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李自成起義的歷史事件

李自成起義的歷史事件

發布時間:2021-02-28 21:12:17

1. 歷史上起義故事

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唐朝黃巢起義;近代的武昌起義、廣州起義、太多了

2. 關於李目成的歷史事件是什麼

李自成(1606-1645),明末農民起義領袖。原名鴻基。稱帝時以李繼遷為太祖。世居陝西米脂李繼遷寨。 童年時給地主牧羊(一說家中非常富裕),曾為銀川驛卒。崇禎二年(1629年)起義,後為闖王高迎祥部下的闖將,勇猛有識略。八年滎陽大會時,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戰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領的贊同,聲望日高。次年高迎祥犧牲後,他繼稱闖王。十一年在潼關戰敗,僅率劉宗敏等十餘人,隱伏商雒叢山中(在豫陝邊區)。次年出山再起。 十三年又在巴西魚腹山(腹一作復)被困,以五十騎突圍,進入河南。其時中原災荒嚴重,階級矛盾極度尖銳。李岩提出「均田免賦」等口號,獲得廣大人民的歡迎,散布「迎闖王,不納糧」的歌謠。部隊發展到百萬之眾,成為農民戰爭中的主力軍。崇禎十六年(1643年)在襄陽稱新順王。同年,在 河南汝州(今臨汝)殲滅明陝西總督孫傳庭的主力,旋乘勝進佔西安。次年正月,建立大順政權,年號永昌。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由於起義軍領袖犯了勝利時驕傲的錯誤,迫害吳三桂的家屬。逼反吳三桂,滿清貴族入關,聯合進攻農民軍。他迎戰失利,退出北京,率軍在河南,陝西抗擊。永昌二年(1645年)在湖北通城縣九宮山遭村民誤殺。(另有一說李自成死亡地點為湖北咸寧市通山縣九宮山。)

3. 中國重大歷史事件時間表

原始社會
約萬年前 元謀人生活在雲南元謀一帶
約80萬年前 藍田人生活在陝西藍田一帶
約20——70萬年前 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帶
約18000年前 山頂洞人開始氏族公社的生活
約5000——7000年前 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約4000——5000年前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
約4000多年前 傳說中的黃帝堯舜禹時期
奴隸社會
夏(約公元前21世紀到約公元前16世紀)
約公元前21世紀禹傳子啟夏朝建立
商(約公元前16世紀到約公元前11世紀)
約公元前16世紀商湯滅夏商朝建立
約公元前14世紀商王盤庚遷都殷
西周(約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前771年)
約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滅商西周開始
公元前841年國人暴動共和元年我國歷史開始有明確紀年
公元前771年犬攻入鎬京西周結束
春秋(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邑東周開始
封建社會
戰國(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356年商鞅開始變法
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21年秦統一秦始皇確立郡縣制統一貨幣度量衡和文字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爆發
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戰
公元前206年劉邦攻入咸陽秦亡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楚漢之爭
西漢(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公元前202年西漢建立
公元前138年119年張騫兩次出使西域
公元8年王莽奪取西漢政權改國號新
1718年綠林赤眉起義爆發
東漢(25年到220年)
25年東漢建立
73年班超出使西域
105年蔡倫改進造紙術
184年張角領導黃巾起義
200年官渡之戰
208年赤壁之戰
三國(220年到280年)
220年魏國建立
221年蜀國建立
222年吳國建立
263年魏滅蜀
265年西晉建立魏亡
西晉(265年到316年)
280年西晉滅吳
316年匈奴兵攻佔長安西晉結束
東晉(317年到420年)
317年東晉建立
383年淝水之戰
南北朝(420年到589年)
420年南朝宋建立南朝的開始
485年北魏實行均田制
494年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
隋(581年到618年)
581年隋朝建立北朝結束
589年隋統一南北方南朝結束
605年開始開通大運河
611年隋末農民戰爭開始山東長白山農民起義
唐(618年到907年)
618年唐朝建立隋朝滅亡
627年——649年貞觀之治
7世紀前期松贊干布統一吐蕃
8世紀前期粟末秣褐建立的政權以渤海為號
同一時期南詔首領皮羅閣合並六詔為南詔
8世紀中期骨力裴羅統一回紇
713年——741年開元盛世
755年——763年安史之亂
780年實行兩稅法
875年——884年唐末農民戰爭
五代(907年到960年)
907年後梁建立唐亡五代開始
916年耶律阿保機建立契丹政權
北宋(960年到1127年)
960年北宋建立
979年北宋結束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
1005年宋遼澶淵之盟
1038年元昊建立西夏
11世紀中期畢晟發明活字印刷術
1069年王安石變法
1115年完顏阿骨打建立金
1125年金滅遼
南宋(1127年到1276年)
1127年金滅北宋南宋開始
1140年宋金郾城大戰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權
1227年蒙古滅西夏
1234年蒙古滅金
元(1271年到1368年)
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元
1276年元滅南宋
1351年劉福通等領導紅巾軍大起義
明(1368年到1644年)
1368年明朝建立盟軍攻佔大都元亡
明初開始修建明長城
1405年——1433年鄭和七次「下西洋」
1421年明成祖遷都北京
明朝中後期資本主義萌芽在江南開始出現
16世紀中期戚繼光在東南沿海抗擊倭寇
1581年實行一條鞭法
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
1628年明末農民戰爭爆發
1636年後金改國號為清
1644年李自成建立大順政權農民軍攻佔北京明亡
清(鴉片戰爭以前)(1644年到1840年)
1644年清軍入關
1662年鄭成功收復台灣
1684年清朝設置台灣府
16851686年雅克薩自衛反擊戰
1689年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
1696年昭莫多戰役
1727年清朝設置駐藏大臣
18世紀中期維吾爾貴族大和卓小和卓發動叛亂
1771年土爾扈特部重返祖國

