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高一歷史必修一(人教版)知識點歸納
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一、西安事變
1、發生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
②主要原因:張學良、楊虎城受到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主張的感召和影響。
2、時間:1936年12月12日
3、要求: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4、結果:在中共的調解下,和平解決。
【分析】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的原因
(1)根本原因:當時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
(2)重要原因:為了逼蔣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5、意義:
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為國共第二次合作的實現、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日局面的最終形成打下了重要的基礎,成為扭轉時局的關鍵。
二、國共合作抗日
1、國共第二次合作的實現
(1)根本原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
(2)實現過程:《八一宣言》(中共提出建立統一戰線)——《西安事變》(蔣介石答應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七七事變」(1937年7月7日,日軍開始全面侵華,中國全面抗戰開始) ——1937年9月22日,國民黨中央通訊社發表了《中國共產黨為國共合作宣言》(標志國共第二次合作的實現)
(3)標志:1937年9月22日,國民黨中央通訊社發表了《中國共產黨為國共合作宣言》, 標志著國共第二次合作的實現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正式建立。
高中歷史必修一知識要點
解放戰爭
1、兩種命運(抗日戰爭結束後,中國面臨民主與專制、和平與內戰兩種命運)
(1)中國共產黨 1945年召開七大 主張廢止國民黨一黨獨裁,建立民主聯合政府。
(2)中國國民黨 1945年召開六大 主張准備發動內戰、堅持一黨專政和拒絕成立聯合政府。
(3)為了實現和平民主建國的目標,共產黨和國民黨進行了一系列的斗爭
①1945年8月,「重慶談判」——1945年10月10日,簽訂《雙十協定》,確立了和平民主建國方針。
②1946年1月,政治協商會議在重慶舉行,分定了國民黨內戰獨裁方針。
2、解放戰爭的過程
(1)中國共產黨戰略防禦階段
①解放戰爭開始的標志:1946年6月底,國民黨進攻中原解放區,全國規模的內戰開始。 ②國民黨重點進攻陝北與山東解放區,國民黨由全民進攻轉入重點進攻。
【注意】與山東有關的重點戰役:1947年的孟良崮戰役。
(2)中國共產黨的戰略進攻階段
1947年夏,依照毛澤東確立的「三軍配合,兩翼牽制」的部署,劉伯承、鄧小平千里挺進大別山。
中國共產黨轉入戰略反攻。
(3)雙方決戰
①背景:解放軍的力量已經超過國民黨軍;戰略決戰的時機已經成熟。
②時間和戰役:1948年9月——1949年1月,三大戰役: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和平津戰役。
③結果:中國共產黨勝利。整個東北全部解放,華北及長江中下游以北地區,除少數據點外也全部解放。
(4)解放戰爭的結束
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發動渡江戰役,解放了南京,國民黨政府在中國大陸的統治結束,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了基本勝利。
高中歷史必修一知識點
一、開國大典
1、《共同綱領》
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在北京召開,我們書上把這次政協會議稱之為「新政協」是相對於1946年1月重慶政治協商會議而言的。從時間背景上來看,解放戰爭已經取得成功,所以這次政協的主要任務是討論建國問題。在這次會議上制定了一個重要文獻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
(1)《共同綱領》的作用:「共同綱領」具有臨時憲法的作用。
(2)《共同綱領》體現的原則:人民民主原則。
(解析:注意一個問題,這個時期中國是不是社會主義社會呢?這是時期中國不是社會主義社會,還處於新民主主義社會,這主要是由當時社會經濟成分所決定的,從這一點上大家應該可以得出《共同綱領》之體現了人民民主原則。)
2、新中國成立
(1)時間:1949年10月1日
(2)成立的歷史意義:
①新中國的成立開創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勝利, 中國進入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時代。
②新中國的成立,是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勝利。
③新中國的成了改變了世界政治格局,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力量。
二、1954年憲法(新中國的第一部憲法)
1、頒布背景:
①政治上:為了保障中國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
②經濟上:為了給社會主義改造創造條件。需要制訂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
2、內容:
①確立了我國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政府組織原則(民主集中制)。 ②規定了人民的權利和義務。
③制定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方針政策。
④將過渡時期總路線寫入了憲法。
3、特點:中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體現了人民民主原則和社會主義原則。
