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回答一個歷史事件的背景或產生原因時除了可從經濟\政治\文華\思想\科技\個人因素\國際\國內\科技
其實不需要那麼麻煩。原因分為外因和內因。而每個因應視情況而定。又可以細分成自身專條件和屬外部影響。
經濟\政治\文華\思想\科技\個人因素\國際\國內\科技 。如果實在還要在細分就是文化思想的敵對性。比如春秋時期的諸子百家,就有多種說法對於同一問題。但其中心思想都有共同處。同樣,描述歷史事件時可以順帶講述思想的共同與區別,以及對其的影響。
㈡ 近代中國20個重大歷史事件(原因、過程、結果和影響)
鴉片戰爭
清政府被迫同英國侵略者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1856年,英國借口「亞羅號事件」、法國借口「馬神甫事件」共同發動侵略中國的第二次鴉片戰爭。到1860年,英法聯軍相繼強迫清政府簽訂《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俄羅斯趁火打劫,從19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侵吞中國北方一百五十多萬平方公里領土。根據不平等條約,中國喪失大量領土、主權和財富,中國社會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太平天國運動
由於人民的負擔逐年加重,因此引發了一系列的農民起義,其中規模最大的是1851年爆發的太平天國運動,一度對清朝統治構成了嚴重威脅。
維新運動、洋務運動
為挽救自身命運並增強國力,清政府內部部分漢族有識之士遂展開了維新運動,試圖革新圖強,其中最為著名的是自19世紀60年代開始的洋務運動。隨著洋務運動的開展,全國各地開始先後引入國外科學技術,開設礦業、工廠,建設鐵路、架設電報網,修建新式學校、培訓技術人才;同時也成立了新的軍事工業,逐步改進清軍的武器裝備和作戰方法。代表人物有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
百日維新
洋務運動雖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由於時人多數未明當代的國際形勢,少數人的急迫性並無法改變多數官僚的舊思維,清朝的維新運動最終未達日本明治維新般的成效,結果導致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的失敗,並於1895年與日本簽定《馬關條約》。隨後,由光緒帝與梁啟超和康有為領導發動的政治改革運動:戊戌變法又因為慈禧太後和保守派的反對,而軟禁了光緒帝,變法因此失敗,因為只有103天,因此又稱為「百日維新」。
八國聯軍入侵北京
新政
慈禧太後為挽清朝衰落危局,有意效仿歐日的改革。開始推行「新政」,進行了包括建立新軍、廢除科舉在內的一系列改革。不久,中國發生了立憲與革命的改革路線之爭,一開始立憲派占上風,清政府也承諾並實行立憲,並於1908年頒布了《欽定憲法大綱》,以確立君主立憲制政體,成立了代議會。不過,1911年5月組成的「責任內閣」中的大多數成員為皇族身份,故被稱為「皇族內閣」,結果引發立憲派的不滿和失望。這次改革的根本問題是皇族遲遲不肯讓世俗精英分享權力,拖到辛亥年已經為時過晚,但這畢竟是中國歷史上首次君主立憲。
武昌起義
同年10月,武昌起義爆發,各省隨後紛紛宣布獨立,清朝的統治開始走向瓦解。清政府任命北洋新軍統帥袁世凱為內閣總理大臣,成立內閣並統領清軍。但他一方面以武力壓迫革命軍(陽夏戰爭),另一方面卻暗中與革命黨人談判。清帝於1912年2月12日正式退位,並在退位詔書中宣布「即由袁世凱以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標志著中國兩千多年來的君主制的正式結束。
你可以到網路去看看很詳細。
㈢ 歷史中的根本原因是指政治方面還是經濟方面
一般來說根本原因是經濟原因,因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㈣ 在回答歷史政治問題時,怎麼區分什麼是根本原因,什麼是直接原因
1、歷史事件中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根本原因是指導致事物發生變化的根源或者導致事物發生變化的最本質的原因,在影響歷史發展的諸多因素中,帶有必然性的東西,在歷史進程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這種因素是一種歷史的客觀存在,它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它反映著客觀歷史規律的要求。一般情況下,我們可以從生產力與生產關系和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階級本質及影響歷史事物的主要矛盾等多個角度來分析和探討歷史事件的根本原因。