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廣州博物館的建築布局
廣州博物館鎮海樓展區位於風景秀麗的越秀公園,館址為廣州有名的一座古建築——鎮海樓。鎮海樓曾名望海樓,因樓高五層,俗稱「五層樓」。它始建於明代洪武十三年(1380年),時守將朱亮祖為拓展城區,合宋代三城為一,修城牆橫跨城北越秀山,並在最高處建此城樓。登樓眺望,羊城景色盡收眼底。數百年來,詩人墨客詠嘆之篇不絕。清以來一直為「羊城八景」之一。
五層樓展區分布為: 首層,廣州地理模型與廣州古城市示意圖; 二層,出土的新石器、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公元前4000年-公元589年)的歷史文物; 三層,陳列隋、唐、宋、元、明、清時期的歷史文物; 四層,陳列明清,特別是清代歷史文物; 五層,陳列鴉片戰爭後,即中國近代文物的歷史資料,說明廣州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策源地。 在鎮海樓西側,有1964年建的碑廊和炮座。碑廊立有古代碑刻二十三方;炮座安放有明崇禎年間至鴉片戰爭時期廣州地區鑄造的城防大炮,還有購自德國克虜伯兵工廠的鋼鐵鑄炮。東側有1986年所建的專題陳列室,經常舉辦各種臨時性或紀念性的專題展覽。
鎮海樓內陳列的是廣州博物館的基本陳列《廣州歷史陳列》。《廣州歷史陳列》以城市建設發展為主線,通過七百多件古代和近代文物、照片和資料,從政治、經濟、文化、風俗等方面展示廣州兩千多年歷史變遷的軌跡,使人們從中了解廣州歷史發展慨貌和文化特點。
博物館展館是在1992年新建的,是一座具有現代化設施的新陳列大樓,樓的四面都是白色的浮雕,陳列面積2197平方米,陳列大樓的南邊,露天陳列鴉片戰爭時期中國軍民抗擊英國侵略的3尊鐵炮以及300多年前墜落在英德縣的一塊8000多斤重的隕鐵。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爭紀念館館址位於廣州市廣園中路34號的三元古廟。館址三元古廟原是一座兩進一廡廊供奉北帝的道教神廟,建有山門、香亭、正殿、兩廊和偏間,佔地面積1025平方米,建築面積446平方米,青磚石腳,硬山頂,灰塑博古屋脊上飾以琉璃鰲魚寶珠,前廊及廟內四壁上繪有「伏生傳經」等壁畫和圖案花紋。150年前,鴉片戰爭的炮火打破了三元里村寧靜的鄉村生活 ,三元里人民在三元古廟前誓師抗英,村民在打死打傷若干英兵後,到三元古廟,商議抗英對策,以三元里為中心,聯絡附近103鄉,隨後發生了驚天動地的牛欄崗之役。從此,這座建於清初順治年間的小廟名揚中外。寫下了近代史上中國人民反對外來侵略自發斗爭並取得勝利的第一頁。三元古廟亦成為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革命遺址。
解放後,廣州市人民政府對三元古廟幾經修繕,較好地保持了古廟原貌。1961年,三元古廟成為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第一號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辟為三元里人民抗英斗爭紀念館,郭沫若先生題寫館名。該館現分別為廣州市、廣東省以及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館內常設陳列《三元里人民抗英斗爭史跡陳列》,陳列著當年抗英用的三星旗、武器、螺號、飛柬、揭帖、檄文等文物,還有抗英群眾繳獲的英軍槍支、刀劍和軍服,以及三元里農民高擎三星旗在北帝神像前誓師抗英的場景復原圖等,真實再現了三元里人民抗英斗爭的史實,永遠為後人敬仰。 黃花崗起義指揮部舊址位於越華路小東營5號,是一座頗具嶺南民居特色的青磚大屋建築。它座北向南,佔地五百餘平方米,在清代這里是一官員的住宅,稱「朝議第」。後雖幾經易主,大屋仍保持原有的四進三開間、單層、兩面坡頂素瓦的格局。跨進趟櫳門,可見院內每進之間均以天井相隔,木雕花隔扇朴實大方。1911年4月,黃興由香港抵穗,將起義指揮部設在當時距清兩廣總督署(現省民政廳所在地)最近的小東營這處民宅。4月27日(農歷三月二十九日),黃興親率「選鋒隊」(敢死隊)一百多人由此出發攻打兩廣督署。這次起義雖然失敗了,卻揭開了辛亥革命序幕。
此幢大屋至建國後成為曾任廣東省政府副主席、愛國民主人士李章達先生的產業。1956年李章達之子李誦剛遵照其生父的生前願望,將房屋獻給國家。1958年,被辟為紀念館。1962年,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⑵ 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怎麼樣
