此學習(教學)流程。教師在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時,不應眼光只盯住探究題本身,更重要的是應該側重設計如何以方向引導、學法指導、動態地把握探究過程以便發現和解決新問題等等(教師的角色定位應該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促進者、參與者、合作者)。在教學設計探究問題時,要注意防止下列不良傾向:什麼都搞「探究」,否定接受式和觀察、模仿學習;不顧學生的知識與能力儲備,也沒有具體目標,徹底放開,讓學生憑空想像,無據辯論等等。
另一方面,教師在教學設計時必須選擇科學化、合理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一般地說常規的教學方法大致有以下幾種:講授法、情景復現教學模式、問題探究法等等。各種教學方法之間的關系不是排斥的,而是相互聯系,互為補充的。巴班斯基認為:「有關最優化地綜合運用各種方法的概念永遠是具體的(不是包羅萬象的),那些對於一些條件來說是很成功的、有效的方法,對另一些條件、另一些專題、另一種學習形式來說就可能是不適應的。」具體來說比如「講授法」是一種最傳統最基本的歷史教學方式了,在新課程背景下,這種方式仍然有它的特點和優點,在一些概念(如「半殖民地」和「資本原始積累」等)、制度(如「分封制」和「代議制」等)、或史學理論和方法(如「辯證唯物論」和「文明史觀」等)或知識難點學習時,「講授法」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因此,在教學方式設計時,教師必須充分考慮教學內容、教學對象、教學環境以及教師自身素質等綜合因素,實事求是、科學地取捨各種教學方法,而不能一味地求「標新立異」,因為「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
第四,在教學總結上,餘音繞梁,三日不絕,善於反思。
教學反思,就是指教師對自己已完成的教學實踐活動有目的地進行審視,作出理性思考,並用以指導日後的教學。教學反思之所以必要,是因為任何教學設計,都有「紙上談兵」、「理論脫離實際」之嫌。教學設計和「原生態課堂」往往是不能完全統一、曾至是大相徑庭的。因為課堂是動態的,「每一堂課都是一條不同的河」。這就需要我們在課後對課堂教學從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教學行為、學習有效性等方面,全面地總結和反思教與學的得與失。因此可以說,在新課程改革的潮流中,沒有反思的教學設計是不完整、不科學、不合理的設計,從此層意義上講,反思教學也是課堂教學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加以重視。
例如,走出課堂進行實地調查,訓練學生的搜集信息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同時讓學生貼近社會和生活,是新課程的重要理念。因此,新課程也鼓勵教師倡導學生進行社會實踐式的學習。但是看一主題是否合適社會實踐式的學習,一要看是否具備一些必要條件(如大量的時間、學生興趣能力等), 二要看主題是否有價值。筆者在對《物質生活與習俗的變遷》一課教學設計時,曾借鑒採用了他人設計的四個社會實踐式題目,「搜集家中的老式服裝,搞一次老式服裝秀,感受服裝文化的魅力」、「調查嘉興地區還保留了哪些傳統菜餚?體驗一次西餐」、「調查嘉興地區目前保留的西式建築」 、「參加一次婚禮,走訪老人比較嘉興地區百年婚俗變化」 ,但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一句「我沒錢吃西餐,老師你
請客呀?!」才讓我有所反思、體悟:這是不可能完成的教學目標,這是不符合實際的社會實踐式的學習,而且實踐的價值較淺層,而事實上這四題社會實踐題也僅僅在課堂上「走過場」展示一下而已,更何況學生在期末考試前已不可能花大量時間和精力來進行社會實踐。所以在課後教學反思過程中自己總結形成了以下幾點反思:對這些實踐主題建議刪除或改為在直接呈現一些新情境材料基礎上從而組織學生進行一般性討論;要慎重使用社會調查;出現的上述問題,究其實質主要因為自己沒有吃透領會新課改的精神,有點盲目地趕潮流,過分追求在形式上做文章。
所以,在新課程教學實踐中,一定要深入學習,領會精髓,只有在實踐中不斷地反思才能不斷地成長。
綜上所述,在課改背景下歷史教師課堂教學設計之側重點應當將的主要精力放在明確教學目標,理清教學內容,規劃教學流程,創設問題情境,反思教學得失上,以促進學生心智的全面發展。另外,教師也要對新課程教學中情境式習題的編制和練習、學生學習過程和效果的全面測評等等也要高度重視的。新課程改革是一個循序漸進過程,沒有一種立竿見影的靈丹妙葯。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只要我們在新課改中, 「不畏浮雲遮望眼」,鍥而不舍,不斷地自覺學習、總結、反思、去偽存真,在創新中與時俱進,不斷向益友型、學習型、研究型、反思型教師目標努力踐行,那麼新課程必然會結出豐碩成果。
