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南朝青瓷蓮花尊歷史博物館

南朝青瓷蓮花尊歷史博物館

發布時間:2021-02-04 21:06:48

⑴ 青瓷仰覆蓮花尊是干什麼用的

青瓷是南北朝時期瓷器的主流,施含鐵成分的釉,便可燒出這般怡人的青綠色。這件器物高大厚重,造型猶如橄欖,線條優美,器身遍雕多層仰覆蓮花瓣,中間或貼以團花、菩提葉、飛天等紋飾、整器將刻劃、雕塑、模印、粘貼等多種技法施於一體,紋飾繁縟,上下輝映,配以怡人的青綠色釉,代表了南北朝時期制瓷工藝的最高水平,頗具匠心。 唐以前的尊一般都是盛酒器,但蓮花尊造型碩大,紋飾精美,絕不能簡單視為盛酒器。蓮花、團花、飛天與佛教藝術題材相吻合,蓮花是佛門聖花,這些表明,青瓷蓮花尊與佛教之間關系密切,而酒在佛教中被視為禁物,因此它顯然不是用來盛酒的。如果回溯歷史,我們發現吳晉時期流行的作為死者靈魂的棲息物或寄託物的谷倉罐這時已消失無蹤,蓮花尊很有可能是取代谷倉罐的隨葬品,它不僅可安放靈魂,而且加入了佛教因素,能超度死者亡魂,使其免於輪回之苦,進人混染境地。可以認為蓮花尊是佛教與中國古代靈魂觀念結合的產物。 建鄴 (今南京)、京畿附近的京口(今鎮江)和太湖地區出土青瓷數量最多,質量最佳。常見的器形有小碗、深腹敞口碗、盤、盞、杯、盞托、缽、水盂、盤口雙耳壺、雞頭壺、平底或帶圓餅形足的唾盂、香熏、槅、罐、尊、瓮、硯台、燈、虎子等。造型比較古樸,較兩晉時有了一定的變化。盤口壺一類作品盤口加大,頸和腹均比較修長,缽類器物腹部加深,碗、盤、杯一類器物器壁變薄,輕巧好用。基本上沒有三國兩晉時復雜而神秘的內容,如神獸尊被蓮花尊所取代,圓形虎子代替了老虎形虎子,管形燭台和圓形燈代替了羊形、獅形、熊形蠟台或燈盞,圓形槅代替了方槅,盞與盞托代替了耳杯和托盤,圓硯由三足變成多足。在裝飾方面,三國以來盛行的模印菱形、圓圈帶飾圖案,模製或圓雕、或捏塑的神獸、動物、人物形象等內容被淘汰。大量使用的是線條流暢的線雕、淺浮雕。內容有幾何形圖案、忍冬、蓮瓣等。佛教藝術的內容在瓷器上也大量出現。南京梁代大墓曾出土二件青瓷蓮花尊,以各種形態的蓮花、飛天、菩提葉、忍冬、雙龍搶珠等內容作裝飾,整個器物作成一個含苞欲放的蓮花,顯示出了美觀、實用和信仰相結合的南朝青瓷特色。

⑵ 青瓷蓮花尊是哪個 時期的

青瓷蓮復花尊,燒制於公元四世紀到六制世紀的中國北朝時期,造型以蓮花作為裝飾主題,器形高大,裝飾華麗,胎體渾厚。青瓷蓮花尊最吸引人的就是它的釉色,青中泛黃,瑩潤光亮,色澤純潔;浮雕的蓮瓣是蓮花尊又一個特點,向外伸展的層層蓮瓣宛如一朵盛開的蓮花,非常漂亮。
青瓷是南北朝時期瓷器的主流,施含鐵成分的釉,便可燒出這般怡人的青綠色。這件器物高大厚重,造型猶如橄欖,線條優美,器身遍雕多層仰覆蓮花瓣,中間或貼以團花、菩提葉、飛天等紋飾、整器將刻劃、雕塑、模印、粘貼等多種技法施於一體,紋飾繁縟,上下輝映,代表了南北朝時期制瓷工藝的高超水平。
青瓷蓮花尊是南北朝青瓷中一種特異作品。器高一般為50—70厘米,侈口,長頸,圓鼓腹,高底座。頸部以粗弦紋間隔,其上貼四組龍紋,其下貼四組龍紋或飛天。肩部出六個粗壯的復式耳。自肩部經腹部至底座,刻劃或堆貼俯仰呼應的蓮瓣,並飾花穗。灰白胎,青釉,有委強的玻璃質感。蓮花尊是在佛教流行的背景下產生的。

