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五四運動爆發的歷史背景
五四運動爆發的歷史背景如下:
1、國內政治方面,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引起了階級矛盾回的尖銳激化。答
2、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發生使歐洲各國無力東顧,中國的工商業獲得很大的發展,參與工商業的人口持續增加,民族工業,尤其是輕工業得以巨大發展,城市中的工商階層在中國社會中的地位也更顯重要,在五四運動中,他們成為聲援愛國學生的重要力量。
3、新文化運動高舉民主、科學的大旗,從思想、文化領域激發和影響了中國人尤其是中國青年的愛國救國熱情,從根本上為五四運動的出現奠定了思想基礎和智力來源。
4、中國作為戰勝國派代表參加會議,會議決定將戰敗的德國在中國山東的不合理的權利轉讓給日本。北洋政府准備准備在「合約」上簽字。
5、社團組織在民國的發展,包括少年中國學會、工學會、新民學會、新潮社、平民教育講演團、工讀互助團等等,為五四運動在全國的開展奠定了組織基礎。
『貳』 有關五四運動的優秀歷史論文
五四精神的核心內容為「愛國、進步、民主、科學」。
概括地講,就是「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帝反封建的愛國精神」。
我們應該為了民族的獨立和解放,為了國家的繁榮和富強,前仆後繼,英勇奮斗,積極進取,勤奮工作。
愛國主義是五四精神的源泉,民主與科學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於探索、敢於創新、解放思想、實行變革是民主與科學提出和實現的途徑,理性精神、個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是民主與科學的內容。而所有這些,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振興中華民族。因此,紀念五四運動,發揚五四精神,應該把這些方面結合起來,為振興中華民族而努力奮斗。
總之,五四精神代表著誠實的,進步的,積極的,自由的,平等的,創造的,美的,善的,和平的,相愛互助的,勞動而愉快的,全社會幸福的統一體。
因此五四精神就是升華了的愛國精神。
歸結起來是,憂國憂民的愛國主義精神,無私奉獻的高度社會責任感,宣傳民主科學的進步精神,追尋時代潮流、把握時代命運的偉大精神。
中國歷史文化語境中的現代知識分子,是近代中西文化沖突導致文化轉型的產物。如果將康有為、梁啟超、嚴復等為代表的近代知識分子群體,稱之為中國第一代的現代知識分子,那麼,以陳獨秀、胡適、魯迅等為代表的,則可以稱之為中國第二代的現代知識分子。這些由文化沖突而獲得主體高度自覺,並勇敢地挑起「向西方學習」重擔的現代知識分子,亦被稱之為「先進的中國人」。[1] 不同於中國歷史上的士大夫或文人群體,現代意義上的知識分子,指的是那些以獨立的人格、獨立的身份和獨立的價值標准,藉助知識、文化、思想和精神的力量,來表現自身對於社會、歷史、文化的獨特思考和鮮明的「公共關懷」,體現一種公共良知、社會責任感、歷史使命感,並具有強烈的社會批判意識和參與社會活動的文化人。在現代中國思想文化史上,魯迅無疑是現代中國知識分子的最傑出代表。他的思想、意識、觀念、學說、主張和人格等,都典型地反映出了現代中國知識分子所具有的精神特徵,尤其是他的現代意識的構成和心路歷程及所反映出來的精神特徵,可以說,正是現代中國知識分子的精神縮影。
五四運動要解決的是民族危亡的問題,因此,五四精神就是對解決這個歷史主題的主體能夠產生強大推動作用的精神。五四精神反映著五四運動不同於前此近代中國民主革命的新意,又是五四時期那一代時代先鋒的嶄新的人格特徵。它表現為以下四個統一:
一是啟蒙與救亡的自覺廣泛的統一;二是知識分子與勞動群眾的統一;三是刻苦耐勞的精神與進取創新的精神的統一;四是獨立自主的精神與無私奉獻精神的統一。五四精神五四運動要解決的是民族危亡的問題,因此,五四精神就是對解決這個歷史主題的主體能夠產生強大推動作用的精神。五四精神反映著五四運動不同於前此近代中國民主革命的新意,又是五四時期那一代時代先鋒的嶄新的人格特徵。
作為跨越世紀的一代人有責任將自己即將送走的世紀中所積累的精神遺產帶進新世紀,五四精神就屬於這樣的精神遺產。因此,我們不但應當繼承五四精神,而且應當弘揚五四精神。
『叄』 紀念五四運動六十周年的歷史小論文
五四精神的核心內容為「愛國、進步、民主、科學」。
概括地講,就是「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帝反封建的愛國精神」。
我們應該為了民族的獨立和解放,為了國家的繁榮和富強,前仆後繼,英勇奮斗,積極進取,勤奮工作。
愛國主義是五四精神的源泉,民主與科學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於探索、敢於創新、解放思想、實行變革是民主與科學提出和實現的途徑,理性精神、個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是民主與科學的內容。而所有這些,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振興中華民族。因此,紀念五四運動,發揚五四精神,應該把這些方面結合起來,為振興中華民族而努力奮斗。
