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關於南京有趣的歷史知識
民國時候,簡稱京的是南京,所謂的京滬鐵路指的是南京到上海的這一段,現在不僅改成滬寧鐵路,而且寧還只能排在滬的後面,難怪南京人對此不爽呢。
民國時候,北京簡稱平,因為連北京這個名字都被改成了「北平」,平津戰役、平綏鐵路、平漢鐵路的平都是北京。
南京的簡稱寧來源於南京的一個古代稱謂「江寧」。江寧現在只是南京一個郊區的名字,但寧卻被用來代指整個南京。
公元937年,南唐以金陵府為江寧府。北宋與清亦為江寧府。江寧又為縣名,或在城區,或在郊區。清與上元縣同為江蘇省城。民國廢府及上元,以江寧縣為省會。國民黨政府建都南京,又移江寧於市郊。
南京與北京的稱謂轉換的歷史著實有趣。
明朝初年,朱元璋定都南京,曾經的元大都被改為北平,意為北方平定,降為一般州府;到了永樂朝,朱棣遷都北平,改北平為北京,但南邊的京城又不敢輕易廢棄,於是制定了兩京,北京又稱順天府,南京稱為應天府。這是繼唐代的東西二京之後,中國再次出現兩京制局面。不過,兩京只是在理論上同等重要,而人們通常更願意叫北京為京師。
清朝定都北京,南京被改為江寧,意為江南安寧。江寧雖為兩江總督駐地,但政治地位與明朝相比,自然是相去甚遠,不可同日而語。北京作為唯一的都城,連「北」字也去掉了,直接稱為京城、京師。(沈陽只是陪都,所以清朝不是兩京制)(另外,《南京條約》其實是《江寧條約》,後來才改為現在的名字)
接下來到了民國。孫中山先生於1912年元旦從上海乘專車來南京就職,臨時大總統府就設在清代的兩江總督署內,今遺址猶存。其後,在經過了十餘年的軍閥統治以後,1927年至1949年期間,中華民國政府又再度建都於南京。北京(京師)改為北平。
南京的民國首都沒作幾年,就被日本鬼子蹂躪和佔領;八年之後「中國捷克日本,南京重慶成都」;又三年之後,南京被解放,從首都變成直轄市,再變成江蘇省省會。
北平在日本侵華時期,曾經被日本人定為未來的支那的首都,這個使命由偉大的GCD完成。1949年,北平改為北京,作為新中國的首都。
應該感謝新中國,南京沒有被改為江寧,仍然保留了「京」字。雖然現在南京的地位連清朝時期的江寧都不如,雖然現在北京的「京」字已經完全遮蓋住了「北」字的含義。
『貳』 南京相關常識
你去新華書店買復習書 。看你是選文還是理 考專還是本。要是專的話買 三門主課的書 就好了 要是文本就買 三門主課 和 歷史地理 理本就是三門主課
『叄』 南京的知識
南京又稱"健康'"金陵'"江寧'等,簡稱"寧'!
南京就是南京樣,四季分明,冬天很冷,夏天酷熱,春秋太專短,春夏之交屬又有酶雨季節.
南京人非常好客,南京地人傑地靈,南京風景優美,南京好的一B鳥騷.
南京的特點不是大城市,但有大城市的歷史,不小又有小城市和諧,不新還有新城市的繁華,不舊倒有老地方的懷念!
特產很多.桂花鹽水鴨,鴨血粉絲湯,菊花澇,蘆蒿,等吃的.
還有雨花石!
謝謝!
『肆』 閱讀下列圖文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南京,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她親眼見證了近代中國的興衰榮辱。材
(1)材料一:中英《南京條約》簽訂。材料二:中華民國成立(或「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內成立」)。材料四:國民容黨政權垮台(蔣家王朝覆滅、國民政府統治在大陸結束)。 (2)中英《南京條約》使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中華民國的成立,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國民黨政權垮台,結束了國民黨政權在中國22年的統治,中國即將進入新的歷史時代。 |
『伍』 歷史知識 追50分!
1.孫中山出生時間.
答1866.11.12
2.三民主義在哪裡提出的.
答 檀香山
3.二次革命暴發時間:
答 1913年7月12日版
4中國由此以權來第1個犧牲是誰
答 應該是宋教仁先生
51922年5月6日孫中山離開廣州往何地.
答 上海
6.民生主義兩大經濟綱領.
