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歷史故事讀後感
《中國歷史故事》是我的啟蒙書,是我「不說話的老師」,是它幫助我打開版了知識的大門,權是它讓我知道了中國的悠久歷史。
這本書的內容很吸引人,裡面有許多歷史故事,比如說:晏子相齊、風流才子司馬相如、周武王伐紂等故事。這些故事有的充分體現了古代人民的足智多謀,有的表現了友誼的珍貴,還有的是講一些爾虞我詐的故事。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要數《女紡織家黃道婆》這個故事了。
黃道婆善良、好學、誠實的品格,讓我欽佩。她家境貧窮,父母養不活她,就把她賣給別人當童養媳。黃道婆整天都要幹活,還要被公婆打罵,過著生不如死的生活。因為她的勇敢,她終於逃出了公婆家,到處去流浪。有一天,黃道婆偷偷地上了一條船,跟著船一起來到了海口市。她和當地居民一起學紡織。但她時刻不忘自己的家鄉,過了三十多年,黃道婆回到了自己的家鄉烏泥涇鎮。她把自己學到的紡織技術傳給了鎮上的婦女,從而生產出了大批的「烏泥涇被」。當時,「烏泥涇被」聞名全國。
這個故事讓我有很大的感觸。從書中,我知道了黃道婆,了解了黃道婆為了家鄉的發展,她無私奉獻、自強不息。她真是我學習的好榜樣。
⑵ 中國歷史事件讀後感
僅供參考,希望對你有幫助
《越王勾踐卧薪嘗膽》說的是:春秋時期,吳國和越國發生了戰爭。越國被吳國打敗,越國勾踐被夫差俘虜。後來,吳王夫差釋放了勾踐,讓他回到了越國國都會稽。勾踐在坐卧的地方吊了個苦膽,夜裡躺在柴草上,面對苦膽。每天吃飯時都嘗嘗苦膽。總捫心自責:"你忘了會稽大敗之辱嗎?"就這樣勾踐跟同甘共苦共同命運,經過十年發展生產,積聚力量,又經過十年練兵,終於在公元前473年打敗夫差,滅掉了吳國。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越王給吳王當了三年奴僕,受盡了屈辱,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他始終沒有放棄心中的信念——重振越國,找回失去的尊嚴。他在麻痹了吳王被放回越國後,安撫百姓,操練軍隊,吃飯前品嘗苦膽,晚上就睡在柴草上,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記曾經的屈辱和復興越國的雄心。他身為一個高高在上的君王,能夠這樣做,真是難能可貴。經過自己的頑強毅力,勾踐終於打敗吳國。勾踐這種堅強的意志和堅持不懈、奮發圖強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失敗了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敢於面對,敢於重頭再來。
無論何時失敗對於我們都是悲傷的、沉痛的。在沉痛之中,勾踐沒有沉淪,沒有自暴自棄,而是心懷大志,暗自充實自己鍛煉自己,不斷讓自己更強大,然後等待機會,等待重新破土的日子。
與其說成功是不容易的,不如說籌備成功更不容易。正如黎明的前夕是黑暗,迎來成功 不可能沒有付出。我們總是看到表面的輝煌,卻很少留意背後的堅信。我們總是羨慕別人的成就,卻都不願付出人家背後的痛苦。
世界上有很多偉大的人,他們之所以能萬世揚名,是因為承受了「非人哉」的磨練。屈原被流放卻寫成了《離騷》,左丘明雖失明卻著《國語》,司馬遷忍受宮刑之辱終於完成了千古名作《史記》。
忍別人之不能忍,成別人之不能成。要比別人成功,就要比別人付出更多。在挫敗中反省自己,在黑暗中認清前路。跌倒不可怕,重新振作,卧薪嘗膽,給自己從頭再來的機會。我們堅信,笑到最後的才是真正的勝者!
讀《赤壁之戰》有感:話說曹操率大軍攻打吳國,於是吳蜀聯合抗曹。由於曹軍不善水戰,孔明周瑜決定使用火攻。先是「鳳雛」龐統假意投奔曹操,建議曹軍用鐵索把船隻連在一起抵禦風浪;再是周瑜假打黃蓋,後者假裝降曹;最後孔明推測出東南風將至。風起時,黃蓋帶數十條船降魏,船里裝滿柴草。快到魏軍時,黃蓋點燃柴草,火借風勢向魏軍燒去。魏軍本不熟水性,船又連在了一起,死傷無數。魏軍逃跑。
孔明在岸上設連環計,殺得曹操四處逃竄,最後只剩數十人。在華容道上,關羽念舊情,就放曹操一馬,曹操逃走了。
其中,孔明在七星壇上喚東南風,正好,三天三夜後風起。他猜中曹操多疑的心態,在伏有埋伏的小道放火煙,果然,曹操率軍走進了設有埋伏的小道,可謂是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赤壁之戰一個以少勝多的戰役,制勝的根本在於諸葛亮聰明的神機妙算、周瑜足智多謀、曹操的聽信謠言。
《破釜沉舟》讀後感
今天,我讀了《成語故事》。這本書里的故事以意趣盎然的故事情節,通俗易懂的語言,詮釋了一個個深刻的道理,總結出許多寶貴的經驗……
在這本書里,我最感興趣的成語故事是《破釜沉舟》。故事講的是: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揭竿起義,揭開了中國歷史上大規模農民起義的序幕。項梁、項羽從江東起兵,立戰國時楚懷王的孫子為皇帝,也稱楚懷王。張爾、陳余也參加了起義,立趙歇為王,建立趙國。
公元前207年,秦國大將章邯率領數十萬大軍將趙軍圍攻在巨鹿。此時趙軍不但兵力不足,糧草也快用完了。
巨鹿被圍,趙王無力抵抗,分別派遣使者向楚懷王等起義軍求救。楚懷王派項梁、項羽率軍北上救趙。
項羽在渡河後命令士兵鑿沉了所有的船隻,又砸破了所有煮飯的鍋,燒掉了所有休息用的營帳,只發給每個士兵三天的口糧,切斷了所有將士的後退之路。
經過九次沖殺以後,秦軍大敗……
現在,人們用成語「破釜沉舟」來形容一個人干某種事情的決心很大,甚至切斷退路,不顧一切將事情辦到底。
戚繼光抗倭讀後感
一位大明名將,帶領一支軍隊,令千萬猖狂一時的倭寇膽戰心驚,他就是戚繼光,他帶領戚家軍奮力抵抗倭寇。他不圖名利,嘔心瀝血,只為天下太平,是什麼支撐著他?是勇氣,是魄力,是一腔熱血,是堅不可摧的愛國之心!我們生活的每一寸土地,都是中華民族一位位先烈用血與汗打拚下來的。那廣闊的田野,曾是先輩戰斗過的地方,曾親眼目睹一場場戰爭。先烈們勇敢地犧牲,為的是未來的子孫能夠平靜地生活,為的是捍衛華夏兒女的尊嚴!為什麼一次次外強侵犯中國,一次次被擊退?因為我們炎黃子孫的血脈中,有更崇高的國魂,它堅不可摧,百折不撓!因為我們的的尊嚴比任何財富都珍貴,永遠不能受到污辱!在自然災難面前,我們挺身而立,汶川、玉樹大地震,我們用堅強的信念,譜寫了一曲麴生命的壯歌,我們沒有倒下!舟曲洪災,我們又一次勇敢面對,中國沒有向困難低頭。華夏兒女的拳拳赤子之情,炎黃子孫的國魂,像生命的火種,代代相傳,永不泯滅。我為我是一個中國人而自豪!
