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樣理解和分析比較歷史學上「中國近代史」與「西方近代史」這兩個概念
中國近代史是從1840年鴉片戰爭就是第1次中英鴉片戰爭爆發開始算的,在1840年以後就是一直到19。49年是屬於中國近代史的概念,西方近代史是從英國革命開始就是從。1649年。開始算了,也就是說西方的近代史比中國近代史要早了近200年。
⑵ 西方版中國歷史
《哈佛中國史》一共六本,由著名漢學家卜正民教授領銜主編。以全球視野、多學回科學識顛覆了傳答統的中國史敘述模式。讓我們看到了一個非常不一樣的西方歷史觀,由此,也讓我對中國歷史有了更多新的認識和了解!
在秦漢卷中,不僅討論了秦漢帝國兒童的生命、壽夭、健康,還通過兒童討論了「孝道」與「政治」。
唐朝卷中,作者指出茶葉和糖這些非糧食的「消遣」食品在城市廣泛出現,滿足了城市消費者日益增長的需求。茶葉在唐朝成為全國范圍內的飲品,與一系列的文化活動,特別是佛教寺院飲茶文化的傳播密切相關。
元明卷中,作者用嚴嵩被抄家時的財產薄、《吳氏分家薄》、耶穌會士被沒收的物品記錄等材料,直觀展示了不同階層的家當和各色人等的一般經濟狀況。
⑶ 近代中國人向西方學習的歷程
第一階段,從器物技術上感覺不如西方,遂有以「中體西用」為指導思想的洋務運動;第二階段,從制度上感覺不如西方,遂有維新變法;第三階段,從文化心理上感覺不足,遂有新文化運動。
自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在面臨國破家亡,亡國滅種之際,中國人民為了挽救民族危亡,擺脫民族困境,開始了向西方學習的歷程。梁啟超在《五十年中國進化概論》一文中,曾把中國人學習西方,追求近代化的歷史過程分為三個階段。
中國的近代化歷程就是這樣從承認「技不如人」到喊出「打倒孔家店」一步步深入的。
(3)中國西方歷史學擴展閱讀:
經過兩次鴉片戰爭的失敗,以及太平天國的打擊,清朝內外交困,清朝的一部分官僚開始認識到西方堅船利炮的威力。為了解除內憂外患,實現富國強兵,以維護清朝統治,開始學習西方文化及先進的技術,這樣一部分人被稱為洋務派。
在此之前一些學者就提出了學習西方國家的優點以增強國力,例如魏源在《海國圖志》中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 馮桂芬在《校邠廬抗議》中主張「以中國之倫常名教為原本,輔以諸國富強之術」。
這個新時期的主要特點就是整體化和近代化。講究統一的世界市場,分散、落後的國家不可避免地納入整體中。近代化就是資本主義代替封建專制,這是歷史的必然。這也是洋務運動試圖走近代化的道理,在世界整體化的趨勢下,中國比較被動的捲入。當時中國沒有經過長期的積累,沒有經歷資產階級革命,但中國的洋務運動與世界大勢是分不開的。
⑷ 西方歷史學界的記錄方式與中國有什麼不同
我們當代所看到的歷學寫作方式就是西方的史學記錄方式。五四以後向西方學習的方面之一。以如範文瀾先生寫得《中國通史》就是是不是就是西方的史學記錄方式,按其年代,人物,相關事件全部逐一的記錄下來。
⑸ 近代中國向西方學習的歷史進程是怎樣的
由器物到制度到抄文化,由淺入深,由表及裡。
19世紀60年代起,在內憂外患的打擊下,洋務派興辦洋務運動,創辦軍用、民用企業,新式海軍,培養新式人才,在器物層面(階段)學習西方,邁出了中國近代化的第一步,但由於只學技術,不學制度,未能使中國富強。資產階級吸取其教訓,19世紀90年代,在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的情況下,將探索上升到制度層面(階段),先後領導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要求建立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和民主共和制。但先後以失敗而告終。辛亥革命帶來的巨大希望和民國初年的黑暗形成巨大反差,推動資產階級激進派將探索上升到文化層面(階段),1915年開始,領導了新文化運動,提倡民主與科學,沖擊了傳統儒學,為馬克思主義傳播奠定基礎,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潮流。
⑹ 簡述近代中國學習西方的歷程
歷史進程分為如下三個階段
(一)鴉片戰爭——甲午戰爭:主要學習西方科學技術,尤其是軍事技術。「開眼看世界」的林則徐和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的魏源是近代向西方學習的先聲。雖然他創新對西方的認識和學習只停留在「堅船利炮」這一西方文明的表層——物質外殼上,而且學習的目的既是為了「制夷」,更是為了維護封建統治,但在當時要邁出這一步,需要極大的勇氣和超人的膽識。它使國人沖破了閉關鎖國的牢籠,啟迪探索外界的新風,成為一代代先進中國人的強國禦侮而尋求外夷、平內患的雙重目的,懷著「中學為體,西方為用」的矛盾心理,發起求富求強的洋務運動。
