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歷史學楊棟梁

歷史學楊棟梁

發布時間:2021-02-27 23:41:49

A. 多少日本浪人參與黃花崗起義

關於你的問題,通過相關文獻檢索情況如下:參考文獻:
1趙金珏:《日本浪人專與辛亥革命》屬,《中國近代史專題研究叢書》,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敘述辛亥革命前後大陸浪人活動的概況。以下各章以歷史人物和事件為主線,分析他們的思想和歷史事件的因果、特點。在書中350頁。「1911年廣州起義失敗後,宮崎滔天於5月16日曾寫信給末永,信中談及廣州起義失敗的情形」。雖然兩日本人都是同盟會成員,但是沒有直接參與4月27日廣州起義。
2楊棟梁著《辛亥革命時期日本大陸浪人的對話認知與行動》,《歷史教學》,2012年3期,也沒有相關報道。
所以可以從以上資料可以看到日本浪人沒有直接參與黃花崗起義,至少沒有直接證據可以說明。
希望能幫助到你的問題解決。
杭州圖書館

B. 歷史八年抗戰改為十四年抗戰,有何深意

還原歷史原貌貫通歷史整體
在中國抗日戰爭歷史中,8年抗戰是指從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的全面抗戰;14年抗戰則是指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後開始的抗戰,包含了局部抗戰和全面抗戰兩個階段。
教育部表示,教材修改要求將8年抗戰一律改為14年抗戰,全面反映日本侵華罪行,強調「九一八事變」後的14年抗戰歷史是前後貫通的整體,應在課程教材中予以系統、准確體現。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館長李宗遠說,8年到14年不是改變,而是還原歷史原貌。1937年作為歷史節點的意義,在於全民族全面抗戰的開始,同樣不會被否認。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日本史學會會長湯重南說,歷史上使用8年抗戰的提法,是考慮到對當時特殊歷史環境的尊重。恢復14年抗戰史的提法,更是對歷史真實的尊重。

增加東北抗戰的時間段學術有據
此次教材修改的歷史內容,主要是增加了東北抗戰的時間段。
湯重南說,14年抗戰這個概念具有科學性、歷史性、原則性與現實性。
李宗遠說,事實上,學界大約在2005年就結束了爭論,一致認定中國抗戰歷史應為14年標准。這個標准在紀念抗戰60周年期間得到了貫徹和體現。
湯重南說,14年抗戰更符合歷史事實。首先,中國抗戰第一槍在1931年沈陽北大營就已經打響;第二,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30萬東北抗日聯軍在1931年至1937年之間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抵抗,付出了大量犧牲。
李宗遠說,從1931年開始,日本對中國的侵略逐步推進,中國對日本的反抗和防範也在逐步推進。在1931年至1937年間,從「九一八事變」開始,中國共產黨滿洲省委就在積極部署抵抗,9月19日還發表抗日宣言,東北義勇軍在共產黨領導下壯大成為東北抗日聯軍,發動廣大民眾參加抗戰。在此期間,國民黨方面也有東北軍余部繼續進行對日抗戰,還有十九路軍參加的淞滬抗戰也屬於其中的一部分。
南開大學世界近現代史研究中心主任楊棟梁教授表示,教材的修改是對抗戰問題認識的巨大進步,令人欣慰。14年抗戰史的主要依據在於:日本對中國的侵略連續14年沒有間斷過,中國人民的抵抗從1931年開始就沒停止過。因此,東北的抗戰不僅是東北人民對日本侵略者的抵抗,更是中華民族持續不斷、不屈不撓的抗爭,都應該計入抗戰的史冊。

新界定有助於消除認識混亂
李宗遠說,14年抗戰史能夠最大程度地將為爭取民族解放而流血犧牲的烈士,囊括到民族英烈的范疇中來,這是對民族脊樑、抗戰英靈最重要的告慰和尊重。
湯重南說,8年抗戰不能將為民族而戰的大量英烈包含在內,特別是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北義勇軍、東北抗日聯軍,他們在最艱苦的環境中流血犧牲,「南有楊靖宇,北有趙尚志」,世界聞名,特別是我們的國歌就是義勇軍進行曲。這些不被算作抗戰歷史,是極大的不公。
這一新的歷史界定,也粉碎了一些海外勢力扭曲8年抗戰與14年抗戰之間有機聯系,排他獨斷地抹殺中國共產黨作為民族中流砥柱的不良居心。
此外,湯重南還表示,在國際上存在一種長期歷史偏見,對中國抗日戰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當中的重要歷史地位嚴重認識不足。14年抗戰史的正名,有助於喚醒國際認知,進一步敦促各界繼續接近歷史真實,公允面對中國人民做出的重大犧牲。
張玉來說,14年抗戰史的書寫,有助於國內國際抗戰史研究領域能夠更好地進行對接。譬如日本著名學者江口圭一與家永三郎等,都將中國抗日戰爭起點定位於1931年。這樣的呼應是對日本國內勇於正視歷史、反省罪行的有識之士的一種肯定,有助於警醒各國牢記歷史、珍惜和平。
張玉來還認為,應進一步研究梳理抗戰史,消除近年來「抗日神劇」等歷史泛娛樂化所造成的認識混亂以及價值觀扭曲,加強對青少年乃至全社會的歷史傳承,積極正本清源。
滿意請採納

