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生物歷史知識點總結人教版

生物歷史知識點總結人教版

發布時間:2021-03-01 19:21:56

㈠ 初中生物知識點總結.詳細點、全部初中的、謝謝、人教版

初中生物知識點總結
第一單元:生物和生物圈
1、科學探究一般包括的環節:
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交流
2、生物的特徵
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絕大多數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自養);動物則從外界獲取現成的營養(異養)。
2)生物能進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的廢物。
動物排出廢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氣體、排尿。
植物排出廢物的方式:落葉。
4)生物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應激性。例:斑馬發現敵害後迅速奔逃。含羞草對刺激的反應。
5)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3、生物圈的范圍: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條件:營養物質、陽光、空氣和水、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
5、影響生物的生存的環境因素:
6、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
7、生態系統的概念和組成
概念:在一定地域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整體叫做生態系統。
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陽光、水、空氣、溫度等
8、食物鏈和食物網:
9、列舉不同的生態系統:
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淡水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第二單元
10、利用顯微鏡觀察裝片
11、細胞是生物生命活動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
12、植物細胞特有的結構:細胞壁、葉綠體和液泡。
13、洋蔥表皮細胞裝片的製作和觀察
14、口腔上皮細胞裝片的製作和觀察
15、細胞膜的功能:讓有用的物質進入細胞,把其他物質擋在細胞外面,同時,還能把細胞內產生的廢物排到細胞外。
16、線粒體和葉綠體是細胞里的能量轉換器
17、細胞核在生物遺傳中的作用
18、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分裂時,細胞核先由一個分成兩個,隨後,細胞質分成兩份,每份各含有一個細胞核。最後,在原來的細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細胞膜,植物細胞還形成新的細胞壁。於是,一個細胞就分裂成為兩個細胞。
19、細胞分化形成組織。
20、人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人體
21、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植物體無系統)
22、綠色開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莖、葉(屬於營養器官)、花、果實、種子(屬於生殖器官)
23、只有一個細胞的生物體
酵母菌、草履蟲、衣藻、眼蟲、變形蟲等都是單細胞生物,能獨立生活,有一切生理活動。
赤潮形成的原因:水體富營養化,單細胞生物大量繁殖。
24、病毒的形態結構和生命活動的特點
(1)種類:按寄生細胞分為動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細菌病毒(噬菌體)
(2)結構:有蛋白質外殼和遺傳物質(核酸)組成。沒有細胞結構。
生活:必須寄生在活細胞中。
第三單元
27、區分常見的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
28、區分常見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29、種子的主要結構(菜豆種子和玉米種子的異同點)
相同點 不同點
菜豆種子 有種皮和胚 無胚乳,營養物質貯藏在子葉里。子葉兩片。
玉米種子 有種皮和胚 有胚乳,營養物質貯藏在胚乳里。子葉一片。
在玉米剖面上滴一滴碘液,胚乳被染成藍色
30、種子萌發的條件
31、種子萌發的過程:先吸收水分(運輸營養物質的需要),胚根突破種皮,形成根,胚軸伸長,胚芽發育成莖和葉。
32、植株的生長:
33、桃花的結構:花柄、萼片、花瓣、雌蕊(柱頭、花柱、子房)、雄蕊(花葯、花絲)。
34、果實和種子的形成
35、根適於吸水的特點: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區。成熟區生有大量的根毛。
導管的功能:運輸水分和無機鹽。
水是由導管從下往上運輸,營養物質由篩管從上往下運輸。
36、蒸騰作用:氣孔是植物蒸騰失水的門戶,也是氣體交換的窗口。氣孔由一對保衛細胞組成。
蒸騰作用的意義:促進植物體對水分的吸收;促進植物體對水分和無機鹽的運輸;降溫。
37、光合作用:
38、植物的呼吸作用
第四單元
39 現代類人猿和人類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40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男性:睾丸——產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女性:卵巢——產生卵細胞,分泌雌性激素
子宮——胚胎發育的場所,胎兒與母體物質交換的場所是胎盤
輸卵管——受精的場所
41青春期的身體變化
(1)身高突增,神經系統以及心臟和肺等器官功能也明顯增強。
(2)性器官迅速發育:男孩出現遺精,女孩會來月經。
42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物質
六類營養物質:糖類、脂肪、蛋白質、水、無機鹽和維生素。
44人體消化系統的組成:
45食物的消化和營養物質的吸收過程

口腔 糖類開始消化的地方 唾液澱粉酶
胃 蛋白質開始消化的地方 胃蛋白酶
小腸 糖類、蛋白質、脂肪都能消化 消化糖類、脂肪、蛋白質的酶
46關注食品安全。
47人體呼吸系統的組成
呼吸系統由呼吸道和肺組成的。
47.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
48血液的成分和功能
49三種血管的結構和功能
血管種類 概念和功能 管壁
動脈 送血離心 管壁厚,彈性大,管內血液流速快
靜脈 送血回心 管壁薄,彈性小,管內血液流慢
毛細血管 連通於最少的動脈與靜脈之間的血管,血液和細胞間物質交換的場所 管壁薄,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管內血液流速最慢

50心臟的結構和功能(P68圖)
51人體的體循環和肺循環(P70圖)
52區別動脈血和靜脈血
53輸血、血型和無償獻血
54人體泌尿系統的組成:腎臟(產生尿液)、輸尿管、膀胱(暫存尿液)、尿道
55尿液的形成和排出過程。
56.眼球的結構和視覺的形成:
57.神經系統的組成和功能:

神經元是構成神經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具有接受刺激、產生興奮、傳導興奮的作用。58.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和反射弧的結構:
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
59.人體內幾種激素的作用:
外分泌腺:有導管 唾液腺、汗腺
內分泌腺:直接進入血液循環 垂體、甲狀腺、胸腺、胰島和性腺
(2)激素:由內分泌腺的腺細胞所分泌的,對身體有特殊調節作用的微量化學物質。
內分泌腺 分泌激素 作用 症狀
甲狀腺 甲狀腺激素 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和功能,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 呆小症、甲亢、地方性甲狀腺腫
垂體 生長激素 促進骨的發育,調節生長發育。 侏儒症、巨人症和肢端肥大症
胰島 胰島素 調節糖代謝,降低血糖濃度。 糖尿病、低血糖症狀
60.人類活動對生物的影響:
(1)亂砍濫伐,開墾草原,使生態環境遭受嚴重破壞,水土流失加重,還會引起沙塵暴。
(2)空氣污染會形成酸雨。
(3)水污染會破壞水域生態系統。
(4)外來物種入侵會嚴重危害本地生物。
(5)人類活動也會改善生態環境。
第五單元
動物按有無脊柱,可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兩大類。動物已知150萬種,其中昆蟲100萬多種,是種類最多的類群。
61. 魚類:靠尾部的擺動和鰭的協調游泳,軀幹部和尾部的擺動產生前進的動力,胸鰭、腹鰭和背鰭維持魚的平衡,尾鰭控制運動的方向;鰓是魚的呼吸器官,鰓絲密布毛細血管,可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氧氣。卵生。變溫動物。
腔腸動物:有口無肛門。如:海葵、海蜇、珊瑚蟲等
軟體動物:身體柔軟靠貝殼來保護。如:章魚、烏賊、河蚌、田螺等
甲殼動物:體表長有較硬的甲。如:蝦、蟹、水蚤等
62. 蚯蚓:1、生活在富含腐殖質的濕潤的土壤中。2、以植物枯葉、朽根等為食。3、通過肌肉和剛毛的配合使身體蠕動(在粗糙紙上比玻璃板運動快);身體分節使軀體的運動更靈活。4、靠可以分泌黏液、始終保持濕潤的體壁來呼吸。5、是環節動物,此類還有沙蠶、水蛭等
63.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徵:
體表被毛;牙齒有門齒、犬齒、臼齒的分化;體腔內有膈;用肺呼吸;心臟有四腔;體溫恆定;大腦發達;多為胎生、哺乳。
兔與植食性相適應的特點:門齒(切斷食物)、臼齒(磨碎食物)發達,無犬齒(撕裂食物),盲腸發達。
64.空中飛行的動物:
65. 骨胳肌的結構和特性:
66.按照行為的獲得方式可分為動物的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

67.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第六單元
68.細菌的形態結構和生殖方式
69.黴菌和蘑菇的營養方式:細胞內沒有葉綠體,利用現成有機物,從中獲得生命活動所需要的物質和能量。
70.細菌和真菌的區別:細菌體內沒有成形細胞核
真菌:細胞內有真正的細胞核,孢子生殖。
71.細菌和真菌在物質循環中的作用
72.微生物與人類生活:

73 植物分類比較形態結構,被子植物中,花、果實、種子是重要依據。
動物分類比較形態結構、生理功能。
74、分類單位:界、門、綱、目、科、屬、種。基本單位:種。
分類單位越大,包含生物類別越多,生物間的相似程度越低、親緣關系越遠;分類單位越小,則相反。
75、生物的多樣性包括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基因的多樣性(一個物種是一個基因庫)和生態系統的多樣性。種類多樣性的實質是基因的多樣性。我國是裸子植物的故鄉。苔蘚、蕨類、種子植物居世界第三位。
76、生物多樣性面臨威脅的原因:濫砍亂伐、濫捕亂殺、環境污染、外來物種的入侵等。最有效措施是建立自然保護區。
77、保護生物的棲息環境,保護生態系統的多樣性,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根本措施,建立自然保護區是保護生物多樣性最為有效的措施。

