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唐朝歷史知識問答

唐朝歷史知識問答

發布時間:2021-02-01 23:18:28

A. 歷史問題(百家爭鳴,大唐盛世,康乾盛世)

百家爭鳴是指春秋 ( 公元前 770 ~公元前 476 年 ) 戰國 ( 公元前 475 ~公元前 221 年 ) 時期知識分子中不同學派的涌現及各流派爭芳斗艷的局面。所謂「諸子百家」,其實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其次有陰陽家、雜家、名家、縱橫家、兵家、小說家等等。「百家爭鳴」反映了當時社會激烈和復雜的政治斗爭,主要是新興地主階級和沒落奴隸主之間的階級斗爭。這個時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個封建時代文化的基礎,對中國古代文化有著非常深刻的影響。

百家爭鳴是指春秋戰國時期知識分子中不同學派的涌現及各流派爭芳斗艷的局面。

春秋戰國時期,是由封建領主制向封建地主制過渡的時期,新舊階級之間,各階級、階層之間的斗爭復雜而又激烈。

代表各階級、各階層,各派政治力量的學者或思想家,都企圖按照本階級(層)或本集團的利益和要求,對宇宙對社會對萬事萬物作出解釋,或提出主張。他們著書立說,廣收門徒,高談闊論,互相辯難,於是出現了一個思想領域里「百家爭鳴」的局面。

所謂「諸子百家」,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其次有陰陽家、雜家、名家、縱橫家、兵家、小說家等等。後人把小說家以外的九家,又稱為「九流」。俗稱「十家九流」就是從這里來的。

儒家的創始人是孔子。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後期魯國人。他的理論的核心是「仁」,而體現仁的制度或行為的准則是「禮」。儒家學派在孔子以後發生分裂,至戰國中期孟子成為代表人物。孟子名軻字子輿,是孔子的嫡孫子思(名孔伋)的弟子。孟子的主張是復古倒退的,當時許多國王都認為不合時宜。

儒家的代表人物還有荀子。荀子名況,時人尊他為荀卿。

墨家學派創始人是墨子。墨子名翟,是戰國初期魯國人。

墨子的主張和儒家是針鋒相對的。反對世卿世祿制度,主張尚賢,任用官吏要重視才能,打破舊的等級觀念,使「官無常貴,而民無終賤」。

代表墨翟思想的有《墨子》一書,是他的弟子根據受課筆記編撰而成的。

道家學派的創始人是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國人,約與孔子同時,出身於沒落貴族。反映他思想的書為《老子》,又名《道德經》,大約是戰國人編纂的。

道家在戰國時期的代表人物是莊周。莊周是宋人,出身於沒落貴族家庭,曾做過宋國漆園吏的小官。後來厭惡官職,「終身不仕」。《莊子》一書,是由他和門人編成的。

法家學派代表新興地主階級的利益。早期代表人物有李悝、吳起、商鞅、慎到、申不害等人,後期法家韓非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理論集大成者。

韓非是荀子的大弟子,與李斯同學,出身於韓國的貴族家庭。《韓非子》一書是他總結前期法家思想的成果。韓非注意吸取法家不同學派的長處,提出了「法」、「術」、「勢」相結合的法治理論。

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反映了當時社會政治斗爭的激烈和復雜。雖然流派很多,但階級陣線非常鮮明,主要是新興地主階級和沒落奴隸主之間的階級斗爭。這個時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個封建時代文化的基礎,對中國古代文化有著非常深刻的影響。

開元盛世
開元(公元713—741年)為唐玄宗統治前期的年號,這段時期唐王朝國勢強盛,在各方面達到了空前的盛世景況,史稱「開元盛世」。

為了增強國力,加大財政收入,唐玄宗先從經濟方面人手改革。首先,打擊豪門士族,爭奪土地勞力;第二,改革食實封制度,以增加政府財政收人,減輕人民負擔;第三,玄宗打擊佛教勢力,淘汰僧尼;第四,發展農業。

在外交方面,玄宗實行和解的民族政策,改善了民族關系,使國家得到進一步統一。同時,開元年間和睦的民族關系對於社會穩定和經濟發

展也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由於唐玄宗採取了一系列積極的政治經濟措施,加上廣大人民的辛勤勞動,唐王朝在各方面都達到了極高的水平,國力空前強盛。社會繁榮促進了人口的大幅度增長,在「開元盛世」期間,唐代人口增長到五千二百九十餘萬人。唐代的商業亦十分發達,國內交通四通八達,城市更為繁華,對外貿易不斷增長,波斯、大食商人紛至沓來,長安、洛陽、廣州等大都市商賈雲集,各種膚色、不同語言的商人身穿不同的服裝來來往往,十分熱鬧。中國封建社會達到了全盛的階段。

武則天被逼退位之後,唐王朝進入了一個短暫的混亂期:先是武三思與韋後,安樂公主勾結,害死於中宗復位有功的"五王";而後太子李重俊率御林軍殺死武三思,武崇訊,而其也被韋後部下所殺;再而後,韋後與安樂公主合謀毒死中宗李顯,立傀儡重茂為少帝,自己總攬大權,垂簾聽政.韋後肆無忌憚,安樂公主公開賣官,朝政異常腐化.

此時26歲的李隆基登台了.

景龍四年(公元710年)六月庚子日.相王李旦第三子和其姑母太平公主共同精心謀劃,發動政變闖入宮中殺死韋後,安樂公主,武延秀,鏟除了韋武集團,並迎相王李旦入輔少帝,後來又擁其為帝.

