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上海市閔行區北橋鎮歷史
北橋鎮
北橋鎮為北橋鄉政府所在地。位於上海縣南部,滬閔、北松、北吳3路交會處,俞塘橫越鎮南,與橫涇交匯於東街。相傳為晉陸機放鶴處,古稱鳴鶴橋。與奉賢南橋相對,故稱北橋。889年(唐龍紀元年)建華嚴庵,宋為明心寺,寺內有北梁七星橋,宋、元置北橋務,後務遷新場,始中落,明後漸盛,清嘉慶時稱北橋鎮。、
歷史
1933~1937年(民國22~26年)、1948~1954年為上海縣治。鎮小人稀,商市不盛,賴四鄉農民支撐。20、30年代因滬閔南拓路闢建,縣治遷入,小店漸增,商業漸形繁盛。抗日戰爭初期,商店大部分被毀。抗戰勝利後有30餘家商店,以茶館、理發店為多。1947年有23個行業,店、攤55家。1949年,有商店55家,從業人員106人,其中煙什店8家、南什貨店4家、茶館4家、鮮鹹肉庄3家、鮮咸魚店3家、飯店2家。另有軋花廠和碾米廠各1家,從業人員共74人。1954年縣治遷閔行鎮,商業劇衰,1955年僅剩42家商店,次年27家,其後長期不振。70年代社辦企業發展,徐閔、閔松、滬金公交客運路線乘客日眾,市面漸盛。1984年有商店14家、個體商販38家。鎮沿俞塘北岸東西向一行,滬閔路俞塘橋凌空穿鎮而過。主街東西街長千餘米,分東街、中街、西街,西街多民宅,商店布於東、中街。1983年,起滬閔路西側、北松路南拓建長300米、寬12米新街,建面積2000平方米百貨商場,形成新鎮區。有明心寺、瓶山道院、留心門等古跡。30年代,鎮郊辟有凌家花園、徐家花園等多處苗木圃,景色幽雅。今鎮北有縣農科所、農技校、花卉聯營公司、市精神病療養院分院。有徐閔線、莘吳線、松閔線公交客運路線通閔行、莘庄、塘灣、馬橋等鎮。
㈡ 有誰知道閔行歷史
閔行」的地名得名於「閔行鎮」:閔行鎮原名敏行市,在今閔行區南部,敏弘治時形成集市(一說嘉靖時有山東人閔其來滬游學,卒後葬此,故名)。1930年置鎮,1960年置區時,取境內鎮名命名為「閔行區」。
「閔行」地名的文字記載,最早見於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刻印的《上海志》,距今約500年。該志卷二《山川志·鎮市》中稱:「敏行市在十六保」。以後在歷代松江府和上海縣志書中有關閔行的記載逐漸增多,但也隨之出現了一些失實之處。列舉如下:
一、關於「閔行」鎮的由來
歷代府、縣志中,開始時關於閔行名稱來歷問題均未涉及,直至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刻印的《上海縣志》中才稱:「閔行鎮以姓得名」。此後的一些志書都存此說,但未提供依據。至民國七年((1918年)出版的《上海縣續志·古跡·冢墓》中「隱士閔其墓」的釋文卻出現了如下的記載:「在二十一保一圖(民國《上海縣志》更正為十六保十八圖——筆者),橫瀝啟秀橋北。其,山東人,嘉靖間游學來滬,卜居黃浦之濱,歿後葬此。閔行鎮以此命名。鎮八景之一,曰閔墓蒹葭。乾隆初圖冊載有戶名。」此說遭到閔行鎮人黃藝錫的否定,在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由黃編輯刊印的《閔行詩存·跋》中說:「閔行之名見於張經傳,當時誤「行」為『港』,事見嘉慶《上海縣志》」。明張鼐《吳淞甲乙倭變志》「嘉靖三十五年丙辰五月初一日,倭船五十餘自吳淞入上海,十九日五更乘潮南下,直抵閔行」。是閔行之名已見嘉靖年記載,《上海縣續志》乃稱:「『閔其,山東人,嘉靖間游來滬,卜居黃浦之濱,歿後葬此,閔行鎮以此命名。蓋傳文之誤矣』」事實上,「閔行」二字在明正德七年(1512年)刻印的《松江府志》中就已出現。因此,可以肯定,它與名不見經傳,游學來滬,死後葬此的閔其是毫無關系。所謂的閔行鎮八景之一的「閔墓兼葭」,在清乾隆年間黃家錕和道光年間李媞二人各自所作的專寫閔行的「申江十景」詩中,以及同一部《上海縣續志》的《名跡·古跡》「閔行鄉(實為閔行鎮——筆者)十景」中均未包括此景,說明閔其在閔行的影響並不大。說「閔行鎮以此(指閔其姓—一筆者)命名,缺乏依據。當然,這並不否定「閔行鎮以姓得名」,但是,它的來龍脈,現無法考證。
二、閔行鎮在橫瀝東還是西
近代,閔行鎮域已包括橫涇(即橫瀝)東西兩岸,但在古代到底位於橫涇東抑或西,由於府、縣志中記載混亂,使人難以弄清。明弘治《上海志》稱:敏行市在十六保。但從明正德《松江府志》和嘉靖《上海縣志》開始,就出現了「閔行市在十六保,橫瀝東」的記載,兩者不同。因為,根據歷代圖經資料,橫瀝以東為二十一保,橫瀝以西為十六保,不可能橫瀝東在十六保。因此,所謂「橫瀝東」,筆者認為這是二十一保一圖的「俗稱」,即清嘉慶《上海縣志》纂修李林松在「嘉慶《上海縣志》凡例」中所稱的「土名」。就如同嘉靖《上海縣志·物產》(卷一)中「西瓜佳者出黃土橋」一樣,此「黃土橋」並非指橋,而是專指十六保十八圖。也就是說,當時的閔行已存在於橫瀝的東、西兩岸,即在橫瀝西的十六保和橫瀝東的二十一保一圖,只是後世志者未發現其矛盾而因循照抄。直至清嘉慶閔行鎮人李林松纂的《上海縣志》才加以糾正,稱:「閔行鎮在十六保十八圖,……南枕黃浦,橫瀝貫之……」,但改得也不徹底,在同書的「兵防」篇中仍稱:「閔行鎮在上海十六保,西為橫瀝……,」其參與協纂的嘉慶《松江府志》也未作更正。而根據閔行鎮在橫瀝西有元代建造的洞真道院和度門寺;明洪武六年在橫瀝東二十一保建有黃浦巡檢司署和嘉靖前橫瀝上已有溝通兩岸的橋梁,我認為古代的閔行鎮市應包括橫瀝東、西兩岸,至少自明正德以後應是如此,但其集市的主體在橫瀝以西,即十六保,因弘治《上海志》巳提到閔行的黃浦渡在十六保,而此渡口在兵防中很早就是府城松江到柘林、青村、南匯三堡的重要通衢,所傳的秦皇馳道就在此處過黃浦江。
㈢ 上海的歷史
上海歷史
勾吳時期(商-周)
