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貴州代表性歷史事件

貴州代表性歷史事件

發布時間:2021-02-26 02:16:31

① 求一些貴州的歷史事跡`````

貴州歷史

在中國,貴州是古人類發祥地之一,遠古人類化石和遠古文化遺存發現頗多。據考古發現,中國南方主要的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差不多都是在貴州境內發現的。這說明貴州各族人民的祖先很早以前就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並在勞動生活中創造了貴州遠古文化。

貴州建省雖然只有500多年,但是從文獻資料提供的情況來看,貴州的歷史可以追溯得更遠。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當時在今貴州境內有牂牁(音zang
ke)古國,並與中原有交往。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公元前221年後),貴州分屬巴郡、蜀郡、黔中郡和象郡管轄。

「貴州」名稱,始於宋朝(公元960—1127年)。公元974年,土著首領普貴以控制的矩州歸順,宋朝在敕書中有:「惟爾貴州,遠在要荒」一語,這是以貴州之名稱此地區的最早記載。明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設置貴州承宣布政史,正式建制為省。以貴州為省名。

貴州簡稱「黔」。今貴州的部分版圖,戰國時(公元前475—前221年)就屬於楚國的黔中地方,地域面積在今貴州沿河到榕江以東,包括銅仁地區和黔東南部分縣。秦王朝在此設立黔中郡。唐王朝(公元618—907年),在今貴州設黔中道,建黔州郡,設黔州都督府。貴州的歷史總離不開一個「黔」字,代代相因,直至貴州建省。這就是貴州簡稱「黔」的由來。

貴州是具有光榮傳統的革命老區,全省各族人民為中國革命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1935年1月,中國工農紅軍轉戰貴州高原,中國共產黨在長征途中於貴州遵義召開了具有偉大轉折意義的「遵義會議」。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全黨全軍的領導地位,奠定了中國革命勝利的基礎。
參考資料:貴州旅遊港

紅飄帶上最絢麗的一段――紅軍長征在貴州

本刊記者 唐福敬
2006年12月21日08:19 【字型大小 大 中 小】【留言】【論壇】【列印】【關閉】

編者的話:70年前,中國共產黨領導工農紅軍完成了震驚世界的長征,開辟了中國革命繼往開來的光明道路,奠定了中國革命勝利前進的重要基礎。

貴州,是中國革命的轉折之地、勝地和福地。貴州有太多中國革命史上最鮮亮的記憶。遵義會議,工農紅軍得以從錯誤的政治、軍事路線上扭轉,開始自主而正確地掌握自己的命運。四渡赤水、烏蒙山千里迴旋,紅軍以一連串的雄奇手筆,奇跡般跳出了數十萬敵軍的圍追……

貴州的山山水水都留有紅軍的足跡,偉大的長征精神時時潤澤著後人。湍急奔騰的烏江,突轉盤旋的赤水河,都波光澹澹,閃著歷史的眼睛,看護我們前行;「萬夫難開」的婁山關,逶迤磅礴的千里烏蒙,亦雄風陣陣,響著時代的號角,催逼我們奮進;遵義會議,黎平會議,熠熠生輝的思想,指引我們開拓、創新。

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石宗源在我省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座談會上指出,在貴州目前總體上仍比較落後、各方面條件比較差、工作環境比較艱苦的情況下,大力弘揚偉大的長征精神,顯得尤為重要。

回顧歷史,寄予未來。在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之際,本刊采編人員把這段散落於歷史長河中的粒粒「珍珠」,加以拾掇、歸納並成篇。這是本刊在對長征及長征精神進行詮釋時的一次嘗試。其間,也得益於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曹安勇同志、省委黨史研究室杜黔同志的指導和支持。值此,本刊謹向兩位同志致以謝意。(策 劃: 本刊編輯部 □ 執 行: 顧海凇 唐福敬 譚仕倫 張 波 劉開津 張 蓓 執筆:顧海凇)

如果將長征比喻為地球上的紅飄帶,這條飄帶最誘人的皺褶在哪裡?答案顯而易見:貴州。

在這段最誘人的皺褶里,從黎平到遵義,從遵義到赤水河畔的茅台,紅軍一路行來,每一轉,局勢為之一變;每一折,前景為之一新。

許多年來,循著紅軍的足跡,貴州的山道上走來一撥又一撥重訪長征路的旅者。

無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他們總是說得出奇的一致:貴州境內的長征路,是一段隱藏著答案的旅程。

這個答案是什麼?

