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作為一位歷史學家應具備哪些品質
發現問題、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歷史學家的工作是在兩個方面創新:一是新的重要史實的發現、梳理;二是對重要問題新的、有說服力的解釋。這要求歷史學傢具有下述基本素質:
(1)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做學問,要有清晰的思路、明確的概念、嚴謹的表述,這是基本要求。目前,我們的教育體系缺少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系統訓練。我們有些年輕學者在這方面很欠缺,說話、寫文章邏輯混亂。
(2)較強的聯想能力。歷史的舞台無限廣闊,歷史現象之間的關系無比豐富復雜。缺乏聯想能力,就難以發現紛紜復雜的事物之間的相似性與相異性,難以發現它們之間的因果關系,難以產生很多靈感。知識面的寬廣,是聯想能力強的前提。
(3)較強的批判精神。在學問方面,決沒有絕對的權威、絕對的正確,真理永遠是相對的。所以,歷史學家對任何已有的學術結論,在吸收其正確合理的成分的同時,還永遠應該抱批判精神,去尋找它們的不足之處。批判精神是歷史學家打破思維局限、眼界局限,確立自主意識、創新意識的前提。(4)較強的創新意識。這是學術研究最基本的意識,因為同科學技術發明一樣,學術研究的性質、目的就是創新。這一最基本、最起碼的認識,恰恰在一些人那裡被忽視了。目前,存在著大量重復勞動的學術產品。有些學者,甚至一輩子都沒有一項真正創新的成果。(5)較強的信息獲取能力。首先是善於利用各種手段,尤其是現代發達的通訊傳媒、電子網路手段查找資料的能力。其次是與國內、國際有關學者進行學術交流的能力。這種學術交流是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在學術日益國際化的21世紀,與國外學者的交流能力,將是我國歷史學任何一個學科的學者所必備的能力。這兩種能力都對歷史學家的外語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應該說,比較熟練地運用一門外語進行專業研究和學術交流,是任何一位未來的歷史學家的基本功之一;而對於從事外國歷史研究的歷史學家來說,恐怕還需要掌握不止一門外語。
❷ 世界上最優秀第歷史學家,對千島湖唐茶也有所研究,為什麼
這個茶葉可能需要泡久一點才有味道。
❸ 當代中國著名學者文學家詩人畫家書法家政治家歷史學家作家優秀的舉幾個例子
當代中國著名學者:首推錢鍾書,其次季羨林;
文學家:王小波,路遙;
詩人:鍾鳴,翟永明專;
畫家:黃永玉屬,吳冠中;
書法家:啟功,黃永玉;
政治家:有嗎?鄧小平算一個吧。
歷史學家:陳寅恪(可惜已死了好久);
作家:已在上面。
以上只是個人意見。
❹ 當代著名的歷史學家有誰
樓主雖然學的理工,但是從中學起就對文史哲感興趣。要查一些中國歷史掌故,到新華書店、圖書館尋找,居然找不到一套像樣的中國歷史著作,由此推定:當代中國沒有一個合格的歷史學家。
最早買到的中國歷史書籍是範文瀾老先生主編的《中國通史簡編》。據介紹,這是一套範文瀾老先生1940~1942年在陝西延安任馬列學院歷史研究室主任和中央研究院副院長兼歷史研究室主任期間,組織撰寫的運用馬克思主義觀點系統敘述中國歷史的著作。《中國歷史簡編》由延安新華出版社初出上、中兩冊,上冊敘述上古到五代的歷史,中冊敘述宋、遼至清代中葉的歷史。1948年由上海新知書店出版修訂本,取消上、中冊名稱;1953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修訂本《中國通史簡編》第一編,1957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修訂本《中國通史簡編》第二編,1965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修訂本《中國通史簡編》第三編第一、二冊。到上個世紀70年代再版。
雖然「該書在寫法上夾敘夾議,文字簡潔生動,深入淺出。」但是,由於延安參考書籍有限,寫作難免粗糙。加上時勢的需要,對義和團、太平天國等農民起義過於拔高,影響了《簡編》的嚴肅性和客觀性。
到了21世紀,在書店看到青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初版的《中國通史》,上中下三編,由馮克誠、田曉娜主編。結構之亂,文筆之粗糙,真是慘不忍睹。不少篇幅,有點象街頭地攤雜志中的文章摘編。
至於被封為中國歷史學家的周谷城、翦伯贊,解放後幾乎都沒有發表過什麼論文著作。明史專家吳晗,解放後主要從事行政工作(北京市副市長)。後來寫了一個《海瑞罷官》,被污衊為給彭德懷翻案,遭迫害致死。
