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日本歷史大事年表(找到加分)
能復制下來才怪
http://www.m16.cn/005-rbdw/-00-ml.html
② 誰來說下日本戰國時期的歷史人物事件
建議讀陳傑的日本戰國史,他是個年輕人,經常去日本旅遊,是個有熱心有經驗的學者。 戰國實際上起於日本鐮倉幕府晚期,那個時候就已經有很多大名割據一方,而歷史上卻不把他們叫做「戰國大名」,因為真正的戰國國家,必須是經過農業、賦稅、徵兵改革之後,其實就是封建化後的日本諸國,才可以叫做戰國國家。 混亂起源於關東地區,舊大名本來處於平衡,南北牽制,但北方大名和南方大名經常互相發難,最終導致地域性的破裂,諸國紛紛雄起,而武田信玄獨占鰲頭。 武田信玄採用了山本勘助對孫子兵法的研究,創造了「風林火山」的口號,武田赤備稱霸一方,但接下來,雪國上杉崛起,長尾景虎繼承上杉家徽,於武田爭鋒於川中島,五次川中島合戰,立下了上杉的不朽功業。 此時關東,北海第一弓今川義元,勢力滔天,藉助三國同盟:武田——今川——北條,欺壓小國,消滅了松平廣忠(德川家康之父),此時,織田信長之父病死,信長殺弟繼承家督,從一個「尾張大傻瓜」變為一方大名。 北方伊達,父子相殘,導致北方戰亂不休。永祿三年,今川進攻小國尾張,織田信長以少勝多,桶狹間斬殺義元,松平元康從今川家逃出,重新佔領岡崎,改名「德川家康」。 織田——德川同盟成立,信長嫁妹與淺井長政,武田信玄大軍企圖上洛,家康為了榮譽迎戰,卻得了個「三方原慘敗」,嚇得魂不附體。不久武田暴死,戰國再也無人能遏制織田。 武田死去,其子武田勝賴監國,但才疏學淺。日本皇室本希望依靠織田來尊王,不料織田信長心圖天下,於是,皇室大臣勾結武田、本願寺、朝倉等,建立了「織田包圍網」,朝倉拉攏了信長的妹夫長政,信長聯合家康消滅了淺井長政,將妹妹阿市轉嫁柴田勝家。 不久,武田勝賴借北方上杉謙信病死,介入上杉內亂,但是以直江兼續為首的上杉景勝集團平定內亂,並且與武田和親。 1576年,天正三年,武田勝賴敗於長條,武田鐵騎走上末路,1582年,武田勝賴自裁,織田入京,六路大軍指向四方,羽柴秀吉與中國的毛利相持不下,請求援助,織田信長派遣明智光秀支援。 天正十年,1582年,明智光秀大呼「敵在本能寺」,信長死於大火,森蘭丸殉難。 同年,羽柴秀吉率軍回返,山崎合戰消滅了明智光秀,之後,賤岳會戰擊敗柴田,勝家和阿市自盡。 不久,羽柴與德川展開了爭奪天下的決戰:小牧長—手久合戰,雙方互不能勝。「杜鵑不鳴,且待之」,家康讓秀吉成為了「天下人」。 伊達政宗崛起,向南發起擴張,北條不服秀吉,也發起叛亂。羽柴秀吉被賜姓豐臣,聚天下兵,圍攻北條小田原,一夜城的建立,使北條崩潰。 天下穩定後,秀吉認為自己不能只建功於此,下令征朝,持續十年的征朝之戰,在大明援助下失敗,秀吉病死。 秀吉死後,石田三成聯合小西行長建立西方陣營,而德川家康准備奪取天下,不久石田和家康的和平破裂,關原合戰開始。 西軍潰敗,石田被俘被殺,之後,家康又發起了大阪之陣,1615年,大阪夏之陣結束,豐臣秀賴和其母茶茶自殺,真田幸村孤身沖到家康面前,陣亡。 戰國結束,德川幕府建立。
③ 日本歷史大事年事表
1875年7月24日, 日本強迫清朝藩屬琉球國王停止向中央政府朝貢,妄圖割斷琉球與中央政府聯系。
1879年4月4日, 日本強迫最後一位琉球國王尚泰流放到東京,把琉球改為沖繩縣。並開始實行殘暴的同化、奴化和殖民政策,正式割斷了琉球與中央政府聯系。
1894年8月1日 ,日本對中國宣戰,甲午戰爭正式開始。
1894年10月26日,日軍在遼東半島花園口登陸,並相繼攻佔大連、旅順、營口,牛庄等地。
1895年4月17日,中國戰敗,清朝政府和日本政府在日本下關簽訂了《中日馬關條約》。
1900年8月24日, 日本侵佔廈門。
1905年12月22日,清朝政府和日本政府在北京簽訂《關於東三省事宜條約》。日本開始染指中國東北領土。
1906年11月26日,日本設立「南滿洲鐵道公司」(簡稱「滿鐵」)。
1907年4月15日,清朝政府和日本政府簽訂有關新奉(新民-奉天)和吉長(吉林-長春)鐵路的協議。據此,清朝政府將以高價收買日本所營新奉鐵路,並向日本借款修建吉長鐵路。
1908年3月13日,二辰丸事件。日本就日本私運軍火船第二「辰丸」號在澳門海面被清艦扣留,清朝政府決定致歉和賠償損失。這一事件激起廣東等各地人民的不滿,掀起抵制日貨運動一年之久。
1910年2月9日, 清朝政府和日本政府簽訂兩國郵政關系協議。清政府承認日本政府在中國設郵局的合法性。
1910年3月24日,杭州發生與日本商人沖突事件,有7家日本商店被毀。6 月8 日,清朝政府賠款白銀1萬兩。
1913年10月5日,中日雙方就修建「滿蒙鐵路」問題交換公文。
1914年8月17日, 日本鐵道守備隊在鄭家屯附近與中國警察發生沖突,日本向該地進駐一個連的軍隊。
1914年9月2日-11月7日, 日軍先後佔領了山東的龍口、濰縣、青島等地,佔領膠州灣及膠濟鐵路全線。
1915年5月25日,袁世凱與日本在北京簽訂了《關於南滿洲及東部內蒙古之條約》、《關於山東之條約》,出賣國家主權。
1916年8月13日,鄭家屯事件,日軍非法進駐鄭家屯,與奉天28師發生沖突。
1919年5月4日,北京學生提出「外爭國權,內懲國賊」、「廢除二十一條」、「抵制日貨」等口號,展開聲勢浩大的「五·四」運動。
1925年5月15日, 上海日本紗廠資本家開槍打死工人顧正紅,打傷十餘人,成為「五卅」運動的導火線。
1926年3 月1 2 日,日本4 艘驅逐艦進攻天津,反對以馮玉祥為首的臨時政府。
1927年5月28日,日政府發表出兵山東的聲明。從旅順調遣陸軍約2000人到青島。上海等地掀起反對日本侵佔山東、抵制日貨運動,9月,日本被迫從山東撤軍。
1927年12月13日,日本派遣軍艦鎮壓廣州起義。
1928年5 月3 日,「濟南慘案」,亦稱「五三慘案」。 日軍向濟南發動進攻,與中國軍隊發生沖突,日軍在濟南****擄掠,屠殺中國軍民5000多人。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
1931年10月12日,黑龍江淪陷。
1932年1月28日, 日本軍隊在上海挑起「一·二八」事變(又稱上海事變、淞滬抗戰)。
1932年3月9日,日本製造的傀儡政權--偽「滿洲國」在長春宣告成立。
1933年1月1日,日軍佔領熱河省。
1933年4月15日,日軍進犯冀東。
1933年5月31日,中國國民政府和日本政府簽訂《塘沽協定》。中國國民政府承認日本佔領東三省和熱河,劃綏東、察北、冀東為日軍自由出入區。
1933年12月11日,4 艘日艦開入福建馬江,佔領廈門。
1935年7月6日 ,《何梅協定》。根據協定,中國在河北和察哈爾的主權大部喪失,禁止中國人民進行抗日活動。
1935年8月1日,中共《八一宣言》,即《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
1935年11月7日,日本製造「華北事變」,策動漢**進行「華北五省自治運動」。
1935年12月9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一二·九」抗日救國運動,北京。
1936年11月23日,「綏遠事件」,綏遠駐軍傅作義等部奮起抗擊侵犯綏遠省東北區的日本侵略軍,收復百靈屆(今內蒙古自治區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
1937月2月15日,中共接受國民政府改編,共同抗日。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即「七·七」事變。
1937年7月19日 ,國軍最高統帥蔣介石在廬山舉行軍事委員會會議,決定對日作戰。
1937年7月26日,北平、天津淪陷。
1937年8月13日 ,日本發動「八·一三」事變,國民政府實行抗戰,即淞滬會戰。
1937年8月14日,中國空軍首次對日作戰。
1937年8月15日,中國政府頒布對日抗戰總動員會。
1937年8月25日, 中共中央公布「抗日救國十大綱領」。
1937年9月2日,日軍進攻山西。
1937年9月25日八路軍「平型關戰役」,打擊了日軍的氣焰。
