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高中歷史必修三學考知識點總結 急 急!
專題一:中國古代的思想
本單元主題: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儒家思想的產生和發展歷程)
春秋儒家思想的出現 戰國孟子荀子發展儒家思想 秦朝焚書坑儒 西漢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確立儒家思想的統治地位 魏晉南北朝儒學危機 唐宋
後三教合一 宋明理學 明清對傳統儒學的批判
一、孔子與老子
(一)孔子
1、生平著述:春秋魯國人,「三家一創」;《詩》《書》《禮》《易》《春秋》和《樂》
2、學說:
①政治學說:A、「仁」(仁者愛人 ) B、「禮」(「克己復禮」) C、「為政以德」
②哲學觀點(天命觀,畏天命):「敬鬼神而遠之」
③教育思想: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當仁不讓於師」
3、歷史地位:
①所倡導的儒家思想被後人發揚光大,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
②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響.
③後人整理孔子言行為《論語》,尊孔子為聖人,歷世景仰.
(二)老子:
1、生平著述:道家學派創始人;《道德經》
2、學說:
①哲學思想:
A、「道」是萬物的本源,「天法道,道法自然」.
B、辯證法思想:事物是矛盾對立的,並可互相轉化;
②政治學說:「無為而治」
3、歷史地位:
①是中國哲學史上第一個探討宇宙本源的哲學家 ②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二、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
(一)百家爭鳴的歷史背景:
1、生產力發展和社會大變革是百家爭鳴出現的根本原因
2、分裂的政局和社會變革時代,造成思想和言論的空前自由
3、私學興起,教育相對普及,培養了大批人才
4、動盪的兼並局勢,各國君主都想稱霸爭雄,所以竟相禮賢下士、招攬人才
(二)儒家:孟子和荀子
1、孟子
①孟子的思想
A仁政學說 B性善說 C義利觀:養浩然之氣;先義後利、捨生取義;
②歷史地位:A《孟子》成為四書之一 B他被稱為「亞聖」
㈡ 求高二歷史會考筆記,所有知識點,人教的。內容要多
我也是將要會考的學生
都說不難 容易過的 不用太擔心
把發的呢本學業考試 看看做做 有幫助, 基本上題都是那本書上的的
㈢ 跪求高二學考的歷史復習資料,是2013學考要用的。
這是其中一部分,你需要別的我可以發到你郵箱里
㈣ 高二會考政史地知識點,急用~~~~
高考考試大綱(課標實驗版)——地理
Ⅰ 考試性質
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是合格的高中畢業生和具有同等學力的考生參加的選拔性考試。高等學校根據考生成績,按已確定的招生計劃,德、智、體全面衡量,擇優錄取。因此,高考應具有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區分度和適當的難度。
Ⅱ 考試內容
根據普通高等學校對新生文化素質的要求,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3年頒布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和《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准(實驗)》必修課程的內容,確定高考地理科考試內容。
地理學科命題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學習能力和學科素養,即考生對所學相關課程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考核目標與要求
1.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
·能夠從題目的文字表述中獲取地理信息,包括讀取題目的要求和各種有關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
·能夠快速、全面、准確地獲取圖形語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讀和分析各種地理圖表所承載的信息。
·能夠准確和完整地理解所獲取的地理信息。
2.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基本技能
·能夠調動和運用基本的地理數據、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徵及分布、地理原理與規律等知識,對題目要求作答。
·能夠調動和運用自主學習過程中獲得的相關地理信息。
·能夠選擇和運用中學其他相關學科的基本技能解決地理問題。
·能夠運用地理基本技能。如地理坐標的判斷和識別,不同類型地理數據之間的轉換,不同類型地理圖表的填繪,地理數據和地理圖表之間的轉換,基本的地理觀測、地理實驗等。
3.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與規律
·能夠用簡潔的文字語言、圖形語言或其他表達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徵,地理事物的分布和發展變化,地理基本原理與規律的要點。
·能夠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和相關學科的知識,通過比較、判斷、分析,闡釋地理基本原理與規律。
4.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
·能夠發現或提出科學的、具有創新意識的地理問題。
·能夠提出必要的論據,論證和解決地理問題。
·能夠用科學的語言、正確的邏輯關系,表達出論證和解決地理問題的過程與結果。
·能夠運用正確的地理觀念,探討、評價現實中的地理問題。
二、考試范圍與要求
考試內容主要包括《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准(實驗)》必修地理1、地理2、地理3,以及《全日制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准(實驗稿)》的有關內容。
對《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准(實驗)》選修內容的考核由各省區根據具體教學情況酌定。
對所列考試內容的考查程度不超過課程標准規定的要求。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1、宇宙中的地球
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太陽對地球的影響。
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
地球的圈層結構及各圈層的主要特點。
2、自然環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
地殼物質循環。
地表形態變化的內、外力因素。
大氣受熱過程。
全球氣壓帶、風帶的分布、移動規律及其對氣候的影響。
鋒面、低壓、高壓等天氣系統的特點
水循環的過程和主要環節,水循環的地理意義。
世界洋流分布規律,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3、自然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
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環境形成和演變中的作用。
地理環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地理環境的地域分異規律。
4、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地表形態對聚落及交通線路分布的影響。
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自然資源對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意義。
自然災害發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1、人口與城市
不同人口增長模式的主要特點及地區分布。
人口遷移的主要原因。
環境承載力與人口合理容量的區別。
城市的空間結構及其形成原因。
不同規模城市服務功能的差異。
城市化的過程和特點,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地域文化對人口或城市的影響。
2、生產活動與地域聯系
農業區位因素,主要農業地域類型的特點及其形成條件。
工業區位因素,工業地域的形成條件與發展特點。
農業或工業生產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生產活動中地域聯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的變化對聚落空間形態和商業網點布局的影響。
3、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
人地關系思想的歷史演變。
人類所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
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內涵,協調人地關系的主要途徑。
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第三部分 區域可持續發展
1、區域地理環境與人類活動
區域的含義。
不同區域自然環境、人類活動的差異。
不同發展階段地理環境對人類生產和生活方式的影響。
2、區域可持續發展
產業轉移和資源跨區域調配對區域地理環境的影響。
區域存在的環境與發展問題及其產生的危害,以及有關的治理保護措施。
流域開發的地理條件,開發建設的基本內容,綜合治理的對策措施。
區域農業生產的條件、布局特點、問題,農業持續發展的方法與途徑。
區域能源、礦產資源的開發與區域可持續發展的關系。
區域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推進過程,產生的主要問題及解決措施。
3、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
遙感(RS)在資源普查、環境和災害監測中的應用。
全球定位系統(GPS)在定位導航中的應用。
地理信息系統(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數字地球的含義。
《200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新課標卷)政治2009-01-22 15:31Ⅰ.考試性質
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是合格的高中畢業生和具有同等學力的考生參加的選拔性考試。高等學校根據考生成績,按已確定的招生計劃,德、智、體全面衡量,擇優錄取。因此,高考應具有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區分度和適當的難度。
Ⅱ.考試內容
政治學科考試內容根據普通高等學校對新生文化素質的要求、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3年頒布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准(實驗)》的教學內容確定。
政治學科考試應在使考生體現出應有的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同時,注重考查考生對所學相關課程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考核目標與要求
1.獲取和解讀信息
·能夠從題目的文字表述中獲取回答問題的有關信息。
·能夠快速、全面、准確地從圖、表等形式中獲取回答問題的有關信息。
·能夠准確和完整地理解並整合所獲取的有關信息。
2.調動和運用知識
·能夠根據從題目獲取和解讀的試題信息,有針對性地調動有關的經濟、政治、文化、哲學等方面的知識,並運用這些知識做出必要的判斷。
·能夠調動和運用自主學習過程中獲得的重大時事和相關信息。
·能夠展現出檢索和選用自己「知識庫」中有用知識、基本技能的能力。
3.描述和闡釋事物
·能夠用簡潔的語言描述經濟、政治、文化、哲學等學科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觀點。
·能夠運用歷史的、辯證的觀點和方法,分析、比較和解釋有關的政治、經濟、文化等現象,認識事物的本質。
·綜合闡釋或評價有關理論問題和現實問題
4.論證和探究問題
·根據有關信息,調動和運用相關知識和技能,發現或者提出體現科學精神和創新意識的問題。
·綜合使用題目提供的信息、課堂學習或自主學習獲得的知識、方法,提出比較必要的論據,論證和探究問題,得出合理的結論。
·能用順暢的語言、清晰的層次、正確的邏輯關系,表達出論證、探究的過程和結果。
二、考試范圍
本大綱僅規定《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准(實驗)》中必修課程的考試范圍。關於《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准(實驗)》中選修課程的內容由各實驗省區根據各自教學實際情況具體規定。
第一部分 經濟生活
1、貨幣
(1)貨幣的本質
商品的基本屬性
貨幣的產生與本質
貨幣的基本職能
金屬貨幣與紙幣
(2)貨幣的種類與形式
貨幣與財富
結算與信用工具
外匯和匯率
2、價格
(1)價格的決定與變動
價值與價格
價值決定價格
價值規律及其表現形式
供給與需求
影響(均衡)價格的因素
(2)價格變動對經濟生活的影響
價格變動對消費者的影響
價格變動對生產的影響
價格變動對需求量的影響
3、消費
(1)消費及其類型
影響消費的因素
消費類型
消費結構
(2)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消費心理
消費行為
4、生產與經濟制度
(1)生產與消費
生產決定消費
消費對生產的反作用
發展生產的意義
(2)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
公有制為主體
國有經濟及其主導作用
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5、企業與勞動者
(1)生產的微觀主體一一企業
現代企業的組織形式
公司的類型
公司的組織形式
公司經營與公司發展
企業兼並與企業破產
(2)勞動者
勞動與就業
勞動光榮
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念
維護勞動者權益
6、投資與融資
(1)商業銀行
利息、利率與本金
儲蓄存款
中國商業銀行體系
商業銀行的業務
(2)投資
投資收益與投資風險
股票
債券
商業保險
(3) 融資
7、個人收入的分配
(1)分配製度
生產決定分配
按勞分配及其作用
我國多種分配方式並存
(2)效率與公平
收入分配方式對效率、公平的影響
提高效率、促進公平
8、國家收入的分配
(1)財政收入與支出
