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歷史,中國航海
宋朝的對外貿易多發達呀,再後來的鄭和,其實三國時中國人就統治過東南亞
2. 海洋的歷史變化
沒有水、也沒有任何生命的最初地球海洋是怎樣形成的?海水是從哪裡來的?
對這個問題目前科學還不能作出最後的答案,這是因為,它們與另一個具有普遍性的、同樣未徹底解決的太陽系起源問題相聯系著。
現在的研究證明,大約在50億年前,從太陽星雲中分離出一些大大小小的星雲團塊。它們一邊繞太陽旋轉,一邊自轉。在運動過程中,互相碰撞,有些團塊彼此結合,由小變大,逐漸成為原始的地球。星雲團塊碰撞過程中,在引力作用下急劇收縮,加之內部放射性元素蛻變,使原始地球不斷受到加熱增溫;當內部溫度達到足夠高時,地內的物質包括鐵、鎳等開始熔解。在重力作用下,重的下沉並趨向地心集中,形成地核;輕者上浮,形成地殼和地幔。在高溫下,內部的水分汽化與氣體一起沖出來,飛升入空中。但是由於地心的引力,它們不會跑掉,只在地球周圍,成為氣水合一的圈層。
岩漿中夾帶的水汽與冷凝結,地球表面開始有了水位於地表的一層地殼,在冷卻凝結過程中,不斷地受到地球內部劇烈運動的沖擊和擠壓,因而變得褶皺不平,有時還會被擠破,形成地震與火山爆發,噴出岩漿與熱氣。開始,這種情況發生頻繁,後來漸漸變少,慢慢穩定下來。這種輕重物質分化,產生大動盪、大改組的過程,大概是在45億年前完成了。
地殼經過冷卻定形之後,地球就像個久放而風幹了的蘋果,表面皺紋密布,凹凸不平。高山、平原、河床、海盆,各種地形一應俱全了。
在很長的一個時期內,天空中水氣與大氣共存於一體;濃雲密布。天昏地暗,隨著地殼逐漸冷卻,大氣的溫度也慢慢地降低,水氣以塵埃與火山灰為凝結核,變成水滴,越積越多。由於冷卻不均,空氣對流劇烈,形成雷電狂風,暴雨濁流,雨越下越大,一直下了很久很久。滔滔的洪水,通過千川萬壑,匯集成巨大的水體,這就是原始的海洋。
最初的海洋
原始的海洋,海水不是鹹的,而是帶酸性、又是缺氧的。水分不斷蒸發,反復地形雲致雨,重又落回地面,把陸地和海底岩石中的鹽分溶解,不斷地匯集於海水中。經過億萬年的積累融合,才變成了大體勻的鹹水。同時,由於大氣中當時沒有氧氣,也沒有臭氧層,紫外線可以直達地面,靠海水的保護,生物首先在海洋里誕生。大約在38億年前,即在海洋里產生了有機物,先有低等的單細胞生物。在6億年前的古生代,有了海藻類,在陽光下進行光合作用,產生了氧氣,慢慢積累的結果,形成了臭氧層。此時,生物才開始登上陸地。
總之,經過水量和鹽分的逐漸增加,及地質歷史上的滄桑巨變,原始海洋逐漸演變成今天的海洋。
太平洋的形成
最初,地球上只有一個大洋,可稱為泛大洋,它的面積是現在太平洋的兩倍。當時陸地都連在一起,地球上只有一塊大陸,可叫它為泛大陸。這塊泛大陸從北極延伸至南極,是南北向分布的。
大約在2億年前,地質學上叫做侏羅紀的時代,也就是陸地上恐龍這類身軀龐大的爬行動物盛行的時代,泛大陸分裂開來,北半球的那一塊陸地叫北方古陸(也叫勞亞古陸),南半球的叫南方古陸(也叫岡瓦納古陸)。南北兩塊大陸分裂開來,中間出現一個古地中海,名叫特提斯海。它的位置就是現在的地中海和歐洲南部的山系、中東的山地,以及黑海、裏海、高加索山脈,一直到中國的喜馬拉雅山系等,是一片東西向的海洋,與泛大洋相通。當時還沒有大西洋、印度洋,北美洲與歐洲之間(現在北大西洋的位置)是一條很窄的封閉的內海,當時氣候炎熱,海水很淺,沉澱了一些鹽類、石膏等蒸發岩。
印度洋的形成
到了1.3億年前,北大西洋從一個很窄的內海開裂擴大,它的東部與古地中海相通,西部與古太平洋相通,那時,南美洲與北美洲是分開的。隨後南方古陸開始分裂,南美洲與非洲分開,兩塊大陸開裂漂移形成海洋,但與北大西洋並未貫通,海水從南面進出,是非洲與南美洲之間的一個大海盆。南方古陸的東半部也開始破碎分開,使非洲同澳大利亞、印度、南極洲分開,這兩者之間出現了最原始的印度洋。
大西洋的形成
大西洋不斷在開裂、擴大並加深,到9000萬年前,大西洋南北貫通了,開始是表層海水可以南北交流,底部仍有一片高地阻隔,北部大西洋同地中海相通,南部地中海與太平洋相通,一直到7000萬年前,南北才完全貫通。大西洋已擴張到幾千千米寬,洋底的深度也達到5000米,大西洋形成了。
大西洋與北冰洋的貫通,是5000萬年前的事。這段時間里,印度與澳大利亞南極大陸分開,從而產生了爪哇海盆,印度向北漂移,在6500萬年前,開始是快速的,每年移動10厘米,長驅北上一直漂移了8000千米的距離,向亞洲大陸撞去。印度北移,非洲大陸向北,古地中海先後消失,殘留的海盆形成現在的地中海、黑海、裏海,古地中海大部分被擠壓升高為一系列的山脈,成為地球上最復雜高大的山脈帶。
