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白俄羅斯有哪些著名的旅遊景點
明斯克市
白俄羅斯共和國首都,座落在斯維斯洛奇河畔(第聶伯河支流),人口170萬。面積229平方公里。℃。明斯克迄今已有935年的歷史。史籍中有關明斯克的最早記載是1067年。14世紀初,明斯克被並入立陶宛大公國,1793年並入俄羅斯,為明斯克省中心。1919年1月1日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立,明斯克為共和國首都。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明斯克於1941年6月28日淪陷。德國法西斯在明斯克及附近地區殺害了40餘萬人。明斯克80%的住房和幾乎所有的工廠、發電站、科研機構和劇院被毀。1944年7月3日蘇聯紅軍解放了明斯克。1946年開始重建工作。1972年1月明斯克成為蘇聯第11個人口超過百萬的城市。明斯克曾兩次榮獲列寧勛章,1974年被授予「英雄城市」稱號。
斯科里納大街
原名列寧大街,白獨立後改用白著名作家和詩人弗蘭齊斯克·斯科里納名字命名,總長11公里,寬48-70米,自東北至西南穿過明斯克,是明斯克市的中軸線和主要交通要道。該街橫跨流經明斯克市的斯維斯洛奇河,與連接市內各區的主要交通要道相交叉。街道旁建築多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重新修建。大街途經數個廣場,其中著名的有勝利廣場、獨立廣場(原列寧廣場)、十月廣場和雅庫博·科洛斯廣場。
勝利廣場
座落於明斯克市中心,1947年建成,長225米,寬175米。廣場上矗立著偉大衛國戰爭陣亡烈士紀念碑,高40米,碑身底部四面鑲嵌大型金屬浮雕群,表現白俄羅斯軍民英勇抗敵的戰斗歷程。碑頂為象徵英雄城市的五星勛章。紀念碑前是體現烈士不朽精神的長明聖火。廣場兩側整齊排列的石碑上刻著前蘇聯12個英雄城市的名稱。廣場地下是寬敞的人行信道,信道的中央大廳內建有一個直徑達2米的琥珀花環,花環內設有照明裝置。當燈光亮起的時候,整個花環就象一團熊熊燃燒的火焰,提醒著過往行人不要忘記為勝利而光榮犧牲的死難烈士。目前,勝利廣場已成為白俄羅斯舉行隆重紀念活動的主要場所之一。每逢「」勝利日、獨立日等重大節日,白俄羅斯都要在該廣場舉行隆重的獻花儀式。外國領導人來訪時,通常都向烈士紀念碑敬獻花圈。
偉大衛國戰爭歷史國家博物館
位於明斯克市共和國宮左側,是白俄羅斯最大、收藏品最多的一座衛國戰爭紀念館。博物館於1944年10月22日首次對外開放,主要展品來自1942年10月在莫斯科舉辦的「白俄羅斯的生活和戰斗歷程」展。這些展品集中反映了白俄羅斯軍民在1941年-1945年間抗擊德國法西斯的悲壯歷史。1966年博物館正式遷入現在的三層建築內,共有25個展廳,總面積3600平米,、文物及藝術作品。博物館內院是專門的展示坪,陳列著蘇軍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武器裝備實物。
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一次代表大會會址博物館
位於明斯克市中心斯科里納大街31a。1898年3月1-3日,在位於當時明斯克市扎哈里耶夫街133號的一座房子里,來自俄國各地馬克思主義小組的9名代表秘密舉行了俄國社會民主工黨(蘇聯共產黨前身)第一次代表大會,通過了成立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的決議,選出了3人組成的中央委員會。這次會議標志著俄國無產階級斗爭進入新的歷史階段。1923年該會址被定為國家級歷史文物。1941年德軍入侵後,會址被焚毀。1948年在舊址重建俄社會民主工黨一大博物館。後又遷到現在的地址。1992年2月該館轉歸白文化部管理,成為白國家歷史文化博物館分館。
淚島
位於明斯克市特洛伊茨老城城外的斯維斯洛奇河中,是為紀念在蘇聯入侵阿富汗戰爭中陣亡和失蹤的800多名白俄羅斯官兵建造的建築群。島中心矗立著陣亡將士的紀念塔碑。在建築時,陣亡官兵的母親們給該島起名為「悲痛和眼淚的島」,後來簡稱為「淚島」。
聖靈主教大教堂
明斯克東正教重要的活動中心,始建於1633年,1642年完工,屬巴洛克建築風格。最初曾是天主教女修道院的主教堂。1860年,該教堂轉為東正教教堂。1870年教堂開設聖靈修士修道院。1918年,修道院被關閉,聖靈大教堂的禮拜活動也被禁止。教堂變為消防隊訓練場地,隨後被改為檔案館。1943年,教堂開始恢復東正教禮拜活動,所屬修道院也予以恢復。1947年,教堂頂部安放東正教大十字架。20世紀50年代上半葉,對教堂內部進行過一次維修。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對教堂進行最後一次修葺並保持至今。教堂中供奉著一些宗教珍品,如,明斯克聖母聖像等。
「哈丁」德國法西斯大屠殺紀念館