岳飛傳 精忠報國的讀後感
我讀了《岳飛傳》這本書,岳飛是宋朝一位愛國的民族英雄,為了大宋江山捨身忘已。在凶惡的金兵面前臨危不俱,但卻被「莫須有」的罪名所害。這本書講述了民族英雄岳飛精忠報國,抗擊金兵的故事,讓我知道了岳飛的身世、岳飛結拜的兄弟、抗金的經歷,最後父子就義。其中,其中嶽母刺字、大敗粘罕、牛皋破敵、勇挑鐵滑車這幾個小故事讓我印象深刻。
岳飛出生在河南境內黃河邊的相州附近。傳說出生時,家中屋脊上落下一隻大鳥,鳴叫幾聲後就飛走了。因此他的父親為他取名「岳飛」。他自幼父親早世,在師傅周侗的教誨下學習文學、武藝和兵法。長大後天資聰穎,膂力過人,很早就表現出優秀的軍事才能。他甘守清貧,不貪濁富,當宋朝受到金國的侵略時,他的母親為了讓他一生不忘報效國家,在他的背上刺下了「精忠報國」四個大字。他臨危授命,戰功卓著,在牛頭山、愛華山等幾個戰役中,取得了輝煌戰果,令金兵聞風膽喪。岳飛一生致力於恢得中原,直搗黃龍的偉大志向,但不幸慘遭奸臣秦檜等人陷害,背負莫須有的罪名,屈死於風波亭,時年三十九歲。
我讀完這本書後,岳飛從小認真讀書和長大後帶領幾千萬宋朝人馬打金兵的事,令我深受感動。岳飛小時候家境貧寒,由於洪水,他和母親漂到了臨村,是好心的人家收養了他們。岳飛和這家的孩子在一起學習和練武,他非常用心,刻苦,而且頭腦靈活。長大後,他母親在他的背上用針刺了四個大字「精忠報國」,岳飛牢記母親的教導,每次打仗,他總是百戰百勝,能打幾百回合。岳飛有把神槍叫「瀝泉神矛」,當年他就用這把神槍打殺金兵的。
看完這本書,我覺得,現在我們所處的社會和諧,不像以前的戰爭時代,更不像舊社會一樣。我們的國家每天都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現在科技發達了,許多東西都是電子化的,人們也一步一步探索科技領域的奧秘,展望未來,現在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建設祖國,使我們的國家更強大,更美好!我以後也要向岳飛學習,學習他肯於動腦,靈活用腦的精神,多學科學文化知識,用知識來豐富自己的頭腦,學以致用。
以上,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⑶ 介紹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的讀書筆記300字
對曹操的評價
(1)曹操統一北方的積極作用。
前已敘及,東漢王朝後期,由於政治黑暗,社會生產遭到嚴重破壞,人民無法生活,終於爆發了轟轟烈烈的黃巾大起義。但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農民起義不可能取得最終的勝利,繼之而來的是東漢王朝的解體和軍閥混戰。在混戰中,不僅董卓、李傕等涼州軍閥到處屠殺人民,搶劫財物,就是打著勤王旗號的東方將領也「縱兵鈔掠」。因而普遍出現了「民人相食,州里蕭條」的荒涼景象。這種情況的造成,除了應當歸罪於東漢王朝的反動統治外,鎮壓農民起義和破壞社會生產的軍閥,自然也是不可饒恕的罪首。但相對的說,各軍閥之間,畢竟還是有所差別的。拿曹操來說,他雖然鎮壓過農民起義和濫殺過無辜人民,但從他在政治、軍事、經濟各方面的表現來看,他比被他消滅的那些軍閥還是勝過一籌的。比如他推行屯田,興修水利,實行鹽鐵官賣制度,對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經濟的整頓起了積極作用。這些都將在談論經濟時再介紹。
曹操一開始走上仕途就試圖用比較嚴格的法律改變當時權豪橫行的情況。但由於禍害根子在中央,操無法施展自己的意圖。到他自己掌握政權以後,才得全面推行抑制豪強的法治政策。他說:「夫刑,百姓之命也」;「撥亂之政,以刑為先」。他起用王修、司馬芝、楊沛、呂虔、滿寵、賈逵等地方官吏,抑制不法豪強。如果把袁紹和曹操在冀州先後推行的治術加以比較,就可以看出兩種不同的情況:「漢末政失於寬,紹以寬濟寬,故不攝」。在袁紹的寬縱政策下,「使豪強擅恣、親戚兼並,下民貧弱,代出租賦,炫鬻家財,不足應命」。這樣,自然不能使「百姓親附,甲兵強盛」。所以袁紹雖地較大、兵較多、糧較足,終為操所敗。操得冀州後,立即「重豪強兼並之法」,因而收到了比較能使「百姓喜悅」的效果。我們只要翻看一下《三國志·魏志》,就可以看出在操統治下,從中央到地方的政治面貌和社會風氣都與以前有所不同。朝中既少有傾軋營私的大臣;地方上恣意妄為而不受懲罰的官吏和豪強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司馬光說操「化亂為治」,並非無據。而且操用人不重虛譽,他選用的官員要「明達法理」,能行法治。操還提倡廉潔,他用崔琰、毛玠掌管選舉,「其所舉用,皆清正之士,雖於時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終莫得進。務以儉率人,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節自勵,雖貴寵之臣,輿服不敢過度」。於是社會風氣有所好轉。
與推行法治政策相輔而行的是操力圖集權於己,不容許臣下有結黨行為。他下令說:「今清時,但當盡忠於國,效力王事,雖私結好於他人,用千匹絹,萬石谷,猶無所益」。操為了監視群臣,設置「校事」。這件事受到大臣反對,認為「非居上信下之旨」。操對此加以解釋說:「要能刺舉而辦眾事,使賢人君子為之,則不能也」。所謂「賢人君子」,主要指世家大臣,他們累世為官,枝連葉附,名望和勢力很大。操對之一方面不能不加以籠絡,使之居上位而不予實權;一方面也利用出身微賤的校事來檢查他們的行動。至於這樣做有無必要呢?我們可以用日後孫權的話來回答。孫權說:「長文(陳群字)之徒,昔所以能守善者,以操笮其頭,畏操成嚴,故竭心盡意,不敢為非」。孫權也仿效操設校事一職,可知在當時情況下,設置監視大臣行動的校事,以防漢末和袁紹集團內大臣結黨拉派的重演,還是不無道理的。從曹魏政權的內部結構看,世家大臣最多,潛在的危險也較重。曹操為自身及子孫計,設置校事以伺察大臣,雖有些苛刻和搞權術,但不這樣,是難以制服他們的。史稱:「曹公性嚴,掾屬公事,往往加杖」。操還令諸將家屬居鄴,以防其叛己外逃,都是操與屬下存在著隔閡與矛盾的反映。
總起來看,黃河流域在曹操統治下,政治有一定程度的清明,經濟逐步恢復,階級壓迫稍有減輕,社會風氣有所好轉。所以我們說操之統一北方及其相應採取的一些措施還是具有積極作用的。
(2)曹操是一位卓越的軍事家。
首先,操善於馭將;如建安十九年(214年)曹操東擊孫權,退軍時,留下張遼、樂進、李典三將及護軍薛悌鎮守合肥。次年,操於出軍西擊張魯前,派人給薛悌送去教令,封面寫明:「賊至乃發」。不久,孫權親自率領大軍十萬來攻合肥,薛悌等開函看教,乃是:「若孫權至者,張、李將軍出戰,樂將軍守,護軍勿得與戰」。這時合肥守軍總共才七千餘人。敵眾我寡,如果分兵出戰,是否上策,諸將疑惑。張遼曰:「公遠征在外,比救至,彼破我必矣。是以教指及其未合逆擊之,折其盛勢,以安眾心,然後可守也。成敗之機,在此一戰,諸君何疑!」李典聞言,當即表示贊同。於是遼、典當夜招募敢從之士八百人,殺牛犒饗。次日天亮,遼被甲持戟,先登陷陣,殺數十人,斬二將,大呼己名,直沖至孫權麾下。權見遼來勢兇猛,大為驚恐,其左右亦不知所措,只好走登高冢,以長戟自守。遼呼權下戰,權不敢動,望見遼所將兵少,聚眾圍遼數重。遼一再突圍,權人馬皆披靡,無敢當者,自早戰至日中,吳人奪氣。遼等乃還修守備,眾心遂安。權軍經此一戰,銳氣頓失,守合肥十餘日,即撤軍退。大眾既去,權和數將尚留逍遙津北。張遼從高望見,即率步騎前來捉權,極將甘寧、呂蒙、凌統等竭死格鬥,權始乘駿馬逃去,幾被活捉。史家對操教令,頗為贊揚,胡三省認為操以「遼、典勇銳,使之戰;樂進持重,使之守。」孫盛認為操之本意是勇怯調配,「參以同異」。我以為:張遼作戰固極勇銳,樂進也以「驍果」顯名,常先登陷陣,「奮強突圍,無堅不陷」。如果把樂進說成是「怯」者或僅能「持重」的人,恐怕是不妥的。操的本意,料知孫權來時必自恃人馬眾多,合肥守兵寡少,必然驕忽輕敵。正可乘此給以迅雷不及掩耳的突然襲擊。即如張遼所說「及其未合,折其盛氣」,如此而已。蓋兵貴神速,掩其不備,操之知將料敵,固極高明。
由於孫權經常進兵侵犯合肥,所以曹魏一些靠近合肥的州刺史也帶兵屯戍於此。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操令屯戍在合肥的兗州刺史裴潛等作好行軍准備。因這時合肥方面並無軍事氣氛,故裴潛等動作不速。揚州刺史溫恢暗自對裴潛說:「此必襄陽之急,欲赴之也。所以不為急會者,不欲驚動遠眾。一二日必有密書促卿進道,張遼等又將被召。遼等速知王意,後召先至,卿受其責矣!」於是裴潛趕緊作好快速行軍准備。果然不久接到快速進軍的命令。接著張遼等也收到詔書。說明操對諸將約束甚嚴,不容有忽慢詔令和動作遲緩的事。
由上可知,操善於用將,對之要求也很嚴格,但能得到他們的擁護。甚至連孫權都說操之「御將,自古少有」。證明操是善於御將的。
