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用白話文把喜歡的故事改成一則精彩的故事
嗯,你肯定是個很好的文學家
『貳』 最早提出棄用文言文改白話文
胡適
『叄』 最早提出棄用文言文改白話文
胡適 代表做 《嘗試集》是第一部白話文集
『肆』 有沒有三分鍾左右的白話文歷史故事啊~~~~
樂羊子妻的故事
(白話文)
河南樂羊子妻,不知哪家的閨女。
樂羊子曾經走在路上,拾到一塊金子,回家給妻子。妻子說:「我聽說有志之士不喝盜泉的水。廉潔的人不接受別人隨便送的食物。何況是拾別人丟失的東西來取得利益。這豈不是玷污了名譽嗎?」樂羊子非常慚愧,於是把金子丟到野外,從而到遠處拜師求學。一年後回家,妻子跪在織布機旁問他怎麼回事?樂羊子說:「在外久了,想家了。沒別的意思。」樂羊子妻果斷地拿刀割斷了布。說:「這布是蠶吐繭而織成。慢慢地從一絲絲積累成一寸,又一寸寸織下去,才成為一丈長的布。今天如果中斷這織布的過程,則失去了成功的機會,浪費了時間。先生積累學問,當每天知道一些新的知識,以成就良好的德行。如果中途回家,又何異於中斷這織布的工作呢?」羊子深深地為她的言行所感召。又回去繼續學業,於是七年不回家。妻子經常親自勤勞地服侍婆婆,又經常送飯給羊子。
(以上部分基本與我們在現代中學所學相同。下面是《後漢書/第七十四卷/列女傳》的結尾部分。)
曾經有其它人家的雞跑進菜園,婆婆偷偷殺了雞,並煮了吃。樂羊子妻面對著雞不吃而是哭泣。婆婆奇怪地問什麼緣故。樂羊子妻說:「我不是為別的,只是傷心家裡窮,以至吃別人家的雞肉。」婆婆難堪的只好丟棄了剩餘的肉。
後來有強盜想侵犯樂羊子妻。於是劫持了她的婆婆。樂羊子妻聽到了聲音,拿著刀子出來。強盜說:「放下你的刀子,聽我的話可以讓你的婆婆活命。不聽從我的話,就殺了你的婆婆。」樂羊子妻仰天長嘆,拿刀自刎而死去。強盜大概被這慘烈的一幕嚇住了,也沒敢殺她的婆婆。河南太守聽到這個消息,立即捕殺了強盜。而賜給樂羊子家貴重布料。為樂羊子妻舉行了隆重的葬禮,並賜了一個稱號「貞義」。是「堅貞而有節義」的意思。
樂羊子妻的故事讓人感嘆,看她以織布比喻求學,來激勵丈夫,讓人驚異於她的上進心;看她寧死不污於賊人的剛烈精神讓人亦敬亦佩,為之嘆惋。雖然這可能是個過於理想化的人物,但她的故事還是感動著一代代的讀書人。
『伍』 白話文的歷史
清末開始的文體改革可以分為「新文體」、「白話文」和「大眾語」三個階段。清末的「新文體」是夾用口語的「通俗文言文」。「五四」時期的「白話文」象小腳放大的「語錄體」。三十年代的「大眾語」提倡徹底的口語化,文體改革趨於成熟。
言文脫節、格式束縛,早在唐宋時代就有人出來反對。唐代韓愈(768-824)提倡散文,反對駢體,史稱「文起八代之衰」。八代:東漢、魏、晉、宋、齊、梁、陳、隋。駢體起源於漢魏,成熟於南北朝,講究對仗和聲律,四字六字相間,稱「四六文」。韓愈反對這種注重形式、束縛思想的文體,提倡接近口語、表意自由的文言散文,使文體恢復到未受駢體束縛以前的時代,所以稱為「古文運動」。「古文」其名,「革新」其實。
唐代寺廟,宣傳佛教,用講故事的方法吸引群眾。一邊展示圖畫,一邊說唱故事。圖畫稱為「變相」,說唱底本稱為「變文」。有散文韻文相間的,有全部散文的。後世發展成為鼓詞和彈詞。這是早期的白話文學。