「哈丁」系偉大衛國戰爭前白一普通村落,共29戶人家。1943年3月2日德國法西斯以搜查白游擊隊員為名闖進該村,將149人(其中包括75個兒童)全部殺害。為紀念「哈丁村」及被法西斯毀掉的其它白俄羅斯村莊,1969年5月7日在原哈丁村建成紀念建築雕塑群。該建築雕塑群佔地50公頃,恢復了舊哈丁村的的原貌。名為《不屈的人》的銅像位於建築群的中心,旁邊是排列整齊的花崗石板。在該建築群內還建有死難者公墓。公墓白色大理石上銘刻著死者留給生者的話:「請善良的人們記住,我們熱愛生命、祖國和親愛的你們。我們被活活燒死了。我們請求所有人:將悲痛化作勇敢和力量,為了這個世界永久和平與安寧,為了無論何時、何地再也不會有人被燒死」。在石碑另一面上刻有生者對死者的回答:「你們是我們的親人。在你們面前人們悲傷地低下頭。在黑色的災難日子裡,你們接受了死亡,沒有向法西斯殺人犯屈服。但你們對祖國強烈的愛永存。人民對你們的思念將如大地和太陽一樣永恆」。
白俄羅斯國立大學
創立於1921年10月,是白俄羅斯規模最大、最負盛名的學校之一。下設物理系、半導體物理和電子系、機械數學系、應用數學和信息系、生物系、化學系、地理系、語言系、法學系、歷史系、哲學經濟系、新聞系、國際關系系、預科系、對外預科系、高校教師進修系、經營與信息技術系、電腦和編程進修系、技術管理系、附屬中學、應用物理問題研究所、物理化學問題研究所、核問題研究所、共和國高校研究所、科學工程中心、基礎圖書館、信息出版和計算中心等27家單位。學校共有83個專業,125個教研組,學生人,教師1441人,其中包括211位博士或教授,935位副教授或副博士。
白俄羅斯國家美術館
建於1939年,前身是白俄羅斯國家畫廊,1957年改名為白俄羅斯國家美術館。該館是白造型藝術品收藏量最大的博物館,其藏品規模在獨聯體國家中名列前茅。衛國戰爭前的藏品主要是在白俄羅斯明斯克、維捷布斯克、莫吉廖夫等州博物館收集的白俄羅斯聖像、十六至十八世紀的木雕、十月革命前的畫作及部分蘇聯藝術家的作品。第二次世界大戰德軍入侵時,美術館被炸毀,大部分館藏藝術品被德國法西斯分子搶劫,至今下落不明。日後經白藝術家和收藏家阿拉多瓦婭的不懈努力,該館得以重建。目前展出和庫存藝術品共多件,包括白俄羅斯、俄羅斯及其它國家藝術家在繪畫、雕塑、實用裝飾等方面的作品。
國家歌劇芭蕾舞大劇院
1933年奠基,1939年落成,共能容納1500人,其中池座1200人,包廂(三層)300人。偉大衛國戰爭時期劇院受到較大程度的破壞,1948年進行了修復。1978年重新進行了內部裝修。該劇院主要上演經典芭蕾舞和歌劇。
布列斯特市
白俄羅斯西南邊境城市,距明斯克350公里,位於穆哈維茨河和布格河交匯處,是布列斯特州的首府,人口29萬。該市建於1019年。歷史上,該地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是商賈集散之處。15-16世紀布列斯特成為立陶宛大公國政治和經濟重鎮之一,19世紀起,成為俄國格羅德諾省的縣城。該市與波蘭接界,扼俄羅斯和白俄羅斯通往中東歐和西歐鐵路、公路交通要沖,是歐亞大陸橋上的重要樞紐。由於該市 擁有銜接東西的優越地理位置,發達的交通運輸設施以及高素質的勞動力,因而,前蘇聯政府就曾考慮在此開辟經濟特區。1996年,白在此開辟了國內第一個自由經濟特區。該區由兩部分組成,分別位於該市的西北部和東部,面積共70平方公里。
布列斯特要塞
1830年在布列斯特老城基礎上構築,始為臨時工事,1833-1842年間改建為永久工事。該要塞座落於穆哈維茨河和布格河兩河支流及渠道分割成的4個小島上,由中央工事和3個橋頭堡組成。中央工事為環形封閉式,,磚牆厚2米。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要塞外圍又增築了兩道堡壘地帶,變得更加堅固。該要塞現只保存部分遺跡。1918年3月3日蘇維埃俄國與德國及其盟國在要塞內簽訂了著名的布列斯特和約,為新生的蘇維埃政權爭取到寶貴的「喘息時機」。1941年6月22日,德國法西斯軍隊開始進攻蘇聯,駐守在布列斯特要塞的蘇軍浴血抵抗月余,在偉大衛國戰爭史上寫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頁。1965年,要塞被授予「英雄要塞」稱號。目前,在要塞遺址上建有歷史博物館,供遊人參觀。
別洛韋日國家森林公園
。系歐洲最大的平原森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80項人類遺產之一。林區景觀優美,植物、動物種類繁多,許多為世界珍稀品種。夏季為旅遊、度假勝地。林中野牛為歐洲最大動物,世上稀品,,高2米,重1000公斤,壽命25-30年。1914年曾多達700頭,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被獵絕。1946年從波蘭運進5頭繁殖,現達300多頭。20世紀50年代,在森林公園中心的村莊維斯庫利建成前蘇國家領導人的官邸。1991年12月8日,俄羅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三個加盟共和國領導人葉利欽、克拉夫丘克和舒什克維奇在這里簽署了宣告蘇聯不復存在的《成立獨聯體協議》。
Ⅱ 斯大林格勒在現在的哪個地方(具體一些)
斯大林格勒(俄羅斯伏爾加格勒市舊稱)即伏爾加格勒。