(二)甲午戰後——辛亥革命:主要學習西方政治制度。早在19世紀六七年代,早期維新派就提出了學習西方政治制度,實行君主立憲和發展資本主義的主張,成為19世紀末康、梁倡導維新變法運動的先導。康、梁把向西方學習的目標從經濟領域深入到政治制度,把謀求政治體制的變革放在首位,提出了設議院、開國會、定憲法等主張,但在封建頑固派的鎮壓下,變法運動夭折。隨後的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運用西方國家學說,實行王權分立體制和責任內閣制,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但北洋軍閥的專制使民國成為一塊招牌。
(三)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主要學習西方思想文化並最終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陳獨秀、李大釗等把斗爭鋒芒直指封建正統思想,宣傳西方民主科學。俄國十月革命後李大釗宣傳社會主義,以俄為師,五四運動中馬克思主義廣泛傳播,中國知識分子掌握了拯救中國、改造社會的科學思想武器。
特點:①經歷了由表及裡、由淺入深的遞進嬗變過程;②學習西方與抵制侵略相互統一;③充滿進步與保守的斗爭(洋務派與頑固派、維新派與頑固勢力、革命派與保皇派斗爭。)
⑺ 論述中國學習西方的歷史進程(包括歷史階段 學習內容 歷史規律)
自己現場寫的,可能會不準確,按照不同的階級來劃分。
1,地主階級的早期學習(第一次鴉片戰爭前後);以林則徐,魏源為代表;主要學習西方器物;停留在理論層次,但是起到了啟蒙作用。
2,地主階級的後期學習(第二次鴉片戰爭和太平天國運動後);以曾國藩,李鴻章為代表;主要學習西方器物,並付之於實踐,是中國工業化的第一次嘗試。
3,農民階級早期階段(太平天國);以洪秀全,洪仁玕為代表;分別希望以西方宗教和西方資本主義來改造中國;最終以太平天國的覆滅而告終;
4,農民階級後期學習(義和團運動);以扶清滅洋為宗旨,反對一切西方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
5,士族知識分子的學習(中日甲午戰爭後);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西方以君主立憲制來改造中國;最終以頑固勢力的反撲而失敗。
6,資產階級革命派(中日甲午戰爭後);以孫中山為代表;希望以革命這一暴力手段徹底推翻封建朝廷,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以袁世凱篡奪革命成果而失敗。
7,晚清政府(八國聯軍侵華後);以慈禧等滿清貴族為代表;假借改革來收買撫平人心,以便他們可以繼續統治中國;武昌起義成功標志著它的失敗
8,無產階級早期學習(俄國十月革命的成功);以陳獨秀李大釗為代表;希望藉助工人的力量來推翻軍閥政府,建立一個像蘇聯一樣的無產階級國家;最終被資產階級獨裁政府所鎮壓。
9,無產階級後期學習(大革命失敗以後);以毛澤東朱德為代表;以馬克思李寧主義為指導思想,採用農村包圍城市的策略;最終將資產階級獨裁政府推翻,建立了社會主義國家;
⑻ 中國歷史到底幾千年啊為何西方歷史學界不肯承認夏朝
歷史長度涉及一個判定標準的問題,如果按照最早的傳說時代來算,就回是5000年(從三皇開始)答;如果按照文字來算,就是3000年(從商開始);如果按照一種系統的統治架構(本意上的dynasty)來看,就是2000年(從秦開始)。
但是一旦國際對比不可避免,這里的問題就很多,所以國內通常把具體的標准模糊化,統一採用5000年。
所謂的西方不承認夏朝,指的是西方不承認夏dynasty,意思是西方認為夏不具備完整成熟的政府組織體系,這一點在中國也是承認的。只不過中文中的"朝"除了dynasty的意思之外,還可以單純指一個時期,比如南北朝,指的是那100多年時間,這段時間里前前後後很多政府,不是統一的王權領導,但中文裡仍然叫一個南北朝。翻譯者利用這點詞義上混亂故意搞事情。
⑼ 概述近代中國學習西方的歷程
自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在面臨國破家亡,亡國滅種之際,中國人民為了挽救民族危亡,擺脫民族困境,開始了向西方學習的歷程。梁啟超在《五十年中國進化概論》一文中,曾把中國人學習西方,追求近代化的歷史過程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器物技術上感覺不如西方,遂有以「中體西用」為指導思想的洋務運動;第二階段,從制度上感覺不如西方,遂有維新變法;第三階段,從文化心理上感覺不足,遂有新文化運動。
中國的近代化歷程就是這樣從承認「技不如人」到喊出「打倒孔家店」一步步深入的。
一、從鴉片戰爭至甲午戰爭:地主階級學「器物」 。
