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歷史研究性學習
2004年7月1日廣州申亞成功,彰顯了廣州文化的恢弘氣度和現代廣州的動感魅力,也表明了2010年廣州亞運會宣傳的初步勝利和自行啟動。亞運宣傳是一種特殊的體育傳播,是一種外向型的體育傳播,受到文化的制約和影響。文化有區域性,深刻地影響著生活在該區域中的人,包括人們的思想、行為、價值觀念和傳播方式。有不同的文化就有不同的傳播方式,文化決定了人們如何發出、接受、理解傳播的信息。不同的文化也決定了人們有不同的表達與理解的方式,這種差異在文化傳播的過程中會產生認識和理解的阻礙。廣州文化作為區域性的歷史文化形態,有著自身穩定的文化特質,也有自己的時空范圍。廣州文化是源遠流長且豐富多彩的中華文化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是中華文化體系中成就卓著且風格獨特的地域文化之一,屬於中華文化的亞文化范疇。其基本精神包括:經世致用、開拓創新的價值取向;開放融通、擇善而從的社會心理;經驗直觀、發散整合的思維方式;清新活潑、崇尚自然的審美理想[1]。在2010年廣州亞運會宣傳的過程中,廣州文化古今發展變化的脈絡及其層壘積淀的文化內涵,必然發揮「文化資本」的互動功能,將廣州亞運和廣州文化多維度結合。
1 廣州文化對亞運宣傳的促進
1.1 廣州文化思想資源中「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有利於亞運宣傳
「天人合一」的思想最早由莊子闡述,後被漢代思想家、陰陽家董仲舒發展為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體系,並由此構建了中華傳統文化的主體。中國傳統社會空間觀念和社會秩序的形成,強調「天人合一」的獨特思維。「天人合一」的核心是強調「天道」和「人道」相通,「自然」和「人為」相統一。「天人合一」的空間觀念和社會秩序具有最高的權威性和可信仰性,強烈地融入到了廣州文化之中。
「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在亞運宣傳中可以理解為遵循客觀規律,尊重廣州文化發展的客觀現實。作為全國唯一從未中斷的對外通商口岸,廣州是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商品交易中心。在走向現代化時期,廣州地區又最先實行改革開放。廣州文化也因開放情境的綿延呈現融合加深的趨勢,各種文明在不斷交流、融合中得到創新和發展。「天人合一」廣州文化具有一種文明開化和思想自由的開放特質,有利於亞運宣傳,滿足受眾的多元文化需求。亞運宣傳更多是一種對外宣傳,需要開放的文化空間和文化心態。「要深人研究不同國家受眾的思維習慣和對中國信息的需求,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有的放矢,增強對外宣傳的針對性、實效性和親和力、說服力」[2]。
在中國近現代文化發展史上,廣州文化是中國最重要的區域文化中心之一,統攝於「天人合一」的傳統中華文化理念之下。「天人合一」的廣州文化承繼了開放的歷史情境和多元話語,具有「開眼看世界」的文化視野,較少意識形態和專制制度的羈絆,在文化選擇和思想張揚上相對自由。廣州文化「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更好地彰顯了中國文化「和而不同」的文化訴求,有利於亞運宣傳,充分展示亞洲的多元文化,體現亞運文化的價值追求。2010年廣州亞運宣傳者應對廣州文化的總體特徵、價值趨向、思維方式、行為方式進行全面的考察,對文化信息進行「編碼」和「轉換」,制訂相應的亞運宣傳策略。「天人合一」的廣州文化具有較強的整合能力,可根據亞運宣傳工作的具體情況和中外受眾的需求、興趣,對多元文化中的宣傳信息進行取捨,選擇具有宣傳價值的內容,突出廣州文化的特色和優勢。
1.2 廣州文化觀念中「開放兼容」的城市文化有利於亞運宣傳
城市社會空間作為城市形態的要素和社會空間的存在,是一種物化的資本力量,具有典型的社會關系與文化資本屬性。這種力量表現為典型意義上的經濟與文化要素的集聚。「一個充分發展的城市社會空間,既能夠成為城市人創造新生活方式的動力,又能夠在改變社會關系的同時,『形塑』城市市民的生活方式」[3]。
「城市社會結構本身是一個開放的系統,這個系統每天都要向城市以外的地區發展它的『觸角』,通過城市政治要素的分化、經濟要素的分化和社會要素的分化向城市外區域空間擴張、輻射,城市的區域演化和城市區域結構重組成為城市社會結構變遷的新的表現形式」[3]。內涵豐富,既糅合了土著的原生態文化和正統的中原文化,又吸收、融合了各種駁雜的異域文化,具有「雜交」的文化特質,深深地影響了廣州地區的城市社會結構。廣州城市社會結構和城市文化空間吸納機制以社會活力為引導,以開放體系為基礎,充滿社會活力,形成「海納百川」的開放格局。「廣州這種城市文化,大概就是緣於廣州文化的多元構成」[4]。2010年亞運宣傳過程中,以廣州為核心的城市群具有廣泛的兼容性和較高程度的開放性,必然會以一種海納百川的氣量和胸懷,拓展亞運宣傳的內涵、范疇和規模。
城市的空間系統結構具有典型開放式功能,城市與外部環境及城市內部系統要素之間的互動及相關變化,會促進城市要素、系統或整體產生有意義的變化。目前,廣州城市圈正在進行產業結構的轉型和升級,各種生產要素、制度要素和文化要素將會發生能量的交換和釋放,實現廣州文化的現代嬗變。「廣州文化是以一種有異於常態的方式……亦即以這樣一種狀態:遺忘、等待、接受、選擇、新變,成為廣州文化自身孕育的生長與造血模式」[5]。廣州為核心的城市群發揮了「開放兼容」的城市文化輻射功能,形成較大范圍的區位影響力,形成了開放的新態勢,在思想觀念、經濟體制改革的模式、行政體制改革的力度、精神產品的推介、科技成果的發明應用、工業產品的開發、市場營銷的方法等方面體現出敢為「天下先」的創新精神。廣州城市群以開放城市的激情和動感,在亞運宣傳中閃現一種充滿旺盛生命力的創造慾望。提高廣州的城市品位和區域影響力。
1.3 廣州文化觀念中「多元架構」的媒介空間有利於亞運宣傳
廣州文化誕生於特殊的地理區域,激烈碰撞於大陸文明和海洋文明的開放地帶,導入了不同的區域文化因子。在歷史的延續中,廣州文化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特徵。「以開放的胸襟迎接嶄新的現代文化,表現了廣州人對於中國傳統的文化創新思維能力、對於現代文化的吸取和轉化能力、對於結合自己古典傳統與他人現代文化融會能力」[6]。在中國傳媒業發展史上,廣州就是近現代中國傳媒最重要的策源地之一,具有良好的媒介空間和濃郁的媒介文化。
廣州傳媒面對媒介的歷史發展與現實邏輯,面對層出不窮的新的成長性空間,開拓出了「多元架構」的媒介空間。廣東報業傳媒十分發達,已實現數字化、網路化和集團化。1997年1月國家新聞出版署正式批准「廣州日報報業集團」成立,標志著我國大眾傳播媒介產業化進程駛入官方認可的「快車道」。廣東報業傳媒在數字資產管理、移動媒體、報網互動等媒介前沿都有領先優勢,拓展了「多元架構」的媒介空間。南方日報報業集團1993年開始資料庫建設,採用TRS資料庫系統。2005年8月,廣東移動與新華社廣東分社及《南方日報》《羊城晚報》《廣州日報》三大報業集團聯合推出手機報。2005年8月15日,由南方報業集團旗下南方網開發的多媒體網路雜志《WOW!ZINE.物志》正式創刊。2006年1月11日,由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和電信部門合作推出的第二代門戶網站——奧一網(www.oeeee.Com)正式上線測試並於2006年3月16日正式運作。奧一網將利用網路對傳統的采編模式進行重組,重新建構新聞采編模式。奧一網還著力開發博客、牛客(Newsblog)、EDM電子雜志等基於第二代互聯網的產品。
廣州傳媒將市場機制引入傳播領域,從功能的單一到功能的多樣、從傳播者本位到受眾本位、從宣傳本位到新聞本位。2004年廣東組建了全國第一個由省、市、縣三級廣電系統聯合組成的全省性廣電傳媒集團——南方廣播影視傳媒集團。在集團統一部署下,創造性地以聯合發展方式進行跨級別、跨地域經營。網路、數字電視、移動電視、手機媒體、IP電視等新媒體在廣東異常活躍,廣東電視台、南方電視台等經營得紅紅火火;廣東全省有98家電台,共122套節目[7]。廣州傳媒擁有如此龐大優質的媒介傳播資源,意味著亞運媒體資源的動員、整合、優化結構努力的提升,使亞運宣傳優勢得到凸顯。
2 亞運宣傳對廣州文化資本的聚集
2.1 亞運宣傳有利於廣州文化資本的放大
文化資本是指那些具有積極作用和資本特性,能夠帶來經濟、社會或自然價值,外在形態多樣的文化資源本體。文化資本要與社會價值標准一致,能夠帶來收益、促進發展。「所謂價值,就是在人的實踐——認識活動中建立起來的,以主體尺度為尺度的一種客觀的主客體關系,是客體的存在及其性質是否與主體本性、目的和需要等相一致、相適合、相接近的關系」[8]。
廣州偏處一隅,位於南疆邊陲的南海之濱,遠離歷朝歷代的政治中心和文化重鎮。長期以來,廣州文化對中國主流意識形態沒有獨立的文化價值或文化策動,受著主流意識形態的壓制。廣州文化面對主流文化的冷落和文化歸屬的傍徨,在雙重的重壓中尋求突圍,尋求新的出路。亞運宣傳,作為一種價值建構與思想傳播,有著不容置疑的文化擴散功能與集束作用,有利於廣州文化資本的放大和勃興。廣州曾經以開放的現代化都市定位,四季溫差不大的購物環境和繁榮興旺的商業環境讓人印象深刻,但濃郁的商業氣息沖淡了城市文化品位,有著「文化沙漠」的誤解和毀譽。「廣州應該利用『亞運』平台宣傳有特色的『廣州符號』,可以將黃埔軍校、老字型大小等符號搬到這個大載體上,這樣對宣傳廣州文化以迎接亞運會會有影響」[9]。
歷史的演變讓廣州文化形成了自身的文化傳統,也就是接納的襟懷、吸收的傾向和發散的意識。文化的交流既是不同質態文化的融合,而文化發展是多種文化接納過程發生質的飛躍。亞運宣傳將融匯入接納亞洲多元文化和奧林匹克文化,在廣州文化的傳統底色里整合多種文化的成份,放大廣州文化資本。2010年廣州亞運會將把「更高、更快、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與「開放、務實、多元、進取」廣州文化氣質完美結合,傾情演繹「祥和、綠色、文明」的「亞運」新主題。
