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急求,七年級上冊歷史復習提綱 滬教版
一、基本知識
雲南元謀人 是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距今約一百七十萬年。
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是 會不會製造工具。
距今約70—20萬年的北京人生活在 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的山洞裡,使用打擊石器,使用天然火,過著群居生活,是早期人類原始社會。
我國是世界上發現 遠古人類遺址 最多的國家。
山頂洞人 距今約三萬年前,在北京人活動過的地區生活,仍用打擊石器,但已掌握 磨光和鑽孔技術,會人工取火,靠採集、狩獵為生。他們生活的集體也進入母系氏族公社時期。
氏族:是由 血緣關系 結合起來的,由一個共同的祖先繁衍下來他們居住在一起,共同勞動、共同生活,沒有貧富貴賤的差別的這樣一種集體。
山頂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進步?
代表文化 距今時間 體質形態 工具製造 生產活動 觀念 社會組織
北京人 約70萬-20萬年 保留猿的某些特徵 打制石器 採集、狩獵 原始人群
山頂洞人 約18000年 和現代人基本相同 開始掌握磨光和鑽孔技術:骨針 採集、狩獵 懂得愛美 氏族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 水稻 和 粟 的國家。
生活在長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約七千年)和生活在黃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約五六千年)使用磨製石器,開始原始農耕的定居生活。河姆渡人住著 干欄式房子 便於通風防潮;半坡人 住在半地穴式 的房子里。
炎帝和黃帝是我國傳說中黃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領, 涿鹿之戰 中兩部落聯合起來,大敗蚩尤,隨後結成聯盟,經過長期發展,形成了日後的 華夏族。
部落是指在原始社會中許多近親的氏族共同組成部落,若幹部落又組成部落聯盟。
黃帝 被後人尊稱為「人文初祖」。
堯舜禹時期採用「禪讓」的方法推舉部落聯盟首領。
約公元前2070年,禹 建立夏朝;夏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從此,我國漫長的原始社會結束,奴隸社會開始,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
約公元前1600年黃河下游的商部落國君——湯 戰勝桀,建立商朝。
商王盤庚 遷都到殷,故後人又稱商朝為殷朝。
周文王任用賢人姜尚,重視農業生產,使國力逐步強大起來。公元前1046年,文王的兒子周武王伐紂, 牧野之戰 滅亡商朝建立西周,定都 鎬京。
公元前771年,西周滅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邑,東周開始。
世界上現存最大的青銅器是司母戊鼎 。
舉世聞名的「三星堆」文化是與商周同期的我國 成都平原 盛行和一種獨特的青銅文化,著名的有青銅面具、青銅立人像、青銅神樹等。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 發明瓷器 的國家。商朝早期就開始燒制原始青瓷。
東周分為春秋 和戰國 兩個時期。春秋時期從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戰國時期從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春秋五霸是指先後稱霸的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 和越王勾踐。
公元前7世紀後期,晉楚城濮大戰,晉軍大敗楚軍,晉文公成為中原霸主.
戰國七雄是指 齊、楚、燕、韓、趙、魏、秦 七雄並立的局面。
公元前260年,秦、趙之間長平之戰 後,東方六國再無力抵禦強秦的進攻。
我國開始出現鐵農具、使用牛耕去向都始於 春秋時期;
戰國時期,秦國蜀太守李冰 在岷江修築都江堰,使 成都平原 成為的「天府之國」。
董仲舒向漢武帝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把 儒 家 學 說 作為封建正統思想。
漢武帝在長安舉辦的太 學 是我國古代的最高學府。
公元25年,劉秀建立東漢,定都洛陽,劉秀就是漢光武帝,在他統治時期,社會安定,經濟好轉,史稱「光武中興」。
西漢的耕犁裝有犁 壁,比歐洲早了一千多年。牛耕普遍使用二牛抬杠法;新型播種工具 耬車 也出現在西漢。
東漢明帝時水利專家王 景 治理黃河,使黃河在以後的八百年裡沒有改道。
我國漢代的冶鐵技術處於世界先列。東漢南陽太守杜詩發明了水排,利用水力鼓風冶鐵。
秦漢之際,匈奴傑出首領 冒頓單於 第一次統一了蒙古草原。
公元前119年漢武帝派大將衛 青 、霍去病 出擊匈奴,經漠北一役大敗匈奴。
東漢元帝時昭 君出塞,嫁於 呼韓邪單於 ,使漢匈邊境安定了較長一段時間。王昭君 和呼韓邪單於 為漢匈的友好相處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貢獻。
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漢武帝派 張 騫 兩次出使西域,開通了絲綢之路。
公元前60 年,西漢政府在西域設置 西域都護 ,總管西域事務,標志著新疆地區開始隸屬中央政府的管轄,成為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絲綢之路是指中國的絲和絲織品從長安出發經 河西走廊、今 新疆地區,運往西亞,再轉運到歐洲,這條溝通中西交通的陸上要道,就是著名的絲綢之路。
公元73年東漢政府派 班 超 出使西域,班 超 經營西域30年,進一步加強了西域和內地的聯系。
166年,大秦派使臣安敦訪問東漢,這是歐洲國家同我國的第一次直接交往。
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紙是我國甘肅天水出土的 西漢早期 用麻做的紙,比歐洲早一千二百年。
東漢 蔡 倫 改進了造紙術。造紙術的發明是我國人民對世界文化的巨大貢獻。
成書於東漢時期的《九章算術》是我國現存的最早的一部古代數學專著,它系統總結了春秋戰國到東漢初期的數學成就。書中的某些內容在當時具有世界先進水平。]
張 衡 發明和製造了歷史上第一台觀測地震的科學儀器——地 動 儀 ,是世界公認的最早的地震儀器。
東漢著名的醫學家 華 佗 擅長外科手術,他製成的全身麻醉葯劑「麻沸散」 ,是世界醫學史上的創舉。
張 仲 景 寫成的《傷寒雜病論》全面闡述了中醫的理論和治病原則,他醫術高明,醫德高尚,被後世尊稱為「醫 聖」。
當今世界的三在宗教是 基督教、佛教 和 伊斯蘭教。
佛教在 西漢末年 傳入我國中原地區;道教在東漢時期在我國民間興起。
王 充是東漢傑出的唯物主義思想家,他寫了《論衡》一書,闡明世上根本就沒有鬼神存在。
司 馬 遷 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史學家,他編寫的《史記》,記述了從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的史事,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秦始皇陵兵馬俑是秦漢時期雕塑藝術的傑出代表,是世界藝術寶庫中的璀璨明珠。
