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中國的歷史上,有哪些瘟疫導致了人口的大量死亡
對於這個問題的話,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明朝末期的那一次瘟疫了,那次瘟疫的話,波及范圍之廣,受害人數之多,都是歷史罕見的。
可以說有非常多的人都會說這次瘟疫是導致明朝覆滅的直接原因,我這樣說的話,恐怕大家應該會對於它的嚴重性能夠認識的更加的清楚,一次瘟疫就導致了一個王朝的覆滅,有人會說我這樣說太過於誇大其詞。
綜合上述,我們大家就應該可以了解到這場瘟疫究竟是多麼的嚴重了。
以上就是我對於這個問題的一些回答,不知道大家對於這個問題有沒有一些其他的看法呢?或者是你了解過歷史上發生哪些非常重大的瘟疫呢?歡迎大家在下方一起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2. 介紹一下歷史上曾發生的嚴重瘟疫
莫斯科黑死病(1971年)
莫斯科最初出現鼠疫跡象是在1770年底,到1771年春季變成流行性大瘟疫。當時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譬如設立隔離區,銷毀被污染的財產,關閉公共浴池等。此次大瘟疫造成市民的極度恐慌和憤怒。整座城市的經濟陷入癱瘓,主要是因為許多工廠,市場,商店,和行政大樓已被關閉。接下來是糧食嚴重短缺,造成大部分莫斯科人的生活水平日益低下。為逃避瘟疫,貴族階級和有錢人紛紛離開莫斯科。1771年9月17日早晨,大約1000人再次聚集在Spasskiye門口,要求釋放被俘的反政府武裝分子和消除隔離。軍隊試圖驅散人群,但無法驅散,最終只能再次鎮壓暴亂。大約300人被監禁。9月26日,卡拉辛奧爾洛夫(Grigory Orlov) 手下的一名政府官員被派往莫斯科恢復社會次序。為減輕瘟疫帶來的影響,政府採取了一些措施,比如為市民提供工作機會,發放食物給他們,最終平息了莫斯科民眾的不滿情緒。
馬賽大瘟疫(1720 – 1722)
1720年,馬賽遭逢瘟疫侵襲,這是該市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一次災難,也是18世紀初歐洲最嚴重的瘟疫之一。
1720年,法國馬賽突發瘟疫,影響了整座城市和周邊城市,造成10萬人死亡。這場瘟疫來得快,去得也快,馬賽很快從瘟疫中恢復過來。經濟只用了短短的幾年就恢復了,並發展很快,貿易擴展到西印度群島和拉丁美洲。截至1765年,人口增長恢復到1720年之前的水平。這場瘟疫不像14世紀發生的黑死病破壞性那麼大。
這場瘟疫結束得快與法國政府採取的強硬措施不無有關。政府規定如馬賽市民與普羅旺斯和其它地方的人有任何來往或溝通將會被處以死刑。為加強隔離,還建立了瘟疫隔離牆.
古羅馬「安東尼瘟疫」(公元164—180年)
古羅馬「安東尼瘟疫」是因為傳染而引起的。據史書描述得此傳染病的症狀為:劇烈腹瀉,嘔吐,喉嚨腫痛,潰爛,高燒熱得燙手,手腳潰爛或是生了壞疽,感到難以忍受的口渴,皮膚化膿。
在近東打戰士兵回到羅馬帝國,帶來了天花和麻疹,傳染給了安東尼的人們。傳染病奪走了兩位羅馬帝王的生命。第一位是維魯斯(Lucius Verus),於169年染病而死,第二位是他的繼承人馬可·奧勒略·安東尼(Marcus Aurelius Antoninus),做帝王做到180年,也因被傳染難逃厄運。
9年後瘟疫再次爆發。 據羅馬史學家迪奧卡稱,當時羅馬一天就有2千人因染病而死,相當於被傳染人數的四分之一。估計總死亡人數高達5百萬。在有些地方,瘟疫造成總人口的三分之一死亡,大大削弱了羅馬兵力。
