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上下冊知識點
初一歷史(上冊)復習題
第一單元
第一課 中華大地的遠古人類
1、目前我國境內已知最早的人類,是距今約170萬年的 。
2、距今約 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原始人類被稱為「北京人」。
3、 還保留著猿的一些體質特徵,但他們已經能直立行走,上肢基本上具備了現代人的特點。
4、 在從猿到人的進化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5、 ,是人類在進化過程中取得的重大進步。
6、北京人已經使用 。 的使用,提高了原始人類適應自然環境的能力,促進了體質的發展和腦的進化。
7、人類最原始的社會組織形式是:原始人往往幾十個人在一起, ,過著群居的生活。
第二課 星羅棋布的氏族聚落
1、距今約六七千年前,氏族聚落已在中華大地星力棋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黃河流域的 和長江流域的 。
2、距今約 年的半坡聚落位於 ,現存遺址面積約5萬平方米。半坡聚落居民已種植 、 、 ,飼養 、 ,還經常去 、 。他們開墾耕地用 、 ,收割莊稼用 、 ,加工穀物用 、 等。
3、 是半坡居民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
4、我國是最早種植 和 的國家之一。其中,最早種植 的是半坡居民;最早種植 的是河姆渡居民。
5、距今約 年的河姆渡聚落位於 ,是長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河姆渡居民種植 ,飼養 、 、 等家畜。
6、河姆渡居民普遍使用磨製石器,還用動物骨骼製作工具,他們在這些工具上 , ,這是工具製作技術的又一進步。
7、河姆渡聚落的房屋是 式的。幾千年來, 一直是江南地區的主要建築形式之一。
8、大汶口居民時期,出現了私有財產,聚落的成員之間產生了貧富分化。
第三課 傳說時代的文明曙光
1、相傳 改進農具,教人農耕,嘗遍百草,發明醫葯,是中化原始農業和醫葯學的創始人,因此號稱 。他還發明 ,開辟 ,使人們互通有無。
2、相傳 造出宮室、車船、兵器、衣裳,還讓下屬官員發明文字、歷法、算術和音樂。他的妻子 發明了 。
3、距今約 多年前,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已經出現部落聯盟。
4、 和 被尊奉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
5、黃帝之後過了很久, 、 、 先後成為黃河流域的部落聯盟首領。
6、通過推舉產生部落聯盟首領的辦法,後人稱之為「 」。
7、 是傳說中的治水英雄。他採用 的方法,把洶涌的洪水引入大海;又領導人民 , ,化水害為水利,發展農業生產。
第二單元 國家的產生和社會變革
公元前21世紀,王位世襲制的實行及國家機構的設置,標志著中國最早的國家——夏朝的出現。
夏商西周時期,燦爛的青銅文明是以 、 和
為代表。
夏朝開始進入奴隸制階段。西周實行宗法分封制。
春秋戰國時期開始進入鐵器時代。也開始確立了封建生產關系。在思想方面形成了學術繁榮、百家爭鳴的局面。
5、四大文明古國的有 、 、 和 。
第5課 夏商西周的更迭
1、約 年, 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 ,定都 。並組建 ,制定 ,設置 ,建立起 。
2、夏朝最後一個國王是 。夏朝滅亡的原因是:夏桀施行暴政;商部落日益強大。
3、約 年,商部落首領 ,聯合周邊各部落起兵打敗了桀,建立 ,建都在 。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家之一。
4、約公元前1300年,商王 把都城遷到 ,此後商朝的統治穩定下來。因此,後代又把商朝稱為 。
5、商代, 已經具備漢字結構的基本形式,是一種發展到成熟階段的文字。
6、公元前1046年, 擊敗商朝軍隊,建立 ,定都 ,史稱西周。
7、西周的經濟進一步發展,各級貴族和平民可以從周王那裡分到土地,只有使用權,但不能轉讓和買賣。農業上已有人工灌溉。手工業分工較細,原始瓷器製作比較普遍,建築物上開始使用瓦。
8、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鎬京,殺死周幽王。公元前770年, 遷都 ,歷史上稱為東周。
第6課 夏商西周的社會與國家
1、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內容是 ,稱為「授民授疆土」, 。
2、分封制規定了受封者的義務,即必須 , ,
。
3、西周實行分封制的意義在於:(1)諸侯國是周設在各地的據點,起著 的作用。(2)加強了周王室與各諸侯國的經濟、文化聯系。(3)密切了同周邊各少數民族的關系,推動了邊遠地區的經濟開發和文化發展。
4、夏商西周社會以 區分尊卑等級。
5、夏商西周時期, 是農業和手工業生產部門的主要勞動者;王和大小貴族擁有很多奴隸,奴隸主要來源於
和 。
6、為了對外征戰和對內鎮壓反抗,夏商西周國家都建立了強大的 ,制定了嚴酷的 。
7、 配合暴力鎮壓,是統治人民的另一種手段,起著調節社會矛盾、穩定社會秩序的作用。統治階級通過
的禮儀活動,教育感化民眾,起到維護等級制度和穩定社會秩序的作用。
第7課 春秋五霸與戰國七雄
1、公元前770——前476年,是我國歷史上的 時期。當時出現了 、 、 、 、 等五個霸主,史稱「春秋五霸」。其中最先稱霸的是 。
2、 穩定內政以後,提出「尊王攘夷」的口號,積極開展對外活動。公元前651年,在葵丘舉行的諸侯盟會上,周天子派代表參加,正式承認 在中原霸主地位。
3、楚軍在 打敗晉國,楚莊王跌升為霸主。
4、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是歷史上的 時期。晉國分裂成 、 、 三個國家,與原有的 、 、 、 並稱「戰國七雄」。
5、 稱為「合縱」; 稱為「連橫」。
第8課 鐵器牛耕引發的社會變革
1、人們通常在貴族的田地中集體耕作,古書中把這種大規模的集體耕作描寫為「 」。
2、鐵器的廣泛使用,極大地促進了 的發展。鐵梨鏵的出現,是耕作技術的一大進步。
3、 ,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使個全生產成為可能。
4、「 」、「 」,反映個體生產取代大規模強制性集體耕作,個體小農逐漸成為社會的基本生產單位。
5、公元前356年, 開始變法。
簡述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以及意義。
第9課 甲骨文與青銅器
1、甲骨文是指 。
2、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就是從 開始的。
3、 是銅、錫、鉛的合金。
4、 是商朝青銅器的代表作,是目前世界上已發現的最大的青銅器。
第10課 思想的活躍與百家爭鳴
1、 是偉大的思想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思想主要是「 」、「 」兩部分。
2、「 」就是要愛人,要廣泛地理解和體貼別人,自己不願意做的事,不應強加於人。
3、「 」就是要求人們能夠約束自己,加強個人修養,使自己的言行舉止符合社會規范。
4、在政治方面,孔子提倡「 」,主張以「 」教化人民,以「 」治國。
5、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教學時採取因材施教的方法,使學生的潛能教得到發展的是 ,他的弟子們把他的言 論整理成《 》一書。
6、請簡述「百家爭鳴」。
7、儒家主張教化百姓,以「 」治國;法家強調用「 」加強統治;道家既反對「 」治,也反對「 」治,他們提出「 」。
第11課 先民的智慧與創造
1、都江堰是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 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
2、兩千年前的都江堰的作用在於灌溉、分洪,是我國古代規模最大、效益最好、歷時最久的水利工程;他代表了我國當時水利工程的先進水平,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3、 稱為編鍾。
4、編鍾的出現表明 。
請簡述為什麼都江堰能夠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第三單元 大一統的秦漢帝國
1、公元前221年, 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
2、世界范圍內,與秦漢帝國先後並存的主要有歐洲的 、西亞的 等古代國家。 與 的文明最為輝煌。
第13課 秦帝國的興亡
秦國能兼並六國實現統一的原因是:(1)統一成為大勢所趨;(2)人們苦於戰爭,渴望和平;(3)秦國變法比較徹底,實力最強;(4)秦採取正確的軍事方針,長平之戰後,六國皆無力御秦。
公元前260年,秦在 大破東方六國中實力最強的趙國軍隊。
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國先後兼並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 國家,定都 ,秦王贏政自稱始皇帝。
請簡述秦的統一有什麼意義。
公元前209年夏, 、 率先發起了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戰爭,它 。
第14課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權的措施
什麼是中央集權制度?