宋代的「語錄」是又一種早期的白話文學。起初,禪宗佛徒輯錄師傅言談,用口語體。後來,宋代理學家程顥、程頤的門人,也用口語體記錄老師的言論。 「語錄體」是一種白話文,具有小腳不敢放得太大的「半大腳」風味。
宋元間又有「話本」。這是說書人講說故事的底本。「話」是故事,「本」是底本,分為小說和講史兩類。前者多為白話短篇,後者是淺近文言的長篇。
明清的章回小說,例如《金瓶梅》、《紅樓夢》和《水滸傳》等作品,用當時的白話書寫,使白話在民間得到廣泛傳播。但是,文學正宗是文言文。
清末維新運動時期,開始有意識地提倡白話,興起稱為「新文體」的「通俗文言文」。例如,黃遵憲引俗話入詩,反對崇古,他在1868年(同治7年)寫的新詩,是文體解放的開路先鋒:「我手寫我口,古豈能拘牽?即今流俗語,我若登簡編,五千年後人,驚為古爛斑!」
裘廷梁在《論白話為維新之本》文章中提出「崇白話、廢文言」。他說:白話有「八益」,其中「省日力(時間)、免枉讀(誤解)、便幼學、煉心力(思想)、便貧民」等項是先進思想。陳榮袞是提倡報紙改用白話的第一人。王照制訂官話字母,拼寫「北人俗話」,不拼寫文言。這時候,各地出版了多種白話的小型報刊。白話原來是一種民間文學,被認為「不登大雅之堂」,不是正式文體,不是文學正宗,沒有法定地位。
五四前後,革新思潮澎湃,提出了「文學革命」的口號。反對舊文學,提倡新文學。舊文學不是指舊時期的文學,而是指舊性質的文學,它的特點是文體是文言的,內容是陳腐的,思想是封建的。新文學不是指新時期的文學,而是指新性質的文學,它的特點是文體是白話的,內容是新穎的,思想是革命的。
『陸』 用白話文代替文言文是歷史的進步嗎
所謂白話文,就是用口語記錄事件,思想。直白的說,就是心裡想的,口中說的,記下來,經過整理,就是白話文;相內對而言,文言文則是古代的語言記錄。文章是思想文化的書面表述,語言是思想文化的口容頭表述;人類語言隨著社會的不斷進化而不斷進化,但過去的聲音無法保存至今,古代的文言也許就是古人的口語記錄。君不見明清白話小說,就是說書人的腳本,就是明清時代的口語,是大眾文化。至於學術著作,那是古人刻意為之,原因是當時的教育是做官教育,寫好文章為科舉,是舉人文化,或稱當官文化。二十世紀初提倡的白話文運動,是社會的進步,至少使你我都能互相交流思想,使社會最底層的群眾能最低限度接受教育,了解時政,反過來促進了社會的進步。不了解這方面的知識,單純去比較白話與文言的優劣,無異緣木求魚。
『柒』 歷史上有關靈異的事件或人。請用白話文
1.萬壽山上的佛香閣 你們知道為什麼萬壽山上要蓋個佛香閣嗎?說當年皇帝想在海淀這片風景秀美的地段造大園子。最早是乾隆皇帝,人家說這萬壽山下是個古墓,是明朝某個王妃的墓,動不得。號稱這妃子當年可不是善主,她的墓動不得!乾隆聽了,說怕什麼,給乾隆親到現場一看墓的大石門已被挖開,可是門裡面刻著八個大字:你不動我,我不動你!乾隆一下就嚇壞了。趕忙命人把土都蓋回去,並在萬壽山上蓋一大廟鎮住著不冥的鬼魂!這就是佛香閣了! 2.勁松鬼樓 八四年左右北京發生了件大事,當時人們、尤其是住在勁松附近的,個個都是人心惶惶的。大家都在傳說李老住的那幢樓鬧鬼,每當天黑,一進那個樓門,就能聽到凄慘的哭聲,在你耳邊縈繞,並可以看到周圍鬼火閃爍,而樓道里的照明燈也忽明忽暗,足已嚇破人膽。 