2.2 亞運宣傳有利於廣州文化資本的轉向
廣州文化既有來自中原的文化依託,又有面向廣闊海洋的文化背景,人口的流動給它帶來新的生命力,文化的流變同樣給它帶來了新的生長元素。廣州文化為自身的文化發展營造了一種多元匯通、氣象開闊的動態氛圍,在流變中促使自身得到不斷擴展、提升和轉向。
廣州與權力中心的疏離與邊緣化,導致了廣州文化重商務實、兼容並蓄的社會形態,形成了「重商務實」的價值取向與行為准則。廣州文化這種「重商務實」的價值標准與思維方式,有別於傳統的保守的農業社會模式,形成了自成一格的範式。俗世生存、利益驅動、疏於王權的平民心態,導致了廣州與權力中心區形成重利而輕仕的世界觀的差異。廣州文化摒棄了北方人「恥言利」的傳統意識,普遍具有強烈的功利傾向,形成了重實利與務實的精神特質。廣州文化的「務實」傳統里缺乏一種公共精神和人文精神,缺乏「感恩」「社會責任」「公共關懷」等人文滋養。廣州文化的重商傳統,缺乏公共精神的底色,使人們在內心產生巨大的沖突,有種缺少安全感的焦慮、無家可歸的失落感。重實利的廣州文化價值觀,在歷史驟變中顯現出的繁華與雜亂、浮躁不安。在亞運宣傳過程中,奧林匹克精神中的志願者文化、對文化差異的容忍和理解、自我挑戰精神和公平競爭精神等都將深深地影響著廣州文化,實現廣州文化的轉向與和諧。
2010年第16屆廣州亞運會是亞運會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屆賽會,將有來自亞洲45個國家和地區的運動員,參加42個比賽項目的角逐。廣州亞運會將使用87個體育場館,其中包括56個比賽場館,30個訓練場館,以及1個閉幕式場館[10]。廣州人建設規模如此龐大的亞運會,必定要有務實和重實利的精神,更要有文化品位、公共倫理和公共精神。亞運宣傳要注重宣傳「廣州人特別務實,對實際效益的追求十分明確和執著,靈活機動地應對障礙,克服困難,達到目的」[4],更要宣傳現代廣州文化資源的核心價值——公共精神、公共關懷。亞運會將是廣州等廣州城市建設文化大都市、培育與釋放城市文化吸引力和影響力的重要歷史契機。廣州文化可以將歷史文化風貌與亞運精神展示結合起來,在保護與發展好文化珍貴記憶的同時,探索廣州文化的轉向和和諧,培育與深化廣州文化獨特的文化性格和公共文化特色,增強文化形象的識別度和認同度。
2.3 亞運宣傳有利於廣州文化資本的創新
「在人類各個民族、各種社會共同體之間,各自文化具有多樣性的特徵,具體表現為各種特殊知識系統的多重性和各類特定價值體系的多元化,這就為文化優化和知識創新創造了極大的可能性」[11]。文化資本創新就是文化資本在新形勢下進行重新組織、運用和延展,實質是人類社會文化信息的智力創新。
廣州文化在傳承中顯現出自成一格的風貌與個性,其文化信仰是立足於創新求變上,視求變為核心,視創新為謀求新的活力。廣州文化所積聚起來的能量作為創新求變的內涵,其價值更在於對「趨時」與「興利」的目標前景的積極追求。「開放」和「創新」是廣州文化的生存常態,給廣州文化的精神本質鑄造了務實求新的人文支點,成為改變廣州文化和廣東人命運的歷史契機。「開放」和「創新」使廣州文化的「邊緣化」、「非正統與非中心性」的異端化傾向得以糾正和救贖,並成為走出封建愚昧狀態的最強大動力。因此,廣州文化得以最先接觸近代西方的新事物、新觀念,最先走向文明開化。廣州文化使務實求存的實用主義哲學,從一種原始樸素的生存觀念,在中西文化的對接與再生過程,嬗變為一種開放進取的生存態度與文化精神,文化內涵不斷地得到充實和完善。
在亞運宣傳過程中,廣州文化必須以中國文化為背景,甚至應當具備一定的全球文化視野,以獲得廣闊的文化參照和深邃的文化情懷。在亞運宣傳過程中,傳播主體闡述廣州文化體系中「為仁」、「敬德」、「誠信」、「忠恕」、「孝悌」、「知勇」、「義恥」等一系列思想觀念和行為規范,開創了儒家關於為人、修德、治政、施教聯為一體的思想體系,其歸結點還在求人際協調和社會治理,有利於廣州文化傳統價值的傳播與復興。在亞運會傳播過程中,各種文化資源及要素在廣州聚集,呈現不同的演繹狀態和交流狀態。在這個傳播過程中,廣州文化資本得到自身價值的升值和作用空間的拓展,實現了文化資本的創新和嬗變。
3 結論
亞運宣傳是宣傳的一種特殊形式,是以亞運為內容和手段旨在影響社會大眾文化觀念和行為的傳播活動。亞運宣傳的內容、形式、規模、技巧和手段是宣傳者在「源信息」的基礎上,經過特別的「加工、處理」而形成的。亞運宣傳作為體育宣傳和文化宣傳一個難得的載體與平台,是目的性很強的文化傳播,不可避免地受到宣傳主體區域文化的影響。
2010年廣州亞運會的宗旨是弘揚奧林匹克和亞運精神,促進亞洲的團結、友誼和交流,為和諧亞洲做出貢獻。廣州文化的生命活力在流動中變化,在亞運傳播中充盈、輻射、彰顯,以自身的演變軌跡和文化特質在亞洲范圍內得到了認同與接納,充當歷史時勢變遷和文化溫差測試的角色,具有前瞻性與示範性。廣州文化內涵和價值參照系的建立,關繫到人文關懷的視角和人性化表達局限的超越,關繫到2010年廣州亞運會宣傳的文化訴求和文化表達。
Ⅱ 歷史研究性學習論文,重謝!
中學歷史學科研究性學習是指在教師指導下,在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始終處於開放的情境之中,用類似於史學研究的方式,去主動探索,以培養能力和態度的學習活動。傳統的接受性學習,以教師為中心,以知識為本位,以傳授為方式。這種學習不能適應信息時代對人才的需要。信息時代要求教育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發展為本位。採用以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為基本特徵的研究性學習方式。我們認為歷史學科研究性學習的最終目標,就是形成自覺的、習慣性的研究性學習方式,學習過程具有歷史研究所要求的立場觀點、方式方法的屬性。因此,我們圍繞歷史科學研究的基本方式和能力,制定了歷史學科研究性學習的目標,即圍繞獲取史料和整理史料的方法和能力,研究史料的立場、觀點及其方法和能力,表達研究成果的方式和能力等制定了歷史學科研究性學習目標。
一、獲取史料和整理史料的目標
1.能夠獲取不同形式的史料文字、文物、圖片、音像、民俗、口傳等
2.能從多渠道獲得史料圖書館、博物館、歷史遺址、當事人、互聯網等
3.能按時空坐標整理史料
4.能按史料特性整理史料數據表格、圖像歸類、文義邏輯等
二、研究史料目標
1.識記史料、鑒別史料的能力
2.詮釋史料、分析史料的能力
3.獲取史料信息、評價史料的能力
4.應用史料、得出結論的能力
三、掌握史學理論目標(最主要者)
1.運用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理論的能力
2.運用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理論的能力
3.運用對立統一規律的能力
4.運用個別與一般關系的能力
四、表述研究成果目標
1.口語表達能力
2.文字表達能力
3.模擬表達能力
4.電子動畫表達能力
在歷史學科的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其過程和情感方面還有目標要求。因為這些目標要求是各科研究性學習所共有的,所以,在此沒有列出。
為實現研究性學習的目標,我們採用了「三課」結合搞「研究」的方略。
「三課」是指歷史研究性學習的三種類型;課程類、課題類和課堂類。
課程類,是指將歷史學科的研究性學習作為一門課程。採用集會講座的形式,介紹史學研究的一般方式方法,介紹某些著名史學家研究問題的具體過程、成果及對時代發展的重大意義和重大影響;讓學生自找科學家、史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們的傳記性的書籍和文章進行閱讀,從中編輯出他們如何進行科學研究的小故事,並對此進行交流和評點。開設這一課程,讓學生對研究性學習形成初步的感性認識,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導引學生進入研究性學習之門。這個課程,每學期安排l~2次講座,每次講座1~2個課時。讓學生編輯小故事的時間,與其他學科研究性學習課程對學生的實踐性要求一樣,都放在每周一節的研究性學習課中,具體科目由學生自己決定。
課題類,是指以歷史學科領域內的某些特定問題作為專題,在開放的現實情境中,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進行的研究性學習。課題類研究性學習的課題內容,可以由三個方面組成,一是來源於教材內部;二是既來源於教材內部,又來源於相應的教材外部;三是除了來源於歷史學科領域,還來源於非歷史學科領域。因為歷史學科本身的綜合性強,在研究某些歷史課題時,往往要涉及其他學科,如將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農村革命根據地作為課題研究,就必然要涉及地理環境、人口分布等問題。所以在歷史學科研究性學習的課題類的學習方式中,必然要遇到第三種跨學科類型的課題。課題,由教師根據自己的教學情況,根據學生的情況,結合地方資源擬定;學生也可以自己擬定課題。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自願組成若干個課題小組,利用每周一節研究性學習的時間和節假日時間,不受課堂空間限制,搜集、整理、研究史料,在規定的時間內以一定的方式交流成果。課題類研究性學習,每學期每小組至少做一個課題,交流一次成果。通過課題類的研究性學習,使學生自主地開辟了獲取知識的多種渠道,通過知識的綜合性應用,深化了學科知識,也學習了他科知識,強化了學生的問題意識,比較有利於達到前文所述的研究性學習目標。
Ⅲ 歷史研究性學習課題
7
1942年9月18日,邊區政府召集各專員及部分縣、區長舉行座談會,研究專署以下各級行政機關進一步實行精兵簡政,標志著第三次精兵簡政的開始。③會議確定簡政的總原則是:「精幹、統一、效能、節約、反對官僚主義,建立制度,健全機構,
調整幹部,改變作風,加強領導,精通業務,厲行節約,改善各方面的關系。」[34]