70餘年前,中國工農紅軍艱難行進,突破四道封鎖線,西進貴州。

解放軍檔案館現存的一份《野戰軍人員武器彈葯供給統計表》表明,在長征出發時,中央紅軍8.6萬人共有槍支33244支,平均每支槍不到56發子彈。加上6101支梭鏢和882把馬刀。意味著踏上遠征的紅軍士兵中赤手空拳者超過一半。他們面對的是數量龐大、裝備精良的國民黨軍隊。

在突破第四道封鎖線的湘江戰役中,中央紅軍只有3萬餘人突出重圍。有人甚至開始對紅軍的前途產生懷疑。多年以後,劉伯承在《回顧長征》一文中回憶道:「這種情緒,隨著我軍的失利日益顯著,湘江戰役,達到了頂點。」

國民黨軍的40萬重兵,又已經在紅軍原定北上湘西的路上擺好架勢。巨大的犧牲並沒有讓中國革命走出危局,在處境最為艱難的時候,紅軍進入了貴州。

在黎平這個湘黔邊界的貴州小城,1934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召開了長征途中的第一次政治局會議,否定了原定行軍計劃,肯定毛澤東的正確主張,決定遠離敵方重兵屯積的湘西,進軍川黔邊界,避免了全軍覆沒。

緊接黎平會議,猴場會議再次否定了「不過烏江」和「回頭東進」的錯誤主張。中央紅軍在敵人力量薄弱的區域迅速機動,攻克九縣,突破天險烏江,佔領遵義。

遵義會議的召開,確定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確領導。這次會議在最危險的時刻,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遵義會議之後,紅軍在正確路線指引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三占遵義,婁山關戰役和遵義戰役取得長征以來兩次大捷;士氣空前高漲的紅軍又直逼貴陽,巧渡北盤江,威脅昆明,在金沙江畔跳出敵人的包圍圈,終於奠定勝局。

中國工農紅軍幾進幾出貴州,留下軍事史上驚心動魄的以弱勝強系列範例。長征,這一人類遠征史、軍事史上空前未有的壯舉,它的戰略轉折,是從進入貴州的那一步開始揭幕、到走出貴州的時候完成的。

美國著名作家哈里森?索爾茲伯里重走完長征路後,在他的《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中寫道:「遵義會議結束了,長征繼續進行,毛澤東在掌舵。中國的道路――至少今後半個世紀的路――就這樣確定了。」

如果將長征比喻為地球上的紅飄帶,這條飄帶最誘人的皺褶在哪裡?答案顯而易見:貴州。

這是紅飄帶上最絢麗的一段。

在這段最誘人的皺褶里,從黎平到遵義,從遵義到赤水河畔的茅台,紅軍一路行來,每一轉,局勢為之一變;每一折,前景為之一新。

一路三城,轉折之地。個中歷史意蘊何其深長!因為轉折,黎平、茅台乃至整個貴州、整整一條長征路都與遵義一樣,具有了思考的價值和魅力。

70年過去了。重溫紅軍將領當年以質朴文字記載的遵義和貴州,字里行間,撲面而來的是豪情和難忘的眷念。陳雲回憶:「紅軍進入遵義城,遵義城之上民非但不逃,而且孤兒習藝所、學校學生及商民貧民等成群結隊,懸旗歡迎紅軍……」;「(在遵義)這十二天的休息,使赤軍在湘南之疲勞,完全恢復,精神一振;使以後之戰爭,不僅戰鬥力不減,反而生龍活虎。」「……進遵義城後第二日,被服廠、修械所、糧秣廠均已開辦。新兵之軍裝不久即發出,舊槍即修理完竣。」彭雪楓回憶:「長征以來遵義是最使戰士們想念的一個城:那比較繁華的街市,那相親相愛的群眾,那鮮紅的橘子,那油軟的蛋糕。……隨便喊一聲:『當紅軍來喲!』壯年們就會跟著走的。那個時候,每個團每天總要擴大百兒八十個新戰士來的。」

紅二、紅六軍團的開創黔東根據地、烏蒙山千里迴旋戰,同樣寫下輝煌篇章。揮師黔東,有力地策應了中央紅軍的戰略轉移。轉戰烏蒙,創造了長征途中擺脫強敵、運動殲敵的又一成功戰例。困牛山上,百餘紅軍戰士彈盡糧絕,寧死不屈,最後齊齊跳下懸崖,壯舉驚天地泣鬼神。

長征期間,在貴州,有近萬名各族群眾參加紅軍;在貴州,長征途中黨中央批准建立了唯一一個省級地方黨組織;在貴州,紅軍事跡代代相傳,紅軍精神影響深遠。

一路三城裡,那些影響和改變了歷史的事實已經廣為人知;實地踏訪,也許你還會有意外的收獲。走出黎平縣城城東二郎坡52號的黎平會議會址,在老榕樹間的街道漫步,沒准兒會聽到當年的知情者講述留在黎平的百餘名紅軍傷員的人生故事。