發生於200年的 官 渡 之 戰,曹操以少勝多,打敗袁紹,為曹操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
赤壁之戰 發生於208年,孫劉聯軍用火攻的辦法大敗曹操,隨後,三國鼎立的局面形成。
三國鼎立形勢表
國名 建立人 建立時間 都城 經濟特色 滅亡情況
魏 曹丕 220年 洛陽 興建水利,發展農業生產 266年,為西晉取代
蜀 劉備 221年 成都 絲織業發達,蜀錦行銷三國 263年被魏國滅亡
吳 孫權 222年 建業 造船業發達;曾衛溫到達夷洲(今台灣) 280年西晉滅吳,三國時代結束
266年,司 馬 炎 建立西晉,定都洛陽。316年被內遷的匈奴人滅亡,歷時50年。
西晉時期內遷的北方少數民族主要有 匈 奴、鮮 卑、羯 、氐 、羌 等,他們同漢族長期雜居,促進了我國民族融合。
317年司馬睿建立 東 晉 ,都城在 建 康 ;420年東晉大將劉裕自立為帝,東晉結束,南朝開始。
4世紀後期,氐族人 建立了前秦政權,前秦苻堅統一了黃河流域。
383 年東晉軍隊以少勝多打敗前秦苻堅,贏得了 淝水之戰 的勝利。
北魏政權是 鮮 族 建立的,439年北魏再次統一黃河流域。
南朝包括先後經歷的 宋、齊、梁、陳 四個王朝;北朝則包括 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 共五個王朝。
王羲之集書法之大成,使我國的書法升華為一種高級藝術形式。他的代表作《蘭亭序》,有「天下第一行書」的美譽;王羲之被後人稱為「書聖」。
顧 愷 之 是東晉時著名的畫家,代表作有《女史箴圖》和《洛神賦圖》。
南朝的思想家 范 縝 撰寫的《神滅論》系統地闡述了無神論思想,揭露了統治階級利用佛教欺騙人民的事實。
山西大同的 雲岡石窟 和河南洛陽的 龍門石窟 是北朝開鑿的最著名的兩大石窟。
魏晉南北朝的科學成就表
人物 朝代 稱謂 主要著作 主要科技成就
祖沖之 南朝 著名數學家、天文學家 《綴術》 在數學、天文學、機械製造方面均有很大成就,其中最突出的是把圓周率精確地推算到小數點之後七位數字,較國外早近千年
賈思勰 北朝(北魏和東魏) 著名農學家 《齊民要術》 總結我國北方勞動人民生產經驗,提倡改革生產技術和工具,編成我國現存第一部完整農業科學著作,在世界農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酈道元 北魏 傑出的地理學家 《水經注》 寫出綜合性地理學專著。以水道系統為綱,詳細介紹江河流經地區的山川城鎮,地形物產、風土人情、歷史古跡
Ⅱ 初中歷史知識點
」人教版初中歷史全冊知識點總結「截取片段如下:
★第一課 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
一、我國最早的人類
1.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的人類是元謀人,距今約170萬年。
2.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是會不會製造工具。
二、北京人
北京人距今約70-20萬年,保留猿的特徵,但手腳分工明顯,能製造和使用工具,使用打制石器。
★第三課 華夏之祖
一、華夏之祖——黃帝和炎帝,人文初祖——黃帝
二、堯舜禹的「禪讓」
1.夏朝的建立,標志著奴隸制度開始了。我國奴隸社會開始於公元前21世紀。
2.約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朝的建立,標志著我國早期國家的建立。
★第四課 夏、商、西周的興亡 一、夏朝的興衰
1.禹死後,把王位傳給他的兒子啟,使世襲制度代替禪讓制,「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 2.約公元前1600年,湯戰勝桀,夏滅商建。公元前1046年,商、周在牧野大戰。商滅,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鎬,又稱鎬京,歷史上叫西周。
二、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為了鞏固統治,西周實行分封制。
2.內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隸,分給親屬、功臣等,封他們為諸侯。諸侯必須服從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納貢品,平時鎮守疆土,戰時帶兵隨從天子作戰。
3.作用:開發了邊遠地區,加強了統治,使西周成為一個強盛的國家。
★第五課 燦爛的青銅文明
1.在原始社會末期,我國已經出現了青銅器。商朝是我國青銅文化的燦爛時期。著名的青銅器有司母戊鼎(造型雄偉)和四羊方尊(造型精美)。
2.與商周同期,我國西南地區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種獨特的青銅文化,這就是舉世聞名的「三星堆」文化。那裡出土的青銅面具、大型青銅立人像、青銅神樹等,引起中外人士的矚目。
★第六課 春秋戰國的紛爭
一、春秋爭霸
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史稱「東周」。東周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
2.齊桓公任用管仲為相,積極改革內政,發展生產;同時改革軍制,組建強大的軍隊,以「尊王攘夷」為號令,逐步成為春秋第一霸主。
3.公元前7世紀後期,晉楚雙方城濮大戰後晉文公成為中原霸主。百年後,楚莊王做了中原霸主。
二、戰國七雄
1.戰國七雄按東南西北到中間的順序排列為齊、楚、秦、燕、趙、魏、韓。
2.發生於公元前260年,秦、趙之間決定性戰役是長平之戰。長平之戰使東方六國再也無力抵擋秦國。
全文鏈接:http://wenku..com/link?url=9TQOEh2_LEmHp4zPvDDGoMgpCiDlD7M-nHH3u
Ⅲ 初中歷史知識點總結
歷史作為非熱門考試科目,卻也在中考中占據一定比重,近年來的歷史中考中,開放性題目的比重在不斷增高。因為開放性試題最能體現考查學生的探究能力、創新意識和人文素養的要求。昂立新課程小編為大家帶來中考歷史19大必考知識點,讓這萬能的模板助你得高分。
一、大國崛起
1. 常考設問:對大國發展/崛起的認識
2. 答案模板
(1)民族獨立、國家統一是發展經濟的基礎和前提;
(2)不斷改革,大膽創新;制度創新是大國崛起的關鍵;
(3)善於學習外國的長處和科學技術、管理經驗,大力發展科技,培養人才等。
二、中日關系
1. 常考設問:中日雙方妥善處理兩國關系、為中日關系良性發展提出合理化建議
2. 答案模板 (1)總體做法(建議、啟示、看法)
① 正視歷史,以史為鑒,面對未來;
② 加強交流,增進互信;
③ 睦鄰友好,合作共贏。
(2)日本方面:應正視歷史問題,積極、主動、妥善解決戰爭遺留問題,不要做傷害中國人民情感的事,努力發展中日兩國互惠互利、友好合作的睦鄰關系。
(3)中國方面:應牢記「落後就要挨打」的歷史教訓,努力發展經濟,增強綜合國力,提高國際地位,加強和日本的經濟文化交流,努力促進中日關系的友好發展。
三、中美關系
1. 常考設問:發展中美兩國新型大國關系的看法、建議
2. 答案模板
(1)求同存異、增強政治互信;
