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楚漢相爭歷史知識

楚漢相爭歷史知識

發布時間:2021-03-01 13:13:06

1. 楚漢相爭歷史小故事

楚漢相爭是指西楚霸王項羽和漢王劉邦之間所進行的一場長達五年之久的爭奪天下的戰爭。項羽和劉邦都是秦末農民起義軍的領袖,是推翻秦朝殘暴統治的主要力量。在推翻秦朝以前,項羽和劉邦曾在彭城兵分兩路,並有約定:誰先進入咸陽,誰就為關中王。由於劉邦紀律嚴明,又採取了收買秦將誘其投降的策略,所以很快瓦解了秦軍,沒有遇到大的抵抗,就攻下了咸陽。這時,項羽也打破函谷關,駐軍鴻門。並准備第二天攻破劉邦軍。這時,項羽的謀士范增也發現劉邦原來在山東時,「貪於財貨,好美姬」,而入關以後,卻「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說明他正在收攬人心,志氣很大,也勸項羽要立即進攻劉邦,不能給他以喘息、發展的機會。當時,項羽軍隊四十萬,劉邦軍隊十萬,項強劉弱。
可是,正在這時,項羽的叔父項伯,卻因為與張良要好,連夜偷偷跑到劉邦軍中,把項羽將要進攻劉邦的消息告訴張良,井勸他快走。但張良反勸項伯和他一起去見劉邦。劉邦估計自己力量不如項羽,只得在項伯來時,向他表示,自己清理關中戶口、府庫,正是等待項羽前來接收,決無獨占關中的野心。請項伯把這個意思轉告項羽。劉邦還稱項伯為兄,為他設置酒宴,與他約為婚姻,極盡拉攏。項伯答應了劉邦的要求,約劉邦翌日一早來拜見項羽。當夜,項伯就把劉邦的話轉告了項羽,並替劉邦說了許多好話,終於使項羽改變了進擊劉邦的決定。
第二天,劉邦只帶領一百騎兵,攜著張良、樊噲等幾員將領來到鴻門,拜見項羽。項羽設宴招待劉邦,一同入席的還有項伯、范增和張良。盡管劉邦已經得到項羽諒解,可是宴席上的氣氛仍然非常緊張。范增幾次舉起所戴的玉塊向項羽示意,要他下令殺死劉邦,項羽都默然不動。於是范增叫來武將項庄,命令他以舞劍為名,在宴席上刺死劉邦。這時候,項伯也拔劍起舞,幾次擋住了項庄刺來的劍,保護劉邦。張良見情勢緊張,也立即召樊噲持劍握盾闖入軍帳。樊噲被項羽賜給一斗酒和一隻生豬肩。樊噲大口喝酒,大口吞下生豬肩,陳述劉邦的功勞,指出,要殺害劉邦,是走秦朝的老路。在樊噲義正辭嚴的指責下,項羽啞口無言。劉邦乘此機會,假說上廁所,溜出軍帳,「脫身獨騎」返回霸上。這就是著名的「鴻門室」的典故。
「鴻門宴」後,項羽憑借武力,自立為西楚霸王,封劉邦為漢王,又封秦將章邯等三人在關中為王,用以堵塞劉邦東進的道路。項羽一共封了18個王。劉邦用張良計,燒毀所過棧道,借防備諸侯兵的襲擊為名,向項羽表示再無東回的意思。公元前206年8月,劉邦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今陝西寶雞市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消滅了關中三王,在一個月內佔領了全部關中地區。現在「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還被用作出其不意攻擊敵人的戰術。
