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歷史口述史,可以寫關於父母那種年代的學習生活嗎
當然可以啊。那個年代是物質匱乏,生活艱苦的年代。每年布票1.2丈,粗糧也吃不飽,肉蛋只能夢中求,,,,
Ⅱ 復旦大學人文學院院長姜義華教授簡歷/
姜義華
姜義華,教授。江蘇揚州人。1962年畢業於復旦大學歷史系。歷任復旦大學講師、副教授、教授,日本早稻田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特別研究員。從事中國文化史、中國近現代思想史及史學理論的教學與研究。著有《章太炎思想研究》,主編《當代外國史學理論叢書》、《康有為全集》、《胡適學術文集》等。
姜義華 男, 1939年2月9日出生於江蘇揚州,漢族,1962年畢業於復旦大學歷史系。歷任復旦大學歷史系資料員、講師、副教授、教授、復旦大學當代社會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人文學院院長,上海歷史學會會長、上海市社會科學學會聯合會副主席、上海市台灣研究會副會長、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1986年以來,歷任上海市政協六、七、八、九屆常委。主要從事中國文化史、中國近現代思想史、史學理論及近代中外關系史研究,為復旦大學歷史系中國近現代史博士點首席導師,博士後流動站導師,代表作有《章太炎思想研究》、《大道之行一孫中山思想發微》、《百年蹣跚一小農中國的現代覺醒》、《章炳麟評傳》等。合著有《史學導論》、《沙俄侵華史》、《中國革命史教程》等。策劃百卷本《中華文化通志》,1999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主編《康有為全集》、《胡適學術文集》、《孔於一周秦漢晉文獻集編》,合編《章太炎全集》、《瞿秋白文集》、《中國現代思想史資料簡編》等。在歷史認識論方面,提出歷史認識是主體(歷史學家)、客體(歷史實際)與中介(歷史資料)三極思維的理論。在中國近現代歷史架構方面,提出農民運動與現代化運動並行的二元運動模式。在現代化理論與實踐方面,倡導「新理性主義」,即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相礪相長,個體化精神與整體化精神相礪相長,戡天役物精神和與自然諧適的精神相礪相長,世界化精神與本士化精神相礪相長。近十多年來,十餘次應邀赴日、美、歐、香港、澳門、台灣出席國際學術會議、交流與講學。1995年9月應邀在日內瓦第35屆國際論壇上就中國正在進行的和平革命作主題報告,是該論壇成立50年來第二位應邀參加的中國學者。眾多著作獲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著作獎、國家教委哲學社會科學優秀著作獎、吳玉章獎、孫中山基金會獎。現受國家教委託,正主持編撰多卷本《中國通史》高校教材。
Ⅲ 什麼是口述史學
口述史學也稱口碑史學,主要指一種搜集和利用口頭史料研究歷史的方法和流派。口述史學淵源流長,可以追溯到荷馬史詩、希羅多德的《歷史》和修昔底德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19世紀以前,口頭傳說一直是很重要的史料來源,直到德國蘭克學派興起,檔案庫的資料被看作最可信的記錄,口述資料才遭到冷落。但是20世紀初年,蘭克學派的治史主張開始受到各國史學家的批評,口述資料又重新受到史學界的重視。1938年,美國歷史學家A.尼文斯出版了《通往歷史之路》一書,首次發出開展口述史學研究的呼籲。二戰以後,也就是1948年,尼文斯在哥倫比亞大學建立了口述史料學研究室,1960年出版了第一部《口述史料匯編》倒1971年,已收集到2500種各界人士的談話記錄,達2425000頁之多。在尼文斯的帶動下,口述史學不僅在美國而且在整個西方發展起來。總起來看,當代西方的口述史學和傳統的口述史學已有明顯不同:傳統史學只把口頭傳說當作一種輔助性的東西,而當代口述史學則把口述資料作為研究寫作歷史的主要依據;傳統史學記載口述資料主要靠一支筆和一張紙,當代口述史學記錄資料則廣泛應用了打字機、謄寫機、錄音機、電影、電視等現代化手段;傳統史學對口頭資料的搜集,是一種比較粗糙和簡單的活動,當代口述史學則已經有了專門的理論探討,比較著名的成果有美國歷史學家W.