瘟疫對羅馬帝國的社會和政治也有著極大的影響,特別是對文學好藝術領域的影響。上面這幅圖上的坑裡的遺骸就是傳染病死者的屍骨,讓人觸目驚心。
雅典鼠疫(公元前430–前427)
公元前430到前427年,雅典發生大瘟疫,近1/2人口死亡,整個雅典幾乎被摧毀。有專家認為此疫即鼠疫。雅典鼠疫是一場毀滅性的傳染病,襲擊了整座古希臘羅馬城。
希臘史學家修昔底德對這場毀滅雅典的瘟疫的進行了這樣的描述。「身強體健的人們突然被劇烈的高燒所襲擊,眼睛發紅彷彿噴射出火焰,喉嚨或舌頭開始充血並散發出不自然的惡臭,伴隨嘔吐和腹瀉而來的是可怕的乾渴,這時患病者的身體疼痛發炎並轉成潰瘍,無法入睡或忍受床榻的觸碰,有些病人裸著身體在街上游盪,尋找水喝直到倒地而死。甚至狗也死於此病,吃了躺得到處都是的人屍的烏鴉和大雕也死了,存活下來的人不是沒了指頭、腳趾、眼睛,就是喪失了記憶。」
當時正處於伯羅奔尼撒戰爭的第二年,正當雅典勝利垂手可得時。據說鼠疫由比雷埃夫斯傳入雅典,比雷埃夫斯是雅典的港口城市,也是主要的食物和日用品來源地。斯巴達和地中海東部一些地方也受到疾病的襲擊。
此瘟疫曾於公元前429年和427年冬天兩次死灰復燃。現代歷史學家不同意鼠疫是雅典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失敗的原因的說法。然而,人們普遍認為,戰爭的失敗為馬其頓的勝利鋪平了道路,最終,建立了羅馬帝國。據史料記載,此次瘟疫以多種形式爆發,包括傷寒,天花,麻疹,以及中毒性休克綜合征等。
米蘭大瘟疫(1629–1631)
1629年至1631年,義大利爆發了一系列的鼠疫,通常稱為米蘭大瘟疫。包括倫巴和威尼斯,此次瘟疫造成大約28萬人死亡。米蘭大瘟疫是黑死病開始後的所有流行性瘟疫中的最後一次大瘟疫。
1629年,德國和法國士兵將傳染病帶到義大利曼圖亞。在三十年戰爭中,威尼斯軍隊感染了疾病,當他們撤退到義大利中北部時,將疾病傳染給了當地人。當時米蘭總人口為13萬,在這次瘟疫中染病而死的人數高達6萬人。
美洲瘟疫(16世紀)
歐洲人到來之前,這里居住著400萬到500萬的原住民,其中大多數都在16世紀幾十年間死去,有歷史學家甚至稱它為「人類史上最大的種族屠殺」。不過,奪取印第安人生命的最直接殺手不是歐洲人的槍炮,而是他們所帶來的瘟疫。當哥倫布抵達新大陸時,歐洲人就已經經歷了多次致命傳染病的浩劫,也從中找到了治療一些傳染病的方法。但是,美洲之前長期與歐亞非大陸隔離,印第安人也幾乎與這些疾病完全隔絕。歐洲人的疾病隨著哥倫布的第一次美洲之旅後開始蔓延到新大陸。腮腺炎、麻疹、天花、霍亂、淋病和黃熱病等,這些早已被歐洲人適應的疾病對印第安人來說卻極具殺傷力,因為他們的免疫系統幾乎缺乏抵抗力,尤其是麻疹和天花。因此阿茲特克人等中美洲原住民即使擁有歐洲人攻不破的城牆,但卻被外來的瘟疫打敗。
瘟疫摧毀了阿茲特克。1521年,當墨西哥殖民者的軍隊開始圍攻墨西哥原住民阿茲特克人的堡壘時,他們遇到了頑強的抵抗,進攻一次次被擊退。受到重創的西班牙人原以為阿茲特克人會趁機發動致命反擊,但是城堡里的軍隊卻遲遲不見有什麼動作。這給了西班牙人喘息的時間,8月21日,他們發動了新的攻勢,卻並沒有遇到任何反抗。而城堡里的情形讓他們自己也難以置信:死屍遍地,到處彌漫著腐屍的氣味,比西班牙軍隊更致命的力量已經橫掃過這個城市,那就是瘟疫。
有人曾經認為,是落後的武器和技術讓美洲印第安人敗給西方殖民者。因為在傳統觀念中,歐洲人的先進武器一直是他們獲勝的關鍵,但是當時的西方火槍並不先進。印第安人很快發現,雖然火槍威力巨大,但要瞄準卻不容易,他們對於新武器的畏懼感也隨之消失。而且印第安人弓箭的遠程威力也並不遜色。在15世紀時候,拉美印加文化就已經達到了鼎盛,他們修建田地,社會分工明確,造就了繁榮的經濟,他們的天文地理知識足以讓現代人驚嘆。然而,就這這樣一場瘟疫卻讓這樣一個並不落後的種族在短短幾十年間瀕臨滅絕。