伏爾加格勒是一個南方城市,平均氣溫夏季為26度,冬季為零下9度,城市位於伏爾加河畔(歐洲最大的河流之一),受伏爾加河的滋潤,歷來被稱為俄羅斯的」南部糧倉"。
1基本介紹
伏爾加格勒(俄語:Волгоград)(英語:Volgograd)伏爾加格勒是俄羅斯聯邦伏爾加格勒州首府。位於莫斯科東南1000公里處,坐落在伏爾加河下游平原上。人口98.8萬人(1987年)。 伏爾加格勒始建於1589年,原稱「察里津」,十八世紀起為軍事要塞。1925年前稱「察里津」。1925——1961年名「斯大林格勒」 。俄羅斯名城,重要河港。伏爾加格勒州首府。在伏爾加河下游。人口97.4萬(1985)。伏爾加格勒始建於1589年。十八世紀起為軍事要塞。水陸交通要沖和貿易中心。伏爾加河-頓河運河鑿通後,成為俄羅斯歐洲地區東南部水陸交通樞紐。1918-1919年和1942-1943年在此進行著名的察里津戰役和斯大林格勒戰役。水陸交通要沖和貿易中心。伏爾加河--頓河運河鑿通後,成為俄羅斯歐洲地區東南部水陸交通樞紐,是伏爾加河下游最古老的城市之一。1918--1919年國內戰爭時期曾在這里開展過舉世聞名的「察里津」保衛戰。1925年改稱斯大林格勒。衛國戰爭年代,著名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在該城近郊和市區展開,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根本轉折。1961年改稱伏爾加格勒。工業以機械製造、電力、優質鋼冶煉、煉油及石油化工為主。有7所高等學校和多處科研機構。
伏爾加格勒是一個南方城市,平均氣溫夏季為26度,冬季為零下9度,城市位於伏爾加河畔(歐洲最大的河流之一),受伏爾加河的滋潤,風景秀麗,氣候宜人,物產豐富,歷來被稱為俄羅斯的「南部糧倉」。由於當地人民的生活相對仍然比較穩定,物價水平相對較低,其生活方面的消費,基本與國內持平。因此,留學生一般不必打工。
2名稱演變
1925年前名為察里津。1918年斯大林在這里領導了著名的察里津戰役,擊潰了來勢洶洶的哥薩克白衛軍,對鞏固十月革命成果、捍衛初建的蘇維埃政權具有重大的意義。為了紀念斯大林的卓越貢獻,1925年察里津改名為斯大林格勒。因其位於伏爾加河畔,1961年又改名為伏爾加格勒。2013年1月31日,俄羅斯伏爾加格勒市杜馬、即市議會[2]決定,每年6天特定紀念日期間這座城市重新更名為斯大林格勒,以紀念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勝利70周年。依照市杜馬當天通過的一項決議,這6個特定日子包括2月2日進攻斯大林格勒的納粹德國軍隊向蘇聯紅軍完全投降紀念日、5月9日蘇聯衛國戰爭勝利紀念日和俄羅斯設立的9月2日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紀念日。
3歷史沿革
伏爾加格勒1925年前叫察里津,1589年建城。 17世紀初毀於大火,1615年在伏爾加河右岸重建,是伏爾加河流域最古老的城市之一。18世紀起為軍事要塞,19世紀後期建成鐵路,城市迅速發展,成為俄羅斯南疆重要的工業與商業貿易中心。
伏爾加格勒無論何時都從其獨特的地理位置上受益,它是連接歐洲和亞洲陸路和水路交通的樞紐,註定了它擔當重要的角色,而這個城市也的確總是在俄羅斯的歷史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無論是莫斯科公國、俄羅斯帝國、還是蘇聯和俄羅斯聯邦。城市最初選在了西伯利亞的大草原上,起名為察里津,建在一個島嶼上,那兒察里津河流入伏爾加河。把它作為堡壘設計是為了保護俄羅斯東南邊界和大伏爾加征程免受游牧民族的侵襲。 蘇聯革命戰爭時期斯大林在這里領導了著名的察里津戰役,擊潰了來勢洶洶的哥薩克白軍,對鞏固十月革命成果、捍衛初建的蘇維埃政權具有重大意義。1925年為紀念斯大林改稱斯大林格勒。
1942年7月德國法西斯先後動用150多萬兵力,企圖攻佔斯大林格勒,切斷伏爾加河並控制高加索地區,然後北攻莫斯科。斯大林格勒軍民浴血奮戰了200多個日日夜夜,將德軍全部殲滅,最後迫使德國法西斯停止了戰略進攻並且開始走向崩潰。1943年2月2日在斯大林格勒的偉大勝利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那時法西斯主義的敗退已經很明顯。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勝利從根本上扭轉了二次大戰的戰局,奠定了蘇聯衛國戰爭和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的基礎。
智利詩人聶魯達對
這次戰爭的評價語是:「勇氣規則獎賞給了這片土地」。戰爭結束後,城市不得不幾乎全部重建,這實際上意味著斯大林格勒的重新現代開發。整個國家在戰爭期間
都支持斯大林格勒,整個國家都幫助它醫治戰爭的創傷,並幫助它復甦。對這座被毀的城市的重建、伏爾加河-頓河運河船舶信道的建設以及歐洲最大水電站的建
設,實際上說明了包括來自到重建點的全蘇聯平民和專家的巨大努力。伏爾加格勒沿河岸綿延約一百公里的地方建有新工廠和漂亮的公園。它是戰略交通中心,是主