曹操還富有韜略、足智多謀,在戰略、戰術方面,常能應付裕如。操在戰斗時,常能根據敵我情況,臨機決策,變化多端。如前所述。操在對於毒農民軍、呂布、張綉、袁紹、馬超、韓遂等一系列戰爭中,常用聲東擊西、避實就虛、埋伏、包抄、突襲、離間、劫糧、攻彼救此、棄物誘敵等方法,譎敵致勝,轉弱為強。在戰略方面,操能集中部屬智慧,擇善而從,少有失誤。例如當操與呂布爭奪兗州,相持不下時,徐州牧陶謙病死,操欲乘機襲取徐州,然後再擊呂布。荀彧勸阻之。操乃改變主意,以全力擊敗呂布,平定了兗州。接著徐州也歸附了。建安六年(201年),即官渡戰後下一年,操因糧少,不足略定河北,欲因紹新破,以其間擊劉表。荀彧說:「今紹敗,其眾離心,宜乘其困,遂定之;而背兗、豫,遠師江、漢,若紹收其餘燼,承虛以出人後,則公事去矣」。操從之,終究平定了冀州。
由上可知,荀彧在戰略決策方面屢次糾正操的疑誤想法,因而對操的成敗存亡起了很關鍵的作用。其他謀臣如荀攸、郭嘉等亦有同樣功勛,為操所稱譽。足證操對戰略部署極為重視,事先都與群僚仔細商討。他能採納別人的正確策略,說明他的判斷力是很強的。
當操與袁紹起兵討伐董卓時,紹問操:「若事不輯,則方面何所可據?」操曰:「足下意以為何如?」紹曰:「吾南據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眾,南向以爭天下,庶可以濟乎?」操曰:「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無所不可」。操又對別人說:「湯、武之王,豈同土哉?若以險固為資,則不能應機而變化也」。操之所以能克敵致勝,主要原因之一是如同他自己所說的「任天下之智力」,即充分發揮臣下的智慧和將士的戰斗積極性。所謂使「賢人不愛其謀,群士不遺其力」。
無論曹操在戰略、戰術上做得怎樣出色,如果其軍隊沒有較強的戰鬥力還是不行的。呂布的軍隊號稱勇悍;袁紹的軍隊人數最多,經過多次較量之後,都為操所敗,說明操軍的戰鬥力是很強的。操軍戰鬥力之所以強,乃由於操一貫採取精兵、簡政、重視糧食生產及運輸等措施。操曾說:「孤所以能常以少兵勝敵者,常念增戰士,忽餘事,是以往者有鼓吹而使步行,為戰士愛馬也;不樂多署吏,為戰士愛糧也」。操自言當官渡會戰時,袁紹有鎧甲一萬領,他只有二十領;袁紹有馬鎧三百具,他連十具都不到。操軍人數雖少,裝備雖差,但操治軍帶兵,比較重視紀律,賞罰比較嚴明,結果打敗了袁軍。一次在行軍途中,操傳令不得讓馬踐踏麥地。如有違犯,一律斬首。於是士兵皆下馬步行,惟恐踏壞了麥子。可是操自己所騎的馬卻因吃驚而踏了麥田。於是操即拔劍割下自己一撮頭發,做為處罰,這雖只是做做樣子,但也可說明操在軍中持法是比較認真的。操起兵初期,打過不少敗仗,但軍隊始終沒有潰散,就是因操治軍嚴整,而且在政治、經濟各方面也能較好地配合和支持軍事。所以終能轉危為安、變弱為強。其他軍閥如袁紹則「御軍寬緩,法令不立」;呂布則「勇而無計」、「輕狡反復」;劉表則「不習軍事」、只「保境自守」;袁術則「奢淫放肆」、「無纖介之善」。所以操終能將他們各個擊破。
由此,我們說曹操可以稱得上古代卓越的軍事家。
(3)曹操的為人和作風。
操在中國歷史上是為人熟知的人物之一,人們對他的看法紛紜錯雜,毀譽不一。毀者把他說成白臉的奸臣、專門玩弄權術、「寧我負人,勿人負我」的極端利己者:譽者則目之為命世英雄、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有關史書記載,既善惡錯出,真假難辨。我們如果片面地依據某些記述,斷章取義,縱然再多發表評論文章,亦無濟於事。評論歷史人物,應當從有關的可靠記述中歸納出居於主流的東西(如德、才、功、過、善、惡、作用、影響等),從而得出確切的結論。不僅要把這一人物與他同時的人相比較,也要放在歷史的長河中與同一類型的人相比較,這樣便不難估計其在各方面的價值,以確定其歷史作用。比如曹操的忠與奸的問題,我們在前面已經做過分析,曹魏政權是曹操在農民起義的影響下,自己苦心經營出來的。當時尺土一民,皆非漢有,漢朝還有什麼可供曹操篡奪呢?曹操確實是玩弄了一套「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把戲,但這樣做,還是為漢朝延長了二十餘年的名義上的國柞。假若操是奸臣的話,那末,二袁、劉表、劉備、孫權……誰是忠臣呢?如果找不出一個能維護漢政權的忠臣來,還能說操是奸臣嗎?
至於曹操對人是否奸詐?專門傾人利己呢?傳說中曹操所說「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的話是否真實呢?據《三國志》卷1《武帝紀》注引《魏書》:
太祖以卓終必覆敗,遂不就拜,逃歸鄉里,從數騎過故人成皋呂伯奢,伯奢不在,其子與賓客共劫太祖,取馬及物,太祖字刃擊殺數人。
《武帝紀》注又引《世語》:
太祖過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備賓主禮。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圖己,手劍夜殺八人而去。
《武帝紀》注又引孫盛《雜記》:
太祖聞其食器聲,以為圖己,遂夜殺之。既而凄愴曰:「寧我負人,毋人負我!」遂行。
根據《魏書》的說法,操殺人系於被劫之後,這種殺人,不能說是負人,而只是懲罰歹徒的行為。《雜記》所說操夜殺人,乃是怕別人殺害自己,所以先下手為強,這還可以說是「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的行為。但操過後,還是很快就感到凄愴傷懷,說明這次殺人是屬於誤會,並非操本性即安於做負人之事。而且,「寧我負人,毋人負我」之語,只見於此書,其他二書均未道及。可知這話是不可靠的。從當時實際情況論,操恐懼出奔,方逃命之不暇,安能輕易做殺人惹禍之事。他當時如畏人圖己,就應趁人無備時逃走,何必殺人以增罪累而稽行期?以上三書所記大相徑庭,陳壽既不採用,裴注雖引出,但未置評,僅備遺聞。所以我們不宜視之為真實材料,與其在這個問題上多做糾纏,遠不如從操許多比較確鑿的行事中尋找答案。比如:陳宮,原來是擁戴操為競州牧的有功大員,操「待之如赤子」。但後來陳宮趁操東征徐州牧陶謙之際,叛操而迎呂布為兗州牧,使操幾遭滅頂之災。後來陳宮與呂布一起被操禽獲,「宮請就刑,操為之泣涕」,頗有故人依戀之情。宮死後,「操召養其母終其身,嫁其女,撫視其家,皆厚於初」。又如建安十九年(214年),蒯越病死前,托操照料其家,操報書曰:「死者反生,生者不愧,孤少所舉,行之多矣,魂而有靈,亦將聞孤此言也」。可見操對死者的囑托,並無背負之事。王粲的兒子因參與魏諷謀反,為曹丕所誅,操聞嘆息曰:「孤若在,不使仲宣無後。」操以金璧從南匈奴贖回蔡文姬之事更為人所熟知。操還自言:「前後行意,於心未曾有所負」,可知他是怕負人的,似不可能說出「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的話。呂思勉謂:「操之待人,大致尚偏於厚」。這種講法,是符合事實的。那些述說操詐騙傾人的傳聞、軼事,多非歷史的真實。但這種講法從何而來呢?首先,操用兵善「因事設奇,譎敵制勝」,呂布與操作戰時,曾告誡部屬:「曹操多譎」。因此,有人就把操用兵時的「多譎」,擴大到其為人和作風上;其次,陳壽說操「少機警,有權術」。「挾天子以令諸侯」,就是他在政治上搞的權術,趙翼言操用人系以權術相馭。操在用人上,確實有用權術的地方,但說他用人全靠權術,就以偏概全了。封建政治首腦有幾個不用權術的?有幾個沒有濫殺過人?袁紹早就讓操殺楊彪、孔融、梁紹。就以孔融為例,他何嘗不隨意殺人!當他任北海相時,僅因「租賦少稽」,就一朝殺五部督郵。孔融既不能自力保境,又不肯同鄰近州郡合作,因此,左承祖勸他「自托強國」,僅因這個建議,就被孔融殺害。至於歷代開國帝王,因鏟除異己,而濫殺錯殺的更史不絕書,如果只責操譎詐負人,是不公允的。
操的污點,首先是他參與鎮壓黃巾起義,關於此事,前面已多處提及,不再詳述。其次是他有過屠殺徐州人民的罪行,此事前面也說過。關於操攻徐州牧陶謙的原因,各書說法不一。即使操父真為陶謙所殺,操也不該大量屠殺無辜人民。陳壽於《三國志》中敘述曹操之事,從不做過分的貶抑,對操攻徐州的暴行,所述亦較他書為簡,然亦不能不承認:「所過多所殘戮」。操還曾有「圍而後降者不赦」的法令,操及其手下諸將常有「屠城」之事,這是不應寬恕的。其他如當操攻圍呂布於下邳時,關羽屢向操求取布將秦宜祿之妻杜氏,操「疑其有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在此事稍前,操在宛收降張綉時,亦曾納張綉的從叔母,以致引起張綉的叛變。諸如此類的事,在當時雖算不上什麼很壞,但總是欠缺的。陳壽在評論曹操時,極稱贊其謀略、權變、法術和用人、創業的功績,從無一語贊及他的品德。陳壽論到劉備時,認為備「機權於略,不逮魏武」。可是極力稱頌劉備的「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說明陳壽是善於抓住曹、劉在德才上各自特色的。
許多人認為曹操是我國古代卓越的軍事家,我很同意。有些人還認為曹操是我國古代卓越的政治家,我覺得有點偏高。因為曹操有過濫殺無辜人民的暴行。一個卓越的政治家應當不這樣。另外,在個人品德作風上,曹操也有些欠缺,不足為後世法。既然稱作歷史上的政治家,就應當對後世能起榜樣作用,曹操在這方面還不夠規格。
(1): 怎麼覺得有古教科書的味道~?
