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歷史架構知識點

歷史架構知識點

發布時間:2021-03-01 05:17:16

㈠ 高考歷史知識點框架圖

答:去買本輔導書吧。。。。再說每次考試的知識點都不一樣啊。。。我勸你還是看最新的考試大綱吧。。。。。。

㈡ 求歷史全部重點框圖,重要知識點

2011年高考歷史總復習筆記

專題一 我國古代的政治制度
一、 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
1、概念及其相互關系:
專制制度(中央的決策方式):皇帝個人專斷獨裁,集國家最高權力於一身,從決策到行使軍政大權,都具有隨意性和獨斷性。 中央集權(相對於地方分權而言):全國各種軍政大權歸屬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充分執行中央的政令。
專制主義與中央集權有密切的關系,不能把它們截然分開。在中國歷史上往往是皇帝代表了政權,中央集權就是以皇帝為中心,皇帝可以在中央高度地壟斷一切權利。包括秦漢在內,我國封建社會基本的國家形式就是專制主義和中央集權緊密聯系,皇帝個人既體現了專制主義,又反映了中央集權的貫徹。
2、形成原因和條件:
原因:A、經濟上:是維護封建經濟基礎的需要;B、政治上:隨著經濟力量的增長,新興地主階級迫切要求建立強有力的中央政權,以維護其政治和經濟利益;同時也是鞏固國家統一的需要;C、思想上:戰國時法家韓非子關於中央集權和法制的思想,為秦建立中央集權制奠定了理論基礎;D、實踐上:戰國時商鞅變法,初步確立了君主集權的政治體制,其中地方上建立縣制的規定,強化了國君在政治上對國家統一的權力。這為秦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提供了成功的經驗。
客觀條件:A、春秋戰國的混亂局面和周王室的軟弱無力是歷史的教訓,也是這種制度產生的客觀歷史背景;B、秦的統一和強盛。
3、演變歷程:(1)、戰國時期:初步形成 (各國的變法運動、法家提出的中央集權和依法治國思想形成了一套系統的中央集權理論);
(2)、秦朝:正式建立(秦朝建立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3)、西漢:空前加強 (漢承秦制、有因有革);
(4)、東漢:進一步加強(加強監察制度等);
(5)、隋唐:進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科舉制度);
(6)、北宋:強化(北宋採取措施,使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得以強化);
(7)、元朝:新發展(中央的中書省、宣政院和樞密院、地方的行省制度);
(8)、明清:達到頂峰(明朝時君主專制空前強化的措施、清朝時增設軍機處和大興文字獄等);
(9)、反君主專制民主思想的產生(李贄、黃宗羲等)。
(10)、結束: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
4、特點、功能和作用:
(1)、特點:皇權至高無上;地方絕對服從中央,中央絕對聽命於皇帝;
(2)、功能:壓迫、剝削和鎮壓人民的功能;維護國家統一和抵禦外辱的功能;組織修建大型工程和治理嚴重水患等功能。
(3)、作用:A、進步性:維護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和發展;有效組織人力、物力和財力從事大規模的生產活動和經濟建設,有利於社會經濟的發展;在統一的環境下有利於各民族的融合,有利於各地區經濟文化交流和我國古代文明的持久不衰;保證了中外正常的經濟文化交流;在明清時期還為抵禦外敵入侵提供了保證。 B、消極性:導致了思想禁錮和文化專制主義,使科技的運用和發展受到抑制;皇權專制極易形成暴政、腐敗現象,是阻礙歷史發展的因素;在資本主義萌芽以後它還束縛和阻礙了資本主義的萌芽與發展,延緩了封建制度的瓦解。
5、認識:A、發展趨勢:一是不斷調整、改革中央行政機構,削弱相權,以加強皇權;二是不斷調整改革地方行政機構,加強中央對地方,特別是對邊疆地區的嚴密管轄;三是對人們的思想控制日益加強。B、產生根源:理論上來源於法家思想;實踐上是封建國家鞏固統治的需要,也是維護封建經濟基礎的需要 。
二、我國封建社會的中央行政制度
1、三公九卿制:
(1)、形成和演變:A、秦滅六國統一中國後,在確立皇權至上的基礎上,建立起三公九卿制,在中央設置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B、漢承秦制,漢朝繼續沿用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只是在某些官職在名稱上有所變化,職權范圍變化不大。
(2)、影響:秦漢時期的三公九卿制的確立和完善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和發展開創了新的局面,對以後歷代王朝的政治體制產生了深遠影響。
2、三省六部制
(1)、形成和演變:三省六部制是隋朝在繼承魏晉以來中央行政制度的基礎上創立的,唐朝延用並完善。三省長官都是宰相,他們相互牽制和制約,都由皇帝直接任免。宋元明清時期在沿用的基礎上稍有變化,但變化了只是局限於形式。(2)、影響:以三省六部制為核心的中央行政制度的建立,表明我國古代封建國家的官僚制度完全趨於成熟。該制度有效地分割了相權,加強了皇權,使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進一步完善。這一制度對後世影響巨大,唐朝以後的中央行政機構的格局一直沒有發生重大變化。
3、上述兩種制度的主要區別:
(1)、確立和盛行的時代不同:三公九卿制確立於秦朝,盛行於漢;三省六部制確立於隋朝,盛行於唐。 (2)、內部結構不同:三公九卿制是綜合性的中央行政機構,其中行政、軍事和監察等權力融為一體,皇帝的家政與國政混為一談;三省六部制則是集決策、審議、行政為一體的中央行政機構。(3)、丞相的組成和地位不同:三公九卿制中,丞相協助皇帝處理全國政事,有相對獨立的決策權、審議權和行政權;三省六部制中,由於三者長官都是宰相,使相權一分為三,從而加強的皇權。(4)、作用和地位不同:三公九卿制的確立,使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建立並趨向鞏固;三省六部制的確立則使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進一步完善。
三、我國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
1、分封制:①、經濟基礎:井田制;②、受封的諸侯王在自己的領地內具有行政、軍事、經濟上的相對獨立性;③、作用:
2、郡縣制:
(1)、起源於春秋初期。秦統一全國後,這種制度在全國推廣,並被後世所沿用,對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郡縣制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重要組成部份,是我國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變革,與分封制不同,郡守與縣令不是世襲,而是由皇帝直接任免,各郡縣在政治、經濟上沒有獨立性,也沒有自己的軍隊。所以郡縣制的實施從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加強了中央集權,有利於社會秩序的安定和經濟的發展。