上海(嘉定、閔行、奉賢)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商末泰伯奔吳的時候。商末(公元前十二世紀)周太王長子泰伯為讓王位偕弟仲雍,東奔江南,築城立國,自號「勾吳」,開創了吳國歷史。吳滅後,上海地區入越;越王無彊大敗於楚,後成為楚國春申君(黃歇)的封地。
申城時期(周-唐)
春申君名叫黃歇(——公元前238年),今河南省信陽市潢川縣人,著名政治家、軍 春申君——黃歇
事家,官至楚相,戰國四公子之一。他被楚王分封到原來吳國的地方。《越絕書》記載他在吳地(今天蘇州一帶)興修水利,當地人對他很尊重。春申君率先治理拓浚的河道稱作「黃歇浦」,也就是今天的「黃浦江」。在今天上海西南地區,形成了上海最早的市鎮,又稱為「申城」。這是上海地區建城的開始。 秦滅楚以後,在申城設立了海鹽縣,歸會稽郡管轄。後來海鹽縣治幾經變遷,申城也幾經興廢。到了三國時期,海鹽縣北部的華亭鎮(今松江區)逐漸開始發展起來,逐漸成為海鹽縣北部重鎮。這樣,上海地區的發展從原來的申城轉移到了華亭鎮,並逐漸地穩定了下來。晉時松江(吳淞江)居民創造一種竹編捕魚工具「扈」,又因江流入海處稱「瀆」,松江下游一帶被稱「扈瀆」,後又改「扈」為「滬」。滬,也成了華亭地區的地名之一。東晉永嘉南渡,晉室南遷,江南地區的經濟社會開始了大規模的發展。到了隋朝的時候,華亭地區已經成為一個比較大的集散中心,初具城市規模。終於在唐天寶十年(751年),吳郡刺史趙居貞上書,奏請劃崑山南境、嘉興東境、海鹽北境,設華亭縣(今松江)。
華亭城時期(唐-元)
宋初,華亭縣改屬兩浙路秀州(州治在今嘉興)。這時華亭縣以東的海灘,已經成為重要鹽場,「人煙浩穰,海舶輻揍」,商業日益發達。宋宣和元年(1119年),隨著松江航道重新疏浚,華亭縣北部的青龍鎮更見發展。據宋詩人梅堯臣在《青龍雜志》中記載,青龍鎮有二十二橋、三十六坊,還有「三亭、七塔、十三寺,煙火萬家」,時人譽稱「小杭州」。後來因為吳淞江下游的淤淺,曾經繁華一時的青龍鎮,就逐漸喪失了作為長江口良港的地位,而日趨蕭條冷落。 宋熙寧年間(1068一1077年),貿易中心由青龍鎮轉移到華亭縣東北地區的上海浦,形成居民點——,由漁村變成初具規模的小鎮。南宋咸淳三年(1267),在此正式設立鎮治,並派鎮將駐守。因地處上海浦西側,便稱「上海鎮」。上海鎮逐漸取代了青龍鎮,成為華亭縣最大的市鎮之一。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在上海鎮設立市舶司,與廣州、泉州、溫州、杭州、慶元、澉浦合稱全國七大市舶司。本埠市舶司的衙門設在後來的上海縣署內,即今小東門方浜南路的光啟路上。 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華亭縣升格為府,翌年更名松江府。元朝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以上海鎮為中心,析華亭縣部分,建「上海縣」,上海縣縣治在今黃浦區,這是上海市區建城的開始。華亭、上海兩縣語言相通、習俗相同,成為元代上海地區的雙子城。
雙子城時期(明-清)
明宣德五年(1430年)應天巡撫駐蘇州,管轄南直隸(江蘇和安徽全境),上海縣歸南直隸松江府管 松江府全境圖(清嘉慶)
轄。到了明代,上海地區商肆酒樓林立,這時,上海已經成為遠近聞名的「東南名邑」。 松江府地區,成了明代中國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經濟發達,農業興旺。有「蘇松稅賦半天下」之稱。清初改南直隸為江南省,上海縣歸江南省松江府。康熙六年(1667年)分江南省設江蘇省和安徽省,從清朝前期開始,上海屬江蘇省(巡撫駐蘇州)下轄的蘇松太道的松江府。江蘇海關(簡稱江海關)由雲台山(連雲港)移來,江海關總監由駐南京的兩江總督兼任。在清代初期,上海的經濟發展和城市規模逐漸超過松江府的華亭縣。因此,雍正八年(1730年)設蘇松道(相當於今天副省級),駐松江府上海縣,雍正九年建道署於大東門內,乾隆六年(1741年)改道名為蘇松太道。一般全稱為分巡蘇松太兵備道,或稱蘇松太倉道,因駐地在上海縣並兼理江海關,又簡稱為上海道、滬道、江海關道、關道。
十里洋場時期(清末)
在第一次鴉片戰爭後,依1842年簽訂的《中英南京條約》,上海在1843年辟為五 舊上海主體:租界與華界劃分圖
個對外通商口岸之一,英國、美國和法國陸續在上海設居留地。道光二十五年(1845),應英國領事巴富爾(George Balfour)要求,在租界內設江海北關(「新關」、「洋關」),辦理向外輪徵收關稅等事,由江蘇省蘇松太道兼管。咸豐三年(1853),英人乘小刀會起義之機強占江海關。次年,上海道吳健彰與英、法、美駐滬領事簽訂協定,允由三國各派稅務司一人,掌管江海關。同年七月,少關稅務管理委員會成立,開外國侵略者直接管理中國海關惡例。太平天國戰爭期間,1855年小刀會劉麗川、1860年6月太平軍賴文光、1862年初太平軍李秀成共進行了三次佔領部份上海的戰役。1854年上海成立了自治機構工部局,事實上演變成獨立於清朝行政與司法管轄權外的租界。此後,上海形成了2個租界與中國地方政府分割管理的局面:今黃浦、靜安和虹口、楊浦兩區南部沿江地帶主要是公共租界(英美租界);黃浦、徐匯兩區的核心區域主要是法租界;長寧則是公共租界越界築路區;而閘北和南市兩片中國管理的區域(華界)則被租界分割互不相連。開埠後的上海迅速成為亞洲最繁華的國際化大都市,被稱為「十里洋場」、「東方巴黎」、「遠東第一都市」、「魔都」。租界的存在使得上海的核心腹地未被戰火波及,並享有實際獨立的地位和充分的國際聯系,為時至今日的繁榮奠定了基礎。
