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高三詳細歷史知識點總結

高三詳細歷史知識點總結

發布時間:2021-02-27 11:37:06

Ⅰ 高考歷史知識點總結、

歷史順口溜 歷史有了它,給你一上午一個高中的大概! 歷史有了它,給版你一上午一個高中的權大概!
http://wenku..com/view/740108a1284ac850ad0242c3.html

Ⅱ 高三歷史所有的歸納總結以及分類 誰知道啊 幫幫忙

按著政治經濟文化分類,政治上主要是政治民主化進程,中國古代部分表現為專皇權的不斷加強屬,相權的不斷削弱,和中央集權的不斷加大,地方權力的不斷削弱。國外部分主要是英法美德四國政治民主化形成的過程,主要是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形成和美國三權分立。
經濟上要掌握古代小農經濟的特點和經濟重心南移的過程。各朝代的土地稅收政策要知道。外國的美羅斯福新政是重點。
文化上中國古代的各家思想及儒家思想的發展是重點,以及新文化運動。外國希臘先哲和宗教改革還有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是重點

Ⅲ 高三歷史知識點匯總背誦版本

知識點歸納很好

Ⅳ 我想要高中古代史知識總結越詳細越好而且必須是重點.

高中歷史知識結構復習法淺探
"實施素質教育"是我國一項跨世紀的教育戰略工程,素質教育的一種提法是指以人為的調控方式使受教育者身心發展的環境與教育過程各種因素形成最佳組合,創造出使學生和諧、健康發展的環境,從而促進受教育者自身素質由低級向高級不斷完善的過程。歷史學科的基本特點和基本任務,也確定了歷史學科教育的目標是:學生(受教育者)在教師的指導下,依據或憑借專用的歷史教材,通過教學、檢測等教育實踐活動,使學生較為系統地掌握一定的歷史知識,培養、提高他們的學科思維能力和思想覺悟,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文化素養,發展學生的個人品質、思維特質,發掘其潛能,提高與完善人的素質結構。為了達到此目標,我認為有必要在歷史教學過程中,加強歷史知識結構的教學,特別是在歷史復習過程中,充分利用知識結構法進行指導,使學生在了解基本歷史事實、理解基本歷史概念的基礎上把握好它們之間的相互聯系,這是提高歷史教學效率的重要途徑之一。
著名教育理論家布魯諾曾經說過:"務必教諸學生以基本結構"。歷史知識結構是各種歷史概念間的相互聯系及其組合方式,它是各種歷史事實和歷史現象及其相互關系在人們大腦中的反映。歷史知識結構從不同角度和層面表述了歷史概念之間的相互聯系,反映或揭示了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和各種特殊規律。掌握了歷史知識的基本結構就意味著掌握了歷史知識的基本內涵和認識了歷史發展的規律。在歷史復習過程中使用結構法,能夠使學生充分得到以下幾個方面的培養和提高:
一、整體性、系統性地掌握歷史教材內容。任何歷史事件、歷史現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聯系在一起的,一定歷史時期的歷史,就是一定時期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有機結合。歷史考試說明第2條提出:"再論、再現歷史階段特徵、基本線索、發展過程"。知識結構復習法不僅集中了歷史知識的精華,也抓住了最基本的教學內容,使學生真正掌握歷史學科知識體系。如在復習世界近代史時,我以這段時期的歷史線索、歷史特徵按照教材的章、節結構,重新編排為以下三個方面:
1)經濟特徵: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和封建自然經濟走向瓦解。
(1)資產階級革命。(英國、法國)
2)政治特徵:
(一)工場手工業 (2)封建國家的改革(法、俄、普、奧)
時 期 3)意識形態:--18世紀的法國啟蒙思想。
(1)美國的建立
4)民族運動
(2)拉丁美洲獨立運動
1)經濟特徵:工業革命和自由資本主義時期
歐美
(1)資產階級改革和革命
(二)蒸汽機 日本明治維新
時代 2)政治特徵:
(2)維也納體系的瓦解和資本主義世界體系
的初步建立
3)社會主義運動的興起和發展
4)民族解放運動--亞洲革命風暴

