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中山大學歷史學生自

中山大學歷史學生自

發布時間:2021-02-28 22:00:15

『壹』 中山大學歷史學

歷史學,是研究歷史事件的。如果是想學文物鑒定,應該學考古學。中大這兩個學科都很出名,分數也不太高

『貳』 中山大學歷史專業怎麼樣

中大的歷史太牛了
我們學校每年都有很多保送的人投檔都上不了,最後轉向北師大歷史.
其實論歷史實力北師大肯定還好些,為什麼就上中大就那麼難呢
很多人都說中大有些排外,考中大真的很難

『叄』 求助了解中山大學歷史系的同學

那要看你考什麼專業了,像中大的近現代史和古代史(明清史)競爭回激烈
其它的向專門史答和世界史競爭相對小一些
關於推免的情況12年的本校推免還沒有完全出來,外校的沒開始.....
不過11年中大歷史系復試競爭相當慘烈
我是10級的碩士
飄過.......

『肆』 中山大學的歷史有多悠久

中山大學前身是廣東大學

中山大學是唯一一所由世紀偉人孫中山先生創辦並以其英名命名的高等學府。為培養革命和科學文化建設人才,孫中山於1924年親手創辦了中山大學(原名國立廣東大學)。是年2月4日,孫先生下了兩道大元帥令。其一:「著將國立高等師范、廣東法科大學、廣東農業專門學校合並改為國立廣東大學」。其二:「派鄒魯為國立廣東大學籌備主任」。

國立廣東大學籌備主任鄒魯是同盟會員、中華革命黨人,1923年任廣東省財政廳長、國立廣東高等師范校長,1924年在國民黨「一大」上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會後任中央常務委員、青年部長。學校籌備委員有胡漢民、汪精衛、廖仲愷、伍朝樞、馬君武、孫科、李大釗、許崇清、胡適、陳樹人、熊希齡、王星拱、鄧植儀、何春帆、梁龍、程天固等35人。

國立廣東大學是以1905年建立的國立廣東高等師范和廣東法科大學以及1909年建立的省立廣東農業專門學校為基礎創辦的。1924年3月3日,國立廣東大學籌備委員會舉行第一次籌備會議,通過了國立廣東大學組織大綱。根據大綱精神,高師被改編為國立廣東大學的文科和理科,法大被改編為法科,農專改編為農科,另外再組建工科和預科,後又設置師范科。

孫中山先生重視教育,重視人才培養,注意用革命的理論武裝青年學生。1924年1月27日至8月底,孫中山先生先後10多次到國立廣東大學禮堂向師生系統講述三民主義。他的演講深入淺出,結合日常現象和歷史故事,涉及古今中外各派學說,內容極為豐富淵博,風趣盎然,深受師生的歡迎。

1924年5月9日,國立廣東大學籌備工作完成。6月9日,孫中山先生又下大元帥令:「任命鄒魯為國立廣東大學校校長」。

同年夏天,國立廣東大學首次招收預科學生372名,9月開始上課。

1924年11月3日,孫中山先生到黃埔軍校演講。他沒有忘記國立廣東大學師生,特雇船把國立廣東大學的師生接到黃埔,和軍校師生一道聽演講。孫中山先生對青年學生寄予厚望,對兩校師生語重心長地說:「我們的黃埔學生,都是從各省不遠數百里或數千里而來到這個革命學校求學,對於革命都是有很大的希望,很大的抱負的。廣大的文學生(指國立廣東大學學生),今日是不遠數十里來到黃埔聽革命的演說,研究革命的方法,對於革命的前途也當然是很希望成功的。」

11月11日,國立廣東大學舉行成立典禮。孫中山先生親筆題寫了國立廣東大學成立訓詞:「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他原計劃親臨慶典大會,後因准備北上,未能成行,特委託廣東省長胡漢民代表他致訓詞。典禮由校長鄒魯主持,胡漢民、廖仲愷、汪精衛等國民黨要員出席並講話。

孫中山先生十分關心國立廣東大學。無論是在這所高等學府的籌辦過程中還是成立以後,他都經常過問、檢查、督促學校的工作,幫助學校解決實際問題。筆者在有限的文獻材料中查到,從1924年2月4日孫中山下令創辦國立廣東大學到1925年3月10日這一年零36天的時間里,孫中山先生關於國立廣東大學的命令、訓令、指令、題詞及演講等就有45篇之多。