財政收入的構成
稅收與財政的關系
影響財政收入的因素
財政支出
財政支出的構成
財政收支平衡
(2)財政的作用
財政與基礎設施工程
財政與宏觀調整
財政與人民生活保障
9、征稅與納稅
(1)稅收及其種類
稅收
稅收的基本特徵
稅收的種類
稅收的作用
(2)依法納稅
納稅人
負稅人
依法納稅
10、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1)市場經濟基本原理
市場與計劃
市場調節及其弊端
市場配置資源
市場秩序
(2)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
宏觀調控
l1、小康社會的經濟建設
(1)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經濟目標
小康社會
經濟建設的要求
(2)促進國家的經濟發展
科學發展觀
經濟持續協調發展
12、經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
(1)經濟全球化
經濟全球化及其表現
跨國公司
經濟全球化的影響
(2)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
對外開放
國際經濟組織
國際經濟合作
「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戰略
第二部分 政治生活
1、公民的政治生活
(1)我國的國家性質
憲法對我國國家性質的規定
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與特點
人民民主的廣泛性和真實性
人民民主專政是正義的事情
我國政府關於人權問題的觀點
(2)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
我國公民享有的政治權利
我國公民必須履行的政治義務
我國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則和主要內容
(3)我國公民政治參與的途徑和方式
我國的選舉制度及選舉方式
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多種方式
公民直接參與民主決策的意義
我國的村民自治與城市居民自治及其意義
我國公民的民主監督權和實行民主監督的合法渠道
公民要負責地行使民主監督權利
2、我國的政府
(1) 我國政府的職能和責任
我國政府的主要職能
我國政府的作用
我國政府的宗旨和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則
(2)政府權力的行使與監督
政府依法行政的意義和要求
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
對政府權力進行制約和監督的意義
我國行政監督體系
(3)政府的權威
政府的權威及其體現
我國政府權威的來源和樹立
3、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
(1)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設機關的法律地位
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
人民代表的產生
人民代表的職責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基本內容
人民代表大會與其他國家機關的關系
(2)我國的政黨制度
中國共產黨領導和執政地位的確立
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宗旨和指導思想
不斷完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
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
(3)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
我國民族區域自治的法制化進程
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我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優越性
我國的宗教政策
4、當代國際社會
(1)國際社會的成員
主權國家
國際組織
聯合國
(2)處理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
國際關系及其決定因素
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
(3)世界政治經濟發展的基本趨勢
時代的主題
世界多極化在曲折中發展
中國政府關於建立國際新秩序的主張
(4)我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宗旨和立場
我國對外關系的基本准則
我國的外交成就及其原因
我國的和平發展道路
第三部分 文化生活
1、文化與生活
(1)文化與社會
文化的內涵與特點
文化的形式
文化的社會作用
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系
文化與綜合國力
(2)文化對人的影響
文化對人影響的表現
文化對人影響的特點
豐富精神世界,促進全面發展
2、文化傳承與創新
(1)文化的多樣性與文化傳播
世界文化多樣性的表現
世界文化與民族文化的關系
尊重文化多樣性的意義
文化傳播的多種途徑
現代文化傳播手段的特點
推動文化交流的意義
(2)文化的繼承與發展
傳統文化的特點及其影響
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
影響文化發展的主要因素
文化繼承與發展的關系
(3)文化創新
文化創新的源泉和動力
文化創新的意義
創新與繼承的關系
創新與借鑒、融合
堅持文化創新的正確方向
3、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
(1)燦爛的中華文化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中華文化的包容性
中國各民族對中華文化的貢獻
(2)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
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
民族精神的時代特徵
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徑和意義
4、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1)走進文化生活
文化市場與傳媒商業化的影響
發展大眾文化的要求
如何看待落後文化和腐朽文化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發展與繁榮
如何看待傳統文化和外來文化
發展先進文化的指導思想和要求
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建設和諧文化,培育文明風尚
(3)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體系和主要內容
思想道德建設在文化建設中的地位
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主要內容
社會主義榮辱觀與公民道德基本規范
思想道德修養與科學文化修養
第四部分 生活與哲學
l、生活智慧與時代精神
(1)哲學是什麼
哲學與世界觀和方法論
哲學與其他學科的關系
哲學與時代精神
哲學的作用
(2)哲學基本問題
哲學基本問題的內容
思維和存在的關系成為哲學基本問題的根據
(3)唯物主義及其形態
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特點
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特點
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特點
(4)唯心主義及其形態
主觀唯心主義
客觀唯心主義
(5)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歷史條件
(6)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徵
(7)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
2、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
(1)哲學的物質概念
自然界的物質性
人類社會的物質性
(2)哲學的運動概念
運動和物質的關系
絕對運動與相對靜止
(3)物質運動的規律
規律的概念
規律的客觀性和普遍性
(4)物質決定意識
意識的起源
意識的生理基礎
意識的內容與形式
(5)意識的能動作用
意識能動性的特點
意識能動性的表現
(6)客觀規律與意識的能動作用
尊重客觀規律與發揮主觀能動性
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7)實踐
實踐的概念
實踐的特點
(8)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實踐是認識的動力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
實踐是認識的目的
(9)真理
真理的客觀性
真理的具體性
真理的條件性
真理和謬誤
(10)認識過程
認識的反復性
認識的無限性
3、思想方法與創新意識
(1)唯物辯證法
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徵
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
(2)唯物辯證法的聯系觀
聯系的普遍性
聯系的客觀性
聯系的多樣性
(3)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
整體和部分的關系
系統優化方法
(4)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觀
發展的概念
發展的前進性與曲折性
發展的量變與質變狀態
(5)唯物辯證法的矛盾概念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6)用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問題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關系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關系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
(7)辯證的否定觀
辯證否定
形而上學的否定觀
(8)唯物辯證法與創新意識
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與創新意識
創新的社會作用
4、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
(1)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社會意識的相對獨立性
(2)生產力和生產關系
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運動
(3)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運動
(4)社會歷史發展的總趨勢
社會發展的實現方式
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的特點
(5)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人民群眾的概念
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作用
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
(6)人生價值
價值和價值觀
價值觀的導向作用
(7)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
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客觀依據
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社會歷史性
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階級性
價值沖突及評價標准
(8)價值的創造與實現
價值的實現方式
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
第五部分 時事政治
1、年度間國內外重大時事(上年度4月至考試當年3月)
2、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在現階段的基本路線和重大方針政策
《200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新課標卷)歷史2009-01-22 15:27Ⅰ 考試性質
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是合格的高中畢業生和具有同等學力的考生參加的選拔性考試。高等學校根據考生成績,按已確定的招生計劃,德、智、體全面衡量,擇優錄取。因此,高考應具有較高和信度、效度、必要的區分度和適當的難度。
Ⅱ 考試內容
根據普通高等學校對新生文化素質的要求,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3年頒布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和《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准(實驗)》的必修課程、選修課程系列的內容,確定歷史學科考試內容。
歷史學科考查對基本歷史知識的掌握程度;考查學科素養和學習潛力;注重考查在科學歷史觀指導下運用學科思維和學科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考核目標與要求
1.獲取和解讀信息
·理解試題提供的圖文材料和考試要求。
·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獲取有效信息。
·對有效信息進行完整、准確、合理的解讀
2.調動和運用知識
·辨別歷史事物和歷史解釋
·理解歷史事實,分析歷史結論
·說明和證明歷史現象和歷史觀點
3.描述和闡釋事物
·客觀敘述歷史事物
·准確描述和解釋歷史事物的特徵
·認識歷史事物的本質和規律,並做出正確的闡釋。
4.論證和探討問題
·運用判斷、比較、歸納的方法論證歷史問題。
·運用批判、借鑒、引用的方式評論歷史觀點
·獨立地對歷史問題和歷史觀點提出不同看法
㈤ 高二歷史選修三知識點總結
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選修三)
:
20世紀以來,時代的變化使得戰爭與和平出現了新的特點:
1、 出現了兩次世界大戰。
為什麼人類社會在20世紀才出現世界大戰?