至於寫過歷史小說《李自成》的作家姚雪垠,寫過歷史小說《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步曲的作家二月河,都只是停留在「戲說」的水平,根本談不上嚴肅的史學研究。
再看看大學研究所歷史專業的那些教授、研究員、博士、碩士,一個個面有菜色,蓬頭垢面,在市場經濟大潮中他們是徹底的失敗者、落伍者。中學優秀的畢業生,沒有幾個真心實意願意考歷史專業的。中國歷史專業後繼無人已經成為定局。
再看看社會上70後、80後的年輕朋友,又有幾個認真看過一、兩本歷史書的?他們腦袋裡僅剩的一點點可憐的歷史知識,大概都是從陳凱歌、張藝謀等三流導演胡編的那些歷史電影(例如「英雄」、「無極」、「霸王別姬」、「鐵嘴銅牙紀曉嵐」等)中活剝生吞批發來的。隨導演怎麼胡編亂造,演什麼他們信什麼。
如果象香港丁學良丁大教授斷言:中國合格經濟學家最多不超過5個。那麼樓主可以負責任的斷言:中國合格的歷史學家,一個都沒有,以後也不會再有了。
❺ 優秀的歷史學家應該具備怎樣的精神文化修養
在歷史學家的修養方面,書中講到身為治史者要有大的眼界;同時,還需要專有人文關懷;以及對屬前人的研究抱有敬畏之心,不應妄加評論。很多人在自己學問有一定深度之後,往往會忘記和丟失一些最基本的素養,或許在他們剛入門的階段,並沒有對這些方面加以重視。前不久聽聞某君在背後評論某位老師學術造詣僅此而已,並不斷炫耀自己讀書多,然其涉獵的僅僅只是自身專業領域,何來博覽群書之說?後又聽聞某君指責和批判農民工的素質。這些人往往自恃學識淵博,但敢問其「史德」在哪?在學會做學問之前請先學會如何尊重別人,學習一下什麼是一位學者該有的修養~
❻ 古羅馬的著名歷史學家有哪些
李維 Livius,Titus,公元前59~公元17),全名提圖斯·李維,古羅馬歷史學家。生於義大利北部的帕塔維烏姆(今帕多瓦),卒於帕塔維翁。其家世和父母不得而知,據說出生於貴族,早年受過良好的傳統教育。他學習了文學、史學、修辭學、演說術等,是羅馬共和後期學問淵博、幾乎無所不知的大學問家。後移居羅馬,與屋大維過從甚密。此時屋大維已經打敗安東尼,羅馬局勢恢復穩定,李維奉命教授屋大維的繼孫克勞狄,即後來的皇帝。
塔西佗 普布里烏斯·克奈里烏斯·塔西佗(Publius Cornelius Tacitus) 塔西佗(Tacitus,約A.D.55~120年)是古代羅馬最偉大的歷史學家,他繼承並發展了李維的史學傳統和成就,在羅馬史學上的地位猶如修昔底德在希臘史學上的地位。
塔西佗的著作,保存下來的有4種,其中3種是完整的短篇作品,2種是已經殘缺的長篇歷史著作。按它們的寫作時間列舉如下: 1.《演說家對話錄》(Dialogus de Oratoribus) 2.《阿格里可拉傳》(De Vita Iulii Agricolae) 3.《日耳曼尼亞志》(Germania) 5.《歷史》(Historiae,亦譯作《羅馬史》) 4.《編年史》(Annuls,也譯作《羅馬編年史》) 將《歷史》和《編年史》合在一起,塔西佗所敘述的史事上起公元14年,下迄公元98年,大致包括了公元1世紀羅馬帝國的歷史。在這兩部著作里,塔西佗對自己生活的時代所持有的批判態度表現得更加明顯。他以史學家的眼光和洞察力,對羅馬帝國初期的社會狀況和黑暗面作了形象的描述和深刻的揭露。 古代羅馬的史學誕生於第2次布匿戰爭期間。早期的奠基人畢克托、老加圖以及後來的撒路斯提烏斯等人把希臘史學的方法引入羅馬,李維則代表了羅馬史學的成熟和輝煌成就。然而,從李維到塔西佗,羅馬的史學又產生了一次飛躍。塔西佗的史學比起李維來發展得更加成熟,代表了羅馬史學發展的最高成就。
撒路斯提烏斯 羅馬的史學到了撒路斯提烏斯(Gaius Sallust Crispus, B.C.86~34年)的手裡躍進了一大步。撒路斯提烏斯也是一個活躍於政界的顯赫人物,曾當選為公元前52年的保民官。在當時羅馬黨爭十分激烈的情況下,他因追隨愷撒而與西塞羅積怨很深。愷撒與龐培進行大決戰時,他隨愷撒前往北非,直接參加了消滅龐培余黨的戰斗。之後,他被愷撒任命為努米底亞總督。在總督任內,他大肆搜刮錢財,回羅馬建造了一座豪華的別墅。愷撒被刺以後,他歸隱林園、潛心著述。
編輯本段著作
撒路斯提烏斯曾著有一部《羅馬史》,記述了公元前78年至公元前67年羅馬的重大事件。可惜這部著作自佚失之後再也沒有被發現,只能在他的另外2部著作中找到一點線索和片斷。他流傳下來的2部著作是: 《喀提林陰謀》(Conspiracy of Catiline,亦譯作"喀提林叛亂記"),記述了羅馬貴族喀提林利用當時社會上的不滿情緒興兵叛亂、最後戰死的經過。 《朱古達戰爭》(Jugurthine War),記述了公元前2世紀末年羅馬用兵努米底亞王國、其國王朱古達率軍抵抗、最後戰敗的經過。
❼ 當一個歷史學家需要具備什麼