❾ 談談你是如何進行教材的整合和取捨的 初中歷史
如何科學合理地把握初中歷史教科書
歷史教科書是歷史課程資源的核心,在歷史教學中處於最基礎的地位。歷史教師所持的教材觀、處理教材的能力、處理教材的方式等,都將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效果。這就意味著,教師過去翻開教材就開始講,嚴格按照教材的編排順序、面面俱到地教學的情況已成過去;所以新的歷史課程改革給歷史教師帶來的嚴峻挑戰之一,就是真正擺脫「教教材」的模式,思考怎樣去依據課標、依託教材,大膽合理的對教材內容在宏觀上進行整合和整體設計,微觀上適當的進行取捨,引領學生實現對課本的超越。
一、高屋建瓴把握教材
(一)把握主題立意
根據《歷史課程標准》要求,新教材以「主題」形式呈現教學內容,領會和把握教材,必須領會和把握各個主題的主旨,只有這樣才能把本主題的眾多內容統率起來。各主題的主旨往往有深邃的含義,需要我們多層次多角度去認識,其中尤需注意的是兩點:一是主題標題的含義,二是各課是如何闡釋主題主旨的。如第六主題為「繁榮和開放的社會」。該主題的主旨是,從「繁榮」、「開放」以及二者相互關系的視角講述隋朝和唐朝的歷史,「再現」中國歷史上最為輝煌的時段。為此,本主題安排了以下內容:描述開皇、貞觀、開元時代的繁榮(第1、2、3課),描述對內開放(第5課)和對外開放(第6課),說明科舉制度為繁榮與開放的社會提供了人才資源的保證(第4課),描述隋唐文化的繁榮及其成果(第7、8課)。
(二)把握各課內容
新教材各主題下設「課」,各「課」下設若干「子目」。教師應在課與《標准》、課與主題、課與課,課內各子目的聯系中去把握各課教材的內容。
1、依據主題內各課聯系,明確各課地位,把握各課內容。如《開元盛世》和《輝煌的隋唐文化》講述的都是隋唐時期的盛世景象,只不過角度不同,一課是從經濟的角度講,一課是從文化的角度說。
2、依據課內聯系把握各課內容
(1)依據課名和子目,把握本課中心。《貞觀之治》一課中心自然是「貞觀之治」的盛世景象及出現的原因。
(2)依據子目之間的關系把握本課內容。《科舉制的創立》一課,依次講述的是科舉制的誕生、完善(過程)、影響。
(3)依據課文和插圖把握本課重點。插圖多是圍繞重點設計的,《遼、北宋、西夏形勢》、《金、南宋對峙形勢》、《岳飛像》是《民族政權並立的時代》一課的重點。
二、實事求是整合教材
1.緊扣課標,合理取捨
歷史教科書是歷史教學的主要素材,但沒有完美的教科書。由於學生不同、環境不同、教學目標不同,任何教科書都有改變和調整的餘地。因此教師要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依據課標、依託教材,借鑒教學參考資料的合理成分,根據自己和學生的特點大膽合理地對教材內容進行選擇,創造性地編制教學方案。對於那些《課程標准》不作要求的、內容比較簡單的、不利於教學整體設計的教材內容,或者少講,或者不講,讓學生根據自身的情況閱讀(如五代十國、北宋與西夏的關系);對於那些學生不好理解又是《課程標准》要求的內容,教師就要增設背景材料,輔助學生學習(《寧為戰死鬼,不作亡國奴》「血染盧溝橋」一目和「南京大屠殺」 一目之間跨度大、跳躍性強,補充淞滬會戰內容)。整合教材即知識整合,這樣處理完教材後知識完整,學生理解起來更容易,克服教材內容雜亂的不足。
2.注重基礎,貼近時代
教材內容跨度大、跳躍性強,涉及的知識面廣。哪些要詳細講、哪些略講,哪些不講?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制定恰當的教學目標,切忌降低或過分拔高課程難度和拓展課程內容,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教科書的知識點多,如果要求學生全部掌握,既增加學生負擔,也不符合課改的要求。課堂教學內容應該豐富,而要求學生掌握的知識應該少而精。
3.細節的整合和舍棄
紛雜的歷史事件中,學生不易理出頭緒。因此對於復雜的歷史過程我們應該盡可能的將其條理化、清晰化。教師對於教材可以根據自己教學的實際需要進行有效的整合和舍棄,也可以重新編排教材內容上課。
三、精雕細琢,合理運用
教科書採取課題體,每課由主幹系統和輔助系統兩部分組成。主幹系統由課題、宋體字正文和楷體字閱讀課文構成。輔助系統由導入框、文獻資料、圖畫(含歷史地圖)、動腦筋、練一練、活動與探究、自由閱讀卡構成。
(一)如何使用課前提示
1、可作為導語。導語是講授新課的第一個重要環節,有如戲劇中的「序幕」,一開始就能立即抓住學生的心弦,激發學生的興趣。而新教材的課前提示往往是根據學生求知慾旺盛和好奇的心理特點,精心編擬了許多富有啟發性的問題、懸念,使學生產生對知識的關切和渴望。如《民族政權並立的時代》一課的課前提示:……「契丹是怎樣興起的?宋朝又是怎樣建立的?為什麼稱這個時期為民族政權並立的時代?」這樣的課前提示簡直就是准備好的設疑、懸念導入,類似的課前提示幾乎每課都有,教師在設計導語時可以適時採用。