1924年11月13日,孫中山先生應馮玉祥等邀請離開廣州北上。1925年3月12日上午9時30分,偉大的民主主義革命家、中山大學的創辦人孫中山先生在北京鐵獅子胡同11號行館逝世,享年59歲。在悼念孫中山期間,1925年3月24日《廣州民國日報》刊登國民黨員黃行致國民黨中央黨部函《改廣大為中山大學之提議》。孫中山先生的親密戰友廖仲愷先生在國民黨第一屆中央執行委員會第71次會議提議,將國立廣東大學改名為國立中山大學列入議事日程。同年8月5日,國立廣東大學第38次校務會議通過決議:將國立廣東大學改名為國立中山大學,並呈報國民政府批准。國民黨第一屆中央執行委員會第108次會議也通過了改國立廣東大學為國立中山大學的決議。1926年3月13日,國立廣東大學第70次校務會議決定組織籌備中山大學委員會,並提出了擬聘委員名單,呈請國民政府審批。是年6月19日,國民政府批准了由褚民誼、甘乃光、沈同寶、陳樹人、宋子文、陳公博、蔣介石、金曾澄、許崇清、郭沫若、鄧植儀、黎國昌、熊銳等40人組成的國立中山大學籌備委員會。委員會還有林伯渠、孫科、蔡元培、陳其緩、吳稚暉、顧孟余、李石曾、蔣夢麟、張伯苓、於右任等30名特聘委員。1926年8月17日,國民政府發布命令,正式宣布將國立廣東大學改名為國立中山大學。校長為戴季陶。

1927年3月1日,國立中山大學舉行隆重的開學典禮。來賓有國民黨政治分會代表、國民政府代表、教育行政委員會代表、廣東省教育廳等數百人。全校師生員工2000多人參加了開學典禮。在開學典禮上,不少人發表了演說。魯迅先生(時任中山大學文系主任和教務主任)演說的題目是《讀書與革命》。魯迅先生著重從學習目的的角度闡述了孫中山先生倡導的「讀書不忘革命,革命不忘讀書」。這兩句話後來成為中山大學的光榮傳統。

中山大學的誕生和發展與孫中山先生的英名緊密相聯,與中國近代史的變遷密切相關。回顧中山大學75年的發展歷程,雖幾經曲折,歷盡艱辛,但孫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中大人沒有忘,沒有丟、代代相傳!繼承和發揚孫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是中大人的光榮傳統,是中大人寶貴的精神財富,是中大人自強不息的根本。

『伍』 中山大學歷史學研究生怎樣考

歷史學屬於全國統考課程,加上英語,政治理論,總共考三門。歷史學沒有指版定輔導用書,一權般高校通用教材即可,比如世界史用六卷本就行,中國古代歷史用張豈之的,現代史王檜林,共和國史何沁。個人覺得這些教材還好。
具體方向你可以直接登錄研究生信息網或者中大研招網

希望隨你有所幫助!

『陸』 關於中山大學歷史研究生

中山大學歷史學系成立於1924年,是中山大學最早設立的學系之一。多位中國現代史學版的奠基人,如陳寅恪權、傅斯年、顧頡剛、岑仲勉、梁方仲、劉節等,曾在本系任教,奠定了該系深厚的學術根基。
本系是國家人文社會科學基礎學科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基地,擁有歷史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和碩士學位授予權,可招收的博士、碩士研究生的專業方向覆蓋了歷史學科下所有的專業,並且擁有國家設立的歷史學博士後流動站。歷史學專業是廣東省名牌專業,「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是國家級重點學科。此外,以歷史學系為基礎設立的歷史人類學研究中心是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民間文化遺產研究基地是國家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創新基地。
中山大學的歷史地理專業也是相當不錯的。

教研機構

教研室:
中國古代教研室、中國近現代史教研室、世界古代史教研室、世界近現代史教研室;

研究室:
敦煌學研究室、明清經濟史研究室、國際關系史研究室、亞洲史研究室;

