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合陽縣的歷史名人有誰
曹全、伊尹、 太姒、雷敬兒、雷有終、王鎮、范燧、車朴、王異、魏天命、雷翀、黨守素、雷德驤、雷簡夫李灌、王又旦、雷學謙、雷茂林、康乃心、錢萬選、張大有、王寀、褚峻、車順軌
② 秦始皇兵馬俑簡介
兵馬俑,即秦始皇兵馬俑,亦簡稱秦兵馬俑或秦俑,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一批中國世界遺產,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秦始皇陵以東1.5千米處的兵馬俑坑內。
兵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個類別。古代實行人殉,奴隸是奴隸主生前的附屬品,奴隸主死後奴隸要作為殉葬品為奴隸主陪葬。兵馬俑即製成兵馬(戰車、戰馬、士兵)形狀的殉葬品。
1961年3月4日,秦始皇陵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74年3月,兵馬俑被發現。
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並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先後有200多位外國元首和政府首腦參觀訪問,成為中國古代輝煌文明的一張金字名片,被譽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寶之一。
歷史沿革
《史記》載:秦始皇陵由丞相李斯依慣例開始主持規劃設計,大將章邯監工,修築時間長達39年之久,兵馬俑是修築秦陵的同時製作並埋入隨葬坑內。
秦子嬰元年(前206年),秦始皇陵遭遇了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大一次的劫難。據《史記·高祖本紀》、《漢書·卷一·高帝紀第一上》、《漢書·卷三十六·楚元王傳第六》等史籍記載,項羽攻入關中後,大規模破壞秦始皇陵;
地面建築毀於一旦,並挖掘了帝陵,兵馬俑在這場浩劫中也損毀嚴重。考古發掘情況表明,一號俑坑和二號俑坑有黑色木炭遺跡,說明一、二號俑坑的塌陷都是因為被火焚燒後造成的。
1974年03月,臨潼縣驪山鎮西楊村農民,在陵東1.5千米的地方打井時,發現幾個破碎的用泥土燒制的與真人一樣大小的陶俑,經陝西省考古隊勘探和試掘,兵馬俑重見天日。
1974年07月,考古工作者開始對陝西臨潼縣秦始皇陵東側的秦代兵馬俑坑進行發掘工作。
1987年12月,秦始皇陵及兵馬俑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009年06月13日,秦始皇陵兵馬俑一號坑開始第三次大規模發掘。
(2)陝西袁歷史博物館擴展閱讀
出土文物
兵馬俑從身份上區分,主要有士兵與軍吏兩大類,軍吏又有低級、中級、高級之別。一般士兵不戴冠,而軍吏戴冠,普通軍吏的冠與將軍的冠又不相同,甚至鎧甲也有區別。其中的兵俑包括步兵、騎兵、車兵三類。根據實戰需要,不同兵種的武士裝備各異。
俑坑中最多的是武士俑,大部分手執青銅兵器,有弓、弩、箭鏃、鈹、矛、戈、殳、劍、彎刀和鉞,身穿甲片細密的鎧甲,胸前有綵線挽成的結穗。軍吏頭戴長冠,數量比武將多。秦俑的臉型、身材、表情、眉毛、眼睛和年齡都有不同之處。
車兵俑
車士,即戰車上除馭手,駕車者之外的士兵。一般戰車上有兩名軍士,分別為車左俑和車右俑。車左俑身穿長襦,外披鎧甲,脛著護腿,頭戴中幘,左手持矛、戈、戟等長兵器,右手作按車狀。車右俑的裝束與車左俑相同,而姿勢相反。
他們都是戰車作戰主力,但據文獻記載,他們在兵器配置和作戰職責上有著一定的區別。從秦俑坑戰車遺跡周圍發現的兵器看,秦代戰車上的車左和車右均手持戈、矛等格鬥用長兵器及弓弩等致遠兵器,說明戰車上車左、車右的分工並不十分明確。
立射俑
在秦俑中是一個較為特殊的兵種,出土於二號坑東部,所持武器為弓弩,與跪射俑一起組成弩兵軍陣。立射俑位於陣表,身著輕裝戰袍,束發挽髻,腰系革帶,腳蹬方口翹尖履,裝束輕便靈活。
此姿態正如《吳越春秋》上記載的「射之道,左足縱,右足橫,左手若扶枝,右手若抱兒,此正持弩之道也。」立射俑的手勢,與文獻記載符合,說明秦始皇時代射擊的技藝已發展到很高的水平,各種動作已形成一套規范的模式,並為後世所承襲。
與立射俑一樣,出土於二號坑東部,所持武器為弓弩,與立射俑一起組成弩兵軍陣。立射俑位於陣表,而跪射俑位於陣心。跪射俑身穿戰袍,外披鎧甲,頭頂左側挽一發髻,腳登方口齊頭翹尖履,左腿蹲曲,上體微向左側轉,雙手在身體右側一上一下握弓狀,表現出一個持弓的單兵操練動作。
在跪射俑的雕塑藝術中,有一點非常可貴,那就是他們的鞋底,疏密有致的針腳被工匠細致地刻畫出來,反映出極其嚴格的寫實精神,讓後世的觀看者從秦代武士身上感受到一股十分濃郁的生活氣息。
跪射俑是所有出土的兵馬俑中,惟一的發現時就極其完整的兵馬俑。他身後的鎧甲上還殘留有紅色塗層,十分珍貴。
武士俑
即普通士兵,平均身高約1.8米。
作為軍陣主體,在秦俑坑中出土數量為最,可依著裝有異分為兩類,即戰袍武士和鎧甲武士。他們作為主要的作戰力量分布於整個軍陣之中。戰袍武士俑大多分布於陣表,靈活機動;鎧甲武士俑則分布於陣中。兩類武士皆持實戰兵器,氣質昂揚,靜中寓動。
軍吏俑
從身份上講低於將軍俑,有中級、下級之分。在秦俑坑中數量極少,出土不足十件,分為戰袍將軍俑和鎧甲將軍俑兩類。鎧甲將軍俑從外形上看,頭戴雙版長冠或單版長冠,身穿的甲衣有幾種不同的形式。
戰袍將軍俑著裝樸素,但胸口有花結裝飾,而鎧甲將軍俑的前胸、後背以及雙肩,共飾有八朵彩色花結,華麗多采,飄逸非凡,襯托其等級、身份,以及在軍中的威嚴。軍吏俑除了服飾上與將軍俑不同外,精神氣度上也略有差異,軍吏俑的身材一般不如將軍俑體魄豐滿魁偉,但整體上比較高大,雙肩寬闊,挺胸佇立,神態肅穆。
騎兵俑
出土於一、二號坑,有116件,多用於戰時奇襲。
由於兵種的特殊,騎兵的裝束顯然與步兵、車兵不同。他們頭戴圓形小帽,身穿緊袖、交領右衽雙襟掩於胸前的上衣,下穿緊口連檔長褲,腳登短靴,身披短而小的鎧甲,肩上無披膊,手上無護甲。衣服短小輕巧,一手牽馬,一手持弓。
從這種特殊的裝束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從古代騎兵戰術出發,騎士的行動敏捷是一項基本的要求。二號坑出土的騎兵形象,是迄今為止中國考古史上發現的最早的騎兵實物。因而對研究當時騎兵服飾和裝備提供了十分珍貴的考古資料。
馭手俑
為駕駛戰車者,在三座俑坑中均有出土。
馭手俑身穿長襦,外披鎧甲,臂甲長及腕部,手上有護手甲,脛著護腿,脖子上圍有頸甲,頭上帶有巾幘及長冠,雙臂前舉作牽拉轡繩的駕車姿態。由於古代戰爭中戰車的殺傷力極強,因而馭手在古代戰爭特別是車戰中,地位尤為重要,甚至直接關系著戰爭的勝負。
車馬
兵馬俑坑中的每乘戰車前都駕有四匹陶馬。
陶馬的大小和真馬相似,身長約2.10米,通高1.72米。四馬的造型基本相同,均剪鬃縛尾,舉頸仰首,張口作嘶嗚狀。中間的兩匹服馬雙耳前聳,目光前視;兩側的驂馬脖頸分別向外側微微扭轉,躍躍欲行,異常神駿。
秦俑坑出土的陶馬,與秦始皇帝陵園內馬廄坑出土的真馬的體長、身高、身軀各部分的比例等基本相同,說明它們是以真馬作為原型塑造的。
馬的主要特徵是個頭較小、脖頸短、頭部寬闊,屬於河曲(今甘肅洮河一帶)馬種。
鞍馬
出土於二號俑坑,通首高1.72米,至髻胛高1.33米。從馬的形體方面觀察,俑坑出土的陶馬個頭不大,頭部較重,鼻骨隆突,頸厚稍短,髻甲低,脊背寬博略向下凹,胸部較廣,四肢發育較好,屬於力速兼備的挽馬型,也是騎乘的良馬。
從雲夢秦簡有關律文看,鞍馬主要來源於官府的廄苑。縣司馬掌管縣廄苑中軍馬的調教與選拔,因此軍馬的優劣與縣司馬有著直接的關系。秦向來以養馬著稱,到秦王朝時養馬業更盛,中央和地方都有養馬的廄苑,以供騎兵和車兵的用馬。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兵馬俑
③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有5個坑嗎
秦始皇兵馬俑陪葬坑坐西向東,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發現的是一號俑坑,呈長方形,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深約5米,總面積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門道,左右兩側又各有一個兵馬俑坑,現稱二號坑和三號坑。