實際上,歐洲傳染病的蔓延速度完全超過了殖民者向美洲大陸的推進速度,那些從海岸居民口中得知歐洲人到來的印第安人,多半也同時被感染上了新的疾病。因此,當殖民者在16世紀20年代抵達智利時,這里的印加文明已經遭遇上了天花的重創,整個王室幾乎都被瘟疫奪去了生命。而新的王位之爭將整個國家一分為二,這才使得西班牙人有可乘之機。
對疾病的抵抗力也是當時瘟疫導致盛行的原因。傳染疾病菌多從動物身上變異而來,先傳染給人,然後才在人類群體中傳播。由於歐洲農業歷史悠久,家畜眾多,在幾千年來與病菌的頻繁接觸已經形成適應性;印第安人則不是,農業的欠發達讓他們先天缺乏和家畜接觸的經驗,肌體很少遭遇此類病菌,也就全然沒有免疫力,所以在天花面前潰不成軍。而非洲人由於較早和歐洲人接觸,也擁有相似的免疫系統和抵抗力。而疾病的傳播也可以是雙向的。當時,唯一一種從美洲傳入歐洲的疾病是梅毒,它奪走了大量的歐洲人的生命。
倫敦大瘟疫(1665-1666)
倫敦大瘟疫是指一場於1665年到1666年發生在英格蘭的大規模瘟疫。在這場瘟疫中,有七萬五千到十萬人喪生,超過當時倫敦總人口的五分之一。它在歷史上被確定為淋巴腺鼠疫(bubonic plague)引起的大面積黑死病,由人通過跳蚤感染了鼠疫耶爾森菌 。1665年這場傳染病是淋巴腺鼠疫在英格蘭的最後一次大規模爆發。
瘟疫的來源有兩種說法。一種說來自法國,1665年4月,兩個法國海員昏倒在倫敦西區特魯里街與朗埃克路口,後來他們身上攜帶的病毒引起了大范圍的傳染。另一種說法是說鼠疫病毒來自荷蘭,這種疾病自1599年起就在荷蘭當地傳播了。瘟疫襲擊的第一個地區是倫敦的聖吉爾斯教區。1664年底至1665年初的冬天,就已經有病例在那裡出現,但直到1665年開春,由於人口的大量增加和衛生條件的急劇惡化,疾病才大規模迅速地傳播開來。到了1665年7月,瘟疫已經遍布倫敦城。當時的國王查爾斯二世以及他的家人都被迫離開了倫敦前往牛津郡,但市長和參事仍在堅守崗位。而一部分神職人員、醫生和葯劑師也因此忙碌了整個夏天。滿大街都是負責瘟疫的醫生,雖然他們當中很多人都沒有執照。
由於這場瘟疫的蔓延非常之快,人們不得不將患病者所住的房子都連人封死,在緊閉的大門外漆上紅十字,上面寫上「上帝保佑」的字樣,嚴禁任何人出入。每天只是在限定的時間,由專人從窗口送進食物和水。成千上萬的病人就是在這種惡劣的情況下凄慘地死去,最多時一周死去的就不下萬人。時至9月上旬,原來熙熙攘攘的倫敦城竟然完全變成了一座寂靜的死城。所有的店鋪關了門,街上幾乎看不到行人,路旁長滿了茂盛的雜草。城內唯一能夠不時打破沉寂的工作,便是運送屍體。每到夜晚,運屍車「咕隆,咕隆!」的車輪聲和那哀婉的車鈴聲,讓人聽了毛骨悚然。最初,這項掩埋工作只是在深夜進行,後來死者人數太多了,不得已也在晝夜進行了。死者的屍體被橫七豎八地裝到運屍車,運到各處的埋屍坑。在那裡,負責埋屍的工人們往往蒙面捂嘴,搖著鈴,口中念著:「安息吧!」匆匆把屍體倒入坑內,掩上薄土後,匆忙離開。
記錄顯示倫敦的死亡人數從每周1000-2000人持續上升,到1665年九月,平均每周已經有7000人死亡。到深秋時候,狀況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到1666年二月,城市被認為安全到可以迎接國王了。而同時,由於與歐洲大陸的商貿交流,瘟疫傳到了法國。此後直到1666年九月,瘟疫仍在溫和的流行。9月2日和3日,倫敦城遭遇了一場大火,燒毀了大部分遭到感染了的房屋,這是狀況好轉的開端。另一個可能的原因是,大部分被感染的人群都已經死亡了。此後倫敦城在大火的基礎上重建,在這場瘟疫過後又獲得了的新生。