很久以來,西方人來華都被稱為到天朝上國朝貢。鴉片戰爭前夕,清朝統治面臨危機,而歐美列強崛起,加緊對外擴張。
1、林則徐、魏源:「開眼看世界「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中國敗在了英國的手下,被迫簽訂了近代史上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大清朝的皇家園林——圓明園被英法聯軍焚毀,先後簽訂了《天津條約》、《北京條約》,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化進一步加深;在此期間,沙皇俄國趁火打劫,割佔了中國15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從此,洋人的教堂建在了中國的土地上,洋人的軍艦開進中國的江海,洋人的士兵在中國領土上執法,原來好似楓葉一片的萬里國疆變成了一隻背上長瘤的肥雞。在中國有的人依然麻木,但有的人卻驚醒了。
天朝上國被一個西方島國打得一敗塗地,使華夏鄙視遠夷的傳統觀念受到猛烈的沖擊。一些愛國的封建士大夫在嚴峻的現實面前,開眼看世界,尋求強國禦侮之道。林則徐是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林則徐在官署中設立譯書館,還仿製西方戰艦,邁出了「師夷長技」的第一步,他提倡的學習西方的「長技」主要指軍事科學技術。魏源在《海國圖志》一書進一步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救國主張,明確提出向西方學習的具體內容和方法。
此外當時介紹世界知識的書籍還有姚瑩的《康輶紀行》和徐繼畲的《瀛環志略》等。這些思想的傳播為中國早期的近代化提供了可貴的思想准備,開闊了人們的眼界,引導人們注意世界形勢,對近代維新變法思想有一定的影響。
2、洋務派:「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後,外國經濟侵略加劇,國內有太平天國運動,政局岌岌可危。洋務派看到西方船堅炮利,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來改變現狀。中學指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儒家的綱常名教;西學指西方文化,主要指近代科學技術。
「中學為體」,是以中國的綱常名教作為決定國家命運的根本;「西學為用」是採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近代科技,仿效西方國家在教育、賦稅、武備等方面的一些具體措施,舉辦洋務新政,來挽救江河日下的清王朝。
19世紀60~90年代,以「師夷長技以自強」為旗幟,進行了長達30多年的洋務運動。洋務運動培養了一批翻譯、軍事和科技人才,在溝通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和學習西方近代科技方面,打開了窗口。
但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是地主階級進行道路選擇的前提,也就是說,他們把西方先進的軍事、經濟技術(即先進的社會生產力)強行嫁接到落後的社會制度上來,這種違背社會發展規律的做法註定要失敗。
二、從戊戌變法至五四運動前夕:資產階級學「制度」
1、維新派:學習君主立憲
早期維新思想產生於19世紀60年代以後,伴隨著西方資本主義的思想文化的傳入和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而產生。早期維新派認識到向西方學習不能僅僅局限於「器物層次」,必須上升到經濟、文化思想和政治制度領域,才能挽救民族危亡。
但是,早期維新思想沒有上升到系統完整的理論,更沒有付諸實際行動。
1894年與1895年,中國遭受了無法忘懷的奇恥大辱。1894年,堂堂「老大帝國」在於彈丸小國日本的戰爭中被打敗,苦心經營多年的北洋艦隊全軍覆沒;1895年,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簽訂,寶島台灣淪為日本的殖民地。帝國主義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
在這一時期,新興的民族資產階級登上了中國的政治舞台。甲午戰爭的慘敗,《馬關條約》的簽訂,使中國人感到亡國滅種的危機近在眼前,新的民族覺醒被激發,而站在救亡圖存前列的,正是資產階級的知識分子。
曾經無比孱弱的日本為何能如此迅速地崛起,他們發現,日本國內發生了明治維新,封建的幕府統治被徹底推翻,之後建立起了一套模仿西方的君主立憲的政治制度與資本主義性質的經濟文化制度,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資產階級的知識分子認識到:要救國就要維新,想維新只有學西方。