12月3日邊區政府委員會舉行第三次會議,通過了《陝甘寧邊區簡政實施綱要》。④1943年2月24日,邊區政府發出命令,公布了該《綱要》。指出:「簡政是精兵簡政在政權工作方面的貫徹,是為了使政權工作達到精簡,統一,效能,節約與反對官僚主義的目的。」即政府方面要通過簡政,減去一些不必要的政務,集中力量抓好「發展經濟,保障供給」的首要任務。《綱要》規定,區以上精簡機構和精簡人員的共同原則是「少而精」。「精簡機構,就是裁撤不急需的機構;精選稱職的人員,又從各種業務的需要來調整人員,使之各得其所。」[35]並規定堅持民主集中制,統一領導,整飭政紀;改善領導作風;統一幹部管理,調整和提高幹部;擁護軍隊;鞏固「三三制」;厲行節約;從組織上、思想上貫徹精兵簡政等具體要求。以及具體闡明了精兵簡政的意義和目的,劃清了政務和事務,要求緊縮上級政權編制,加強鄉一級政權等。總之,該《綱要》為陝甘寧邊區精兵簡政普遍徹底的貫徹,做了制度上的保障。 1943年3月23日,邊區政府舉行第四十三次政務會議,討論通過各級政府新的整編方案。該《方案》包括兩個部分,即邊區一級和各專署、縣政府的編整具體計劃。根據該《方案》的規定,邊區政府系統裁減部門百餘處,區以上幹部及事務人員由4453人,減為3221人。[36]隨後,各級政府進行了裁撤與合並,也進一步縮編了人員。10月15日,依據《簡政實施綱要》中關於精簡與健全鄉(市)政權的精神,邊區政府公布了《修正陝甘寧邊區鄉(市)政府組織暫行條例草案》。
通過深入實際地調查,廣泛討論研究,制定詳細科學的實施綱要和建立了一些制度,這次整編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基本上達到了毛澤東同志提出的精簡、統一、效能、節約、反對官僚主義五項目的。1943年12月24日,邊區政府委員會召開第四次會議,參加會議的除政府委員外,邊區參議會常駐議員及政府各廳、處、院、行負責人列席了會議。在這次會議上,李鼎銘副主席作了《邊區政府簡政總結的報告》。至此,精兵簡政在陝甘寧邊區共進行了三次,時間達兩年半之久的政權機構改革和節流措施,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勝利結束。
三、精兵簡政的成績
抗戰時期陝甘寧邊區是中共局部執政的試驗場,而精兵簡政是中共對科學執政的實踐和探索。在精兵簡政以前,由於各種原因,當時抗日民主根據地面臨著巨大的財政經濟問題。而政府機構頭重腳輕,政事不分,用人不當,「工作不統一」,「游擊習氣」存在,官僚主義滋生,導致政府工作效率低下。經過三次精兵簡政,實現了政府機構的精簡,工作的統一,提高了工作效率,節約人力物力和基本上解決了官僚主義的問題。而這五項目標的實現應該體現在兩個方面,「既有軍事系統的精兵,
又有政權系統(包括黨、政、民、學各種組織)的簡政。」[37]
(一)在精兵方面,精簡了人員,提高了軍隊的戰鬥力 通過廣泛的動員宣傳,一部分人拋棄了「多兵論」,樹立了「精兵論」。裁減了
③ 張揚認為是9月10日是第三次精兵簡政開始,但筆者依據《陝甘寧邊區政府大事記》(北京:檔案出版社,1991年版)認為應該是9月18日。9月10日是動員總結第二次精兵簡政,而9月18日的座談會明確提出進一步實行精兵簡政。
④《綱要》張揚(抗日戰爭時期陝甘寧邊區的精兵簡政【J】.近代史研究.1983(4):134-148.),史料摘編•總論【Z】,陝甘寧邊區的精兵簡政(資料選輯)【Z】都認為1943年3月,但是筆者依據《陝甘寧邊區政府大事記》(北京:檔案出版社,1991年版)認為是1942年12月3日召開的會議。
8
部隊番號,充實了連隊建設;淘汰了老弱,確定了槍兵比例,提高了軍隊的戰鬥力和獨立作戰能力。還加強了對軍隊的政治教育,使黨指揮槍的原則和軍民一致、官兵一致的思想深入士兵的心,並且通過軍事教育培養了指戰員與士兵的作戰能力。同時又號召發展生產自給,在實踐中教育了軍隊,提高了部隊對節約的認識,對堅
持抗戰具有重大意義。
(二) 政權系統的簡政是陝甘寧邊區精兵簡政的核心,成效顯著,堪稱楷模 首先,精簡人員和裁並機構。在精簡人員上,第一次精簡後縮減人員1598名,占邊區政府原有人數的24%;[38]第二次精簡,除地方武裝及母嬰孩外,邊府所屬吃公糧的人員尚有11500名,其中各級政府及附屬機關8200名,各中等學校及保小3300名。第三次精簡在第二次的基礎上吃公糧減至7500名,減少35%弱。[39]邊區政府原有552人,整編為416人,各廳、處的附屬機關原有1140人,整編為911人。各分區專署公署原有101人,因增設延署、三邊兩個分區,總人數增加到148人,但原有專員公署的人數減少了。各縣原有1186人,整編為791人。邊區共213個區公署,原有1250人,整編為955人。區以上各級政府機關精簡總人數為762人,占原有人數的26.5%.[40]在裁並機構上,第一次精簡側重於減少機構,共裁、減、並機構百餘處。第二次精簡主要是建立政府的工作制度,實行合署辦公,裁、減、並了一些重疊或相同性質的機關。第三次精簡邊區各廳處的內部機構裁減1/4,邊區政府的機關從35個減為22個。 第二,加強政府的統一性,建立黨的一元化領導體制。規定由中共中央代表機關及各級黨的委員會統一領導所有地區的黨、政、軍、民工作,消除黨、政、軍、各自為政的現象。建立了一些規章制度,1943春,邊區政府先後頒布了《專署縣、市、區的政府組織條例》《幹部管理通則》、《政紀總則》、《政務人員公約》、《獎懲條例》、《五一施政綱領》等。進一步加強對幹部的統一管理,並強化民主集中制的紀律教育。
第三,提高了政府工作的效能。原來許多單位由幾個人做的工作,整編後一個人就承擔了。1942年9月1日邊區政務會議通過《陝甘寧邊區精兵簡政綱領草案》中規定,「必須人盡其才,物盡其用——提高每個人員戰鬥力與工作力,不致有任何物質的浪費,才能充實力量准備反攻。」[41] 同時也精幹了上層,充實了下層;緊縮了機構,精選了人員;確定了職責,建立了制度;實行合署辦公。在幹部配備上,用其所學,對口配備;調整了一些幹部的職務,使他們能愉快的勝任工作。如邊區第二次整編時對幹部降級使用,將編余的200餘名幹部,派往縣區工作(20%的到縣上,80%的到區上),不僅精幹了上層,而且充實了下層。針對鄉級政權效能低下的狀況,在第三次整編時,給邊區1270個鄉都增設了文書1人,調派了1000多名知識分子參加政府工作。而且,「精兵簡政促進了幹部隊伍的新陳代謝,大大提高了幹部的積極性和責任心與創造力。」[42]政府實現了統一領導,克服了官僚主義作風,工作效率大為提高。陝甘寧邊區文書科的繕寫員,現在3個人就做了過去13個人的工作;邊區通訊站在1943年1月至4月每日平均投遞16661件,5至11月激增到每日平均投遞30078件,提高效率80%以上;難民工廠,過去每台鐵機每月平均織布13匹,現每台織布21匹,提高63%。振華紙廠,8月份出紙115.4令,每令需13.8個工,10月份就增加到216.6令,每令需工8個,提高42%。化學工廠,4月份出肥皂30726條,8月份就增加到58024
條,提高92%,成本則由4月份每箱1.4石小米,減至8月份每箱0.89石。[43]
第四,節約也取得了顯著成績。1942年8月23日,延安《解放日報》社論指出:「精兵簡政實為目前各根據地整個工作的中心一環,必須把這一任務的實現,貫徹導各方面的工作中去。」其他一切工作,「當應當在這一政策之下」。還指出:「精兵簡政的實行又必須與愛惜民力,培養民力,發展生產,自力更生,厲行節約,反對
浪費等具體工作聯系起來。」[44]
因此,精兵簡政中「尤須注意民力物力之發展與節省。」
9
[45]
「陝甘寧邊區1941年公糧徵收量占收獲量的13.85%」, 經過精簡,「到1943年為
10.16%,而1944年僅為8.83%。」[46]
1942年征糧16萬石,征草1600萬斤,「若以現有人員(77000餘)牲口(7300餘)計算,則明年糧草供給收支相抵要不敷糧8200餘石,
草980餘萬斤。精簡後,吃糧人數減到65000人,牲口數不動,亦只余糧11000。」[47]
1942年12月,陝甘寧邊區高級幹部會議後,「各部隊減去約五千餘人,其中部分為空額,一部分編余轉入生產,機關學校減去三千餘人,合計1943年節省糧食一萬三千餘石。」[48]其中,民力的節約尤為顯著。「延安縣1942年動員民力60025個,去年只28493個。減少31532個,即減少52.53%(原文110%)強;綏德前年動員民力75196個,去年只900個,減少74296個,減少85.5%強。」[49]人員的減少,大大減輕了人民的負擔,緩解了「魚大水小」的矛盾;民力的節省,為農業生產提供了充裕的勞動力,保證了不誤農時,有利於解決了自給問題。
第五,反對官僚主義的斗爭有了進展,密切了干群關系、軍民關系和軍政關系。官僚主義,就是脫離群眾的漂浮作風、空洞的形式主義、忙碌的事務主義及繁瑣的文牘主義,這些都嚴重的腐蝕著政府的肌體,損害政府在群眾中的威信。[50]經過精兵簡政後,陝甘寧邊區的許多領導幹部深入群眾,深入基層,調查研究,改善了領導作風,消除了主觀主義,形式主義和命令主義。通過對幹部的提拔、同級調用、降級使用、選送學習等方式,不僅在於「緊縮了上級,加強了下級」,更重要的是提高思想認識,激發了他們的創造力。
總之,陝甘寧邊區的精兵簡政,精簡了人員,裁並了機構,調整了幹部隊伍,加強了統一領導,建立了積極的干群關系、軍民關系、軍政關系,改進了工作作風,克服了官僚主義,提高了工作效能。並且,許多編餘人員,回到了生產第一線,在一定意義上解放了生產力,為邊區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奠定了基礎。
四、精兵簡政的歷史經驗
陝甘寧邊區的精兵簡政,由於其成效的明顯性、措施的模範性、地位的特殊性及意義的全局性,在中國共產黨執政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精簡的過程中,成功的完成了對政府系統的改革,探索和確立了黨領導下的政府組織原則、權力分配、運作機制及工作制度,建立起了一個民主、靈活、統一、高效、紀律嚴明、有制度可依的革命政府,贏得了廣大民眾的一致擁護和外國友人的好評,使他們看到了中國的未來和希望,同時也表明在革命的實踐中共產黨逐步走向成熟,已經具有了建立和領導全國政權的能力和條件。[51]因此,抗戰時期陝甘寧邊區精兵簡政是科學執政成功實踐的範例,從中我們可以得到以下啟示:
(一)尊重客觀規律,按規律辦事,是黨的革命事業取得勝利的根本前提 「精兵簡政」政策的採納和有序實施,是中共尊重客觀規律,按規律辦事的具體體現。亦即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中共認識到了「魚大水小」的矛盾和「生之者寡,食之者眾」的不正常現象,並根據經濟規律,對生產關系進行變革。當時,中共中央認識到只有從「開源」和「節流」兩手並進,才能達到生產自給。因此,在精簡過程中,組織開展了大生產運動,從「開源」上解決財政經濟困難。同時,還在「節流」上下大工夫。在簡政前,陝甘寧邊區政府機關冗員充塞,以陝甘寧邊區伙夫與總人數比例為例。當時「每個工作人員(包括伙夫自己),機關總平均中佔6.9%(最多佔8.5%,最少佔4.6%),學校總平均約為4%(最多的5.5%,最少的2.2%)。」[52]
這樣,政府開支過大,不僅加劇了財政困難,也加重人民負擔,致使人民對政權的不滿。毛澤東曾說「兵民是勝利之本」,為了依靠人民,團結人民,中共在充分考慮經濟規律和執政規律的基礎上,果斷的進行了精兵簡政。
(二)實事求是,執政為民,是「精兵簡政」政策的基本方略
在編余幹部的處理上,尤其可以看出,黨在緊要關頭,臨危不懼,從革命事業
10
的長遠利益出發,進行了人性化的安排。凡有文化、有能力、能工作的幹部,充實基層;凡確須繼續培養、深造的幹部,送延安學習;凡身體強壯的幹部,轉入生產事業;凡老弱及思想落後的分子,幫助他們回家務農;對身體確有疾病,設法給以休養,使其恢復健康繼續工作。對精簡下來的幹部,從其自身條件出發,能為革命工作和不能工作者進行了區別對待,而在能工作者中又進行了細化,做到人人各得其所。有些幹部為黨為革命做了大量工作,是革命功臣,要他們離開工作崗位未免有些困難。針對這種情況,對一些被裁減的幹部做了耐心的思想工作,說明「精兵簡政」政策的重大意義,讓他們明白「精兵簡政」的政策「不是消極的裁減人員,而是積極的為了提高行政效能,以發展邊區的事業,以進一步提高邊區、鞏固邊區。」[53]
對於降級使用的幹部,讓他們認為下層工作是最光榮的事業;凡是轉入生產部門的幹部,也要讓他們認識到「保障供給,發展生產」是當前最重要的事業;對於學習的要讓他們明白,這是黨對他們的信任,是為將來對日反攻和革命事業做准備;對休養和回家務農的更是耐心處理,讓「每個人心裡感覺到很愉快,心安理得」。總之,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將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相結合,處處為人民群眾著想,是中共領導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不斷取得勝利的正確路線。
(三)大力宣傳,統一思想,是精兵簡政取得勝利的寶貴經驗
在「精兵簡政」的過程中,中共中央和毛澤東高度重視,多次發出文件和發表社論,對精簡工作進行宣傳和指導,解決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實際問題。1941年底到1943年,《解放日報》為促進精兵簡政政策的正確執行,先後發表社論、專論二十餘篇,經驗介紹及情況報道一百餘篇,起了重要的指導和推動作用。[54]1941年12月17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敵後抗日根據地工作的指示》;1942年12月1日,發出《中央關於加強統一領導與精兵簡政工作的指示》。「精兵簡政」的實施要進行「改革體制、整頓機構、精簡人員、健全制度等,一句話,要在組織上貫徹。」[55]為此,陝甘寧邊區政府進行了廣泛深入的調研,制定了科學周密的精簡方案。如《陝甘寧邊區政府訓令》、《陝甘寧邊區政府第二次精兵簡政實施方案綱要》、《陝甘寧邊區精兵簡政綱領(草案)》和《陝甘寧邊區簡政實施綱要》等文件,為「精兵簡政」政策的實施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是,組織工作沒有思想工作作保證,就失去了靈魂,不能持久。[56]因此,思想工作就顯得十分重要。而毛澤東、胡喬木、陶鑄等在《解放日報》發表社論,反復宣傳「精兵簡政」政策實施的意義,提高幹部的思想認識,「使政策的實施由被動強制變為自覺執行」。[57]通過廣泛的宣傳,統一了思想,減少了「精兵簡政」政策實行的阻力。
陝甘寧邊區的精兵簡政給我們今天的有益啟示,遠遠不止這些。比如將整編與整風的相結合,為了保持精兵簡政成效的長期性,進行的制度建設等,有學者已經進行了研究,在此就不贅述。精兵簡政作為一場深刻的政治體制改革,涉及到政治、經濟、文化各個方面,不僅是為了減少財政支出,更重要的是為了使上層建築適應經濟基礎的需要,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58]但是,目前我國的政府中仍然存在著機構臃腫、效率低下、官僚主義嚴重等問題,阻礙著改革的繼續深入和經濟社會的又好又快發展,嚴重影響了黨群關系。因此,對抗戰時期陝甘寧邊區的「精兵簡政」進行歷史回顧,借鑒其成功經驗,對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積極穩妥地推進政府機構改革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25][29][42][49]張揚.抗日戰爭時期陝甘寧邊區的精兵簡政【J】.近代史研究,1983,(4);134-148,137,138,142,143.
[2][54]熊宇良.陝甘寧邊區的精兵簡政【J】.人文雜志,1981,(6);84-86,85.
[3]葉健君.陝甘寧邊區的精兵簡政【J】.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6,(3):20-28. [4]馮延巧.陝甘寧邊區的精兵簡政【J】.陝西檔案,1997,(4);22-23. [5]李紅梅.陝甘寧邊區簡政之目的【J】.中國行政管理,1994,(2):36-38.
11
[6][30][37]臧運祜.關於「精兵簡政」的再研究【J】.中共黨史研究,1994,(3):40-45,43,43. [7][56][57]周浩集.抗戰時期中共「精兵簡政」政策的歷史經驗研究【D】. 北京:中共中央黨校,2007.1-51,33,33.
[8]張光遠、廖志豪、張愛華.「精兵簡政」與政權建設研究【J】.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6):49-52. [9][11][12][13][28][35][39][40][41]陝甘寧邊區財政經濟史編寫組,陝西檔案館編.抗戰時期陝甘寧邊區財政經濟史料摘編·總論(第一編)【Z】.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1.9,8,9,10,198-199,201,204,198,198. [10]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15)【Z】.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91-107.
[14][15]抗日戰爭時期的經濟和財政問題.毛澤東選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92,893. [16][43][53]陝甘寧邊區政權建設編寫組編.陝甘寧邊區的精兵簡政(資料選輯)【Z】.北京:求實出版社,1982.7-8,155,15.
[17]解放日報【N】.1941-11-27(3). [18]人民日報【N】.1979-04-07(2).
[19][31][32]劉益濤.抗戰時期精兵簡政的決策——歷史轉折關頭的毛澤東(系列之二十三)【J】.黨史文匯,1994(2):12,13,13.
[20][21][22][24][26][34][36]陝西檔案館編.陝甘寧邊區政府大事記【M】.北京:檔案出版社,1991.126,126,131,144,154,168,183.
[23]施善元.抗日民主根據地精兵簡政政策的實行及其經驗【J】.中共沈陽市委黨校學報,2000(1):49. [27]陝西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室,中共陝西省黨史教研室.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陝西大事變記述【Z】.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0.330.
[33]一個極其重要的政策(1947年9月7日),毛澤東選集(第三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90. [38]劉景范.陝甘寧邊區的政權建設,陝甘寧邊區時期隴東民主政權建設【Z】.1990,9:760.
[44]精兵簡政—當前工作的中心環節(1942年8月23日《解放日報》社論),胡喬木文集(第一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89.
[45]林伯渠.邊區高幹會上的報告提綱(1942年11月 4日)【R】. 陝西檔案館編.抗戰時期陝甘寧邊區財政經濟史料摘·總論(第一編)【Z】. 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1.194.
[46]宋金壽. 抗戰時期的陝甘寧邊區【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393.
[47][48][52]陝甘寧邊區財政經濟史編寫組,陝西檔案館編.抗戰時期陝甘寧邊區財政經濟史料摘·財政(第六編)【Z】.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1.548,549,541.
[50]盧紅飈.論陝甘寧邊區的精兵簡政【J】.理論學習月刊,1992(10):44.
[51]蔣傑,張克非.抗戰時期陝甘寧邊區的精兵簡政與政府改革探析【A】.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C】.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6. 572. [55]李維漢.回憶與研究 (下)【Z】.北京: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86.509.