秦始皇兵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軍事博物館。俑坑布局合理,結構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東西向的承重牆,兵馬俑排列在牆間空檔的過洞中。
在一號坑中已發掘出武士俑500餘件,戰車6乘,駕車馬24匹,還有青銅劍、吳鉤、矛、箭、弩機、銅戟等實戰用的青銅兵器和鐵器。俑坑東端有210個與人等高的陶武士俑,面部神態、服式、發型各不相同,個個栩栩如生,形態逼真,排成三列橫隊,每列70人,其中除3個領隊身著銷甲外,其餘均穿短褐,腿紮裹腿,線履系帶,免盔束發,挽弓挎箭,手執弩機,似待命出發的前鋒部隊。其後,是6000個鎧甲俑組成的主體部隊,個個手執3米左右長矛、戈、戟等長兵器,同35乘駟馬戰車間隔在11條東西向的過洞里,排成38路縱隊。南北兩側和兩端,各有一列武士俑,似為衛隊,以防側尾受襲。這支隊伍陣容齊整,裝備完備,威風凜凜,氣壯山河,是秦始皇當年浩盪大軍的藝術再現,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二號坑位於一號坑的東北側和三號坑的東側,呈曲尺形方陣,東西長96米,南北寬為84米,總面積約為6000平方米。坑內建築與一號坑相同,但布陣更為復雜,兵種更為齊全,是3個坑中最為壯觀的軍陣。二號坑建有1.7萬平方米的陳列大廳,是目前我國規模最大、功能最齊全的現代化遺址陳列廳。秦兵馬俑博物館官長袁仲一解釋說:「一來,為的是更好地保護文物,二來,因為把整個軍陣全部清出地面,起碼需要5~7年的功夫。這樣做的好處是遊客既可以參觀到二號坑局部的風采,有可以親眼看到二號坑的挖掘工作。」
據初步推算,二號坑有陶俑陶馬1300多件,戰車80餘輛,青銅兵器數萬件,其中將軍俑、鞍馬俑、跪姿射俑為首次發現。二號坑東、西兩端各有4個斜坡門道,北邊有2個斜坡門道,俑坑坐西面東,正門在東邊。坑內布局分為4個單元。
第一單元,位於俑坑東端,四周長廊有立式弩兵俑60個,陣心由八路面東的160個蹲跪式弩兵俑組成。弩兵採取陣中張陣的編列,立、跪起伏輪番射擊,以彌弩張緩慢之虞。
第二個單元,位於俑坑的右側,由64乘戰車組成方陣(車系木質,僅留遺跡)。每列8乘,共有8列。車前駕有真馬大小的陶馬4匹。每車後一字排列兵俑3個,中為御手拉馬轡,另兩個分別立於車左和車右,手持長柄兵器。
第三單元,位於中部,由19輛戰車,264個步兵俑和8個騎士俑組成長方形陣,共分3列。每匹馬前立騎士俑一個,一手牽馬韁,一手作拉弓狀。每乘車後除三名車士外,還配有8~36個步兵俑。
第四單元,位於軍陣左側,108個騎士俑和180匹陶鞍馬俑排成11列橫隊,組成長方形騎兵陣。其中第1、3列為戰車6輛。每匹馬前,立胡服騎士俑一個,右手牽馬,左手拉弓。
三號坑在一號坑西端25米處,面積約為520平方米,呈凹字形。門前有一乘戰車,內有武士俑68個。從3號坑的布局看,似為總指揮部,統帥左、右、中三軍,只是沒有建成而已。
四號坑有坑無俑,只有回填的泥土。
從2個坑的布局和陣法看,二號坑陣式復雜,兵種齊全,是對陣的中堅力量。這種編組方法在兵書上叫作「大陣包小陣,大營包小營,偶落鉤連,折曲相對。」《孫臏兵法》說:「在騎與戰者,分為三,一在於右,一在於左,易則多其車,險則多其騎,反則廣其弩」,三者有機結合,才能百戰不殆。二號坑是這位古代軍事家的理論圖解。
從秦俑坑出土兵器的刻記年號看,兵馬俑從葬坑是秦始皇統一中國前後修建的。秦始皇憑借他「揮劍決浮雲」、「大略駕群才」的能力,滅六國,統天下。兵馬俑反映了秦王朝兵強馬壯、叱吒風雲的氣勢。秦始皇死後,秦二世胡亥繼位,繼續大修阿房宮和弛道,賦稅徭役比以前更為繁重,從而引起農民大起義。在這種形式下,三號坑中途終斷,四號坑未及放兵馬俑,就匆匆填死了。發掘中發現有火焚痕跡,可能與楚霸王入關火燒阿房宮有關系。
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將秦始皇陵定為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在兵馬俑一號坑址上建成的拱形展廳,設立了「秦始皇陵兵馬俑博物館」,向中外廣大旅遊者開放。2007年5月8日,西安市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滄海桑田,雄壯的兵馬俑軍陣曾沉寂千年。二十世紀的今天,在一代又一代考古工作者的不懈探索中,古老的兵馬俑煥發出了新的生命,走向了新的輝煌。
兵馬俑共計8000餘件,規模十分宏大。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坐落在距西安37千米的臨潼縣城東,南倚驪山,北臨渭水,氣勢宏偉,是全國重點的文物保護單位。
1974年,在秦始皇帝陵東發現三個大型陪葬的兵馬俑坑,並相繼進行發掘和建館保護。三個坑成品字形,總面積22780平方米,坑內置放與真人馬一般大小的陶俑陶馬共約7400餘件。三個坑分別定名為一、二、三號兵馬俑坑。
一號坑最大,坑深5米,面積14260平方米,坑內有6000餘陶人陶馬,井然有序地排列成環形方陣。坑東端有三列橫排武士俑,手執弓弩類遠射兵器,似為前鋒部隊,其後是6000鎧甲俑組成的主體部隊,手執矛、戈戟等長兵器,同35乘駟馬戰車在11個過洞里排列成38路縱隊。南北兩翼的後衛部隊。
二號兵馬俑坑平面呈曲尺形,面積6000平方米,是一坐西朝東,由騎兵、步兵、弩兵和戰車混合編組的大型軍陣。大致可分為弩兵俑方陣,駟馬戰車方陣,車步、騎兵俑混合長方陣,騎兵俑方陣四個相對獨立的單元。共有陶俑陶馬1300餘件,戰車80多輛,並有大量金屬兵器。
三號兵馬俑坑平面呈凹字形,面積約520平方米,它與一、二號坑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似為統師三軍的指揮部,出土68個陶俑和4 馬1 車。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上是中國最大的古代軍事博物館。俑陣經發掘對外開放後便轟動世界。1978年,前法國總理希拉克參觀後說:"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跡,秦俑的發現,可以說是八大奇跡了。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秦俑,不算到中國。"從此秦俑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
1974年在陝西省臨潼縣西楊村發現一處地下建築及陶俑,其位於秦始皇陵園東側1千米處。這就是震動了世界,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秦陵兵馬俑。
秦陵兵馬俑共有3個兵馬俑坑,呈品字形排列。一號坑為步兵部隊,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深約5米,面積為14220米,是一位農民打井時挖出的。2二號坑呈曲尺形,面積為5000米2,它是由騎兵、戰車和步兵(包括弩兵)組成的多兵種特殊部隊。三號坑呈凹字形,面積為520米2,似為統帥一、二號坑的指揮機關。三個坑共有7000餘件陶俑、100餘乘戰車、400餘匹陶馬和數十萬件兵器。
秦兵馬俑場面宏大,威風凜凜,隊列整齊,展現了秦軍的編制、武器的裝備和古代戰爭的陣法。秦兵馬俑皆模擬人、真馬製成。陶俑身高1.75米~1.95米,多按秦軍將士的形象塑造,體格魁偉,體態勻稱。陶俑又按兵種的不同分為步兵俑、騎兵俑、車兵俑、弓弩手、將軍俑等。步兵俑身著戰袍,背挎弓箭;騎兵俑大多一手執疆繩,一手持弓箭,身著短甲、緊口褲,足蹬長統馬靴,准備隨時上馬拚殺;車兵俑有馭手和軍士兩種,馭手居中,駕馭著戰車,軍士分列戰車兩列,保護馭手;弓弩手張弓搭箭,凝視前方,或在立姿,或在跪姿;將軍俑神態自若,表現出臨陣不驚的大將風度。陶馬高1.5米,長2米,體形健碩,肌肉豐滿,昂首佇立,鬃毛分飛,表情機警敏捷,匹匹都像是賓士戰場的駿馬。這些都顯示了秦始皇威震四海、統一六國的雄偉軍容,表現了極高的造型藝術,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文化藝術寶庫。