舊都市時期(民國)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前後,清朝舊勢力尚未徹底清除,民國新勢力尚且稚嫩,軍閥當道,政府幾近癱瘓,社會無序混亂。上海的租界卻如國中之國獨享平和,甚而在經濟、人口等各方面都進一步加快了發展速度。1912年至1936年可謂上海租界高度繁榮的階段。民國初,租界以外的閘北和南市(華界)屬江蘇省,1927年民國政府在租界以外地區設上海特別市,歸屬中華民國行政院直轄,同時並入江蘇省上海縣、寶山縣17市鄉。1930年7月,改稱上海市。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今黃浦區興業路76號召開,1922年7月23號和1925年1月,又分別召開中共二大和四大。1925年5月30日,由於日本內外棉紗廠廠主槍殺罷工工人(顧正紅),上海學生、市民聚集在最繁華的商業街南京路上的老閘捕房門前抗議,英國巡捕開槍射擊,造成了五卅慘案,引發全國性反英運動。1927年4月12日,在閘北發生了四·一二事件,國民革命軍第26軍對工人糾察隊強行繳械,造成大規模流血,開始了國共分裂。 1928年 典雅浦西,萬國建築
4月1日,國民政府在南京成立,上海成為全國經濟與金融中心。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東北製造九一八事變後,又在上海借口5名日本僧人在位於楊樹浦引翔港的三友實業社門前被中國工人毆打,挑起一·二八事變,中日兩國在閘北區激烈的軍事沖突持續一個多月,以至於南京國民政府也暫遷洛陽。1937年8月13日,蔣介石調動約70萬中國軍隊(包括大部分精銳),在上海附近與日軍展開長達3個月的淞滬會戰,雖然中國軍隊付出了極大代價(陣亡33萬人,空軍損失過半,約全國1/3兵員),但最終裝備占優的日軍仍然擊敗了中國軍隊,佔領上海除租界外全部地區。抗日組織鐵血鋤奸團也同時針對漢奸、日軍,展開一連串可歌可泣、熱血澎湃的斗爭 。淞滬會戰期間,公共租界的北區及東區(今虹口、楊浦)作為日軍防區和勢力范圍,和華界一樣受到重創。法租界和蘇州河以南的公共租界中區及西區則開始了長達四年多的孤島時期。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對英美宣戰,隨即日軍攻入租界,上海全境被日佔領。後日本將租界「交還」給其扶持的傀儡汪精衛政權。1943年初美英與重慶國民政府改訂新的條約,放棄在華租界,標志著具有一個世紀歷史的租界在法理上不復存在。1945年上海光復,到1949年5月,一直由國民政府接管統治。1949年5月28日,解放軍擊敗國軍後控制上海全境,許多與國民政府及海外機構有關的人員、財產和機構追隨國民黨撤離上海。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
歷史綜述
鴉片戰爭後上 上海行政劃分圖
海開埠,外國的船隻從外洋直溯而上,1845年英國殖民者首先在上海縣境域劃定英租界;1849年,法國殖民者也要求劃定法租界;1863年,美租界與英租界合並成立公共租界。至此,上海市區劃分為不同的管轄區,租界以南的華界被稱為南市,同時,蘇州河以北老閘(宋代建)和新閘(清代建)一帶因大量貧苦農民的流入,逐漸興起,形成北市。1910年清政府頒發《城鄉自治章程》,上海縣合城南境、老閘、新閘、江境廟區域為上海城;另設蒲松鎮、東涇鎮及12鄉。1914年,上海改城為市,蒲松鎮也改為蒲松市,另設閘北市、洋涇市,合稱19市鄉。1926年孫傳芳督江蘇省,成立淞滬商埠,分全境為上海、閘北、浦東、滬西以及吳淞5區。 國民政府成立後,根據孫中山的大上海計劃,1928年國民政府設立上海特別市,擴大市區范圍包括上海、寶山縣的一部分,設立17個區,而上海地區各縣則仍屬江蘇省,從此上海市與上海縣分離。1930年又改特別市為市,轄吳淞、引翔、閘北、法華、滬南、塘橋等17個區,全市面積527.5平方公里。城市范圍東達浦東,西至靜安寺、徐家匯,南趨龍華,北達寶山路底。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後,成立上海市人民政府,設黃浦、老閘、邑廟、蓬萊、嵩山、盧灣、常熟、徐匯、長寧、普陀、閘北、靜安、新成、江寧、北站、虹口、北四川路、提籃橋、楊浦、榆林等20個區和新市、江灣、吳淞、大場、新涇、龍華、洋涇、真如、高橋等10個郊區。同時,上海的郊縣蘇南、蘇北行暑,後由 上海市中心擴大圖
江蘇省管轄。1956年經過行政調整,上海市轄區減為18個。1958年,為了適應城市發展的需要,將江蘇所屬上海地區的郊縣劃入上海市,至此,上海市轄黃浦、邑廟、蓬萊、盧灣、徐匯、長寧、普陀、閘北、新成、江寧、虹口、提籃橋、楊浦、榆林等14個區,浦東、嘉定、寶山、上海、崇明、松江、奉賢、南匯、青浦、川沙和金山等11個縣,總面積達6340.5平方公里,比建國初大十倍以上。1960年,撤消邑廟、蓬萊設立南市區;撤消新成、江寧設立靜安區;撤消提籃橋區、榆林區並分別並入虹口、楊浦兩區;析上海縣置閔行區,析寶山縣置吳淞區,次年又撤消浦東縣。1964年,撤消閔行區與吳淞區,此後上海保持了10個區和10個縣不變達10餘年之久。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1980、81兩年,再置吳淞區與閔行區。1988年,撤消吳淞區和寶山縣改為寶山區。1992年,撤消嘉定縣,設立嘉定區。為進一 步改革開放,1993年撤消川沙縣,將其境域與黃浦、楊浦、南市的浦東地區合並設立浦東新區。同年,撤消上海縣和閔行區,合設新的閔行區。20世紀末,松江縣、青浦縣和金山縣也改為區。2000年南市區劃入黃浦區。2001年奉賢縣和南匯縣撤縣建區。上海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數據為准。