3、郡縣制與封國制並行制 漢初在地方推行。封國分王國和侯國兩級。王國名義上受朝廷節制,實際上與割據無異。形成了王國問題。侯國相當於縣,受所在郡監督。漢武帝頒布「推恩令」和「附益法」,解決了王國問題。
4、行省制度 開始於元朝。行省制度適應了元朝疆域遼闊的統治需要,鞏固和發展了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和統一的多民族國家。行省制度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四、我國選官(才)制度的演變
1、世襲制;軍功受爵;
2、察舉制度 兩漢時期,為適應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封建國家統治的需要,漢朝建立和發展了一整套選撥人才的選官制度。包括察舉和徵召等內容。選官標准:前期是才能和品德,後期卻變成門第望族。九品中正制
3、科舉制度
(1)、隋唐時期:創立和完善:A、隋文帝開始採用分科考試的辦法選拔官員;隋煬帝時,設進士科,科舉制正式形成。B、唐朝時:①、貞觀時,增加了科舉考試科目,以進士、明經兩科為主。②、武則天時,大量增加科舉取士的人數,還首創了武舉和殿試。③、開元年間,任用高官主持考試,提高了科舉考試的地位,以後成了定製。C、評價:科舉制的創立是封建社會選官制度的一大進步,它起到了抑制門閥、擴大封建統治基礎、加強中央集權等作用。
(2)、北宋時:發展:①、北宋初期:A、考試分鄉試、省試和殿試三級;B、嚴格規定了科舉考試的程序,殿試成為定製;C、考試科目逐漸減少,進士科成為最主要的考試科目;D、在考試方法上實行糊名法;
②、北宋中期:王安石變法時又改革科舉考試:廢:…;改:…;設:…。
(3)、明朝時:八股取士:科舉試卷只能從儒家的四書五經中命題。
(4)、清朝時:A、戊戌變法時:改革科舉制度,廢除八股取士;B、1905年,清政府廢除了科舉制度。
4、高考:1977年,我國恢復高考制度。
五、我國古代的監察制度
1、御史大夫:秦朝所設的「三公」之一,(職能)
2、刺史制度:西漢武帝在全國設十三個州,每州設刺史1名進行監察。刺史級別不高,但代表中央,可以監察諸侯王和地方高官。東漢刺史權力進一步加強,並逐步增加了地方行政權和軍權,成為州的最高長官。
3、通判:北宋為加強對地方的控制,在地方設通判,負責監督知州,兩者相互牽制。
4、御史台:元朝設立的最高監察機關。
5、提刑按察使司:明朝設立提刑按察使,分管地方監察和司法。
6、廠衛特務機構錦衣衛負責輯捕、刑獄之事,監視、偵察官民的不法行為。它直接則皇帝指揮,不受政府司法部門的管轄。後來,東廠和西廠則宦官統領,皇帝直接控制。
專題二 重大的變法與改革
一、 中國古代重要的變法與改革
1、變法與改革
(1)、管仲改革:春秋時齊桓公任用管仲為相進行改革。內容:作用:
(2)、商鞅變法:(時間、人物、主要內容、作用)
(3)、北魏孝文帝改革:——均田制
(4)、慶歷新政:(時間、人物、主要內容、作用)
(5)、王安石變法:(時間、人物、主要內容、作用、失敗原因)
2、綜述:
(1)、分類:A、促進舊社會形態向新社會形態轉化:
B、奴隸社會內部富國強兵的改革:
C、封建社會內部調整統治政策的變法:
D、少數民族學習漢族先進文化和制度的改革:
(2)、變法的原因:
A、舊的生產關系嚴重阻礙了社會生產力發展;B、為了達到某一目的,實現富國強兵;C、順應歷史發展潮流或社會發展趨勢;D、少數民族進入中原地區,為吸收漢族先進文化和制度,加速本民族的封建化進程;E、統治階級面臨統治危機,結果改革或變法抑制了土地兼並,緩和了階級矛盾,增加了財政收入。
(3)、目的:根本目的:鞏固封建王朝的統治;其它目的:建立封建統治基礎、克服封建統治危機、實現富國強兵。
(4)、變法成功的原因:
A、順應了歷史發展潮流或社會發展趨勢;B、改革者或為最高統治者,或贏得最高統治者的充分信任和支持;C、制定了順應社會發展潮流並切實可行的改革措施;D、改革者具有堅強意志和百折不撓的信心。
(5)、變法失敗的原因:改革觸動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們的反對;用人不當或操之過急,新法反而危害老百姓。
(6)、改革的啟示:它是革除弊政,促進國家富強與社會進步的重要手段;它必然會觸及某些人或集團的利益有,進而遭到他們的反對,因而具有艱巨性和曲折性,不可能一帆風順;改革措施必須行之有效,改革過程中要用人得當,改革家要有遠見卓識和堅定的政治魄力。
二、中國近現代的重大改革:
1、洋務運動:時間、口號、主要內容、失敗的標志及原因、歷史作用。
2、戊戌變法:時間、標志事件、主要內容、失敗的標志及原因、性質、歷史意義
3、新中國的改革開放:開端、經濟體制改革目標、其他方面改革、重大成就、鄧小平理論等
三、資本主義國家的改革:
1、俄國1861年改革:原因、時間、人物、主要內容、性質、意義、不足。
2、日本明治維新:原因、時間、主要內容、性質、意義、不足、結果及原因。
3、美國羅斯福新政:原因、時間、人物、主要內容、典型特點、意義。
4、二戰後德國、日本的社會改革:主要內容、取得成功的原因、給中國改革開放的啟示。
四、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
1、二戰前的蘇俄(聯):A、十月革命後,蘇俄鞏固新生政權所採取的措施;B、新經濟政策;C、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D、高度集中的經濟政策體制的形成、特點、弊端;
2、二戰後的蘇聯改革:A、赫魯曉夫改革:重點、結果及原因;B、勃列日涅夫改革:重點、結果及原因;C、戈爾巴喬夫改革:重點及其內容、結果及原因。
3、東歐國家的變革:①、原因:擺脫蘇聯模式的束縛;②特點:A、南斯拉夫:B、波蘭;C、匈牙利;D、捷克斯洛伐克:③、結果及原因。
五、重要改革之間的比較
1、商鞅變法與王安石變法:
(1)、相同點:①直接目的:富國強兵;②、都得到最高統治者的支持;③、性質相同;④、方式相同::都是自上而下的方式進行。
(2)、不同點:①、背景不同:前者處於社會大變革時期,後者處於嚴重的社會危機時;②、根本目的不同:前者是建立新制度,後者是鞏固封建統治;③、效果不同:前者使秦國逐步強大起來,為後來秦滅六國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後者使軍隊戰鬥力有所增強,財政收入有所增加。
2、洋務運動與日本明治維新:
(1)、相同點:①、背景相同:都是在民族危機加劇的情況下向西方學習;②、目的相同:都是為了富國強兵,鞏固統治;③、影響相同:都是從西方引進了技術,建立了一批近代企業、新式軍隊和學堂。
(2)、不同點:①、結果不同:前者失敗;後者使日本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②、性質不同:前者是地主階級領導的封建性質的改革,後者則帶有明顯的資本主義特徵,為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奠定了基礎。
3、戊戌變法與與日本明治維新成敗原因比較
項目 日本 中國
社會背景 人民反抗持續且猛烈,新興地主階級力量相對較強,統治集團內部發生較大分化 資本主義發展不充分;封建統治者與帝國主義相勾結;封建勢力強大
領導力量 中下級武士擁有較大武裝力量;改革派掌握實權;改革的阻力較小 改良派沒有發動群眾,而是寄希望於沒有實權的皇帝新法根本無法實行
國際環境 西方列強正抓緊侵略中國,客觀上為日本提供了相對寬松的國際環境 資本主義列強相繼進入帝國主義階段;急需原料產地和市場,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