[58]星光.陝甘寧邊區政府的精兵簡政【A】.南開大學歷史系編.中國抗日根據地史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
Ⅳ 學習歷史的方法過程是什麼
【以下是我整理的歷史學習的精華】
***歷史分析「公式」 答題模式***
常常遇到這樣的問題:數理化等學科有相關的定理和公式,便於邏輯性的推理和掌握、運用;而歷史、政
治等學科沒有定理和公式,只能死記硬背。特別是高考對歷史能力要求的提高,高中歷史教學不僅要讓學
生掌握基礎知識、概念,而且還要把握歷史的基本原理,並以此分析和解決歷史或現實問題。 因此,在
教學中對歷史原理、規律進行歸納、概括,總結出歷史的分析方法和「公式」,用於指導學生學習,對提
高學習效率具有重要意義。以下從歷史的背景和原因、過程和內容、影響或意義諸方面,對高中中國古代
史、中國近代現代史、世界近代現代史教材中涉及到的歷史分析方法和「公式」進行概括。
一、歷史背景、原因和目的
1、歷史背景=(國內+國際)(經濟+政治+文化+……)
⑴經濟背景=生產力+生產關系+經濟結構+經濟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體制+政策+階級+民族+外交+軍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如:鴉片戰爭背景:
(一)國內:
1、經濟:自然經濟+資本主義萌芽+土地集中。
2、政治:①腐敗:官場+軍隊+財政②階級矛盾。
3、思想:愚昧自大。
(二)國際:
1、經濟:工業革命→市場原料。
2、政治:資本主義擴張。
2、歷史條件:與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側重於有利因素
如十月革命的歷史條件:
(一)國內:
①經濟:資本主義發展到壟斷,相對落後、生活貧困
②政治:沙皇專制、無產階級壯大、革命政黨成熟、力量對比變化等
③思想:列寧主義指導。
(二)國際:帝國主義忙於一戰等。
3、 原因廣度:原因=主觀(內因)+客觀(外因)
⑴主觀原因:事件發起、參與者內在經濟、政治、思想諸方面因素
⑵客觀原因:自然、社會環境、外在各方面經濟、政治、思想因素等
原因廣度與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側重於靜態分析,原因更側重於動態分析。如美國獨立戰爭
的原因廣度分析:
(一)內因:①經濟: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統一的市場等②政治:美利堅民族形成、資產階級、種植
園主階級形成等③文化:統一的文化、民族意識覺醒等。
(二)外因:①英國的經濟掠奪和政治壓迫②啟蒙思想的影響等。
4、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
⑴直接原因:最直接引發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導火線、借口等)
⑵主要原因:包括引發事件的主觀、客觀各方面重要因素
⑶根本原因:歷史趨勢(生產力發展、時代要求)+主觀需要等
三者既有層次區別,又有聯系滲透,如「五四」運動爆發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主
要原因涉及當時國內外各種矛盾,包括帝國主義侵略、北洋軍閥黑暗統治、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無產階級
壯大、十月革命影響、馬克思主義傳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則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層的因素。
5、矛盾分析: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矛盾、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矛盾、階級矛盾、階級內部矛盾、民族
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團矛盾……
如尼德蘭革命爆發的原因:
①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與舊制度矛盾
②資產階級與封建階級矛盾
③尼德蘭人民與西班牙統治者的民族矛盾
④加爾文教與天主教矛盾等等。
***答題思路***
1答題的文字表達方式
基本方法:文字表達一要字跡端正、排列整齊、疏密得當;二要文句通順、平實、語言准確;三要在形式
上「三化」,即段落化,一問一段,簡明直觀;要點化,一個得分點一句話;序號化,不同的段和不同的
句上標出不同的序號,做到條理分明,一目瞭然。
2如何分析變法或改革成敗的原因:
基本方法:注意四點:一是看當時歷史發展的潮流和趨勢,改革或變法是否符合歷史潮流和趨勢。二看改
革的政策與措施是否正確,是否得以有效貫徹。三看新舊勢力的力量對比。四看改革者的素質如何。
3外顯比較式問答題的解題思路
基本方法:外顯比較式問答題的特點是比較的范圍具有確定性。解答時要認真審清比較對象、比較項、限
制條件,分析問答題要求與課本知識的關系,然後按設定的項目之間的邏輯關系。
4內隱比較式問答題的解題方法
基本方法:解答此類內隱式比較問答題,關鍵是根據題意,比較對象做具體分析,自己設法確定比較項。
如果是歷史事件、歷史現象的比較,比較項一般從背景、原因、過程、特點、結果、影響和性質等方面確
定;如果是歷史人物,比較項一般從所處時代、所處階級、主要功績、局限性、歷史地位、影響評價等方
面確定。
5比較項的確定方法
基本方法:屬於歷史人物概念的可分為國籍、時代、稱謂、主要活動、評價等要素。屬於歷史事件概念的
可分解為背景、時間、空間、主體、經過、意義等要素。屬於歷史現象概念的歷史在諸因素與歷史事件的
朱因素基本相同,但要把經過改為主要內容或主要表現。屬於歷史制度概念的可分解為背景、時間、制定
者、主要內容、評價等因素。屬於歷史革命的知識可分解為革命任務、組織與領導、斗爭綱領、主力、方
式、性質結果等因素。屬於歷史革命結果及影響的知識結構有包括進步性、局限性等。
6分析、評價中國古代社會經濟發展原因的解題思路
基本方法:分析社會經濟發展的原因,一般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是生產力因素,包括生產工具和
生產技術的改進,水利的興修,天文歷法的進步,勞動力的投入等;二是生產關系因素,包括新的生產方
式的確立,土地政策的調整,農民起義對地主階級的打擊;三是上層建築的因素,包括中央集權制度,重
農抑商政策的保護與鼓勵,宗教、文化制度對經濟發展的反作用等,四是看對外關系與民族關系是否有利
於經濟的發展;五是看社會環境因素,國家是否統一與安定;六是地理條件的因素等。
7分析經濟特徵型問答題的解題方法
基本方法:分析經濟特徵要注意三點:其一,從復雜的經濟現象中去揭示基本特徵;其二,分析其特徵形
成的原因及影響;其三,揭示特徵語言要精闢,高度概括,要源於教材、高於教材。
8歷史問答題表述中的歸納概括方法
基本方法:歸納和概括歷史知識的能力是兩種不同的歷史思維能力。歸納指將眾多或零散的或反復出現的
歷史史實,按其同類梳理,使之由繁雜到簡約、由紛亂到條理、有個性到共性的認識;概括是把具有相同
屬性的歷史事物聯合起來,形成帶有規律性的、普遍性的道理。歸納是概括的前提。
9開放性問答題的答題方法
基本方法:解答開放性問答題必須明確:重要的不是持何種觀點,而是能有理有據的論證自己的觀點,即
論證是否符合邏輯,是否嚴密,材料與觀點是否統一,理由是否充足。因此,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確定
觀點。
其次,要通過對史實的概括提煉,來充分支持觀點,盡量少漏觀點支持點。第三,要做到史論結合,有論
有據。第四,論述要全面,如該題在肯定積極作用的同時,要指出消極作用,切忌絕對化。
10如何解答主觀題中「說明了什麼」類型的問題
基本方法:回答說明了什麼,實際上是考查把握歷史本質,揭示歷史發展規律的能力。回答是可以按照這
樣的思路進行。(1)這種斗爭的目的是什麼?有何進步或倒退的作用?(2)這種斗爭的失敗是一種歷史
的必然還是一種蘧然?(3)如果是偶然,說明斗爭的曲折復雜,而且要進一步創造條件;如果是必然則
說明這種斗爭的根本無法實現,是空想。
11分析歷史事物、歷史現象的背景
基本方法:歷史背景是影響、預示事物發展趨向的客觀條件,是對導致歷史事件發生的各個方面的因素進
行概括總結,這些因素可能是顯現的,隱現的。
可以從三個方面著手:歷史因素方面:是否是歷史發展的需要。現實因素:是否符合現實情況的需要。主
觀因素方面:是否是當事人主觀願望能夠的需要。
12論述題的解答和史論結合的方法:
基本方法:回答論述題一般有三個步驟。第一、判斷是非,表明自己的餓觀點。第二,列舉史實,說明自
己的觀點。在這一步當中有注意將母觀點(即總的觀點)分解成若干個子觀點,用所掌握的史實進行論證
。觀點的展開要有層次性,做到由表及裡,有淺入深,環環相扣,邏輯嚴密。而每個觀點都要有史實的支
撐,做到史論嚴密結合。第三,要適當小結,升華觀點。
解題中的史論結合,主要是指要有適當的史實作為立論的基礎,要有鮮明的觀點作為立論的導向;堅持
「從歷史中來,到歷史中去」的原則。「從歷史在中來」,就是從史實中提煉觀點,「到歷史中去」就是
由觀點駕馭史實,做到觀點與史實的統一。
13怎樣評價歷史人物
基本方法:評價歷史人物,實際上就是要評價其一生的功過是非。要正確評價一個歷史人物,首先,必須
全面把握其歷史活動;其次,要按一定的標准和原則把這些活動分為積極(或進步、功績)和消極(或反
動、過錯)兩方面,對於有些歷史人物,其活動呈現明顯階段性,所以還要分階段評價;第三,評價的標
准和原則有:(1)生產力標准(2)人民群眾和英雄人物對歷史發展的不同作用的唯物主義原則,不要誇
大英雄人物的作用(3)階級的觀點(4)時代的觀點,即要把歷史人物放到特定的歷史條件下評價,符合
時代發展要求的,則肯定,反之則否定,同時注意不要用現代人的標准評價古人;(5)不要以偏概全(6
)客觀公正,不要帶感**彩(7)注意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
***學會分析歷史事件***
如何分析歷史事件呢?
分析歷史事件應掌握4要素:原因、經過、結果、影響。人類社會的歷史就是原因——經過——結果——
影響的演變過程。
例如「鴉片戰爭」這一歷史事件。高一《中國近代現代史》(上冊)第一章第一節第一目「鴉片戰爭前夕的
中國和世界」和第二目「英國的鴉片走私和中國的禁煙運動」講的是鴉片戰爭的原因;第一節第三目「鴉
片戰爭的經過」講的是鴉片戰爭的經過;第二節第一目「中英《南京條約》」和第二目「中美《望廈條約
》和中法《黃埔條約》」講的是鴉片戰爭的結果;第二節第三目「鴉片戰爭的影響」和第七節第一目「新
思想萌發的原因」及第二目「新思想的萌發」講的是鴉片戰爭的影響。
如何分析歷史事件發生的原因呢?
事事不無原因。
1、中國古代史上的歷史事件發生的原因應分析7要素:歷史因素、政治因素、經濟因素、民族關系因素、
對外關系因素、思想文化因素、個人主觀因素。
如秦朝的統一:
歷史因素——春秋戰國時期的兼並戰爭,國家數目減少即局部統一。
政治因素——長期戰亂,人民困苦,渴望統一。
經濟因素——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尤其是秦國商鞅變法後逐步強盛起來,國富兵強。
民族因素——春秋戰國時期的兼並戰爭,民族聯系民族融合加強。
對外關系因素——遠交近攻的戰略策略。
思想文化因素——韓非子君主專制中央集權思想。
個人主觀因素——秦王嬴政本人的雄才大略。
如何分析歷史事件的過程呢?
關於歷史事件過程的分析,一般可以有三種方法
1、以時間系事法,以時間為軸心按照歷史事件發生發展高潮結束的邏輯順序進行歸納。
如鴉片戰爭經過4點:1840年6月,英艦封鎖珠江口,戰爭爆發——接著,沿海北上到達天津白河口——
1841年初,英軍擴大戰爭,一年內佔香港和東南沿海一些城市——1842年8月,英軍到達南京下關江面,
清政府求和,戰爭結束。
2、以空間系事法,以地點為紐帶進行歸納。
如八國聯軍侵華戰爭4點:廊坊、楊村——大沽——天津——北京
3、以人物系事法,按照歷史人物的活動來歸納。
如太平天國的防禦戰,就可以按陳玉成、李秀成以及他們兩人共同的行動來掌握。
如新航路開辟的經過,就可以按照迪亞士、達伽馬、哥倫布、麥哲倫四個人的活動來歸納。
如何分析歷史事件的結果呢?
歷史事件的結果一般不外乎四種:
①成功。如:新航路開辟成功、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勝利、中國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等。
②失敗。鴉片戰爭中國失敗、洋務運動破產、太平天國運動和義和團運動失敗、印度民族大起義失敗等。
③既有成功的地方,也有失敗的地方。如辛亥革命、國民大革命等。
④勝而不勝,不敗而敗。中法戰爭,中國是勝而不勝,不敗而敗,法國是不勝而勝,敗而不敗。
關於歷史事件的結果,一般應該從3個方面考慮:一個「是什麼」、兩個「為什麼」,即結果是什麼樣的
、為什麼說是這樣的結果、為什麼會是這樣的結果。
如何分析歷史事件的影響呢?