4、意義:①它的頒布加強了人民民主專政,鞏固了中國人民革命和建設的成果。
②反映了國家在過渡時期的根本要求,反映了廣大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社會的共同願望。
③它的頒布極大地提高了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推動了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為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建設奠定了基礎。
⑵ 高中歷史必修一知識點具體總結(具體具體啊)
高中歷史必修(Ⅰ)課程標准校本解讀
(一)條目的理解
一.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1、了解宗法制和的分封制基本內容;認識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
(1)了解宗法制和的分封制基本內容;
宗法制和的分封制:西周實行分封制。周武王采把土地和人民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後代,讓他們建立諸侯國,拱衛王室。分封等級: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緣關系的親疏來維系政治等級。嫡長子繼承製為核心。它與分封制互為表裡。
(2)認識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
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特點:宗法制和分封制:使王位在一家一姓中流傳。保證了各級貴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和特權地位。有利於統治集團內部的穩定和團結。
2、知道皇帝制度的創立和郡縣制的史實;了解中國古代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及其影響。
(1)知道皇帝制度的創立和郡縣制的史實;
公元前221年秦國完成統一。秦始皇創立了皇帝制度,中央和地方的官吏都由皇帝任免。軍隊調動以虎符為憑據,虎符由皇帝控制發給。特徵:皇權至上。
秦朝在地方上實行郡縣制,加強了中央集權。
(2)了解中國古代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及其影響。
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權制度,奠定了中國200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為歷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斷加強和完善。
3、列舉從漢到元政治制演變的史實,說明中國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變的特點;
漢朝郡國並行制,唐朝實行三省六部制,宋朝分割相權,元朝的行省制度等;
說明中國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變的特點是中央集權制度不斷加強。
4、了解明朝內閣、清朝軍機處設置的史實,認識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對中國社會發展的影響。
明朝廢宰相設內閣 。清朝設軍機處。君主專制在明清發展到頂峰。我國多民族大一統國家得到鞏固和發展。
二.列強侵略與中國人民的反抗斗爭
1、列舉1840年至1900年間西方列強侵華的主要史實,概述中國軍民反抗外來侵略斗爭的事跡,體會中華民族英勇不屈的斗爭精神。
虎門銷煙:1839年6月,林則徐領導,(鴉片戰爭的導火線)
鴉片戰爭:根本原因:英國發動。1840年6月——1842年8月。中國戰敗簽定《南京條約》內容:割地、賠款、通商、協定關稅。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發動,1858年簽訂《天津條約》。1860年火燒圓明園,簽訂《北京條約》。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程度加深了。
甲午中日戰爭:根本原因:日本蓄謀侵略中國。1894年7月——1895年4月。黃海海戰鄧世昌犧牲,1895年4月簽訂《馬關條約》。內容; 割地、賠款、通商、開廠。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程度大大加深了。台灣人民進行反割台斗爭。
八國聯軍1900年6月發動侵華戰爭簽訂《辛丑條約》 。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義和團運動中國軍民反抗外來侵略斗爭,體現中華民族英勇不屈的斗爭精神。
2、列舉侵華日軍的罪行,概述中國軍民抗日斗爭的主要史實;理解全民族團結抗戰的重要性,認識抗日戰爭勝利在中國反抗外來侵略斗爭中的歷史地位。
抗日戰爭: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開始日本開始侵略中國。七七事變標志日本全面侵華的開始。日本製造了南京大屠殺、潘家峪慘案等罪行。
面對日本全面侵華戰爭,國共兩黨停止內戰,組成抗日名族統一戰線。全民族團結抗戰是抗日戰爭勝利的根本保證。
國名政府抗戰初期組織了凇滬會戰、台兒庄戰役。
中共開辟敵後抗日根據地。成為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
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中國人民一百多年來第一次取得反對外來侵略斗爭的完全勝利。增強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國的國際地位提高了。
三.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
1、了解太平天國運動的主要史實,認識農民起義在民主革命時期的作用與局限性。
太平天國運動:1851年金田起義、1853年定都天京建立正式政權。北伐和西征達到軍事上的全盛時期。1856年天京變亂由盛轉衰。1864年天京陷落標志太平天國運動失敗。
《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的內容及影響;