總之,五四精神代表著誠實的,進步的,積極的,自由的,平等的,創造的,美的,善的,和平的,相愛互助的,勞動而愉快的,全社會幸福的統一體。
因此五四精神就是升華了的愛國精神。
歸結起來是,憂國憂民的愛國主義精神,無私奉獻的高度社會責任感,宣傳民主科學的進步精神,追尋時代潮流、把握時代命運的偉大精神。
中國歷史文化語境中的現代知識分子,是近代中西文化沖突導致文化轉型的產物。如果將康有為、梁啟超、嚴復等為代表的近代知識分子群體,稱之為中國第一代的現代知識分子,那麼,以陳獨秀、胡適、魯迅等為代表的,則可以稱之為中國第二代的現代知識分子。這些由文化沖突而獲得主體高度自覺,並勇敢地挑起「向西方學習」重擔的現代知識分子,亦被稱之為「先進的中國人」。[1] 不同於中國歷史上的士大夫或文人群體,現代意義上的知識分子,指的是那些以獨立的人格、獨立的身份和獨立的價值標准,藉助知識、文化、思想和精神的力量,來表現自身對於社會、歷史、文化的獨特思考和鮮明的「公共關懷」,體現一種公共良知、社會責任感、歷史使命感,並具有強烈的社會批判意識和參與社會活動的文化人。在現代中國思想文化史上,魯迅無疑是現代中國知識分子的最傑出代表。他的思想、意識、觀念、學說、主張和人格等,都典型地反映出了現代中國知識分子所具有的精神特徵,尤其是他的現代意識的構成和心路歷程及所反映出來的精神特徵,可以說,正是現代中國知識分子的精神縮影。
五四運動要解決的是民族危亡的問題,因此,五四精神就是對解決這個歷史主題的主體能夠產生強大推動作用的精神。五四精神反映著五四運動不同於前此近代中國民主革命的新意,又是五四時期那一代時代先鋒的嶄新的人格特徵。它表現為以下四個統一:
一是啟蒙與救亡的自覺廣泛的統一;二是知識分子與勞動群眾的統一;三是刻苦耐勞的精神與進取創新的精神的統一;四是獨立自主的精神與無私奉獻精神的統一。五四精神五四運動要解決的是民族危亡的問題,因此,五四精神就是對解決這個歷史主題的主體能夠產生強大推動作用的精神。五四精神反映著五四運動不同於前此近代中國民主革命的新意,又是五四時期那一代時代先鋒的嶄新的人格特徵。
作為跨越世紀的一代人有責任將自己即將送走的世紀中所積累的精神遺產帶進新世紀,五四精神就屬於這樣的精神遺產。因此,我們不但應當繼承五四精神,而且應當弘揚五四精神。
『肆』 結合五四運動歷史事件談談五四精神的內涵,並思考作為當代大學生如何繼承和發揚
90年彈指一揮間。1919年的「五四」運動,青年學生以一腔愛國熱血為救亡圖存、振興中華而奔走呼號。曾經的輝煌,如今有多少沉澱在當代青年的心裡?在校大學生是否仍然將「五四」精神銘記於心?
紀念「五四」要與當代現實相結合
「五四」臨近,某高校論壇上一個學生在自己的博客里這樣寫道:「很快就要迎來『五四』青年節了,學校里也開始為它而准備各種各樣的活動,說實話,長期以來,這個節日都是在學校的文藝匯演中度過的。」
對此,北京理工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分團委書記王征說:「如今一些高校組織紀念『五四』的活動,不外乎是參觀、討論、學習什麼的,無法引起學生共鳴。這就導致大多數大學生對『五四』的認識,還停留於表面,對『五四』所蘊含的精神內涵沒有過多的思考。」
今年,在北京大學紀念「五四」運動90周年的系列活動中,有兩場電影的放映非常引人關注,一場是《李大釗》,一場是《孟二冬》,前者是「五四」運動的旗手,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者之一;後者是當代中國知識分子的優秀代表,是為人師表、品德高尚的典範,兩場電影的放映體現了北大紀念「五四」運動的精心安排。
「我們紀念『五四』,不能單就歷史談歷史,而是要通過各種各樣的教育形式,深入探討當代青年與『五四』精神的關系,讓學生們去關注、去思考,與新時期新形勢相結合。」北京大學學生工作部部長馬化祥說,「就像這兩部電影的放映,就是傳承革命歷史、頌揚時代先鋒的一種體現,相信會給學生帶來不同的感受。」
北京師范大學早在今年4月初就發起了「弘揚『五四』精神主題黨日活動」,全校50多個學生黨支部自己設計紀念活動,有的和專業結合探討「五四」精神,有的走進社區服務群眾,還有的院系組織學生參觀魯迅博物館,學生自己做講解員,邊講解邊討論,通過了解歷史,分析現實問題。北師大學生工作部部長梁家峰說:「高校紀念『五四』應該著重探討『五四』精神的當代價值,我理解,就是培養學生敢於擔當、勇於奉獻、努力創新、永遠站在時代前列的責任感和上進心。」
讓當代青年多領略青春向上的精神
今年3月,中國社會科學院在北京、上海、山西等地11所高校的學生中進行了一次「『五四』知識調查」,被調查學生85%是本科生,分布在理工、文史、藝術等各學科。
調查顯示,在幾種了解「五四」運動的途徑當中,絕大多數學生選擇了「課堂講授」,通過報刊、網路等進一步去了解「五四」的學生少之又少。能說出「德先生」、「賽先生」分別代表什麼的學生佔八成。被問到「五四」精神的核心內容時,絕大多數人只選擇了「民主」和「科學」,而同是正確答案的「愛國」、「進步」和「個性解放」卻被忽視了。