2、可作為教學提綱或作為指導學生自學的閱讀提綱。新教材的課前提示本身就起著提綱挈領的作用,它揭示了本課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基本線索,為教師准備好了本課的教學提綱。對學生來說,一打開課本,首先看到的是語言精煉生動、又富於啟發性的課前提示,一開始就把學生的求知慾望激發起來,學生可帶著課前提示中的問題一步步進入歷史知識的王國。根據「開元盛世是怎樣取得的?」的提示引導學生閱讀「開元盛世」一目,「當時社會又繁盛到何種景象呢?」的提示可引導學生閱讀「盛世經濟的繁榮」一目。就這樣學生依據課前提示中的問題,一個一個地去尋覓答案,就會了解這一課的主要內容和基本線索。
3、指出了重點、難點。大部分課前提示往往是圍繞本課重點、難點提出要思考的問題。這些問題往往是本課重點、難點,教師在教學中要高度重視。如「隋煬帝專為看瓊花開通大運河的說法對不對?大運河對我國歷史發展有什麼重要作用?」就是本課的重點,而「隋朝為什麼能完成這樣大的工程?」則是本課的難點。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圍繞導入框中的問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4、可作為課後小結的依據。結尾是課堂教學的基本結構,是不可忽視的最後環節。好的結尾可以使知識得以概括、深化,使整個課堂教學結構嚴密、緊湊、和諧、完善。第14課《匈奴的興起和漢朝的和戰》的導入框引用了董必武的詩句「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漢和親見識高。」如果在教學中把董老的詩放在昭君出塞後的小結部分來講,說明古人和今人對這件事都給予了很高評價,這樣就顯得自然順暢了。
總之,新教材的課前提示有利於教和學,教師應充分利用課前提示的功能,更好地為教學服務。
(二)如何處理正文和小字
歷史新教材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富有彈性。它採用大小字結合編排的方式,其中大字言簡意賅,簡明扼要,是全課的骨架,深入淺出地勾勒出歷史發展的脈絡和特徵,使學生對這一階段的重要歷史人物、現象、事件有一個初步的、輪廓式的了解,是教師必講、學生必學的內容;小字則豐富活潑、具體形象,是一課的血與肉,在教學中不作要求,由教師自行掌握。這使教學要求層次更加鮮明了。(「大字」幫助學生掌握知識,得出相應結論,「小字」激發學生興趣。)那麼,怎樣去把握並恰當處理好大小字的關系呢?我以為,應該在有利於實現教學目標的原則下,在保證大字教學的基礎上,將小字內容有選擇地揉進教學、以實現大小字的交融統一。在《「和同為一家」》一課中,「大字」寫「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只有四句話:但這一句話包括時間、地點、人物、過程、意義等知識構成要素,需要學生精讀,老師也可以精講。但如果教材僅寫這幾句話,就太枯燥了,所以還寫了一段「小字」,具體記敘文成公主的事跡,數字為「大字」的幾倍。大小字結合這一目教材就因為有骨架有血肉而豐滿起來。但小字一段由學生閱讀,教師不必再講述或補了.利用小字內容有助於強化重點、突出主題,如岳飛的事跡的小字對大字具有很好的解釋和補充作用。
(三)圖像和文獻資料
圖像豐富是本教材的特點之一。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注意教材文字,還要注意圖像的利用。很多語言難以描述的歷史現象,看了圖一目瞭然。運用圖像時,要注意以下兩點:
1、抓住重點圖像。由於各課的圖都不止一幅,不抓重點會分散學生的注意。教師應從每課的圖中,選出二三幅作為重點,要求學生重點識讀。如第一課有各種圖5幅,而重點應是「隋朝大運河示意圖」;第九課有圖8幅,重點應是《對峙》、岳飛圖像。
2、引導學生對重點圖像進行「解讀」。「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此話適用於讀圖,要看門道就要對圖進行「解圖」。如在《大變革的時代》一課思考題中的「牛尊」:「牛的鼻上套一圈環,說明牛已被用來幹活。」這就解讀了「牛」與「牛耕」的關系,教師可引導學生舉一反三,對其他各課的重點圖像進行類似的解讀.主要方法:(1)描繪法。《趙州橋》橋型優美,結構新穎,很像古人所說,如出雲初月,雨後彩虹。可用明人祝萬祉詩「百尺高虹橫水面,一彎新月出雲霄」等句子,增強這一古建築的藝術感染力。(2)聯想法。講《焚掠後的圓明園殘跡》時,可以引導學生從兩個方面進行想像,一方面,雖然只是殘磚斷瓦,但仍然可以想像圓明園曾經的輝煌。另一方面,它也是西方侵略者野蠻摧殘人類文化的見證,又是文明古國「落後就會挨打」的證明。 聯想法可以開拓學生的視野,提高想像力。 (3)啟發法。歷史插圖能使比較抽象的史實事因或史事意義具體起來。如對閻立本的《步輦圖》演示,可組織討論以下問題,從而啟發學生理解唐初對少數民族的開明政策和唐蕃之間的友好關系。①坐在步輦上的人是誰?②為什麼唐太宗要接見吐蕃的使者?③從這幅圖中可以反映出哪些社會現實?試舉例說明。