其實以陳壽的三國志來做史實根據分析劉備曹操,可信度也未必高過演義。
(蜀漢未亡時,陳壽曾任蜀觀閣令史,他之所以出名,不是因為書寫的有多精彩,而是因為他沒有因為諸葛亮殺了他爹他就在紙上給孔明來個遺臭萬年。所以別人往往引他為「秉筆直書」的典範;其實真的有沒有「直書」,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以個人看來,三國志的字里行間,作者對劉家的回護是非常明顯的)
其實不管從文學上,軍事上,政治上,劉備的段位,都去老曹遠矣。
曹操和劉備都是名人,曹操的名人靠實力拚出來的,劉備的名人是吹出來的。劉備自稱是皇親,說自己是漢景帝兒子中山王劉勝的後代。且不說在漢武帝的時候,劉勝的兒子因為點進獻給太廟的酎金問題就已經被除國,再到東漢末年,鬼才曉得他的子孫到了哪裡。何況中間經歷了王莽代漢,不和王莽合作的劉家子孫不是給殺了,就是和劉秀似的造反;劉秀復辟成功後和王莽合作的劉家子孫也不會有好下場,跟著造反的怎麼也該有塊封地。純種的劉邦後代在民間是剩不下幾個了。劉備就是也姓了一個劉,他爺爺當過一任縣令,他早死的爸爸當過衙門里的小吏。他沒有什麼依靠,就從小和現在幼兒園小朋友姓孫就說自己和孫悟空沾親似的,到處跟別人吹他是皇親。不過幼兒園小朋友長大了會知道不好,不會再說。可劉備是一直執著地說,說到自己也有些相信,就跟有的巫婆神漢先說自己有神靈附體來騙錢,騙到最後連自己也有些相信,結果把病人和他自己的命都給害了。劉備就是這樣逐漸在心理上把自己當成漢室的代表,正義的化身,逢人就是那麼一句:"備雖漢室宗親",整個一神經病。
可按照中國的老例是:"與其慢也寧敬"的,一般老百姓就想了,沒有影子的事情他怎麼會這么執著呢?多少總歸劉備應該和皇帝家有點聯系吧。以訛傳訛,別人就覺得他有可能真和皇帝有些關系,略略給他些尊敬,隨後劉備和他的支持著們也就更加理直氣壯地宣揚,別人也就覺得越可信。人們心理的這個弱點,到現在也沒有改過來,所以那些邪教和騙子才能夠得逞。有時我忽然想,要是一個長發飄飄的年輕女子帶上一副墨鏡站到王府井的街頭,她的幾個同伴假裝是她的保鏢和影迷去請她簽名,相信能夠在王府井造成一場混亂的,大抵如此。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理,是人們上當的根源,也是騙子得以成功的根源。
劉備除了喜歡神經質地把「漢室宗親」掛在嘴上外,一般還是很沉默寡言的,以示穩重,好讓別人和他自己更加相信自己是漢室宗親。現在有些不懂或者反應遲鈍的人,也和大耳朵一樣故作深沉狀。最初劉備的生計是漢朝認為的賤業,半工半商,弄些個草鞋席子什麼的賣賣,後來遇到中山的大商人張世平等人,靠著一張嘴,騙得張世平拿出錢來給他組織黑社會。一向很回護劉備的陳壽在《三國志》里說「先主不甚樂讀書,喜狗馬、音樂、美衣服」,在得到大商人資助後「得用合徒眾」。那時候黃巾還沒有起事,劉備的一幫想來不會是什麼愛心捐助機構,說輕點是大商人的保鏢,說重點就是斧頭幫之類的幫會。
從這可以看出東漢政局的紊亂,黑社會得以存在並橫行的時期,都是一個政府行政權萎縮的時期。黑社會所行使的就是政府的原始功能,保護一定集團的利益、制訂並維護一定的秩序。黑社會最初所填補的都是政府的真空地帶,利用的往往是政府保護不力的弱勢群體。在東漢,商人是一個政治上受歧視的群體,在與地方豪強的爭斗中,往往受到士大夫集團為主體的官吏的不公正對待,因此就會培養劉備這樣的勢力來維護他們的利益。可以說,根治黑社會的要訣就是在於政權的公正性和廣泛性。這點,毛主席的時代為根治黑社會提供了典範,在中國猖獗幾千年的黑社會在新政權下的覆滅是彈指一揮間的事情,正是因為毛澤東的政府最大程度上代表了中國人民的利益,尤其是代表了弱勢群體的利益。
以商人集團為主要支柱的劉備幫會本來是要被東漢的士大夫集團鎮壓的,因為在當時的社會主流觀念看來,劉備之流應該是屬於無賴子弟的。而此時,以張角為首的黃巾開始起事,說的比劉備的皇親來頭還大:「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劉備等一幫無賴子弟一向以打架著稱,就被徵召為民團配合官軍作戰。劉備的幫會,欺行霸市還可以,對付武裝起來的黃巾就不大頂用了。劉備很窩囊地被打翻在地,跟著就是裝死,看來黃巾沒有割對方耳朵記功的章程,劉備就得以保全了自己的性命和一對引以為豪的大耳朵。
從死屍堆里爬出來的劉備,算是鎮壓黃巾的功臣,在黃巾的張氏兄弟破滅後當上了漢王朝的安喜尉,算是正式國家公務員編制。得了官的劉備更加正經了,幫會是不搞了,立志要當漢王朝的好官。可是他的好官沒有當多久,漢王朝要搞減人增效,劉備懷疑他是屬於在裁撤之列。因為他知道,漢王朝的減人增效裁撤的未必是沒有本事的,可肯定是沒有關系的。現在八個人的編制,其實只需要五個人來干,因此裁撤上三個人,減人增效,乍看起來有理。執行起來卻未必,因為八個人的編制,可能只有三個人幹活,而那五個不幹活的根據存在即合理的哲學原理,想必是有背景和有關系的,到最後剩下的可能就是這五個不幹活的,減人未必是增效。
有自知之明的劉備,不再拿著一副喜怒不行於色的勁了,做了一件有血性的事情,就是把郡里派來的督郵綁在樹上,用鞭子痛打了一頓,然後把自己的官印掛在督郵的脖子上,棄官而去。比起後世的陶淵明聽說督郵要來,長嘆一聲:「不能為五斗米向鄉間小兒折腰」。回老家去種菊花看南山的瀟灑來,劉備的所為倒更有些男子氣概。初次官場失意,讓劉備知道僅僅是自稱皇親是沒有用的,僅僅是一個安分守己的好官也是沒有用的,要想出人頭地,或者就是活得體面,要有自己的靠山,要有一個有權有勢的人來賞識他,重用他,給他機會。在那樣一個世界,替朝廷賣命是沒有太多意義的,因為朝廷是虛幻的,皇帝是不知道的,替某個具體的官員賣命才是現實的。想通了這個道理後,劉備開始了自己的投奔生涯。
四處投奔
劉備投靠的人確實不少。在離開安喜縣後,他碰巧遇到了奉何進命令出來募兵的都尉毋丘毅,當時都尉大人在下邳碰上了強盜。劉備戴罪立功,打退了強盜,又當上了芝麻官。可亂世里的芝麻官不好當,沒多久,劉備就「為賊所破」,投靠老同學公孫瓚去了。這段時間里他並沒有討伐什麼董卓,以至於有「三英戰呂布」的輝煌,不然一向很回護他的陳壽一定會在《三國志》里給他記上一大功。
隨後,劉備就是跟著公孫瓚的同盟青州刺史田楷混,和袁紹打仗,有了些戰功,被公孫瓚委任為平原相。到了興平元年的時候,陶謙把曹嵩殺了,引來了曹操的瘋狂報復。陶謙就向田楷求救,劉備作為田楷的下屬,一起去援助陶謙。當時劉備的手下有包括烏丸騎兵在內的千把人,另外「略得飢民數千人」,就是田楷手下的一個小跟班。陶謙為了讓劉備替他賣命,給了劉備四千丹陽兵作為收買條件,於是劉備就不跟田楷了,改跟陶謙混。郯城一戰,劉備大敗,退守徐州。恰巧這時候陳宮叛迎呂布,曹操後院起火,曹軍被迫回師兗州。此刻在徐州城裡的陶謙和劉備因為此前的慘敗,已經沒有能力對撤退的曹軍進行追擊。這年冬天,陶謙在憂急中死去,劉備撿了現成便宜,在當地大商人糜竺等人的擁戴下,佔有了徐州。看來劉備確實有商人緣。