在遵義古樸的街巷深處徜徉,從那些爽朗的笑聲和自然的笑容里,可能會忽然悟到這座當年僅有3萬人口的城市為何曾有3000子弟隨紅軍北上,稍後幾年又有數十學子克服重重困難奔赴延安。

在茅台鎮紅軍四渡赤水的第三渡渡口,四渡赤水紀念碑下,品一杯茅台酒,可以聽聽當地人講述茅台酒為紅軍戰士清洗傷口的佳話。

在困牛山麓,拜謁烈士墓,或許會驚嘆一戶農家幾十年間的義務守墓,更可能會心裡油然浮上那句「青山有幸埋忠魂」。

在這里,歷史是生動的,鮮活的,在每一個人的記憶里。在這里,對人生的感受是極易有頓悟一般的收獲的。

所以,貴州的山道上,一撥又一撥的旅者來了,用他們的心靈走路,用他們的重訪,來尋找這片山水成為心中的聖地和福地的原因。

你看,眼前烏江湍急,紅軍欲渡卻苦無船隻,何等焦急!不要緊,這山水間蘊藏的答案已經出來:砍下江畔的竹子,紮成竹排,就是渡船;把十口八口的行軍鍋用繩、竹綁牢,就是渡船。

你看,傳承紅軍精神,息烽集中營黎明前的黑暗終究為革命者的壯烈散。

是啊,在善於思考的大腦、堅強的意念面前,困難何懼之有,挫折更並非只能郁積為一蹶不振。

尋訪貴州的紅色遺跡,正是這樣的心靈之旅。

有人說,看看貴州的山水,那答案早已沛然其間。

山有堅毅,才有了高入雲端的挺立;水有遇百折而不回的柔韌,才有了從高處跌落偏偏神采飛揚的千姿百態。這,不正是面對挫折時所應秉持的精神嗎?

這個答案是,面對挫折,如何能把握機會,選擇路徑,迎來轉折。這個答案對於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政黨至關重要,對於個體的人而言,又何嘗不充滿啟迪?

http://cpc.people.com.cn/GB/68742/70735/70737/5195519.html

② 貴州省在歷史上發生過哪些重大戰役

紅軍長征時期有「強渡烏江、「四渡赤水」、婁山關戰役等等。

③ 貴州省有哪些社會變遷 歷史事件 公眾人物 主要事跡

http://bk..com/view/9862.htm

④ 貴州省在近代史上有什麼重大事件

1935年1月 遵義會議。歷史意義:遵義會議在極其危機的情況下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黨的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⑤ 貴州歷史上的一些故事40字

貴州故事7:撤省之爭

貴州建省後,「財賦不及江南一縣」,每年收的田糧都不夠發「工資」。朝廷要從四川、湖廣等省調撥糧餉來支援貴州,當時稱之為「協濟」。這個外來「協濟」銀糧若不如期運到,貴州財政就發生恐慌。歷任貴州巡撫、總督都以催促協濟為首要任務。加之有些地方官吏又不斷對當地老百姓索取無度,貪污腐敗也時有產生,不少府縣的少數民族常常發生騷亂。這當然又不得不增加了軍費支出。這些復雜因素加在—塊,使明王朝對於如何治黔產生了不同看法與爭論。

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明成祖永樂皇帝已經死去26年,貴州建省已經37年,朝廷也已換了幾茬皇帝,輪到明代宗即位。當時,有個吏部侍郎叫何文淵,他上了一個奏摺,提出撤銷貴州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退回洪武年間設貴州都指揮使司狀況。他的理由是,明開國之初,貴州只設三個宣慰司,由土司管理少數民族,中央只在貴州設都指揮鎮守其地,「事省民安,遠人畏服」。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成為全國十三個行省之一,結果是:官多民少,官索民財,土民受逼,以致生事激變,兵疲民困,湖廣、四川、雲南三布政司籌運糧餉,勞苦萬端。加以貴州地方「山嶺高峻,林木深奧,雖然有雄兵猛將,急難成功,又且土人之性,叛服無常」,所以,他主張放棄對貴州的直接行政管理,只派一大將鎮守,賞賜招撫少數民族。等西北安寧以後,再研究貴州建制問題。

何文淵的奏摺,明代宗皇帝批轉給兵部研究。以兵部尚書於謙為代表,堅決反對何文淵的意見。他認為,貴州雖然僻在一隅,人多「頑獷」,但是那塊地方是太祖高皇帝開創於前,太宗文皇帝經營於後,到現在已經八十多年。法制已定,地方無虞。這些年主要是因為邊將處理問題失誤,加上征南之師數出,兵疲於久戍,民困於運輸,才引發了一些地方趁機生亂。但是,貴州地方各級官員還是能夠效力死守,不曾將貴州遺棄。何況土地是祖宗之土地,人民系祖宗之人民,豈可輕易棄置。應當讓貴州總督等官員認真研究,提出「上不違祖宗之成法,下不貽邊境之後患」的處置意見,並建議派何文淵去貴州處理有關問題,因為何文淵曾經出差貴州,熟諳本處山川險易,夷情向背。這樣,又把球踢給了何文淵。皇帝基本上傾向兵部的建議,採取了淡化處理的態度,批示:「不必差官」,只發個文書,給貴州總督等人相機處置就行了。建省與撤省之爭,就此不了了之。