(四)動腦筋
對於教師來說,此欄目要注意兩點:第一、備課一定要備「動腦筋」,對發散思維強的題目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盡可能設想學生可能做出多個答案。對此,教師用書上一般都作了提示,可供參考。第二、對學生的答案,不要輕易說「不」。凡是有一點道理的,老師都應肯定或鼓勵。一時弄不清楚的,老師可指出這也是一種看法,對與不對,可以繼續研究。輕易否定,往往會使自己被動。但對學生也不能無原則的「捧」,對明顯的錯誤也應指出,不過態度一定要謙和,切忌損傷學生的自尊心和積極性。
(五)練一練:通過不同形式的練習題,檢驗自己對本課核心知識的理解和把握。是必做的內容。
(六)自由閱讀卡和活動與探究
自由閱讀卡:可視為補充的閱讀材料,要求接近於課文中的「小字」,但更強調由學生自主閱讀。活動與探究:有1—3項,可任選。一定要從實際出發,因校因班因人制宜。
總之,教材的把握對於上好每一堂課都至關重要。只要我們加強理論學習、更新觀念、勇於實踐、不斷創新,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將會是一個更廣闊的施展教學才華的舞台。
❿ 如何將歷史教學與學校特色相結合
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身處教育第一線的教師,越來越認識到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對於學生掌握知識以及實際能力的提高相當重要。課堂教學是新課程改革實施的核心環節,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在學業上有收獲、有提高、有進步。具體表現在對學生興趣和思維能力的培養、增強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優化課堂結構,使學生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本文主要論述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從而真正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達成教學目標。
伴隨著新課程、新標准、新課改、新理念的不斷出現,中學歷史課堂教學也發生了一些變化。如何在有限的40分鍾內在完成教學基本任務的前提下傳授知識,培養學生學習能力,鍛煉其學習技巧,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成為中學歷史教師所面臨的新問題新挑戰。
一、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意義
有效教學的理念源於20世紀上半葉西方的教學科學化運動,在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和行為主義心理學影響的教學效能核定運動後,引起了世界各國教育學者的關注。20世紀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論中佔主導地位的教學觀是「教學是藝術」。但隨著20世紀以來科學思潮的影響,以及心理學特別是行為科學的發展,人們意識到,教學也是科學。即教學不僅有科學的基礎,而且還可以用科學的方法來研究。於是,人們開始關注教學的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的理論基礎,以及如何用觀察、實驗等科學的方法來研究教學問題。有效教學就是在這一背景下提出來的。有效教學:就是在符合時代和個體積極價值建構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時空內不低於平均水準的教學,其核心就是教學的效益。有效教學關注學生需求與心理基礎,倡導尊重學生。因此,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實施有效教學,才能切實地關注學生,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問題、思考問題、理解問題,才能真正地接近學生,使教師與學生能夠在有限的時間與空間里取得更高的教學效益,幫助學生輕松地獲取知識提高技能,從而達成教學目標。
二、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途徑
(一) 教育學生全面理解歷史學科的社會功能