景雲三年(公元712年),睿宗李旦讓位於李隆基,是為玄宗.

此時的太平公主已由以前的同盟變成了玄宗的強大對手,"宰相七人,四齣其門.文武之臣,太半附之".開元元年(公元713年)七月,玄宗得知"公主欲以是月四日作亂",立即動手,斬殺公主黨徒常元楷,李慈,蕭至忠,岑羲,竇懷貞自縊,太平公主被賜死家中.

武後退位後八年的時間里,政變迭起,政局動盪.

玄宗粉碎太平公主集團後,立即"講武於驪山之下,徵兵二十萬,旌旗連亘五十餘里".並流放郭元振,斬殺唐紹揚威皇權,並逐步將功臣,諸王外刺(調離出京,到外地任刺史).皇權穩固之後,玄宗開始整頓朝綱,任用賢能.

玄宗不僅極有膽量和魄力,而且精通治國方略,深知用人乃治國根本,而且其也很善於發現人才(早年).

姚崇,盧懷慎,宋璟,蘇頲,張嘉貞,源乾曜是開元前期玄宗精心選拔的六位宰相,均是通曉治國方略,盡心操勞國事的名臣.玄宗依靠這些賢臣在穩定政局的同時大力發展經濟.

建制諫官,恢復諫議制度.

完善法制,刪輯律令格式,編纂<<唐六典>>.

農業上靜民勸農,檢括戶口,開墾荒地,提高畝產.

設置四監管理官府手工業,民間手工業也發展迅速.

繁榮商業,金融機構櫃房出現,互市與海外貿易發達.

正是由於開元初期君臣一體,上下同心,全國經濟迅速繁榮,迎來了"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的開元盛世

康乾盛世
從康熙中葉起,清朝出現了相對繁榮的局面,到雍正、乾隆年間,清朝國力達於鼎盛。這段時期,其時間跨度130多年,是清朝統治的高峰,故中國部分歷史學者將康、雍、乾時期稱為「康乾盛世」。

「康乾盛世」最主要地表現在人口的增長上,在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全國人口突破一億,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突破三億。 有人將此歸結為清朝統治者勤政的結果;但是更主要的原因是明末引進的番薯、玉米等高產作物在全國推廣的結果。

在此期間,清朝統治者對外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中止了明末的西學東漸;對內大興「文字獄」。所以有人認為,正是「康乾盛世」 嚴重阻礙了中國社會的發展,使中國落後於西方,是不值得稱頌的。

一種觀點認為,「康乾盛世」是騙人的,是中國部分歷史學者無視歷史、自欺欺人的說法。在康熙年間,對俄作戰後簽訂的《尼布楚條約》就割讓領土,如果是盛世卻割讓領土真是匪夷所思。無獨有偶,同樣處於「康乾盛世」的雍正年間,也簽訂了割讓領土的《恰克圖條約》。而且在康雍乾三個皇帝在位期間,他們做了什麼?製造了一波又一波的文字獄慘案,康乾數次下江南奢靡遊玩,自雍正起又耗盡民脂民膏修建圓明園。而同期的西方科技文化迅速發展,鴉片戰爭前夕,英國侵略者已是堅船利炮,而清朝軍隊卻仍然沿用明朝的火炮,盛世到了這個地步,真是無恥之尤。康熙年間的平民思想家唐甄在他的著作《潛書》里提到:清興五十年來,四海之內,日益困窮,農空、工空、市空、仕空。他親眼看到山西婦女多無褲可穿,而「吳中之民多鬻子女於北方」。而乾隆時期的英國使者馬嘎尼來華期間,記載北京街頭乞丐很多。許多百姓都是蓬頭拓面,衣杉襤褸,因此他形容滿清不過是一個泥足巨人,「中國人」正在逐步退化到「半野蠻人」時代(見馬嘎尼的中國行記)。

B. 請用歷史知識敘述我國從隸奴社會到唐朝的歷史過程

1.春秋和戰國:政治上王室衰微,諸侯爭霸;奴隸社會瓦解,封建制度確立;國家由分裂走向統一。經濟上鐵器、牛耕使用,生產力質的飛躍;奴隸社會土地國有制向封建土地國有制轉化,封建土地私有制日益發展。民族關繫上民族交流融合,為華夏族的形成奠定基礎。思想文化上,劃時代的變革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經濟的發展促進科技文化事業的發展。(天文,醫學,文學,藝術)。

2、秦朝:結束春秋戰國,建立統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開創一系列鞏固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制度和措施,為後世所繼承;暴政而亡,為漢統治者吸取,促進西漢初年的強盛;萬里長城影響深遠。

3、兩漢:封建社會第一個大發展時期(三個治世);統一多民族國家鞏固和發展(西域,西南夷、百越納入版圖);中國開始走向世界(絲綢之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進一步完善;社會經濟逐漸發展(農業、手工業、商業);儒家思想成為正統思想;文化的特點(多樣性,統一性,水平居世界前列,氣勢恢宏)

4、三國:國家處於分裂時期;是歷史的進步,是趨向統一的必要步驟;江南和西南進一步得到開發和北方經濟逐漸恢復;政治,軍事,經濟,文化都取得成就和進步(人才的流動,文化的多元,建安文學,張仲景,華佗,馬鈞);曹操和諸葛亮。

5、東晉南北朝:政治上北方戰亂頻繁,南方相對穩定;政治更替頻繁;士族有興盛走向衰弱;民族大融合;經濟上江南迅速開發中原相對停滯;士族庄園經濟和寺院經濟占重要地位;各民族經濟交流加強。文化上宗教興盛。