「五四」運動給後人留下了豐厚的精神遺產。時至今日,先輩的聲音仍然振聾發聵,「五四」精神需要在年輕人身上繼續傳承和發揚。但是,從現實情況來看,學校為紀念「五四」而作出的種種努力,似乎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溫儒敏說,現在,有些青年人太功利,又太老成,好像缺少一點青春氣息,讓他們多領略「五四」那種青春向上的精神,在打好學業基礎、真正學好本事的同時,保持理想與朝氣,有一點使命感與事業心。就這一點來講,「五四」精神對於青少年並不過時,仍然是促進他們成長的重要思想資源與精神資源。
把「五四」精神內化到學生心中
僅僅是為了不忘卻而去紀念,「五四」就成了各學生機構或社團扎堆辦活動的一個「契機」,或者說是一個大家都必須完成的任務,而「五四」真正的精神內核卻被我們所忽視。
吉林農業大學團委副書記董雅緻說,如何引導和提高當代大學生對「五四」運動深層內容的認識,值得高校認真探討並努力踐行。「應該在日常活動中尋找到合適的載體,一方面帶給學生沖擊和震撼;另一方面,讓學生在參與活動中不僅僅是看熱鬧,同時還能夠反省自我,提升精神境界。」
北京大學大一學生周南加入了學校鄉土中國學會,每周都會去一所打工子弟學校支教,已經堅持了半年多時間。像周南這樣熱心公益、志願付出的「校園義工」,在如今的高校學生群體中,何止成千上萬,他們繼承了「參與、奉獻、互助、進步」的奧運志願者精神,在校內外傳遞著溫暖與愛心。
「學校要做的是把『五四』精神內化到每個學生心中,體現在他們的日常生活學習中。」天津工業大學團委書記張華泉說,「我們目前在全校所有本科專業中都成立了專業社團,二課堂服務於一課堂,幫助學生提升專業興趣,鍛煉實踐能力,在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學習做人,這是在新形勢下對『五四』精神的延伸,很受學生的歡迎。」
溫儒敏表示,學校應當有學校的品格,特別是大學,應當是思想庫,不應當什麼事情都跟著市場效應亦步亦趨,否則就談不上民主和科學,當然也就和「五四」精神感召下的大學精神相去甚遠了。「如果一所學校能秉承『五四』精神來辦學,學生自然就能得到『五四』精神的熏陶,就會有理想,有愛國情懷,『五四』傳統就能得以延續,這可能是更深層次也更有效的傳統教育。」
(此為粘貼,本人保留解釋權利)
『伍』 五四的歷史事件
解釋:五四運動是1919年5月4日發生在北京的一場以青年學生為主,廣大群眾、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階層共同參與的,通過示威遊行、請願、罷工、暴力對抗政府等多種形式進行的愛國運動,是中國人民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
起因: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勝國在法國巴黎召開所謂的「和平會議」,中國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協約國之一,參加了會議。中國代表在和會上提出廢除外國在中國的勢力范圍、撤退外國在中國的軍隊和取消「二十一條」等正義要求,但巴黎和會各大國根據中國在戰爭中的貢獻,以及中國與日本的要求相沖突,部分拒絕中國的請求,竟然決定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經濟利益轉讓給日本。此消息被居心叵測者過度渲染篡改後傳到中國後,北京學生群情激憤,學生、工商業者、教育界和許多愛國團體紛紛通電,斥責日本的無理行徑,並且要求中國政府堅持國家主權。在這種情況下,和會代表提交了關於山東問題的說帖,要求歸還中國在山東的德租界和膠濟鐵路主權,以及要求廢除《二十一條》等不合理條件,由於日本同是戰勝國,此要求遭到拒絕,但中國作為戰勝國的其餘利益基本被承認,民國政府認為利極大,弊甚小,決定在《協約國和參戰各國對德和約》上簽字。最終,英、美、法、日、意等國不顧中國民眾呼聲,在1919年6月28日還是簽訂了《協約國和參戰各國對德和約》,即《凡爾賽和約》,仍然將德國在山東的經濟權利轉送日本。在巴黎和會中,中國政府的外交沒有取得所有的預定目標,竟被居心叵測者污衊成一次徹底的失敗,挑動了中國民眾的不滿情緒,從而引發了五四運動,在這樣強大的壓力下,中國代表最終沒有出席巴黎和會的簽字儀式,國家為此蒙受了極大的損失。
事件:從1918年11月的「公理戰勝強權」慶典,到次年1月的巴黎會議,短短兩個月時間,當時的中國充分詮釋了「自古弱國無外交」的定律,所謂的「公理戰勝強權」不過是一個美麗的童話。面對這樣屈辱的局面,從5月1日開始,北京的學生紛紛罷課,組織演講、宣傳,隨後天津、上海、廣州,南京,杭州,武漢,濟南的學生、工人也給予支持。
意義:五四運動直接影響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和發展,中國共產黨黨史一般將其定義為「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注意這里的「封建」一詞是泛化的封建觀),並以此運動作為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分水嶺。
相關鏈接:http://ke..com/link?url=Bpq56zK1YTbEe6IpNs3cjIVWV2T-xSWtWUFovHKvUn7n2S1cm9RYi-#2
『陸』 54運動的論文1500字左右
五四運動在歷史上是一個很有意義的運動他讓很多學生意識到了思想上的改變。。
『柒』 五四運動的基本史實及歷史意義