答 民生主義的主要內容是「平均地權」。主張核定全國地價,現有的地價歸地主所有,革命後因社會進步所增漲的地價歸國家所有,由國民共享,做到「家給人足」
7民權主義的基礎
答 推翻封建帝制 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
『陸』 關於歷史的知識細心人事請進~~~~~~
我對樓主的見解深有同感。也發現很多歷史劇都有常識性的歷史錯誤。下面僅以前一陣子熱播《花木蘭》為例子說說吧:
首先,電影裡面竟然把柔然的首領稱之為「單於」,而事實應該稱為「可汗」,「單於」是匈奴首領的稱呼;電影的編導即便沒有弄清楚歷史真相,但也應該知道聯系比較一下《木蘭辭》里的「可汗大點兵」這句話吧;
其次,劇中花木蘭跟門獨對話時曾說道「我的隊伍中里有漢人、氏人和鮮卑人,沒有羊」。其中「氏人」明顯應該是「氐人」,當年五胡亂華中的五胡指匈奴、鮮卑、羯、氐和羌族。難道是因為趙薇讀錯了嗎??
第三,我們不難發現劇中花木蘭的軍隊多是拿著劍盾的輕步兵。這一點也是不對的,我們知道,北朝的軍隊多是帶有馬甲和馬鐙的重騎兵,劍只是用來防身和禮儀用具,並沒有大規模裝備步兵,更何況北朝的步兵即便有用短兵器的,用的也不是劍,而是類似於劍的環首刀。花木蘭帶著這樣一群拿著劍的步兵去做誘餌引誘敵人的騎兵竟然還能生還。。。。不能不說,導演真有本事!!!!
第四,北魏步兵在敵人逼近時用那麼大的長弓對柔然人進行拋射更顯滑稽!眾所周知,長弓是英國國王愛德華一世(十三世紀晚期到十四世紀初)從威爾士爾士人那裡學會使用的,並才開始大規模裝備的武器,時間上相差了將近一千年。
第五,關於劇中文泰的死。這個將軍居然被設計成下基層鍛煉的七皇子拓跋宏(實行漢化改革的魏孝文帝)。這也就算了,反正是戲嘛!但是,我們要注意的是,歷史上的魏孝文帝4歲就沒了爹,自己也只活了32歲,因此他根本不可能那麼大一把年紀還是皇子。文泰在行軍時遭到柔然步兵的襲擊,對方藏在他前方不遠處的一個小土坡後面,他居然看不到!暈,作為一個將軍,行軍打仗竟然沒有預先派偵察兵進行偵查的常識。而雙方遭遇戰的結果更是讓人大跌眼鏡:北朝的騎兵竟然被柔然的步兵給拖住;而作為老大的文泰,卻不知道先暫時撤退,然後整頓隊形再進行攻擊,他竟然硬拼,結果更是把自己弄成毀容!!!
最後,該劇中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鏡頭,就是將軍下令在一個屯子征糧60萬石。石這個單位是中國古代糧食的主要計量單位之一,各個朝代具體數額都不一樣,明代時一石約為120斤,南北朝時可能少一點,我們就按90斤算,那也是5400萬斤糧食,北魏時一畝地可打糧食300斤,這就需要18萬畝的土地來生產這些糧食,北魏的均田制是每個男子分得土地40畝,再加上女子分得的土地,我們按每戶有土地80畝,那就是2250戶的收成,而徵收的糧食最多是每戶收成總量的一半,那麼我們可以算得這個屯子應該共有戶口4500戶。可是那個戰亂紛繁不已的年代哪裡還會有這么大的屯子,即便是南朝的健康(現在的南京)也不過如此吧,更何況還是在那麼遙遠邊疆地區!
以上這只不過是個例子。總之,像這類的古裝歷史劇情節有很多都經不住推敲,我們姑且看之,吸收值得看的,其他的那些糟粕就讓他放一邊吧。
『柒』 中國人必知的歷史知識...