因此,世界海洋中,太平洋是最古老的海洋,是泛大洋演化發展的結果。大西洋、印度洋是年輕的新生的海洋,大西洋形成到現在這樣的面貌,只有五六千年的歷史,而印度洋的形成,年齡更小一些。直至今日隨著地球深部的運動,大陸海洋仍在變化之中。
3. 中國黃海戰役史
黃海海戰是中日甲午戰爭中雙方海軍主力在黃海北部海域進行的一場戰役規模的海戰。亦稱中日甲午海戰、大東溝海戰。此役北洋水師失利,自此退入威海衛,使黃海制海權落入日本聯合艦隊之手,決定了甲午戰爭的中方的戰敗。
海戰背景
1894年清朝海軍分為北洋、南洋、福建和廣東四支水師艦隊。其中北洋水師實力最為強大,其他各支水師除廣東水師的三艘小型巡洋艦滯留北洋參加了海戰以外,因實力貧弱,在戰爭期間無所作為,坐視北洋水師的覆亡。
日本海軍各支艦隊於甲午戰爭爆發前夕統一整編為聯合艦隊,由伊東佑亨海軍中將擔任聯合艦隊司令。聯合艦隊的編隊分為以下小隊:本隊第一小隊、第二小隊、第一游擊隊和第二游擊隊。
1894年7月25日,日本聯合艦隊第一游擊隊在豐島海域突然襲擊北洋水師的濟遠和廣甲兩艘巡洋艦,即豐島海戰,甲午戰爭爆發。北洋水師和聯合艦隊面臨著相同的任務:護送援軍、爭奪朝鮮半島附近海域的制海權。
北洋水師主要在威海至大同江口一線巡弋,8月10日,日本聯合艦隊迫近威海,清光緒皇帝責難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率「畏葸」,北洋大臣李鴻章不得不命丁汝昌赴黃海巡航以平息皇帝的憤怒和緩解輿論的壓力。9月12日,北洋水師主力艦12艘由威海出發,赴鴨綠江口的大東溝,護送陸軍登陸。
與北洋水師在戰略上「保船制敵為要」不同,日本海軍在戰爭之前就制定了以艦隊決戰奪取制海權的明確計劃。當日本聯合艦隊護送援軍登陸仁川的行動完成後,9月13日,聯合艦隊本隊和第一游擊隊開赴鴨綠江口,搜尋向北洋水師主力決戰。
海戰經過
1894年9月15日北洋水師主力在丁汝昌率領下到達大連灣,護送陸軍4,000人搭乘的5艘運兵船。
9月16日
北洋水師抵達鴨綠江口的大東溝。部分艦艇擔任警戒,其餘10艘主力艦在口外12海里的大鹿島東南下錨。
9月17日
8時,運兵船卸載完畢。9時,北洋水師艦隊開始「巳時操」。
10時23分,聯合艦隊第一游擊隊發現北洋水師。發出信號「東北方向發現三艘以上敵艦」。
10時30分,北洋水師鎮遠艦桅樓上的哨兵發現日本艦隊。
12時05分,聯合艦隊第一游擊隊在先,本隊在後,呈單縱陣,接近北洋水師。
12時20分,北洋水師在行進中由雙縱陣改為橫陣,旗艦定遠位於中央,其餘各艦在其左、右依次展開,艦隊呈楔形梯隊。同時丁汝昌還發出命令:「各小隊須協同行動;始終以艦首向敵;諸艦務於可能之范圍內,隨同旗艦運動之。」
鴨綠江口外海,大鹿島海域,集中了兩國幾乎全部主力艦艇。
12時50分,雙方艦隊相距5300米,北洋水師旗艦定遠首先開炮。聯合艦隊第一游擊隊在距北洋水師5000米處即向左轉彎,航向北洋水師右翼。聯合艦隊航向北洋水師右翼,冒險將艦隊暴露於北洋水師陣前。
12時53分,聯合艦隊旗艦松島開始發炮還擊。定遠主桅中彈,信號索具被炮火所毀,在飛橋上督戰的丁汝昌身負重傷。
從此時起,北洋水師各艦除隨定遠進退之外,已經失去了指揮。
13時左右,第一游擊隊炮擊北洋水師右翼超勇、揚威兩艦。
13時20分,北洋水師超勇、揚威起火。聯合艦隊本隊航速較慢的比睿、扶桑、赤城成為北洋水師的打擊目標。比睿、赤城受重傷。第一游擊隊左轉,回救兩艦。本隊右轉,形成夾擊陣勢。
14時20分,日艦西京丸中彈起火退出戰場。北洋水師超勇沉沒,揚威重傷駛離戰場擱淺(有記載被濟遠撞沉於淺海)。
14時30分,北洋水師平遠命中日艦松島(法制的日本戰艦松島號,在中日甲午戰爭中是日本聯合艦隊的旗艦),也被其所傷並引起火災,暫時退避。
15時04分,北洋水師旗艦定遠中彈起火。
15時20分,第一游擊隊集中打擊北洋水師突前的致遠。致遠沉沒。濟遠、廣甲在致遠沉沒後,逕直駛回旅順(廣甲在途中觸礁擱淺,兩天後被日艦擊毀)。北洋水師已無法保持戰斗隊形。
15時30分,聯合艦隊旗艦松島被擊中,並引起堆積在甲板上的彈葯爆炸。
16時10分,北洋水師靖遠、來遠受傷,退向大鹿島。聯合艦隊旗艦松島發出了「各艦隨意運動」的信號。
17時左右,北洋水師靖遠、來遠經搶修恢復戰鬥力。靖遠代替旗艦升起隊旗,收攏各艦。
17時30分,北洋水師經遠沉沒。聯合艦隊發出「停止戰斗」的信號,脫離戰斗。(海戰結束)
海戰結果