19世紀90年代,維新思想有了進一步發展。以康有為、梁啟超為首的維新派,把西方資本主義政治思想與中國傳統的儒家思想文化相結合,提出了系統的理論和明確的施政綱領。他們要求在中國實行君主立憲,發展資本主義。
他們通過與封建頑固勢力的論戰,使西方資產階級的社會政治學說開始在中國傳播開來,一些知識分子擺脫封建思想束縛,形成了近代中國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推動了維新變法運動的高漲。
著名思想家嚴復以進化論為思想武器,論證變法維新的迫切性和合理性,以便達到救亡圖存,自強保種的目的。雖然後來的戊戌變法只持續了103天就告失敗,但它對封建專制制度和傳統觀念產生了沖擊,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作用。
2、革命派:學習民主共和
19世紀末20世紀初,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開始用民主革命思想來改造中國,提出了三民主義,要求實行民主共和政體,發展資本主義。1905-1907年,資產階級革命派與保皇派之間展開激烈論戰,爭論的核心問題是要不要以革命暴力推翻清政府。
結果,民主革命思想得到進一步傳播,形成了中國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潮流,推動了資產階級革命高潮的到來。雖然後來辛亥革命的果實被袁世凱竊取,但是民主共和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
第三,陳獨秀、李大釗:學習「民主」和「科學」
辛亥革命後,列強支持袁世凱稱帝,加緊侵略中國,中國先進分子為改變這種局面尋找新的出路;經濟方面,中國資本主義在一戰期間進一步發展,資產階級強烈要求在中國實行民主政治;思想方面,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袁世凱大搞尊孔復古逆流為民主知識分子所不容。
而以前的資產階級維新派和革命派在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時,都沒有徹底批判封建儒家思想。因此,新文化運動的出現既是當時特定歷史時期經濟、政治、思想文化諸因素綜合作用的產物,也是近代中國經歷長期的物質、思想准備基礎上的必然結果。
1915年,陳獨秀創辦《新青年》,高舉「民主」與「科學」兩面大旗,對封建專制和封建道德思想進行了最猛烈的抨擊。陳獨秀的「民主」是指資產階級的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科學」主要是指近代自然科學法則和科學精神。
資產階級宣揚民主,反對封建專制,把斗爭矛頭直指封建專制的理論支柱儒家思想;宣揚科學,反對封建迷信和愚昧。這一口號反映了中國社會發展的要求和人民的迫切需要,有力地推動了新文化運動的發展。
新文化運動動搖了儒家思想的正統地位,是中國近代史上的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它既是資產階級領導的舊民主主義革命的補課,又是無產階級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曲。
運動中「民主」與「科學」旗幟的樹立,使中國社會許多方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還造成了新思想、新理論廣泛傳播的大好機遇。馬克思主義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乘著俄國革命勝利之風,在中國廣泛傳播。
三、從五四運動至新中國成立:中國共產黨從「走俄國的路」到「走自己的路」
1915年《新青年》的創刊,請來了西方的兩位先生——德先生與賽先生,要讓這兩位西方的先生來改造中國的國民性。
在這場運動的前期,向西方學習的是資本主義的民主制度與資產階級的自然與社會科學,目標是建立一個西方式的資產階級現代國家。設想是美好的,但脫離了中國的實際,而不可能實現。
新文化運動後期,隨著十月革命的發生,李大釗在中華大地上第一個舉起社會主義大旗。他在《新青年》上發表了《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等文章,大力宣傳俄國十月革命,歌頌社會主義革命,號召人民向俄國學習。
五四運動後,新文化運動發展到系統傳播馬克思主義的新階段。中國先進知識分子例如陳獨秀、毛澤東、鄧中夏、蔡和森、向警予、周恩來等在對西方傳入的思潮進行分析對比、激烈論戰和與中國實踐經歷進行比較後,堅定地放棄了資產階級的思想主張,放棄了形形色色的非馬克思主義,轉變成為馬克思主義者。