6、隋朝:結束分裂南北統一;經濟繁榮國力強盛;大運河的開通作用重要;創建制度影響深遠。

7、唐朝:封建社會進入鼎盛時期;實行強有力的中央集權制度上多有建樹;少數民族和中央政權關系密切;對外交往出現前所未有繁榮局面,中國進一步對外開放;文化全國繁榮,兼收並蓄,世界領先,影響深遠。

C. 我想了解一些唐朝的問題!比如歷史,有幾個皇帝,從開始到滅亡

唐朝
(618年-907年)

唐朝建國後,繼續完善三省六部、科舉、均田制及租庸調等制度,社會迅速發展。唐太宗時,出現「貞觀之治」。此後政壇風雲多變,並產生武則天改唐建周的歷史。開元時期,唐朝國勢登峰造極。安史之亂後,一方面形成藩鎮割據的局面,同時又出現宦官專權與官僚勢力激烈斗爭的現象,逐漸削弱了唐帝國統治。黃巢農民大起義涌現後,唐朝很快走向滅亡。

唐朝時期,社會經濟發展迅速。農業生產技術進步,糧食畝產量增加;手工業水平提高,產品更為豐富、精良;商業規模擴大,南北經濟交流密切,並產生櫃坊、飛錢。同時,出現經濟重心南移的趨勢。唐朝加強了對周邊少數民族地區的管理,遂作為經濟、文化交流的中心屹立於世界之林。唐朝時期,文化異常燦爛奪目,宗教思想、文學藝術、史學、科學技術等等領域成果輝煌,造就出李白、杜甫、玄奘、劉知幾、僧一行及孫思邈等等傑出人物。另外,社會風氣開放,民間生活多姿多彩,都使得唐朝呈現出高度的文明氣象。

唐代年號

年號 廟號 名字 即位時間 即位年齡 在位
年數 死時
年齡 世系 備注
武德 高祖 李淵 (618) 53 9 70 父李柄,襲封唐國公,隋柱國大將軍 年七歲襲封唐國公。大業中任岐州辭史,滎陽與樓煩二郡太守、殿內少監、衛尉少卿,大業十三年(617年)任太原留守,同年五月起兵反隋,十一月攻入長安,立楊帝孫代王楊侑為帝(恭帝),國號唐,改元武德
武德、貞觀 太宗 李世民 (626) 28 24 51 高祖次子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在宮城玄武門發動兵變,殺太子建成、齊王元吉及其諸子,遂被立為太子,同年八月即皇帝位,尊高祖為太上皇
貞觀、永徽、顯慶、龍朔、麟德、乾封、總章、咸亨、上元、儀風、調露、永隆、開耀、永淳、弘道 高宗 李治 (649) 22 35 56 太宗第九子 即位前封晉王,貞觀十七年(643年)以其長兄太子承乾被廢而被立為太子,太宗死,嗣位
光宅、垂拱、永昌、載初、天授、如意、長壽、延載、證聖、天冊萬歲、萬歲登封、萬歲通天、神功、聖歷、久視、大是、長安、神龍 則天順聖皇後 武照 (690) 67 16 82 井州文水人,父武士躍,貞觀中官至工部尚書、荊州都督,封應國公 高宗皇後,與高宗並稱「二聖」,參與朝政,弘道元年(683年)高宗死,中宗李顯即位,照臨朝稱制,次年廢中宗,立四子李旦,載初元年(690年)廢李旦,自稱聖神皇帝,改國號為周,都洛陽,史稱「武周」
嗣聖、神龍、景龍 中宗 李顯 (683)(705) 28 2,6 55 高宗第七子 以皇太子嗣位,則天皇後臨朝稱制。嗣聖元年(684年)武氏廢帝為廬陵王,遷房州。聖歷元年(698年)召還東都,復位為皇太子,神另元年(705年)正月,張柬之乘武則天病危,擁中宗復位,復國號為唐
文明、景雲、太極、延和 睿宗 李旦 (684)(710) 23 7,3 55 高宗第八子 684年,武後廢中宗,立李旦為帝,武後稱帝,降李旦為皇嗣。中宗復位後,封旦為相王。景龍四年(710年)韋後毒死中宗,臨朝攝政,臨淄王李隆基(李旦之子)誅韋後,擁李旦為帝。712年,旦讓位於太子隆基,自稱太上皇
先天、開元、天寶 玄宗 李隆基 (712) 28 45 78 睿宗第三子 即位前封楚王,後封臨淄王,景龍四年(710年)韋後毒死中宗,李隆基等誅韋後,擁李旦為帝,隆基被立為皇太子,712年,受禪即位
至德、乾元、上元、寶應 肅宗 李亨 (756) 46 7 52 玄宗第三子 初封陝王,蓰封忠王,開元二十五年太子李瑛被廢,李亨被立為皇太子,755年,安祿山叛亂,次年六月陷潼關,亨隨玄宗出逃,至馬嵬驛,與玄宗分道,北上靈武,七月,即帝位於靈武,遙尊玄宗為太上皇
寶應、廣德、永泰、大歷 代宗 李豫 (762) 37 18 54 肅宗長子 初封廣平郡王,後封楚王,蓰封成王,758年被立為皇太子,762年以太子嗣位
建中、興元、貞元、寶應 德宗 李適 (779) 38 27 64 代宗長子 初封奉節郡王,進封魯王、雍王、764年被立為皇太子,代宗死,以太子即位
永貞 順宗 李誦 (805) 45 46 德宗長子 初封宣城郡王,進封宣王,德宗即位後立為皇太子,以太子即位,改元永貞,實行革新,同年八月,宦官俱文珍等逼帝退位,稱太上皇,在位實八個月
元和 憲宗 李純 (805) 28 16 43 順宗長子 初封廣平郡王,順宗時被立為皇太子,永貞元年(805年)八月,被官逼順宗退位,擁立太子
元和、長慶 穆宗 李恆 (820年) 26 5 30 憲宗第三子 初封建安郡王,進封遂王,元和七年被立為皇太子,憲宗死,以皇太子即位
長慶、寶歷 敬宗 李湛 (824年) 16 3 18 穆宗長子 初封鄂王,長慶二年被立為太子,穆宗死,以太自嗣位,後被宦官劉克明殺死
寶歷、大和、開成 文宗 李昂 (827) 19 14 32 穆宗第二子 即位前封江王,宦官劉克明等殺敬宗,擁其弟李昂既帝位
開成、會昌 武宗 李炎 (840) 27 7 33 穆宗第五子 即位前封穎王,開成五年(840年)正月,文宗病重,宦官仇士良等擁立李炎為皇太弟,廢太子成美為陳王,文宗死,炎以皇太弟嗣位,後以服用金丹病死
會昌、大中 宣宗 李忱 (846) 37 14 50 憲宗第十三子,穆宗弟 穆宗時封光王,武宗時立為皇太子叔,武宗死,由宦官擁立為帝,後服用長生葯中毒而死
大中、咸通 懿宗 李凗 (859) 27 15 41 宣宗長子 武宗時封鄆王、宣宗死,宦官王實等矯詔,立以為皇太子,旋即位
咸通、乾符、廣明、中和、光啟、文德 僖宗 李擐 (873) 12 16 37 懿宗第五子 即位前封晉王,懿宗病死,宦官劉行深等殺懿宗年長諸子,立擐為皇太子,懿宗死,擐嗣位
文德、龍紀、大順、景福、乾寧、光化、天復、天佑 昭宗 李曄 (888) 21 17 38 懿宗第七子 懿宗時封壽王,僖宗病死,宦官楊復恭立曄為皇太弟,僖宗死,曄即位,天復四年(904年)朱全盅、忠逼帝遷都洛陽,同年八月殺之
天佑 哀帝 李祝 (904) 13 4 17 昭宗第九子 乾寧時封輝王,天復四年(904年)八月,朱全忠殺宣帝,立祝為皇帝,天佑四年(907年)帝僤位於朱全忠,唐亡,帝被封為濟陰王,次年被鴆殺