黃海海戰歷時5個多小時,北洋水師損失致遠、經遠、超勇、揚威、廣甲5艘軍艦,來遠受重傷,死傷官兵千餘人;日本艦隊松島、吉野、比睿、赤城、西京丸5艦受重傷,死傷官兵600餘人。
黃海海戰以後,北洋水師退回旅順、威海,「避戰保船」不再出戰,日本海軍掌握了黃海制海權。
編輯本段雙方戰斗序列
聯合艦隊艦艇
第一游擊隊
巡洋艦:吉野(第一游擊隊司令坪井航三海軍少將旗艦,艦長大佐河原要一)、浪速(艦長大佐東鄉平八郎)、高千穗(艦長大佐野村貞)、秋津洲(艦長少佐上村彥之丞)
本隊
巡洋艦:松島(聯合艦隊司令伊東佑亨海軍中將旗艦,艦長大佐梶本知道)、嚴島(艦長大佐橫尾道昱)、橋立(艦長大佐日高壯之丞)、比睿(艦長少佐櫻井規矩之左右)、千代田(艦長大佐內田正敏)
舊式鐵甲艦:扶桑(艦長大佐新井有貫)
炮艦:赤城 ;武裝商船(代用巡洋艦):西京丸(日本海軍軍令部長樺山資紀的座艦)
北洋水師艦艇
鐵甲艦:定遠(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旗艦,管帶右翼總兵劉步蟾)、鎮遠(管帶左翼總兵林泰曾)
巡洋艦:來遠(管帶副將邱寶仁)、經遠(管帶副將林永升)、致遠(管帶副將鄧世昌)、靖遠(管帶副將葉祖珪)、濟遠(管帶副將方伯謙)、廣甲(管帶都司吳敬榮)、超勇(管帶參將黃建勛)、揚威(管帶參將林履中)、平遠(管帶都司李和)、廣丙(管帶都司程璧光)
炮艦:鎮南、鎮中
魚雷艇:福龍、左隊一、右隊二、右隊三
編輯本段海戰影響
黃海海戰是海軍發展到鐵甲艦時代後的一次大規模海上艦隊決戰,頗受世界各國海軍人士的重視。
北洋海軍的兩艘鐵甲艦顯示了防禦能力的優勢,厚裝甲無一處被擊穿。戰艦依然是海軍中不可替代的主力艦。安裝重型火炮的相對小型戰艦在海戰中效用不高。
北洋海軍在大口徑火炮方面占優勢,但射速較低。聯合艦隊各主力艦均裝備了中口徑速射炮,通過速射炮的密集炮火彌補了其大口徑火炮的不足。對19世紀末海軍的武備發展產生重大影響。此役後各國海軍設計的戰艦,均重視提高大口徑火炮的射速,並強化中口徑速射炮的火力。
海戰雙方都針對性選擇了不同的陣型。聯合艦隊採用單縱陣有良好協調性。北洋海軍各艦艦首向敵,因對准不同的軍艦,出現陣形紊亂導致各自為戰的局面。各國海軍得出結論,海戰中最重要的是陣型的整齊與協調;縱陣比橫陣更適合發揚火力。
聯合艦隊在海戰中機動性佔有優勢,第一游擊隊編隊航速達到15海里,海戰中進退自如,始終掌握著選擇進攻目標與時機的主動權。
編輯本段關於方伯謙的爭論
黃海海戰結束以後,8月24日,濟遠艦管帶方伯謙被以「臨陣退縮,致將船伍牽亂」的罪名斬首。
關於對方伯謙的評價,史界至今仍有爭論。20世紀90年代以來,方伯謙家鄉福建省出現了為方伯謙翻案的熱潮。值得注意的是,福建省以外研究北洋海軍史和甲午戰爭史的學者卻表現出謹慎的沉默,很多著名學者認為以現有的史料,尚不足以翻案。
日俄戰爭期間的黃海海戰
1904年黃海海戰(Battle of the Yellow Sea,1904年8月10日)是日俄戰爭之一部份,是日俄戰爭期間兩國第一次正面的海上沖突。
日期:1904年8月10日
地點:旅順港外黃海海域
參戰方
日本指揮官:東鄉平八郎海軍大將
兵力:4艘戰列艦、2艘裝甲巡洋艦、8艘巡洋艦、18艘驅逐艦、30艘魚雷艇
傷亡:226人傷亡
俄國指揮官:維佐弗特海軍少將
兵力:6艘戰列艦、4艘巡洋艦、14艘驅逐艦
傷亡:343人傷亡(含艦隊司令維佐弗特)
海戰背景
1904年2月8日日本聯合艦隊的魚雷艇偷襲駐旅順口外錨地的俄國太平洋艦隊,日俄戰爭爆發。雙方在旅順港外都制定了相應的水雷封鎖戰術,雙方有多艘戰艦觸雷沉沒。4月18日俄太平洋艦隊的旗艦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號觸雷沉沒,艦隊司令馬卡洛夫(戰爭爆發後接任)遇難,從此俄軍喪失了爭取黃海制海權的自信心。
6月日軍從陸上包圍旅順,加緊圍攻旅順,俄太平洋艦隊繼續留在旅順有全軍覆滅的危險,於是決心突破旅順口外日本艦隊的封鎖,撤往海參崴。8月7日,俄艦隊接到「迅速突圍,駛往海參崴」的命令,開始突圍行動。
海戰經過
★8月10日
8點45分,俄艦隊出港,向海參崴突圍。此前日艦隊已經覺察到俄艦隊的突圍企圖,提前在山東半島外的黃海海面游弋,實施封鎖。
12點左右,俄艦隊航向幾乎正東,航速13節;日艦隊航向西南偏南,航速16節,雙方距離約10海里。日艦隊企圖從前方橫越俄國艦隊(佔領「T」字射擊陣)。
12點10分,俄艦隊採取迴避交戰的方針,力圖以機動突圍,俄艦隊向左轉,航向朝北與日艦隊相對航行。