我們在世界歷史教學中學到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爭、德意志的統一、日本的明治維新等內容時,就可以發現它們的根本原因都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了,而原有的舊制度、老思想卻阻礙其快速發展,即隨著經濟基礎的變化,就要求建立與之相適應的上層建築。換言之,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是引起這些國家發生社會變化和發展的根本原因。又如:辛亥革命、二次革命、護國運動、護法運動這些與中國民族資產階級革命派直接相關的歷史事件失敗的根本原因都是資產階級革命派的軟弱性和妥協性。這是從階級本質上來分析的。歷史唯物主義認為,歷史人物所在的階級、政黨對於歷史事件不僅有深刻的影響,能延緩或加速歷史進程,而且起決定性作用。與根本原因相對應的是直接原因,直接原因就是具體原因。直接原因是指導致事件發生的直接因素,是指對事物的發生發展起到最直接的推動,並直接促成其發生的原因,它往往是一種表面現象,事件發生的導火線通常就是直接原因。它在歷史事物產生過程中起到催化劑的作用,是更加側重於事物發展的偶然性因素。如: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是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需要把中國變為它的商品傾銷市場和原料產地,這是商品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鴉片戰爭爆發的直接原因則是因禁煙運動引起的中英之間的沖突,這只是英國發動侵華戰爭的借口,屬於歷史事件發展的偶然性因素。2、歷史事件的客觀原因和主觀原因 歷史事件的主觀原因是指個人、階級、政黨等主體意識方面的原因。客觀原因是指在人類的意識之外,不依賴人類的意識而存在的原因。是歷史進程特定的不可變動的因素。前者屬於自我意識方面的原因,即人為的因素;後者是獨立存在於人的意志之外的原因。歷史的發展變化是主客觀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如:鴉片戰爭中國失敗的客觀原因是英國綜合國力強大。英國是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科技領先、武器裝備精良,又建立了強大的近代化海軍,戰爭准備充分,戰勝清王朝是必然的,是我們無法左右的客觀因素。清王朝政治、經濟、軍事全面落後則是其主觀原因。一般來說,以一個人、一個階級、一個政黨、一個集團為主體的歷史事件多用主客觀原因的觀點和方法去分析成敗的原因。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有多個主體的歷史事件不能運用這種方法。例如,在分析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時,因為抗日戰爭是以國共兩黨合作為基礎的全民族抗戰,涉及到共產黨、國民黨等多個主體,無法確定哪個更是主觀原因,因而最好用內外因等其他的觀點和方法進行分析。3、歷史事件中的內因和外因 內因是指事物發展過程中的內在矛盾,是事物存在發展的根據和第一位的原因,它決定著事物發展的基本方向;外因是事物發展過程中的外部矛盾,是事物存在和發展的條件和第二位的原因,外因對事物發展的影響要通過內因才能起到作用。一般來說,分析一個國家的社會變化時常常用內外因相融合的觀點和方法進行分析。如:日本幕府統治的危機。內因是封建經濟逐步瓦解,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逐漸形成並初步發展;作為幕府統治基礎的中下級武士轉變為反對幕府統治的中堅力量;廣大勞動人民的反封建斗爭。外因是美國等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入侵,使得民族危機空前嚴重。又如:蘇聯解體的內因是由於蘇聯本身的陷入嚴重的政治經濟的泥潭,西方國家的和平演變戰略和陰謀分裂活動則是它解體的外因。4、歷史事件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 主要原因是指在諸多原因中起主導作用的因素,但這種主導因素有時不止一個,像內因、根本原因、主觀原因等起決定性作用的原因的稱之為「最主要的原因」,不屬於主要原因的就是次要原因了。不過一般的考試題目只問大家某個歷史事件的主要原因。如:抗日戰爭勝利的主要原因是:(1)建立了以中共領導的,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2)中共領導建立的敵後抗日根據地軍民的持久抗戰。(3)中共堅持實行全面抗戰路線。(4)國民黨政府在正面戰場的抗戰。(5)中國的抗戰得到愛國華僑和世界人民的大力支持。這些原因都應算是主要原因了,但第一條原因應是「最主要的原因」了。也可以說是根本原因吧。其他幾個原因自然就是「次要原因」。