D. 高中歷史關於隋唐時期知識的問題!

隋唐時期社會領域發生的重大變化
(1)中央官制的變化。中央官制實行三省六部制,從而取代了秦漢以來的三公九卿制,中央機構更加成熟完善,為後世朝代所沿用。
(2)選官制度的變化。科舉製取代了魏晉以來的九品中正制,各階層知識分子,特別是庶族地主的參政,擴大了封建政權的基礎,極大地改變了秦漢至南北朝時期豪強地主壟斷政權的局面。
(3)土地制度的變化。在生產力發展的基礎上,土地制度發生了重大變化,即均田制崩潰,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從8世紀中葉開始發展,土地兼並嚴重,地主庄園經濟發展。
(4)賦稅制度的變化。從租庸調制到兩稅法的變化,符合土地集中和貧富分化的社會現實。這一變化,不僅是唐朝賦稅制度的變革,也是從漢朝以來征稅由重人口、輕田產轉變為輕人口、重田產的分水嶺。
(5)民族關系和對外關系的變化。中央政府的政策變得比較開明和開放,東北邊疆地區開始納入中央政府的管轄之下,疆域變得空前遼闊,中國在世界上的影響進一步擴大。
(6)文化上的變化。佛教變得中國化,社會風氣由於受少數民族和外國生活習俗的影響,變得比較開放,文化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E. 誰給一些關於唐朝的歷史知識的題目,包括答案一起給我,謝謝了

●真切感悟——高考試題演練

1.通過農民戰爭建立的新王朝是【】

①西漢 ②西晉 ③隋朝 ④唐朝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關於科舉制度在隋唐時期的作用,下列提法中不正確的是【】

A.打破了門第限制 B.削弱了皇權C.有利於選拔人才D.促進了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

3.隋唐實行科舉制的進步意義主要是【】

A.擴大了封建統治的社會基礎 B.對皇帝的專制權力有一定抑製作用

C.促進了科技文化的發展 D.削弱了顯貴的特權

4.府兵制創立於【】

A.西魏 B.北周 C.隋朝 D.唐朝

5.下列各項中,不符合唐初均田制和租庸調制規定的是【】

A.成年男子每人可以分到一定數量的土地 B.按土地和財產多少交納地租

C.成年男子每年除交納定量的穀物外,還要交納定量的絹或布

D.成年男子可以納絹代役

6.唐安史之亂後,由於租庸調制無法維持,建議實行兩稅法的是【】

A.杜如晦 B.楊炎 C.牛僧孺 D.李德裕

7.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武則天進號「天後」,上書建言:「勸農桑,薄賦搖……禁浮巧;省功費、力役……」 ——據《新唐書》

材料二 魏晉以來,士族靠門第世代把持高位。武則天修《姓氏錄》,以帝、後族及三公等高官為第一姓,「各以品位高下敘之,凡九等……當時軍功入五品者,皆升譜限(列入上等士流),縉紳(指世家大族)——據《新唐書》

材料三 則天以女主臨朝,大臣未附,委政獄吏,剪除宗枝……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舊唐書》

材料四 武則天大開科舉,唐人稱她「開汲引之門,進用不疑,求訪無倦……才能者驟升。是以當代謂知人之明,累朝賴多士之用。」 ——據《陸宣公翰苑集》

回答:根據以上材料,分析武則天得以掌握政權近半個世紀的原因。(10分)

8.史稱:「得人者昌」,「失賢者亡」。試結合唐代前期百餘年用人方面的史實加以說明,並總結其經驗教訓。(13分)

9.有位史學家說:「科舉制度的實行,用統一的標准來選拔社會上的優秀分子,使之參與了國家的政治」。清末維新人士認為:科舉制度「錮智慧」、「壞心術」、「滋游手」,造成了「破壞人才、國隨貧弱」的後果。(10分)

①這兩種看法是否互相矛盾,為什麼?