C. 日本戰爭犯罪的侵華罪行的侵略罪行鐵證如山(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77周年)

吉林省公布了日本侵華檔案最新研究成果——450件郵政檢閱檔案。這些保存在吉林省檔案館的檔案形成時間為1937年到1945年,全部為日文書寫,其中日本人之間的通信佔50%以上,充分披露了日軍侵華的種種罪行。同時,匯集最新研究成果的《鐵證如山——吉林省檔案館館藏日本侵華郵政檢閱月報專輯》兩本圖書,由吉林出版集團出版發行。
用真實的記錄,還原歷史
「吉林省檔案館內的日軍侵華檔案,記錄著日本在中國乃至亞洲犯下的滔天罪行。」吉林省檔案館研究館員趙玉潔二十幾年都在和這些檔案打交道,「1945年日本投降時關東憲兵隊司令部沒來得及徹底銷毀,這些檔案才得以保留下來。」
郵政檢閱是日本侵華時期各地憲兵隊針對日本軍人、軍隊服務人員、日本民眾,殖民地、佔領區的軍政要人及普通民眾、外籍人士等往來信件、電報、電話、出版物進行的秘密檢查。各地憲兵隊對其中反映日軍暴行、戰爭實態、危害日軍統治或可資日軍利用的內容進行消除、扣押等處理,並摘要輯錄形成月報或周報。
吉林省檔案館副館長、新聞發言人穆佔一介紹說,郵政檢閱檔案所摘錄信件的內容完全出自日本侵華時的親歷者、見證者之手,「親手所為、親眼所見、親筆所寫,具有不可抵賴的原始性」。
「整理這些檔案,對檔案工作人員是精神和感情的折磨。最初接觸這些檔案時,裡面描寫的日軍燒殺淫掠等暴行的場景,讓人經常做噩夢。」趙玉潔介紹說,有的同事在研究731部隊罪行檔案時,甚至出現一定程度的抑鬱。
據介紹,檔案中被檢查信件的發信人、收信人的姓名、住址均可查證,很多信件內容與歷史事件相吻合。「郵政檢閱月報檔案內容多屬於日本軍人、『開拓民』等寫給親人的家書,其內容對事件描述往往是最原生態、最真實、具體的反映。」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中心教授衣保中說。
用翔實的內容,揭露暴行
衣保中教授在研究中發現,郵政檢閱月報檔案中有一份非常珍貴的檔案,反映了日軍在諾門罕戰爭中對蘇軍發動了化學戰,這份檔案明確記錄了「石井部隊被派往前線」。衣保中介紹,所謂的「石井部隊」就是731部隊。日本在侵華過程中,公然違背國際公約,研製使用化學武器和細菌武器,犯下了反人類的罪行。
據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員蔣立峰介紹,郵政檢閱月報檔案記錄了日軍視勞工生命如草芥,與狗同等對待的反人道罪行,在關東軍的鎮壓和苛酷管理下,數十萬中國勞工在修築軍事工程中變成了白骨。
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王勝今認為,這批檔案提供了第一手檔案資料,充實了1935年以後到日本戰敗期間利用白俄羅斯移民侵略遠東的罪證。
用確鑿的鐵證,警示未來
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楊棟梁介紹說,郵政檢閱月報檔案資料大量反映了被侵略的中國人民的苦難,也揭示了白俄羅斯人、朝鮮人對日本的佔領的不滿,以及一部分日本人本身對軍國主義的排斥和反對戰爭的態度。
中日關系史學會副會長王泰平介紹說,當年日本軍國主義打著「建設東亞永遠的和平」「建立東亞新秩序」「建設東亞共同體」等幌子,發動侵略戰爭。對檔案的整理公布,也是對日本人民保衛和平的有力支持。
吉林省檔案館將聯合國內科研院所、國內頂級專家加入研究,同時邀請國外專家進行國際合作研究。穆佔一說:「《鐵證如山》系列成果將被翻譯成英文、日文等多種文字,在國際上發行,讓國際社會了解日本侵華的鐵證,認清日本右翼勢力對侵華戰爭種種錯誤言論」。《 人民日報 》(記者岳富榮祝大偉 2014年07月06日 04 版)

D. 日本近現代經濟史的作者簡介

楊棟梁,1954年2月生,遼寧人。歷史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1982年南開大學歷史系版畢業。曾在日本東京權大學經濟學部、名古屋太學經濟學部、愛知大學研究和講學。現任南開大學世界近現代史研究中心主任、日本研究院教授、經濟史研究中心教授。兼任中華日本學會副會長、中國日本史學會副會長、中國日本經濟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中日關系史學會常務理事。長期從事日本近現代經濟史和日本近現代史研究,代表作有《日本戰後復興期經濟政策研究》、《國家權力與經濟發展一日本戰後產業合理化政策研究》、《近代以來日本綴濟體制變革研究》、《日本後發型資本主義經濟政策研究》,發表各種學術著述近百篇、部。

E. 有哪位網友可以提供一下南開大學歷史系古籍所王薇老師的信息,謝謝

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師信息
時間:2012-04-02 04:53來源:未知 作者:huawenuser 點擊:1114次
姓名 性別 職稱 所屬部門 碩導 博導 1 敖堃 男 副教授 古籍與文化研究所 中國古代史 查看 2 白新良 男 教授 中國古代史 查看 3 常建華 男 教授 歷史學系 中國古代史 歷史學院學術委員會 歷史學科評議組 歷史學學位評定分委員會 歷史學院教學指導委員會 歷史