㈤ 做歷史或政治題時如何判斷主要原因和根本原因
1、根本原因」是引起事物發展變化的潛在的、深層次的、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版、比較持久權的、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因素。「主要原因」是指一定歷史條件下導致該事件發生的諸多現實的、具體的因素中起決定作用或決定性作用的原因。
2、根本原因」在語言表達較為抽象,分析時一般可從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系、內因和外因的關系、歷史事件或政權的性質(或階級本質)等方面入手;「主要原因」在語言表達上較為具體,分析時一般從具體史實入手,通過對多種因素不同作用或地位的認真比較得出正確結論。
3、就你這道題來說,「如果把民族資本主義比喻成樹苗,則夏天出現的主要原因是」——根本原因和主要原因應當是一回事情,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最主要跟自身關系重大,即:國民政府一系列措施的促進 。
㈥ 怎樣區別歷史問題上的直接原因,根本原因和重要原
根本原因與最主要原因,主要原因等的區別
在我們日常的歷史教學過程中,經常會有很多學生把歷史事件中的各種原因區分不清.如甲午中日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抗日戰爭勝利的主要原因;義和團運動失敗的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等等,如果對事件各種原因的內涵和分類理解不清的話,在分析原因時往往就會無從下手,或把各種原因混為一談,使得做題的正確率非常低.下面就歷史事件原因的內涵及分類進行辯析和探討,希望對同學們的學習有所幫助.
歷史事件原因的分類具有多樣性和復雜性的特徵,從事件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就會有不同的原因.在日常的歷史學習過程中,經常遇到的有以下幾種類型.
1、歷史事件中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是指導致事物發生變化的根源或者導致事物發生變化的最本質的原因,在影響歷史發展的諸多因素中,帶有必然性的東西,在歷史進程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這種因素是一種歷史的客觀存在,它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它反映著客觀歷史規律的要求.一般情況下,我們可以從生產力與生產關系和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階級本質及影響歷史事物的主要矛盾等多個角度來分析和探討歷史事件的根本原因.
我們在世界歷史教學中學到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爭、德意志的統一、日本的明治維新等內容時,就可以發現它們的根本原因都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了,而原有的舊制度、老思想卻阻礙其快速發展,即隨著經濟基礎的變化,就要求建立與之相適應的上層建築.換言之,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是引起這些國家發生社會變化和發展的根本原因.又如:辛亥革命、二次革命、護國運動、護法運動這些與中國民族資產階級革命派直接相關的歷史事件失敗的根本原因都是資產階級革命派的軟弱性和妥協性.這是從階級本質上來分析的.歷史唯物主義認為,歷史人物所在的階級、政黨對於歷史事件不僅有深刻的影響,能延緩或加速歷史進程,而且起決定性作用.
與根本原因相對應的是直接原因,直接原因就是具體原因.直接原因是指導致事件發生的直接因素,是指對事物的發生發展起到最直接的推動,並直接促成其發生的原因,它往往是一種表面現象,事件發生的導火線通常就是直接原因.它在歷史事物產生過程中起到催化劑的作用,是更加側重於事物發展的偶然性因素.如: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是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需要把中國變為它的商品傾銷市場和原料產地,這是商品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鴉片戰爭爆發的直接原因則是因禁煙運動引起的中英之間的沖突,這只是英國發動侵華戰爭的借口,屬於歷史事件發展的偶然性因素.