12點30分,日艦隊向左轉,取與俄艦隊幾乎平行的航向。
12點40分,日艦隊為保持與俄國艦隊的接觸,向右轉,恢復與俄艦隊相反航向。雙方距離接近到4.5海里。
13點左右,雙方開始交火。稍後俄艦隊轉向突破了日艦封鎖,與日艦隊脫離炮火接觸,向東南方向逃逸。
16點30分,日艦隊利用航速優勢追上俄艦隊,與俄艦隊平行航向進行炮戰。俄艦隊集中打擊日艦隊旗艦三笠號,使它嚴重受創。
17點40分,日艦命中俄旗艦太子號的艦橋,擊斃指揮官維佐弗特少將,太子號因操舵裝置被毀,向右偏轉,俄艦隊失去了指揮,無法保持戰斗隊形。
夜幕降臨,日艦隊驅逐艦和魚雷艇准備夜襲。俄艦隊無法統一行動,開始潰散。大部分俄艦逃回旅順。
參戰艦隊序列簡介
日本聯合艦隊
日本聯合艦隊第一艦隊指揮官:東鄉平八郎大將
戰列艦4艘:三笠號(旗艦)、敷島號、富士號、朝日號
裝甲巡洋艦2艘:春日號、日進號
巡洋艦8艘,驅逐艦18艘,魚雷艇30艘。(艦名略)
俄國太平洋艦隊
俄國太平洋艦隊指揮官:維佐弗特少將
戰列艦6艘:太子號(Tsesarevich)(旗艦)、列特維贊號(Retvisan)、佩列斯維特(Peresviet)、勝利(Pobieda)、波爾塔瓦號(Poltava)、塞瓦斯托波爾號(Sevastopol)
巡洋艦4艘,驅逐艦14艘,醫院船1艘。(艦名略)
結果
俄艦隊的突圍行動失敗,損失包括艦隊司令在內的343人,日方傷亡226人。除旗艦太子號以及2艘巡洋艦和4艘驅逐艦逃往中立國外,大部分退回旅順的俄艦再沒有嘗試突圍,戰艦的火炮被拆下安裝在俄軍陸上的陣地,水兵則被編進陸軍守備部隊。隨著旅順的失守,駐守旅順的俄國太平洋艦隊的全軍覆沒。
4. 中國古代航海的故事
航海是人類在海上航行,跨越海洋,由一方陸地去到另一方陸地的活動。 在從前是一種冒險行為,因為人類的地理知識有限,彼岸是不可知的世界。
人類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就已有航海活動。當時中國大陸製造的一些物品在台灣島、大洋洲,以至厄瓜多等地均有發現。公元前4世紀希臘航海家皮忒阿斯就駕駛舟船從今馬賽出發,由海上到達易北河口,成為西方最早的海上遠航。公元前 490年,在波斯與希臘的海戰中,希臘就曾以上百英尺長的戰艦參戰。中國漢代已遠航至印度,把當時羅馬帝國與中國聯系起來。唐代為擴大海外貿易,開辟了海上絲綢之路,船舶遠航到亞丁灣附近。在當時的科學技術條件下,航海是靠山形水勢及地物為導航標志,屬地文航海;而以星辰日月為引航標志的,則屬天文航海技術之一種。指南針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大發明,宋代將其應用到航海上,解決了海上航行的定向,也開創了儀器導航的先例。現代船上使用的磁羅經,是12世紀船用磁羅經傳入歐洲後,由英國人開爾文改進了的海軍型磁羅經。助航設施燈塔很早就已使用。公元前280年在埃及亞歷山大港建造了高60多米的燈塔。1732年英國在泰晤士河口設置了燈塔。1767年在美洲特拉華設立了浮標。
公元15世紀是東西方航海事業大發展時期。1405~1433年,中國航海家鄭和率船隊七下西洋,歷經30多個國家和地區,遠航至非洲東岸的現索馬里和肯亞一帶,成為中國航海史上的創舉。1420年葡萄牙創辦了航海學校;船長迪亞士在1487年航海到非洲最南端,命名該地為好望角;1497年伽馬率船隊從里斯本出發繞好望角到印度。此後葡萄牙人又到達中國、日本。1492年10月義大利航海家哥倫布發現了美洲大陸。1499~1500年,義大利航海家亞美利哥2次登上美洲大陸考察,證實這片陸地是一片新發現的陸地,而不是哥倫布當年認為的印度島嶼,故命名新大陸為亞美利加洲,簡稱美洲。16世紀始,航海技術迅速發展。1569年地理學家墨卡托發明的投影成為現代海圖繪制的基礎。進入20世紀後,現代航海技術取得重大成就,60年代出現奧米加導航系統,隨後又出現和應用了衛星導航系統、自動標繪雷達等。
航海要求船舶迅速而安全地行駛,在現代條件下,需採用現代導航設備,了解國際水運法規,世界各國海上交通管理制度。為保證人身、船舶、貨物和海洋環境的安全,船舶上還需設置救生、防火、防污染設備和航海儀表及通信設備等。
[編輯本段]歷代航海技術介紹
一、先秦時期