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將秦始皇陵定為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在兵馬俑一號坑址上建成的拱形展廳,設立了「秦始皇陵兵馬俑博物館」,向中外廣大旅遊者開放。
④ 歷史博物館。古跡或遺址的報告
「半坡遺址」挖掘主持者石興邦、「兵馬俑之父」袁仲一等史學大腕與陝西歷史博物館館長成建正、研究員王世平等知名學者一起,28日登上由省委宣傳部與省文物局、省社科聯共同主辦的「長安講壇」,作了「歷史陝西」系列的精彩首講,省委宣傳部副部長薛保勤等出席了啟動儀式。
昨日的講壇可謂精彩紛呈,主持人王世平從柯林頓、薩科齊等國際政要訪華首站均定在西安入手,談起了陝西歷史文化的魅力。85歲的石興邦先生介紹了仰韶文化的最新研究進展,還提到了關於乾陵開挖的爭議,同時也表達了對乾陵地宮文物的憂思。而袁仲一先生則就歷博的鎮館寶物之一「煤精印」,笑言印主——楊堅岳父、李淵外祖父獨孤信,是「中國第一老丈人」。王世平認為用13朝或14朝古都來概括陝西並不全面,陝西稱得上是亞洲人類的重要起源地之一,是中華民族及其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是游牧文明與農耕文明沖突融合之地等等。成建正則稱:「陝西是一支歌,她將黃土高原的豪邁、關中平川的坦盪和秦巴山區的婉約,融匯在自己悠揚而久遠的旋律之中;陝西是一首詩,她用獨特的語言和優美的韻律,描述了遠古的艱辛勞作、西周的森嚴儀禮、秦代的赫赫軍威和西漢的漫漫絲路,還有魏晉的兼並融合與隋唐的強盛輝煌。」
據省社科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周敏介紹,「長安講壇」系列講座,除史學外,還將涵蓋哲學、社會、經濟等主要社科領域,各方面權威專家將依次登壇開講。另悉,「長安講壇」之「歷史陝西」系列,近期將有張豈之、劉雲輝、袁仲一、焦南峰、王學理、韓偉、李浩等著名學者,就炎黃文化、西周文明、秦俑與秦文化、漢文化與茂陵、法門寺、唐長安文化等,將周秦漢唐挨個兒過一遍。本報記者 王鋒
第一期
史學泰斗漫談陝西歷史文化
2008-6-29 09:32 來源:三秦都市報
●柯林頓、薩科齊爭著來西安,是把陝西看成中華文明的集中象徵。。
●2000多年前,陝西人走在「對外開放」的最前列。
●純而又純,封閉的,保守的文化是沒有前途的,註定是要消亡的。
「長安講壇」昨日開幕
本報訊(記者 夏明勤)醞釀已久的「長安講壇」昨天在陝西歷史博物館開幕。省社科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周敏主持儀式,省委宣傳部副部長薛保勤、陝西省文物局副局長劉雲輝到會並致辭。
薛保勤指出,「長安講壇」是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引領社會科學界、服務社會、滿足幹部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建設人文陝西和文化強省的現實需要和基礎性工作。
為將「長安講壇」辦成一張繁榮學術、服務陝西、服務文化、服務大眾的文化名片,薛保勤強調要通過百姓化的視角、通俗化的表述、學術化的理論支撐、學者化的報告團隊,打造我省公共文化的服務亮點,構建我省公共文化的服務平台,生產我省公共文化的精神產品,形成我省公共文化的服務體系,在服務大眾和服務決策、服務黨政兩條戰線展開,在通俗化與學術化兩個領域同時推進,在普及的過程中提升、提煉、提高,在提高的實踐中進一步普及。
隨後舉行的首場講座中,專家們漫談陝西歷史文化,剖析深刻、幽默風趣,讓大家開闊了視野,活躍了思維,受益匪淺。
嘉賓主持
王世平:陝西歷史博物館研究員
嘉賓
石興邦:陝西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及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所長
袁仲一:陝西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原館長,研究員
成建正:陝西歷史博物館館長
陝西是亞洲重要的人類起源地
王世平:1998年,美國總統柯林頓正式訪問中國,把西安作為訪華的第一站。去年,新上任不久的法國總統薩科齊首次訪華,第一站又是直奔西安。他們把訪華的第一站選在西安,實際上就是要表達美國和法國對博大精深的中國文明的一種尊重、一種敬意。也許柯林頓個人未必就那麼喜歡中國的歷史和文化,但他是代表美國來到西安,表達的是對中華文明的一種尊重。他們爭著搶著要來西安,實際上是把陝西看成中華文明一個集中的象徵。
一說到西安,人們總喜歡說十三個王朝在此建都,但我認為僅僅用十幾個王朝不足以概括陝西。我給陝西下了幾條定義,第一個就是陝西是亞洲重要的人類起源地,請石興邦先生給大家做一個闡述。
石興邦:河南是最早發現仰韶文化的,在後來的進一步考古發掘中發現,仰韶文化的范圍極大。中國的北方,甚至中國的南方,以及泰國、越南這樣一些地方,都受到仰韶文化的影響。而陝西發現的有關仰韶文化的數量和重要性都比澠池有很大的增長。僅寶雞發現的仰韶文化遺存數量,就相當於一個河南省的。
王世平:石先生談到仰韶文化,我給各位稍微補充一下,仰韶是一個地名,在河南的澠池縣。1922年瑞典人安特生在澠池仰韶發現了一種彩陶文化,他將之命名為仰韶文化。
第二個定義,陝西是中華民族和起文明的發祥地,這一點請成建正先生做一個闡述。
陝西是中華民族和文明的發祥地
成建正:我是晚生後學。黃帝一直是被作為中華民族的共同始祖,陝西無論從古史傳說還是古遺跡來說,都理所當然的成為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
第二,中國是歷史上建都時間最長和建都朝代最多的國家,在西安建都的朝代總共是14個,有說13朝。大夏在陝北統萬城曾經建過都,如果從整個陝西省的角度來說,應該是14個王朝。建都的時間累計起來長達1077年,這恐怕在世界上都很少,在中國是絕無僅有。
第三,陝西是中國各種文明相融合、發揚光大的地方,陝西四周跟七個省、一個直轄市相接,是和周邊省份交往最多的地方。對絲綢之路各省都很重視,我們和鄰省之間關於絲綢之路也有過爭議,但是絲綢之路從長安開始,由張騫完成是肯定的。
還有一點,陝西是中國的大地原點所在地,涇陽有一個「永樂鎮」,這里是測定的中國大地原點。作為封建的中央政權,恐怕在這建都是最合適的了。
我還想說陝西是中國歷史上發生大事最多的地方。最近我看了一本書《影響中國歷史進程的100件大事》,從人的起源一直列到中共十六大,在中國發生的100件大事,發生在陝西28件,占將近30%。
另外我們陝西一直是富庶之地,黃土自肥,是一種天然的沃土,只要一下雨,他就產生肥力,最適合人的生活。
我插一件小事,今年3月26日我們館正式對外開放,全國各省和直轄市的博物館館長看了這3002件文物之後,有五六個館長給我表達一個類似的意思,就是你這么個搞法我們以後還做不做展覽了。他們的意思就是你們的東西太豐富了,這也反映了我們陝西歷史文化的厚重。
王世平:剛才成建正館長激情洋溢地講了炎黃,說陝西是中華民族和文明的發祥地,我給他稍微補充一下,輕松的話題。
1961年中國確定了180處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基本要根據這個地方有什麼重要的文化遺存,有沒有經過比較重大的科學發掘。但有一個是完全根據傳說定的,就是咱們的黃帝陵。黃帝陵並沒有非常確鑿的、可靠的歷史記載,但它被定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且被定為古墓葬第一號,根據的是中華民族的感情。早在戰國時期,中國人就在黃陵這個地方開始祭祀軒轅黃帝,一代一代傳下來,有東西沒東西已經不重要了,人心所向,已經變成了一種文化認同、一種血緣認同。
現在很多地方在爭歷史古跡,比如說我現在用推土機半個鍾頭就可以推起一個土堆,現刻一塊碑,現蓋一個房子,把它做舊。但黃帝陵有一棵大柏樹,高23米,七摟八拃半,這個柏樹大約5000年,正好和傳說中軒轅黃帝的時代相吻合。我們只要知道在5000年以前,一直有後代不斷地在這兒種樹,黃帝陵有5000年的樹,有3000年的樹,有2000年的樹,一直種到現在,整個山上現在有八九萬棵柏樹,這個東西做不了假,是鐵證。
我給陝西的第三個定義,曾有十多個王朝在陝西建都,具體是13個、14個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國歷史上最強大的周、秦、漢、隋、唐在陝西建都,這是中國古代的精華,其他多一個、少一個的沒關系。請袁仲一先生給大家講一講!