2、歷史事件的客觀原因和主觀原因
歷史事件的主觀原因是指個人、階級、政黨等主體意識方面的原因.客觀原因是指在人類的意識之外,不依賴人類的意識而存在的原因.是歷史進程特定的不可變動的因素.前者屬於自我意識方面的原因,即人為的因素;後者是獨立存在於人的意志之外的原因.歷史的發展變化是主客觀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如:鴉片戰爭中國失敗的客觀原因是英國綜合國力強大.英國是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科技領先、武器裝備精良,又建立了強大的近代化海軍,戰爭准備充分,戰勝清王朝是必然的,是我們無法左右的客觀因素.清王朝政治、經濟、軍事全面落後則是其主觀原因.
一般來說,以一個人、一個階級、一個政黨、一個集團為主體的歷史事件多用主客觀原因的觀點和方法去分析成敗的原因.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有多個主體的歷史事件不能運用這種方法.例如,在分析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時,因為抗日戰爭是以國共兩黨合作為基礎的全民族抗戰,涉及到共產黨、國民黨等多個主體,無法確定哪個更是主觀原因,因而最好用內外因等其他的觀點和方法進行分析.
3、歷史事件中的內因和外因
內因是指事物發展過程中的內在矛盾,是事物存在發展的根據和第一位的原因,它決定著事物發展的基本方向;外因是事物發展過程中的外部矛盾,是事物存在和發展的條件和第二位的原因,外因對事物發展的影響要通過內因才能起到作用.一般來說,分析一個國家的社會變化時常常用內外因相融合的觀點和方法進行分析.如:日本幕府統治的危機.內因是封建經濟逐步瓦解,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逐漸形成並初步發展;作為幕府統治基礎的中下級武士轉變為反對幕府統治的中堅力量;廣大勞動人民的反封建斗爭.外因是美國等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入侵,使得民族危機空前嚴重.又如:蘇聯解體的內因是由於蘇聯本身的陷入嚴重的政治經濟的泥潭,西方國家的和平演變戰略和陰謀分裂活動則是它解體的外因.
4、歷史事件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
主要原因是指在諸多原因中起主導作用的因素,但這種主導因素有時不止一個,像內因、根本原因、主觀原因等起決定性作用的原因的稱之為「最主要的原因」,不屬於主要原因的就是次要原因了.不過一般的考試題目只問大家某個歷史事件的主要原因.如:抗日戰爭勝利的主要原因是:(1)建立了以中共領導的,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2)中共領導建立的敵後抗日根據地軍民的持久抗戰.(3)中共堅持實行全面抗戰路線.(4)國民黨政府在正面戰場的抗戰.(5)中國的抗戰得到愛國華僑和世界人民的大力支持.這些原因都應算是主要原因了,但第一條原因應是「最主要的原因」了.也可以說是根本原因吧.其他幾個原因自然就是「次要原因」.
總之, 在做歷史試卷中有關原因方面的問題時,一定不能教條和死板,不能公式化地去看待歷史事件,而要仔細研究和分析歷史事件中的原因是哪種類型的,然後再聯系具體的歷史事件的實際,去具體分析用哪種類型的原因解釋更恰當、更合理、更有說服力.只有把歷史知識活學活用,才能達到掌握知識、提高能力的目的.