第七單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續和發展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發育
一、 植物的無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二、 昆蟲的生殖和發育
1.完全變態: 在由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過程中, 幼蟲與成體的結構和生活習性差異很大,這種發育過程叫完全變態發育. 卵→幼蟲→蛹→成蟲。舉例:家蠶、蜜蜂、蝶、蛾、蠅、蚊
2.不完全變態:卵→若蟲→成蟲。舉例:蝗蟲、蟬、蟋蟀、螻蛄、螳螂
三、 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過程
1、青蛙發育過程:雄蛙鳴叫→雌雄蛙抱對→蛙的卵塊(體外受精)→蝌蚪→青蛙
2、青蛙發育的四個時期: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3、青蛙的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生活在陸地,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膚輔助呼吸。
導致兩棲動物分布范圍和種類少的原因是:兩棲動物的生殖和幼體發育必須生活在水中,幼體經變態發育才能上陸。
4、環境變化對兩棲動物繁衍的影響:導致兩棲動物生殖和繁育能力下降。出現畸形蛙的原因:水受到污染。
四、鳥類的生殖和發育過程
1、鳥卵的結構:胚盤裡面含有細胞核。卵殼和殼膜——保護作用,卵白——營養和保護作用,卵黃——營養作用。胚盤——胚胎發育的場所。卵黃、卵黃膜、胚盤是一個卵細胞。
2、鳥類的生殖和發育過程:求偶、交配、築巢、產卵、孵卵、育雛。
第二章 生物的遺傳和變異
一、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
1、遺傳是指親子間的相似性,變異是指親子間和子代間的差異。生物的遺傳和變異是通過生殖和發育而實現的;
2、性狀:生物的形態結構、生理特徵和行為方式。
人體常見的遺傳性狀:耳垂、舌頭、眼皮、鼻尖、大拇指、酒窩。
3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例:轉基因超級鼠和小鼠。
4 生物遺傳下來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狀。
5、 染色體、DNA和基因的關系:基因是染色體上能夠控制生物性狀的DNA片斷,DAN上有許多基因。在生物的體細胞(除生殖細胞外的細胞中)中,染色體成對存在,基因也是成對存在的。
二、生殖過程中染色體的變化三、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
基因經精子或卵細胞傳遞。精子和卵細胞是基因在親子間傳遞的「橋梁」。親代的基因通過生殖活動傳給子代的。子代體細胞中的每一對染色體,都是一條來自父親,一條來自母親。由於基因在染色體上,因此,後代就具有了父母雙方的遺傳物質。
四、基因的顯性和隱性
1、 相對性狀有顯性和隱性之分。
2、隱性性狀基因組成為:dd 顯性性狀基因組稱為:DD或 Dd

4.我國婚姻法規定: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之間禁止結婚。因為這樣,後代換遺傳病的幾率加大。
五、人的性別遺傳
1、人類的性別,一般是由性染色體決定的。性染色體有X染色體和Y染色體,一對性染色體為XX時為女性,一對性染色體為XY時為男性。
2、女性排出一個含X染色體的卵細胞。精子的性染色體有兩種,一種是含X染色體的,一種是含Y染色體的。它們與卵細胞結合的機會均等。因此生男生女機會均等。
六、生物的變異
1.生物性狀的變異是普遍存在的。變異首先決定於遺傳物質基礎的不同,其次與環境也有關系。因此有可遺傳的變異和不遺傳的變異。
2.人類應用遺傳變異原理培育新品種例子:人工選擇、雜交育種、太空育種(基因突變)
第三章 生物的進化
一、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了解生物進化的主要歷程和總趨勢
1、植物進化的歷程
原始藻類?→原始蘚類→原始蕨類→原始種子植物(先裸子植物後被子植物)
2、動物進化的歷程
原始單細胞動物→原始無脊椎動物(腔腸、扁形、線形、環節、軟體、節肢)→古代的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
3、生物進化的總體趨勢,是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陸生。
三、生物進化的原因
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過度繁殖、生存斗爭、遺傳變異、適者生存
第八單元
一、傳染病
1、引起傳染病的病原體有:細菌、病毒、寄生蟲等
傳染病具有傳染性、流行性
2、傳染病流行的三個基本環節
(1)傳染源 指能夠散播病原體的人或動物;
(2)傳播途徑 如空氣傳播、飲食傳播、生物媒介傳播、接觸傳播等;
(3)易感人群 指對某種傳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該病的人群。
二、免疫
1.人體的三道防線:
2.抗體:病原體侵入人體後,刺激淋巴細胞產生的一種抵抗該病原體的特殊蛋白質。
3.抗原:引起人體產生抗體的物質(如病原體等)
4.特異性免疫與非特異性免疫
非特異性免疫(先天性免疫):生來就有的,對多種病原體發揮作用,如人體第一、二道防線
特異性免疫(後天性免疫):生活中逐漸建立的,針對某種特定病原體發揮作用,如人體第三道防線
5.免疫的功能:識別、監視、自我穩定
三、安全用葯常識
(1)安全用葯是指根據病情需要,在選擇葯物的品種、劑量和服用時間等方面都恰到好處,充分發揮葯物的最佳效果,盡量避免葯物對人體所產生的不良反應或危害。
(2)葯物可以分為處方葯和非處方葯。非處方葯簡稱為OTC,適於消費者容易自我診斷、自我治療的小傷小病。
(3)使用任何葯物之前,都應該仔細閱讀使用說明,了解葯物的主要成分、適應症、用法和用量、葯品規格、注意事項、生產日期和有效期等,以確保用葯安全。
4.120急救 5.人工呼吸 6.人工胸外心臟擠壓
7.出血和止血:外出血,內出血,
四、健康
一、評價自己的健康狀況
1.健康是指一種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適應方面的良好狀態.
2.保持愉快的心情:心情愉快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
二、調節自己情緒的方法:轉移注意力;選擇合適的方式宣洩煩惱;自我安慰
二、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
1.生活方式對健康的影響: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除了受遺傳因素和環境的影響外,還與個人的生活方式有關,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加速這些疾病的發生和發展。
2.探究酒精或煙草浸出液對水蚤心率的影響:低濃度的酒精(<0.25%)對水蚤的心率有促進作用,高濃度的酒精對水蚤的心率有抑製作用。煙草浸出液對水蚤的心率有促進作用。
3.酗酒對人體健康的危害:酒精會損害人的心臟和血管,酗酒會全使腦處於過度興奮或麻痹狀態,引進神經衰弱和智力減退,長期酗酒,會造成酒精中毒,飲酒過多,還會有生命危險。
4.吸煙對人體健康的危害:煙草燃燒時,煙霧中的有害物質如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質進入人體,對人體的神經系統造成損害,使人的記憶力和注意力降低,同時還誘發多種呼吸系統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肺癌等。