2009年為了更好的開發浦東地區,合理配置地區經濟與社會資源,綜合優化總體布局,促進社會協調健康發展,撤南匯區並入浦東新區。2011年6月8日,國務院正式批復上海行政區劃調整,同意撤銷黃浦區和盧灣區建制,設立新的黃浦區。時至今日,上海全市共轄16個區、1個縣,共109個鎮,2個鄉,99個街道辦事處,3661個居民委員會和1704個村民委員會。
㈣ 上海七寶歷史
古鎮七寶
七寶位於上海閔行區中部,是個有著千年歷史的古鎮。據史料記載,古鎮七寶約形成於後漢時期,到宋初才略顯規模,它的鼎盛是在明清兩代。歷史上七寶鎮是個典型的江南水鄉和重要的農村集鎮。鎮中橫亘著自西向東的蒲匯塘,為太湖水系之一,鎮東有南北向的橫瀝港,北接吳淞江,南接黃浦江。蒲匯塘和橫瀝港相交於鎮中心,境內另有支河十餘條,當年溝通市街的石橋就有27座之多。七寶的鎮市,集中於蒲匯塘南北兩條大街。當時的七寶鎮上,遍布酒館、茶樓、布店、糧行,人氣很旺盛,一直維持著繁榮昌盛的局面。
七寶古鎮
「七寶」鎮名的來歷與陸寶庵有關。據《松江府志》、《青浦縣志》記載:「七寶故庵也,初在陸寶山。吳越王賜以金字藏經曰『此亦一寶也』,因改名七寶。後徙於鎮,遂以名。」陸寶庵原名福壽庵,為三國時東吳大將陸遜後裔陸機、陸雲的家祠,原在靠近吳淞江的機山腳下,以後因水患而三移祠址,最後移至七寶時,大約是宋初之事。古時那位「一劍霜寒十六州」的吳越王錢鏐或許不明此寺的來龍去脈,在游謁時想當然地把「陸寶庵」說為「六寶庵」,於是才有了「此亦一寶也」的說法,寺名改為「七寶」,陸寶庵因而成了七寶庵,七寶庵自然就成七寶鎮了。
老街內設「鍾樓」、「蓮花亭」、「牌樓」、「塘橋」等旅遊景點,並可看到七「寶」之一氽來鍾。老街分為南北兩大街,南大街以特色小吃為主,北大街以旅遊工藝品、古玩、字畫為主。老街已成為了集休閑、旅遊、購物為一體的繁華街市。
七寶古鎮
古鎮還有一大特色——木偶戲。在老街的大牌坊地下藝人設攤表演,等有一定數量的觀眾了,中年的男藝人就會敲著銅鑼吆喝,男藝人穿上表演的專門道具,以手做腳,一人分飾兩角,木偶戲「二人摔交」便精彩上演。
銀七星室內滑雪場
周邊景點
銀七星室內滑雪場:號稱全國最大的室內滑雪場,地址在七寶鎮七莘路1835號,靠近顧戴路。從老街過去叫taxi,也就是個起步價。
熱帶風暴:等至炎夏,附近的熱帶風暴水上樂園又會摩肩接踵。水上樂園位於新鎮路顧戴路口,是目前亞洲最大的露天水上樂園之一。園中營造了湖泊、河流、沙灘,擁有30多種驚險、刺激的水上游樂項目。
七寶琉璃工房
七寶琉璃工房:工房裡現擁有完整的琉璃製作流程設備和技術,已成為全世界最好的琉璃脫臘鑄造室,位於七寶鎮華中路488號。這里還建有藝術研究和成品展示的設施,自然也成了中外雕塑家們神往的藝術創造新天地。
七寶古鎮
古鎮交通
公交739、803、513、87、91、92、748、735、莘紀線、莘北專線,軌道交通9號線等均可到達,或是乘坐旅遊一號線、旅遊十號線皆可到達。
七寶方糕
古鎮特產
七寶方糕
宋朝著名文人范仲淹小時候家境貧寒,一日三餐全是粥。每到冬夜讀書,他就把粥盛在盤子里凍結,然後割成一塊一塊的,肚子餓了就吃上一塊。他的同窗好友石海卿知道此事後,便叫人用糯米粉仿照范仲淹的製作方法,做成了糯米糕,天天送去,一直到范仲淹中舉,他們給方糕取名叫「白軟糕」。現在的七寶方糕就是由此流傳下來的,有祝願高升的寓意。 有詩說得好:「人心有多高, 諧聲制食品。 義取年勝年, 籍以祈歲。」
七寶古鎮老街
七寶羊肉
羊肉營養豐富,每百克含有水65克,蛋白質18.2克,脂肪13.3克,熱量194千卡,碳水化合物1.5克,灰分0.8克,鈣10毫克,磷178毫克,鈉65.2克,鉀292毫克,鐵33毫克,核黃素0.15毫克,尼克酸3.2毫克。 羊肉能腹中補虛,補中益氣,開胃健力,治虛勞寒冷,滋養御風寒,生肋,健力,利胎產,愈疝止疼。
其他特產:海棠糕、白切羊肉、熏癩蛤蟆、農家菜鹵蛋、農家拆蹄、糟魚、團子、粽子、七寶老酒等。
㈤ 上海市歷史簡介
上海市歷史簡介:
上海歷史悠久,系1986年國務院頒布的第二批38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上海西部在6000年前就已成陸。市區成陸約在10世紀前葉才全部形成。
春秋時期的上海,屬吳國,戰國時期的上海先屬越國,後屬楚國。楚考烈王以黃歇為相,封為春申君,上海是他封邑的一部分,上海的別稱「申」就源出於此。
上海的另一個別稱「滬」,源於「滬瀆」,古時,上海地區的漁民發明了一種竹編捕魚具「扈」,當時還沒有上海這個地名,這一帶被稱為「滬瀆」。
「上海」這一名稱的真正由來始於宋代,當時的上海,已開始成為我國的一個新興貿易港口,那時的上海地區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條叫上海浦,在今外灘至十六鋪的黃浦江中,它的西岸有個上海鎮,這些便是「上海」這一名稱的由來。
元代的上海鎮已有很大的發展,並設立了市舶司。此後,上海鎮又升格為上海縣。明代的上海已成為中國最大的棉紡業中心,商業經濟日趨發達。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政府在上海設立了海關。清乾隆、嘉慶年間,上海逐漸成為中國的貿易大港和漕糧運輸中心,被稱為「江海之通津,東南之都會」。
1843年,在鴉片戰爭後,上海被殖民主義者強迫開辟為通商口岸。1845年,英國首先在上海設立了租界。之後,美國在上海設立租界。
1849年,法國也在上海設立租界。1863年,英美租界合並為公共租界後,上海實際上被劃分為華界、公共租界、法租界三部分,自1843年以後100多年裡,上海成了外國殖民主義者在中國傾銷商品,搜刮原料、錢財的主要口岸,上海因此也有了「冒險家的樂園」之稱。
1925年1月奉軍進人上海,當時的北京政府將上海改為淞滬市。1927年7月7日,上海特別市宣告成立。1930年7月1日上海特別市改稱上海市。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租界收回。