被項羽分封的諸王,多忙於維持自己的地位,並不真正服從項羽的領導,沒有受封的人,更是心懷怨恨,剛剛一個月就互相攻殺起來。公元前205年春,劉邦便利用項羽率兵北上攻打齊王田榮的時機,率領不滿項羽的五諸侯兵馬共56萬人,揮兵東進,攻戰彭城。項羽急領精兵三萬回師,劉邦慘敗,退守滎陽。劉邦的妻子呂雉和父親都做了項羽的俘虜。雙方在滎陽形成對峙局面,劉邦便採用陳平的離間計,挑撥項羽與謀士范增的關系。范增果然受到冷落,非常生氣,要求退休,走到半路上病死了。同時,劉邦又派韓信北渡黃河,背水一戰,大敗趙軍。次年,韓信領兵襲擊齊軍,佔領臨淄,形成對項羽的大迂迴的包圍形勢。這時彭越又在項羽的後方開展游擊戰。項羽為了保護楚軍右翼的安全,決定親自領兵出征。他在臨出發前,吩咐大將曹咎堅守成皋(又名虎牢關,今滎陽汜水鎮)。但曹咎有勇無謀,輕率出擊,結果大敗,曹咎和司馬欣自殺。
成皋之戰,是楚漢戰爭中一次關鍵性的戰役。這時楚軍外無援軍,內缺糧草,兵卒奔波疲勞,士氣低落。項羽非常焦急、想和漢軍決一死戰。一天項羽在陣前對劉邦說:「天下不安,只因你我二人。我願和你單身決斗。」劉邦笑著說:「我只願和你鬥智,不和你鬥力。」並列舉項羽的十大罪狀,嚴正宣告「我率義兵討伐你、何必和你單槍匹馬比武!」
項羽惱羞成怒,張弓就射,一箭正中劉邦前胸。劉邦恐怕軍心動搖,急中生智,彎身捏住腳趾,大叫:這個賊射中了我的腳趾。策馬回陣,等軍心安定後,劉邦才馳入成皋養傷。傷愈後,劉邦到櫟陽,慰問父老,舉行宴會,割了塞王司馬欣的頭示眾,又下令撫恤將士,凡不幸陣亡或病死的將士,派官員備辦衣食棺木盛殮遺體,送回他的家裡。這樣,漢軍內部更加團結。公元前202年8月,劉邦兩次派人去和項羽談判,要求歸還太公、呂後。項羽乘機要挾求和,提出以鴻溝為界,「中分天下」,西為漢,東為楚。
10月,劉邦採納張良和陳平提出的乘勢追殲,不養虎以留後患的建議,大舉進攻楚軍,並約好韓信、彭越、英布等出擊配合,形成30萬漢軍對楚軍大包圍的態勢。12月,劉邦統率的漢軍把項羽圍困在垓下。一天晚上,項羽聽到四面漢軍都唱著楚歌,大吃一驚,「楚國地方都被他們佔領了嗎?怎麼敵軍都是楚國人呢?」他坐在帳幕里喝酒解愁,身邊陪伴著他的是自己最寵愛的妃子虞姬。他一邊喝酒,一邊還唱著一首悲壯激昂的楚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唱罷,項羽領著八百騎兵突圍逃走。劉邦命部將灌嬰率領五千騎兵追擊。
項羽逃到淮河邊,覓船東渡,部隊又散去大半,只剩了一百多人。逃到陽陵,被一老漢指錯道路,誤入泥沼地,延長了時間。逃到東城時,只剩下28騎,終於被追兵趕上了。項羽自知大勢已去,他向部下說:「我起兵至今已有八年,身經七十多戰,未敗過一次,因此當了霸王。不料今天失敗了。但我還要打幾次勝仗,殺幾名敵將,讓你們知道這是天意要我失敗,不是我的過錯。」而後又殺死幾名漢將,消滅漢軍一百多名,自己只損失二人。部下都佩服他的勇敢。最後項羽逃到烏江,烏江亭長給他一隻船,勸他過長江,並且說:「江東還有幾千里地方,可作為根據地,還可以動員幾十萬兵力。」項羽笑道:「天意亡我,我還過江做什麼?我當初帶領江東八千子弟過江,今天都完了,我無臉見江東父老。」停了一會又說:「我知道你是好人。我的馬騎了五年.日行千里,送給你吧。」他又帶領部下二十幾人,徒步用短刀向漢軍沖鋒,殺死漢軍幾百人,自己也受傷十幾處。這時他見到漢將呂馬童,說:「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嗎?我聽說劉邦懸了賞格,凡得到我頭顱的,賞黃金一千斤,封邑一萬戶,讓你去得這個好處吧!」呂馬童低頭不敢正視,指著項羽對另一個漢將王翳說:「這就是項王。」於是項羽用劍自殺,死時年僅31歲。漢軍為爭奪他的屍體,死傷了幾十人。最後,五個將軍各搶到屍體的一部分,五人都被劉邦封了侯。鬥智斗勇的楚漢之爭以項羽的失敗而結束了。