⑶ 博物館成立前期該做什麼

湖北省博物館籌建於1953年,是湖北省唯一的省級綜合性博物館,也是全省最重要的文物收藏、研究和展示機構,是國家旅遊局4A級旅遊景區(點),其前身是建國之初成立的湖北省人民科學館,1953年3月16日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原科學館的基礎上,成立湖北省博物館(籌備處),籌備處位於水陸街,1956年遷至武昌水果湖,1960年遷至風景秀麗的武昌東湖之濱,1963年1月正式更名為湖北省博物館,3000平方米的陳列樓建成並對外開放;1999年1月,建築面積5717平方米的編鍾館建成開放;2005年12月,楚文化館建成開放;2007年9月,新館綜合陳列館建成開放。 布局風格 館區內綠蔭掩映,綜合陳列館、楚文化館、編鍾館等高台基、寬屋檐、大坡面屋頂的仿古建築三足鼎立, 構成一個碩大無朋的「品」字。其總體布局高度體現了楚國建築的中軸對稱、「一台一殿」、「多台成組」、「多組成群」的高台建築布局格式。整個建築風格突出了楚國多層寬屋檐、大坡式屋頂等楚式建築特點,建築外牆為淺灰色花崗石裝飾,屋面採用深藍灰色琉璃瓦鋪裝。室外環境按景觀式、園林式的特點進行布局,通過雕塑小品、休息庭院、園林綠化、配套的綜合服務設施等形式,營造出與博物館主體建築和諧配套和濃郁的歷史文化氛圍,給觀眾提供一個休閑、舒適、幽雅、公園式的室外游覽空間。是風景秀麗的東湖之濱的一顆燦爛的明珠,也是武漢市一座光彩奪目的標志性建築和對外開放的 湖北省博物館一大精品名牌景觀。豐富並且有著地方特色的珍貴藏品和不斷取得的科研成果,以及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顯著成就,使本館在海內外享有一定聲譽。世界上最龐大的青銅樂器曾侯乙編鍾、中國冷兵器時代的翹楚之作越王勾踐劍、地質年代早於北京人的鄖縣人頭骨化石等,都在中國古代文化發展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有著極高的歷史、文化和科學價值,並具有世界意義。館藏簡介 該館藏有反映湖北省從原始時期以來各個歷史時期的社會制度、社會生產和社會生活的各類文物、標本14萬余件(套),其中一級文物近千件(套),位居全國省級博物館前列。這些藏品絕大多數來自考古發掘和各地徵集,其中以出土文物為主,既有濃郁、鮮明的地方色彩,又具有時代特徵,基本 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反映著湖北地區古代文化的面貌,並且,一部分器物即使在中國古代文化發展史上也居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館藏文物品類豐富,器類齊全,器類主要有陶、瓷器,青銅器,漆木器,簡牘、兵器、古樂器、金玉器,古代字畫,古錢幣等。館藏的鄖縣人頭骨化石、曾侯乙編鍾、越王勾踐劍、元青花四愛圖梅瓶舉世聞名。 珍惜藏品 在14萬余件藏品中,不少是舉世矚目的稀有珍品和重要的科學資料。如新石器時代京山屈家嶺文化的蛋殼彩陶紡輪;天門石家河文化的玉人、玉鷹;盤龍城商代遺址和墓葬出土的大玉戈及銅鼎、銅鉞;隨縣戰國曾侯乙墓出土的編鍾青銅器群及16節透雕龍鳳玉佩、28宿天文圖像衣箱;雲夢睡虎地出土的秦代法律文書竹簡等,都具有極高和極重要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 一級文物 湖北省博物館中一級文物主要有:戰國時期的越王勾踐劍,1965年在江陵望山1號墓出土,被譽為越王青銅劍之首。