1949年5月27日,上海獲得解放,經過上海歷屆政府與人民長期不懈的改造和建設,上海成為新中國的重要的工商業基地。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上海仍為中央直轄市。上海市劃分為20個市區和10個郊區。
(5)上海閔行區的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上海,春秋屬吳國 。戰國先後屬越國、楚國,曾是楚春申君黃歇的封邑。
秦漢及以後先後屬會稽郡、吳郡,分屬海鹽、由拳、婁縣諸縣。
唐天寶十載(751年),吳郡太守奏准設立華亭縣,上海地區始有相對獨立的行政區劃。華亭縣轄境約今上海地區吳淞江故道以南,川沙—惠南—大團一線以西地區。
北宋時期,上海大陸地區分屬華亭縣和崑山縣,崇明地區屬海門縣。
宋熙寧十年(1077年),設上海務。
南宋嘉定十年十二月初九(1218年1月7日)立嘉定縣,上海地區始有兩個獨立行政區劃。
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華亭縣升為府,次年改稱松江府,仍置華亭縣隸之。
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上海縣立,轄於松江府。上海縣面積約2000平方公里,縣域約今吳淞江故道以南市區、青浦縣大部、閔行區大部、浦東新區大部和南匯縣。
元代後期,上海地區有松江府和嘉定、崇明2州及華亭、上海2縣。
明末,有松江府及所屬華亭、上海、青浦3縣,蘇州府所屬嘉定、崇明2縣,金山衛。
清雍正四年(1726年),有松江府華亭(治所)、婁(與華亭共用府城)、上海、青浦、奉賢、福泉、金山、南匯8縣,太倉州嘉定、寶山2縣。
嘉慶十年(1805年),上海地區基本形成10縣1廳的格局,有松江府華亭、上海、青浦、婁、奉賢、金山、南匯7縣及川沙撫民廳,太倉州嘉定、崇明、寶山3縣。
嘉慶十五年(1810年)縮存600平方公里,縣域約今吳淞江故道以南市區、浦東新區大部、閔行區大部。縣城為原南市區人民路、中華路環線內區域。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上海開埠,道光二十五年上海縣洋涇浜以北一帶劃為洋人居留地,後形成英租界。道光二十八年以虹口一帶劃為美租界。道光二十九年以上海縣城以北、英租界以南一帶為法租界。
同治二年(1863年),英、美租界合並為英美公共租界,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又改稱為上海國際公共租界。此後,租界多次擴大。
鴉片戰爭後上海開埠,外國的船隻從外洋直溯而上,1845年英國殖民者首先在上海縣境域劃定英租界;1849年,法國殖民者也要求劃定法租界;1863年,美租界與英租界合並成立公共租界。至此,上海市區劃分為不同的管轄區,蘇州河以北老閘(宋代建)和新閘(清代建)一帶因大量貧苦農民的流入,逐漸興起,形成北市。
1810年清政府頒發《城鄉自治章程》,上海縣合城南境、老閘、新閘、江境廟區域為上海城;另設蒲松鎮、東涇鎮及12鄉。
1912年1月,中華民國成立。裁松江府、太倉州,上海地區屬江蘇省,有上海、華亭(後改名松江)、嘉定、寶山、川沙、南匯、奉賢、金山、青浦、崇明等10縣。
1914年,江蘇省劃分為滬海等5道,其中滬海道駐上海縣,轄今屬上海市的上海、松江、南匯、青浦、奉賢、金山、川沙、嘉定、寶山、崇明等縣以及今屬江蘇省的海門縣。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開,中國共產黨正式成立。
1925年,北洋政府允准上海改為淞滬市。同一年發生了「五卅運動」。1927年發生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
1926年孫傳芳督江蘇省,成立淞滬商埠,分全境為上海、閘北、浦東、滬西以及吳淞5區。
國民政府成立後,根據孫中山的大上海計劃,1928年國民政府設立上海特別市,擴大市區范圍包括上海、寶山縣的一部分,設立17個區,而上海地區各縣則仍屬江蘇省,從此上海市與上海縣分離。城市范圍東達浦東,西至靜安寺、徐家匯,南趨龍華,北達寶山路底。
1927年7月7日,上海特別市成立,直轄於中央政府,上海始有直轄市一級建置。
1928年春,上海特別市宣布租界為特別區。7月,接收上海縣屬上海(滬南)、閘北、蒲淞、洋涇、引翔港、法華、漕河涇、高行、陸行、塘橋、楊思和寶山縣吳淞、殷行、江灣、彭浦、真如、高橋等17市鄉,為上海特別市的實際境域,面積494.69平方公里(不含租界)。並改17市鄉為17區,上海始有區一級建置。上海地區的上海、嘉定、寶山、松江、川沙、青浦、南匯、奉賢、金山、崇明10縣仍隸屬江蘇省。
1930年7月,上海特別市改稱上海市。
1932年,日本在上海挑起了一二八事變。1937年8月,中國在上海發起「淞滬會戰」。
1937年11月,上海淪陷。次年12月,江蘇省川沙、南匯、奉賢、崇明、寶山、嘉定等縣和上海縣浦西地區劃歸汪偽上海市政府管轄。
1943年7月30日和8月1日,汪偽國民政府宣布「收回」公共租界和法租界。1945年11月24日,國民政府外交部宣布接收上海公共租界、上海法租界,歷時百年的上海租界結束。
1945年8月,上海市仍為戰前17個區和特別區。
1947年上海市面積617.95平方公里。