姓名 性別 職稱 所屬部門 碩導 博導
1 敖堃 男 副教授 古籍與文化研究所 中國古代史 查看
2 白新良 男 教授 中國古代史 查看
3 常建華 男 教授 歷史學系 中國古代史 歷史學院學術委員會 歷史學科評議組 歷史學學位評定分委員會 歷史學院教學指導委員會 歷史學院職稱評定委員會 查看
4 陳暢 女 講師 文物與博物館學系 考古學及博物館學 查看
5 陳德弟 男 副教授 古籍與文化研究所 中國古代史 查看
6 程平山 男 副教授 文物與博物館學系 中國古代史 查看
7 陳絜 男 教授 古籍與文化研究所 中國古代史 查看
8 陳志強 男 教授 世界史學系 世界史 黨政領導 歷史學院學術委員會 歷史學科評議組 歷史學學位評定分委員會 歷史學院教學指導委員會 歷史學院職稱評定委員會 世界史學系 查看
9 崔岩 女 講師 歷史學系 歷史文獻學 查看
10 黨超 男 講師 歷史學系 中國古代史 查看
11 鄧麗蘭 女 副教授 歷史學系 中國近現代史 查看
12 丁見民 男 講師 美國歷史與文化研究中心 世界史學系 世界史 世界史學系 查看
13 董國輝 男 副研究員 拉丁美洲研究中心 世界史 世界史學系 世界史學系 查看
14 董瑜 女 講師 世界史學系 世界史 世界史學系 查看
15 杜家驥 男 教授 中國古代史 史學理論與史學史 歷史研究所 查看
16 付成雙 男 副研究員 世界史學系 世界史 世界史學系 查看
17 高飛 女 工程師 行政辦公室 查看
18 高艷林 男 副教授 歷史研究所 中國古代史 史學理論與史學史 黨政領導 查看
19 郭長虹 男 副教授 文物與博物館學系 史學理論與史學史 考古學及博物館學 查看
20 郭明 男 館員 教學與科研辦公室 教學辦公室 查看

21 郭偉 男 初級 查看
22 顧曉茜 女 工人 網路技術研究中心 查看
23 韓琦 男 教授 拉丁美洲研究中心 世界史 世界史學系 世界史學系 查看
24 韓鐵 男 教授 美國歷史與文化研究中心 世界史學系 世界史 世界史學系 查看
25 哈全安 男 教授 世界史 歷史學學位評定分委員會 歷史學院教學指導委員會 歷史學院職稱評定委員會 世界史學系 世界史學系 查看
26 何孝榮 男 研究員 歷史研究所 中國古代史 查看
27 洪國起 男 教授 歷史學院學術委員會 查看
28 侯傑 男 教授 歷史學系 中國近現代史 歷史學院教學指導委員會 查看
29 侯詠梅 女 館員 文獻資料中心 查看
30 黃春雨 男 副教授 文物與博物館學系 考古學及博物館學 查看
31 王昊 男 館員 查看
32 胡寶華 男 教授 歷史學系 專門史 查看
33 賈洪波 男 副教授 文物與博物館學系 考古學及博物館學 查看
34 江沛 男 教授 歷史學系 中國近現代史 黨政領導 歷史學院學術委員會 歷史學學位評定分委員會 歷史學院教學指導委員會 歷史學院職稱評定委員會 查看
35 姜勝利 男 教授 歷史學系 查看
36 藍海 男 副研究員 黨政領導 查看
37 李冬君 女 副教授 歷史學系 中國近現代史 查看
38 李凡 男 教授 世界史 世界史學系 世界史學系 查看
39 李晶 女 講師 古籍與文化研究所 查看
40 李劍鳴 男 教授 查看

41 李金錚 男 教授 歷史學系 中國近現代史 查看
42 李來容 女 講師 歷史學系 中國近現代史 查看
43 李明玉 女 副研究員 教學與科研辦公室 教學辦公室 歷史學學位評定分委員會 查看
44 林延清 男 教授 歷史研究所 查看
45 李少兵 男 教授 歷史學系 中國近現代史 查看
46 李少龍 男 副研究館員 文物與博物館學系 考古學及博物館學 查看
47 劉敏 女 教授 歷史學系 中國古代史 查看
48 劉曉琴 女 副教授 歷史學系 中國近現代史 查看
49 劉毅 男 教授 文物與博物館學系 考古學及博物館學 歷史學院學術委員會 歷史學學位評定分委員會 歷史學院教學指導委員會 歷史學院職稱評定委員會 查看
50 劉岳兵 男 教授 世界史學系 查看
51 劉尊志 男 副教授 文物與博物館學系 考古學及博物館學 查看
52 李小林 女 教授 歷史研究所 中國古代史 查看
53 李喜所 男 教授 歷史學系 中國近現代史 歷史學院學術委員會 歷史學科評議組 歷史學學位評定分委員會 歷史學院職稱評定委員會 查看
54 李憲堂 男 副教授 歷史學系 專門史 查看
55 李永勝 男 副教授 歷史學系 中國近現代史 查看
56 李卓 女 教授 世界史 歷史學科評議組 歷史學學位評定分委員會 世界史學系 查看
57 李治安 男 教授 歷史學系 歷史學院學術委員會 歷史學科評議組 歷史學學位評定分委員會 歷史學院教學指導委員會 歷史學院職稱評定委員會 查看
58 羅宣 女 副教授 美國歷史與文化研究中心 世界史學系 世界史 世界史學系 查看
59 毛立坤 男 講師 歷史學系 中國近現代史 查看
60 馬世力 男 教授 網路技術研究中心 世界史學系 世界史 歷史學院教學指導委員會 世界史學系 查看