1937年10月30日,國民政府遷都重慶。
1937年11月11日,日軍攻佔上海。
1937年12月13日,日軍侵佔南京,在南京進行大屠殺,被殺害者達三十萬人之多。
1938年3月15日至4月6日,「台兒庄戰役」,取得了殲滅日軍兩萬餘人的勝利。
1938年4月20日,徐州會戰。
1938年5月10日,廈門淪陷。
1938年5月29日,中國空軍向日本空投傳單。
1938年10月12日,廣州淪陷。
1938年10月21日,日軍佔領廣東。
1938年11月26日 ,日軍佔領深圳。
1938年10月27日,日軍佔領武漢三鎮。
1939年3月17日,南昌淪陷。
1939年2 月1 0 日, 日軍在海南島登陸。
1939年11月15日,南寧淪陷。
1939年12月28日,昆侖關戰役(廣西省賓陽縣)。
1939年5月1日,隨棗會戰(湖北省隨縣、棗陽)。
1939年9月14日,第一次長沙會戰。
1940年5月1日,棗宜會戰(湖北棗陽、宜昌地區)。
1940年8月20日-1 2 月5 日 八路軍「百團大戰」,殲滅日偽軍4.6萬人。
1940年9月17日,第二次長沙會戰。
1940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
1940年12月23日,第三次長沙會戰。
1941年2月16日,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
1941年3月15日,上高會戰(江西省上高縣)。
1941年12月25日,日本佔領香港。
1942年5月15日,浙贛會戰。
1943年5月5日,鄂西會戰。
1943年11月1日,常德會戰(湖南省)。
1943年12月21日,滇西緬北會戰。
1944年4月17日,豫中會戰。
1944年5月26日,長衡會戰(長沙、衡陽地區)。
1944年10月28日,桂柳會戰(廣西桂林、柳州)。
1945年3月21日,豫西鄂北會戰。
1945年4月9日,湘西會戰。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國發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投降。
1945年8月6日,美國在日本投擲原子彈。
1945年8月15日, 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無條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在投降書上簽字。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1945年9月9日,何應欽代表中國政府接受岡村寧次代表侵華日軍簽署的日軍投降書。
1945年10月17日,中國軍隊進駐台灣省。
1945年10月25日,日本第十方面軍司令官兼台灣總督安藤利吉向中國方面投降。被日本侵佔5 0 年之久的台澎諸島,從此在法律上和事實上重新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1951年9月4日,美、日背著戰勝國中國,非法簽訂了《舊金山和約》。《和約》第三條錯誤地把日本所竊取的琉球、釣魚島等島嶼交予美國託管。
1970年9月10日,美國國務院作出澄清聲明:「琉球行政權可望於1972年歸還日本。關於此等島嶼主權之不同主張,我方認為應由涉及爭執國家解決之。」
1971年5月26日,美國國務院進一步聲明:美國歸還琉球群島給日本的是行政權,與主權無關。台灣「行政院」即行立法,於12月間將釣魚台列嶼劃歸台灣省宜蘭縣管轄。
1971年6月17日,日美簽訂"歸還沖繩協定",琉球、釣魚島被非法交給日本。
1972年5月15日,日本重新恢復對琉球群島的殖民統治,繼續實行同化政策。琉球群島現在仍然是日本中最落後的地方,可見日本仍然視琉球人為異已
④ 歷史題1500年左右發生了什麼大事
昔班尼汗攻陷布哈拉。1500年前的人們已會釀含抗生素的啤酒。8月10日,迪奧戈·迪亞士Diogo Dias 在東非發現一個島嶼並命名為聖勞倫斯島,即日後的馬達加斯加島。戈麥斯·佩雷拉(西班牙語:Gómez Pereira;1500年-1567年)是一位西班牙哲學家、醫師以及自然人文學者。他來自今卡斯提爾-萊昂自治區的坎波城(Medina del Campo)。他致力於消除人們的中古時期醫學概念,提倡採用實驗方法;在哲學方面,其標准方向和論證啟迪了勒奈·笛卡爾。據信他啟發了笛卡爾提出了「我思故我在」這句話。他因行醫而成名,但他還擁有許多其他不同的職業,例如∶經商、工程師和哲學家等。西班牙國王稱號:卡洛斯一世(西班牙語:Carlos I);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稱號:查理五世(德語:Karl V,實際讀音為卡爾);即位前通稱奧地利的查理(1500年2月24日-1558年9月21日),是西班牙國王(1516年—1556年在位),神聖羅馬帝國皇帝(1519年—1556年在位),西西里國王(1516年—1556年),那不勒斯國王(1516年—1556年),低地國家至高無上的君主。在歐洲人心目中,他是「哈布斯堡王朝爭霸時代」的主角。本韋努托·切利尼 Benvenuto Cellini(1500-1571)雕塑家、珠寶工藝師、美術理論家、作家,主要作品有《斬梅杜薩的珀修斯》Perseus with the Head of Mesa。著有《切利尼自傳》。桂元澄(1500年(明應9年)-1569年8月17日(永祿12年7月5日)),日本戰國時代的武將。毛利氏家臣,毛利十八將之一,與毛利氏主家共同祖先的庶家眾人。桂城主,官位能登守、左尉門衛。吳承恩(1500–1582),中國小說家,《西遊記》作者。
⑤ 求豐臣秀吉大事年表(包括完整的更名史)
豐臣秀吉(豊臣秀吉,とよとみひでよし,Toyotomi Hideyoshi,1536年~1598年)出生於尾張國愛知郡中村,貧農之子。最初叫木下藤吉郎。
1568年改名為木下秀吉。因與淺井長政和朝倉義景作戰有功,1573年被封為近江國長濱城城主。之後改木下姓為羽柴(羽柴秀吉,取丹羽長秀和柴田勝家姓中各一字)。之後依命令進攻中國地方,征服播磨國、但馬國、因幡國,使備前國和美作國的宇喜多氏服屬,並與毛利輝元作戰。
1582年發生本能寺之變,明智光秀謀殺織田信長。當時豐臣秀吉正在圍攻備中國高松城。他迅速與毛利氏講和,率軍返回京都,於山崎之戰擊破明智光秀。因其功績在清州城重臣會議上占據了主導權,並於賤岳之戰擊敗了柴田勝家、瀧川一益和織田信孝,使丹羽長秀和池田恆興歸服,於小牧·長久手之戰與德川家康和織田信雄戰和,成為織田信長的實際繼承者。
1583年在石山本願寺的舊址上建大阪城。1585年任關白,1586年受賜姓豐臣並就任太政大臣,確立了政權。先後經過紀州征伐、四國征伐和九州征伐,征服了西日本全境。1590年遠征關東,包圍小田原城並擊敗北條氏,使陸奧國的伊達政宗等東北諸大名皆歸服,統一日本,結束了日本戰國時代。1591年將關白之位讓給外甥豐臣秀次,自稱太合。
1592年出兵朝鮮(文祿之役),遭到朝鮮各地義勇軍和李舜臣的朝鮮水軍的激烈抵抗,同時明朝也向朝鮮派出了援軍,於是休戰。不久後談判破裂,1597年再度出兵朝鮮(慶長之役)。豐臣秀吉1598年8月18日於伏見城逝世。
豐臣秀吉多因襲織田信長的政策,以樂座樂市和朱印船貿易等振興商業,以控制都市、鑄造貨幣等政策控制商業。太合檢地和刀狩等政策用來確立稅制,徹底地兵農分離,為江戶時代的幕藩體制打下了基礎。
總綱:第二版
【青年時期】
秀吉出生於尾張國中村(今愛知縣名古屋一帶),為貧農之子(一說是下級武士之子)。幼名為日吉(ひよしまる, Hiyoshi-maru)。早年喪父,因與繼父不和而離家出走。據說因其自幼生活艱辛、營養不良而身材矮小且形容委瑣,酷似猿猴,因此被稱為猴子。據說他是多指畸形患者:右手長了兩根大拇指。
受限於其出身影響,關於秀吉早期的文獻記載十分有限,僅大概知道他曾在尾張、三河、駿河等地活動,並與尾張地方土豪蜂須賀氏有不錯的交情。此外,也有些關於他和忍者間互動的傳說。不管如何,青年時代的秀吉大概是個謀求武士職位的浪人之輩。