專題三 國家的分裂與統一
時期 主要內容 名稱
三國 孫權派衛溫、諸葛直率軍到達台灣 夷洲
隋唐 隋煬帝三次派人去台灣; 流求
元朝 在澎湖設巡檢司,管理澎湖及琉球 琉球
明朝 前期稱小琉球 小琉球
清朝 1662年,鄭成功收復台灣;1683年施琅打敗鄭軍,台灣納入清朝版圖;1684年,清朝設台灣府,隸屬福建省;1885年清朝設台灣省;1895年,中國清朝被迫簽訂《馬關條約》,日本強佔台灣及附近島嶼、澎湖列島等。 台灣
南京國民政府 1945年10月,抗日戰爭取得勝利後,台灣回歸祖國懷抱。 台灣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年,大陸解放後,形成了台灣與大陸暫時隔離的狀態;1979年至今,我國政府堅持以「一國兩制」,和平統一,但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為內容的祖國統一政策;堅決反對台獨勢力和其他一切形式的分裂活動; 台灣

一、中國古代的國家的分裂與統一
1、基本情況:
自進入封建社會以來,中國歷史上曾出現了三次大的分裂時期(春秋戰國時期、魏晉南北朝時期和五代遼宋夏金時期)、四次統一(秦、西晉、隋和元)和三次大的統一時期(秦漢時期、隋唐時期和元明清時期)。從時間上看,合長於分;從空間上看,合的范圍不斷擴大;從程度上看,合的穩定性越來越強。
2、秦、隋、元三朝能完成統一的主要原因:
(1)、長期的戰亂紛爭,廣大人民渴望統一;(2)、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民族融合的加強;(3)、完成統一的一方力量強大,分裂割據的一方衰弱腐朽;(4)、傑出人物採取正確的統一方針策略。
3、統一對我國歷史發展產生的影響:
國家統一,對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政權鞏固、民族融合、文化進步、邊疆開發、賑濟災荒、抵禦侵略、提高國際地位等方面發揮了重大的作用。
4、我國古代出現分裂的原因:
(1)、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是分裂割據的經濟原因;(2)、地方勢力膨脹是分裂割據的政治根源;(3)、統治階級內部矛盾激化、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民族矛盾尖銳是造成分裂割據的重要原因;(4)、中央集權不力是分裂割據的直接原因;(5)、社會經濟不夠發達,特別是商品經濟發展不充分,也是造成分裂割據的原因之一。
5、分裂對我國歷史發展的影響
(1)、分裂會給社會造成嚴重危害,如社會動盪、經濟發展遲緩、國弱民窮等。
(2)、分裂時期,歷史仍然在發展,如各民族不斷融合,生活范圍不斷擴大等,同時,分裂時期也孕育著諸多統一的因素。
二、朝鮮半島問題
1、古代:中朝親善:①、兩漢:三韓多次派人覲見漢武帝和漢光武帝;②、隋朝:隋煬帝三征高麗,以和議而終;③、唐朝:與朝鮮關系密切,有人員、技術文化、經濟貿易往來等。
2、近代:屈辱抗爭:①、朝鮮淪為日本殖民地的四個環節:A、《江華條約》,打開朝鮮的門戶;B、甲午戰爭,控制朝鮮;C、日俄戰爭,朝鮮成為日本的保護國;D、《日韓合並條約》,吞並朝鮮。②、抗爭:20世紀30年代,反對日本法西斯,最終贏得民族獨立。
3、現代:統一曲折:①、朝韓分裂:②、朝鮮內戰:③、朝韓會晤,2000年6月,金大中和金正日發表共同宣言,進一步推動朝鮮半島的和平進程;④、朝鮮統一,一波三折,原因:A、嚴重的軍事對抗的存在;B、政治分歧很大;C、雙方經濟實力懸殊;D、雙方有效溝通明顯不足;⑤、中、日、美、俄在朝鮮半島的利益和力量的角逐。
三、台灣問題:
1、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見表)
2、承認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的國際條約等:《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與世界其他國家的建交公報等國際文件,都闡明了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份。
3、台灣問題的由來:①、1949年,蔣介石退守台灣,海峽兩岸形成對峙局面;②、朝鮮戰爭爆發後,美國第七艦隊進駐台灣海峽,阻撓中國統一 。
4、國家統一的有利條件與不利因素
(1)、有利條件:①、根本保證:現在,中國的綜合國力極大增強,國際地位顯著提高;②、民族心理:完成國家統一,是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共同心願,是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③、歷史證據:(見上);④、國際法依據:(見上);⑤、政策保證:鄧小平「一國兩制」的偉大理論。⑥、榜樣借鑒:香港、澳門的順利回歸與繁榮穩定。⑦、2005年,國民黨主席連戰、新民黨主席宋楚瑜等在承認九二共識的基礎上訪問大陸。
(2)、不利因素:①、台獨勢力的百般阻撓;②、美國政府對中國內政的肆意干涉;③、日本右翼勢力與台獨勢力相配合,不斷製造事端,既影響中國統一,又影響中日關系的正常發展。
[練習] (綿陽市07級市二診考試題37題)古往今來,反對分裂、消除割據,實現國家和民族的統一,追求人民幸福安康,是仁人志士、傑出政治家、普通老百姓共同追求的目標。回答:
①、秦、隋兩朝完成大統一相同的歷史因素是什麼?〔8分〕
②、兩宋時期,中國封建經濟的發展成就遠遠超過了漢唐,但兩宋卻沒有像漢唐一樣完成封建國家的統一。分析兩宋時期封建國家統一未能完成的原因〔6分〕
③、明清時期是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鞏固的時期,歸納分析清朝前期為鞏固統一多民族國家採取的措施。〔8分〕
④、20世紀是中國歷史大發展和大變革時期。中國逐步從戰亂、屈辱、落後,走向了獨立、發展、統一。中國共產黨人從20世紀中期到20世紀末期,是怎樣逐步實現祖國大陸統一的?為最終完成國家統一提出了什麼樣的政策?〔10分〕[強調:政策:和平統一,一國兩制,但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
三、世界其他國家或地區的統一問題
1、美國內戰:時間、背景、著名人物、經過、兩個文件、轉折戰役、性質、進步作用、意義。
2、德意志統一:時間、統一中心與人物、一個政策、三次王朝戰爭、進步作用、局限性。
3、義大利統一:時間、統一中心與人物、進步作用、局限性。
4、美國、德國維護或實現國家統一的共同時代特徵:
①、兩者都反映了工業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要求;②、都面臨排除外國勢力的干涉;③、都採取戰爭方式清除工業資本主義的發展障礙;④、都完成了維護或實現統一的既定目標,為資本主義經濟的飛速發展掃除了道路,使兩國在19世紀末分別成為世界頭號、二號資本主義工業強國。