2、簡述辛亥革命的主要過程,認識推翻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中華民國的歷史意義。
1894年孫中山在檀香山建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興中會。1905年孫中山、黃興等人在日本東京建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政黨——同盟會。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1912年2月12日清宣統帝退位。中國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結束。1912年3月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民主憲法。確立了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具有反對封建專制制度的進步意義。
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3、概述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成立的主要史實,認識中共成立對中國社會變革的影響。
五四運動:原因:巴黎和會拒絕中國人民的正義要求(導火線);經過:前期運動中心在北京,學生充當先鋒。高呼口號。6月5日起運動中心在上海,主力是工人。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中國共產黨成立歷史條件。成立: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開,標志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一大內容:黨的名稱,領導機構,奮斗目標,中心工作。意義: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
4、概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主要史實,認識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偉大意義。
1924年國民黨一大召開。標志國共合作形成。國民革命運動興起
1926年北伐戰爭開始,對象三排軍閥。北伐戰爭勝利進軍。
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國民革命失敗
1927年8月1日中共發動南昌起義。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
1927年在武漢召開八七會議。給中國共產黨指明了新的出路。
1927年9月毛澤東領導秋收起義。10月到達井岡山,創建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利,紅軍被迫長征,1936年10月勝利結束。
1946年6月內戰爆發,中共粉碎國民黨的全面進攻和重點進攻。1947年中共在解放區實行土地改革,廢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土地所有制,激發了農民革命和生產的積極性,翻身農民踴躍參軍,支援前線。
1947年6月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揭開戰略反攻的序幕。1948年秋——1949年1月中共連續進行了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殲滅國民黨主力。1949年4月渡江戰役佔領南京,統治中國22年的國民政府覆滅了。
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偉大意義。結束了中國近百年來的屈辱歷史,迎來了一個獨立自主的新中國。改變了世界政治結局、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解放斗爭的士氣。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順利,是毛澤東思想的順利。
四.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
1、概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史實,闡述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認識我國民主政治的特色。
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在北平召開,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共同綱領確立了中國歷史的上一個新型國家的架構,具有臨時憲法的性質,代行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1954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作為統一戰線存在。主要職能是政治協商和民主監督。
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新中國成立。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根本的政治制度、是最高權力機關。
我國民主政治的基本組成部分是:人民代表大會制、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民主制度的基本組成部分。
2、了解「文化大革命」對民主法制的踐踏,說明民主法制建設的必要性和艱巨性。
文化大革命」對民主法制的踐踏,民主政治中斷。
3、列舉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民主與法制建設的主要成就,認識實行依法治國方略的重要意義。
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在我國民主與法制建設上的成就:確立了法制建設方針。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修訂,形成民法、行政法、刑法經濟法等法律體系。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戰略的確定