大約1555年的時候秀吉回到尾張,並加入當時尾張的領主織田信長麾下。最初秀吉也只是打雜的僕役,但他的聰明才智得到信長賞識,逐步由僕役升格成為下級武士,改名為木下藤吉郎(きのした とうきちろう, Kinoshita Tōkichirō)。
【家臣時期】
1560年左右,秀吉成為織田家的足輕組頭(足輕是臨時徵集的農民兵,組頭相當於小隊長),並參加了著名的桶狹間合戰。據說戰後因其功績信長將淺野家的養女寧寧(似乎也有翻譯成彌彌的)許配給他,這位寧寧小姐後來在秀吉的賢內助,在豐臣政權中影響頗大,人稱「北政所」。
在桶狹間合戰中打敗並討殺了今川家督今川義元後,信長與從今川獨立的松平元康(後來的德川家康)結盟,以穩定東部防線,而後回過頭來向北攻略美濃的齋藤家。1566年,在多次進攻齋藤失利後,信長決定修築墨股城,但猛將柴田勝家與佐久間信盛先後失利。秀吉臨危授命,他在取得蜂須賀正勝幫助的情況下成功完成任務,傳說墨股城一夜築城,為後世所稱道。
修築墨股後,信長將居城遷往離美濃更近的小牧山城(此前在清州)。不久美濃發生竹中半兵衛以十七騎輕取稻葉山城(齋藤居城)的事件,事後半兵衛放棄稻葉山城。得知此事後,秀吉以「三顧」之禮將半兵衛召至麾下,並借半兵衛之力招降美濃三人眾(稻葉一鐵、安藤守就、氏家卜全)。次年信長出兵稻葉山城,在眾叛親離的情況下,齋藤龍興兵敗被俘。
此後信長遷居岐埠城(即稻葉山城),並開始在天下布武的名義下開始了統一日本的戰爭。
1568年,前征夷大將軍足利義輝(被三好家殺害)之弟足利義昭來到美濃尋求援助,於是信長便以援助將軍家為名出兵上洛(意指進京)。在打敗三好家後義昭被擁立為將軍。隨後信長又以違抗將軍命令為由出兵越前朝倉家,結果因盟友淺井長政的背叛而被迫撤退。秀吉率部在此戰眾負責殿後,歷史上稱之為「金崎殿後」。也就是這年木下藤吉郎改名為木下秀吉
在討伐越前失利後不久因統治權上的分歧織田與足利發生對立。義昭聯絡各路大名一起討伐信長,史稱「信長包圍網」。
此後信長腹背受敵,疲於應付。1573年武田信玄上洛失敗,病死途中,成為信長霸業的轉折點。同年信長打敗並流放足利義昭,室町幕府滅亡。稍後,信長攻陷淺井家居城小谷城,淺井氏滅亡。不久朝倉家在信長打擊下土崩瓦解,家主被家臣弒殺,其主要家臣亦歸順信長。
也就是在1573年,秀吉因與淺井長政和朝倉義景作戰有功,封近江國今濱城(後改名長濱城)城主,並改木下姓為羽柴秀吉(はしば ひでよし, Hashiba Hideyoshi)羽柴(羽柴,取丹羽長秀和柴田勝家姓中各一字),領有淺井故領北近江22萬石,開始躋身於戰國群雄之列。
1577年,播磨赤松家投降後,受命攻略中國(日本本州島西部地名,非指CHINA)地方,任播磨國國主,主城為姬路城,征服但馬國、因幡國,使備前國和美作國的宇喜多氏服屬,並與毛利輝元作戰在此期間秀吉展現出過人的謀略,「鳥取斷糧」、「水淹高松」等著名戰役不僅遏止了毛利的東進而且迫降宇喜多直家,甚至毛利也難以招架。
【統一日本時期】
1582年,明智光秀於支援秀吉途中發動兵變,攻佔京都並夜襲投宿在本能寺的織田信長,織田信長焚毀本能寺,切腹自盡,但屍骨無獲,其長子織田信忠戰敗切腹。史稱「本能寺之變」。當時豐臣秀吉正在圍攻備中國的高松城,由於報信者的失誤,於事變三天後才得知消息。之後,在毛利氏大老小早川隆景主導下,他迅速與毛利氏議和,5天內強行軍200公里返回京都,並隨即與明智軍展開決戰,這次行軍史稱「中國大撤退(中國大返し)」,行動之迅速大大震撼了京師的明智軍。
回師之時,秀吉以信長之名為號召,成功收納流竄在各地的信長舊屬,於山崎之戰大敗准備不及的明智光秀。因此功績,秀吉在清州城重臣會議上得到多數織田族人與家臣支持,擁立尚在襁褓的信忠之子三法師(元服後稱織田秀信)繼任家督。但為此得罪了同屬織田重臣的柴田勝家,導致其擁立信長三子織田信孝對抗秀吉。隔年,雙方決裂,勝家出兵攻打秀吉。開始柴田軍略占優勢,但秀吉攏絡柴田陣營的前田利家,使其於後方倒戈而擊潰柴田軍。此戰後勝家自殺,另一重臣瀧川一益則被迫蟄居,織田信孝不久被殺,丹羽長秀和池田恆興歸服,秀吉完成統一織田舊部之舉。
1583年,秀吉在石山本願寺的舊址上建大坂城。
1584年,與其合作的信長次子織田信雄聯合德川家康反對秀吉,羽柴軍便與兩人展開史稱小牧·長久手之戰的戰事。此戰之初擁有兵力優勢的羽柴軍直撲德川領地,但途中卻遭到德川軍伏擊,有「鬼武藏」之稱的大將森長可和池田恆興戰死,在戰況失利的情況下秀吉憑借驚人的外交手腕降伏了織田信雄,家康被迫退兵。而後秀吉又以令人難以置魄手段招降德川家康(把妹妹嫁給家康並把自己的母親送去作人質,完全是乞和的架勢),德川軍歸順羽柴軍,秀吉正式展開統一信長未完成的統一大業。
1585年,秀吉率聯軍攻打剛統一四國的長宗我部氏,迫使其歸降並退回原居地土佐。同年秀吉希望成為征夷大將軍,但在公卿的勸阻下轉而向朝廷索取關白的封號。為此秀吉一度打算認前關白近衛前久為義父(因為日本有關白只能由出自藤原一族的近衛、鷹司、一條、二條、九條等「五攝家」世襲的傳統),但秀吉最後放棄此計劃,而要求朝廷賜予新的姓氏。於是朝廷便賜予他「豐臣」這個姓氏,並就任關白。豐臣也由此成為繼「藤原」、「源」、「平」、「橘」等四大姓氏之後的第五大姓氏。不過「豐臣」未能象其餘四大姓那樣發揚光大,因為它只傳了兩代就絕嗣了。
1587年秀吉又聯合已經歸順的毛利征討九州島津氏,結果不僅迫使其投降,還使其家主島津義久出家,並讓位於相對親豐臣的島津義弘。
1590年遠征關東,包圍小田原城並擊敗後北條氏,北條家主北條氏政被迫切腹。使陸奧國的伊達政宗等東北諸大名皆歸服。至此秀吉完成全國統一。
1591年,將關白之位讓給外甥豐臣秀次,自稱太閣(たいこう, Taikō,又作翻譯太合)。
【晚年】
在完成對國內的統一後,秀吉出兵侵略朝鮮,意欲將其作為侵吞中國的前哨,他的狼子野心在他給家人的信中昭然若揭——「高麗都城已於(五月)二日攻克,所以,近期內需迅速渡海……此次如能席捲大明,當以大唐(明朝)關白之職授汝(指豐臣秀吉的侄子豐臣秀次)。宜准備奉聖駕於大唐之京城,可於後年行幸,屆時將以京城附近十國,作為聖上之領地。諸公卿之俸祿亦將增加,其中下位者將增加十倍,上位者將視其人物地位而增。……任汝(指秀次)為大唐關白,以京城百國之地封汝。日本關白一職,將視大和中納言與備前丞相二人情況,擇任之。」
1592年,豊臣秀吉發動以西日本諸大名為主的約20萬大軍入侵朝鮮。起初,久經沙場的日軍攻勢猛烈,先後攻佔朝鮮王京漢城與陪都平壤。朝鮮向明朝求救。明神宗命遼東總兵李如松入援朝鮮。在明軍和朝鮮全羅營水師提督李舜臣等的進攻下,日軍屢遭重創。最後,由於損失過大,豐臣秀吉接受明朝和談的條件,明朝封豊臣秀吉為日本國王。日本侵略朝鮮的行動暫時停止。
但1596年,豊臣秀吉借口不滿朝鮮方未派人致意,再次遣兵入侵朝鮮。日軍盤踞釜山,再進逼漢城。然而明朝援軍入援後,日軍陷入困境,被迫死守於海岸各城堡。1598年8月18日,豐臣秀吉於伏見城逝世,享年62歲,侵朝日軍在石田三成為首的五奉行安排下逐漸撤軍。
日本稱這次入侵朝鮮的戰爭為文祿·慶長之役,朝鮮稱為壬辰倭禍、壬辰衛國戰爭,中國將其歸為萬曆三大征之一。
豐臣政權的統治體制頗為完備,但也存在許多隱憂:家康在地方擁有超過200萬石的領地,在中央家康又握有重權,因此最後家康取代秀吉得到了天下。
豐臣秀吉多因襲織田信長的經貿政策,以樂座樂市和朱印船貿易等振興商業,以控制都市、鑄造貨幣等政策規範金融。以太閣檢地(丈量土地、清查田戶)和刀狩令等政策用來確立稅制,徹底地兵農分離,為江戶時代的幕藩體制打下了基礎。
【系譜】
親族
母親:大政所
正室:高台院(有一段期間稱北政所,本名則有おね、ねね、禰、寧、寧子等寫法)
側室:淀殿(茶茶,淺井長政長女)
側室:加賀殿(麻阿,前田利家三女)
側室:松之丸殿(龍子,京極高吉女)
側室:三之丸殿(織田信長女)
側室:法鮮尼
姐:瑞龍院(三好吉房室)
妹:旭姬
弟:豐臣秀長
甥:豐臣秀次
甥:豐臣秀勝(後世誕下昭和天皇—裕仁)
長子:羽柴秀勝
次子:豐臣鶴松
三子:豐臣秀賴
義弟:淺野長政
養子:
羽柴秀勝(織田信長四子)
宇喜多秀家(宇喜多直家長子)
豐臣秀次(秀吉之姐瑞龍院與三好吉房之長子)
豐臣秀勝(秀吉之姐瑞龍院與三好吉房之子,豐臣秀次之弟。後世誕下昭和天皇—裕仁)
結城秀康(德川家康次子)
小早川秀秋(秀吉正室高台院之甥)
豪姫(前田利家四女)
家臣
早期家臣:
黑田孝高(官兵衛、如水)、蜂須賀正勝(小六)、竹中重治(半兵衛)、神子田正治、山內一豐
賤岳七本槍:
福島正則、加藤清正、加藤嘉明、脅坂安治、平野長泰、糟屋武則、片桐且元
五奉行:
石田三成、淺野長政、前田玄以、長束正家、增田長盛
三中老:
中村一氏、生駒親正、堀尾吉晴
五大老:
前田利家、德川家康、毛利輝元、小早川隆景(死後由上杉景勝接替)、宇喜多秀家。
⑥ 求日本歷史大事年表,按順序
約公元1世紀,日本各地有多個小國(其中有的與東漢建立了外交關系)。後來,這些小國逐漸得到統一。
到了公元4世紀,在關西地方建立了比較大的國家,據說最終將它們統一起來的是當今天皇族的祖先。當時,日本國的范圍包括本州西部、九州北部及四國。
於是,經過了漫長的歲月,國家才得以統一。所以很難對日本國誕生的確實年代作出准確的判定。據《古事記》和《日本書紀》記載,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於公元前660年建國並即位,即位日相當於現在的公歷2月11日,因此就把這一天定為「建國紀念日」。
繩文時代
從洪積世起,日本列島上就有人類的祖先生活,日本人種及日語原型的形成則被認為是1萬年前至公元前3世紀前後的繩文時代。當時,人們數人或十人一戶居住在豎坑式草屋,以狩獵、捕撈及採集為生,構成了貧富與階級差別的社會。
彌生時代
公元前3世紀,水稻種植和金屬器具使用技術由朝鮮轉入九州北部。稻作技術給日本社會帶來了劃時代的變化,它擴大了生產,產生了貧富等級差別,使農村共同體趨向政治集團化。農耕帶來的信仰、禮儀、風俗習慣也逐漸傳播開來,形成了日本文化的原型。
飛鳥時代
公元4世紀中期,大和政權統一了割據的小國。隨著國家的統一,以前方後圓墳為代表的古墳廣大到各個地方。這個時期是中國許多知識和技術傳入日本的時期。4世紀,大和政權吸引了大陸的高度物質文明。到了5世紀,來自朝鮮半島的外來人(歸化人)帶來了鐵器生產、制陶、紡織、金屬工藝及土木等技術。同時已開始使用中國的漢字。6世紀,正式接受儒教,佛教也傳入日本。
7世紀,聖德太子致力於政治革新,並以「大化革新」為契機,著手建立一個以天皇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國家。這個做法仿效了隋、唐,而且此時更加積極地攝取大陸文化。至9世紀末期先後共派出10多次遣隋使和遣唐使。
奈良時代
公元710年,日本定都平城京(現在的奈良市以及近郊),迎來了律令國家的興盛時期。但是,此時農民貧困、遊民增加,由於庄園擴大而導致公地公民制的實質上的崩潰等,矛盾開始暴露出來。
這個時期由於國家極力保護佛教,因此,佛教文化,特別是佛教美術開始繁榮起來。如7世紀初期開創日本佛教文化的飛鳥文化;7世紀後期獨具一格的白鳳文化;8世紀中葉在唐代鼎盛期文化的影響下以寫實手法體現人類豐富情感的天平文化等等。
與佛教美術相媲美,這個時期文化方面的金字塔是《萬葉集》。《萬葉集》收集了8世紀中葉前約400年間,下至庶民上至天皇所作的大約4500首和歌,如實反映了古代日本人的樸素的生活情感。此外,現在還保存著的日本最古老的歷史書籍《古事記》(712年)最古敕撰歷史書《日本書紀》(720年)、最古的漢詩集《懷風藻》(751年)等等都是這個時期的文化遺產。
平安時代
8世紀末,日本將都城移至平安京(現在的京都市),試圖重建律令體制。但由於公地公民制的崩潰,國家陷入了財政困難。894年派出最後一批遣唐使後便告終止,就此不在大量攝取大陸文化。
10—11世紀,藤原氏壟斷政權,以庄園為經濟基礎,勢力最為強盛。但是,由於地方政治的混亂,導致治安混亂,武士集團強大起來。到11世紀末,為對抗藤原開始實行「院政」(指日本平安時代後期上皇、法皇代理天皇執政)。於是,武士進入了中央政界。
平安時代以中國文化為特色。9世紀時受唐朝影響,密教和漢學方面的弘仁、貞觀文化還十分繁榮。但是10世紀後與大陸的直接交流斷絕後,便產生了日本獨特的貴族文化。其代表有第一部敕撰和歌集《古今和歌集》(10世紀初)、世界上最古老的長篇小說《源氏物語》(11世紀初)、隨筆《枕草子》(公元1000年前後)等等一批文藝作品。
鐮倉時代
12世紀末,源賴朝受封第一代征夷大將軍,並在鐮倉建立幕府,從此誕生了武士政權,由此產生了武家政治和公家(指朝廷公卿、貴族)政治的對立。13世紀後期,幕府的武士統治開始面臨困難,鐮倉幕府逐漸走上滅亡的道路。
在文化方面,以過去的貴族文化為基礎,攝取宋朝時傳入日本的禪宗文化,培育了生動、寫實、樸素及獨特的武家文化。在宗教方面,由法然、親鸞、日蓮等著名僧人創建了鐮倉佛教,獲得了各階層的信仰。12世紀傳入日本的禪宗受到了關東武士的重視,藝術領域也出現了新的傾向。文學方面出現了以源平合戰為背景小說《平家物語》(原作誕生於13世紀初),是日本古代軍記物語的傑出代表。
室町時代
14世紀的前半期,征夷大將軍足利義滿穩定了京都的室町幕府以後,2個多世紀內在政治、文化方面,武家都壓倒公家,處於優勢。由於室町幕府是聚集了各有力大名而建立的,因此幕府本身的統治能力薄弱。應仁元年(1467年)一月,應仁之亂爆發,全國各地的大名紛紛而起,室町幕府搖搖欲墜,日本進入戰國時代。戰國大名成了統治當地土地及人民的強而有力的獨立政權。
在文化方面,無論是貴族還是武家的文化,都受到禪宗的影響。14世紀末期以金閣寺為代表的北山文化及15世紀末期以銀閣寺為代表的東山文化都十分發達。16世紀中葉,葡萄牙人、西班牙人來到日本,傳入了槍炮和基督教。那是文化方面充滿生氣的時代。
戰國時代(室町末期及安土、桃山時代)
應仁之亂後,日本各地大名紛紛崛起,戰火紛飛,民不聊生。16世紀中葉,一位決心以武力統一日本、結束亂世的梟雄出現,他就是織田信長。永祿三年(1560年),織田信長在桶狹間以兩千人馬擊敗今川義元四萬大軍,名聲大振。爾後逐步統一尾張、近畿,並准備進攻山陰、山陽。在此期間,信長修築了氣勢宏大的安土城。因此,信長的時代被稱為「安土時代」。
天正十年(1582年),本能寺之變爆發,信長身亡。織田重臣羽柴秀吉先後擊敗明智光秀及柴田勝家,確立了自己的繼承人地位。此後經過四國征伐、九州征伐、小田原之戰,逐步統一日本。後被天皇賜姓「豐臣」,並受封「關白」一職。豐臣秀吉的時代被稱為「桃山時代」。
慶長三年(1598年),豐臣秀吉在伏見城病逝。豐臣家裂分為近江(西軍)和尾張(東軍)兩派。身為豐臣政權五大老之一的德川家康於慶長五年(1600年)發動關原合戰,大敗西軍,建立德川政權。慶長八年(1603年),德川幕府建立,戰國時代結束。
江戶時代
慶長八年(1603年),德川家康受封征夷大將軍,在江戶(現東京)建立幕府政權,此後260多年,德川家統治全國。這段時期被稱作江戶時代。德川幕府嚴格控制天皇、貴族、寺院神社,並費盡心計統治著支撐幕藩體制的農民。元和九年(1623年),德川家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就職,下令鎖國。除開放長崎、界作為對外港口外,一律禁止外國人來日本,也禁止日本人遠渡海外。由於閉關自守,幕藩體制迎來了安定時期。但是隨著產業的發達、商品經濟的發展,農民自給自足的經營體制系崩潰,18世紀起幕藩體制開始動搖。
庶民文化是這個時期的特色。17世紀後期至18世紀初期的元祿文化是以京都、大阪等上方(日本關東地方人稱京都、大阪為上方)地區為中心的武士和商人的文化。人偶凈琉璃、歌舞伎、浮世繪、文人畫等呈現出絢麗多彩的商人文化。
明治時代
江戶幕府末期,天災不斷,幕府統治腐敗,民不聊生。且幕府財政困難,使大部分中下級武士對幕府日益不滿。同時,西方資本主義列強以堅船利炮叩開鎖國達200餘年的日本國門。
在內憂外患的雙重壓力下,日本人逐漸認識到,只有推翻幕府統治,向資本主義國家學習,才是日本富強之路。於是一場轟轟烈烈的倒幕運動展開了。在這場推翻幕府統治的運動中,薩摩、長州兩藩武士起著重大的作用。1868年1月3日,代表資產階級和新興地主階級利益的倒幕派,在有「維新三傑」之稱的大久保利通、西鄉隆盛、木戶孝允的領導下,成功發動政變,迫使德川幕府第15代將軍德川慶喜交出政權,並由新即位的明治天皇頒布「王政復古」詔書。這就日本歷史上的「明治維新」。日本從此走上資本主義道路。