1919年5月4日,在古都北京爆發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反帝愛國群眾運動,革命浪潮迅速席捲全國,各界民眾同仇敵愾,共同奏起一曲浩氣長存的時代壯歌。是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在巴黎近郊的凡爾賽宮召開了戰後和平會議。
會上,中國代表最初提出的取消列強某些特權的七項希望條件及廢除二十一條不平等條約的要求均被無理否決,最後和會竟將原德國在山東攫取的一切權益轉由日本接管。
消息傳入國內,激起全國人民的強烈抗議。5月4日下午,北大等十幾所學校3000餘名學生聚集天安門廣場,喊出了"外爭國權,內懲國賊","廢除二十一條","誓死力爭","還我青島"等口號。
遊行隊伍到東交民巷使館區請願未果,就前往趙家樓胡同曹汝霖的住宅。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是北洋政府與日本具體交涉的親日派官僚。
當時,曹已嚇得躲了起來,憤怒的學生就將在曹宅的章宗祥痛打一頓,並放火焚燒了曹宅。這時,大批軍警趕到,當場逮捕了32名學生。在廣大學生針鋒相對的斗爭下,在各界的強烈聲援下,被捕學生很快被釋放了,但運動的目的並未實現。
5月19日,北京大中學校2.5萬多人舉行總罷課,並進行大規模的愛國運動。6月3、4、5日,更多的學生走向街頭,抗議軍閥政府的倒行逆施,800多名學生被捕入獄,當局甚至用北大校舍作臨時監獄來關押學生。
駭人聽聞的六三大拘捕激起全國各地更強烈的反抗。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群起響應,正義凜然、不畏強暴的愛國斗爭從星星之火,漸成燎原之勢。據統計,全國有20多個省區,100多個大中城市捲入到這場如火如荼的洪流之中,尤以上海爆發的六三運動規模最大。
6月5日,上海工人自動舉行罷工,支援學生的反帝愛國斗爭。以日商內外棉第三、四、五紗廠工人帶頭,全市六七萬工人罷工。同時,上海商人也舉行了罷市。一些地方的工人、商人積極響應,推動了斗爭的發展。迅猛擴大的斗爭形勢給反動當局以極大壓力。
6月7日,北京政府被迫釋放被捕學生。6月10日,下令撤銷了曹、章、陸的職務。但是,6月17日,北京政府又電令中國代表,同意在和約上簽字。
為此,又引發了新的一輪抗爭,拒絕和約簽字的呼聲如潮,全國各地發往巴黎抗議簽字的電報就達7000餘份,中國代表終於沒有出席和約簽字儀式。
歷史意義:
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徹底的不妥協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的偉大斗爭。
五四運動是1919年5月4日發生在北京以青年學生為主的一場學生運動,廣大群眾、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階層共同參與的一次示威遊行、請願、罷工、暴力對抗政府等多形式的愛國運動。
是中國人民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是中國革命史上劃時代的事件,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到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
北洋軍閥的黑暗統治,中國工人階級的壯大,新文化運動促進思想解放,十月革命給中國人民送來了馬克思主義,再加上歐洲巴黎和會的外交失敗,「巴黎和約」的簽訂,引爆了轟轟烈烈的五四愛國運動。
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及其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從而在思想上和幹部上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准備了良好的條件。
『捌』 求五四運動90年論文
五四運動九十年祭
五四運動是一次偉大的愛國救亡運動,也是一次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
為什麼二十世紀到來後不久,在中國大地上會發生這樣一場以愛國救亡和思想解放為主要內容的規模空前的群眾性運動?它不是突然發生的,更不是任何人所能製造出來的。可以說:這以前的全部歷史,已為這場運動的到來作了充分的准備。
從1840年的鴉片戰爭開始,在西方列強侵略下,中國一步步喪失獨立的地位,變成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中華民族蒙受了巨大的屈辱。人民在痛苦地哭泣著、反抗著。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之交,這種沉淪的步伐大大加快了。
中日甲午戰爭失敗,帶給中國人心靈上的創痛,是以往歷次對外戰爭失敗難以比擬的。曾經親身經歷這場事變的吳玉章沉痛地回憶道:「我還記得甲午戰敗的消息傳到我家鄉的時候,我和我的二哥曾經痛哭不止。」「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國條約!它使全中國都為之震動。從前我國還只是被西方大國打敗過,現在竟被東方的小國打敗了,而且失敗得那樣慘,條約又訂得那樣苛,這是多麼大的恥辱啊!」戰後,西方列強以為中國這條「破船」快要沉了,紛紛撲過來,在中國爭奪勢力范圍。當歷史進入二十世紀時,八國聯軍武裝佔領了中國的首都北京。這一連串令人驚心動魄的事件,竟發生在短短的五六年內。