㈢ 歷史知識點的重點是什麼

我國境內的早期人類包括:
1、元謀人:雲南省元謀縣,約170萬年前,是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的人類。
2、北京人:北京周口店龍骨山,約70——20萬年前,已具備了人類的基本體質特徵(四肢),但仍保留著一些猿類的特點(頭部)。能製造和使用工具(這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使用打制石器(被稱 為「舊石器」)。食物來源於打獵和採集,住山洞,會使用天然火(取暖、照明、燒烤食物、驅趕野獸)。
3、山頂洞人:約18000年前,北京周口店龍骨山頂部的洞穴里,模樣同現代人基本一樣,已經掌握磨製、鑽孔技術,能人工取火,縫制獸皮衣服。
二、 原始農耕文化的代表:
1、河姆渡遺址:約7000年前,浙江餘姚河姆渡村(代表南方長江流域),使用磨製石器(新石器)、耒、耜,從事原始農業生產,種水稻,飼養水牛,定居(干欄式建築)。
2、半坡遺址:約6000年前,陝西西安半坡村(代表北方黃河流域),廣泛使用磨製石器,種植粟、麻、蔬菜,紡麻織布,製作彩陶,住半地穴式房子。
3、大汶口遺址,有隨葬物,出現貧富分化。
三、 遠古的傳說
1、黃河流域兩大部落:黃帝部落和炎帝部落。黃帝打敗炎帝,結成黃炎聯盟,構成華夏族的主幹,它是漢族的前身,所以中華民族尊奉炎帝和黃帝為人文始祖。
2、禪讓制:部落首領們民主推選部落聯盟首領的制度。先後擔任部落聯盟首領的有堯、舜、禹。
3、大禹治水:用疏導的方法。
四、 夏朝和商朝
1、夏朝:約公元前2070年,由禹建立,是我國的第一個王朝。夏的建立標志著我國早期國家的產生(奴隸制)。禹的兒子啟繼位,王位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最後一個夏王是桀(暴君)。
2、商:約公元前1600年,商部落的首領成湯在鳴條打敗桀,建立商朝。約公元前1300年,商王盤庚遷都於殷(河南安陽)。商東到大海,西到渭水上游,南到長江流域,北達遼河。最後一個王商紂(暴君)。
五、 西周的興亡
1、西周:約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發,建都於鎬京(西安)。
2、分封制:周王讓自己的子弟、親戚以及功臣和古帝王的後代在各地建立封國(統治者叫國君,或諸侯),叫分封制。目的:鞏固周的統治。諸侯要向周王進獻財物,服從周王調遣出征作戰。
3、西周結束:公元前771年,犬戎族破鎬京,殺死周幽王,西周滅亡。
六、春秋爭霸
1、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都城到洛邑,即洛陽)——公元前476年。
2、春秋五霸: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3、齊桓公首霸的原因:①管仲改革:發展生產,改革內政,整頓軍隊,使齊國國力更加強盛。②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 齊桓公稱霸的標志:葵丘會盟。
4、晉楚爭霸:城濮之戰(退避三舍),楚敗,晉文公成為霸主。 楚莊王(一鳴驚人、問鼎中原)
5、吳越爭霸:吳王闔閭任用孫武打敗楚,成為霸主。吳王夫差打敗越王勾踐。
勾踐「卧薪嘗膽」打敗吳,成為春秋時期最後一個霸主。
七、戰國爭雄
1、戰國時期: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戰國七雄:齊、楚、燕、韓、趙、魏、秦。韓趙魏由晉分裂而成。
2、戰國時著名戰役:圍魏救趙(齊國孫臏)、長平之戰(秦將白起)
3、合縱與連橫:合縱(合眾勢以攻一強)以蘇秦為代表,連橫(事一強以攻眾弱)以張儀為代表。
八、商鞅變法:
1、背景:①戰國時生產力發展,標志為鐵器普遍使用和牛耕推廣。②秦國相對落後。③秦孝公決心變法圖強。
2、變法:公元前356年,在秦孝公支持下商鞅開始變法。主要內容有:①改革土地制度。②重農抑商。③獎勵軍功。④遷都咸陽,推行縣制。⑤嚴明法令。
3、性質:商鞅變法是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會改革。影響:①廢除了舊制度,建立了新制度,秦國社會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②秦國戰鬥力提高。③秦國社會經濟得到發展。
4、戰國後期,秦國修建了都江堰和鄭國渠。
九、秦朝的統一:
1、「秦王掃六合」(統一全國)的原因:①秦國實力超過東方六國。②秦王贏政制定了正確的策略(遠交近攻)。
2、秦統一全國:公元前221年,都咸陽。意義:①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的分裂割據局面。②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
2、皇帝制度的建立:內容:①確立皇帝的稱號,處於至高無上的地位。②在中央設置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管行政、軍事和監察。③在地方,廢除分封制,全面推行郡縣制。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在秦朝建立起來。
3、鞏固統一的措施:①統一貨幣(秦國圓形方孔「半兩」銅錢)。②統一度(長度)量(容量)衡(重量)。③統一文字(小篆,後來是隸書)。
十、秦末農民起義
1、原因:秦的暴政。表現在:①「焚書坑儒」(這是秦始皇專制統治在文化思想領域的集中表現)。②殘酷地剝削。③嚴酷的刑罰。④秦二世更加昏庸殘暴。
2、開始:大澤鄉起義。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領導,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農民起義。在陳縣建立張楚政權,曾攻到咸陽附近的戲。
3、巨鹿之戰:公元前207年,項羽以少勝多,在巨鹿殲滅秦軍主力(破釜沉舟)。
4、秦朝滅亡:公元前207,劉邦進入關中,逼近咸陽,子嬰出降,秦朝滅亡。
十一、漢武帝的文治武功
1、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西漢,都長安(西安)。漢武帝(劉徹)時,西漢進入鼎盛時期。
2、漢武帝的文治武功:①思想方面:尊儒術興太學。董仲舒提出「大一統」思想,主張「罷黜百家,獨尊儒術」。②政治方面:頒布「推恩令」徹底解決王國威脅中央的問題。③經濟方面:貨幣由國家統一鑄造,鹽鐵由國家壟斷經營。④軍事方面:北方打敗匈奴,設置「河西四郡」,管轄河西走廊至玉門關一帶;南方控制海南島和「西南夷」。
十二、張騫通西域
1、 西域的范圍:玉門關和陽關以西、蔥嶺以東的地區。
2、 張騫通西域:第一次,公元前138年,目的是聯絡大月氏夾擊匈奴。第二次,公元前119年,目的是聯絡烏孫國。意義:促進了內地和西域的經濟文化交流,為「絲綢之路」的開通打下了基礎。
3、 西域都護的設置: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設置西域都護,西域(今新疆天山南北地區)正式歸屬中央政權管轄。
十三、兩漢時期的外交
1、「絲綢之路」:以長安為起點,經河西走廊和新疆地區,翻越蔥嶺,通向西亞和歐洲。另有「南方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
2、漢與朝鮮、日本的交流:鐵器製造技術傳到朝鮮,在平壤出土有漢朝蜀郡製造的漆器。公元57年,漢光武帝贈給日本倭奴國使者「漢委奴國王」 金印。