(2)促進經濟合作與共贏、加強文化交流、加強國際事務合作;
(3)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4)堅持和平發展,堅持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珍惜和平發展機遇期。
四、三次科技革命
1. 常考設問:科技革命帶來的影響和認識
2. 答案模板
(1)積極影響:改變了我們的生產、生活方式;
(2)消極影響:環境污染,交通擁擠,高科技犯罪,青少年沉迷網路游戲等;
(3)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技也是一把雙刃劍,要正確利用科技,減少消極影響。
五、對外交往
1. 常考設問:對外交往的發展對我們的啟示
2. 答案模板
(1)開放利於進步,閉關導致落後;
(2)獨立自主、平等互利是外交的保障;
(3)國家利益是外交的出發點;
(4)維護國家安定和統一是外交發展的保障;
(5)外交政策要隨著時代發展不斷變化。
六、民族復興
1. 常考設問:如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2. 答案模板
(1)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2)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
(3)青少年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樹立正確世界觀,為發展貢獻力量。
七、戰爭與和平
1. 常考設問:怎樣才能有效地避免戰爭
2. 答案模板
(1)反對戰爭,珍愛和平;
(2)反對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打擊恐怖主義,維護世界和平;
(3)防止軍國主義和極右勢力抬頭;
(4)力爭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用和平的方式解決國際爭端;
(5)加強國際間的合作與交流,發揮聯合國的作用等。
八、民族團結
1. 常考設問:如何維護民族統一
2. 答案模板
(1)增強民族團結意識,自覺履行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義務;
(2)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自覺同破壞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的行為作斗爭;
(3)實行民族團結,民族平等,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民族政策;
(4)加大對民族分裂勢力的打擊力度,任何分裂國家的行為都註定失敗。
九、兩岸關系與祖國統一
1. 常考設問:如何推進兩岸關系進一步(和平穩定)發展,實現祖國統一
2. 答案模板
(1)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方針,堅持九二共識;堅決擁護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方針;
(2)互相尊重、互補互利,加強經濟、科技、文藝、旅遊等方面的交流;
(3)加強領導人對話和兩岸人員往來;
(4)堅決反對「台獨」分裂活動,堅決反對「一中一台」等各類台獨言行,堅決維護國家統一;
(5)努力學習,掌握科學文化知識,為祖國繁榮富強貢獻聰明才智,積極參與海峽兩岸的交流活動等。
十、改革與制度創新
1. 常考設問:從中外的改革中,獲得了什麼啟示
2. 答案模板
(1)改革必須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要求;
(2)改革必須立足國情,從本國國情出發,實事求是,與時俱進;
(3)改革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強大推動力,是推動國家發展、社會進步的動力之源;
(4)改革是強國之路,有利於提高綜合國力,有利於促進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十一、侵略與反抗
1. 常考設問:對中國近代遭受列強侵略與中國人民抗爭的認識
2. 答案模板
(1)落後就要挨打,弱國無外交;
(2)發展才是硬道理,堅持對外開放,只有提升綜合國力,才能在國際上立足;
(3)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中國人民自強不息、頑強拼搏的精神等。
十二、思想解放
1. 常考設問:思想解放的作用及思想解放與社會進步的關系
2. 答案模板
(1)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推動了社會進步;
(2)思想解放為社會進步奠定思想基礎,社會進步推動思想解放。
十三、黨的發展歷程
1. 常考設問:對黨的發展歷程的啟示
2. 答案模板
(1)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2)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
(3)只有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
(4)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勇於創新,抓住機遇,發展壯大自己,要善於總結經驗教訓,不斷完善自我,艱苦奮斗,銳意進取等。
十四、改革開放
1. 常考設問:由中國改革開放得到的啟示
2. 答案模版
(1)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改革開放;
(2)要結合本國國情,實事求是,不能照搬別人的經驗;
(3)要符合歷史發展潮流,生產關系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
十五、民主與法制
1. 常考設問:對民主法制建設的認識
2. 答案模板
(1)從人治到法治,從專制到民主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2)民主與法制建設是一個不斷發展完善的過程;
(3)不同國家的民主法制建設可以取長補短,互相借鑒;
(4)民主與法制建設是社會進步、經濟發展以及人民群眾當家作主、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保障。
十六、經濟全球化
1. 常考設問:中國如何應對經濟全球化
2. 答案模板
(1)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重視區域合作,與各國實現互利共贏;
(2)中國在順應經濟全球化潮流的同時,制定防範風險的有效政策,重視科技創新,促進經濟的高速發展;
(3)引進國外的投資和技術,學習先進的經濟管理經驗,促進經濟的迅速發展。
十七、世界政治格局
1. 常考設問:面對復雜多變的政治形勢,中國應該如何做/如何應對
2. 答案模板
(1)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教育科技,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提高綜合國力;