研究中心:
近代中國研究中心、歷史人類學研究中心、孫中山研究所、宗教文化研究所、藝術史研究中心

『柒』 中山大學歷史資料

中山大學
圖為中山大學校徽、校訓及校園風光。
【廣東省】

〓〓中山大學〓〓

位於改革開放前沿的廣東省。坐落在珠江之畔、南海之濱。現有四個校區,總面積達6.17平方公里,廣州南校區佔地1.17平方公里,北校區佔地0.39平方公里,廣州東校區佔地1.13平方公里,珠海校區佔地3.48平方公里。各校區樹木蔥籠,綠草如茵,景色秀麗,各具風格,是陶冶情操、讀書治學的勝境。

【偉人手創 山高水長】

中山大學是一所具有優良辦學傳統的名牌大學。1924年,世紀偉人孫中山先生親手創辦了這所大學,並親筆題寫校訓:「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原校名為國立廣東大學,1926年,為紀念中山先生,改名為國立中山大學。上世紀三十年代,中山大學設有文、理、法、工、農、醫、師范等7個學院。1935年設立研究院,開始招研究生。五十年代,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中山大學成為一所以文理科為基礎的綜合性大學。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山大學一直是全國重點大學之一,也是我國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和建立首批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的單位之一。2000年9月,中山大學珠海校區在珠海市唐家灣建成,為新世紀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01年10月26日,中山大學與中山醫科大學合並,強強聯合,組成新的中山大學,學科設置更加齊全,辦學力量更為壯大。

中山醫科大學前身為博濟醫學堂,成立於1866年,是我國最早設立的西醫學府,孫中山先生曾在此學醫並從事革命活動。1936年,博濟醫學堂發展成為嶺南大學醫學院。1953年,中山大學醫學院、嶺南大學醫學院合並成立華南醫學院,1954年廣東光華醫學院並入。學校先後改名為廣州醫學院、中山醫學院,1985年,改名為中山醫科大學,逐步發展成為一所多學院醫科大學,在醫學遺傳學、眼科學、腫瘤學、寄生蟲學、內科腎臟病學、器官移植、傳染性肝病、生物醫學工程及分子醫學等方面成績顯著。

中山大學有著悠久的辦學歷史和深厚的學術傳統,中山大學的歷史是和一批大師級的教授、學者聯系在一起的。自建校以來,學校不斷延攬名師,魯迅、郭沫若、馮友蘭、傅斯年、趙元任、顧頡剛、周谷城、俞平伯、陳寅恪、岑仲勉、黃現璠、姜立夫等蜚聲海內外的專家學者都曾執教於中山大學。柯麟、梁伯強、謝志光、陳心陶、陳耀真、秦光煜、林樹模、周壽愷、鍾世藩、毛文書、陳國禎等著名醫學專家曾執教於中山醫科大學。大師們言傳身教,嚴謹治學的科學作風和開創學術新領域的勇氣給中山大學這座科學殿堂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感染著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學子。

【學科齊全 根深葉茂】

目前,中山大學是一所涵蓋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技術科學、工學、醫學、葯學和管理科學等在內的綜合性大學,是中國的文化和學術在南方的一個重鎮。全校設有33個學院(實體系), 89個本科專業,擁有哲學、中國語言文學、歷史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6個國家級基礎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基地,其中有25個本科專業是省級名牌專業,學校還擁有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和中國的第一個大學生體育訓練基地。研究生教育方面,全校擁有22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71個,碩士學位授權點236個,還有專業碩士、博士學位點17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2個,國家級重點學科20個和廣東省重點學科43個。

中山大學師資力量雄厚。全校共有教職工近12000人,具有高級職稱者近2500人,其中博士生導師663人。教師隊伍中各類學科人才輩出,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3人、中國工程院院士4人。

中山大學擁有水平先進、設施完善的實驗室和科研基地。目前,學校有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重點學科專業實驗室,1個國家級科研機構,7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有6個教育部人文學科重點研究基地,3個衛生部重點實驗室以及9個廣東省重點實驗室。

中山大學有著強大的醫療資源,擁有全國高校中規模最大的附屬醫院系統。全校共有附屬第一醫院、附屬第二醫院(孫逸仙紀念醫院)、附屬第三醫院、附屬第五醫院(珠海醫院)等4所附屬綜合性醫院,以及中山眼科中心(含眼科醫院)、腫瘤防治中心(含腫瘤醫院)、光華口腔醫院等3個專科醫院。