3、漢與歐洲的往來: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古代羅馬帝國),到達波斯灣。公元166年,大秦人從海路到中國,這是中國與歐洲第一次直接交往。
十四、三國鼎立
1、 官渡之戰:200年,曹操以少勝多,打敗袁紹。之後,曹操基本統一北方。
2、 赤壁之戰:208年,孫、劉聯軍以少勝多,打敗曹操,之後,三分天下局面實際形成。
3、 三國鼎立:①220年,曹丕建魏,都洛陽。②221年,劉備建漢(蜀漢或蜀),都成都。③229年,孫權建吳,都建業(南京)。三國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十五、南方的初步開發
1、 南方經濟發展的主要原因:北方人民大量南遷,為南方帶來了勞動力、工具、技術和種子。
2、 吳國的經濟:手工業中最重要的是織造麻布(越布),青瓷,三大造船中心(侯官、臨海、番禺)。230年,吳國的衛溫、諸葛直率萬人船隊到過夷洲(今台灣)。
3、 諸葛亮治蜀:堰官,錦官,平定南中地區(四川南部、雲南和貴州一帶)。
4、 西晉都洛陽,東晉和南朝(宋、齊、梁、陳)都建康(南京)。江南經濟發展原因:①北方人口繼續大量南遷。②統治者重視發展經濟。③社會相對安定。④自然條件優越。 南京被稱為「六朝古都」。
十六、北魏孝文帝改革
1、 少數民族內遷:東漢末年起,匈奴、鮮卑、氐、羯、羌內遷到黃河流域。
2、 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①民族融合趨勢增強。②鮮卑貴族用落後方式統治人民。③北魏政權面臨危機。
內容:①借鑒漢族政治經濟制度。②遷都洛陽。③推行學習漢族文化風俗的政策(改用漢姓、改穿漢服、與漢族通婚、學說漢語、推行漢族教育制度)。作用: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黃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進程。
十七、青銅工藝
1、 青銅:是以銅為主要成分(銅、錫、鉛)的合金,因呈青灰色而被稱為青銅。青銅時代:是指夏、商、西周時期。春秋戰國時期,我國進入鐵器時代。
2、 主要青銅器:①司母戊大方鼎:古代最大的青銅器,商朝後期鑄造,特點是雄偉端莊,氣勢凜然,代表商朝殘品的典型風格。②四羊方尊:結構巧妙,製作精細,堪稱青銅器中的精品。③四川廣漢三星堆的青銅立人、青銅人頭像和青銅樹:造型奇異,風格獨特,具有無窮的藝術魅力。
十八、卓越的工程包括:
1、 都江堰:戰國後期,秦國蜀守李冰主持修建,位於成都附近岷江上。特點:選址合理,設計科學,無壩引水,自流灌溉,工省效宏。影響: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不知飢饉」的天府之國。
2、 鄭國渠:戰國後期秦國建於咸陽附近,由鄭國主持修建,灌溉了關中平原。
3、 秦長城:秦朝為防禦匈奴,在秦、趙、燕三國北方防禦工程基礎上修築而成,西起臨洮,東到遼東。它是中國古代文明的象徵,也是古代世界的偉大工程。
4、 靈渠。秦朝修建,聯通了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
十九、科技成果
1、 造紙術:發明於西漢(世界最早),用麻造紙。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產量增加,成本降低,取代竹木簡,成為主要書寫材料。意義:為文化的交流和保存提供了重要的條件,是我國古代人民對人類的偉大貢獻。
2、 數學:①《九章算術》,成書於東漢初期,書中關於負數的概念、正負數的加減運演算法則,以及聯立一次方程組的解法,在世界上都是最早的。②「圓周率」:南朝時,祖沖之在世界上最早將圓周率計算到小數點後第7位,比歐洲早1100年。
3、 醫學:①「醫聖」張仲景,東漢人,著有《傷寒雜病論》,奠定中醫治療學的基礎。②華佗,東漢人,世界上最早採用全身麻醉手術法(麻沸散),編制了五禽戲。
4、 農學:賈思勰,北魏時期,著有《齊民要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農學著作。
5、 地理學:酈道元,北魏時期,著有《水經注》。
二十、漢字的演變
1、 文字的起源:原始陶器上的刻畫符號可能就是原始的文字。
2、 甲骨文:商朝時人們刻寫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它是一種比較成熟和完備的文字。漢字是由它發展而來。意義:甲骨文記錄了商王的活動,反映了商朝的情況,為研究當時的歷史提供了可靠的文字材料。
從商朝開始我國的歷史有了可靠的文字記載。
3、 金文:商朝時鑄在青銅器上的文字,又叫銘文和鍾鼎文。為後人研究商周歷史留下了寶貴資料。
4、 小篆和隸書:秦朝統一文字為小篆,流行於秦。後發展為隸書,漢時廣泛使用。
5、 草書、楷書和行書:出現於漢朝後期,三國兩晉時趨向成熟。
二十一、學術思想
1、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①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他提出「仁」的學說,主張統治者體貼人民,人民敬重和服從統治者。他創立了儒家學派。儒家思想後來成為中國封建時代的正統思想。②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他創辦私學,擴大教育對象,打破了官府對教育的壟斷;編訂了《詩》、《書》、《春秋》作教材,保存和發展了我國古代文化。教學中,善於啟發誘導,因材施教。③孔子的言行記錄在《論語》里。
2、 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①原因:戰國時社會發生深刻變化,不同的人提出不同的看法,著書立說,宣傳自己的主張,形成眾多的學派,歷史上稱為「諸子百家」。②最重要的學派有:儒家、道家、墨家和法家,還有縱橫家(蘇秦、張儀)、兵家和農家。③代表人物:儒家:孟軻(鄒國,《孟子》)、荀況(趙國,《荀子》)。道家:莊周(宋國,《莊子》)。墨家:墨翟(魯國,《墨子》)。法家:韓非(韓國,《韓非子》)。兵家:孫臏(齊國,《孫臏兵法》)。
二十二、文學、史學與宗教
1、 詩歌:屈原,戰國時楚國人,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作品《離騷》、《天問》。端午節就是紀念屈原。
2、 史學:司馬遷,西漢漢武帝時期,我國古代偉大史學家,著有《史記》,記述了黃帝到漢武帝的歷史,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130篇,分為「本紀」、「世家」、「列傳」等,它是我國古代最優秀的史學著作,對後來史書的編寫有深遠影響。
3、 佛教:產生於古代印度,西漢末年東漢初年經西域傳入我國內地。對我國有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4、 道教: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宗教,東漢時正式創立,尊老子為教主。
二十三、藝術
1、 戰國編鍾:出土於湖北隨州,製作於戰國時期,說明當時我國音樂已經達到很高水平。
2、 秦始皇陵兵馬俑:在秦漢時期的美術中,雕塑的成就最為突出。秦始皇陵兵馬俑坑堪稱中國古代雕塑藝術的大型陳列館。
3、 王羲之:「書聖」王羲之,東晉,作品《蘭亭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
4、 顧愷之:東晉著名畫家,擅長人物畫,作品有《女史箴圖》、《洛神賦圖》。