殷商與西周時期,人們除了會製造船舶之外,已能製成帆而利用風力航行。甲骨文用「凡」通假「帆」字,說明殷人行船已經使用帆,不過,這時的帆一般主要用在陸地江河航行中。而隨著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的海上活動興起,人們航海的地理知識逐漸增加,將中國東部外測的不同水劃成「北海」(今渤海)、「東海」(今黃海)、「南海」(今東海)。人們已了解到「百川歸海」並一開始在沿海巡航。同時,人們在江河和航海過程中,逐漸認識了風,並利用風和帆航行。
先秦時期,人們在認識風的同時,也對一些雲雨氣象有所了解,如《尚書·洪範》「月之從星,則從風雨」等都是人們在航行中注意天氣變化而總結出的經驗規律。
這一時期,人們對海洋水文特別是潮汐有一定的了解。如《尚書·禹貢》「朝夕迎之,則遂行而上」等,說明當時人們已知知道趁漲潮出海,利用海洋定向潮流,順流而下。
值得一提的是,春秋戰國時期,海上導航技術已與天文學聯系起來。戰國時期人們已經對二十八星宿和一些恆星進行了定量觀測,並取得了可喜成果,並把海上航行與天文學相結合,利用北極星為航行定向。戰國時期,磁石「司南」已發明。但其用途主要用於陸上定位。英尺,春秋戰國時期主要以太陽和北極星為海上導航標志。
總之,先秦時期的航海技術已有一定的基礎,人們對海洋的認識逐漸深刻,對洋流、風力、潮汐,和海上天文、氣象知識有一定的認識,利用太陽和北極星為海上導航標志,並發明了海上測天體高度的儀器。
二、秦漢時期
秦漢時代的遠洋航海,人們已開始自覺使用季風航海。中國人已掌握了西太平洋與北印度洋的季風規律,並已應用於航海活動。實際上,東漢應勛在《風俗通義》已經提到:「五月有落梅風,江淮以為信風。」,「落梅風」意即梅雨季節以後出現的東南季風。兩漢時期人們只有利用季風,才能做遠洋航行。
在先秦時期天文導航的基礎上,秦漢時期的導航技術有了進一步的提高。據《漢書·藝文志》載,西漢時海上導航的占星書已有《海中星占驗》十二卷,《海中五星經雜事》二十二卷等有關書籍總計達一百三十六卷之多,可能是中國航海人員載航海過程中總結出來的天文經驗和規律。其內容應是記錄航海中對星座、行星等位置判定以確認航線。
除天文導航外,地文導航與陸地定位在航海中也佔十分重要的地位。
漢時,人們已能利用「重差法」精確測量海上地形地貌。唐代李淳風《海島精算》記載了這種利用矩或表進行兩次觀測,可求得海島之高度和與船的距離,這對後世航圖的測繪及航程的推算具有深遠的影響。
漢時,人們對潮汐已不僅局限與水面的漲落,而能找出其中的原因。王充在《論衡·書虛篇》第一次科學地將潮汐成因與月球運動聯系起來,反映了人們對潮汐認識的進步,同時對人們航海借海潮流向進出港灣有一定的幫組。
總之,秦漢時期造船業發達,已能利用季風航行,天文和地理導航幾時進一步提高,並能對潮汐現象做出科學合理的解釋,航海技術的進步,使中國已步入了世界先進航海國家的行列。
三、魏晉南北朝時期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造船業發展的同時,航海知識與技術得到了進一步的充實和提高。
三國王震《南州異物志》對當時航行於南海水域的海船風帆駛風技術有所描述:「其四帆不正前向,皆駛邪移,相聚已取風吹,邪張相取風氣」這段記載說明了當時中國南海航行者已擁有增減隨宜的四帆帆船,掌握「邪張相取風氣」的打偏駛風技術,並在印度洋上的航線,也是利用七帆帆船駛風而航行的。
隨著三國以後的航海活動增多,對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信風規律已有所認識和利用。
這一時期航海技術有所進步,還表現在人們已對航行所經海區的海岸地形有了初步了解,如對今南海的珊瑚已有所認識,同時天文導航技術也已採用。
四、隋唐五代時期
隋唐五代時期航海技術趨於成熟,人們已能熟練運用季風航行,天文、地理導航水平都有明顯提高,對潮汐也能進一步正確解釋。
唐代,人們已能認識到北起日本海,南至南海的風有規律德到來和結束,這種與航行有關的季風成為「信風」。在利用這些信風航行的同時,人們已能正確地歸納和總結出這些信風的來去規律。如義凈正是借著對南海季風、北印度洋及孟加拉灣的季風和洋流規律的認識和利用而乘船到達東南亞室利佛逝國而還歸中國的。同時唐代人兒你們對海洋氣象有了進一步認識,已能利用赤雲,暈虹等來預測台風。
唐代天文定位術的發展,集中體現在利用仰測兩地北極星的高度來確定南北距離變化的大地測量術。開元年間天文學家憎一行已可以利用「復矩」儀器來測量北極星距離地面的高度,雖與實際數字有一定的差距,但這是世界首次對子午線的實測,而且這種測量術很可能已經在航行中使用。唐代航行者已掌握利用北極星的高度而進行定位導航。
