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哈薩克族的民族歷史
哈薩克族人民公元前就活躍於我國西北部的阿爾泰山、天山及伊犁河谷、伊賽克湖一帶,是「絲綢之路」古老的開發者和經營者之一。與中國古代曾經統治過今伊犁河谷及伊塞克湖四周地帶的古代民族烏孫(西漢時期,公元前2世紀~2世紀)、突厥(6世紀中葉)、葛邏祿、回鶻(10世紀~12世紀)、哈刺契丹(12世紀)、克烈、乃蠻、欽察(12世紀末~13世紀)等有淵源關系。其族源主要由古代的烏孫、康居、奄察人和原在中亞草原的塞種、大月氏,及以後進入這個地區的匈奴、鮮卑、柔然、突厥、鐵勒、契丹、蒙古(其主要族源有塞種、月氏、烏孫、匈奴、康居、奄蔡、克烈、克普恰克等塞種人為哈薩克族的主要族源之一。)
公元前60年,漢在西域設置「都護府」,主要是由於與哈薩克族源有關的烏孫結盟,共同擊敗了匈奴貴族,才使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直至帕米爾高原的廣大土地並入中國版圖。據漢文史跡記載,塞種人叫「允戎」,世居敦煌,後被月氏排擠而西遷,游牧於天山南北,包括阿爾泰山到巴爾喀什湖以東和以南的廣大地區;烏孫歷來被認為是組成哈薩克族的主體部落,它於公元前就游牧於我國河西走廊一帶,後佔有了伊犁河流域原塞種人的土地,和當地的塞種、大月氏融合,形成了烏孫國;在哈薩克民族成分中有不少匈奴人的後裔,今哈薩克族居住的大部分地區都曾在匈奴的控制之下;康居是兩千多年前的古國,生活在巴爾喀什湖以西至鹹海之間以及錫爾河以北的廣大地區,康居部落的稱謂作為哈薩克族大玉茲所屬的一個部落而保留到今天;奄蔡,又叫「阿蘭」,是一個以游牧、兼營農業的部族,是構成哈薩克族小玉茲的主體部落;克烈是一個人口眾多、勢力強大的古老的突厥部落,後由於成吉思汗奪取了其大部分領地,迫使其一部分西遷至阿爾泰山以西的哈薩克草原上。在現代哈薩克族中間仍有一些部落保留著上述古代的名稱。國外學者多認為「哈薩克」名稱最早出現於15世紀初期。據民間有關白鵝的傳說,認為哈薩克為「白鵝』』之意。也有人認為,哈薩克是中國古代「曷薩」、「阿薩」或「可薩」的異名。還有人把哈薩克解釋為「戰士」、「自由的人」、「避難者」、「脫離者」。
13世紀上半葉,成吉思汗把從亞洲到歐洲凡是蒙古人馬蹄所到之處,分給了自己的四個兒子。長子術赤分得欽察草原,建立金帳汗國。不久,由於領戶分封,造成了新的割據局面。斡魯朵分得了今哈薩克東部地區,建立「白帳汗國」,並於14世紀一度強大,統一了整個金帳汗國。
15世紀20年代,在金帳汗國東部出現了烏孜別克汗國,以錫爾河下游為中心,北至托波爾河,東北至額爾齊斯河,土地遼闊,人口眾多,汗王阿布爾海里對外大肆推行侵略擴張政策,對內兇狠殘暴,進行野蠻統治,從而激起了統治集團內部矛盾。該汗國白帳汗國最後一個可汗巴拉克汗的兒子克烈和加尼別克(吉來和扎尼別克)蘇丹(蘇爾坦)對阿布爾海里汗王的不滿越來越強烈,甚至達到公開對抗的程度。1456年(明景泰七年),克烈和加尼別克帶著自己的部落向東逃入亦力把里統屬地區,亦力把里主把楚河、塔拉斯河流域西七河區讓給他們游牧,以增強自己的實力。這一部分脫離烏孜別克汗國的人被稱為哈薩克人,意為「避難者』』或「脫離者」。哈薩克人建立了哈薩克汗國,過上了和平安寧的生活,從而吸引了周鄰大量游牧部落紛紛前來加入。隨著汗國的壯大,到15世紀末,一個有共同名稱、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和表現於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穩定的哈薩克民族最終形成。1589年,哈薩克人及其分布地區已區分為三個玉茲(血緣的部落聯盟):大、中、小玉茲,即清文獻中的右、左、西三部。其中的中玉茲(哈薩克中部地區)和大玉茲(七河流域)臣服於准噶爾部。而小玉茲(西哈薩克)則於1731年被沙俄吞並。但是准噶爾汗封建貴族燒殺搶掠使哈薩克人民遭到災難。1728-1730年間,哈薩克族人民數次沉重地打擊了准噶爾貴族的入侵。18世紀中葉,清朝統一了准噶爾部,解除了哈薩克來自准喝爾的威脅。哈薩克三玉茲先後表示歸順清朝,特別是中玉茲和大玉茲,與清朝的關系更為密切。
18世紀中葉起,沙俄侵略中國,並侵入哈薩克草原和原屬清伊犁將軍管轄的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地區。1864~1883年,沙俄以訛詐和軍事威脅手段,迫使清政府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按照條約中「人隨地歸」的規定,侵佔了原屬中國的哈薩克族及其居住地區。1864年,游牧在齋桑湖一帶的哈薩克族12個克烈部,因不堪沙俄的統治和壓迫,離開原牧地,移居到阿爾泰山地區。1883年,哈薩克黑宰部落3千多戶遷入伊犁和博爾塔拉地區。劃界後,又有了不少哈薩克族遷入了中國境內。至19世紀中葉,哈薩克族佔了伊犁地區居民的大多數。他們有豐富的畜牧業生產經驗,對祖國邊疆的經濟發展作出了貢獻。 光緒十年(1884)新疆建省後,伊犁、塔城及蒙古、哈薩克部落隸屬於伊犁將軍;北部的阿勒泰初屬於科布多參贊大臣,後劃為勒泰區(1919)。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結束了清朝對哈薩克人民的專制統治。1912年阿勒泰的扎克熱亞、拜穆拉等率領哈薩克使團到了北京。