②請就科舉制度從隋唐的產生到明清以後衰落的歷史,談談你對其作用的評價。

10. 「告訴我,歷史有什麼用?」——古往今來人們已經作出各種思考,其中唐太宗的回答是;

A.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 B.考古以證今,規時而達用

C.以古為鏡,可以知興衰 D.鑒前世興衰,考當今得失

11.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和「寂寞天寶後,園廬但蒿藜」是唐代一位著名詩人的詩句。這位詩人最有可能是

A.陳子昂 B.盂浩然 C.杜甫 D.杜牧

12.中國古代用封建官制代替世襲制,適應了君主專制的需要,主要是因為

A.拓寬了官吏選拔途徑B.擴大了統治基礎C.君主控制了用人權D.實現了選賢任能

13.唐初規定:「凡水、旱、蟲、霜災害,……十分損四以上,免租;損六以上,免租、調。」該項規定出自

A.均田制 B.屯田制 C.租庸調制 D.地丁銀制

●模擬考場——考點能力檢測

一、選擇題

1.唐太宗的政績中,最受後人稱道的是()

A.知人善任、虛懷納諫 B.革新政治、完善制度C.輕搖薄賦、勸課農桑 D.戒奢從簡,力倡節約

2.唐太宗曾說:「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從中可看出唐太宗()

①認識到隋亡於「水」②認識到君和民是舟與水的關系③及時制定防止「覆舟」的政策④認識到人民力量的強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3.史學界之所以肯定武則天,最主要的原因是()

A.她是我國歷史上惟一的女皇帝B.她替多病的唐高宗處理政事

C.她能重用有才能的人 D.她統治時期,社會經濟繼續發展

4.下列哪一項內容與武則天有關()

A.改革兵制,將府兵制改為募兵制B.破格用人,創立自薦求官制度

C.戒奢從簡,禁止地方官進貢珍寶D.限制佛教,裁汰僧尼和禁建新寺

5.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都曾關注過的問題是()

A.輕搖薄賦 B.重用人才 C.減輕刑罰 D.善於納諫

6.下列活動與唐玄宗有關的是()

①精簡官吏、定期考核②限制佛教、裁汰僧尼③將府兵制改為募兵制④發展科舉,設集賢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完善了自秦以來的中央集權制度,其積極意義在於()

A.解決了中央與地方的矛盾 B.有利於選拔人才,保證政治清明

C.加強了皇權 D.中央機構有明確的分工與制約,提高了工作效率

8.關於科舉制度在隋唐時期的作用,不正確的是()

A.打破了門第限制 B.削弱了皇權C.有利於選拔人才 D.促進了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

9.唐初統治者調整統治政策所發揮的作用,客觀上最能體現戰國時期儒家「仁政」主張的是()

A.三省六部制、科舉制 B.租庸調制、科舉制 C.均田制、科舉制 D.租庸調制、均田制

10.對唐朝後期推行的兩稅法的表述,不恰當的是

A.在均田制破壞的情況下實行() B.改變以往以人丁為主的征稅標准

C.以徵收土地稅為主 D.改過去徵收實物為徵收銀兩

二、非選擇題

11.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太宗說:「往昔初平京師,宮中美女珍玩,無院不滿。煬帝意猶不足,徵求不已,兼東西征討,窮兵黷武,百姓不堪,遂至滅亡,此皆朕所目見。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靜,使天下無事。」——摘自《貞觀政要》

材料二 唐太宗曾對大臣們說:「朕終日孜孜,非但憂憐百姓,亦欲使卿等長守富貴。」——摘自《貞觀政要》

材料三 唐太宗常用這樣的比喻:「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為人主,可不畏懼!」——摘自《貞觀政要》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說明隋亡與「貞觀之治」局面的出現是否有關系?理由何在?

(2)材料二指出唐太宗的根本目的何在?

(3)材料三表明唐太宗意識到什麼實質問題?他說這番話的意圖何在?

12.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賦役之制有四:一曰租,二曰調,三曰役,四曰雜徭。課戶每丁租粟二石;其調隨鄉所產綾、絹、絲各二丈,布加五分之—……凡丁歲役二旬;無事則收其庸,每日三尺,有事而加役者,旬有五日免其調,三旬則稅調俱免。

——《舊唐書·食貨志》

材料二 (自開元以後)田畝移換,非舊額矣;貧富升降,非舊第矣—…凡富人多丁者,率為官為僧,以求役免。貧人無所入則丁存,故課免於上,而賦增於下。是以天下殘瘁,盪為浮人(流亡),鄉居地著者,百不四五…(楊炎)懇言其弊,乃請作兩稅法。

——《新唐書》

材料三 唯以資產為宗,不以丁身為本,資產少者則其稅少,資產多者則其稅多。曾不悟資產之中,事情不一。有藏於襟懷囊篋,物雖貴而人莫能窺;有積於場圃困倉,直雖輕而眾以為富;有流通蕃息之貨,數雖寒而計日收贏;有廬舍器用之資,價雖高而終歲無利。如此之比,其流實繁。

——《陸宣公奏議》

材料四 大歷中非法賦斂,急備、供軍、折估、宣索、進奉之類者,既並收入兩稅矣!今於兩稅之外,非法之事,復又並存。此則人益困窮,其事六也。

——《陸宣公奏議》

請回答:

(1)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實行材料一稅法的原因,材料二與材料一稅法的實行有何內在聯系?