查士丁尼瘟疫(541-542)
查士丁尼瘟疫是指公元541到542年地中海世界爆發的第一次大規模鼠疫,它造成的損失極為嚴重。但是此次瘟疫對拜占庭帝國的破壞程度很深,其極高的死亡率使拜占庭帝國人口下降明顯,勞動力和兵力銳減,正常生活秩序受到嚴重破壞,還產生了深遠的社會負面後果,而且對拜占庭帝國、地中海、歐洲的歷史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公元4世紀以後,曾經盛極一時的羅馬帝國漸漸分裂為東西兩部分。雄距東部的拜占庭帝國的歷代皇帝一向以羅馬帝國的正統繼承人自居,所以一直試圖收復失地,重新統一羅馬帝國,再現往日的輝煌。到公元6世紀時,拜占庭帝國的皇帝查士丁尼決定採取行動實現這一夢想。於是,查士丁尼於公元533年發動了對西地中海世界的征服戰爭。然而就在他橫掃北非、征服義大利,即將重現羅馬帝國輝煌的時候,一場空前規模的瘟疫卻不期而至,使東羅馬帝國的中興之夢變為泡影。公元541年,鼠疫開始在東羅馬帝國屬地中的埃及爆發,接著便迅速傳播到了首都君士坦丁堡及其它地區。
當時出現了許多詭異恐怖的情景:當人們正在相互交談時,便不能自主地開始搖晃,然後就倒在地上;人們買東西時,站在那兒談話或者數零錢時,死亡也會不期而至。而最早感染鼠疫的是那些睡在大街上的貧苦人,鼠疫最嚴重的時候,一天就有5000到7000人,甚至上萬人不幸死去。
官員在極度恐懼中不得不向查士丁尼匯報,死亡人數很快突破了23萬人,已經找不到足夠的埋葬地,屍體不得不被堆在街上,整個城市散發著屍臭味。查士丁尼自己也險些感染瘟疫,在恐懼之中,他下令修建很多巨大的能夠埋葬上萬具屍體的大墓,並以重金招募工人來挖坑掩埋死者,以阻斷瘟疫的進一步擴散。於是,大量的屍體不論男女、貴賤和長幼,覆壓了近百層埋葬在了一起。鼠疫使君士坦丁堡40%的城市的居民死亡。它還繼續肆虐了半個世紀,直到1/4的羅馬人口死於鼠疫。這次鼠疫引起的飢荒和內亂,徹底粉碎了查士丁尼的雄心,也使東羅馬帝國元氣大傷,走向崩潰。
黑死病(1347 - 1351)
黑死病在人類歷史上是最致命的瘟疫之一。普遍認為是由一種名為鼠疫的細菌造成的。但最近有人認為是由其它一些疾病引起的。關於鼠疫的起源在專家中引起了廣泛的爭議。一些歷史學家認為黑死病開始於十四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中國或中亞。在隨後的數年內由商人和士兵攜帶到俄羅斯南部克里米亞。在十四世紀四十年代,流行病從克里米亞傳到西歐和北非。黑死病造成全世界死亡人數高達7500萬,其中歐洲的死亡人數為2500萬到5000萬。
黑死病的一種症狀,就是患者的皮膚上會出現許多黑斑,所以這種特殊瘟疫被人們叫做「黑死病」。對於那些感染上該病的患者來說,痛苦的死去幾乎是無法避免的,沒有任何治癒的可能。
引起瘟疫的病菌是由藏在黑鼠皮毛內的蚤攜帶來的。在14世紀,黑鼠的數量很多。一旦該病發生,便會迅速擴散。在1348~1350年間,總共有2500萬歐洲人死於黑死病。但是,這次流行並沒有到此為止。以以後的40年中,它又一再發生。
14世紀20年代當此瘟疫細菌再次爆發之前,它已經在亞洲戈壁沙漠中潛伏了數百年,之後迅速隨老鼠身上的跳蚤中的血液四處傳播,從中國沿著商隊貿易路線傳到中亞和土耳其,然後由船舶帶到義大利,進入歐洲。歐洲密集的人口成了此疾病的火葯筒。3年裡,黑死病蹂躪整個歐洲大陸,再傳播到俄羅斯,導致俄羅斯近三分之一至一半的人口死亡。
3. 薄荷的歷史及文化