興平二年初,劉備還沒有找到當一方封疆大吏的感覺,被曹操打敗的呂布就來投奔劉備,從而使劉備很有些忘乎所以。驟然大闊的人往往是這樣的,人絕大多數只在痛定思痛的時候才認真審視自己,有畏懼感。其實非常之福和非常之禍一樣,都是超出了一個人的承受范圍和把握能力,在非常之福或者非常之禍中人最重要的是把握自己。非常之福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比非常之禍更可怕,非常之禍不過是幾塊石頭向你砸來,你還可以閃避;非常之福則是裹脅著你撞向石頭的洪水,逆水行舟頂多不進,順風順水把握不好會觸礁身亡。劉備以一個外來戶兼名微之輩佔有徐州,自然有很多陶謙的舊將不服氣,可劉備真以為自己是漢室宗親,別人都應該支持他。他把自己看成了正義的化身,對淮南謀劃著稱帝的袁術虎視眈眈;當然四世三公的袁公路連他的庶兄袁紹都看不起,何況一個大耳朵?於是雙方在盱眙對峙,陶謙舊將,也就是當年和劉備一起鎮守郯城的曹豹向呂布獻出了下邳城。劉備軍心大亂,加上後勤匱乏,先是士兵逃往,後是敗給袁術,進退不得,只好投降呂布,大耳朵的故主算是又多了一個。
到了建安三年,曹操在下邳把呂布給抓住了,呂布向曹操服軟,想改給曹操當將軍。在旁邊的劉備想起了老婆兩次落到了好色之徒呂布手裡的遭遇,就不失時機地向曹操進言,讓他吸取呂布兩個故主丁原和董卓的教訓,曹操聽了他的話,把呂布給勒死,帶著他回到了許昌。
從毋丘毅算起,加上公孫瓚、田楷、陶謙、呂布,曹操應該算是劉備的第六個上司,劉備對這位上司不是很滿意,因為他自認為是皇親,而曹操是贅閹遺丑,所以他比袁紹袁術更妒忌曹操。於是他就和沒落貴族董承等人謀劃著殺曹操。 心懷鬼胎的劉備為了顯示自己胸無大志,平時關起門來種蕪菁,想讓曹操喪失對他的警惕。可這番做作是瞞不過曹操的,曹操象看耍猴一樣看大耳朵自作聰
⑷ 中國歷史故事讀書筆記
《中國歷史故事集》是從春秋到三國的歷史故事合集。這本書讓我了解到了我國的歷史故事。本書講了五個系列:《春秋故事》、《戰國故事》、《西漢故事》、《東漢故事》、《三國故事》。這本書里介紹了很多歷史故事,而且每一個故事都對應著一個耐人尋味的道理,其中我最喜歡的是《韓信拜將》的故事。韓信沒成名時,平時出門喜歡佩帶寶劍。可有人看著韓信文不文、武不武的樣子,覺得很不順眼。有一個屠夫的兒子就要挑起事端,對韓信說:「你敢跟我拼一拼?你敢,就拿起劍來刺我;不敢,就從我的褲襠底下鑽過去。」韓信端詳了他一會兒,就趴下去,從他的褲襠底下爬過去了。看到這里,我有許多感受。在學校里我們有時為了一點小事就斤斤計較,吵架甚至告到老師那裡去,一連幾天悶悶不樂,心中像堵了個東西一樣,無法專心致志學習讀書。想想韓信的肚量,這樣做有意思嗎?韓信為什麼不和污辱他的人拼個你死我活呢?不是說「士可殺不可辱」嗎?項羽就為了他的所謂的氣節,兵敗垓下之後自刎於烏江了嘛!韓信之所以忍辱含羞,是因為他心中有明確大志向。為了實現自己宏偉的理想,任何一切他都可以忍受,因為他知道「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因此他不和小人計較,而是向著自己的目標堅忍不拔地走下去,最終成了漢軍總司令--大將軍,何況有時和你作對的人使你前進的步子邁得更堅定。因此,我們不應該為了一點小事就停下自己前進的步伐。要胸懷寬廣,和同學友好相處,只有這樣,才能成就大事。讀了這本書後,我了解了中國的一些歷史和典故,豐富了我的知識;同時我也懂得了許多道理,也讓我在寫作方面有所長進。 我感覺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歷史故事書,推薦大家也去讀讀這本有意義的書。
⑸ 有關於歷史故事的讀後感
《中國歷史故事》是我的啟蒙書,是我「不說話的老師」,是它幫助我打開了知識的大門,是它讓我知道了中國的悠久歷史。
這本書的內容很吸引人,裡面有許多歷史故事,比如說:晏子相齊、風流才子司馬相如、周武王伐紂等故事。這些故事有的充分體現了古代人民的足智多謀,有的表現了友誼的珍貴,還有的是講一些爾虞我詐的故事。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要數《女紡織家黃道婆》這個故事了。
黃道婆善良、好學、誠實的品格,讓我欽佩。她家境貧窮,父母養不活她,就把她賣給別人當童養媳。黃道婆整天都要幹活,還要被公婆打罵,過著生不如死的生活。因為她的勇敢,她終於逃出了公婆家,到處去流浪。有一天,黃道婆偷偷地上了一條船,跟著船一起來到了海口市。她和當地居民一起學紡織。但她時刻不忘自己的家鄉,過了三十多年,黃道婆回到了自己的家鄉烏泥涇鎮。她把自己學到的紡織技術傳給了鎮上的婦女,從而生產出了大批的「烏泥涇被」。當時,「烏泥涇被」聞名全國。
這個故事讓我有很大的感觸。從書中,我知道了黃道婆,了解了黃道婆為了家鄉的發展,她無私奉獻、自強不息。她真是我學習的好榜樣。
李老師點評:
小作者圍繞《中國歷史故事》中的一篇《女紡織家黃道婆》這個故事發表感想,對黃道婆這位歷史人物進行了歌頌。感情真摯,行文流暢。對於小學五年級學生來說,實在不容易。有一點不足之處在於,小作者就故事談故事,視角不夠開放。建議在寫作之前,要靜下心來,列好提綱。
國歷史故事讀後感
歷史,套用宋神宗的一句名言:「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歷史的意義便是在此了。然而,歷史又是一個極不易說破的詞。就算歷史學家,觸及歷史的本源時也是相當謹慎的。那麼現在我來說歷史的意義,是不是屬於尋找海市蜃樓的根基那種的無知行徑呢?我想,歷史都列為過往的陳跡餘音了,當下的我們循跡辯音追索漸漸被流光掩蓋的遺蹤,從歷史廢墟的蛛絲馬跡里探求當代的意義,可以說是不能被偏廢。歷史的車輪從來不為任何一個君王、一個黨派,一個民族而停留過,一個君王有多麼大的功績,多麼的文成武德;一個黨派有何等優越的制度;一個民族有何等優良的血統,多麼的文明燦爛,歷史都是如公證的無私的,並沒有給予他們更多的寬容和庇護。因而不斷思索歷史的意義作為一個永久的命題和課題值得所有有知的人去探求與解決。
大唐盛世時魏徵直諫太宗說「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歷史不說話,她的沉默正是她的價值。善於反思的人或民族在歷史的興亡更替當中領悟中興的規則,使國家與民族以後的歷史朝良性發展,避免使之步入危亡的境地,而納入自我的掌握之中。大唐的開元盛世離不開對大隋煬帝的借鑒與批判的深入。歷史的重演的特性似乎是一個揮之不去的夢魘,持久地困擾並困惑著後來人。無數的史書歷數當朝或前朝得失,一為記載一個國度的發生史,第二恐怕就是要為後來的執政者和人民留存一個參照的完整線索。有時歷史正當被人所淡忘,聰明而執著的人跳出來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的確橫向比照中外歷史以及對當國的縱線考察,發現歷史居然有驚人的相似。
羅慣中說「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君不見,一個朝代的興衰總是相互更替,盛世之後必是亂世,亂世久之必有大治。冥冥之中,切合著中國的陰陽學說。歷史可以作為當政者的參考,然而也只能是參考而已。歷史的車輪是不會停下的,我們所能做的也就是盡量吧!盡量延緩那天的到來……
當然歷史的意義並不僅僅在於避免和借鑒,而我今天便是老生常談地重復這樣的論調,目的在於樹立歷史的這層意義在我們心中的標桿。從歷史中找尋相關的意義,不論我們何種角度去看待歷史,得出怎麼樣的結論,哪怕是膚淺甚至的錯漏屢現的結論亦不能阻擋我們初衷。廣視角多維度地去把握歷史,應該也是我們作為一個社會人責任所在吧?