史上最強大的朝代在陝西建都
袁仲一:西周、秦、西漢、新、東漢獻帝、西晉愍帝、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這就13個,如果加上大夏是14個,另外還有。這是可以研究的問題,但是這些王朝里頭,最主要的還是周、秦、漢、隋、唐這五朝,其他幾個朝代時間都比較短,影響較小一些。
這幾個朝代就是在中華文明發展史上,都是極其輝煌的時代。陝西是當時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漢唐時代就有長安了,她又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中心,世界性的大都市、國際性的大都市。這一部輝煌的歷史,不單純寫在文字上,而且大量刻印在三秦大地的實物上,是一部活生生的可以觸摸的歷史。
西周時代燦爛的青銅文化,埋藏著豐富的地下文物寶藏。寶雞農民要動土,經常有大批的文物被發現,像1976年扶風庄白村的一個農民,在平整土地的時候,一下發現一窖青銅器,達103件,有一個都達到了284千克。其他的就多了,窖藏墓葬的,經常動土就會發現。再舉一個例子,1966年扶風一個農民在修豬圈的時候,挖出來青銅器,兩件大型物體。所以講西周文明不能不提到燦爛的青銅器文化。
另外,周王室採取了分封制、禮樂制和宗法制,這個整體的文化體系,像一個精神紐帶一樣,從政治、經濟、社會、信仰等各種層面上,把華夏聯系在一起,在中國歷史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到了秦始皇時代,消亡六國、完成了統一六國的大業,在中國歷史上建立了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在中國歷史的發展上是有跨時代意義的。
當然漢代的東西就更多了,走在這個地方,不由得引起你的遐想。漢代在文化上的成就,在中國文明的發展史上,具有輝煌的意義。到了唐代就更為輝煌了,用宋代史學家司馬光的話來說,從夏商周以來,中國的強盛、發展的高度沒有超過唐的。咱們歷博庫房裡頭藏有敦煌壁畫500多幅,每一幅都是價值連城。你往碑林博物館走一走,看一看那些大家書法,它們成為後世書法的典範。
唐代那種包容性、那種廣納百川的精神,是很重要的,它體現了中華民族無窮的創造力,這種包容、開拓的精神直到今天也鼓舞著我們進一步的改革開放。純而又純的文化,事實上是沒有的,封閉的,保守的和外圍不接觸的文化是沒有前途的,是要消亡的。
陝西是中華民族和文明融合的中心
王世平:剛才袁先生用全方位的眼光把陝西的歷史文化做了一個勾畫。我關於陝西還有一點定義,簡單的說就是,陝西是農業民族和草原民族包括他們的文化,長期沖突、交流、融合的中心,也就是說陝西是一個民族融合的中心,是一個文明融合的中心。
我們今天一說起陝西,可能給人的印象是比較封閉、保守,但是在2000多年前,中國歷史上 「改革開放」的先驅,「對外開放」第一人就是張騫,他就是陝西漢中人;維護絲綢之路的一個著名的人物班超,他也是陝西人,也就是說2000多年前,陝西人走在這個「對外開放」的最前列。
⑤ 長安是現在的哪個城市
長安是現在陝西省的西安市。是歷史上第一座被稱為「京」的都城,長安是版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和權隋唐大運河的起點,是迄今為止唯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世界歷史名城的中國城市,與雅典、羅馬、開羅並稱世界四大文明古都。
拓展資料:
長安作為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達千餘年,先後有21個王朝和政權建都於此,是十三朝古都。在建都長安的諸多朝代中,周、秦、漢朝、隋朝和唐朝都是中國歷史上的強盛時代,當時的長安已成為國際性大都市。
西安是中國最佳旅遊目的地、中國國際形象最佳城市之一 ,有兩項六處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分別是: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大雁塔、小雁塔、唐長安城大明宮遺址、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興教寺塔。
另有西安城牆、鍾鼓樓、華清池、終南山、大唐芙蓉園、陝西歷史博物館、碑林等景點。西安也是國家重要的科教中心,擁有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7所「雙一流」建設高校 。
⑥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學術研究
為了提高科研水平,加強科研隊伍建設,實行科研工作的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和科學決策,秦俑博物館決定設立「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學術委員會」,擬定了《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學術委員會章程草案》,並提交館黨委會研究,2007年8月27日,經館黨委會研究決定,通過了《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學術委員會章程》。《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學術委員會章程》明確了學術委員會的工作職責、產生辦法、組織形式、權利義務、議事規程。依據章程,每一委員將充分行使自己的權利和義務,群策群力,積極為秦俑博物館科研事業的繁榮發展獻言獻策,在館黨委的領導下,緊緊依憑學術委員會,制訂博物館科研人員專業技術職稱資格審查、推薦及評審辦法;科研成果評獎管理辦法;課題申報與管理辦法;科研課題及科研經費管理辦法等。通過制度來管理科研,促進科研的發展。
2012年9月13日,秦陵博物院召開學術委員會委員改選大會,依據《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學術委員會章程》規定,根據投票選舉結果、經2012年9月19日院黨委會議研究:一、曹瑋、田靜、周鐵、吳永琪、郭向東、張衛星、黨士學、朱學文、史黨社、彭文、趙昆同志擔任秦陵博物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二、學術委員會主任由曹瑋同志擔任,副主任由田靜、周鐵同志擔任。下設辦公室,主任由田靜同志兼任,副主任由武天新、朱學文同志擔任,秘書由蘆建華同志擔任。 獲獎人 獲獎論著或項目 獲獎時間、等次及頒獎單位 袁仲一 《秦代的陶文一組》(論文) 1982年獲得陝西省第一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秦俑考古隊、
秦俑博物館 《秦陵二號銅車馬》(專刊) 1986年獲得陝西省第二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袁仲一等 《秦始皇陵兵馬俑坑一號坑發掘報告》(1974—1984)(專著) 1990年獲得陝西省第三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榮譽獎 袁仲一 《秦代陶文》(專著) 1990年獲得陝西省第三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張文立 《秦俑的沖擊波——試論秦俑在歷史研究中的地位》(論文) 1990年獲得陝西省第三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袁仲一 《秦始皇陵兵馬俑研究》(專著) 1994年獲得陝西省第四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張仲立、黨士學 《秦陵銅車馬車輿結構與車輿衣蔽再探》(論文) 1994年獲得陝西省第四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張文立等 《秦始皇帝陵》(專著) 1994年獲得陝西省第四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李淑萍、孟劍明 《秦漢經濟學說之歷史影響和文化價值》(論文) 1994年獲得陝西省第四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吳永琪等 秦陵一號銅車馬復制技術 1995年7月獲得國家文物局1994年度文物科學技術進步四等獎 吳永琪等 秦陵一號銅車馬修復技術 1996年5月獲得國家文物局1995年度文物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袁仲一等 二號坑陳列藝術照明工程試驗研究 