2、 一戰後,出現了短暫的和平。二戰後,出現了近半個世紀的冷戰
3、 核武器既是毀滅地球的武器,也是制約戰爭的因素。
4、 20世紀下半期,局部戰爭和地區性沖突不斷
5、 人類渴望和平。和平思想、和平運動,成為制約戰爭的重要因素。
6、 和平與發展成為當今世界的時代主題。但是由於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戰爭的危險依然存在。
霸權主義,是指強國、大國不尊重弱小國家的主權和獨立,蠻橫地對別國進行干涉、控制和統治,推行侵略擴張政策,謀求一個地區或世界霸主地位的行徑。「強權就是真理
第一單元 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年)
第1課 戰雲密布的歐洲(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歷史背景)
一、 列強對世界市場的爭奪
本目的講授思路是:問題導學,讓學生理解一戰的根本原因是:在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規律的作用下,新老帝國主義國家為重新瓜分殖民地和爭奪世界霸權而引起的。
閱讀教材第一目,回答以下問題:
1、資本主義國家為什麼在世界范圍內搶占殖民地?
資本主義自誕生起,就伴隨著對市場的爭奪,佔領殖民地時期中的主要形式之一。
資本主義經濟是市場經濟,也就是說,對於市場的需要、對於市場的爭奪,是資本主義經濟自身發展的需要,為了滿足資本主義經濟對市場的需要,資本主義國家就在世界范圍內佔領殖民地,把殖民地變為他的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殖民擴張和掠奪式資本主義列強建立世界市場的主要途徑。
2、依據教材第2、3段分析,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重大影響有哪些?
(1)科學成為技術進步最重要的推動力,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極大地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
(1)19世紀下半期,隨著工業革命的深入,在科學技術的推動和企業組織化程度提高等背景下,資本主義發展到了壟斷階段(帝國主義階段),經濟飛速發展。
(2)經濟的發展造成嚴重的生產過剩
(3)資本主義列強紛紛加緊尋求海外市場和原料產地,掀起掠奪、瓜分殖民地的新浪潮。
(4)到19世紀末,整個世界基本上被西方列強瓜分完畢,同時世界連成一個整體。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3、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是在什麼時候形成的?
19世紀末20世紀初,通過國際貿易的發展、人口和資本的流通,以及武力威逼等方式建立起來的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4、讀教材表格,從中發現什麼現象?反映的實質問題是什麼?由此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根源是什麼?
現象:列強的經濟實力和它佔有的殖民地的多少是不相符的。
反映的實質: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
這種現象產生了怎樣的局面?後期的資本主義國家,特別是德國,同老牌殖民帝國英法戰展開了爭奪殖民地、重新分割世界和爭奪霸權的斗爭。隨著帝國主義國家矛盾的加劇,最終導致一戰爆發。
二、 兩大軍事集團的形成
本目的講授思路:以教師的精講為主,使學生形成完整清晰的知識輪廓。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是如何形成的。最好結合圖示。
(一)、三國同盟
1、形成的原因
(1) 在歷史上,法德多次發生戰爭。兩國是宿敵。
(2) 普法戰爭削弱了法國,法國時刻准備復仇
(3) 德國外交的首要目的是防範法國,為了防範法國、奪取歐洲及世界霸權,德國力圖構築以自己為核心的同盟體系。
2、成員國家:德國、奧匈帝國、義大利
3、形成經過:
(1)1879年,德國利用奧匈帝國同俄國的矛盾,和奧匈帝國簽訂同盟條約,這是德國構築同盟體系的第一步
(2)1882年,德國又利用義大利同法國爭奪北非殖民地突尼西亞的矛盾,拉攏義大利,德、意、奧締結了針對法俄的《三國同盟條約》
4、影響:形成了以德國為首的第一個歐洲大陸軍事同盟集團
(二)三國協約:
1、 三國協約形成的原因
三國同盟引起了法國和俄國的不安,共同的戰略利益和經濟聯系使兩國接近。
2、 成員國家:英國、法國、俄國
3、 形成過程:
(1)1892年,法、俄簽訂了《法俄軍事協定草案》,這標志著歐洲大陸的另一個軍事同盟集團的初步形成。
(2)1904年,英法簽訂了《英法協約》,調整了雙方在殖民地問題上的矛盾,共同對抗德國
(3)1907,《英俄協約》簽訂,調整了雙方在殖民地問題上的矛盾,共同對抗德國
英俄協約的簽訂標志著英法俄三國軍事同盟的最終成立。
4、 影響:歐洲形成了勢均力敵的兩大軍事集團。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的對峙,使歐洲籠罩在戰爭的陰雲之下
思考問題:
5、一戰爆發前,歐洲列強矛盾尖銳復雜,有哪三對矛盾?最突出的矛盾是哪一對?各因何問題產生的矛盾?
6、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洲為什麼會形成兩大軍事集團?
三、 科技進步成果被運用於軍事領域
1、科技成果運用於軍事領域的原因
兩大軍事集團力圖在軍事上壓倒對方,擴軍備戰,於是,科技進步成果被運用於軍事領域。
2、表現
(1) 科技進步首先提高了傳統武器的性能、增強了武器的殺傷力
(2) 新式武器相繼問世,如、潛艇、飛機、坦克等,戰爭擴展到了海地和空中
(3) 新的交通手段的出現,提高了軍隊的戰略機動能力,使得戰爭能夠在更大的范圍內進行
(4) 電報、電話和無線電等新的通訊工具的出現,實現了遠距離的信息傳輸,促進了軍隊通訊技術的現代化,
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
四、 軍國主義和極端民族主義的泛濫
1、德國的軍國主義浪潮
出現的原因:德國自身的軍國主義傳統;在進入20世紀後的激烈競爭中,西方列強相信戰爭最後解決問題的辦法;德國的軍國主義尤為嚴重,作為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德國對殖民地分配現狀最為不滿。
2、極端民族主義的泛濫
德國、俄國、及英國、法國等
極端民族主義其中的重要內容是「民族優越論」鼓吹本民族利益高於一切,宣稱對外擴張是民族利益所在。
極端民族主義的實質:本民族利益至上,宣揚對外侵略擴張。
思考:人類歷史為什麼發展到20世紀才會出現世界大戰?
