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武漢大學歷史學院的楊果老師帶碩士嗎
武漢大學的教授,博士生導師。
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2002)、優秀研究生教學獎(2006)
應該帶
⑵ 武漢大學歷史學院師資力量怎麼樣
歷史學院師資力量雄抄厚。61位專任教師中,有教授31人,副教授23人,講師7人;有58人擁有博士學位,占專任教師的95.08%;博士生導師34人。
擁有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名,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1名,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2名,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學科評審組專家3名,全國博士後管委會專家組成員1名,全國古籍整理出版規劃領導小組成員1名。先後有2人入選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6人入選珞珈學者特聘教授,1人入選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1人入選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劃,1人入選霍英東教育基金項目,5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人獲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獎。學院大多數教師具有在國外著名大學與科研機構講學、訪問或攻讀博士學位的經歷。
歷史學院設有中國三至九世紀研究所、世界史研究所、歷史地理研究所、中國文化研究所、中國經濟與社會史研究所、簡帛研究中心、科技考古研究中心、十五至十八世紀世界史研究所、第二次世界大戰與戰後世界研究所、阿拉伯研究中心等研究機構。簡帛研究中心、科技考古研究中心分別於2006年、2007年入選湖北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⑶ 武漢大學的歷史系的研究生導師有哪些
武漢大學歷史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信息如下:(姓名、性別、職務、專業、研究方向)
陳冰白:
男 副教授 (考古學及博物館學) (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
徐承泰:
男 副教授 (考古學及博物館學 )( 秦漢考古)
賀世偉 :
男、副教授 (考古學及博物館學) ( 六朝-宋元考古 中國古代瓷器研究)
劉國勝:
男 副教授 (歷史文獻學)(先秦秦漢出土文獻)
覃啟勛:
男 教授 (中國文化史)(中日文化交流史)
王雪華:
女 副教授( 中國古代史)(明清史)
朱海:
男 副教授 (中國古代史)(隋唐五代史)
申萬里:
男 副教授(中國古代史)(元史)
周榮:
男 副教授 (專門史)(明清社會經濟史)
楊國安:
男 副教授 (專門史)( 明清社會經濟史——鄉村社會史)
彭敦文:
男 副教授 (中國近現代史)(中華民國史)
薛毅
男 副教授 (中國近現代史)(中國近現代經濟史)
李榮建:
男 教授 (地區國別史)(阿拉伯近現代史)
徐友珍:
女 副教授 (國際關系與中外關系史)( 戰後大國對華關系)
潘迎春:
女 副教授( 國際關系與中外關系史)( 美加對外關系)
謝國榮:
男 教授 ( 地區國別史)(美國史——美國黑人史、種族關系史、民權運動史)
熊沛彪:
男 教授 (國際關系與中外關系史)
李清臨:
男 教授(考古學與博物館學)(科技考古)
⑷ 武漢大學的四大名嘴是哪四個啊
尚重生、趙林、李工真和李敬一。他們的講座場場爆滿。
四大名嘴之尚重生
1、生平介紹
政治面貌: 無黨派人士
所屬單位: 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教 研 室: 政管院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教研室
最後學位: 博士;
最後學歷: 博士研究生
職 稱: 副教授
一級學科: 政治學
二級學科: 政治學其他學科
研究方向: 政治理論
2、同學們眼中的「社會解剖師」:
尚重生,以剖析社會獨到深入而聞名,素來有「社會解剖師」的稱號,他是一個具有「社會解剖師」美譽的人;一個被稱為武漢大學「四大名嘴」之一、被眾多學生視為「精神教父」、畢業多年還感激不盡的人;一個笑談自己在武大留校任教是因為輔導員騙他說給他找個「漂亮女朋友」的人……可以說,他的任何一段經歷,都能讓校園里的大學生們羨慕不已。此外尚重生老師言辭幽默、犀利、深刻,被譽為武漢大學「四大名嘴」之一,被眾多學生視為「精神教父」。他開設的公選課《當代中國社會問題透視》深受同學們的歡迎,走廊和門口都是慕名前來的同學,聽眾中除了武大學生外,還有很多校外的同學。
3、授課信息:
通識選修課《當代中國社會問題透視》
各類講座
4、經典語錄:
我上課不願意看PPT,免得我的思想PPT化了。
大學出大師,但「大師化」是規劃得出來的嗎?我說教三001出五個大師,而102,教室小點就出四個,行不行?