歷史上,哈薩克族人民曾和新疆各族人民一起為維護祖國統一,反抗沙俄侵略做出過重要貢獻。19世紀後半葉,沙俄武力征服中亞,強迫清政府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割佔中國西北大片領土,使大批哈薩克牧民遭受到殘酷統治。哈薩克人民不畏強暴,多次起義,打擊了沙俄在中亞的統治。《中俄伊犁條約》簽訂後,沙俄強迫伊犁各族人民遷移,遭到哈薩克人民的頑強抵抗。不僅如此,在1855年火燒俄國「貿易圈」的斗爭中,在1871年抵抗沙俄入侵伊犁的戰斗以及阿勒泰地區抗俄的斗爭中,哈薩克人民均表現出了堅決反對外敵入侵的愛國主義精神。
1944年~1949年,哈薩克族人民積極參加了反對國民黨統治的伊犁、塔城、阿勒泰三區革命,為新疆的和平解放做出了貢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使中國哈薩克族人民進入了與中華各族人民共同發展繁榮的新時代。1951年1月,甘肅省敦煌縣成立了「安置流散哈族工作委員會」。1953年3月,中共中央西北局和西北行政委員會在蘭州召開了「甘青新三省邊境哈族頭人聯誼會及各族團結會」。會上討論了劃分哈薩克族牧居區域,建立民族自治政權,發展民族經濟文化等問題,擬定了《甘青新邊境各族代表關於加強民族團結,安置邊境哈族的協議意見》。規定:甘肅以海子為中心,東至哈爾騰東端的托遜堡,西至安南壩,南至海子南端,北至燕都爾圖,上述地區為哈薩克族居住和放牧區域。青海都蘭方面以格爾木為中心,東至達齎,西至烏圖美仁,南至古爾班崖吉,北至且如地帶為哈薩克族居住放牧區。從此,甘青新邊境的哈薩克人民徹底結束了長期漂泊動盪的生活,有了自己固定的居住地和放牧草場。1952年至1953年間,經新疆省人民政府批准,被烏斯滿匪幫裹挾到鎮西的300戶哈薩克族牧民遷回阿勒泰。從此,巴里坤的哈薩克人民過上了和平安定的生活。從1954年至1984年,在人民政府的幫助下,一批批哈薩克族牧民由甘肅、青海陸續遷回新疆。
1954年11月27日,伊犁哈薩克自治區在伊寧市正式宣告成立,區下設伊犁、塔城、阿勒泰三個專區,並受新疆省人民政府委託,代管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區(後改稱自治州)。1955年11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有關行政區域劃分的規定,伊犁哈薩克族自治區改稱伊犁哈薩克自治州。
❷ 哈薩克族的神奇故事
哈薩克族的文學
哈薩克族的文學可分為民間文學和書面文學,即作家文學兩大類。
民間文學在哈薩克族文學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它主要包括神話、傳說、民間故事、詩歌、諺語、謎語、格言和彈唱等。在哈薩克族文學史上,《比爾江與薩拉的對唱》、《阿塞特與伊里斯江的對唱》和《居素普別克與萊孜依琶的對唱》等堪稱佳作,廣泛流傳於民間,是哈薩克族家喻戶曉的著名對唱文學作品。但是哈薩克族民間文學中,最為引人注目的無疑是長詩和史詩。哈薩克族的長詩和史詩被分為「英雄史詩」、「愛情長詩」和「敘事長詩」三大類型。哈薩克族英雄史詩中最著名、影響最為廣泛的作品有《阿里帕米斯》、《豁布蘭德》、《葉爾塔爾根》、《哈木巴爾》、《哈班拜》等。其中,《阿里帕米斯》和《豁布蘭德》這兩部宏偉史詩的產生時間很早。而《葉爾塔爾根》則是以這以後的歷史事件為背景的。《哈班拜》、《博亘拜》、《賈尼別克巴圖爾》和《薩巴拉克》等則是以18、19世紀的著名歷史人物為主人公的英雄史詩或長詩;哈薩克族愛情長詩中最有名的是《吉別克姑娘》、《豁孜闊爾佩席與色彥蘇魯》、《恩利克與科別克》和《薩里哈與薩曼》等,其藝術價值較高,具有很強的感染力;最有影響、最重要的敘事長詩則主要有《考孜庫爾帕西與巴彥蘇魯》、《克里米亞的40個巴圖爾》、《鵬鵡的40個故事》、《4個宰相》和《巴克提亞爾的40個故事》等。
哈薩克族的作家文學是在古代氏族部落文學的基礎上,於5到6世紀形成的,並隨之得以發展。其主要作品有《霍爾呼特先知之書》、《烏古斯可汗的傳說》等。
❸ 新疆哈薩克族的歷史
我國的哈薩克族主要分布於阿勒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木壘哈薩克自治縣和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少數分布於甘肅省阿克塞哈薩克自治縣和青海省海西蒙古族哈薩克族自治州。2003年普查 新疆哈薩克族人口為135.21萬人 。主要從事畜牧業。善刺綉,綉品已出口到日本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其中絕大多數集中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使用哈薩克語,屬於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克普恰克語支。哈薩克先民曾使用過鄂爾渾——葉尼塞文、回鶻文。伊斯蘭教傳入後,接受了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至今。1959年又設計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新文字方案,但推廣條件不成熟,1982年恢復使用原有文字,將新文字作為音標保留。