1996年5月獲得國家文物局1995年度文物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1997年12月獲得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命名的全國語言文字工作先進集體 吳永琪等 秦陵一號銅車馬修復技術 1997年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吳永琪等 計算機多媒體文物管理系統 1997年9月獲得1996年度國家文物局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 張文立 《秦始皇帝評傳》(專著) 1998年12月獲得陝西省第五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袁仲一 《秦文字類編》(專著) 1998年12月獲得陝西省第五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張仲立 《秦陵銅車馬與車馬文化》(專著) 1998年12月獲得陝西省第五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李淑萍 《傳播在博物館中的作用》(論文) 1998年12月獲得陝西省第五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徐衛民等 《秦政治思想述略》(專著) 1998年12月獲得陝西省第五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袁仲一等 陝西秦始皇陵二號兵馬俑陪葬坑第一階段發掘 1999年11月榮獲1996年至1998年度國家文物局田野考古一等獎 吳永琪等 秦俑彩繪保護技術研究 獲得2001年——2002年度陝西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袁仲一等 《秦始皇陵銅車馬發掘報告》(專著) 2001年10月獲得陝西省第六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張仲立 《才士才官考論》(論文) 2001年10月獲得陝西省第六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徐衛民 《秦都城研究》(專著) 2001年10月獲得陝西省第六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袁仲一 《秦始皇陵考古發現與研究》(專著) 2001年10月獲得陝西省第六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袁仲一 《秦始皇陵考古發現與研究》(專著) 2004年1月獲得陝西省第七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吳永琪等 秦俑彩繪保護技術研究 2005年1月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秦俑土遺址及相關文物防霉保護研究 2005年11月獲得國家文物局2005年度文物保護科學和技術創新二等獎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溢彩流光——陝西出土秦金銀器展」(展覽) 2005年獲得第六屆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最佳綜合效益獎 曹瑋《陝北出土青銅器》陝西省第十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序號 書名 作者 出版社 1 《秦陵二號銅車馬》 秦俑考古隊、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考古與文物叢刊 2 《秦代陶文(上中下三編)》 袁仲一 三秦出版社 3 《秦始皇陵兵馬俑博物館論文選》 袁仲一、吳永琪、張文立、張中立 西北大學出版社 4 《秦始皇陵兵馬俑坑一號坑發掘報告(上下)》 陝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文物出版社 5 《秦始皇陵兵馬俑研究》 袁仲一 文物出版社 6 《秦文化·秦俑研究特刊》 《文博》編輯部 陝西人民出版社 7 《秦俑研究文集》 武伯倫、張文立 上海人民出版社 8 《秦俑研究文集》 袁仲一、張占民 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 9 《秦陵傳說軼事》 王寶玲、黃曉明 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0 《秦史人物論》 張文立 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1 《秦文字類編》 袁仲一、劉鈺 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2 《秦刑罰概述》 王關成、郭淑珍 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3 《博物館學論文選》 李淑萍 西北大學出版社 14 《博物館學論著要目》 孟劍明 西北大學出版社 15 《講解藝術論》 馬青雲、賈志強、楊維中 西北大學出版社 16 《秦建築文化》 徐衛民 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7 《秦陵銅車馬與車馬文化》 張仲立 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8 《秦始皇帝陵兵馬俑辭典》 袁仲一 文匯出版社 19 《詠秦詩》 張文立 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0 《秦成語典故》 朱思紅、朱君孝 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1 《秦俑藝術論集》 田靜 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2 《秦政治思想述略》 徐衛民、賀潤坤 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3 《秦始皇帝評傳》 張文立 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4 《秦俑學研究》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5 《秦帝國史》 王雲度、張文立 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6 《秦始皇帝陵志》 陝西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 三秦出版社 27 《博物館里的計算機》 郭寶發 西北大學出版社 28 《秦宮廷文化》 田靜 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9 《秦始皇陵兵馬俑文物保護研究》 張志軍 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30 《秦始皇陵銅車馬發掘報告》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陝西省考古研究所 文物出版社 31 《秦始皇陵銅車馬修復報告》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文物出版社 32 《秦史研究論著目錄》 田靜 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33 《秦文字通假集釋》 袁仲一、劉鈺 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34 《秦俑學》 張文立 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35 《遺址博物館學概論》 吳永琪、李淑萍、張文立 陝西人民出版社 36 《秦都城研究》 徐衛民 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37 《秦軍事史》 郭淑珍、王關成 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38 《秦始皇帝陵園考古報告1999》 陝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文物出版社 39 《秦俑秦文化研究》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陝西人民出版社 