61 門連鳳 女 研究員 黨政領導 歷史學院學術委員會 歷史學學位評定分委員會 歷史學院教學指導委員會 歷史學院職稱評定委員會 查看
62 米鎮波 男 教授 查看
63 南炳文 男 教授 歷史研究所 中國古代史 歷史學院學術委員會 歷史學科評議組 歷史學學位評定分委員會 歷史學院教學指導委員會 歷史學院職稱評定委員會 查看
64 潘斌 女 工程師 查看
65 潘芳 女 講師 拉丁美洲研究中心 世界史學系 世界史學系 查看
66 龐乃明 男 副教授 歷史研究所 中國古代史 世界史 查看
67 喬治忠 男 教授 歷史學系 中國古代史 歷史文獻學 歷史學學位評定分委員會 歷史學院教學指導委員會 查看
68 宋志勇 男 教授 世界史學系 查看
69 孫立群 男 教授 歷史學系 中國古代史 歷史學院教學指導委員會 查看
70 孫衛國 男 教授 歷史學系 歷史文獻學 查看
71 譚融 女 教授 世界史學系 查看
72 王昊 男 館員 行政辦公室 查看
73 王軍 男 工程師 網路技術研究中心 查看
74 王金連 女 編輯 教學與科研辦公室 教學辦公室 查看
75 王黎 男 副教授 世界史學系 世界史學系 查看
76 王利華 男 教授 歷史學系 中國古代史 黨政領導 歷史學學位評定分委員會 歷史學院教學指導委員會 查看
77 王力平 女 教授 古籍與文化研究所 查看
78 王立新 男 教授 世界史學系 查看
79 王萍 女 教授 拉丁美洲研究中心 世界史 世界史學系 世界史學系 查看
80 王秋香 女 助理研究員 文獻資料中心 教學辦公室 查看

81 王薇 女 教授 古籍與文化研究所 查看
82 王先明 男 教授 歷史學系 中國近現代史 歷史學院學術委員會 歷史學科評議組 歷史學學位評定分委員會 歷史學院職稱評定委員會 查看
83 王曉欣 男 教授 歷史學系 中國古代史 查看
84 王燕 女 助理館員 文物與博物館學系 查看
85 王以欣 男 教授 世界史學系 世界史 世界史學系 查看
86 溫娟 女 副教授 世界史學系 查看
87 武鵬 男 講師 世界史學系 世界史 世界史學系 查看
88 吳志成 男 教授 世界史學系 查看
89 吳振清 男 副教授 查看
90 肖軍 男 副教授 美國歷史與文化研究中心 世界史學系 世界史 世界史學系 查看
91 肖玉秋 女 副教授 世界史學系 世界史學系 查看
92 夏炎 男 副教授 歷史學系 中國古代史 查看
93 謝東 男 助理研究員 教學與科研辦公室 查看
94 薛磊 男 副教授 歷史學系 中國古代史 查看
95 徐思偉 男 副教授 世界史 世界史學系 世界史學系 查看
96 許檀 女 教授 歷史學系 中國古代史 查看
97 閻國棟 男 教授 世界史學系 查看
98 閆愛民 男 教授 歷史學系 中國古代史 查看
99 楊巨平 男 教授 世界史學系 世界史 世界史學系 查看
100 楊棟梁 男 教授 世界史 歷史學院學術委員會 歷史學科評議組 歷史學院職稱評定委員會 世界史學系 查看

101 楊東明 男 講師 文物與博物館學系 考古學及博物館學 查看
102 楊令俠 女 教授 美國歷史與文化研究中心 世界史學系 世界史 世界史學系 查看
103 楊永明 男 副研究員 古籍與文化研究所 文獻資料中心 查看
104 葉民 男 副教授 世界史學系 世界史 世界史學系 查看
105 元青 男 教授 歷史學系 中國近現代史 查看
106 袁勝文 男 副教授 文物與博物館學系 考古學及博物館學 查看
107 余新忠 男 教授 歷史學系 中國古代史 查看
108 藏佩紅 女 副教授 世界史學系 查看
109 張傳勇 男 講師 歷史學系 中國古代史 查看
110 張分田 男 教授 歷史學系 專門史 查看
111 張國剛 男 教授 查看
112 張聚國 男 副教授 美國歷史與文化研究中心 世界史學系 世界史學系 查看
113 張榮明 男 教授 歷史學系 專門史 歷史學院教學指導委員會 查看
114 張思 男 教授 歷史學系 中國近現代史 查看
115 張偉偉 男 副教授 世界史學系 世界史 世界史學系 查看
116 趙伯雄 男 教授 古籍與文化研究所 歷史學院學術委員會 歷史學學位評定分委員會 歷史學院教學指導委員會 歷史學院職稱評定委員會 查看
117 趙德宇 男 教授 世界史學系 查看
118 趙學功 男 教授 美國歷史與文化研究中心 世界史學系 世界史 世界史學系 查看
119 趙永紀 男 教授 古籍與文化研究所 查看
120 鄭瑋 女 講師 世界史學系 世界史 世界史學系 查看

121 朱鳳瀚 男 教授 考古學及博物館學 查看
122 朱洪斌 男 副教授 歷史文獻學 查看
123 朱會玲 女 館員 文獻資料中心 查看
124 朱彥民 男 教授 歷史學系 專門史 查看

(責任編輯:huawenuser)

F. 我想跨專業考研

給你一些信息做參考!