亡國滅種的陰影,籠罩在每個熱愛祖國的中國人的心頭。人們再也無法沉默,無法繼續忍受下去了。愛國救亡和思想解放,正是在這種歷史條件下開始被提到突出的位置上來。最早提出「救亡」的,是嚴復1895年的一篇文章。孫中山比他看得更遠,前一年在檀香山興中會宣言里就提出了「振興中華」這個激動人心的目標。怎樣才能將中國從絕境中拯救出來?人們普遍意識到:不能再照老樣子生活下去了,必須在各方面來一個大的變革。
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是二十世紀中華民族經歷的第一次歷史性巨變。人們為什麼不惜作出任何犧牲,一定要奮起革命?中心的一點,就是要救亡圖存,振興中華。他們當時認為:中國之所以會淪落到如此地步,就是因為有一個專制、腐敗、賣國的清朝政府在統治著,只要把這個政府推倒了,中國就可以獲得新生,一步步建設成一個現代國家。他們把革命看做是為建設掃清障礙、創造必要的前提。
辛亥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為中國的進步打開了閘門,使反動統治秩序再也無法穩定下來。這次革命也帶來一次思想解放。皇帝,歷來被看成是至高無上、神聖不可侵犯的,如今也可以被打倒,那麼,還有什麼陳腐的東西不可以拋棄掉呢?
但是,歷史前進的路程是曲折的。辛亥革命並沒有改變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和人民的悲慘境遇。日本企圖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出籠,袁世凱稱帝,張勛復辟,一幕幕丑劇緊鑼密鼓地上演。中國的狀況仍在一天天壞下去。周圍彷彿一片黑暗,看不到它的盡頭。有志氣的愛國者並沒有因此而停止前進的腳步,在遍布荊棘的崎嶇道路上毫不氣餒,開始了新的探索。
他們痛定思痛,從總結辛亥革命失敗的教訓入手,認為共和制度所以不能真正得到鞏固,根本原因在於缺少一場對舊思想、舊文化、舊禮教的徹底批判。陳獨秀寫道:「我們中國多數國民口裡雖然是不反對共和,腦子里實在裝滿了帝制時代的舊思想。」「這腐舊思想布滿國中,所以我們要誠心鞏固共和國體,非將這班反對共和的倫理文學等等舊思想,完全洗刷得乾乾凈凈不可。否則不但共和政治不能進行,就是這塊共和招牌,也是掛不住的。」
要救亡圖存,要變革,要在思想上來一個解放,這已成為二十世紀初的中國誰也阻擋不住的時代潮流。五四前夜的初期新文化運動,是辛亥革命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繼續和發展。它的到來是不可避免的。
民主和科學是專制和迷信的對立物
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主要旗手陳獨秀,在他創辦的風靡一時的《新青年》雜志上喊出的最響亮口號,是民主和科學。他寫道:「解放雲者,脫離夫奴隸之羈絆,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之謂也。」他又寫道:「我們相信尊重自然科學實驗哲學,破除迷信妄想,是我們現在社會進化的必要條件。」他有一段名言:「追本溯源,本志同人本來無罪,只因為擁護那德謨克拉西和賽因斯兩位先生,才犯了這幾條滔天的大罪。要擁護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對孔教、禮法、貞節、舊倫理、舊政治;要擁護那賽先生,便不得不反對舊藝術、舊宗教;要擁護德先生又要擁護賽先生,便不得不反對國粹和舊文學。」
「民主」和「科學」(也就是德先生和賽先生)的提出,是切中時弊的。民主的對立物是專制,科學的對立物是迷信,這正是中國幾千年封建統治遺留的惡果。它在中國社會里有著盤根錯節的巨大勢力和影響。向這兩個大敵全面宣戰,需要極大的勇氣。
五四新文化運動對封建主義舊思想、舊文化、舊禮教的批判,其尖銳徹底的程度、所向無前的聲勢,是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魯迅在《新青年》上發表的小說《狂人日記》,有一段膾炙人口的話:「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葉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里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狂人日記》不僅是新文化運動中真正以白話文從事小說創作的第一篇,在新學運動中有著里程碑的意義,而且就其對舊社會、舊文化鞭撻的精闢深刻來說,在當時也可說無與倫比。
《新青年》的影響不斷擴大。各地擁護新文化運動的刊物風起雲涌般相繼出版。婦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口號的提出,使運動觸及的社會面遠比辛亥革命更為廣泛。