1、分項分析:從經濟、政治、思想文化、外交等方面分析影響。
如鴉片戰爭:經濟影響——鴉片戰爭以前,中國在經濟上是一個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占統治地位的國家。
鴉片戰爭以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利用侵略特權,瘋狂地向中國傾銷商品和掠奪原料,逐漸把中國市場卷
入世界資本主義市場。中國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逐步解體。
政治影響——社會性質的變化、社會矛盾的變化、革命任務和性質的變化。
思想影響——萌發了一股「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潮。
外交影響——由閉關鎖國到門戶洞開,獨立自主的中國開始淪落為一個主權殘缺的半殖民地國家,資本
主義列強和中國之間的關系不復是主權國家間的平等關系,而是侵略與被侵略、奴役與被奴役的關系。「
清政府站在中國人民頭上發號施令,外國資產階級卻站在它的頭上發號施令,這就是那許多條約特權的實
質。」
2、全面分析:一分為二,既要看到積極影響,也要看到消極影響或局限性,還要分清主次。
如鴉片戰爭的積極影響:經濟上——中國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逐步解體,對後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興起
就有積極影響;思想上——新思想的萌發。
如甲午中日戰爭的積極影響:政治上——促成了中華民族的覺醒,所以出現了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辛
亥革命等;經濟上——帝國主義經濟侵略加劇,中國社會的自然經濟進一步解體,客觀上為民族資本主義
的發展提供了條件;思想上——出現了資產階級維新思想、資產階級革命思想和農民階級樸素的反帝(「
扶清滅洋」)思想。
3、國際化分析:中國對外國的影響,外國對中國的影響,中外結合思考。
如鴉片戰爭對英國和世界的影響:對英國,英國戰勝,憑借不平等條約向中國傾銷商品,從中國掠奪原料
,促進了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對世界,是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初步形成的重要一環。
如工業革命對中國的影響。政治上,第一次工業革命完成後、歐美列強發動兩次鴉片戰爭,中國開始淪為
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經濟上,近代工業產生[或洋務企業和民族資本企業,或中國資本主義產生];思想
上,先進的中國人向西方學習科學技術。
4、轉化分析:就是要學會遷移和推廣,會轉化思維。有兩種情況:
一是特殊性影響轉化為普遍性影響,如由鴉片戰爭的影響思考工業革命後西方列強侵華對中國有什麼影響
,由秦始皇統一六國的影響思考中國古代統一的影響。
二是普遍性影響轉化為特殊性影響,如新航路開辟的影響課本上講了對亞非拉的影響(給亞非拉人民帶來
了災難:政治上——歐洲殖民者開始對亞非拉進行政治的控制和滲透;經濟上——經濟的剝削和掠奪;思
想文化上——文化和生活方式也逐漸發生變化。)。對中國的影響呢?政治上——葡萄牙、西班牙、荷蘭
從海路相繼來到中國邊疆進行侵略活動,給中國人民帶來了災難,同時使明清統治者走向閉關鎖國。第二
,明朝中後期,美洲高產農作物通過菲律賓傳入中國,為清朝人口快速增長奠定了物質基礎。 第三,天
主教從海路傳入中國,明清之際出現「西學東漸」局面。
5、學科交叉分析:學科之間的交叉影響,即歷史事件對政治的影響,對地理的影響。如中國古代的墾荒
,政治上有利於緩和階級矛盾、穩定政局,地理上對生態環境造成了負面影響。如英國工業革命,政治上
鞏固了資本主義制度,地理上開始了城市化的進程,帶來人口、資源、環境等問題。
***歷史復習要注意5個隱形知識點***
隱形知識,是指潛藏於歷史課本中不易為人注意而高考中又常考到的知識。我們在進行歷史學科的復習中
,要注意十個隱形知識點的挖掘和掌握。
一、目錄標題中的隱形知識
這類知識、隱形於中學歷史各冊教材的目錄或章節標題之中。如奴隸社會編中「第一章奴隸社會的形成和
發展—一夏商」,就要求學生明白夏朝是中國奴隸社會的形成時期,商朝是中國奴隸社會的發展時期。與
此相類似的知識點有:戰國是封建社會的形成時期;秦漢是封建社會的初步發展時期;五四運動到中國共
產黨的「三大」即1919年至1923年是中共創立時期;國民黨「一大」至汪精衛叛變即1924年至1927年7月
為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由此可見,教材的目錄標題隱含著豐富的知識,學習時要善於挖掘和思考。
二、跨章節中的隱形知識
這類知識,因教材的編寫體例,或隱形於背景,或隱形於因果,或隱形於時限,或隱形於補述,或隱形於
刪簡。如戰國時的長平之戰隱形於秦統一的背景;曹操及官渡之戰、三顧茅廬、赤壁之戰等東漢史實隱藏
於三國鼎立一節;司馬睿給祖逖刺史空銜的西晉史實隱形於東晉教材;916年阿保機建國契丹隱形於五代
時限之內;北宋末年鍾相提出「等貴賤、均貧富」口號隱形於南宋農民戰爭;蒙古政權的耶律楚材勸止窩
闊台汗破壞農業隱藏於元世祖勸課農桑;春秋的皮囊鼓風冶鐵、突厥、契丹興起於北魏等知識隱形於後面
章節的補述。東周的後期是戰國,但東周的後期即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56年,並不等於全是戰國,因戰
國止於公元前221年,比東周時間要長35年,這段史實被隱沒於教材的刪簡之列了。於是,學生在學習時
要注意前後知識的聯系。
三、插圖中的隱形知識
通過圖案插於課本,形象生動地強調該史實的重要,減少了課本的冗長文字表述,因而也造成了學生所忽
視的隱形知識。如隱形於扉頁彩圖中的《自由引導人民》,就反映了法國七月革命;隱形於書中的人物插
圖《達·芬奇自畫像》,就使人不易覺察到課本舉出了達·芬奇的代表作品有3個;隱形於書刊手跡之類
的插圖,更暗示了許多知識,「大總統誓詞」中的民國元年,就是指1912年,「嚴夏和他的主要譯著」圖
中除《天演論》之外,還有與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書名相異的《法意》等等。學習時,對插圖的隱含
的知識不可忽視。
四、地圖中的隱形知識
這類知識,隱形於課本的歷史地圖之中。如「元朝疆域圖」和「漕運圖」上,都明白告訴人們由於水患,
黃河改道入淮的史實。中國歷史課本中歷史地圖下面附的古今地名注釋,更是潛藏著許多重要知識點,如
今天的開封,戰國時稱大梁,北宋叫東京;宋代名港明洲,在明代卻叫寧波,北京的叫法僅在兩宋時就有
幽州、南京、中都等幾種。世界歷史課本的地圖上隱形的重要知識點更多得驚人:如「美國獨立形勢圖」
上表明1783年英國在承認美國獨立的條約中,把阿巴拉契亞山脈以西,密西西比河以東的大片土地劃歸了
美國。在「19世拉丁美洲獨立運動」圖上,明白告訴學生,在拉丁美洲,除了西班牙、葡萄牙兩個殖民國
家外,還有荷蘭、英國和法國。所以,學生在對教材的學習中,應該結合地圖加以分析和消化。
五、注釋中的隱形知識
注釋是對教材部分內容的補充說明,按說沒有多少必記知識。可是高考不排除在這出題,一些出人意料的
題往往就出在注釋上。如1993年試題的「榷場」,一般答法都是「宋代的邊境市場」。可這不行,非得答
成注釋的「收稅貿易市場」不可。因此注釋成為不可忽視的知識點:銅器在父系氏族公社時期就開始製造
;哈雷是英國近代天文學家;禁軍,在南北朝是指皇帝親兵,在北宋是指國家正規軍;調,指戶稅,實質
上是人頭稅;《周髀算經》,可不能據「算經」二字或載有勾股定理」就確認為數學專著,因《中國古代
史》選修本就明白注釋為天文學著作;阿蒙神廟,就是卡爾納克神廟,等等。這些知識都是通過注釋表述
出來的,所以在學習時不能忽視。
***高考歷史學習5種記憶法 ***
一、歸類記憶法
整理、歸類歷史知識,可使知識條理化、系統化,不僅便於學生記憶,而且還能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
。例如,中國古代史講完之後,可把教材內容按中央集權制度、社會經濟發展、賦稅制度的演變、土地制
度的發展 、科技文化的發展、民族關系、對外關系、農民起義和農民戰爭等進行歸類。 再如,中國古代
文化史內容,又可按天文學、醫葯學、農學、科技著作、繪畫作品等線索歸類。通過歸類,對學生鞏固知
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濃縮」記憶法
「濃縮」記憶法,即把一些繁雜的內容進行概括、濃縮,提煉成幾個要點,使學生能提綱挈領地掌握
其重點。而如果將要點擴展,又能呈現出歷史內容的原貌。
例一,第一次世界大戰,可「濃縮」成如下要點;
背景:帝國主義國家在重新瓜分世界的斗爭中所形成的兩大軍事集團,瘋狂擴軍備戰,加劇戰爭危機
。
時間:1914~1918年。
經過:(1)三條戰線。即:東線、西線、南線。(2)五大戰役。即:馬恩河戰役、馬祖爾湖戰役、凡爾
登戰役、索姆河戰役、日德蘭海戰。
性質和後果:是帝國主義間掠奪性的、非正義的戰爭。它給交戰國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出現了第一
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
例二,美國獨立戰爭的發展線索,主要抓住六點:(1)爆發:來剋星頓槍聲。(2)建軍:第二屆「大
陸會議」決定成立大陸軍。(3)建國:《獨立宣言》發表。(4)轉折:薩拉托加大捷。(5)勝利:約克 鎮英
軍投降。(6)和約:英美簽訂和約。
三、串線記憶法
通過串線,使同一類型的歷史事件或同一人物在不同時期的活動,按歷史發展的線索,呈現於學生面
前, 便於學生理解和鞏固。例如,中國古代史中賦稅制度的演變可整理為:
(1)春秋時期魯國的「初稅畝」。
(2)西漢的「編戶制度」。
(3)北魏的租調和徭役制。
(4)隋唐的租庸調制。
(5)唐後期的兩稅法。
(6)明後期的一條鞭法。
(7)清朝實行攤丁入畝,徵收地丁銀。
再如初中《中國歷史》教材中有關李大釗的主要革命活動的內容散見於第二冊和第三冊部分章節中。教
學時,我按時間的先後把它整理為:(1)領導新文化運動;(2)領導「五四」運動;(3)創辦《每周評論 》