⑹ 求一篇300字讀書筆記 關於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的
對曹操的評價
(1)曹操統一北方的積極作用。
前已敘及,東漢王朝後期,由於政治黑暗,社會生產遭到嚴重破壞,人民無法生活,終於爆發了轟轟烈烈的黃巾大起義。但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農民起義不可能取得最終的勝利,繼之而來的是東漢王朝的解體和軍閥混戰。在混戰中,不僅董卓、李傕等涼州軍閥到處屠殺人民,搶劫財物,就是打著勤王旗號的東方將領也「縱兵鈔掠」。因而普遍出現了「民人相食,州里蕭條」的荒涼景象。這種情況的造成,除了應當歸罪於東漢王朝的反動統治外,鎮壓農民起義和破壞社會生產的軍閥,自然也是不可饒恕的罪首。但相對的說,各軍閥之間,畢竟還是有所差別的。拿曹操來說,他雖然鎮壓過農民起義和濫殺過無辜人民,但從他在政治、軍事、經濟各方面的表現來看,他比被他消滅的那些軍閥還是勝過一籌的。比如他推行屯田,興修水利,實行鹽鐵官賣制度,對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經濟的整頓起了積極作用。這些都將在談論經濟時再介紹。
曹操一開始走上仕途就試圖用比較嚴格的法律改變當時權豪橫行的情況。但由於禍害根子在中央,操無法施展自己的意圖。到他自己掌握政權以後,才得全面推行抑制豪強的法治政策。他說:「夫刑,百姓之命也」;「撥亂之政,以刑為先」。他起用王修、司馬芝、楊沛、呂虔、滿寵、賈逵等地方官吏,抑制不法豪強。如果把袁紹和曹操在冀州先後推行的治術加以比較,就可以看出兩種不同的情況:「漢末政失於寬,紹以寬濟寬,故不攝」。在袁紹的寬縱政策下,「使豪強擅恣、親戚兼並,下民貧弱,代出租賦,炫鬻家財,不足應命」。這樣,自然不能使「百姓親附,甲兵強盛」。所以袁紹雖地較大、兵較多、糧較足,終為操所敗。操得冀州後,立即「重豪強兼並之法」,因而收到了比較能使「百姓喜悅」的效果。我們只要翻看一下《三國志·魏志》,就可以看出在操統治下,從中央到地方的政治面貌和社會風氣都與以前有所不同。朝中既少有傾軋營私的大臣;地方上恣意妄為而不受懲罰的官吏和豪強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司馬光說操「化亂為治」,並非無據。而且操用人不重虛譽,他選用的官員要「明達法理」,能行法治。操還提倡廉潔,他用崔琰、毛玠掌管選舉,「其所舉用,皆清正之士,雖於時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終莫得進。務以儉率人,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節自勵,雖貴寵之臣,輿服不敢過度」。於是社會風氣有所好轉。
與推行法治政策相輔而行的是操力圖集權於己,不容許臣下有結黨行為。他下令說:「今清時,但當盡忠於國,效力王事,雖私結好於他人,用千匹絹,萬石谷,猶無所益」。操為了監視群臣,設置「校事」。這件事受到大臣反對,認為「非居上信下之旨」。操對此加以解釋說:「要能刺舉而辦眾事,使賢人君子為之,則不能也」。所謂「賢人君子」,主要指世家大臣,他們累世為官,枝連葉附,名望和勢力很大。操對之一方面不能不加以籠絡,使之居上位而不予實權;一方面也利用出身微賤的校事來檢查他們的行動。至於這樣做有無必要呢?我們可以用日後孫權的話來回答。孫權說:「長文(陳群字)之徒,昔所以能守善者,以操笮其頭,畏操成嚴,故竭心盡意,不敢為非」。孫權也仿效操設校事一職,可知在當時情況下,設置監視大臣行動的校事,以防漢末和袁紹集團內大臣結黨拉派的重演,還是不無道理的。從曹魏政權的內部結構看,世家大臣最多,潛在的危險也較重。曹操為自身及子孫計,設置校事以伺察大臣,雖有些苛刻和搞權術,但不這樣,是難以制服他們的。史稱:「曹公性嚴,掾屬公事,往往加杖」。操還令諸將家屬居鄴,以防其叛己外逃,都是操與屬下存在著隔閡與矛盾的反映。
總起來看,黃河流域在曹操統治下,政治有一定程度的清明,經濟逐步恢復,階級壓迫稍有減輕,社會風氣有所好轉。所以我們說操之統一北方及其相應採取的一些措施還是具有積極作用的。
(2)曹操是一位卓越的軍事家。
首先,操善於馭將;如建安十九年(214年)曹操東擊孫權,退軍時,留下張遼、樂進、李典三將及護軍薛悌鎮守合肥。次年,操於出軍西擊張魯前,派人給薛悌送去教令,封面寫明:「賊至乃發」。不久,孫權親自率領大軍十萬來攻合肥,薛悌等開函看教,乃是:「若孫權至者,張、李將軍出戰,樂將軍守,護軍勿得與戰」。這時合肥守軍總共才七千餘人。敵眾我寡,如果分兵出戰,是否上策,諸將疑惑。張遼曰:「公遠征在外,比救至,彼破我必矣。是以教指及其未合逆擊之,折其盛勢,以安眾心,然後可守也。成敗之機,在此一戰,諸君何疑!」李典聞言,當即表示贊同。於是遼、典當夜招募敢從之士八百人,殺牛犒饗。次日天亮,遼被甲持戟,先登陷陣,殺數十人,斬二將,大呼己名,直沖至孫權麾下。權見遼來勢兇猛,大為驚恐,其左右亦不知所措,只好走登高冢,以長戟自守。遼呼權下戰,權不敢動,望見遼所將兵少,聚眾圍遼數重。遼一再突圍,權人馬皆披靡,無敢當者,自早戰至日中,吳人奪氣。遼等乃還修守備,眾心遂安。權軍經此一戰,銳氣頓失,守合肥十餘日,即撤軍退。大眾既去,權和數將尚留逍遙津北。張遼從高望見,即率步騎前來捉權,極將甘寧、呂蒙、凌統等竭死格鬥,權始乘駿馬逃去,幾被活捉。史家對操教令,頗為贊揚,胡三省認為操以「遼、典勇銳,使之戰;樂進持重,使之守。」孫盛認為操之本意是勇怯調配,「參以同異」。我以為:張遼作戰固極勇銳,樂進也以「驍果」顯名,常先登陷陣,「奮強突圍,無堅不陷」。如果把樂進說成是「怯」者或僅能「持重」的人,恐怕是不妥的。操的本意,料知孫權來時必自恃人馬眾多,合肥守兵寡少,必然驕忽輕敵。正可乘此給以迅雷不及掩耳的突然襲擊。即如張遼所說「及其未合,折其盛氣」,如此而已。蓋兵貴神速,掩其不備,操之知將料敵,固極高明。
由於孫權經常進兵侵犯合肥,所以曹魏一些靠近合肥的州刺史也帶兵屯戍於此。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操令屯戍在合肥的兗州刺史裴潛等作好行軍准備。因這時合肥方面並無軍事氣氛,故裴潛等動作不速。揚州刺史溫恢暗自對裴潛說:「此必襄陽之急,欲赴之也。所以不為急會者,不欲驚動遠眾。一二日必有密書促卿進道,張遼等又將被召。遼等速知王意,後召先至,卿受其責矣!」於是裴潛趕緊作好快速行軍准備。果然不久接到快速進軍的命令。接著張遼等也收到詔書。說明操對諸將約束甚嚴,不容有忽慢詔令和動作遲緩的事。
由上可知,操善於用將,對之要求也很嚴格,但能得到他們的擁護。甚至連孫權都說操之「御將,自古少有」。證明操是善於御將的。
曹操還富有韜略、足智多謀,在戰略、戰術方面,常能應付裕如。操在戰斗時,常能根據敵我情況,臨機決策,變化多端。如前所述。操在對於毒農民軍、呂布、張綉、袁紹、馬超、韓遂等一系列戰爭中,常用聲東擊西、避實就虛、埋伏、包抄、突襲、離間、劫糧、攻彼救此、棄物誘敵等方法,譎敵致勝,轉弱為強。在戰略方面,操能集中部屬智慧,擇善而從,少有失誤。例如當操與呂布爭奪兗州,相持不下時,徐州牧陶謙病死,操欲乘機襲取徐州,然後再擊呂布。荀彧勸阻之。操乃改變主意,以全力擊敗呂布,平定了兗州。接著徐州也歸附了。建安六年(201年),即官渡戰後下一年,操因糧少,不足略定河北,欲因紹新破,以其間擊劉表。荀彧說:「今紹敗,其眾離心,宜乘其困,遂定之;而背兗、豫,遠師江、漢,若紹收其餘燼,承虛以出人後,則公事去矣」。操從之,終究平定了冀州。
由上可知,荀彧在戰略決策方面屢次糾正操的疑誤想法,因而對操的成敗存亡起了很關鍵的作用。其他謀臣如荀攸、郭嘉等亦有同樣功勛,為操所稱譽。足證操對戰略部署極為重視,事先都與群僚仔細商討。他能採納別人的正確策略,說明他的判斷力是很強的。
當操與袁紹起兵討伐董卓時,紹問操:「若事不輯,則方面何所可據?」操曰:「足下意以為何如?」紹曰:「吾南據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眾,南向以爭天下,庶可以濟乎?」操曰:「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無所不可」。操又對別人說:「湯、武之王,豈同土哉?若以險固為資,則不能應機而變化也」。操之所以能克敵致勝,主要原因之一是如同他自己所說的「任天下之智力」,即充分發揮臣下的智慧和將士的戰斗積極性。所謂使「賢人不愛其謀,群士不遺其力」。
