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馮爾康的清代史學研究
馮爾康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史、清史、中國社會史暨史料學的教學與研究。研究狀況、成果及歷史認識論概要如次。清史領域進行了五個方面的研討。一是政治史及人物傳記,撰著《雍正傳》(1985),系我國大陸學者第一部較系統地論述雍正帝及其王朝的政治改革與歷史地位,兼述清代歷史分期。二是清代社會史,有專書三部:論文集《顧真齋文叢》(《清代社會群體史論》,2003),為清代社會經濟史、社會史方面的論文匯集,所收《清代地主層級結構及經營方式述論》、《清代的婚姻制度與婦女的社會地位述論》等文,均較全面地開展地主、婚姻、婦女史的論述;《清人社會生活》(合著,主要作者和設計者,1989),20世紀下半葉第一部斷代社會史之作,探索寫作斷代社會史的結構和方法;《清人生活漫步》(1999,《生活在清朝的人們》2005)。三是宗族史,著有《18世紀以來中國家族的現代轉向》(2005),除了講述清代家族史,還討論20世紀的近當代家族的走向。四是文化史,發表《中國封建社會的一面鏡子——<紅樓夢>》(1974)、《曹雪芹和<紅樓夢>》(1986)兩個小冊子,《清世宗的<悅心集>與曹雪芹的「好了歌」》(1988)等文。五是清史史料學研究,前後作有《清史史料學初稿》(1986)、《清史史料學》(1993)、《清代人物傳記史料研究》(2000),皆系較全面、較系統的研討斷代史史料學專著。
㈡ 清代三大史學名著是哪三部
《廿二史札記》,《十七史商榷》,《廿二史考異》。
《廿二史札記》,清代趙翼(1727年—1814年)專著,三屬十六卷,補遺一卷,總計條目約六百餘條,內容以研究歷代正史為主,其中涉及當時尚未明確為正史的《舊唐書》及《舊五代史》,雖名為二十二史,但實涉及全部二十四史。與錢大昕《二十二史考異》、王鳴盛《十七史商榷》並稱清代三大史學名著。
《十七史商榷》,史考類史書,是中國傳統史學走向總結時期的一部重要的歷史考證學著作。作者王鳴盛(1722—1797年),字鳳喈,號禮堂、西庄,晚年改號西沚居士 ,清代江蘇嘉定(今屬上海市)人;歷任翰林院編修、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光祿寺卿,後辭官不仕,定居蘇州;擅長經學、史學、小學、目錄學等多種專門學問,撰有《十七史商榷》、《尚書後案》、《蛾術編》等書,成就卓著,是乾嘉時期著名的考史學家。
《二十二史考異》又稱《廿二史考異》,中國訓詁書。清代錢大昕(1728—1804)撰。100卷。系統地考證二十二部正史及其注釋的史實、文字、訓詁,訂正了很多訛誤。
㈢ 想要全面,正確研究清朝歷史的話,應從哪些史書入手
【大清歷朝實錄】四千四百八十四卷,清代歷朝官修史料的匯編。
通俗易懂的白話文推薦你專讀【清史紀事本屬末】,由著名明清史專家、南開大學教授南炳文先生和白新良先生等主編的10卷本,上海大學出版社出版
【清史編年】中國人民大學李文海教授
㈣ 最近想研究清朝的歷史,請問應該看什麼書
1、《清實錄》
《清實錄》是中國現存歷代實錄中最完整的一部。它是官修清朝歷代皇帝統治時期的大事紀。《清實錄》告成後,精寫五部,其中四部為滿、蒙、漢三體文本,另外一部為滿、漢兩體文本,藏於盛京宮殿。
2、《清朝興亡史》
《清朝興亡史》是一部多卷本歷史學著作,對清代很多重要問題闡發了言之有理、持之有據的見解,並對一些重要問題的現有學術觀點進行了商榷。
著作以嚴謹的態度、詳實的考據、客觀的筆觸,全面記錄了清朝自開國、興盛至衰落的歷史。著作多方面、多角度地對清朝的歷史進行了總結,既包括清朝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方面的詳細論述,也對重要歷史人物的功過進行紀要、評說。
同時對當今史學界的一些錯誤觀點予以反駁、糾正,還歷史以本來面目,也為規范現代清史教學及課題研究提供了大量珍貴、嚴謹的資料。
3、《清史稿》
《清史稿》是中華民國初年由北洋政府設館編修的記載清朝歷史的正史——「清史」的未定稿。
全書五百三十六卷,其中本紀二十五卷,志一百四十二卷,表五十三卷,列傳三百一十六卷,以紀傳為中心。所記之事,上起1616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建國稱汗,下至1912年清朝滅亡,共二百九十六年的歷史。
《清史稿》編修工作歷時十餘年,至1927年,主編趙爾巽見全稿已初步成形,擔心時局多變及自己時日無多,遂決定以《清史稿》之名將各卷刊印出版,以示其為未定本。
因尚無依中國傳統正史體例編寫的清朝史書加上《清史稿》本身史料豐富,其價值仍不可忽視。
4、《滿文老檔 》
《滿文老檔 》是清代皇太極時期以滿文撰寫的官修史書(檔冊)。記載天命紀元前九年至天命十一年(1607~1626)、天聰元年至六年(1627~1632)和崇德元年(1636)共27年史事。
後金汗皇太極於天聰三年(1629)四月設文館,命儒臣分為兩直,翻譯典籍,記注政事。巴克希庫爾纏等奉命用老滿文纂修史書,遂以為制。