2. 楚漢相爭歷史故事

巨鹿之戰後,項羽乘勝追擊,秦軍節節敗退,軍心渙散。章邯見大勢已去,率二十萬秦軍投降了項羽。項羽卻在西進途中,在新安城(今河南繩池東)下令將這二十萬降卒全部坑殺。這時,另一路起義軍漢高祖乘秦軍主力被項羽牽制在巨鹿,關中空虛,佔領了咸陽。

項羽大為不滿,率軍破關而入,進駐鴻門(今陜西臨潼東北)。當時項羽軍四十萬,漢高祖軍不足十萬,雙方力量懸殊。漢高祖自度力量不敵項羽,便採納張良計策,拉攏項羽叔父項伯,親自到鴻門請罪。鴻門宴上,觥籌交錯中閃爍著刀光劍影。項羽的謀士范增幾次舉起所帶玉塊,暗示項羽殺死漢高祖,項羽卻優柔寡斯,被漢高祖借故逃脫。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鴻門宴」的故事。項羽依靠強大兵力,暫時壓制漢高祖。引兵進入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收其貨寶、婦女而東」(史記?項羽本紀)。項羽挾其軍事上的餘威,以諸侯上將軍自居,發號施令。他自立為西楚霸王,取梁、楚之地九郡(佔有今江蘇、安徽、山東、河南部分地區),定都彭城(今江蘇徐州)。同時又割地封王,分封了十八個諸侯。封漢高祖為漢王,王漢中、巴蜀,企圖限制漢高祖勢力的發展,使其不得東進。結果養虎貽患,導致漢軍勢力日後卷土重來。

由於項羽分封不公,引起諸侯和功臣不滿。先是田榮據齊反楚,項羽急忙率軍討伐,漢高祖便乘隙東進。公元前二0八年八月,漢軍從漢中潛出故道,打敗項羽所分封的秦地三王,迅速東進,直抵陽夏(今河南太康)。接著,又乘項羽與齊軍交戰之際,一舉攻入楚都彭城,羽急忙率三萬精兵還救彭城。

此時,漢高祖仗恃兵多將廣,麻痹輕敵。項羽軍則收復失地心切,鬥志旺盛。三萬楚軍在項羽率領下,出山東經胡陵(今山東魚台東南)趨蕭(今江蘇簫縣西北),直抵彭城漢軍側背。戰斗從拂曉開始,楚軍勇猛頑強,邊打邊沖。到了午時,已將漢軍打得大敗。楚軍追到彭城東北的泗水,漢軍紛紛落水,死者十餘萬。漢軍向南方山地潰逃,楚軍追擊至靈壁(在今安徽省)以東的睢水上,又殲滅數十萬人。漢高祖只率數十騎逃出重圍,連妻子呂雉和父親太公都作了項羽的俘虜。彭城一戰,項羽決策果斷,迅速率精兵回救彭城,出敵不意,擊潰漢軍數十萬之眾,是戰史上以少勝多的範例。

彭城之役後,項羽乘勝進軍,在京邑、索亭間(滎陽西、南)同漢高祖打了一仗,結果被阻於滎陽以東。雙方在成皋一帶相持兩年之久。這期間,漢高祖採取了正確的作戰指導,扼守成皋,在持久戰中消耗對方實力,伺機反擊;項羽找漢高祖決戰,又急攻不下。雙方力量對此發生了根本變化,漢軍由弱變強,項羽由強變弱。

漢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漢高祖發兵向項羽發動總攻,在垓下把項羽軍團團包圍。此時,十萬楚軍已兵疲糧盡,士氣低落。夜間又聽到漢軍在四面唱起了楚歌。項羽大為吃鶭,便借酒澆愁,慷慨悲涼地唱道:「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干,虞兮虞兮若奈何?」唱罷飛身上馬,帶領八百騎突圍南去。來到東城(今安徽定遠東南),只剩28人。他想東渡烏江重整旗鼓,又覺無顏見江東父老,奮力拚殺一陣,遂橫劍自刎而死,年僅31歲。漢王劉邦以魯公禮葬項羽於谷城(今湖北省襄樊市谷城縣)。

3. 楚漢相爭的歷史背景.............急求.........

楚漢相爭戰爭起因
項羽於巨鹿之戰一舉殲滅秦軍主力40餘萬,自恃功勞最大,並取得了諸侯上將軍地位,統率諸侯之兵,實力雄厚。與此同時,楚地另一路劉邦所率義軍得以乘隙率先進入咸陽,按照楚懷王「「先入定關中者王之」之約,劉邦欲稱王於關中。項羽亦率諸侯軍40餘萬直奔關中。項羽自認功高,自恃強大,遂自行分封天下,並拒絕把先入關的劉邦封為關中王,將其改封到漢中(郡治南鄭,今陝西漢中)為王,最後引發戰爭。

楚漢之爭,又名楚漢戰爭、楚漢之戰、楚漢爭霸、楚漢相爭。秦朝滅亡後,項羽佯尊楚懷王為義帝,並自立為西楚霸王,分封18諸侯王,封劉邦為漢王。楚漢之爭,即漢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漢五年(前202年)十二月,西楚霸王項羽、漢王劉邦兩大集團為爭奪政權而進行的一場大規模戰爭,最後以項羽敗亡,劉邦建立西漢王朝而告終。