中山大學圖書館總建築面積達11萬余平方米,僅次於中國國家圖書館,位居全國高校首位,是教育部高教文獻保障體系華南地區中心,也是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體系的7個中心之一。館內藏書488萬冊,除了提供傳統的書刊借閱服務,還有互聯網信息瀏覽、光碟資料庫檢索、網路資料庫檢索等多種形式的電子信息服務,為師生員工迅速有效地利用電子資源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中山大學四個校區均建立了規模可觀的校園網,四個校區之間的連接速率已達到千兆,在教學樓、辦公樓、學生宿舍、教工住宅之間實現了光纜連接,校園網的規模、用戶數位居華南地區高校前列,是國內高校中網路鋪設面最廣、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出口速率最高的校園網之一,為學校教學、科研、管理水平的整體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條件。

中山大學依託廣東,毗鄰港澳,對外學術交流活躍。迄今為止,學校已與美國、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英國、法國、德國等國家和地區的100多所著名大學、學術機構和團體建立了學術交流關系,並與其中的40多所簽署了交流協議,其中包括7所學校的校際本科生交換協議,根據協議,我校全日制本科學生在讀期間,均可申請前往這些大學進行半年到一年的學習。

【學子風華 桃李芬芳】

中山大學現有各類在校學生6萬多人,其中博士研究生3400多人,碩士研究生近12000人,本科生24000多人,外國留學生1000多人。

中山大學歷來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校園文化素以「開放性、包容性、多樣性」在全國高校中獨樹一幟。寬松自主的氛圍使得各級學生會和150多個學生社團充分發揮創意、盡情施展才華,營造了品位高雅、青春動感的校園生活。暑假「三下鄉」活動、中外優秀文化講座、醫學人文講座、藝術與人生講壇、科技藝術節、維納斯歌手大賽、「挑戰杯」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學生創意基金等幾十個品牌活動已經成為中大學子彰顯個性、拓展素質、提升自我的大舞台。

中山大學先進的人才培養模式結出了豐碩的成果。近年來,中大學子頻頻參加國內外各類比賽,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績。2002年,獲亞洲創業計劃大賽會場冠軍,並囊括所有單項冠軍;2003年,獲第27屆國際大學生計算機程序設計大賽銀獎,獲香港舉行的第四屆投資策劃ACCA大學生公開賽冠軍;繼2002年我校學生辯論隊獲全國大專辯論賽冠軍之後,2003年代表中國參加國際大專辯論賽獲得冠軍;2004年,我校代表隊在第四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中獲總決賽銀獎,在第28屆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大賽中獲銅獎,成為大陸當年唯一獲得獎牌的高校。

建校80餘年來,中山大學為社會輸送各類英才十餘萬人,校友遍及海內外,已成為了社會各界的中堅力量。在當前人才競爭激烈的環境下,以「綜合素質高、發展後勁大」著稱的中大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具有明顯的優勢。據統計,近年來,我校畢業生進入世界500強企業、全國知名企業、各大醫院、政府機關、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出國、升學深造的畢業生人數始終保持在畢業生總人數的80%左右。隨著粵港澳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南中國經濟圈的崛起必將為中大學子提供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白雲山高,珠江水長。在教育部、廣東省以及社會各界的鼎力支持下,中山大學這所偉人手創的中國名校,已經進入了加速發展的快車道,中山大學的事業必將會有更大更快的發展,再鑄鼎盛與輝煌。

【中山大學院系設置】

人文科學學院
中國語言文學系 歷史學系 哲學系 人類學系

嶺南學院
國際商務系 經濟管理系 經濟學系 金融系 財政稅務系 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

國際商學院
應用經濟學系 企業管理系

外國語學院
英語系 日語系 德語系 法語系 英培中心 澳大利亞研究中心

外語教學中心
大學英語教學部 研究生外語教學部 應用英語教學部 大學外語教育研究所

法學院

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
政治科學系 行政管理學系 社會學與社會工作系 國際關系學系 公共傳播學系

管理學院
工商管理系 會計學系 旅遊酒店管理系 市場學系 財務與投資系 管理科學系

教育學院
教育科學研究所 社會科學教育系(兩課) 心理學系 體育教育系

傳播與設計學院
新媒體與影視製作學系 新聞傳播學系 藝術設計學系

國際交流學院

旅遊學院

翻譯學院
翻譯系 商務外語系 對外漢語系

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
數學系 統計科學系 科學計算與計算機應用系

物理科學與工程技術學院
物理學系 微電子學系 光學與光學工程系

工學院
應用力學與工程系 廣東省智能交通重點實驗室

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化學系 應用化學系 高分子與材料科學系

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
城市與區域規劃系 遙感與地理信息工程系 國土資源與環境系(河口海岸研究所) 水資源與環境系
規劃設計研究院 旅遊發展與規劃研究中心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環境科學系 大氣科學系 環境工程系