1948年12月上海市劃分為30個區。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後,成立上海市人民政府,設黃浦、老閘、邑廟、蓬萊、嵩山、盧灣、常熟、徐匯、長寧、普陀、閘北、靜安、新成、江寧、北站、虹口、北四川路、提籃橋、楊浦、榆林等20個區和新市、江灣、吳淞、大場、新涇、龍華、洋涇、真如、高橋等10個郊區。同時,上海的郊縣劃入蘇南、蘇北行署,後由江蘇省管轄。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上海仍為中央直轄市。上海市劃分為20個市區和10個郊區。
1956年經過行政調整,上海市轄區減為18個,轄15個市區和3個郊區。
1958年,為了適應城市發展的需要,將江蘇所屬上海地區的郊縣劃入上海市,至此,上海市轄黃浦、邑廟、蓬萊、盧灣、徐匯、長寧、普陀、閘北、新成、江寧、虹口、提籃橋、楊浦、榆林等14個區,浦東、嘉定、寶山、上海、崇明、松江、奉賢、南匯、青浦、川沙和金山等11個縣,總面積達6340.5平方公里,比建國初大十倍以上。
1960年1月,撤消邑廟、蓬萊設立南市區,有12個區和11個縣。
1960年3月,浙江省舟山縣嵊泗人民公社劃屬上海市。
1961年上海市轄12區、10縣。1962年嵊泗又劃歸浙江省。
1964年,撤消閔行區與吳淞區,此後上海保持了10個區和10個縣不變達10餘年之久。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1980、1981兩年,再置吳淞區與閔行區。
1988年,撤消吳淞區和寶山縣改為寶山區。
1992年,撤消嘉定縣,設立嘉定區。
為進一步改革開放,1993年撤消川沙縣,將其境域與黃浦、楊浦、南市的浦東地區和閔行的三林鄉合並設立浦東新區。同年,撤消上海縣和閔行區,組建新的閔行區。
1995年,上海市轄浦東新區、徐匯、長寧、普陀、閘北、虹口、楊浦、黃浦、南市、盧灣、靜安、寶山、閔行、嘉定等14區和南匯、奉賢、松江、金山、青浦、崇明等6縣,有106個街道、208個鎮、10個鄉和3590個居民委員會、2986個行政村。面積6340.5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6218.65平方公里、水面積697平方公里。
20世紀末,松江縣、青浦縣和金山縣也改為區。
2000年南市區劃入黃浦區。
2001年1月奉賢縣、南匯縣撤縣建區。
2009年為了更好的開發浦東地區,合理配置地區經濟與社會資源,綜合優化總體布局,促進社會協調健康發展,撤南匯區、浦東新區,組建新的浦東新區。
2011年6月8日,國務院正式批復上海行政區劃調整,同意撤銷黃浦區和盧灣區建制,組建新的黃浦區。
2015年11月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在全市幹部大會上宣布,靜安區與閘北區正式合並,組成新的靜安區。
2016年7月22日,上海市下轄的唯一一個縣——崇明縣撤縣設區,改制為崇明區,此標志著上海市告別下轄縣,全市至此形成下轄16個市轄區的新局面。
參考資料:網路-上海
㈥ 上海的歷史和演變簡單概括
秦漢及以後先後屬會稽郡、吳郡,分屬海鹽、由拳、婁縣諸縣。
唐天寶十載(751年),吳郡太守奏准設立華亭縣,上海地區始有相對獨立的行政區劃。華亭縣轄境約今上海地區吳淞江故道以南,川沙—惠南—大團一線以西地區。
北宋時期,上海大陸地區分屬華亭縣和崑山縣,崇明地區屬海門縣。
宋熙寧十年(1077年),設上海務。
南宋嘉定十年十二月初九(1218年1月7日)立嘉定縣,上海地區始有兩個獨立行政區劃。
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華亭縣升為府,次年改稱松江府,仍置華亭縣隸之。
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上海縣立,轄於松江府。
上海縣面積約2000平方公里,縣域約今吳淞江故道以南市區、青浦縣大部、閔行區大部、浦東新區大部和南匯縣。
元代後期,上海地區有松江府和嘉定、崇明2州及華亭、上海2縣。
明末,有松江府及所屬華亭、上海、青浦3縣,蘇州府所屬嘉定、崇明2縣,金山衛。
清雍正四年(1726年),有松江府華亭(治所)、婁(與華亭共用府城)、上海、青浦、奉賢、福泉、金山、南匯8縣,太倉州嘉定、寶山2縣。
嘉慶十年(1805年),上海地區基本形成10縣1廳的格局,有松江府華亭、上海、青浦、婁、奉賢、金山、南匯7縣及川沙撫民廳,太倉州嘉定、崇明、寶山3縣。
嘉慶十五年(1810年)縮存600平方公里,縣域約今吳淞江故道以南市區、浦東新區大部、閔行區大部。縣城為原南市區人民路、中華路環線內區域。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上海開埠,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上海縣洋涇浜以北一帶劃為洋人居留地,後形成英租界。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以虹口一帶劃為美租界。
民國元年(1912年)1月,裁松江府、太倉州,上海地區屬江蘇省,有上海、華亭(後改名松江)、嘉定、寶山、川沙、南匯、奉賢、金山、青浦、崇明等10縣。
民國三年(1914年),江蘇省劃分為滬海等5道,其中滬海道駐上海縣,轄今屬上海市的上海、松江、南匯、青浦、奉賢、金山、川沙、嘉定、寶山、崇明等縣以及今屬江蘇省的海門縣。
民國十四年(1925年),北洋政府允准上海改為淞滬市。
民國十五年(1926年),孫傳芳督江蘇省,成立淞滬商埠,分全境為上海、閘北、浦東、滬西以及吳淞5區。
民國十六年(1927年)7月7日,上海特別市成立,直轄於中央政府,上海始有直轄市一級建置。
國民政府成立後,根據孫中山的大上海計劃,民國十七年(1928年)國民政府設立上海特別市,擴大市區范圍包括上海、寶山縣的一部分,設立17個區,而上海地區各縣則仍屬江蘇省,從此上海市與上海縣分離。城市范圍東達浦東,西至靜安寺、徐家匯,南趨龍華,北達寶山路底。