㈡ 人教版生物七八年級知識點總結

顏色的規律
(1)常見物質顏色
① 以紅色為基色的物質
紅色:難溶於水的Cu,Cu2O,Fe2O3,HgO等。
鹼液中的酚酞、酸液中甲基橙、石蕊及pH試紙遇到較強酸時及品紅溶液。
橙紅色:濃溴水、甲基橙溶液、氧化汞等。
棕紅色:Fe(OH)3固體、Fe(OH)3水溶膠體等。
② 以黃色為基色的物質
黃色:難溶於水的金、碘化銀、磷酸銀、硫磺、黃鐵礦、黃銅礦(CuFeS2)等。
溶於水的FeCl3、甲基橙在鹼液中、鈉離子焰色及TNT等。
淺黃色:溴化銀、碳醱銀、硫沉澱、硫在CS2中的溶液,還有黃磷、Na2O2、氟氣。
棕黃色:銅在氯氣中燃燒生成CuCl2的煙。
③ 以棕或褐色為基色的物質
碘水淺棕色、碘酒棕褐色、鐵在氯氣中燃燒生成FeCl3的煙等
④ 以藍色為基色的物質
藍色:新制Cu(OH)2固體、膽礬、硝酸銅、溶液中澱粉與碘變藍、石蕊試液鹼變藍、pH試紙與弱鹼變藍等。
淺藍色:臭氧、液氧等
藍色火焰:硫、硫化氫、一氧化碳的火焰。甲烷、氫氣火焰(藍色易受干擾)。
⑤ 以綠色為色的物質
淺綠色:Cu2(OH)2CO3,FeCl2,FeSO4•7H2O。
綠色:濃CuCl2溶液、pH試紙在約pH=8時的顏色。
深黑綠色:K2MnO4。
黃綠色:Cl2及其CCl4的萃取液。
⑥ 以紫色為基色的物質
KMnO4為深紫色、其溶液為紅紫色、碘在CCl4萃取液、碘蒸氣、中性pH試紙的顏色、K+離子的焰色等。
⑦ 以黑色為基色的物質
黑色:碳粉、活性碳、木碳、煙怠、氧化 銅、四氧化三鐵、硫化亞銅(Cu2S)、硫化鉛、硫化汞、硫化銀、硫化亞鐵、氧化銀(Ag2O)。
淺黑色:鐵粉。
棕黑色:二氧化錳。
⑧ 白色物質
無色晶體的粉末或煙塵;
與水強烈反應的P2O5;
難溶於水和稀酸的:AgCl,BaSO3,PbSO4;
難溶於水的但易溶於稀酸:BaSO3,Ba3(PO4)2,BaCO3,CaCO3,Ca3(PO4)2,CaHPO4,Al(OH)3,Al2O3,ZnO,Zn(OH)2,ZnS,Fe(OH)2,Ag2SO3,CaSO3等;
微溶於水的:CaSO4,Ca(OH)2,PbCl2,MgCO3,Ag2SO4;
與水反應的氧化物:完全反應的:BaO,CaO,Na2O;
不完全反應的:MgO。
⑨ 灰色物質
石墨灰色鱗片狀、砷、硒(有時灰紅色)、鍺等。
(2)離子在水溶液或水合晶體的顏色
① 水合離子帶色的:
Fe2+:淺綠色;
Cu2+:藍色;
Fe3+:淺紫色 呈黃色因有[FeCl4(H2O)2] 2-;
MnO4-:紫色
:血紅色;
:苯酚與FeCl3的反應開成的紫色。
②主族元素在水溶液中的離子(包括含氧酸根)無色。
運用上述規律便於記憶溶液或結晶水合物的顏色。
(3)主族金屬單質顏色的特殊性
ⅠA,ⅡA,ⅣA,ⅤA的金屬大多數是銀白色。
銫:帶微黃色 鋇:帶微黃色
鉛:帶藍白色 鉍:帶微紅色
(4)其他金屬單質的顏色
銅呈紫紅色(或紅),金為黃色,其他金屬多為銀白色,少數為灰白色(如鍺)。
(5)非金屬單質的顏色
鹵素均有色;氧族除氧外,均有色;氮族除氮外,均有色;碳族除某些同素異形體(金鋼石)外,均有色。
2.物質氣味的規律(常見氣體、揮發物氣味)
① 沒有氣味的氣體:H2,O2,N2,CO2,CO,稀有氣體,甲烷,乙炔。
② 有刺激性氣味:HCl,HBr,HI,HF,SO2,NO2,NH3•HNO3(濃液)、乙醛(液)。
③ 具有強烈刺激性氣味氣體和揮發物:Cl2,Br2,甲醛,冰醋酸。
④ 稀有氣味:C2H2。
⑤ 臭雞蛋味:H2S。
⑥ 特殊氣味:苯(液)、甲苯(液)、苯酚(液)、石油(液)、煤焦油(液)、白磷。
⑦ 特殊氣味:乙醇(液)、低級酯。
⑧ 芳香(果香)氣味:低級酯(液)。
⑨ 特殊難聞氣味:不純的C2H2(混有H2S,PH3等)。

3、氣體的溶解性

(1)氣體的溶解性
① 常溫極易溶解的
NH3[1(水):700(氣)] HCl(1:500)
還有HF,HBr,HI,甲醛(40%水溶液—福爾馬林)。
② 常溫溶於水的
CO2(1:1) Cl2(1:2)
H2S(1:2.6) SO2(1:40)
③ 微溶於水的
O2,O3,C2H2等
④ 難溶於水的
H2,N2,CH4,C2H2,NO,CO等。

㈢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高一生物(必修1)復習
第一章
寫出以龜為例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 → → → → → →
→ → 。病毒不屬於生命系統,因為沒有細胞結構。
細胞是生物體 和 的基本單位。
3、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根本區別是: 。
4、完成右邊表格:

另:識記藍藻和細菌的結構圖
細胞學說的建立者: 和 。
細胞學說的主要內容:1、細胞是一個有機體,一切動植物都由細胞發育而來,並由 和 所構成2.細胞是一個 單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對與其他細胞共同組成的整體的生命起作用3.新細胞可以 中產生。
6、低倍顯微鏡的使用:
①取鏡和安放(左手托 、右手握 、放置在實驗桌的左上角,安裝好目鏡)
②對光:三轉: 轉動轉換器---使用低倍物鏡; 對好光的標准:
轉動反光鏡---用凹面鏡; 看到圓形的 的視野
轉動遮光器---用較大光圈
③觀察:用低倍物鏡找到目標:放標本玻片(標本正對 中心)→降鏡筒→升鏡筒,找到目標
7、高倍顯微鏡的使用:1、 在低倍鏡下找到物象,將物象移至( ),
2、轉動( ),換上高倍鏡。
3、 調節( )和( ),使視野亮度適宜。
4、 調節( ),使物象清晰。
8、用7個字概括臨時裝片的製作步驟: 、 、 、 、 、 、
第二章
各種生物體的元素組成種類基本 ,含量 。(填相同或不同)
2、構成生物體的最基本元素是 。基本元素是 。主要元素是 。
大量元素是 。微量元素是 。
組成細胞的化合物分為有機物( 、 、 、 四種)和無機物( 、 兩種),這六種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是 ;含量最多的有機物是 。
種類 水 無機鹽 蛋白質 脂質 糖類和核酸
含量
4、填寫右表:

有機物的鑒定方法填表:
種類 還原糖 脂肪 蛋白質 核酸 澱粉
DNA RNA
鑒定試劑
顯色
注意:斐林試劑與雙縮脲試劑的用法區別
斐林試劑:A液與B液先混合再加入被鑒定液中,還要水浴加熱
雙縮脲試劑:在被鑒定液中先加甲液,再加乙液,不需要加熱即顯色。
蛋白質的基本單位是 。
氨基酸的通式是 ;
通式的特點:至少有一個 和一個 連在同一個碳原子上。
這個碳原子還連接一個 和一個 。
氨基酸的種類主要決定於 基團。氨基酸約有 種,分為兩大類:必需氨基酸( 種)和非必需氨基酸( 種)。什麼是必需氨基酸? 。
氨基酸的脫水縮合的幾個概念及相關計算公式:
⑴幾個概念:脫水縮合的概念: 。
多肽的概念: 。
肽鏈的概念: 。
肽鍵的化學結構式: ;
氨基的化學式: ;羧基的化學式: ;
⑵相關計算公式:
① 蛋白質分子量的計算:
蛋白質分子量=氨基酸的總個數x氨基酸的分子量-脫水數x水的分子量(18)
②脫水數、肽鍵數的計算:脫水數=肽鍵數=氨基酸的總個數-肽鏈條數
例1:一個由n條肽鏈組成的蛋白質分子中共有m個氨基酸,該蛋白質分子完全水解共需水分子的個數為( ) A、n B、m C、m+n D、m-n
③游離氨基、游離羧基的計算:游離氨基(或羧基)數=肽鏈條數(除R基團外)
蛋白質多樣性的原因:氨基酸的 、 、 以及蛋白質的 不同
蛋白質的功能:①構成 和 結構的重要物質;
② (例如: )③ (例如: )
④ (例如: )⑤ (例如: )
蛋白質的結構層次:氨基酸→二肽→多肽→多肽鏈→具有復雜空間結構的蛋白質
核酸的功能:核酸是細胞內 的物質,在生物體的 、 和蛋白質的 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DNA和RNA的分布:DNA主要分布在 , 和 中也含有少量。
RNA主要分布在 。

16、實驗《觀察DNA和RNA的分布》
實驗原理:⑴DNA用甲基綠染色,呈現 色,RNA用吡羅紅染色呈現 色。
⑵鹽酸:改變 的通透性,加速 進入細胞。
實驗步驟: ⑴製片(滴 %NaCl、取細胞、烘乾) ⑵水解(鹽酸恆溫 ℃浸泡)
⑶沖洗(用蒸餾水、緩水流沖洗) ⑷染色(先染後蓋)
⑸ 觀察(先低倍後高倍)
實驗現象:細胞核呈現綠色,細胞質呈現紅色
實驗結論:DNA主要分布在 。 RNA主要分布在 。
核酸的基本單位是 。
核苷酸的基本組成是一分子 、一分子 和一分子 。
核苷酸的結構簡式:
核苷酸的種類:脫氧核糖核苷酸(是 的基本單位) 磷酸
脫氧核糖
含氮鹼基(A、T、C、G)
磷酸
核糖核苷酸(是 的基本單位) 核糖
含氮鹼基(A、U、C、G)
五種鹼基的名稱:A是 、T是 、C是 、G是 、U是 。
19、DNA和RNA的比較:
種類 全稱 形態 基本單位 五碳糖 含氮鹼基 分布
DNA 雙螺旋結構 脫氧核糖 主要分布在 ,少量分布在 和
RNA 核糖核酸 單鏈 核糖核苷酸 RNA主要分布在
糖類的功能:是 的能源物質。糖類的元素組成是 。
21、糖類的分類:單糖 動植物共有的:葡萄糖----主要的能源物質
是遺傳物質的組成成分
植物特有的:果糖
動物特有的:半乳糖
二糖:植物特有的: 、
動物特有的:
多糖 植物特有的: ---是植物體的儲能物質
---構成細胞壁
動物特有的:糖原----是動物體的儲能物質
三者關系:可以相互轉化。
脂質的元素組成是 (少量有N和P)。
23、脂質分類及功能 脂肪 ①細胞內良好的 物質
②具有絕熱、保溫、 和 的作用
磷脂---構成細胞膜和細胞器膜的重要組成成分
固醇 膽固醇:構成細胞膜,還參與 的運輸
---促進生殖器官的發育、生殖細胞的形成
---促進腸道對鈣磷的吸收
24、生物大分子以 為基本骨架。許多單體連接成多聚體。
單體的概念: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單位(如氨基酸、葡萄糖、核苷酸)
多聚體的概念: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質、多糖、核酸)
25、水的存在形式: 可以相互轉化。例:血液凝固(自由水→結合水)