㈣ 關於歷史的知識點

1、d 黃道婆是海南人
2、d 士農工商,四民之末
3、甲骨文開始中國歷史有文字專記載,有據可考
4、春秋、戰國屬、魏晉南北朝、五代十國、宋遼金夏
5、秦、晉、隋、宋、元
6、開國-人口少-土地多-治世-人口多-土地兼並-戰爭-人口減少-開國
7、江蘇-上海-浙江-福建-台灣

㈤ 高中歷史必修一知識點框架人教版

第一單元古代中國的政抬制度 第1課夏、商、西周的政抬制度

1、 夏商政抬制度的內容:

中央:〇1王位世襲製取代禪讓制;〇2參與決策相、卿士,負責祭祀占卜和記錄王朝大事的 卜、祝、史,執掌軍權的師等。

地方:侯、伯

夏商政抬制度的影響:夏商的早期政抬制度,對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響。

2、 西周的分封:被封的請侯國的義務:鎮守疆土、隨從作戰、繳納貢賦、朝覲述職 〇2影響:積極影響:加強了周天子對地方的統抬;形成了對周王室眾星

擇月般的政抬格局

消極影響:西周後期王權衰弱,舂秋戰國暑期列國紛爭
〇3結果:西周後期分封制受到破壞;戰國末年周王室失去分封大杈

3、西周的宗法制:

〇1內容:用父系的血縲關系的親疏來維系政抬等級,鞏固國家政抬的制度。 〇2特點:嫡長子繼本制

〇3影響:保證貴族的壟斷和特杈地位,有利於統抬集團內部的穩定和團結。 第2課秦朝的中央集杈制度的形成

1、 中央集杈制度的形成:

特點:一人獨蕁;呈權至上;皇位世袈 評價:標志著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杈制度的確立。

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官僚政抬取代貴族政抬的重要標志。

2、 中央集杈的基本特徵:權力高度集中

3、 中央集杈制的作用及影響:
積極作用:ol使秦實力增強,通過戰爭擴大疆域,形成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

的封建國家,成為當時世界大國。

c_2使秦能一實行各種鞏固統一的措施。

〇3莫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政抬制度的基本格局,為歷代封建王朝所沿 用,且不斷得到加強和完善。
消極作用:依靠皇帝的專制杈烕,加強對人民的壓榨,造成階級矛眉迅速激化。 第3課從漢至元政抬制度的撗芰

1、中央政抬制度的鏡芰:

漢朝漢本秦制

有所芰化中央設三公(相、御史大夫、太尉)

中朝決策機構 外朝執行機構 尚書台中樞機構 魏晉南北朝逐步形成三省體制

隋朝尚書省、內史省、門下省為中央政府最高統抬機構 唐朝中書省掌決策,負責莩擬和頒發呈帝詔令
消極作用:依靠皇帝的專制杈烕,加強對人民的壓榨,造成階級矛眉迅速激化。 第3課從漢至元政抬制度的撗芰

1、中央政抬制度的鏡芰:

漢朝漢本秦制

有所芰化中央設三公(相、御史大夫、太尉)

中朝決策機構 外朝執行機構 尚書台中樞機構 魏晉南北朝逐步形成三省體制

隋朝尚書省、內史省、門下省為中央政府最高統抬機構 唐朝中書省掌決策,負責莩擬和頒發呈帝詔令
消極作用:依靠皇帝的專制杈烕,加強對人民的壓榨,造成階級矛眉迅速激化。 第3課從漢至元政抬制度的撗芰

1、中央政抬制度的鏡芰:

漢朝漢本秦制

有所芰化中央設三公(相、御史大夫、太尉)

中朝決策機構 外朝執行機構 尚書台中樞機構 魏晉南北朝逐步形成三省體制

隋朝尚書省、內史省、門下省為中央政府最高統抬機構 唐朝中書省掌決策,負責莩擬和頒發呈帝詔令
1、 明朝:君主專制強化,中國的宰相制度從此被廢除,君主專制達到了新的高度

2、 清朝:君主專制達到頂峰,設置軍機處,由呈帝挑選新任的滿漢官員充仕軍機大臣。全 國的軍政大權就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

第二單元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抬制度 第5課古代希臘政抬民主政抬

1、 基礎:梭倫改革

確立:克利斯提尼改革 貢金時代:伯利克里統抬時期

2、 特徵:人民主杈、輪番而抬、法律至上、公民內部平等

3、 積極作用:促迸希臘民族性格形成;推動古希臘文化事業發展;開西方民主政抬的先河 消極作用:男性公民民主;小國寡民的直接民主;抽簽選舉,輪番坐莊的弊端

第6課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
1、 《十二銅表法》標志看羅馬成文法的誕生。

《民法大全M查士丁尼組織編暴)標志看羅馬法律體系的最終完成。

2、 影響:維護羅馬帝國的政沽、經濟統抬;是現代歐洲大陸法律體系的基礎;是反封建和 鞏固資本主義制度的有力思想武器。

第三單元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抬制度的確立與發展 第7課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

1、 〇1光榮革命:1688年

〇2《杈利法案>:1689年。特點:議會的杈力日益超過國王的杈力;國會逐漸處於「同 而不抬」的地位

〇3責任內閣制:苜相事實上成為國家政抬生活中的最高決策者和領導者。

2、 作用:國內影響:提供保障、穩定社會、走人民主、樹立模式;
國外影響:對其他國家的資產階級建立新制度,也有巨大影響。

3、特點:英國立憲制度是君主制、貴族制與民主制三者融為一體的混合物。君主是象徵性 的元苜,其職責多數是禮儀性的。

第8課美國聯邦政府的建立(1776年7月4日美國獨立)

1、〇1"1787年憲法」的制定:獨立初期的美國,只是一個邦聯制國家。

原則:「分權」與"制衡%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之間制約達到平沖;總統和國 會之間、國會本身兩院之間、司法與其他部門之間均構成制約。

㈥ 高中歷史知識點總結框架圖

書後面那個綠綠的只是年代表吧。因為新課標,各地使用的教材不同,所以必修1歷史又分了內人教版、人民版等容,不知道你要哪一本的。你可以找本同步類的教輔,像什麼《教材完全解讀》之類的,最前面一個版塊就是知識結構圖(點擊可以看大圖的)先給你看看人教版的吧,這個用得范圍比較大一點,如果是其他版本的,因為網路知道里不能貼鏈接說網址,不能給你看電子書,你只能自己搜一下或去書店看一下了,封面是這樣的:

㈦ 歷史古代中國政治制度知識點框架

一、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

一、夏商的政治形式

1、早期「國家」的出現:

(1)時間與地區:距今大約五千年前,隨著農耕經濟的發展,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的原始居民開始邁入早期國家起源的歷史階段。