陳勝、吳廣農民起義失敗後,秦二世三年(前208年),項梁召集楚地各路義軍首領於薛縣(今山東滕州)議事,劉邦亦率部投奔項梁。不久,項梁採納范增建議,擁立前楚懷王孫熊心為王,仍號「楚懷王」,都盱台(今江蘇盱眙)。數月後,項梁與秦軍最高統帥、上將軍章邯展開了定陶之戰,項梁因輕敵,戰死,章邯於是認為楚地已不足憂,遂領兵北上攻打趙國,圍趙王歇於巨鹿(今河北平鄉西南平鄉鎮),趙王遂求救於諸侯(《史記·高祖本紀》)。
秦二世三年(前207年),楚懷王見項梁軍破十分驚恐,於是遷都彭城(今江蘇徐州),任沛公劉邦為碭郡長,封為武安侯,領碭郡兵;封項羽為長安侯,號為魯公,不久又任宋義為上將軍,號「卿子冠軍」、項羽為次將北上救趙,同時派劉邦進攻關中(指函谷關以西地區),分楚地義軍兩路攻秦,並約定「先入定關中者王之」(《史記·高祖本紀》)。
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宋義兵至安陽(今河南安陽東南)停46天不前,項羽便殺死宋義,楚懷王只好任其為上將軍,項羽遂率6萬楚兵繼續北上,迎戰章邯、王離所率40餘萬秦軍主力。救趙諸軍兼作壁上觀,未敢出戰,項羽破釜沉舟,大敗秦軍主力於巨鹿城外,章邯被迫歸降。經此一役,秦朝已名存實亡,項羽威震諸侯,遂成為諸侯上將軍,統領諸侯之兵(參見巨鹿之戰)。此戰的勝利同時卻也為西路劉邦軍能夠得以順利入關創造了最有利的條件。不久,項羽在入關途中恐秦20萬降卒嘩變,於新安(今河南澠池東)將他們全部坑殺,舉世震驚,這也使得項羽、章邯等人極大程度的喪失了關中民心。與此同時,沛公劉邦乘隙攻入關中,進入咸陽,秦王子嬰投降,秦朝滅亡(《史記·項羽本紀》)。

4. 求關於楚漢相爭的詳細歷史

秦末,陳勝、吳廣農民起義失敗後,楚地義軍分兩路攻秦。項羽在關東(指函谷關以東地區)聚殲秦軍主力;劉邦乘隙攻入咸陽。秦亡。依據楚懷王「先入定關中者王的約定,劉邦欲稱王關中(指函谷關 劉邦以西地區),派兵駐守函谷關(今河南靈寶老城東南北寨村之北,因在山谷中,險如函,故名),以防諸侯入關。同時,宣布廢除秦朝苛政,與關中父老「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
項羽於巨鹿(今河北平鄉西南平鄉鎮)殲滅秦軍主力取得諸侯上將軍地位,實力雄厚。亦率諸侯軍40萬、秦軍降卒20萬直奔關中。中途,項羽恐秦降卒嘩變,在新安(今河南蠅池東)將他們全部坑殺。元年十二月(漢初承秦制,十月為歲首),項羽命英布攻破函谷關,進駐鴻門(今陝西臨潼東),意圖消滅劉邦集團。劉邦軍不足10萬,自料力量不敵,竭力拉攏項羽的叔父項伯請為調解,並親赴鴻門,表示誠意,動搖了項羽決心。戰爭沒有立即爆發。

同年二月,項羽憑藉其在軍事上的壓倒優勢,裂土分封18個諸侯王,恢復封建割據。自立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蘇徐州市)。封劉邦為漢中王,定都南鄭(今陝西漢中市城東)。將關中分為三部,封秦降將章邯、司馬欣、董翳分別為王,企圖通過他們控制關中,將劉邦困鎖在邊險地區,劉邦採納蕭何建議,確定了收用巴(郡治江州,今四川重慶市北嘉陵江北岸)、蜀(郡治成都,今屬四川).還定三秦。東向以爭天下的方略。四月,忍忿前往漢中就國。途中燒毀所過棧道,防止諸侯軍偷襲,並藉此表示無東向之意。以麻痹項羽。項羽亦於同時班師彭城。
五月,未破項羽封王的田榮於齊地(今山東大部)起兵反楚,門立為齊王,項羽發兵擊齊。劉邦乘項羽無暇西顧和三秦王立足未穩之機,「決策東鄉(向),爭權天下;」(《史記·高祖本紀》)。令蕭何收取巴、蜀租賦補給軍隊,以韓信為大將、曹參為前鋒統兵數萬,積極部署東進。八月,漢軍潛出故道(因臨故道水得名,治今陝西風縣北風州之西),襲擊雍地,進圍章邯軍於廢丘(雍都,今陝西興平東南)。同時分兵攻取隴西(郡治狄道,今甘肅臨洮南)、北地(郡治義渠,今甘肅寧縣西北)、亡郡(郡治膚施,今陝西榆林魚河堡),迫降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迅速還定三秦,襲占關中大部地區;隨後,命部將薛歐出武關(今陝西丹鳳東南)向楚地進軍,被楚軍阻於陽夏(今河南太康)。