(2)據材料三分析兩稅法的規定有何利弊?

(3)材料四反映了什麼問題?其根本原因是什麼?

答案:1——6 D B A A B B

7.原因是武則天推行了有積極作用的政策:輕搖薄賦,反對奢侈浪費、濫用民力;(l分)獎勵 農桑,發展生產;(2分)加強中央集權,打擊反對派;(2分)大開科舉,破格選拔人才;(2分)順應歷史發展潮流.打擊土族腐朽勢力,反映新興庶族地主利益。(3分)

8.唐太宗重用魏徵、房玄齡、杜如晦(1分),善於納諫,聽取規勸,調整統治政策(1分),出現了「貞觀之治」(1分);武則天重視人才,任用賢臣,使社會經濟繼續發展(2分);唐玄宗在開元年間,重視官員的選用與考核(1分),任用姚崇、宋 等為相(1分),出現了「開元盛世」(1分)。「開無」以後,用人失當,任用李林甫、楊國忠為相(1分),釀成「安史之亂」,唐朝由盛轉衰(1分)。經驗教訓:完善科舉制度,有利於人才選拔(1分);要用德才兼備、敢言直諫者(1分);任人唯親,姑息養奸,危害嚴重(1分)。

9.並不矛盾。這兩段話是對科舉制度在不同時代所起作用的評價。(l分)

隋唐建立科舉制度,適應了土族衰落,庶族興起的趨勢,(l分)為庶族參政開辟了途徑;(1分)擴大了地主階級的統治基礎,(1分)為繁榮古代文化作出了貢獻。(l分) 明清時期科舉考試內容限制在四書五經范圍內,(1分)八股取土使許多知識分子不講實際學問或束縛了知識分子思想,(l分)加強了封建君主專制統治。(l分) 清末,科舉制度嚴重阻礙科技文化的發展,(l分)阻礙新型人才的成長。(l分)

11-13ccc

模擬考場

1——10 A C D B B D D B D D

11.(1)有。正是鑒於隋朝「徵求不已…··傷兵黷武,百姓不堪,遂至滅亡」的教訓,唐太宗才「夙夜孜孜,惟欲清靜,使天下無事。」從而出現政治清明的「貞觀之治」。

(2)維護地主階級的統治利益。

(3)封建君主專制。因為大臣的諫或議以君主好惡為轉移,君主的意志決定一切。

12.(1)唐朝前期統治者接受隋亡教訓,為緩和階級矛盾,安定社會秩序,恢復發展經濟以鞏固封建統治,實行租庸調制。這一稅法的實行使封建經濟發展,但也使土地兼並日益嚴重,均田制被破壞, 租庸調制也就無法實行,楊炎才作兩稅法。

(2)利:改變了過去以人丁為主的征稅標准.以資產多少收稅,有利於增加政府的財政收人。弊:資產沒有估算標准,無法准確計算出來;能生利的資產和不能生利的資產同樣看待。

(3)地主階級把賦稅轉嫁到農民身上,使兩稅法的實行更不合理。根本原因在於經濟基礎的封建性。

F. 問答題回答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有關問題。(1)簡述遣唐使、玄奘西行、鑒真東渡的主要史實。_____________

(1)主要史實:①遣唐使: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進行交流的使團。遣唐使把唐朝的典章制度、天文歷法、書法藝術、建築技術以及生活習俗等帶回日本。對日本的生產、生活與社會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②玄奘西行:貞觀初年,玄奘從長安出發,前往佛教聖地天竺,求取佛經。到達天竺後,玄奘用大約十七年的時間研習佛法。玄奘從天竺帶回大量佛經回到長安,專心翻譯佛經,他還把《老子》翻譯成梵文,介紹到天竺。玄奘及其弟子還根據旅途見聞,寫成《大唐西域記》。玄奘是第一個系統地把天竺佛教、歷史、地理、風土人情等記錄下來並介紹到中國的人。③鑒真東渡:唐玄宗時,鑒真接受日本學問僧的請求,東渡日本弘揚佛法。還把中國的醫葯、建築、雕塑、文學、書法、繪畫等技術知識介紹到日本。對中日經濟文化交流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2)發展特點:唐朝中外文化交流具有雙向性。一方面,唐朝的經濟文化對日本、天竺等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另一方面。唐朝也在頻繁的對外經濟、文化交流中,成為一個開放的國家,進一步促進了自身經濟、文化的發展。
(3)啟迪:①一個國家只有經濟、文化先進發達,才能對國外產生巨大的輻射力和吸引力,才可能得到別人的尊重乃至仰慕。②一個國家在確保主權獨立的前提下,只有對外開放,鼓勵交流,才會有所得益,有所進步。③國家和民族不論大小強弱,均有所長;一個國家只有積極開放,虛心學習,才能充分吸取別人的精華,豐富自己的文化。

G.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歷史時期之一,它不僅「合同為一家」,還「迎進來,

(制1)唐太宗(1分)
(2)遣唐使(1分)
(3)鑒真(1分)日本(1分)
揚州(1分)唐玄宗(1分)
(4)玄奘(1分)天竺(1分)唐太宗(1分)
(5)頑強的毅力和百折不饒的精神(言之有理即可)(1分)

H. 有歷史知識問答嗎

1.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是哪位?