中國歷史大事年表
一 、原始社會(約170萬年前到約公元前21世紀)
約170萬年前 元謀人生活在雲南元謀一帶
約70-20萬年前 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帶
約1.8萬年前 山頂洞人開始氏族公社的生活
約0.5-0.7萬年前 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約0.4-0.5萬年前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
約4000多年前 傳說中的炎帝、黃帝、堯、舜、禹時期
二、 奴隸社會(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夏 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2070年 禹傳予啟,夏朝建立
商 公元前1600 年到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1600年 商湯滅夏,商朝建立
公元前1300年 商王盤庚遷都殷
西周 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
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滅商,西周開始
公元前841年 國人暴動
公元前771年 犬戎攻入鎬京,西周結束
春秋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遷都洛邑,東周開始
三、 封建社會(公元前475年到公元1840年)
戰國(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356年 商鞅開始變法
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21年 秦統一,秦始皇確立郡縣制,統一貨幣、度量衡和文字
公元前209年 陳勝、吳廣起義爆發
公元前207年 巨鹿之戰
公元前206年 劉邦攻入咸陽,秦亡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楚漢之爭
西漢(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公元前202年 西漢建立
公元前138年 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
公元8年 王莽奪取西漢政權,改國號新
東漢(25年到220年)
25年 東漢建立
73年 班超出使西域
105年 蔡倫改進造紙術
132年 張衡發明地動儀
166年 大秦王安敦派使臣到中國
184年 張角領導黃巾起義
200年 官渡之戰
208年 赤避之戰
三國(220年到280年)
220年 魏國建立
221年 蜀國建立
222年 吳國建立
230年 吳派衛溫等率軍隊到台灣
263年 魏滅蜀
265年 西晉建立,魏亡
西晉(265年到316年)
280年 東晉滅吳
316年 匈奴攻佔長安,西晉結束
東晉(317年到420年)
317年 東晉建立
383年 淝水之戰
南北朝(420年到589年)
420年 南朝宋建立
494年年到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
隋(581年到618)
581年 隋朝建立
589年 隋統一南北方
605年 開始開通大運河
611年 隋末農民起義開始,山東長白山農民起義爆發
唐(618年到907年)
618年 唐朝建立,隋朝滅亡
627年-649年 貞觀之治
713年-741年 開元盛世
755年-763年 安史之亂
875年-884年 唐末農民戰爭
五代(907年到960年)
907年 後梁建立,唐亡,五代開始
916年 阿保機建立契丹國
北宋(960年到1127年)
960年 北宋建立
1005年 宋、遼澶淵之盟
1038年 元昊建立西夏
11世紀中期 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
1069年 王安石開始變法
1115年 阿骨打建立金
1125年 金滅遼
南宋(1127年到1276年)
1127年 金滅北宋,南宋開始
1140年 宋、金郾城大戰
1206年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權
元(1271年到1368年)
1271年 忽必烈定國號元
1276年 元滅南宋
明(1368年到1644年)
1368年 明朝建立,元朝結束
1405年-1433年 鄭和七次下西洋
16世紀中期 戚繼光抗日倭
1553年 葡萄牙攫取澳門居住權
1616年 努爾哈赤建立後金
1628年 明末農民戰爭爆發
清(1636年到1911年)
1636年 後金改國號為清
1644年 李自成建立大順政權,農民軍攻佔北京,明亡
1662年 鄭成功收復台灣
1673年 三藩叛亂開始
1684年 清朝設置台灣府
1689年 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
1771年 土爾扈特部重返祖國
1839年 林則徐虎門銷煙
1840年-1842年 鴉片戰爭
1842年 中英《南京條約》簽訂
19世紀四五十年代 中國無產階級產生
1851年 金田起義、太平天國建立
1856年-1860年 第二次鴉片戰爭
1858年 《愛琿條約》《天津條約》的簽訂
19世紀六七十年代 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產生
1860年 《北京條約》的簽訂
19世紀60到90年代 洋務運動
1864年 天京陷落、太平天國運動失敗
1883年-1885年 中法戰爭
1894年-1895年 甲午中日戰爭
1895年 中日《馬關條約》簽訂
19世紀90年代 帝國主義在中國強占「租借地」劃分「勢力范圍」
1898年 戊戌變法
1900年 義和團運動高潮,八國聯軍侵略中國
1901年 《辛丑條約》簽訂
1905年 中國同盟會成立
1911年 黃花崗起義、保路運動、武昌起義
四、 近代史
民國(1912年到1949年)
1912年 中華民國建立
1913年 二次革命
1915年 新文化運動、護國運動開始
1916年 袁世凱恢復帝制失敗
1919年 五四運動爆發
1921年 中國共產黨成立