教育就是給國家培養母雞的。母雞長大了是會下蛋的。那些培養母雞的人都活不下去了,母雞能長得好嗎?能生出好的小雞來嗎?連蛋恐怕都下不出來。
「高舉老布希偉大旗幟,緊密團結在以柯林頓為首的黨中央周圍,將美國特色的資本主義社會推向前進!」有人說嗎?「高舉撒切爾夫人的偉大旗幟,緊密團結在布萊爾周圍,將英國特色的資本主義社會推向前進!」 有人說嗎?有些話我們聽習慣了就不覺得它的可笑了。
四大名嘴之趙林
1、生平介紹:
出生日期:1954年11月8日
出 生 地:北京市
工作單位:武漢大學哲學院
職 稱:教授、博士生導師
職務及兼職:全國外國哲學史學會理事、
全國宗教學學會理事、清華大學道德與宗教研究中心研究員
研究方向:西方哲學、西方文化
2、「百家講壇名師」:
他的專業課吸引了很多外院的同學旁聽,以至於本專業的學生都沒了位置;他曾經5次收到央視的邀請參與「百家講壇」的錄制;他的通識課總是人滿為患,全校最大階梯教室,常常里里外外被擠得水泄不通;他一有什麼「新聞」,常會引得武大學子沸騰,珞珈山水、校園廣播、茶前飯後,到處都充滿了關於他的話題……
他,就是被譽為武大「四大名嘴」之一的哲學學院教授趙林。他說:「想要成為一個真正受到學生熱愛的老師,不僅需要淵博的知識和深邃的睿智,還需要高尚的道德情懷和高超的授課藝術。」也許,這就是趙林為人、為師的秘笈。
趙林老師把他成功的秘笈歸納為:天職意識, 這種神聖的天職意識使趙林一直處於一種感動狀態,正是這種使命感使得他把三尺講台視為生命,以自己的學識、良心和激情去面對同學們。學識扎實,十多年來,趙林已出版了10部個人學術著作,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120餘篇,並和鄧曉芒教授合作撰寫了《西方哲學史》專業課教材。這些學術上的成績為其授課提供了扎實的學識基礎。激情投入,已畢業的2002級同學任飛說:「趙老師講得非常投入,除了學生的反應,沒有什麼能幹擾他的課堂。」
3、授課信息:
專業課《西方哲學史》
各類講座
4、經典語錄
一個教師在講課時如果不能感動自己,他也同樣不可能感動學生。
這就是我的講台,我一直站在這里!
在美麗的珞珈山麓執教二十載,最令我欣慰的是自己在歷屆學子心中播下的知識種籽,最令我感動的是每學期課程結束時同學們經久不息的掌聲。
四大名嘴之李工真
1、生平介紹
李工真,1952年12月28日出生於武漢。歷史學博士,武漢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文革中老三屆(68屆初中)畢業生。1970年7月招工回城後在漢口江漢路「南京理發廳」做過8年理發師;恢復高考制度後,於1978年10月考入武漢大學歷史學系;1985年7月留校任教;1988-1990年留學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特里爾大學,師從德國著名歷史學家庫爾特迪威爾(Kurt Düwell)教授,專攻德國現代化問題。
2、武漢大學的「活字典」:
李工真教授因學識淵博而被稱為「武大活字典」,是武漢大學「四大名嘴」之一(在當年李工真、趙林和易中天號稱武漢大學三大名嘴,文史哲各佔一個)。在武漢大學,李工真老師的講座總是場場爆滿,總有很多人得站著聽。李工真教授還多次應邀前往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廈門大學、中國地質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農業大學等國內著名高等學府從事講學活動。