要鐵路和聯邦機動車信道的樞紐,航線和水路系統通過Volga-Don信道提供河道和海上的交通。伏爾加河和
ergeninsky礦泉水,加上其優良的氣候條件,使得它從遠古時候起,就吸引著許多人,展示著民族的多樣性。城市有巨大的科學和文化潛力。這兒有俄羅斯科學學院的一所分校和十四個學術機構,包括地質、自動控制、海洋學、生物學和其它學院。在科學學院里科學家們研究海洋和地質層,尋求利用和拯救自然資源的方法。城市有一大批光榮的市民,其中有伊麗莎白女王皇後陛下,她友好地接受了伏爾加格勒榮譽市民的稱號。這種給予標明伏爾加格勒人民對女王皇後陛下和前國王喬治一世的無比的真誠敬仰和喜愛和對他們的幫助的贊賞,他們為俄羅斯人民和英國人民架起了友誼之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這對皇家夫婦為斯大林格勒提供了他們的幫助。
1961年該城改名為伏爾加格勒。
4交通運輸
伏爾加格勒也是一個重要的交通中心,聯結俄羅斯中部地區的高加索山脈西部和東部地區。該市與各大城市鐵路接軌,航空搭線,交通四通八達,尤其是去裏海,烏拉爾,索契等旅遊勝地,既便宜又方便。從伏爾加格勒有到義大利、德國、阿拉伯、科威特、希臘、土耳其、印度、斯里蘭卡、黎巴嫩及前蘇聯各加盟共和國的定期直達航班。莫斯科和伏爾加格勒之間每天有5-6班次往返程航班,航程時間大約為1小時,此外,每天有3次火車從莫斯科出發,經18小時到伏爾加格勒。
5工業製造
伏爾加格勒州的基礎工業領域有機械製造業和金屬加工業(生產拖拉機,船舶,塔吊,軸承及石油工業、電子技術工業、食品工業專用的儀器設備,生產鑽探設備,倉儲式運輸設備,醫療機械設備和商貿用設備),燃料業(開採石油和天然氣),石油再加工業,化學工業,石油化工工業(其中包括苛性鹼,化學纖維),黑色冶金和有色冶金業。州內建築材料加工業及紡織業、木材加工業和食品加工業都發展得很出色。
在伏爾加格勒州1993年的工業結構中,電力能源佔3.8%,原料加工業佔22.4%,汽車機械製造業佔17%,化學工業佔15.7%,輕工業和食品加工業佔20%。
主要的工業中心有伏爾加格勒市、伏爾加斯基市和卡梅申市。
伏爾加格勒集中了眾多的工業企業,大約有130多家工廠、輕紡工業和科研生產聯合體等單位[2]。
大型企業有:伏爾加格勒市的「拖拉機製造廠」股份有限公司,有職工19,500人;「紅色十月」冶金廠有職工
12,000人;「街壘」工廠,有職工12,500人;「伏爾加格勒CC」股份公司,有職工5,500人;卡梅申市的棉紡聯合體,有職工1,100人;伏
爾加斯基市的國營軸承廠,有職工159,000人,伏爾加斯基制管廠有職工9,000人。
6農業生產
伏爾加格勒州生長有硬桿小麥、蔬菜和瓜果。乳肉兼用是畜牧業發展的方向,同時還在發展家禽飼養、養蜂業和山羊養殖業。
7文化旅遊
伏爾加格勒是俄南部一個大的科學和教育中心,市有22所高等教育機構和6萬多名學生,數十個科研機構,還有100多個公共圖書館、3個博物館和4家劇院。
伏爾加格勒還是俄南部的一個旅遊中心,每年有十多萬餘外國遊客游覽伏爾加格勒,它不但是一個漂亮、廣闊、美麗的城市,並且有許多的歷史古跡、博物館、劇院、音樂廳、餐館。
8城市面貌
伏爾加格勒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重建的,整潔而漂亮。列寧大街兩側的高樓鱗次櫛比,伏爾加沿河街和崔可夫元帥街之間是一塊塊綠草坪,英雄林蔭道兩旁有白楊、松柏、樺樹和丁香,路邊花壇上盛開著色彩艷麗的鬱金香。
紀念碑和雕像
伏爾加格勒全城有近百座紀念碑和雕像以及數十處供人們憑吊和瞻仰的紀念地,大部分和革命歷史事件和革命歷史人物有關,如市中心烈士廣場上的無名戰士墓,位於列寧大街和蘇維埃路之間的「巴甫洛夫樓房」,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全景畫紀念館,馬馬耶夫高地紀念碑群,察里津保衛戰紀念碑以及分別矗立在州府大廈前和列寧廣場上的列寧雕像等。其中,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全景畫紀念館聞名遐邇,紀念館是一幢造型高大、式樣新穎的白色建築物,位於市中心。全景畫懸掛在紀念館中央大廳中。沿大廳中央的螺旋型樓梯拾級而上,登上頂層,當年震撼世界的
激戰場面就會躍然再現。畫面是以當年的主戰場--城市制高點馬馬耶夫山崗為中心向四方鋪陳展開。全景畫巧妙地把畫面同模型、實物、地形融為一體,具有強烈
的真實感和立體感。全景畫長5米,高3米,由8人花費兩年時間才創作完成,是俄羅斯最大的全景畫。紀念館外陳列著「卡秋莎」火箭炮、飛機、坦克。紀念館地
下大廳里,陳列著一些烈士的遺物和當年用過的武器。紀念館的旁邊有一幢5層樓房的殘垣斷壁,大戰時,全城房屋被毀,這是特意保留下來的。
馬馬耶夫山崗
英雄雕像
另一個著名的紀念地是馬馬耶夫山崗。這里是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中的主戰場,蘇聯紅軍與德國法西斯軍隊最後決戰的地方。入口處,左右各有一座巨大浮雕,名為「世代永記」。拾級而上,兩側大樹參天,戰況浮雕與英雄塑像交替出現。高地中部,是誓死保衛廣場,中間的噴泉池