請簡述秦始皇做一些什麼來發展經濟?
秦始皇規定以小篆作為標准文字,頒行天下,後來又推行一種新的字體——「隸書」。請簡述統一文字的意義。
4、秦國以貨幣圓形方孔錢為標准樣式。
5、秦始皇「焚書坑儒」的目的是加強思想統治。
第15課 漢武帝推進大一統格局
1、公元前 年, 稱帝,建立漢朝,定都 ,歷史上稱為西漢。 就是漢高祖。
2、漢武帝時期的儒家代表人物是 ,他建議漢武帝排斥和抑制其他學說,把儒家學說定為治國的指導思想。
請簡述什麼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5、漢武帝通過頒布「 」的方法削弱封國勢力,其巧妙之處在於漢武帝不費一兵,不損寸土,就削弱了諸侯王封國的勢力。
6、漢武帝大力加強監察制度的措施是,在中央設立 ;在地方將全國分為 ,稱為「十三州部」。
7、 時期,中央集權空前加強,大一統帝國得到了進一步鞏固和發展。
第16課 秦漢開拓西域和絲綢之路
1、公元前 年,漢武帝為了聯合西域的大月氏夾擊匈奴,派 出使西域。公元前 年,漢武帝為了開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強漢朝與西域各國的聯系,再次派其出使西域。
2、今新疆地區正式歸屬中央統轄,是以公元前60年,西漢王朝在西域設置西域都護為開始的。
3、「絲綢之路」是從長安經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區,通往中亞、西亞,直至歐洲的交通線,因
而得名。
4、請簡述「絲綢之路」的開辟有什麼意義。
第17課 先進的科學技術
1、西漢前期,人們從「 」中得到啟示,發明了紙。
2、東漢時期, 在前人造紙經驗的基礎上,改進造紙術,後人將他改進的紙稱為「 紙」。
4、公元 世紀,紙的使用在我國就已經相當普遍。
5、 是東漢時期傑出的醫學家,他著有《 》一書,闡述了中醫理論和治病原則,奠定了中醫治療學的基礎。後世尊稱他為「 」。
6、 擅長針灸和外科手術,並研製成全身麻醉葯劑「 」,這是世界醫學史上的創舉。後人尊稱其為「 」。
7、《 》成書於東漢時期,它總結了周秦到漢代的數學成就。其中 等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數學運算方法。其出現標志著以計算為中心的中國古代數學體系的形成。
第18課 昌盛的文化
1、佛教起源於 ,自西漢末年傳入我國。佛教教義有利於 ,對「來世天國」的期待,也在貧苦民眾中產生了極大的引力。佛教的傳播為中國文化注入了新的因素,對後世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2、道教產生於 ,他是 與
的結合。道教的思想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關注現實、重現世的特點。
3、東漢以後,思想領域逐漸形成了以 為主, 三家並立互補的局面。
4、 撰寫的《 》,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全書130篇,52萬多字,記述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約3000年的主要史事。它體例完備,史料翔實,敘事簡潔,文筆生動,成為後世編寫史書的典範。
5、秦漢時期, 是我國雕塑藝術的傑出代表。
6、氣勢恢弘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反映出 ,生動展現出 。
第四單元 政權分立與民族匯聚
第20課 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
1、東漢末年,政局混亂。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招賢納士,實行屯田。200年,曹操打敗袁紹,取得官渡之戰的勝利,後曹操率軍北渡黃河,消滅袁紹的殘余勢力,統一了黃河中下游地區。
2、 年,曹軍與孫權、劉備聯軍決戰,爆發了著名的 。
3、填表題
戰役名稱 時間 交 戰 雙 方 結 果
官渡之戰
赤壁之戰
4、三國鼎立局面是怎樣形成的?
第21課 南方經濟的發展
1、東漢末年,北方人口開始南遷; ,大批北方民眾紛紛渡江南下,形成了南遷浪潮。
2、北方人口的大量南下,不但 ,而且 ,使本來自然條件十分優越的江南地區迅速發展起來。
3、請簡述北方人口大量南遷,給江南地區帶來了哪些進步。(你認為東晉南朝時江南經濟為什麼會得到發展?)
第22課 北方的民族匯聚
北魏孝文帝促進民族融合的措施主要有哪些?
你怎樣看待北魏孝文帝促進民族融合的措施?
第23課 領先世界的科學技術
填表題
項目 人 物 成 就 意 義
祖沖之
賈思勰
酈道元
第24課 異彩紛呈的藝術成就
1、請簡述王羲之的書法成就與藝術特點。
2、王羲之的書法代表作品是 。為什麼王羲之被後人尊稱為「書聖」?