現在看來,何文淵與於謙互相對立的意見,都沒有抓到貴州作為西南幾省的樞紐戰略區位有無建省之必要的實質。

到了清康熙年間,著名歷史地理學家顧祖禹在他的名著《讀史方輿紀要》中,才對貴州區位的戰略意義作了一個總結性的評述。

在該書《貴州方輿紀要序》中,顧祖禹一開頭就寫道:「貴州蕞爾之地也;其形勢有可言乎?」「蕞小」是非常小的意思。開門見山提出這個問題,意思是說,對貴州這樣小小地方,其地理形勢有什麼可說的呢?顧祖禹這話說得也對。按現在貴州省的土地面積在全國不算「蕞小」,它大於江西、河南、山西、山東、遼寧、福建、江蘇、浙江、寧夏、台灣、海南等省區。但在顧祖禹寫此序時,貴州土地面積在十三個布政司中是最小的,大約為雲南省的三分之一,四川省的四分之一,廣西的二分之一。初建省時貴州所轄地域僅11萬平方公里、今遵義市及天柱、荔波、羅甸、冊亨等許多地方都不在貴州轄內。然而,顧祖禹引《孫子兵法》說道:「孫子有言,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即地之形勢,亦安有常哉?!」這兒,他明確了一個立論原則,即一個地區的形勢,要與整個全局的形勢演變相聯系來觀察,區位戰略重要性是要隨大格局的變動而變的。接著,顧祖禹詳細考察了貴州的歷史地理形勢,他說:「常考貴州之地,雖然偏隅偏窄,然驛道所經,自平溪(今玉屏)、清浪(今鎮遠)以西,回環於西北凡千六百餘里,貴陽猶人之胸腹也,東西諸府猶人之兩臂然。」他把貴州在西南地區所處形勢,比做如同一個人體的「胸腹」與「兩臂」那樣,進可攻,退可守:他說,「守偏橋(今施秉)、銅鼓(今錦屏),以當沅、靖之沖,則沅、靖未敢爭也。踞普安(今安龍)、烏撒(今威寧)以臨滇、粵之郊,則滇、粵不能難也。扼平越(今福泉)、永寧(今四川敘永),以扼川蜀之師,則川蜀未爭也。……」他反過來問,如此看來,還能說貴州小小的蕞爾之地不重要嗎?

他是從貴州作為湖南、四川、雲南、廣西的重要交通樞紐,使整個西南連成一個整體的角度,來觀察貴州區位的重要性。貴州這個地理區位,在西南是獨一無二的,對溝通西北,溝通華南,東出華中,都是一個不可逾越、不可梗塞、不可忽視的戰略腹地。

事實上,貴州建省在全國不算晚,明十三個行省有貴州,清十八個行省也有貴州。逐漸形成了今天的貴州省十七萬多平方公里的疆域。何文淵撤省之說,不僅被歷史事實否定了,而且省域還擴大了三分之一。

(摘自《貴陽日報》。標題中「貴州故事」為本博所加)

⑥ 關於貴州的歷史人物故事

張之洞,出生於貴州興義府(今安龍縣)