(2)積極參與國際活動,加快自身發展,積極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努力成為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一支重要政治力量;
(3)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新秩序。
十八、傳統文化
1. 常考設問:我們應該如何對待傳統文化
2. 答案模板
(1)堅持弘揚優秀民族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2)自覺抵制西方落後思想和意識的侵蝕;
(3)積極宣傳民族傳統文化;
(4)豐富傳統文化的內涵,堅持發展創新,堅持與時俱進。
十九、三農與民生
1. 常考設問:解決「三農」問題的措施
2. 答案模板
(1)重視農業,加強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
(2)加大農業資金投入,堅持稅費改革;
(3)加強、加大向農民宣傳農業技術等的力度;
(4)注重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歷史學科注重記憶理解與背誦,學生們不可忽視歷史對我們的學習成長的作用,在初中階段就應該打好基礎。
Ⅳ 關於初中歷史的所有知識
找到一個博客
你看看有沒有你需要的
http://blog.cersp.com/userlog17/35989/archives/2007/627970.shtml
對不起了內
我盡力容了
Ⅳ 初中歷史知識點歸納
(1)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1949年9月 北平
主要內容{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
{選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
{選舉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決定了新中國的國旗,代國歌,首都,採用公元紀年
{決定 在天安門廣場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紀念碑
意義:為新中國的正式成立做了多方面的准備
(2)開國大典{1949 10 1 北京
{毛澤東宣告:中華………………(湘潭口音)
{ 中央人民政府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唯一合法政府
(3)新中國成立的歷史意義
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
結束了中國100多年任人宰割的屈辱歷史,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
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
壯大了世界和平、命主、社會主義的力量
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人民的解放斗爭
(還沒寫玩,明天繼續寫。記得金幣喲~沒有就不發了~~~~氣死你!)
Ⅵ 人教版初中歷史知識點總結
一、我國境內的遠古居民
1、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是雲南的元謀人,距今約170萬年。
2、北京人生活的時間距今約70萬年至20萬年,最早使用天然火。
3、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和粟的國家,6000多年前,生活在長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已栽培了水稻,5000多年前生活在黃河流域的半坡人已栽培了世界上最早的粟和蔬菜。
二、夏、商、西周奴隸制王朝
1、約公元前21世紀,禹建立了我國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這表明王位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通過推舉選出部落聯盟首領的辦法叫禪讓制)。
2、約公元前16世紀,湯滅夏建立了商朝。商朝時盤庚遷都至殷並使統治穩定下來。
3、商朝製造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發現的最大青銅器。(記熟書P12的司母戊鼎圖)湖南寧鄉出土的四羊方尊是青銅器中的精品。
4、約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發兵滅亡了商朝建立了西周。
5、西周實行分封制,春秋時期,分封制開始瓦解。戰國時期,分封制逐漸被郡縣製取代。秦時實行中央集權制。唐三省六部制,唐朝以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為中央政府最高統治機構。元朝的中央和地方機構:中央實行一省制: 元朝廢除三省,設中書省,為最高行政機構,設樞密院,為最高軍事機構,同時設宣政院,統領宗教事務和管轄西藏地區;地方實行行省制:除河北、山西、山東由中書省直接管理外,地方設行中書省,簡稱行省。
三、春秋戰國(東周)
春秋時期是奴隸社會的瓦解時期,戰國時期是封建社會的形成時期。
1、東周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春秋時期從公元前770年開始到公元前476年結束。戰國時期從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2、春秋時期第一個稱霸的諸侯是齊國的齊桓公,他任用管仲為相,改革內政,使國家日益強大。最後一個霸主是越王勾踐。春秋五霸是指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3、戰國時期的主要諸侯國有齊、楚、秦、燕、趙、魏、韓,史稱「戰國七雄」(各主要諸侯國的位置——北燕南楚、西秦東齊、上中下是趙魏韓)。趙、魏、韓是由春秋時期的晉國分裂而來的。
4、秦國成為戰國七雄中實力最強的國家,主要原因是實行商鞅變法,戰國時,地處最西邊的諸侯是秦國。
5、我國最早的音樂教育制度形成於西周。最早出現鐵農具的時期是春秋時期
6、戰國時,秦國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是著名的水利工程,它使成都平原變成「水汗從人,不知飢饉」,有「天府之國」美稱。
7、漢字的演變(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漢字源於甲骨文,商周時期,鑄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叫金文,又稱鍾鼎文。雕塑藝術在商朝和西周時期已發展到很高水平。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開始於商朝。
8、道家學派的創始人是老子(李耳),其樸素辯證法思想反映在《道德經》里;莊子是戰國時道家學派的繼承人物。
9、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是孔子(孔丘),他整理了《詩經》,編訂了《春秋》,其言行記載在《論語》中;戰國時期的孟子是孔子學說的繼承人物,他們主張實行「仁政」,認為「民為貴,君為輕」,反對連年不斷的兼並戰爭。