兩者比例影響代謝速率:自由水/結合水比值 ,代謝快,反之,代謝慢。
例:小麥萌發時,細胞內自由水和結合水的比值( )
A、升高 B、降低 C、不變 D、無法判斷
水的功能:⑴結合水:細胞結構的重要組成成分
⑵自由水:①細胞內的良好 ②參與
③運輸 和 ④提供細胞生存的
無機鹽的存在形式:多數以 形式存在,少數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無機鹽的功能:①是細胞內某些復雜化合物的重要組成成分
Mg--葉綠素 Fe--血紅蛋白 I2---甲狀腺激素 Ca--牙齒和骨骼
②維持生物體正常的生命活動。
血鈣低---抽搐 缺B---花而不實
③維持細胞的 和 。
0.9%NaCl--滲透壓 緩沖物質(NaHCO3/H2CO3)--維持正常PH值
第3章
細胞膜的成分:主要由 和 組成,還含有少量 。功能越復雜的細胞膜, 的種類和數量越多。
制備細胞膜的材料是 。原因是 。
制備方法:將紅細胞置於清水中,紅細胞吸水漲破,內容物流出,獲得細胞膜
制備原理: 作用
細胞膜的功能:①將細胞與 隔開。
②控制 。
③進行細胞間的 。(分泌激素、直接接觸、形成通道)
細胞壁的功能是 和 。細胞壁的主要成分
是 和 。
細胞質由細胞質基質和細胞器組成。
動植物共有的細胞器是 、 、 、 、 、
植物特有的細胞器是 、 。動物特有的細胞器 。
7、具有雙層膜的細胞器是 、 。單層膜的細胞器是 、 、
、 。無膜的細胞器是 、 。
8、分離細胞器的方法是 。填寫完成下表中各細胞器的功能:
功能 稱號
線粒體 的主要場所。 「 車間」
葉綠體 的場所。 養料製造車間、能量轉換站
內質網 蛋白質的 和 ,以及 的合成 --------
高爾基體 對來自 的蛋白質進行 、 、 、 「發送站」
核糖體 合成 的場所 「生產 的機器」
液泡 調節內環境、儲存營養物質、維持細胞形態 ----------
中心體 與 有關 ----------
溶酶體 含多種 ,分解 、 的細胞,吞噬殺死病毒病菌 「 車間」
9、含有色素的兩種細胞器是 、 。既含DNA又含RNA的細胞器是 、 。心肌細胞比腹肌細胞中含量多的細胞器是 。與能量轉換有關的兩種細胞器是 、 。
10、學會識圖:
圖A屬於 (填「植物」或「動物」)細胞,其主要依據是 。
⑵圖A中③的功能是對來自[ ] 的蛋白質進行 、 和 。
⑶圖A中⑥所指的是 ,它是細胞合成 的場所。
⑷圖B中⑤是 ,它是細胞
進行 的主要場所。
分泌蛋白的概念:在 內合成後,分泌到 起作用的蛋白質
(例如酶、抗體、部分激素等)
分泌蛋白的形成過程:
①整個過程由 提供能量
②與分泌蛋白形成有關的四個細胞器是 、 、 、 。

生物膜系統的概念:細胞器膜和 、 等結構構成的統一整體。
特點:①組成成分和結構相似 ②功能上緊密聯系
聯系核膜和細胞膜的樞紐是 。
生物膜系統的作用:
① 維持穩定的 ,決定細胞與外界環境的 、 、 過程
②為酶提供大量的 ,加快生化反應的進行
③使生化反應區域化,互不幹擾,保證細胞生命活動 、 進行
實驗《用高倍顯微鏡觀察線粒體和葉綠體》
實驗原理:線粒體用 染色,顯 顏色
實驗過程:
①製作蘚類葉片臨時裝片:載玻片上滴 →鑷子撕取葉肉下表皮→展開→蓋蓋玻片。
②製作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載玻片上滴 →消毒牙簽刮取口腔上皮細胞→展開→蓋蓋玻片
③觀察:先低倍後高倍
實驗現象:線粒體呈現 色。葉綠體是 色。
17、細胞核的結構:
雙層膜
核孔-----實現核質之間的 和 。
核仁 -----與 的合成以及 的形成有關
染色質-----是遺傳物質(DNA)的載體
學會識圖:指出右圖中結構① 、 ② 、③
18、染色質的概念是:容易被 的物質,染色質由 和 兩種物質組成。染色質的兩種存在形態是 、 。兩者關系是: 。分裂間期是染色質;分裂期是染色體。
19、細胞核的功能:①是 庫 。 ②是細胞 和 的控制中心
20、實驗《嘗試製作真核細胞三維結構模型》
⑴模型的類型主要有三種 、 、 。DNA雙螺旋結構模型、實物、圖畫均屬於物理模型。
⑵製作步驟:①確定模型的 ②確定 ③明確實施過程和具體分工
④製作組合配件 ⑤檢查修補
⑶設計製作細胞模型時 、 應該是第一位,其次才是模型的美觀性。
第四章
1、水分子在動物細胞中的跨膜運輸:
溶液類型 紅細胞形態變化 紅細胞吸水失水情況 紅細胞內外溶液濃度關系
清水 細胞外溶液濃度 細胞內溶液濃度
濃鹽水 細胞外溶液濃度 細胞內溶液濃度
等滲溶液 形態不變 水分進出處於動態平衡 細胞外溶液濃度 細胞內溶液濃度
水分子在植物細胞中的跨膜運輸:
溶液類型 植物細胞形態變化 植物細胞吸水失水情況 植物細胞內外溶液濃度關系
0.3g/L蔗糖水 細胞外溶液 細胞內溶液
清水 細胞外溶液 細胞內溶液
等滲溶液 既不發生質壁分離也不發生質壁分離復原 水分進出細胞
處於動態平衡 細胞外溶液 細胞內溶液
以上1、2中水分子的跨膜運輸說明:水分子的跨膜運輸與細胞內外溶液濃度差有關
3、滲透作用的概念:水分子(或溶劑分子)通過半透膜從溶液的 流向溶液的 。
滲透作用的條件:①具有 。 植物細胞的 相當於半透膜
動物細胞的 相當於半透膜
②膜兩側具有 。
植物細胞的原生質層由 、 以及兩層膜之間的 組成。
4、物質跨膜運輸的其他實例:
⑴對無機鹽的吸收:①逆濃度梯度運輸——主動運輸
②吸收的無機鹽的種類和數量由細胞膜上載體的 和 決定
⑵細胞膜和其他生物膜是 膜。原因是:水分子自由通過,一些離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過,而其他的離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則不能通過。
實驗《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
實驗材料:紫色洋蔥鱗片葉(原因:液泡呈 色,易於觀察)
實驗葯品:清水、 g/L蔗糖溶液。
實驗步驟:①在低倍鏡下找到紫色大液泡,觀察自然狀態下的液泡形態
②滴加蔗糖溶液,觀察質壁分離
③滴加清水,觀察質壁分離復原
若出現質壁分離則能證明:實驗細胞是活細胞;細胞膜比細胞壁彈性大;細胞內外溶液濃度關系
6、生物膜結構的探索歷程:
① 歐文頓的實驗和推論:膜是由 組成的
②1959年羅伯特森提出:所有生物膜都由 三層靜態結構組成
③1970年,熒游標記小鼠細胞和人細胞融合實驗,指出細胞膜具有 ;
④1972年,桑格和 提出了 。
生物膜流動鑲嵌模型的主要內容:
① 構成膜的基本支架;
②.蛋白質分子有的 在磷脂雙分子層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 磷脂雙分子層中,有的 整個磷脂雙分子層;(說明蛋白質的分布:鑲嵌、貫穿、嵌插於磷脂雙分子層中)
③磷脂雙分子層和大多數蛋白質分子可以 。(說明細胞膜的結構特點是: )
④細胞膜表面具有 。(是蛋白質與糖類的結合物,其功能是:保護、 、 )
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特點、實例:(完成表格)
跨膜運輸方式 特點 實例
運輸方向 能量 載體蛋白
被動
運輸 自由擴散 高濃度--低濃度(順濃度梯度) O2、CO2、N2、水、甘油、乙醇、苯、脂質
協助擴散 高濃度--低濃度(順濃度梯度) 不需要能量
主 動 運 輸 需要
載體蛋白 無機鹽離子、 、
、 。
內 吞 外 排 與濃度無關,需要能量,需要囊泡運輸 嬰兒吸收母乳中的抗體、
分泌蛋白的排出
主動運輸的意義:保證活細胞能夠按照 的需要,主動選擇吸收 ,排出 和 。(這體現了細胞膜的功能特點:選擇透過性)
10、細胞膜的功能特點是:具有 。
第五章
酶在細胞代謝中的作用是: 作用。該作用的實質是:顯著降低 。
活化能的概念:分子從常態轉變為 狀態所需要的能量。
酶的本質:酶是 產生的具有 作用的一類有機物。絕大多數是蛋白質,少數是RNA。
實驗《比較過氧化氫在不同條件下的分解》
實驗原理:①②酶比無機催化劑催化效率高
掌握幾個名詞:自變數(人為改變的量)、因變數、無關變數、實驗組、對照組
例:在右圖所示的實驗中屬於自變數的是( )
A.催化劑不同 B.過氧化氫分解的速率的大小
C.試管的大小 D.試管中的過氧化氫溶液的量
酶具有三個特性: 、 、 。
高效性:是無機催化劑的107~1013倍。
專一性:只能催化一種或一類化學反應。
作用條件溫和:需要適宜的溫度、PH值等,強酸、強鹼、高溫、紫外線能使酶變性失活
胃蛋白酶的適宜PH值: 唾液澱粉酶的適宜PH值: 胰蛋白酶的適宜PH值:
例:在測定胃蛋白酶活性時,將溶液的pH由10降到2的過程中,胃蛋白酶的活性將( )。
A. 不斷上升B. 沒有變化C. 先升後降 D. 先降後升
8、ATP的全稱是 。結構簡式是 。A表示 ,T表示 ,
P表示 ,「~」表示 ,「—」表示 。Pi表示 。
ATP的特點:①遠離腺苷的那個高能磷酸鍵最容易水解
②1molATP最多釋放 KJ/mol的能量。
寫出兩個反應式:ATP的合成: 。
ATP的水解: 。
12、ATP與ADP的關系:
注意:①不是可逆反應: 可逆、 不可逆、酶不可逆
②生物體內ATP含量極低,因為ATP和ADP相互轉化迅速。
13、ATP中能量的來源去向:合成ATP時能量的來源: 和 。 ATP水解
後能量的去向:用於 。
ATP的功能:是生物體進行生命活動的 能源物質。(生物體中主要能源物質是 ,儲能物質是 ,最終能量來源是 。)
寫出有氧呼吸的反應式 。
寫出無氧呼吸的兩個反應式① ② 。