4. 明朝重大歷史事件及時間

1、元朝農民起義:元朝農民起義是指1276年至1367年,蒙元統治中國時期所發生的民變。其中最為知名的有紅巾軍劉福通起義、郭子興起義及張士誠起義等。1368年朱元璋稱帝,國號為大明,因皇室姓朱,又稱朱明,定都於應天府。

2、鄭和下西洋:是明代永樂、宣德年間的一場海上遠航活動,首次航行始於永樂三年(1405年),末次航行結束於宣德八年(1433年),共計七次。在七次航行中,三寶太監鄭和率領船隊從南京出發,在江蘇太倉的劉家港集結,至福建長樂太平港駐泊伺風開洋 ,遠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訪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包括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臘、古里、暹羅、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地,目前已知最遠到達東非、紅海。

3、土木之變:亦稱土木堡之變、土木之禍,指發生於明朝正統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鎮北征瓦剌的兵敗事變。正統十四年(1449年)六月,瓦剌太師也先侵犯他人領地,明英宗在宦官王振的慫恿下,不顧群臣勸阻,把年僅兩歲的皇子朱見深立為皇太子,令異母皇弟朱祁鈺留守,親率大軍出征。軍政事務皆由王振專斷,行軍路線屢變,士兵疲憊不堪。兵部尚書鄺埜一再要求入居庸關,以保安全,但王振不準。後勤不續退至土木堡時王振下令移營,飢渴難忍的軍士一哄而起,人馬失序,瓦剌軍趁機進攻。明軍倉促應戰,所以兵敗,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等66名大臣戰死。

4、萬曆三大征:指明神宗萬曆(1573年—1620年)年間,先後在明朝西北、西南邊疆和朝鮮展開的三次大規模軍事行動。分別為李如松(李成梁長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變的寧夏之役;李如松、麻貴抗擊日本豐臣秀吉政權入侵的朝鮮之役;以及李化龍平定苗疆土司楊應龍叛變的播州之役。這三場大戰鞏固了中華疆土,維護了明朝在東亞的主導地位。