。 宣傳馬克思主義;(4)參與創建中國共產黨;(5)參與組建國共兩黨和各革命階級的統一戰線;(6)1927
年在北京英勇就義。
四、歌訣記憶法
歷史年代、歷史朝代、政權名稱或某一朝代的封建帝皇等,用一般方法學生也難記住。有的則可編制
成歌 訣的形式。如記戰國七雄各國的方位可編為:
齊、楚、秦、燕、趙、魏、韓。
東南西北到中間。
再如唐之後的五代十國名稱則可編為:
五代:梁、唐、晉、漢、周,前面加上後。
十國:南、北、漢、閩、楚、吳,
南唐南平前後蜀,
還有吳越毋疏忽。
五、趣味記憶法
有趣味的知識學生印象就深刻,記得也牢。因此,可根據不同年級的學生,教學時聯系教材內容,采
用講述歷史故事,引用詩、詞、對聯,編造謎語或用諧音等方法,使學生有一種新奇的感覺,以引起學生
的興趣, 可提高記憶效果。例如我講巨鹿之戰時,就簡略補充「破釜沉舟」成語典故。講楚漢戰爭時補
充「背水一戰」 、「四面楚歌」等典故。在講赤壁之戰時朗誦蘇軾的《赤壁懷古》等詩篇。講商鞅變法
告訴學生用「欠三壺酒 」的諧音來記前359年這一時間,都能起到較好的效果。
有人講,歷史就是現實。也就是說歷史上發生過的事,現在還在繼續發生,只不過形式發生了變化,而現
實中的很多事都有歷史的影子。這樣的例子很多,如我們現在的改革,歷史上多次發生過,現在世界各國
的爭端和戰爭,回顧歷史,和中國的戰國時代、三國時代、歐洲和西亞的帝國時代,多麼相似,歷史上的
悲歡離合的悲劇、喜劇,我們的現實不也在一幕幕重復上演嗎。
所以要學好歷史,就不要把歷史與現實割裂開,要以現實去理解歷史,以歷史來關照現實,那你就會學出
樂趣了,那麼對歷史就會有深入的體會,對現實也會有更深刻的理解,彷彿打開了一片新天地。
Ⅳ 為什麼要學習研究歷史
因為歷史是一個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礎。
1、學習歷史能使我們更好了解中華民族從哪裡來、將往哪裡去。
馬克思說過,我們只知道一門惟一的科學——歷史學。中國是世界上惟一有幾千年不間斷歷史記錄的國家。浩如煙海的歷史典籍記錄了中華民族在創造歷史中積累的各種知識、經驗和智慧。
歷史是現實的根源,任何一個國家的今天都來自昨天;只有了解了她的昨天,才能知道她從哪裡來、將往哪裡去。習近平同志指出:「中國有著5000多年連續發展的文明史,觀察歷史的中國是觀察當代的中國的一個重要角度。
不了解中國歷史和文化,尤其是不了解近代以來的中國歷史和文化,就很難全面把握當代中國的社會狀況,很難全面把握當代中國人民的抱負和夢想,很難全面把握中國人民選擇的發展道路。」認識當今中國,要從了解她的歷史開始。
2、學習歷史可以為治國理政提供有益啟示。
習近平同志強調:「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國,需要對我國歷史和傳統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對我國古代治國理政的探索和智慧進行積極總結。」歷史是前人的實踐和智慧之書。
中國歷史是中國人民、中華民族堅持不懈的創業史和發展史,蘊涵著十分豐富的治國理政經驗,包含著許多對國家、社會、民族及個人成與敗、興與衰、安與危、正與邪、榮與辱、義與利、廉與貪等的思考。
今天的中國是從昨天發展而來的,今天遇到的許多事情都可以在歷史中找到影子。只有認真學習總結中國歷史,才能充分運用中華民族5000多年積累的偉大智慧來化解前進道路上遇到的問題與挑戰。
3、學習歷史能夠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中國人有骨氣、有底氣。作為世界上惟一歷史記載不曾間斷的文明古國,5000多年文明史是中國人骨氣和底氣的精神源泉。
習近平同志強調:「對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和光榮歷史,要加大正面宣傳力度」「引導我國人民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
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和光榮歷史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的內生力量。
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通過學習了解我們民族和國家的歷史、傳承祖先的成就與光榮,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使我們的優秀文化和光榮歷史更好地服務於民族復興偉大事業。
習近平同志強調:「重視歷史、研究歷史、借鑒歷史,可以給人類帶來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開創明天的智慧。」
歷史是過去的現實,現實是未來的歷史。重視學習借鑒歷史經驗,是習近平同志治國理政的一個鮮明特點。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圍繞學習、研究、借鑒歷史多次發表重要講話。
這些重要講話站在開辟未來的戰略高度,以歷史唯物主義的深邃視野,深刻回答了以什麼樣的態度和方法學習、研究、借鑒歷史的問題,為發展21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提供了科學指南。
Ⅵ 歷史怎麼學
對於歷史,我想說的是:關鍵在平時,臨時抱佛腳是沒有用的。尤其對考小綜合或大綜合的同學來說,平時的基礎是決定勝敗的關鍵。我自己就曾經吃過這樣的虧。教我歷史的魏獻策老師是一位非常盡職盡責的好老師。他的課彷彿有一種魔力能把你緊緊地吸引住,浩浩歷史長河在他的講解下彷彿一下子就與我們拉近了。更重要的是,他總能引導我們透過紛繁復雜的歷史現象去思考它們背後的聯系與實質。這是學習歷史的最重要的方法。在他的指導下,高一時我的歷史學得很順利。也許是讓勝利沖昏了頭腦,高二時我開始偷懶了,不再注重基礎知識的及時掌握。只是到了考試前才臨時背一背。到高三下學期總復習時,我才發現自己是多麼愚蠢。高一的知識由於有扎實的基本功,我不用再費多少力就能輕松地回憶起全部內容。而高二的課文我即使讀了好幾遍還是有忘的可能。我這才知道為什麼老師總讓我們「抓基礎、重平時」。?
高中歷史的學習與初中完全不同,並不是靠死記硬背就能解決問題的。高中歷史更需要的還是理解。最好是能每星期復習一次,每個月再總復習一次。復習時關鍵是要反復地看書,在反復中提高。書才是最根本的。離開書本談能力是不現實的。?
在讀每一節的內容時,要想想在一個歷史事件之前之後都發生了些什麼事,它們之間有沒有什麼內在的聯系,能夠說明什麼歷史道理。也可進行歷史事件間的橫向縱向的比較。例如,某兩場政變或兩種政策之間有什麼異同點,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異同,說明了什麼。分析異同點也很簡單,無非就是從背景、性質、影響等幾個固定的版塊去想。有的書上說,要把歷史學成「立體」的。我想,所謂的「立體」,大概也就是這種橫向與縱向的聯系吧。經常這樣思考,對不同的歷史現象,我們就可以較准確地分析出它們的實質,無論碰到什麼題都能迎刃而解。這是讀書時要注意的問題。書本決不僅僅是讀過即可的,光記住一些時間、地點、事件是沒有用的,最重要的是要學會用歷史思維去思考去研究,去探索事件背後的東西。相信你不久就會發現,歷史是越讀越有味的。?
其次,做題當然也很重要。做題的過程實際上也是再回顧再思考的過程。現在的歷史題,單純考知識本身的已經很少了。往往都是考你對某一事件的分析。這就需要用到讀書時積累的那套功夫,此外也有一些技巧。例如做選擇題時,常常碰到一些諸如問「根本原因」、「實質」之類的問題,這通常要從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等方面去分析。只要是有關於這幾方面的選項,一般來說就是正確的。再如「直接」與「間接」這樣的問題,在我看來,其實也很簡單。答「直接」時,你就讓頭腦變簡單些,一開始想到什麼就是什麼,完全不必拐什麼彎。除了「直接」之外的就都可放心地歸入「間接」那部分去了。?
至於問答題,則更需要你的思考與分析能力。不要指望考卷上的題目是你曾經見過的,更不必費心去背某道題,只要掌握了方法,問答題也是很好解決的。首先是分析。通過回想老師在講這部分內容時的介紹,盡量從更多的角度去思考這個問題。不要擔心想太多,只要你覺得有道理的,都有可能是正確的。更何況現在的考試一再強調「要鼓勵學生自由發揮,要有創新,有自己的觀點」,所以你就要盡可能地多想一些。?
其次是表達。最好是分條闡述,一點寫一兩行,不必太嗦,關鍵是把要點寫出,因為評卷時也是按點給分的,寫得太多,一個要點繞了好幾個彎才講完,不僅會喧賓奪主,使老師因找不到要點而扣分,還會浪費許多時間,以致來不及做完考卷。在分條時也有一個技巧,即根據所給的分數決定要分幾條。一般一個要點是兩到三分,如果一道題是八分,那麼很可能它的要點就有四個。用這種方法可以有效地減少漏答的可能,即使你實在想不出還要答些什麼,也要盡可能寫滿那個推算出的條數。同時,還要注意序列號的安排。大點小點用不同的序列號標出,就會顯得層次分明,邏輯性強,這樣也就不容易丟分。最後,字跡一定要工整。想想看,一個老師要在那麼短的時間內改完那麼多的試卷,如果字跡潦草,有哪個閱卷老師會有好心情給你高分呢??
最後,多與老師同學交流對學習歷史也很有幫助。一個人無論怎樣細心都會有疏忽的地方,通過與同學交流筆記、與老師探討習題,往往會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獲。也可讀一讀像《歷史學習》這樣的雜志,了解一些課本上沒有的東西,提高自己思維的深度和廣度,對解題很有幫助。到高三下學期的時候,要爭取每天都花一至兩個小時在歷史上。因為歷史有一個特點,容易忘。今天記得滾瓜爛熟的東西很可能第二天就忘得一干二凈了。所以復習歷史更要注意計劃性。除了跟上老師的復習進度外,自己還應有自己的計劃,給自己定一個時間表,哪段時間復習哪段內容,注意科學合理,確保能夠按時完成。可以雙條線同時進行。一條是老師的,一條是你自己的。例如老師在復習世界史,你掌握好世界史的同時,還可再看看中國史。不僅記住了更多的內容,還有利於進行中外比較,使自己對高中三年的歷史知識有一個總體上的把握,效果要比單獨復習世界史好上幾倍。另外,專題復習也很重要。可以幫助你掌握好歷史線索,可以深入地研究一些歷史規律之類的東西,增加自己思考的深度和廣度。其實,歷史是一門很有意思的科目,不用擔心學不好它,只要肯用心,掌握方法之後,歷史會變得很簡單了。望採納
Ⅶ 歷史研究性學習論文!