這次對封建主義舊文化的大討伐,起了巨大的思想解放作用,使許多原來處在麻木不仁狀態的人猛然驚醒過來。短時間內,人們(特別是青年人)對新舊事物的態度發生了巨大變化。它清掃了舊地基,為人們接受新思想作了重要准備。以《新青年》為代表的初期新文化運動對中華民族覺醒的重大貢獻是不可磨滅的。
當然,統治了中國兩千多年的舊思想、舊文化,決不是一兩次猛烈的討伐和沖刷就能清除干凈的,這是一個長期的歷史任務。人們對民主和科學的認識,在這個過程中也在逐步深化。中國民眾的大多數是工人和農民。要求民主如果只停留在少數學者和知識青年的狹小圈子裡,那麼,不管議論如何激烈,仍然只是少數人的民主,談不上真正廣泛的人民民主。在五四運動初期,由於中國社會條件的限制,只能做到這樣,但它是不夠的,需要繼
續前進。科學,最根本的是要符合實際。這同樣不是單靠少數人坐而論道就能解決的,需要投身到實踐中去,在實踐中反復經受檢驗才能做到。五四時期的先進分子,就是循著這個方向不斷前進的。
從個性解放到改造社會
五四運動前夜的初期新文化運動,是在西方近代民主主義的旗幟下進行的。他們用來反對舊文化、舊禮教的思想武器,主要是以個人為中心的「獨立人格」和「個性解放」。他們把個人的權利看得高於一切,認為:「社會集多數小己而成者也。小己為社會之一員,社會為小己所群集。故不謀一己之利益,即無由致社會之發達。」陳獨秀寫道:「人間百行,皆以自我為中心,此而喪失,他何足言?奴隸道德者,即喪失此中心,一切操行,悉非義由己起,附屬他人以為功過者也。自負為一九一六年之男女青年,其各奮斗以脫離此附屬品之地位,以恢復獨立自主之人格。」他們的著眼點還只在個人利益,而不是人民的整體利益,他們所追求的還只是個人的解放,而不是全體勞動人民的解放,但用這種思想來反對專制和迷信,仍有著巨大的進步作用。
這種以個人為中心的思想武器,並不能從根本上給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指明真正的出路。那時候,挪威作家易卜生在中國有很大的影響。胡適在1918年寫了《易卜生主義》,說:「易卜生最可代表十九世紀歐洲的個人主義的精華,故我這篇文章只寫得一種健全的個人主義的人生觀。」易卜生有一個著名的劇本《娜拉》,女主人公娜拉不願意做「丈夫的傀儡」而離家出走。有人稱贊這個劇本表現了「女性的自覺」。魯迅卻作了一篇《娜拉走後怎樣》的講演,尖銳地提出一個問題:「從事理上推想起來,娜拉或者也實在只有兩條路:不是墮落,就是回來。因為如果是一匹小鳥,則籠子里固然不自由,而一出籠門,外面便又有鷹,有貓,以及別的什麼東西之類;倘使已經關得麻痹了翅子,忘卻了飛翔,也誠然是無路可以走。還有一條,就是餓死了,但餓死已經離開了生活,更無所謂問題,所以也不是什麼路。」他
在後面又說:「如果經濟制度竟改革了,那上文當然完全是廢話。」這些話是辛辣的,但顯然是更清醒而現實的認識。
從中國的實際情況來看,當時統治著中國的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是強大的,中國社會的現狀是那樣黑暗和腐敗,決不是任何個人奮斗所能改變;離開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對絕大多數人來說,也不會有什麼個性解放可言。如果只是從文化領域著手,停留在這里,不進行社會的變革,同樣會流於空談,不能使中國的問題得到根本解決。人們不能不繼續向前探索。
於是,「改造社會」、「建設新社會」的呼聲越來越高,逐漸響徹全國。各種報刊紛紛參加社會改造和中國出路問題的討論。改造社會的問題在思想界被提到如此突出的地位,成為先進青年集中關注的焦點,在中國近代史上還是第一次。這表明人們對問題的認識正從表層向更深層挖掘,是當時先進青年中產生新的覺悟的表現。
從愛國主義走向社會主義
中國的現實社會必須改造,這在先進的愛國青年中已逐漸成為共識。但是,這個社會應該改造成什麼樣子,多數人最初卻並不清楚。
長時期來,許多愛國者一直欽慕西方國家的富強,把它們作為中國仿效的榜樣。這是十分自然的事情。從當時來說,確實也沒有其他可以效法的榜樣。但隨著資本主義在近代的發展,它的內在社會矛盾日益尖銳地暴露出來,貧富懸殊的狀況令人觸目驚心。二十世紀初,對歐美社會認真作過考察的孫中山已經認識到只有國家繁榮富強這一個目標是不夠的。他寫道:「歐美強矣,其民實困」,「社會革命其將不遠。」社會主義思想,本來就是在資本主義社會各種內在矛盾日益暴露而又無法根本解決的情況下產生的。孫中山把自己提出的民生主義也稱為社會主義。盡管他對這個問題的認識有許多天真和模糊的地方,但他在許多人正醉心於向西方學習的時候,便敏銳地看到西方社會不是完美無缺的,存在著它的陰暗面,力求加以避免,並且熱烈地同情社會主義,同情勞動大眾的命運,這在當時是十分不容易的。
隔不了幾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劫後的歐洲留下的是滿目瘡痍,是更加令人震驚的災難和混亂。這種狀況,不能不使更多的中國人感到震驚。西方的社會制度在他們心目中頓時失卻原來那種耀眼的光彩。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又在許多人面前樹立起新的榜樣。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隊伍開始出現分化。先進分子們自然地得出結論:難道我們還要步著西方世界的後塵,沿著這條老路再走一遍嗎?為什麼不能改弦易轍,採納世界上更新的學說,創立一種更加合理的社會?當時是北京大學學生的何孟雄寫下這樣一段話:「歐洲資本主義的發達,工人及中產階級的淪到不幸的地步,我們中國在產業萌芽的時會,當然要對於歐洲資本主義造出來的罪惡務宜具一種戒心,有旁的較好的法子當然採取好的法子。未見得資本主義是必經的階段,即是資本主義發展了,將來的革命是免不掉的。難道勞動階級鑄定必需受資本主義的痛苦嗎?」