(2)標志:金屬器具的使用、貧富分化的產生、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現和禮制的初步形成。

(3)政治形勢:傳說中的黃帝以戰爭手段平定四方,安撫萬民,又分置官員,確定了初步的政治管理秩序。

2、夏商政治文化:

(1)夏朝:王位世襲制的形成,政治權力由「傳賢」演化為「傳子」,「家天下」的制度由此開始,宗族關系從此成為基本的政治關系。(《禮記》中記錄了孔子的一段話,其大意是:往古的「大同」時代,「天下為公」;現在的「小康時代」,則是「天下為家」。這說明了從「天下為公」到「家天下」的大致演化過程。)

(2)商朝:商代貴族以血緣為紐帶,實行宗法制;神權和王權的密切結合。

二、西周分封制

1、前提:在牧野一戰中,周擊敗了商王朝的軍隊主力,建立了西周。

2、內容:

(1)周武王將子弟和功臣分封於各地,使他們成為各領一方的諸侯。

(2)諸侯的權力與義務:諸侯國在封國內享有世襲統治權,對周天子定期朝貢並提供軍賦和力役。

3、分封對象:子弟、功臣和親周的商朝舊貴族。

4、評價:西周的分封制有利於穩定當時的政治秩序,但後來隨著實力的變化,諸侯國之間出現了強國兼並弱國的形勢,從而使周天子的權威逐漸削弱。

5、瓦解:受封的諸侯權力較大,享有相當大的獨立性。隨著諸侯國實力的不斷增強,王權衰弱,分封制走向崩潰。

三、西周的宗法制

1、淵源:有原始社會的父系家長制直接演變而來。

2、目的:鞏固分封制形成的統治秩序,解決貴族之間在權力、財產和土地繼承上的矛盾。

3、實質:是按照血緣宗族關系分配政治權力,維護政治聯系的一種等級制度。

4、核心:嫡長子繼承

5、內容:

(1)同宗族內部最高權力地位的傳承以嫡長子繼承製為原則;

(2)確立大宗、小宗的體系;

(3)形成「周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級。

6、特點:

(1)按照血緣宗族關系的親疏來分配政治權力;

(2)將血緣關系紐帶同政治關系結合起來,是「國」和「家」的統一。

7、維護工具:禮樂制度

8、影響(評價):

(1)積極:在當時保證了貴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地位,有利於政治集團內部的穩定和團結。對後世,使人們形成了一種孝悌觀念,利於培養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2)消極:對中國封建社會來說,中國封建政治呈現宗法色彩,表現為等級制、絕對的君臣隸屬原則、極端的皇權主義、親貴合一、裙帶作風、反智主義傾向等。

二、走向「大一統」的秦漢政治

一、「六王畢,四海一」

1、統一條件:

客觀上:

(1)政治:長期割據戰亂,百姓渴望安定和平,統一是人心所向。

(2)經濟:生產力水平逐漸提高,商鞅變法後,秦國的實力最強。

(3)思想:法家的思想強調統一和中央集權,對秦的統一起了促進作用。

主觀上:

個人:秦王嬴政雄才大略、善於用人。

2、統一經過:從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國相繼攻滅了東方六國,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持續數百年的戰亂,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秦王朝。

3、版圖拓展:

(1)北方:將軍蒙恬率軍北擊匈奴,收回了河套地區;修築長城和「直道」,加強北部邊防。

(2)南方:開鑿了溝通湘水和灕水的靈渠,統一嶺南,設置郡。

(3)西南:在西南夷,開辟「五尺道」,並在其中部分地區任命官吏。這是該地區進入中原統一政權版圖的開始。

4、意義:不僅擴大了統一帝國的規模,而且推動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

二、海內為郡縣

1、實行:秦始皇採納李斯的建議,確定以郡縣製作為中央控制地方的制度。

2、結構(內容):

(1)「郡」是直屬於中央的地方行政區劃。「郡」設郡守、郡尉、監獄史等職官,分掌行政、兵事、監察職責。

(2)「縣」隸屬於郡。

(3)設置於少數民族聚居地的同級地方行政機構稱為「道」。

(4)「縣」級以下有「鄉」、「里」兩級地方基層行政機構。

(5)負責地方治安並兼管公文傳遞的「亭」。

3、特徵:郡縣制與周代以來「分土建邦」的分封制相比較,最主要的差別在於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縣長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調動,不得世襲。

4、意義:郡縣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權形成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的重要標志。

5、漢代地方制度:西漢王朝繼續推行郡縣制。漢初曾分封諸侯王而形成「郡」、「國」並存局面,後逐步消除與中央抗衡的地方割據勢力,使「大一統」政體更為鞏固。

三、百官公卿

1、秦朝中央政權的基本結構:

(1)皇帝制:秦王嬴政採用「皇帝」稱號,自稱「始皇帝」,並確立了皇帝至高無上的地位,總攬全國政治、經濟、軍事大權,並世代相傳。

(2)三公九卿制:

①「三公」:丞相——協助皇帝處理政事;太尉——主管軍事;御史大夫——丞相的助手,負責監察系統。

②「九卿」:奉常——主管宗廟禮儀和教育事務;郎中令——主管宮廷警衛;衛尉——主管宮門屯衛;太僕——主管宮廷輿馬;廷尉——主管司法;典客——主管少數民族及外交事務;宗正——主管皇室事務;治粟內史——主管國家財政;少府——主管皇室財政。

(3)朝議制度:「三公」與諸卿以「朝議」等方式討論國家軍政要務,成為皇帝裁決的依據。這是在君主專制制度之下減少決策失誤的有效途徑。但是秦始皇晚年,朝廷大臣參與議政的制度遭到破壞。

2、歷史影響:

(1)積極:徹底打破了傳統的貴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國古代大一統王朝的基礎。對此後兩千多年的中國政治制度產生了重要影響。

(2)消極:秦王朝依靠皇帝的專制權威,加強了對人民的壓榨,使人民的處境日趨惡劣,造成階級矛盾迅速激化。秦王朝統治十幾年後土崩瓦解。

3、西漢的官僚制度:

(1)繼承:西漢王朝大體沿襲了秦王朝的官僚制度,歷史上稱此為「漢承秦制」。

(2)發展:漢武帝時設置十三部刺史和司隸校尉,加強了朝廷對地方的控制。這對國家政權的鞏固,防止地方分裂勢力的發展,有著重大的意義。

三、君主專制政體的演進與強化

一、法令出一

1、創立:秦始皇確立的「皇帝」制度為歷代王朝所繼承。

2、特點與演變:

(1)皇帝有天下獨尊的地位,集行政權、司法權和軍事指揮權於一身。國家的法律、政策,都決定於皇帝一人的意志。

(2)在君主專制體制下,皇權帶有獨斷性、隨意性的特點,往往影響封建國家一系列重要的政治決策。國家變成一個人的國家,政治成為一個人的政治。

(3)後來,歷代官僚體制雖有所變化,但是都以維護皇權、服務於皇帝為基本原則。

(4)君臣關系,實質上是「主子」和「奴才」的關系。

二、君權和相權

1、君權與相權的矛盾:中國古代王朝的丞相或職務相當的高級官員,他們是帝王的政治助手。在執政過程中,帝相之間難免發生矛盾,希望有所作為的帝王往往採取限制相權的方式獨攬行政大權。