40 《秦陵兵馬俑》 何宏 陝西旅遊出版社 41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講解詞彙編》 何宏、蘆建華 陝西旅遊出版社 42 《秦俑百題》 孟劍明 陝西旅遊出版社 43 《秦戰爭述略》 張衛星 三秦出版社 44 《中華秦文化辭典》 袁仲一 西北大學出版社 45 《秦漢文化比較研究》 吳永琪、楊緒敏、邱永生 三秦出版社 46 《秦漢文化史大辭典》 林劍鳴、吳永琪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47 《秦始皇陵考古發現與研究》 袁仲一 陝西人民出版社 48 《博物館工作研究》 田靜 陝西人民出版社 49 《秦都咸陽與秦文化研究》 雷衣群、徐衛民 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50 《秦學術史探賾》 張文立 陝西人民出版社 51 《話說秦史——秦始皇帝》 彭文、趙震 陝西旅遊出版社 52 《驪山史話》 張敏、張寧 三秦出版社 53 《歷史的瞬間——各國領導人在秦俑》 孟劍明 陝西旅遊出版社 54 《秦兵馬俑坑》 袁仲一 三聯出版社 55 《秦甲胄研究》 張衛星、馬宇 陝西人民出版社 56 《秦始皇陵及秦陵兵馬俑》 吳永琪 三秦出版社 57 《秦文化論叢選輯》 《論叢編委會》 三秦出版社 58 《秦俑博物館二十五年紀念集》 吳永琪 三秦出版社 59 《陝西出土秦金銀器》 吳永琪、羅文利、郭向東、朱學文 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60 《夢幻的軍團》 孟劍明 陝西旅遊出版社 61 《秦始皇》 張敏、張文立 西安出版社 62 《博物館學論文集》 《博物館學研究》叢書編委會 陝西人民出版社 63 《華縣東陽》 陝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文物出版社 64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雷玉平 西安出版社 65 《秦始皇帝陵園考古報告2000》 陝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文物出版社 66 《秦始皇帝陵園考古報告2001——2003》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文物出版社 67 《戰國銅鼎回歸記——捐贈實錄》 吳永琪 68 《秦始皇帝和他周圍的人》 張文立 科學出版社 69 《走出帝王陵》 劉珺 西北大學出版社 70 《秦陶文哦新編》 袁仲一 文物出版社 71 《回顧與創新——秦俑博物館三十年紀念文集》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三秦出版社 72 《開創宏圖——秦俑博物館三十年紀念集》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西北大學出版社 73 《秦始皇帝陵》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科學出版社 74 《文物巡展的探索與思考
——秦始皇兵馬俑全國巡迴展實錄》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科學出版社 75 《平廬影譜》 董作賓 三秦出版社 76 《殷暦譜》 董作賓 巴蜀書社 《秦始皇帝陵》: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編,文物出版社出版。是一部匯集秦始皇陵出土文物的大型圖錄。
《秦陶文新編》:袁仲一、劉鈺著,文物出版社出版。全書分上、下編,共收錄秦代陶文及刻符3370件,是在《秦代陶文》藝術的基礎上吸納新發現的資料纂成。
《平廬影譜 平廬印存——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藏董作賓先生遺稿》:董作賓著,三秦出版社出版。
《殷暦譜》:董作賓著,巴蜀書社出版。全書線裝,一函8冊,根據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藏董作賓手批「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1945年4月初版影印,具有很高學術價值。
《秦始皇陵二號兵馬俑坑發掘報告(第一分冊)》: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編著,科學出版社出版。本書是秦始皇陵的二號兵馬俑坑第一階段的考古發掘報告。
《回顧與創新——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開館三十周年紀念文集》: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編,三秦出版社出版。該書為紀念秦俑博物館開館三十周年而出版,分「回顧篇」與「創新篇」。
《秦始皇帝和他周圍的人》:張文立著,科學出版社出版。
《文物巡展的實踐與探索——「秦始皇兵馬俑全國巡迴展」實錄》: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編著,科學出版社出版。該書由巡展工作的親歷者撰稿,以圖文並茂的方式回顧了這項具有深遠意義的工作。
《有朋自遠方來——參觀秦俑的各方貴賓》:吳永琪主編,西北大學出版社出版。該書精心選輯了200餘幅珍貴照片,真實記錄了中外貴賓參觀秦兵馬俑時的情景,以此角度反映出秦俑的巨大魅力與廣泛影響力。
《開創宏圖——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三十年紀念集》: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編,西北大學出版社出版。這是一本秦俑博物館開館三十周年紀念獻禮之作,由集體創作編纂,回顧了博物館三十年來各方面工作情況。
《走出帝王陵》:劉珺著,西北大學出版社出版。是一部以文化散文形式敘述歷史與生活的學術作品。通覽全書可見,作者認為在顯見的歷史之外,另有一種隱藏的歷史存在。《走出帝王陵》所欲達成的,正是對這種隱性歷史的探尋和理解。
《秦俑博物館開館三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秦俑學第七屆年會學術論文集》:本書為配合秦俑博物館開館三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秦俑學第七屆年會的順利召開,將參會代表提交的85篇論文,分歷史研究、考古研究、博物館研究學研究三大類進行編輯校對,並裝訂成冊。
《中國博物館學會考古與遺址博物館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學術論文集》:本書為配合中國博物館學會考古與遺址博物館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的順利召開,將專委會成員提交的涉及考古與遺址博物館的概念界定、博物館管理模式、展示方式、教育活動、與媒體合作形式,以及文化遺產管理、虛擬博物館技術、博物館文化產業開發等20餘篇學術論文進行編輯校對,並裝訂成冊。
⑦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里都能看些什麼
秦始皇陵土陵冢高43米,底邊周長1700餘米,築有內外兩重夯土城垣,象徵都城的皇城和宮城。內城略呈方形,周長3890米,除北面開兩門外,其餘三面各開一門。外城為長方 形,周長6294米,四面各開一門。陵家位置在陵園南部。
秦始皇兵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於陵園東側l 500米處。昔日,這里是一片墳地,當地農民在掘墓時曾發現有像人一樣的東西。1974年3月,在陵東的西楊村村民抗旱打 井時,在陵墓以東三里的下和村和五垃村之間,發現規模宏大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坑,經考古工作者的發掘,才揭開了埋葬於地下的2000多年前的秦俑寶藏。
秦始皇兵馬俑陪葬坑坐西向東,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發現的是一號俑坑,呈長方形,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深約5米,總面積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門道,左右兩側又各有一個兵馬俑坑,現稱二號坑和三號坑。