1868年(明治二年),明治天皇遷都江戶,並改名為東京。之後從政治、經濟、文教、外交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明治初期,日本重視輕工業,19世紀90年代,生絲和棉花紡織業已經為典型工業。生絲全國出口量第一,棉花和紗代替了茶葉,出口量僅次於生絲。漸漸地,日本成了生絲和棉的出口大國。但與此相對照的是,日本的重工業在此時期發展緩慢。日本國力逐漸強大。後來在甲午中日戰爭(日本方面稱「日清戰爭」)及日俄戰爭中打敗中國北洋艦隊,全殲俄國太平洋艦隊和波羅的海艦隊。日本成為帝國主義列強之一。
大正時代、昭和時代
與明治時代取得的歷史性進一步相比,大正天皇被稱為「不幸的大正」。大正天皇在位15年(1912—1926年),政績還不如明治,而且他一生為腦病所困,最後被迫讓權療養,由裕仁親王攝政。
1926年,裕仁登基,年號「昭和」,即昭和天皇。昭和時代前30年,對於中國、朝鮮、東南亞及太平洋地區人民來說,是黑暗的30年。這時的日本政府致力於侵略擴張。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爆發,日軍不久後侵佔中國滿洲。1937年7月7日,日軍挑起「盧溝橋事變」,發動全面侵華戰爭。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這一時期,不僅給中國、朝鮮、東南亞及太平洋地區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也給日本人民帶來巨大的痛苦。這是日本歷史以及中日關系史上最黑暗的時期。
1945年8月15日,日軍投降。美軍佔領日本,改日本專制天皇制為君主立憲制,天皇作為日本的象徵被保留下來。
1972年7月,田中角榮出任日本首相,開始執行「多邊自主」外交。同年9月田中訪華,於9月29日與周恩來總理簽署《中日聯合聲明》,宣布中日正式建交。1978年8月中日兩國締結中日和平友好條約。1978年10月鄧小平副總理應邀訪問日本,宣布和平友好條約正式生效。中日兩國關系從此趨於正常化。
1989年1月7日,昭和天皇病逝。皇太子明仁即位,改年號為「平成」。
⑦ 詳細日本戰國大事年代表
日本戰國重要大事年表 年號 西元紀年 發生大事(日本古歷)
應仁元年 1467 ◎應仁之亂始(1.18) ◎大內氏參與西軍(7.3)
文明五年 1473 ◎山名宗全歿(3.18) ◎細川勝元歿(5.11)
文明九年 1477 ◎應仁之亂終(11.11)
文明十年 1478 ◎享德之亂終
文明十三年 1481 ◎一休宗純圓寂(11.21)
文明十六年 1484 ◎界港的商業工會結成(11.21)
文明十七年 1485 ◎山城國一揆爆發(12.11)
長享二年 1488 ◎一向宗控制加賀國(6.9) ◎長享之亂始(2.5)
延德元年 1489 ◎將軍足利義尚歿(3.26)
延德二年 1490 ◎足利義植繼任征夷大將軍(7.5)
明應二年 1493 ◎明應之變(4.22) ◎山城國一揆被平定(9.11)
永正五年 1508 ◎足利義尹重任幕府大將軍(8.15)
永正十六年 1519 ◎北條早雲歿(8.15)
大永元年 1521 ◎足利義晴繼任征夷大將軍(12.25)
享祿元年 1528 ◎大內義興歿(12.20)
天文十二年 1543 ◎火槍傳入日本(8.25)
天文十五年 1546 ◎河越夜戰(4.20) ◎扇谷上杉氏滅亡(4.20)
天文十八年 1549 ◎攝津江口合戰(6.24) ◎細川氏滅亡
天文廿一年 1552 ◎第一次川中島合戰(8月)
天文廿三年 1554 ◎武田、北條、今川三家同盟
弘治元年 1555 ◎嚴島合戰 ◎第二次川中島合戰(7.19~)
弘治三年 1557 ◎大內氏滅亡(4.3) ◎第三次川中島合戰(8月)
永祿三年 1560 ◎桶狹間之役(4.20) ◎今川義元戰死(4.20)
永祿四年 1561 ◎第四次川中島合戰 ◎長尾景虎接任關東管領
永祿五年 1562 ◎織田、德川清州同盟(1.11)
永祿七年 1564 ◎第五次川中島合戰
永祿八年 1565 ◎將軍足利義輝被松永三好聯軍圍攻自殺
永祿十一年 1568 ◎足利義榮繼任征夷大將軍(2.8) ◎織田信長上洛(9.7) ◎足利義昭繼任征夷大將軍(10.18)
永祿十二年 1569 ◎今川氏滅亡(5.23)
元龜元年 1570 ◎姊川合戰
元龜二年 1571 ◎毛利元就歿 ◎織田信長火燒比睿山延歷寺(9.12)
元龜三年 1572 ◎三方原合戰
天正元年 1573 ◎武田信玄歿(4.12) ◎室町幕府滅亡(7.18)
◎朝倉氏滅亡(8.20) ◎淺井氏滅亡(8.28)
天正三年 1575 ◎長筱合戰
天正六年 1578 ◎耳川合戰 ◎上杉謙信歿
◎尼子氏滅亡(11.21)
天正十年 1582 ◎武田氏滅亡 ◎本能寺之變()
◎山崎合戰 ◎明智光秀被殺
天正十一年 1583 ◎賤岳合戰 ◎柴田勝家自殺
天正十二年 1584 ◎小牧.長久手合戰 ◎沖田畷戰
天正十三年 1585 ◎羽柴秀吉就任關白一職
天正十六年 1588 ◎豐臣秀吉下達刀狩令
天正十七年 1589 ◎折上原合戰 ◎蘆名氏滅亡(6.5)
天正十八年 1590 ◎北條氏滅亡 ◎豐臣秀吉統一天下(8.9)
文祿元年 1592 ◎文祿之役
慶長元年 1596 ◎慶長之役 ◎伏見大地震(閏7.13)
慶長三年 1598 ◎豐臣秀吉歿(8.18)
慶長四年 1599 ◎前田利家歿(潤3.3)
慶長五年 1600 ◎關原合戰(9.15) ◎石田三成被斬(10.1)
慶長八年 1603 ◎江戶幕府建立(2.12)
慶長十年 1605 ◎德川秀忠接任征夷大將軍(4.16)
慶長十九年 1614 ◎大阪城冬之陣
元和元年 1615 ◎大阪城夏之陣 ◎豐臣氏滅亡
⑧ 誰能提供日本戰國時期的大事年表和按時間順序排列的詳細歷史資料
西歷 年號 發生事件 新歷換算
1467 應仁 元 1月18日,應仁之亂爆發,山名家的西軍與細川家的東軍大戰京都. 1467.3.2
1468 2 11月13日,足利義視加入西軍. 1469.1.4
1471 文明 3 本願寺蓮如在越前國設立吉崎道場.
1473 5 3月13日,山名持豊死亡. 1473.4.19
5月11日,細川勝元死亡. 1473.6.15
1474 6 加賀國一向一揆動亂.
1476 8 今川氏親在北條早雲幫助下,繼任家督.
1477 9 11月11日,足利義視回歸京都. 1477.12.25
1481 13 朝倉孝景制定"敏景十七條".
1482 14 11月27日,足利義政和足利成氏和解. 1483.1.15
1486 16 太田道灌被上杉定政暗殺.
1491 延德 5 10月,北條早雲滅關東"公方"逆子茶茶丸,占據伊豆.
1493 明應 2 細川政元逐離第十代將軍足利義植.
細川政元立將軍足利義澄.
1495 4 北條早雲奪取小田原城.
1497 6 3月14日,毛利元就誕生. 1497.4.25
1499 8 足利義材投奔山口國的大內義興.
1507 永正 4 大內義興擁足利義材向京都進軍.
1516 13 7月11日,北條早雲攻取三浦家新井城,統一相模國. 1516.8.19
1518 15 大內義興回歸山口.
1519 16 北條早雲死亡,北條氏綱繼任家督.
1521 大永 元 細川高國破細川政元,立將軍足利義晴.
11月3日,武田信玄誕生. 1521.12.11
1523 3 8月10日,毛利元就繼任家督. 1523.9.29
1524 4 1月13日,北條氏綱軍破扇谷上杉軍,攻取江戶城. 1524.2.27
4月,毛利元就異母之弟毛利元綱謀反,被殺.
1526 6 4月,今川氏親制定今川目錄.
11月12日,里見實堯攻入鐮倉,火燒鶴岡八幡宮. 1526.11.25
大內義興死亡.
1527 7 8月,土岐賴芸在齋滕道三的幫助下,奪取美濃國.
1530 亨錄 3 1月21日,長尾景虎誕生. 1530.2.28
1531 4 三好的首領細川晴元殺害細川高國,掌握實權.
1533 天文 2 7月27日,里見義豐殺害叔父實堯. 1533.8.27
1534 3 4月6日,實堯之子義堯攻滅義豐. 1534.5.17
5月12日,織田信長誕生. 1534.7.1
1536 5 4月14日,伊達植宗制定塵介集. 1536.5.14
6月10日,花倉之亂後,今川義元繼任家督. 1536.7.8
7月,天文法華之亂起.