冥王哈迪斯()愛上了美麗的精靈曼茜(Menthe),引起了冥王的妻子佩瑟芬妮(Persephone)的嫉妒。為了使冥王忘記曼茜,佩瑟芬妮將她變成了一株不起眼的小草,長在路邊任人踩踏。
可是內心堅強善良的曼茜變成小草後,她身上卻擁有了一股令人舒服的清涼迷人的芬芳,越是被摧折踩踏就越濃烈。雖然變成了小草,她卻被越來越多的人喜愛。人們把這種草叫薄荷 (Mentha)。
薄荷是一種充滿希望的植物,人生難免有許多錯過的人或者事物,能再次相遇、相親和相愛的機會幾乎沒有,但越是沒有就越是想念。
薄荷雖然是一種平淡的花,但它的味道沁人心脾,清爽從每一個毛孔滲進肌膚,身體里每一個細胞都通透了,那是一種很幸福的感覺,會讓那些曾經失去過的人得到一絲安慰,所以薄荷的花語是「願與你再次相逢」和「再愛我一次」。此外,它還有一種花語是「有德之人」。
(3)白喉的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薄荷品種超逾500個,當中最為人所知的有黑胡椒薄荷和綠薄荷,其餘的還有蘋果薄荷、橘子薄荷、香水薄荷等,大多是以它獨有的香氣而命名。
【花語】:有德之人。
【贈花禮儀】:把幾種薄荷花苗分別種在幾個陶瓷花盆中,放入木箱贈人。如果能在每盆花旁邊插一個標簽註明薄荷的品種,效果會更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薄荷
4. 請問有人知道1840年發生的歷史時間的大事年表嗎知道馬上回復,有急用,謝謝
年號: 清宣宗道光二十年;日本仁孝天皇天保十一年
庚子年(鼠年)
大事記
6月,英國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正式開始(第一次鴉片戰爭)。
英國開始發行世界上第一張郵票
出生
任伯年,中國近代畫家(1895年逝世)
4月2日——埃米爾·左拉,法國作家
5月7日(新歷,當年合儒略歷4月25日)——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俄羅斯作曲家
11月14日——克勞德·莫內,法國印象派主要畫家
1840年
1月29日 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率水勇夜襲長沙灣運銷鴉片的走私船,燒毀煙船23艘。
2月25日 英軍向虎門發起攻擊,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率軍守衛炮台,與敵人殊死格鬥,身負重傷,後壯烈殉國。
6月22日 英國東方遠征軍總司令喬治?懿律率領兵船16艘,武裝汽船4艘,運輸船28艘,士兵4000餘人,大炮540門,集結於廣東珠江口海面,宣布28日封鎖廣州。戰端遂啟,中英鴉片戰爭爆發。
7月6日 英軍攻陷浙江舟山島上的定海,後英軍北上到達天津白河口,恫嚇北京清政府,致使清政府答應撤辦林則徐、鄧廷楨。
8月6日 英軍抵達天津大沽口外炫耀武力,並致函清政府,誣稱林則徐在廣東禁煙「凌辱」、「殘害」了英國官員,要求「昭雪」。同時,提出割地、賠款等無理要求。
8月30日 琦善與查理?義津在大沽海灘帳棚會晤。琦善轉述道光帝答復英方的內容,強調林則徐在廣東禁煙「辦理不善」,今後一定「秉公查辦」,為英國「代伸冤抑」。英方得此答復後,決定撤軍南下。
1841年
1月7日 英國侵略者義律製造借口令英軍向沙角、大角炮台發動進攻,守將(土家族)陳連升父子戰死,沙角炮台、大角炮台失陷。琦善向義律乞和。
1月25日 清廷欽差大臣琦善在英軍武力要挾下,擅自與鴉片戰爭時英國侵略軍代表義律議定《穿鼻草約》。其主要內容為:割讓香港,賠款六百萬元,開放廣州為通商口岸;英軍撤出沙角、大角炮台,歸還定海等。琦善蒙哄清政府,詭稱賠款為「商欠」,割香港只是允許英在外洋一小島寄居。廣東巡撫怡良以義律在香港發出的布告為證,揭發琦善的賣國行為,清政府不承認此約,並將琦善撤職,逮回京師查問。