李工真老師給大家的印象是特別真誠直爽,在他的身上,根本看不到傳統知識分子那種「逢人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出一片心」的心機。作為歷史學研究者,他敢於針砭時弊,俠義直言,體現出了強烈的自由主義色彩。他經常鼓勵同學們要講真話辦實事,要有獨立思考的意識,不要盲從權威。很多時候,我們都可以看到李老師推著他的專車,和同學們邊走邊聊的情景。
3、授課信息
各類講座
4、經典語錄
那時候覺得一輩子就這樣,出不去了。不過我堅信,是金子,到哪裡都發光。即使做理發師,我也要做最好的那一個。
不論從我父親當初的地位和影響還是我現在的狀況來講,在中國做一個官不是一件難事。也有人給我提供過職位,只要我點頭,也就是個官了。可是我父親對我的期望就是做一個真正的知識分子,我想我做到了。
讀書受教育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希望每一個大學生珍惜現在的美好時光。在大學期間要勇於接受暴風雨,鍛煉自己。任何困境里,保持一個平衡的心態,努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到最好,同時還要充實自己。是金子,哪裡都能發光,是人才,到哪裡都能登台。
四大名嘴之李敬一
1、生平介紹:
任教專業 文學-新聞傳播學類
在職情況:在職
所在院系: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出生年月:1946年11月
籍 貫:中國湖北省蘄春
職 稱:博士生導師、教授
學科及研究方向:新聞學與傳播學 中國傳播史方向
2、「詩意人生」:
李敬一老師的著作有《中國文學史》、《中國傳播史》、《中國傳播史論》、《壯哉唐詩》、《節目主持概論》、《唐詩宋詞名篇精選精講》、《司馬遷》、《休閑唐詩鑒賞辭典》等和合著五十餘部。被譽為武漢大學「四大名嘴」之一,曾進入「全國高校最有魅力老師」排行榜前五名。2003年至2005年先後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主講《怎樣欣賞中國古典詩詞》、《李後主和他的詞》、《屈原》、《司馬遷》;2008年6月至10月在北京電視台《中華文明大講堂》主講《壯哉唐詩》系列專題。
可以說李敬一老師的人生充滿了無限詩意。他可以沉醉於古典詩詞,細細品味一字一詞間的情感,又可以慢慢回味現代流行音樂中的獨特韻律。古今中外他信手拈來,詩詞歌賦他娓娓道來,課內課外他循循善誘。一個擁有充滿詩意人生的老師,在充滿詩意的課堂氛圍中,講述這充滿詩意的人生哲學。
3、授課信息:
中國傳播史研究
新聞道德與新聞法規
中國古代文學
各類講座
4、經典語錄:
其實最重要的信念就是熱愛生活,能多站在講台上一天就要多站一天。作為一個教師始終應該站在第一線,始終應該與同學站在一起。
他這樣評價《菊花台》:這是一首最有內涵的歌,也是一首最為含蓄的歌。古有宋玉悲秋,易安詠菊,但多是個人身世之感。而此詞的吟嘆卻給人一種歷史厚重。
除了這四位老師之外,還有傳授軍理知識的陸寶生老師、沿襲禮儀文化的李榮建老師、品味古典詩詞的秦平老師等等,同樣倍受同學們的青睞!
其實,就如同前面所說的,每一位教師都是用心在授課,他們傾注自己的青春來豐富我們的視野,他們奉獻汗水為我們的成功鋪路。他們都是名嘴,都是應受到我們尊敬的學者,都是武漢大學所有學生心目中的名師!
李工真老師是歷史學院的非常棒的老師,有幸會選他的課程,真的非常博學!