哈薩克族人民公元前就活躍於我國西北部的阿爾泰山、天山及伊犁河谷、伊賽克湖一帶,是「絲綢之路」古老的開發者和經營者之一。與中國古代曾經統治過今伊犁河谷及伊塞克湖四周地帶的古代民族烏孫(西漢時期,公元前2世紀~2世紀)、突厥(6世紀中葉)、葛邏祿、回鶻(10世紀~12世紀)、哈刺契丹(12世紀)、克烈、乃蠻、欽察(12世紀末~13世紀)等有淵源關系。其族源主要由古代的烏孫、康居、奄察人和原在中亞草原的塞種、大月氏,及以後進入這個地區的匈奴、鮮卑、柔然、突厥、鐵勒、契丹、蒙古(其主要族源有塞種、月氏、烏孫、匈奴、康居、奄蔡、克烈、克普恰克等塞種人為哈薩克族的主要族源之一。) 哈薩克美女
公元前60年,漢在西域設置「都護府」,主要是由於與哈薩克族源有關的烏孫結盟,共同擊敗了匈奴貴族,才使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直至帕米爾高原的廣大土地並入中國版圖。據漢文史跡記載,塞種人叫「允戎」,世居敦煌,後被月氏排擠而西遷,游牧於天山南北,包括阿爾泰山到巴爾喀什湖以東和以南的廣大地區;烏孫歷來被認為是組成哈薩克族的主體部落,它於公元前就游牧於我國河西走廊一帶,後佔有了伊犁河流域原塞種人的土地,和當地的塞種、大月氏融合,形成了烏孫國;在哈薩克民族成分中有不少匈奴人的後裔,今哈薩克族居住的大部分地區都曾在匈奴的控制之下;康居是兩千多年前的古國,生活在巴爾喀什湖以西至鹹海之間以及錫爾河以北的廣大地區,康居部落的稱謂作為哈薩克族大玉茲所屬的一個部落而保留到今天;奄蔡,又叫「阿蘭」,是一個以游牧、兼營農業的部族,是構成哈薩克族小玉茲的主體部落;克烈是一個人口眾多、勢力強大的古老的突厥部落,後由於成吉思汗奪取了其大部分領地,迫使其一部分西遷至阿爾泰山以西的哈薩克草原上。在現代哈薩克族中間仍有一些部落保留著上述古代的名稱。國外學者多認為「哈薩克」名稱最早出現於15世紀初期。據民間有關白鵝的傳說,認為哈薩克為「白鵝』』之意。也有人認為,哈薩克是中國古代「曷薩」、「阿薩」或「可薩」的異名。還有人把哈薩克解釋為「戰士」、「自由的人」、「避難者」、「脫離者」。 13世紀上半葉,成吉思汗把從亞洲到歐洲凡是蒙古人馬蹄所到之處,分給了自己的四個兒子。長子術赤分得欽察草原,建立金帳汗國。不久,由於領戶分封,造成了新的割據局面。斡魯朵分得了今哈薩克東部地區,建立「白帳汗國」,並於14世紀一度強大,統一了整個金帳汗國。 15世紀20年代,在金帳汗國東部出現了烏孜別克汗國,以錫爾河下游為中心,北至托波爾河,東北至額爾齊斯河,土地遼闊,人口眾多,汗王阿布爾海里對外大肆推行侵略擴張政策,對內兇狠殘暴,進行野蠻統治,從而激起了統治集團內部矛盾。該汗國白帳汗國最後一個可汗巴拉克汗的兒子克烈和加尼別克(吉來和扎尼別克)蘇丹(蘇爾坦)對阿布爾海里汗王的不滿越來越強烈,甚至達到公開對抗的程度。1456年(明景泰七年),克烈和加尼別克帶著自己的部落向東逃入亦力把里統屬地區,亦力把里主把楚河、塔拉斯河流域西七河區讓給他們游牧,以增強自己的實力。這一部分脫離烏孜別克汗國的人被稱為哈薩克人,意為「避難者』』或「脫離者」。哈薩克人建立了哈薩克汗國,過上了和平安寧的 哈薩克族
生活,從而吸引了周鄰大量游牧部落紛紛前來加入。隨著汗國的壯大,到15世紀末,一個有共同名
[1]稱、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和表現於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穩定的哈薩克民族最終形成。1589年,哈薩克人及其分布地區已區分為三個玉茲(血緣的部落聯盟):大、中、小玉茲,即清文獻中的右、左、西三部。其中的中玉茲(哈薩克中部地區)和大玉茲(七河流域)臣服於准噶爾部。而小玉茲(西哈薩克)則於1731年被沙俄吞並。但是准噶爾汗封建貴族燒殺搶掠使哈薩克人民遭到災難。1728-1730年間,哈薩克族人民數次沉重地打擊了准噶爾貴族的入侵。18世紀中葉,清朝統一了准噶爾部,解除了哈薩克來自准喝爾的威脅。哈薩克三玉茲先後表示歸順清朝,特別是中玉茲和大玉茲,與清朝的關系更為密切。 18世紀中葉起,沙俄侵略中國,並侵入哈薩克草原和原屬清伊犁將軍管轄的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地區。1864~1883年,沙俄以訛詐和軍事威脅手段,迫使清政府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按照條約中「人隨地歸」的規定,侵佔了原屬中國的哈薩克族及其居住地區。1864年,游牧在齋桑湖一帶的哈薩克族12個克烈部,因不堪沙俄的統治和壓迫,離開原牧地,移居到阿爾泰山地區。1883年,哈薩克黑宰部落3千多戶遷入伊犁和博爾塔拉地區。劃界後,又有了不少哈薩克族遷入了中國境內。至19世紀中葉,哈薩克族佔了伊犁地區居民的大多數。他們有豐富的畜牧業生產經驗,對祖國邊疆的經濟發展作出了貢獻。 光緒十年(1884)新疆建省後,伊犁、塔城及蒙古、哈薩克部落隸屬於伊犁將軍;北部的阿勒泰初屬於科布多參贊大臣,後劃為勒泰區(1919)。