1月26日 英國軍隊強佔香港。從此,香港成為英國侵略中國和遠東的重要基地。
1月27日 道光皇帝下詔對英宣戰,命皇侄奕山為靖逆將軍,征調各省軍隊開往廣州。後奕山戰敗,派廣州知府余保純向英軍求和,訂立了喪權辱國的《廣州和約》。
1月27日 道光皇帝下詔對英宣戰,命皇侄奕山為靖逆將軍,征調各省軍隊開往廣州。後奕山戰敗,派廣州知府余保純向英軍求和,訂立了喪權辱國的《廣州和約》。
4月3日 英國政府將查理?義律撤職,委派璞鼎查為全權公使,增派援軍1萬餘人,共有兵船25艘、武裝汽船14艘、大炮700餘門,擴大侵華戰爭。
4月30日 英國政府認為在戰爭勝利的形勢下,《穿鼻草約》獲益太少,宣布取消該約,並將查理?義律撤職。另派璞鼎查為全權公使,增派援軍擴大侵華戰爭。
5月27日 清靖逆將軍奕山戰敗後,向英軍求和,擅自與英國代表訂立《廣州和約》,規定清軍撤離廣州60英里以外,繳贖城費600萬元,英軍歸還所奪炮台,撤出虎門。
5月29日 一股英軍竄出廠州城,到三元里一帶騷擾,被當地群眾打死八九人。後三元里人民在村北古廟集合,將廟里的三星旗作「會旗」,對旗宣誓抵抗英國侵略者。同時,派人聯絡附近各鄉群眾和打石工人、紡織工人等,赴牛欄崗會盟,制定了抗英計劃。約定以三星旗為號,旗進人進,旗退人退。
5月30日 廣州城郊三元里附近103鄉民眾,按照預定計劃,手執大刀、長矛、鋤頭、鐵鍬等,高舉三星旗,向英軍佔領的四方炮台發起猛攻。英軍倚仗洋槍洋炮,下山反擊。三元里民眾將其引入牛欄崗,然後四麵包圍。恰巧天降大雨,淋濕火葯,洋槍失去作用。英軍在泥濘中東奔西跑,天黑才逃回炮台。這一天,三元里人民殲滅英侵略軍畢霞少校以下官兵200餘人。
8月26日 英璞鼎查率26艘艦船、350 0餘名士兵向中國廈門大舉進犯,金門鎮總兵江繼芸英勇抵抗、力戰陣亡。次日,英軍攻佔廈門,致使江浙一帶形勢緊張。欽差大臣、兩江總督裕謙發動軍民准備抗敵。
10月1日 英軍40艘兵艦分兵兩路向定海發起攻擊。定海總兵葛雲飛和前來支援的浙江處州鎮總兵鄭國鴻、安徽壽春鎮總兵王錫朋率軍頑強抵抗,壯烈犧牲。定海三總兵抗擊英國侵略軍的事跡,在中國近代史上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頁。
10月10日 英軍從金雞嶺、招寶山向鎮海城發起攻擊,守衛鎮海將士大多戰死,兩江總督裕謙投水自殺。
1842年
6月16日 英艦30餘艘進攻吳淞炮台,江南提督陳化成下令開炮還擊,堅決抵抗,擊傷英艦多艘。英軍登陸後水陸夾擊,陳化成部腹背受敵,最後全部犧牲,炮台失守。寶山、上海亦相繼陷落。
7月21日 英艦侵入鎮江江面,並登岸攻城。城內清軍與英軍展開激烈巷戰,英軍死、傷、失蹤160多人,是英軍在鴉片戰爭攻城戰中受挫最大的一次。清軍損失亦很大,副都統海齡自縊。
8月29日 清政府代表耆英、伊裡布與英國政府全權代表璞鼎查在南京下關江面英艦「漢華麗」號上,簽訂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其主要內容有:中國割讓香港給英國,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賠款給英國2100萬銀元,中英協定關稅等13項條款。
1843年
