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傳統節日有什麼意義
第一:是延續歷史。
第二:就是增加我們的民族凝聚力。
第三:就是增強我們國家的軟實力,通過弘揚傳統文化來增強我們在世界上的競爭能力。
B. 分析中國傳統節日的文化價值及其在構建和諧社會中得作用
隨著外國特別是西方節日在中國的流行,青年人熱衷過情人節、聖誕節,淡化中國傳統節日中必須有的一些習俗,比如春節回家、清明掃墓、端午吃粽、中秋賞月吃月餅等。國務院辦公廳近日發出通知,公布對國家法定節假日進行調整,明確清明、端午、中秋三個傳統節目為法定假日,筆者認為,此舉無疑是及時且具有現實意義的。中國傳統節日作為一種行為層面的傳統文化,根植於中國古代農耕文化,在長期的流傳過程中,通過對天人、群己、義利等關系的約定,形成了自身獨特的文化內涵,體現了強大的文化凝聚力與生命力,還與中華文化精神、中華民族精神相聯系,在社會發展進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 中國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
文化是人類,或者一個民族、一個人群共同具有的符號、價值觀及其規范,它實質上是與人類化聯系在一起的。原始人鑽木取火、刀耕火種,崇拜自然、圖騰、祖先與神靈;宗法制社會形態下,人們講究長幼尊卑、人倫血親、禮教德治。各個歷史階段,人們祭祖、拜月、踏青、登高、折柳驅邪……人類的行為、觀念隨著人類的起源、進化、發展日益豐富,文化的內涵也隨之漸趨深厚。假如某些行為、觀念變成大多數人約定俗成的習慣性定勢,則成為一種習俗,有些習俗以節日或民風民俗的形式存在下來。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目前有全國性、地方性和民族性的傳統節日達 200多種,而其中最主要的有春節、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等 6種。筆者下面以這 6種主要傳統節日為例,闡述其中的文化內涵。
1.1 中國傳統節目根植於中國古代農耕文化
自然條件與地理環境決定了早期的中國以農耕經濟為主。人們發明了農具,培育出新的農作物,制定了一系列農業制度,形成了一些農事習俗,創作了農事詩、各式圖形等,這些都是農耕文化的體現。中國傳統節日根源於中國古代農耕文化。據史籍記載,春節在唐虞時叫 「載」,夏代叫 「歲」,周代才叫「年」。「載」、「歲」、「年」都是指穀物生長周期,穀子一年一熟,所以春節一年一次,含有慶豐收的寓意。關於春節的另一種說法是:春節起源於原始社會末期的「臘祭」,當時每逢臘盡春來,先民便殺豬宰羊,祭祀神鬼與祖靈,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免去災禍。清明節本是二十四節氣之一,這時,我國大部分地區氣候溫暖,草木萌茂,農業上開始忙於春耕春種。江南有農諺這樣形容清明:「清明穀雨兩相連,浸種耕種莫遲延」、「種樹造林,莫過清明」。關於中秋節的起源,有一種說法是秋報的遺俗,因為農歷八月十五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人們便在這個季節飲酒舞蹈,喜氣洋洋地慶祝豐收。重陽節在陝北是正式收割的季節……從傳統節日的起源看,大多出於農耕目的,雖然在流傳過程中,有些節日淡化了農耕印象,但傳統節日體現或根植於古代農耕文化這一點是確定的。
中國傳統節 日體現了原始觀念文化
C. 歷史學有哪些社會價值
歷史學的社會價值
歷史學的社會價值,也就是有的書中所說的歷史內學的社會功用容或社會功能。
歷史學具有「史鑒」「史師」的功用,是指導人類正確前行的指針,是人類正確認識、改造社會的強大動力,是國家科學發展的不竭源泉,是個人成長進步的階梯。
一、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通過對歷史學的研究,以了解現實,把握現實,並預見未來,通過「知興替」達到「懂未來」,這是歷史學的一個最重要的價值體現。
二、以史為鏡,可科學發展。中國特色理論體系,是新中國成立後,以馬克思理論為指導,和我國具體實踐相結合,不斷總結歷史經驗教訓,修正路線方針政策而形成的。
三、以史為師,可以正己行。歷史學的史學價值不僅體現在推動社會進步,國家科學發展上,還體現在對每一個人成長的幫助和提高上。
D. 傳統節日的發揚對中國傳統文化有什麼意義
繼承和發揚傳統節日中豐富的優秀文化傳統,可促進國家民族認同、凝聚人心、激發民族意志,可扭轉一些社會成員誠信缺失、道德失范,有助於維護社會穩定與和諧。在全球化條件下,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文化沖突和文化競爭日趨突出,中國以文化為核心的軟實力受到嚴峻挑戰。
中國和平崛起,中華民族邁向全面復興,在融入世界和吸取世界先進文化的同時,弘揚自己的優秀傳統文化,發揚中華文化的核心價值,提高人民素質,是十分重要的一環。比較香港而言,內地包括清明節在內的傳統節日,不僅仍未被列為法定假期,而且過節氣氛逐漸淡化,這是一個值得憂慮的現象。