第2課 慘烈的四年戰事(戰爭經過)
復習提問:
1、 一戰爆發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2、 圖示一戰前兩大軍事集團形成的過程。為什麼會出現兩大軍事集團?集中體現了哪些矛盾?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矛盾的根源和矛盾的實質。
3、 科技進步成果運用於軍事領域的表現有哪些?
4、 極端民族主義的實質是什麼?
5、 為什麼人類歷史到了20世紀會發生世界大戰?
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戰雲密布的歐洲,歐洲籠罩在戰爭的陰雲之下。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戰爭究竟是如何爆發的?及如何進行的?
講授新課:
一、 一戰的直接原因(導火線):薩拉熱窩事件
講課思路:先讓學生簡述什麼是薩拉熱窩事件,然後再來分析該事件的原因和影響。並結合地圖。形成時空觀。
1、薩拉熱窩事件出現的原因
20世紀初,隨著奧斯曼帝國的衰落,出現了眾多的民族獨立國家。
歐洲列強利用這一復雜局勢,紛紛插手巴爾干,擴張勢力。俄國和奧匈帝國的爭奪尤為激烈。
20世紀初,巴爾干半島是歐洲隨時可以爆炸的火葯桶,矛盾沖突非常尖銳
奧匈帝國把塞爾維亞視為向巴爾干擴展的障礙,與塞爾維亞矛盾尖銳。(直接原因)
2、什麼是薩拉熱窩事件?其影響是什麼?
1914年6月,奧匈帝國的皇儲斐迪南大公到波斯尼亞檢閱軍事演習,在薩拉熱窩被塞爾維亞愛國者刺殺,這就是薩拉熱窩事件。
影響: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導火線。
二、 慘烈的四年戰事(戰爭經過):
(一)、一戰的爆發
1、爆發:1914年7,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俄、法、德、英很快參戰,大戰全面爆發
2、交戰雙方:
德、奧匈、奧斯曼、保
英、法、俄、塞、比、意、日等
想一想:義大利加入協約國一方作戰,說明了什麼問題?
(二)、戰爭的進程
1、戰爭的三條戰線:
2、歐洲戰場三個階段戰局的演變
階段 戰役或重大事件 影響
第一階段(1914)
馬恩河戰役
德軍速戰速決計劃破產
第二階段(1915~1916)
凡爾登戰役、索姆河戰役
俄軍夏季攻勢、日德蘭海戰
戰略主動權轉移到協約國一方
第三階段(1917~1918)
美國參加對德作戰
俄國退出大戰
中國等參加協約國作戰
1918年11月,德國投降
協約國力量增強,一戰以同盟國失敗告終
回答問題:
3、在大戰的第一、二階段,戰爭的中心是如何變化的?
西------東---------東
4、一戰爆發後,美國採取了什麼政策?有何目的?1917年,美國參戰的原因和目的是什麼?帶來的影響是什麼?
「中立政策」目的:遠離戰火,避免戰爭;利用中立國的地位與交戰國擴展貿易,發戰爭財
1917年,美國參戰的原因:
美國與英法有密切的歷史文化聯系,如果協約國戰敗,美國的利益將受損
俄國爆發革命,形勢有利於同盟國,美國不能坐視不管
德國採取的「無限制潛艇戰」損害了美國的利益。
目的:為了戰後分贓和爭奪世界霸權。
(三)大戰結束
1、 大戰結束的時間和標志:1918年11月
德國政府代表在福煦車廂簽署了《貢比涅森林停戰協定》,德國宣布投降.
2、 促使大戰結束的原因有哪些?(分析德奧集團失敗的原因)
總體上,協約國的力量大於同盟國的力量。
n美國的參戰大大增強了協約國的力量。中國等國家的參戰也增強了協約國的力量,
n德奧集團挑起的一戰,給各國人民帶來了災難。非正義的戰爭是必然失敗的。
n俄國爆發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並退出了戰爭。各國的反戰運動和革命浪潮,如德國的十一月革命,成為結束戰爭的主要推動力。
n德、奧兩線作戰,同盟國經濟崩潰,也是戰敗的因素。
三、 大戰的結果和大戰性質:
1、結果:結果:同盟國失敗,協約國勝利
3、 性質: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戰爭。盡管塞爾維亞是正義的民族解放戰爭,但卻不能從根本上改變整個戰爭的非正義性。
第3課 大戰的後果
復習提問:
1、 薩拉熱窩事件是怎麼回事?有何影響?
2、 一戰爆發的時間和標志?
3、 一戰在歐洲戰場的三個階段、各有何戰事?
4、 一戰結束的時間、標志?
5、 你認為德奧集團失敗的原因有哪些?
講授新課:
1、巨大的災難:
2、西歐的相對衰落
3、美國和日本崛起
4、革命與獨立浪潮高漲
問題:第一次世界大戰有哪些重大影響?
第4課 綜合探究:極端民族主義與戰爭
閱讀教材,思考以下問題
1、 民族主義是在什麼時期興起的?一般認為,其興起的標志是什麼?
2、 舉例說明,民族主義在歷史上曾經起過或者進步、或者反動的作用?
3、 閱讀教材材料,回答18頁知識窗的問題
4、 如何來認識極端民族主義的「愛國主義」面貌?
課後記:
階段 戰役或重大事件 影響
第一階段(1914)
第二階段(1915~1916)
第三階段(1917~1918)
第二單元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短暫和平
。
第5課 凡爾賽體系的建立 (2課時)
一、 巴黎和會:
1、巴黎和會召開的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人們熱切希望和平;
帝國主義列強力量對比發生了重大變化,國際關系的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列強間的爭霸斗爭從戰場上轉移到談判桌前
2、什麼是巴黎和會?
1919年1月,協約國集團在巴黎近郊的凡爾賽宮召開了處置戰敗國和鞏固戰勝國成果的和平會議,史稱巴黎和會。
3、與會代表:
戰勝國的代表,但沒有蘇維埃俄國,中國政府的代表是陸征祥等
4、和會召開的目的:實現在霸權基礎上的和平,根據自己的利益重建戰後秩序,削弱德國,鞏固戰爭成果(以解決分贓、反蘇和建立戰後帝國主義國際秩序這三大問題)
5、戰勝國的主要意圖
同學閱讀教材分析並結合新課堂22頁材料題
法國:最大限度削弱德國,提出嚴厲的賠款計劃,掌握歐洲大陸的霸權
英國:繼續「歐洲均勢「的傳統政策,維護殖民帝國和海上霸主地位,消滅德國的海軍,不希望過分削弱德國而使法國成為歐洲霸主
美國:反對過分削弱德國,更關心建立國際聯盟,使美國能夠更大程度干預
和控制國際事務。
二、《凡爾賽和約》的簽訂和凡爾賽體系建立
(一)《凡爾賽和約》——《對德和約》
1、 簽訂時間:1919年6月
2、 條約內容:
教給學生掌握的方法;從領土、殖民地、軍備、賠款等方面
方面 內容
領土 德國放棄一切殖民地,將阿爾薩斯和洛林歸還法國,薩爾煤礦交由法國開采15年,薩爾區由國際聯盟代管。萊茵河西岸由協約國軍隊佔領15年,東岸50公里以內劃為非武裝區
軍備 和約規定,德國廢除普遍義務兵役制,只保留10萬陸軍和少量船艦,不得擁有空軍、坦克、潛艇等
賠款 該規定了德國在一定時間內應支付的賠款總額
殖民地 德國原來占據的殖民地被英、法等戰勝國瓜分
其它 在威爾遜地堅持下,寫入了國際聯盟盟約
規定把德國攫取的在中國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
引導學生分析:巴黎和會的實質是什麼?