秦始皇兵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軍事博物館。捅坑布局合理,結構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東西向的承重牆,兵馬俑排列在牆間空檔的過洞中。
在一號坑中已發掘出武士捅500餘件,戰車6乘,駕車馬24匹,還有青銅劍、吳鉤、矛、箭、弩機、銅戟等實戰用的青銅兵器和鐵器。俑坑東端有210個與人等高的陶武士俑,面部神態、服式、發型各不相同,個個栩栩如生,形態逼真,排成三列橫隊,每列70人,其中除3個領隊身著銷甲外,其餘均穿短褐,腿紮裹腿,線履系帶,免盔束發,挽弓挎箭,手執弩機,似待命出發的前鋒部隊。其後,是6000個鎧甲俑組成的主體部隊,個個手執3米左右長矛、戈、戟等長兵器,同35乘駟馬戰車間隔在11條東西向的過洞里,排成38路縱隊。南北兩側和兩端,各有一列武士俑,似為衛隊,以防側尾受襲。這支隊伍陣容齊整,裝備完備,威風凜凜,氣壯山河,是秦始皇當年浩盪大軍的藝術再現,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二號坑位於一號坑的東北側和三號坑的東側,呈曲尺形方陣,東西長96米,南北寬為84米,總面積約為6000平方米。坑內建築與一號坑相同,但布陣更為復雜,兵種更為齊全,是3個坑中最為壯觀的軍陣。二號坑建有1.7萬平方米的陳列大廳,是目前我國規模最大、功能最齊全的現代化遺址陳列廳。秦兵馬俑博物館官長袁仲一解釋說:「一來,為的是更好地保護文物,二來,因為把整個軍陣全部清出地面,起碼需要5~7年的功夫。這樣做的好處是遊客既可以參觀到二號坑局部的風采,有可以親眼看到二號坑的挖掘工作。」
據初步推算,二號坑有陶俑陶馬1300多件,戰車80餘輛,青銅兵器數萬件,其中將軍俑、鞍馬俑、跪姿射俑為首次發現。二號坑東、西兩端各有4個斜坡門道,北邊有兩個斜坡門道,俑坑坐西面東,正門在東邊。坑內布局分為4個單元。
第一單元,位於俑坑東端,四周長廊有立式弩兵俑60個,陣心由八路面東的160個蹲跪式弩兵俑組成。弩兵採取陣中張陣的編列,立、跪起伏輪番射擊,以彌弩張緩慢之虞。
第二個單元,位於俑坑的右側,由64乘戰車組成方陣(車系木質,僅留遺跡)。每列8乘,共有8列。車前駕有真馬大小的陶馬4匹。每車後一字排列兵俑3個,中為御手拉馬轡,另兩個分別立於車左和車右,手持長柄兵器。
第三單元,位於中部,由19輛戰車,264個步兵俑和8個騎士俑組成長方形陣,共分3列。每匹馬前立騎士俑一個,一手牽馬韁,一手作拉弓狀。每乘車後除三名車士外,還配有8~36個步兵俑。
第四單元,位於軍陣左側,108個騎士俑和180匹陶鞍馬俑排成11列橫隊,組成長方形騎兵陣。其中第1、3列為戰車6輛。每匹馬前,立胡服騎士俑一個,右手牽馬,左手拉弓。
三號坑在一號坑西端25米處,面積約為520平方米,呈凹字形。門前有一乘戰車,內有武士俑68個。從3號坑的布局看,似為總指揮部,統帥左、右、中三軍,只是沒有建成而已。
四號坑有坑無俑,只有回填的泥土。
從2個坑的布局和陣法看,二號坑陣式復雜,兵種齊全,是對陣的中堅力量。這種編組方法在兵書上叫作「大陣包小陣,大營包小營,偶落鉤連,折曲相對。」《孫臏兵法》說:「在騎與戰者,分為三,一在於右,一在於左,易則多其車,險則多其騎,反則廣其弩」,三者有機結合,才能百戰不殆。二號坑是這位古代軍事家的理論圖解。
從秦俑坑出土兵器的刻記年號看,兵馬俑從葬坑是秦始皇統一中國前後修建的。秦始皇憑借他「揮劍決浮雲」、「大略駕群才」的能力,滅六國,統天下。兵馬俑反映了秦王朝兵強馬壯、叱吒風雲的氣勢。秦始皇死後,秦二世胡亥繼位,繼續大修阿房宮和弛道,賦稅徭役比以前更為繁重,從而引起農民大起義。在這種形式下,三號坑中途終斷,四號坑未及放兵馬俑,就匆匆填死了。發掘中發現有火焚痕跡,可能與楚霸王入關火燒阿房宮有關系。
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將秦始皇陵定為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在兵馬俑一號坑址上建成的拱形展廳,設立了「秦始皇陵兵馬俑博物館」,向中外廣大旅遊者開放。
文化遺產
世界最大帝陵之一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奇特、內涵最豐富的帝王陵墓之一,實際上它是一座豪華的地下宮殿。
世界第八大奇跡 外國元首、學者參觀秦俑博物館後認為,秦俑坑的發現,不僅在我國,而且也是世界考古史上的一次重大發現,可以說是世界第八大奇跡,它可以同埃及金字塔和古希臘雕塑相媲美,公認它是世界人類文化的寶貴財富。
震驚中外的考古發現 1974年,中國考古工作者把沉睡千年的7000多件陶捅發掘出土,被認為是古代的奇跡,是本世紀最壯觀的考古發現。秦兵馬俑,無論在數量上、質量上,還是在考古發現上,都是世界上所罕見,它對於深入研究公元前二世紀秦代的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科學和藝術等提供了極為珍貴的實物材料。它既是中國人民的藝術珍品,又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文化遺產。
古代泥塑藝術的寶庫 秦始皇兵馬俑是以現實生活為題材而塑造的,藝術手法細膩、明快,手勢、臉部表情神態各異,具有鮮明的個性和強烈的時代特徵,顯示出泥塑藝術的頂峰,為中華民族燦爛的古老文化增添光彩,給世界藝術史補充了光輝的一頁。
位於陝西臨潼縣城東5公里, 距西安36公里, 是秦始皇嬴政的皇陵。 陵區分陵園區和從葬區兩部分。陵園佔地近8平方公里, 建外、內城兩重,封土呈四方錐形 ,頂部略平, 高55米,不僅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皇帝陵, 也是最大的皇帝陵。
1974年以來,在陵園東1.5公里處發現從葬兵馬俑坑三處, 出土陶俑8000件、戰車百乘以及數萬件實物兵器等文物; 1980年又在陵園西側出土青銅鑄大型車馬2乘。引起全世界的震驚和關注, 被譽為「世界第八奇跡」。現已在一、二、三號坑成立了秦始皇陵兵馬俑博物館, 對外開放。
一號坑為東西向的長方形坑,長230米,寬62米,四周各有五個門道。坑東西兩端有長廊,南北兩側各有一邊廊,中間為九條東西向過洞,過洞之間以夯土牆間隔。這個坑以車兵為主體,車、步兵成矩形聯合編隊。軍陣主體面向東,在南、北、西邊廊中各有一排武士面向外,擔任護翼和後衛;東面三排武士為先鋒。九個過洞內排列著戰車與步兵的龐大主體軍陣,每個過洞內有四列武士,有的穿戰袍,有的著鎧甲,中間配有戰車,每輛戰車後有 御手一名,車士兩名。
秦始皇兵馬俑二號坑
二號兵馬俑坑於1994年3月1日開始正式發掘。全坑劃分20X20米的24個探方。每個探方又以十字隔梁分成4個大小相等的小方。二號俑坑上部覆蓋的表土已被清除,棚木遺跡已揭示出來。圖中所示是二號俑坑發掘現場的局部情況。
秦始皇兵馬俑三號坑
三號坑面積520平方米,呈「凹」字形狀。出土戰車一乘,馬俑四件,武士俑68件。坑內陶俑以夾道式排列,它是秦軍陣的指揮中心。
秦始皇帝陵銅車馬
秦陵銅車馬出土於秦始皇陵西側20M處,1980年局部試掘銅車馬坑時,在一木槨內出土一前一後縱置的兩輛大型銅車馬,出土時已殘破,經修復後恢復原狀。
銅車馬出土現狀
修復後展出的銅車馬
秦始皇帝陵園考古發掘
秦始皇帝陵位於西安市臨憧區東的驪山北麓。通過考古勘探,在陵園內外已發現各種陪葬坑、陪葬墓及修陵人員的墓葬500餘座。陪葬坑中比較重要的有:兵馬俑坑、銅車馬坑、馬廄坑、珍禽異獸坑、石鎧甲坑、百戲俑坑、文吏俑坑、青銅水禽坑,以及各種附葬坑等。另外,在陵園內外還發現寢殿、便殿、園寺吏舍等大量的宮殿建築遺址。整個陵園猶如一座豐富的地下文物寶庫。它是中國歷代帝王陵中規模最大、埋藏物最多的一座陵園。
秦始皇是第一個統一中國的皇帝,他的陵墓在西安城東30公里處。1974年2月,當地農民在秦始皇陵東側1.5公里處打井時偶然發現了與真人真馬一樣大小的兵馬俑。從此,一個埋藏了兩千多年的地下軍陣被挖掘出來,並建成博物館。秦兵馬俑坑系秦始皇的陪葬坑,由一號、二號、三號坑和兵碼俑坑組成。展出的陶質陪葬武士俑和兵馬俑共計8000個,排列成陣,氣勢壯觀。俑分將軍俑、鎧甲俑、跪射俑等。坑內還出土有數萬件實戰兵器,館內展出秦始皇大型彩繪銅車馬。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秦兵馬俑展示了古長安往日的輝煌,也是長安何已會成為絲路起點的一個寫照。
⑧ 安康歷史博物館有什麼文物
繪畫