4、東晉時期繪畫藝術成就最高的是 。其代表作是 。
5、請說一說顧愷之的繪畫風格。
6、石窟藝術綜合了雕塑和繪畫的特點,體現了
;是 而發展起來的。其中最著名的有山西大同的 、河南洛陽的 等。
❷ 七年級歷史上冊以單位整理各單元知識結構網路示意圖
網上有
❸ 七年級上冊歷史復習重點
八年級上冊中國歷史標志性事件歸納
1 、 1840年,英國借口虎門銷煙發動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 1842年與清政府簽訂《南京條約》,使中國主權遭破壞、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開始瓦解,中國開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標志中國近代史開始。
2 、 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爆發,次年,日本與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允許日本在中國投資設廠等,中國主權和封建經濟進一步遭破壞,標志著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3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與清政府簽訂《辛丑條約》,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等,標志著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4 、 19世紀 60年代,地主階級洋務派掀起「師夷長技」的洋務運動,創辦近代企業,為中國近代化開辟了道路,使中國近代化邁開第一步。
5 、 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的消息傳到北京,康有為等上書,反對同日本議和,請求變法,史稱「公車上書」,揭開了維新變法的序幕。
6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統治,結束了封建帝制。 1912年,孫中山在南京就職,宣告中華民國正式成立。
7 、 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新青年》),宣傳民主與科學,標志新文化運動興起。
8 、 1919年中國在巴黎和會上外交失敗,引發了五四愛國運動,運動中提出「外爭主權,內除國賊」的口號,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台,這是一次徹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標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開始。
9 、 1921年 7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通過了中共的第一個黨綱,標志中共誕生,從此,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
10 、 1927年,蔣介石、汪精衛叛變革命,標志國民革命失敗,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中國共產黨將獨立領導中國革命。 1927年 8月 1日,中共領導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 9月,毛澤東領導秋收起義,由於大城市敵人力量強大,毛澤東決定將革命方向轉向農村,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11 、紅軍長征途中,四渡赤水,打亂敵人的追剿計劃。巧渡金沙江,跳出敵人的包圍圈。 1936年,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會師,標志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勝利結束。
12 、 1936年西安事變發生後,中共從全民族利益出發,和平解決西安事變,蔣介石答應聯共抗日,標志十年內戰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13 、 1937年 7月 7日,日軍發動盧溝橋事變,開始全面侵華,中華民族全國性抗日戰爭從此爆發。國共兩黨將共同抗日。八路軍一一五師取得山西平型關大捷,是抗戰以來第一次大捷。山東台兒庄大捷,是抗戰以來國民政府取得的重大勝利。 1940年,彭德懷指揮百團大戰,是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最大規模的戰役。 1945年 8月 15日,日本天皇投降,中國抗日戰爭勝利,這是中國 100多年來反抗外來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勝利。
14 、中國抗戰勝利後,蔣介石在美帝國主義的支持下,陰謀發動內戰, 1946年對中原解放區發動進攻,標志全面內戰爆發。 1947年,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把戰場引向國統區,開辟大別山根據地,標志著人民解放軍開始轉入戰略進攻。 1948年—— 1949年,遼沈、淮海、平津戰役勝利,共消滅和改變國民黨軍隊 150多萬人,標志著國民黨主力基本被消滅。 1949年 4月,渡江戰役,人民解放軍攻佔南京,標志著統治中國 22年之久的國民黨政權垮台。
八年級歷史(上)知識點歸納
一、侵略與抗掙
虎門銷煙與鴉片戰爭
第二次鴉片戰爭
左宗棠收復新疆
甲午中日戰爭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1、19世紀,清王朝逐漸衰敗,而英國因工業革命迅速發展,為了打開中國市場(鴉片戰爭的原因),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給中國帶來巨大危害。為了維護清王朝統治和中華民族的利益,1839年6月3日,林則徐下令將繳獲英美商人的鴉片110多萬千克,在廣州虎門海灘銷毀。
2、借口禁煙,英國於1840年6月挑起鴉片戰爭。(過程:廣州挑釁→攻陷定海→直逼天津→佔領香港島→英艦開抵南京江面)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求和,同英國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
3、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4、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英、法聯軍於1856年挑起第二鴉片戰爭。1860年,英、法聯軍佔領北京,火燒了圓明園。
5、在近代,沙俄通過與中國簽定不平等條約(《璦琿條約》、《北京條約》等),共奪取中國領土150多萬平方千米。沙俄是近代侵吞中國領土最多的國家。
6、19世紀70年代以後,中亞浩罕國阿古柏入侵新疆,1871年俄國出兵侵佔伊犁。中國西北邊疆出現了危機。清政府派左宗棠收復新疆。1881年,中俄簽定《伊犁條約》收回伊犁。
7、1868年日本明治維新後,走上對外擴張的道路,入侵中國,發動了蓄謀已久的戰爭-----甲午中日戰爭。「經過:1894年日本在豐島附近襲擊清軍,戰爭爆發→平壤戰役→黃海海戰(鄧世昌犧牲)→遼東戰役(大連、旅順失陷)→威海衛戰役(1895年,北洋海軍全軍覆沒。)」
8、1895年,中日簽定《馬關條約》,甲午戰爭結束。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9、甲午戰爭後,帝國主義通過投資設廠、開礦築路、增設銀行,加緊控制中國的經濟命脈,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民族矛盾激化,這樣促成了反抗意識的強化,下層民眾組織「義和團」進行「反洋教」斗爭,帝國主義借口,於1900年6月八國聯軍,發動侵華戰爭(西摩爾率領八國聯軍從大沽進犯→攻佔天津(義和團抵抗)→攻佔北京(第二次燒殺搶掠北京城)。結果清戰敗,於1901年被迫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二、近代化探索
洋務運動
百日維新
辛亥革命
新文化運動
1、19世紀60至90年代為了實現富國強兵,維護清朝的統治,洋務派掀起了一場「師夷長技以自強」的洋務運動。(前期口號:自強→興辦一批軍用工業 後期口號:求富→興辦一批民用工業。 認識:洋務運動採用西方科學技術,興辦筋近代工礦企業,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對外國資本主義的擴張也起到了一定的抵製作用。但洋務運動並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
2、甲午戰爭後,隨著帝國主義侵略的加劇,為了救亡圖存,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資產階級維新派掀起了維新變法運動→⑴開端:公車上書 1895年,北京,光緒帝在位,康有為、梁啟超領導。導火線:《馬關條約》的簽訂。意義:揭開了唯維新變法運動的序幕。⑵發展:創報刊、立學會、建團體、辦學堂。⑶高潮:百日維新(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標志:開始,光緒帝頒布「明定國是」詔;結束,慈禧太後發動戊戌政變。⑷性質:戊戌變法是一場資產階級改良運動,是一次資產階級救亡圖存的愛國政治運動,是這個近代史是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