5、廣州大屠殺:又稱庚寅之劫、殺人十八甫、填屍體六脈渠, 指1650年(清順治七年,南明永曆四年,庚寅年)11月24日到12月5日清朝軍隊在廣州的屠城暴行。當年公歷11月24日,清朝平南王尚可喜與靖南王耿繼茂指揮的清軍在圍城近十個月後,經過慘烈的戰斗,包括築壘相逼,以樓車攻城,及動用荷蘭炮手,終於攻破廣州城,隨後對據城死守的廣州居民進行了長達十二天的大屠殺。

5. 歷史上發生過哪幾次重大的農民起義

地主階級對於農民的殘酷的經濟剝削和政治壓迫,迫使農民多次地舉行起義,以反抗地主階級的統治。從秦朝的陳勝、吳廣、項羽、劉邦起,中經漢朝的新市、平林、赤眉、銅馬和黃巾,隋朝的李密、竇建德,唐朝的王仙芝、黃巢,宋朝的宋江、方臘,元朝的朱元璋,明朝的李自成,直至清朝的太平天國,總計大小數百次的起義,都是農民的反抗運動,都是農民的革命戰爭。中國歷史上的農民起義和農民戰爭的規模之大,是世界歷史上所僅見的。在中國封建社會里,只有這種農民的階級斗爭、農民的起義和農民的戰爭,才是歷史發展的真正動力。因為每一次較大的農民起義和農民戰爭的結果,都打擊了當時的封建統治,因而也就多少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中國歷史上的著名的農民起義領袖及其下場
1 陳勝、吳廣(為部下所殺)
2 王匡、王鳳(綠林軍,為內部劉玄所敗,投入赤眉軍)
3 樊崇(赤眉軍,敗於劉秀軍,失敗投降被殺)
4 張角(病死)
5 張魯(敗於東漢丞相曹操,投降,被封為列侯)
6 孫恩(敗於東晉劉裕,投海自殺)
7 盧循(敗於東晉軍隊,投水自殺)
8 葛榮(敗於北魏天柱大將軍爾朱榮,被俘就義)
9 竇建德(敗於唐天策上將李世民,被俘就義)
10 黃巢(敗於沙陀王李克用與叛徒朱溫,自殺)
11 王小波(戰死)、李順(敗於北宋西川招安使宦官王繼恩,失敗後不知所終)
12 方臘(敗於北宋宦官童貫,被俘就義)
13 楊幺(敗於南宋清遠軍節度使岳飛,被俘就義)
14 朱元璋(成功!明王朝太祖皇帝,開二百七十六年基業)
15 李自成(敗於清攝政王多爾袞,失敗後不知所終、一說被殺)
16 張獻忠(敗於清肅親王豪格,中箭身亡)
17 洪秀全(敗於清兩江總督曾國藩,病逝)
三位女性首領
1 陳碩真,唐高宗時農民起義領袖,自稱「文佳皇帝」,敗於揚州都督府長史房仁裕、婺州刺史崔義玄,被殺。
2 唐賽兒,明成祖時白蓮教起義首領,兵敗後詐降突圍,襲殺明都指揮僉事副總兵劉忠,其後下落不明。
3 王聰兒,清嘉靖時期白蓮教大起義八路兵馬總指揮,於鄖西卸花坡戰敗,跳崖自盡。