元黃公望溪山松月圖(軸) 元曹瑛山居聽濤圖(軸) 明文徵明松蔭草堂圖(軸) 明張宏依閣觀霧圖(軸) 明楊文驄翠峰山莊圖(軸) 清藍瑛山溪流香圖(軸) 清王時敏風拂嵐溪圖(軸) 清王鎰雨窗岑寂圖(軸) 清楊晉遠山精舍圖(軸) 清王之敬岫霧虛堂圖(軸) 清唐岱雲壑揚帆圖(軸) 清溫儀清泉出林圖(軸) 清高其佩古木幽獸圖(軸) 清高其佩雲龍圖(軸) 清高其佩寒山歸隱圖(軸) 清明福祈願圖(軸) 清錢鶴年合和二仙圖(軸) 清惲壽平玉堂春曉圖(軸) 清惲壽平喜字花卉圖(軸) 清董邦達待客登樓圖(軸) 清顧億松條花枝圖(軸) 清邊壽民蘆雁圖(橫披) 清袁曜仙山樓閣圖(軸) 清鄒一桂山雀戲梅圖(軸) 清鄒一桂雄雞竹石圖(軸) 清閔貞壽星圖(軸) 清黃慎果枝仙人圖(軸) 清路慎庄山莊雨霽圖(軸) 清司馬鍾靈石雙鵲圖(軸) 清戴熙西湖靈秀圖(卷) 清佚名四時花鳥圖(屏) 清馬安吉五大夫圖(屏) 清佚名四時花鳥圖(屏) 清顧鶴慶山外孤煙圖(軸) 清佚名達摩坐禪圖(軸) 清吳嵩人物仕女圖(軸) 清陳錸萬里泊舟圖(軸) 清馮玉璋四季花鳥圖(屏) 清何象賓人物仕女圖(軸) 清何象賓倚窗觀書圖(軸) 清佚名蕉蔭閑讀圖(軸) 清田可耕鐵拐李圖(軸) 清楊建屏荷花圖(橫披) 清孔昭明麻姑獻壽圖(軸) 清孔昭明管鮑分金圖(軸) 清胡毓才墨竹圖(屏) 清傅子西四季山水(屏) 清李煜俊峰聳雲霄圖(屏) 清張偉暖雨棲鳥圖(軸) 民國美庵老藤葡萄圖(軸) 民國鍾衡河梁行旅圖(軸) 民國劉大烈四時花鳥圖(屏) 民國宋伯魯探花蝶圖(軸) 民國葉丙坤萬年如意圖(軸) 民國成啟運蘭花圖(軸) 民國鄒雪樵松風流水圖(軸) 民國鄒雪樵風雨歸舟圖(軸) 民國李梅雪鯉魚圖(軸) 清佚名西王母圖(軸) 清佚名壽星圖(軸) 清甘棠人物故事圖(屏) 清甘棠福祿壽星圖(軸)
法書
唐佚名古土蕃文寫經(卷) 宋米芾行書(軸) 明傅山草書(軸) 明查士標行書(屏) 清傅眉小楷(冊) 清王傑行書(軸) 清張度行隸(屏) 清張度隸書(聯) 清張問陶行書(聯) 清查升行書(屏) 清張照行書(聯) 清鐵保行書(聯) 清郭尚先行書(聯) 清郭尚先行書(軸) 清翁方綱行書(軸) 清黃宗羲篆書(聯) 清劉墉行書(聯) 清鄭燮行隸(軸) 清鄭燮行隸(聯) 清金農漆書(聯) 清金農漆書(橫披) 清何紹基行書(聯) 清何紹基行書(聯) 清何維朴行書(屏) 清汪由敦行書(軸) 清汪由敦楷書(軸) 清周於禮行書(聯) 清陸潤庠行書(聯) 清康有為行隸(聯) 清翁同和行楷(聯) 清潘祖蔭行書(聯) 清左宗棠行書(聯) 清朱昌頤行書(屏) 清趙光小楷(軸) 清王廣蔭小楷(軸) 清黃士瀛小楷(軸) 清楊建屏行書(軸) 清宮爾鐸行書(屏) 清宮爾鐸行楷(聯) 清閆敬銘行楷(聯) 清雷仲德行書(屏) 清卓秉恬行書(聯) 清唐仲冕行楷(聯) 清張楷楷書(聯) 清王道行草書(軸) 清莫友之篆書(聯) 清曾國潢篆書(聯) 清徐同柏篆書(軸) 清吳大瀲篆書(聯) 清吳大瀲行書(軸) 清王香行書(軸) 清楊篤篆書(屏) 清楊篤隸書(屏) 清王步瀛隸書(屏) 清洪鈞草書(屏) 清王文治行書(聯) 清譚宗麟行書(聯) 清吳省蘭行書(聯) 清阮元隸書(聯) 清石珩行書(聯) 清姚元之行書(軸) 清李瑞清隸書(聯) 清祁■藻行書(軸) 清方玉潤行書(聯) 清江國棟行書(聯) 清王壽彭行書(聯) 清李文田行書(聯) 清李嘉績隸書(聯) 清鄢鳴■行書(聯) 清白遇道楷書(聯) 民國成啟運行書(聯) 民國王世鏜草書(屏) 民國於右任草書(軸) 民國於右任草書(軸) 民國史彪行書(屏) 民國謝馨行書(軸) 民國宋伯魯行書(聯) 民國宋伯魯行書(屏) 民國文成郁隸書(屏) 民國陳毅行書(屏) 民國張紫樵行書(橫披) 民國陳儔九行書(屏) 民國郭堅行書(聯)
其它文物就不太清楚啦
⑨ 陝西秦始皇陵兵馬俑
兵馬俑不是陪葬,而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軍隊標准化模型 。
之前,曾經看過一個叫陳景元的專家,他提出,兵馬俑,很可能不是秦始皇的陪葬坑,而是秦宣太後的。他羅列出了一些證據比如:
1、為什麼出土的是銅兵器,而不是鐵兵器?而按照當時的冶鐵工藝,秦國統一六合的軍隊,完全有能力配備鐵兵器,不但性能好,成本也更低。這是不是說明,兵馬俑的時代更早?而且,根據古書記載,秦王為了防止刺客,用磁石磊門,這充分說明,鐵兵器在秦始皇時期,已經十分普遍了。還有一個傳說,說秦始皇統一六合之後,收集了天下所有的銅,鑄造了12個青銅人。
2、士兵戴的是皮帽,而不是頭盔。
3、統一六國後,秦始皇立即「改正朔、易服色」,規定了「衣服、旄旌、節旗、皆尚黑」的制度。而俑坑裡的幾乎所有的武士俑,從上到下身穿了大紅、大綠的戰袍,紫色、藍色、白色的長褲,真是五顏六色:異常鮮艷,哪裡有一絲一毫的「尚黑」的意味。
4、為什麼兵馬俑的位置,離秦始皇陵這么的遙遠,而且不在一條直線上。
5、為什麼有的陶俑發髻是歪的,符合楚人裝束,還有的陶俑有少數民族的裝束。
6、秦國統一度量衡,也統一的車軸距,所謂車同距,但是兵馬俑里出土的車,軸距不統一
7、兵馬俑里,有羋月夫人,也就是秦宣太後的一些遺跡。
8、秦始皇時期法度嚴明,所造兵器都有詳細銘文。但是出土的幾十萬件兵器中,只有區區5件,標注有呂不韋的印記。而秦丞相李斯的印記的兵器,一件沒有,那麼大量的兵器中,紀年標注的都不是很明確。
9、有一部夫的士兵裝備,十分精良,而很多士兵的鎧甲,很多是模擬的皮甲,裝備並不先進,根本就是早前秦國的裝備水平。
10、秦統一六合主要依靠的是步兵與騎兵部隊,隨著戰爭規模的擴大,戰車的弱點已經十分明顯,這種相對落後的作戰模式已經逐步的退出了秦國的軍事領域,但是兵馬俑的一、二號坑。依舊是以戰車為主力的。所以這支部隊,要遠遠早於秦始皇時期。
。。。。。。。。
還有很多理由,當時看了並不以為然,因為兵馬俑是秦始皇的陪葬,這個觀念已經在我腦子里有20多年了。即使陳景元也逃脫不了思維定勢,認為兵馬俑是秦宣太後的陪葬。
可問題是,兵馬俑,為什麼非要是什麼人的陪葬,為什麼就不能是別的用途呢?
首先,兵馬俑坑深4-6米。但是中國粉塵顆粒的沉積速度是每年0.15厘米-10.6厘米,也就是說,每一千年,要沉積1.5米-106米。在西安,許多唐代的遺跡,已經被深埋地下數米,主要是因為沉積導致地面不斷提高。那麼經過兩千年的歲月,兵馬俑附近的沉積超過十來米,應該是非常有可能的。那麼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在兩千年前,兵馬俑還是一個地下兵陣嗎?兵馬俑不但不可能在地下,甚至有可能高出地面十多米。古代西安附近相對潮濕,為了防潮防蟲,建築都是建在高高的土台之上。那麼兵馬俑如果在兩千年前,是高於地面的,那麼兵馬俑,還可能是陪葬嗎?
任何一個皇帝,都會認為自己的統治將千秋萬代,不管是秦宣太後也好,秦始皇也好,這么龐大的軍陣,光維護要給子孫帶來多少麻煩?兵馬俑的武器,都是真刀實槍,而這些兵器暴露在空氣中,金屬部分會銹蝕,木質部分會蟲蛀或者腐朽。每年地面要堆積多少灰塵?武器上會不會滿布蛛網,盡日惹飛絮?武器自然損壞後,是否要更新?這些維護工作,又需要消耗多少人力和財力呢
其實,我也覺得,秦宣太後,耗費這么大的財力給自己修陪葬,不太可能,光燒制這些陶俑,就需要消耗多少木材?秦宣太後時期,秦國還沒有都江堰,也沒有鄭國渠,國力還沒這么強大。而且正處於休養生息的階段,忙著對付西戎都應接不暇,那裡有功夫如此勞民傷財,就為了陪葬么?
但是,兵馬俑手持的武器,也的確是個很大的疑惑,為什麼只有幾件武器,有呂不韋的印記,而李斯的印記,一件都沒有?還有,兵馬俑不倫是戰陣布局,還是裝備武器,其實都落後於秦始皇時期,那麼兵馬俑早於秦始皇,還是有道理的。
所以,我的觀點是,兵馬俑,很可能是秦始皇之前的某個君王就開始修建了,但目的不是為了陪葬,而是為了軍隊標准化建立一個模型。對,我的理解是,兵馬俑不是陪葬,而是一個模板。經過幾代君王的維護或者改進,所以兵馬俑才有了不同時代的陣營和武器裝備。
我一直為人,秦國能統一天下,最制勝的法寶,那就是標准化。標准化從來都不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可靠的。
秦人最南方的兵工廠,和最北方的兵工廠。即使相隔十幾年,所生產的兵器幾乎一摸一樣,具備同等優良的性能。
(袁仲一說:兵馬俑里磚頭,和已經挖掘出秦始皇陵里磚的燒紙工藝,花紋,質量完全一樣,因此斷定兵馬俑是秦始皇陪葬,連兵器都可以相隔十幾年一樣,磚頭一樣有什麼好奇怪的呢?所以袁仲一的這個說法,是不成立的。)
秦人的指揮作戰,不論是對武器配備,還是兵種配置,以及作戰方案,都有非常嚴格的標准。
標准化或許會埋沒天才,但卻能發現和挖掘更多的實用英才。
諸子百家,秦國沒出過一個。所以不能說秦國統一天下,靠的是某幾個天才。
最能打仗的白起,也在坑殺趙國45萬人之後,就再沒出山過了。南征北討,基本就累死王翦一個人了。軍事上也算不上人才輩出。
但是,秦國的國力和戰鬥力是最強的。這些都不是依靠一兩個天才完成的。而是一個非常嚴密,具備統一步驟的龐大機構完成的。而這種龐大機構的管理,就需要標准化。
美國人在100年前,因為管理不了區區幾萬人年規模的大型工程,而蒙受的巨大的損失,而秦人在2000年前,就可以管理幾百萬人年的巨大工程,比如:統一六合的百萬軍隊,全國兵器製造系統,全國後勤補給系統,長城,秦始皇陵,秦直道,靈渠等等。。。。。
那麼這些嚴密的體系,在長期的執行過程中,如果單單依靠文字,或者呂不韋一個人用嘴巴說,是絕對不行的。那麼就需要一個標准模型。這才是兵馬俑的真正意義所在。。。。
兵馬俑就是模型,一比一真人大小,嚴格劃定了排兵布陣,甚至細化到了人與人的間隔距離。部隊的兵種配置,武器標准等等這些不都是活生生的模型嗎?所以,兵馬俑很可能是秦國較早的某個君王開始修建,經過歷代己任帝王,逐步完善的一個偉大作品。所以,兵馬俑里,可以看到不同年代的文物。如果兵馬俑陣的事人類歷史上,最早的軍事標准化模型的話,那麼要比作為一個陪葬,意義重大的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