無論曹操在戰略、戰術上做得怎樣出色,如果其軍隊沒有較強的戰鬥力還是不行的。呂布的軍隊號稱勇悍;袁紹的軍隊人數最多,經過多次較量之後,都為操所敗,說明操軍的戰鬥力是很強的。操軍戰鬥力之所以強,乃由於操一貫採取精兵、簡政、重視糧食生產及運輸等措施。操曾說:「孤所以能常以少兵勝敵者,常念增戰士,忽餘事,是以往者有鼓吹而使步行,為戰士愛馬也;不樂多署吏,為戰士愛糧也」。操自言當官渡會戰時,袁紹有鎧甲一萬領,他只有二十領;袁紹有馬鎧三百具,他連十具都不到。操軍人數雖少,裝備雖差,但操治軍帶兵,比較重視紀律,賞罰比較嚴明,結果打敗了袁軍。一次在行軍途中,操傳令不得讓馬踐踏麥地。如有違犯,一律斬首。於是士兵皆下馬步行,惟恐踏壞了麥子。可是操自己所騎的馬卻因吃驚而踏了麥田。於是操即拔劍割下自己一撮頭發,做為處罰,這雖只是做做樣子,但也可說明操在軍中持法是比較認真的。操起兵初期,打過不少敗仗,但軍隊始終沒有潰散,就是因操治軍嚴整,而且在政治、經濟各方面也能較好地配合和支持軍事。所以終能轉危為安、變弱為強。其他軍閥如袁紹則「御軍寬緩,法令不立」;呂布則「勇而無計」、「輕狡反復」;劉表則「不習軍事」、只「保境自守」;袁術則「奢淫放肆」、「無纖介之善」。所以操終能將他們各個擊破。
由此,我們說曹操可以稱得上古代卓越的軍事家。
(3)曹操的為人和作風。
操在中國歷史上是為人熟知的人物之一,人們對他的看法紛紜錯雜,毀譽不一。毀者把他說成白臉的奸臣、專門玩弄權術、「寧我負人,勿人負我」的極端利己者:譽者則目之為命世英雄、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有關史書記載,既善惡錯出,真假難辨。我們如果片面地依據某些記述,斷章取義,縱然再多發表評論文章,亦無濟於事。評論歷史人物,應當從有關的可靠記述中歸納出居於主流的東西(如德、才、功、過、善、惡、作用、影響等),從而得出確切的結論。不僅要把這一人物與他同時的人相比較,也要放在歷史的長河中與同一類型的人相比較,這樣便不難估計其在各方面的價值,以確定其歷史作用。比如曹操的忠與奸的問題,我們在前面已經做過分析,曹魏政權是曹操在農民起義的影響下,自己苦心經營出來的。當時尺土一民,皆非漢有,漢朝還有什麼可供曹操篡奪呢?曹操確實是玩弄了一套「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把戲,但這樣做,還是為漢朝延長了二十餘年的名義上的國柞。假若操是奸臣的話,那末,二袁、劉表、劉備、孫權……誰是忠臣呢?如果找不出一個能維護漢政權的忠臣來,還能說操是奸臣嗎?
至於曹操對人是否奸詐?專門傾人利己呢?傳說中曹操所說「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的話是否真實呢?據《三國志》卷1《武帝紀》注引《魏書》:
太祖以卓終必覆敗,遂不就拜,逃歸鄉里,從數騎過故人成皋呂伯奢,伯奢不在,其子與賓客共劫太祖,取馬及物,太祖字刃擊殺數人。
《武帝紀》注又引《世語》:
太祖過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備賓主禮。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圖己,手劍夜殺八人而去。
《武帝紀》注又引孫盛《雜記》:
太祖聞其食器聲,以為圖己,遂夜殺之。既而凄愴曰:「寧我負人,毋人負我!」遂行。
根據《魏書》的說法,操殺人系於被劫之後,這種殺人,不能說是負人,而只是懲罰歹徒的行為。《雜記》所說操夜殺人,乃是怕別人殺害自己,所以先下手為強,這還可以說是「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的行為。但操過後,還是很快就感到凄愴傷懷,說明這次殺人是屬於誤會,並非操本性即安於做負人之事。而且,「寧我負人,毋人負我」之語,只見於此書,其他二書均未道及。可知這話是不可靠的。從當時實際情況論,操恐懼出奔,方逃命之不暇,安能輕易做殺人惹禍之事。他當時如畏人圖己,就應趁人無備時逃走,何必殺人以增罪累而稽行期?以上三書所記大相徑庭,陳壽既不採用,裴注雖引出,但未置評,僅備遺聞。所以我們不宜視之為真實材料,與其在這個問題上多做糾纏,遠不如從操許多比較確鑿的行事中尋找答案。比如:陳宮,原來是擁戴操為競州牧的有功大員,操「待之如赤子」。但後來陳宮趁操東征徐州牧陶謙之際,叛操而迎呂布為兗州牧,使操幾遭滅頂之災。後來陳宮與呂布一起被操禽獲,「宮請就刑,操為之泣涕」,頗有故人依戀之情。宮死後,「操召養其母終其身,嫁其女,撫視其家,皆厚於初」。又如建安十九年(214年),蒯越病死前,托操照料其家,操報書曰:「死者反生,生者不愧,孤少所舉,行之多矣,魂而有靈,亦將聞孤此言也」。可見操對死者的囑托,並無背負之事。王粲的兒子因參與魏諷謀反,為曹丕所誅,操聞嘆息曰:「孤若在,不使仲宣無後。」操以金璧從南匈奴贖回蔡文姬之事更為人所熟知。操還自言:「前後行意,於心未曾有所負」,可知他是怕負人的,似不可能說出「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的話。呂思勉謂:「操之待人,大致尚偏於厚」。這種講法,是符合事實的。那些述說操詐騙傾人的傳聞、軼事,多非歷史的真實。但這種講法從何而來呢?首先,操用兵善「因事設奇,譎敵制勝」,呂布與操作戰時,曾告誡部屬:「曹操多譎」。因此,有人就把操用兵時的「多譎」,擴大到其為人和作風上;其次,陳壽說操「少機警,有權術」。「挾天子以令諸侯」,就是他在政治上搞的權術,趙翼言操用人系以權術相馭。操在用人上,確實有用權術的地方,但說他用人全靠權術,就以偏概全了。封建政治首腦有幾個不用權術的?有幾個沒有濫殺過人?袁紹早就讓操殺楊彪、孔融、梁紹。就以孔融為例,他何嘗不隨意殺人!當他任北海相時,僅因「租賦少稽」,就一朝殺五部督郵。孔融既不能自力保境,又不肯同鄰近州郡合作,因此,左承祖勸他「自托強國」,僅因這個建議,就被孔融殺害。至於歷代開國帝王,因鏟除異己,而濫殺錯殺的更史不絕書,如果只責操譎詐負人,是不公允的。
操的污點,首先是他參與鎮壓黃巾起義,關於此事,前面已多處提及,不再詳述。其次是他有過屠殺徐州人民的罪行,此事前面也說過。關於操攻徐州牧陶謙的原因,各書說法不一。即使操父真為陶謙所殺,操也不該大量屠殺無辜人民。陳壽於《三國志》中敘述曹操之事,從不做過分的貶抑,對操攻徐州的暴行,所述亦較他書為簡,然亦不能不承認:「所過多所殘戮」。操還曾有「圍而後降者不赦」的法令,操及其手下諸將常有「屠城」之事,這是不應寬恕的。其他如當操攻圍呂布於下邳時,關羽屢向操求取布將秦宜祿之妻杜氏,操「疑其有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在此事稍前,操在宛收降張綉時,亦曾納張綉的從叔母,以致引起張綉的叛變。諸如此類的事,在當時雖算不上什麼很壞,但總是欠缺的。陳壽在評論曹操時,極稱贊其謀略、權變、法術和用人、創業的功績,從無一語贊及他的品德。陳壽論到劉備時,認為備「機權於略,不逮魏武」。可是極力稱頌劉備的「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說明陳壽是善於抓住曹、劉在德才上各自特色的。
許多人認為曹操是我國古代卓越的軍事家,我很同意。有些人還認為曹操是我國古代卓越的政治家,我覺得有點偏高。因為曹操有過濫殺無辜人民的暴行。一個卓越的政治家應當不這樣。另外,在個人品德作風上,曹操也有些欠缺,不足為後世法。既然稱作歷史上的政治家,就應當對後世能起榜樣作用,曹操在這方面還不夠規格。
⑺ 關於國泰民安的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重大歷史事件是讀書筆記 500字以上
取消農業稅,可以使廣大農民手頭得到真正的實惠,切實減輕農民負擔.但這遠遠不是這一重大政策改革的全部.