1)經濟特徵:第二次工業革命和帝國主義時期
(1)政治民主道路(英、法、美)
2)政治特徵:
(三)電氣化 (2)專制主義道路(德、俄、日)
時代 3)社會主義運動的新發展和十月社會主義革命
亞洲
4)民族民主運動 非洲
拉丁美洲
5)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和第一次世界大戰
這樣,資本主義的產生、發展及至到帝國主義階段的各方面的特徵,線索以及相關的社會主義運動、民族解放運動也顯現在人們面前,較容易從整體上把握世界近代史的脈搏。
二、多角度、多層次的綜合能力和思維能力。歷史考試說明第6條提出:"歸納、概括歷史知識"。知識結構復習法使學生在掌握和理解歷史概念的基礎上,對歷史事實和歷史現象進行分析、綜合、比較、抽象和概括,進一步分析和揭示歷史事實、歷史現象或歷史概念之間的內在聯系,從而有利於提高學生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並隨著對知識理解的深化,能夠訓練和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歷史結構復習法把大量的歷史知識互相關聯和系統化起來,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既能提高記憶的效率,又減輕記憶負擔,從而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記憶能力和表達能力。在中國近代史的復習中,我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形成過程"歸納為"五場戰爭":
1、鴉片戰爭-(開端)
半殖民地 2、第二次鴉片戰爭-(加深了)
半封建社 3、中法戰爭-(進一步加深了)
會的形成 4、甲午中日戰爭-(大大加深了)
5、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形成)
並要求學生在這個簡單結構基礎上通過一一分解,概括出每場戰爭的相關內容以及影響。如鴉片戰爭(爆發原因)--《南京條約》的內容--影響(以每項內容給中國帶來的變化表述)。這樣,從1840年-1901年這六十餘年的歷史就一目瞭然了。既有利於學生對這段歷史的掌握,也使學生很容易理解其中的內在聯系。
三、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應用。歷史考試說明第7條提出:"初步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理論,分析歷史現象和歷史事物的本質,闡述歷史發展規律。"說明歷史教學的一項重要目的就是培養和提高學生這方面的能力。上面編排的世界近代史結構的三個方面,工場手工業--蒸汽機--電氣化時代,實際上就是資本主義發展的主要線索,從中也可以使學生清楚地認識到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同時生產關系的變革、上層建築的調整又反作用於生產力和經濟基礎的關系。通過結構復習法能使學生更為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對歷史問題的分析能力。
那麼,如何去構築歷史知識結構呢?歷史知識結構具有抽象性、系統性、多層次性和立體性等特點。認識問題的角度不同,對知識結構的表述也就不同:從人類歷史活動的基本要素看,歷史由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構成;從社會文化形態看,歷史由經濟、政治、軍事、文化等方面構成;從歷史發展過程來看,任何一種歷史現象和一個歷史事件都有一個發生、發展和結束的過程,都有其前因後果、產生的背景和條件以及對其他事物的影響;從理論的角度看,歷史知識又由史實和觀點兩個方面構成······。這種多角度、多層次的知識綜合,就構成了立體的知識結構。歷史教學大綱中要求:"重視歷史知識的系統性,引導學生對於歷史知識進行縱向、橫向的聯系,把握不同歷史時期的時代特徵,注意中個古今的比較,從歷史的多樣性、復雜性中認識歷史的規律性。"為達到這個目的,我在歷史復習過程中,有目的地進行歷史知識的整理,幫助學生建立初步的知識結構,主要採取了以下兩種手段:
第一:縱向性的分階段復習。也就是科學地劃分歷史階段,並充分考慮知識體系的相對獨立性和內容結構的相對完整性,力求突出表現出每個階段的特點,具體而言:
(一)中國古代史:分為以下六個階段:
1) 封建社會形成前:原始社會和奴隸社會。
2) 封建社會形成和初步發展時期:(戰國、秦、漢)
3) 封建社會分裂與民族大融合時期:(三國、兩晉、南北朝)
4) 封建社會的繁榮時期:(隋、唐)
5)封建社會繼續發展和民族進一步融合時期(五代十國、遼、宋、夏、金、元)
6)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封建制度漸趨衰落時期(明、清前期)
(二)中國近代史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1)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形成時期。(1840---1901年)
資產階級維新派
2) 舊民主義革命時期(19世紀末---1919年)
資產階級革命派
(1)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
(2)大革命時期
3)新民主主義時期(1919----1949年)(3)國共十年對峙時期
(4)抗日戰爭時期
(5)解放戰爭時期
(三)中國現代史分為以下五個階段:
1) 國民經濟恢復時期(1949---1952年)
2) 社會主義改造時期(1953---1956年)
3) 社會主義建設時期(1956---1966年)
4) "文革"十年內亂時期(1966---1976年)
5) 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1978---至今)
(四)世界近代史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1) 歐洲資本主義萌芽時期
2) 資產階級革命時期(手工工場時代)
3) 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初步形成時期(蒸汽機時代)