㈦ 分析一個歷史事件的社會原因應該從哪幾個方面入手啊
要從經濟,文化,環境等。馬克思主義哲學告訴我們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一個社會事件的發生必然有其發生的物質基礎,換言之就是生產力。當一個社會的制度不適應生產力的時候必然會發生社會事件。
㈧ 中國近代史重大事件根本原因、標志、性質、導火線
1、器物之變(洋務運動):19世紀60-90年代的洋務運動,是地主階級洋務派以「自強」、「求富」為旗號進行的一場自救運動。它引進了西方國家的近代生產方式,培養了一批技術人員,刺激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也對外國經濟勢力的入侵起了一定的抵製作用。但是,由於洋務運動並沒有從根本是變革封建制度,而且存在著各種消極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受洋人的控制,最終以失敗而告終。雖然這次自救運動失敗了,但是因它而產生的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無產階級和受過近代西方教育的人才為接下來的中國革命奠定了基礎。
2、制度之變:A戊戌變法運動:戊戌變法指1898年(農歷戊戌年)以康有為為首的改良主義者通過光緒皇帝所進行的資產階級政治改革,是中國清朝光緒年間(1898年)的一項政治改革運動。主要內容是:學習西方,提倡科學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發展農、工、商業等。這次運動遭到以慈禧太後為首的守舊派的強烈反對,這年九月慈禧太後等發動政變,光緒被囚,維新派康有為梁啟超分別逃往法國和日本。譚嗣同等6人(戊戌六君子)被殺害,歷時僅一百零三天的變法終於失敗。因此戊戌變法也叫百日維新。
意義:戊戌變法是中國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事件,①戊戌變法,是一次資產階級改良運動,是資產階級變革社會制度的初步嘗試。維新派試圖在政治上建立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在經濟上發展民族資本主義,符合歷史發展趨勢。②它是一次愛國救亡的政治運動。在民族危機加劇的時刻維新派希望通過變法使中國走向強大,從而擺脫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表現出強烈的愛國熱情,激發人民愛國思想和民族意識。③戊戌變法也是近代中國一次思想潮流的解放。資產階級接維新派提倡新學,主張興民權,對封建思想進行了猛烈的抨擊,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作用,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
B、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1911年清政府出賣鐵路修築權,激起中國人民的反抗,四川等地爆發保路運動。1911年10月10日,武漢地區的革命團體文學社和共進會發動武昌起義,接著各省紛紛響應,因為1911年為舊歷辛亥年,故稱「辛亥革命」。 歷史意義
1、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
2、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頒布了《臨時約法》,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
3、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3、思想之變:五四運動:五四運動是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發的中國人民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五四運動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結束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五四運動也是新文化運動的繼續和發展。1915年陳獨秀創辦《青年雜志》,次年改稱《新青年》,舉起「民主」和「科學」兩面旗幟,猛烈抨擊封建主義舊文化,提倡新文化。隨後,還提倡白話文代替文言文,並在「文學革命」的口號下,提倡新文學。1917年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在中國人民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中國的先進分子開始用無產階級的宇宙觀作為觀察國家命運的工具。1918年11月李大釗發表的《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等文,代表了中國先進分子的新覺醒。新文化運動不僅為五四愛國運動作了思想准備,同時隨著這次運動而更加深入發展,使社會主義思潮逐漸代替資產階級思潮而成為運動的主流,並在思想上和幹部上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作了准備。
中國革命從此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中央人民政府政國務院於1949年12月正式宣布以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
五四運動是中國革命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中國工人階級從此登上了政治舞台,拉開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顯示了中華民族的進一步覺醒。
4、風尚之變:新文化運動 為20世紀早期中國文化界中,由一群受過西方教育的人發起的一次革新運動。1919年5月4日前夕,陳獨秀在其主編的《新青年》刊載文章,提倡民主與科學(德先生與賽先生),批判傳統純正的中國文化,並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一方面,以胡適為代表的溫和派,則反對馬克思主義,支持白話文運動,主張以實用主義代替儒家學說,即為新文化運動濫觴。在這一時期,陳獨秀、胡適、魯迅等人成為新文化運動的核心人物,這一運動並成為五四運動的先導。
㈨ 跪求所有世界經濟歷史事件以及這些事件背後有何政治目的~
118世紀中葉的工業革命,9世紀後期的第二次工業革命,20世紀後半期的第三次工業革命。
工業革命的影響:
1 .工業革命引起生產組織形式的變化,使用機器為主的工廠取代了手工工廠.
2. 城市化和人口向城市的轉移.
3. 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和思想觀念帶來了巨大的變化.
4. 工業化和城市化也產生了新的社會問題,比如貧富分化,城市人口膨脹,住房擁擠,環境污染等弊端.
5. 引起社會結構的改變.