4、概述「一國兩制」的理論和實踐,認識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對中華民族復興的重大歷史意義。
「一國兩制」的理論提出、含義。香港、澳門的回歸、海峽兩岸關系的緩和與發展,海基會、海協會的成立。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對中華民族復興有重大歷史意義。
五.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
1、了解新中國建立初期的外交活動,理解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處理國際關系方面的意義。
中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確立:表現:另起爐灶、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一邊倒。新中國成立時提出。對當時及以後的國際關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953年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國際關系的基本准則。
1954年日內瓦會議新中國首次以世界五大國地位參加。
1955年萬隆會議周恩來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促使會議取得圓滿成功。
新中國初期,中國政府積極開展外交活動,大大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
2、簡述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實,概述我國在外交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
1971年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是中國外交的重大勝利。此後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3、了解中美關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實,探討其對國際關系產生的重要影響。
1972年田中角榮訪華中日建交。國際上出現了一個同中國建交的熱潮。20世紀50年代以來美國遏制中國所形成的外交僵局被打破。我國外交出現新局面。
4、以中國在聯合國、亞太經合組織、上海合作組織中的多邊外交活動為例,認識我國為現代化建設爭取良好的國際環境、維護世界和平和促進共同發展所做出的努力。
中國在聯合國、亞太經合組織、上海合作組織中的多邊外交活動,我國為現代化建設爭取良好的國際環境、維護世界和平和促進共同發展所做出的努力。
六.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
1、了解古代希臘自然地理環境和古代希臘城邦制度對希臘文明的影響,認識西方民主政治產生的歷史條件。
了解古代希臘自然地理環境和古代希臘城邦制度對希臘文明的影響,認識西方民主政治產生的自然條件——城市國家。社會條件——小國寡民、獨立自主。
2、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內容認識民主政治對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意義。
了解雅典梭倫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和伯里克利改革的主要內容,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得與失;民主政治為近現代西方政治思想和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礎。
3、了解羅馬法的主要內容及其在維系羅馬帝國統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類生活中的價值。
《十二銅表法》,羅馬成文法誕生。內容廣泛,條紋清晰。貴族對法律的隨意解釋受到限制,平民的利益得到保護。
羅馬法穩固了羅馬國家的統治基礎,並對近代歐美國家的立法和司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七.歐美資產階級代議制的確立與發展
1、了解《權利法案》制定和責任制內閣形成的史實,理解英國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的特點。
1689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後頒布了《權利法案》限制了國王的權利,保證了議會的立法權、財政權等。議會的權利超過了國王的權利。國王處於統而不治的地位。英國的君主立憲制確立起來了。英國君主立憲制確立了西方民主制度的一種模式,為其他國家所效仿。
2、說出美國1787年憲法的主要內容和聯邦制的權力結構;比較美國總統制與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異同。
了解美國1787年憲法的主要內容:憲法規定美國為聯邦制國家,規定聯邦政府的權力。規定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評價:體現了一定的民主性。
比較美國總統制與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異同。
同:均體現了三權分立和權力制衡的原則。異:行政機關和立法機關的關系不同、國家元首的地位不同、政府產生的方式不同。
3、知道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和《德意志帝國憲法》的主要內容;比較德意志帝國君主立憲制與法國共和制的異同。
《德意志帝國憲法》的主要內容;1871年德意志帝國建立。頒布《德意志帝國憲法》確立君主立憲政體。內容:①皇帝掌握國家大權,②宰相主持內閣,由皇帝任命,任期由皇帝決定,議會是立法機構,由聯邦議會和帝國議會組成。
憲法還規定德意志帝國是一個聯邦制國家,比較德意志帝國君主立憲制與法國共和制的異同。
4、分析資產階級代議制在西方政治發展中的作用。
分析資產階級代議制在西方政治發展中的作用,體會資產階級代議制在人類歷史發展中的進步性。
八 .從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
1、簡述《共產黨宣言》的主要內容,認識馬克思主義產生的重大意義。