北京師范大學
歷史學科是北京師范大學最早形成的系科之一,由 1902 年創立的京師大學堂"第二類"分科演變而來。1952 年院系調整,輔仁大學歷史系並入。在百年的歷史發展中,一批享譽海內外的學者李大釗、錢玄同、鄧之誠、王桐齡、方國瑜、朱希祖、張星烺、楊秀峰、楚圖南、陳垣、侯外廬、白壽彝、趙光賢、柴德賡、劉啟戈、陳正飛、張鴻翔等在此辛勤耕耘過,奠定了北師大歷史學科堅實的基礎。現有 1 個國家級重點學科, 1 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7 個博士點, 8 個碩士點。既有國內外知名的教授何茲全、龔書鐸、劉家和、瞿林東、陳其泰、晁福林、鄭師渠等,也有一批嶄露才華的中青年學者。
在科研方面,是國內歷史教學和科研的重要基地,是全國高校中最早設立歷史學博士後流動站和最早獲得歷史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之一,也是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基地。1994 年設為國家首批人文社會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2001 年被評為全國優秀基地,是" 211 "工程、" 985 "工程國家重點建設單位。

北京大學
前身可溯至1899年秋京師大學堂設立的史學堂,是近代中國最早建立的史學教育科系。辛亥革命後,京師大學堂1912年5月改為國立北京大學。新文化運動中,北京大學的史學教育多方吸取近代世界新的科學理論、方法和知識,力求使學生獲得廣博的基礎知識,打下厚實的學術功底,練就精深的專業能力。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進行院系調整時,由於清華大學和燕京大學一部分歷史學骨幹教師的匯入,北京大學歷史學系的師資陣容進一步壯大,在國內外的學術地位益發突出。隨著形勢的發展,考古學專業1983年從本系分出,獨立成為考古學系。在該系的教師行列里,涌現過李大釗、馬敘倫、馬衡、朱希祖、陳寅惲、陳翰笙、陳衡哲、傅斯年、李濟、董作賓、孟森、錢穆、陳垣、陳受頤、顧頡剛、鄧之誠、馮家升、張星、劉崇、毛子水、姚從吾、鄭天挺、翦伯贊、張政、向達、鄧廣銘、周一良、齊思和、楊人、邵循正、蘇秉琦等著名的史學家。
課程門類設置齊全,分本科和研究生兩個層次,可授予學士、碩士、博士三級學位,本科從1994年起列為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現有兩個國家級重點學科:中國古代史、世界近現代史;四個博士點: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近現代史、世界地區國別史。還有全國第一家博士後流動站。

南京大學
前身溯源於1902年建立的三江師范學堂國史科。1952年院系調整時,由原中央大學歷史系、邊疆政治系和金陵大學歷史系合並而成。九十餘年來,一批史學大師和著名學者先後任教,如柳詒徵、繆鳳林、陳訓慈、郭廷以、沈剛伯、朱希祖、張貴永、賀昌群、雷海宗、羅爾綱、韓儒林、白壽彝、陳恭祿、王繩祖、蔣孟引、王拭、王覺非、茅家琦等,奠定了南大歷史系的學科構架、基本特色及發展基礎。全系設有歷史學、考古學兩個本科生專業,以及中國近現代史、中國古代史、世界史、專門史(國際關系史)、考古學5個博士點(含碩士點)。1995年,被確定為國家教育部直屬的文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1996年,經國家人事部評審建立博士後流動站;並成為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的單位。1998年,本系經國務院學位辦評審,獲准按歷史學一級學科招收博士生。本繫世界地區、國別史為國家重點學科,中國近現代史為江蘇省重點學科。

復旦大學
歷史系是復旦大學歷史最為悠久的系科之一,成立於1925年。1949年,暨南大學和同濟大學的文學院並入復旦,改史地系為史學系。1952年全國高等院校進行院系調整,組成了復旦大學歷史系。從80年代後期起,原屬於歷史系的歷史地理和文博專業,先後獨立為歷史地理研究所和文博系。
該系擁有享譽學界的一代宗師,如周谷城、顧頡剛、周予同、姚名達、方豪、陳守實、鄧廣銘、蔡尚思,等等。著名的語言學家陳望道、聞名遐邇的地理學家任美鍔都先後擔任過系主任。1952年院系調整後,又有譚其驤等傑出學者調入任教,開創了復旦大學歷史系的新局面。

南開大學
1919年南開大學創建伊始,即設置有歷史學門。1923年,南開大學正式建立歷史系。著名學者蔣廷黻博士任歷史系教授,兼系主任,成為該系的奠基人。目前,有著名明史專家南炳文教授、蒙元史專家李治安教授,中國近代史專家李喜所教授,美國史專家李劍鳴教授、王曉德教授,拜占廷史專家陳志強教授,日本史專家楊棟梁教授、米慶余教授,還有相關領域的專家王先明教授、白新良教授、趙伯雄教授、杜家驥教授、常建華教授、喬治忠教授、許檀教授、李卓教授、韓鐵教授、馬世力教授等等。 該院現擁有8個二級學科,它們是: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史、專門史、史學理論及史學史、考古與博物館學、歷史文獻學、歷史地理學,均擁有碩士和博士學位授予權,基本上涵蓋了史學領域的各個方面。哈全安教授主持的"世界上古中古史",李治安教授、王曉欣副教授主持的"中國古代後期史"兩門課程,被確定為國家級精品課程。孫立群教授主持的"中國古代前期史"課程,被確定為天津市級精品課程。學院每年招收博士生60餘名,碩士生60餘名,本科生70餘名,並招收博士後研究人員。
以上是對2008年前五名歷史學院師資力量的簡單介紹,為方便報考學子能夠了解如何選擇投報專業以及院校,以北京師范大學中國近現代史為例,向大家進行較為全面的分析。考生可以以此為參考去收集自己有意向報考的院校專業信息。

更多詳情可咨詢跨考專業咨詢師!