中國國內社會狀況出現的新變動,也深化了這場中國要不要社會主義的辯論。那時候,張東蓀主張:中國現在最需要的就是發展實業,不必再去談什麼社會主義。他在一篇文章中說:「救中國只有一條路,一言以蔽之:就是增加富力。而增加富力就是開發實業,因為中國的唯一病症就是貧乏。」他說:「空談『主義』必定是無結果。」陳獨秀、陳望道、邵力子等立刻對他提出批評。他們說:中國要發展實業,要增加富力,在這一點上並不存在爭論;問題在於,增加的富力是使大多數人都能享受到幸福,還是只歸少數人壟斷。他們認為:只有社會主義才能使大多數人得到幸福。他們舉出中國現實生活中已出現的實例說:「譬如開灤煤礦、京奉鐵道,總算是北方物質上的大工事,不但北方多數人未曾因開灤煤礦、京奉鐵道減少生活的苦痛,而且礦坑燒死工人幾百名,鐵橋壓死工人幾百名,假使沒有開灤煤礦、京奉鐵道,這幾百工人或者還不至一齊慘死;可見只知開發物質文明,卻不用有益於多數人的主義去開發,即令各省都開礦築路,也不能使多數人得著人的生活。」
當然,這些先進分子那時對中國社會的了解還是相當膚淺的,他們還不可能指出民族資本的發展在現階段有它的積極意義,也不可能了解實現社會主義社會在中國還是以後的事,更不可能懂得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是多麼艱巨而復雜的事業。但他們在當時就尖銳地指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如果聽任用資本主義的方法來發展實業,結果將會使富者愈富,貧者愈貧。中國社會的改造應該以社會主義為方向,要在實現國家繁榮富強的同時實現人民共同富裕。這些認識是十分重要的。
這是中華民族經過長期探索後產生的新的認識,形成的新的理想和信念。
五四時期那樣多先進分子奔集到社會主義的旗幟下來,是不難理解的。他們是立志救國的忠誠的愛國者,懷著強烈的正義感和歷史使命感。最初,傳入中國的新思潮中,有社會主義、無政府主義、工團主義、國家主義、自由主義等等,都曾在社會上產生過不小的影響。那些先進分子從對各種思潮的反復比較推求中,得出結論:只有把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作為奮斗目標才能救中國,別的辦法都不能救中國。隨著對中國的具體國情逐漸有了更清醒的認識,他們在不長的一段時間後又看清了應該先把反對帝國主義和本國封建勢力作為現階段的基本任務,但他們的長遠目標始終是要在中國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
一個沒有理想和信念的民族,是可悲的、沒有前途的。許多先進分子從愛國主義走向社會主義,是中國近代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所決定的。一旦這種理想和信念在越來越多的先進分子中堅定地樹立起來,它就成為一種新的動力,使中國歷史開始以新的姿態大踏步向前邁進。
青年知識分子的道路
走在五四運動前列、起著先鋒作用的,是一大群青年知識分子,特別是青年學生。
青年學生在當時是剛剛形成不久的新一代知識分子。他們生長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長期為民族的屈辱、社會的黑暗和連年不息的內戰而感到痛苦。他們有著較多的近代文化知識,視野比較開闊,容易接受新思想,許多人有著「以天下為己任」的抱負和激情。學校中的集體生活,也使他們更容易採取集體行動。
直接導致5月4日愛國運動爆發的,是帝國主義列強在巴黎和會上把戰敗國德國原在中國山東攫取的種種特權轉讓給日本。消息傳來,學生中久已郁積的憤怒一下子爆發出來了。5月4日,北京大學等高校的三千多名學生舉行了聲勢浩大的集會和遊行。當時散發的《北京學界全體宣言》中寫道:「我們的外交大失敗了!山東大勢一去,就是破壞中國的領土!中國的領土破壞,中國就亡了!」「中國存亡,就在此舉了。」北洋軍閥政府對學生的愛國行動進行了殘酷的鎮壓。學生們向社會各界展開宣傳,取得公眾的支持。運動像野火一樣,迅速從北京蔓延到全國,從學生的抗議活動發展到工人罷工、商人罷市。原來潛藏在中國社會內部的巨大力量,彷彿從地平線下突然噴湧出來,這是過去沒有看見過的。整個中國沸騰起來了。
一場把千百萬群眾卷進來的運動,就像平地一聲春雷,使許多原在睡夢中的人驚醒過來,喚起了人們對國家前途命運的關切,喚起了人們對新的社會理想的嚮往和追求。學生們去街頭演說,到工人區進行調查,舉辦平民學校,沖破以往知識分子的狹小圈子,接觸社會,發現在自己周圍還存在一個更加廣闊的天地,開始看到自身存在的弱點,明白在改造社會的同時也需要改造自己,於是提出要把「小我」融於「大我」之中,奉獻給「大我」。