當前在相當多的學生意識中都認為學習歷史沒有多大的實際意義,況且在相當多的省市中考考試科目中歷史都是開卷考試,並且分數也只有50分。這樣造成了更多的學生對歷史學科的不重視更不感興趣,從而降低了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因此我們必須教育學生正確理解歷史這門學科,了解其應用功能。歷史學科是人文科學,有其特殊性。正如法國的雷蒙-阿隆所言:「歷史科學不再是曾今存過的東西的完全再現,就象物理學並不是自然的再現一樣。歷史的最後目標,是構建一種人們將絕不會第二次看到的時間的獨特的序列——人類的多種社會和文化的變異。」 歷史科學是在掌握歷史事實的綜合及其聯系的基礎上,研究人類的社會發展過程。它既反映歷史發展過程的規律性,也反映歷史發展過程中的具體的繁復的現象的復雜性。作為中學歷史教育應該培養學生學會生存、生活和發展的經驗。培養學生根據歷史的經驗思考和認識現實問題。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疑今者察之古,不知來者視之往。」 歷史雖然不可再現,蛋可以引導學生從歷史經驗中得到教育,喚起他們對相似社會現象的感慨,能從歷史人物中學習到善惡美醜,形成有利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社會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
(二) 緊扣課標結合教材創新教學設計
1.以學習為中心開展教學設計
【案例】歷史必修3「新文化運動的興起」一目的教學:教師用PPT展示「提倡民主,反對專制」的材料,引導學生閱讀後提出問題:「什麼是民主?」「為什麼提倡民主,反對專制?」學生思考,教師作答。新文化運動的其餘內容「提倡科學,反對愚昧與迷信」、「提倡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教學流程同上。
分析 : 這一教學過程看起來是在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但實際上沒有以學生的學習活動為中心開展教學活動。其明顯的特徵是從知識本位出發,由教師包辦產生問題,是教師牽著學生走的問答教學。整個教學過程只通過一系列的問題來實現教師對知識的分層分步傳輸,直接體現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獨斷專行,無視學生主動進行智力勞動的需求,課堂內沒有形成立體、交叉的信息交流氛圍,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多元性。
以學習為中心開展教學設計的基本特徵是: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學生的學習活動是教學活動的主旋律,要保證教學過程中學生和教師角色的恰當承擔。教師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幫助學生學習上,包括適當的思維引領、策劃學習活動、提供相關學習途徑、明確成果交流評價機制等。學生不是被動地聽取知識訓導,而是積極地思考、獲取、交流、整合。教師在教學設計中始終要將學生放在首位,首先考慮的是學生該做什麼、怎麼做,而不是教師教什麼、如何教。因此如果將案例1進行重新設計可以將學生按照新文化運動四個內容分成四個小組,各自分配相應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在共同參與中相互學習相互幫助閱讀教材、利用各自原有的知識與能力優勢互補分析材料歸納基本內容,然後再討論與交流合作中尋求最佳的學習效果,加深對知識的記憶與理解。而教師也可以在充當聽眾的時刻尊重學生的自主學習自主探究過程中針對學習的理解認識從中發現學生的不足與亮點,進而進行一定程度必要的深入分析引導加以補充與鼓勵培養學生的學習信心。
2.圍繞教學主題開展教學設計
在歷史教材中每一個單元都有一個主題(無論哪一版本教材一般一個單元就是《課程標准》中的一個專題)。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首先要把握單元主題,明確單元學習的目標、學習重點和學習難點。而每一單元下的每一節課都有一個中心,而這每課的中心則是單元主題落實的基礎,為單元主題服務。因此教師要結合單元主題把握和突出每節課的中心,圍繞主題開展整個教學活動。要准確的把握單元主題,就要學習和領會《課程標准》。只有明確了《課程標准》的要求,領會《課程標准》的意圖,深刻理解教學內容,抓住教學關鍵,把握教學本質,才能准確的把握單元主題和每一節課的中心,教學就能做到心中有數,輕重適當,高屋建瓴地駕馭教材,避免鬍子眉毛一把抓,事半功倍。如分析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原因,這課的中心是農民階級的局限性導致天平天國運動的失敗,這就應該以農民階級的局限性為中心開展這樣的教學設計:教師:歷史上的中國農民階級有何種特點呢?(此問學生雖然不能准確解答,但多少有一些感性認識,並且具有趣味性)我們先分析中國自然經濟的特點,從自然經濟出發來看中國農民階級的特點......