3、辛亥革命 ⑴ 興起:1894年孫中山在檀香山組織了革命團體-----興中會;1905年中國同盟會在日本東京成立,創辦機關刊物《民報》 ⑵ 指導思想:「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主義 革命綱領: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 ⑶ 高潮: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 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正式成立,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 頒布了第一部具有資產階級性質的憲法--------《中華民國臨時約法》⑷ 評價:性質 是一場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成功:推翻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失敗:沒有完成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任務,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
4、清王朝被推翻後,袁世凱為復辟帝制,掀起了尊孔復古的逆流,因此,興起了以檢討中國傳統文化、引進新思想為主要目標的新文化運動。標志:陳獨秀1915年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 陣地:《新青年》;北京大學;口號:民主、科學。 代表:陳獨秀 、胡適、李大釗、魯迅。 地位: 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運動 評價:高舉民主和科學的旗幟,引導人們同封建專制和封建思想展開徹底的斗爭,打破了傳統的精神枷鎖,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
三、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
五四運動 中共一大
南昌起義 秋收起義
紅軍長征 井岡山會師
1、1919年為制裁一戰德、奧戰敗國和重新瓜分殖民地,英、美、法等國召開了「巴黎和會」,中國作為戰勝國派代表參加了會議,但會上中國提出的合理要求被拒(導火線) →五四運動(時間:1919年5月4日 地點:北京轉移到上海 口號:外爭國權,內懲國賊,。…主力:前期 學生; 後期 無產階級 結果及表現:五四運動取得初步勝利。北洋政府被迫釋放被捕學生;罷免曹汝霖等賣國賊的職務;拒絕在對德「和約」上簽字。意義:它是一次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一運動(性質)無產階級在運動中登上歷史舞台,表現出偉大的力量。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起到了領導作用。它是無產階級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對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起了推動作用。它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標志)
2、1927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開(後移至浙江嘉興南湖的遊船上)。標志著共產黨的誕生,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
3、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一大的召開,標志著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革命統一戰線正式建立→中國進入國民革命時期。1924年,孫中山創建黃埔軍校,培養了大批軍事政治人才,為北伐戰爭創造了條件。
4、北伐戰爭
主要對象 : 吳佩孚、 路線:分三路 江西
孫傳芳、 福建
張作霖 湖南、湖北(主戰場)
在北伐中葉挺獨立團英勇善戰,屢破強敵,為所在的第四軍贏得了「鐵軍」的稱號。北伐軍不到半年,便從珠江流域打到長江流域,沉重打擊了北洋軍閥的統治。1927年初,國民政府由廣州遷至武漢。
5、隨著形勢的發展,革命統一戰線內部矛盾和斗爭日益尖銳,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逝世,國民黨分化為左右兩派,右派公開破壞國共合作。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製造了「四一二」政變,在南京成立國民政府。7月15日汪精衛製造了「七一五」政變,至此,第一次國共合作徹底破裂,國民革命失敗。不久,武漢國民政府與南京國民政府合並,史稱「寧漢合流」,標志著國民黨專制統治的建立。
6、國民革命失敗後,共產黨獨立領導了革命。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和創建人民軍隊的開始。
7、八七會議(1927年8月7日,漢口),確定了開展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決定發動秋收起義(毛澤東領導 攻打大城市長沙失敗,轉向農村,在井岡山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1928年4月,朱毛井岡山會師→井岡山根據地很快進入全盛時期。
8、革命的發展和隊伍的壯大令國民黨恐慌,蔣介石調集重兵進行「圍剿」,共產黨領導紅軍進行反「圍剿」。由於「左」傾冒險主義錯誤,第五次反「圍剿」失利,紅軍被迫長征。(時間: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路線及主要事件:離開中央革命根據地→沖破四道封鎖線→向貴州進軍→解放遵義 1935年1月遵義會議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四渡赤水河→渡過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雪山、過早地→陝北會師 1935年10月→三大主力軍會師 甘肅會寧)
四、抗日戰爭
九一八事變 西安事變
七七事變 台兒庄戰役
南京大屠殺 百團大戰
中共七大
1、1929年,日本為了擺脫經濟危機,緩和國內社會矛盾,加快了侵略中國的步伐。1931年9月18日,日軍製造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局部抗日戰爭開始)。面對日軍的入侵,蔣介石採用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東北三省全部淪亡。中日矛盾上升為中國社會的只要矛盾,中國抗日救亡運動高漲。九一八事變後,愛國將領張學良、楊虎城在中國共產黨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感召下,決定停止進攻紅軍,逼蔣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張、楊發動「兵諫」扣押了蔣介石,並通電全國,要求聯共抗日,這就是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事後,共產黨從全民族利益出發,主張和平解決西安事變,並派周恩來等到西安談判,蔣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內戰,聯合抗日的主張,西安事變得到和平解決。(標志著十年內戰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2、1937年7月7日,日軍製造了「七七事變」中國全民族抗戰開始。重大戰役:凇滬會戰(國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太原會戰(平型關大捷----抗戰以來的第一次大捷)、徐州會戰(台兒庄戰役----抗戰以來第一次重大勝利)、百團打戰----中國軍隊主動出擊的第一次最大規模戰役。
3、 1937年12月13日,日軍進入南京城後,進行血腥的大屠殺,殺害我中國居民30多萬人,這就是駭人聽聞的南京大屠殺。
4、1944年,抗日戰爭進入局部反攻。1945年4月,中共在延安召開七大,中心任務是動員和領導人民最後打敗日本帝國主義,建立獨立、自由、民主、富強的新中國。1945年8月,美軍進逼日本本土,並投擲了兩枚原子彈,蘇聯對日宣戰,並進攻日本駐中國東北的軍隊,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發動大反攻。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抗日戰爭取得最後勝利。
五、解放戰爭
重慶談判 三大戰役 渡江戰役