鮑姆的《口述史料的抄錄與編寫》、S.柯蒂斯的《口述歷史指南》P.湯普森的《往昔的回聲:口述史學》等等。另外,當代口述史學也逐漸有了自己的組織。1966年,美國口述史學的研究機構已超過90個,1967年,成立了美國口述史學協會,1971年出版了《口述歷史評論雜志》;傳統史學的口述資料主要來自社會的上層,當代口述史學則把注意力集中在社會的下層。例如在美國,以往不受重視的黑人和印第安人的口述史學得到較大發展,口述資料在社會史、地方史、企業史、勞工史、城市史等方面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運用。從這一點上來看,口述史學的出現適應了當代西方史學發展的趨勢。
口述史學在西方史學研究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首先,口述資料可以作為文獻資料的補充。當代西方的口述史學家都強調指出,口述資料和文獻資料在歷史研究中各有利弊。文獻資料的優點是排除了心理因素,從時間上看,事件發生當時的文件和書信比後來記載下來的口述資料更可靠一些。但如果文獻資料遭到有意無意的曲解,任何人都毫無辦法,因為一些文獻當事人已經死亡,而口述資料的當事人卻是活的,歷史學家可以根據當事人的立場對口述資料作必要的修正。因此,在一定條件下,口述資料反而比文獻資料更加真實。其次,口述史學恢復了普通人民群眾在歷史上的地位。傳統史學所以忽視人民群眾,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資料不足,而口述史學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這一缺陷。另外,口述資料的應用還使歷史學家對歷史的認識更加全面。過去的文獻資料大都來自統治階級,往往是一面之詞,而口述史學則揭示了被統治階級的看法。第三,口述史學再現了落後國家的歷史,有助於打破歐洲中心論的傳統模式。比如非洲歷史上就幾乎沒有什麼文獻記載,在殖民者的歷史著作中,非洲史不是一片空白,就是遭到污衊和歪曲。非洲獨立以後,一些研究非洲歷史的學者到各個部族收集口述資料,取得了豐碩成果。通過對這些資料的分析,最終恢復了非洲歷史的基本輪廓,肯定了非洲人民對世界歷史的巨大貢獻。第四,口述史學還是一種動態的歷史教育方法,其通俗、生動、形象的特點容易引起教師和學生的興趣。美國許多大學和中學都把口述史學作為正式的歷史課程,有的大學還設置了口述史學的學士和碩士學位。
但是口述史學存在的問題也是很明顯的,比如口述資料往往帶有一定的片面性,采訪誰不採訪誰都是由口述史學家決定的。史學家的立場是否公正,材料來源是否可靠,這些都值得懷疑。口述資料有時可能脫離歷史實際,因為口頭傳說往往都是一代人一代人傳下來的,難免有些誤差。另外,口述史學只適用於缺少文獻資料的特定領域和細小的問題,對於研究比較龐雜的問題就不太適合。對於以統計為主的經濟史和以原始文件為主的政治制度史,口述史學也難有用武之地。
摘自:高等教育出版社《高校世界史配套教材·現代卷》
Ⅳ 什麼是口述史
定義來
口述史亦稱源口碑史學。口述史在國際上是一門專門學科,即以搜 口述史現場
集和使用口頭史料來研究歷史的一種方法,或由此形成的一種歷史研究方法學科分支。
廣義
地說,它始現於遠古時期歷史文獻大量出現之前,人們通過口頭轉述將歷史流傳下來,如古希臘的《荷馬史詩》,中國藏族的《格薩爾王傳》等即是,後由於文獻的日益豐富和後代史學家重視文獻而衰落。
狹義
地說,口述史出現於 20 世紀40 年代的美國,當時建立了哥倫比亞大學口述史研究室和森林史協會,是最早的兩個口述史研究中心。國內也有不少學者因研究需要做部分口述史收集工作,但很少有學者和機構專門做口述史收集、整理工作,許多歷史親歷者因為年齡過高離開人世。
編輯本段簡介
口述史作為史學研究的一種方法,近年來得到了較快發展。從本世紀初開始, 口述史現場
中央黨史研究室及各省黨史研究室也較為普遍地採用這一方法來徵集黨史資料。但是,迄今為止,關於口述歷史的概念、操作方法,以及法律與道德等問題在國內都未形成共識,在黨史系統也沒有統一的規范。盡管這方面的成果已經不少,但由於缺少科學的方法,一些已經發表的口述史料,還不能讓史學工作者放心地利用。