通過教師的分析講解,得出結論:中國農民階級具有革命性和落後性(保守、自私、分散等),革命性促使農民階級不斷斗爭,而落後性導致農民階級在斗爭的過程中無法提出科學的革命綱領作為指導,而自私性和分散性導致農民在受到殘酷的壓迫後奮起反抗,但在斗爭中取得一點成績和利益後便開始降低自身的革命性,轉而滿足於眼前的利益,更加無法團結起來繼續斗爭分散性漸強。接著結合教材中的內容與材料再次分析歸納農民階級的局限性的表現,找出其失敗的原因。
3.富於創新性的教學設計
歷史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敢於創新,大膽設計。教師要根據新課改的理論和教學設計理論,對不同的課型進行設計,要勇於打破傳統課堂教學的模式,不斷探索。首先,歷史教師要根據不同的課型進行不同的教學設計。例如對新授課課型可採取導入新課、課文探究、自我測評、課文總結、課外活動等過程。對活動課則可在活動主題、活動目標、活動准備、活動過程、活動評價與總結等幾方面進行設計。其次,歷史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注意學科內和學科間的綜合。在學科內要注意橫向和縱向的聯系,即在政治史、經濟史、文化史、民族史、外交史及前後知識間廣泛聯系。例如:在設計《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文化》一課時,在正確處理歷史課與文化課的矛盾與交織;中國文化與外來文化的矛盾與交織;歷史人物與歷史環境的矛盾與交織這三方面的關系,就會使教學既有新授課的特點,又有文化史部分教學共性特點。另外,教師在教學設計時還要注意學科間的綜合,如將歷史和語文、地理、政治等學科綜合。此外,歷史教師在教學設計中要注意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運用多媒體輔助歷史教學,可以增強歷史的生動性和直觀性,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多方面的能力,教師在進行設計時要充分考慮這一點,根據現有條件合理的設計。
4.與現實和學生的生活實踐相結合開展教學設計
歷史源於現實和生活,但高於現實和生活,更具有一定的指導功能。生活中處處可以體現歷史,是歷史的最初表現形式,而現實生活周圍的歷史遺跡或者是人文故事則是歷史的典型表現形式。生活中的某些現象和事件則可以用歷史來解釋和分析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現實,指導現實生活。與現實和學生的生活實踐相結合開展教學設計的基本特徵:一是歷史與現實的結合,將歷史教學延伸到當代。引導學生關注現實,多角度、多層面的展示歷史,促進學生時代感和歷史責任感的形成。這首先就要求教師具有時代感,充分的關注現實生活,關注國內外事件與時政熱點,縱橫古今,貫通中外,思維時刻保持開放與活躍,從歷史的理論世界中走到歷史的現實狀態中。二是教學與生活實踐相結合,實現歷史教學與學生的生活感受和生活經驗的結合,從而增強歷史的親切感。當教學內容本身時代感、現實感很強的時候,學生自然會感到有迫切了解的願望從而產生興趣,作為歷史教師要引導學生從歷史課堂走向生活,從書本走向社會。最終培養符合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新世界人才,共和國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案例】歷史必修2《世界經濟的全球化進程》一節教學時,某教師是這樣進行的:先提出問題「什麼是經濟全球化?」並從生產全球化、資本全球化、貿易全球化說明了其表現,之後分析了經濟全球化的原因,重點分析了WTO的推動作用。最後也提出了問題「中國加入WTO後,面臨怎樣的機遇與挑戰?」讓學生討論。
分析:從課堂教學結構來看,這節課安排是合理的,教學也是圍繞主題而開展的。但經濟全球化本身是時代感很強的話題,學生對經濟全球化的感受和體驗也比較多,教學時不應該就書本而論書本。也就是說我們完全可以歷史學生身邊和學生本身具有的教學資源,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結合自己生活中的體驗來感受那些是屬於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影響,並舉出實例也可以深印象。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化難為易從最基本的現象去體會全球化,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最後可以試著讓學生從中找到一些全球化帶來的利弊從而引入到理解中國在加入WTO後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這樣則既輕松又合理易於理解記憶。