1、 抗戰勝利後,中國面臨兩種命運,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統治集團陰謀發動內戰;國民黨以和平談判作掩護,電邀毛澤東赴重慶談判。為了爭取和平,揭破蔣介石集團「假和平,真內戰」的反革命策略,毛澤東在周恩來、等的陪同下赴重慶談判,結果國共簽定《雙十協定》。但不久國民黨撕毀協定,於1946年6月進攻中原解放區,全面內戰爆發。
2、 2、1947年,國民黨全面進攻被粉碎後,又發動了對陝甘寧邊區的重點進攻,彭德懷指揮西北解放軍採用「蘑菇」戰術,取得了青化砭等戰役的勝利,粉碎了敵人的重點進攻。
3、 1947年6月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揭開了全國性戰略反攻的序幕。
4、 1948年秋,人民解放軍進入奪取全國勝利的決定性階段,先後開展遼沈、淮海、平津大戰役。1949年4月21日又開展渡江戰役,4月23日,南京解放,國民黨反動統治覆滅,人民解放戰爭勝利。(人心向背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
❹ 七年級上冊歷史復習提綱(人教版)
1、 會不會製造工具,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
2、 元謀人生活在距今約一百七十萬年,是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
3、 北京人還保持人猿的某些特徵,但手腳分工明顯,能夠製造和使用工具。
4、 北京人往往幾十人在一起,共同勞動,共同分享勞動果實,過著群居生活,這就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會。
5、 我國是世界上發現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
6、 北京人已經會使用天然火,還會保存火種。
7、 山頂洞人能打制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鑽孔技術,他們已會人工取火,靠採集、狩獵為生,還會捕魚,他們能走到很遠的地方和別的原始人交換生活用品,山頂洞人已用骨針縫制衣服,懂得愛美,他們死後還要埋葬。
8、 山頂洞人生活的集體,是由血緣關系結合起來的氏族,一個氏族有幾十個人,由共同的祖先繁衍下來,他們居住在一起,使用公有的工具,共同勞動,共同分配食物,沒有貧富貴賤的差別。
9、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國家,距今約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製石器,用耒耜耕地,種植水稻。
10、 河姆渡原始居民住著干欄式的房子,過著定居生活,他們已經挖掘水井,飼養家畜,會製造陶器,河姆渡原始居民還製作簡單的玉器和原始樂器。
11、 距今約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用磨光的石器和木製的耒耜耕地,用石刀收割莊稼,他們的主要糧食作物是粟,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粟的國家。半坡居民飼養豬狗等動物,還用骨制箭頭、漁叉、漁鉤等打獵捕魚。
12、 半坡居民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他們能製造色彩鮮麗的彩陶,陶器上還出現一些刻畫符號,有些學者認為這就是我國早期文字的雛形。
13、 距今四五千年的大汶口原始居民,陶器有了黑陶,白陶。
14、 距今約四五千年,黃帝部落聯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一戰中大敗蚩尤,從此,炎帝、黃帝部落結成聯盟,經過長期發展,成為日後的華夏族。
15、 相傳,黃帝建造宮室,製作衣裳,還教人們挖井,發明舟車,他的妻子嫘祖發明養蠶繅絲,他的屬下倉頡發明了文字,伶倫編出了樂譜。
16、 原始社會時期,一種民主推選部落聯盟首領的制度,歷史上叫做「禪讓」。
17、 約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
18、 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
19、 約公元前1600前,湯戰勝桀,夏朝滅亡,商朝建立。
20、 公元前1046年,周商雙方在牧野大戰,商軍倒戈,周軍攻入商都,商紂逃到鹿台自焚而死,商朝滅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鎬,史稱西周。
21、 為了鞏固統治(目的),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隸,分給親屬,功臣等,封他們為諸侯,開發了邊區,加強了統治,成為一個強盛的國家(作用)。
22、 公元771年,西周滅亡。
23、 在原始社會未期,我國已經出現青銅器,到了夏朝,青銅器的種類逐漸增多,商朝是我國青銅文化的燦爛時期。
24、 青銅器生產規模大,品種多,工藝精美。
25、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瓷器的國家。
26、 夏、商、西周是以農業為主的社會,農牧業已相當發達,後代稱為「五穀「(稻、黍、粟、麥、豆)的農作物,商周時已經齊備。
27、 農業、畜牧業、手工業和商業的繁榮,形成了我們夏、商、周燦爛的青銅文明。 28、 春秋五霸的兩種說法: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文公、楚莊王。
29、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史稱「東周」。
30、 春秋,因魯國編年史《春秋》而得名;春秋時期,從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戰國,因各諸侯國連年相互爭戰而得名。戰國時期,從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
31、 齊桓公是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
32、 晉文公整頓內政,發展生產,訓練軍隊,城濮大戰中,晉軍大敗楚軍,晉文公成為中原霸主。
33、 戰國初年,晉國卿大夫中的韓、趙、魏三家,瓜公晉國,稍後齊國大夫四氏,取代原來的國君,並建立田氏齊國,這樣就形成了齊、楚、燕、韓、趙、魏、秦七雄並立的局面。
34、 春秋時期,我國開始出現鐵農具。
35、 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修築的都江堰,是聞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兩千多年來,都江堰一直造福於人民。
36、 商鞅變法的背景:
(1)春秋以來,由於鐵農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廣,大量荒地被開墾出來,一些奴隸主將新開墾出來的田地變為私產並出租,他們轉化為封建地主,租種地主土地的人,變成農民;(2)到了戰國時期,新興的地主階級為了確立封建統治,發展封建經濟,先後在各國掀起變法運動。
37、 商鞅變法的內容:(1)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2)獎勵耕戰,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據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廢除沒有軍功的舊貴族的特權;建立縣制,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38、 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鬥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
39、 我國的封建社會在戰國時期形成了。
40、 商朝人刻寫在龜甲或獸骨上的文字,被稱為「甲骨文」。甲骨文已經具備了漢字結構的基本形式,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
41、 夏朝時就有歷法,今天的農歷,又叫夏歷,據說來源於夏朝。
42、 世界和平理事會把屈原定為世界文化名人。
43、 孔子的教育:1、創辦私學;2、有教無類;3、他教育學生要有老老實實的學習態度,要謙虛好學,他要求學生時常復習學過的知識,以便「溫故而知新」;4、因材施教。
44、 後來,孔子的學說成為封建文化的正統思想,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對後世影響極大。
45、 墨家的創始人是墨子;儒家在戰國時期的代表人物是孟子;道家在戰國時期的代表人物是莊子;法家的代表人物是戰國末期的韓非;兵家的鼻祖是春秋晚期傑出的軍事家孫武。46、 秦能統一六國的原因:1、秦王善用人;2、商鞅變法的作用;3、秦國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優越。
47、 秦始皇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秦朝,定都咸陽。
48、 為了適應新的統一形式,加強封建統治,秦朝創立了一套封建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中央政府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軍事和監察,最後由皇帝決斷。在地方上,推行郡縣制,分天下為36郡。