G. 定州都有哪些歷史人物啊急求! 盡可能多的告訴我,在這兒謝謝了!

李夫人,野史中又稱李妍,中山(今河北省定州市)人,是漢武帝最為寵愛的妃子之一。她是武帝寵臣、宮延樂師李延年的妹妹,貳師將軍李廣利的姊姊。
李延年擅長音律歌舞,故而頗得武帝寵幸。一日延年為武帝獻歌,歌詞稱:「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武帝聞得此曲,極為感慨嘆息。武帝姊平陽公主便告訴武帝,歌中的佳人就是指延年的妹妹,即李夫人。李夫人隨後得武帝召見,由是深得寵幸。
李夫人早卒,武帝以皇後之禮安葬,後來還封其弟李廣利為貳師將軍,李延年為協律都尉。武帝駕崩後,霍光揣度其意旨,為李夫人追上尊號為孝武皇後。
李夫人生一子劉髆,為昌邑哀王。其孫劉賀,襲昌邑王,只當了二十七日的皇帝。
劉琨(271~318年),字越石,中山(今河北定州)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裔。西晉詩人、音樂家和愛國將領。
宮素然 定州人 古代第一位女畫家,著作《明妃出塞圖》,該畫於清朝咸同年間流入日本,現藏於日本大阪節立美術館。畫面描繪西漢元帝時,王昭君遠嫁匈奴單於,出塞和親跋涉塞外路上的情景。
孫志遠(1911年出生於河北省定州,1966年逝世),原名秉哲,是一位中國共產黨政治家。
孫志遠1929年加入共青團,1930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和國共內戰時期擔任過不同部隊的政治委員。曾參加西藏和平解放談判。後來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三機械工業部部長。
孫志遠(1911-1966)原名孫秉哲,又名宋耀祖、孫國鈺、孫健。
1911年10月12日生於河北定縣大王梅村。
1929年在北平師范大學讀書時,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1930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參加領導愛國學生運動。同年11月任共青團北平市委組織部部長。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被派到東北遼陽一帶的抗日義勇軍中工作。
1932年春返回家鄉,任中共定縣中心縣委書記,曾組織農民武裝配合高(陽)蠡(縣)暴動。
1933年2月到東北軍騎兵二師訓練班任教官,後到第五十三軍從事兵運工作。
1934年8月被派到蘇聯海參崴學習。1935年2月回國,先後在沈陽,北平等地從事黨的秘密工作。
1936年8月被派到中共東北軍第五十三軍工委工作。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冀中人民自衛軍黨代表,參與創建冀中抗日根據地。
1938年5月任八路軍第三縱隊兼冀中軍區政治部主任、冀中區黨委常委。
1940年入延安中共中央黨校學習,1942年任黨校第二部副主任。
1943年任晉綏軍區政治部副主任。
1944年任晉綏軍區第三軍分區司令員,兼中共中央晉綏分局黨校副校長。
1945年任晉綏野戰軍獨立二旅政委。
1946年1月任軍事調處執行部駐集寧執行小組中共方面代表。同年5月任晉綏野戰軍政治部主任、第三縱隊政委。
1947年任晉綏土改工作團團長兼中共靜樂縣委書記。
1948年7月任西北野戰軍第七縱隊政委,1949年2月任第一野戰軍七軍政委,同年6月任第一兵團政治部主任,參加扶(風)郿(縣)、隴東等戰役。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西南軍政委員會秘書長。
1952年11月調任政務院副秘書長兼參事室主任。
1954年2月任中共中央財委第二、第三辦公廳主任,同年10月任國務院第三辦公室副主任、國家建委副主任。
1956年10月任國家經委副主任、黨組副書記,後兼物資管理總局局長。
1961年1月任國防工業委員會黨組第二書記,國防工業辦公室副主任,第三機械工業部部長兼黨組書記。
1958年5月被補選為中共第八屆中央候補委員。
1959年4月被選為第三屆全國政協常委。是第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
1966年10月11日在北京逝世。
張寒暉(1902年—1946年),河北定州人,中共早期地下黨員。
1937年在西安創作著名抗日歌曲《松花江上》,1946年病逝於延安。
1925年入北平國立藝專戲劇系,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0年在北平加入中國左翼作家聯盟。
1934年回老家組織抗日救國會,同時從事小說和戲劇創作,為宣傳抗日奔走呼號。
1935年去西安,在東北軍中宣傳抗日。
1937年再度深入農村,宣傳抗日救國。
1942年任陝甘寧邊區文協秘書長,他創作的《松花江上》、《國民大生產》、《去當兵》等著名歌曲,曾在解放區和全國廣為流傳,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
張電甲(1922.2.15——2010.3.14), 河北省定縣(定州市)北車寄村人。
1922年張電甲出生在定縣北車寄村一個貧苦的家庭,
1935年,張電甲就已經是個熱血少年,投身到了家鄉河北定縣(今河北定州市)晏陽初領導的中華平民教育促進總會(簡稱平教會,為鄉村建設運動的前身)學習。當年張寒暉還在定縣主持平民教會工作,張電甲第一次接觸了解了馬列主義,並參加了由張寒暉組織的家鄉農民運動。
1937年10月加入由呂正操將軍領導的人民自衛軍在冀中平原上開始了艱苦卓絕的抗戰。
1938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42年,部隊開往定縣,反「掃盪」開始後,張電甲不幸在一次戰斗中英勇負傷住在當地群眾家養傷,定縣北町慘案後和冀中部隊失散。後來由於傷勢一直沒有痊癒以及其他一些原因沒有找到部隊。便在家結婚開始了農民生活。
2010年3月14日因傷病醫治無效在北車寄去世。
楊棟梁(1916-1989)河北省定縣(今定州市)北車寄村人。曾用名楊文聚
1938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8年6月參加革命工作。
1951年6月參加抗美援朝戰爭,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二十兵團第六十八軍第二零三師師長。
1955年4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二十六軍第一副軍長兼參謀長。
1967年8月10日至1972年6月29日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江西省軍區司令員。
1968年1月至1972年4月任江西省革命委員會副主任。
1970年12月至1972年6月任中共江西省委書記(當時設有第一書記)。
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獨立功勛榮譽章。是中國共產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1989年1月8日在濟南逝世。