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結束了清朝對哈薩克人民的專制統治。1912年阿勒泰的扎克熱亞、拜穆拉等率領哈薩克使團到了北京。 歷史上,哈薩克族人民曾和新疆各族人民一起為維護祖國統一,反抗沙俄侵略做出過重要貢獻。19世紀後半葉,沙俄武力征服中亞,強迫清政府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割佔中國西北大片領土,使大批哈薩克牧民遭受到殘酷統治。哈薩克人民不畏強暴,多次起義,打擊了沙俄在中亞的統治。《中俄伊犁條約》簽訂後,沙俄強迫伊犁各族人民遷移,遭到哈薩克人民的頑強抵抗。不僅如此,在1855年火燒俄國「貿易圈」的斗爭中,在1871年抵抗沙俄入侵伊犁的戰斗以及阿勒泰地區抗俄的斗爭中,哈薩克人民均表現出了堅決反對外敵入侵的愛國主義精神。 哈薩克
1944年~1949年,哈薩克族人民積極參加了反對國民黨統治的伊犁、塔城、阿勒泰三區革命,為新疆的和平解放做出了貢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使中國哈薩克族人民進入了與中華各族人民共同發展繁榮的新時代。1951年1月,甘肅省敦煌縣成立了「安置流散哈族工作委員會」。1953年3月,中共中央西北局和西北行政委員會在蘭州召開了「甘青新三省邊境哈族頭人聯誼會及各族團結會」。會上討論了劃分哈薩克族牧居區域,建立民族自治政權,發展民族經濟文化等問題,擬定了《甘青新邊境各族代表關於加強民族團結,安置邊境哈族的協議意見》。規定:甘肅以海子為中心,東至哈爾騰東端的托遜堡,西至安南壩,南至海子南端,北至燕都爾圖,上述地區為哈薩克族居住和放牧區域。青海都蘭方面以格爾木為中心,東至達齎,西至烏圖美仁,南至古爾班崖吉,北至且如地帶為哈薩克族居住放牧區。從此,甘青新邊境的哈薩克人民徹底結束了長期漂泊動盪的生活,有了自己固定的居住地 哈薩克族
和放牧草場。1952年至1953年間,經新疆省人民政府批准,被烏斯滿匪幫裹挾到鎮西的300戶哈薩克族牧民遷回阿勒泰。從此,巴里坤的哈薩克人民過上了和平安定的生活。從1954年至1984年,在人民政府的幫助下,一批批哈薩克族牧民由甘肅、青海陸續遷回新疆。 1954年11月27日,伊犁哈薩克自治區在伊寧市正式宣告成立,區下設伊犁、塔城、阿勒泰三個專區,並受新疆省人民政府委託,代管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區(後改稱自治州)。1955年11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有關行政區域劃分的規定,伊犁哈薩克族自治區改稱伊犁哈薩克自治州。
❹ 關於哈哈薩克民族的歷史
哈薩克族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員之一,也是近代中國最大的跨境民族之一。18世紀中期至20世紀初期,是我國最後一個封建中央王朝——清朝統治新疆的時期,也是中國社會在激烈地動盪中從古代向近代邁進的重要時期。同時,這一時期對哈薩克族來說,更是一個在政治、社會諸方面發生劇烈變化的時期。在這一時期內,由於自身歷史的發展,由於清朝政府對哈薩克政策的變化,特別是由於沙皇俄國對哈薩克草原的軍事佔領和吞並以及對中國西北邊疆地區的侵略,哈薩克最終在19世紀末由一個獨立的民族變成了一個近代地跨中俄兩國的重要跨境民族。
現在,我國許多著名的治哈薩克史專家學者都認為:「哈薩克族是我國源遠流長的古老民族。她是由古代居住在中國西部地區的許多部落和部族,經過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逐步融合而成的」。到13世紀初,哈薩克「已形成為一個有共同名稱、共同語言、共同地區、共同經濟生活、共同民族意識、民族感情的穩定的共同體」。因此,到18世紀中期清朝統一新疆之前,哈薩克已經是活動在東從齋桑湖、巴爾喀什湖,西到裏海廣大地域的一個人口眾多、在中亞政治社會生活中舉足輕重的重要民族。
18世紀中期統一新疆後,清朝政府多次公開宣布:「准噶爾盪平,凡有舊游牧,皆我版圖」,凡是厄魯特蒙古各部原所屬牧地,都是中國的領土,不許哈薩克及同時歸附清朝的布魯特、浩罕等進入。乾隆二十五年(1760),即清朝統一新疆後的第二年,針對部分哈薩克私自越境游牧一事,乾隆皇帝對哈薩克首領說:「塔爾巴哈台等處,向屬准噶爾游牧,朕以大兵平定,……爾哈薩克游牧頗屬寬廣,理宜守其舊界,不可妄思逾越。爾等若謂為朕臣僕,各以游牧為請,豈有大兵平定之地而分給眾人之理」。
為了防止哈薩克等越境游牧,清朝政府每年從伊犁、塔爾巴哈台等處出動軍隊沿邊進行巡查,並在各交通要道設卡倫哨所,駐扎軍隊防守。對此,清朝政府在一次上諭中說得很清楚:「吹、塔拉斯、沙喇伯勒,俱在伊犁以西,……原系厄魯特游牧。……著傳諭明瑞等,酌派人員率同熟悉地理之厄魯特,前往吹、塔拉斯、阿勒和碩、沙喇伯勒等處巡查,若哈薩克、布魯特等仍有越境游牧者,即曉示該頭目,速行驅逐,不可令伊等闌入內地」。這時,中國西北地區的疆界和清朝政府管轄的范圍是明確的:「從鏗格爾圖喇(今俄羅斯烏斯季卡緬諾哥爾斯克)跨額爾齊斯河往西南,越過喀爾滿嶺,沿愛古斯河(今俄羅斯阿亞古斯河)到巴爾喀什湖」,再「從巴爾喀什湖的北岸到塔拉斯河的西端,又東南沿塔拉斯西南的哈喇布拉嶺,到納林河(今塔吉克納倫河)」,最後直到「蔥嶺地區(今帕米爾)」。