49、 經濟上: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 文化上:統一文字;思想上:焚書坑儒;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權統治。
50、 為了安定北邊,維護國家的統一,秦始皇修建萬里長城。
51、 秦始皇興建靈渠,溝通了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52、 秦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也是當時世界上的大國。
53、 秦末農民起義的原因:1、徭役繁重;2、賦稅苛重;刑法嚴酷;秦二世更加殘暴。
54、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
55、 陳勝吳廣起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他們的革命首創精神,鼓舞了後世千百萬勞動人民起來反抗殘暴的統治。
56、 公元前207年,項羽以少勝多,在巨鹿大敗秦軍主力。
57、 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漢朝,定都長安。
58、 劉邦入咸陽後,廢秦苛政,約法三章,贏得民心。
59、 文景之治背景:漢初社會十分貧困;漢高祖劉邦和後繼都吸取秦亡教訓。
60、 文景之治內容:重視農業;提倡節儉、以身作則;以德化民。
61、 漢武帝採用主父偃的建議,削弱諸侯力量;採用董仲舒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興辦太學。
62、 武帝時候,西漢王朝在政治、經濟、軍事和思想上實現了大一統,進入鼎盛時期。
63、 公元9年,外戚王莽奪取政權。
64、 公元25年,參加過農民起義的西漢皇族劉秀稱帝,定都洛陽,史稱東漢。
65、 史稱漢光武帝時期的統治為「光武中興」。
66、 東漢明帝令水利專家王景主持修河,而且在以後八百多年裡,黃河沒有改道。
67、 東漢的南陽太守杜詩,發明了水排,水排的利用,比歐洲早了一千多年,鋼材的製作方法,是中國發明的。
68、 漢武帝時將地方的鑄幣權和鹽鐵經營權收歸中央。西漢的都城長安和東漢的都城洛陽,人稱東西二京。
69、 匈奴的傑出首領冒頓單於第一次統一了蒙古草原。
70、 公元前1世紀中期,呼韓邪單於向漢朝稱臣,漢元帝將王昭君嫁給呼韓邪單於,此後,邊境安定了較長的一段時間,呼韓邪單於和王昭君,為漢匈的友好相處和文化做出了重大貢獻。
71、 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設立西域都護,總管西域事務,從此,今新疆地區開始隸屬中央政府的管轄,成為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72、 漢武帝以後,西漢的商人還常出海貿易,開辟了海上交通要道,這就著名的海上絲綢之路。
73、 班超用智慧和謀略,幫助西域各國擺脫了匈奴的控制。被東漢政府任命為西域都護。
74、 班超派部下甘英出使大秦,166年,大秦派使臣訪問洛陽,這是歐洲國家同我國家的首次直接交往。
75、 世界各國的造紙術,大多是從我國直接或間接傳去的,造紙術的發明是我國人民對世界文化的巨大貢獻。
76、 四大發明:火葯、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
77、 成書於東漢時期的《九章算術》,涉及到現在初等數學中的算數,代數和幾何的大部分內容,具有世界先進水平。
78、 科學家張衡製造的地動儀是世界公認的最早的地震儀器。
79、 華陀製成的全身麻醉葯劑「麻沸散」,編了醫學體操「五禽戲」;張仲景寫了《傷寒雜病論》,全面闡述了中醫的理論和治病原則,後世尊稱他為「醫聖」。
80、 佛教於西漢末年傳入我國,佛教的傳播,對我國文化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
81、 道教的創始人之一叫張陵,道教尊稱老子為教主,統治者利用道教統治人民,允許各地建立道觀,道教對我國文化也有深遠影響。
82、 《史記》(司馬遷)記述了從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的史事。
83、 公元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戰中打敗袁紹,統一了北方。
84、 208年,孫劉聯盟,在赤壁之戰中打敗曹操,基本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85、 220年,曹操的兒子曹丕廢掉漢獻帝,自稱皇帝,國號魏,定都洛陽,第二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222年,孫權稱王。
86、 230年,孫權派將軍衛溫前往夷洲(台灣)。
87、 266年,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篡奪了皇位,建立了晉進朝,定都洛陽,史稱西晉,280年,西晉滅吳,結束了分裂的局面。316年,內遷匈奴人的一支武裝滅亡了西晉。
88、 司馬睿重建晉朝,都城在建康,史稱東晉。
89、 383年,苻堅在淝水之戰中大敗,前秦的統治瓦解,北方重新陷入割據混戰的狀態,420年,大將劉裕結束東晉的統治,此後,南方先後經歷了四個王朝(宋齊梁陳),史稱(南朝)
90、 4世紀後期,鮮卑族的一支強大起來,建立了北魏,439年,統一黃河流域。
91、 南朝的祖沖之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數學家和天文學家,最突出的是在數學領域求得比較精確的圓周率,這項成果領先世界近一千年。
92、 北朝的賈思勰(xie)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農學家,他寫的《齊民要術》一書,是我國現存的第一部完整的農業科學著作,在世界農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93、 北魏的酈道元是我國古代傑出的地理學家,他寫的《水經注》,是一部綜合性的地理專著。
94、 東漢末年,書法逐漸成為一種藝術,東晉的王羲之,集書法之大成,代表作有《蘭亭序》,有「天下第一行書「的美譽,王羲之被後人稱為「書聖」。
95、 東晉的顧愷之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最出色的畫家,代表作有《女史箴圖》和《洛神賦圖》,他有三絕:才絕、畫絕、痴絕。
96、 范縝撰寫《神滅論》,揭露了統治階級用佛教欺騙人民的事實,系統地闡述了無神論思想,是我國古代思想史上的寶貴遺產。
97、 山西大同的雲岡石窟和河南洛陽的龍門的石窟,是著名的兩大石窟。文章來源蓮
❺ 七年級下冊歷史每課的知識結構圖
全
❻ 求初一上冊歷史知識點重點
一 、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
1、元謀人
時間: 距今約一百七十萬年,是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
地點:雲南元謀縣。(長江流域)
2、北京人
時間:距今約七十至二十萬年。
地點: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的山洞裡。(黃河流域)
二 、原始的農耕生活
1、河姆渡人
時間 :距今約六千多年。
地點:浙江餘姚市河姆渡村
主要農具和農作物:普遍使用磨製石器和骨器。水稻和蔬菜。(我國是世界上種植水稻最早的國家。)
2、半坡人
時間: 距今約五六千年。
地點:陝西西安市半坡村
主要農具和農作物:普遍使用磨製石器。種植粟。(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粟的國家。)
三、神奇的遠古傳說
1、華夏族的形成 炎帝和黃帝部落結成聯盟,後來發展成華夏族,成為漢族的前身。
2、炎帝:號神農氏,教民農耕,是農業生產的創始人。「嘗百草」,給人們尋找治病的草葯。
3、黃帝——人文初祖 (後人認為黃帝是中華文明的創始者。)有許多發明創造:做兵器,造車、船、宮室,教人挖井,染五色衣裳。
4、堯舜禹:相傳繼黃帝之後,我國黃河流域傑出的部落聯盟首領有堯舜禹。當時採用禪讓制,民主推選部落聯盟首領。(禪讓的依據:有德有才)
堯:節儉、樸素、愛民。
舜:吃苦耐勞,孝順父母。
禹:治水有功。
考點 2:國家的產生和社會的變革
知識清單—— 明確考什麼
一、夏朝
1、建立: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夏朝。
2、政治制度:啟開始,王位世襲製取代禪讓制。(「公天下」變為「家天下」)
二、商朝
1、建立:約 公元前1600年,湯建立商朝。
2、政治:盤庚遷都至殷,統治穩定。
3、滅亡:約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紂,商朝滅亡。
三、西周
1、建立: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戰大敗商軍。滅商後,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鎬京。
2、政治經濟制度:分封制,土地國有制。
3、滅亡:公元前771年,西周滅亡。
四、東周
(1)春秋爭霸: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為春秋五霸。
齊桓公:最先稱霸:管仲改革,「尊王攘夷」,葵丘會盟。
晉文公:「退避三舍」。