歷史學研究是創新性的工作。歷史學家要創新,必須具備某些特定的素質。歷史學青年研究人員群體是否具備當代中國歷史學家的基本素質,是一個關繫到我國歷史學科未來發展,以及在國際歷史學界地位的大問題。筆者在結合今天的實際,學習、分析、總結老一輩史學大家的基本素質時體會到,對於我們這些後來者,也許主要應該從以下四個方面培養自己的基本素質。
一、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這里又包括四個要素,缺一不可:一是系統地閱讀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著作;二是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精神實質;三是具有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四是能夠正確處理堅持馬克思主義與發展馬克思主義之間的關系。做到這四點,非常不容易,需要研究機構和學者本人長期不懈的努力。
二、豐富的知識積累。歷史學是一門特別強調基礎知識的學科,之所以許多歷史學家都是大器晚成,就是因為知識積累需要時間,需要漫長的時間。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對於一個希望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能夠成為史學大家的學者來說,需要積累的知識應該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歷史學知識。這里不僅僅是自己研究方向、研究領域的專門知識,比如秦漢史知識、英國中世紀史知識,而且應該包括整個歷史學研究領域的基本知識,比如中國史知識、外國史知識、考古學知識,等等。二是歷史學之外的人文社會科學學科知識和自然科學知識。這種跨學科知識,是構建歷史學家廣闊的思考平台,形成歷史學家開闊的學術視野的必要條件。三是當代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實踐方面的知識。這要求歷史學家不要把自己鎖進象牙之塔,與世隔絕,而應該關心現實,關心人類社會和自然界現實的發展和變化。古人雲:「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這是個優良的傳統。對現實的了解和關注,是歷史學家治史的不可缺少的動力之源、靈感之源,更是治史目的正確性的重要保障。
三、發現問題、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歷史學家的工作是在兩個方面創新:一是新的重要史實的發現、梳理;二是對重要問題新的、有說服力的解釋。這要求歷史學傢具有下述基本素質:(1)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做學問,要有清晰的思路、明確的概念、嚴謹的表述,這是基本要求。目前,我們的教育體系缺少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系統訓練。我們有些年輕學者在這方面很欠缺,說話、寫文章邏輯混亂。(2)較強的聯想能力。歷史的舞台無限廣闊,歷史現象之間的關系無比豐富復雜。缺乏聯想能力,就難以發現紛紜復雜的事物之間的相似性與相異性,難以發現它們之間的因果關系,難以產生很多靈感。知識面的寬廣,是聯想能力強的前提。(3)較強的批判精神。在學問方面,決沒有絕對的權威、絕對的正確,真理永遠是相對的。所以,歷史學家對任何已有的學術結論,在吸收其正確合理的成分的同時,還永遠應該抱批判精神,去尋找它們的不足之處。批判精神是歷史學家打破思維局限、眼界局限,確立自主意識、創新意識的前提。(4)較強的創新意識。這是學術研究最基本的意識,因為同科學技術發明一樣,學術研究的性質、目的就是創新。這一最基本、最起碼的認識,恰恰在一些人那裡被忽視了。目前,存在著大量重復勞動的學術產品。有些學者,甚至一輩子都沒有一項真正創新的成果。(5)較強的信息獲取能力。首先是善於利用各種手段,尤其是現代發達的通訊傳媒、電子網路手段查找資料的能力。其次是與國內、國際有關學者進行學術交流的能力。這種學術交流是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在學術日益國際化的21世紀,與國外學者的交流能力,將是我國歷史學任何一個學科的學者所必備的能力。這兩種能力都對歷史學家的外語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應該說,比較熟練地運用一門外語進行專業研究和學術交流,是任何一位未來的歷史學家的基本功之一;而對於從事外國歷史研究的歷史學家來說,恐怕還需要掌握不止一門外語。