1923年 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
1925年 五卅慘案、五卅反帝運動爆發
1926年 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
1927年 南京國民政府建立,南昌起義
1928年 井岡山會師
1931年 九·一八事變
1934年 紅軍長征開始
1936年 西安事變
1937年 盧溝橋事變,日軍南京大屠殺
1940年 百團大戰
1941年 皖南事變
1947年 發動「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的愛國運動
五、 現代史
194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50年 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 徹底廢除封建剝削制度
1953年 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
1954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誕生
1966年 文化大革命開始
1976年 四五運動,文化大革命結束
1978年 改革開放
1992年 鄧小平講話,加快改革開放
1997年 香港回歸
1999年 澳門回歸
『捌』 根據你所學過的知識列舉三例和南京有關的歷史事件,並說明事件的影響
答案:(1)1852年,太平天國攻佔南京,並將南京改名為天京,定做都城,正式建版立了與清王朝對峙的農權民政權;
(2)1911年12月,孫中山在南京建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頒布了中國第一部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的憲法──《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3)1927年4月8日,蔣介石在南京成立了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利益的國民政府;
(4)1937年12月,日軍在南京製造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殺害我國同胞30多萬人;
(5)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標志著歷時22年的國民黨反動統治的覆亡。
『玖』 南京風土民情知識
「地名映射了人類歷史的過去和現在,是鮮活而且廣泛的文化符號,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一個城市特殊的文化行為。僅從『南京十佳老地名』中,我們就可以品味出六種不同風格的南京。」昨天上午,在第22期「市民學堂」上,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六朝文化研究專家胡阿祥,以「南京十佳老地名」(烏衣巷、朝天宮、桃葉渡、成賢街、龍蟠里、夫子廟、長干里、孝陵衛、莫愁路、虎踞關)為例,和市民一起品味老地名中蘊含的南京歷史、文化和風俗。
烏衣巷:歷史滄桑的南京
「南京歷史的一大特點是興衰起伏非常明顯」,胡阿祥說,得名於孫吳時代的烏衣巷,最能反映南京的這種歷史滄桑。六朝時期,烏衣巷和朱雀橋非常繁華。隋朝統一全國後,拆毀六朝宮殿,把這里變成農田。到唐朝時,已經是「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了。「劉禹錫的《烏衣巷》,用野草開花點綴朱雀橋的荒蕪,夕陽余暉映照烏衣巷的凄惶,寫盡了南京的歷史滄桑。」
龍蟠里、虎踞關:地理形勝的南京
龍蟠里、虎踞關得名於諸葛亮說過的「鍾阜龍蟠、石頭虎踞,真帝王之宅也」。胡阿祥說,在冷兵器時代,南京北面、西面有長江天塹,北面還有幕府山,南面有秦淮河,東面有紫金山,是個進可攻退可守的山環水抱之地,封建王朝建都的風水寶地。南京也正是憑借這樣的地理形勝成為六朝古都和十朝都會。「可以說,龍蟠里和虎踞關這兩個老地名把南京的地理形勢表現得非常精確,是南京地理形勝的象徵。」
桃葉渡、長干里、莫愁路:性情浪漫的南京
「南京是一個充滿了故事的城市,故事裡蘊含感情的城市。」胡阿祥說,桃葉渡這個老地名反映了南京的浪漫,長干里體現了南京的純情,莫愁路展現了南京人有愁不要愁的心態。
桃葉渡因東晉王獻之迎送愛妾桃葉而得名。王獻之還為桃葉寫下了《桃葉歌》,把這種「綠葉紅花」、「無風婀娜」變成才子佳人的文化符號,離愁別緒的象徵,反映了南京滄桑歷史下的浪漫。得名於范蠡築越城的長干里,李白為之留下了自己最柔情的詩句:「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崔顥則在《長干曲》中描寫了秦淮河船家生活的漂泊之感、離愁別恨。加上舊時南京有「長乾折柳」的習俗,長干里體現出「青梅竹馬、兩小無猜」般的純情和長干送別的依依不捨之情。得名於莫愁女的莫愁路,則表現了南京人化愁為不愁的心態,是南京不斷被毀不斷重建的一種寫照。
夫子廟:市井百態的南京
「夫子廟集大雅、大俗於一體,是最能體現南京市井百態的老地名。」胡阿祥說,夫子廟供奉的是大成至聖先師孔子,是宋、元、明、清時期的官學所在地,可稱之大雅;但夫子廟又是什麼都有,是最生活化的南京。夫子廟是南京老地名的集中代表區,這里有南京的歷史、故事、風俗、歌謠等,走在夫子廟,南京的歷史感覺和文化體驗就撲面而來。
成賢街:人文雅緻的南京
胡阿祥說,六朝時,成賢街是皇家貢院所在地。明朝時,是國子監所在地。當時,國子監是最高學府,人們認為學子入國子監讀書,會入仕為官成為賢人,故名成賢街。可以說,成賢街彌漫著濃濃學風、書香,是最能展現南京厚重、平靜氛圍的地方,是人文雅緻南京的象徵。
朝天宮、孝陵衛:歷史上京都大氣的南京
「朝天宮、孝陵衛都與朱元璋有關,只有在京都才能有,它們體現了南京歷史上作為京都的大氣。」胡阿祥說,朱元璋是平民皇帝,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將士大都出身貧寒,不懂禮儀。朱元璋稱帝後,建立朝天宮,派儒生教演他們朝見天子禮儀。孝陵衛是守護孝陵「衛」(明朝的一種軍事建制)的所在地。明朝確定了南京的城市規模,奠定了南京的歷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