戰國時期的曾侯乙編鍾,1978年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編鍾共65件,總重2500多 越王勾踐劍公斤。戰國時期的曾侯乙編磬,1978年隨縣曾侯乙墓出土,共32件,上面刻有樂律文字。戰國的青銅尊盤,1978年隨縣曾侯乙墓出土,酒器,尊盤口沿的鏤空附飾採用熔模鑄造工藝製成。鹿角立鶴,戰國時期青銅器,1978年隨州曾侯乙墓出土,它是一種想像中的吉祥物。大玉戈,商代前期玉質儀仗器,1974年黃陂盤龍城李家嘴三號墓出土。銅鼓,商代打擊樂器,1977年崇陽白霓出土,是我國迄今發現最早的皮鼓形銅鼓。還有商朝的陶雞、大圓鼎,戰國時期的虎座鳥架鼓、十六節龍鳳佩、金盞,南北朝的青瓷蓮花尊,唐朝的樂俑,明朝的金鳳冠等。鎮館之寶該館的四大鎮館之寶為:鄖縣人頭骨化石、曾侯乙編鍾、越王勾踐劍、元青花四愛圖 鄖縣人I號頭骨化石梅瓶。 鄖縣人I號頭骨化石:時期為舊石器時代。1989年鄖縣曲遠河口學堂梁子出土,顱長26厘米,顱寬19厘米,顱高12厘米,是湖北首次發現的古人類頭骨化石。 曾侯乙編鍾:時期為戰國時期,1978年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鍾架長748厘米,高265厘米,重4.5噸左右。全套編鍾共六十五件,分三層,八組懸掛在呈曲尺形的銅木結構鍾架上。每件鍾均能奏出呈三度音階的雙音,全套鍾十二個半音齊奏,可以旋宮轉調。音階為現今通用的C大調,能演奏五聲、六聲或七聲音階樂曲。 越王勾踐劍:時期為春秋晚期,千年不銹,由許多小暗格組成。1965年江陵望山1號墓出土,長55.7厘米。 元青花四愛圖梅瓶:時期為元代。2006年鍾祥市郢靖王墓出土,高38.7厘米,口徑6.4厘米,底徑13厘米。瓶身肩部飾鳳穿牡丹;腹部飾青花「四愛圖」,即王羲之愛蘭,陶淵明愛菊,周敦頤愛蓮,林和靖愛梅、鶴;足部飾仰覆蓮紋。三層紋樣以卷草紋 曾侯乙編鍾、錦帶紋為界。白釉泛青,色彩清脆艷麗,是罕見的經科學發掘出土的元青花精品。 編輯本段主要陳列湖北省博物館目前舉辦有《楚文化展》、《鄖縣人》、《屈家嶺》、《盤龍城》、《曾侯乙墓》、《九連墩紀事》、《書寫歷史》、《秦漢漆器藝術》、《梁庄王墓》、《古代瓷器專題展》、《荊楚百年英傑》等十多個展覽,展品豐富,向觀眾介紹了湖北地區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現在的主要陳列有十三個: 《鄖縣人》 攝影:俞焜一為《楚文化展》。陳列於楚文化館,楚文化館作為湖北省博物館展館的一翼,於2005年12月建成開館。楚,既是國名,又是族名。楚國在公元前223年被秦國滅掉,立國約有八百年。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來,湖北發掘了五千餘座楚墓,出土的大量文物展現了楚國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楚文化作為先秦時期的一個區域文化,獨具一格、自成一體、博大精深,是構成先秦華夏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展覽分為八個部分,集中地展出湖北地區出土的楚文物精華,力求全面展示楚文化的輝煌。展品中有越王勾踐劍、吳王夫差矛,還有復原的2002年在湖北棗陽九連墩發掘的楚國車馬坑中的部分車馬。 二為《鄖縣人》。鄖縣人是長江中下游發現的舊石器時代早期的古人類,屬直立人。1989年和1990年,先後在鄖縣青曲鎮曲遠河口的學堂梁子發現了2具人類頭骨化石。遺址的年代距今約100萬年。《鄖縣人》以「鄖縣人」的發現為主線,也展示了湖北境內舊石器時代遺存的發現。 《屈家嶺》三為《屈家嶺》。