《共產黨宣言》的主要內容: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闡明了社會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揭示了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建立無產階級政權。
意義:《共產黨宣言》的問世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從此無產階級的斗爭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社會主義運動更加彭勃的發展起來。
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實,認識其在建立無產階級政權上的經驗教訓。
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實:1871年3月28日成立。採取一系列革命措施。
3、概述俄國十月革命勝利的主要史實,認識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建立的歷史意義。
1917年3月爆發俄國二月革命,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1917年列寧發表《四月提綱》提出將革命從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轉變為社會主義革命的任務。1917年七月事件表明革命的和平過渡已成為不可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裝起義勝利。工農蘇維埃政府建立,
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建立的歷史意義。
九.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
1、了解美蘇兩級對峙格局的形成,認識美蘇「冷戰」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關系發展的影響。
1947年提出的杜魯門主義,美蘇冷戰開始。冷戰的表現馬歇爾計劃。1949年成立「北約」加劇了冷戰的程度。1949年蘇聯等國成立經濟互助委員會以打破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世界對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封鎖。1955年「華約」成立。至此兩大軍事政治集團對峙的局面出現。美蘇兩極格局形成。
二戰後世界全面冷戰、局部熱戰(朝鮮戰爭(1950-1953)越南戰爭.)但是美蘇兩國未發生大規模的直接武裝沖突。從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戰的爆發。
2、簡述歐洲共同體的形成、日本成為世界經濟大國和中國的振興以及不結盟運動的興起,了解世界多極化趨勢在曲折中發展。
1967年歐洲煤鋼共同體、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合並為一個機構——歐洲共同體。20世紀60年代日本成為世界經濟大國。中國的振興以及不結盟運動的興起。世界多極化趨勢在曲折中發展。
3、了解蘇聯解體及兩極格局的瓦解和多極化趨勢加強的史實,認識多極化趨勢對世界歷史發展的影響。
1991年蘇聯解體及兩極格局的瓦解。歐盟、日本、俄羅斯、中國等多種力量的加強,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極化趨勢發展。
⑶ 高中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具體具體的)。
限於篇幅,不能全發,如有需要,請公示QQ或郵箱
▋第一單元 中國古代的中央集權制度
【單元綜述】:
1、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是中國封建社會政治制度的集中體現。它經歷了產生、形成、確立、完備、強化、衰亡的發展過程。又可分為兩個階段:
①秦漢至隋唐為第一階段,歷史進步性居主流;②北宋至明清為第二階段,其消極影響日趨突出。
2、歷朝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具體措施都具有明顯的繼承性、共性和特殊性。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是中國封建社會上層建築的一個顯著特徵,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內容。
⑴、夏商周時期我國政治制度的主要內容是宗法制,此時期政治制度的發展呈現以下特點:在王位和爵位的繼承上實行世襲制;在地方管理上實行分封制;在王族內部實行以嫡長子繼承製為特點的宗法制。
⑵、秦國統一了六國後建立了秦朝。秦朝創立了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初期主要呈現以下特點:以皇帝為中心形成從中央到地方的統治機構;官位不世襲,實行俸祿制度,由皇帝任免;官職有明確分工,既互相配合,又相互牽制。
⑶、「漢承秦制」,由漢至元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逐步發展,主要呈現以下特點:皇權不斷加強,相權不斷受到制約而削弱;中央權力不斷加強,地方權力不斷削弱。
⑷、明清時期,轉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發展到頂峰,主要呈現以下特點:廢丞相、設內閣和六部、增設軍機處;中央機構的設立和職權完全服從專制王權的需要;廢行省,設三司,直接隸屬中央,中央對地方控制進一步加強;大興文字獄,八股取士,思想文化專制不斷加強。
【復習提綱】:
第1課 夏商制度與西周封建
一、夏朝的政治制度(約前2070--前1600):第一個國家政權(依據:出現公共權力)
①建立於公元前2070年,是中國第一個奴隸制國家;
②出現凌駕於全社會之上的公共權力,就是說出現了國家政權的組織形式;
③產生了王位世襲制;
二、商朝政治制度(前1600--前1046):
1、內服外服:①內服是王畿,商王直接統治地區;
②外服是附屬國管轄地區;
③商王實權,控制有限;
2、神權色彩:通過壟斷神權強化王權;
三、西周政治制度(前1046--前771):
1、分封制:保證王室強大,將宗族姻親和功臣分派各地;