10、墨家學派的創始人是墨子,他主張「兼愛」、「非攻」、反對不義戰爭。
11、法家代表人物是韓非,他主張權力集中到君主手中,按現實需要進行改革,以法治國。
12、孫武是春秋晚期齊國傑出的軍事家,著有《孫子兵法》一書;戰國時傑出的軍事家孫臏著有《孫臏兵法》。
13、戰國時期,許多思想家對社會變化提出不同的看法,著書立說,宣傳自己的主張,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
四、秦漢時期
1、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始皇帝)滅亡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秦,結束了春秋戰國時期割據局面。(書P44秦始皇像)。
2、秦朝規定全國規范的文字是小篆,全國統一使用的貨幣是圓形方孔錢。秦萬里長城西起臨洮,東到遼寧。
3、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領導的秦末農民起義在大澤鄉爆發,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公元前206年,秦朝滅亡。
4、公元前202年,劉邦(漢高祖)建立西漢,定都長安。
5、西漢初年漢高祖實行休養生息政策。文帝與景帝兩代,繼續推行休養生息政策,重視發展農業,輕徭薄賦,減輕刑罰,提倡節儉,社會比較安定,經濟發展迅速,出現文景之治的局面。休養生息的政策實行,促進了西漢經濟的恢復和發展,為西漢的強盛奠定了基礎。
6、漢武帝的推行的一系列政治經濟措施,促成大一統局面的出現。
7、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著名學者是西漢時期的董仲舒。
8、公元25年,劉秀(光武帝)建立東漢,定都於洛陽。劉秀在位時,政局漸趨穩定,經濟狀況明顯好轉,國力日益強盛,史稱為「光武中興」。
9、西漢時的播種工具是耬車;東漢時出現了新型灌溉工具是翻車;杜詩發明水排,利用水力鼓內冶鐵,比歐洲早1000多年。
10、秦朝末年,匈奴首領冒頓單於在蒙古草原建立統一的奴隸制軍事政權,第一次實現了對中國北方游牧民族的大統一。
11、公元前119年,西漢時期漢武帝派衛青、霍去病北擊匈奴。
12、西漢時期漢元帝把王嬙(王昭君)出塞嫁給匈奴首領呼韓邪單於,從而密切了漢匈關系。
13、西漢武帝時期兩次派張騫出使西域;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在西域設置西域都護標志,成為當今新疆地區正式歸屬中央政權的開始。公元73年,東漢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班超在西域經營了30年,幫助西域各族擺脫了匈奴的奴役,恢復和加強了西域與內地的聯系。
14、歷史上著名的絲綢之路是從長安出發往西,經甘肅的河西走廊及當今的新疆地區,遠達中亞,南亞,西亞,以至地中海東岸各國和南歐、北非等地。開辟絲綢之路功勞最大是西域的使者張騫。
15、成書於西漢的《周髀算經》和東漢的《九章算術》是著名的數學著作,對世界古代數學的發展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
16、東漢時期著名的醫學家有張仲景和華佗,張仲景寫的醫學名著《傷寒雜病論》被後代奉為醫學經典,張仲景被尊稱為「醫聖」。華佗創制麻醉劑「麻沸散」,他是世界上最早用全身麻醉方法做手術的醫生,被後世尊稱為外科鼻祖,他還編成鍛煉身體的「五禽戲」。
17、東漢時期,蔡倫改進了造紙術對人類文化的傳播和發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張衡發明了能測量地震的地動儀。
18、佛教起源於古印度,西漢末年傳入我國中原地區;道教是東漢時期興起於我國本土的宗教。
19、西漢傑出的史學家司馬遷所寫的《史記》是一部不朽的史學名著,敘述了從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的3000多年歷史,《史記》是我國的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20、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畫,是我國古代藝術珍品。秦始皇陵兵馬俑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藝術寶庫,是秦漢時期雕塑藝術的傑出代表。
五、三國兩晉南北朝
1、曹操以少勝多為其統一北方奠定基礎的戰役是官渡之戰。208年,曹操率大軍南下,同孫權、劉備的聯軍在赤壁決戰,大敗而歸,史稱赤壁之戰,而此戰為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2、220年,曹丕建立魏國,定都在洛陽;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建國,史稱蜀漢;222年,孫權稱王,國號吳,定都建業。三國鼎立局面形成。(熟記三國鼎立形勢圖中魏、蜀、吳三國的位置和都城)
3、三國時,蜀國丞相諸葛亮是著名的政治家。
5、230年,孫權派衛溫率萬人船隊到達夷洲,加強了夷洲和大陸的聯系。
6、265年,司馬炎建立西晉,定都洛陽;280年,西晉統一全國,結束了東漢末年以來的分裂局面;316年,匈奴首領劉淵率兵攻入洛陽,西晉滅亡。
7、公元317年,司馬睿建立東晉,定都建康;383年,前秦苻堅率大軍南下進攻東晉,在淝水之戰中,東晉軍隊以少勝多,擊敗前秦軍隊。
8、南朝的四個政權依次是宋、齊、梁、陳,都城均在建康。
9、南朝時,揚州、荊州是江南生產絲織品最多的地方,涌現了建康、江陵等重要商業城市,番禺(今廣州)成為海外貿易中心,
10、東漢、魏、晉時期,北方少數民族大量南遷,促進了江南經濟的發展。吳國境內絕大多數山越人從山區遷到平原,和漢族人民一道開發江南。農業有所發展,但仍然比不上北方。主要的少數民族有匈奴、鮮卑、羯、氐、羌(5個)
11、北朝的五個政權是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
12、東漢、曹魏、西晉、北魏等王朝均建都於洛陽。
13、南朝時期,我國古代傑出的數學家祖沖之是世界上最先把圓周率的數值精確到小數點後七位數的科學家,比歐洲早1100年。他的著作是《綴術》
14、南北朝時期,我國古代著名的農學家賈思勰,他著有的《齊民要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內容最完整的農書。
15、北魏時期,我國古代傑出的地理學家的酈道元,他的綜合性地理著作是《水經注》。
16、漢字書法從東漢起逐漸成為一種專門藝術:曹魏時鍾繇創立了楷書;東晉的王羲之,被尊為「書聖」,他的代表作是《蘭亭序》,此書有「天下第一行書」的美譽。
17、東晉畫家顧愷之的名人有《女史箴圖》和《洛神賦圖》。
18、石窟藝術是雕塑藝術的傑出代表。南北朝時期石窟藝術中成就最高的是雲崗石窟和龍門石窟。
Ⅶ 上海初中歷史教材版本
滬教版
Ⅷ 上海初中歷史復習資料
「申」、「滬」的由來
上海,簡稱「滬」,別稱「申」。大約在六千年前,現在的上海西部即已成陸,東部地區成陸也有兩千年之久。相傳春秋戰國時期,上海曾經是楚國春申君黃歇的封邑,故上海別稱為「申」。公元四、五世紀時的晉朝,松江(現名蘇州河)和濱海一帶的居民多以捕魚為生,他們創造了一種竹編的捕魚工具叫「扈」,又因為當時江流入海處稱「瀆」,因此,松江下游一帶被稱為「扈瀆」,以後又改「扈」為「滬」。