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廣州近代歷史博物館位於烈士陵園西面,是二層的建築物,版圓頂中堂是會權議室,環繞的走廊是展館。環境幽靜,遊人不多,館藏文物甚多,歷史資料豐富,圖文並茂,值得一游,很有教育意義,受益匪淺。首層展示從鴉片戰爭到新中國成立近百年來,廣州人民為反抗外國侵略者和改造舊中國所進行浴血奮戰的艱苦歷程;二樓記錄了近代發展史,展示了廣州的民俗風情、民間工藝……宏偉的中堂會場還保留著當年的擺設,好似置身於其境。了解過去,更會珍惜今天。
⑶ 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怎麼樣
簡介: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成立於1959年,是目前廣東省內建館時間最早的專題內性革命歷史博物館,隸屬廣州市容文化局。我館位於廣州市中山三路的烈士陵園內,館內綠林成蔭,環境優雅。為了全面反映廣州近代(鴉片戰爭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歷史的發展,在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基礎上,1996年7月23日,廣州市編制委員會批准成立廣州近代史博物館,兩塊館牌同一館舍。館內現有文物文獻藏品1萬多件(套),歷史照片2.5萬多張。
注冊資本:4136萬人民幣
⑷ 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的機構設置
館長:楊琪
副館長:歐陽旦霓
副館長:周軍 辦公室:負責全館日常行政事務,協調各部門工作進度,承擔我館黨辦、館辦、外事、人事、財務、總務、資產管理、對外接待、舊址維修、水電維護等各項管理工作。
陳列部:編輯我館各類展覽的陳列提綱,對外承接各種展覽的編輯、設計、製作任務,開展有關陳列、編輯、設計等學科的科研工作並出版相關科研成果。
研究室:承擔廣州近代歷史課題及博物館學的研究工作並出版研究成果。
文物徵集保護管理部:承擔我館藏品的收藏、保管、研究、整理和建檔工作,重點開展對館藏文物和文物保護技術的研究,並提供研究成果和信息供陳列展覽、業務宣傳使用。
信息部:負責本館的信息化、網路化工作和圖書資料信息的整理、收集、匯編的工作,為館領導作決策提供相關的信息,為研究人員提供各門類檔案的收集、整理、鑒定、保管、統計、利用和編研檢索的工具。
宣傳教育推廣部:負責廣州市區內各展覽場所的講解接待任務,組織各類型的巡迴展覽,開展教育推廣工作,做好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管理工作。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負責黃埔軍校舊址的導游和各類展覽的講解工作及接待任務,利用黃埔軍校舊址資源進行宣傳教育推廣工作,做好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管理工作,製作推出有關黃埔軍校歷史的展覽進行巡迴展示,提高黃埔軍校的聲望,及時報道有關黃埔軍校舊址活動的新聞稿。
保衛科:承擔全館安全保衛工作,主持我館綜合治理、消防管理、舊址安全的日常工作。
⑸ 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的概述
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是中國地方專門性博物館。位於廣東省廣州市中山三路廣州起義烈士陵園內。1957年籌建,1959年建成開館。
該館館址面積約2000平方米。是一座中間大廳、繞以迴廊、兩層圓頂的建築。它原是清末廣東咨議局。辛亥革命後,廣東人民在這里召開大會,宣布反清獨立。 1921年5月5日,孫中山就任非常大總統,在這里舉行宣誓就職典禮。1925年9月底,成為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所在地。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和第三次全國勞動大會等重要會議在這里召開,毛澤東主編《政治周報》時在這里辦公,譚延闓、李富春主辦的中國國民黨政治講習班和何香凝主辦的中國國民黨婦女運動講習所在這里上課。它是大革命時期一個重要的革命舊址。