地球科學系

生命科學學院
生物科學與技術系 生物化學系 生態學系

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
電子通信工程系 計算機科學系 軟體研究所 計算機應用研究所

軟體學院

資訊管理系

中山醫學院
臨床醫學一系(長學制) 臨床醫學二系 麻醉學系 醫學影像學系 康復治療學系 醫學檢驗系 眼科視光學系
法醫學系 生物醫學工程系

公共衛生學院
預防醫學系 婦幼衛生系 營養學系 醫學統計與流行病學系

光華口腔醫學院

護理學院

葯學院
實驗動物中心

高等繼續教育學院(網路教育學院)

【中山大學校歌】

白雲山高 珠江水長 吾校矗立 蔚為國光

中山手創 遺澤余芳 博學審問 慎思不罔

明辨篤行 為國棟梁 莘莘學子 濟濟一堂

學以致用 不息自強 發揚光大 貫徹主張

振興中華 永志勿忘

中山大學,原名廣東大學,是偉大的民主主義革命家孫中山先生於1924年創辦的。1926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改名為中山大學。

1931年中山大學設有文、法、理、農、醫五個學科,同年將學科改稱學院。1934年設工學院,1935年設研究院,始招研究生。1937年發展為文、理、法、工、農、醫、師范7個學院和1個研究院,31個系。抗日戰爭期間,曾先後遷址廣東羅定、雲南澄江、廣東坪石、東江、連縣登地。1945年回遷廣州石牌。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工、農、醫、師范等4個學院從中山大學劃出,中山大學成為了一所以文理科為基礎的綜合性大學,校址由廣州石牌遷至康樂園。

中山大學有著深厚的學術傳統,七十五年來,吸引了大批蜚聲海內外的專家學者,郭沫若、魯迅、馮友蘭、陳鍾凡、羅常培、傅斯年、趙元任、顧頡剛、董作賓、周谷城、俞平伯、陳寅恪、岑仲勉、劉節、梁方仲、冼玉清、王亞南、馬采、容庚、商承祚、董每戡、詹安泰、王季思、王力、楊樹達、鍾敬文、朱謙之、楊成志、吳康、楊榮國、蒲蟄龍等都曾在中山大學任教,形成了以「嚴謹、求實」為特徵的良好學術風氣。中山大學也成為了中國南方文化與學術的重鎮。

經歷了七十多年的辦學歷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所進行的一系列教育改革,中山大學取得了較大發展,已成為一所包括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技術科學和管理科學的多科性綜合大學。目前,中山大學設有人文科學學院、外國語學院、法政學院、嶺南(大學)學院、、管理學院、生命科學學院、地球與環境科學學院、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物理科學與工程技術學院、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教育學院等12個學院,以及研究生院、高等繼續教育學院、網路教育學院。擁有35個研究所、47個研究中心,37個學系,48個本科專業。共有5個國家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專業53個,碩士學位授權專業96個,還有2個碩士專業學位點。還擁有物理學、生物學、化學、數學、歷史學、管理學6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中國古代文學、動物學、光學、高分子化學和物理等4個國家級重點學科;有中國語言文學、歷史學、哲學、生物學、物理學、化學等6個國家文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有中國第一個大學生體育訓練基地。

全校有教職工3743人,其中教師1549人。教師中,有中國科學院院士3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3人,博士生導師210人,教授320人,副教授534人,講師489人。國家人事部「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4人,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人選7人,近年來,共有9位教師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資助。在校各類學生23070人,其中博士生550人,碩士生1776人,本科生9525人,外國留學生181人。

中山大學不僅師資力量比較雄厚,而且教學實驗設備比較齊全。在全校77個實驗室中,超快速激光光譜學實驗室和生物防治實驗室是國家重點實驗室;水生經濟動物繁殖、營養和病害控制實驗室與植物基因工程實驗室是國家重點學科專業實驗室,其設備和研究水平居國內外先進行列;近代物理、引力波探測、靜電加速器、電子顯微鏡、同位素應用、計算、電化教育、測試等實驗室(中心),擁有目前國內外較為先進的儀器設備。圖書館藏書334萬冊,各類期刊萬余種,並開展國際聯機檢索服務。1995年底,順利建成規模可觀的學校校園網。