6. 中國歷史上所有起義

從秦統一六國開始先是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後來被壓了下去但是缺點起了燎原之火)、之後劉邦擊敗項羽建立西漢。漢朝末年張角黃巾起義又被鎮壓但是也帶出了曹操、孫堅、袁紹這樣的軍閥。之後曹丕篡權建立魏國,司馬氏又篡權建立晉朝。(這幾個都是屬於篡權應該算不上起義)之後南北朝動亂就什麼人都出來了,都往自己身上撤大旗誰又能說的清是真是假。隋朝建立以後隋煬帝昏庸民間造反很多起義也很多,當時起義軍中以「瓦崗寨」翟讓為最。唐高祖李淵建立唐朝唐朝末期動亂出現了「黃巢」起義。(武則天、安史之亂不算)五代十國動亂,起義建國的也不少。宋太祖趙匡胤建宋之後宋朝昏庸,元朝入侵執掌天下。元朝因為是外人不被中原人接受,這個時期起義造反的也不少,不到百年就忘了,最後朱元璋坐擁天下建立明朝。明朝後期起義闖王李自成為最大推翻明朝,後來被多爾袞率八旗和吳三桂合兵擊敗。努爾哈赤建立清朝清朝後期動亂又起,先是洪秀全起義領導「太平天國」運動,天京變亂後太平天國滅亡。接著義和團又興起鬧的也挺大,死了很多人。緊接著辛亥革命爆發(不過它屬於資產階級革命)。後來孫中山首舉徹底反封建的旗幟,建立國民黨。孫中山死後蔣介石接掌國民黨,後來國民黨被共產黨打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基本就這些了。

7. 歷史上的起義都哪些大全1

中國最早記錄的農民起義可能是國人暴動(西周),其後的大澤鄉起義(造成秦回朝滅亡的間接因素答)、赤眉、綠林軍(造成新朝滅亡及東漢復興)、黃巾起義(造成東漢滅亡及三國成立的遠因)、黃巢起義(間接造成唐朝滅亡)、鍾相(南宋)、紅巾軍(造成元朝滅亡的間接原因)、李自成(直接造成明朝滅亡)等等無不是規模巨大,影響深遠的戰爭。中國最近一次大規模農民起義是1850年-1864年的太平天國運動(清朝中葉)。

民國以後也有重要的農民起義,如1927年的秋收暴動,准確地說,起義參加者多數是沒有土地的流民,他們渴望擁有土地。1946年到1949年的解放戰爭,中共用土改激勵人民與國民政府的政府軍作戰,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一次農民起義。

在農業時代,土地是決定性生產資料,中國俗語說,土地是命根子。中國農民起義最初的動因是反抗土地兼並,反抗苛捐雜稅,反貪官不反皇帝,但是發展到後來,經常轉變成推翻皇帝,另立天下的改朝換代戰爭。