與天文定位術一樣,隋唐地文導航技術也有一定提高。「廣州通海夷道」中對航海方向、距離、時間已相對具體,對某些地區的地理位置或地形特徵已有明確的地文定位描述,並且對遠洋航行中的人工航標也有記錄。特別是隨著數學的進步,航海家已經能在勾股定律相似關系的原理基礎上,運用兩次觀測計算的「重差法」來測量陸標,大大提高了海岸測量術的水平。
在《海濤志》中,作者竇叔深入研究了潮汐運動與月亮運動的同步規律,對潮汐運動中的形成原因、大小潮出現的時間、計算方式、潮汐循環的周期等做了詳細的論述。而稍後的封演,也對一月之中潮汐逐日推移的規律做了非常清晰的論述。
五、兩宋時期
兩宋時期航海技術的提高,最突出的是指南針的廣泛應用。
宋以前的航海指引,一般是憑天象、天體識別方向,夜以星星指路,日倚太陽辨向,至北宋時期,航海技術開始了重大的突破,已能利用指南針航行。而指南針的應用,在南宋時期發展成羅盤形構,隨著精確度不斷提高,應用越來越廣泛海上航行已逐步依靠指南針指示方向,比北宋時期更為進步。也促進了中外海上交通的發展。指南針應用於航海,是世界人類文明史上的重大突破,對世界文明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在兩宋時期,有關海圖的記述已十分明確,如徐兢的《宣和奉使高麗圖經》和劉豫獻於金主亶的海道圖等,都說明了當時海圖的發展。海上交通航線的發展,為海道圖的產生創造了條件。海道圖的產生出現,是人類海洋知識不斷積累的結果,為人類進一步征服海洋,發展海上交通事業,提供了更多的技術工具與技術知識。在海洋地理識別探測方面也有較大進步。根據天氣變化確定方位,判斷環境。並已懂得利用長繩系砣測量海深,並從砣底所粘附的海底泥沙判斷航行位置及情況。而且還能利用季風航行,其駕馭風力的技術也具有相當水平。在海上航行安全方面也有一定的保障措施。利用信鴿作為海上交通工具。並已能進行水下修補船隻,防止滲漏致沉。由於航海技術不斷提高,令兩宋時期的對外海上交通更具安全,航向更為穩確,航行時間也大為縮短,有利於中外海上交通貿易的進一步發展。
六、元朝時期
元代指南針的應用更為普遍,也更為精確,已成為海舶必備的航海工具。元代航海中,把指南針許多針位點連結起來,以標明航線,稱之為針路。指南針應用的技術進一步提高。以天干、地支和四卦(乾、坤、 、艮)作為航海羅盤上編排的航路方位,這樣,海船航行更能精確地確定航向,把握航線。
元朝航海技術的提高,還表現在對海岸天象與規律的認識與掌握,以保證海船航行的安全與穩定。元朝海上交通,已能熟悉地掌握與利用季風規律。元朝航海家在長期的海上交通實踐中,總結經驗,編成有關潮汛、風信、氣象的口訣。
而有關的口訣據稱「屢驗皆應」,說明了元朝對海洋氣象變化規律,已有相當程度的認識與掌握,有助於進一步駕馭海洋,促進海外交通貿易的進一步發展。
七、明朝時期
明朝的航海技術主要表現在對海洋綜合知識的運用以及航行技術方面有較大的提高與進步。
1、關於航路航向
明代指南針的應用更為普及與精確。過去指南針的運用,主要是單針與縫針之法。但明人《順風相送》中已經有「定三針方法」、「定四針方法」。雖然不詳其具體應用方法,但應該可以肯定其航路航向必然更為清晰准確,幾個指南針一齊運用於確定航向,還必須有計量單位,確定航程。至遲在明代已經以「更」作為計量單位運用於航海之中。明清時期,一更約為六十里計。因此,「更」並非是一個單純的計時單位,而是指一更時間內,船舶在標准航速下所通過的里程。以「更」用於航海,也是明代航海技術發展的一個標志,它與指南針結合,可以推算船位航速,令航行路線方向更為精確,明代「針」、「更」結合的航海方法已十分普遍,反映了明代航海技術所具有的先進性。
2、關於地形水
大海航行,必須了解航路的地形水勢,掌握航道的水深及暗礁淺灘,才能安全可靠地進行海上交通活動。
明人測量水地深淺名為打水,以托為單位。明人在航海圖繪制方面也作出了很大的貢獻。雖然宋元時期已有航海圖樣問世,但只是以沿海為主,遠洋航海似未能備及。直至明代,航海圖的繪制已有很大的進步,具有很高的水平,不僅沿海地區,海外遠洋地區也有掌握,最典型的是明人茅元儀所輯《武備志》卷二百四十附圖上所載的《鄭和航海圖。該圖自南京繪圖,一直至東非沿岸,航圖遍及廣大西太平洋與印度洋海岸地區,記載了五百多個地名,並繪有針路,各處星位高低。對於航行途中的山峰、島嶼、淺灘、礁岩、險狹用的海圖,顯示了明人對掌握航路地形水勢的必要性與重要性,具有深刻的認識。在實際應用中更反映了明代航海技術的發展水平。明代航海者對海外航路的地形水勢已有相當的掌握。明代類似對航路地形水勢的具體指南,趨於綜合化與形象化,反映了明代航海技術的提高。
3、關於航海天象
觀天象,包括星位、信風及海流潮汛的變化規律。