H. 明年想考南開日本研究院的研究生,想了解下日研的國際政治和世界史專業都有哪些老師,謝啦~~

http://202.113.26.27/teachers.asp
這是南開日本研究院的網址
姓名 職稱 學位 研究方向 研究室電話
楊棟梁 教授、博導 博士 日本經濟史 23505753
李 卓 教授、博導 博士 日本古代史、日本社會史 23505753
趙德宇 教授、博導 博士 日本文化史 23505753
宋志勇 教授、博導 博士 日本外交史、日本教育 23505186
臧佩紅 副教授 博士 日本教育、日本戰後史 23505753
莽景石 教授 博導 經濟學博士 現代日本經濟 23505753
劉岳兵 副教授 哲學博士 日本思想 23505753
鄭蔚 副教授 博士 日本金融制度 23505753
溫娟 副教授 博士 日本近代經濟 23505753
喬林生 副教授 博士 日本政治與對外關系 23505753
張玉來 副教授 博士 日本經濟 23505753
劉軒 講師 博士 日本經濟 23505753
王蕾 副教授 博士 日本外交 23505753
尹曉亮 講師 博士 日本政治與外交 23502788
周志國 碩士 辦公室 23505186
王蕊 碩士 辦公室 23505186
馬娟 學士 辦公室 23505186
鄭朝暉 講師 學士 資料室
陳俊傑 講師 學士 資料室
退休教師
俞辛焞 教授、博導 博士 日本外交史
米慶余 教授、博導 日本外交史
王振鎖 教授、博導 日本政治史 23509687
武安隆 教授 日本文化史
你大概看下吧希望幫到你

I. 「八年抗戰」改為「十四年」 有何深意

還原歷史原貌貫通歷史整體
在中國抗日戰爭歷史中,8年抗戰是指從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的全面抗戰;14年抗戰則是指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後開始的抗戰,包含了局部抗戰和全面抗戰兩個階段。
教育部表示,教材修改要求將8年抗戰一律改為14年抗戰,全面反映日本侵華罪行,強調「九一八事變」後的14年抗戰歷史是前後貫通的整體,應在課程教材中予以系統、准確體現。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館長李宗遠說,8年到14年不是改變,而是還原歷史原貌。1937年作為歷史節點的意義,在於全民族全面抗戰的開始,同樣不會被否認。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日本史學會會長湯重南說,歷史上使用8年抗戰的提法,是考慮到對當時特殊歷史環境的尊重。恢復14年抗戰史的提法,更是對歷史真實的尊重。

增加東北抗戰的時間段學術有據
此次教材修改的歷史內容,主要是增加了東北抗戰的時間段。
湯重南說,14年抗戰這個概念具有科學性、歷史性、原則性與現實性。
李宗遠說,事實上,學界大約在2005年就結束了爭論,一致認定中國抗戰歷史應為14年標准。這個標准在紀念抗戰60周年期間得到了貫徹和體現。
湯重南說,14年抗戰更符合歷史事實。首先,中國抗戰第一槍在1931年沈陽北大營就已經打響;第二,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30萬東北抗日聯軍在1931年至1937年之間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抵抗,付出了大量犧牲。
李宗遠說,從1931年開始,日本對中國的侵略逐步推進,中國對日本的反抗和防範也在逐步推進。在1931年至1937年間,從「九一八事變」開始,中國共產黨滿洲省委就在積極部署抵抗,9月19日還發表抗日宣言,東北義勇軍在共產黨領導下壯大成為東北抗日聯軍,發動廣大民眾參加抗戰。在此期間,國民黨方面也有東北軍余部繼續進行對日抗戰,還有十九路軍參加的淞滬抗戰也屬於其中的一部分。
南開大學世界近現代史研究中心主任楊棟梁教授表示,教材的修改是對抗戰問題認識的巨大進步,令人欣慰。14年抗戰史的主要依據在於:日本對中國的侵略連續14年沒有間斷過,中國人民的抵抗從1931年開始就沒停止過。因此,東北的抗戰不僅是東北人民對日本侵略者的抵抗,更是中華民族持續不斷、不屈不撓的抗爭,都應該計入抗戰的史冊。