8. 明末清初各大歷史事件

鑒於篇幅只寫明清之間的斗爭,
萬曆二年,明建州右衛指揮使王杲反叛,遼東總兵李成梁誅之,王杲之子阿台章京逃脫,於萬曆十一年起兵叛明,李成梁收買女真內奸,里應外合攻破古勒城。誤殺努爾哈赤之父。努爾哈赤對明懷恨在心,集齊十三副盔甲發誓報仇,李成梁與努爾哈赤之父交好,選擇性放任努爾哈赤,使努爾哈赤在明朝四十萬重兵眼下逐步壯大,萬曆十一年努爾哈赤克圖輪城,甲板城,萬曆十二年下兆佳城,活捉明將李岱。萬曆十三年擊敗女真蘇克蘇潕部,董哲部,大勝於吉林崖。萬曆十四年攻鵝爾渾,萬曆十五年破女真哲陳部,萬曆十六年統一建州女真。
萬曆二十一年征服納殷路,珠舍里路路。於古勒山大敗海西女真部。由於海西女真實力強大,努爾哈赤採用各個擊破的方法,至萬曆四十三年統一海西女真,萬曆四十四年即汗位,建立金國(後金)。至此努爾哈赤基本統一女真各部。反觀遼東明軍卻基本未有大的軍事行動,對於把遼東作為為軍事要地(軍管區)的明帝國來說顯然是不正常的,那麼最明顯的解釋就是遼東的李氏家族隱瞞了努爾哈赤在各地的進攻行動,其動機至今不明,有可能是以匪養軍(以此向朝廷要錢),也有可能是所謂的親戚關系(李氏與努爾哈赤有姻親聯系)。
古人雲:「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總之帝國失去了消滅隱患最好時機。萬曆四十六年努爾哈赤發布《討明檄文》,率步騎兩萬向遼東各地明軍進攻,克撫順外圍屏障東諸堡和大都,數月後攻克撫順,並對撫順進行了屠殺。沈陽,錦州因有重兵把守,金軍感到實力不足因此從撫順退卻。此戰震動了明帝國,帝國以楊鎬為遼東經略,率二十餘萬兵馬平叛
這就是薩爾滸之戰的開端。薩爾滸之戰失敗其實對於整個帝國的硬實力影響並不大,在硬實力上改變不了明強金弱的局面,這場戰爭對帝國的破壞在於人心上,倘若迅速作出反應派得力干將主持大局,明軍仍可一戰,但帝國卻忙於黨政內斗未及時作出反應,這導致戰敗後帝國在遼東軍心盡失,短短數月上百個堡壘內的明軍不戰而逃,遼東各衛所已成空城,各地總兵為了逃命甚至驅趕百姓拆毀城池。這造成了可怕的多米諾效應,遼東擁往關內的漢族難民多達幾十萬人,隨後努爾哈赤攻佔鐵嶺和開原,明軍在關外的堅城僅剩沈陽,至此明帝國從太祖朱元璋以來在遼東二百餘年的經營基本告吹,天啟二年努爾哈赤進攻廣寧,因將領孫得功叛明,明遼東巡撫王化貞戰敗,時遼東經略熊廷弼又無軍隊,只得率數十萬難民入關。至此明軍喪失遼東全境。
天啟二年明帝國啟用禮部右侍郎孫承宗,加封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委派處理遼東事務,孫承宗親自趕往山海關,並多次冒險前往關外,最終採用了類似於唐代清剿突厥的戰略,即建堅城為戰略支撐點,軍隊屯田建堡作為屏障,立新軍(遼軍)為機動力量連接各個戰略支撐點,結果證明這種戰略極其有效,短短四年孫承宗收復了幾千里的失地,有效的殺傷了後金的有生力量,並基本建立了關寧、寧錦防線。再此期間明軍雖未發動大規模戰役,卻基本重新在遼東站穩了腳跟,因此孫承宗不論是在《明實錄》還是在《明史》中都獲得了較高的評價