光緒十五年(1889年),張之洞上奏朝廷,建議修築一條蘆漢鐵路,自蘆溝橋至漢口,以貫通南北。他認為鐵路之利,以通土貨厚民生為最大,徵兵、轉餉次之。他提出蘆漢鐵路是「幹路之樞紐,枝路之始基,這個歷史進程而中國大利之萃也」[8] 。朝廷准奏,計劃北段由直隸總督主持,南段由湖廣總督主持,南北分段修築。於是,清廷調張之洞任湖廣總督。八月,調署湖廣總督,並多次署理兩江總督。在中,在張之洞本人的具體策劃和親自指導下,湖北地區先後成立了自強學堂(今武漢大學前身)、武備學堂、農務學堂(今華中農業大學前身)。武漢科技大學的前身—湖北工藝學堂也是在這個歷史時期在張之洞的策劃和指導下誕生的。不僅是湖北地區,張之洞任兩江總督時在南京創立三江師范學堂(今南京大學前身)。[9] 同年冬,張之洞到了湖北。首先是籌建漢陽鐵廠。張之洞辦企業,也曾鬧過一些笑話。他電駐英公使薛福成購煉鋼廠機爐,英國梯賽特工廠廠主回答說:「欲辦鋼廠,必先將所有之鐵、石、煤、焦寄廠化驗,然後知煤鐵之質地如何,可以煉何種之鋼,即以何樣之爐,差之毫釐,謬以千里,未可冒昧從事。」張之洞大言曰:「以中國之大,何所不有,豈必先覓煤鐵而後購機爐?但照英國所用者購辦一分可耳。」英國廠主只得從命。結果,機爐設在漢陽,鐵用大冶的,煤用馬鞍山的。馬鞍山的煤,灰礦並重,不能煉焦,不得已只好從德國購焦炭數千噸。光緒十六年至二十二年(1890—1896年),耗資560萬兩,還沒有煉成鋼。後改用江西萍鄉的煤,製成的鋼太脆易裂。張之洞才知道他所購的機爐採用酸性配置,不能去磷,鋼含磷太多,便易脆裂。於是又向日本借款300萬元,將原來的機爐改用鹼性配置的機爐,才制出優質的馬丁鋼。
漢陽鐵廠是一個鋼鐵聯合企業,光緒十九年(18
漢陽鐵廠
93年)建成,包括煉鋼廠、煉鐵廠、鑄鐵廠大小工廠10個、煉爐2座,工人3000,採煤工人1000。這是近代中國第一個大規模的資本主義機器生產的鋼鐵工業,而且在亞洲也是首創的最大的鋼鐵廠,日本的鋼廠建設還比這晚幾年。

⑦ 紅軍長征在貴州的重大歷史事件及意義

最出名的就是遵義會議和四渡赤水

⑧ 貴州歷史名人 及其主要事跡

1、趙旭:

(1812-1866),字石知,號曉峰,清朝貴州桐梓縣人。幼年喪父,青年時代隨其叔至山東騰縣祖父官署居住。先後游學吳楚,閱歷學識極富。回桐梓後,曾九次鄉試不第。長期居家課讀,與"西南世儒"鄭珍、莫友芝情誼深厚。曾任桐梓、荔波教諭。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任荔波縣教諭時,以實績加翰林院孔目銜兼署都勻府教授。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農民起義軍攻破荔波縣城,旭受重傷後投江死。趙旭博學多才,關心桑梓的文化事業,曾采訪桐梓掌故,編成《桐鑒》6卷、《被桐鑒》1卷、又編成《桐梓耆舊詩抄》1卷、《桐梓藝文志》4卷、《文學爾雅注》1卷、《琴鶴堂先澤拾遺》1卷、《蜀碧補遺》6卷。趙旭一生的主要成就是詩歌創作。著有《播川詩抄》8卷,選詩500餘首。又有《播川全集》50集。一生坎坷,長期居住在農村,對貧苦農民的生活較了解。他寫的詩,多反映貧苦老百姓的疾苦,同情勞動人民的苦難,大膽揭露清軍的腐敗的社會的黑暗。語言朴質無華,通暢明快,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

2、汪承潮:

字小瀛,號祖龍坑外人,貴州貴陽人。畫家。工山水人物,能寫真。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曾為麟慶《鴻雪因緣圖記》繪黔中名勝。

3、王立中:

清朝貴州平越(今福泉縣)人。清朝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進士,入翰林院。

4、 安淦辛:

清朝貴州水西人。奢香後裔。清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他稟請為奢香立碑於墓前,又修奢香祠於墓側,立"奢香夫人故里"石柱標志於路旁。

5、陳鈺:

(1814-1869),字二如,號一指山人,清朝貴州貴陽人。貴州籍指畫名家自幼不喜科舉,醉心水墨繪畫,未到中年畫名即已遍黔中,因用心過度,40度後雙目失明,經數年治療,重見光明。擅長指畫,畫人物、山水、花鳥、尤以人物最精。書畫造詣甚高,可惜局於黔疆,無緣與海內外名家交遊,難顯其名聲。陳鈺的人物畫,到民國年間仍有為其族人保存者。計有《一指山人行樂圖》、《十八羅漢冊》等。貴州省博物館收藏有其畫數種,有《鍾馗破扇圖軸》、《墨筆山水花卉散頁》(十頁)等。

6、何德勝:

(1814-1867),字安國,本姓劉,呼為劉二、何二,清朝貴州黃平木老坪人。農民起義軍黃號軍首領。生性倔強,好打抱不平,對清政府濫征捐稅,強行"折征"的政策極為不滿。清咸豐五年(公元1855年)在甕安天文組織起義,用黃布扎頭,史稱黃號軍。建立有上大坪、轎頂山等根據地。九年(公元1859年)十月攻入開州,十年(公元1830年)四月擬攻貴陽,已進占烏當,擊斃守備戴雨先,因提督田興增援,遂退至開州、平越、貴定等地與官軍進行爭奪戰。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相繼擊斃後補道趙國澍、守備袁學先、千總孫德勝、副將何顯士、知府戴鹿芝、知縣白婪蟾,游擊商肇淮、郭開貴等文武官員,攻佔修文,與另一農民起義軍潘名傑聯合擬再次攻貴陽,已進兵至小關、茶店等地。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又攻破長順、長寨、定番、其勢力達到安順、安平,擊斃守備王三錫、游擊田慶宜、黃德正、都司李洪林、唐萬全、千總蘇一相等。同治四至六年(公元1865-1867年),又破清鎮縣,入息峰,擊斃副將葉有貴、倪朝榮等。征戰黔境十三年,縱橫數百里,隊伍發展到十餘萬人,使清政府為之震懾,視為"腹心之患"。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十月,病逝於轎頂山軍中,其起義隊伍由其妻領導繼續堅持斗爭。由於太平天國革命運動失敗,清朝廷調集大軍前來鎮壓,黃號起義軍最後失敗。

7、舒光富:

(1814-1855),乳名舒大,民間稱他舒裁縫,清朝貴州遵義人。幼讀私塾,成年隨父業鹽商。清咸豐四年(公元1854年)二月參加獨山楊元保農民起義,拉開了貴州咸豐同治年間農民大起義的序幕。起義失敗後回家。是年八月,與桐梓九壩場楊龍喜率千餘人起義,攻佔桐梓縣城,以"除暴安民"為宗旨,建立了以賽波府(九壩場)為中心,包括興州(桐梓)、新開(仁懷)、遵義城周圍的根據地,尊舒光富為江漢皇帝,楊龍喜為都督大元帥,改咸豐四年為江漢元年,開倉賑貧,得到了廣大農民擁護,隊伍發展很快,壯大到兩萬多人。後率軍南下,攻婁山,戰板橋,占仁懷,並准備攻打遵義,並出擊黔西、綏陽、正安等。因朝廷派雲南總督羅繞典率雲南、四川和貴州等地官兵圍剿。起義軍失利,南退歸化(紫雲)、羅斛(羅甸)、都勻、獨山、麻哈(麻江)、平越(福泉)、甕安、余慶、石阡等地。咸豐五年(公元1855年)4月,楊龍喜舉家殉難於石阡的葛彰河邊。舒繼續率隊奔松桃,過思南,回桐梓,後在遵義土窯失敗被俘,壯烈就義。此次起義,對川楚震動極大,為貴州各族人民咸同大起義起到了奠基作用。

8、 諶厚光:

清朝貴州織金人,清道光年間(公元1821-1850年)進士。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任山西大同府知府,勤奮有為,玉河漲水時他組織修堤護城,平市商限息調劑,其盈虛緩急定為每年三限,商民稱信。至仕歸。

9、胡萬育:

字仁山,清朝貴州黎平人。清道光年間(公元1821-1850)貢生。遵義黎柏容為開泰校官時,胡萬育與之唱和頗多。著有《容膝山房詩集》二卷。

10、何開瀛:

字萊仙,清朝貴州清鎮人。書畫家。生活於道光年間(公元1821-1850年),曾為貢生,善書畫,尤精蘭竹。

11、趙鍾域

字省三,又字友莪,清朝貴州普定人。畫家。生活於道光年間(1821-1850年),曾為廩生,善畫蛺蝶魚蟲。

12、楊沂秀:

字魯川,貴州鎮遠人。為果勇侯楊芳之侄。系清朝道光年間進士,曾任陝西鄂縣知縣等。其女兒楊林貞工書畫。

13、田溥:

字雪樵,清朝貴州綏陽人。畫家。清道光(公元1821-1850年)年間貢生,工水墨山水畫,師法董、巨。

14、徐樗:

清朝貴州銅仁人。清道光(1821-1850年)中監生。《黔詩紀略後編》錄有其詩,並稱善畫。

15、史荻洲:

字勝書,清朝貴州黔西州(今黔西縣)人。清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與黔西詩人、書法家張琚結"桐蔭詩社"。十五年(公元1835年)中舉人。他與清鎮詩人戴粟珍同為黔西知州、著名詩人吳嵩梁之學生,二人結下終身情誼,不僅詩賦文章出類拔萃,而且情同手足,二人同赴京城任職,同到吉林大安從政。當地稱詩者,贊譽戴、史二人"才名不相上下,交情亦最深"。後來荻洲客死遼寧任上,粟珍安葬荻洲後,每歲必以荻洲名義為荻洲之母致書奉遺金,及至史母仙逝時也不知兒子已死。這種至深至厚的情誼至今傳為美談。史、戴的詩,曾載於都中,後刊於黔。史荻洲著有詩集《秋燈畫荻詩抄》。

16、任必達:

字裴然,清朝貴州清平縣(今凱里)人。生活於清嘉慶、道光年間(公元1796-1850年)。初參幕務,後杜門不出,居家著述。著有《清平縣志稿》四卷。又工詩文,書法亦重筆墨外間韻味,遠近識者,無不贊賞。

17、楊開秀:

字實田,號雲卿,貴州綏陽縣人。應鄉試久不中,直到五十歲才中舉人。一生以教書為業。道光末年到遵義禹門寺設私塾,各鄉學生多慕名來讀書,寺中房舍全住滿。黎庶燾、庶番、兆銓、光普和庶昌等都是他的學生。黎庶昌為文,多得力於楊先生。此時的禹門寺私塾盛況足以與乾隆年間黎安理執教時相輝映。晚年力學古文奇字,撰有《古文異訓》,成一家言。惜未完成而逝,終年67歲。

18、郭超凡:

(?-1858),字小袁,貴州清鎮人。幼時聰明好學,十七歲時就很有文名,學者徐光文給他起名"超凡"。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中進士。先在貴州興義府任教授六年,興修試院,擢拔人才,張之洞皆出其門下。鴉片戰爭後,於道光廿四年(公元1844年)調廣東作官,歷任饒平、東莞、香山知縣和廣州知府。他不畏強暴、不懼洋人,平息地方械鬥,擒殺海盜"天公大王",矯正考場弊端,多次抗擊英國侵略者的欺凌和攻打,從而使當地的社會秩序得以安定。劉誾譽其為"名儒"、"名將"。只因廣東總督葉名琛忌才,被其壓抑,不能大展雄才。咸豐八年(公元1858年)5月30日,終因積勞成疾,抑鬱早逝。死後,朝廷贈"太僕卿
19、 莫庭芝:

(1817-1890),字芷升,別號青田山人,清朝貴州獨山縣人。"西南世儒"莫友芝之弟。從小受父兄和鄭珍之教,擅長詩詞古文,以教育文學名世。道光廿九年(公元1849年)拔貢生,次年參加京城應禮部試落第。便絕意仕途,專心研究學問。歷任永寧州學正、安順府學訓導、思南府學教授、貴州學古書院山長。一生執教四十年,為貴州文化教育事業作出了貢獻。他和黎汝謙還編輯了《黔詩紀略後編》三十三卷,為貴州清代詩歌總集,與莫友芝所輯的《黔詩紀略》有雙壁之譽。為後世保存了珍貴的歷史文獻。他著有《青田山廬詩鈔》、《青田山廬詞鈔》,黎蒓齋在日本為他刻印,風致真朴。工小篆及八分書,自得天趣,與同時書畫名家孫竹雅、吳茗香相知,故詩詞集中題畫之作亦不少。

20、柳天成:

(1817-1871),清朝貴州都勻府人。農民起義軍領袖。出身貧苦,飽受壓迫,咸豐五年(公元1855年)五月在都勻壩固領導苗族起義,進軍雞賈河,建立根據地,眾推柳天成為王。柳天成足智多謀,勇敢善戰,他領導的義軍活動於都勻、獨山、荔波、都江、八寨、麻哈、大塘、貴定、平越、甕安和羅斛等地。咸豐八年(公元1858年)攻戰麻哈,擊斃提督佟攀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六月,在羊安與貴州提督張文德激戰,殲敵近萬名,使總兵、副將當場斃命,使張文德負重傷,取得了自張秀眉義軍黃飄大捷之後的又一大捷。由於清廷調重兵圍攻,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四月,雞賈河根據地失陷,柳天成退守內外套,不幸被叛徒暗殺身亡,起義失敗。

21、周灝:

字子純,清朝貴州貴陽人。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舉人,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進士。以知縣分發直隸,先後任沙河、定興(保定)、正定知縣。後因遭彈劾落職講學,昭雪後復職,署甘肅故城。因罹瘟疫,卒於任所。灝性廉愛民,總督劉長佑疏聞,奉旨於正定建專祠。

22、吳寅邦:

字清臣,清朝貴州永寧州(今關嶺縣)人。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拔貢。歷任安順、清鎮、貞豐書院講席,參與纂修了《安順府志》。清咸豐二年(公元1852年)秋,曾親到貴州關嶺縣境內紅岩碑古跡岩下,將紅岩碑再拓了一道,分別分送各處,紅岩碑的真面目,始比較容易與社會見面,為對中華民族的偉大古跡紅岩碑的研究作過貢獻。

23、黃國賓:

號西樵,貴州銅仁人。書畫家。道光十二年(公元1837年)拔貢。善書畫,喜作米家山水畫。

24、付壽彤:

(1818-1887),原名華賡、更昶,字青余,清朝貴州貴築(今貴陽市)人。道光廿四年(公元1844年)舉人,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進士。入翰林院、歷任歸德、南陽、開封知府、河南汝光道、河南按察使等。工書法。著作有《孝經述》、《古音類表》、《孔庭學裔》、《淡勤室詩》、《湘漓別志》、《十六國年表》、《吳越游記》、《吳越歸程記》、《淡語》、《真錄篇》、《古文辭》等。善書法,幼年隨宦粵中,服膺許鄭之學,鄉試時為學使何紹基賞識,何書"實事求是"贈之。壽彤書法師何紹基,四體皆工,中年精研晉草運腕這之妙,尤得道州真傳。晚年居長沙,該地書家甚多,而傅氏書名特彰,求書者應接不暇。光緒十三年(公元1887年)卒於長沙,與妻劉氏合葬於瀏陽南鄉渡頭市淡庄。

25、傅有賡:

貴州貴陽人。學者。他於清朝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撰寫了《三國志音證》。古代南朝劉宋時裴松之編寫了一部《注三國志》,成為人們研讀《三國志》不可缺少的輔助與參考材料,但它亦非完美無缺。傅有賡的《三國志音證》,為其補綴音義之不及,是一部很有價值的書。

26、蕭尚卿:

清朝貴州平越(今福泉縣)人。清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進士,入翰林院。

27、潘新簡:

(1819-1869),清朝貴州荔波縣人。水族農民起義軍領袖。咸豐五年(公元1855年)三月發動水族農民千人在九阡、莪蒲起義。提出"不繳糧、不納稅、打倒清朝享太平"的口號,他們吸取了太平軍的一些好政策,建立了九阡山根據地,號稱輔德王。他們支持戰斗十多年,義軍發展到四萬人,在太平軍別遺隊余誠義、黃金亮以及都勻柳天成,都江羅光明,張秀眉義軍部將高禾、九松等各路義軍的積極配合下,轉戰於黔桂邊區,控制了大半個荔波縣,曾五占荔波縣城,南窺思恩,北圖都勻、獨山,打死荔波守備更玉麟,千總王代龍等。義軍的強大,引起了清廷的不安,派廣西、貴州清軍圍剿,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九阡失守,因叛徒出賣,潘新簡被俘,犧牲於桂林。

28、胡長新:

(1819-1885),字子和,貴州黎平縣人。幼受業於莫友芝、鄭珍,學有根柢。清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舉人,次年進士。以知縣分發江蘇。因受其父被降官職的影響,淡於榮進,棄知縣不就,改任貴陽、銅仁等府教授。學使以學異推薦他,擢升翰林院典簿,又不受。遂辭職還鄉,主講於黎平書院,終老不倦,為家鄉的文教事業作出了貢獻。著有《籀經堂詩鈔》、《籀經堂文鈔》等,校刊《三忠合編》,擅小篆,得秦漢古璽遺意。其《聞升京官》詩,描述了作者聞調升京官消息後思想感情的波動和變化,抒發了作者對升遷官職的淡漠,流露了對官場的厭倦,表現了作者恬淡自守的情操。

29、戴粟珍:

字禾庄,別名吳蘭雪,清朝貴州清鎮縣人。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舉人。他與黔西舉人史荻洲同為黔西知州、著名詩人吳嵩梁之學生,因而結下終身情誼,不僅詩賦文章出類拔萃,而且情同手足,二人同赴京城任職。道光中期,二人到吉林大安從政,當地稱詩者,贊譽戴、史二人"才名不相下,交情亦深"。後來史荻洲客死異鄉,粟珍安葬荻洲後,每歲必以荻洲名義為荻洲之母致書並奉遺金,及至史母仙逝時也不知兒子已死。這種至學至厚的情誼直今傳美談。戴、史的詩,曾載於都中,後刊於黔。粟珍著作有《對床聽雨詩》、《詩鈔》、《補遺》、《南歸草》等。

30、楊元保:

(?-1854),清朝貴州獨山人。布依族農民起義軍首領。清咸豐四年(公元1854年)初,楊元保之父帶眾抗捐被捕入獄,慘死獄中。楊元保懷著深仇大恨,在太平軍推動下,於二月份領導布依族、苗族、水族、漢族農民和手工業者數千人在上司起義,提出"順天成道,打富濟貧"的口號,連續擊敗八寨游擊和獨山州牧,攻克都勻平舟司,占據通往獨山、羅甸、大塘和廣西南丹的要道。聲震獨山、都勻和荔波三地。因貴州巡撫蔣蔚遠調集官軍圍攻,力量眾寡懸殊,不到三個月,起義失敗。楊元保在廣西南丹州屬昔里山被俘,在貴陽英勇就義。這次起義點燃了貴州各族人民咸同大起義的烈火。

⑨ 貴州發生的歷史事件及意義

分裂的時候,開了一個會議,以至於中國至今困難重重,

閱讀全文

與貴州代表性歷史事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