內有一個一手持槍,一手握雷的赤膊英雄雕像。再往上走,左右各有一面浮雕,名為「殘垣斷壁」,上面有許多英雄形象和戰時的口號,當人們走近這些浮雕時,耳
邊就響起了當年的實況錄音:敵機轟炸聲,對空射擊的機槍聲,戰士們沖鋒殺敵的呼喊聲。還有當年莫斯科廣播電台著名播音員列維坦的洪亮的聲音。他在宣讀捷報,號召人們為勝利流盡最後一滴血……
祖國—母親
走過雕像林立的英雄廣場,
便是哀悼廣場,廣場邊上有一幢碑石環繞的圓形建築,是陣亡將士紀念大廳。大廳正中是一隻巨手,手中高舉著一支長明火炬,旁邊有4名衛兵守衛著,周圍牆壁上
的數十面紅旗上,有700O多名陣亡官兵的名字。在山崗的頂部,聳立著一座氣勢雄偉的「祖國母親在召喚」塑像,高85米,連底座重8000噸,她右手持
劍,左手遙指敵人進犯的方向,大聲呼喚兒女們奮起英勇殺敵。這尊塑像好像是一位頂天立地的女神,被視為伏爾加格勒市和整個俄羅斯的象徵。
由喀山乘船經烏里揚諾夫斯克可直達伏爾加格勒市,伏爾加格勒位於伏爾加河下游右岸,距莫斯科1000公里處。伏爾加格勒在十月革命前稱察里津,因斯大林格勒軍民的浴血奮戰殲滅了敵軍,被授於英雄城市的光榮稱號,改稱為斯大林格勒。在1961年斯大林格勒又改名為伏爾加格勒城。作為連接伏爾加河和頓河的著名運河的起始點而廣為人知。
市中心的無名戰士墓上聳立著高大的尖塔,上面燃燒著長明火炬。在果戈里大街上設有衛國戰爭博物館。伏爾加格勒全城有近百座紀念碑和雕像,大部分和革命歷史事件及革命歷史人物有關,如斯大林格勒大會戰全景畫紀念館聞名遐邇。全境再現了當年大激戰的場景,形象逼真,壯烈動人。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全景圖博物館(Музей-Панорама「Сгалинградская Битва」)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全景圖博物館建造在因轟炸而只殘存了外圍一部分的原麵粉廠旁邊。這里收集著豐富的關於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資料。
被戰火焚燒成一片荒原的1942年的斯大林格勒模型、當時使用的武器、各種軍用品等諸多展示,一起充當著這段光榮歷史的證言。
另外,這里還排列著當時將校們的肖像,其中也有斯大林的肖像。如今在整個原蘇聯土地上,都已經消失的斯大林形象,在這里卻有保存,大概是斯大林雖沒有直接指揮戰斗,但在此次保衛戰中的功績還是不可磨滅的吧!
博物館上面部分繪有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戰況巨型全景圖,具有很強的立體感。
州立鄉土博物館(Областной Краеведческий Музей)
是一家與伏爾加格勒(Волгоград)相關的綜合性博物館。以出土物品、民俗資料展示為主,甚至還詳盡地展示了城市創立相關的資料、產業等近代文化。
米格戰斗機等展示設在另一棟樓房內。最值得參觀的是白鯨的標本,它於1976年11月在伏爾加格勒水力發電站附近被捕捉,長2.4米、重150公斤。
伏爾加格勒歷史博物館(Волгоградский Гос.Мемориально-Исторический Музей)
利用19世紀末富商館舍創立的一家博物館。展示的主要內容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戰至俄國革命後的內戰時期伏爾加當地的歷史。其中白軍軍旗、紅軍軍服、顯示前線局勢變化的地圖等都值得一看。此外,館內還擺放有革命軍使用的裝甲車模型,也可以坐在上面體會一下。
博物館建造本身就是斯大林格勒保衛戰這段歷史的鮮活證據[3]。
9相關信息
歷史評價變化
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俄羅斯(包括蘇聯)社會對蘇聯70年歷史的評價有兩次大的變化。第一次發生在1987年,時任蘇共中央總書記的戈爾巴喬夫發動了政治改革。政治體制
歷史還斯大林以清白
的變化引起了歷史學的反響,史學界提出在蘇聯歷史中「不應該有被遺忘的人物和空白點」,由此在全國掀起一場「重評蘇聯歷史的運動」。這場運動在沖破以往史學領域比較盛行的教條主義和僵化地理解馬克思主義方面有過一些作用,但在「公開性、民主化」的口號下走到了極端,其結果導致對蘇聯歷史的全盤否定,社會的混亂、國家的解體。
蘇聯解體之初,原蘇共領導人的塑像、紀念碑等曾經遭到瘋狂的破壞。
不過在2003年,伏爾加格勒州政府作出恢復城市原來的名稱「斯大林格勒」的決議。州議會議長說道:「斯大林格勒是俄羅斯歷史中最光榮的名字。斯大林是強大俄羅斯的象徵。重新使用這個名字,有助於使俄羅斯人對國家的未來充滿希望」。己有十幾個州政府簽名支持伏爾加格勒市政府的改名要求。
2003年11月13日,俄羅斯秋明州伊希姆市政府決定,在原來被推倒的斯大林塑像位置上重新豎立斯大林紀念碑。副市長伊·法傑伊娃指出:衛國戰爭時期,由伊希姆市人組建的軍團呼喊著「為了祖國!為了斯大林!」的口號從這個廣場走向前線。而政府這個決定得到了普遍的支持。這是還歷史的公正。
據2012年前的一次統計,重新肯定斯大林者已經不限於共產黨(占該黨被調查者的75%)。自由民主黨肯定斯大林者