屈家嶺文化是1954年在湖北京山屈家嶺最先發現的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新石器文化,距今5100~4500年。這一時期的社會分層、宗教活動等現象加劇,出現了大量聚落群和古城,出現了一系列文明因素。《屈家 嶺》展示了江漢地區史前氏族社會的生活面貌和精神世界。 四為《盤龍城》。1954年發現的盤龍城遺址是商代早期城址。城址約建於公元前15世紀,在商代晚期衰落。盤龍城的建築技術、青銅工藝、埋葬習俗、玉器風格、陶器特徵等方面都與商代二里岡上層文化(約1500BC)一致。《盤龍城》展示了商代「南土」盤龍城城址的考古發現。 《盤龍城》 攝影:俞焜五為《曾侯乙墓》。1978年在湖北隨縣(今隨州市)城郊擂鼓墩發掘的曾侯乙墓是一座2400年前的諸侯國君的墓葬,墓主人為戰國早期曾國國君乙。此墓葬出土多種文物萬余件,其數量之大,種類之多,價值之高,保存之好,轟動海內外。曾侯乙墓展覽陳列了該墓出土的最有代表性的文物,展現了2400年以前人們的精神世界和物質生活。 《曾侯乙墓》 攝影:俞焜陳列分祭廳、青銅器、兵器、車馬器、竹簡、漆木器、金玉器和樂器八大部分,共展出最具代表性的文物360件。其中,造型奇妙、工藝精湛、紋飾華美的青銅鹿角立鶴、聯襟大壺、尊盤、鑒缶;迄今仍很鋒利的多戈戟和三角劍形的殳;包容文字資料頗多、又系我國最早的竹簡;重達2156克的特大金盞;製作方式與風格迥異於楚、秦的漆木竹器等,均是考古中所罕見的珍品。尤其是樂器展品中的一套青銅編鍾,更是無價之寶。音域寬廣,音色優美,可以演奏中外各種樂曲,被譽為世界音樂史上的一大奇跡。 六為《九連墩紀事》。九連墩墓葬群位於湖北省棗陽市吳店鎮。2002年9月至2003年1月,為配合湖北省孝感市至襄樊高速公路的建設,文物考古工作者對九連墩1、2號墓及陪葬的車馬坑進行了科學發掘。 《九連墩紀事》 攝影:俞焜《九連墩紀事》展示了墓葬發掘的過程和楚國高級貴族墓的墓葬文化。 七為《書寫歷史》。二十世紀初七十年代以來,全國各地陸續出土了一些戰國秦漢簡牘,湖北是出土戰國秦漢簡牘批次和數量最多的地區之一。《書寫歷史》展出湖北省出土的戰國秦漢簡牘和書寫工具實物,旨在使觀眾對古代先民的「書籍」有一個直觀地感受。 八為《秦漢漆器藝術》。漆器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發明之一。秦漢時期的漆器達到鼎盛期。自1950年代以來,全國各地陸續有大量考古發掘出土的漆木器。 《秦漢漆器藝術》 攝影:俞焜而湖北出土秦漢漆器最具代表性。《秦漢漆器藝術》將館藏的最具特色的秦漢漆器集中展示。 九為《梁庄王墓》。明梁庄王墓是明仁宗朱高熾的第九子朱瞻垍與魏妃的合葬墓,文物工作者於2001年對其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出土金器、玉器、瓷器等珍貴文物5300件。在展出的梁庄王墓出土文物中,一件來自「西洋」的金錠是鄭和下西洋的重要見證。 十為《古代瓷器專題展》。展覽分為兩個專題,第一專題以出土瓷器為主,介紹元代以前湖北地區的單色釉瓷器的發展脈絡;第二專題以館藏傳世瓷器為重點,展示元代以後瓷器的發展面貌。其中多數文物是第一次系統地向公眾展示。 十一為《荊楚百年英傑》。近代以來,荊山楚水英傑輩出。其中,有指點江山的國家元首,有救國救民的革命先烈,有領兵殺敵的軍旅名將,還有建功立業的科技精英、學術大師、藝術泰斗…… 《荊楚百年英傑》 攝影:俞焜《荊楚百年英傑》展示了董必武等100餘位代表人物。以200餘件典型的文物、史料、圖片,通過祖國腹地湖北這一側面,展示了中華眾多仁人志士,從鴉片戰爭至新中國建立百餘年間所進行的艱苦卓絕的斗爭。我的答案你滿意嗎?