項羽在兩面受敵的情勢下,採取先齊後漢方針,繼續攻齊,主力被牽制在齊地。劉邦再度抓住戰機,一面鞏固關中,一面擴張勢力,親自率軍由函谷關出陝縣(今河南三門峽市西)東進。迫降河南於申陽、韓王鄭昌;魏王豹率軍歸附,繼而俘虜殷王司馬門,迅速佔領了今河南及山西中、南部廣大地區,造成東進的有利態勢。

二年四月,劉邦乘齊、楚兩軍膠著之際,在洛陽接受董公「兵出無名,事故不成」,「明其為賊。敵乃可服」(《資治通鑒·卷九·高帝二年》)的建議,以項羽殺害楚懷王為口實,為義帝報仇討逆為政治號召,聯絡各地諸侯王,率聯軍56萬攻楚,一舉襲占楚都彭城(參見彭城之戰)。項羽留部將繼續擊齊,自率精兵3萬疾馳南下乘劉邦陶醉於勝利,毫無戒備之際,以少勝多,大敗漢軍,收復彭城。劉邦僅率數十騎突出重圍,逃回滎陽(今河南滎陽東北古滎鎮)。此役,漢軍被殲數十萬,元氣大傷。

劉邦戰敗,諸侯紛紛背漢向楚。為擺脫被動局面,劉邦爭取英布,重用韓信、彭越,從各方面聯合反楚力量。軍事上,則利用滎陽、成皋(今河南滎陽西北汜水鎮)有利地形,分兵扼守險要,以爭取時間,發展自己,待機再戰同年五月,劉邦在滎陽得到蕭何徵得的關中兵員補充,韓信亦率援軍趕到,在滎陽東戰敗楚軍,阻遏了楚軍西進攻勢。楚漢雙方在滎陽、成皋一線相持,戰局相對穩定(參見成皋之戰)。六月,劉邦回返關中,引水攻破廢丘,消滅章邯,盡占關中。隨之採取立太子、赦罪人、立法令、設縣邑,加強邊塞守備等措施,以建立穩固的後方基地。八月,又回到滎陽前線。

三年初,楚軍對漢軍正面防線發動攻勢,數次切斷漢軍運糧甬道,攻佔滎陽、成皋。劉邦敗逃關中。為調動項羽,分散其兵力,擺脫固守城池,被動挨打的局面,劉邦採納謀士轅生建議。於五月率軍出武關,兵至宛(今河南南陽市)、葉(今河南葉縣西南)。項羽急於尋漢軍主力作戰,果然率軍自滎陽、成皋南下宛、葉。漢軍堅壁不戰。此時,彭越攻佔楚後方重鎮下邳(今江蘇睢寧北古邳鎮),迫使項羽回師解救。漢軍乘機迅速北上,收復成皋。六月,項羽回軍,對漢軍發動第二次攻勢,再占滎陽、成皋,並揮軍西進。漢軍敗至鞏縣(今河南鞏縣西南),深溝高壘,阻擊楚軍。為減輕正面壓力,劉邦遣劉賈,盧綰率兵2萬增援彭越,在楚後方攻城略地,斷楚糧道,迫項羽第二次回兵東擊彭越,漢軍再次收復成皋。

二年八月,魏王豹踞河東(郡治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禹王城)反漢,威脅漢軍側翼。劉邦先派酈食其游說未成,即命韓信率軍進攻。韓信突襲安邑,生擒魏豹。劉邦繼而採納韓信「北舉燕、趙,東擊齊,南絕楚少糧道,西與大王會於滎陽」的建議,給韓信增兵3萬,開辟北方戰場(參見韓信破代、趙、燕、齊之戰)。同年閏九月,韓信首先破代。