1537 6 2月6日,木下藤吉郎誕生. 1537.3.27
1538 7 10月7日,第一次國府台戰役,里見軍戰勝北條氏綱軍. 1538.11.8
1540 9 9月4日,尼子晴久入侵安芸國,圍吉田郡山城. 1540.10.13
1541 10 1月13日,大內,毛利聯軍破尼子軍,尼子軍退出雲國. 1541.2.18
6月14日,武田信玄逐離父信虎,繼任家督. 1541.7.17
7月,北條氏康繼任家督.
1542 11 1月11日,大內義隆遠征出雲. 1542.2.5
5月1日,齋滕道三逐離土岐賴芸,自任美濃國守護. 1542.6.23
8月,織田信秀擊敗今川義元於三河國小豆坂.
12月26日,德川家康誕生. 1543.1.22
1543 12 3月14日,尼子軍擊敗大內軍,大內軍退. 1543.4.27
織田信秀上貢朝廷.
8月,洋槍來到種子島.
1546 天文 15 4月20日,河越之戰,北條氏康軍擊敗上杉憲政,上杉朝定,足利晴氏聯軍. 1546.5.29
12月,毛利元就讓嫡子隆元繼任家督.
1547 16 9月22日,迦納口,齋滕道三軍擊敗織田信秀軍. 1547.11.15
10月,松平竹千代往今川家途中被織田家擄走.
1548 17 2月14日,上田原,村上義清軍擊敗武田信玄軍. 1548.4.3
3月19日,小豆坂,今川軍擊敗織田軍. 1548.5.7
長尾景虎繼任家督.
1549 18 2月24日,織田信長與齋滕道三之女結婚. 1549.4.3
11月10日,今川家,織田家人質交換. 1549.12.8
江口之戰,三好長慶擊破細川晴元.
1550 19 7月13日,毛利元就肅清井上家一門. 1550.9.4
10月1日,戶石城,武田信玄擊敗村上義清. 1550.11.19
1551 20 3月3日,織田信秀死亡,織田信長繼任家督. 1551.4.18
5月26日,武田家的真田幸隆智取戶石城,村上義清逃往越後國. 1551.7.9
作者: 鷹司政通 2007-5-12 16:55 回復此發言
--------------------------------------------------------------------------------
2 【太閣】【日本戰國大事年表】
9月1日,陶晴賢殺害大內義隆. 1551.10.10
1552 21 1月,上杉憲政亡命越後.
3月1日,陶晴賢擁立大內義長為大內家家督. 1552.4.4
1553 22 閏1月13日,平井政秀死諫織田信長. 1553.3.7
4月20日,正德寺,齋滕道三會見織田信長. 1553.6.11
8月,第一次川中島之戰
長尾景虎單身赴京.
1554 23 3月,善德寺會盟,武田,北條,今川三家同盟.
11月1日,尼子晴久殺害新宮黨的國久,誠久父子. 1554.12.5
1555 24 8月20日,織田信長攻下清洲城. 1555.5.20
7月19日,第二次川中島之戰. 1555.8.16
10月1日,嚴島之戰,毛利軍擊敗陶軍,陶晴賢自殺. 1555.10.26
弘元 元 10月23日,年號改為弘元. 1555.11.18
1556 2 4月20日,長良川之戰,齋滕義龍軍擊敗父齋滕道三軍,道三戰死. 1556.5.9
8月24日,稻生之戰,織田信長軍擊敗織田信行軍. 1556.9.27
1557 3 4月3日,毛利元就擊敗大內義長,義長自殺. 1557.5.11
8月,第三次川中島之戰.
11月,織田信行再度謀反,信長討殺之.
1558 永祿 元 2月28日,年號改為永祿 1558.3.28
1559 2 2月,織田信長單身赴京,拜見將軍足利義輝.
4月,長尾景虎單身赴京,拜見將軍足利義輝.
北條氏康隱居.
1560 3 5月19日,田樂狹間,織田軍擊破今川軍,今川義元戰死. 1560.6.21
6月15日,長宗我部國親死亡,長宗我部元親繼任家督. 1560.7.18
1561 4 3月,長尾景虎軍圍小田原城,不下,軍退.
閏3月,長尾景虎領關東管領之職,改姓為上杉.
4月13日,森邊之戰,織田信長軍擊敗齋滕義龍軍. 1561.6.6
8月3日,木下藤吉郎與彌彌結婚. 1561.9.22
9月10日,第四次川中島之戰. 1556.10.9
11月,大友軍擊敗毛利軍.
1562 5 1月11日,清洲同盟,織田信長與德川家康同盟. 1562.2.24
1563 6 7月,織田信長築小牧山城.
1564 7 1月9日,第二次國府台戰役,北條軍擊敗里見軍. 1564.2.11
2月28日,三河國一向一揆被平定. 1564.4.2
8月,第五次川中島之戰
1565 8 4月17日,毛利軍圍月滿富山城. 1565.5.26
5月19日,松永久秀及三好三人從暗殺將軍足利義輝. 1565.6.27
1566 9 2月19日,足利義昭還俗. 1566.3.20
4月,織田信長獻金於朝廷.
9月24日,織田家的木下藤吉郎墨俁築城成功. 1566.11.15
9月29日,武田軍攻下箕輪城. 1565.11.20
11月21日,毛利家降伏尼子家. 1568.1.1
12月,松平家康改姓德川.
1567 10 3月,織田軍進軍伊勢.
5月,織田家,德川家聯姻.
8月3日,伊達政宗誕生. 1567.6.15
8月15日,織田軍攻下稻葉山城,信長改城名為岐阜,並作為居城. 1567.9.27
9月,織田家,淺井家聯姻.
10月19日,武田義信自裁. 1567.11.29
1568 11 2月,織田軍平定北伊勢.
1568 永祿 11 7月27日,織田信長迎接足利義昭到美濃立政寺. 1568.8.30
7月29日,織田信長離開美濃立政寺. 1568.9.1
9月7日,織田信長的進京軍向京都進發. 1568.10.7
9月14日,織田軍平定近江地區. 1568.10.14
9月26日,織田軍進入京都. 1568.10.26
10月18日,足利義昭成為征夷大將軍. 1568.11.17
12月13日,武田軍攻下駿府城. 1569.1.10
1569 12 1月5日,三好軍欲入京作亂,被織田軍擊退. 1569.1.31
2月27日,開始築二條城. 1569.3.24
5月17日,德川軍攻下掛川城,今川家滅亡. 1569.6.11
10月1日,武田軍圍小田原城. 1569.1119
10月6日,北條軍勝武田軍. 1569.11.24
1570 元龜 元 1月25日,織田信長遞交五條書給足利義昭. 1570.3.11
4月20日,織田軍三萬離開京都. 1570.6.3
4月27日,織田家越前討伐戰中,淺井長政毀盟,織田軍退. 1570.6.10
4月28日,織田軍木下藤吉郎擔任殿軍,從金岐城撤退. 1570.6.11
5月21日,織田信長回歸岐阜城. 1570.7.4
6月4日,織田軍柴田勝家長光寺城大破六角軍. 1570.7.16
作者: 鷹司政通 2007-5-12 16:55 回復此發言
--------------------------------------------------------------------------------
3 【太閣】【日本戰國大事年表】
6月28日,姊川之戰,織田,德川聯軍大破淺井,朝倉聯軍. 1570.8.9
9月12日,織田信長起兵討伐石山本願寺. 1570.10.21
11月21日,伊勢一向一揆作亂,織田信長弟信興被殺. 1570.12.28
1571 2 6月14日,毛利元就病死,終年75歲. 1571.7.16
9月12日,織田軍火燒比睿山延歷寺. 1571.10.10
1572 3 9月,織田信長再遞交十七條書給足利義昭.
10月3日,武田進京軍向京都進發. 1572.11.18
12月23日,三方原之戰,武田軍擊敗徳川軍. 1573.2.5
1573 天正 元 2月,足利義昭舉兵.
4月12日,上京途中,武田信玄病死,終年53歲. 1573.5.23
7月18日,織田信長逐離足利義昭,室町幕府正式滅亡. 1573.8.25
8月17日,織田軍攻下朝倉家居城一乘谷城,朝倉義景自殺,朝倉家滅亡. 1573.9.23
8月28日,織田軍攻下淺井家居城小谷城,淺井家滅亡. 1573.10.4
1574 2 6月17日,武田軍攻下徳川家高天神城. 1574.7.15
9月29日,織田軍平定長島一向一揆. 1574.10.23
1575 3 5月21日,長蓧之戰,織田,德川聯合軍勝武田軍. 1575.7.9
7月,長宗我部元親統一土佐.
8月19日,織田軍平定越前一向一揆. 1575.10.3
11月28日,織田信長嫡子織田信忠,成為美濃,尾張兩國家督. 1576.1.9
1576 4 1月,織田信長開始築安土城.