一)
中西文化思想是人類文化思想的兩大豐碑、兩大奇觀。它們是人類在生存和發展中沿著各自生存空間而形成的獨具特色的心靈寫照,它們是人類生活中兩種不同生活形態的行為准則和心理狀態。
中國傳統文化形成的背景:(1)中國是一個東西南北跨度很大的國家,主要是屬於內陸性質的國家。生存在中國大地的民眾主要是靠黃土地、黑土地、紅土地養活,也就是眾所周知的小農經濟生活,即自給自足的小農生活,由於這種小農生活是在一種封閉狀態的土地上生活,這給中國民眾造就出一種易於自滿自足的心理狀態,缺乏開拓意識。
(2)中國歷史的發展過程基本上是在一種大一統的狀態中進行的,這使得人們的思想缺乏變革意識,往往是按照既有的思想和方法去思考去辦事就行了。
西方傳統文化形成的背景:(1)西方國家(主要是歐洲國家)大多數是靠海國家(如英國就是個島國),因而西方民眾其生存土壤極其有限,也就是其可耕地有限,這就使得他們的社會生產結構不是小農經濟式的生產結構,而是不斷地向外擴張的商業經濟式的生產結構,這就造成了他們不易滿足、勇於開拓的心理狀態。(2)西方各國是由統一的歐洲帝國分裂而成的,西方各國的歷史猶如中國春秋戰國時代的歷史,它們發展了各自的歷史,又相互吸收,這樣人們的思想不再保守而具有變革意識,就能按照自己的思想、思考去辦事,如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就是這種變革意識的結果。
中國傳統文化主要有儒、道、釋三家文化所構成,儒家文化可以說是一種北方文化,它誕生在中原地帶,它的特點就是入世思想,它認為人是社會的一分子,不可能超越社會而生存、而生活,認為人只能按照社會所制定的規章制度辦事,這樣才能生活、生存得好,否則就難以活得好;道家文化可以說是一種南方文化,它誕生在漢楚地帶,這一地帶保留著許多未開化的習俗、民情、觀念、思想,它的特點就是出世思想,認為現實社會不盡人意,人只有回到自然的懷抱,才能得到真我,人要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佛家文化是來自印度的一種外來文化,但佛家文化到了中國,就被中國化了,它的特點就是就是人必須依附佛祖,人應斷絕自我的七情六慾,人的幸福不在於現世而在於來世,不在於此岸而在於彼岸。
西方傳統文化主要是由希臘羅馬文化和基督教文化所構成,前者是一種不斷積極進取的文化,它認為人的一切只有在行動中才能獲得,人的生命價值也只有在行動中才能體現出來,後者則是一種自我贖罪的文化,認為人應該愛一切東西,包括愛自己的仇敵,以無限的博愛和寬恕精神去引導人們生活。
中國傳統文化注重人的生命在靜態中的體驗與感受,西方傳統文化則注重人的生命在動態中的體驗與感受。
(二)
中西文化思想在人類文化思想發展進程中是處於一種互補的狀態,它們各自有如下的特徵:
一、中國文化主要關注人的內在世界,而西方文化則主要關注人的外在世界
中華民族生存在一個相對封閉、固定的空間里,不論是在春秋戰國、魏晉南北朝的混亂時代,還是在秦漢唐宋元明清的相對穩定時代,中華民族的內在矛盾和發展都是在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內進行的,都是在中華大地這個大空間里進行的;中華民族的生存方式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的生存方式,這導致中國民眾缺乏濃烈的商品意識、競爭意識,安居樂業、安分守己成了中華民族的一大生活准則;中華民族的生活范圍往往是一種封閉式的,注重家庭、家族,注重本鄉本土,常常是父母在不遠游,與外界做很少的聯系;以上諸種因素造就了中國文化關注的焦點主要是人的內在世界,這表現在:(一)內心世界的平衡。這種平衡體現在知足常樂和精神勝利法的心態上。(二)注重自我道德完善。不論這種道德完善是否合情合理,只知「吾日三省吾身」,有時以致達到自我個性的泯滅。
西方民族雖然同屬於歐洲大民族,他們的生存空間卻是由許多小空間整合而成大空間的,西方各民族是相互聯系的,彼此很少處於隔絕狀態,西方民族的內在矛盾與發展都是西方各國之間相互進行的,西方民族的生存方式,他們具有強烈的競爭意識。不斷開拓事業是西方民眾的一大生活准則,西方民族的生活方式是一種開放式的,注重社會交往,注重自我個體在社會中的角色和地位,傾向於與外界做更多的聯系;以上諸種因素造就了西方文化關注的焦點主要是人的外在世界,這表現在:(一)注重自我生存空間的發展。西方民眾的性格是外向型的、激進型的、熱情型的、開放型的,他們總是不滿足所已有的生存空間,總是想方設法去開拓、發展自己的生存空間,這可以從西方民眾的生活住所、工作地方的自由流動大見到,這也可以從當今西方跨國公司多得到印證;(二)注重自我價值在社會中的體現。西方民眾並不是在自我沉思的世界中求得對自我價值的肯定而是通過自我在社會中的活動,也就是不斷開拓進取來求得在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從而達到對自我價值的肯定,在西方民眾心目中,人的價值只有在社會上取得地位、發揮作用,才能獲得認同。
二、文化注重人的生命在靜態中的體驗,而西方文化注重人的生命在動態中的感受
中華民族是個好靜的民族,追求田園般的詩意化生活,陶淵明的桃花源往往成為歷代文人墨客所追求的一種生活境界,那種安分守己、安居樂業的生存方式使得中國人的生命律動只是處在一種相當靜止平穩的狀態中,中國人也就此喜歡在靜態中品味人生的酸甜、體驗生命的律動,並追求一種物我無間、天人合一的審美化的生命境界。
西方民族則是個好動的民族,他們追求一種不斷創造的生活,他們的這種追求典型地體現在浮士德式的那種進取心,那種不斷開拓、不斷求新的生存方式,這使得西方人的生命律動只是處在一種不斷運動的狀態中,西方人也就此樂於自己在動態中品味人生的酸甜、體驗生命的律動,並追求一種力的體現和真的發現的生命境界。
三、文化注重對事物的整體性和總體性的把握,西方文化注重對事物的局部性和個體性的把握
中華民族是不傾向於做抽象的思辯。在中國人的心目中,任何事物都是一個完整的實體,如果對其進行肢解,也就破壞了這一事物的完整性,就很難認識、理解這一事物的全貌和本質。因而中國人傾向於對事物做整體性的理解和把握,常藉助直覺思維去把握事物的實質和核心,這種對事物的認識和把握典型地體現在中醫學、詩歌、哲學等上面,而這種直覺性把握在一定程度上卻妨礙了中國科學技術向深度上發展。
西方民族是傾向於抽象的思辯,而不象中華民族傾向於感性的直覺,他們注重對事物做個別、局部的細致剖析,喜歡刨根問底,以從中探求事物的內在本質和功效,這種對事物的把握方式發展出西方思辨性哲學、與理論性、實用性較強的科學技術。
在當今社會里,中西方的交流越來越頻繁,而中西方文化思想也進入了的相互影響、相互交融的全新時代,中西方文化思想都為對方所認識,所借鑒、所吸收,特別是中國更是認識到西方文化思想可以是攻破中國文化思想不足之處的他山之石。
Ⅷ 歷史學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基本的研究方法有以下幾種:
1、考據法,即搜集和考證材料的方法,也是最基本的研究方法
2、計量史學,通常通過一些統計的數據進行計量,然後得出一些結論
3、口述史學方法,也稱口碑史學、口頭史學等,是運用現代化的手段收集人們口述的歷史資料,用來研究歷史的新學科。口述歷史學是歷史學與社會學、民族學、人類學等注重田野工作即實地調查的學科相結合的產物。
4、比較史學,是通過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歷史現象的比較來加深、擴大和驗證對歷史的認識的一種方法。
5、心理史學方法,又稱「心理歷史學」,西方「新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汲取心理學的某些理論、原則和方法,探究世界歷史進程中人類的各種活動,從「心理」的視角豐富和完善歷史認識的能力,提高歷史研究的科學認識水平。由精神分析學大師弗洛伊德所開創。
6、跨學科史學方法,跨學科學是以學科間有關的共同問題為研究對象,運用多學科的理論和方法,探討解決問題的途徑,促進學科技術全面協調發展的新學科。現代科學發展的突出特點是,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綜合。一方面,學科劃分越來越細,分支越來越多;另一方面解決日益復雜的許多重大問題又需要多學科的配合和綜合,學科之間相互滲透、相互交叉、相互結合,不斷涌現與傳統學科分類迥異的新學科。
(8)歷史學習研究過程擴展閱讀:
歷史研究是一種很有意義的研究方法。這一方法具有其他方法不具備的優勢。譬如,人們通常對過去的事情感到有興趣,而興趣對於研究者來講,是不可缺少的。另外,歷史研究有彈性,也就是說,它無需固定的時間,也不受人事因素的限制。
它能充分結合個人的興趣和愛好,因而有利於研究的開展。但是,歷史研究也有局限性。因為歷史具有不可復驗性。因而無法確定在新的情況下是否會有同樣的結果發生,是否會得出與舊情況下相同的結論。此外,歷史資料往往難以搜集完整,其本身的有效性難以判斷。這些局限性恐怕是與人自身的局限性相關的。
參考資料:歷史研究法-網路
Ⅸ 怎樣學習歷史
歷史是我們的前輩一步步走出來的,當我們回望歷史,學習歷史,其實我們就有了更多的經驗與教訓,當我們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我們就更容易獲得成功!可以說歷史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學科。so我們要如何學好歷史呢?
Ⅹ 研究性學習歷史
英國是工業革命的發源地。英國工業革命從世紀60年代開始,到19世紀40年代基本完成。
工業革命的大致發展過程是:(1)棉紡織機械的發明和改進,(2)改良蒸汽機,(3)冶金,采礦部門採用機器生產和蒸汽作動力,(4)交通運輸革新。
工業革命中的重大發明:(1)1785年英國機械師瓦特製成改良的蒸汽機,(2)1807年美國人富爾頓製成第一艘汽船,1819年一艘美國輪船成功地橫渡大西洋,(3)英國工程師史蒂芬孫發明了火車機車.工業革命中至關重要的一環是瓦特製成改良蒸汽機
是技術發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開創了以機器代替手工工具的時代。從生產技術方面來說,工業革命使工廠制代替了手工工場,用機器代替了手工勞動;工業革命使工農業生產比重發生根本變化——這是一個重大轉折。它開拓了經濟重心從農業轉向工業的持續變化,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促進了經濟的快速發展
對英國的影響
由於第一次工業革命首先在英國進行,英國科技發達,使英國成為當時世界霸主。在世界各地強占殖民地,成為第一個工業國。
第二工業革命是從19世紀70年代開始的
首先,新能源的大規模應用,如電力,煤炭等,這些新能源的直接促進了重工業的大踏步前進,使大型的工廠能夠方便廉價的獲得持續有效的動力供應,進而使大規模的工業生產成為可能,並為之後的經濟壟斷奠定了基礎。
其次,內燃機的發明解決了長期困擾人類的動力不足的問題。內燃機的發明又促進了發動機的出現,發動機的發明又解決了交通工具的問題,推動了汽車,遠洋輪船,飛機的迅速發展,使人類的足跡遍布了全世界,也讓各個地區的文化,貿易交流更加便利。
第三,通訊工具的發明。自從19世紀70年代美國人貝爾發明了電話之後,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就不在局限與面對面的談話。
最後,化工業的迅猛發展。炸葯的發明,大大促進了軍工業的進步,並最終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從煤炭中提取各種化合物,塑料,人造纖維先後被投入實際生活。
上述的四種發明,對第二次工業革命產生了決定性的作用,人類開始通過科學研究來獲得純粹的知識,然後又反過來促進理論的應用
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在電力技術方面,美德領先一步,科技的發展進步,使美德分別成為19世紀末20世紀初頭號二號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
今年我國在航天領域上的盛事「嫦娥一號」飛天成功,我國在某些高科技領域已經領先世界,具有巨大潛力,中華民族復興之夢有望實現,只有發展科技,才是經濟騰飛的前提。
作為青少年,我們應該立志學習科學技術,銳意創新,時時感到責任重大,以國家興盛為己任,奮起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