通過以上方法進行教學設計,教學設計具有了一定的操作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因為我們的教學設計最終是需要在課堂教學中加以落實,這就需教師考慮到各種情況來加強教學設計的可操作性。因此我們在制定教學設計時應注意到:首先教學設計目標要明確具體可行,不要定得過高過空。要根據《歷史課程標准》和學生所學教材在學生實際情況的基礎上進行設計;其次,教學設計也必須充分考慮師生的實際情況,教師應該根據自己的特點,盡可能發揮自身的優勢避免不足,彌補不足,設計出個性化的教學,創造獨特的教學風格。教師在教學設計時還要考慮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對不同年齡的學生採取不同的方法,對初中生可多用講解、談話、探究、體驗等方法,高中生則可多用討論、研究發現法等,但也不能機械化,一切要從實際出發;最後教師在教學設計時還需考慮到所處的教學環境和教學條件是否符合實際。由於歷史學看看內容的多樣性、復雜性,教師在教學設計、組織教學時一定要注意詳略有當、統籌規劃,真正將教學設計落到實處。
(三) 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1.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歷史情境教學就是教師運用直觀教學手段再現或創設歷史情境,幫助學生通過具體形象的感知形成歷史表象,掌握歷史知識,並通過具體場景的體驗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教學情境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有效的當屬運用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
多媒體教學以其鮮明逼真的動態畫面,情感豐富的音響效果刺激學生的視聽,使學生眼見其形耳聞其聲,從而激發學生積極主動的思考。歷史教學中可以應用的資料很多,如人物事物圖片,影音資料等。多媒體的直觀性可視性可以拉近學生與歷史的距離,給學生以如臨其境的感覺,變抽象的語言表述為形象的音像展示,易於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即將學習的知識產生一種參與的意向,因此是創設教學情境的一個有效方法,同樣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有力手段。
2.由故事激發學生興趣
歷史是對人物活動及重大歷史事件的記敘,其自身具有極強的趣味性和可讀性。在學習過程中引用歷史故事不僅可以調動學生興趣,同時能有效地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授,因此教學中故事的引用往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講《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一課中的公民參政情況時,可以對學生講解「雅典人帕帕迪的政治生活」這一故事,通過對雅典公民帕帕迪行使公民權利的見聞和遭遇不僅可以讓學生明白人民主權的概念和輪番而治的體現,同時也能讓學生體味到雅典民主的局限性;在講《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的斗爭》一課時可以用「酎金奪爵」和「杯酒釋兵權」的故事來說明漢武帝和宋太祖加強中央集權的手段;類似的故事數不勝數,如可以用「南門立木」的故事來說明商鞅變法成功的秘訣、用「卧薪嘗膽」的故事來表明越王立志雪恥的決心、用「三顧茅廬」的故事來說明劉備愛惜人才最終使其占據西南一席之地等等。通過故事架橋,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興趣,同時完成了知識的傳授,何樂而不為?