中國歷史博物館的古董有什麼

現館藏文物三十復余萬件,代表性藏品制如新石器時代的魚紋彩陶盆、人面魚紋彩陶盆、鏤空高柄黑陶杯,夏、商、西周、春秋時的銅爵、原始青瓷尊、「虢季子白」銅盤、蟠螭紋銅 ,戰國、秦、漢時的錯金銀雲紋銅犀尊、「中國大寧」神獸銅鏡、擊鼓說唱陶俑、綠玻璃碗、彩綉雲紋囊,三國、兩晉、南北朝的「甘露元年」青瓷燈、彩繪畫像磚、青瓷仰覆蓮花尊,隋、唐、五代的白瓷龍杯、雞首壺、綠釉陶俑、三彩駱駝載樂俑、白釉蓮瓣座瓷台燈、鎏金觀音銅造像,遼、寧、金、元時期的倪雲林設色山水圖軸、宋代各名窯瓷器,明、清時期的瓷器、康熙朝服等。

⑸ 關於「南朝青釉仰覆蓮花尊」的資料

南朝仰覆蓮青釉花口瓶
瓷胎堅密,呈灰白色。釉色青綠,透明玻質,細碎回開片。 口呈答花折,頸飾弦紋,肩腹脛飾抑覆蓮瓣紋。假圈足餅底(外圈足內實心)典型南朝器物。南朝時(420-479年)佛教盛行,瓷器土大量採用蓮瓣紋,此器時代特徵明顯,歷經千餘年,品相仍完好如初。

⑹ 南朝蓮花尊說明當時的什麼技術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灌鋼法、青瓷

⑺ 江寧博物館的館藏文物


江寧博物館(中國東晉博物館)坐落在南京市江寧區東山街道竹山公園外港河河畔,主樓為仿古建築,佇立於綠水青山之中,環境十分清雅。
江寧境內文物古跡眾多,經各級政府明令公布的文物保護單位就有66處,在中國亦為文物大區。建國以來,境內古遺址、古墓葬發掘出土了近萬件文物,如著名的「南京猿人」頭骨化石、南朝青瓷大蓮花尊、青瓷神獸尊、宏覺寺唐塔地宮舍利瓶、南唐二陵出土宮廷樂舞俑與鎮墓神獸、元末「蕭何月下追韓信」紋青花梅瓶、明代釉里紅梅瓶、醉漢瑪瑙杯等均堪稱國寶。現大多數藏於南京博物院和南京市博物館內。
江寧博物館(中國東晉博物館)現收藏的各類文物約2000餘件,主要有西漢銅鈁、西漢牛紐三足鼎、漢代大玉璧、漢代彩繪漆碗、東吳天冊元年買地券、東吳佛像鏡、東晉雞首罐、蛙形水盂、宋代青釉瓷枕、元代銅權、明代琉璃建築。構件及大量銅鏡、陶明器、玉器等,這些文物生動體現了江寧土地上歷代人民的創造和生活場景,是我們今天對人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歷史、藝術教育的生動教材。江寧的文物許多出土於小丹陽、湖熟鎮、秣陵鎮、上坊鎮、江寧鎮及靠近南京市郊的地區,它們說明這些在歷史上曾作為不同王朝縣級行政中心的現代集鎮。還保留著大量歷代文物,是江寧博物館今後工作的重點區域。
該館還十分注意近現代藝術品的收藏,特別是江寧地方藝術人才作品的徵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時,該館組織了專門的《慶回歸書畫展》,同時徵集入藏了部分展品。
該館十分注重將館藏品向社會公開展出,使博物館資源能夠與社會共享,館中的《江寧歷史文物展》常年開放,並不時對展品作出調整更新,臨時展廳還舉辦書畫藝術展等。這些展覽受到了來自社會各方面的好評,1995年江寧區委宣傳部將該館確定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目前江寧博物館新館落成,新館著重展示了江寧區近年在上坊鎮地區發掘的東晉古墓文物近百件,全方位地為大家展示了東晉時代人民的生活風貌,館內還設有「淝水之戰」4D影院,讓遊人可以身臨其境去了解那場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
江寧博物館正在加強文物徵集和相關的研究工作,以充分利用博物館這塊高雅文化場所,使之成為展示江寧的歷史文化風貌、反映江寧當代建設成就的窗口和陣地,為江寧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建設發揮更積極的作用。