⑸ 楊國安的人物簡介
職稱:教授
所屬二級學科:專門史
教育和工作經歷
1989—1993,湖北師范學院歷史系專,獲歷史學學屬士學位
1996—1999,中國農業科學院、南京農業大學中國農業遺產研究室,獲理學碩士學位
1999—2002,武漢大學歷史學院,獲歷史學博士學位
2010—2011,美國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歷史系暨東亞研究中心訪問學者
2002—迄今,武漢大學歷史學院 先後任講師、副教授、教授
⑹ 武大四大名嘴
趙林,趙林,男,1954年11月日生於北京,哲學博士,現為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武漢大學歐美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長。兼任全國外國哲學史學會理事、全國宗教學學會理事、湖北省哲學史學會理事等職。
主要研究方向為西方哲學、西方文化和基督教思想史,已在中國大陸和台灣出版《黑格爾的宗教哲學》、《西方宗教文化》、《文明形態論》等個人學術專著和演講集14部,出版《西方文化概論》、《西方哲學史》(合著)等高校教材2部,發表學術論文140餘篇。
多年來一直主講「西方哲學史」、「西方文化概論」等課程,2003年被評為武漢大學首屆十大「教學名師」,2006年被評為湖北省「教學名師」,2007年被評為國家教學名師;主講的專業課程「西方哲學史」2006年被評為國家精品課程,主講的通識課程「西方文化概論」2008年被評為國家精品課程;主持的「西方哲學教學團隊」2009年被評為國家級教學團隊。
1999年8月被中央電視台聘為第四屆國際大專辯論會七位評委之一,2000年8月作為主教練率領武漢大學辯論隊在中央電視台主辦的全國第二屆大專辯論會上奪取冠軍,2001年8月率武漢大學辯論隊代表中國大陸高校參加在新加坡舉行的第五屆國際大專辯論會並獲亞軍。武漢大學「四大名嘴」之一。2003年,趙林到央視《百家講壇》做主講人。
李工真,1952年12月28日出生於武漢。歷史學博士,武漢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文革中老三屆(68屆初中)畢業生。1968年作為「知青」在湖北省公安縣插隊落戶;1970年7月招工回城後在漢口江漢路「南京理發廳」做過8年理發師;恢復高考制度後,於1978年10月考入武漢大學歷史學系;1985年7月留校任教;1988-1990年留學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特里爾大學,師從德國著名歷史學家庫爾特迪威爾(Kurt Düwell)教授,專攻德國現代化問題。
戴德錚,男,漢族。武漢大學教授,碩士生、博士生導師。出生於1949年10月1日。祖籍河南省西平縣。197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75年武漢大學歷史系歷史專業畢業;1987年武漢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畢業,獲法學學士學位。1975年留校任教,長期從事課堂教學,截止到2003年10月底,公開出版或發表64本(篇)專著、教材、論文。半百丑牛喜好白耒墨地耕宇宙,珞珈園丁樂於扶梁助雛迎朝旦。
尚重生,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政治學與國際關系副教授。他以剖析社會獨到深入而聞名,素來有「社會解剖師」的稱號,開設的公選課《當代中國社會問題**》深受同學們的歡迎,走廊和門口都是人,聽眾中除了武大學生外,還有很多社會上的人都慕名而來。尚重生老師言辭幽默、犀利、深刻,被譽為武漢大學「四大名嘴」之一,被眾多學生視為「精神教父」。
其實李敬一、李榮建也有人說是四大名嘴來的,他們的課都好聽,不一定非要排個「四大」
⑺ 武漢大學歷史學院的師資力量
截止到2010年6月,武漢大學歷史學院有全日制在校學生567人,其中博士研究版生80人,權碩士研究生137人,本科生350人,外國留學生4人,港澳台學生1人。在崗教職工72人,其中專任教師53人,管理人員11人,教輔人員8人。53位專任教師中,有教授31人,副教授13人,講師9人;有46人擁有博士學位,占專任教師的86.8%;博士生導師29人。擁有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名,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1名,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2名,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學科評審組專家3名,全國博士後管委會專家組成員1名,全國古籍整理出版規劃領導小組成員1名。先後有2人入選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6人入選珞珈學者特聘教授,1人入選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1人入選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劃,1人入選霍英東教育基金項目,5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人獲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獎。該院大多數教師具有在國外著名大學與科研機構講學、訪問或攻讀博士學位的經歷。此外,該院還聘請有一批國內外知名學者為名譽教授或兼職教授。