Ⅳ 口述史……學校的作業——急求中
其實好辦,上街找老人們聊天,問問他們一輩子印象最深的事情是什麼,然後回家整理筆記完成作業。
Ⅵ 而今,以調查、訪問和回憶等口述記錄資料為主要研究對象和依據的口述史學正在悄然興起
答案C
口述史復是即以搜集制和使用口頭史料來研究歷史的一種方法。研究者必須通過調查采訪等直接手段,從特定主題的當事人或相關人那裡了解和收集口述資料,以其為依據研究歷史。這里就涉及一個主題選定的問題,由於當事人或親歷者都已經作古,不可能用口述史的方法進行研究,如A,B;「9.11事件」雖然距今最近,但當事人尚未到案,再加上國際政治的因素,也不適合「今天」用口述史的方法來研究。相對而言,「台兒庄戰役」距今70餘年,當事者或親歷者還可能找到,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戰場的突出貢獻日益為世人重視,受其他因素的干擾要小得多,所以是最適合的。
Ⅶ 求推薦歷史專業書 大概是介紹歷史概念,歷史學概念,歷史材料概念之類及其之間的關系的書籍。。
關於你的問題通過檢索互聯網可以獲得以下信息:
建議先從史學史入手了解歷史學整體發展,每一階段代表歷史學家及其理論。然後再進行有針對的研讀。可以先看看《歐洲近代史學史》《西方史學史》等書。關於史學理論,中西方不大一樣,西方搞史學理論的基本都是哲學家,康德黑格爾馬克思就不必說了,近代西方最著名的史學理論專家克羅齊和柯林伍德首先都是哲學家,後現代的基斯-詹金斯也是研究尼採的政治哲學出身——當然也有例外,比如《歷史是什麼》的作者E-卡爾,他是西方蘇俄史的權威。
杭州圖書館OPAC系統推薦:
姜義華等主編《史學導論》,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
[英]巴勒克拉夫《當代史學主要趨勢》,上海譯文出版社1985
何兆武主編《歷史理論與史學理論》,商務印書館1999
來源:
http://bbs.gxsd.com.cn/archiver/?tid-489347.html
希望有助於你的問題研究
杭州圖書館
Ⅷ 什麼是口述史研究特點什麼是案例研究特點
口述史亦稱口碑史學。口述史在國際上是一門專門學科,即以搜集和使用口頭史料來研究歷史的一種方法,或由此形成的一種歷史研究方法學科分支。
特點
口述史沒有統一的命題;它以多數的觀點講述,而歷史學家所謂的公正的傳統,也都被敘事者的偏好所取代。「偏好」在這里既代表著「不 牢靠」也代表著「偏袒」:既然「雙方」共存於講述之內,那麼沒有對一方的偏袒,也就沒有口述史。而且,無論他們的個人歷史和信仰可能是什麼,歷史學家和「材料」也決不可能都站在同一「方」。當他們之間因偏好的不同而交鋒時,無論是以「沖突」的形式,還是以「尋求一致」的形式,都會使口述史變得饒有趣味。 口述史料包含的內容要遠遠多過文獻,文獻經常帶有一些機構的非個人氣味,也是靠他們才出版的,當然,即使他們是由許多個人組成的,我們對他們也往往知之甚少或者根本不知,口述材料卻包括了全部他們自己的主觀性說明。在第一個被訪問的敘事者旁邊,站著第一個作為個人的歷史學家,沒有他們,訪談就不存在。受訪者與歷史學家雙方的話語都以敘事的形式存在,在檔案文獻中這種情況是極少的。甚至可以勉強說,受訪者就是歷史學家,而歷史學家在某種程度上,則是史料的一部分。 口述材料並不是客觀的,其實所有的史料都不是客觀的,只是文字的神聖性常常使我們忘記這一點。但口述史料與生俱來的非客觀性則出於它獨特的內在特點,最重要的就是,它們是人為的、可變的和不完整的。 口頭的陳說決不會重復兩次。這固然是所有口頭交流的特徵,但在沒有相關的社會組織的狀態下尤其如此,就象訪談中的那種自傳或對歷史給予的說明那樣。即使同一個訪談,在不同時間從同一個講述者嘴裡也會得到不同的版本。只有當事雙方彼此有了更多了解之後,講述者的「警惕性」才會隨之放鬆。其迎合性——即講述者力圖使自己之所想能夠符合採訪者的興趣——才會被更獨立的或者對采訪者目的有更好的理解所取代。也有可能的是前邊的訪談只起到簡單喚醒記憶的作用,隨後的訪談中才被講述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