楚莊王:問鼎中原。
越王勾踐:卧薪嘗膽。
(2)戰國七雄:齊,楚,秦,燕,趙,魏,韓。(形勢圖) (東齊、西秦、南楚、北燕、趙魏韓在中間。)
(3)商鞅變法: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
1、目的:富國強兵
2、內容:承認土地私有,允許土地自由買賣;獎勵耕戰;推行縣制。
3、影響:廢除了舊制度,促進了農業生產,提高了軍隊戰鬥力,使秦國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諸侯國,為以後兼並六國、統一中國打下堅實的基礎。
4、啟示:改革不是一帆風順的,有時甚至付出血的代價;順應歷史潮流的改革終究會取得勝利。同時我們要學習商鞅勇於改革、勇於創新,和他的獻身精神。
考點 3:統一國家的建立
知識清單—— 明確考什麼
一、秦朝的統治與秦末農民戰爭
(1)秦朝的統治
1、統一時間: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統一。(秦始皇圖)
2、秦始皇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
建立中央集權;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焚書坑儒,控制思想。
3、秦朝的疆域:東到東海,西到隴西,南到南海,北到長城一帶。(考圖)
4、統一的意義: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長期分裂割據,開創了中國歷史上首次大一統局面。秦朝時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
(2)陳勝吳廣起義
1、地點:大澤鄉(安徽)
2、意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在這次起義的推動下,劉邦項羽推翻秦朝的殘暴統治。起義具有革命首創精神。
二、漢朝的統治
1、西漢
時間:前202年,劉邦建立,都城長安。
漢初:郡縣制,分封制,休養生息政策。
西漢的強盛:漢武帝統治時出現大一統局面。
2、東漢:時間:25-----220年。建立者:劉秀。都城:洛陽。
三、秦始皇,漢武帝
(一)秦始皇——我國古代封建社會第一個皇帝。
功勞:1、實現統一,滅六國,結束春秋戰國以來長期分裂割據局面,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
2、鞏固統一,創立了一套封建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影響深遠。
3、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和車軌,有利於經濟文化交流和發展。
4、北擊匈奴,修築萬里長城;開發南疆。
過 :統治殘暴: 賦稅繁重,刑法苛嚴,兵役徭役繁多,加速了秦朝滅亡。
焚書坑儒:摧殘了文化,鉗制了思想。
(二)漢武帝的大一統
背景 :經濟繁榮,國力強盛。
措施:1、政治:頒布推恩令,削奪大批列侯的爵位。解決王國問題,加強中央集權。
2、經濟:將地方上的鑄幣權和鹽鐵經營權收歸中央,統一鑄造五銖錢。
3、思想:接受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興辦太學,大力推行儒學教育,任用儒生做官。實現思想上的大一統。
4、軍事:派衛青、霍去病等多次大規模攻打匈奴,基本上解除了匈奴對北部邊郡的威脅。
結果:出現大一統局面。
四、絲綢之路
1、張騫通西域
西域:漢朝時,指玉門關,陽關以西、蔥嶺以東、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天山南北的今新疆地區。
目的:為了聯合大月氏夾擊匈奴,受漢武帝派遣,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張騫兩次出使西域。
影響:第一次了解西域的情況和西域人像和漢朝交往的願望。
第二次建立了西漢與西域各國的友好關系,加強了經濟文化交流,促進了西域的開發,為絲綢之路的開辟創造了條件。
2、絲綢之路
開辟時間:西漢漢武帝時。
路線:從長安出發,經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區,到達中亞、南亞、西亞,再轉運到大秦。
意義:促進了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
❼ 七年級上下冊的知識結構圖歷史
❽ 七年級下冊歷史每個單元的知識結構圖
金榜學案上有。
❾ 求初一歷史所有重要知識點(盡量詳細些)
1、目前我國境內已知最早的人類,是距今約170萬年的 。
2、距今約 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原始人類被稱為「北京人」。
3、 還保留著猿的一些體質特徵,但他們已經能直立行走,上肢基本上具備了現代人的特點。
4、 在從猿到人的進化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5、 ,是人類在進化過程中取得的重大進步。
6、北京人已經使用 。 的使用,提高了原始人類適應自然環境的能力,促進了體質的發展和腦的進化。
7、人類最原始的社會組織形式是:原始人往往幾十個人在一起, ,過著群居的生活。
第二課 星羅棋布的氏族聚落
1、距今約六七千年前,氏族聚落已在中華大地星力棋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黃河流域的 和長江流域的 。
2、距今約 年的半坡聚落位於 ,現存遺址面積約5萬平方米。半坡聚落居民已種植 、 、 ,飼養 、 ,還經常去 、 。他們開墾耕地用、,收割莊稼用 、 ,加工穀物用 、 等。
3、 是半坡居民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
4、我國是最早種植 和 的國家之一。其中,最早種植 的是半坡居民;最早種植 的是河姆渡居民。
5、距今約 年的河姆渡聚落位於 ,是長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河姆渡居民種植 ,飼養 、 、 等家畜。
6、河姆渡居民普遍使用磨製石器,還用動物骨骼製作工具,他們在這些工具上 , ,這是工具製作技術的又一進步。
7、河姆渡聚落的房屋是 式的。幾千年來, 一直是江南地區的主要建築形式之一。
8、大汶口居民時期,出現了私有財產,聚落的成員之間產生了貧富分化。
第三課 傳說時代的文明曙光
1、相傳 改進農具,教人農耕,嘗遍百草,發明醫葯,是中化原始農業和醫葯學的創始人,因此號稱 。他還發明,開辟,使人們互通有無。
2、相傳 造出宮室、車船、兵器、衣裳,還讓下屬官員發明文字、歷法、算術和音樂。他的妻子 發明了 。
3、距今約 多年前,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已經出現部落聯盟。
4、 和 被尊奉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
5、黃帝之後過了很久, 、 、 先後成為黃河流域的部落聯盟首領。
6、通過推舉產生部落聯盟首領的辦法,後人稱之為「 」。
7、 是傳說中的治水英雄。他採用 的方法,把洶涌的洪水引入大海;又領導人民 , ,化水害為水利,發展農業生產。
第二單元 國家的產生和社會變革
公元前21世紀,王位世襲制的實行及國家機構的設置,標志著中國最早的國家——夏朝的出現。
夏商西周時期,燦爛的青銅文明是以 、 和
為代表。
夏朝開始進入奴隸制階段。西周實行宗法分封制。
春秋戰國時期開始進入鐵器時代。也開始確立了封建生產關系。在思想方面形成了學術繁榮、百家爭鳴的局面。
5、四大文明古國的有 、 、 和 。
第5課 夏商西周的更迭
1、約 年, 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 ,定都 。並組建 ,制定 ,設置 ,建立起 。
2、夏朝最後一個國王是 。夏朝滅亡的原因是:夏桀施行暴政;商部落日益強大。
3、約 年,商部落首領 ,聯合周邊各部落起兵打敗了桀,建立 ,建都在 。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家之一。
4、約公元前1300年,商王 把都城遷到 ,此後商朝的統治穩定下來。因此,後代又把商朝稱為 。
5、商代, 已經具備漢字結構的基本形式,是一種發展到成熟階段的文字。
6、公元前1046年, 擊敗商朝軍隊,建立 ,定都 ,史稱西周。
7、西周的經濟進一步發展,各級貴族和平民可以從周王那裡分到土地,只有使用權,但不能轉讓和買賣。農業上已有人工灌溉。手工業分工較細,原始瓷器製作比較普遍,建築物上開始使用瓦。
8、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鎬京,殺死周幽王。公元前770年, 遷都 ,歷史上稱為東周。
第6課 夏商西周的社會與國家
1、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內容是 ,稱為「授民授疆土」, 。
2、分封制規定了受封者的義務,即必須 , ,
。
3、西周實行分封制的意義在於:(1)諸侯國是周設在各地的據點,起著的作用。(2)加強了周王室與各諸侯國的經濟、文化聯系。(3)密切了同周邊各少數民族的關系,推動了邊遠地區的經濟開發和文化發展。
4、夏商西周社會以 區分尊卑等級。
5、夏商西周時期, 是農業和手工業生產部門的主要勞動者;王和大小貴族擁有很多奴隸,奴隸主要來源於
和 。
6、為了對外征戰和對內鎮壓反抗,夏商西周國家都建立了強大的 ,制定了嚴酷的 。