(二)凡爾賽體系的建立
1、 概念:什麼是凡爾賽體系?對德和約簽定後,協約國集團又陸續與奧地利、保加利亞、匈牙利和土耳其等戰敗國簽訂了一系列和約。這些條約和《凡爾賽和約》、國際聯盟盟約結為一體,構成了協約國列強建立一戰後以歐洲為主的國際關系新秩序的基本框架。
2、 對凡爾賽體系的認識
(1)凡爾賽體系的作用:
在凡爾賽體系下,在一戰後和20世紀20年代,歐洲基本維持了一個較為和平的國際環境,經濟得以恢復和發展
調整了歐洲各國間的關系,建立了帝國主義列強以歐洲為主的國際關系新格局
根據民族自決原則,確認了波蘭、捷克等一些民族國家的獨立
(2)凡爾賽體系的脆弱性和不穩定性。(凡爾賽體系下的矛盾)
戰勝國與戰敗國之間的矛盾:戰勝國對德國的壓制激起了德國的復仇情緒
帝國主義和社會主義的矛盾:協約國和蘇維埃俄國的武裝干涉與對立
戰勝國之間的矛盾:圍繞著殖民地、歐洲霸權和世界霸權等問題矛盾重重,如何處理德國賠款問題成為戰勝過矛盾的焦點之一。
戰勝國與殖民地、半殖民國家之間的矛盾。表現為20年代2、3十年代民族獨立運動在亞非拉地區此起彼伏。
(3)凡爾賽體系的實質?
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維護戰勝國利益和維護歐洲和平的新秩序。
教學思路:
同學閱讀教材,在教師的引領下分析理解教材。
小結:凡爾賽體系是如何建立的?它的實質是什麼?如何來理解它的不穩定性?
第6課 國際聯盟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萬國郵政聯盟;巴黎和會上的威爾遜的「十四點和平綱領」;國際聯盟的成立、國聯的組織機構、國聯的宗旨、委任統治制度、國聯的活動
通過分析國聯成立的背景培養學生分析歷史資料的能力;歸納國聯的活動培養學生歸納分析的能力;通過國聯的活動,認識國聯是被英、法等大國操縱的維護凡爾賽體系的工具,培養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問題學案式學習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國聯的活動,認識國聯是被英、法等大國操縱的維護凡爾賽體系的工具。
一、 世界上第一個普遍性的國際組織
(一)國際聯盟成立的背景
1、國際聯盟成立的條件
19世紀末20世紀初,一些行業性的國際組織建立起來
一戰激起了反戰和平思潮,一些有識之士認為,有必要建立一個政治性的國際組織,防止大戰發生,維護世界和平
大戰期間,美國總統威爾遜提出了建立國際聯盟的主張
在巴黎和會上,國際聯盟盟約被通過
2、國際聯盟建立的目的:
防止新的大戰發生,維護世界和平
(二)國際聯盟盟約的基本內容
1、 宗旨
增進國際間合作,保持和平與安全,避免戰爭
2、 國聯的組織機構
大會、行政院及秘書處
3、 其它規定:
裁減軍備、和平解決國際爭端和制裁等規定及委統治制度
分析:委任統治制度的實質是什麼?
委任統治制度的使用范圍主要是德國原先的殖民地和奧斯曼帝國近東的部分領土。實際上大國瓜分殖民地的虛假外衣
(三)國際聯盟的成立及成員國
1、 成立:
1920年1月,國際聯盟在日內瓦正式成立,簡稱國聯
2、 成員國;開始44,後發展到63個。蘇俄和美國沒有參加。
二、國際聯盟的主要活動和歷史地位:
(一) 國聯的兩大任務
維護世界和平,制止侵略;處理世界范圍的衛生、經濟、社會等問題。
(二) 國聯的主要活動
1925
1931
1935
1937、
1938
1939、
(三) 國聯的歷史地位
1、性質:世界上第一個普遍性的國際組織;英法控制下的維系凡爾賽體系的工具
2、歷史作用:作為世界上第一個維護和平的國際組織,國聯初期,發揮了維護和平和制止戰爭等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同時,為二戰後聯合國的建立提供了借鑒。
3、局限:
國聯同時也是被英法等少數大國操縱,成為它們維持維持霸權的工具;國聯自身也有很多缺陷;國聯的威信不足;面對30年代的戰爭危機和侵略戰爭,國聯毫無作為,放任二戰爆發,國聯名存實亡,
三、國聯的解散:1946年
㈥ 高二會考歷史必背知識點
高中會考歷史必背知識點:秦漢時期的文化
一、秦漢文化的特點:統一性與多樣性有機結合;外文化交流空前頻繁;水平居世界先進行列;氣勢恢弘。
二、科技:
1、天文:漢武帝時,「太初歷」是中國第一部較完整的歷書,開始以正月為首;公元前28年,西漢關於太陽黑子的記錄,被世界公認為是有關太陽黑子的最早記錄;東漢張衡對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學解釋,還發明了測定地震方位的儀器——地動儀,比歐洲早1700多年。
2、數學:東漢的《九章算術》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應用數學,標志著中國古代數學形成完整的體系。
3、造紙:我國是世界最早發明紙的國家,西漢時已有絮紙和麻紙,甘肅天水放馬灘出土的繪有地圖的紙,是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紙。公元105年,蔡倫發明「蔡侯紙」, 造紙術的發明與改進,是書寫材料的一次偉大革命。
(6)高二學考歷史必考知識點總結擴展閱讀
三省六部制
1、唐朝中書省掌決策,負責草擬和頒發皇帝詔令;門下省掌審議,負責審核政令;尚書省負責執行政令,並下設史、戶、禮、兵、刑、工六部。
2、漢初:在地方上,郡國二制並行。
3、元朝:中央以中書省為最高行政機構,在地方採用行省(行中書省)制度,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變革,是中國省制的開端。漢的州和唐的道,起先都是監察機構,後都演變成地方行政實體。
4、明朝:通過廢除丞相制度和創設內閣,君主專制達到了新的高度。
5、清朝:雍正帝時,軍機處的創設,使君主專制制度發展到了頂峰。
㈦ 高二下歷史主要知識點
第二節 20世紀20年代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
1.美英世界霸權地位的變化
概括指出並結合史實簡要說明英美先後確立世界霸權地位的共同點,扼要說明美取代英的主要原因。
概況 說明
國內安全的政治局面英:資產階級革命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專政
美:獨立戰爭、內戰、兩黨政治
有利的國際環境英:處於大西洋航路的有利位置,資本主義制度確立比較早
美:兩次大戰本土遠離戰場,大發戰爭財
先進的科技與 英:工業革命,19世紀中期處於「世界工場」的地位
強大的經濟實力 美:第二、第三次科技革命,一戰後掌握了世界的經濟霸權
強大的軍事力量英:擁有強大的海軍
美:取得與英相等的制海權,二戰中軍事力量膨脹
對外擴張與爭奪霸權英:到18世紀中期先後打敗荷、法成為最大的殖民國家
美:運用大棒、金元外交在西半球確立霸權,一戰後推行
「金元外交」,二戰後通過「冷戰」「熱戰」確立世界霸權
★★★主要原因:
(1)經濟發展和政治發展的不平衡,是資本主義的必然規律,第二次工業革命使這種不平衡性大力加強。
(2)英國在擁有廣闊的殖民地後對更新技術和設備採取了消極態度,經濟發展緩慢;而美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積極開發和利用新技術,加上市場、資源、勞動力、資本等有利條件,經濟飛速發展。
(3)在兩次世界大戰中,英國損失慘重,力量削弱;而美國則靠發戰爭財使經濟軍事實力大為加強。
★★(五)一戰後歐洲霸權地位的削弱
這種削弱,首先表現為歐洲自身實力的削弱。
①經濟上,一戰使歐洲各國的經濟受到嚴重破壞,英法都從債權國變成了債務國。
②政治上,各國都出現了無產階級革命的高潮,政局動盪。特別是蘇俄社會主義國家的建立,強烈地震憾著世界資本主義的統治中心。
③殖民地民族獨立運動的高漲,嚴重削弱了歐洲國家對世界各地的殖民統治。特別是自治領的分離運動,已使英國的殖民統治開始瓦解。
這種削弱其次表現為美日實力增強,特別是美國開始同英國爭奪世界霸權。
①在經濟上,美國取代了英國,逐漸掌握了世界經濟霸權。
②在軍事上,美國取得了同英國相同的制海權。
③在國際事務上,美國操縱了華盛頓會議,並利用金元外交積極參與歐洲事務。美國的崛起與爭奪,嚴重地威脅和動搖著歐洲的世界霸權地位。
第三節 1929年~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
★1.羅斯福新政的特點及其影響
(1)羅斯福新政是美國壟斷資產階級為克服危機作出的政策調整,它是在維護資本主義的前提下,對美國生產關系進行局部調整,以使其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其特點是盡量避免國有化形式而力圖保持資本主義的自由企業制度,同時也採取了一些有利於工人和小生產者的措施,以緩和國內階級矛盾。
(2)新政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的本質,也不能從根本上消除資本主義經濟危機。但它在多方面產生了積極影響。
①直接影響:它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經濟危機對美國社會的嚴重破壞,促進了生產力的恢復,鞏固了資本主義的經濟。
②間接影響:由於經濟的恢復,使社會矛盾相對緩和,在一定程度上恢復了人們對美國國家制度的信心,從而遏制了由於經濟危機造成的法西斯勢力,使美國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
③深遠影響:新政採用的國家出面干預經濟的政策,開了資本主義國家加強經濟干預的先河。它不僅僅成為現代美國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開端,而且對其他許多資本主義國家經濟政策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從此,西方國家陸續放棄純粹的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逐漸加強政府對經濟的宏觀指導。二戰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得到進一步發展。
2.20年代~30年代關國經濟繁榮、危機的原因分析
20世紀30年代美國經濟出現了繁榮的局面,逐步掌握了世界經濟霸權,紐約成為世界金融中心。其原因應包括:國內的技術革新和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的推動;國際上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刺激和戰後相對穩定的政治經濟局面提供了極好的條件。在經濟繁榮的背後,美國長期盲目投資,經濟比例失調,農業不景氣,失業人員增加。日益膨脹的供應量大大超過國內外的支付能力,潛伏著生產相對過剩的危機。到20年代後期美國經濟出現危機、蕭條,1929年~1933年爆發了世界性的經濟危機。
A.羅斯福新政,新在何處?