三年十月,越過太行山井陘口(今河北井陘東南)(參見井陘之戰),韓信一反常規,背水設陣,大敗趙軍。隨之乘勢不戰而降燕。四年十一月,又大破齊、楚聯軍於濰水(今山東濰河)(參見濰水之戰)之濱,平定齊地。至此,韓信東進2000餘里,從東、北兩面形成對楚軍的戰略包圍態勢,直接威脅楚大後方。三年十一月,劉邦在正面對楚作戰的同時,遣謀士隨何游說九江王英布叛楚附漢。英布據有九江(郡治壽春,今安徽壽縣)、廬江(郡治舒縣,今安徽廬江西南)二郡,具有相當實力。英布歸漢,項羽側翼危急,忙遣龍且進攻九江軍。劉邦達到了在南方牽制、分散楚軍之目的。項羽第二次率軍東擊彭越,兵至睢陽(今河南商丘西南),聞漢軍再次收復成皋,急忙引兵回救。漢軍據險堅守,雙方在廣武(今河南滎陽東北)形成對峙。是時,楚軍北有韓信據齊地威脅都城;腹地有彭越游動作戰,又須分兵南據九江,以致兵力分散,腹背受敵,糧草匱乏,欲戰不能。劉邦則據滎陽、成皋之戰堅守不戰。四年八月,楚軍糧盡,被迫與劉邦訂立和約「中分天下」《史記·項羽本紀》,劃鴻溝(古運河,位於今河南滎陽以東)為界,東歸楚、西屬漢。楚漢兩軍在滎陽、成皋一線相持兩年零五個月後,休兵罷戰。

四年九月,項羽遵約東撤,劉邦亦欲西返。張良、陳平認為「漢有天下太(大)半,而諸侯皆附之。楚兵罷(疲)食盡,此天亡楚之時也」,建議「不如因其機而遂取之」(《史記·項羽本紀》)。劉邦遂背約,向楚軍突然發起戰略追擊,並約集韓信、彭越南下合圍楚軍。五年十月,劉邦追擊楚軍至固陵(今河南太康南),因韓信、彭越按兵不動,未如期會師,遭楚軍早擊,大敗,被迫堅壁自守。劉邦從張良計,分別給韓、彭割地封王。十二月,調集韓信、彭越、英布、劉賈等各路大軍40萬人,將10萬楚軍包圍於垓下(今安徽靈璧,一說今河南淮陽、鹿邑間)(參見垓下之戰)。楚軍兵少食盡,屢戰不勝。夜聞楚歌四起,軍心瓦解。項羽率800騎突圍南逃,劉邦派兵追擊。項羽至烏江(今安徽和縣東北蘇皖界上的烏江鎮)兵敗自刎。垓下一戰,劉邦全殲楚軍,獲得最後勝利,建立了西漢王朝。

5. 楚漢相爭的簡短歷史小故事十個

楚漢戰爭及前後時期誕生了許多著名的成語典故以及詞語、地名,最著名的有如指鹿為馬、取而代之、破釜沉舟、鴻門宴、項庄舞劍意在沛公、約法三章、衣錦還鄉、先發制人、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背水一戰、四面楚歌、一決雌雄、楚河漢界、沐猴而冠、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十面埋伏、江東父老、東山再起、霸王別姬、多多益善、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鴻溝、冠亞季、冠軍、虞美人、二世祖、三秦、三齊、等等,影響十分深遠,至今仍被廣泛使用。
可以直接網路「楚漢之爭」,非常詳細~~~~http://ke..com/link?url=i5uO2eudyg_yKfGCYepATV75NqKtwWk8v5mX5__

6. 楚漢相爭的歷史資料

楚漢相爭的相關資料:
1、資治通鑒
2、《史記·項羽本紀》
3、《史記·高祖本紀》
4、《漢書·韓信傳》
主要戰役:

巨鹿之戰、還定三秦之戰、濉水之戰、京索之戰、井陘之戰、滎陽之戰、彭城之戰、汜水之戰、歷下之戰、臨淄之戰、固陵之戰、垓下之戰。
楚漢相爭,又名楚漢戰爭、楚漢爭霸、楚漢之爭、楚漢之戰等,即漢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漢五年十二月(約於前202年年初),西楚霸王項羽、漢王劉邦兩大政治軍事集團為爭奪政權而進行的一場大規模戰爭。
楚漢之爭以項羽敗亡,劉邦建立西漢王朝而告終。

7. 中國歷史上的楚漢相爭指的是什麼

指的是漢太祖劉邦和西楚霸王項羽為爭奪天下的戰爭

8. 楚漢相爭發生在哪個歷史時期

楚漢相爭發生於抄秦亡漢興之際。
楚漢相爭,又名楚漢戰爭、楚漢爭霸、楚漢之爭、楚漢之戰等,即漢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漢五年十二月(約於前202年年初),西楚霸王項羽、漢王劉邦兩大政治軍事集團為爭奪政權而進行的一場大規模戰爭。
楚漢之爭以項羽敗亡,劉邦建立西漢王朝而告終。