上海建城
公元751年(唐天寶十年),上海地區屬華亭縣(現今的松江區),范圍北到今天的虹口一帶,南到海邊,東到下沙。公元991年(宋淳化二年)因松江上游不斷淤淺,海岸線東移,大船出入不便,外來船舶只得停泊在松江的一條支流「上海浦」(其位置在今外灘以東至十六鋪附近的黃浦江中)上,公元1267年(南宋咸淳三年)在上海浦西岸設置市鎮,定名為上海鎮。公元1292年(元至元二十九年),元朝中央政府把上海鎮從華亭縣劃出,批准上海設立上海縣,標志著上海建城之始。
近代上海
16世紀(明代中葉)上海成為全國棉紡織手工業的中心。公元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清政府在上海設立海關。19世紀中葉,上海已成為商賈雲集的繁華港口。鴉片戰爭以後,上海被殖民主義者開辟為「通商」口岸。在此後的一百年裡,外國列強紛紛入侵上海,使上海成了帝國主義對中國進行政治、經濟、文化侵略的主要據點。1949年5月27日,上海這個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城市獲得解放,開始新生。
歷史性變革
上海的解放揭開了上海發展新的歷史篇章。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上海人民經過50多年的艱苦奮斗,從根本上改造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條件下畸形發展起來的舊上海,使上海的經濟和社會面貌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特別是1978年以來,上海的改革開放力度不斷加大,上海人民以強烈的進取精神,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大膽實踐,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體現時代特徵、符合上海特大型城市特點的發展新路,使上海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發生了歷史性的大變革,已成為我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並正向建成國際經濟、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之一的目標邁進。
地理位置
上海位於北緯31度14分,東經121度29分,地處太平洋西岸,亞洲大陸東沿,長江三角洲前緣,東瀕東海,南臨杭州灣,西接江蘇、浙江兩省,北界長江入海口,長江與東海在此連接。上海正當我國南北弧形海岸線中部,交通便利,腹地廣闊,地理位置優越,是一個良好的江海港口。
氣候
上海屬北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上海氣候溫和濕潤,春秋較短,冬夏較長。2004年,全年平均氣溫18.1℃,日照1929.6小時,降雨量1158.1毫米。全年50%左右的雨量集中在5至9月的汛期,汛期有春雨、梅雨、秋雨三個雨期。
土地面積
解放初期,上海的土地面積僅為636平方公里。1958年,江蘇省的嘉定、寶山、上海、松江、金山、川沙、南匯、奉賢、青浦、崇明10個縣劃歸上海,使上海市的轄區范圍擴大到5910平方公里,幾乎是解放初期的10倍。2004年末,上海全市面積6340.5平方公里,佔全國總面積的0.06%,南北長約120公里,東西寬約100公里。其中區域面積5299.29平方公里,縣域面積1041.21平方公里。境內轄有崇明、長興、橫沙三個島嶼,其中崇明島面積1041.21平方公里,是我國的第三大島。
水文
上海地區河湖眾多,水網密布,水資源豐富,是著名的江南水鄉,境內水域面積697平方公里,相當於全市總面積的11%。上海河網大多屬黃浦江水系,主要有黃浦江及其支流蘇州河、川揚河、淀浦河等。黃浦江源自太湖,全長113公里,流經市區,江道寬度300~770米,平均360米。終年不凍,是上海的水上交通要道。蘇州河上海境內段長54公里,河道平均寬度45米。上海的湖泊集中在與江、浙交界的西部窪地,最大湖泊為澱山湖,面積為62平方公里。
地勢
上海境內除西南部有少數丘陵山脈外,全為坦盪低平的平原,是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的一部分,平均海拔高度為4米左右。陸地地勢總體呈現由東向西低微傾斜。大金山為上海境內最高點,海拔高度103.4米。
行政區劃
解放初期,上海共劃分為20個市區和10個郊區。後經多次行政區劃調整和撤縣建區,至2003年末,上海共有18個區、1個縣,共118個鎮,3個鄉,100個街道辦事處,3293個居民委員會和1991個村民委員會。
黃浦區 面積 12平方千米,人口 62萬。郵政編碼200001。區人民政府駐延安東路300號。
盧灣區 面積 8平方千米,人口 33萬。郵政編碼200020。區人民政府駐重慶南路139號。
徐匯區 面積 55平方千米,人口 89萬。郵政編碼200030。區人民政府駐漕溪北路336號。
長寧區 面積 38平方千米,人口 62萬。郵政編碼200050。區人民政府駐愚園路1320號。
靜安區 面積 8平方千米,人口 32萬。郵政編碼200040。區人民政府駐常德路370號。
普陀區 面積 55平方千米,人口 85萬。郵政編碼200333。區人民政府駐大渡河路1668號。
閘北區 面積 29平方千米,人口 71萬。郵政編碼200070。區人民政府駐大統路480號。
虹口區 面積 23平方千米,人口 79萬。郵政編碼200080。區人民政府駐虹鎮老街。
楊浦區 面積 61平方千米,人口108萬。郵政編碼200082。區人民政府駐江浦路549號。
閔行區 面積 372平方千米,人口 75萬。郵政編碼201100。區人民政府駐莘庄鎮滬閔路6258號。
寶山區 面積 415平方千米,人口 85萬。郵政編碼201900。區人民政府駐密山路5號。
嘉定區 面積 459平方千米,人口 51萬。郵政編碼201800。區人民政府駐博樂南路111號。
浦東新區 面積 523平方千米,人口177萬。郵政編碼200135。區人民政府駐世紀大道2001號。
金山區 面積 586平方千米,人口 53萬。郵政編碼201540。區人民政府駐金山大道2000號。
松江區 面積 605平方千米,人口 51萬。郵政編碼201600。區人民政府駐園中路1號。
青浦區 面積 676平方千米,人口 46萬。郵政編碼201700。區人民政府駐公園路100號。
南匯區 面積 688平方千米,人口 70萬。郵政編碼201300。區人民政府駐惠南鎮人民東路3252號。
奉賢區 面積 687平方千米,人口 51萬。郵政編碼201400。區人民政府駐南橋鎮解放中路。
崇明縣 面積1041平方千米,人口 64萬。郵政編碼202150。縣人民政府駐城橋鎮人民路68號。
人口
由於大量人口遷入和外來流動人口增長迅速,上海人口總量規模不斷擴大。上海開埠時人口不足10萬,至1949年解放時,上海人口為520萬,2005年11月1日零時,上海市常住人口為1778萬人,與本市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增加了137萬人,增長8.35%;年平均增加27.4萬人,年平均增長1.62%;其中,外來常住人口為438萬人,佔24.63%。。
人口自然變動