該館還管轄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中國共產黨廣東區委舊址紀念館、中華全國總工會舊址紀念館、廣州起義紀念館和胡志明主辦的越南青年政治訓練班舊址等附屬館。該館館藏文物、文獻1.3萬件,歷史照片1.3萬張。一級品20件。尤其珍貴的有 1927年廣州起義時寫著「廣東工農兵擁護蘇維埃政府大會」 的兩條標語 「打倒帝國主義」、「工農兵起來,擁護蘇維埃政府」。重要的文物還有辛亥革命時期的共和紀念帕、中國同盟會入會證、中共廣東區委辦黨校的教材《訓練材料第二集》、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生潘學吟的畢業證書、陳毅在粵北領導游擊戰爭時用過的皮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從東北打到海南島的功臣炮和「威震敵膽」的旗幟。
該館以廣東人民革命斗爭史為基本陳列,介紹從鴉片戰爭到全國解放這個歷史時期廣東人民為民族獨立解放而進行英勇斗爭的歷史。其中以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為重點。此外,還在中華全國總工會舊址紀念館設大革命時期「全總」領導工人運動事跡陳列室,在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設校史陳列室,在中共廣東區委舊址設區委革命事跡陳列室,在廣州起義時廣州蘇維埃政府舊址設廣州起義事跡陳列室。
該館編輯出版了《廣州起義資料》、《黃埔軍校史料》、《中共「三大」資料》,還與其他單位合編出版有《廣州起義回憶錄專輯》、《黃埔軍校回憶錄專輯》、《中國國民黨「一大」史料專輯》等書。
⑹ 廣州近代史博物館的介紹
廣東革復命歷史博物館(廣州近代制史博物館1)成立於1959年,是目前廣東省內建館時間最早的專題性革命歷史博物館,隸屬廣州市文化局。我館位於廣州市中山三路的廣州起義烈士陵園內,館內綠林成蔭,環境優雅。為了全面反映廣州近代(鴉片戰爭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歷史的發展,在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基礎上,1996年7月23日,廣州市編制委員會批准成立廣州近代史博物館,兩塊館牌同一館舍。館內現有文物文獻藏品1萬多件(套),歷史照片2.5萬多張。
⑺ 廣州近代史博物館和廣州革命歷史博物館什麼關系
同一地方。1959年成立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1996年,廣州市編制委員會批准成立廣州近代史博物館,兩塊館牌同一館舍。
⑻ 廣州紅色文化館有哪些怎麼去
廣州紅色文化館還蠻多的啊,比如說廣州起義紀念館,畢竟廣州起義,革命聖地的遺版產好多,個人覺得黃權埔軍校舊址不錯。而且廣州市博物館這些都是紅色文化館啊,那想要在廣州市中心的並且免費的,可以去三大舊址,小東營,革命博物館,老東山,越秀啊,哦對了三元里抗英的在白雲區。
反正,怎麼去直接導航就好啦。
⑼ 廣州有哪些革命遺跡或者歷史名勝
1、中山紀念堂
奉化總理紀念堂前身為中山紀念堂。奉化老城北部的錦屏山,宋代起即為民眾踏青優游之地。1925年3月孫中山先生逝世後,原有的錦屏山宋家坪公園改建為中山公園,並著手增建中山紀念堂、縣立圖書館(後稱中正圖書館)等公共建築。
「無論是破土動工,還是落成,奉化中山紀念堂都堪稱第一。」裘國松在1994年出版的《奉化市志》中找到了依據,「1934年1月由陳布雷堂兄、近代寧波文化名人陳訓正撰寫的《奉化中山公園記》,明確記載奉化中山紀念堂是在1925年6月,也就是孫中山辭世滿百日的時候動工興建的,並歷經三個寒暑於1928年落成」。
⑽ 廣州近代史博物館觀後感
中國的近代史,是一部灑滿革命烈士鮮血的歷史,是一部仁人志士探索前進的歷史。百年來,不計其數革命志士為了探索中國前途,為了中國的獨立自主,為了中華民族的富強,為了中國人民應有的人權,更為了中國的統一強大,拋頭顱、灑熱血,前赴後繼英勇獻身。
穿過廣州近代歷史博物館長長的走廊,我們看到了1839年林則徐在虎門英勇地將那一箱箱罪大惡極的鴉片銷毀;看到了廣州三元里人民痛擊英國侵略者留下來的炮台和武器;看到了洪秀權的畫像,想到了太平天國運動。接著太平天國運動失敗,洋務運動爆發,中法戰爭,甲午中日戰爭,一個沉積幾千年的民族一次又一次地被蹂躪、瓜分和凌辱。六君子的血跡仍未褪色,鴉片戰爭的硝煙依然彌漫,北洋水師的覆沒依舊歷歷在目,黃花崗前的血河還在流淌,三民主義口號剛剛響起,隨即國民黨的白色恐怖又籠罩在整個中華大地。在博物館中彷彿歷史重流,一切的一切都感受到那個時代帶給我們的震憾,感覺著中國人民一步步走來的不容易。漫步在博物館的長廊,思索著近代的中國,心靈得到了洗禮,不禁贊嘆革命烈士的愛國主義精神,更加激發了我的愛國主義精神。我堅信在不久將來,中國一定會變的更強大、更繁榮、更昌盛。