(1)新的理論和政策
自由主義到凱思斯主義,羅斯福新政就是對凱思斯主義進行的大規模實踐。
(2)新的特點
盡量避免國有化形式而力圖保持資本主義自由企業制度,同時也採取了一些有利工人和小生產者的措施,以緩和階級矛盾。
(3)新的起點
是對生產關系進行的局部調整,把美國的私人壟斷資本主義推向美國式的、非法西斯式的國家壟斷資本主義。二戰後這種模式被普遍採納,資本主義制度由此獲得了新的生命力,成為繼續向前發展的新起點。
★★B.羅斯福新政的實質
羅斯福新政不是法西斯主義。「新政」不僅不是法西斯主義,而且還起到了避免走向法西斯道路的作用。
羅斯福新政也不是社會主義。因為它沒有觸動資本主義制度。
羅斯福新政是美國資產階級為了克服經濟危機,在維護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進行的政策調整,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最多也只能說是一次資產階級改革。
★C.對羅斯福新政的評價
(1)羅斯福新政在美國現代歷史上基本上是一個進步現象,起著積極的、肯定的作用。它為壟斷資產階級維護資本主義的統治提供了寶貴的經驗,為以後美國和其他許多西方國家的資產階級政府所效法;它的實施是美國歷史上資產階級某些民主傳統的繼承和發展。
(2)新政所起的作用只是暫時地、略微地緩和了一些經濟危機在美國經濟中所造成的嚴重的局面,它沒有也不可能克服危機。新政實施的結果是,鞏固和加強壟斷資產階級在國家經濟和政治上的統治地位,它所包含的一部分對工人階級讓步的措施,不過是資產階級對付工人運動的一種手段而已。新政實行後美國工業生產指數逐年回升的現象,並不是新政葯方的功效,而是資本主義經濟周期自發規律作用的結果。而所包含的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政策,則對工人階級和革命事業有巨大的危害。
(3)對羅斯福新政既不能過分贊譽,也不能過分貶低。它將美國的私人壟斷資本主義迅速地、大規模地推向美國式的、非法西斯式的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廣大勞動人民的處境,緩和了階級斗爭,挽救和加強了美國的壟斷資本主義制度。但是,它的結果又加深了資本主義的矛盾,造成新的、更深刻的危機。然而,不能說新政的主要目的是阻止農民及工人參加革命行動,因為當時美國並不具備進行無產階級革命的主客觀條件。
★6.比較德、日法西斯專政建立的異同
相同點:
①歷史原因相同。兩國長期以來是君主專制的國家,都具有濃厚的軍國主義傳統,缺乏資產階級民主政治傳統;一戰後,兩國的海外市場都受到制約,德國喪失了全部海外殖民地,日本在東亞的市場亦受到壓制。
②利用時機相同。30年代經濟大危機為兩國法西斯勢力擴張提供了條件。兩國法西斯都利用經濟、政治危機,乘機擴張勢力,進而奪取政權。
③法西斯專政的本質相同。都是帝國主義極端反動的公開恐怖獨裁,對內獨裁,對外侵略擴張,使世界大戰的歐、亞兩個戰爭策源地形成,把世界引向戰爭。
★不同點:①法西斯政權建立方式不同。德國是依靠納粹黨奪取政權建立法西斯專政。納粹黨通過欺騙性宣傳,騙取中下層群眾的支持,並討好軍隊,與壟斷資產階級勾結,使勢力大增。然後通過合法的形式,競選為國會第一大黨,進而奪取政權。日本不是依靠法西斯黨自下而上地掌握政權後,立即建立法西斯專政,而是依靠現有的天皇制和軍部法西斯勢力實現法西斯化。軍部法西斯分子通過製造一連串暗殺、政變等恐怖事件,以及對外策動侵華戰爭來擴大勢力和影響,進而自上而下建立軍事法西斯專政。
★★第四章 兩極格局下的世界
第一節 戰後初期的國際關系和兩極格局的形成
1.戰後初期國際力量的對比
世界格局,即相對穩定的國際關系結構,是建立在世界主要大國實力對比的基礎上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極大地改變了世界范圍的力量對比。這是雅爾塔體系得以確立的條件、基礎和背景。
★西歐各國普遍衰落:
①法西斯德國被徹底摧毀,國土被盟軍佔領,殖民地被剝奪殆盡,國外市場和海外投資全部喪失。
②英國贏得了戰爭卻輸盡了財富,黃金儲備幾乎枯竭,昔日的威風一掃而光。
③法國更是元氣大傷。戰爭使法國經濟遭到極大破壞,貝當政府的賣國投降,更使法國的國際威望急劇下降。總之,舊的歐洲衰落了,歐洲列強主宰世界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美國獨占鰲頭:
①在軍事上,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常規軍事力量;壟斷原子彈;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幾百個軍事基地,成為頭號軍事強國。
②在經濟上,美國擁有最雄厚的工業實力;最豐富的黃金儲備;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世界資本主義貨幣體系;關稅和貿易總協定的成立又形成了以美國為中心的國際貿易體系。從而實際上形成以美國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
③在政治上,美國一度操縱聯合國,把它作為推行全球擴張政策的工具;英法等資本主義國家也唯美國馬首是瞻。
蘇聯空前強大:①經過二戰,蘇聯的軍事力量空前壯大。②政治影響和國際威望空前提高。二戰中蘇軍是抗擊德軍的主要力量;在戰爭中蘇聯擴展了疆土,解放了東歐大片領土;戰後初期蘇軍駐扎在東歐、南歐、中國的東北和朝鮮北部等廣大地區。總之,蘇聯成為唯一能與美國抗衡的政治軍事大國。
西歐的衰落,美蘇戰時軍事實力的均勢,奠定了兩極格局的基礎。
4.兩極格局的形成
①奠定基礎:戰後初期國際力量對比發生重大變化,西歐衰落,美蘇勢均力敵。社會主義和帝國主義兩大陣營的出現。
②初步形成:二戰後,世界大國按照雅爾塔等會議確立的基本原則,重新劃分世界版圖和勢力范圍,建立新的國際關系格局,構成雅爾塔體系。
③最終確立:到1947年美國開始實施全面冷戰政策,美蘇盟友關系徹底結束,轉變為敵對關系。1949年、1955年先後建立了北約、華約兩大組織,標志著以美蘇為首的兩大軍事政治集團對峙局面的形成。
1.雅爾塔體系問題
(1)雅爾塔體系的確定及影響問題
①確定:雅爾塔體系是二戰後,世界大國依據雅爾塔等國際會議已經確立的基本原則,對世界政治版圖和勢力范圍重新劃分,建立起的新國際關系格局。它的確定,標志著近代以來以歐洲為中心和以歐洲大國均勢為主的傳統的國際關系格局被美蘇兩極格局所取代,現代國際關系開始進入一個新階段。雅爾塔體系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它是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發展的產物。它集中體現了國際關系中主要矛盾方面的重大變化。
②影響:a.它有利於蘇聯和社會主義體系的發展。b.它確立了美國在資本主義世界的霸權地位,並有利於美國在全球的霸權擴張。c.它有利於美蘇稱霸和爭霸。可以說,戰後的一系列重大國際爭端都直接或間接地和這一體系的存在和活動緊密相聯,美蘇雙方都力圖保護和發展有利於自身的勢力范圍。
(2)雅爾塔體系和凡-華體系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①都是在世界大戰破壞了原有的世界體系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②都通過一系列會議確立的基本原則重新劃分世界版圖和勢力范圍,建立新的國際體系;③都是大國意志的體現,其內容體現大戰前後各大國力量對比的消長變化,打上了大國強權的烙印,都隨著各國力量的消長而瓦解、破壞。