新界定有助於消除認識混亂
李宗遠說,14年抗戰史能夠最大程度地將為爭取民族解放而流血犧牲的烈士,囊括到民族英烈的范疇中來,這是對民族脊樑、抗戰英靈最重要的告慰和尊重。
湯重南說,8年抗戰不能將為民族而戰的大量英烈包含在內,特別是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北義勇軍、東北抗日聯軍,他們在最艱苦的環境中流血犧牲,「南有楊靖宇,北有趙尚志」,世界聞名,特別是我們的國歌就是義勇軍進行曲。這些不被算作抗戰歷史,是極大的不公。
這一新的歷史界定,也粉碎了一些海外勢力扭曲8年抗戰與14年抗戰之間有機聯系,排他獨斷地抹殺中國共產黨作為民族中流砥柱的不良居心。
此外,湯重南還表示,在國際上存在一種長期歷史偏見,對中國抗日戰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當中的重要歷史地位嚴重認識不足。14年抗戰史的正名,有助於喚醒國際認知,進一步敦促各界繼續接近歷史真實,公允面對中國人民做出的重大犧牲。
張玉來說,14年抗戰史的書寫,有助於國內國際抗戰史研究領域能夠更好地進行對接。譬如日本著名學者江口圭一與家永三郎等,都將中國抗日戰爭起點定位於1931年。這樣的呼應是對日本國內勇於正視歷史、反省罪行的有識之士的一種肯定,有助於警醒各國牢記歷史、珍惜和平。
張玉來還認為,應進一步研究梳理抗戰史,消除近年來「抗日神劇」等歷史泛娛樂化所造成的認識混亂以及價值觀扭曲,加強對青少年乃至全社會的歷史傳承,積極正本清源。

J. 八年抗戰改為十四年,有何深意

還原歷史原貌貫通歷史整體
在中國抗日戰爭歷史中,8年抗戰是指從年「七七事變」爆發後的全面抗戰;14年抗戰則是指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後開始的抗戰,包含了局部抗戰和全面抗戰兩個階段。
教育部表示,教材修改要求將8年抗戰一律改為14年抗戰,全面反映日本侵華罪行,強調「九一八事變」後的14年抗戰歷史是前後貫通的整體,應在課程教材中予以系統、准確體現。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館長李宗遠說,8年到14年不是改變,而是還原歷史原貌。1937年作為歷史節點的意義,在於全民族全面抗戰的開始,同樣不會被否認。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日本史學會會長湯重南說,歷史上使用8年抗戰的提法,是考慮到對當時特殊歷史環境的尊重。恢復14年抗戰史的提法,更是對歷史真實的尊重。

增加東北抗戰的時間段學術有據
此次教材修改的歷史內容,主要是增加了東北抗戰的時間段。
湯重南說,14年抗戰這個概念具有科學性、歷史性、原則性與現實性。
李宗遠說,事實上,學界大約在2005年就結束了爭論,一致認定中國抗戰歷史應為14年標准。這個標准在紀念抗戰60周年期間得到了貫徹和體現。
湯重南說,14年抗戰更符合歷史事實。首先,中國抗戰第一槍在1931年沈陽北大營就已經打響;第二,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30萬東北抗日聯軍在1931年至1937年之間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抵抗,付出了大量犧牲。
李宗遠說,從1931年開始,日本對中國的侵略逐步推進,中國對日本的反抗和防範也在逐步推進。在1931年至1937年間,從「九一八事變」開始,中國共產黨滿洲省委就在積極部署抵抗,9月19日還發表抗日宣言,東北義勇軍在共產黨領導下壯大成為東北抗日聯軍,發動廣大民眾參加抗戰。在此期間,國民黨方面也有東北軍余部繼續進行對日抗戰,還有十九路軍參加的淞滬抗戰也屬於其中的一部分。
南開大學世界近現代史研究中心主任楊棟梁教授表示,教材的修改是對抗戰問題認識的巨大進步,令人欣慰。14年抗戰史的主要依據在於:日本對中國的侵略連續14年沒有間斷過,中國人民的抵抗從1931年開始就沒停止過。因此,東北的抗戰不僅是東北人民對日本侵略者的抵抗,更是中華民族持續不斷、不屈不撓的抗爭,都應該計入抗戰的史冊。

新界定有助於消除認識混亂
李宗遠說,14年抗戰史能夠最大程度地將為爭取民族解放而流血犧牲的烈士,囊括到民族英烈的范疇中來,這是對民族脊樑、抗戰英靈最重要的告慰和尊重。
湯重南說,8年抗戰不能將為民族而戰的大量英烈包含在內,特別是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北義勇軍、東北抗日聯軍,他們在最艱苦的環境中流血犧牲,「南有楊靖宇,北有趙尚志」,世界聞名,特別是我們的國歌就是義勇軍進行曲。這些不被算作抗戰歷史,是極大的不公。
這一新的歷史界定,也粉碎了一些海外勢力扭曲8年抗戰與14年抗戰之間有機聯系,排他獨斷地抹殺中國共產黨作為民族中流砥柱的不良居心。
此外,湯重南還表示,在國際上存在一種長期歷史偏見,對中國抗日戰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當中的重要歷史地位嚴重認識不足。14年抗戰史的正名,有助於喚醒國際認知,進一步敦促各界繼續接近歷史真實,公允面對中國人民做出的重大犧牲。
張玉來說,14年抗戰史的書寫,有助於國內國際抗戰史研究領域能夠更好地進行對接。譬如日本著名學者江口圭一與家永三郎等,都將中國抗日戰爭起點定位於1931年。這樣的呼應是對日本國內勇於正視歷史、反省罪行的有識之士的一種肯定,有助於警醒各國牢記歷史、珍惜和平。
張玉來還認為,應進一步研究梳理抗戰史,消除近年來「抗日神劇」等歷史泛娛樂化所造成的認識混亂以及價值觀扭曲,加強對青少年乃至全社會的歷史傳承,積極正本清源。

閱讀全文

與歷史學楊棟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