(1)內容:周王:最高統治/王都鎬京/都城王畿/直接駐地
同姓:分封主體/富庶之地/戰略要地/土地人口
(2)目的:鞏固西周統治,加強地方管理;
(3)積極作用(影響):分封制鞏固了周朝統治,擴大了疆域,對各諸侯國實行有效的控制;
①周人勢力范圍不斷擴大(擴大了疆域);
②周王確立天下共主的地位,統治效果得到加強(鞏固了周朝統治);
③形成「周王—諸侯—卿、大夫—士」等級序列(對各諸侯國實行有效的控制);
(4)局限性:隨著諸侯勢力的強大,諸侯之間開始爭霸,分封制難以維持;
2、宗法制:
(1)目的:鞏固統治秩序,解決貴族間權力、財產和土地繼承上的矛盾;
(2)特點:把血緣紐帶同政治關系結合起來的一種制度;
(3)核心:嫡長子繼承製 體系——大宗、小宗關系相對;
(4)影響:宗法制有利於凝聚宗族,防止內部紛爭,強化王權,把「國」「家」密切結合起來,同時也強化了以大宗為代表的貴族特權地位;
①不僅是家庭等級關系,也是政治隸屬關系;
②確立分配繼承製度,保障世卿世祿特權;
③利於凝聚宗族力量,「國」「家」結合起來;
3、禮樂制:政治生活准則,實質是維護分封、宗法制的工具;
第2課 大一統與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
一、秦朝的統一(前221年):
條件:①春秋開始,宗法分封遭到破壞,小宗頻繁取代大宗,周王失去共主地位。兼並戰爭使小國逐漸被大國吞並。
②戰國時,新興地主奪權,諸候競爭,各國變法。
二、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確立:
1、特徵:權力高度集中;
(表現)內容:⑴皇權至上;
⑵家天下的皇位世襲制;
⑶中央設三公九卿;
⑷地方推行郡縣制;
⑸制定了選拔和考核官吏的制度;
⑹推行一系列鞏固統一的措施;
⑺制定嚴苛的秦律。
2、中央:三公九卿:三公指丞相(輔佐皇帝處理政務)、御史大夫(監察百官)和太尉(管理軍務);
三者之間互不相屬、互相配合,互相牽制。
3、地方:郡縣制。皇帝任命郡縣官員。(郡、縣、鄉、里)
4、制定了選拔和考核官吏制度;
5、秦律:細密、嚴苛,輕罪重刑。
三、影響:
形成中央集權政治體制,徹底打破傳統的貴族分封制,奠定大一統王朝的基礎。其中央與地方官制的基本原則為歷代王朝所繼承,提高了行政效率,強化了對地方的控制,對此後2000多年中國政治與社會產生了重要影響。
第3課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一、隋唐:實行三省六部制:
1、運行機制:三省(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
(1)中書省(起草詔令),門下省(封駁審議),尚書省(負責執行),長官都是宰相。
(2)尚書省下設六部,分別負責貫徹各種政令,處理日常事務。
2、影響:①相互牽制、互為補充、分工明確、提高效率;②相權分割,避免權臣獨攬大權,利於加強皇權。
3、古代中樞權力的演變:
三公九卿(秦)→三省六部(隋唐)→二府三司(宋)→中書省制(元)→廢丞相設內閣(明)→增設軍機處(清);
二、選官制度:世卿世祿→舉薦制→科舉制
1、演變情況:戰國時期開始用立軍功便授官爵的制度替代西周「世卿世祿」制,秦和漢初基本沿襲,到漢武帝時期實行了舉薦制和徵辟制,隋朝設立科舉制,至唐代日臻完善。
2、科舉製作用:擴大了統治的社會基礎,促進了官僚體制的進一步成熟,為官僚隊伍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高素質人才;
三、監察與諫議:
1、監察制度出現的原因:保證這支隊伍的廉潔與高效;
2、諫議制度出現的原因:對皇帝的言行和決策進行監督;
3、評價:不能從根本上約束皇帝的無上權力,也不能杜絕官僚隊伍的腐敗和低效現象。但它作為常設的政治制度,在整頓吏治,打擊地方割據勢力,維護中央集權,諫正皇帝過失,防止決策失誤方面還是發揮了重要作用。
第4課 專制集權的不斷加強
一、西漢:
1、王國問題出現:西漢初年,郡國並行;
2、解決:①漢高祖:郡縣制與分封制並存;(鞏固政權:郡國並行)
②漢景帝:削藩、平叛、廢權;(平息叛亂:重要大臣賈誼、《削藩策》的晁錯)
③漢武帝:設中朝、置刺史、行推恩令;(加強中央集權:削弱相權、加強對地方的監督、解決王國問題)
3、影響:鞏固大一統,促進經濟發展,東漢後期,出現外戚和宦官專權。
二、唐朝和五代十國:藩鎮割據:節度使權利不斷膨脹。
①安史之亂;②節度使擁兵自重,割據自立,形成藩鎮林立的局面;
周世宗改革——為以後北宋結束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礎。
三、宋朝:(北宋時期: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的矛盾基本解決)
1、背景:安史之亂→藩鎮割據→五代十國→後周改革→陳橋兵變→北宋建立
2、措施:宋太祖採納宰相趙普的建議,從「權、錢、兵」入手加強中央集權。
①(軍事上)收精兵:禁軍由殿前司、侍衛馬軍司,侍衛步軍司三衙統領,發兵權歸樞密院。
②(政治上)削實權:削弱宰相、節度使、州郡和官,下設通判向朝廷直接奏報。
③(經濟上)制錢谷:州郡財賦,除自留小部分其餘由中央掌握,消除了地方割據勢力物質基礎。
3、影響:①改變了唐末五代藩鎮割據的分裂局面;
②造成冗官、冗兵、冗費的國家財政危機;
③中央與地方分權斗爭處於絕對上風;
④皇權與相權矛盾變的突出起來。
四、明朝:
1、丞相制度的廢除:
①原因:明朝初期,沿襲元制,太祖朱元璋吸取元朝教訓,控制相權,加強皇權。
②概況:明太祖誅殺丞相胡惟庸,裁撤中書省,廢除丞相制度,親自掌管六部。
③影響:1600年丞相制度被廢除,專制皇權發展到新高度。
2、內閣的演變:
①殿閣大學士:明太祖廢除丞相後,事務繁多而設。品秩較低,僅備顧問,協助章奏,不參與決策。
②設立內閣:明成祖正式設立。「票擬」、「批紅」
(明成祖設內閣,內閣權力越來越大,掌握「票擬」,但票擬是否算數,取決於皇上的「硃批」。)
五、清朝:軍機處的設立:
1、背景:清朝建立,承襲明制,設立內閣。軍國大事,由滿州貴族組成的議政王大臣會議來處理。
2、概況:雍正年間,為處理西北軍務設軍機處。職權不斷擴大,本身品級不高,日夜輪流值班,只能跪受筆錄。
3、影響:①簡化政務手續,提高行政效率。
②完全聽命皇帝,大事一人裁決。
③皇權高度發展,成為重要標志。
【課程標准】:
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內容,認識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
2、知道「始皇帝」的來歷和郡縣制建立的史實,了解中國古代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及其影響。