6.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正是工業革命的直接產物.
工業革命有時又稱產業革命,指資本主義工業化的早期歷程,即資本主義生產完成了從工場手工業向機器大工業過渡的階段。是以機器取代人力,以大規模工廠化生產取代個體工場手工生產的一場生產與科技革命。
18世紀中葉,英國人瓦特改良蒸汽機之後,由一系列技術革命引起了從手工勞動向動力機器生產轉變的重大飛躍。隨後傳播到英格蘭到整個歐洲大陸,19世紀傳播到北美地區。
工業革命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所決定的。(1)資產階級革命廢除了封建制度,消除了不利於資本主義發展的種種束縛,為工業革命創造了重要的政治前提;(2)消除農業中的封建制度和小農經濟,為資本主義大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充分的勞動力和國內市場;(表現在英國即圈地運動)(3)資本主義原始積累過程,提供了資本主義大工業所必需的大批自由勞動力和巨額的貨幣資本(殖民);(4)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長期的發展,為大機器生產的出現准備了技術條件。
一般認為,蒸汽機、焦炭、鐵和鋼是促成工業革命技術加速發展的四項主要因素。
在瓦特改進蒸汽機之前,整個生產所需動力依靠人力和畜力。伴隨蒸汽機的發明和改進,工廠不再依河或溪流而建,很多以前依賴人力與手工完成的工作自蒸汽機發明後被機械化生產取代。工業革命是一般政治革命不可比擬的巨大變革,其影響涉及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使人類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革,對人類的現代化進程推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把人類推向了嶄新的蒸汽時代。
工業革命對19世紀科學發展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以前的科學研究很少用於工業生產,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長大,工程師與科學家的界限越來越小,更多的工程師埋頭做科學研究。以前的科學家多是貴族或富人的子弟,現在則有許多來自工業發達地區和工人階級的子弟成為了科學家。他們更加對化學和電學感興趣,這也促進了這些學科的發展。
這個術語最早是由恩格斯提出來的,指18世紀後期到19世紀前期發生在英國的從手工生產轉向大機器生產的技術、經濟變革,後來逐漸擴散到世界各國。工業革命是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階段,它實現了從傳統農業社會轉向現代工業社會的重要變革。工業革命是生產技術的變革,同時也是一場深刻的社會關系的變革。從生產技術方面來說,它使機器代替了手工勞動;工廠代替了手工工場。從社會關系說,它使社會明顯地分裂為兩大對立的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17、18世紀,英法等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為生產力的發展掃清了道路,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發明,為向機器大工業過渡准備了條件。隨著市場的擴大,以手工技術為基礎的工場手工業不能滿足市場的需要,資產階級為追求利潤,廣泛採用新技術。工業革命18世紀60年代開始於英國,首先從棉紡織業開始,80年代因蒸汽機的發明和使用得到了進一步發展。繼英國之後,法、美等國也在19世紀中期完成工業革命。它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鞏固了新興的資本主義制度,引起了社會結構和東西方關系的變化,對世界歷史進程產生了重大影響。後來也有一些學者提出「多次工業革命」說,例如,19世紀後期的第二次工業革命,20世紀後半期的第三次工業革命。
工業革命前後的一些重要發明
1712年 英國人湯姆斯·牛考門獲得了稍加改進的蒸汽機的專利權
1764年 詹姆斯·哈格里夫斯 珍妮紡紗機
1778年 約瑟夫·勃拉姆 抽水馬桶
1796年 塞尼菲爾德 平版印刷術
1797年 亨利·莫茲萊 螺絲切削機床
1781年 詹姆斯·瓦特 改進了牛考門蒸汽機,現代蒸汽機成型
1807年 富爾頓 造出用蒸汽機做動力的輪船
1812年 特列維雪克 科爾尼鍋爐
1815年 漢·戴維 礦工燈
1825年 史蒂芬孫 發明的蒸汽火車試車成功
1844年 成廉·費阿柏恩 蘭開夏鍋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