上海是全國第一個出現人口自然變動負增長的省級行政區。1995年常住人口的出生數為12.39萬人,出生率為7.04‰;死亡人口為10.7萬人,死亡率為6.08‰;本市常住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96‰。其中,本市戶籍人口的出生率為6.08‰;死亡率為7.54‰;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46‰,連續第13年保持負增長。
性別構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為893萬人,占總人口的50.22%;女性為885萬人,占總人口的49.78%。性別比為100.90(以女性為100)。
Ⅸ 初中歷史知識大全
初中各年級課件教案習題匯總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
人類在材料領域進入到鋼鐵時代。電氣化和鋼鐵時代的到來標志著現代工業的崛起。
七、第一次世界大戰
1、「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圖 三國同盟 三國協約
2、同盟」「三國協約」的組成國、歐洲兩大軍事對抗集團形成的嚴重後果 北:九上P99-101 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歐洲形成了兩個軍事集團,德國、奧匈帝國和義大利組成的「三國同盟」,和英國、法國、俄國組成的 「三國協約」。正是這兩個軍事集團之間的爭斗釀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3 知道薩拉熱窩事件
北:九上P104 1914年6月,奧匈帝國皇太子斐迪南大公參加指揮在薩拉熱窩舉行的一次軍事演習,被塞爾維亞秘密組織成員普林西普槍擊而亡,史稱「薩拉熱窩事件」。「薩拉熱窩事件」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5 以凡爾登戰役為例,認識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巨大災難。
北:九上P107 凡爾登戰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最為殘酷的戰役。整個戰役中雙方先後投入近百萬人,激戰數月,結果法軍成功地抵擋住了德軍的進攻。凡爾登戰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傷亡最多的戰役之一,其中法軍傷亡46萬人,德軍傷亡30萬人,共傷亡70多萬人,歷史上稱之為「凡爾登絞肉機」,用以形容戰爭的殘酷性。
第一次世界大戰歷時4年零3個月,參加這場世界大戰的共有33個國家,15億人口捲入了戰爭。戰火燃遍了歐、亞、非三大洲,雙方軍隊共有840萬人陣亡,另有2100人受傷,大戰中雙方共支出戰費2084億美元。
八、科學與思想文化
1.牛頓的主要成就。
北:九上P119 英國科學家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提出運動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創造性地建立起經典力學的完整體系——牛頓力學,被稱為「現代科學之父」。
2.達爾文的主要成就
北:九上P120 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著有《物種起源》。完整地確立了生物進化學說,達爾文的進化論第一次把生物學放在了科學的基礎之上,在科學和社會領域引發了一場革命,同時也為生物學家和其他科學家的科學研究奠定了基礎。
3.愛因斯坦的主要成就。
德
奧匈、意
英、法、俄
北:九上P121 愛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物理學相對論。
4.伏爾泰的基本主張
北:九上P115 法國啟蒙運動的開拓者和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他把批判的鋒芒直指封建專臸臸度,特別是它的精神支柱天主教會。
5.托爾斯泰主要作品
北九P125列夫〃托爾斯泰是俄國最偉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代表作有:《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 6.貝多芬的主要作品
德國偉大的作曲家,代表作有:《英雄交響曲》
世 界 現 代 史 部 分
(九年級下)
一、蘇聯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1.知道俄國1917年彼得格勒武裝起義;了解世界歷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誕生
北:九下P3 1917年11月(俄歷10月)列寧領導彼得格勒武裝起義取得勝利。列寧領導的蘇維埃政府——人民委員會成立,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誕生。 2.了解列寧在社會主義建設方面所做的探索
北:九下P4 在列寧領導下,1921年,蘇俄開始實施新經濟政策,到1925年,蘇聯國民經濟恢復工作基本完成。新經濟政策把社會主義同市場、商品貨幣關系和資本主義直接聯系起來,它對小農占優勢的國家走社會主義道路具有深遠的指導意義。
二、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下的西方世界 1.了解凡爾賽和約、九國公約的基本內容
北:九下P12 1916年6月,巴黎和會戰勝國與德國簽訂了《凡爾賽和約》。和約主要內容有:(1)阿爾薩斯和洛林交還法國;茵河東岸50千米內不得設防;承認波蘭獨立,部分領土劃歸波蘭等國。(2)德國的海外殖民地交給戰勝國進行「委任統治」。(3)廢除德國的普遍義務兵役臸。(4)德國應支付大量戰爭賠款等。 北:九下P14 1922年,參加華盛頓會議的九國代表簽署了《九國公約》。主要內容有:尊重中國主權和獨立及領土和行政的完整;中國保證各國在華「機會均等」,對外「門戶開放」。公約打擊了日本獨佔中國的計劃,但沒有列入中國取消領事裁判權、歸還租借地、關稅自主等要求,從而為列強共同掠奪中國提供了條件。
從巴黎和會到華盛頓會議,列強建立起「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2.以「產業復興法」為例,評價羅斯福新政在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的作用 北:九下P20 1933年羅斯福就任美國總統後實行「新政」。《全國工業復興法》是整個新政的核心和基礎。《全國工業復興法》主要內容:規定了各企業的生產規模、價格水平、市場分配、工資水平和工作日時數,規定工人具有集體談判的權利,規定了資本家必須接受的最高工作時數和應付工資額。
「新政」是美國資本主義的一次自我調節,開創了資產階級政府大規模干預經濟生活的先河,進一步提高了美國國家資本主義的壟斷程度,是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新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美國度過了危機。 三、第二次世界大戰
1.了解慕尼黑會議