2、歷代限制相權的措施:

(1)漢:

①漢武帝頻繁更換丞相。

②漢武帝特意從身份地位的士人中破格選用人才,參與國家政治中樞的主要決策,讓他們能夠隨侍左右,參議要政。皇帝親自任命和直接指揮的高級將領也往往參議機要。於是,與以丞相、御史大夫為首所構成的官僚機構「外朝」相對應的「中朝」(又稱「內朝」,由皇帝左右的親信近臣構成)得以形成。「中朝」在宮廷之內對重要政事先做出決策。

(2)唐:措施:中央設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三省,尚書省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唐初,三省的最高長官都是宰相。當時,在門下省還設政事堂,作為三省宰相共同議定軍國大政的場所。後來,凡參加政事堂議會的其他官員,身份也等同於宰相,相權實際上有所分散。

(3)宋:設中書門下(習稱政事堂),為行政機構,長官稱「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簡稱「同平章事」,職務相當於宰相。為了分散宰相的權利,曾增設「參知政事」,作為副宰相。設樞密院,管軍事,長官為樞密使。設三司以總理財政,長官為三司使。

(4)元:元朝中央政府的組織大都沿用宋制。

3、歷代帝王限制相權的目的:

(1)防範宰相擅權。

(2)力求加強統治、提高行政效率。

(3)彌補政事繁多而宰相才幹不足的缺陷。

三、中國古代王朝的監察體制

1、演變:

(1)秦朝:監察機構的設置,在秦代已經受到最高執政集團的重視。在中央政府和郡一級行政機關內,都有專門負責監察的官員。

(2)漢武帝時代:全國劃分為十三個監察區域,稱十三州部,每州部設刺史一人,以監察地方政治,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

(3)西漢時期:中央行政機構的監察主要由御史大夫屬下的官員承擔。御史大夫的地位僅次於丞相,御史大夫主管的機關是當時最主要的監察機構。

(4)唐代:御史台定期到京都各監獄視察執法情況。

(5)宋朝:提點刑獄司是專職監察邢獄的官員。

(6)元朝:規定人命重案以公文移送御史台,由監察御史復按。御史在糾舉官吏時,可以採取拘捕、審訊甚至先斬後奏等手段。

2、評價:

(1)積極: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監督官員規范執政,防止官員貪污腐敗。

(2)消極:專制制度的本質決定了監察體制的實際效能必然是有限的。監察官員並不代表社會履行職責,而只是帝王的耳目和工具。監察官員乃至監察機構貪贓枉法的情形司空見慣。

四、選官制度的歷史變化

1、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演進: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演進大體經過了「世官制」、「察舉制」和「科舉制」三個階段。

2、主要選官制度:

(1)「世官制」:將官職限定在貴族范圍內,由貴胄子弟世代繼承祖上的權位。

(2)「察舉制」:

㈧ 高考歷史知識框架 高考歷史的知識點太多,做個框架圖能很好的了解知識的來龍去脈

框架真的很難找

㈨ 如何梳理歷史知識體系

我在推薦一些方法,都是我自己總結的:
我們班一個女同學,高一時在50多人的班裡排在倒數七八名上,高二學文,非常努力排在班裡十幾名,高三穩定在前五名,高考考了班級第一,達到了廈大的分數。兩年的時間上一本都夠了。只看努力程度和方法。努力在於量的積累,法方決定效率的高低。

對文科的六學科來說,文綜是最好提高成績的,我的經驗是這樣的:
歷史這個學科的最大難點還是需要記憶的量太大
如果你記不住、背不下來,很難說怎麼才能學好,尤其是對歷史沒有興趣的人,想考好成績,更是難上加難。沒興趣,也就記不住,你連記都沒記住,怎麼理解,做題的時候,怎麼對應作答。
所以,學好歷史的關鍵優勢在於1、有興趣2、記憶力強3、才是理解。
建議:
1、放長線釣大魚,不要緊盯眼前進度和考試,你的唯一考試就是高考,把幾本歷史書做個規劃,每天背熟一兩節內容即可,內容少或學有餘力可適量增加,學習好歷史就是一個慢慢積累記憶量的過程。一輪背完再被第二輪、第三輪。周末時間可酌情復習。

2、不要注重做題,說實話歷史作業寫都不用寫,沒記住,照著答案抄沒一點用。把時間放在背上。考試成績不取決於你做了多少題,而在於你腦子存了多少貨。
3、學校一定給你們發很多復習資料,就一個好處,肯定有分好類歸納好的知識點,看看,爭取記住。
4、千萬不要花費大把大把的時間在筆記整理上,長個心眼,充分利用輔導材料整理好的,也可以接好同學的。

政治學科相對簡單 需要背誦的少 記住不難 此外 多看看材料分析題 掌握答題技巧就行

地理學科很活 但首先還是得背 只不過地理更注重歸納和實用。而且腦子里一定要有一個「地球儀」。

重點:結合書本看地圖冊啊
1、中國區域地理、世界區域地理。
各個區域的特點,經緯度,海洋,洋流,島嶼,山脈,河流位置,交通,重要城市,港口,資源,地貌,氣候,植被等等要素。
2、課本理論,比如地方時,公轉自轉,地轉偏向力,上弦月下玄月,大氣環流,洋流分布,氣旋反氣旋,鋒面,等高線,等壓線等等基礎知識。
3、各種氣候、地貌、自然環境問題形成原因。
建議:
1、按章節進行知識歸納整理並記憶,可參考歷史建議1;
2、充分利用地圖冊,對應章節進行區域地理經緯位置、地形、氣候、城市交通、資源等等要素的觀察和記憶;
3、多做區域分析題。
4、家裡掛個世界地圖和中國地圖,有時間就看看。

對於數學,我的方法是堅持每天做一張卷子,半張也行,或者為了有條理可以按章節做課後習題,以基礎題為主,特別有難度的可以放過,總之做一個類型就保證一個類型,高考基礎題很多,個別幾個難度大的不會也能120左右。
如果有餘力,再把個別難題好好鑽研下,其實也就幾個類型而已。

語文和英語怎麼說呢 同樣需要背 語文的基礎知識點 英語的片語固定搭配等。
英語語法最好有一個系統的整理,可以讓老師給找本書或者,做好筆記,或者復印同學筆記。另外,不要注重名次的進退,只檢討自己腦子里記住的是否越來越多。把所有的大小考試都作為查缺補漏的機會,成績短期不提高也要堅持,不要急於求成或自暴自棄。

㈩ 高中歷史知識點框架結構


高中歷史知識點框架結回構:答http://wenku..com/link?url=sHJqwulm3Uc6kIO6e0KIpAX6p__lfdZkPEkGCQlxsuLhcQ9O

閱讀全文

與歷史架構知識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