比例最高(占該黨被調查者的83%),而在親總統的俄羅斯政權黨「統一俄羅斯」中,肯定斯大林的也佔到被調查者的58%。只是到2012年前還沒有定下來
是否要重新命名為斯大林格勒。
俄羅斯勝利日
2005年5月9日是俄羅斯勝利日,俄羅斯歷史名城伏爾加格勒(原斯大林格勒)全城當天舉行慶祝偉大的衛國戰爭勝利60周年活動。隆重的儀式,熱烈的場面,讓人再度感受到當年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勝利後人們的喜悅情景,銘記這里曾發出過歷史的最強音——蘇聯人民能徹底戰勝法西斯。
作為俄羅斯最大的城市之一,伏爾加格勒在全球以因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斯大林格勒而聞名,斯大林格勒戰役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保證了俄羅斯和它的盟國——英國、法國和美國在二戰中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Ⅲ cctv9記錄頻道播放的戰爭紀錄片有哪些 二戰的紀錄片,我記得有《偉大的衛國戰爭》
《泊客·中國因你更美麗》、《華工軍團》、《追蹤史前寶藏》、《踏上絲路尋訪中國印記》、《愛新覺羅.溥儀》、《地標物語》、《華爾街》、《現象1980||》、《為中國而設計》、《迷失的蹤跡》、《日本細菌戰》、《地下四千年》、《龍江行》、《先生魯迅》、《中原大發現》、《抗日同盟軍》、《劉海粟》、《青色誘惑》、《太空英雄》、《大唐西遊記》、《李查尼與長城》、《太空英雄》、《愛唱侗歌的凱瑟琳》、《魚祭》、《嶺南王國》、《老舍傳》、《梅蘭芳》、《戰痘記》、《燃燒的黃龍旗》、《台北故宮》、《異鄉·驛客》、《金色道釘》、《圓明園》、《遙遠星球的孩子》、《鄔老闆世界盃》、《重慶大轟炸》、《發現少校》、《蛟龍潛深洋》、《成長的秘密》、《努爾哈赤》、《天上西藏》、《北歸》、《新絲綢之路》、《血戰騰沖》、《綏遠抗戰秘檔》、《上海2010》、《1921點亮中國》、《紅色檔案》、《隱蔽戰線II|》、《我和我的祖國》、《秦始皇陵地下高樓》、《我的母親》、《中國三峽》、《鐵路萌初》、《我的濟南老家》、《湖商》、《再說長江》、《復活的檔案》、《洋海古墓》、《五千年以前的文明》、《十里紅妝》、《三坊七巷》、《一個博物館和一座城市》、《歷史名人與澳門》、《帝國商行》、《土樓幻境》、《地鐵》、《晉商》、《中國遠征軍》、《現象1980》、《中華武功》、《流年碎影》、《漢字五千年》、《崑曲六百年》、《滹沱滄桑》、《地下4000年》、《龍坊》、《西湖》、《葫蘆島大遣返》、《河套長煙》、《大明宮》、《風雪中東路》、《大西遷》、《為世博而設計》、《宇宙大爆炸》、《法門寺》、《流放寧古塔》、《喜洲》、《普洱茶》、《家園》、《路易·艾黎》、《鴨綠江》、《鄭和下西洋》、《最高境界的格鬥術》、《那一場風花雪月的往事》、《司徒雷登與燕京大學》 、《費利斯·比托的1860》 、《梁思成與林徽因》、《時光II》、《哥窯謎案》、《方誌中國》、《巴人之謎》、《淹城探謎》、《戴笠之死》、《蝶谷秘境》、《家園》、《山林里的故事》、《登月迷局》、《揚州鹽商》、《尋蹤東胡林》、《未被發掘的皇陵》、《揭秘獅虎獸》、《深湖魅影》、《絕滅谷地》、《破譯魔鬼城》、《敦煌》、《798》、《天地洛陽》、《中原大發現》、《魔窟》、《生活在2050》、《密碼疑案》、《土墩下的王陵》、《神秘的石磨盤》、《外灘》、《盪滌塵埃》、《亞運在中國》、《悲壯的榮光》、《北洋軍閥》、《王陵遺夢》、《古圖探秘》、《森林之歌》、《怪圖》、《西泠印社》、《發現甲骨文》、《發現聖旨金牌》、《探訪魔溝》、《苦行者的回歸》、《尋找阿房宮》、《孤島葉猴》、《碉樓殘夢》、《屋脊上的王朝》、《金川硝煙》、《少林秘笈》、《寶藏迷蹤》、《飛天神功》、《幼童》、《古城末日》、《迷失的蹤跡》、《越窯秘事》、《地球展望》、《神洞探奇》、《花岡越獄》、《寵宦秘史》、《蜂戰無間道》、《最後的圖瓦》、《廬山》、《王陵疑雲》、《蔡倫的秘密》、《深埋的物證》、《日內瓦1954》、《中國冰雪記憶》、《重返北領地》、《百年機車之謎》、《隱蔽戰線II》、《轉向113度》、《歲月山河》、《中國現代奇跡》、《國貨前世今生》、《北歸》、《追夢九成宮》、《寂靜山谷》、《劫後寶藏》、《探秘蜘蛛人》、《再見蒸汽機車》、《血戰騰沖》、《失落的天書》、《郭氏家族》、《俠之蝙蝠》、《史前寶藏》、《南少林之謎》、《叢棺疑雲》、《鳳棺迷魂》、《拼音的故事》、《晉祠之謎》、《與龍同行》、《滇緬鐵路》、《海上沉浮》、《綏遠抗戰》、《親歷國宴》、《找樂》、《追逐太陽》、《時光》、《在天那邊》、《請上座》、《公元一六四四》、《河姆渡》、《荒城秘史》、《霞客行》、《失落的王城》、《頤和園》、《帝國的興衰》、《王者之器》、《絕活世家》、《稻米的歌聲》、《秘色瓷的真相》、《金編鍾之謎》、《甲子》、《致命的皮球》、《魂斷神禾塬》、《彩俑尋蹤》、《大河源》、《古堡迷蹤》、《天書》、《江湖》、《中國記憶》、《「銀究」傳奇》、《莽權尋蹤》、《察卡洛》、《驚情700年》、《巨龍驚現》、《帝國寶藏》、《末代皇帝與國寶》、《消失的建築》、《越窯秘事》、《絕世寶藏》、《古顱懸疑》、《大足石刻》、《吳韻》、《通天石人》、《木客大冢》、《鐵骨忠魂》、《為中國肖像》、《玉碎奪魂》、《無棺古墓》、《玉石傳奇》、《猜想三星堆》、《太極武當》、《文明的腳步》、《隱蔽戰線》、《美麗中國》、《國家寶藏》、《中國人從哪裡來》、《重返卡拉麥里》、《當盧浮宮遇見紫禁城》、《賽季》、《悲壯的榮光1932》、《司崗里的傳說 滄源佤族》、《永生羊》、《HongKong Ten years on》、《Den of the "NO.76"》、《Fairyland of earth building 》、《South China Sea-1》