北:九下P36 1938年9月底,英、法、德、意四國在慕尼黑舉行會議,並簽訂了《慕尼黑協定》。協議規定捷克斯洛伐克的蘇台德區和與奧地利接壤的南部地區割讓給德國,捷方應於十天之內從上述領土撤退完畢;英法應對捷克斯洛伐克的新邊界安全予以「國際保證」。 《慕尼黑協定》是綏靖政策達到頂峰的標志。英法以犧牲小國利益為代價,取得與德意侵略者的妥協,但換來的只是短暫的和平。《慕尼黑協定》簽字後,希特勒得寸進尺,很快便佔領了捷克斯洛伐克,從而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2.知道德國進攻波蘭和蘇聯、日本偷襲珍珠港史實
北:九下P37、人:九下P35 1939年9月1日,德軍突然襲擊波蘭,英法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北:九下P38 1941年6月22日,德國向蘇聯發動突然的全面進攻。第二次世界大戰進一步擴大。
人:九下P36 1941年6月,德國發動了對蘇聯的侵略戰爭。
北P41 1941年12月7日,日本對美國太平洋艦隊所在地珍珠港發動突然襲擊,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對日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達到最大規模。 3.知道聯合國家宣言和雅爾塔會議的史實
北:九下P44 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蘇等26國共同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 宣言的發表,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最終形成。《宣言》大大增強了反法西斯力量,為最終打敗法西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北:九下P47 1945年,蘇、美、英三國首腦在雅爾塔舉行會議。會議通過了一系列重大決議,包括:分區佔領德國,徹底摧毀軍國主義和納粹臸度;戰後成立聯合國;蘇聯在結束歐戰的三個月內參加對日作戰等。會議對協調盟國戰勝德日法西斯的步伐,以及建立聯合國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4.知道斯大林格勒戰役、諾曼底登陸和攻克柏林戰役的歷史地位 (1) 斯大林格勒戰役:
北:九下P45 斯大林格勒戰役不僅是蘇德戰場根本轉折的開始,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折點。 (2)諾曼底登陸:
北:九下P46、人:九下P41 1944年6 月6日,美英軍隊在法國的諾曼底登陸,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 (3)攻克柏林戰役:
北:九下P47 1945年4月,蘇軍對柏林開始了最後的攻堅戰,在蘇軍的攻勢下,希特勒自殺身亡。5月8日德國簽署投降書,歐洲戰事以反法西斯聯盟的勝利而宣告結束。
(識圖;諾曼底登陸、蘇軍攻克柏林) 四、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發展變化
1. 概述二戰後美國經濟發展的主要特點。
北:九下P65 ①經濟迅猛發展,是世界經濟最發達的國家。②新的科技革命給美國提供了經濟發展的巨大動力,大批新興工業應運而生,逐漸成為美國國民經濟中的支柱產業。③對外直接投資大大增加,跨國公司飛速發展,資本輸出不斷擴大。
2.知道歐洲聯盟
北:九下P78 歐洲共同體成員國之間頻繁協調,逐步取消關稅,對有困難的
成員國提供援助,對外盡量「用一個聲音講話」。1993年,歐洲聯盟成立,1999年,歐洲單一貨幣――歐元正式啟動。歐洲正朝著經濟政治一體化目標邁進。 3.簡述二戰後日本成為經濟強國的主要史實。
北:九下P79 20世紀70年代初,日本經濟持續高速增長,一躍成為資本主義世界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經濟大國。 五、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與演變 了解蘇聯解體。
北:九下P100 1991年,蘇聯解體。 六、亞非拉國家的獨立和振興
1. 了解印度走上民族振興道路的概況 北:九下P83 尼赫魯是印度共和國的第一任總理。獨立後經過幾十年的奮斗,印度經濟有了長足進展,糧食基本實現自給;建立起比較齊全的工業體系;印度的原子能、生物等科技成就令世人矚目。 2.知道中東戰爭
北:九下P103 1948年至1982年,圍繞巴勒斯坦主權問題,中東地區的阿拉伯民族和以色列民族曾經進行了五次戰爭。 3.認識二戰後中東地區矛盾的復雜性
北:九下P103巴勒斯坦主權問題,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也是阿以沖突的重要因素。而美、蘇、英等國的干預,使巴以問題更加錯綜復雜。阿以沖突是中東地區長期動盪的根源之一。 七、戰後世界格局的演變 1.簡述杜魯門主義的史實 北:九下P58 1947年,美國總統杜魯門提出遏臸蘇聯、稱霸世界的全球戰略,被稱為「杜魯門主義」。「杜魯門主義」是美蘇冷戰正式展開的重要標志。 2.了解美蘇「冷戰」對臷局面的形成
北:九下P61 以美國為首的12個西方國家建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以蘇聯為首的8個國家建立華沙條約組織,北約組織和華約組織的建立,標志著以美蘇為首的兩大軍事政治集團對臷局面的形成。 3.了解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
北:九下P96 第四單元導言,兩極格局結束,世界格局多極化在曲折中發展。 4. 概述世界經濟全球化加速發展的趨向,理解世界各國相互依存、相互競爭的復雜性
北:九下P118 高科技的迅速發展,尤其是交通與交往手段的發展,世界各國的經濟聯系日益密切。國際資本流動加劇,全球性經濟組織和區域性經濟集團以及跨國公司進一步發展。世界經濟日益成為一個整體,經濟全球化趨勢進一步發展。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有利於商品和資本的流動,有利於高新技術的擴散和推廣,有利於世界各國發揮自身優勢,參與國際分工,開拓國際市場,還可能帶動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實現經濟發展的追趕或超越。但是,由於經濟全球化的「游戲規則」是發達國家臸定的,它也必然存在許多不公正、不合理的方面。全球化給世界各國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 八、科學技術
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成就。
北:九下P110 20世紀四五十年代開始的新科學技術革命被稱為「第三次科
技革命」。這次革命以電子計算機應用、生物工程、航空航天技術等為代表。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促成了網路技術的產生和發展。現代生物技術的核心是基因工程。克隆技術的產生是現代生物工程領域的重大突破。生物技術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許多人認為21世紀將是「生物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