天聰六年改用有圈點滿文(新滿文)修撰,歲歲相繼,至崇德年間蔚為巨帙。原本37冊,用明代舊公文紙或高麗箋書寫,各冊長短不齊,厚薄各異。
乾隆六年(1741)內閣大學士鄂爾泰、徐元夢奉命將無圈點字檔冊中難以辨識的無圈點老滿文撿出,附註新滿文,按十二字頭序列編成《無圈點字書》一部,存於內閣。
5、《星源集慶》
《星源集慶》為《愛新覺羅宗譜》嘉慶二十二年(1817)以後記載皇室本支世系的漢文本譜牒。
清制,每年例修十六房皇室宗支滿文男女橫格譜牒一份,送大內收存。
嘉慶二十二年奉旨著玉牒館按照每年宗人府所進十六房滿文男女橫格譜牒式樣,增修清仁宗本支及十六房皇帝宗支漢文男女橫格譜牒各一份。
玉牒館當即遵旨修畢呈進大內,並奏明今後每年於封印時從內領出舊本,將應加添改之處,於另繕之新本內添改畢,再於明年開印後,仍行送入大內收存。而以前每年例修之滿文橫格譜牒,則不再另行繕寫。
嘉慶二十二年封印時,玉牒館從大內領出了新修漢字橫格譜牒,准備添改另繕,發現在其卷帙簽上有仁宗御筆「星源吉慶」 四字,以後遂以此四字作為新修文宗以後歷朝皇帝本支及十六房漢字男女玉牒的名稱。
㈤ 清朝洋人歷史學家
實質上就是文物盜賊。
由於,這些類人生物的短暫人類文化歷史,嚴重缺乏人類光輝璀璨內的歷史物質文明積容累。
於是,這些剛剛啟蒙了人類文化的狼外婆,將自己偽裝成考古學家、歷史學家,到世界各地行騙盜竊。
一旦盜騙不了的,便悍然出兵強行搶掠,印度次大陸列國的滅亡,便是這一過程的完整體現。
為此,清朝的洋人歷史學家,就是徹頭徹尾的詐騙盜竊犯。
㈥ 有名的清史學家
閻崇年 清史學會會長 對於明朝以及清朝很擅長,尤其是康熙帝時期的內(因為他本人特崇拜康熙)容
紀連海 北京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歷史教師 對於清史很有研究,細細考量過清史稿書籍,是最近比較火的清史專家
二人的分歧是孝庄文皇後是否下嫁多爾袞!
啟功
啟功(1912——2005),字元白,也作元伯,北京市人。中國當代著名教育家、古典文獻學家、書畫家、文物鑒定家、紅學家、詩人,國學大師。滿族,愛新覺羅氏,是清世宗(雍正)的第五子和親王弘晝的第八代孫。著作等身,主要代表作有《啟功叢稿》、《啟功韻語》、《古代字體論稿》等。歷任北京師范大學教授,中國政協常務委員、中國書法協會名譽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故宮博物院顧問等要職。
恆鉞,
㈦ 清代兵志研究的歷史學家有那哪些
《綠營兵志》是著名歷史學家羅爾綱研究清代兵制的作品之一。該書以研究清代專國有漢軍即綠屬營的起源與沿革、組織管理制度為主題,詳細分析了清代綠營這一兵種的組織結構、統轄關系、升遷考核制度、俸祿軍械等的管理內容。
《晚清兵志》是1997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羅爾綱
《清代兵事典籍檔冊匯覽》是2005年學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茅海建。
㈧ ()是清朝著名的史學家,文學家
全祖望(1705~1755)
清代學者、文學家。字紹衣,號謝山。鄞縣(今浙江寧波)人。雍正七年(1729)貢生,三年後中舉。乾隆元年(1736),薦舉博學鴻詞,同年中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次年即返里,後未出仕,專事著述。曾主講於浙江蕺山書院、廣東端溪書院。
全祖望上承清初黃宗羲經世致用之學,勤奮攻讀,博通經史,為清代浙東史學名家。他"負氣忤俗","其學淵博無涯□"(李元度《全謝山先生事略》)。全祖望尤多留意於南宋和晚明文獻,雖貧病而著述不輟。他37歲時三箋《困學紀聞》,42歲時補輯《宋元學案》,45歲至48歲的晚年仍朝夕不倦地七校《水經注》。臨終前還自編文集。
全祖望寫了不少傳記散文。碑銘如《忠介錢公第二碑銘》、《二曲先生窆石文》、《亭林先生神道表》、《梨洲先生神道碑文》、《前侍郎桐城方公神道碑銘》、《厲樊榭墓碣銘》等,是記敘清代重要人物和學術文藝的重要文章。傳論如《庄太常傳》、《陳同甫論》、《明庄烈帝論》,記序如《浦陽江記》、《梨洲先生思舊錄序》,簡帖如《心喪□子答鄞令》,以及其身後門人所編文集《外編》中的《初查白先生墓表》、《梅花嶺記》、《華氏忠烈合狀》、《屠董二君子合狀》、《江浙兩大獄記》等文,也都不是尋常之作。但全祖望某些持論也有偏激之處。他的文章不拘成法。有人譏其對古文"粗識藩籬","敘述不中律度"(譚獻《復堂日記》)等等,其實是忽視內容、過於推敲形式的批評。全祖望的詩歌多注意評騭人物,表彰忠義,但嫌議論過多,筆較質直。
撰《鮚□亭集》38卷,《外編》50卷,《詩集》10卷。另有《漢書地理志稽疑》6卷,輯補《宋元學案》100卷,《全校水經注》40卷並補附4卷。
㈨ 我想知道如何研究清代的歷史(包括全部),有無歷史學家提供研究清代歷史的書目可以在那下載
唔……去看看《清史稿》,或許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