10月8日 清欽差大臣耆英與英國公使璞鼎查在廣東虎門簽訂中英《虎門條約》。其主要內容有:英國取得單方最惠國待遇,即中國政府將來若給予他國任何權益,英國都可「一體均沾」;英國人可以在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口岸租地建房、永久居住。這一特權,成為外國侵略者在中國建立「租界」的借口。從此,帝國主義國家開始在中國設立租界。同時,中英還簽訂了《五口通商章程》,作為《南京條約》的補充條款。其主要內容有:中國承認英國有領事裁判權,英國人在中國領土上犯罪,由英國議定章程、法律,發給管事官(領事)辦理,中國政府不得懲處;海關稅率相當於值百抽五等條款。該條約破壞了中國司法主權,並打開了中國同外國協定關稅的先例。
1844年
7月3日 美國專使顧盛以武力相威脅,與清朝兩廣總督耆英在澳門附近的望廈村簽訂《中美五口貿易章程》,又稱《望廈條約》,這是美國侵略中國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其主要內容有:規定美國享有協定關稅、五口通商、領事裁判、片面最惠國待遇等特權,可以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樓、建醫院和教堂等。
10月24日 法國專使剌萼尼與清兩廣總督耆英在廣州黃埔港的法艦「阿吉默特」號上簽訂中法《黃埔條約》。其內容主要有:規定法國在中國取得五口通商、協定關稅、領事裁判和片面最惠國待遇等特權;還規定清政府有保護通商口岸法國教堂的義務等。
5. 白喉秧雞不會飛,為啥在滅絕後又「重復進化」出現
其實關於這個問題,已經有明確的定義,研究人員肯定的回復,滅絕的物種通常不會再次出現,然而,在一個罕見的和令人難以置信的有趣的轉折事件中,當阿爾達布拉環礁重新出現時,僅僅大約30,000年後,這種飛鳥又出現了。研究人員認為,由於島上缺乏食肉動物和豐富的食物,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只名叫白喉秧雞逐漸失去了它的飛行能力。
尤其是在如此短的時間內,這是非常罕見的,該研究的合著者大衛·馬提爾教授說,我們所知道的是,在白喉秧雞或普通鳥類中,沒有其他例子能如此明顯地證明這種現象,在印度洋地區的任何一個海洋島都有最古老的古生物學記錄,但只有在阿爾達巴拉島上,只有化石證據才能證明海平面變化對滅絕和再殖民化事件的影響。
關於白喉秧雞不會飛為啥在滅絕後又重復進化出現的問題,今天就解釋到這里。
6. 消失了83年的袋狼「復活」了,白喉秧雞也出現了,這意味著什麼
我覺得這意味著生物多樣性正在慢慢的恢復。
7. 人類歷史上爆發過哪些烈性傳染病
黑死病 14世紀,鼠疫大流行,當時被稱為「黑死病」,流行於整個亞洲、歐洲和非洲北部,中國也有流行。在歐洲,黑死病猖獗了3個世紀,奪去了2500萬餘人的生命。引起瘟疫的病菌是由藏在黑鼠皮毛內的蚤攜帶來的。在14世紀,黑鼠的數量很多。一旦該病發生,便會迅速擴散。因黑死病死去的人很多,以至勞動力食缺。整個村莊被廢棄,農田荒鞠,糧食生產下降。緊隨著黑死病而來的便是歐洲許多地區發生了飢荒。 西班牙流感 西班牙大流感所造成的災難是流感流行史上最嚴重的一次,也是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瘟疫,估計全世界患病人數在7億以上,發病率約20%~40%,死亡人數達4000-5000多萬。美國科學家的研究顯示,1918-1919年導致5000萬人死亡的西班牙流感病毒很可能源自鳥類。實際上是禽流感的變異。和黑死病類似,流感期間,交通、飯店、零售、旅遊和娛樂業不景氣,醫院和健康服務成了最大的贏家。值得一提的是,通信業得到了良好的發展。 瘋牛病 主發國在英國。據估計死亡人數以每年30%左右的速度逐年上升,迄今為止死於此疫的人數為69人。