但是,清朝政府的上述立場和對中國西北邊境地區的管理措施,並沒能完全阻止眾多哈薩克越境游牧的活動,在與哈薩克接壤的許多地區,「常有哈薩克乘間游牧,來去無定」。這主要是因為:首先,在清朝政府平定阿睦爾撒納的叛亂中,厄魯特蒙古各部人口大量流散死亡,原有的牧地上幾乎已經無人居住,廣闊優良的牧場對哈薩克各部牧民有巨大的吸引力,為其越境游牧提供了地域方面的可能;其次,長期傳統的游牧生產方式和生活習慣,使哈薩克牧民心目中的近代國家、邊界等觀念比較淡漠,這也是古代游牧民族中的普遍現象,哪裡水草豐富哪裡就是自己的家園,他們認為進入無人住牧的牧場是正常的事;再次,中國西北沿邊地區地形復雜,地域遼闊,僅靠清朝政府在沿邊地區設立的數目有限的卡倫哨所和每年一到二次的軍隊巡查,也很難阻止眾多的哈薩克牧民們的越境游牧;另外,也是最重要的,如前所述,這時的哈薩克汗國已處於分裂狀態,各部互不統屬,因此清朝政府雖然一再傳諭哈薩克各部首領管束所屬部眾不要越境,但是收效不大。特別是一些下層分散窮苦的哈薩克牧民,為了尋求生計,往往私自越境游牧,並長住不歸。
進入民國以後,由於沙俄在民族問題上的錯誤政策和前蘇聯在處理民族問題上的一些失誤,曾多次引起哈薩克向中國境內的大規模遷徙活動,進一步使中國境內哈薩克的人數增加。據有關資料不完全統計,到1926年(民國十五年)時,僅新疆境內的哈薩克總人口已超過二十萬人。到1944年(民國三十三年)時,僅新疆境內的哈薩克總人口進一步增加到四十三萬多人。哈薩克這時不僅成為中國近代最重要的跨境民族之一,而且已上升為新疆的第二大民族(人口總數僅次於維吾爾族)
❺ 有誰知道哈薩克族的歷史
哈薩克民族溯源綿長悠久,在歷經了漫長的戰亂紛爭、部落遷移和多個部落融合之後,終於形成了今天遍布大疆南北的哈薩克民族。
哈薩克族是屬於跨國境民族。在很久以前,他們的部落就在哈薩克草原過著游牧生活。其中有些部落的名稱,在他們相鄰的民族和國家的歷史上曾有記載如塞種、烏孫、匈奴、康居(康里)、阿蘭(奄蔡)、克烈、乃蠻、欽察、咄陸(杜拉特)、突騎施(撒里烏孫)、葛邏祿、札刺亦爾、私吉刺特、阿爾根、阿里欽等,但有些部落在公元後才有記載,如突厥、阿爾沁、克依瑪克等。
塞 種
塞種人為哈薩克族的族源之一。據漢文史籍記載,塞種人原名「允戎」,世居敦煌,後被月氏排擠而西遷,游牧於天山以北,包括阿爾泰到巴爾喀什湖以東和以南的廣大地區。
在哈薩克族中,包含有不少古塞種人的成分。如哈薩克的克昔恰克。阿爾根及其他部落中都有「支爾塞克」、「別斯塞克」、「波爾塞克」和「卡爾塞克」等氏族部落。說明這些氏族部落都是古代塞種人的後裔。又《漢書·西域傳)在涉及到哈薩克族的主要源流之一的烏孫時亦雲:「烏孫民有塞種、大月氏種雲。」這也說明哈薩克族中有古代塞種人的成分。
匈 奴
在哈薩克民族成分中,有不少匈奴人的後裔。匈奴是古代北方最早建立國家的游牧部族之一。它興起於公元前3世紀,衰落於公元1世紀。在匈奴冒頓單於時,征服了鄰近許多部族,控地東盡遼河,西至蒽嶺。今哈薩克族居住的大部分地區都在 匈奴的控制之下。
據《漢書·西域傳》載,公元前71年,烏孫與朝聯合攻擊匈奴,烏孫俘獲匈奴4萬人。這4萬人後來無疑都被作為哈薩克族的主要族源的烏孫部族所融合。
烏 孫
烏孫歷來被認為是哈薩克族的先民,是組成哈薩克族的主體部落。烏孫部落現在是哈薩克大玉茲的主體部落。烏孫是我國的一個以游牧為主的古老的部族,公元前2至1世紀崛起於我國西北地區,後在伊犁河流域建立了一個舉足輕重的政權。據《史記》和《漢書)記載,烏孫在西遷伊犁河流域之前,游牧於敦煌、祁連之間(今河西走廊一帶),為「匈奴西邊小國」,其有史可考的首領名叫難兜靡。在難兜靡為首領時,烏孫為強鄰月氏所攻,國破家亡。其時,難兜靡之子獵驕靡(即後來的昆莫)剛剛誕生,為匈奴單於所收養。
公元前162一161年,在匈奴老上單於支持下,昆莫(獵驕靡)率軍向西大舉進擊,攻破當時在伊犁河流域居住的大月氏,一部分大月氏人繼續西徙;一部分人則留在原地。昆莫收取大月氏余眾,留居伊犁河流域。此後,烏孫人口激增,勢力逐漸強盛起來,建立了一個地域廣大、國力強盛的地方政權。其地東接匈奴,北抵康居,西達大宛,南連城郭諸國。政治中心在赤谷城。昆莫分設各官,管理全國。烏孫最盛時,擁有12萬戶,人口63萬,勝兵18.88萬人,是西域最強大的「行國」。
伊犁河流域的烏孫人與中原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聯系極為密切。早在漢武帝時,通過細君公主、解憂公主和女使馮燎與烏孫昆莫、大將聯姻,並與漢朝建立了隸屬關系,抗擊了共同的敵人。此後4百年內,烏孫與中原封建王朝友好往來、和睦相處,為保衛東西方之間的交通要道「絲綢之路」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康 居
「康居」(康里)是組成哈薩克民族的主要部落之一。康居是2千多年前的古國,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部分康居人遷往他處與別的民族融合亦勢所不免。但其主體部落仍然長期在其故地繁衍生息,成為形成哈薩克族的族源之一。據哈薩克族自古相傳的康居(康里)部落系譜來看,康居(康里)部落有相當久遠的歷史。所以哈薩克這一大部落的先世無疑是在漢代出現於史冊的「康居」。