牽星術來確定船舶的航行位置。牽星術,乃是當時一種利用天文狀況進行測位的航海技術。即在船上利用牽星板來觀察某一星辰的高度,藉以確定船隻所在的地理位置。特別是在深海中,地形水勢難以提供有效的識別,無所憑依,往往以天象來確定航位。《鄭和航海圖》中就附有《過洋牽星圖》,記錄在印度洋地區的牽星航海。
對信風的利用。明人費信《星槎勝覽·占城圖》中雲:「十二月,福建五虎門開洋,張十二帆,順風十晝夜至占城國。」又明人馬歡《瀛涯勝覽·滿喇加》中謂,歸航,「等候南風正順,於五月中旬開洋回還」。表明明人對季風規律的掌握與運用,已經十分得心應手。
明人對海上風雲氣候、海流潮汐的變化規律也十分熟悉。《順風相送》和《指南證法》中就記載了許多關於這方面的氣象記錄和歌訣,說明了明人對航海天象的認識與重視,如《順風相送》中「逐月惡風法」,「定潮水消長時候」,「論四季電歌」,「四方電候歌」等。按農歷月日,對海洋氣象的風雨規律作了詳盡的記述。
八、清朝前中期
清朝前中期的航海技術雖然沒有很大創新,但是對於海洋地理的重要性還是具有充分的認識與總結。航海圖的繪制也有相當的水平。清陳倫炯《海國聞見錄》中就有附圖六幅,這些圖較前人的地圖詳備、精確。陳氏《海國聞見錄》中的《天下沿海形勢錄》,更對中國東北、東南沿海的海洋地貌、水文航運都有詳細的說明。這些都具有重要海上指南價值。
在航海應用技術中,基本上繼承前人的傳統方式。但也有一定程度的發展。指南針的應用,普遍使用三針法,對航海天象觀察、航海地形水勢都有系統的掌握。並且開始以沙漏計時。比起傳統的焚燒更香以及日月位置估算時間更為精確。清前期沙漏的運用,說明了當時在吸收外國航海技術的基礎上,不斷提高航海工具的技術性能與技術水平。
「中國洋艘,不比西洋呷板,用混天儀、量天尺,較日所出,刻量時辰,離水分度,即知為某處。」相形之下,中國的航海技術已開始落後於西方。
5. 中國海洋強國夢(歷史)
元代:海上絲綢之路,福建泉州港(刺桐港)造船業發達
明朝:鄭和下西洋,消極,宣揚國威,加重人民負擔等
洋務運動,建立陸海軍、開辦輪船招商局等
6. 中國海洋大學的發展歷史
中國海洋大學---原山東大學的一個系,是中國民主主義、官僚主義極具代表性的歷史專演化產物。
1949年社會主義中國誕屬生,為了把沒有文化底蘊的濟南建成山東的政治文化中心,計劃將在經濟社會下誕生的、極具影響力的山東大學從他的誕生地青島整體搬到濟南!
1959年山東大學完成搬遷,為給一批老海洋專家提供一個工作場所,留了一個系,縮小成「山東海洋學院!」!
後來國家迎來了改革開放,社會又開始向經濟富強的模式靠攏,在青島的海洋學院突飛猛進,發展成了今天的海洋大學!
7. 歷史上有多少航海事件
BC202年-8年 由張騫受漢武帝之令出使西域開辟的以長安(今西安)為
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聯結地中海各國的陸上
通道東西通路,將中原、西域與阿拉伯、波斯灣緊密聯系在一
起。幾個世紀後,絲綢之路向西伸展到了地中海,廣義上絲路的
東段已經到達了韓國、日本,西段至法國、荷蘭。通過海路還可
達義大利、埃及,成為亞洲和歐洲、非洲各國
1405~1433年 中國航海家鄭和率船隊七下西洋,歷經30多個國家和地
區,遠航至非洲東岸的現索馬里和肯亞一帶,成為中國
航海史上的創舉。
1487年 葡萄牙人迪亞士在航海到非洲最南端,命名該地為好望角;1497
年伽馬率船隊從里斯本出發繞好望角到印度。此後葡萄牙人又到
達中國、日本。
1492—1493年間 義大利人哥倫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發現了美洲大
陸,並建立殖民地,毀滅印第安文明但他到死仍堅信到
達的是印度
1499~1500年 義大利航海家亞美利哥2次登上美洲大陸考察證實這片陸
地是一片新發現的陸地,而不是哥倫布當年認為的印度島
嶼,故命名新大陸為亞美利加洲,簡稱美洲
1497年 獲得葡萄牙支持的航海家達·伽馬率領一支船隊從里斯本出
發,穿過大西洋,經過好望角,到達印度
1513年 西班牙航海家巴爾波亞從北向南穿越巴拿馬地峽,發現了太平洋
的水面,稱為「大南海」。
1519年 葡萄牙人麥哲倫得到西班牙王室支持,率領船隊從西班牙塞維利
出發,橫渡西洋,沿南美洲東岸南下,通過大陸與火地島之間的
海峽(後稱麥哲倫海峽),進入「大南海」又將此水域命名
「太平洋」。1521年麥哲倫被菲律賓土人殺害,船隊於1522年9月
返回西班牙。
8. 歷史上在黃海發生的重大事件,詳細,超急!