登萊戰役 後金佔領遼東後帝國與遼東半島的聯系基本中斷,通政使袁可立上書言「登萊唯北岸旅順口,實咽喉之總區,誠宜得一大將,量提水陸兵駐扎」於是天啟二年,授予節鉞巡撫登萊,當時登萊玈順早已淪陷袁可立率家丁前往,遇匪寇袁可立單騎入陣,袁可立到任後數月內組織優勢兵力,從海上突然登陸,調度兩鎮兵馬奇襲金軍,以皮島總兵毛文龍為側應,並以反間計策反後金女婿劉愛塔。收復金、復、蓋三衛和旅順,取得東江大捷,基本摧毀了後金正藍旗。該戰可謂明軍反擊戰中最漂亮的一戰。
柳河戰役 天啟五年山海關總兵馬世龍從生員劉伯襁口中得知金四貝勒皇太極入駐耀州,且兵不足三百,馬世龍大喜統關內兵從娘娘宮渡河偷襲耀州,結果行跡敗露,遭金軍突襲,原定的覺華島側應兵馬也未趕到,結果中軍李應科先鋒魯直賈戰死,明軍兵馬折損半數。
天啟六年,督師孫承宗遭魏忠賢陷害,高第接替孫承宗的職位,高第貪生怕死,不請示朝廷擅自拆毀城池,撤回兵馬,遼東再次失守。
寧遠戰役 天啟六年高第撤軍,時寧遠守將袁崇煥拒不撤離,當年一月努爾哈赤率兵進攻寧遠,袁崇煥給三面城牆各拔一萬守軍,自率一萬兵馬坐鎮中城,努爾哈赤連攻數月不下,因明軍火炮眾多反而自身傷亡慘重,(努爾哈赤本人也極有可能受重傷)五月金軍死傷過多(《明史》說死傷三百人,但後世保守估計在八千人以上)因而撤退,七月努爾哈赤去世。
寧錦戰役 天啟六年袁崇煥出任遼東巡撫,高第被彈劾,後金大汗由皇太極繼承,同年袁崇煥派人與皇太極議和,實者為重新恢復寧錦、關寧防線爭取時間。而皇太極也趁機一舉攻陷朝鮮平壤,解決了後方。雙方都在為即將的大戰做准備,天啟七年正月皇太極借口明軍在大凌河築城,率旗軍十二萬攻明。五月初金軍抵達廣寧,明軍收縮兵力退入錦州,金軍合圍錦州,總兵趙率教正在錦州監督築城,於是率領明軍堅壁清野,堅守城池,並不斷假意投降,以拖延金軍。總兵滿桂也不斷派兵截取金軍糧道,騷擾金軍。五月末金軍連攻十五日不下,人困馬乏,士氣低落,而明軍遲遲不派主力來援,也使金軍圍點打援的計劃落空,皇太極只得暫時放棄錦州,向入關必經之地寧遠進攻。袁崇煥守中城,總兵孫祖壽、許定國守西面,祖大壽守東面正面使用火器打擊,兩側包抄分割金軍,最後以關寧鐵騎正面沖擊。金軍大敗,皇太極的堂弟被打成重傷。皇太極只得退兵轉攻錦州,結果又遭趙率教痛擊,減員無數只得退兵。此戰明帝國舉國歡慶。
丁卯之役(此戰爭議較大且主要是後金與朝鮮兩方,這里只節選與明軍有關部分) 天啟七年正月後金六王子率軍四萬進攻鐵山,大王子阿敏攻雲從島,毛文龍於正月十五日夜夜襲阿敏部斬殺數百人,但自身也傷亡七百多人,十七日又殺死了兩千多女真降兵,阿敏沒有船隻只得遷怒於朝鮮,毛文龍又伺機跟隨,先後偷襲斬殺近千人。但毛文龍的說法於諸多史料不符,不僅是清人史料,就是朝鮮史料也與其相左。
己巳之變 崇禎元年七月袁崇煥復出,崇禎二年後金之主皇太極攜蒙古軍,總數共十萬繞道蒙古高原,從山西進入中原,期間屠殺了十幾萬百姓,袁崇煥奉命回師,但一直卻不出動主力部隊,由此被朝中重臣和後人詬病,但實際上袁崇煥是在尋找戰機,從前面多次戰役來看,若想獲勝明軍只有堅城固守,而此時袁崇煥心中的堅城正是北京,但袁崇煥顯然沒有他老師孫承宗的戰略眼光和政治頭腦,都城的政治意義是不允許它作為擋箭牌的,在崇禎的多次命令下,袁崇煥終於越過金軍,馳援北京。但他卻要求率軍隊進入都城,隨即要求便被駁回,袁只得駐兵城外與金軍鏖戰,在祖大壽、滿桂、劉應國等人的全力配合下終於擊退了金軍,但明帝國的核心統治區卻遭到了嚴重破壞。