展館內革命烈士的血衣和就義前一封封飽含深情的家書,字里行間滲透著對家人的牽掛和內疚,深情的表露中又真切地體現了「他們先天下之優而優、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寬廣胸襟與深明大義的豪邁氣概。回首歷史,從「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的譚嗣同,到「當亦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為天下人謀永福也」的林覺民,從「為了明天的青年能夠愉快的工作,幸福的相愛,我們死而無憾」的周文雍、陳鐵軍,到視死如歸的江姐,他們的豪言壯語,他們的真情流露使我更加堅信中華民族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民族,中國人民是懷壯志豪情的人民。
一曲悲壯的革命的歷史告訴了我,無數革命烈士的鮮血告訴了我,中華民族的英雄兒女們的英雄本色告訴我:在我們民族最危險的時候,總有一批仁人志士,他們心懷一種超越人世間任何艱險的信念,在黑暗中不斷的探索,為了心中的理想,他們頭可斷、肢可折,為了全中國的大家,不惜犧牲自己的小家。而在今天的和平年代,我堅信:若祖國面對危機,當民族面臨危難時,一定會有更多這樣的人為了信念與理想毫不猶豫的獻出自己的鮮血,因為我們骨子裡流淌著中華民族的血液,我們都是中國人。
在我國歷史上,愛國主義從來就是動員和鼓舞人民團結奮斗的一面旗幟,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抵禦外來侵略和推動社會進步中,發揮了重大作用。在愛國主義精神的激勵下,我們的國家和民族自強不息,具有偉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從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到林則徐的「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從孫中山第一個喊出「振興中華」,到鄧小平的肺腑之言「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動力,是每一個中國人成就偉大人格的根本所在。雖然我們沒有經歷過黃花崗起義,雖然我們沒有經歷過祖國生死存亡之際最黑暗的日子,雖然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雖然我們的生活相對是寧靜的,但是青春與激情將永遠伴隨我們,報效中華的赤子之心將永不變更。我們深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們更加要熱愛自己的祖國,忠於黨,隨時做好為共產主義事業奉獻自己一切的准備。我會在平時的工作、學習中嚴格要求自己,將自己的愛國主義激情轉化為實際工作學習中永不熄滅的熱情和永不放棄的堅持。具體到實際工作學習中,就要做到不怕困難、迎難而上,認認真真想問題,踏踏實實幹事情。在本職崗位上爭先進,在日常工作中創優秀,在大是大非前樹形象,用自己的行動促使創先爭優活動落到實處,見到實效,為加快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添磚加瓦,提速增效。在「三思三創」主題教育實踐活動中,解放思想、轉變作風、爭創一流。牢固樹立服務發展、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的意識,創新工作機制,創新工作方法,扎實推進基層黨建工作新發展。
參觀完廣州近代史博物館,再看看眼前繁華的廣州,環顧四周,昔日的小漁村已經聳起一排排機聲轟鳴的廠房;山脊上高速公路輸送著文明和富強;溢綠滴翠的田野襯托出農家欣慰的笑臉;座座大橋像條條彩虹模架在峰嶺之間,眼前的一切告訴我昨天已經遙遠,時代在飛速前進、民族在展翅高飛、巨龍在扶搖直上。先驅和烈士們若有知,一定會為民族的強大而熱淚盈眶。
希望在於奮斗,未來在於行動。民族的命運掌握在我們這代人手中,祖國的昌盛系於我們一身。我為歷史博物館所記載的深重歷史而震撼和感動,而我更愛它美好的未來,因為那將是我們智慧和汗水的結晶。讓我們在未來不同的崗位上都書寫下光輝燦爛的一筆,在未來的史冊中匯成輝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