不同點:①凡-華體系體現了英法美等帝國主義大國的意志,而雅爾塔體現了美蘇兩國的意志;②前者調和了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後者則是資本主義大國和社會主義大國的暫時妥協;③前者是以歐洲為中心的國際格局,後者則超出了歐洲的范圍,反映了歐洲地位的下降;④前者是建立在戰勝國對戰敗國的掠奪的基礎之上,必然隨著德國的崛起而破產,而後者則是兩個戰勝國的妥協;⑤前者的主要矛盾是戰勝國之間的矛盾,後者則是兩種不同的社會制度之間的矛盾;⑥體系的性質不同。前者的本質是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後者則是由於二戰後反法西斯性質和社會主義的介入而是有反法西斯、實行民主政治以及大國稱霸的多重性質。
(3)關於雅爾塔體系的性質問題
關於雅爾塔體系的性質主要有兩種觀點:
①一般認為它是凡爾賽體系的繼續,是大國之間在力量對比發生變化的情況下對世界勢力范圍的重新劃分。
②中國學者普遍認為,對雅爾塔體系不能用帝國主義劃分范圍的觀念簡單地對號入座。它與凡爾賽體系有質的區別。社會主義蘇聯是它的主體之一,具有強烈的反法西斯的民主進步性質。它把國際民主原則與和平共處原則納入國際關系體系。它擴大了社會主義的影響,許多社會主義國家加入了國際社會形成世界新的格局。
(4)對雅爾塔體系的不同評價
①以肯定為主。二戰期間,包括雅爾塔會議在內的三次大國首腦會議及其達成的協議對最後打敗法西斯國家、結束戰爭發揮了巨大作用。它對戰後世界和平的安排比凡爾賽體系進步。聯合國在維護世界安全與和平方面比國聯有效。戰後半個多世紀世界沒有發生大戰,雅爾塔體系是重要因素之一。同時它還確立了不同制度國家間的和平共處原則。
②基本否定。它誘發國際危機,威脅世界和平。在世界上導致政治、經濟、軍事各種危機。戰後200多場局部戰爭中,美蘇介入的比例明顯呈上升趨勢。戰後之所以未爆發大戰,並非是雅爾塔體系在起作用,而是美蘇核軍備對抗異化的產物。
③既要肯定其進步作用,又要否定其消極影響。進步作用的表現:對戰勝法西斯起了決定作用;維護並擴大集體安全原則,聯合國促進了國際經濟文化交流;肯定了國際民主原則,確立了法西斯國家非軍事化;推動了世界民族解放運動的進程;把和平共處原則納入國際關系體系。消極作用的表現:大國強權政治、大國主宰世界、加劇世界緊張局勢、危及世界和平;侵犯中小國家領土、主權合法化,前蘇軍和美軍分別長期進駐東歐和西歐各國;不尊重國家間的平等互利原則。
2.美國的「冷戰」政策
★(1)美國實施冷戰的原則
美國實施冷戰政策的原因:①戰後,美國憑借軍事、經濟、政治上的優勢,企圖稱霸世界。②當美國的實力和野心達到空前高度時,蘇聯的影響和各國人民的革命運動也在世界范圍日益擴大。③美國把稱霸的障礙歸罪於共產主義和蘇聯,但又不敢貿然越過美蘇劃定的勢力范圍界限。④美國在戰略重點地區歐洲,採取以遏制蘇聯為中心的冷戰政策。
★(2)冷戰政策的定義和表現
美國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的冷戰,是指採取除戰爭以外的一切敵對活動和對抗形式進行遏制的政策。杜魯門主義的提出、馬歇爾計劃的實施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建立等都是冷戰的表現。
a.杜魯門主義
指美國總統杜魯門1947年國會咨文的主要思想。在咨文中,杜魯門以維護美國的安全為幌子,公然把干涉他國內政作為既定方針。因此杜魯門主義是美國在全球擴張勢力的宣言書。美國開始由局部擴張轉變為全球擴張。在咨文中,杜魯門公開把昔日的盟友蘇聯作為美國的主要敵人,並採取非戰爭的方式進行遏制。所以杜魯門主義是對蘇聯發動全面冷戰的宣言書,是冷戰全面開始的標志。也是美蘇戰時同盟徹底破裂的標志。
b.馬歇爾計劃的提出及其作用
美國從1946年秋開始發生了生產過剩的危機。而飽受戰爭浩劫的西歐經濟困難,工人運動蓬勃發展,資產階級惶恐不安。在這種形勢下,1947年6月,美國國務卿馬歇爾提出了「歐洲復興計劃」,即馬歇爾計劃。馬歇爾計劃的實施幫助西歐恢復了經濟,從而防止了革命的爆發,鞏固了資本主義秩序;西歐受援國家被迫接受了附加條件,在經濟上和政治上受到美國的控制;西歐國家及其殖民地還成為美國商品輸出的市場。因此,馬歇爾計劃是杜魯門主義的一次大規模運用,它既是冷戰政策在經濟上的具體表現,又以經濟手段為美國控制西歐鋪平了道路。
c.北約的建立
1949年,西方12國代表在華盛頓簽訂《北大西洋公約》,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矛頭針對蘇聯,實行集體防衛的原則,是遏制蘇聯的軍事政治集團,是美國實施冷戰的手段。北約成立後,美國控制了北約,把西歐各國納入了美國全球戰略的軌道。從軍事上加強了對西歐的控制。
第二節 戰後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
★★資本主義世界經濟格局的演變
(1)概況:
①英國「世界工廠」地位的演變
★確立的原因:英國最早發生工業革命,經濟實力最強大,19世紀中期,英國煤、鐵、紡織品的產量超過了法、美、德三國的總和;英國擁有廣闊的殖民地。
★確立:19世紀中期,英國成為「世界工廠」。
★喪失的原因: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向帝國主義過渡的過程中,資本家不願採用新技術和新設備;美、德經濟的迅速發展。
★喪失:19世紀末英國喪失了在世界工業中的壟斷地位。
②美國掌握世界經濟霸權
★原因:美國在向帝國主義過渡過程中,工業總產值躍居世界第一位;兩次世界大戰使美國大發橫財;其他帝國主義國家在戰爭中力量削弱。
★表現:「二戰」後,美國操縱了國際金融,建立了戰後以美元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它的建立,標志著美國在國際資本主義經濟領域霸主地位的確立。
③世界經濟格局的多極化
原因:歐共體和日本的崛起。
表現:1973年以美元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崩潰,資本主義世界出現美、日、西歐三足鼎立的局面,世界經濟格局開始向多極化方向發展。
(2)二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格局的演變
史學界一般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格局的演變經歷了三個階段:
戰後初期到70年代;70年代到80年代後期;80年代末以來。這三個階段各自發展狀況及形成的原因可作
①戰後初期至70年代:美國擁有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霸主的地位,具有雄厚的工業實力和豐富的黃金儲備,通過布雷頓森林體系和關貿總協定控制國際金融和世界市場。美國推行「馬歇爾計劃」,幫助西歐國家從戰爭的破壞中恢復起來。
★原因:通過20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美國大發橫財。而歐洲在世界大戰中損失慘重,處於普遍衰落的時期。