松錦之戰 崇禎四年皇太極借口祖大壽詐降,向錦州發動進攻,若取山海關必先取關外四城(松山、杏山、寧遠、錦州)而四城之首便為錦州,初戰祖大壽偷襲清軍,擊敗進攻寧遠的多鐸,皇太極吸取久攻寧遠的教訓,制定久圍孤城,而後勸降的策略,在寧遠修建的義州城,並在漢軍旗的建議下於義州屯田,義州成了進攻的前哨陣地和清軍的補給大營,又在錦州城外掘地三尺,修建柵欄營寨,營寨中又挖深壕。皇太極暗中與城內蒙古人相聯系,城內蒙古人乘機作亂,內外夾攻下錦州外城失守,余部明軍退入內城。祖大壽只得向朝廷告急,崇禎命山海關總兵洪承疇與另外七大總兵援助錦州,敵軍勢大當以步步為營,靜觀其變,但朝廷卻糧餉難繼,命其速戰速決,於是洪承疇命十萬兵馬只帶三日糧草,洪承疇不攜帶全部糧草意思是即可以給自己留有退路,也可以給朝廷一個交代。但這個決定將把明軍送上絕路,在清軍多路設伏和堵截下,明軍撤往松山,糧草多屯於筆架山,但也有力的打擊了追擊的清軍,皇太極對失利感到氣憤,於是率主力應戰,並趁決戰時,突襲了明軍的糧倉筆架山,筆架山上明軍火器眾多,本可與之一戰,但守將卻率先逃跑,導致軍隊潰敗,筆架山失守,眼看糧草斷絕,明軍主力軍心惶惶,洪承疇命令分頭突圍,吳三桂等人突圍至杏山城,洪承疇本人突圍未果,於二月十八日被活捉,五月剃發降清。松錦戰役明軍完全失敗,標志著遼東防禦體系的崩潰,至此帝國在遼東再無精兵。
宣大抗清 崇禎九年九月,清軍沿大同、宣府入侵,劫掠京畿地區,清軍將漢族女子濃妝艷抹載於車上,掛起「各官免送」之牌,以此侮辱明軍。但明軍畏懼野戰,各地勤王之師均游弋於京師附近,卻拒不迎敵。崇禎只好召回正在東南平亂的右副都御史、兵部侍郎盧象升,再賜尚方寶劍,以總督三軍。京師解除警報後,鑒於遼東局勢已盡皆糜爛,明廷令盧象升總督宣府、大同、山西。此時宣府、大同形同虛設,盧象升到任後屯田備糧,修整城牆,期間多次擊退了蒙古乞炭的進攻。崇禎十年五月,清軍攻擊山海關,摧毀了山海關正門,殺死明總督吳阿衡,並將進攻的前哨陣地推進至牛蘭。崇禎再次召回盧象升,並第三次賜於尚方寶劍,令其總督天下兵馬,但實際上受盧象升節制的兵馬不過兩萬。崇禎十年八月皇太極以睿親王多爾袞為大將軍、貝勒岳拖為揚威大將軍、貝勒杜度為為副相,分兩路伐明,並從密雲方向突破了長城,並駐軍通州。崇禎十一年盧象升進軍至巨鹿,關寧鐵騎在雞澤防守,盧象升派人協調關寧兵馬,但因為所屬兵馬過少,關寧軍拒不接受盧象升的調遣,明軍互相掣肘一時難以發起反擊。當時孫承宗因屢遭詆毀只得辭官,正賦閑於老家高陽。清軍得知後進攻高陽,並多次派人勸降孫承宗,孫承宗拒不理會並組織城中百姓守城,十一月清軍發動攻擊,高陽百姓上至老叟,下至婦孺皆以磚石拋擊清軍,城破後,清軍俘虜了孫承宗,孫承宗則面向北京方向行九拜之禮,而後自盡,其族人皆被屠戮。消息傳回北京,崇禎拊手痛哭,而盧象升也萬分驚訝,此時盧象升決意以死報國,十二月盧象升進兵至蒿水橋,遭遇清軍主力,盧象升以虎大威為左翼,楊國柱為右翼,親領中軍架設大炮,與清軍進行野外決戰,戰斗從清晨進行至黃昏,明軍兵力遠不如清軍,關寧兵馬也拒絕來援,盧象升的士卒俱死傷,而清軍也感嘆從未遇之野戰能力如此之強的明軍,最後清兵圍之數匝,盧象升知必敗無疑,按劍大呼:「將軍死綏,有進無卻」,隨後躍馬沖入敵陣,身中四箭三刀血流而死。宣大抗清是明帝國與清廷的最後一場大型戰役,此後帝國基本喪失了對北方的控制力,帝國的滅亡僅僅只是時間問題了。