當年金朝進攻宋朝,宋朝節節敗退,直退到長江以南,首都也由北方的開封遷到南方的臨安(今杭州),金朝占據著北方包括今天的青島一帶,金兵與南宋作戰多年,但是難以攻破長江一帶,於是金朝計劃由海上派一支大軍南下,從錢塘江直接攻擊南宋首都臨安。為此,金朝在膠西(今膠州)訓練水師,最後決定由工部尚書蘇保衡為主帥,益都完顏鄭家奴為副帥,統領戰艦六百餘艘、官兵七萬多人由膠州灣南下,南宋皇帝宋高宗十分害怕,想逃離臨安,但是南宋的愛國將士堅決主張抗敵。曾經是岳飛部下的著名將領李寶主動要求作戰,他雖然只有一百二十艘戰艦、三千多名官兵,但是精通水性且有海上作戰能力,並且有保家衛國的決心,李寶提出不能坐等金兵南下,而應該主動出擊,於是率兵北上,艦隊到達石臼港(今日照),遇到一批從金兵部隊逃出來的漢人官兵,他們向李寶介紹了金兵雖然人數眾多但不通水性,隊伍中的漢人雖然人在金兵部隊,但心中時刻不忘宋朝。 李寶率艦隊繼續北上,在唐島附近遭遇金朝水師,宋兵個個奮勇,金兵則暈船,躺在艙內無法迎戰,李寶下令把帶著火葯的箭射向金方戰船,當時風勢很大,金方戰船相繼起火,船上漢人官兵紛紛投降,金兵或被殺或被淹死,除主帥蘇保衡帶幾百人逃回膠西,副帥完顏鄭家奴等幾萬人全部被消滅,金軍戰船燃起了漫天大火,燒了四天四夜。這是中國海上戰爭史中十分有名的一次戰役。所以幾百年當中唐島、唐島灣一帶不斷發現有古代兵器。
9. 中國古代有哪些著名的海戰戰役
崖山海戰、馬江海戰、澎湖海戰、露梁海戰、白江口之戰等。
1、崖山海戰
崖山海戰,又稱崖門戰役、崖門之役、崖山之戰、宋元崖門海戰等,是1279年(南宋祥興二年,元至元十六年),宋朝軍隊與蒙古軍隊在崖山進行的大規模海戰,也是古代中國少見的大海戰。
崖山位於今廣東江門市新會區南約50公里的崖門鎮,銀洲湖水由此出海,也是潮汐漲退的出入口。東有崖山,西有湯瓶山,兩山之脈向南延伸入海,如門束住水口,就像一半開掩的門,故又名崖門。
崖山海戰直接關繫到南宋的存亡,因此也是宋元之間的決戰。戰爭的最後元軍以少勝多,宋軍全軍覆滅。南宋滅國時,陸秀夫背著少帝趙昺投海自盡,許多忠臣追隨其後,十萬軍民跳海殉國。
此次戰役之後,趙宋皇朝的隕落,同時也意味著南宋殘余勢力的徹底滅亡,蒙元最終統一整個中國。 中國第一次整體被北方游牧民族所征服。
南宋的滅亡標志著中國古典時代的終結,部分人認為這場海戰標志著古典意義華夏文明的衰敗與隕落,有「崖山之後無中華」這一說法。
崖山海戰使得一脈相承數千年的中華文明由此產生斷層,其影響深遠延續至今。之後明清的文明形態跟之前大不相同。宋朝的滅亡讓中國從農業帝國向商業社會轉型的一次嘗試化為泡影。
正是因為宋朝嘗試放棄集權農業帝國的形態,所以才會在軍事上持續弱勢。在冷兵器時代的東亞季風區,集權農業帝國或許是文明延續的最優選擇。
2、馬江海戰
馬江海戰是清代中法戰爭中的一場戰役。在第一階段的越南戰場雙方雖在軍事上互有勝負,但由於清朝統治者的腐朽,最後法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
不過遭到了朝中「清流派」的反對,法國的條約沒有得到實現,隨即出兵台海脅迫清政府。
朝廷命令「彼若不動,我亦不發」,當法艦首先發起進攻時,清軍主要將領棄艦而逃,福建水師各艦群龍無首,倉惶應戰,最終慘敗,導致中國東南沿海與台灣海峽海權拱手讓給法軍。
3、澎湖海戰
澎湖海戰是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福建水師提督施琅率師於澎湖海域殲滅明鄭軍主力,收復澎湖、台灣,統一中國領土的作戰。
澎湖海戰是清朝為了消滅鄭氏王朝所發動的戰爭,雖然鄭軍一度擊退清軍,最後仍然由清軍獲勝。澎湖被佔領後,鄭氏王朝已無力抵抗清軍,只得投降,結束在台灣歷經22年的統治,台灣也因此成為清朝的領土。
4、露梁海戰
露梁海戰(朝鮮:노량대첩,譯文:露梁大捷),是發生於公元16世紀末的一場海戰,該戰役因發生地露梁而得名。
露梁海戰是朝鮮壬辰衛國戰爭最後的一場海戰,交戰雙方為中國明朝與朝鮮聯軍和日本軍隊的島津立花一部,指揮官分別為:陳璘(中國)、鄧子龍(中國)、李舜臣(朝鮮)、小西行長(日本)、島津義弘(日本)等。戰爭結果以中朝聯軍獲勝而結束 。
這場海戰,中國明朝派出軍隊抗日援朝,取得海戰勝利。這場勝利在中國至亞洲史上都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極大地影響了當時東北亞的地緣政治形勢。
5、白江口之戰
白江口之戰,亦稱白村江之戰,指的是663年8月27日至8月28日,唐朝、新羅聯軍與倭國、百濟聯軍於白江口(今韓國錦江入海口)發生的一次水戰。
663年,倭軍(4萬2千,有戰船1000餘艘),唐軍(1萬3000,戰船170艘)在百濟白江口展開了激烈海戰。唐將劉仁軌指揮船隊變換陣形,分為左右兩隊,將倭軍圍住,其艦只相互碰撞無法迴旋,士兵大亂。最終,日軍戰船全部被焚毀,上百至上千日軍被殺或溺死。
在此次戰役中,唐朝水軍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將兵力、船艦皆數倍於己的倭國水軍打得大敗,堪稱一次以少勝多的經典水戰。
此次戰役是中日兩國作為國家實體進行的第一次交戰,也是東北亞地區已知較早的一次具有國際性的戰役,其以唐朝、新羅聯軍的勝利的最終結果基本上奠定了此後一千餘年間東北亞地區的政治、經濟與文化格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馬江海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崖山海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澎湖海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露梁海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白江口之戰
10. 中國海洋學史的發展史
海洋學歷史應該不會太長!
但中國干貨的歷史是超級久遠的!
比如鮑魚拉,海參拉,
還有觀賞用的珍珠,珊瑚,古代很值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