中山大學地處廣東,毗鄰港澳,對外學術交流活躍。與美國、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英國、法國、德國等國家和地區的100多所著名大學、學術機構和團體建立了學術交流關系,其中有30多所簽署了交流協議。每年派出大量人員到國外及港澳地區講學、進修、考察和參加學術會議。先後授予鄒至庄、霍英東、曾憲梓、何善衡等為中山大學名譽博士,聘請了楊振寧、鄒至庄、陳省身、楊慶??、朱經武、丘成桐、沈元穰、錢慶文、饒宗頤、橋本初次郎、費爾班克、陳香梅、等一批知名學者、教授為中山大學名譽教授和客座教授,還聘請了許多外國專家、教師來校講學、任教。

自國家設立重點大學制度以來,中山大學一直是全國重點大學之一,也是我國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和建立首批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的單位之一。學校有權評審和授予教授、副教授職稱。中山大學已經建立起學士—碩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學校本科教育質量不斷提高;研究生院是華南地區唯一的研究生院,是華南地區培養高層次人才的重要基地。歷年來,中山大學在教學科研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人才,其中既有國家一流的專家學者,也有各級黨政領導,更有各行各業的業務骨幹以及一批遍及海內外的企業家。

改革開放以來,海內外校友和各界人士給予中山大學大力支持,捐建教學科研生活用樓、添置實驗儀器設備、捐贈各類圖書資料、設立獎教獎學金,累計各類捐助達3億多元。霍英東、梁銶琚、何善衡、曾憲梓、姚美良、冼為堅、熊德龍、方潤華、盧雪兒、朱孟依等分別捐資興建了英東體育中心、梁銶琚堂、善衡堂、曾憲梓堂、永芳堂、冼為堅堂、熊德龍學生活動中心、方潤華樓、馬文輝堂、外語學院大樓等,嶺南大學校友籌款資助我校嶺南(大學)學院,興建嶺南堂、伍舜德圖書館、林護堂、黃銘衍堂、黃傳經堂,嶺南行政中心等,香港何氏教育基金會、香港培華教育基金會、香港中山大學高等學術研究中心基金會、美國嶺南基金會,孔安道基金會以及美國、加拿大、澳門等地的中大校友會、嶺南大學校友會,都給予中山大學很大支持。

1999年9月,中山大學與珠海市人民政府簽定協議,合作建設中山大學珠海校區。珠海校區面積3.3平方公里,為中山大學在下個世紀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拓展了辦學的空間,以此為依託,中山大學將擴大辦學規模,提高辦學層次,走上快速發展的軌道。

中山大學坐落在廣州珠江之濱,校園面積4.5平方公里,康樂園中樹木蔥籠,綠草如茵;珠海校區依山面海,幽靜怡人,是不可多得的讀書治學的勝境。

該校在《2007中國大學評價》編制的2007中國大學自然科學100強排名中名列第十,2007中國大學社會科學100強排名中名列第十一,2007中國大學理學100強排名中名列第九。

『捌』 中山大學是以孫中山名字命名的嗎有什麼歷史故事

現在很多大學的一年基本上都會採用地區或者是說教學類型來進行命名了,但是以人物進行命名的大學應該是非常稀少的,今天要為大家說到的就是以人物進行命名的大學了,這所大學的名字就叫做中山大學,其實說起這所大學的話大家應該是不陌生了,畢竟大家孫中山先生應該是非常的熟悉。

但是中山大學中的校園卻十分的安靜,到處都有著陽光透過樹葉范數的點點斑斑,這樣小孩子在路上的寧靜以及愜意也是很多大學所做不到的,在中山大學的校園中行走,你會聞到花草間散發的香味,這樣的香味足以讓人神往,滿滿的彌漫出的都是青春洋溢出來的味道,四處青草樹木鬱郁蔥蔥,兩側的樹木又形成了一種天然的屏障,就像一幅青春的畫卷。

這樣歷史悠久而又有名師助力的校園,難道你不嚮往嗎

閱讀全文

與中山大學歷史學生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