阿 蘭
在哈薩克諸部落中,有一個名叫阿里欽的大部落,它是構成哈薩克族小玉茲的主體部落。有人認為阿里欽部落的先世即是2千多年前出現於我國史籍中的「阿蘭」。阿蘭,又名奄蔡或阿蘭聊,是一個以游牧為主、兼營農業的部族.其民俗、服飾與康居大同小異。
漢代時,阿蘭是中亞大國,《史記·大宛列傳》和《漢書·西域傳》均記其「控弦者有十餘萬人。」
可 薩
「可薩」為古突厥汗國的一個部族。「可薩」又作「曷薩」、「阿薩」.有人認為「可薩」,「曷薩」和「阿薩」等即今「哈薩克」同音異譯。
據史籍記載,可薩部在古突厥汗國的西部,即 漢代奄蔡故地。可薩人的國王,稱為答爾罕。可薩人以牧業為主,牧放的主要牲畜為牛和羊。「可薩」有四五個城市,城內有不少人定居,從事商業和農業。商業在可薩人中佔有重要地位。
咄 陸
咄陸為西突厥的一個部族.「咄陸」又作「都陸」,據對系譜資料的研究,即今哈薩克族大玉茲中的「杜拉特」部落名稱的異稱。有人認為咄陸是大玉茲烏孫的一支。
突騎施
突騎施是西突厥五部咄陸中最強大的一支,有人認為是烏孫部族的後裔。在哈薩克語中,突騎施被稱「撒里烏孫」,意即「黃烏孫」,這也說明突騎施是烏孫的後裔。
葛邏祿
唐代西域的葛邏祿部也與哈薩克族的源流有密切的關系。葛邏祿為突厥諸部之一,故地原在阿爾泰山之西南,原游牧於烏倫古河流域和額爾齊斯河流域及塔爾巴哈台山等地。葛邏祿統有謀落、熾俟、踏實力3個部落。8世紀60年代,突騎施部衰落,葛邏祿據有其地,建立葛邏祿汗國,於是突騎施統治下的古代哈薩克諸部又處於葛邏祿政權的管轄之下。在葛邏祿汗國時期,伊斯蘭教開始傳入伊犁。後來,葛邏祿與東來的回紇及西來的祥窘等部聯合建立了喀喇汗王朝,其疆域包括伊犁在內的中亞廣大地區。
有人認為,今哈薩克族中玉茲的阿爾根部落,即古代葛邏祿三部之一的謀落的後裔。
克 烈
克烈是今哈薩克族中玉茲的一個大部落,主要居住在阿勒泰地區,另外塔城、哈密、昌吉等地區也有。但克烈部早在蒙古興起之前,便聞名於世。遼金時期,克烈部游牧於杭愛山與肯特山之間的鄂爾渾河和圖拉河流域,西與篾兒乞惕和吉利吉斯部為鄰。當時,克烈是人口眾多、勢力強大的部落,其首領是王罕。王罕是與成吉思汗同時期的人,曾與成吉思汗的父親也速該把禿兒結為兄弟。也速該把禿兒死後,成吉思汗對王罕十分敬重,以父事王罕。後來,克烈部王罕常與成吉思汗的蒙古部結盟攻打韃靼、篾兒乞惕部。但這種結盟為時不長便告決裂。不久,成吉思汗率軍攻破王罕,奪取了克烈部的大部分領地。一部分克列部遷至西部領土(今哈薩克),這部分西遷的克烈部後來成為哈薩克族的組成部分。
乃 蠻
乃蠻部是今哈薩克族中玉茲的一個大部落,主要分布在我國新疆阿勒泰、塔城和伊犁三個地區。乃蠻部的歷史也很久遠,是古代突厥諸部之一.遼金時,乃蠻部與其他突厥諸部一樣,游牧遷徙。他們的主要居住地是大阿勒台、哈喇和林、可可雷昔刺思山和闊闊也兒的石山等.乃蠻與乞兒吉思、克烈、畏兀兒為鄰(拉施特《史集》第一卷第一分冊,中譯本第224頁)。
公元1204年,在成吉思汗征服克烈部之後,乃蠻王太陽汗聯合篾兒乞惕部和脫黑脫阿札答蘭部的札木合等,策劃攻打成吉思汗部。由於有人告密,成吉思汗先發制人,突然襲擊,將乃蠻部、篾兒乞惕部擊潰,太陽汗被殺。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又突然襲擊乃蠻不亦魯黑汗。乃蠻部毫無准備,不亦魯黑汗被擒,領地被占,部眾四散,有不少逃至額爾齊斯河流域和別失八里等地,這些乃蠻部後來都融合到哈薩克族中。
篾兒乞惕
有人認為,「篾兒乞惕」也是哈薩克源流之一,為今哈薩克族中玉茲克烈十二部之一。主要分布在現阿勒泰地區吉木乃縣。篾兒乞惕部落在遼金時並不屬於克烈部,是一個獨立的強大的突厥部落。後來由於戰爭的緣故,才融合到克烈部。
遼金時,篾兒乞惕部分布在色楞格河流域一帶,北鄰吉利吉斯、禿馬惕等部,南接克烈部,東連乃蠻部,西抵蒙古部。當時,篾兒乞惕部是人口眾多、非常好戰的部落,他們常與成吉思汗的蒙古部和王罕的克烈部發生戰爭。一次,篾兒乞惕部襲擊成吉思汗部,把成吉思汗的家和營地搶劫一空,還搶走了他的妻子孛兒帖。
不久,成吉思汗部擊潰了篾兒乞惕部,佔有其地,一部分篾兒乞惕部向西潰逃。後來,這部西逃 的篾兒乞惕人加入了克烈部,成為十二部阿克克烈之一。
弘吉刺惕
弘吉刺惕為今哈薩克族中玉茲的一個大部落的名稱,這一名稱,最早見於(遼史》遼金時弘吉刺惕是游牧於蒙古高原的較大的部落之一。分布在克魯倫河下游到額爾古納河一帶。西與蒙古部為鄰,西南與塔塔爾部相接,東南抵金朝邊界。
據史籍記載,弘吉刺惕部世代與成吉思汗的蒙古部聯姻,成吉思汗的妻子孛兒帖就是弘吉刺惕部落的姑娘。後來,弘吉刺惕部一部分人融合到蒙古族中,另一部分後來西遷成為哈薩克族的一部分。
札刺亦兒
今哈薩克族大玉茲的還有一個名叫札刺亦兒的部落。札刺亦兒在遼金時是居住在蒙古高原上的強大的部落之一。
蒙古汗國興起後,札刺亦兒部被臣服.成吉思汗出征中亞和伊朗時,軍中有許多札刺亦兒人及札刺亦兒將領。這些札刺亦兒後來可能留在中亞,成為組成哈薩克族的部落之一。
欽 察
欽察是哈薩克族來源之一,「欽察」系哈薩克族中玉茲的一個大部落名稱,一般譯作「克昔恰克」。
哈薩克族的鄰近部落對哈薩克的認識,是由「哈薩克」這個名字而開始的,至今已有幾個世紀。這種說法是確切的,因此哈薩克族直到今天還原封不動地保留著自己部落的名稱。
經過了漫長的歷史進程,哈薩克族逐步走向了完善和穩定。勤勞、勇敢的哈薩克族人民也正在為新疆的繁榮富強努力奮斗!