⑻ 武漢大學四大名嘴
趙林,趙林,男,1954年11月8日生於北京,哲學博士,現為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武漢大學歐美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長。兼任全國外國哲學史學會理事、全國宗教學學會理事、湖北省哲學史學會理事等職。
主要研究方向為西方哲學、西方文化和基督教思想史,已在中國大陸和台灣出版《黑格爾的宗教哲學》、《西方宗教文化》、《文明形態論》等個人學術專著和演講集14部,出版《西方文化概論》、《西方哲學史》(合著)等高校教材2部,發表學術論文140餘篇。
多年來一直主講「西方哲學史」、「西方文化概論」等課程,2003年被評為武漢大學首屆十大「教學名師」,2006年被評為湖北省「教學名師」,2007年被評為國家教學名師;主講的專業課程「西方哲學史」2006年被評為國家精品課程,主講的通識課程「西方文化概論」2008年被評為國家精品課程;主持的「西方哲學教學團隊」2009年被評為國家級教學團隊。
1999年8月被中央電視台聘為第四屆國際大專辯論會七位評委之一,2000年8月作為主教練率領武漢大學辯論隊在中央電視台主辦的全國第二屆大專辯論會上奪取冠軍,2001年8月率武漢大學辯論隊代表中國大陸高校參加在新加坡舉行的第五屆國際大專辯論會並獲亞軍。武漢大學「四大名嘴」之一。2003年,趙林到央視《百家講壇》做主講人。
李工真,1952年12月28日出生於武漢。歷史學博士,武漢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文革中老三屆(68屆初中)畢業生。1968年作為「知青」在湖北省公安縣插隊落戶;1970年7月招工回城後在漢口江漢路「南京理發廳」做過8年理發師;恢復高考制度後,於1978年10月考入武漢大學歷史學系;1985年7月留校任教;1988-1990年留學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特里爾大學,師從德國著名歷史學家庫爾特迪威爾(Kurt Düwell)教授,專攻德國現代化問題。
戴德錚,男,漢族。武漢大學教授,碩士生、博士生導師。出生於1949年10月1日。祖籍河南省西平縣。197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75年武漢大學歷史系歷史專業畢業;1987年武漢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畢業,獲法學學士學位。1975年留校任教,長期從事課堂教學,截止到2003年10月底,公開出版或發表64本(篇)專著、教材、論文。半百丑牛喜好白耒墨地耕宇宙,珞珈園丁樂於扶梁助雛迎朝旦。
尚重生,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政治學與國際關系副教授。他以剖析社會獨到深入而聞名,素來有「社會解剖師」的稱號,開設的公選課《當代中國社會問題**》深受同學們的歡迎,走廊和門口都是人,聽眾中除了武大學生外,還有很多社會上的人都慕名而來。尚重生老師言辭幽默、犀利、深刻,被譽為武漢大學「四大名嘴」之一,被眾多學生視為「精神教父」。
其實李敬一、李榮建也有人說是四大名嘴來的,他們的課都好聽,不一定非要排個「四大」
⑼ 楊國安的介紹
楊國安,武漢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專業特長及近期研究方向:中國社會經濟史、中國鄉村史。主要學術兼職:中國經濟史學會副秘書長。
⑽ 趙普勝的史載
書上都說趙普勝後來為陳友諒的得力將軍,戰功顯赫。朱元璋想奪陳友諒的地盤,但苦於趙普勝把守著安慶和池州一線,抵擋了朱元璋的西進。朱元璋的大將軍徐達多次進攻都被趙普勝給打了下來。在正面打敗趙普勝無望的情況下,朱元璋利用陳友諒生性多疑的性格特點,使反間計,謊稱趙普勝意欲投靠他,氣得陳友諒在根本沒調查的情況下就殺了趙普勝。
疑問:趙普勝那麼一位戰功顯赫的將軍,陳友諒在沒什麼證據的情況下就隨便給殺了?何況當時陳友諒實力大大的雄厚於朱元璋,有必要投靠朱元璋嗎?
其實趙普勝根本就沒有被陳友諒所殺,他一直追隨著陳友諒,直到陳友諒戰死。陳友諒死後,他逃到了陽新縣富池鎮的一個四面環山的地方住了下來,為了躲避朱元璋的追殺,他改姓袁,並世代居住了下來。早先那地方是幾家雜姓居住的,趙普勝到那地方後慢慢的把其他姓氏的人都給趕走了。如今那地方已經繁衍成將近2000多人的村莊了,全村人全部姓袁。村裡很多地方至今還叫著原始的名字,如張家塘、樂家坡。這個村子叫袁廣村,村子的村譜最悠久的記錄也是從趙普勝那時開始的。村裡的老人都知道自己本姓趙,祖先是趙普勝。老人們都可以講段趙普勝的事跡。
其實趙普勝逃到那並不是沒根據,袁廣村離徐壽輝起義的發源地蘄州只有一江之隔,天完政權開始的都城——浠水,就與蘄洲相鄰,趙普勝當時號稱天元政權的四大金剛之一,那裡有著他輝煌的過去,在那裡隱居意義可想而知。
2005年12月14日武漢大學歷史學院楊國安教授帶領考察團來袁廣村考察,獲取了很多珍貴的歷史資料。