答案:萬曆帝(朱翊鈞)

2.火葯始用於軍事上是在什麼時候?

答案:唐朝末年

3.唐德宗死後,李誦提拔王坯,王叔文主持朝政,實行一系列的改革,這場改革稱作什麼?

答案:永貞革新

4.龍陽之癖的故事出自於那本書?

答案:《戰國策》

5.明朝幾個皇帝的以南京為都?

答案:三個

6.紅巾軍徐壽輝被誰殺死?

答案:陳友諒

7.「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出自於哪首詞?

答案:《望海潮》

8.禹建立夏朝後姓什麼?

答案:姓姒

9.武昌起義(1911年10月10日)後誰被逼為湖北軍政府都督?

答案:黎元洪

10.「大清」的國號是哪位清朝皇帝定的?

答案:皇太極(清太宗)

11.1947—1949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了三年解放戰爭。哪三大戰役為解放全中國奠定了基礎? 答案:遼沈、平津、淮海

12.八歲的小皇帝宋幼主趙昺被元朝逼的走投無路,被哪位大臣背著跳海而死?

答案:陸秀夫

13.召公、周公兩位宰相共同管理政務,稱為什麼?

答案:共和

14.魏忠賢是在哪個皇帝當政期間亂政?

答案:天啟(明熹宗——朱由校)

15.唐朝哪位皇帝在位期間發生了甘露之變?

答案:唐文宗

16.楊貴妃死在什麼地方?

答案:馬嵬驛

17.明宮三大案是指哪三案?

答案:梃擊案、移宮案、紅丸案

18.漢宣帝靠誰的支持登上帝位?

答案:霍光

19.項羽破釜沉舟殺了誰?

答案:蘇角

20.公元1127年,金國軍隊攻入開封,宋徽宗、宋欽宗被俘,史稱什麼?

答案:靖康之變

21.吐谷渾最終因為誰的侵襲舉族內遷成為唐的屬民?

答案:土藩

22.安祿山死在誰的手裡?

答案:李豬兒

23.歷史上李朔雪夜襲蔡州迫使誰投降?

答案:吳元濟

24.清朝初年的「三藩之亂」是指哪三藩?

答案:吳三桂(平西王)、尚可喜\尚之信(平南王)、耿精忠(靖南王)

25.在七七事變後被宋哲元留在北平與日本人周旋的人是誰,後來他被

答案:張自忠

26.是哪位周天子有西遊昆侖會王母的傳說?

答案:周穆王

27.漢武帝的乳名是什麼?

答案:劉彘

28.「王與馬,共天下」里的王指的是誰?

答案:王導

29.《四庫全書》的內容是十分豐富的。按照內容分類,分為哪四部?故名四庫。

答案:經、史、子、集

30.韓林兒在誰的擁立下,帶領紅巾軍與元軍抗衡?

答案:劉福通

31.《左傳》紀元從魯國哪位國君開始?

答案:魯隱公

32.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是誰說的?

答案:李清照(易安居士)

33.是誰享有「三造共和」的美譽?

答案:段祺瑞

34.三國時期馬謖曾在街亭一戰敗給哪位魏國大將?

答案:張郃

35.李後主(李煜)投降後,宋太祖(趙匡胤)封他的爵位叫什麼?

答案:違命侯

36.古人所謂「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強調的是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這一主張屬於什麼思想?

答案:儒家思想

37.明代內閣和清代軍機處是做什麼用的?

答案:參與機要政務(沒決策權)

38.唐朝工匠用各種礦物燒制出青、綠、黃三種艷麗的彩色陶器稱為?

答案: 唐三彩

39.「戊戌變法」持續了幾天?

答案:103

40.「大歷十才子」分別是:李端、吉中孚、韓翃、錢起、司空曙、苗發、崔洞(峒)、耿湋、夏侯審,還有誰?

答案:盧綸

41.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明初定都南京,後來明成祖把都城有遷到那裡?

答案:北京

42.「師夷長技以制夷」是誰的主張?

答案:魏源

43.從漢賦、唐詩、宋詞、明清小說等主流文學表達形式的變化看,中國古代文學的發展趨勢是逐漸怎樣?

答案:平民化

44.清順治帝能坐上皇位主要是得到誰的支持?

答案:多爾袞

45.扁鵲本名叫什麼?

答案:秦越人

46.魏文侯叫誰收服中山?

答案:樂羊

47.唐憲宗因為登位之初,事物繁雜,就任命誰為西川節度副使、知節度事(即代理節度使)?

答案:劉辟

48.漢武帝為了鞏固大一統的政權,提出了什麼?

答案:「獨尊儒術」

49.周桓王曾被鄭國哪位大將射中肩膀?

答案:祝聃

50.約70——20萬年前,「北京猿人」(簡稱「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那座山的洞穴里? 答案:龍骨山

51.古代流傳的名曲「十面埋伏」主要由哪種樂器演奏?

答案:琵琶

52.「番菜爭推一品香,西洋風味睹先嘗。刀叉耀眼盆盤潔,我愛香檳酒一觴。」這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現於哪個朝代?

答案:清朝

53.「銅權」是古代常見的金屬器物,後來被俗稱為什麼?

答案:秤砣

54.中國古代某項水利工程興建後,當地出現了「水旱從人,不知飢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的景象。該水利工程的始建者是誰?