3.通過導入新課激發學生興趣
通過導入新課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濃厚興趣,是提高歷史教學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由於課堂教學是以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形成為核心,滲透思維訓練,促進學生智能發展的過程,因此課堂教學的導入比尋設計和安排得當,使學生在首因效應的影響下產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採用設疑、製造懸念導入法或直觀導入法,也可以是故事導入、開門見山、直接破題等。
4. 創設活動讓學生參與激發興趣
古人曰:「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人們要想深入了解和認識事物,就必須親身參與、體驗。同樣,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主學習,也需要教師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讓學生參加,這樣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同步完成了自主學習,可謂一舉兩得。
歷史活動的組織可以有很多種形式,如讓學生編演歷史劇本、歷史知識搶答競賽、歷史謎語競猜、開展辯論會等。就學生感興趣而又存在爭議的人物或事件組織辯論會就是一個很好的途徑:如在《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一課中涉及到對秦始皇功過的評論問題,秦始皇作為歷史上統一中國的第一人,他的千秋功過歷代都有人評說,當時有人稱贊說「今陛下興義兵,誅殘賊,平定天下,海內為郡縣,法令由一統,自上古以來未嘗有,五帝所不及」。晉朝有人指責他「殺人如狗彘」。明朝思想家李贄則說:「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拆,掀翻一個世界,是聖是魔,未可輕議」。在就這個問題組織討論的過程中同學們大多積極參與但意見不一:有些同學側重於對秦始皇歷史功績的肯定,認為他統一六國,結束了長期以來的割據混戰,符合歷史發展的趨勢,統一度量衡、貨幣、文字等促進了各地經濟文化交流鞏固了國家的統一,因此應該給予肯定;也有些同學側重於對秦始皇的批判,認為他殘暴,沉重的賦稅繁重的兵役徭役害得民不聊生,焚書坑儒又嚴重摧殘了文化禁錮了思想,因此應對他持否定態度。辯論過程很激烈也出現了不少亮點,既增強了學生興趣有加深了學生對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的認知水平。對歷史上沒有定論的人物,同學們比較感興趣,設計討論課讓他們發揮自己的觀點是培養學生興趣的很好的途徑。不論學生在辯論中給出哪種觀點,只要言之有理言直有據即可,辯論後教師要進行講評,將正反方的論據進行綜述,使之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知識信息系統,反饋給學生。
通過活動的開展,激發學生對歷史人物、事件的了解和對民族命運的關切,既培養了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又啟迪了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
(四) 加強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豐富歷史課堂教學
1.強化課程意識,深入挖掘歷史教材
課程意識是教師執行課程標准,落實課堂教學設計的內驅力。教師的課程意識需要以一定的教學經驗和理論基礎為先決條件,深入挖掘教材是強化教師課程意識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深入挖掘教材則是充分利用課程資源的基礎。歷史教材是歷史課程資源的核心是進行歷史教學的基礎。對教科書的開發和整合利用,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充分利用好這一資源可以試教學效果大增。特別是本次課程改革實現了教材的多樣化,按照相同的課程標准,可以採用不同的教材版本,這就促使教師一定要結合不同地區、不同學校、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處理、合理使用教材,強化教研和校本意識。
2.充分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和網路技術等教學資源
隨著社會的進步,先進的信息技術和網路技術為歷史學習提供了更方便、更快捷和更豐富的信息來源這是時代的新產物並很快發展成為歷史課程的新資源。 教師可以通過運用多媒體課件教學以及一些歷史音像圖像資料來豐富歷史教學內容、再現歷史過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創設問題情境、拓寬課堂形式、啟迪學生思考、強化重點、簡化難點等。通過網路,學生可以訪問世界各地的歷史教育網站、歷史資料資料庫、圖書館等,充分利用有效歷史資源級遠程教育中的歷史課程,使歷史不僅僅局限於課堂、學校,而是朝著更廣闊的空間發展。當然這些只是教學的一種輔助工具和手段,是不能根本上取代教師地位的。實際教學中我們應結合實際和自身特點採取適當的多媒體、網路手段等為教學錦上添花。
3.有效開發社區課程資源,了解身邊的「歷史」
要想充分利用歷史課程資源,校外尤其是我們身邊社區的歷史資源不容忽視,這些資源包括:社區圖書館、資料室、博物館、網路資源、社區歷史遺跡、紀念館、歷史人物或故事等。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文化燦爛,與其他學科相比歷史課程資源更具有豐富性、生動性和現實性的特點。但長期以來教師把教材作為唯一的課程資源而忽視了校外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甚至不願主動開拓各種潛在的課程資源。開發利用各種歷史資源,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陶冶其情操,還可以激發其學習歷史的興趣更加了解身邊的人或事,培養學生細心觀察事物、體驗人生的好習慣。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推進,如何在短暫的課堂教學時間內有效地提高歷史教學有效性?其形式與方法是多種多樣的,關鍵在於:要有對歷史學科的正確認識形成正確的歷史觀;結合課程標准切實可行的創新教學設計;培養並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良好興趣與積極性;還需要加強對課堂內外學校與社會課程資源的有效開發和利用來豐富歷史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