波及至法國、愛爾蘭、加拿大、丹麥、葡萄牙、瑞士、阿曼、德國,波蘭、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阿爾巴尼亞、愛沙尼亞、立陶宛和塞普勒斯等。據美國有線新聞網估計,瘋牛病事件將給美國造成了至少數十億美元的經濟損失。 口蹄疫 2001年,英國暴發口蹄疫,集中宰殺、焚燒了近700萬頭感染口蹄疫的牲畜,許多農民損失慘重。世界上大多數的國家如美國、加拿大、日本、南韓、澳洲、紐西蘭及一些歐洲國家等;東南亞各國、中國香港、中國大陸等皆屬」口蹄疫疫區」。口蹄疫使英國當年的經濟增長速度由原先預測的2.3%降至2%,造成的經濟損失達到70億英鎊。支柱產業之一旅遊業受到重創。據報道,與2000年同期相比,僅英國鄉村地區的旅遊收入就減少了75%。 SARS 2003年,我國內地24個省區市先後發生非典型肺炎疫情,共波及266個縣和市(區)。截止8月16日10時,我國內地累計報告非典型肺炎臨床診斷病例5327例,治癒出院4959例,死亡349例。2003年旅遊收入減少約1200億元,影響全年GDP少增長1.1個百分點。餐飲業零售額減少約315億元,影響GDP少增長0.3個百分點。對其它消費品的整體影響較小,在200億元左右,影響GDP少增長0.2個百分點。外貿凈出口比2002年減少約70億美元。 禽流感 到目前為止全球共有15個國家和地區的393人感染,其中248人死亡,死亡率63%。中國從03年至今有31人感染禽流感,其中21人死亡。2004年初禽流感席捲美國和亞洲部分國家,中國、日本、越南等國上百萬家禽染病死亡,多人可能因感染禽流感病毒而去世。截止到2005年,禽流感已造成全球超過1.5億只禽類被撲殺,63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高達100億美元。范圍波及至農業、旅遊業等行業。世行預言禽流感將造成全球經濟損失達8千億美元。 什麼是禽流感? 豬流感 主發於墨西哥,確認及疑似豬流感死亡人數升至152人;全國疑似病例高達4000餘人。美國確診病例上升至50人,此外還波及至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韓國,紐西蘭,澳大利亞,義大利等19個國家。世界銀行預測全球將會因此損失3萬億美元,經濟復甦會遭受重大影響。豬流感極有可能存在兩種方式傳播,即豬傳染給人,人與人之間進一步傳播。
8. 白喉的歷史,古代最早是怎樣發現白喉的呢
白喉有特徵性的偽膜,還是容易與扁桃體炎的偽膜鑒別的。而且,與現在的診斷標准、和針對性的血清治療相比,古代的診斷治療,應該不同。
9. 世界以及中國的重大歷史事件,年份,
公元1840年
·6月,英國對中國發動鴉片戰爭
·瑞典J.L.R.阿加西提出地球氣候史上曾出現過冰期回氣候
·英國在世界答上首次發行郵票——「黑便士」實行郵資制
公元1840~1842年
·英國憲章運動第二階段
公元1889~1890年
·日本第一次米騷動發生
公元19世紀80~90年代
·法國出現後印象主義藝術流派,代表人物為P.塞尚、V.梵谷、P.高更等
公元1890年
·中國張之洞在漢陽設漢陽鐵政局
·美國海軍理論家A.T.馬漢的《海權對歷史的影響,1660~1783》出版,提出海權論學說
·英國馬歇爾發表《經濟學原理》,建立起新古典經濟學理論體系
·德國科學家E.費歇爾合成果糖和葡萄糖
·德國格里斯海姆建成第一座隔膜電解製取氯和燒鹼的廠
·美國科學家H.霍勒里恩研製出第一台有實用價值的卡片程序控制計算機
·德國E.VON貝林、日本北里柴三郎發現白喉抗毒素,開創血清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