答案:李冰

55.隋煬帝(楊廣)即位後,曾幾次去討伐高麗?

答案:三次

56.「新禮服興,翎頂補服滅;剪發興,辮子滅;愛國帽興,瓜皮帽滅;天足興,纖足滅;陽歷興,陰歷滅;鞠躬禮興,跪拜禮滅……」這首民謠反映了某個重大歷史事件引起的社會風貌的變化。這一事件是什麼?

答案:辛亥革命

57.古詩「風、雅、頌」中的「風」是指什麼?

答案:《國風》

58.漢成帝下詔罷將軍官,以驃騎將軍為大司馬,御史大夫為大司空,封列侯,俸如丞相,標志著什麼制的開始實行?

答案:三公

59.《南京條約》什麼時候簽定的?(年月日)

答案:1842. 8 .29

60.《呂氏春秋》認為君道應該怎麼樣?

答案:無為和貴因

61.八旗制度由努爾哈赤創立,其早期特點是什麼?

答案:兵民合一(出則為兵,入則為民)

62.宋太祖為了鞏固統治,採納宰相趙普的建議,加強中央集權。他設酒宴,解除了石守信等人的兵權。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什麼?

答案:杯酒釋兵權

63.楊玉環原先的丈夫壽王李瑁是唐玄宗哪個妃子的兒子?

答案:武惠妃

64.中俄的哪個條約規定割讓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大約四十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給沙俄?

答案:中俄《北京條約》

65.「戊戌變法」又稱什麼?

答案:百日維新

66.1915年底,梁啟超在《異哉所謂國體問題者》中表示:「在現行國體之下,而思以言論鼓吹他種國體,則無論何時皆反對之。」該文要維護的「國體」是什麼制?

答案:共和制

67.東漢明帝的母親叫什麼?

答案:陰麗華

68.蘇秦和張儀一個搞合縱,一個搞連橫,他們彼此之間首先行成了什麼?

答案:攻守同盟

69.明朝正德年間,妄圖效仿永樂帝,趁武宗荒於政事,秘密准備叛亂,並於正德十四年扯旗造反的皇室是誰?

答案:寧王(朱宸濠)

70.李世民繼位後,追封李建成為息王,謚「隱」,貞觀十六年五月,又追贈為什麼?

答案:隱太子

71.北宋的最後一個皇帝是誰?

答案:欽宗(趙桓)

72.「 三孔」是孔子故里山東曲阜哪三個的簡稱?

答案:孔廟、孔府、孔林

73.唐代共傳有幾個皇帝(不含武則天)?

答案:二十

74.英國侵佔香港後的第一任港督是誰?

答案:璞鼎查(Henry Pottinger)

75.誰對劉邦說:「儒生無法建立戰功,但可以治理天下。」

答案:叔孫通

76.石敬瑭當了皇帝之後,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誰?

答案:契丹(回答「遼國」也算對)

77.忽必烈下令讓宋朝的哪位皇帝到西藏出家?

答案:宋恭帝,又稱「宋少帝」(趙顯)

78.孔孟學說主要討論的是關系?

答案:人與人的關系

79.公元1681年,鄭經(鄭成功的兒子)死後,他的長子即位,後來被誰所殺?

答案:馮錫范

80.秦滅六國後,贏政稱「皇帝」,其皇帝的意思是?

答案:「德過三皇,功高五帝」

81.顓頊是黃帝的什麼人?

答案:孫子

82.誰結束了唐朝?

答案:朱全忠(朱晃,朱溫)

83.宋明帝劉彧被前廢帝劉子業戲稱為什麼王?

答案:豬王

84.「桃源何處尋漁父,博浪翻教刺子房」是關於民國哪位名人的輓聯?

答案:宋教仁

85.誰在面對安史之亂時安祿山的南進20萬兵團鎮守睢陽城達半年之久,有力地阻止了叛軍的南下,江淮及江漢的保全對戰爭的最後勝利,贏得了豐厚的經濟來源?

答案:張巡

86.唐中晚期三大名將分別是誰?

答案:李晟、馬燧、渾瑊

87.石敬瑭藉助遼的勢力滅後唐時,後唐的皇帝是誰?

答案:李從珂(唐末帝)

88.台兒庄戰役中的第二集團軍司令孫連仲原來在中原大戰時屬於哪個派系?

答案:西北軍(馮玉祥的部隊)

89.民國時期有名的倒戈將軍是誰?

答案:石友三

90.反對王莽的赤眉軍領袖是誰?

答案:樊崇

91.是誰篡奪了南朝宋政權?

答案:簫道成

92.凌煙閣24功臣,誰居首位?

答案:長孫無忌

93.「遺臭萬年兒皇帝」指的是誰?

答案:石敬瑭

94.北洋三傑被比喻為三種動物,問是哪三種動物?

答案:龍、虎、狗

95.清朝的庄妃姓什麼?

答案:博爾濟吉特氏

96.東漢時期,名士范滂入獄,其母說:「今得與李杜齊名,死亦何恨?」其中李杜分別指誰?

答案:李膺和杜密

97.中國歷史上曾有一個皇後被前夫五廢五立,後來另嫁於他人,她是誰?

答案:羊獻容

98.中國歷史上的聖人中,「茶聖」是誰?

答案:陸羽

99.南北朝時誰下令對胡人進行屠殺?

答案:冉閔

100.唐太宗派誰主編《隋書》?

答案:魏徵

與唐朝歷史知識問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
© Arrange www.junshiz.cn 2020-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