如果我們在以上五個方面加強對自己的培養和訓練,必將提高我們在史學研究中發現問題、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良好的學風。在學風方面,我國歷史學具有優良的傳統。其中最重要的,筆者認為是以下幾點:第一是勤奮。歷史學是一門聰明的學問,需要歷史學家有非常智慧的頭腦;歷史學又是一門「笨」學問,需要歷史學家有勤奮刻苦、吃苦耐勞的精神,不但要勤於動腦,而且要勤於動腿——到處去查找資料。在很多時候,勤奮比智慧更加重要。我們常常可以發現,一些特別優秀的歷史學文章,主要得益於作者在查找資料方面所下的「笨」功夫。第二是堅韌。我們都知道,坐冷板凳,而且一坐就是十年甚至一輩子,這種描述首先是來自歷史學科的。堅韌意味著甘於寂寞,有時候也意味著甘於清貧。堅韌對立於浮躁、急功近利、沽名釣譽。堅韌意味著學者的清高,學者內心世界的充實。第三是嚴謹。所謂嚴謹,就是實事求是、誠實踏實、一絲不苟。別人的有關成果要充分了解並且承認,決不能埋沒掩蓋,當然更不能竊為己有。自己的成果要做到:字字有據——決不說空話、說主觀臆斷的話;據必求全——就是一些歷史學家提出的「竭澤而漁」,把必需而且能夠找到的資料全部找到;據必求真——就是尊重史料,不為了說明自己的觀點而使用似是而非的史料,或者經不起推敲的史料。
以上幾點看法,筆者主要是用來自勉,當然,也盼望能夠獲得其他年輕的歷史學工作者的認同。
❽ 當代中國的歷史學家都有哪些呢
當代中國居然沒有一個合格的歷史學家【原創】
--------------------------------------------------------------------------------
發帖人:傑克467 發帖時間:2006-06-16
樓主雖然學的理工,但是從中學起就對文史哲感興趣。要查一些中國歷史掌故,到新華書店、圖書館尋找,居然找不到一套像樣的中國歷史著作,由此推定:當代中國沒有一個合格的歷史學家。
最早買到的中國歷史書籍是範文瀾老先生主編的《中國通史簡編》。據介紹,這是一套範文瀾老先生1940~1942年在陝西延安任馬列學院歷史研究室主任和中央研究院副院長兼歷史研究室主任期間,組織撰寫的運用馬克思主義觀點系統敘述中國歷史的著作。《中國歷史簡編》由延安新華出版社初出上、中兩冊,上冊敘述上古到五代的歷史,中冊敘述宋、遼至清代中葉的歷史。1948年由上海新知書店出版修訂本,取消上、中冊名稱;1953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修訂本《中國通史簡編》第一編,1957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修訂本《中國通史簡編》第二編,1965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修訂本《中國通史簡編》第三編第一、二冊。到上個世紀70年代再版。
雖然「該書在寫法上夾敘夾議,文字簡潔生動,深入淺出。」但是,由於延安參考書籍有限,寫作難免粗糙。加上時勢的需要,對義和團、太平天國等農民起義過於拔高,影響了《簡編》的嚴肅性和客觀性。
到了21世紀,在書店看到青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初版的《中國通史》,上中下三編,由馮克誠、田曉娜主編。結構之亂,文筆之粗糙,真是慘不忍睹。不少篇幅,有點象街頭地攤雜志中的文章摘編。
至於被封為中國歷史學家的周谷城、翦伯贊,解放後幾乎都沒有發表過什麼論文著作。明史專家吳晗,解放後主要從事行政工作(北京市副市長)。後來寫了一個《海瑞罷官》,被污衊為給彭德懷翻案,遭迫害致死。
至於寫過歷史小說《李自成》的作家姚雪垠,寫過歷史小說《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步曲的作家二月河,都只是停留在「戲說」的水平,根本談不上嚴肅的史學研究。
再看看大學研究所歷史專業的那些教授、研究員、博士、碩士,一個個面有菜色,蓬頭垢面,在市場經濟大潮中他們是徹底的失敗者、落伍者。中學優秀的畢業生,沒有幾個真心實意願意考歷史專業的。中國歷史專業後繼無人已經成為定局。
再看看社會上70後、80後的年輕朋友,又有幾個認真看過一、兩本歷史書的?他們腦袋裡僅剩的一點點可憐的歷史知識,大概都是從陳凱歌、張藝謀等三流導演胡編的那些歷史電影(例如「英雄」、「無極」、「霸王別姬」、「鐵嘴銅牙紀曉嵐」等)中活剝生吞批發來的。隨導演怎麼胡編亂造,演什麼他們信什麼。
如果象香港丁學良丁大教授斷言:中國合格經濟學家最多不超過5個。那麼樓主可以負責任的斷言:中國合格的歷史學家,一個都沒有,以後也不會再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