17、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比較:
有氧呼吸 無氧呼吸
不同點 主要場所
條件 缺氧
產物 CO2和H2O 酒精、CO2或

能量 大量能量(共產生2870kJ能量,只有1161kJ的能量儲存在38mol
ATP中,其他以熱能形式散失) 少量能量(共產生196.06kJ能量,只有61.02kJ的能量儲存在2molATP中,其他以熱能形式散失)
相同點 ①第一階段完全相同(葡萄糖→2丙酮酸+4[H]+2ATP,發生在細胞質基質)
②都是將 分解成 。
③都能產生能量,合成ATP
呼吸作用的意義: ①為 提供能量
②為體內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丙酮酸
相關計算:若甲酵母菌進行有氧呼吸,乙酵母菌進行發酵,若它們消耗了等量的葡萄糖。問它們放出的二氧化碳和吸入的氧氣的體積之比是( )A.1:2 B.1:1 C.2:3 D.4:3
實驗《探究酵母菌的細胞呼吸方式》
實驗材料:生物材料---酵母菌
化學葯品---5%葡萄糖(培養酵母菌)、澄清石灰水(鑒定CO2)、
NaOH溶液(吸收空氣中的CO2)
濃硫酸溶液和重鉻酸鉀(K2Cr2O7)溶液(鑒定酒精的生成)

實驗現象:澄清石灰水變 澄清石灰水變
重鉻酸鉀的濃硫酸溶液不變色 重鉻酸鉀的濃硫酸溶液由 色變 色
實驗結果:酵母菌在有氧條件下產生了CO2,在無氧條件下產生了CO2和 。
實驗結論:酵母菌有兩種細胞呼吸方式,在有氧條件下進行 呼吸產生CO2和水,
在無氧條件下進行 呼吸產生CO2和酒精。
CO2和酒精的鑒定方法:CO2的鑒定方法---澄清石灰水變
酒精的鑒定方法--重鉻酸鉀的濃硫酸溶液由橙色變 色
溴麝香草酚藍溶液由 變 再變 色

綠葉中的色素種類分兩大類:類胡蘿卜素 胡蘿卜素(呈橙黃色)主要吸收 光
(呈 色)
(呈黃綠色) 主要吸收 光
葉綠素 (呈藍綠色) 和 光
實驗《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
實驗原理:①色素只溶於有機溶劑(如無水乙醇)
②色素在層析液中的 不同,由於溶解度不同而導致隨層析液在濾紙
上擴散的速度不同(溶解度越大在濾紙條上的擴散速度越快,反之越慢)
實驗材料:生物材料---綠葉
化學葯品--SiO2和CaCO3(前者加快研磨速度、後者減少色素分解)、
無水乙醇(溶解色素)、 層析液(分離色素)
實驗步驟:
①提取色素 :【剪碎→研磨(加乙醇、SiO2和CaCO3)→過濾(尼龍布)】
②制備 :
③畫濾液細線:每畫一條濾液細線,待干後再畫第二、第三條
(注意細、勻、直)
④分離色素:層析液不能沒及濾液細線
(色素會溶解在層析液中,不會隨層析液在濾紙條上擴散)
實驗現象:色素在濾紙條上擴散,出現四條色素帶。
(如右圖:請從上到下依次寫出四種色素的名稱)
注意:色素的寬窄與含量有關(最寬的一條色素是 ,四種色素中含量最多)
色素的排列順序與溶解度有關(最上面的色素是 ,溶解度最大擴散速度最快)
240年代) 光合產物中有機物的碳來自 。
光合作用的概念:指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 ,把 和 轉化成儲存著能量的 ,並且釋放 的過程。
⑵在右圖虛線框中填寫物質或過程名稱
⑶分別寫出光反應和暗反應有關的反應式,
比較光反應和暗反應的場所和能量變化:
光反應(場所:類囊體的薄膜上) 暗反應(場所: )
①水的光解: ①CO2的固定:
②ATP的合成: ②C3的還原:
③ATP的水解:
能量變化:光能→活躍的化學能(ATP) 活躍的化學能(ATP)→穩定的化學能(糖類)
⑷光反應與暗反應的聯系:光反應為暗反應提供[H]和 ;
暗反應為光反應提供原料(ADP、Pi)
光合作用原理的應用:增加農作物的產量(即提高光合作用強度)
光合作用強度的概念:單位時間內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製造 的量
影響光合作用強度的因素:控制光照強度、適宜溫度、增加二氧化碳濃度、提供必需礦質元素、供應水分、晝夜溫差等
實驗《探究光照強度對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
實驗材料:打孔器、注射器、3盞40W台燈
實驗步驟:①取材:打孔器打30片圓形小葉片②用注射器抽去葉片內氣體
③將抽去氣體葉片置於清水中放於黑暗處 ④將葉片取出放入裝有3隻富含CO2的燒杯內置於3種不同光照強度下
實驗現象:光照強度越強,浮上來的葉片數量越 。
實驗結論:在一定范圍內光合作用強度隨著 的增加而增加。
化能合成作用:
①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硝鐵硫」即 細菌、 細菌、 細菌。
②化能合成作用的實質:利用體外環境中的某些無機物氧化所釋放的能量(化學能),把CO2等無機物製造成有機物。
③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屬於自養型生物