對於一個民族來說,傳統節日具有增強凝聚力、樹立核心價值觀、加深文化認同的重要作用,是集體的文化記憶。如何拯救這些流傳千年、意蘊豐富的文化記憶,讓它們在新時代重現活力,是近年來包括專家學者、普通百姓在內的全社會關注的問題。
如今,隨著人們越來越重視,多個傳統節日也被列入法定節假日。這不僅有助於樹立中華民族和平崛起的形象,也使傳統節日成為承載中國人「和為貴」處世精神的重要載體,有利於樹立和平友善的國際形象。同時,有利於豐富中華傳統節日文化產業的內涵和外延,使之成為國家對外開放的關鍵成分和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產業。
(4)傳統節日的歷史學價值有哪些擴展閱讀:
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承載著信仰、祭祀、天文、地理、物候、術數、歷法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早期的節日文化,反映的是上古社會古人自然崇拜、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一系列的祭祀活動,蘊含著禮樂文明的深邃文化內涵。
大部分傳統節日形成於上古時代,先秦時期由於南北風俗各異,各地的風俗尚未融合普及,很多古已有之的節俗活動在中原文獻鮮有記載。漢代是中國統一後第一個大發展時期,南北的經濟文化交流使風俗習慣也互相融合,這對節日習俗的傳播普及提供了良好的社會條件。唐代是傳統節日習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時期,其主體部分傳承至今。
有現存文獻記錄的傳統節日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書》,在先秦時期,一年中劃分得二十四個節氣,已齊備完成,後來有些傳統節日,也與這些節氣密切相關,節氣為節日的產生提供了前提條件。每個中華傳統節日都有自己的來源之處與形成的必要條件。
E. 傳統節日的現代價值是什麼
一、中國傳統節日的根源
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其中大部之形成莫不跟歷制有關。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李露露女士的新著《中國節———圖說民間傳統節日》(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將中國較重要的傳統節日統計歸納為20個,其中來自日月時令交會的,或與之有關系的有16個:春節、立春、元宵節、中和節(二月二日)、上巳節(三月三日)、清明節、天貺節(六月六日)、夏至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冬至節,都與時氣節奏大有關系;幾個表面上與時氣無關的,比如端午節、臘八節(十二月初八)、祭灶節(十二月二十三日)、除夕節,細查古制,也有時令的講究。民間信仰認為五月為毒月,初五又是毒日,有五毒,即蛇、蜈蚣、蠍子、蜥蜴、癩蛤蟆。此月多災多難,甚至生孩子都會夭折,因此必須採取各種方法預防,避五毒乃是過「端午」之初衷。臘八、祭灶以及除夕節,均是春節的「伴節」,自然也是與時氣相關的。而其餘四節正月初七的「人勝節」、四月初八日的「浴佛節(釋迦牟尼生日)」、七月十五的「中元節(鬼節)」和十月十五日的「下元節(水官大帝誕辰)」則來源於傳說、神話和宗教。 中國傳統節日之產生乃至傳承發展的根源在於千年的農耕文明,具體的支撐又表現在三個方面,服務於農業生產的中國農歷歷法為其刻劃出具體的時令節點;中國人至為推崇的「天人合一」的哲學思
二、保護傳統節日文化的意義
「我們不能數典忘宗,不能忘掉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文化,其中也有許多精彩的文化內容。它對提高人們的文化素質,維護社會公德,增強民族凝聚力,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等方面的作用決不可低估。」李露露這樣表示自己對保護傳統節日文化意義的理解。 劉魁立則從文化的民族性角度,強調說:「為什麼一個民族必須要有自己的傳統節日呢?每一個民族在一定的自然環境中生存,要有自己的獨特的自然的視角,而這個獨特的自然的視角和獨特適應自然(利用自然)的方式,是各個不同的。就像我們所有的人都走路,但是每一個人走路的姿勢也不盡相同;所有人都說話,說話的聲音不同,所使用的詞彙也不同。而這都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民族性的。」中國民俗學會副會長宋兆麟先生談的更加細致:「第一,節日是民間文化的重要載體,我們說牽牛要牽牛鼻子,研究民間文化抓住節日,就可以帶出一系列的問題,比如民間文學、民間神話傳說等等,具有很重要的學術研究價值。第二,節日也是處於變化之中的,我們要考慮如何因勢利導,好的保留,壞的剔除,以使它更好地發展。比如春節的一些禮儀形式,我就認為作揖要比西方的握手禮好,能夠保持距離。再比如鞭炮,盡管可以營造節日氣氛,但是污染嚴重,而且存在隱患,如果能夠製造出改良的品種,只有聲響和光電,沒有煙塵和爆炸,不是兩全其美嗎?第三,節日對於社會安定、人民和睦和增強民族凝聚力也很重要。過節期間一方面家庭和睦,甚至平日不來往的樓上樓下、街坊鄰居見了面也會很禮貌地問好祝福,整個社會洋溢著安定祥和的氛圍,另一方面,犯罪率恐怕是最低的。再有,中國人無論走到哪裡,春節是一定要過的,這就是我們民族的凝聚力。」 排除了這些時令節點之於古人的外在性和偶然性,並賦予它們更多形而上意義;為封建社會歷代統治階級所尊崇利用的儒家倫理學說豐富了節日的社會基礎和實用意義以及實施形式。 三、如何保護傳統節日文化