3、列舉從漢到元政治制度演變的史實,說明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特點。
4、了解明朝內閣,清朝軍機處設置等史實,認識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對中國社會發展的影響。
學法指導:1、要注意理解中國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的基本概念,並結合具體歷史背景和歷史階段特徵加以分析、評價。
2、要注意把握同一歷史時期相關政治制度之間的關系。
3、要注意形成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發展演變的整體線索。
4、要注意運用政治、地理、文學等相關知識分析問題,並結合現實思考問題。
【考點概述】:
◆第1課 夏商制度與西周封建◆
一、夏商兩代社會的政治制度:
(一)夏朝
1.建立:約公元前2070年,古代中國出現了第一個國家政權夏朝。
2.政治特點:大量的文獻和考古資料證明,夏代已出現了凌駕於全社會之上的公共權力。
(二)商朝
1.商朝的建立:大約在公元前1600年,商族首領成湯滅夏,建立商王朝。
2.商朝的政治制度:商朝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內服與外服制度。
內服是王畿,即商王直接統治的地區,外服則是附屬國管轄的地區。商王在不同程度上具有支配內服與外服的實際權利。
商王對參加聯盟的附屬國的控制力是有限的。各附屬國基本保持原有的社會結構,除對商承擔應盡的義務外,有很大的自主權。有的附屬國還經常與商處於戰爭狀態。
3.充滿神權色彩:商朝是個彌漫著神權色彩的王朝。商王每日必定要佔卜,遇事也必定占卜,並以人作為祭品,以敬酬鬼神。商王通過壟斷神權以強化王權。
二、封邦建國:
(一)周族的興起:周族是以農耕著稱的古老部族,起初生活在關中地區,於商朝後期興起。
(二)西周的建立與穩定:
1.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東征,滅商建國,定都鎬京,史稱西周。
2.西周建立後,經歷了短期的社會動盪,執政的周公修改了商朝的內外服制度,大舉實行分封,西周的政局穩定下來。
(三)西周的分封制:
1.概念:分封制又稱封邦建國,是在保證王室強大的條件下,將宗族姻親等分派到各地,廣建子國,用以鞏固其統治的一種統治制度。
2.內容:
(1)周王是國家的最高統治者。以都城為中心的附近地區被稱為王畿,由周王直接統治。
(2)王畿以外的地區,周王分封王族、功臣、姻親、先代的貴族建立諸侯國,進行治理。
①同姓親族是分封的主體。他們的封地或居於富庶之處,或處在戰略要地。這些親族在分封時除土地外,還得到大量的物資、武裝和人口等。
②功臣、姻親封國的待遇與親族類似。
③把一些殷商舊族強制遷徙到姬姓封國區域內,實行監督。也分封了一些殷商降族。
④還恢復了一些被商滅掉的古國,利用他們對付商人。
3.周王與諸侯的關系:
①周王把土地人民封授給諸侯,建立諸侯國。
②各諸侯國必須服從周王的命令,重要官職的任免要呈報周王批准。
③有的國君還兼任周王的卿士,以示臣服關系。
④各封國必須對周王室承擔各種軍事義務,如派兵戍守王畿或隨王出征。
⑤定期覲見和交納各種貢賦,包括當地特產、人口等,還要派勞役為王室服務。
4.影響:
①在分封中,周的親族、姻親的功臣以周王的名義「授土」「授民」,在新佔領的土地上建立了一批新興國家。通過分封,周人的勢力范圍不斷擴大。
②西周各封國與王室的關系比商代的附屬國密切,臣屬關系更加明確。各封國必須承認周王的權威,並承擔各種義務。周王確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統治效果得到加強。
③諸侯還要對下屬進行分封。分封制使西周貴族集團形成了「周王—諸侯—卿、大夫—士」的等級序列。
三、以嫡長子繼承製為核心的宗法制度:
(一)宗法制:
1.目的:鞏固分封制形成的統治秩序,解決貴族之間的權力、財產和土地繼承上的矛盾。
2.特點:分封與宗法制相結合,把血緣紐帶同政治關系結合起來的一種措施。
3.內容:確立嚴格的大宗、小宗體系。無論周王、諸侯,還是卿、大夫和士,都實行嫡長子繼承製度。嫡長子是土地、財產和權力的繼承者,有主祭祖先的特權,地位最尊貴,故嫡長子也被稱為宗子。由嫡長子傳宗繼統的這個系統稱為大宗。嫡長子的同母弟和庶母兄弟為小宗。大宗和小宗是相對的。
4.作用與影響:
①大宗與小宗關系不僅是家族等級關系,也是政治隸屬關系。
②宗法制度通過血緣的親疏,確立起一整套土地、財產和政治地位的分配與繼承製度,保障各級貴族能夠享受「世卿世祿」的特權。
③宗法關系有利於凝聚宗族,防止內部紛爭,強化王權,把「國」和「家」密切地結合在一起。
(二)禮樂制度:周朝制定各種禮樂制度,作為各級貴族的生活准則。禮樂制度是維護宗法分封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
【重點突破】:
1.西周新建封國與商代的附屬國有何不同?
①商代的附屬國是聚族而居,以血緣關系為紐帶;西周新興封國已開始打破商代附屬國的血緣界限,人口結構復雜,由周人、土著居民、外遷殷人以及其它附屬國的部族混合而成。
②商代的附屬國居於邊地;西周主要的新興封國地處要沖,與保持原有狀態的血緣方國相比具有明顯的優勢。
③商代附屬國的統治者是商族以外的部族首領;西周新興封國的統治者主要是西周的王族、功臣和姻親等,與王室有著密切的聯系。
2.簡述西周分封制的概念、目的、內容和作用?
概念:又稱封邦建國,是在保證周王室強大的條件下,將宗族姻親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廣建封國,叫做諸侯國;
目的:鞏固周王朝統治,擴展周的統治范圍;
內容:①以都城為中心的附近區域被稱為王畿(jī),是周王直接駐地;
②同姓親族(主體):分封到富庶之處、戰略要地;物資,人口等;
③異姓諸侯國:功臣、姻親與親族相似;殷商舊族強制遷徙,同時分封一些殷商降族,還恢復了一些被商滅掉的古國;
作用:①「授土」「授民」,建立了一批新興國家,周人勢力范圍不斷擴大;
②臣屬關系更加明確,確立天下共主的地位,統治效果得到加強;
③諸侯對下屬進行分封,形成了「周王-諸侯-卿、大夫-士」的等級序列。
3.簡述宗法制的核心和特點?宗法制發揮了什麼作用?
核心:嫡長子繼承製;特點:把血緣紐帶同政治關系結合。
作用:①大宗與小宗的關系不僅是家族等級關系,也是政治隸屬關系;
②宗法制度通過血緣的親疏,確立起一套土地、財產和政治地位的分配與繼承製度,保障各級貴族能夠享受「世卿世祿」的特權;
③宗法關系有利於凝聚宗族,防止內部紛爭,強化王權,把「國」和「家」密切地結合在一起。
4.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和禮樂制度之間是一種什麼關系?