㈣ 人教版七年級上的生物知識點總結

七年級上冊生物復習提綱(人教版) 第一單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認識生物
第一節 生物的特徵
一、 生物的特徵:
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 2、生物能進行呼吸 3、能排泄廢物
4、有應激性 5、由細胞構成(病毒除外) 6、生長發育 7、能繁殖 8、遺傳變異
二、 觀察法 P2
第二節 調查我們身邊的生物
一、 調查的一般方法
步驟:明確調查目的、確定調查對象、制定合理的調查方案、調查記錄、對調查結果進行整理、撰寫調查報告
二、 生物的分類
按照形態結構分:動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環境分:陸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寵物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第一節 生物圈
一、 生物圈的范圍:大氣圈的底部:可飛翔的鳥類、昆蟲、細菌等。
水圈的全部:距海平面150米內的水層。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陸生生物的「立足點」。
二、 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條件:營養物質、陽光、空氣和水,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
第二節 環境對生物的影響
一、 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光、水分、溫度等
二、 光對鼠婦生活影響的實驗(中考卷子的題目理解掌握)
三、 探究的過程:1、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2、作出假設 3、制定計劃 4、實施計劃 5、得出結論 6、表達和交流
四、 對照實驗 P15
五、 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
根據同種或異種的關系,生物因素可分為兩種:1、種內關系:種內互助(螞蟻搬食)、種內斗爭(兩豹爭奪羚羊、爭奪棲息地)
2、種間關系:寄生(蛔蟲)、競爭(獅子和豹爭奪食物)、互助(犀牛和犀牛鳥)
第三節 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
一、 生物對環境的適應P19的例子
二、 生物對環境的影響:植物的蒸騰作用調節空氣濕度、植物的枯葉枯枝腐爛後可調節土壤肥力、動物糞便改良土壤、蚯蚓鬆土
第四節 生態系統
一、 生態系統的組成:
1、 生物部分: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
2、 非生物部分:陽光、水、空氣、溫度
二、 食物鏈和食物網:
1、 食物鏈以生產者為起點
2、 物質&能量沿著食物鏈&食物網流動
3、 營養級越高,生物數量越少;營養級越高,有毒物質積聚更多,譬如日本的水吳病。
三、 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
在一般情況下,生態系統中生物的數量和所佔比例是相對穩定的。但這種自動調節能力有一定限度,超過則會遭到破壞。
第五節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一、 生態系統的類型p29
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等
二、 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p30
注意DDT的例子 (平時練習卷子的題目) 第二單元 生物和細胞
第一章 觀察細胞的結構
第一節 練習使用顯微鏡
一、1. 顯微鏡的結構
鏡座:穩定鏡身;
鏡柱:支持鏡柱以上的部分;
鏡臂:握鏡的部位;
載物台:放置玻片標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兩旁各有一個壓片夾,用於固定所觀察的物體。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圓孔,叫光圈。每個光圈都可以對准通光孔。光線用來調節光線的強弱:
反光鏡:可以轉動,使光線經過通光孔反射上來。其兩面是不同的:
鏡筒:上端裝目鏡,下端有轉換器,在轉換器上裝有物鏡,後方有準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又稱粗調):轉動時鏡筒升降的幅度大;細准焦螺旋(又稱細調)。
轉動方向和升降方向的關系:順時針轉動准焦螺旋,鏡筒下降;反之則上升
三、 顯微鏡的使用 P37-38 的圖要掌握
1、 觀察的物像與實際圖像相反。
2、 放大倍數=物鏡倍數X目鏡倍數
3、 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的生物標本,應該薄而透明,光線能透過,才能觀察清楚。因此必須加工製成玻片標本。
第二節 觀察植物細胞
一、 切片、塗片、裝片的區別 P42
二、 實驗過程P43-44
三、 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
1、 細胞壁:支持、保護
2、 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
3、 細胞質:液態的,可以流動的
4、 細胞核:貯存&傳遞遺傳信息
5、 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
6、 液泡:細胞液
7、 線粒體:呼吸的場所
第三節 觀察動物細胞
一、 觀察口腔上皮細胞實驗P47
二、 動物細胞的結構
1、 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
2、 細胞核:貯存和傳遞遺傳信息
3、 細胞質:液態,可以流動
第二章 細胞的生活
第一節 細胞的生活需要物質和能量
一、 物質由分子組成,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以白糖融解的實驗為例說明。
分子並不是構成物質的最小顆粒,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原子是構成物質的最小單位,而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單位。
二、 細胞中的物質
有機物(一般含碳,可燒):糖類、脂類、蛋白質、核酸,這些都是大分子
無機物(一般不含碳):水、無機物、氧等,這些都是小分子
三、 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對物質有選擇性,有用物質進入,廢物排出。
四、 細胞內的能量轉換器:
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是細胞內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並產生氧。
線粒體:進行呼吸作用,是細胞內的「動力工廠」「發動機」。
第二節 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
一、 遺傳信息存在於細胞核中
多莉羊的例子p55
二、 細胞核中的遺傳信息的載體——DNA
1、 DNA的結構像一個螺旋形的梯子
2、 基因是DNA上的一個具有特定遺傳信息的片斷
三、 DNA和蛋白質組成染色體
1、 不同的生物個體,染色體的形態、數量完全不同
2、 同種生物個體,染色體在形態、數量保持一定
3、 染色體容易被鹼性染料染成深色
4、 染色體數量要保持恆定,否則會有嚴重的遺傳病
四、 細胞的控制中心是細胞核
第三節 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
一、 生物的由小長大是由於:細胞的生長和細胞的分裂
二、 細胞的分裂
1、染色體進行復制
2、細胞核分成等同的兩個細胞核
3、細胞質分成兩份
4、植物細胞:在原細胞中間形成新的細胞膜和細胞壁
動物細胞:細胞膜逐漸內陷,便形成兩個新細胞. 第三章 細胞怎樣構成生物體
第一節 動物體的結構層次
一、細胞分裂、細胞分化概念
三、 經細胞分化形成的各種各樣的細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這些形態結構相似、功能相同的細胞聚集起來所形成的細胞群叫做組織。
四、 幾種組織按一定的順序排列在一起,相互聯系,構成一個具有一定形狀,能夠完成多種功能的結構才能夠滿足植物體某一方面生命活動的需要,這樣的結構叫做器官。
五、 動物和人的基本組織可以分為四種:上皮組織、結締組織、肌肉組織、神經組織。
六、 四種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構成,並且以其中的一種組織為主,形成器官。
七、 動物或人體內能夠共同完成一種或幾種生理功能的多個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構成了系統。
八、 動物和人的基本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體和人體
九、 P65題3
十、 八大系統的名稱
第二節 植物體的結構層次
一、 色開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1、 養器官:根、莖、葉 2、生殖器官:花、果實、種子
二、 植物的組織
分生組織、保護組織、營養組織、輸導組織等
第三節 只有一個細胞的生物體
一、單細胞生物:酵母菌、草履蟲、衣藻、眼蟲、變形蟲
二、草履蟲
結構:纖毛、表膜、收集管、收縮泡、胞肛、口溝、食物泡、細胞質、細胞核(大核、小核)
功能:筆記
三、 單細胞生物與人類的關系
1、 有益方面:筆記
2、 有害方面:筆記
第三單元 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
第一節 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
一、 蕨類植物的地上部分不是莖,而是它的復葉;地下部分是地下莖和根。
二、 蕨類植物出現根、莖、葉等器官的分化,而且還具有輸導組織、機械組織,所以植株比較高大。
三、孢子是一種生殖細胞,孢子囊也不是在任何時候都能看到,只是在夏天生殖時可見到,當孢子萌發時可形成原葉體。
四、蕨類植物的經濟意義在於: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葯;③有些可供觀賞;④有些可作為優良的綠肥和飼料;⑤古代的蕨類植物的遺體經過漫長的年代,變成了煤。
五、 苔蘚植物的植物體有兩種類型:一種有莖、葉的分化,但莖很細小,葉又小又薄,如葫蘆蘚、牆蘚;另一種沒有莖、葉的分化,植物體只是扁平的葉狀體,如地錢。
六、苔蘚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無機鹽,而苔蘚植物的莖和葉中沒有輸導組織,不能運輸水分。所以苔蘚植物不能脫離開水的環境。
七、 苔蘚植物密集生長,植株之間的縫隙能夠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蘚植物對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
八、 苔蘚植物對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十分敏感,在污染嚴重的城市和工廠附近很難生存。人們利用這個特點,把苔蘚植物當作監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九、 藻類植物的主要特徵:結構簡單,是單細胞或多細胞個體,無根、莖、葉等器官的分化;細胞里有葉綠體,能進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
十、 藻類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製造的有機物可以作為魚的餌料,放出的氧氣除供魚類呼吸外,而且是大氣中氧氣的重要來源。
十一、 藻類的經濟意義:①海帶、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②從藻類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膠、瓊脂等可供工業、醫葯上使用
第四章 沒有細胞結構的生物——病毒
一、 病毒的種類
以寄主不同分:動物病毒、植物病毒、細菌病毒(噬菌體)
二、 病毒的結構
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
三、 病毒與人類的關系 看筆記
第二節 種子植物
一、 種子的結構
蠶豆種子:種皮、胚(胚芽、胚軸、胚根)、子葉(2片)
玉米種子:果皮和種皮、胚、子葉(1片)、胚乳
二、 種子植物比苔蘚、蕨類更適應陸地的生活,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能產生種子。
三、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要求記住常見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四、果皮的作用(看筆記)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一節 種子的萌發
一、 種子萌發需要的條件
環境條件: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氣
自身條件:子粒飽滿,胚完整,具有生命力,已度過休眠期。
二、 測定種子的發芽率和抽樣檢測
三、 種子萌發的過程
吸收水分——營養物質轉運——胚根發育成根——胚芽胚軸發育成莖、葉
第二節 植株的生長
一、 根尖的結構和各部分的功能
二、 幼根的生長
1、 生長最快的部位是:伸長區
2、 根的生長一方面靠分生區增加細胞的數量,一方面要靠伸長區細胞體積的增大。
三、 芽的結構
1、 芽軸——發育成莖
2、 芽原基——發育長成側芽
3、 生長點——使芽軸不斷伸長,並產生出新的芽原基和葉原基
4、 葉原基——發育成幼葉]
四、 植株生長需要的營養物質
氮、磷、鉀
第三節 開花和結果
一、 花由花芽發育而來
二、 花的結構
花瓣、花托、花萼、雄蕊(花葯、花絲)、雌蕊(子房、花柱、柱頭)
三、 傳粉和受精
看筆記
四、 果實和種子的形成
子房——果實 受精卵——胚 受精極核——胚乳
胚珠——種子 珠被——種皮
五、 人工受粉
當傳粉不足的時候可以人工輔助受粉。
第三章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循環
第一節 綠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一、 水分在植物體內的作用
1、 水分是細胞的組成成分
2、 水分可以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態
3、 水分是植物體內物質吸收和運輸的溶劑
4、 水分參與植物的代謝活動
二、 水影響植物的分布
三、 植物在不同時期需水量不同 P109
第二節 水分進入植物體內的途徑
一、 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區,成熟區有大量的根毛。
二、 根的結構
從外到里:樹皮:韌皮部(有篩管)、形成層;木質部(有導管)
三、 水分的運輸途徑
導管:向上輸送水分和無機鹽
篩管:向下輸送葉片光合作用產生的有機物
第三節 綠色植物參與生物圈的水循環
一、 葉片的結構
上下表皮、葉肉(柵欄組織、海綿組織)、葉脈、氣孔
二、 氣孔的結構,保衛細胞吸水膨脹,氣孔張開;保衛細胞失水收縮,氣孔關閉。
白天氣孔張開,晚上氣孔閉合。
三、 蒸騰作用的意義:
1、 可降低植物的溫度,使植物不至於被灼傷
2、 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體內運輸的主要動力
3、 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無機鹽在體內運輸
4、 可增加大氣濕度,降低環境溫度,提高降水量。
第四章 綠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機物的製造者
第一節 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
一、 天竺葵的實驗
1、 暗處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處一夜
2、 對照實驗:將一片葉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紙片遮蓋
3、 脫色:幾個小時後把葉片放進水中隔水加熱
4、 染色:用碘液染色
5、 結論:澱粉遇碘變藍,可見光部分進行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
二、 光合作用
1、 產生了澱粉等有機物
2、 並將光能轉化成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里
第二節 綠色植物對有機物的利用
一、 綠色植物對有機物的利用
1、 用來構建之物體
2、 為植物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二、 呼吸作用
1、 在線粒體里進行
2、 有機物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儲存的能量也被釋放,供生命活動需要。
第五章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一、 光合作用產生氧氣
二氧化碳+水 ———— 有機物+氧氣+能量
葉綠體 (儲存能量)
二、 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為原料
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不斷消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產生氧氣,維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三、 栽培作物時要注意合理密植
第六章 愛護植被,綠化祖國
一、我國主要的植被類型
草原、荒漠、熱帶雨林、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針葉林
二、我國植被面臨的主要問題
1、 植被覆蓋率低
2、 森林資源和草原資源破壞嚴重