9. 歷史中的楚漢相爭的故事

項羽於巨鹿抄之戰一舉殲滅秦軍主力襲40餘萬,自恃功勞最大,並取得了諸侯上將軍地位,統率諸侯之兵,實力雄厚。與此同時,楚地另一路劉邦所率義軍得以乘隙率先進入咸陽,按照楚懷王「「先入定關中者王之」之約,劉邦欲稱王於關中。項羽亦率諸侯軍40餘萬直奔關中。項羽自認功高,自恃強大,遂自行分封天下,並拒絕把先入關的劉邦封為關中王,將其改封到漢中(郡治南鄭,今陝西漢中)為王,最後引發戰爭。

10. 楚漢相爭的前因後果及重要的歷史事件

繼秦末農民大起義之後,項羽和劉邦(見漢高祖劉邦)之間為爭奪封建統治權力而進行的戰爭。自漢元年(前206)初至高帝五年(前202)十二月,歷時四年余。

在秦末農民大起義過程中,陳勝犧牲後,劉邦集團和項羽集團成為反秦武裝的兩支主力(見陳勝、吳廣起義)。秦二世三年(前207),劉邦、項羽相繼率兵入關,推翻秦王朝。按照原來楚懷王的約言「先入定關中者王之」,劉邦先入咸陽,理應王關中,但項羽自恃功高,企圖獨霸天下。正月,項羽陽尊懷王為義帝,徙於郴。二月,分天下王諸將,自立為西楚霸王,王梁楚地九郡,都彭城,分封十八路諸侯,即以劉邦為漢王,王巴、蜀、漢中,都南鄭;章邯為雍王,都廢丘;司馬欣為塞王,都櫟陽;董翳為翟王,都高奴;魏豹為西魏王,都平陽;申陽為河南王,都洛陽;韓成為韓王,都陽翟;司馬印為殷王,都朝歌;趙歇為代王,都代;張耳為常山王,都襄國;英布為九江王,都六;吳芮為衡山王,都邾;共敖為臨江王,都江陵;韓廣為遼東王,都無終;臧荼為燕王,都薊;田市為膠東王,都即墨;田都為齊王,都臨淄;田安為濟北王,都博陽。另封陳餘三縣之地,梅■為十萬戶侯。

項羽進入咸陽後大肆燒殺搶掠,加上封章邯等秦降將為王,使他失去了關中秦民的支持;不都關中而都彭城,也使他失去了戰略上的有利地勢;特別是關東屢經戰亂,經濟殘破,使他日後不可能建立一個鞏固的後方;至於分封諸侯王,更是項羽在政治上所犯的一個嚴重錯誤;他貶義帝於江南,遷劉邦於巴蜀,徙故王於惡地,王親信諸將於善地,挑動和加劇了各路諸侯之間的權力紛爭,並且迅速激化了他與劉邦之間的矛盾。

劉邦被徙封漢王後,本想立即發兵攻楚,但蕭何等人從楚漢雙方的實力出發,主張以漢中為基地,養民招賢,安定巴蜀,然後收復三秦。劉邦採納了這一建議,於漢元年夏四月經棧道往南鄭,又聽從張良的計策,燒絕所過棧道,表示沒有東向爭奪天下之意,以此迷惑項羽。但是,三個月後,劉邦乘田榮起兵反楚的有利時機,決策東向,終於爆發了楚漢戰爭。

項羽分封諸侯後即罷兵回歸彭城。不久,田榮起兵反楚,於漢元年五月迎擊田都,殺田市,自立為齊王,並且以彭越為將軍。彭越於七月擊殺濟北王田安。田榮並王三齊之地,命彭越擊楚,並以兵援助陳余襲擊常山王張耳,迎故趙王於代復為趙王。齊、趙和彭越的起兵,對西楚構成直接威脅。為了制止事態的擴大,項羽先派蕭公角將兵迎擊彭越,結果大敗,不得不調遣主力擊齊,以穩定局勢。當時僻處巴蜀的劉邦乘項羽無暇西顧之際,聽從韓信等人的計議,於八月出故道,擊降章邯、司馬欣和董翳,迅速還定三秦,繼續東進。