清軍入關(以下按照清朝年號講述) 順治元年清廷調集滿、蒙、漢三族軍隊,幾乎傾巢而出,由攝政王多爾袞率領南下,當年四月順軍攻破北京,明思宗朱由檢自縊於煤山,至此「明」作為全國性政權的時代被終結,多爾袞得知後本想按照原來路線繼續進軍,卻在此時突然接到吳三桂的降書,於是立即改變方向,朝山海關集中兵馬,並打出為明復仇的旗號。此時駐守山海關的一支明軍投降了順軍,因而吳三桂與順軍發生激戰,順軍援軍抵達山海關西羅城,吳三桂即將兵敗,清軍於是疾馳南下,吳三桂開關迎清,在清軍的幫助下迅速的擊敗了順軍,至此山海關門戶洞開,而李自成在北京再次稱帝(在一月份李自成已在西安稱帝)後倉皇出逃。十月清軍攻破太原、晉東南、長治,十二月潼關失守、大順都城西安陷落,順治二年四月兵敗九江,五月李自成被湖南山民殺死,大順滅亡。由於大順沒有完善的官僚體系,加之多年以來對中原地區大加破壞(義軍每過一城就要拆毀城池,焚毀全城),致使順軍幾乎沒有堅城可依,李自成又越來越多疑噬殺,最終大順政權迅速瓦解,但就階級斗爭意義上來說李自成確為一代梟雄,對其也不必過於批評詬病。而清軍入關則為日後統治全中國奠定了基礎。
民族大融合 順治十八年吳三桂入緬,摧毀了南明永曆朝廷,至此由多個明朝宗室建立的流亡政權的總稱——南明也就此退出歷史舞台。但當時各地的抗清活動仍就此起彼伏,漢滿之間的民族矛盾依然激烈,清帝國統治者則對漢蒙人民非常戒備,這種局面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改變,至乾隆朝明末交替戰爭已過去百餘年,漢滿民族矛盾弱化,帝國統治者的觀念也發生了轉變,乾隆四十一年乾隆皇帝正式提出編纂《貳臣錄》《奸臣傳》《忠臣列傳》,對明末時期諸如孫承宗、袁崇煥、史可法、盧象升等抗清名將大加褒揚,錄入《忠臣列傳》,並肯定了揚州、嘉定軍民在明末抗清中表現出的氣節,對吳三桂等先降後叛之流錄入《奸臣傳》並對其嚴加批判,對洪承疇、錢謙益等則錄入《貳臣錄》對其則極盡嘲諷之筆。直到這時清帝國上層才真正意義上完成從外來者到帝國統治者的思想轉變。

9. 歷史上有哪些重大起義或革命事件

中國來:
秦末農民起義
西漢末年自農民起義
東漢黃巾軍起義
西晉末年流民起義
東晉農民起義
北魏北方各族人民大起義
隋末農民起義
唐朝——黃巢起義
北宋——王小波——方臘——宋江
元朝——劉福通韓山童 朱元璋
明朝末年農民起義
清朝——苗民起義——白蓮教起義——小刀會起義——天地會起義——捻軍起義——太平天國革命運動

世界:
法國里昂工人反對資本主義剝削壓迫的兩次武裝起義
英國的憲章運動
普魯士王國所屬西里西亞紡織工人的起義
第一次西西里奴隸起義
斯巴達克起義
高麗賤民起義
扎克雷起義
瓦特·泰勒起義
德國農民起義
巴布教徒起義
印度民族大起義
蘇丹馬赫迪起義
朝鮮三一起義
反對莫卧兒帝國的起義印度尼西亞反荷民族起義

中國近代史:
捻軍起義——太平天國革命運動 台灣人民反日起義 辛亥革命 黃花崗起義 廣州起義 南昌起義 秋收起義

閱讀全文

與李自成起義的歷史事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