4) 帝國主義時期(電氣化時代)
(五)世界現代史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1) 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時期
2)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時期(一戰後)
3) 雅爾塔體系時期(二戰後)
4) 多極化格局時期(蘇聯東歐劇變後)
通過階段的劃分,由學生歸納出各階段歷史的總體特徵及在政治、經濟、
文化等方面的表現,掌握重要的歷史事實和歷史現象,分析各階段歷史事實、歷史現象之間的相互聯系,就達到了歷史縱向復習的目的。
第二:橫向性的設專題復習。也就是從歷史發展過程中,按照一定的歷史特徵和原則,找出各個階段具有共同性的歷史知識要點、歷史線索、歷史知識面,進行橫向概括和歸納,重新構築歷史知識體系。多層次、多角度地設置專題結構。這種專題結構復習方法,可以有各種不同的分類,首先最簡單的就是從社會文化形態來劃分,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中國現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現代史這五大內容都可發劃分為政治史、經濟史、軍事外交史和文化思想史這四大專題結構。其次還可按中國史和世界教材編排的差異性,構築不同的知識結構,如在復習中,把世界史編為世界資本主義發展史、世界民族解放運動史、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史、世界國別史(英、法、美、德、意、日等)、世界國際關系史、世界文化史數個專題史;把中國近現代史編為封建專題(滿清)、農民專題(太平天國運動和義和團運動)、帝國主義專題、國民黨專題、共產黨專題和文化專題。逐一進行剖析。再次按照相同的內容具體地設置小專題進行知識點的復習。如在復習中國近現代史時,把有關"土地政策"的內容構成一個小專題:
1、滿清政府--封建剝削土地制度--土地高度集中,農民更新喪失土地
2、太平天國運動--《天朝田畝制度》--根本無法實施
3、國民黨--"平均地權"--沒有徹底的土地革命綱領
土地政策 1)1931年土地革命--土地革命路線--貧雇家積極參軍參戰
4、共產黨 2)抗日戰爭時期--"雙減雙交"政策--有利於聯合地主一致抗日。
3)1947年土地改革--《中國土地法大綱》--農民踴躍參軍,支援前線
4)1950年土地改革--《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徹底廢除封建
剝削土地制度
通過這么一個小結構,不僅使學生對中國近現代史中關於土地政策的內容一目瞭然,也可以從各時期、各階級不同的土地政策所帶來的不同結果和影響,概括出為什麼滿清滅亡、太平天國運動的失敗、資產階級道路在中國行不通、中國共產黨能夠最終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的一個重要原因。
當然,構築歷史知識結構的方法還很多,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的作用只能是加以引導而不能包辦,"授之以魚"末若如"授之以漁"。因此,在復習過程中,最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復習的方法,採用結構復習法,一方面是要引導學生如何把教材中的"塊"內容變成一個個結構,並從大到小、從整體到局部如剝筍般層層剖析,構築一座"歷史知識結構大廈",另一方面還要教會學生如何把構築的結構再返回到教材的具體內容和具體要求中去,也就是既要做到"化整為零",也要懂得"化零為整"。只有如此,才能真正達到歷史結構復習法的目的和要求。
隨著科學研究領域的拓展和中學歷史教材的改革,特別是歷史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的日益綜合化,中學歷史教學不僅要使學生掌握歷史知識和歷史線索,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還要使學生具有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依據歷史經驗去觀察、分析和解答歷史與現實問題的能力,並逐步形成優良的道德品質和高尚的思想情操,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歷史知識結構復習法注意了學科知識、學科能力及學科思維教育的三位一體,對學生的全面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體現了歷史學科素質教育的要求。當然,這一方法的還有待於進一步的完善,使之真正成為學生掌握歷史知識,培養歷史學科綜合能力的重要手段。

1、導火線:姚文元《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的發表
1)"五一六"通知
2、全面發動
的標志 2)《中共中央關於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決定》
1)紅衛兵運動
2)全面奪權
3、經過 3)"二月逆流"
4)林彪反革命集團
"文革"十年內亂 5)江青反革命集團
(1966-1976) 1)四五運動
4、結束
2)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
1)是一場領導者錯誤發動的、被反革集團利
用的運動,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建
國以來最嚴重的挫折和損失。(性質)
5、教訓 2)是"左"傾錯誤發展到以階級斗爭為綱的
惡果;是中共歷史上"左"傾錯誤占統治
地位最長、危害最大的時期。
3)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的粉碎和"文革"
的結束,表明中國共產黨和社會主義制度
具有頑強的生命力。

閱讀全文

與高三詳細歷史知識點總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