⑻ 南京博物院的青銅器有哪些典型代表啊

該館現藏各類文物標本和歷代藝術品41萬余件,其中國寶級文物10件,國家一級文物1000餘件,青銅、書畫、陶瓷、傢具、文獻、絲織品等類別一應俱全。 該館以六朝豪門望族墓出土文物和明朝功臣世家墓出土工藝品最富地方特色。館藏六朝文物,在數量、品類、歷史藝術價值諸方面均居全國之首。丞相王導、謝安、桂陽王蕭融等家族墓出土的16方墓誌,是研究六朝書法藝術及中國書法史的寶貴實物。南朝佚名大墓出土的一對青瓷蓮花尊,代表中國六朝青瓷藝術的最高成就。沐英墓出土的青花人物大梅瓶,所繪「蕭何月下追韓信」畫面,為元末明初中國青花瓷器的精粹之作。 同時該館藏品中以原清宮瓷器為最多,以西南彝族、納西族、傣族、苗族等少數民族文物為最具特色,以殷墟考古出土實物科學價值最高。 其中珍品有:邳縣、南京北陰陽營等出土的彩陶和玉飾件等青蓮崗文化遺物;吳縣草鞋山和武進寺墩等遺址出土的獸面紋玉琮、玉璧等良渚文化遺物;徐州土山東漢墓出土的銀縷玉衣、鎏金獸形銅硯盒;南京西善橋、丹陽建山、胡橋南朝墓出土的《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羽人戲龍》等磚印壁畫;揚州唐城遺址出土的三彩雙魚瓶;南唐二陵出土的玉哀冊及陶俑;元明之際釉里紅歲寒三友瓷梅瓶;清畢沅墓出土的金鳳冠及翡翠朝珠。另外還藏有宋徽宗趙佶的《鵒圖》、閻次平的《四季牧牛圖》、元黃公望的《富春大嶺圖》、倪瓚的《叢篁古木圖》、明沈周的《東庄圖》冊、文徵明的《中庭步月圖》、唐寅的《看泉聽風圖》、仇英的《曲水流觴圖》以及明末清初金陵八家和清中期的揚州八怪的大量作品。 地址:南京中山東路321號 郵編:210008 館長:徐湖平 交通指南:可乘坐游1路、游2路、游5路、5路、9路、29路、36路、51路、55路、59路、115路、163路公交車至中山門站下。 開館時間:09:00—16:30星期一 至 星期日 (16:00停止售票) 票價:免費 (需憑個人有效證件) 蟠螭紋尊 春秋晚期 青銅 通高26厘米 1958年武進淹城出土。 尊作三段式,器形矮胖,腹中部滿飾蟠螭紋。

⑼ 從青釉蓮花尊,青瓷刻花單柄壺,可以知道哪些歷史信息

從一些過去古代瓷器的物品當中,就能夠知道歷史的很多的信息,比如說這當時的經濟特別的發達,他們生產的瓷器就特別精美。

⑽ 人面魚紋盆真品現在收藏於哪個博物館

中國歷史博物館
國家綜合性歷史文化藝術博物館。館址北京天安門廣場東側
。前身是1912年7月成立的北京歷史博物館,1926年定名為國立歷史博物館,1930年更名為中央研究院北平歷史博物館,1934年4月改為中央博物館籌備處北平歷史博物館,949年仍定名北京歷史博物館,1959年遷入館址,並改用今名。現館藏文物三十餘萬件,代表性藏品如新石器時代的魚紋彩陶盆、人面魚紋彩陶盆、鏤空高柄黑陶杯,夏、商、西周、春秋時的銅爵、原始青瓷尊、「 虢季子白」銅盤、蟠螭紋銅 ,戰國、秦、漢時的錯金銀雲紋銅犀尊、「中國大寧」神獸銅鏡、擊鼓說唱陶俑、綠玻璃碗、彩綉雲紋囊,三國、兩晉、南北朝的「甘露元年」青瓷燈、彩繪畫像磚、青瓷仰覆蓮花尊,隋、唐、五代的白瓷龍杯、雞首壺、綠釉陶俑、三彩駱駝載樂俑、白釉蓮瓣座瓷台燈、鎏金觀音銅造像,
、寧、金、元時期的倪雲林設色山水圖軸、宋代各名窯瓷器,明、清時期的瓷器、康熙朝服等。基本陳列為中國通史陳列,不定期舉辦如敦煌文物展覽、望都漢墓壁畫展覽等專題展覽。出版有《簡明中國歷史圖冊》、《中國古代銅鏡》、《中國體育史文物資料》、《長沙出土漆器圖案選》、《河北望都漢墓壁畫》、《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等畫刊圖冊。

閱讀全文

與南朝青瓷蓮花尊歷史博物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