運動的高潮稍稍過去後,許多人又逐漸認識到:單憑一時的熱情和沖動,並不能解決如何救中國的問題,需要更多的理性和思考,需要正確學理的指導。人們頭腦中積累了大量的問號,要求找出這些問題的答案。各種新的刊物像雨後春筍般出現,在五四後的一年間達到四百種之多。研究新思想的團體也紛紛成立。馬克思、恩格斯、列寧著作的中文全譯本,1920年以前連一部也沒有。這時,國內出現了兩個宣傳馬克思主義的中心:一個是北京,一個是上海。在北京,1920年初,由李大釗主持,北京大學一些學生組織了馬克思學說研究會。「開始是利用從北大圖書館借來的一部分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的著作以及與此有關的一些書籍,分別閱讀。不懂外文的同志,則請通曉外文者幫助他們。再過一個時期,又籌集了一些資金,買了一批書籍。學習的人漸漸多了,於是就在1921年11月17日的《北京大學日刊》上公開宣布,成立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列名這個研究會發起人的鄧中夏、高君宇、黃日葵、羅章龍、劉仁靜等都是五四運動時期青年學生中的積極分子。在上海,1920年5月成立了馬克思主義研究會,除陳獨秀等外,李達、陳望道、李漢俊等是從日本回國的留學生。這兩個中心,同湖北、湖南、山東、廣東和海外一批受過五四運動深刻影響的先進分子建立起聯系。1921年7月,也就是五四後兩年多一點時間,中國共產黨成立了。李達回憶道: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思想准備,組織准備都有。但是思想准備非常之快,只是二、三年的功夫,這是中國的特點。因為中國人民已經經過了多年的教訓,完全懂得別的路不行」。他們作出自己的抉擇,是以多年實踐檢驗過的事實為依據的,是經過深思熟慮才確定下來的。五四運動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准備了思想上和幹部上的條件。
九十年的時光,很快就流逝過去了。回顧八十年前我們的先人經歷過的這段扣人心弦的歷史行程,不能不令人興起無窮的感慨。在那一代青年人周圍,是令人感到窒息、令人滿懷悲憤的黑暗環境。國家和民族的命運已處在生死存亡的邊緣。對有志氣的愛國青年來說,剩下的只能是置個人生死安危於度外的英勇拼搏。他們面前的現實任務是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而他們心中期待著的是在未來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今天,中國的狀況同當年相比已發生根本的變化,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已成為現實的奮斗目標,人們正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集中全力為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事業奮斗。重溫往昔的歷史,無疑會給我們帶來一些有益的啟示。
『玖』 結合五四運動歷史事件談談五四精神內涵,並思考作為當代大學生如何繼承和發揚這一
什麼是五四精神呢?有的認為是愛國主義,有的認為是民主與科學,有的認為是解放思想、不斷創新,有的認為是理性精神、個性解放,有的認為是勇於探索、追求真理,有的認為是破舊立新的革命或變革,有的認為是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等等。這些說法都是有道理的,事實上也是聯系在一起的。
愛國主義是五四精神的泉源,民主與科學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於探索、敢於創新、解放思想、實行變革是民主與科學提出和實現的途徑,理性精神、個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是民主與科學的內容。而所有這些,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振興中華民族。因此,紀念五四運動,發揚五四精神,應該把這些方面結合起來,為振興中華民族而努力奮斗。
總之,五四精神代表著誠實的,進步的,積極的,自由的,平等的,創造的,美的,善的,和平的,相愛互助的,勞動而愉快的,全社會幸福的統一體。
什麼是五四精神呢?有的認為是愛國主義,有的認為是民主與科學,有的認為是解放思想、不斷創新,有的認為是理性精神、個性解放,有的認為是勇於探索、追求真理,有的認為是破舊立新的革命或變革,有的認為是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等等。這些說法都是有道理的,事實上也是聯系在一起的。
愛國主義是五四精神的泉源,民主與科學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於探索、敢於創新、解放思想、實行變革是民主與科學提出和實現的途徑,理性精神、個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是民主與科學的內容。而所有這些,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振興中華民族。因此,紀念五四運動,發揚五四精神,應該把這些方面結合起來,為振興中華民族而努力奮斗。
總之,五四精神代表著誠實的,進步的,積極的,自由的,平等的,創造的,美的,善的,和平的,相愛互助的,勞動而愉快的,全社會幸福的統一體。
因此五四精神就是升華了的愛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