Ⅳ 俄羅斯有哪些知名的建築
1、聖彼得堡冬宮博物館
克里姆林宮包括5座富麗堂皇的宮殿、4座聖潔無比的教堂、莊重森嚴的宮牆直指雲霄的宮塔。
盤點俄羅斯10大景點 亞歐風光交匯地--人民網四川頻道--人民網
http://sc.people.com.cn/n/2015/0122/c345167-23644794-10.html
Ⅳ 喀秋莎歷史紀念館建在哪裡
斯摩棱斯克州伏斯霍得區,具體地址沒查到。
Ⅵ 艾爾米塔什博物館有什麼樣的歷史
艾爾米塔什博物館,位於俄羅斯聖彼得堡宮殿廣場上,是美術歷史文化綜版合性大型博物館權,規模宏大,藏品豐富,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之一,它的藏品與規模,可與世界上任何一座大型的博物館相媲美。它佔地9萬平方米,全部建築包括冬宮、小艾爾米塔什、舊艾爾米塔什、新艾爾米塔什以及可容納500名觀眾的艾爾米塔什劇院,布局協調,氣勢雄偉,是聖彼得堡的主要名勝之一。
1764年,俄國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購進了倫勃朗等名家的250幅繪畫,存放到了冬宮里的「艾爾米塔什」,創立了「奇珍樓」。1852年,這個樓向上層社會開放。十月革命後,蘇維埃政府把整個冬宮撥交給艾爾米塔什,1922年正式設立國家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向公眾開放。蘇聯衛國戰爭初期,為了使博物館的藏品不落入法西斯之手,曾一度將其中100多萬件館藏品運往後方斯維爾德洛夫城保存,其餘100多萬件嚴密封存於地下室內,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艾爾米塔什博物館是俄羅斯著名的美術歷史文化綜合性博物館
Ⅶ 世界著名二戰坦克博物館有哪些
世界著名二戰坦克博物館有:
1、英國 博文頓坦克博物館
位於英格蘭西南的多塞特郡小鎮博文頓(Bovintong)坦克博物館,這是世界上最大的坦克博物館之一,收藏了近300輛坦克和裝甲車輛。包括很多珍稀品種,如世界惟一一輛能開動的二戰德國虎式坦克(編號131)。
2、法國索繆爾戰車博物館
位於巴黎西南方不到200英里的小城索繆爾(Saumur)。索繆爾戰車博物館原本隸屬法國陸軍,附近設有法國陸軍的戰甲車輛試驗場,供法國陸軍對國產新型戰甲車輛或外國戰甲車輛進行技術測評,因此這座博物館兼具歷史陳列和技術分析雙重用途。該博物館搜集的坦克裝甲車輛高達880輛,其中200輛維持在可操作狀態,這種規模在世界上相當罕見。
博物館最珍稀的品種是二戰德國、法國的裝備。
3、俄國庫賓卡坦克博物館
位於莫斯科以西64公里的庫賓卡坦克訓練基地,擁有290輛坦克實車展品,40門57-600毫米口徑的自行火炮;30輛裝甲車以及10輛偵察車和指揮車。展品中,二戰德國、蘇聯的珍品最多。
4、美國阿伯丁武器試驗場博物館
位於美國東海岸馬里蘭州阿伯丁平原,原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兵器試驗中心,後逐漸變成一個容納世界各國各時期陸戰武器的陳列館,有數百輛坦克裝甲車和火炮的陳列,其中不乏珍品、孤品。
5、中國坦克博物館
位於北京市西北郊昌平區,陳列著各個歷史時期我軍繳獲、裝備的坦克裝甲車輛。其中一輛二戰時的日本94式輕型坦克是該型號在世界上惟一一輛完整的。
Ⅷ 歐洲有哪些比較有趣的景點
英國:白金漢宮、大本鍾、大英博物館、漢普頓宮、倫敦塔、聖保羅大教堂、塔橋、特拉法爾加廣場、威斯敏斯特教堂、西敏寺、英國議會大廈、皇家一里、王子街、愛丁堡城堡、浩利魯皇宮、卡爾頓山、斯特靈、格拉斯廣場、司各特紀念塔。
德國:柏林牆、波茨坦廣場、勃蘭登堡門、柏林電視塔、柏林動物園、柏林國立美術館、夏洛滕保宮。
法國:阿爾卑斯山區、巴黎聖母院、凡爾賽宮、楓丹白露、凱旋門、盧浮宮、亞歷山大三世橋、塞納河、聖心教堂、埃菲爾鐵塔、香榭麗舍大街、協和廣場。
義大利:弗拉里教堂、公爵宮、金屋、里亞托爾橋、聖馬可廣場、運河沿岸、古羅馬市場、角斗場、馬傑奧爾聖母堂、聖比得廣場、聖比得教堂、萬神殿、威尼斯廣場、西班牙廣場、許願噴泉、真理之口。