宋兆麟認為,保護傳統節日文化的首要工作是進行記錄:「我們這代人要把我們看到的記錄下來,因為過很多年它還是要變,就不是這個樣子了,特別是現在手段更多,可以用文字記錄也可以錄像,這里有很多歷史價值。但是搶救要注意一個問題,就是要保持連續性。不是說今天記錄完了就完了,明天還是一樣得記錄。」 單純的記錄更多隻適用「過去時」,「保護」與「發展」並重,才是更大意義上的「保護」。 每4年舉辦一屆的奧林匹克運動會已成為全世界各族人民最為關愛的當代文化盛事,眾所周知,它起源於公元前776年左右,古希臘人為祭祀雷電大神宙斯而舉辦奧林匹克競技大會的風俗。歷經2800多年斷斷續續的發展演變而至今日之氣象,烏丙安評價它「為發揮古代民俗文化資源的現代化效應樹立了最高典範」。
烏丙安認為,要認識並發揮傳統文化的「現代化效應」,就必須首先對其進行現代性認定,即對其在現代生活中的存在價值進行認定。在此基礎上「對傳統民俗文化遺產作出選擇,以便認定某些文化資源本身潛在的現代性價值,使其中許多民俗事象不再是『古化石』或『歷史殘留物』,而是把過去引向未來的文化財富。」他還談到了許多具體措施,比如推動文化保護立法、建立專業協會和專門的民俗文化博物館等等。
有關傳統節日文化保護的話題,還會繼續下去。記者以為,似應把「傳承傳統」和「吸納先進」結合得更緊密才好。 不同於多數青年,記者喜歡聽京劇,但僅限於部分曲目。同時我很清楚自己的這種喜歡不是出於自覺,不是因為京劇是國粹而聽眾日稀就主動去「盡義務」,而是出於自發,我認為許多京劇選段確實非常「好聽」。可以說,是京劇自身具有的魅力感染了我,而不是籠罩在它身上的「傳統文化精粹」等諸如此類的光環。在我看來,用「危機」或是「尷尬」來形容京劇目前所面臨的形勢和處境,是帶有感情色彩和主觀傾向的。實際上京劇只是不如以前輝煌,它在特定的時期歸到應有的位置上了。而在這一過程中,京劇損失的是以往的地位,真正的審美魅力和藝術價值則並未消損。基於這一判斷,我不認為京劇會消亡———至少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而那些該送進博物館的部分,只管送進去就好了。 傳統節日———或者說它裡面蘊含的核心價值也不會消亡,這是我的看法。對部分「洋節」,我也相當歡迎並樂在其中。「洋節」里體現出的先進的文化,比如「以人為本」的思想,有什麼必要去排斥呢?(斷裂、整合中的中國傳統節日文化 ——南方網)
參考資料:斷裂、整合中的中國傳統節日文化 ——南方網
F. 中國傳統節日有什麼重要意義
傳統文化的認同是一個共同體良性運行的重要保障之一。從農耕社會回走到今天,傳統節答日紛紛淪落的最根本原因就是支撐節日習俗的生產生活方式和社會規范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曾經有序的節日系統變為了零星的時間符號。就端午節而言,如果不能將它獨有的倫理觀念、情感寄託和精神價值現代化,就很難讓它「活在當下」,就不能真正成為一個「節日」而只是「假期」。
端午節的意義在於向死而生、愛國之心、孝義理念等價值觀,粽子、龍舟、艾葉這些符號只是情感載體,如果只是追求物質上的花樣翻新,節日就會失去凝聚力,變得空洞。中國開啟現代化進程以後,社會生活發生了巨變,科技、經濟水平不斷提高,但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仍需要不懈努力。從這個角度看,繼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這代人不可推卸的責任,特別是如何「打磨」作為文化表達載體的傳統節日。
人是節日的創造者和承傳者。中國傳統節日伴隨著中國人生發成長,或許形式日漸衰微,但其精神早已存續於人心,存續於民族的文化基因之中。季羨林先生曾說,「傳統文化代表文化的民族性,現代化代表文化的時代性」。繼承以保持民族性,弘揚促使其現代化,這樣我們對未來的生活才能更加充滿激情與熱愛。
G. 傳統節日有什麼意義
其實傳統節日沒有任何意義,而人們之所以弘揚傳統節日,主要是基於節日的存在,能夠賦予人們一些責任感,賦予社會一種使命感,實際上很多傳統節日的演變都與文明的傳承有很大關系,大多數傳統節日之所以一直傳承下去,這與祭祀、圖騰有很大關系,現在我們弘揚的一些傳統節日與古代和歷史上的節日是完全不同的,一個朝代、一個年代有一個年代的傳統節日,是不一樣的。
但說白了,所謂的傳統節日實際上真的沒有任何意義,但對於某一個人、某一類人、某一個種族、某一個國度都具有極其特殊的意義,這就好比是三八婦女節、十一國慶節等等,正因為在那一天曾經發生過一些大事,人們才想通過節日來銘記這一切。所以,節日本身沒有意義,但節日承載的文明、傳承、人、事,卻是非常有意義的。H. 中華傳統節日對中華民族精神培育和弘揚具有什麼重要的價值