民國十七年(1928年)春,上海特別市宣布租界為特別區。7月,接收上海縣屬上海(滬南)、閘北、蒲淞、洋涇、引翔港、法華、漕河涇、高行、陸行、塘橋、楊思和寶山縣吳淞、殷行、江灣、彭浦、真如、高橋等17市鄉,為上海特別市的實際境域,面積494.69平方公里(不含租界)。
並改17市鄉為17區,上海始有區一級建置。上海地區的上海、嘉定、寶山、松江、川沙、青浦、南匯、奉賢、金山、崇明10縣仍隸屬江蘇省。
民國十九年(1930年)7月,上海特別市改稱上海市。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1月,上海淪陷。次年12月,江蘇省川沙、南匯、奉賢、崇明、寶山、嘉定等縣和上海縣浦西地區劃歸汪偽上海市政府管轄。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7月30日和8月1日,汪偽國民政府宣布「收回」公共租界和法租界。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11月24日,國民政府外交部宣布接收上海公共租界、上海法租界,歷時百年的上海租界結束。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2月上海市劃分為30個區。
解放(1949年5月27日)後,成立上海市人民政府,設黃浦、老閘、邑廟、蓬萊、嵩山、盧灣、常熟、徐匯、長寧、普陀、閘北、靜安、新成、江寧、北站、虹口、北四川路、提籃橋、楊浦、榆林等20個區和新市、江灣、吳淞、大場、新涇、龍華、洋涇、真如、高橋等10個郊區。
同時,上海的郊縣劃入蘇南、蘇北行署,後由江蘇省管轄。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上海仍為中央直轄市。上海市劃分為20個市區和10個郊區。
1956年經過行政調整,上海市轄區減為18個,轄15個市區和3個郊區。
大革命結束後,1980、1981兩年,再置吳淞區與閔行區。1988年,撤消吳淞區和寶山縣改為寶山區。
1992年,撤消嘉定縣,設立嘉定區。為進一步改革開放,1993年撤消川沙縣,將其境域與黃浦、楊浦、南市的浦東地區和閔行的三林鄉合並設立浦東新區。同年,撤消上海縣和閔行區,組建新的閔行區。
20世紀末,松江縣、青浦縣和金山縣也改為區。
2000年南市區劃入黃浦區。
2001年1月奉賢縣、南匯縣撤縣建區。
2009年,撤南匯區、浦東新區,組建新的浦東新區。
2011年,撤銷黃浦區和盧灣區建制,組建新的黃浦區。
2015年,靜安區與閘北區正式合並,組成新的靜安區。
2016年,上海市下轄的唯一一個縣——崇明縣撤縣設區,改制為崇明區,此標志著上海市告別下轄縣,全市至此形成下轄16個市轄區的新局面。
(6)上海閔行區的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上海市,簡稱「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上海是中國共產黨誕生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
上海位於中國華東地區,界於東經120°52′-122°12′,北緯30°40′-31°53′之間,地處長江入海口,東隔東中國海與日本九州島相望,南瀕杭州灣,北、西與江蘇、浙江兩省相接,上海市總面積6340.5平方千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上海-歷史沿革
㈦ 閔行區的歷史
閔行區所轄地區歷史上屬上海縣最後的轄地。上海縣的歷史根據馬橋古文化遺址出土文物,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為4000多年前村落遺址,考古學界據此把上海成陸史上推2000年。
唐天寶十年(751年),設華亭縣,而上海縣地區(包括今上海市區淞南部分)在縣境之東北。
北宋熙寧十年(1077年),有上海務之設,為秀州17處酒務之一。南宋咸淳年間,形成上海鎮。
建區之前,閔行區全境屬上海縣。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設上海縣時,在上海縣長人鄉范圍內。 先後屬蘇南行署區和江蘇省松江專區。
清嘉慶年間在長人鄉十六保十八、二十五、二十六、二十八、三十二、三十三.八、四十二、二十七、東四十四五、西四十四五、四十六、四十七九、五十一、五十二、三十九圖,十八保十三、二十七八、二十九、三十一圖,二十一保頭圖、五、十三、九十一、六九、五十四五圖。
宣統二年(1910年)屬上海縣閔行、塘灣、曹行等鄉自治區。
民國18年(1929年)地跨上海縣第一、二區所屬部分地區。民國35年屬上海縣閔行鎮及鶯壽、紫岡、荷溪、樂道、雙溪、關曹等鄉。
1949年5月解放初,屬上海縣第一、第二兩鄉聯合辦事處及閔行鎮辦事處轄。1949年9月分屬江蘇省上海縣第一、第三區及閔行鎮。
1958年10月屬上海市上海縣閔行鎮及勤豐、群力人民公社。
1959年8月屬上海縣閔行鎮及塘灣、曹行、馬橋人民公社。
1959年12月上海市從上海縣劃出閔行、吳涇地區,建立閔行區,1964年5月閔行區撤銷。
1981年2月閔行區恢復,1993年3月撤銷閔行區,與同時撤銷的上海縣合並為新的閔行區,區人民政府駐莘庄鎮。
㈧ 上海閔行區的古老歷史以及人文景觀,文化關於它 您有什麼記憶
閔行區位於整個上海的西南部,位於整個上海版圖的中心,誕生過馬橋古文化,有著版4000年悠久歷史權,現有面積371.68平方公里,南北最長約30公里,東西最寬約31.5公里,西北-東南狹長,人口180.47萬,黃浦江縱貫其南北,分區為浦東、浦西兩部分。