7、 配合暴力鎮壓,是統治人民的另一種手段,起著調節社會矛盾、穩定社會秩序的作用。統治階級通過
的禮儀活動,教育感化民眾,起到維護等級制度和穩定社會秩序的作用。
第7課 春秋五霸與戰國七雄
1、公元前770——前476年,是我國歷史上的 時期。當時出現了 、 、 、 、等五個霸主,史稱「春秋五霸」。其中最先稱霸的是。
2、穩定內政以後,提出「尊王攘夷」的口號,積極開展對外活動。公元前651年,在葵丘舉行的諸侯盟會上,周天子派代表參加,正式承認在中原霸主地位。
3、楚軍在 打敗晉國,楚莊王跌升為霸主。
4、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是歷史上的 時期。晉國分裂成 、 、 三個國家,與原有的 、 、 、 並稱「戰國七雄」。
5、 稱為「合縱」; 稱為「連橫」。
第8課 鐵器牛耕引發的社會變革
1、人們通常在貴族的田地中集體耕作,古書中把這種大規模的集體耕作描寫為「 」。
2、鐵器的廣泛使用,極大地促進了 的發展。鐵梨鏵的出現,是耕作技術的一大進步。
3、 ,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使個全生產成為可能。
4、「 」、「 」,反映個體生產取代大規模強制性集體耕作,個體小農逐漸成為社會的基本生產單位。
5、公元前356年, 開始變法。
簡述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以及意義。
第9課 甲骨文與青銅器
1、甲骨文是指 。
2、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就是從 開始的。
3、 是銅、錫、鉛的合金。
4、 是商朝青銅器的代表作,是目前世界上已發現的最大的青銅器。
第10課 思想的活躍與百家爭鳴
1、 是偉大的思想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思想主要是「 」、「 」兩部分。
2、「 」就是要愛人,要廣泛地理解和體貼別人,自己不願意做的事,不應強加於人。
3、「 」就是要求人們能夠約束自己,加強個人修養,使自己的言行舉止符合社會規范。
4、在政治方面,孔子提倡「 」,主張以「 」教化人民,以「 」治國。
5、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教學時採取因材施教的方法,使學生的潛能教得到發展的是 ,他的弟子們把他的言 論整理成《 》一書。
6、請簡述「百家爭鳴」。
7、儒家主張教化百姓,以「 」治國;法家強調用「 」加強統治;道家既反對「 」治,也反對「 」治,他們提出「 」。
第11課 先民的智慧與創造
1、都江堰是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 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
2、兩千年前的都江堰的作用在於灌溉、分洪,是我國古代規模最大、效益最好、歷時最久的水利工程;他代表了我國當時水利工程的先進水平,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3、 稱為編鍾。
4、編鍾的出現表明 。
請簡述為什麼都江堰能夠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第三單元 大一統的秦漢帝國
1、公元前221年, 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
2、世界范圍內,與秦漢帝國先後並存的主要有歐洲的 、西亞的 等古代國家。 與 的文明最為輝煌。
第13課 秦帝國的興亡
秦國能兼並六國實現統一的原因是:(1)統一成為大勢所趨;(2)人們苦於戰爭,渴望和平;(3)秦國變法比較徹底,實力最強;(4)秦採取正確的軍事方針,長平之戰後,六國皆無力御秦。
公元前260年,秦在 大破東方六國中實力最強的趙國軍隊。
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國先後兼並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定都,秦王贏政自稱始皇帝。
請簡述秦的統一有什麼意義。
公元前209年夏, 、 率先發起了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戰爭,它 。
第14課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權的措施
什麼是中央集權制度?
請簡述秦始皇做一些什麼來發展經濟?
秦始皇規定以小篆作為標准文字,頒行天下,後來又推行一種新的字體——「隸書」。請簡述統一文字的意義。
4、秦國以貨幣圓形方孔錢為標准樣式。
5、秦始皇「焚書坑儒」的目的是加強思想統治。
第15課 漢武帝推進大一統格局
1、公元前 年, 稱帝,建立漢朝,定都 ,歷史上稱為西漢。 就是漢高祖。
2、漢武帝時期的儒家代表人物是 ,他建議漢武帝排斥和抑制其他學說,把儒家學說定為治國的指導思想。
請簡述什麼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5、漢武帝通過頒布「 」的方法削弱封國勢力,其巧妙之處在於漢武帝不費一兵,不損寸土,就削弱了諸侯王封國的勢力。
6、漢武帝大力加強監察制度的措施是,在中央設立 ;在地方將全國分為 ,稱為「十三州部」。
7、 時期,中央集權空前加強,大一統帝國得到了進一步鞏固和發展。
第16課 秦漢開拓西域和絲綢之路
1、公元前 年,漢武帝為了聯合西域的大月氏夾擊匈奴,派出使西域。公元前年,漢武帝為了開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強漢朝與西域各國的聯系,再次派其出使西域。
2、今新疆地區正式歸屬中央統轄,是以公元前60年,西漢王朝在西域設置西域都護為開始的。
3、「絲綢之路」是從長安經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區,通往中亞、西亞,直至歐洲的交通線,因
而得名。
4、請簡述「絲綢之路」的開辟有什麼意義。
第17課 先進的科學技術
1、西漢前期,人們從「 」中得到啟示,發明了紙。
2、東漢時期, 在前人造紙經驗的基礎上,改進造紙術,後人將他改進的紙稱為「 紙」。
4、公元 世紀,紙的使用在我國就已經相當普遍。
5、 是東漢時期傑出的醫學家,他著有《 》一書,闡述了中醫理論和治病原則,奠定了中醫治療學的基礎。後世尊稱他為「 」。
6、 擅長針灸和外科手術,並研製成全身麻醉葯劑「 」,這是世界醫學史上的創舉。後人尊稱其為「 」。
7、《》成書於東漢時期,它總結了周秦到漢代的數學成就。其中等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數學運算方法。其出現標志著以計算為中心的中國古代數學體系的形成。第18課 昌盛的文化
1、佛教起源於,自西漢末年傳入我國。佛教教義有利於,對「來世天國」的期待,也在貧苦民眾中產生了極大的引力。佛教的傳播為中國文化注入了新的因素,對後世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2、道教產生於 ,他是 與
的結合。道教的思想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關注現實、重現世的特點。
3、東漢以後,思想領域逐漸形成了以 為主, 三家並立互補的局面。
4、撰寫的《》,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全書130篇,52萬多字,記述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約3000年的主要史事。它體例完備,史料翔實,敘事簡潔,文筆生動,成為後世編寫史書的典範。
5、秦漢時期, 是我國雕塑藝術的傑出代表。
6、氣勢恢弘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反映出 ,生動展現出 。
第四單元 政權分立與民族匯聚
第20課 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
1、東漢末年,政局混亂。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招賢納士,實行屯田。200年,曹操打敗袁紹,取得官渡之戰的勝利,後曹操率軍北渡黃河,消滅袁紹的殘余勢力,統一了黃河中下游地區。
2、 年,曹軍與孫權、劉備聯軍決戰,爆發了著名的 。
3、填表題
戰役名稱 時間 交 戰 雙 方 結 果
官渡之戰
赤壁之戰
4、三國鼎立局面是怎樣形成的?
第21課 南方經濟的發展
1、東漢末年,北方人口開始南遷; ,大批北方民眾紛紛渡江南下,形成了南遷浪潮。
2、北方人口的大量南下,不但 ,而且 ,使本來自然條件十分優越的江南地區迅速發展起來。
3、請簡述北方人口大量南遷,給江南地區帶來了哪些進步。(你認為東晉南朝時江南經濟為什麼會得到發展?)
第22課 北方的民族匯聚
北魏孝文帝促進民族融合的措施主要有哪些?
你怎樣看待北魏孝文帝促進民族融合的措施?
第23課 領先世界的科學技術
填表題
項目 人 物 成 就 意 義
祖沖之
賈思勰
酈道元
第24課 異彩紛呈的藝術成就
1、請簡述王羲之的書法成就與藝術特點。
2、王羲之的書法代表作品是 。為什麼王羲之被後人尊稱為「書聖」?
4、東晉時期繪畫藝術成就最高的是 。其代表作是 。
5、請說一說顧愷之的繪畫風格。
6、石窟藝術綜合了雕塑和繪畫的特點,體現了
;是 而發展起來的。其中最著名的有山西大同的 、河南洛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