②70年代前期到80年代後期,世界經濟開始向多極化方向演變。日本和歐洲共同體與美國在世界市場上激烈競爭。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美國經濟霸主地位動搖。
★原因:70年代以來,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不平衡,歐洲共同體國家和日本在許多領域趕上和超過美國。
③80年代後期,世界經濟呈區域集團化和全球一體化趨勢。資本主義世界出現美日西歐三足鼎立局面,加速了世界經濟多極化的進程。
★原因:生產力和分工的發展,各國經濟相互依賴的程度進一步加深。
★20世紀60、70年代,國際格局演變的總趨勢及主要原因。
①趨勢:由兩極格局開始向多極格局的演變。
②主要原因:
a.美蘇兩霸削弱:1973年底開始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使美國經濟增長趨緩,經濟實力相對衰弱。以美國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美國的資本主義世界霸主地位嚴重動搖;勃列日涅夫執政後期中央集權的計劃經濟體制的活力衰退,社會矛盾叢生,加上對外擴張的加強,國家陷入困境。美蘇爭霸使雙方都削弱,特別是加劇了蘇聯的經濟困難。
b.兩大陣營瓦解,歐共體、日本的崛起:歐共體在國際舞台上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70年代以來,歐共體和日本經濟快速發展,開始形成資本主義世界美、日、西歐三足鼎立的局面。60年代初,中蘇關系破裂,社會主義陣營瓦解。60年代~70年代,東歐開始擺脫蘇聯模式,進行政治經濟改革。
c.第三世界崛起:民族解放運動發展,使帝國主義殖民體系走向崩潰。不結盟運動興起,77國集團的組成以及聯合國中新興國家力量的增強,第三世界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國際舞台,有力沖擊了戰後國際關系中的兩極格局。
★6.二戰後國際關系格局發生的重大變化、原因、影響和啟示。
(1)變化;二戰後,以歐洲為中心的傳統的國際關系格局被以美蘇為兩極的國際關系格局取代。雅爾塔體系的確立,標志著兩極格局的開始形成;北約組織和華約組織的成立,標志著兩極格局正式形成。
(2)原因:二戰後歐洲國家普遍衰落。法西斯德國、義大利成為戰勝國,法國和英國受到嚴重削弱,歐洲的政治中心地位完全喪失。美國經濟軍事實力膨脹,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頭號強國;蘇聯的政治軍事實力逐漸增長,成為世界上唯一可以同美國相抗衡的國家。
(3)影響:一方面,兩強相爭,使世界長期不安寧;另一方面,彼此勢均力敵,在近半個世紀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戰。
(4)啟示:國際關系格局變動的根源是各國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新的國際關系格局是建立在新的力量均勢的基礎上,是各種力量相互斗爭和妥協的產物。決定一個國家在國際關系中地位的根本因素是綜合國力的強弱。
★★世界格局的多極化趨勢分析
(1)世界政治格局:是指活躍於世界舞台充當主角的國家及國際組織之間在一定歷史時期內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種結構、態勢。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取決於主要國家或國家集團綜合國力的對比,取決於主要國家或國家集團在國際上的地位和作用。
(2)世界兩極政治格局向多極化演變的根本動因:
①前蘇聯經濟的衰落及其解體直接導致了兩極格局的終結。
②美、日、西歐三足鼎立是世界格局由兩極走向多極的主要標志。
③第三世界的興起,對多極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3)多極化趨勢中的「極」的內涵:
①多極化中的「極」主要表現為吸引力、影響力和作用力。即堪稱一「極」的主要不是通過政治、軍事手段控制和支配其他國家,而是憑借先進的科技和雄厚的經濟實力,通過投資、貸款、技術出口和轉化以及在國際事務中的協調作用,對其他國家、地區乃至全球產生影響力和作用力。
②構成多極化中的「極」的載體既有國家,也有國家集團,在一定意義上還包括某此影響較大的世界性或地區性國際組織。
(4)世界政治格局的變化規律:
①世界政治格局變化的根本動因是格局中主角力量的消長以及力量對比的變化。
②世界政治格局變化的直接動因是主角對自己國家利益的考慮及外交政策的調整。
③世界政治格局的變化都和主要國家社會制度之間的斗爭和改變相聯系。總之,一種世界格局的形成,是世界上各種力量經過不斷消長變化和重新分化組合,從量變逐漸發展到質變,構成一種相對穩定的均勢的結果。一種世界格局的解體,則是這種穩定的均勢被打破,再也無法保持下去的具體表現。
(5)對世界政治格局的認識
①推行強權政治力圖獨霸世界,建立世界大帝國是美國對外政策的一貫目標和終極目的。
②促使國際格局變化和國際關系中心舞台轉移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生產力的發展和變化;國家之間斗爭的焦點是以經濟和科技為核心的綜合國力的較量,誰在綜合國力的較量中取得勝利,誰就能成為多極中的一極。③國家利益是處理國際關系的根本原因。
④國際經濟關系是最基本活躍的因素,影響著國際政治關系和文化關系的發展變化。
★★如何認識兩極格局結束對世界的影響
「二戰」後的兩極世界格局主要是由美蘇兩家的軍事力量來支撐的。
在兩極格局下,美蘇的對峙和為爭霸世界而全力以赴地進行的斗爭及軍備競賽,使世界處在新的世界大戰甚至核戰爭的威脅之下;兩霸在第三世界的爭奪,也不斷地加劇著世界的緊張局勢。
兩極格局解體後,隨著華約組織宣布解散,兩大軍事集團在歐洲緊張對峙的局面消失,美俄關系在很大程度上轉向對話和緩和,這使得維護世界和平的可能性明顯增長。但與此同時,由於兩極格局是建立在東西方軍事力量均衡之上的,東西方力量的失衡,勢必會導致國際關系中一系列新的矛盾和沖突。首先,只要俄羅斯繼續作為一個統一的擁有足以毀滅英國的軍事力量而存在,它就必然會為維護其國家利益不時與英國處於矛盾地位。其次,在兩極格局下被壓抑的地區性軍事強國侵略擴張的慾望和民族、宗教矛盾、領土糾紛等問題也會此起彼伏,使世界動盪不安。海灣戰爭和前南斯拉夫地區的戰爭都說明了這一點。
兩極格局結束後世界形勢的基本特點是「緩和與緊張,和平與動盪並存,比較起來,新的矛盾和沖突是局部性的,世界形勢的總趨勢是走向緩和,這也是世界格局多極化的結果,是新舊格局交替過渡時期的產物。爭取和平與發展,仍是當今世界的主要問題,維護世界和平、發展本國經濟是各國人民的共同願望。
10.當今世界國際形勢的不穩定因素
①美國插手別國事務和地區爭端,藉助北約進行干涉、嚴重干擾和平和發展。
②一些國家和地區內部長期形成的深層矛盾,如民族、種族、宗教、領土等矛盾不斷爆發。
③一些地區爆發局部戰爭,如海灣戰爭和南斯拉夫解體後出現的地區性戰爭。
④國際裁軍和軍控呈現停滯、甚至倒退的趨向。
㈧ 高中學考歷史知識點
歷史沒有什麼知識點好學的,其實歷史很有意思,多看看課內課外的書籍就好了,我以前歷史經常只扣10分以內就因為感興趣,而且從來不聽老師的課,只看各種歷史戰爭呀,書籍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