①分封制是西周鞏固政權的重大政治措施,加強了王室和諸侯國之間的政治聯系;
②宗法制是與分封制緊密結合在一起以血緣、姻親為紐帶的政治制度,嫡長子繼承製是宗法制核心,宗法和政權合二為一;
③禮樂制度是為維系宗法分封制度制定的一套完整、嚴格的等級禮儀制度,作為各級貴族必須遵從的生活准則;
④分封制度、宗法制度和禮樂制度,三者互為表裡,緊密相連,反映了周朝政治制度的成熟。
5、簡述我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
①牢固的血緣關系;②濃厚的專制色彩;③早期的政治制度有繼承性和發展性,對後世政治制度產生了深遠影響。
◆第2課 大統一與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
一、從群雄割據到大統一:
1.舊有統治秩序的破壞:
西周滅亡後,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春秋時期開始。周王室逐漸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諸侯國力量逐漸強大。宗法分封制的原則遭到破壞,原為周王壟斷的分封權力下移,諸侯不斷擅自進行分封,小宗取代大宗的現象也頻繁發生。
2.春秋大國爭霸:一些強大起來的諸侯打著「尊王」旗號進行爭霸戰爭,兼並戰爭使眾多分散的小國逐漸被大國吞並。
3.戰國社會劇變:公元前475年左右,中國歷史進入戰國時期。這一時期,社會發生了一系列重大變化。
①各大國國君不再滿足原來的封號,戰國中期以後,先後改稱「王」。
②不少大國還出現了卿大夫奪位的政變。
③由於諸侯國之間競爭激烈,各國不得不在政治、經濟和軍事等方面進行變革。
4.秦國的強大及統一:
秦的強大:經過商鞅變法,秦國廢除了舊制度,封建經濟得到迅速發展,秦國逐漸強大起來。
秦的統一:經過100多年的奮斗,它先後消滅了韓、趙、魏、楚、燕、齊等國。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結束了數百年割據混戰的局面,建立了空前統一的大帝國。
二、「始皇帝」和三公九卿:
1.秦朝政權的特點:在全國范圍內建立了強大的中央集權制度。權力的高度集中,成為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徵。
2.最高權力的歸屬:
(1)權力高度集中的標志,首先表現為皇權至高無上。秦王嬴政稱「皇帝」,並將國家的一切權力,即司法、立法和行政、軍事等大權總攬於一人之手。
(2)「家天下」的皇位繼承製是君主權力集中的另一體現。
3.中央政府的組成及特點:
(1)三公九卿及其職權:
①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方互不相屬,互相牽制。
左、右丞相為「百官之首」,輔佐皇帝處理全國政務;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掌管律令、圖籍,並負責監察百官;太尉協助皇帝管理軍務。
②九卿:三公之下,秦代中央政府還有很多重要官職,合稱九卿。他們分管著國家和皇家的各種事務。
(2)中央政府的特點:以三公九卿為主的中央政府各級官員,在地位、職責和權力等方面都處於互相配合、互相牽制的狀態,任何人都無法獨攬朝政,軍國大權最終操縱在皇帝一人之手。
三、廢分封,置郡縣:
1.秦朝的地方管理體制——郡縣制:
(1)郡縣制的推行秦統一之初,有人向嬴政提出分封子弟、廣建諸侯的建議。嬴政堅決否定了分封的主張,堅持在全國范圍內實行郡縣制。
(2)郡縣制的內容:秦代的地方行政機構,共分郡、縣兩級,與此相適應,也建立了一整套地方各級官僚體系。
①郡是中央政府以下的一級統治機構,郡設郡守、郡丞和郡尉;
②每郡下設若干縣,縣置縣令(人口較少的縣設置縣長)、縣丞和縣尉;
③縣以下有鄉、里等基層機構,鄉有鄉吏,里有里典。
皇帝的命令,通過三公九卿,經由郡、縣,再通過鄉、里,可以直達百姓。
2.秦朝選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
為維持各級官僚機構的正常運行和更好地發揮應有效能,秦帝國還制定了一套選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
3.秦朝細密、嚴苛的法律:
秦帝國制定的法律十分細密、嚴苛。秦法是嬴政加強皇權、鞏固中央集權的政治體制的工具。
4.秦朝中央集權政體的作用:
由秦代開始形成的中央集權的政治體制,徹底打破了傳統的貴族分封制,奠定了古代大一統王朝制度的基礎,對此後兩千多年的中國政治與社會產生了重要影響。
【重點突破】:
1.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
原因(必然性):①經濟根源:封建經濟分散性,需要強有力的國家政權保證國統一;
②政治根源:地主階級需要藉助強大的政權維護自己的經濟利益及鎮壓人民反抗;
③思想根源:法家思想;
確立:秦朝這套中央到地方的統治機構,官職有明確的職責分工,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牽制,統治機構的最高統治權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最終確保了地主階級對廣大勞動人民的專制統治。這套從中央到地方統治機構的建立,標志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
2.秦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徵和內容是什麼?秦始皇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產生了什麼影響?
基本特徵:權力高度集中;
內容:①皇帝至高無上,皇帝將國家的司法、立法和行政、軍事等大權縱覽於一人之手,實行「家天下」的皇位繼承製。
②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三公包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公之下設置九卿,分管國家和皇帝的各種事務。
③在地方,建立郡縣制。郡設郡守、郡丞和郡尉,縣設縣令、縣丞和縣尉。
④為了維持各級官僚機構的正常運行和更好的發揮應有的效能,秦朝還制定了一套選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
⑤為了鞏固中央集權制度,秦朝還制定了秦法。
直接影響:有利於鞏固統治,國家統一和社會經濟發展;
深遠影響:徹底打破了傳統的貴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國古代大一統王朝制度的基礎,對此後2000多年的中國政治與社會產生了重要影響。
3.比較郡縣制和分封制?
①分封制是與宗法制相聯系的,是以血緣關系為基礎的;郡縣制是按地域劃分的。
②分封的諸侯王位世襲,並擁有封地;郡縣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調遷,官吏只有俸祿沒有封地,官位不世襲。
③諸侯國擁有很強的政治、經濟、軍事獨立性,容易發展為割據勢力;郡縣則是地方行政機構;有利於加強中央集權和國家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