2月23日,織田信長移居安土城. 1576.4.4
7月13日,第一次木津川口之戰,毛利水軍擊敗織田水軍. 1576.8.17
1577 5 8月17日,織田信長手下松永久秀反叛. 1577.8.17
9月17日,上杉軍統一能登. 1577.11.7
9月23日,手取川之戰,上杉軍擊敗織田軍. 1577.11.13
10月10日,織田軍攻下信貴山城,松永久秀引葯自爆. 1577.11.30
1578 6 3月13日,上杉謙信病死,終年49歲.御館之亂爆發. 1578.4.29
7月3日,織田軍攻下上月城,尼子勝久自殺. 1578.8.16
7月16日,第二次木津川口之戰,織田水軍擊敗毛利水軍. 1578.8.29
10月21日,織田信長手下荒木村重反叛. 1578.11.30
11月11日,耳川之戰,島津軍擊敗大友軍. 1578.12.19
1579 7 3月24日,御館之亂,上杉景勝,勝利,繼任家督. 1579.4.29
1580 8 1月17日,織田軍羽柴秀吉攻下三木城,別所長治自殺. 1580.2.12
4月9日,本願寺顯如退出石山. 1580.6.1
8月12日,織田信長逐離佐久間信盛. 1580.9.30
1581 9 10月25日,織田軍羽柴秀吉以斷糧法攻下鳥取城. 1581.12.1
1582 10 3月11日,織田,德川,北條三家聯軍攻滅武田家,武田勝賴自殺. 1582.4.13
5月15日,徳川家康入安土城拜上. 1582.6.15
5月29日,織田信長進入京都本能寺. 1582.6.29
1582 天正 10 6月2日,明智光秀反叛,京都本能寺織田信長毖命,終年49歲. 1582.7.1
6月2日,織田信忠救父未果,毖命. 1582.7.1
6月3日,柴田勝家攻下上杉家魚津城,翌日,得知本能寺之變. 1582.7.2
6月3日,4日,羽柴秀吉攻下備中高松城,清水宗治自殺.得知本能寺之變,與毛利家講和. 1582.7.3
6月5日,明智軍佔領安土城. 1582.7.4
6月13日,山岐之戰,羽柴軍擊破明智軍. 1582.7.12
6月13日,明智光秀退卻中,被殺,終年55歲. 1582.7.12
6月15日,明智軍坂本城被攻下,明智一族滅亡. 1582.7.14
6月18日,神流川之戰,瀧川一益軍擊敗北條軍. 1582.7.17
6月27日,清洲會議,羽柴秀吉等擁立織田三法師為織田家家督. 1582.7.26
1583 11 4月21日,賤之岳之戰,羽柴軍擊破柴田軍. 1583.6.11
4月24日,羽柴軍攻下柴田家居城一乘谷城,柴田勝家自殺. 1583.6.14
9月1日,羽柴秀家築大阪城. 1583.10.26
1584 12 3月18日,沖田畦之戰,島津軍擊破龍造寺軍,龍造寺隆信自殺. 1584.4.28
4月9日,長久手之戰,德川軍擊敗羽柴軍. 1584.5.18
10月,伊達政宗繼任家督.
11月,織田信雄與羽柴秀吉單獨講和.
12月,羽柴秀吉與德川家康講和.
1585 13 7月11日,羽柴秀吉任關白. 1585.8.6
作者: 鷹司政通 2007-5-12 16:55 回復此發言
--------------------------------------------------------------------------------
4 【太閣】【日本戰國大事年表】
8月6日,羽柴秀吉降伏長宗我部家. 1585.8.30
閏8月2日,真田昌幸軍攻下德川家上田城. 1585.9.25
11月12日,德川家重臣石川數正投奔羽柴秀家. 1586.1.1
11月17日,人取橋之戰,伊達軍苦戰,勝蘆名,二本松,佐竹三家聯軍. 1586.1.6
1586 14 7月27日,岩屋城之戰,島津軍全滅前大友家臣高橋紹運軍. 1586.9.10
10月17日,德川家康從羽柴秀家. 1586.11.27
12月13日,戶次川之戰,島津軍擊敗羽柴家仙石秀久軍. 1587.1.21
12月19日,羽柴秀吉任太政大臣,天皇賜姓豐臣. 1587.1.27
1587 15 5月8日,島津義久出家,降伏於豐臣家. 1587.6.13
1589 17 6月5日,摺上原之戰,伊達軍擊敗蘆名軍,蘆名義宏逃往常陸. 1589.7.17
10月23日,北條家豬俁邦憲奪取真田家支城名胡桃城. 1589.9.30
11月24日,豐臣秀吉宣戰北條家. 1589.12.31
1590 18 4月7日,伊達政宗殺弟小次郎. 1590.5.10
6月9日,伊達政宗從豐臣秀吉. 1590.7.10
7月5日,北條氏直從豐臣,豐臣軍攻下小田原城,北條氏政自殺. 1590.8.4
8月9日,豐臣秀吉一統天下. 1590.9.7
1591 天正 19 1月22日,豐臣秀長病死. 1591.2.15
2月28日,千利休自殺. 1591.4.21
8月5日,豐臣秀吉子鶴松夭折. 1591.9.22
9月4日,九戶政實之亂平定. 1591.10.21
9月16日,豐臣秀吉准備舉兵入侵朝鮮. 1591.11.2
10月,開始築名古屋城.
12月27日,豐臣秀吉任太閣,外甥秀次繼任關白. 1592.2.10
1592 20 3月4日,日本軍開始渡海朝鮮. 1592.4.15
5月2日,日本軍第一軍小西行長攻入朝鮮釜山城. 1592.6.11
7月22日,秀吉母大政所死亡. 1592.8.29
文祿 元 12月8日,年號改為文祿. 1593.1.10
1593 2 閏3月,豐臣秀吉移居伏見城.
4月18日,日韓簽定休戰協議. 1593.5.18
8月3日,豐臣秀賴出生. 1593.8.29
1595 4 7月8日,關白豐臣秀次自殺. 1595.8.13
8月2日,秀次一族在九條河原被處極刑. 1595.9.5
11月7日,豐臣秀吉突然發病. 1595.12.7
1596 5 閏7月13日,伏見大地震. 1596.9.5
9月1日,日韓協議破裂. 1596.10.22
9月2日,日本決定再入侵朝鮮. 1596.10.23
慶長 元 10月27日,年號改為慶長. 1596.12.26
1597 2 1月,日本軍渡海朝鮮.
1598 3 1月4日,加藤清正苦守蔚山城. 1598.2.9
7月15日,豐臣秀吉命諸大名對秀賴寫效忠書. 1598.8.16
8月18日,豐臣秀吉死亡,終年62歲. 1598.9.18
8月25日,五大老命令朝鮮撤軍. 1598.9.25
11月25日,日本軍朝鮮撤退. 1598.12.23
1599 4 閏3月3日,前田利家死亡. 1599.4.27
閏3月4日,加藤清正七將圍石田三成宅邸. 1599.4.28
1600 5 5月7日,德川家康發令討伐上杉景勝. 1600.6.17
6月16日,德川家康出站大坂城. 1600.7.26
7月17日,石田三成,毛利輝元為總大將,宣布討伐德川家康. 1600.8.25
7月25日,石田三成組成會津討伐軍. 1600.9.2
8月1日,西軍攻下伏見城,德川家鳥居元忠自殺. 1600.9.8
8月23日,東軍攻下岐阜城,織田秀信投降. 1600.9.30
9月15日,關原之戰,東軍擊敗西軍. 1600.10.21
9月21日,石田三成被捕. 1600.10.27
10月1日,石田三成等人被殺. 1600.11.6
1602 7 5月1日,德川家康築二條城. 1602.6.20
1603 8 2月12日,德川家康任征夷大將軍. 1603.3.24
7月28日,豐臣秀賴與德川家康之孫女千姬結婚. 1603.9.3
1604 9 7月17日,德川家光誕生. 1604.8.12
1605 10 4月16日,德川秀忠任二代將軍. 1605.6.2
1611 16 3月28日,德川家康與豐臣秀賴在二條城會面. 1611.5.10
1614 16 7月21日,方宏寺事件. 1614.8.26
11月15日,大坂冬之陣. 1614.12.15
12月19日,講和. 1615.1.18
1615 20 5月5日,大坂夏之陣. 16.15.6.1
5月8日,德川軍攻下大坂城,豐臣秀賴自殺.