俄羅斯:紅場、薩哥斯基古城、新少女修道院、契訶夫故居博物館、聖母瑪利亞聖誕女修道院、克里姆林宮武器庫、高爾基故居博物館、莫斯科河、莫斯科國家歷史博物館、莫斯科大學、克里姆林宮、列寧墓、普希金博物館、普希金廣場、莫斯科地鐵、莫斯科大劇院、托爾斯泰庄園博物館、鍾王、伊凡大帝鍾樓、亞歷山大花園、新聖女公墓、無名烈士墓、衛國戰爭紀念館、瓦西里大教堂、斯巴斯克塔樓、聖母升天大教堂、勝利廣場、前蘇聯國民經濟成就展覽中心、炮王、哥爾克列寧故居、列寧山觀景台、老阿爾巴特街、莫斯科凱旋門、救世主大教堂、古姆國立百貨商場、彼得一世紀念碑、冬宮、聖彼得保羅大教堂、彼得宮、彼得大帝夏宮、艾爾米塔什博物館、斯莫爾尼宮、彼得保羅要塞、「阿芙樂爾」巡洋艦、海軍部大廈、十二月黨人廣場、伊薩基耶夫斯基大教堂、喀山大教堂、普希金城、葉卡捷琳娜宮、彼得大帝青銅騎士塑像。
土耳其:科賈泰佩清真寺、土耳其國父紀念館、美術館和博物館、安卡拉城、奧古斯托斯神殿、羅馬澡堂遺址、尤利阿奴斯之柱。
摩納哥:摩納哥王宮、賭場、王宮蠟像館。
荷蘭阿姆斯特丹:阿克瑪乳酪市場、阿姆斯特丹號、庫肯霍夫公園、阿姆斯特丹運河、扎達姆風車村。
比利時:布魯塞爾廣場、古戰場滑鐵盧、尿童於連像、歐洲小人國、天鵝咖啡館、布魯塞爾原子能塔、比利時王宮。
奧地利:多瑙河公園、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環城林蔭大道、霍浮堡皇宮、美麗泉皇宮、市立公園、太子宮、維也納聯合國中心、維也納音樂廳。
馬爾他:瓦萊塔、古代神殿、地下陵墓、瓦萊塔古跡、馬爾他總統府、摩斯塔大教堂、聖約翰大教堂、大港、騎士團宮殿、維多利亞城、CALYPSO岩洞、神廟遺跡。
希臘:奧林匹亞遺址、奧林匹亞考古博物館、宙斯神廟及神像、西海岸。
瑞士:萬國宮、印刷所、花鍾、傑特大噴泉、日內瓦湖濱、聖彼得大教堂。
Ⅸ 明斯克哪有好玩的地方
白大
白俄羅斯國立大學位於首都明斯克市,創建於1921年,現為白俄羅斯共和國最高學府及重要的科學研究中心。是前蘇聯四大著名國立大學之一,在綜合類大學里排名第九.大學現有科研室125個,學生15000多人,教師1441人。在大學里工作的有:211名教授及科學院院士,935名副教授及博士,大學里的83個專業是培養學士、碩士及副博士等高級人才的重要基地。其大學校長同時也擔任白俄羅斯共和國教育部副部長。
白俄羅斯國立大學(以下簡稱白大)在培養本國學生的同時,也為來自全世界各地的留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深造機會,在大學里有來自美國、中國、日本、德國、法國、東歐各國、東南亞、非洲等世界各地的外國留學生兩千多名,學校里有「外國留學生管理辦公室」及「對外國際關系辦公室」來負責對外國留學生的服務及管理。
淚島
位於明斯克市特洛伊茨老城城外的斯維斯洛奇河中,是為紀念在蘇聯入侵阿富汗戰爭中陣亡和失蹤的800多名白俄羅斯官兵建造的建築群。島中心矗立著陣亡將士的紀念塔碑。在建築時,陣亡官兵的母親們給該島起名為「悲痛和眼淚的島」,後來簡稱為「淚島」。
博物館
偉大衛國戰爭歷史國家博物館位於明斯克市共和國宮左側,是白俄羅斯最大、收藏品最多的一座衛國戰爭紀念館。博物館於1944年10月22日首次對外開放,主要展品來自1942年10月在莫斯科舉辦的「白俄羅斯的生活和戰斗歷程」展。這些展品集中反映了白俄羅斯軍民在1941年-1945年間抗擊德國法西斯的悲壯歷史。1966年博物館正式遷入現在的三層建築內,共有25個展廳,總面積3600平方米,陳設著13.25萬件各種照片、文物及藝術作品。博物館內院是專門的展示坪,陳列著蘇軍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武器裝備實物。
聖靈主教大教堂
明斯克東正教重要的活動中心,始建於1633年,1642年完工,屬巴洛克建築風格。最初曾是天主教女修道院的主教堂。1860年,該教堂轉為東正教教堂。1870年教堂開設聖靈修士修道院。1918年,修道院被關閉,聖靈大教堂的禮拜活動也被禁止。教堂變為消防隊訓練場地,隨後被改為檔案館。1943年,教堂開始恢復東正教禮拜活動,所屬修道院也予以恢復。1947年,教堂頂部安放東正教大十字架。20世紀50年代上半葉,對教堂內部進行過一次維修。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對教堂進行最後一次修葺並保持至今。教堂中供奉著一些宗教珍品,如:明斯克聖母聖像等。
森林公園
別洛韋日國家森林公園面積8.76萬公頃,系歐洲最大的平原森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80項人類遺產之一。林區景觀優美,植物、動物種類繁多,許多為世界珍稀品種。夏季為旅遊、度假勝地。林中野牛為歐洲最大動物,世上稀品,壯者體長3.5米,高2米,重1000公斤,壽命25-30年。1914年曾多達700頭,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被獵絕。1946年從波蘭運進5頭繁殖,現達300多頭。20世紀50年代,在森林公園中心的村莊維斯庫利建成前蘇國家領導人的官邸。1991年12月8日,俄羅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三個加盟共和國領導人葉利欽、克拉夫丘克和舒什克維奇在這里簽署了宣告蘇聯不復存在的《成立獨聯體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