楚漢戰爭之始,項羽即在戰略上陷於兩線作戰的不利處境。他認定齊地的田榮為心腹之患,而張良也致書項羽說:「漢王失職,欲得關中,如約即止,不敢東。」又以齊、梁的反書移交項羽說:「齊欲與趙並滅楚。」以致項羽無意西向,專注東方,在戰略上作出了錯誤的判斷。後來,項羽雖然擊殺田榮,復立田假為齊王,但由於他在齊地燒夷城廓室屋,虜掠老弱婦女,激起齊民的反抗,使田榮弟田橫得以收散卒數萬人,據城陽;並於漢二年夏四月立榮子田廣為齊王,號令齊民抗擊楚軍。楚軍主力困於齊地,無法脫身。劉邦乘隙降魏王豹,虜殷王■。是年冬十月,項羽密使九江王英布等擊殺義帝。劉邦在進駐洛陽後,為義帝發喪,並遣使告諸侯,指責項羽放殺義帝,號召諸侯王擊「楚之殺義帝者」。之後,率諸侯兵凡五十六萬人進據楚都彭城。

項羽得知彭城失陷的消息後,立即部署諸將擊齊,親自率精兵三萬人回師彭城。由於劉邦為輕易取得的大捷所陶醉,進入彭城後,收其寶貨、美人,逐日置酒高會,因此,在楚軍突然襲擊下,漢軍五十六萬烏合之眾一敗塗地,士卒死傷過半,劉邦僅得與數十騎突圍。

彭城之戰後,楚漢之間的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劉邦敗退滎陽,諸侯皆背漢向楚。由於蕭何及時調發關中老弱未成年者補充兵力和韓信的增援,漢軍才得以重整旗鼓。項羽雖將戰略重點移至西線,但他始終未能擺脫兩線作戰的困境,無法越過滎陽、成皋一線西進。從此,楚漢便進入了雙方相持的階段。但是,從劉邦方面說,這種相持是積極的。相持階段一開始,劉邦就組建了騎兵部隊,有效地阻擋了楚軍的進攻;與此同時,漢軍重新調整了戰略部署,一方面堅守滎陽、成皋一線,一方面積極在楚軍的後方和側翼開辟新戰場。這一部署打擊了項羽在戰略上的致命弱點,很快收到了成效。漢二年八月至次■年十月,韓信接連平定魏、代、趙、燕,矛頭直指齊地,逐漸形成包圍西楚的態勢。當時項羽主力雖然在漢三年夏四月、六月再度攻克滎陽、成皋,但由於劉邦採取了「高壘深塹勿與戰」的戰術,不僅保存了漢軍的實力,而且牽制了楚軍的主力。使項羽更進一步陷入兩線作戰,首尾不能相顧的困境。特別是項羽不能用人,不但韓信、陳平等人棄楚投漢,連他的重要謀士范增也得不到信用,這更使他在政治上、軍事上連連失策,使劉邦得以調兵遣將完成對項羽的戰略包圍。漢三年五月,劉邦命彭越率兵渡過睢水,襲殺楚將薛公,直接威脅彭城。八月,劉賈、盧綰將卒兩萬渡河,進入楚地。彭越在漢軍的協助下攻徇梁地,連克睢陽、外黃等十七城,完全截斷了滎陽、成皋一線楚軍主力的後勤補給線。於是,項羽不得不於九月命大司馬曹咎固守成皋,親自回師救援,奪回陳留、睢陽、外黃等十餘城。但是,漢四年十月,劉邦乘機誘使曹咎出擊,大破楚軍,收復成皋。與此同時,韓信也襲破齊歷下軍,進據臨淄,並於十一月在濰水消滅了楚將龍且率領援齊、號稱二十萬的楚軍,盡定齊地。項羽在正面和側翼戰場上接連遭到重大失敗,有生力量喪失殆盡,腹背受敵,進退失據,陷於漢軍的戰略包圍之中。

成皋之戰後,楚漢戰爭進入了最後階段。項羽日益孤立,糧秣得不到補充,韓信又繼續進兵西楚。漢四年八月,項羽向劉邦提出議和,楚漢約定以鴻溝為界中分天下,鴻溝以西為漢,以東為楚。九月,項羽率兵東歸,而劉邦則採納張良、陳平的計策,乘機追擊楚軍於固陵;並且調令韓信、彭越等人率兵圍殲項羽,命劉賈渡淮包圍壽春,誘使楚大司馬周殷畔楚。次年十二月,項羽被圍困於垓下,漢軍四面唱起楚歌,楚軍士無鬥志;項羽率少數騎兵突圍至烏江,自刎而死。楚漢戰爭最後以劉邦奪取天下,建立漢王朝而告終。

楚漢戰爭前後進行了四年,雖然對經濟生產和廣大人民的生活帶來了不利的影響,但它換來了國家統一和社會的安定,因而是有積極意義的。

閱讀全文

與楚漢相爭歷史知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