在漫長的中國農業社會歷史上,政府收繳農業稅、農民交納農業稅從來都是天經地義的.歷朝歷代,只有過局部減輕包括農業稅在內的稅賦的舉措,還從來沒有在全國范圍內取消農業稅的先例.農民一直是中國人口的大多數,又是收入增長最緩慢、生活最艱難的社會弱勢群體.因此,取消農業稅,首先體現了黨和政府執政為民,扶持社會弱勢群體的施政理念.
取消農業稅,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對農民的一種解放.在我國,農業征稅、繳稅成本太大,這種成本有時候甚至超過了稅收本身.以農業稅為載體,派生出從農民、農村、農業攝取剩餘的稅費的品種多得令人眼花繚亂.農業稅的取消,使這種到處向農民伸手的體製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變;更為重要的是,現行的農村稅制,是在城鄉二元結構下設立的.這種兩線並行的稅制結構,再加上城鄉發展水平的不平衡,對中國農民形成了極不公平的稅收負擔.我國由7%的主稅及其20%的附加合成的農業稅稅率達8.4%.據了解,對特定人群進行稅收,這種情況只有在中國才存在.因此,取消農業稅政策的提出,更多的是一種制度性的變化,是中央對城鄉經濟和社會發展不平衡政策做出的重大調整,是對農民在稅負上與城市居民平等地位的恢復.
取消農業稅,也是改革開放帶來的一項巨大成果.四百億的農業稅雖然只佔國家稅收總額的百分之二點幾,但今後這筆稅收不但沒有了,國家還要從財政中拿出一筆錢來支付農村基層的財政開支,這在以前即使想做也是難以做到的.因此,農業稅的取消,一方面意味著我國經濟結構在升級的過程中,農業的比重正在逐步降低;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國目前已完全具備了取消農業稅而不至於影響國家全局發展的經濟能力.
取消農業稅,對小區域經濟中的財政稅收結構的影響是最大的,特別是縣域經濟.對於許多農業縣、農業區域來說,財政稅收中的農業稅仍然是很大的比重.農業稅的取消,使得這些地方的財政稅收結構面臨著重大的變革,並進而將影響到更大的區域甚至是國家財政稅收結構的變革.因此,取消農業稅,實際上是對財政稅收結構、小區域經濟結構、社會結構、甚至是國家宏觀經濟結構的深刻變革的開始,意味著我們的改革已開始走向最艱巨的領域.
取消農業稅以及中央政策向「三農」傾斜,並不損害城市的發展和市民的利益.相反,還將最終促進城市的進一步發展.一個淺顯的道理:全國13億人中的9億多農民增收了,消費水平提高了,必將促進城鄉市場的暢旺,拉動內需,城鎮的生產、銷售和消費等環節也將隨之步入良性循環,進而加快城市工業化的步伐.同時,城鄉差距的縮小,還會促使農村社會更加穩定,並有助於全社會的穩定.一句話,中國的改革,都是從解放農民開始的.沒有富裕的農民,就沒有富裕的中國;沒有農村的穩定,就不可能有一個穩定和諧的中國社會.
農業稅這項「千年古制」的最終廢除,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偉大壯舉,其意義是空前的,並將對中國社會的全面發展產生巨大而深刻的影響.取消農業稅,並不僅僅是中國農民的福音,更是13億中國人共同的福音.
⑻ 寫一篇歷史名人或歷史事件的介紹,寫一篇讀書筆記。(600字)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反動政府
九十年前,在中國這塊古老的大地上,爆發了一場對中國歷史進程產生重大影響的革命,這就是以孫中山先生為代表的革命黨人在一九一一年發動的辛亥革命。在人類進入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年,在中國人民正朝著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目標邁進的重要時刻,我們隆重紀念辛亥革命這一偉大歷史事件,緬懷孫中山先生等民主革命先驅的光榮業績,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辛亥革命的發生,有著深刻的社會歷史背景,它是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矛盾激化和人民頑強斗爭的必然結果。從十九世紀四十年代起,中國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面對西方列強的野蠻侵略和清王朝的腐朽統治,中國人民從來沒有屈服,進行了前仆後繼、可歌可泣的抗爭。中國人民從反抗斗爭中逐漸認識到,要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必先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清王朝是中國反動封建勢力的代表,同時已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不掃除這個障礙,要獲得人民的解放和幸福是不可能的。辛亥革命集中反映了當時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振興中華的深切願望。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反動政府,結束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中華民國。辛亥革命,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為中國先進分子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打開了新的視野。辛亥革命,開始了比較完全意義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雖然它未能改變舊中國的社會性質和人民的悲慘境遇,但為中國的進步潮流打開了閘門,使反動統治秩序再也無法穩定下來,激勵中國人民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而更加勇敢地奮斗。
辛亥革命在中國近代歷史發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國人民為改變自己命運而奮起革命的一個偉大里程碑。
關於辛亥革命的意義則如下
辛亥革命是近代史上一次具有較全面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它雖然失敗了,但其偉大歷史意義和功績是不可磨滅的。
⑼ 歷史故事的讀後感
《中國歷史故事》讀後感 《中國歷史故事》是我的啟蒙書,是我「不說話的老師」,是它幫助我打開了知識的大門,是它讓我知道了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 這本書的內容很吸引人,裡面有許多歷史故事,比如說:晏子使楚、風流才子馬相如、三保太監下西洋等故事。這些故事有得充分體現了古人的足智多謀,有的表現了友誼的珍貴,還有的講一些不忘國恥的故事。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孟母搬家」。 小的時候也背過「昔孟母,擇鄰處」,但是不明白其中含義。今天,我終於懂了。書中說的是孟子小時候很調皮,他媽媽對他非常嚴格。為了讓他有個好的環境,能夠專心讀書,搬了好幾次家。慢慢的,孟子開始變得懂事了,愛看書,也有禮貌了。孟母還教育孟子「只有持之以恆,堅持不懈,才能成為有用的人,做事不能半途而廢」。孟子長大後,成為了天下文明的大師。 這讓我想到了我的媽媽,我媽媽也為了我能專心讀書,放棄了很好的工作,細心在家教導我,教育我。她像一位辛勤的園丁,不厭其煩的教我一遍又一遍。媽媽還說,自己沒上過大學,只是沒爸爸好,以後就要看我的了。我就有一個小小的心願栽種在了我的心中。「不能辜負媽媽的期望」。我現在漸漸長大了,我一定要好好學習,爭取用好的成績來回報我親愛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