而到了夜深人靜家家進入夢香時,門外卻熱鬧非凡,聊天兒的、搬東西的、打架的、罵孩子的聲音都清清楚楚,但當人們打開房門,聲音驟停,只留下探頭觀看的鄰居面面相覷。 .隆福寺大火 話說多少年前的那場大火,把隆福大廈一把火點了。曾經住過東四的人,而且不僅住過東四的人都知道,那會兒,隆福大廈和它跟前兒的那條胡同多火啊!可著了火以後呢,就完了吧?徹底完了。這是因為破了風水了。隆福大廈的那跟牌樓似的叫做隆福寺的建築是後蓋的,就頭兩年的事兒。 蓋那東西的時候,從地底下挖出兩只石龜來,挖出來的石龜上刻著字,劉伯溫埋的,石龜挖出來後就運走了,自此,東四徹底廢了,隆福大廈更是一蹶不振。還有傳得更邪的,說那倆石龜個兒挺大的,每個都得跟汽車似的,是真不小啊。不過去年隆福大廈邊兒上蓋了一個娃哈哈酒樓,倍兒火,異常的火,杭州菜。不知道什麼原因,真是異常的火。 4.鑄鍾娘娘 現在鍾樓的大鍾不敲了,當年敲的時候,尾音里總是帶著隱隱的「邪、邪、邪」的聲音。這老人就該說了:這鑄鍾娘娘又在找她的鞋了!說這鑄鍾師傅里有個年紀最大最受人尊重的,家裡有個小女兒。這天小女兒來到鑄鍾廠給爸爸送飯,知道了大家的事情。沒想到一頭沖進了化鍾爐。大家一看不好都上去攔,可都晚了一步,只有爸爸抓住了一隻綉花鞋。可誰知大家一看化鍾爐,銅水變成了另一種顏色。大家齊努力,竟連夜鑄成了大鍾。 至於說後來,鑄鍾廠拆了在原址蓋了一座鑄鍾娘娘廟,現在好像也拆了鼓樓後面就放著那口不用的鐵鍾。 5.菜市口刑場 菜市口是清朝的刑場。有這么一家裁縫鋪子,就住菜市口,由於手藝好,生意很旺盛。時間久了就遠近都出了名。就說這有這么一年,夏景天兒,菜市口外砍死了一個亂黨。當天晚上,裁縫鋪掌櫃的睡著正香,突然發現屋裡有人走動,心裡一想,八成鬧賊。可又一想,這賊就讓他鬧吧,反正我這屋裡一件值錢的東西都沒有。就眯縫著眼睛瞅著,這賊摸索了一會,倒也懂事出門隨手把們給關了。第二天,掌櫃的起床看看丟沒丟什麼東西,一收拾發現自己的針線笸籮不見了。就在這時外頭有人喊:掌櫃的快出來看看吧。掌櫃的出門跟眾人到荒郊一看,昨天那個斬首的人,腦袋和身子連在了一起。而且脖子上有一串細細的線痕,旁邊就扔著裁縫鋪的笸籮! 菜市口斜對過兒有個鶴年堂,刀傷葯出名。每次行完刑,夜裡總有「人」拍門買刀傷葯。後來,到鶴年堂買刀傷葯也成了老北京的一句罵人俗話了 6.北新橋的海眼 這北新橋的海眼被動過兩回,一回是日本鬼子進北京,順大鐵鏈子往上拉,拉了一兩公里,就看底下呼呼的往上翻黃湯,還隱隱的有海風的聲音,伴著腥味。日本人慌了,趕緊把鏈子又順了回去。 第二次是紅衛兵破四舊,也把大鐵鏈子往上拉,結果根日本人一樣。也全嚇傻了,趕緊恢復了原貌。最近一次跟北新橋海眼有關的事是修地鐵幾號線來的,新聞里還播了,說是為了不破壞北新橋的一口古井,地鐵繞了多少多少公里。 7.故宮 大家都知道故宮對外開放的其實只是一部分,還有很大一部分是不對外開放的,具體原因誰也說不清楚。但傳說,剛解放那會,故宮博物院晚上巡查保衛的人員經常看見有種奇怪的動物,說像老鼠但特別大,說像豬又跑的奇快。 人說這是皇族養在東西宮內鎮宮之獸。後來好些人想抓住一兩只,但這快六十年了,看見的人越來越多,卻沒人真正抓住過一隻!想來真是神奇。
『捌』 有沒有一本書專門用白話詳細講中國古代歷史故事的
白話的一般都是,現代人寫的,近代才出現白話文,你可以買寫現代出版社出版的歷史書,或者看古代是的翻譯文嘛!