㈤ 生物人教版必修3知識點總結

必修3
1、生長素的發現過程(A)
生長素的發現:向性實驗,植物尖端有感光性。單側光引起生長素分布不均,背光一側多,生長素極性向下端運輸,使背光一側生長快,植物表現出彎向光源生長。
注意:光不是產生生長素的因素,有光和無光都能產生生長素 (化學本質:吲哚乙酸)。
2、生長素的產生運輸分布(A)
生長素的產生(嫩葉、發育著的種子)
分布(廣泛)
運輸(形態學的上端向下端運輸)
3、生長素的生理作用(B)
生理作用:低濃度促進植物生長,高濃度抑制植物生長。
a 生長素的二重性:一般來說,低濃度的生長素促進植物生長,高濃度生長素抑制植物生長,甚至殺死植物。不同器官對生長素濃度反應不同,根最適濃度是10-10mol/L,芽的最適濃度是10-8mol/L,莖的最適濃度是10-4mol/L。
b 頂端優勢:植物頂芽優先生長,側芽受抑制的現象,因為頂芽產生生長素向下運輸,大量積累在側芽,使側芽生長受抑制。打頂活摘心使側芽生長素降低,打破頂端優勢
4、 生長素的功能應用(B)
① 促進扦插的枝條生根。用一定濃度生長素類似物浸泡枝條下端,不久長出大量的
②促進果實發育。用一定濃度生長素類似物塗抹未受粉的花蕾,可長出無籽果實③防止落花落果
5、 其他植物激素的種類與作用(A)
細胞分裂素:促進細胞分裂和組織分化。
乙烯:促進果實成熟。
赤黴素:促進細胞伸長,引起植株增高
脫落酸:壓制細胞分裂,促進果實的衰老和脫落
6、 反射和反射弧(B)
反射:在中樞系統的參與下,動物或人體對內環境的變化所做出的規律性應答
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組成
反射活動通過反射弧來實現
7、 神經元的結構與功能(A)
結構:神經元由細胞體、樹突、軸突三部分組成
神經元在靜息時電位表現為外正內負
功能:傳遞神經沖動
8、 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過程和特點(B)
神經纖維受到刺激時,內負外正變為內正外負
→↓刺激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突觸的結構特點(A)
突觸分為:突觸前膜、突觸間隙、突觸後膜
10、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單向傳遞(A)
由於遞質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作用於突觸後膜,因此神經元之間興奮的傳遞只能是單方向的
11、人腦的組成及各個部分的功能(B)
大 腦 -------最高級中樞
人腦 小 腦--------維持身體平衡
下丘腦---------調節體溫、水分平衡
腦 干---------維持呼吸等
感 知
控 制
人腦的高 語 言---聽、說、讀、寫的控制是位於大腦皮層不同位置
級功能 學 習 ---積累經驗
記 憶---經驗的儲存和再現
思 維
12、人類語言中樞的位置和功能(A)
位於大腦皮層的S區----如果發生障礙不能講話
位於大腦皮層的 H區------發生障礙不能聽懂別人的話
位於大腦皮層的W區-----發生障礙,不能寫字
位於大腦皮層的 V區-----發生障礙,看不懂文字
13、動物激素的調節(A)
(1) 體液調節概念
象激素、CO2、H+、乳酸和K+等通過體液傳送,對人和對動物的生理活動所進行的調節稱體液調節

(2)激素分泌不足或過多導致的症狀

注意:糖尿病患者用胰島素治療時,宜口服
14、單細胞與環境的物質交換(A)
單細胞生物通過細胞質調節與外界發生物質和信息交流
多細胞生物通過神經和體液調節,共同完成各項生命活動
15、內環境(B)
人體內的液體都叫體液,可以分成細胞內液和細胞外液,細胞外液叫做內環境
內環境包括:組織液、血漿、淋巴
組織細胞

組織液

血漿 淋巴
16、穩態的調節機制(B)
內環境之所以能保持穩定的狀態是因為內環境中存在緩沖物質,比如H2CO3 / NaHCO3
神經---體液—免疫調節網路是穩態調節的主要機制
17、內環境穩態與健康的關系(B)
當外界環境 的變化過於劇烈,或人體自身的調節功能出現障礙時,內環境的穩態就會遭到破壞。
18、神經和體液調節在維持穩態中的作用(B)
內環境穩態是在神經和體液調節的共同作用下,通過機體的各器官,系統的分工合作,協調統一而實現的,內環境穩態是機體進行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
19、體溫調節、水鹽調節和血糖調節(A)
1、血糖調節
胰島 胰島素 促進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分解 過少:糖尿病
胰高血糖素 加速肝糖原分解,提高血糖濃度
2、水鹽的調節
人每天吃進去的水和鹽和排出的水和鹽是相等的
體內水少時或吃的食物過咸時--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下丘腦感受器受到刺激---垂體釋放抗利尿激素多-腎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減少。同時大腦皮層產生渴覺(飲水)
體內水過多時--細胞外液滲透壓降低---下丘腦感受器受到刺激------垂體釋放抗利尿激素少-----腎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減少-------尿量增加。
3、體溫的調節
體溫調節是溫度感受器接受體內、外環境溫度的刺激,通過體溫調節中樞的活動,相應地引起內分泌腺、骨骼肌、皮膚血管和汗腺等組織器官活動的改變,從而調整機體的產熱和散熱過程,使體溫保持在相對恆定的水平。
20、免疫系統的組成及主要功能(B)
免疫系統的組成
免疫系統包括:中樞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免疫活性細胞(T、B淋巴細胞等)和免疫活性介質(抗體、細胞因子和補體等)
免疫系統的主要功能
免疫系統:是脊椎動物和人類的防禦系統。它與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呼吸系統等一樣,是機體的一個重要系統。它是在系統發生過程中長期適應外界環境而形成的。它主要是指形成特異免疫應答的器官、組織、細胞和免疫活性介質(免疫效應分子)。
21、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B)
細胞免疫由免疫細胞發揮效應以清除異物的作用即稱為細胞免疫。參與的細胞稱為效應T細胞。
體液免疫B淋巴細胞受抗原刺激後,經一系列的分化、增殖成為漿細胞,漿細胞產生抗體,抗體進入體液而形成的特異性免疫。體液免疫的發生分為感應、反應和效應三個階段。
22、艾滋病的全稱、病原體及其存在部位(A)
艾滋病(AIDS)的全稱: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症
病原體:HIV病毒
存在部位:精液、陰道分泌物、血液、未經嚴格消毒的注射器、針灸針、拔牙工具等。
23、艾滋病的發病機理、症狀(A)
艾滋病的發病機理HIV病毒進入人體後,與人體的T淋巴細胞結合,破壞T淋巴細胞,使免疫調節受到抑制,使人的免疫系統癱瘓,最後使人無法抵抗其他細菌、病毒的入侵,讓人死亡。
症狀
開始症狀象傷風、流感、全身疲勞無力、食慾減退、發熱、體重減輕、隨著病情的加重,症狀日見增多,如皮膚、粘膚出現白色念球菌感染,單純皰疹、帶狀皰疹、紫斑、血腫、血皰、滯血斑、皮膚容易損傷,傷後出血不止等;以後漸漸侵犯內臟器官,不斷出現原因不明的持續性發熱,可長達3-4個月;還可出現咳嗽、氣短、持續性腹瀉 、便血、肝脾腫大、並發惡性腫瘤、呼吸困難等。
24、愛滋病的流行和預防(A)
從1981年美國發現第一個患者後,2003年低全球已經有60000000多患者,被稱為世紀瘟疫
預防:1、不吸毒
2、潔身自好,不性濫交
3、不與愛滋病人公用文身、剃須刀等器具
25、種群的概念和基本特徵(A)
概念 生活在同一區域的同種生物的全部個體
基本特徵:
1、種群的密度
2、種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3、種群的年齡組成
包括三種:

(1)增長型:種群中幼年個體很多,老年個體很少,這樣的種群正處於發展時期,種群密度會越來越大。(2)穩定型:種群中各年齡期的個體數目比例適中,數目接近。這樣的種群正處於穩定時期,種群密度在一段時間內會保持穩定。(3)衰退型:種群中幼年個體較少,而老年個體較多,這樣的種群正處於衰退時期,種群密度會越來越小。
4、種群的性別比例
26、種群密度的調查方法(A)
種群密度:單位空間內某種群個體數量。特點:面積相同,不同物種種群密度不同;同種生物不同條件下種群密度可能不同。
調查方法:樣方法、標志重捕法
27、種群增長的「S」型曲線「J」型曲線(B)
「J」型曲線:指數增長函數,描述在食物充足,無限空間,無天敵的理想條件下生物無限增長的情況。
「S」型曲線:是受限制的指數增長函數,描述食物、空間都有限,有天敵捕食的真實生物數量增長情況,存在環境容納的最大值K。

28、 研究種群數量變動的意義(A)
對於有害動物的防治,野生生物資源的保護和利用,以及瀕臨動物種群的拯救和恢復,都有重要的意義
29、群落的結構特徵(A)
群落: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區域內,相互之間具有直接或間接的各種生物種群的總和。
群落垂直結構: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數群落具有明顯的分層現象(主要受陽光的影響)
群落水平結構:由於地形的變化、土壤濕度和鹽鹼的差異、光照強度的不同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著不同的種群,同一地段上種群密度也有差異
30、群落演替的過程和主要類型(B)
群落演替: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群落被另一個群落代替的過程。
主要類型: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初生演替:是指一個從來沒有被植物覆蓋的地面,或者是原來存在過植被,但是被徹底消滅了的地方發生的演替
次生演替:原來有的植被雖然已經不存在,但是原來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還保留有植物的種子和其他繁殖體的地方發生的演替
31、人類活動對群落演替的影響(A)
人類可以砍伐樹木,填湖造地、捕殺動物,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甚至可以建立人工群落。人類活動往往會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於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進行
32、生態系統的概念和類型(A)
生態系統的概念
在結構上:生態系統由無機環境與生物群落構成。最大的生態系統是生物圈。
在物質和能量上:在一定的空間和時間內,在各種生物之間以及生物與無機環境之間,通過能量流動與物質循環而相互作用的一個自然系統(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
類型:草原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森林生態系統等。
33、生態系統的結構(B)
食物鏈和食物網
食物鏈:各種生物之間的吃與被吃的一種聯系。(舉例:草——鼠——蛇——鷹)
34、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過程和特點(B)
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
舉例:對於草——鼠——蛇——鷹這條食物鏈來說,能量流動的時候只能從草到鼠到蛇到鷹,而不能倒過來流動,所以說是單向流動,逐級遞減是指從前一種生物所包含的能量只有10%~20%能夠傳給下一種生物,其他的能量都損耗掉了。
能量流動的特點:單向流動、逐級遞減
34、研究能量流動的意義(B)
1、幫助人們科學規劃設計人工生態系統
2、可以幫助人們合理的調整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關系,使能量持續高效的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地方
35、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的概念和特點(B)
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的概念組成生物體的C、H、O、N、S、P等元素,都不斷進行從無機環境到生物群落,有從生物群落到無機環境的循環過程
特點:物質可以被反復利用
因為把儲存在地層里古代的碳元素(煤、石油等),經過燃燒在短時間內就釋放到現在的大氣中來,使現在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迅速增加,從而產生「溫室效應」
特點:能量流動是隨物質循環而進行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之間互為因果,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
36、生態系統中的碳循環(C)

因為把儲存在地層里古代的碳元素(煤、石油等),經過燃燒在短時間內就釋放到現在的大氣中來,使現在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迅速增加,從而產生「溫室效應」
37、生態系統中的信息傳遞(A)
信息包括:物理信息 如光、聲、溫度、濕度、磁力等
化學信息 如生物鹼、有機酸等物質
行為信息 如動物的行為
38、信息傳遞在農業生產中的運用(A)
1、利用聲信號誘捕或驅趕某些動物使其集群或遠離農田
2、利用昆蟲信息素誘捕或警示有害動物,降低害蟲的種群密度
3、有特殊的化學物質擾亂某些動物的雌雄交配,使有害動物的繁殖力下降
39、生態系統的穩定性(B)
生物系統的穩定性: 包括抵抗力穩定性和恢復力穩定性
生態系統成分越單純,結構越簡單抵抗力穩定性越低,反之亦然。草原生態系統恢復力穩定性較強,草地破壞後能恢復。而森林恢復很困難。抵抗力穩定性強的生態系統它的恢復力穩定就弱。
注意:生態系統有自我調節的能力。但有一定的限度。保持其穩定性,使人與自然協調發展。
40、人類活動對生態系統穩定性的影響(B)
影響 人類的活動正在改變著自然界中各種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導致出現了全球性的環境危機,如酸雨、溫室效應等。
措施 在草原上適當栽種防護林,可以有效地防止風沙的侵蝕,提高草原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如圖)。再比如避免對森林過量砍伐,控制污染物的排放,等等,都是保護生態系統穩定性的有效措施。
42人口增長對生態環境的影響(A)
(1)對土地資源的壓力
(2)對水資源的壓力
(3)對能源的壓力
(4)對森林資源的壓力
(5)環境污染加劇
43、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A)
一)大氣的二氧化碳濃度與全球氣候變暖
二)人工固氮的總量已經超過了天然固氮總量
三)臭氧層和紫外輻射
四)酸雨問題
五) 荒漠化
六)水資源短缺
七)海洋污染
八)生物多樣性銳減及其危害
43、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義和措施(B)
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義
潛在價值
直接價值
間接價值
措施:
1.就地保護,即建立自然保護區,
2 .遷地保護,如建立遺傳資源種質庫、植物基因庫,以及野生動物園和植物園及水族館等。
3. 制定必要的法規,對生物多樣性造成重大損失的活動進行打擊和控制。
保護生物多樣性,是全球共同的大事,最主要的是要行動,這必須所有締約國廣泛 合作,積極行動,制定必要的法規,對生物多樣性造成重大損失的活動進行打擊和控制,對瀕臨滅絕的物種、破壞嚴重的生態系統和遺傳資源實行有效的保護和搶救。
44、植物生長調節劑對扦插枝條生根的作用(B)
原理:生長素對器官建成的作用最明顯的是表現在促進根原基形成及生長上。吲哚丁酸(IBA)在生長素中促進生根的效果最好,在應用方面發現IBA(吲哚丁酸)與萘乙酸(NAA)比吲哚乙酸(IAA)穩定,效果更好。
實驗方法:
對照法
結果分析:實事求是地對實驗前、實驗中(包括課內、課外)和實驗後插條生根的情況進行記錄,並及時整理數據,繪製成表格或圖形。最後分析實驗結果與實驗預測是否一致,得出探究實驗的結論。不要求實驗結果都一致,但要求有分析研究。
45、培養液中酵母種群數量的動態變化(B)
制定計劃:
在小組的基礎上寫出實驗方案,方法步驟應當具體,並且是可以操作的,確定小組同學的分工。向老師匯報本小組的研究計劃,以求老師的指導
實驗方法:
通過顯微鏡,估算出10毫升培養液中酵母菌的初始數量,在此後連續觀察7天,分別記下7天的值。
結果分析:
將結果有關曲線圖表示出來,分析實驗結果是否支持所作的假設
46、製作生態瓶(B)
實驗原理:
在有限的空間內,依據生態系統的原理,將生態系統具有的基本成分進行組織,構建人工生態系統三可能的。要注意人工生態系統的穩定性三有條件的,也可能三短暫的。
實驗材料和實驗步驟:
材料:蚯蚓8-10條 蝸牛5-7個 小烏龜2-3隻 浮萍、水草、蕨類植物和一些低矮雜草、仙人球和仙人掌 玻璃板 粘膠足量 沙土8-10千克 含腐殖質較多的花土40-50千克,自來水足量
步驟:
1、 製作100*70*50的標准玻璃生態缸框架
2、 將花土和沙土一邊高一邊低的放在缸的底部
3、 將各種生物合理的放在缸里
4、 封上生態缸蓋。把它放在室內通風,光線良好的地方,但是要避免陽光的直射
實驗結果和分析:
根據觀察結果寫出實驗報告
47 調查當地生態環境中的主要問題
調查方案的制定

閱讀全文

與生物歷史知識點總結人教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