❻ 哈薩克族的那些歷史名人都有啥偉大事跡
法拉復比 (870-950年),法拉比是一位制傑出的哲學家、文學家、音樂家、天文學家和物理學家。通曉多種語言,在哲學、心理學、音樂、文學、數學、物理學、天文學和人文學等領域均有非凡成就,有20餘部著作傳世,代表作有《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的爭論》、《亞里士多德與埃利亞派之間的鴻溝》、《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的幻想》、《科學的起源》、《音樂全書》等。
米爾咱·馬黑麻·海答爾(1499-1550),16世紀哈薩克杜拉惕部著名歷史學家。他的歷史巨著《拉失德史》是研究中亞史必不可少的重要著作,引起世界歷史學界的關注,有英文、中文等譯本。
阿布賚(阿布里曼素爾)(1711-1771),哈薩克汗國著名可汗。他勇敢地擔負起領導抗擊侵略的歷史重任,在1723-1756年長達30多年的哈薩克-准噶爾戰爭時期,不僅表現出他的軍事天才,而且在清王朝、准噶爾和俄國的外交關系中顯露出了他傑出的外交才能。1757年遣其11部各頭人組成使團前往北京朝覲。接著於1758、1759、1760年連續三年派使者去北京和熱河朝覲,同時促進了哈薩克汗國與清朝的貿易往來。阿布賚曾出兵征討布亦魯特部和中亞及伏爾加河一帶的卡爾梅克人,取得重大勝利。
❼ 哈薩克族來歷民族經歷了哪些歷史變遷
哈薩克人是由8世紀前後進入河間地帶(阿姆河以東錫爾河以西地帶)的突厥人和13世紀中進入這一地區的蒙古人混居結合,於15世紀形成的民族。操突厥語,體形則屬於蒙古人種。20世紀晚期在哈薩克約有660萬人,在中國(主要在新疆)約有110萬人,在烏茲別克約有80萬人,在俄羅斯約有60萬人,在蒙古約有11.3萬人。哈薩克人是中亞操突厥語的,僅次於烏茲別克人的第二大民族。
哈薩克人是傳統的游牧民族,終年住在可移動的圓頂帳篷里(即蒙古包),其構造是可拆卸的木架,上面覆蓋毛毯。哈薩克人按季節移居為其牲畜(包括馬、綿羊、山羊、牛、和少數駱駝)尋找牧場。日常食品主要是乳製品輔以羊肉。發酵後的馬奶(koumiss,馬奶酒)和馬肉極為珍貴,但通常只有富人才享用得起。毛毯緊貼在蓬架上,使帳篷內外舒適整潔,並且可用來做斗蓬。皮革用來做衣服、容器和皮鞭,馬毛可編繩而牛羊角可做勺子和其他用具。
哈薩克人自認來自同一祖先,始祖有三子,因以形成大、中、小三個哈薩克游牧部落,分別占居原先的哈薩克汗國(今哈薩克)的東、中、西三部分。游牧部落再分為更小的集團,社會的基本單位是大家庭,不僅包括父母和未婚子女,也包括已婚兒子及其家庭成員,一起在帳篷聚居。部落中各層次的集團均在傳統上設有首領,但作為全民族,甚至一個游牧部落,難得聯合在一個共同的首領之下。
由於定居後的農業侵佔了牧場,哈薩克人的游牧生活逐漸衰落。19世紀,更多沿邊境的哈薩克人開始種植莊稼。俄國革命後許多富裕的哈薩克人帶著牲口逃往中國新疆或阿富汗,留下的游牧民終於組織起畜牧集體農場而定居。絕大多數的哈薩克人現在成為定居的農牧民,畜養羊群和其他牲畜及種植莊稼。到1934年,在原蘇聯只剩下一個游牧部族。不過在中國新疆還存在許多游牧部落。
哈薩克人族源
哈薩克族的族源比較復雜,包括了古代不同時期進入這個地區的斯基泰人,(塞種是波斯,印度史料的稱呼),烏孫、康居、奄蔡人、大月氏、匈奴、柔然、鐵勒、可薩人,契丹、蒙古等民族。哈薩克這字有四解釋:尼合邁德·蒙加尼指出是奄蔡的異譯。這字也有白天鵝的意思。kaz是天鵝,ak是白。他們把自己說成是天鵝化身成的美女與一個男人生出的後裔。俄羅斯人拉甫羅夫指出在八世紀僧侶葉弗卑尼著作中的哈索格即是哈薩克,哈薩克在北高加索的卡巴爾達-巴爾卡爾語中是指處境不好,無家可歸的人。在晚清,丁謙指出哈薩克是可薩人的異譯。
❽ 哈薩克人的歷史
哈薩克人歷史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統計局公布,新疆登記人口已達1925萬人,此數據包括外來人口,不包括外出人口。普查登記常住人口為1846.26萬人。
新疆的哈薩克族1996年人口數為125.85萬人,主要分布於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的伊犁、塔城、阿勒泰三地區以及巴里坤哈薩克族自治縣、木壘哈薩克自治具等地,主要從事畜牧業產,現有已由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走上窩居或半定居的農牧結合的道路,少部分人從事其他經濟活動。哈薩克族的語言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文字系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普遍信仰伊斯蘭教。
哈薩克族的族源可以追溯到漢代的烏孫、康居。在15世紀中期哈薩克汗國建立之前,已有許多後來加入哈薩克族的部落長期在我國新疆北部及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的地區游牧。17世紀後半期,統治新疆及附近地區的蒙古准噶爾部向周邊擴張,許多哈薩克族人被迫離開放鄉。18世中期,清政府平定了准噶爾貴族叛亂,哈薩克牧民又回到了原住牧地。在沙俄侵略中國西北邊疆的過程中,許多哈薩克部落不願受俄國統治進而又陸續遷入新的中俄邊界中方一側。這些先後游牧和遷徒到中國境內的哈薩克部落構成了今夫我國的哈薩克族。
歷史