傳統節日對中華民族精神弘揚和培育的價值 中國傳統節日,凝結著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是維系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的重要精神紐帶,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歷史進程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黨的十六大報告對中華民族精神的內涵作出了科學概括,提出「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中華民族精神。 傳統節日彰顯著愛國主義精神,具有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功能。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最為偉大、最為悠久的精神傳統。在傳統節日中,包含了大量關於熱愛故土、熱愛家鄉、熱愛民族、熱愛國家的內容,閃爍著愛國主義精神的光芒。舉例而言,在我國關於端午節的傳說很多,端午節最初曾經是人們驅邪避疫祈求平安的節日,後來經過演化,人們通過舉辦龍舟賽、吃粽子,把它與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聯系起來,在老百姓中的影響極為深刻。屈原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憂國憂民的情懷在端午節的各項活動中得到彰顯。清明節據傳是為了紀念春秋時代的愛國忠臣介子推。還有中秋節、春節等無不飽含著對故土、對家鄉的眷念,它們也是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精神的生動體現。 傳統節日具有增強民族凝聚力,維護國家統一的功能。在民族精神中,民族凝聚力具有突出的地位。民族凝聚力整合著中華民族的價值觀,激發著人們的強烈的向心力,構築了中國人家國統一的群體意識。傳統節日凝結著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和思想精華,是維系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和社會和諧的重要精神紐帶,是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寶貴資源,滋養著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在海內外華人中有著廣泛而持久的影響。當前,依仗著西方大國強大的經濟實力,西方節日大肆進軍中國,情人節、聖誕節、愚人節等洋節異常火爆,受到相當多的國人特別是年輕人的追捧。中國傳統節日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弘揚傳統節日文化,發揮其所具有的強烈的民族認同感、文化認同感和國家認同感,能夠最大限度地凝聚民心,有力地抵制西方文化的沖擊和滲透。同時,傳統節日的廣泛推行,對於增強中華民族的民族認同感、打擊「台獨」勢力,促進國家統一也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傳統節日具有和睦團結、追求和平、促進和諧的功能。傳統節日是中國「和合」文化的集中體現。有學者認為,「和合」是中華文化傳統的精髓。這種「和」的思想,不僅是指家庭和睦,人際關系和諧,而且也包括了民族與民族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和平共處。儒家文化重視人倫,家庭和睦和諧是傳統節日文化的最大特色,家庭團圓和美是傳統節日的美好景象。在傳統節日里,有不少反映了老百姓追求天下太平,國家之間和平共處的期盼。如作為中國傳統節日的第一大節「春節」,就承載著中華民族溫情、和諧的民族心結,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特地位。 傳統節日具有勤勞勇敢、積極進取、奮發有為的功能。勤勞勇敢、自強不息是中華優秀民族精神的重要內容。在傳統節日中,富含廣大勞動人民的辛勤勞作的成果。美味可口的食品、內容繁多的禮俗、生動活潑的娛樂,薈萃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勇氣,凝結了勞動人民的汗水和力量。具體來說,如春節期間的撣塵習俗就反映了我國勞動人民勤勞、愛清潔的良好習慣。舞獅子則表達了老百姓昂揚向上、威武雄壯的精神面貌。在中國人心目中,月亮具有柔和與光明的象徵,中秋賞月,寄託著中國人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這些,都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生動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