閔行區所轄地區歷史上屬上海縣最後的轄地。上海縣的歷史根據馬橋古文化遺址出土文物,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至唐天寶十年(751年),設華亭縣,而上海縣地區(包括今上海市區淞南部分)在縣境之東北。北宋熙寧十年(1077年),有上海務之設,為秀州17處酒務之一。南宋咸淳年間,形成上海鎮。
1949年5月15日,上海縣解放,1958年1月,劃屬上海市。 1992年9月26日,國務院決定撤銷上海縣和閔行區,建立新的閔行區。
馬橋古文化遺址,位於上海市閔行區馬橋鎮俞塘村,座落在一道被稱為「竹岡」的貝沙堤之上,呈南北長,東西窄的寬頻形狀。馬橋古文化遺址的第四層被考古界視為太湖地區(包括杭州灣地區)的一個典型遺存,1982年定名為馬橋文化。考古界認為,馬橋文化可能是起源於良渚文化而接受了南方印紋陶和中原地區文化影響的文化遺存。
㈨ 閔行區的由來
「閔行」的地名得名於「閔行鎮」:閔行鎮原名敏行市,在今閔行區南部,敏弘治時形成集市(一說嘉靖時有山東人閔其來滬游學,卒後葬此,故名)。1930年置鎮,1960年置區時,取境內鎮名命名為「閔行區」。
「閔行」地名的文字記載,最早見於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刻印的《上海志》,距今約500年。該志卷二《山川志·鎮市》中稱:「敏行市在十六保」。以後在歷代松江府和上海縣志書中有關閔行的記載逐漸增多,但也隨之出現了一些失實之處。列舉如下:
一、關於「閔行」鎮的由來
歷代府、縣志中,開始時關於閔行名稱來歷問題均未涉及,直至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刻印的《上海縣志》中才稱:「閔行鎮以姓得名」。此後的一些志書都存此說,但未提供依據。至民國七年((1918年)出版的《上海縣續志·古跡·冢墓》中「隱士閔其墓」的釋文卻出現了如下的記載:「在二十一保一圖(民國《上海縣志》更正為十六保十八圖——筆者),橫瀝啟秀橋北。其,山東人,嘉靖間游學來滬,卜居黃浦之濱,歿後葬此。閔行鎮以此命名。鎮八景之一,曰閔墓蒹葭。乾隆初圖冊載有戶名。」此說遭到閔行鎮人黃藝錫的否定,在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由黃編輯刊印的《閔行詩存·跋》中說:「閔行之名見於張經傳,當時誤「行」為『港』,事見嘉慶《上海縣志》」。明張鼐《吳淞甲乙倭變志》「嘉靖三十五年丙辰五月初一日,倭船五十餘自吳淞入上海,十九日五更乘潮南下,直抵閔行」。是閔行之名已見嘉靖年記載,《上海縣續志》乃稱:「『閔其,山東人,嘉靖間游來滬,卜居黃浦之濱,歿後葬此,閔行鎮以此命名。蓋傳文之誤矣』」事實上,「閔行」二字在明正德七年(1512年)刻印的《松江府志》中就已出現。因此,可以肯定,它與名不見經傳,游學來滬,死後葬此的閔其是毫無關系。所謂的閔行鎮八景之一的「閔墓兼葭」,在清乾隆年間黃家錕和道光年間李媞二人各自所作的專寫閔行的「申江十景」詩中,以及同一部《上海縣續志》的《名跡·古跡》「閔行鄉(實為閔行鎮——筆者)十景」中均未包括此景,說明閔其在閔行的影響並不大。說「閔行鎮以此(指閔其姓—一筆者)命名,缺乏依據。當然,這並不否定「閔行鎮以姓得名」,但是,它的來龍脈,現無法考證。
㈩ 老閔行的歷史
「閔行」一詞已成為今日閔行區的簡稱,而「老閔行」一詞也被世人約定俗成為一個專用名詞。
歷史上的閔行老鎮,地處古岡身地帶,無水旱之患,有三千年文明積淀。黃浦江閔行義渡在元代已設立,明代初又設立巡檢司署,使這里成為申江門戶,水陸要津,因而農商雲集,逐步形成黃浦江中游的重要市鎮。又歷經四百年滄桑歲月,人口日增,經貿活躍,建起了大小街巷和連片宅院,於明末清初正式被官府確立為建制鎮,並以重鎮載入史冊。以後的三百年間,這里五方雜處,群賢畢至,書香傳世,人才輩出,被譽為上海城郊首鎮。上海市縣分治和滬閔路開通後,閔行老鎮更顯繁盛,人文日益薈萃,使上海西南地區成為滬郊顯赫之地。抗戰勝利後,民族工業在這里崛起。新中國成立後,我國能源裝備產業從這里起步,一系列工業奇跡先後誕生,地區面貌隨之發生巨變。
歷史上的「老閔行」地區,文化底蘊深厚,經貿市面繁華,社會影響廣泛,具有「申江門戶,水陸要津;農商雲集,經貿重鎮;群賢畢至,書香傳世;國企搖籃,工業新城」等地域特點,因此人稱「小上海」。「老閔行」的發展過程,是人口遷徙聚集的過程,是區域地貌轉變的過程,是生產和生活方式轉變的過程,因此是典型的區域性城市化的過程。城鎮的興旺帶動了周邊農村的發展,而工業化的興起又使城鎮獲得持續推進的動力。城鎮文化的擴散和滲透,影響著「鎮上人」和「鄉下人」的一切,提高了地區對外開放程度,促進了城鄉之間的交流,從而縮小了城鄉發展的差距。
「老閔行」在城市化過程中,持續地吸引眾多外來戶在此落地生根,海納百川,形成五方雜處的局面,而且互相包容,逐漸混合一體,構成了新型的地域文化。同時,這里眾多的本土人士勇於拓展自己的成長空間,闖盪上海灘,努力打拚,且有所作為。他們的成功,給家鄉引入時代新風,使這里與上海城市文脈產生了種種聯系。他們及他們開辟的內河航運線和修築的老滬閔路,成為城市文明與鄉村文明結合和城鄉交流的紐帶,使這里別具一格地充滿著都市近郊城鎮的獨特氣度。
閔行老街」延續數百年的建城史和影響力,能在江南地區城鎮群中脫穎而出,確實可稱之為「大上海的縮影」。其歷史文化的重要價值,已引起了越來越多的文史研究者的關注,必將有助於上海地方史研究工作的深化和拓展。
20世紀80年代起,隨著閔行老鎮的改造和開發,民族民間民俗文化遺存岌岌可危。人們發覺,失憶者會找不到「回家的路」,會失去共同的精神家園。摘自《老閔行記憶》一書近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