1920年中國共產黨的早期組織成立以後,有計劃地宣傳馬克思主義,促進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提供了基礎。
在共產國際的幫助下,1921年7月,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的中國共產黨成立。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的必然,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後,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的實際相結合,在1922年中共二大上提出了黨的民主革命綱領。
1927年大革命失敗以後,以毛澤東為代表的共產黨人,探索出了一條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城市的「工農武裝割據」道路。在1935年的遵義會議上,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新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1945年的中共七大將毛澤東思想作為黨的指導思想寫入黨章。
中國革命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毛澤東思想的指導下,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最終推翻了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
在這一百年中,近代的中國始終沒有放棄過對自救道路的探索,也始終沒有停止過向先進學習的步伐,這無疑是值得肯定的。
時代在不斷發展,走在學習探索前列的階級與派別也在不斷改變,他們中的大部分人沒有找到正確的道路,但是他們都是可敬的,而當年這些先進中國人的救國熱情,對祖國的拳拳愛心,前仆後繼不斷學習,不斷探索的精神,是永遠值得我們學習的。
總結
中國近代思想解放潮流呈現以下三大特徵:
第一,近代中國人學習西方、尋求變革的思想主題是為了中國的獨立、民主和富強。學習西方與抵制侵略、啟蒙和救亡相連,體現了強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質。
第二,學西方的歷程是一個由淺入深、由表及裡,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 不斷深化的復雜歷程。
第三,中國人民對西方文化的認識經歷了了一個由被動接受(例如林則徐等萌發新思想、洋務運動)到主動選擇(例如辛亥革命)的過程,最終中國共產黨選擇了馬克思主義,成為拯救國家、改造社會的思想武器。
(9)中國西方歷史學擴展閱讀:
馬克思主義最大的存在意義就是告訴我們,觀察任何一件事情一定要從實踐開始,實事求是,不怕一切思想束縛,哪怕是曾經認為是正確的,後來被證明是行不通或不合時宜的,都要改正,只要我們的目標不變,採取何種形式都不重要。
馬克思主義是一種思考問題的方法,不是一種對社會的預測或規范,在學習馬克思主義時不應當先入為主的認為馬克思主義是某種社會制度的代言人。
馬克思主義觀察世界的方法是一流的,用好了它,則無往而不勝。
⑽ 19世紀中國史學流派有什麼,西方史學流派有什麼
19世紀中國史學在中國史學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它不僅標志著傳統史學的終結,亦同時標志著近代史學的開端,是中國史學新陳代謝的交會點和轉折點,並為20世紀初新史學的形成與發展奠定了基礎,指明了方向。
19世紀,西方主要史學流派蘭克學派的主要特徵是歷史學家在研究歷史時應當「消滅自我」,持不偏不倚的態度;制定嚴整的「史料批判」的方法;重敘述,排斥分析。代表流派及代表人物有:
1、浪漫主義史學:赫爾德。柏克。夏多布里昂
2、客觀主義史學:尼布爾、蘭克
3、實證主義史學:孔德、斯賓塞
4、歷史主義史學:(維柯)、薩維尼、洪堡、黑格爾
5、階級斗爭史學:梯也里、基佐、米涅、梯也爾
6、馬克思主義史學
(10)中國西方歷史學擴展閱讀
18世紀60年代至19世紀初,西方史學從理性主義史學過渡到浪漫主義史學,此時德國哥丁根歷史學派的地位不可小覷。19世紀20年代,蘭克與蘭克學派橫空出世。
蘭克學派之要旨,正如吳於廑先生所指出的「兩項原則」:一是史料批判的原則,即審核史料是否原始,以第一手史料為最可信;一是嚴守紀實的原則,即根據經批判審定的史料,寫如實的、為事實還其原貌的歷史。
蘭克學派的理念及其實踐,極大推動了19世紀西方史學的進步,並成了近代西方史學史上最具影響的史學流派,成為當時西方史學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