日本戰國時期結束. 1615.6.4
7月7日,江戶幕府開始,制定武士制度. 1615.8.30
元和 元 7月13日,年號改為元和. 1615.9.5
⑨ 日本歷史大事年表
約公元1世紀,日本各地有100多個小國(其中有的與東漢建立了外交關系)。後來,這些小國逐漸得到統一。
到了公元4世紀,在關西地方建立了比較大的國家,據說最終將它們統一起來的是當今天皇族的祖先。當時,日本國的范圍包括本州西部、九州北部及四國。
於是,經過了漫長的歲月,國家才得以統一。所以很難對日本國誕生的確實年代作出准確的判定。據《古事記》和《日本書紀》記載,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於公元前660年建國並即位,即位日相當於現在的公歷2月11日,因此就把這一天定為「建國紀念日」。
繩文時代
從洪積世起,日本列島上就有人類的祖先生活,日本人種及日語原型的形成則被認為是1萬年前至公元前3世紀前後的繩文時代。當時,人們數人或十人一戶居住在豎坑式草屋,以狩獵、捕撈及採集為生,構成了貧富與階級差別的社會。
彌生時代
公元前3世紀,水稻種植和金屬器具使用技術由朝鮮轉入九州北部。稻作技術給日本社會帶來了劃時代的變化,它擴大了生產,產生了貧富等級差別,使農村共同體趨向政治集團化。農耕帶來的信仰、禮儀、風俗習慣也逐漸傳播開來,形成了日本文化的原型。
飛鳥時代
公元4世紀中期,大和政權統一了割據的小國。隨著國家的統一,以前方後圓墳為代表的古墳廣大到各個地方。這個時期是中國許多知識和技術傳入日本的時期。4世紀,大和政權吸引了大陸的高度物質文明。到了5世紀,來自朝鮮半島的外來人(歸化人)帶來了鐵器生產、制陶、紡織、金屬工藝及土木等技術。同時已開始使用中國的漢字。6世紀,正式接受儒教,佛教也傳入日本。
7世紀,聖德太子致力於政治革新,並以「大化革新」為契機,著手建立一個以天皇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國家。這個做法仿效了隋、唐,而且此時更加積極地攝取大陸文化。至9世紀末期先後共派出10多次遣隋使和遣唐使。
奈良時代
公元710年,日本定都平城京(現在的奈良市以及近郊),迎來了律令國家的興盛時期。但是,此時農民貧困、遊民增加,由於庄園擴大而導致公地公民制的實質上的崩潰等,矛盾開始暴露出來。
這個時期由於國家極力保護佛教,因此,佛教文化,特別是佛教美術開始繁榮起來。如7世紀初期開創日本佛教文化的飛鳥文化;7世紀後期獨具一格的白鳳文化;8世紀中葉在唐代鼎盛期文化的影響下以寫實手法體現人類豐富情感的天平文化等等。
與佛教美術相媲美,這個時期文化方面的金字塔是《萬葉集》。《萬葉集》收集了8世紀中葉前約400年間,下至庶民上至天皇所作的大約4500首和歌,如實反映了古代日本人的樸素的生活情感。此外,現在還保存著的日本最古老的歷史書籍《古事記》(712年)最古敕撰歷史書《日本書紀》(720年)、最古的漢詩集《懷風藻》(751年)等等都是這個時期的文化遺產。
平安時代
8世紀末,日本將都城移至平安京(現在的京都市),試圖重建律令體制。但由於公地公民制的崩潰,國家陷入了財政困難。894年派出最後一批遣唐使後便告終止,就此不在大量攝取大陸文化。
10—11世紀,藤原氏壟斷政權,以庄園為經濟基礎,勢力最為強盛。但是,由於地方政治的混亂,導致治安混亂,武士集團強大起來。到11世紀末,為對抗藤原開始實行「院政」(指日本平安時代後期上皇、法皇代理天皇執政)。於是,武士進入了中央政界。
平安時代以中國文化為特色。9世紀時受唐朝影響,密教和漢學方面的弘仁、貞觀文化還十分繁榮。但是10世紀後與大陸的直接交流斷絕後,便產生了日本獨特的貴族文化。其代表有第一部敕撰和歌集《古今和歌集》(10世紀初)、世界上最古老的長篇小說《源氏物語》(11世紀初)、隨筆《枕草子》(公元1000年前後)等等一批文藝作品。
鐮倉時代
12世紀末,源賴朝受封第一代征夷大將軍,並在鐮倉建立幕府,從此誕生了武士政權,由此產生了武家政治和公家(指朝廷公卿、貴族)政治的對立。13世紀後期,幕府的武士統治開始面臨困難,鐮倉幕府逐漸走上滅亡的道路。
在文化方面,以過去的貴族文化為基礎,攝取宋朝時傳入日本的禪宗文化,培育了生動、寫實、樸素及獨特的武家文化。在宗教方面,由法然、親鸞、日蓮等著名僧人創建了鐮倉佛教,獲得了各階層的信仰。12世紀傳入日本的禪宗受到了關東武士的重視,藝術領域也出現了新的傾向。文學方面出現了以源平合戰為背景小說《平家物語》(原作誕生於13世紀初),是日本古代軍記物語的傑出代表。
室町時代
14世紀的前半期,征夷大將軍足利義滿穩定了京都的室町幕府以後,2個多世紀內在政治、文化方面,武家都壓倒公家,處於優勢。由於室町幕府是聚集了各有力大名而建立的,因此幕府本身的統治能力薄弱。應仁元年(1467年)一月,應仁之亂爆發,全國各地的大名紛紛而起,室町幕府搖搖欲墜,日本進入戰國時代。戰國大名成了統治當地土地及人民的強而有力的獨立政權。
在文化方面,無論是貴族還是武家的文化,都受到禪宗的影響。14世紀末期以金閣寺為代表的北山文化及15世紀末期以銀閣寺為代表的東山文化都十分發達。16世紀中葉,葡萄牙人、西班牙人來到日本,傳入了槍炮和基督教。那是文化方面充滿生氣的時代。
戰國時代(室町末期及安土、桃山時代)
應仁之亂後,日本各地大名紛紛崛起,戰火紛飛,民不聊生。16世紀中葉,一位決心以武力統一日本、結束亂世的梟雄出現,他就是織田信長。永祿三年(1560年),織田信長在桶狹間以兩千人馬擊敗今川義元四萬大軍,名聲大振。爾後逐步統一尾張、近畿,並准備進攻山陰、山陽。在此期間,信長修築了氣勢宏大的安土城。因此,信長的時代被稱為「安土時代」。
天正十年(1582年),本能寺之變爆發,信長身亡。織田重臣羽柴秀吉先後擊敗明智光秀及柴田勝家,確立了自己的繼承人地位。此後經過四國征伐、九州征伐、小田原之戰,逐步統一日本。後被天皇賜姓「豐臣」,並受封「關白」一職。豐臣秀吉的時代被稱為「桃山時代」。
慶長三年(1598年),豐臣秀吉在伏見城病逝。豐臣家裂分為近江(西軍)和尾張(東軍)兩派。身為豐臣政權五大老之一的德川家康於慶長五年(1600年)發動關原合戰,大敗西軍,建立德川政權。慶長八年(1603年),德川幕府建立,戰國時代結束。
江戶時代
慶長八年(1603年),德川家康受封征夷大將軍,在江戶(現東京)建立幕府政權,此後260多年,德川家統治全國。這段時期被稱作江戶時代。德川幕府嚴格控制天皇、貴族、寺院神社,並費盡心計統治著支撐幕藩體制的農民。元和九年(1623年),德川家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就職,下令鎖國。除開放長崎、界作為對外港口外,一律禁止外國人來日本,也禁止日本人遠渡海外。由於閉關自守,幕藩體制迎來了安定時期。但是隨著產業的發達、商品經濟的發展,農民自給自足的經營體制系崩潰,18世紀起幕藩體制開始動搖。
庶民文化是這個時期的特色。17世紀後期至18世紀初期的元祿文化是以京都、大阪等上方(日本關東地方人稱京都、大阪為上方)地區為中心的武士和商人的文化。人偶凈琉璃、歌舞伎、浮世繪、文人畫等呈現出絢麗多彩的商人文化。
明治時代
江戶幕府末期,天災不斷,幕府統治腐敗,民不聊生。且幕府財政困難,使大部分中下級武士對幕府日益不滿。同時,西方資本主義列強以堅船利炮叩開鎖國達200餘年的日本國門。
在內憂外患的雙重壓力下,日本人逐漸認識到,只有推翻幕府統治,向資本主義國家學習,才是日本富強之路。於是一場轟轟烈烈的倒幕運動展開了。在這場推翻幕府統治的運動中,薩摩、長州兩藩武士起著重大的作用。1868年1月3日,代表資產階級和新興地主階級利益的倒幕派,在有「維新三傑」之稱的大久保利通、西鄉隆盛、木戶孝允的領導下,成功發動政變,迫使德川幕府第15代將軍德川慶喜交出政權,並由新即位的明治天皇頒布「王政復古」詔書。這就日本歷史上的「明治維新」。日本從此走上資本主義道路。
1868年(明治二年),明治天皇遷都江戶,並改名為東京。之後從政治、經濟、文教、外交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明治初期,日本重視輕工業,19世紀90年代,生絲和棉花紡織業已經為典型工業。生絲全國出口量第一,棉花和紗代替了茶葉,出口量僅次於生絲。漸漸地,日本成了生絲和棉的出口大國。但與此相對照的是,日本的重工業在此時期發展緩慢。日本國力逐漸強大。後來在甲午中日戰爭(日本方面稱「日清戰爭」)及日俄戰爭中打敗中國北洋艦隊,全殲俄國太平洋艦隊和波羅的海艦隊。日本成為帝國主義列強之一。
大正時代、昭和時代
與明治時代取得的歷史性進一步相比,大正天皇被稱為「不幸的大正」。大正天皇在位15年(1912—1926年),政績還不如明治,而且他一生為腦病所困,最後被迫讓權療養,由裕仁親王攝政。
1926年,裕仁登基,年號「昭和」,即昭和天皇。昭和時代前30年,對於中國、朝鮮、東南亞及太平洋地區人民來說,是黑暗的30年。這時的日本政府致力於侵略擴張。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爆發,日軍不久後侵佔中國滿洲。1937年7月7日,日軍挑起「盧溝橋事變」,發動全面侵華戰爭。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這一時期,不僅給中國、朝鮮、東南亞及太平洋地區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也給日本人民帶來巨大的痛苦。這是日本歷史以及中日關系史上最黑暗的時期。
1945年8月15日,日軍投降。美軍佔領日本,改日本專制天皇制為君主立憲制,天皇作為日本的象徵被保留下來。
1972年7月,田中角榮出任日本首相,開始執行「多邊自主」外交。同年9月田中訪華,於9月29日與周恩來總理簽署《中日聯合聲明》,宣布中日正式建交。1978年8月中日兩國締結中日和平友好條約。1978年10月鄧小平副總理應邀訪問日本,宣布和平友好條約正式生效。中日兩國關系從此趨於正常化。
1989年1月7日,昭和天皇病逝。皇太子明仁即位,改年號為「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