『玖』 中國從多少年是時候開始用白話文
中國從唐宋時期開始用白話文。陳榮袞是提倡報紙改用白話的第一人。
中國白話文發展歷史:
1、唐代韓愈(768-824)提倡散文,反對駢體,史稱「文起八代之衰」。八代:東漢、魏、晉、宋、齊、梁、陳、隋。駢體起源於漢魏,成熟於南北朝,講究對仗和聲律,四字六字相間,稱「四六文」。
韓愈反對這種注重形式、束縛思想的文體,提倡接近口語、表意自由的文言散文,使文體恢復到未受駢體束縛以前的時代,所以稱為「古文運動」。「古文」其名,「革新」其實。
唐代寺廟,宣傳佛教,用講故事的方法吸引群眾。一邊展示圖畫,一邊說唱故事。圖畫稱為「變相」,說唱底本稱為「變文」。有散文韻文相間的,有全部散文的。後世發展成為鼓詞和彈詞。這是早期的白話文學。
2、宋代的「語錄」是又一種早期的白話文學。起初,禪宗佛徒輯錄師傅言談,用口語體。後來,宋代理學家程顥、程頤的門人,也用口語體記錄老師的言論。 「語錄體」是一種白話文,具有小腳不敢放得太大的「半大腳」風味。
宋元間又有「話本」。這是說書人講說故事的底本。「話」是故事,「本」是底本,分為小說和講史兩類。前者多為白話短篇,後者是淺近文言的長篇。
3、明清的章回小說,例如《金瓶梅》、《紅樓夢》和《水滸傳》等作品,是用當時的白話書寫,使白話在民間得到廣泛傳播。但是,當時的文學正宗依然是文言文。
4、清末維新運動時期,開始有意識地提倡白話,興起稱為「新文體」的「通俗文言文」。例如,黃遵憲引俗話入詩,反對崇古,他在1868年(同治7年)寫的新詩,是文體解放的開路先鋒:「我手寫我口,古豈能拘牽?即今流俗語,我若登簡編,五千年後人,驚為古爛斑!」
裘廷梁在《論白話為維新之本》文章中提出「崇白話、廢文言」。陳榮袞是提倡報紙改用白話的第一人。王照制訂官話字母,拼寫「北人俗話」,不拼寫文言。這時候,各地出版了多種白話的小型報刊。白話原來是一種民間文學,被認為「不登大雅之堂」,不是正式文體,不是文學正宗,沒有法定地位。
5、五四前後,革新思潮澎湃,提出了「文學革命」的口號。反對舊文學,提倡新文學。舊文學不是指舊時期的文學,而是指舊性質的文學,它的特點是文體是文言的,內容是陳腐的,思想是封建的。
新文學不是指新時期的文學,而是指新性質的文學,它的特點是文體是白話的,內容是新穎的,思想是革命的。
(9)改用白話文的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白話文運動的主要內容:
1、提倡民主,反對專制、獨裁。
2、提倡科學,反對愚昧、迷信。
3、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
4、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胡適在「文學改良芻議」中也提出著名的八大主張:
一曰:需言之有物,二曰:不模仿古人,三曰:需講求文法,四曰:不做無病之呻吟,
五曰:務去爛調套語,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講對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語。
『拾』 改變歷史的事件 早日到來吧 縮寫 字越少越好 要念起來很瀟灑 可以是文言文或有文言文和白話文和並的
笑噴了,雖然樓上是ctrl+V的
創造歷史 ? 可以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