在成吉思汗開始進行征服前和進行征服活動時,哈薩克諸部落雖然採取了聯合進行抵抗的措施, 但這一事業並不順利。各部落封建貴族未能做到真正的聯合。 哈薩克各部落建立「阿拉什」聯盟的進程始於13世紀。 15世紀中葉建立了哈薩克汗國,根據哈薩克民間傳說和歷史文獻,首次將哈薩克各部分為三個玉茲,進行治理的汗(國王)之一—賈尼別克汗,他被哈薩克民眾尊稱為「賢士賈尼別克」。克列汗和賈尼別克汗是哈薩克汗國的創建者。他們的生卒年不詳。一般推斷他們是在1472-1473年間在戰爭中去世的。 1480-1511年,哈薩克汗國的汗克列汗之子穆爾恩德克。穆爾恩德克汗死後,賈尼別克汗之子哈斯木汗登基為汗,他是個眾望所歸很有威信的蘇丹。哈斯木汗時期(1511-1523年),哈薩克諸部已得到統一,哈薩克汗國人口達到100萬,軍人30萬。當時哈薩克汗國遠近聞名。 由於在哈斯木汗時期哈薩克汗國得到很大發展,國力強盛,哈斯木汗為哈薩克汗國立下了汗馬功勞,建立了豐功偉績。因此他在哈薩克汗國內外,以及在後代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威望,與克列汗和賈尼別克汗一樣,被認為哈薩克汗國的奠基者和締造者之一。 1523年哈斯木汗去世以後,哈薩克汗國統治集團內部發生爭奪汗位的激烈斗爭。哈斯木汗的繼承者塔赫爾登基汗位期間(1523-1533年)和此後的布依達席繼承汗位期間,哈薩克蘇丹(貴族)之間的內訌加劇,矛盾變得異常激烈,汗國幾乎處於分裂狀態。1538年哈斯木汗的之子哈克納扎爾繼承汗位。他一直執政到1580年,在位時間長達40多年。哈克納扎爾登基汗位之後,立即著手採取得力措施平息內亂,鞏固汗國的統一;同時恢復了與各鄰國的友好關系。加強了與吉爾吉斯的聯盟。
1580年,哈克納扎爾汗去世之後熙芥登基汗位(1580-1582年),但他在位時間短暫。此後熙芥汗之子萄葉克勒繼承汗位(1582-1598年)。不久萄葉克勒汗去世,其子也斯木登基汗位(1598-1628年)。也斯木汗之後其子楊吉爾汗繼位(1628-1652年)。楊吉爾汗時期,哈薩克汗國東部的准噶爾部崛起,准噶爾封建貴族對哈薩克汗國形成日益嚴重的威脅,經常攻打哈薩克汗國。 楊吉爾汗之子陶克於1680年繼承汗位。當時他將牙帳設在塔什干,對哈薩克各部進行了有效的治理。他通過哈薩克三個玉茲德高望重的比官,很好地推行了自己的政策。1721年陶克汗去世,哈薩克三個玉茲的統治集團忙於爭權奪利。這時准噶爾汗策妄阿拉布坦利用這一時機,於1723年春天率領大軍對哈薩克汗國發動了突然襲擊。這一春天,大雪成災,面對突如其來,殺氣騰騰的准噶爾軍隊,哈薩克人毫無戒備,猝不及防,被迫丟下牲畜、氈房、衣物等四散奔逃,來不及逃走的或被屠殺,或被俘虜。1723-1729年,在准噶爾的連年侵襲擊下哈薩克族背井離鄉,家破人亡,損失慘重,因而被稱為大災難年頭—「災難降臨,四散奔逃,阿勒卡湖邊,遍地屍體。」 在如此嚴峻的危急時刻,哈薩克上層貴族由於內耗,未能及時組織人民抗擊入侵者。而哈薩克人民中卻涌現出了許許多多的勇士。其中最有名的有大玉茲的撒卜拉克;中玉茲的哈班拜、博亘拜、賈尼別克;小玉茲的台拉克等。
1728-1730年,哈薩克軍隊對准噶爾軍隊進行了打擊,並從小玉茲和中玉茲的一部分領土上趕出了准噶爾佔領者。這大大鼓舞了人民的士氣,增加了人民戰勝敵人的信心,哈薩克軍隊人數日益壯大。 1730-1731年,哈薩克小玉茲阿布裏海爾汗為達到統治哈薩克三個玉茲的目的,從而投靠。臣服於俄國。因此,領導和組織哈薩克人民反擊准噶爾侵略的重任歷史地落到了以哈班拜為首的人民英雄門的肩上。 在事關民族生存亡之危急關頭,年輕的蘇丹阿布賚通過參加決定性的戰役,並以其英勇善戰和智謀而嶄露頭角。他經受了許許多多的考驗和 嚴峻的挑戰,證明自己不僅是一個英勇善戰的英雄,而且也是一個雄才大略的外交家和領導人。 阿布賚(1711-1781年),原名阿布勒曼素爾,系哈薩克楊吉爾汗之第五世孫。從1734-1781年沙俄,准噶爾,滿清政府等周邊鄰國與哈薩克中玉茲交往時,都與阿布賚打交道。為抗擊准噶爾貴族的侵略,阿布賚積極團結哈薩克三個玉茲德高望重的比和肩負保家保家衛國重任的勇士;改善了與三個玉茲的汗和蘇丹的關系;組建了很有戰鬥力的騎兵隊伍。這一切使他在哈薩克人民群眾中的威望日益提高。1781年他不幸的去世了。 1781年他去世之後哈薩克的中玉茲之間又發生了分散。1781年阿布賚的之子瓦力繼承汗位。1818年他去世之後他的之子博克愛繼承了汗位。不幸的是他1818年去世了。 19世紀22年沙俄消滅了哈薩克汗國的汗位。就這樣哈薩克汗國生存了366年(1456年至1822年)。
❾ 哈薩克族有多久的歷史
雖說哈抄薩克族的族源可以追溯到襲漢代的烏孫、康居。但是「哈薩克」這個名稱名稱最早出現於15世紀初期。15世紀20年代,在蒙古金帳汗國東部出現了烏孜別克汗國, 以錫爾河下游為中心,北至托博爾河,東北至額爾齊斯河。1456年,汗國有兩個「蘇丹(部落首領)」-----吉來和扎尼別克,由於內訌向東逃入亦力把里(東察合台汗國)統屬地區,亦力把里汗將楚河、塔拉斯河流域西部七河地區讓給他們游牧,以增強自己的實力。這一部分脫離烏孜別克汗國的人被稱為哈薩克人,意為「避難者」或「脫離者」。哈薩克人隨後建立了自己的國家----哈薩克汗國。隨著汗國的壯大,周鄰民族的加入,到15世紀末,哈薩克民族最後形成。如此算來,「哈薩克」作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民族已經有近600年的歷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